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少数民族的艺术8篇

时间:2023-11-01 10:05: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少数民族的艺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少数民族的艺术

篇1

(一)少数民族艺术书法的发展历程

我国少数民族书法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弘扬对于民族的团结和民族的繁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少数民族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从古老的文字逐渐的发展到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书法。从少数民族的书法类型来看,至今存在的少数民族文化种类并不多,其中能够被传承和大众所熟知的更是所剩无几,藏文、女真文、满文、维吾尔文、彝文、傣文、壮文、契丹文、蒙古文等少数民族书法文字的传承和延续迫在眉睫。对于现代人来说,少数民族书法艺术更多体现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人们对于文字的内容、文字的形态通过现代的审美视角进行解读。未来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发展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应该让现代人深思。

(二)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代表

古代少数民族艺术书法较为的活跃,少数民族作为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从书法体现上来看,不同时期都涌现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书法作品。以元代为分界点,元代之后的少数民族书法文化语境实现了融合,汉族文明的发展让少数民族文化实现了交流和沟通。作为重要的书法艺术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书法创造起到的非常关键的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有耶律楚材、赵世延、有孛术鲁?、贯云石、雅琥、萨都刺、盛熙明等。对于现代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呈现,除了要掌握本民族文字内容,还需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家并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彝族书法家卢拉伙、何静华女书、斯琴毕力格蒙古族书法、桑格达藏族书法、傣族书法家尚三果、纳西族书法家和国耀等。

(三)少数民族艺术书法作品解读

少数民族书法艺术风格鲜明,书写规范也各不相同,我们以“羊”字的书写为代表,具体的分析少数民族书法的不同构成。

图一彝族文字图二女书图三蒙古族文

图四藏族书法图五纳西族东巴文图六哈萨克文

如上图所示,在同一个文字的书写上,各个民族的书法风格迥异,彝族文字简约柔和,在文字的线条上给人饱满充实的视觉感受,其中不乏力量之美,属于刚柔并济的书写特点。女书的书写更线条鲜明、轮廓锋利,同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形似,充分的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硬朗强劲。蒙古族书法文字在书书写力量上尽力十足,笔墨厚重,整体书写浑然天成,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效果。藏族书法文字民族特征明显,如行云流水清晰流畅,书法构图形态较为的圆润疏朗、隽秀朴素,让人能够身灵其境。纳西族东巴文与其说是书法艺术,不如说是一副画作,虽然在书写上较为的麻烦,但是给人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和视觉美感最为的充分,了然于心,生动形象的书法特点让人印象深刻。哈萨克文笔法错落有致,落笔干错利落,转承启合之美,文字的构成图像感非常丰富,以线条构成图形,图像交错成文字,非常有审美价值和艺术美感的呈现。

二、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书法构成

(一)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创作载体

少数民族的艺术中书法创作载体源自于生活,文字的图像感非常的强,让人们可以通过文字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文字的意思。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创作反映了创造者的生活阅历,对于书法的表达能够传达书写着的心境状态。书法艺术的创作不能凭空想象,一定要建立在对于传统的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作,一定要保留少数民族文化最为精髓的内容。相对汉字书法,少数民族书法艺术传承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受众群体局限性大,除了本民族对于书法内容真正的了解,大众对于少数民族书法还不是很了解,因此,在少数民族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现代人的审美,注重对于少数民族书法文化背后的内涵进行深刻的讲解,让大众能够熟知,主动去感受文字的内容。

(二)少数民族书法艺术的表现风格

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在表现风格上应该保持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一方面重视对于少数民族文字的传承,另一方面应该重视对文字形态、书法作品的整体构图进行设计。书法艺术不是模板的套用,不是一层不变的临摹,每一个人对于少数民族书法的理解不同,书写的状态不同最终所体现的内容,呈现的作品都是不同的。所以少数民族书法艺术在风格的呈现上应该体现多样化的发展,以审美视角和艺术视角让少数民族出发体现更多的美感、用文字来讲述少数民族文化内容,能够实现和观赏者的心灵共鸣。

(三)少数民族艺术的书法意蕴

少数民族艺术的书法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体现的更为的深刻,对于少数民族书法创作者来说,更多的是一份文化传承的责任。了解书法艺术的时代价值、民族价值,让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能够长久的延续下去。让少数民族的书法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感受。通过少数民族书法文化创作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从而实现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以时展的视角感悟现代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责任。

篇2

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其蕴含的艺术特征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重庆市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征不是偶然、单独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蕴藏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的。

1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是铸就其艺术特征的重要依托

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是孕育和展示其传统服饰文化最好的平台,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就是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探索、发展,并形成自己的艺术特征。彭水县土家族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如“五月端阳日,户插昌蒲艾叶,以雄黄入酒饮,并涂小儿额及洒墙壁阴湿处以避虫蛇,采百草煎水浴身,馈角黍,观竞渡。十五日为大端阳,复竞渡如前。蓐麻者剥麻刈去粗皮曝干售之,养蚕者缫丝。”①在端阳节时土家男女都会盛装出席,利用这个娱乐交友的好机会,展现个人魅力。这就在客观上促使土家族男女不断创造出体现本族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民族服饰。

2婚庆习俗是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特征展现的经典环节

土家族、苗族人民聚居的酉阳县,其民族传统服饰在婚庆礼仪中表现出最为突出的艺术特征。清代和民国时期酉阳县的结婚仪式程序繁多,其中,姑娘出嫁前夕要请娘娘或嫂嫂用灰包线绞尽脸上的汗毛,把眉毛绞弯,称为“开脸”。同时将原来梳的长辫绾成髻子紧贴于后脑,髻如泡粑,俗名粑粑儿,别上银质或玉质发簪,插上头花,戴上耳环,手上戴上戒指、镯子,打扮成新娘。这一过程俗称“开光”。②复杂精美的头部装饰完成之后,再穿上隆重喜庆的婚庆礼服。“婚日天亮时,新娘上头梳妆,身穿露水衣,头盖红绸巾。”③“露水衣”是土家族姑娘的嫁衣,非常的富丽堂皇,其结构是右开襟、大袖大摆,而搭配的裙子通常是“八幅罗裾”。婚礼是人们一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时刻,结婚礼服就应该竭尽所能地表达人们的喜悦之情和展示新娘的美丽,它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的审美观念。婚庆习俗便成为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不可或缺的环节。

3各类艺术是承载其艺术特征的重要形式

生活造就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重庆市少数民族人民也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如诗歌、历史传说、戏剧、舞蹈等,有的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有的艺术用另一种方式保存着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民歌是典型的文学艺术,而彭水的民歌不仅悦耳动听,而且还记载了许多历史文化,其中就包括富有民族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如描写男青年服饰的“一送郎的帽,金线带两吊;二送郎的鞋,白布袜子青丝带……五送郎的褂,两边都缝衩,平纽扣子钉上下。”①在这首诗歌中饱含深情地歌颂了男女之间爱恋之情,同时也细致描绘了苗族男子服饰包括帽、鞋、褂等的艺术特征,让人们见证了苗族服饰的魅力。

二、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

服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保暖、避暑、遮羞等实用功能方面,它还是承载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与建筑、饮食等物质文化形式不同,重庆市少数民族服饰富有自身特有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征,但都是各民族适应自然地理和文化环境的表现,并在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逐步孕育发展起来的。重庆市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以农耕为主、渔猎为辅。为适应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庆市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也因地制宜演变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特征。

1地形地貌决定了民族服饰结构简洁、穿着方便的特点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周边名山众多,在山地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需要跋山涉水、爬坡上坎。为适应此环境,土家族男女上身服装虽各有不同,但下装都穿与现在喇叭裤很相似的大脚裤,配白裤腰。苗族是中国第五大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广,其服饰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重庆市的苗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男子穿的是对襟短衣、长裤,缠头帕,打绑腿,而女子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圆领大襟右衽宽袖衣,宽脚裤,打绑腿,配绣花围裙,衣襟、袖口、裤脚均饰有花边,外套坎肩,包头帕,头戴银饰等,这种腿上缠花绑腿的穿着方法是为行动便利之需。服装的结构、穿着方式等存在偶然性,而重庆山林众多、地势陡峭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重庆市的苗族服饰结构更加简洁,穿着更加方便。

2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形成了民族服饰浓郁的宗教色彩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外显形式,脱胎于本民族的文化环境。由于历史的原因,重庆市少数民族人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加之比较闭塞的居住环境形成了落后的文化状况,因此当他们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会求助于神灵,故而,各少数民族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浓厚,并且深刻体现在服饰的图案、结构、色彩等方面。重庆市土家族相信本族的祖先是白虎,白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们的图腾,民间流传的“白虎当堂坐,无灾又无祸”谚语即是有力的证明。重庆市土家族的传统民族服饰纹样中以虎为题材的图案形态各异、随处可见,但都表达了赐祥降瑞、镇妖祛邪等宗教观念。又如土家族著名的服饰品西兰卡普织锦,土家族人将之用于服装和被面、枕头面上,其常用的图案就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白虎,表达了避邪庇佑的宗教思想。服饰的宗教特色以外显的精神表达形式,强化民族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这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精神教化方式。

3民俗活动的正式隆重增添了民族服饰的神秘和喜庆特色

各民族的风俗礼仪都讲求正式、隆重,人们就会穿着极富各自民俗特色的服饰参加本民族的宗教活动、娱乐活动、竞技活动等。在这些重大的民俗活动中,各少数民族人民会用节日盛装精心装扮自己,用最直观的形式表达节日的庄重和喜庆,因此,其民族服饰就因适应并体现活动本质而显现出神秘或者喜庆的特色。重庆市苗族有许多重要传统节日,如赶秋、赶年场、放赦、三月三、踩山节等,苗家未婚男女穿着民族传统服饰喜庆美丽,以便在观灯、舞狮、打秋千或跳芦笙舞、对唱情歌等活动中交流感情时,充分展现自己最靓丽帅气的一面,期望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土家族的舍巴日,是土家人的祭祀祈禳节,通过祭祀祖先来祈求风调雨顺、兴旺发达,祛除祸患与不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以祭祀祈禳为基础,同时融合了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质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此节日如此重大,参加活动的男女都非常重视,都用比平时更为隆重艳丽的、五色斑斓的传统民族服饰来包装自己,以表达一种渴望交流的心情。这说明即便是庄重的宗教祭祀活动也逐渐演变成少数民族欢歌载舞的节日,他们会采用风格庄重喜庆的传统服饰,尽可能通过服饰来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4汉族为主导、多民族聚居的民族格局造就了民族服饰的汉化特征

由于各民族长期杂居,重庆市的民俗格局是汉族民俗占主导,少数民族民俗居附着性地位。即使是人数众多的重庆土家族、苗族,也深受汉族风俗的影响,其传统服饰就在与汉族人民交往的过程中吸纳了汉族服饰的特征。历史上,酉阳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其文化传统保持得相对稳固,但改土归流后,与汉族人杂居也使其民族传统服饰逐渐被汉化。清代以前,酉阳人民的穿着,据《酉阳通志》载:“男女垂髻短衣跣脚,以布勒额,喜‘斑蓝服色’”,“清王朝建立,尽更汉族服制,沿袭近三百年。”綦江县、江津县苗族,男子上装四围开衩,下装汉服,着裤。以后,江津苗族着汉装。20世纪80年代,平日着汉装,节日盛典穿苗装。历史发展形成的汉族主导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格局,使重庆苗族人民逐渐接纳汉族服装,但不是彻底一次性地改穿汉族服饰,而是在本民族服装的结构和装饰等方面借用汉族服饰的某些特征,或者把汉族服饰与本民族服饰相搭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苗族服装的汉化特色。土家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小孩头饰其汉化特征非常明显。土家族在明清改土归流之后,很多小孩帽子的图案中就有汉族典型的“福、禄、寿、喜”、“大八仙”、“小八仙”等吉祥文字,这充分证明汉族宗教文化和美学思想对苗族服饰影响深刻而广泛。

篇3

【摘要】云南民间工艺自旧石器时代起到现在已有数万年的历史,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文化大多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对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一个铺垫,同时也对保护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了推进作用。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保护;发展

中国现已认定了55个少数民族,其中,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就有25个少数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种类最多的省份,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推进,这些少数民族在此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其中,民族民间工艺可算是这些文化艺术中的佼佼者。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产品的激增与覆盖,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

一、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概述

民族民间工艺是一个比较综合广义的概念,笔者认为民族民间工艺主要指的是一种艺术,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艺术文化内容及形式,即运用自然界中不同的材料、图案、色彩等元素创作的能够凸显地域民族文化、反映人们生活习俗及精神生活的物品的过程,当然,也包含了这些元素以及文化;二是艺术品本身,即创造出来的具体的产物(器物)。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是指云南25个少数民族在生活生产中所形成的具有他们各自民族特点的文化传统、艺术形式的工艺体现,这些工艺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物质基础以及精神文化的结晶,更是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

作为一种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是基于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方式以及生活水平不尽相同,各个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信仰,这些都导致了民间工艺艺术种类的繁多及其艺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同时,我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很多工艺品出现最初可能都是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它是人们为生活而设计的一些必需品。并且就云南的少数民族来说,他们大多生活在山区,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可能根本不了解什么是艺术,只是单纯的制作一些生活用具,在满足实用功能以及特殊信仰的条件下,以他们的眼光来确定这些生活用具的外形以及简单的装饰,然而,他们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却奠定了现在的艺术设计的基础。如云南楚雄彝族的漆器设计,漆器的图案多为大自然中元素的抽象化,把自然中的植物以及动物等抽象为几何形态用于漆器上,同时,造型及色彩的运用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彝族漆器的创作方法就与现代艺术设计极为相似,这也就是一些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种手工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具有非常高的工艺价值。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多为生活用品,并且是各家自给自足的一些器物,以自己使用为目的进行创作的,所以,基本以纯手工创作,这些手工艺的价值是现代技术无法取代的。首先,手工艺是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并且具有原创性以及不可复制性的特征。每一项工艺、每一件工艺品都是独特的,它们蕴含了制作者的真情实感,需要创作者匠心独具方能实现。与现代技术做成的产品不同,手工艺品不能大量原模原样批量生产,而必须经过人们的双手进行,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包含着创作者的灵魂。其次,一些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也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并不是一定要运用现代化的机械化生产加工才具科技含量,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既是一种工艺品制作方式,同时又是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一定的时期内地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比如云南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的银器饰品的镶嵌工艺就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在银器的加工以及今天银器饰品制作中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是各个民族生活的反映,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也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不论从造型、图案,还是色彩方面分析,它都是各个民族审美意识的一个再现。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由于居住环境、信仰以及民族人员本身特质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以及文化特征。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工艺品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体现了所在民族的文化。比如,楚雄彝族漆器中色彩的运用——楚雄彝族漆器色彩主要是黑、红、黄三种颜色,这是彝族所有工艺品中常用的三个颜色,“黑”贵“白”贱是彝族等级制度的再现,红色则是彝族火把节火焰的象征,黄色是彝族人民心中光明的象征,这些都体现了彝族的传统文化。再如傣族筒裙会根据年龄与婚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穿戴方式,这也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所以,民族民间工艺也可以被称为一种特殊的具象的民族文化,它是整个民族历史、民族发展的体现。

综上所述,透过民族民间工艺,我们可以悉知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智慧、精湛的技艺以及丰富的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不论以艺术、手工艺,还是文化的形式存在,都是我们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依据。

二、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民间工艺亟待保护,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传统的民间工艺来说,面临着很多挑战。

(一)工艺品损毁严重甚至消失

许多古老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如有一些传统工艺品由于材料不能保存太久因而损坏或是消失;还有很多民间工艺多为家庭生活所需,最初制作时就没有工艺品这个概念,所以在家族一代又一代搬家等过程中丢失;还有一种是云南逐渐开放成为旅游大省后,许多当地人将一些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卖给了游客,从而导致传统工艺品的破坏与流失,比如傣族的贝叶经就曾被撕毁卖给游客。

(二)工艺技艺失传

目前,很多少数民族民间工艺都面临着技艺失传的危机,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技术已经灭绝。首先是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如大理鹤庆新华村的银器制作工艺,目前的情况是一些掌握着特殊工艺制作技巧的老艺人在艰难度日,具有高超银器制作者却是后继乏人。主要原因是掌握银器技术的老匠人不愿意倾囊教授,只负责传授学徒一些简单的手工技术,一般是不会将自家的工艺精髓传出去;更严重的问题是新华村本村的一些年轻人却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他们认为做手工艺不如做生意那样赚钱.如果新华村的年轻人都跑去做生意而不愿意做手工艺,一旦手艺强的中年人退下来,就没有人能撑得起新华村手工艺品的牌子,就会有技艺失传的可能性。另外,丽江纳西族的东巴造纸术、西双版纳傣族造纸术现在已经濒临灭绝。

(三)民间工艺的艺术形式消失

云南少数民族一般都是与汉族一起大杂居,他们的很多传统工艺的艺术形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开始逐步消失。如云南玉溪市通海县的蒙古族,他们的服饰基本已经汉化,服饰上完全找不到蒙古族服饰的特征;丽江纳西族的许多传统工艺品上的东巴文字虽然还传承完好,可是已经基本符号化了,知道文字意思的人寥寥可数,就连当地的纳西族人也都不知道那些文字具体的意思,原有民族艺术色彩逐渐消亡。

(四)民间工艺的保护与现代工业科技的矛盾

随着大工业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品进入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工艺品。机器与手工成为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保护的一对主要矛盾——先进技术的应用冲淡了传统手工艺的特色。机械的产生,使得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越来越被忽视,想要从事传统工艺的学徒,也往往因为传统工艺技艺对于工艺环节的把握难度以及制作时间的漫长而避走他路,大多时候都采用机器进行制作,但是这又使得原有的工艺技术水平降低。

从某个角度来说,传统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是用心来打制的,它不仅具有艺术性,也是有生命力的,是心灵之作。手工艺品的特色应该体现在每一件作品上,哪怕是做同样款式和花色图案的作品,会因为艺人錾刻时的不同心情、不同感悟、不同角度而各具特色,而非绝对划一。然而,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很多制作过程繁琐,生产缓慢,无法与现代科技的大批量生产匹敌。并且,很多少数民族工艺品都是生活所用器具,制作的目的就是自己使用,但工业化的产品使用更为方便,并且成本会比自己制作的更为低廉,因此,人们也会开始进行选择,从而抛弃自己的工艺。

三、发展与保护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几点建议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是云南的一张名片,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背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而在构建和谐社会已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的今天,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而是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不仅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还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发展,当然,其中就包括了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而云南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又是极其具有代表性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基本涵盖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各个方面,保护好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留住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的工艺特质,并且创造性的利用这些传统工艺所含文化,使之与现代工业技术结合,从而实现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现展。

(一)积极宣传,进行动态保护与发展

对于任何保护和发展而言,前提都是宣传,而宣传的基础又是思想意识的提升。思想意识是人们一切行为的主导。因而要保护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就必须先从人们的思想出发,大力宣传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从而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而言,宣传可以结合少数民族其他文化同时进行,途径上主要依靠政府、高校专业的老师、社会上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一些学术的交流从而进行宣传,同时,对于工艺品本身,还可以建立专有博物馆进行宣传保护,如云南楚雄州博物馆中的彝族文化厅就收藏了很多彝族的民间工艺。

而对于保护及发展而言,不能只限定于一个禁区——不论是地理上还是内容上。既然现在处于现代化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也导致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制作工艺的变化,在此暂且不论进步与否,但毕竟使得很多工艺流程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想要对原有的工艺进行原封不动的保护几乎不可能,所以,保护和发展必须结合现在,不能只停留在过去。

(二)整体保护,与其他传统文化共发展

这儿说的整体保护,是指将整个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进行整体保护,主要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同民族不分地域的整体,由于很多少数民族都是与汉族进行大杂居,并且很多少数民族也分布在云南的各个地方,比如彝族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楚雄以及大理南涧。因此,对于云南彝族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就不能单一的看一个地方。其次是工艺品以及工艺流程的整体,保护不能只单纯的保护工艺品,工艺流程、技艺等也应该进行保护,要将两者统一进行保护,才能得以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

(三)政府参与,为保护和发展提供保障

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健全的政策、法律制度是保护的前提。对于刻意破坏民族民间工艺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罚,并对积极保护、发展民间工艺文化的行为给予奖励。同时,发展云南的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还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传统的一些工艺品加工厂不如现代的机械化那么高效率,所以,单靠原始工艺很难创造高的经济效益,人们也会对此失去动力,所以,政府应该针对保护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的工厂或者组织进行一些经济上的政策保护。

(四)与现代工业结合,进行可持续性保护与发展

在确保原有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能够完整传承的前提下,科学有效的利用这些原有的民族民间工艺,结合现在的工业技术,在保留原有工艺艺术的前提下,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加工生产,既能减少人力成本,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经济价值,同时又能寻求一种传统工艺艺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而不至于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工艺永远滞留在深山中,而是为其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在,很多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现代化生产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如大理剑川白族的木雕已经从纯手工走向了使用木雕机的道路,许多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也与现代商品结合了起来,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深入挖掘并且严格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文化传承下来才是关键,把民族民间工艺中的文化精髓提取出来运用到现代的艺术品当中,既继承了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又是对文化的一个新发展。

四、结论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所彰显着各个民族文化的特质,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进行保护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物质见证与精神文化的完整延续,以后云南少数民族文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民间工艺中手和心互动的创造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即使在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永远有着其无可取代的地位。同时,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探索,也为今天整个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继承与突破”等矛盾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纶,张瑞,刘茜,吴雨亭,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与保护田.民族文化研究.

[2]李纶,施文丽,张瑞,胡鹏.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工业设计的关系[J]包装工程,2004,25(2):156-159.

[3]陈为智,顶明媚.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2):57-59.

[4]华觉明.传统工艺的研究、保护和振兴[J].中国文化遗产,2004,3(1):47-50.

[5]施文丽,李纶,胡鹏.从艺术分类学的角度谈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分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99-103.

[6]李纶,杨维平,徐人平.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美学特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78-83.

[7]李涤尘魏蜻,民族民间工艺品传承与开发的思考卟教学心得,2006(3):153.

[8]郭净,段玉明,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篇4

一、少数民族生态艺术世界的多维

孕生

少数民族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生态审美性,这也决定了其艺术系统区别于一般的纯雅艺术。一方面,少数民族在特殊的生境与环境中生发,在绿意葱茏的大地上自然生长,有着良好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艺术大都以朴素自然的审美风尚表现着扎根泥土的现实生活,叙事诗歌、山歌乐舞、竞技艺术等,渗透在他们生活的全程全域,贯穿在每一个个体的人生所有环节中,更成为整个民族共同拥有的集体精神财富。

在传统生态学解释里,生态指的是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随着深层生态学的系统深入研究,环境与生境有了细微的差别。环境通常是指影响生命体发展的条件,而生境则决定着生命体的个体发展。如果说大的中华民族文化氛围是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环境的话,那么,每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则是决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生成发展的重要生境。由于环境、生境的特殊性,不同民族的文化气质、民族心性也打上了烙印。广西境内的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境,壮族的山水文化,苗、瑶、侗民族的山林文化,京族的海洋文化,毛南族、仫佬族的山地文化,等等,创生了与各自生境相互对应的民族艺术系统。同样,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境内,生长于热带雨林的傣族,滋生了尚柔尚美的水文化,衍生出充满意趣的泼水节、孔雀舞等傣族特有的审美意象,而长期居于山地的彝族,则创造了尚力尚刚的火文化,引发了跳月踏歌这样的野外集体娱乐活动,进而生发出越来越趋于固定的彝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因此,生态环境塑造了各个民族固有的文化心理、民族性格等,渗透在其生产、生活实践中,贯穿在其一生的文化活动与艺术创造之中。

审美化的生活模式在少数民族世界里早已成为习惯与传统,而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的提出,却在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之后,是现代文化向日常生活渗透的策略与实现路径。现代工业文明的重复实践与工具理性造成人性的异化,给人类的精神造成巨大的戕害,空虚、茫然、无序、恐慌、错位等负面的心理效应的日益严重,呼唤着全面发展的、立体的、和谐健全的个体人格的重新确立。因此,席勒在工业文明的精神焦虑中对审美教育抱以厚望,希冀人类能借此途径,达到“从必然的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人文理想。现代工业文明充实着人类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又侵蚀着人类的精神生态,但也恰恰是因其先进性与科学性,为人类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的现实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的艺术时代》里面,对现代复制技术表现出相当失落的情绪,因为它消解了传统艺术品独一无二的价值,使其内在的“灵韵”消逝,但它却是纯雅艺术进入寻常百姓家、一般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条件。大量的艺术经典复制,才使得艺术经典成为一种可供一般大众随意欣赏的公共资源。虽然他们欣赏的《蒙娜丽莎》已不复是无价之宝的那一副绝版,其独一无二的灵韵与艺术价值一起大为削减,但是,他们乐得其所。审美权利在高端贵族和普通平民之间得以相对平等的行使,目光向下地维护了普通民众的审美权利。但是,我们在观照现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中,会很容易发现,工业文明社会所谓的审美化,确切说,其实是审美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性渗入,日常生活用品中审美元素的浅表化介入,现代设计的线条与色彩的审美化加工,温润雅致的生活器皿,奇思异想的现代家居,等等,无不跳跃着审美大众化的短暂肤浅的兴奋节奏。然而,二十世纪包括之后的西方艺术,却在过度追求自由中走向另一种极端。抽象化的艺术思维引起艺术形式的混乱,多样化的材料粉碎了有关传统艺术的严格种类界限。所谓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更多地以游戏与试探的方式,充当着批判、抗议甚至是捣乱传统艺术精神的叛逆角色。它以激进的态势,维持着非线性有序的发展轨迹,在充满矛盾与不确定的因素中义无返顾地走向大众化与商业化,深刻地搅动着现代工业文明影响下艺术受众的视线与神经。

这种由现代技术造就的审美泛化带来的极度兴奋终会烟消云散。而此时的所谓艺术,便会有意无意湮灭艺术本应持有的审美本质,肆意打破一般事物、一般行为与艺术品、艺术创造之间的界限,生发出与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相去甚远的非艺术品。因此,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追求标新立异的艺术理念,却在传统古典艺术、浪漫艺术的过度审美化基础上,矫枉过正,与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存在或多或少的错位现象。他们这种反叛精神,并未确立真正科学的审美态度。因此,大众审美文化在被一部分人歌颂、赞扬的同时,也被一部分清醒者批判、担忧。

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有其相对固定而成熟的传统,比西方的大众文化产生早了成百上千年。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人类的感性认识与其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联,既由它决定,也对其发生作用。朴素简单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识渗进每一个民族的血液与骨髓之中,铭刻进这些民族从诞生之初到以后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历史之中。因此,每一个民族保持着各自特有的审美追求,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审美传统与审美风尚。审美传统与审美风尚之所以能够健康自然、相对稳固地在少数民族内部生长发展,一是因为生存环境的相对自由自然,使他们养成了崇尚自由的心性与亲近自然的天性,二是因为生活方式的独特性,传统文化的稳固性,使得这种审美传统可以在每个民族内部稳态传承。审美风尚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一旦生成,就会以固有或变异的方式得到传播与更新。

少数民族的审美常态化,与其日常实践生产、日常生存与生活有着天然的关联。早期的日常生产、生存、生活的审美化,是审美活动生发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环节与路径。它们经过历史的纵深发展与逻辑的耦合关联,最终整生为集各种价值内涵为一体的生态艺术。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方式,人类在最初的生产实践的功利性满足中,同时获取精神的审美愉悦与劳动者的情感互动交流,自然节律的变换与人内在的审美心理同构发展,引发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形式。我们知道,艺术哲学曾经在古典哲学时代的欧洲大肆流行,哲学家们希冀以形而上的理性思维探索艺术内在的奥秘与规律。而近代人类学、生态学等新兴学科却更为务实,用艺术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艺术起源发生问题,逐步验证了人类的审美活动源于人类早期的生存实践、生活方式及文化系统的命题。这一带着实践唯物主义色彩的观点,从另一个路径,揭示了艺术在其审美本质之外的客观成因。因为人类早期在复杂而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合乎规律、合乎目的地引发了许多功利性的生存需求。比如,原始人类为满足口腹之欲而不得不追逐猎物,如吴越春秋《弹歌》里所绘景象:“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由狩猎活动发展出诸多的体育竞技项目;原始先民为寻求躯体温暖而不得不剪裁衣服,逐渐生发出精美的服饰艺术;人类祖先为遮风避雨、躲避野兽不得不修葺巢穴,从而发明了由巢穴发展而来的建筑艺术;更为重要的是,人类早期为战胜未知的自然因素而创造了原始祭祀活动,引发了集诗歌舞乐四位一体的原始艺术。人类的审美意识在此中逐渐明晰,像水下沉睡的冰山,一点点浮出海面,在基本生存需求被满足后,继而衍生出朦胧模糊而又现实性极强的审美标准――“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1]但是,在实践功用作为原始艺术产生的重要标准的情况下,在长期反复单调的劳动实践中,人类的审美意识萌芽,审美自觉不断增强,其内在因素也成为促进艺术审美内涵的日益彰显的重要条件。傈僳族长诗《生产调》即是对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的艺术化再现,对劳动实践、情感交流的审美化描述。“诗中按季节的顺序反应生产劳动和人们交往的过程与结果。长诗叙述每年布谷鸟初鸣时节,妇女忙去种地,请男子来帮忙,在劳动中产生爱情,地上的高粱熟了,玉米熟了,男女爱情之花也结果了,在丰收的日子里,男女青年举行婚礼。”[2]还有很多诸如《盖新房歌》、《赶马歌》、《推磨歌》、《舂米歌》、《扁担歌》等,是各个民族将生产活动审美化的生动写照。

生存活动的审美化,以人特有的审美追求为其外在的生存世界及生存方式烙上具有美感的色彩与形式,并且内化为一种审美态度与生存理想。比如,原始人的爱情始于生物繁衍的本能,从最初的优良基因的吸引,到后逐渐以力量、财富的征服,再到美的因素的相互吸引,人类的爱情逐渐升华为一种以审美性吸引彼此的纯粹精神产物。少数民族表达爱情的山歌很多,最早的就有《越人歌》里所唱:“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云南普米族情歌《不要躲我才算真》,歌词质朴率真,情感委婉含蓄:

男:高山放养羊满坡,阿妹洗衣下了河,阿妹呀!羊儿倒有嫩草吃,我的口渴无水喝。

女:小河洗衣河水凉,水里有哥也有羊,阿哥喂!羊儿有草跑不了,真是口渴就下河。

生活艺术化的实现途径也呈多样化特点,从每个民族为数众多的故事传说、民族史诗,再到关乎日常生活的歌谣舞蹈,都是其生活内容审美化的载体。《煮茶歌》、《办酒歌》、《出嫁歌》、《宴席歌》、《聚会调》、《接亲舞》、《生育舞》、《怀念舞》等,将各个民族普通的生活场景与生活环节,以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充满原汁原味的美感。

正是在此基础上,少数民族的日常生产、生存、生活的审美化,带有天生的生态色彩,构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艺术系统,其具体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少数民族生态审美文化系统的生成。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其文化系统的生成与发展。大部分少数民族在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农耕文化、狩猎文化等为主的文化系统,甚至在今天的某些民族还残存着这些生活方式。物质生产水平不高,人心古朴,对物质的需求亦不十分强烈,但是,他们在相对贫乏落后的物质文化中,执著地保存着精神层面的内心需求,从未停止对审美化人生的追求,并且创造了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因此,他们创生了与其生存、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文化系统,包括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有序的社会组织、乡规民俗、娱乐祭祀活动等等。这些文化构成要素与文化系统,带有明显的生态审美化特点,在其稳定的生态文化系统中得以传承与发展。

其次是少数民族对象世界的生态审美化。从远古时代,少数民族就表现出突出的生态智慧,以人类童年思维想象所处的对象世界,不断探索并尊重自然规律。许多民族在审美化创造中生发出闪光耀眼的民族史诗艺术、神话艺术,如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英雄史诗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壮族的《布罗陀》等等,是这些民族最深沉优美的集体记忆与历史想象。可以说,在他们民族性格深处,有着朴素的生态观与高度发达的生态智慧。列维布留尔的“互渗律”,浮龙・李、古鲁斯的内模仿说,均解释了人的外部感官、内在感觉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生对应性。正因为如此,古希腊人才将对于生命的柔美喜悦与力量赞颂,移注到诸多古典意味甚浓的公共建筑上,雅典神庙的多里克柱体彰显着男性的体态与力量之美,而婉转柔媚的爱奥尼柱体则表征着女性体态的秀美与雅丽。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在少数民族文化中随处可见,自然的一切于他们来讲,都是值得尊重爱惜的生命对象。换句话说,自我与自然,浑然一体,自然是他们,他们亦是自然。到目前为止,笔者在数次田野调查中去过的不少壮族村寨、侗族村寨、彝族村寨,村口古树参天,意态古朴,依然有祭祀树公公、树婆婆的小佛龛,许多村寨依然仔细守护着庇荫族人的风水树。他们将神灵的形体与意志,附加在树木身上,既合和了万事万物相互关联的生态规律,又在其民族文化中注入了一种神奇的自然想象。少数民族遵循天道,尊重自然,在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与艺术法则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融生态性、社会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梯田文化。比如,云南哈尼族的元阳梯田,广西壮瑶民族的龙脊梯田,有着多层次耦合共生的价值内涵,既是生存实践的基础,亦是生态审美的对象,还是现实生活的宜居境域。这种大地艺术创造了集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生活价值于一体的景观艺术范例,成为少数民族生态生存世界审美化的典范之作。这种奇妙的互渗思维、移情心理、天真想象,既凸显出人的美感心理与情感心理的复杂与微妙,也表现出少数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简单朴素的科学思维、审美心意与生态智慧。正是这些心理机制,使得少数民族的对象世界在其内心的生态审美化生成。

其三是少数民族审美化生存习惯的养成。梁庭望教授曾对中华民族进行过地理区划,少数民族基本处于中国版图的西部、北部,云贵高原,西北边疆,茫茫雪域,郁郁山地,有着秀丽山水,如画风光。自在自为的自然世界,有其天生的生态审美向性。李泽厚在解释“自然的人化”的时候,不仅强调人的实践性价值,而且强调了自然界超自然的存在,有着向人生成的审美潜质。而长期以自然轻松状态处于其中的人,必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加拿大卡尔松教授曾指出,走向景观里去,是未来环境美学的发展方向。一片无暇的自然山水,远处山上飘来动人的歌声,花草树木,山水云霞,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存在,都可以引起民族同胞无限的美感。少数民族同胞以平和易满足的心态,保持着对自然、他者及自身灵魂的爱惜与尊重,以超现实、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养成了艺术化的生存习惯与审美传统。然而,如何更好地维护与发展这一审美传统与审美心性?这也是当今深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同胞面临的巨大考验,成为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与现代文明之间关系的重要命题。现代文明以巨大的震撼力触及最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其改变不仅表现在外在生活方式、物质面貌方面,而且在生活态度、审美品位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处广西西北部的河池巴马,是世界闻名的长寿之乡,以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洁净空气、明净河水著称,滋养了许多健康长寿的老者与恬淡宁静的长寿文化。他们平和,踏实,内心安宁,耋耄之年依然精神矍铄,劳作,自然生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外界始发觉这一片净土,大量的车辆、人流涌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外界的疾病与贪欲,也破坏了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生存模式。这种情况,虽有其必然性,但亦需要正确引导,方能与少数民族优秀的审美文化传统相互适应,共同发展。

传统的艺术系统以纯雅艺术为主,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际上是审美化生存方式在其生命全程全域的隐含与渗透。汉文化浸润下的纯粹艺术于大部分少数民族来说,都比较宽泛,当然,也有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比如,云南大理的白族,居住于平地坝子,十分善于学习,形成了与汉文化极其接近的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成就了璀璨独特的白族建筑艺术、雅正中庸的传统诗文艺术。但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则在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下,或是相似相近的文化环境中,生发出特色非常鲜明的族群艺术。换句话说,民族文化是其艺术生发生长的母体与温床,孕育出面貌、性格各异的孩子,即是每个民族独特的生态艺术系统。阳春白雪的纯雅艺术,纯粹,高端,下里巴人的民间艺术,通俗,多元,都无法很好地表现出艺术所蕴涵的本质规律及其审美内涵。在各自文化系统与文化生境中,少数民族将纯粹艺术通俗化,又将纯雅艺术民间化,在二者之间实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与调和,形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生态艺术系统,进而构成了丰富的多民族生态艺术系统。

因此,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所赖以生发的民族文化体系也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研究对象。从以往的艺术史研究、艺术本质的探索经验与相关理论来看,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大部分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将目光投向文化独特的族群与原始部落,格罗塞的澳洲原始部落,列维斯特劳斯笔下忧郁的热带,马林洛夫斯基的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部落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为解释艺术的起源、性质、功能等提供了合理解释。

从清露未梯田上的辛勤劳作,到带月荷锄归的放松与惬意,从出生时的喜悦欢歌到死亡时的庄严退幕,从春水漫漫的多情山歌到星火暖暖的欢快跳月,诸多民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存、生活实践中,将艺术融入生命,以审美缔结人生,创造了多样化的民族艺术经典与独特的生态艺术系统。在这个生态艺术系统中,感性认识决定的审美态度、审美经验,支撑了朴素质实的艺术实体,也凸显了这个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的逻辑关联与生发路径。

二、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的耦合对生

处于生态系统整体中的各个部分之间,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这些内在的生态机制是生态系统整体得以正常发展的基础,是整体生态良性运转的条件。

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是个复杂的整体结构,由生产艺术、生存艺术、生活艺术各个部分所构成,进而生发出天质天态的生态艺术。传统审美领域的艺术,对一般民众来讲,像是祭坛上的美好而神圣的祭品,高高在上,遥远不可触及,好看,虚幻,甚至显得不真实。在少数民族的生态艺术系统中,因为社会文化系统的自足完满性,生产艺术关联生存艺术,生存艺术促成生活艺术,生活艺术造就生态艺术,彼此关联作用,强化了民族艺术的生态审美化特点。由此可见,各个部分、各个环节、各种形态、各个维度,既有独立生长的空间,也有相互交错的发展领域,进而生成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生态艺术整体。

关系是一种生命状态,是不同形态生命律动变化的动态显现。生态关系是处于生态系统整体之中的不同生态主体、生态对象之间的状态写照,既复杂又多样,最常见的有依生、竞生、共生、整生,还有诸如动态衡生、多样共生、斗争恒生等。在少数民族的生态艺术系统的诸多内在生态关联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这些艺术系统之间的对生关系。

对生原是生物学术语,其原初含义是植物叶茎的相互对生的叶序形态。这种对生不是无规律无目的的原始状态,而是遵循着深刻而简单的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了自然界赋予植物的最高目的,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其中的奥秘在于,德国著名天体学界、数学家、哲学家开普勒研究植物叶序时候发现:叶子在茎上的排列遵循黄金分割。“相邻两张叶片在与茎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夹角为137°28',而科学家们经计算表明:这个角度对植物叶子采光、通风来讲,都是最佳的。”[3]正因为植物的叶片以接近于黄金分割比例的角度相对而生,最大限度地摄取了自然界的物质与能力。因此,阳光、雨露、清风,转化为有效能量,流布于植物的通体,在科学的合规律中创造了艺术的合目的的美。

同样,少数民族的艺术系统里,各个部分之间的对生关系,有着很好的合度性,像植物一样,以接近黄金比例的数量与力度分布在生态艺术的系统整体之中。所以,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中的这种对生关系更为科学合理。传统艺术的目光向上,实则违背了艺术的初衷与深藏于艺术内部的科学规律,未能造化更多的审美人生,未能与生活保持最适当的距离,反而造成美感的异化,上层人沉醉在虚幻的艺术天国里,虚妄高傲,藐视作为艺术根本的现实生活,芸芸众生仍不知艺术为何物,内心麻木,精神荒芜,如蝼蚁一样地为生计奔波劳碌。这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景象。而正是少数民族同胞们,在外人看来边鄙穷困的环境与生活里,将生活与艺术合理合度地融会起来。在人类学与社会学系统中,他们亦同样无意识地找寻到生态艺术系统中各个部分的黄金分割的关系点,最大限度地将各自所创造的美感汇聚到整个上艺术系统中,其对生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表现出来:

第一,生产艺术对于生存艺术的支撑,生存艺术对于生产艺术的促进。

宇宙无垠,是一个无穷大的生态系统。地球居于其中,亦是一个完满自足的生态系统。

人类属于地球上亿万年生态进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历了由低级类型物种到高级物种的进化过程。这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生理、心理成功进化与实践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阶段与历史发展环节,无不肯定着人类的实践能力与自我反观能力。直立行走成就了旧石器时代开始学会使用劳动工具的人类的新生活,新石器时代地球气候的变暖,体能与智力的进化,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更好的生态条件,他们由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走向狩猎、游牧直到定居的农耕生活,人类的身体劳作与手工技艺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不仅是单纯的生存资料与物质能量,而且在劳作中获得了快乐愉悦的情绪,自身本质力量也得到有效确证。

“人在劳作中将自己刻在了劳作的结果中,并且在这种刻划中反观自身和发现自己。这就是人在劳作中的自我存在的证明――一种自我反观。人正是在这种反观中,获得了极大的自我肯定的快乐。”[5]生产活动的愉悦性转化,即是向日常的生存活动迈进的信号。如果说生产活动是一种延续生命的手段与方式,那么,生存活动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必要方式与常态。因此,生产活动生发的艺术为生存性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生存艺术也反过来为生产艺术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氛围,使之更趋自觉的审美化发展。

第二,生存艺术对于生活艺术的奠基,生活艺术对于生存艺术的发展。

生存是一种方式,而生活则是一种态度。生存是粗粝而带有原生气息的生命境况,生活则是精细而充满审美气质的艺术人生的初级阶段。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简单自然,在能量循环过程中,以对自然界能量最小程度的吸取,换回最大程度的审美满足与精神愉悦。少数民族的生存艺术是审美态度、审美因素等,在其吃穿住行用等日常生活领域的浅表渗透,而生活艺术则是审美本质、艺术意蕴在其所有生活领域的深刻置入。

“公元前七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是从身体劳作中发展出来的‘手艺’彻底改变人类生活的时期。培育的植物,驯化的动物都已经稳定地进入了人类的生活,手工技艺形成了一个稳定地控制自然物的系统,木艺、石工、陶艺、皮艺、造船技术、青铜技术、造车、酿造技术等都已经成熟。这些身体劳作中形成的技艺,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来了巨大的改变。”[6]这基本亦是少数民族前身――原始部落族群所经历的真实生活写照。从劳动实践的身体作业,到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再到生存方式带来的生活内容的越来越艺术化,生活艺术的产生具备了客观的现实基础。生存变革即是审美态度的常态化,审美心理的日趋成熟,其审美创造的水平越来越高。从技术到技艺,再到艺术,生活领域里的艺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即以审美的眼光观照世界,创造美的事物。

第三,生活艺术对于生态艺术的浸润,生态艺术对于生活艺术的提升。

生态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生物学的概念,生态艺术也不是生态与艺术的简单重组相加。生态艺术代表着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物理法则等客观标准的具象显现,也遵循着审美规律、艺术法则甚至社会法则等人文社会领域的标准,方能创生出具有生态审美性的艺术形态。

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人类社会的社会化程度随着文明的发展越来越高,系统性、组织性、结构性都随之增强。因此,少数民族在生活艺术基础上,生态审美意识逐渐明晰,实现了生活艺术朝着生态艺术的迈进。生态艺术符合生态规律、社会法则与艺术规律,合乎自然、社会、人类诸多方面的目的性。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文化,有很多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展现。他们将普通平淡甚至充满劳绩的人生,当作美好节日,为它欢歌起舞,释放出人生内在的生命激情与审美理想。例如,苗族芒篙节上的假面舞蹈,佤族“摸你黑”狂欢节的纵情歌舞,侗族芦笙节的芦笙踩堂、多耶舞,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上的大型集体狂欢,都是其生活情景的审美化呈现,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逐渐过渡为生态审美特征明显的生态艺术样式。

人的幸福感有很多层次,然而,最能够决定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喜悦与满足,这已被很多经验与事实所证明。少数民族同胞,在简单的生活中,以合乎目的、合乎规律的范式,自觉创生了融生产、生存、生活于一体的生态艺术系统。生态艺术蜕化于生活艺术,是生活艺术的审美升华,二者相互滋养,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的发展与成熟。

三、少数民族生态艺术系统的超循环整生[7]

整生是生态范式的最高形态,也是最高形式的生态研究方法。“各种各样的生态联系形成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路线通向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历程连成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结构聚成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机制成就整生,各种各样的生态规律铸就整生,整生也就成了最深刻、最根本、最集中、最完整、最典型的生态规律,成了生态美学最高的最为系统的生态方法。”[8]可见,整生是生态要素、生态个体、生态结构、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动态衡生的重要机制。

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景点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软件开发

一、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的意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各少数民族风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旅游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景点信息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问题,很多景点没有自己的域名,只在其他网站链接几个网页,或者信息平台信息更新慢,旅游者无法及时获得景点的新节目、新动向,无法与景区在网上交流;同时网站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弱,根据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组合定制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建议等方面做得好的平台很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环境下,开发小巧灵活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为广大公众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的功能需求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洐在我国的土地上,55个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互敬互爱、相互扶持,为中华民族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通过调研,发现还没有一个针对少数民族旅游信息查询的软件平台,所以急需创建一个系统平台,来实现对少数民族旅游信息的输入、查询、维护及修改等功能。以减小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管理和保存,并为广大少数民族旅游管理者和旅游者提供一个快速浏览和查询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旅游资料的软件平台。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景点信息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问题,设计开发一套软件平台,提供各景点各种信息查询,为旅客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同时该平台具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为旅游企业对景点信息及游客信息的管理提供很大的便利,更有利于景区的快速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文化为主;各少数民族都保留各自传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在这个民族平等融合的基础上,国家得以繁荣和进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去旅游观光,如何利用软件来管理和查找各民族的相关信息?如何更加有效地为广大旅游者和少数民族工作者提供一个快速浏览和查询少数民族相关资料的软件?少数民族信息管理软件包括的信息众多,比如:56个少数民族的基本信息、景点介绍、民族地域分布基本信息,以及少数民族的图腾、服饰、习俗信息,等等。由于中国少数民族众多、信息量大,因而少数民族信息的管理成为一个工作量大且繁琐的工作,各类信息的查询也很复杂。通过开发“少数民族旅游平台系统”软件,可以实现对少数民族旅游信息的输入、查询、维护及修改等功能,最终减小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管理和保存,并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一个快速浏览和查询少数民族相关资料的软件平台。

三、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的,其展示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旅游软件。主题明确;采用原始、详实、真实、可信的历史文献、图片资料;辅之以艺术性的设计,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更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载体,使读者在了解各民族历史的同时,深刻感受我国56个民族团结友爱、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加强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现代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实现了网络传输,使游客快捷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显示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和经济发展的双效应。

2.少数民族旅游软件制作的应用价值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游客对旅游信息的索取越来越讲究效率与速度,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是对全国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浓缩,使游客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网络或手机或其他多媒体设备更快地搜索到相关信息,便捷游客的出行和对景点的选择。

四、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负载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含各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学者把它分为以下几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族传承文化,包括民族文学艺术、民族歌舞、民族游乐等;民族工艺文化;民族信仰、民族巫术文化;民族节日文化,等等。

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都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包括富于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显性与隐性的混合文化,如家庭婚姻、人生礼仪、、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族艺术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这种吸引力因素就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最佳资源。

各少数民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以其丰富的内容、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由于其满足了游客的“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及“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本质规定”,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以上几方面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有着必然的联系,任何一方面的发展进步都会影响其他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的开发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新型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导航图。它将融合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和虚拟现实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是推动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媒介和重要的软件建设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的开发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深刻地体会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感染,使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德刚,史云.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J].旅游科学,2006(4):4.

篇6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艺术教育 应用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有效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当前文化学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实际中,其不但是对文化学者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所有院校所重视的教学资源和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是指在艺术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其构建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社会、风俗民情、语言行为,才能成为自有的知识,才可以深刻体会少数民族艺术,并时刻保持创作的热情,才可以自觉的对其加以传承行为。

教学资源,主要是指讲过学者的整理、耙梳,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能够进行典型代表的总结,将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引入课堂,使其成为现代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校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知识内容。

二、特色教材是少数民族文化变为人才培养资源的主要途径

在当前的社会中,少数民族文化是很多社会活动的主要资源。比如,宗教研究、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的研究、法学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经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特别是地方的艺术院校在教育资源研究方面的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将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艺术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

(一)进行积极的跟踪,即确保采风的经常化

在艺术院校中采风是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优良传统,不论是从生活艺术创作源泉方面,还是从民间学习的意义上来说,采风都是必要和需要的。但是问题在于,采风不是在社会生活基层中进行生活素材的简单感受以及吸收,而是经过整理以后进行一定的艺术创作;同时更应该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进行人们的愿望、情感、表达方式的切实体验。这些内容是文艺创作在生活中进行灵感汲取的最重要内容。

(二)认真进行培植,确保研究的项目化

艺术院校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除了对各种对接渠道项目进行研究以外,针对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如办学设想、专业设置、学科布局等,设计出整体推进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研究项目,作出发展和建设的理性分析、科学导引,这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是十分重要。把学校的研究项目和学生的个人爱好以及零星行为进行有效结合,将其引领到项目中去、引领到相关项目群体中去,还具有另外的意义,即通过项目研究进行精神的凝聚、队伍的锻炼、力量的整合、品牌的打造。

(三)积极加以支持,实现成果的课程化

成果课程化的研究,在本质上属于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研究中的办学行为加以焊接,是十分有效和有力的,其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果的课程化,需要有教材编写来进行有力的支撑。怎样才能把少数民族的艺术资源编写到现代教育行为中,使其成为教学传播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学团体和教师进行考验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的实践中,应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提高的教师能力和水平,使其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成为真正的专家。

三、出版社应在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自觉意识和积极作为

对于文化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建设而言,艺术人才的创造能力和智力贡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是民族文化培养的创新者和传承者,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就地取材和因人施教。所以应将内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艺术优势内容融入艺术教育普遍性规律中去,从而构建高等院校新世纪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框架。

篇7

高校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是学校实施教育的立足之本。蓬勃发展的高校专业音乐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使得我们更加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自我学习、发展、完善,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更好地适应地方院校声乐教师工作的需要,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有用之才。

与国家级院校相比,地方院校的生源面比较广,而教师在教学上的分工又不能够过于细化,在专业教学中,声乐教师往往不得不面对不同演唱风格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方式进行声乐教学,教师们必须要应对这种现状。所谓“要做先生就要先做学生”。声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术研究的价值。

我们处于地方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特点,并且有着文化背景和历史的发展,在此奠基下形成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备了纷繁的音乐元素。这些艺术形式既丰富了生活也展现了其文化底蕴。才旦卓玛、克里木、迪里拜尔等歌唱家,积极参与到民族声乐实践,吸取了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得民族声乐形成富有特色的歌唱艺术。

二、教学的方式

我们具备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着充沛的文化资源,“对歌”、“抛绣球、“打木槽”、“歌圩节”和“陇端街”等都是壮族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每年壮族歌圩中众多民歌手的演唱,和众多音乐家对壮族民歌的发展,使得壮族民歌不仅在国际民歌节这样的大舞台和音乐会上受到越来越多演唱者的青睐,而且也引入了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实践中。壮族民歌的特色唱法对于提高歌者的音乐性、节奏感、情感及风格等多方面的把握都是十分有益的。

开展学校民族音乐教育、丰富政府与民间音乐活动。这不仅是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培养热爱民族音乐思想的有效途径,也是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总之,对民歌的研究和保护,目的是全面展壮族丰富多采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地各民族民间音乐的交流与发展,推动先进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当地旅游文化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声乐教学工作是一个不断面对挑战的工作,在每天的声乐课上,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不同的嗓音条件、不同的声部、程度和问题。而地方院校的办学条件和生源条件有一定的局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既要有刻苦钻研、谦虚谨慎的态度,又要有敢于突破、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以及多元化教学的能力,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力求自己能够胜任培养优质的复合型音乐人才。发展创新能力就是要发展音乐想像力、声音记忆力、音质的判断力、情绪自制力、学习注意力以及表演创造力等等,这些良好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和挖掘青年教师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民族声乐的艺术从咬字、吐字、音色、韵味、艺术表现等方面开始有了转变。只有在思想上充分地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认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独创性和价值,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平等地对待少数民族的演唱艺术。

三、教学的地方独特性

在我国音乐教育院校分为多个层次。国家级音乐院校,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省级的音乐院校,有沈阳、西安、天津音、武汉、四川、星海音乐学院;省属综合性艺术学院,有广西、南京、山东、吉林、云南、新疆、解放军艺术学院;各省级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属下的艺术学院或音乐学院近70所;各地市级综合性学院中的院系二百余所;此外还有各级各类的高职高专学校不计其数。通过以上分类的数据统计类似一个金字塔形的音乐教育的结构图。第一、二层次的院校相对处于高端,而从第三层次往下,为数众多的都是地方院校。

多年来,地方院校的教学一直是亦步亦趋地紧随高端院校的教学路子,但是无论怎样努力前行都在望其项背,无法达到与其同行的理想境界。地方院校与高端院校相比,毕竟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生源状况等诸多方面有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根据地方院校的具体实际来实施教学,培养大批服务于社会的高质量普及型、复合型音乐人才,这是个现实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认真思考、更新观念,更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四、结语

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对民族文化遗传的捍卫和发扬是立族之本。壮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神奇绚丽、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壮族声乐植根于民间,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从而有了极强的生命力。因此,今后在研究壮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壮族声乐与壮族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诸种因素特别是与壮族人民的关系联系起来,加强壮族声乐价值作用的更深层面的研究,从而为壮族声乐教学研究拓展更广阔的领域。教育以民族的生命为生命,传承发展创新少数民族音乐是音乐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普及教育与创新的路子,促进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更上一层楼。

篇8

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与现代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元素相结合分不开的。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移用,也不是把具有民族文化符号的和表面化的东西套用到服装中。我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服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远古到至今,人们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的才智,用本民族特有的手工技艺创造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精湛工艺技术的服饰品。如何将具有很深厚文化内涵的少数民族服饰元素更好地运用到现代服饰品中,首先是必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并将其精神融入设计中去,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民族精髓的作品。

我国服装业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的一个过程,人们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从对西方服饰的盲目追随,到人们开始对国内的服饰文化的探究、反思并深入研究服装及服饰品市场在国际上成败的原因,光靠模仿是很难达到全方面地提高和超越前者,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也就无法立足世界。于是就有了许多有关服装服饰民族元素的探讨。

服装的民族性只能从本民族文化的含义上去划分,针对我国目前的服饰文化现状,首先要从脱离对西方服饰文化的依赖性开始,向本民族文化回归。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当然,民族文化的内涵是需要通过具体形态来传达的,此时的服饰文化形态,一方面不仅仅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时代的特性,也就是更好地把本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服装型制。只有两种文化元素完美融合才会展现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也具有代表性的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聚居着 56 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虽然存在着社会状况、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文化差异等原因,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族之间的交融更加紧密,也就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风格,它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多元发展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鲜明特点。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绚丽多彩,工艺精湛,款式别致,风格独特,充分的展现着本民族的服饰文化和风采。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民族元素的服饰也日趋兴盛起来,人们对传统服饰的挖掘探究也日渐浓厚。

一直以来我们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关注度和保护不够,在民族服装制作工艺上,很多精湛的手工技术已经失传了,如藏族贵妇人镶多珠松石珍珠冠大襟袍式服饰等等。现在我们只能通过上辈人传承下来的稀有样式来探寻和认识那些古老的技艺。遗憾的是,还有大量珍贵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传统服饰流往国外,比如仅存一套的仡佬族的民族服装,也在遥远的异国才能看到。现如今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也顺应当前的人们对于美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接纳这种独特美丽的形式。现在有很多相关机构开始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系统的探索、收集、保护、整理,成立了展现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博物馆了收集和展现了大量不同民族的服装服饰品,通过展示让更多的人共同去关注具有世界性的民族文化,认知少数民族的生活。对于处于时尚前沿的服装设计师们也在顺应时代流行的脚步,开始不断地从各地、少数民族的服饰中寻找灵感和吸收民族元素的养分,大胆地合理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尤其是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对民族元素的借鉴和继承发扬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华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也给服装设计师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养分,发挥本土的优势,用敏锐的设计思维,抓住当今的流行趋势,设计出展现中国特有的民族气质的服饰品。即弘扬了少数民族文化又丰富了设计内涵。即有民族性的特点也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在现代服饰中值得借鉴和发挥的少数民族服饰元素,首先是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对于服装来说色彩是最先抓住视线的。少数民族服饰中的面料多为天然纤维,具有很好的环保特性,勤劳的少数民族用智慧的双手利用自然界的物种,在编织天然纤维面料的上面染制色彩,还会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调制出多种染色剂,染色多以蓝、黑或本白等纯色作为基底色,其中也会点缀一些丰富的色彩,少数民族对色彩的直接使用和大胆对比,也正如他们的性格一样,简单与质朴。

他们大多喜欢使用对比色、互补色、纯色等,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对比度,艳丽的服饰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这也能看出少数民族的审美情趣,他们对美的展现主要是来源于生活,也是对生活的写照。而这种强对比的色彩搭配在如今的国际流行趋势里得到充分展现和广泛的运用。

尤其是近几年人们对复古色,怀旧色的钟爱,成为时下国际最流行的色彩元素。这种独一无二大胆的用色,如红配绿、紫配黄、紫配黑,我们通常认为很俗气而且很难驾驭这种色彩的服装,却在现代服装中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夸张的服装效果,竟能产生无穷的独特魅力。现在很多流行服装服饰会上经常展示具有强对比的配色效果的服装,以少数民族惯用的色彩为灵感,以黑色为主调,运用互补色,对比色的色彩进行不同的比例分割,添加等设计手段,从而产生出一系列丰富的舞台视觉效果。红色和绿色相搭配,黄与紫,各种颜色相拼接,视觉的冲击像是在玩色彩的游戏一样,即生动又热烈。这种色彩搭配也是国内一些知名品牌如: 五色风马、梁子等服装品牌惯用的色彩元素。这种服装的风格和体现的气质散发着一种纯朴而又执著的气息,既含蓄又热烈。尤其在现代的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物质和精神文化开始追求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状态。既时尚又有亲近感的民族特色服装正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其次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品中也就是手工艺饰品的借鉴,手工服饰品是少数民族服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多以银,石类、贝累等天然的物种取材。尤其我国的少数民族是个热爱生活,大胆追求美的民族。具有高超工艺的工匠会雕刻出精美的符合本民族风俗习惯的饰品,从头到脚,整个服装都会装饰用银,玛瑙、松石等材质的饰品。比如非常重视装饰的几个民族,如苗族,藏族,白族,蒙古族等等。在盛大的节日里都会佩戴整套饰品的民族服装来庆祝节日。在历史中藏族的装饰品都会悬挂在身上,以显示身份和富足的象征。还有苗族的鸡冠头,白族的虎头帽等等,都有着万物有灵,巫术崇拜的说法。少数民族用生活中的物品装饰自己不仅仅有展现美的含义,而且通过这些物象来托付自己的美好祝愿。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省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各民族大团圆的交融聚会,每个民族穿上节日的盛装展现本民族服饰风采和文化,就像花的海洋一样绚丽多彩。

现如今的现代服饰品中,已经有很多借鉴和沿袭了少数民族的工艺、造型元素的服饰品,形成了具有民族味道的多元化的饰品行业,为服装风格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配套产品。如今国际各大品牌越来越重视服装的整体性和系列感,都在延伸服装相关的产业,比如熟知的国际品牌 ZARAR,H $ M等在店面陈设和展示服装上,都会配有符合同风格的服饰品,如包、鞋、腰带、围巾等。不仅加强了服装的系列感和品牌整体化的气质,而且便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也配合服装的风格进行饰品的相关设计,尤其具有代表中国特色的具有少数民族元素的银饰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上也经常会看到民族手工艺饰品的店铺。总之,具有少数民族服装元素的现代服装和服饰品日益被人们关注和喜爱。中国设计师们通过吸取中国民族服饰元素精华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民族的、时尚的瞬间,在世界的T 台上也经常会看到精彩的民族风韵的展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