时间:2023-11-07 10:00: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显性的系统的学习策略培训不仅符合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能够促进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0引言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一个独立的学习者(mcdevitt,1997:34)。语言教学也不例外,因为“语言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语言教学不可能把所有的语言知识,跟语言有关的东西都教给学生。语言能力实际上也是一个人整体能力的体现,所以语言学习是一个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束定芳,2004:11)。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具体的英语知识。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把学习策略列为目标之一。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中,由于教师的外语教学理论匮乏,不能深刻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使之内化,在目前高考制度的限制下,很多教师依然“穿新鞋,走老路”。笔者曾任教于某县重点高中,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几年来,虽然每年都有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但大多数都流于形式,教师只学到表面的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不能理解背后的理念支撑,因此不能灵活的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策略,大多数教师没有系统的认识,狭隘的理解为记忆知识的方法或做题的技巧。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在高中教师没有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的问题,探索和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不如多做几套模拟试题对高中生更适用。WWW.133229.coM因此,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系统的了解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及其重要性是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前提。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才会在实际教学中尝试改变,逐步渗透;使之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理念,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运用,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课标》中把英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四个部分。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常见的普适性认知策略有归纳\演绎(induction\deduction)、联想(association)、做笔记(note-making)、小结(summarizing)、重组(reformulation)、词义猜测(wordguessing)、真实再现(actualization)和翻译(translation)等。调控策略是指学生计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的策略。有些学者称之为元认知策略,其中包括计划(planning)、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自我评估(self-evaluation)和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等。交际策略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例如合作、求助、寻求机遇、回避、语码转换、解释和非语言交际(借助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提高交际效果)等。资源策略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策略,例如能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或电视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教师可根据以上各种策略的特点及所教内容及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以形成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和写等不同方面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对高中生进行显性的系统的学习策略培训的重要性
2.1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主要体现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知,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相比,他们发展了抽象的、科学的思维能力,主要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他们思维的概括能力增强;能使用假设检验和更加一般的逻辑规则进行思考;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成分增多,思维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明显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创造性迅速发展,这些特点是对高中生进行显性的学习策略培训的重要前提,反过来通过学习策略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在认知策略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推理、归纳等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讲授语法时,培养学生归纳或演绎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加以整理和归纳;利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等等。这一思维过程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既是理论型的抽象逻辑发展过程,也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文章中心意思、各段主旨句、及文章结构及如何捕捉文中的细节信息;如何利用情景及上下文猜测词义等一系列策略来促进学生的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进而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另外,引导学生借助联想把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利用构词法、分类、想象、联想等策略记忆单词;利用头脑风暴预测文章内容,预测可能涉及的词汇,写作时用来搜集信息等;把一个领域的技能转移到另一个领域等类比迁移都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和“学会学习”全面阐述了国际社会对未来人类学习问题的理解,成为重要的人类学习宣言,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被公认为外语教育的理想目标。而在《课标》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大量研究显示,自主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通过学习策略的培养来实现。首先,自主学习能力表现为一个人能够自主的管理自己的学习,这也正是元认知能力(《课标》中调控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系统地训练学生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等策略,加强学生的策略意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认知策略为学生提供了有效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再次,交际策略中的合作、求助和寻求机遇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组织有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遇到学习困难主动寻求他人帮助的能力,这也是自主学习者应具备的能力。最后,情感策略的培养可以使一些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信心,减少焦虑,并通过自我激励等策略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从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不断地反思,也就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对高中生进行显性的系统的学习策略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cdevittb.learnerautonomyandtheneedforlearnertraining[j].languagelearningjournal,1997.9.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国幼儿;早期学习;第二语言;必要性
一、当前中国幼儿学习第二门语言的概况
到现在为止,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已经纳入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小学三年级已经开设英语这样一门课程,幼儿园也开设了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班,双语幼儿园等。同时通过国家教育部门和全民的努力,幼儿学习英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最近十年以来,中国幼儿在学习英语方面更是向前跨了一大步。
1.随着祖国经济的日益发达,国人在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文化意识也显著加强
学习的环境具备了,学习的时间也多了,从开始的打开国门把外国人请进来,到现在要想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必须学会走出去;从以前的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为了拿到文凭,到现在幼儿也要学习英语。其实最主要的是培养语感,很多孩子三岁就已经能够用英语交流了,更有的孩子不但能用英语交流,而且还会用其他比如像日语,德语,法语等语言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2.很多国际性的英语培训机构也相继进入国内市场,更大的推动了国内英语学习的市场意识
比如像朗文,英孚,瑞思等国际性品牌,同时一些地方性品牌也相继如雨后春笋般抢占着国内市场,这也更大程度的开拓了人们的英语学习意识,同时也创设了更多的幼儿学习英语的大好环境。
3.家长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孩子学习语言有更新的认识
现在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文化素质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的视野拓宽了,对孩子的要求也更高了,孩子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出国,而从小打好基础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意识同时也感染着身边的人们。
虽然中国幼儿在学习外语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从另一方面来讲问题也是存在的,以下是我对存在问题的大致了解。
二、中国幼儿学习第二门语言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于幼儿什么时间学习英语比较合适的问题,这也是广大家长讨论得最为激烈的。对于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学这一问题,家长肯定是有选择权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学习英语方面,还存在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的观念,原因是他们认为孩子连中国话都没有学好,根本不懂英语怎么学习,学习一门语言肯定需要理解,而孩子还没上三年级,无法理解英语的学习内容,同时在一部分家长看来,这么小就让孩子学习英语,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全忘了,在他们看来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找好工作或者其他用途。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这个时候本来就是玩的时候,何必把他们弄得那么累,家长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其次从环境方面来讲,幼儿学习第二门语言的环境还不是很完善。幼儿的生活环境绝大多数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如我们前面所述的,家长对于幼儿学习第二门语言本身就不是很理解,在这样一个说汉语的国度里,很少有家庭在生活中用第二门语言交流,很自然孩子也就不会用第二门语言交流。同时国家教育部门或者教育机构也没有形成专门的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体系。社会环境方面更是不够完善,幼儿的第二语言学习只有到一些培训机构或者在幼儿园进行一些基本的学习。
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双语教育的重要性,这已成为了他们的迫切需求
实践证明:让孩子在语言发育时期就接触英语,同时运用英语和中文去表达自己的意思,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1.首先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讲,学习第二门语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传统的第二语言通常是指英语的学习,虽然我国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实质方面讲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方面,首先学习第二门语言的时间比较晚,基本上是在初中才开始进行的,错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年龄,其次学习第二门语言从动机方面讲是很不明确的,大多数只是为了考试,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多数是为了拿文凭,找好工作。而真正忽视了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交流。最后在学习第二门语言的时候,在学习方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通常是一边翻译一边学习,是一种间接性的语言学习思维习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进外资,从沟通方面讲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传授第二门语言的教育更需要很多优秀的外语人才,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也是中国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所以中国幼儿学习第二门语言对于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同成人相比,幼儿学习英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生理方面
母语发音尚未定型,口腔肌肉弹性大,可塑性强。人的发音器官与身体其他器官的发育是一样的,在青春期以前都处于发展状态,具有相当大的弹性,一旦过了青春期,发展便渐趋稳定,弹性也逐渐减小。儿童、青少年与成年人在大脑发育方面的差异主要是大脑发育的成熟程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侧随着发育的逐渐成熟分别被“赋予”不同的功能,这便是脑半球侧化现象。人类语言智力、逻辑、分析的功能逐步被侧化到左半球,而情感的社会功能则渐渐被侧化到右半球。但人在青春期前,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都可参与语言学习;同时幼儿的发音器官柔软,其声带、唇、舌等运动神经的调解有很大的可塑性。可见,早期接触外语能激发神经功能系统,从而促进以后的外语学习。
⑵心理方面
语言自尊尚未形成,心理障碍小,心理优势明显。成人会介意是否会说错,因此不敢去开口说,怕说错,幼儿的语言自尊尚未形成(常言道“童言无忌”),可以很轻松很自然的开口说,而幼儿无法分辨哪个是母语,哪个是英语,可以塑造氛围让他耳濡目染,尤其是三岁以前。幼儿学英语的特点是没有心理障碍,不怕羞,不怕错,喜张口,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实践。我们发现,越是小的孩子,越敢大胆用语言表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产生一种心理防御性,以保护脆弱的自我。
⑶认知方面
克拉申认为,认知的发展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滞后的影响。人的认知能力是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的。年龄较小者其认知能力是不成熟的,而成年人则拥有相对成熟的认知能力。Newport认为,正是认知的不成熟才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与成熟相伴随的学习能力,在某个阶段内有一个高峰,超过此阶段,则开始衰退。Newport指出,孩子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这种容量的有限性使得他们在加工语言输入材料时,仅能抽取少量的信息进行加工,而成人拥有较大的短时记忆容量,他们在加工语言输入材料时,能够同时抽取更多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同时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是不利于语言学习的。
3.人们常常认为教幼儿英语是徒劳无益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最佳时间是在出生的第三到第四个年头
首先对孩子来说,任何一种语言学习都是一种自然的进程。成年人经常以一种不自然的方式学习语言。例如能背出法语的单词,但是当他们访问法国时却发现很难自如地开口说法语。成年人若能象孩子一样通过游戏、探索的方式沉浸于语言中,他们学习语言便能更迅速、更容易。孩子若出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当他们长到4岁便能咿呀发出至少2000个词语。从观察婴儿学说话的过程便能发现他们是自然学习者。孩子在最初的6个月里,能发出70种语音,这些语音构成了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单位。然而,婴儿学说只能从周围环境中提取语音和语词,特别是从他们的父母及其他照顾者那里。一个孩子的大脑从此就失去说他们所未能感受到的语言的能力。其次,学前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脑的内部》的作者罗纳佳?考拉克说:“在这一阶段,尤其是最初的三年,便奠定了思维、语言、感觉、态度、能力和性格等品质的基础。由此可见,当孩子学习第二语言如同学习第一语言一样容易,在这一重要阶语言学习中,不利用孩子的这种自然本能,这实在是一种浪费。人的50%的学习能力是在人生的最初几年发展起来的。另外30%在8岁时发展起来,而且为早期儿童发展提供了许多促进学习发展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50%-80%的智力、智慧或知识在幼儿早期就建构了。这只意味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孩子在头脑里建构起学习通道,共有六种主要的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和运动觉。在随后的几年,人们学习的东西便能从早期获得的信息中不断加以扩展。
有一个非常真实的例子,在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本书叫做《卡尔威特零岁教育法》,这是一本一位父亲为儿子写的成长日记,卡尔威特的父亲叫卡尔比贴,当时正处于18世纪初,德国正掀起一股先天派和后天派的热潮,先天派认为人的智力是先天注定的,无论你怎么改变,他都不会有进展。而后天派认为即使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只要我们给他合适的环境,用最正确的方法教育他,这个孩子照样可以成为天才。卡尔比贴就是后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就对身边的人们宣称:“如果上帝给他一个孩子,他一定能够将这个孩子培养成为天才”,然而事实并不如他所料, 他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不笑也不哭,三天以后就夭折了,周围的人开始嘲笑他“你的天才怎么夭折了”老卡尔心里非常的沮丧,但是上帝在向他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向他开启了另一扇窗,第二年又为他送来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和先前的那个孩子也是一样的反应,三天了还是不哭不笑,医院检查出来说婴儿有先天的痴呆症,听到这个消息,老卡尔的全家更是沮丧,他的爱人甚至想放弃对孩子教育,但老卡尔没有这样想,他认为既然是我们的孩子,我就要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于是他开始了对孩子的天才教育计划,在孩子三岁以前,他就经常带孩子到公园去玩,指着一件事物,用六种语言教孩子,在孩子六岁的时候,已经能够用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进行交流,九岁就考上了德国莱比锡大学,12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岁成为德国莱比锡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最年轻的教授,22岁发表了轰动世界的著作《但丁的误解》,老卡尔把他教育孩子的过程写成一本日记,19世纪才获得出版,直到20世纪才得以轰动全球。
通过两个实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六岁以前的孩子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他具有着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多用语言去刺激孩子的大脑,达到左右脑的平衡开发,这样孩子才会更加的聪明。
四、结束语
关键词 社会文化教学 语言能力 双语教育 语言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148-01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H.DonglasBrown 在Principl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一书中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外语教学是力图解决语言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语言来源于文化,但是又用于反映该文化的各种特征。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就必须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运用这门外语所依附的社会文化。美国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Dell Hymes,1972)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学说。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Cenale & Swain,1980/1983)拓展了交际能力的相关概念,丰富了交际能力学说的内容。他们提出交际能力至少包含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英语学习的过程,涉及到了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跨越不同的文化障碍,特别是在有明显差异的文化特征上加以指导,以便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应用文化知识,有效地进行学习。
一、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e”,作为“文化”,其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是指某种艺术、某篇小说、诗歌或者戏剧,这种狭隘意义上的文化现象,而是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世界上有多种文化形式,甚至在一个社会的文化中还可以分裂出许多小的文化类别,这种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我们进行交流时不得不加以考虑的因素。否则,语言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对某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还可以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例如:“狗”一词在英汉文化群体中的文化意义相差甚远。汉语中用“走狗”“丧家狗”等来形容令人厌恶的人,以狗组成的词组多含贬义,如“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中则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的成语,因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又如,英语单词“dragon(龙)”与中国的“龙”,在象征意义、美学内涵,以及语言应用上均存在极大的差异。西方人把龙看成是动物中最恐怖的一种,它们传播瘟疫,糟蹋庄稼,以吃人为乐,被誉为贪婪的掠夺者,嗜财如命的守财奴,而在“dragon(龙)”构成的习语中则指“恶魔”“魔王”,如“Dragon Lady(盛气凌人的女人)”等;与此相反,在中国龙是受敬重与崇拜的对象,因此它们掌握河、湖、海,负责施云布雨,供奉它们的龙王庙随处可见。通过这样的了解和对比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再比如,英语中表示亲戚关系的只有概括词,如“uncle, aunt, cousin, grandmother”等,而汉语中却只有表示具体关系的词,如“叔、伯、舅、外公”等。“I have a sister.”看似简单,实际上要翻译成汉语并不容易,如果没有上下文可判断,“sister”是译成“姐”还是“妹”就够伤脑筋了。
二、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行之有效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影响文化知识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有效利用教学设备,尽量营造跨文化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综合性英语教学改革,学习中的由师到生的核心转变,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可以对学生更生动、直观地进行文化导入,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数学语言;数学学习;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07-0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人只有拥有处理、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数学与现代社会中任何一门学科相同,也必须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和传递知识。数学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数学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依靠这种语言进行思维能够使思维在可见的形式下再现出来。
1.数学语言及其分类
教学语言是一种人工符号语言,它的符号、规则,都是人工加以规定的,是先有规则,后有语句的。[ ]例如,数理逻辑中的命题演算是一个形式系统,它先规定命题的初始符号和命题符号化的规则,然后引出一系列命题公式和推理规则,进而实现推理和证明过程符号化。数学语言一般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
1.1文字语言。文字语言与自然语言相近,但不是自然语言文字的简单移植或组合,而是经过一定的加工、改造、限定而形成的。并且,这些语言具有数学学科特有的确定语义,常用于定义数学概念、术语和陈述数学性质、定理,其特点是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可读性强;缺点是语言冗长繁琐,语言信息不集中,不易表露知识的内在结构,有时不够精确,也不便于形式上的推理。
1.2符号语言。符号语言是在文字语言的基础上限定、精确化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简洁、精确、抽象。正是符号语言的使用,明化了数学问题,简化了数学推理,使数学思维过程出现简约、跳跃,促进了数学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使数学证明、计算、演绎达到形式化、机械化、自动化。但若教学中过于集中使用符号语言,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基本语义。
1.3图表语言。图表语言是指用图形或表格对数学对象和数学关系进行描述,如用二叉树表示前缀码、树T的遍历、命题逻辑中的真值表,它的特点是直观、形象且生动,有助于记忆,有助于思维,有益于问题解决。缺点是有局限性,它受时空的制约,如求120和500的最大公约数,就不好用图解的方法来解答了。
1.4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在数学中不是绝对孤立地使用的,三种语言通常是优势互补和有机结合。文字语言能够明确界定符号语言或图表语言所描述的数学对象的意义与内涵。符号语言从文字语言的字句中解放出来,避免了冗长繁琐的叙述,使思维得以准确清晰地进行,又弥补和超越了图形语言的局限性。图表语言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直观模型,也为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意义和内涵奠定认知基础。能否自如地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进行数学描述,是理解数学的试金石。
2.数学语言对数学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2.1数学语言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所谓数学思维是以数学概念为思维细胞,借助于数学语言,通过数学判断和推理的形式,来认识数学对象,揭示数学结构和关系的思维。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 ]数学思维过程也就是对数学符号的操作过程,是主体借助于语言符号而认识和再现客体的过程.在这里,人的思维能力集中地表现为运用语言符号去再现客体、使语言符号的结构成为对象结构的逻辑再现,使数学符一号所表达的完整意义成大数学对象的观念再现。[ ]因此,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前提,对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数学语言的培养,就会产生许多产重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减慢思维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速度,而且使这种过渡不够完全。其原因有三:一是缺乏相互作用的词,这些词是直接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并使之相互关联的先决条件;二是缺乏借助具体经验理解和运用抽象概念的练习或训练;三是不能准确地把握数学问题的内容、结构和实质,推理过程难以进行。
2.2数学语言是数学认识结构的"构件"
首先,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数学符号的学习。事实上,只是由于有了高度概括的数学语言,才使得最复杂、严谨的数学认知活动成为可能。所谓数学认知结构,也就是用内化了的数学语言在头脑中重组数学知识经验的过程。其次,布鲁纳的符号原理表明,如果学生掌握了适合他们智力发展的符号,那么就能在认知上形成早期的结构。"数学中有效的符号体系使原理的扩充和新原理的创造成为可能。"例如,当表示方程的符号形成以后,就能学习解多项式方程的一般方法。数学语言在数学认知活动中起有关键的作用:一方面,它给予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名称,所以,那种将已知概念联合起来并转化为新的抽象概念的认知过程才有可能进行;另一方面,用数学符号表达数学概念,是一个使这种概念更清晰、明确和精细的提炼过程。所以,我们应该把语言表达看作整个认知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2.3掌握数学语言是数学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奥苏伯尔提出,符号代表的新观念能否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乃是区分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的两条标准。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是指表达的词语虽不同,但却是等值的,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简单地说,数学有意义学习就是学生能够理解由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理解它所代表的实际内容,并能融会贯通。
以上我们谈了数学语言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学阶段就要教给学生以符号化、形式化的数学语言。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还要考虑到可接受性的原则,照顾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中学数学的教学语言应该是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有机的统一体,至于应该如何统一,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参考文献:
[1]邵光华,刘明海. 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5(02).
[2]张国平. 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教学[J]. 池州师专学报,2006(03).
[3]畅燕. 初中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首先是以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形式出现的带有研究性学习性质的材料题。这种题型最早出现于1997年的高考试题中。当年的第四十四题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四段材料,结合时代背景来评述李c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同时要求表述成文,限150字左右,超过180字要扣分。该题在其它方面(如形式上,材料仍以排列方式出现)与以往无多大变化,但在设问、答题要求上考查考生综合性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在阅读理解的前提下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就使得考生在作答过程中,不仅要顾及答案的整体性、连续性,还要避免无用的多余的文字。在评分标准上,也采取了分档给分方式。事实上,分档给分就是在检验考生自主研究学习的情况。
在问答题中,近几年带有研究性学习的试题就更为典型。如2001年的第三十四题:自南宋末年至明清,民众服装、被褥原料和主食品种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积极影响?这道题以中国古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为研究对象,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衣服被子的原料和主食品种的变化作为主线条,要求考生分析它们这间的因果关系,阐述其积极影响。此题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
2001年的上海高考卷更是直接创设了研究性学习的典型情景。请看当年的第题:“海市中学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兴趣盎然。下面列出了学生的三个研究课题名称。课题一:小区居民用水问题的探讨;课题二:近代文化名人云集多伦路原因考;课题三:上海市中学生自行车牌照税交纳现状调查。在上面列举的课题中,请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你的课题,并回答下列问题。37、写出所选课题名称,并简述选题理由。38、简述你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39、该课题最终的成果形式是(什么)?”从试题的选材来看,它十分贴近现实和生活,更富有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从评分标准来看,也极具开放性,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此外,2002年上海历史试卷的第三十七题也是研究性学习试题的典型例子,在评分标准上,其创造性、探究性、开放性也十分明确:按“选题”、“变化”、“背景”、“启示”和“创意”等五个方面酌情给分。它较为完美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创造性、探究性等特点。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首先,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者,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从目前多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是开展这一课题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在许多地方和学校,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家长都有所顾虑,他们担心研究性学习会影响高考,因而不希望学生或学校花更多的时间去搞研究性学习。所以,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有意无意之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开展这一学习活动的基础,树立超前意识(意识到位),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其次,编演小历史剧(即我们所说的课本剧)。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表演,实现研究性学习。如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中的和这一部分知识时,在让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况之后,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指定一人负责,将所学知识编排成节目进行表演。如对战争过程的体验,课堂上光靠教师口若悬河、铿锵有词、绘声绘色的描述,哪怕是讲得口干舌燥,结果给学生的印象和感染力并不是很大。即使是借助于今天的现代教育技术,将战争场面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也只是给学生一个更直观的感觉罢了。如何让学生有更亲身的感受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让学生深入体验的场景: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士兵,并且事先明确好角色要求,其余的学生扮演亲戚、朋友和同学,当战争需要这些士兵上前线为国效力的时候,大家去欢送这部分学生去当兵,给他们戴上大红花,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大家互相道别。战争一直在持续着,战场上硝烟弥漫,……空隙中一位士兵给同学写信,讲述战争的残酷、艰难与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室里,一位同学有表情地读着士兵的来信。……战争结束了,当兵的这部分学生,有的已经阵亡,有的留下残疾。虽然活着的人胸前都戴着军功章,但想到已经长眠地下的战友,他们的脸上并没有笑容,而是一脸木然。表演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就战争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这样,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就十分深刻了,而且也理解了为什么说当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这一问题。
第三,撰写历史小论文或开展辩论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重视对过程的操作,这种过程渗透于学生的所有活动之中。现行使用的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关于成功与失败、改革开放后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研究性课题,就是现成的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在所教的两个班中举行了一次关于“”是否是中国的起点的专题辩论会。学生们在经过一个来月的充分准备后,最后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有一位学生在其最后的陈词中这样写到:“曾几何时,当史学界把‘’作为起点的观点永恒地记录下来的时候,我们遗忘了马占山将军江桥抗战的枪声;遗忘了东北抗日联军用鲜血染红了的土地;遗忘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时全国欢腾的景象,遗忘了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胸中熊熊燃烧的抗日烈火,……是问,我们应该忘记这一切吗?不!它们不应该被忘记!我们要还历史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所以,我们必须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去审视这段历史,那就是:‘’是中国的起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性
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在教学课堂中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学生学习的绝大多数知识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来获取的。在课堂上,教师的思想、方法、情感也是通过语言、行为来体现出来的,所以说,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掌握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存疑──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
疑问――学生思考的原动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中学生动手能力强,轻理论重实践,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因急于动手操作更是如此。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为了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讲循环语句时,我不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问学生:“1+2=?1+2+3=?”学生很快地回答出来。我又问:“如果一直加到10呢?”学生会想一会,然后说出答案。我又问:“如果加到100呢?”学生知道了,我肯定不是在和他们学习简单的数学题,而是想用计算机语言来解决这类问题了。这时学生已经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我加到100,老师会不会再问加到1 000是多少,加到1 0000是多少?此时悬念已产生,兴趣也调动起来了,他们会怀着急切的心情要编出程序来验证一下这个问题。教师这时恰当地点出编这个程序的几个主要环节。因设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理论学习的兴趣,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定要把程序编出来验证一下,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一点也不需要板着面孔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学生就因为心存疑问而主动积极地思考。
二、风趣──轻松愉快掌握知识
正如英国的M・鲍门所说:“真正的幽默者能够像从口袋掏东西一样,自然而然地流露和反映出来,而不要花大力气。”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是教师学识、经验、智慧碰撞的产物,唯有如此,它才不沦为油滑,真正有助于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获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
在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中,有不少抽象难记的基本概念和纯理论的知识,教师如果运用风趣的语言教学会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调动学生的各科知识,激发他们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三、委婉的批评──提高批评的实效
教学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许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式,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使得教学批评收效甚微。如果教师采用温和含蓄的语言,能使学生消除窘态,缓和气氛,跳出困境,深化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一次,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几个学生抄袭作业,怎么处理呢?在课上我讲了这样一段话:“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可是这次在批改作业时,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奇妙无比,有好几个人的面孔是一模一样的,就像是用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一样,简直把我惊呆了,难道克隆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中学了吗?请你们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开始,学生都煞有兴趣地听着,听着听着那几个抄袭作业的学生表情就显得紧张起来了,当大多数学生笑着说“抄”字时,他们的表情就更不自然了。至此,一个“抄”字正是教师批评的主题,借学生之口点了出来,基本目的已达到了,教师这时就可以顺势而下,点到为止即可。从始至终没有点名批评,也没有厉声指责,而是用含蓄的语言开导学生,让他们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四、故错──启迪思维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故错”是置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程序设计课堂教学讲到“两个变量值互相交换”的问题时,我就采用了“故错”的教学方法。首先将题目列出,然后让学生自己先编程序,找一个直接采用A=B:B=A这种错误方法的程序展现在黑板上(多数学生采用此方法),而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程序。当讲到这一语句时,故意加上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至此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了,如何解决呢?此时就可将其比喻成二杯饮料,要交换,而饮料不能丢失,学生会马上说出“再拿一个杯子来”。这时,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问题就提出来了,程序也解决了,从而引导学生由个别到一般,进行概括、总结,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编制这个程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教师通过一个错误的语句一步一步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最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语言也是一门教学艺术。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深化理智,强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切身实地的看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变化,这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激发出了好奇心,使得学生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另外,实验教学所具备的不可替代性和直观性大大降低了以往传统化学教学中抽象单调的教学弊端,使得化学更为具象化,这对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也是起到了很强了作用的。此外,学生们由于亲眼所见了化学实验,这大大加深了学生们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与了解,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时,其自身的动手能力与积极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化学实验教学不达标
在很大一部分的初中化学老师看来,化学实验教学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但往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是以传统的化学教育为主,即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并对其进行讲解,但这个教学方法的过程,缺乏了学生们的参与性,学生只是作为教育中的客体进行被动学习,这显然是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
(二)实验室设备欠缺
化学实验教学所涉及到的东西是很复杂繁琐的,这需要学校与老师都应该提前准备齐全,且化学实验教学后应该整齐复位,但目前为止,有部分学校的实验室设备仍然并不齐全,或者有的只要教师使用的一套化学实验用具,这就导致了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这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是极其不利的。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对策研究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巩固学生主体地位
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系列的对策方法来解决。首先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主动地积极地接受知识;其次是加强老师的化学专业素养,完善科学教学的教学理念。另外,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变化规律,还要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达到教学的初衷。比如在学习中和反应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日常生活,看看哪种现象是中和反应。结合实际生活最为直观的展示化学知识,了解化学知识。
(二)重视学生体验,提升实践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脚步的不断推进,终生学习已经成了每个个体都不断思考的问题,英语的学习变的更加重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影响,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如何衡量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学的效果,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自主学习概述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积极主动控制调节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内容,自主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并且广受关注的学习方式。所以,如何才能更好的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自主学习成为教育者必须研究的一个问题。目前研究自主学习者面临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是开展如何提升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学重要性的实证研究。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是指和课堂教学互相配合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自主学习以及老师指导。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老师制定的具体学习目标完成的,根据个人学习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的能力,独立完成学习的计划制定,合理地安排英语学习的进度,选择适合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独自学习,老师在学生的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合理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的提供帮助和指导,并且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总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的特性
自主学习包括确立目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内容,是指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的态度和能力决定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自发的学习。自主学习者通过自身的需要(包括兴趣的、生存等需要)对学习进行选择,因此自主学习呈现出主动介入的特性,可以排除周围人群和环境的某些不利影响。
其次,自由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其自由的安排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法、学习所学资源等,对学习整个过程都自行安排,需要很强的自主能力才能很好的实现自主学习。
再次,自律的学习。自主学习者需要自己进行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过程的管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药进行约束和调整,自主学习者需要主动地、有主见地去学习,而不是放任自流、随心所欲地学习,更不是自由散漫地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主学习着具有很强的自律能力,能够实现自主学习,提升自我能力。
三、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是忽视的,主要总结如下:
1.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条件
在学生精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设计合理的英语学习计划,教师在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在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条件的创造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要求,确定合理的英语学习项目,进行充分分析,指导学生顺利地进行英语自主学习。
2.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在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语言的学习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在不断地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给予相应的外部奖励,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3.管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
在教师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英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到教学是否能达到预计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习经验较少,没有较好的组织能力,所以老师要给予帮助和指导,教师应该对英语自主学习进行有效地组织。
4.培训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和方法
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并且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从而提高自主英语学习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置上。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且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思想,鼓励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5.评估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自主学习,教师要具有能够评估教学效果的能力。在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而且也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教师可以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法和原则,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评价自身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对于学生的不足,能够及时的鼓励,从而指导学生总结自主学习经验,合理安排英语学习计划,使英语自主学习顺利进行。
四、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研究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听、说、读、写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学好英语,自主学习是不可忽略的。自主学习并不是学生完全独立地进行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者与教师、学习内容和教学环境进行不断的复杂交互作用。因此,自主学习过程离不开和教师、同学的密切联系。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能够及时的为学习者解决困难,针对不同的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心理,能够及时的解决,使学习者更明朗更清晰,易于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信心、激发创造力,从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自主学习的特点,自主学习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大多数的学生养成抄笔记、记忆并且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能够应用身边的材料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英语课外内容的交流,从而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适时地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迁移到其他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
2.教会学生利用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来监控英语学习
通过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了解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使学生烦死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听课效率等,对相应内容的自我评价,这些自主学习来提升对英语的学习效果。
3.课前巧妙布置预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在课前布置任务型预习任务,使得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通过预习,从而了解课程内容,并引导、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课堂中,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结果,通过听说读写的过程,不断地使学生拓展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并进行不断的鼓励和激发,大大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课堂上巧妙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为学生创设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的巧妙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尽量拓展性的提问,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语言的组织回答,而不是在书本上找现成的答案,才能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相互学习,增加学生英语语言习得的机会。
5.课后要求及时复习,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
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后要求和对教学内容的复习,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学生通过自主复习,从而能够达到对已学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创造性地自主学习。
五、制约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发展的因素
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对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自主学习能对英语教学提供显著的效果,但是,在现实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在学校教学中,从不同程度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确立,制约了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有:
(1)重视阅读能力,忽略语言交流能力,制约了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发展。目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仍然是重视课文阅读能力,忽略言语交际能力。虽然积累知识重要的,但是,能够把知识转化成为技能更是不可替代的。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把阅读能力置于英语教学的突出地位,忽略了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仍然以阅读学习为主,背离了语言学习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规律。凭借对词汇的背诵、对句子语法的熟记、对英语课文的阅读是没有办法娴熟的运用语言的。
(2)满堂灌、一刀切制约了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发展。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满堂灌和一刀切,因材施教流于形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激发更加成为了空谈,教师由于升学问题,没有办法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由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各有不同,对英语的语言水平肯定高低有别、熟练程度参差不齐,在大班授课满堂灌、一刀切的情况下,教师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各自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策略,从而导致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不佳。
(3)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制约了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发展。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处于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主观能动性降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学习成为了学生英语学习中必要的部分。教师通过如何创设生动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面前的重要困难。只有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才能不断的自主学习。
所有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从不同角度制约了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发展。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解决,并倡导自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静琼,张卫,朱祖德,甄霜菊,麦玉娇,李董平.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学报,21,2:262-27.
[2]李子建,尹弘飚.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兼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辨[J].北京教育评论,21,1:7-82+19.
[3]王化玲.英语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建构主义视阈[J].学术交流,21,3:193-197.
[4]周天梅.论学生自主学习发生的内部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1,1:145-146.
[5]周丽红,吴筱萌,尹欣.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状况的研究――以北京网络教育学院的学习者为个案[J].中国电化教育,21,6:46-54.
[6]张善实.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与内容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1,1:41-44.
[7]杜顺.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1,24:145-146.
[8]倪清泉.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外语界,21,3:3-35+79.
[9]严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1,2:48-51.
[10]于丽.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解析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1,4:68-71.
[11]张荣干.提升英语学习成效的课堂自主学习策略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1,6:81-84+112.
[12]郭胜伟,张稚鲲,谢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江苏高教,212,2:85-87.
[13]邓隽,黄昌朝,李娜.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适应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12,1:47-51.
[14]杜中全,云天英,王晓来.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12,6:112-114.
[15]陆源,厉旭云,叶治国,王梦令,梅汝焕,夏强.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教学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12,6:11-16.
[16]赵宏,陈丽.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12,1:56-63.
[17]洪如霞,胡海.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差异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11,1:98-1.
[18]李靖,梁玉.远程教育视阈中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11,7:72-77.
[19]郭继荣,戴炜栋.英语自主学习评价实证研究[J].外语界,211,6:79-87.
[20]张玮.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自主学习过程管理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9,1:74-75+81.
[21]王健,郭本禹.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9,3:12-13.
[22]李学谦.浅析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9,1:42-45.
[23]吴浪.自主学习与高校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29,3:17-19+114.
[24]胡东平,施卓廷,周浩.归因论视角下的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9,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