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11:14: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全麻病人的术后护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胃癌手术 麻醉后 插胃管 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6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手术的胃癌病人72例,且术前无严重肺部疾患和心血管病史,无感觉障碍和精神症状。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3.5岁。男39例,女33例。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变范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用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弘扬路50号生产的16号硅胶胃管。
1.2.2 术前1d巡回护士均向病人做好插胃管的宣教工作。
1.2.3 观察组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准备胃管。护士在麻醉医师麻醉成功(气管插管)后测量所需胃管长度,由一侧鼻孔缓慢置入胃管,抵达咽喉部时,以左手拇指、食指沿其喉结两侧触及颈动脉搏动时,将喉结向上提,右手将胃管缓慢置入,达预定长度,验证在胃内后固定。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病房内按常规方法插胃管。
1.2.4 观察项目。(1)分别在插胃管前后用MV―6监护仪测量心率、血压并记录;(2)观察插管过程中病人有无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等反应;(3)观察一次插管成功例数和人均插管时间;(4)术后随访询问病人对插管的感受和有无食管刺激症状。
1.2.5 评价标准。(1)插管顺利,中途无往返操作为一次插管成功;任何原因导致插管困难,胃管盘在口中,胃管部分或全部拔出重插为失败。(2)插管感受。病人诉插管痛苦,难以忍受为痛苦;病人可以接受或诉无不适为较舒适。(3)食管刺激症状。病人诉咽喉食管等部位刺激性疼痛为有食管刺激症状;反之则无食管刺激症状。
1.2.6 统计学处理。2组病人心率、血压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要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病人插管前后血压、心率、不良反应、成功率比较见表1
从表可见,插胃管前2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插胃管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测量值与插管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的测量值与插管前差异有显著性(P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4例病人在插管过程中因恶心呕吐严重,胃管3次从口中呕出,还有2例插管后因恶心呕吐特别严重而自行拔除胃管,这6例经采用麻醉后插管一次成功。
3 讨论
3.1 清醒状态下插胃管易引起恶心呕吐,由于人的大脑意识对吞入的非食物有排异心理,又由于咽内粘膜神经分布丰富的特点,对异物极为敏感。有一定硬度的胃管从鼻孔经咽部、食管进入胃内,极易引起恶心、呕吐、呛咳、流泪,使胃管难以顺利通过咽喉部,造成胃管盘曲在口腔或咽喉部,或将胃管呕出,甚至误入气管。目前临床上有采用给情绪紧张的病人在插胃管前注射适当镇静剂的方法[1],通过采用,痛苦症状减轻并不理想。
3.2 病人易紧张,不能配合
手术和手术前准备本身都是应激原,可引起病人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可用心理和生理指标如血压和心率等方法测量[1]。胃管的置入过程对鼻咽、食管、是个很强的刺激过程,不仅对病人的生理造成不良影响,如恶心呕吐,还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紧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群紧张等反应,使胃管被推至口腔致插管失败,甚至几经失败,更加重以上症状,致使病人恐惧插管,不能很好配合;更有甚者,可致喉肌痉挛,胃管难以插入。病人对应激反应会随着手术时间的逼近而逐浙加重,手术即将实施前的1~2h病人正处于高应激水平,此时插胃管使病人对胃管的刺激更加敏感,故不能很好配合插管,而且插管后1~2h病人一直处于焦虑、恐惧状态,可增加机体的消耗,不利于手术。
3.3 麻醉后插胃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病人在全麻下处于安静状态,对各种刺激反应迟钝,且气管内已插入导管,不必担心将胃管插入气管或咽喉部刺激所致的反射;应用了肌肉松弛剂,病人全身肌肉松弛,提起喉结时可使咽腔、喉部、食管入口张开,利于胃食置入,虽然能引起轻度呼吸抑制,因有麻醉医生的配合,有麻醉机、监护仪等,使整个操作过程具有相当的安全性。术后随访病人均反映插胃管时无不适感。这说明在全麻后插胃管是可行的。从表可见,观察组对心率、血压的影响小,可明显减轻插管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反应;且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4 应以病人为中心选择插胃管时机
“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是整体护理的中心目标。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要深刻体会到病人的感受和具有“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清醒状态下插胃管,会使本来对手术紧张的人更加紧张和恐惧,导致心率、血压升高,特别是对年老、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能会增加其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而麻醉后插管可减少上述不良刺激及相关的应激反应。插胃管是临床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对于胃癌手术病人非常重要,如何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对病人的不良刺激,提高病人的舒适度,还需不断地探索。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对于胃癌手术的病人,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应选择在麻醉诱导后插胃管,且选用硬度好的硅胶胃管。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全麻术后病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中图分类号] R197.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13-02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Of trachea Cannula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of trachea cannula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Methods 15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77 cases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standards of trachea cannula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as controls,73 cases received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standards of trachea cannula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after tracheal vessel exelcymosi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standards not only reduc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costs,enhanc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t quality of nursing care,but also shorten retention time of tracheal vessel.VAP incidence was lower in trial group than control.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trachea cannula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can not only make a improve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trachea cannula and prevent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but also promote nurses' motivation and objective and planning of nursing.
[Key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Patient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可以将护理工作标准化,使临床治疗及护理有序进行、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漏项、提高管理质量,为病人提供高效的服务[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主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2],会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日及总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3-4]。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于全麻术后气管插管病人的护理中,对病人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护理,来预防VAP发生,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术后采取机械通气的病人中,来研究其对VAP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需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150例,男性89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54岁;女性61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接受肝移植手术3例,食管癌根治术26例,胃癌根治术34例,直肠癌Miles术25例,结肠癌根治术31例,全肺切除手术11例,膀胱癌根治术20例。
1.2 方法 将1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3人,对照组77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全麻术后病人入复苏室后给予心电监护和气管插管处接呼吸机或鼻导管供氧,遵医嘱执行护理。试验组采用以下护理方法护理。
1.2.1 心理干预 手术前一天行术前访视,详细阅读病人病历了解病人一般资料、病情、术式和呼吸系统情况并作记录,再与病人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了解病人对气管导管的留置所存在的心理疑虑和担心,护士进行针对性疏导及解释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使病人安心地配合术后的管道护理。
1.2.2 行为干预 根据病情和呼吸情况制定术后气管导管护理计划,根据计划设计工作流程,护士按工作流程实施护理,每项护理操作完毕后均有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寻找继续执行或调整计划。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对病人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定,实行临床医学监测,监测病人的神志、心率、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使病人得到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系统的护理达到预防VAP发生的目标。整个护理过程包括:
1.2.2.1 拔管前 ①病人入ICU接上呼吸机后护士每隔15-30分钟听诊双侧肺部呼吸音情况,掌握每次呼吸音并做记录。听诊呼吸音时听到痰鸣音,应给予吸痰,吸痰时间少于15秒,间隔时间大于30分钟;②每隔15-30分钟观察病人神志情况,大声呼唤病人观察病人反应并做好每次记录;③入ICU后第20分钟,60分钟,停机前30分钟,停机后30分钟分别做血气分析,观察每次检验结果并作记录及与上次结果做比较。抽血气分析前半小时不予吸痰,以免影响血气分析结果;④每30分钟记录病人心律、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如有变化做好记录并分析原因及解决问题;⑤评估口腔粘膜情况,选择相应的口腔护理溶液,每日行5次口腔护理。
1.2.2.2 拔管时机 ①病人意识清楚,大声呼唤能立即睁眼,四肢有力,躁动;②反射活跃,患者出现吞咽反射,吸痰有有呛咳及吐管;③呼吸通畅。肺部呼吸音清楚;④心率小于105次/分,收缩压大于10.7KPa,血氧饱和度大于95%,氧分压大于9.3KPa,心律正常。符合以上指针即可拔气管导管。
1.2.2.3 拔管后 ①面罩低流量供氧,做记录观察时间不少于1小时;②嘱病人用力咳嗽,协助排痰,促进肺功能恢复;③每半小时记录生命体征。
1.2.2.4 获取观察指标 ①时给病人做痰培养和口腔培养并记录结果;②病人拔管后咳嗽,咳痰的情况,通过胸片了解肺部情况。
1.3 评价指标 ①平均住院日;②平均住院费用;③机械通气时间;④拔管后痰培养阳性率;拔管后胸片结果提示肺部感染率;⑤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⑥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两项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对每位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书面测试,得分≥80分为达标;对每位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得分>9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机械通气时间为计量资料,记为x±S。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定性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p
2 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病人均少于常规护理模式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表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表2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注:*P
3 讨论 呼吸机辅助呼吸阶段因气道开放,术后自生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细菌易进入呼吸道;同时清除细菌能力减低,气管插管及气囊,对呼吸道黏膜压迫,使其完整性被破坏,屏障作用下降,口咽部,胃肠寄生菌通过胃肺途径移位繁殖,造成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而且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越长,VAP发生的危险性越高。VAP是术后并发症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VAP预防措施可分为药物性和非药物性,其中合理的护理干预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但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术后气管导管的护理制定出系统的方案,而且对何时拔气管导管也没有明确的指针,常规护理方式缺乏主动性和计划性,往往出现拔管太早或太迟,都促进了VAP的发生。因此,行之有效的术后气管导管护理是目前急需做到的。
本实验首次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麻术后气管插管病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气管导管护理。病人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方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更为明显的是,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减少,拔除气管导管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使得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减少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5]。另外,与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模式,可以将护理工作标准化,为病人提供高效的服务。对病人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全面护理,在病人手术前一天就根据病人对此项护理心理存在的疑虑和不解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患者及家属能获得手术、治疗及术后机械通气相关护理方面的信息,满足其心理需求,促使患者主动参与术后恢复过程中,使病人的术后自理能力恢复率明显提高。综上一切措施都有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的体现,它充分反应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了有效的医患沟通与交流,是临床护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雪丽霜,杨晓娅,王乃平.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7-549.
[2] Vincent J L,Bihari DJ,Suter P M,et al.The preva 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Europe Resultsof the European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EPIC)Study[J].EPIC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JAMA,1995,274:639-644.
[3] Hey land DK,Cook DJ,Griffith L,et al.The attri butabl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The Canadian Critical Trials Group[J].Am J Respir Crit CareM ed,1999,159:1249-1256.
【关键词】全麻手术;窒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20―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麻醉技术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静吸复合麻醉因其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使得全身麻醉的应用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然而静吸复合麻醉并非绝对安全,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引发患者窒息的病例时有发生[1]。因此,全麻手术病人术后防止窒息的护理干预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全麻手术护理的关键环节。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对全麻手术患者实施术后防止窒息护理干预59例,做到了痰液的及时有效排出,有效的防止发生窒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实施全麻手术59例,所有患者均行防止窒息护理干预,包括男39例,女20例,年龄(45.59±9.49)岁;59例中,4例行颈部手术,47例行腹部手术, 2例行颅脑手术,6例行胸部手术。
1.2术后防止窒息的护理干预方法
1.2.1心理护理 全麻手术患者在术前通常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及精神过度紧张等情况,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不但为患者增加了心理压力,而且还会对手术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2]。所以,在术前的护理和干预中,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护士要耐心开导患者及其家属,要对患者的紧张情绪表示理解,可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有关知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术后效果,使患者对术后窒息的防范措施、护理方法及观察要点有所了解,可充分发挥“同病相连”优势,让同类患者相互沟通,相互介绍术后护理配合要点,从而消除患者顾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
1.2.2食管、气管推移训练 对于颈部手术患者,手术时为显露椎体要推移食管及气管至颈前路,气管向非抹侧的长时间拉引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刺激,特别是颈部较短且粗的患者,常会导致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反复吞咽,从而对手术过程带来较大影响,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痰多、咽痛等因素均易引发窒息[3]。为降低手术风险,临床上常采用食管、气管推移训练,而这种训练方式常会因强烈刺激气管而引发干咳等不良反应,过度的训练甚至会导致咽喉疼痛、水肿等症,再加上手术中的麻醉插管及拉引刺激可引发喉头及气管水肿,使得气管分泌物增加,不及时排出痰液极易引发窒息。所以,要向患者介绍食管、气管推移训练要点,强调其必要性。患者训练时,取仰卧位,用枕头将肩部垫高,头向后仰,患者用四指将食管及气管持续推向非手术侧,形如训练时用力要适中,循序渐进,逐步将食管及气管推过中线。训练过程中若出现局部疼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可休息15min,然后继续训练,直到患者能够完全适应。食管、气管推移训练要在术前的3~5d进行,第1天,每次训练持续15~20min,3次/d,间隔2~3h,此后每天增至20~30min,4次/d,同时确保患者术前能够完全适应。
1.2.3呼吸功能训练 该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肺活量,从而利于痰液排出,防止发生术后窒息。训练方法[4]:①深呼吸训练法 双肩放松用鼻深吸空气,屏气2s后用口将气体缓慢呼出;②吹气球训练法 可采用各种形式(如组织同类患者进行比赛)鼓励患者吹气球,一口气将气球吹到足够大,每吹一个气球间隔5~10s,持续10~15min,3次/d;③咳嗽训练法 深吸一口气,先用较小的力进行咳嗽,当痰液排至咽部(实为支气管口)后再用较大力咳嗽,将其咳出并排出体外。
1.2.4呼吸道的评估和护理 由于手术中气管受到较长时间牵拉,而全麻手术对于喉咙插管造成水肿,影响通气,手术还会对患者的脊髓造成一定刺激,可能会引发脊髓水肿,导致呼吸肌麻痹构成呼吸困难[5]。一般术后的一到两天是水肿形成期,术后的四到五天是水肿高峰期,因此,对患者要加强观察,特别注意呼吸节奏、频率、深浅度以及是否有缺氧现象,观察是否出现胸闷、憋气、唇紫、鼻翼煽动等,尤其要注意夜间观察,一旦出现呼吸骤停要立刻采取抢救。护士要对患者护理工作重点放在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但凡出现异常现象,要立刻汇报主治医师,并采取急救措施,给予吸氧处理。时刻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数据,并及时调节给氧量,和吸氧时间。对于颈前路手术患者,可采用常规雾化治疗三天,2~3次/天,从而消除呼吸道水肿,利于患者排痰,如有需要可采取吸痰措施。
1.2.5切口、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切口局部渗血、渗液情况及局部肿胀情况。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勿污染。切口常规放置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松动、受压、漏气及脱出[6]。引流袋须低于切口平面,及时倾倒引流液,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并记录。如24 h出血超过500 mL,应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以防切口内积血致局部肿胀、压力增高压迫气管而引起窒息。
1.2.6饮食护理 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会因牵引刺激咽喉、气管等导致咽喉水肿,进而影响进食,甚至会出现进食过程中误吸现象发生。通常手术后的六小时内禁止进食。待患者清醒后,可少量食用冷流质食品。将患者头部垫高,微斜进食。若有不适,可一两天后改为半流质食物,一周后可食用普通食物。患者进食时要掌握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类食物,少食用甜食及辛辣刺激食品。
2结果
本组患者59例,在其围手术期均给予有效的防止窒息护理干预,所有患者无一列发生窒息,提高了治疗效果,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提供了有效保障。
3讨论
在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引发术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主要原因有:气管拉引、颈椎前路手术及全麻插管均对患者产生较大刺激,导致喉头水肿;患者术后无力,呼吸肌还处于麻痹状态,造成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并对患者呼吸产生影响;术后患者伤口出血后,因引流不畅,以及进食不当、气管受血肿压迫造成呛咳窒息,此外,在术后晚期,因肺部感染或不张也会引发呼吸困难和窒息,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综上所述,全麻手术病人术后防止窒息的护理干预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全麻手术护理的关键环节,应当得到调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艳,苑海燕,杨依. 小儿全麻术前术后护理[J]. 吉林医学. 2006(02):197-198
[2] 万淑琴,王淑芳. 手术前后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全麻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 江西医药. 2006(01):264-265
[3] 邱红梅. 全麻腹部手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6(07):69-70
[4] 周晓菲,田爱丽. 64例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呼吸道的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6(10):225-226
【关键词】手术时间;全麻;腹部手术;康复;影响;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60-01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全身麻醉在麻醉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静脉复合麻醉由于安全、可靠、可控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而全麻复苏期间病人的安全护理,则是保障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本院70例全麻患者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的观察和对照,明确了长时间手术对术后 康复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由此,我们主动地采取了一系例对应措施,在提高全麻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就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麻手术患者共70例,男性29例,女性41例,术前均无严重的心、肺等疾病,手术方式为胆道手术12例,结直肠手术15例,胃切除15例,肠粘连分解术5例,肠套叠松解术5例,脾切除术8例,胃切除8例,胰脏手术2例。
1.2 方法 对手术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内容包括咳嗽、咳痰、气促、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咽喉疼痛、腰背酸疼,根据症状自评量表[1]进行打分。
2 护理措施
2.1 临床观察 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期,手术结束、麻醉终止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此期病人的保护性反射不足,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期。因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听诊双肺呼吸音的情况,以及神志、瞳孔、面色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
2.2呼吸循环的护理 观察、记录气管插管的位置,并妥善固定,防止气管插管扭曲、脱出或滑入一侧支气管;听诊双肺呼吸音的情况;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氧气的供给。术后患者应注意保暖,天气寒冷时应提高室内温度,必要时应用电热毯预热床单。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转;注意呼吸机的各个环节有无漏气;防止呼吸机管道扭曲、呼吸机接头与气管插管脱开;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听诊双肺呼吸音有无音,适时吸痰。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且呼吸动度好时及时停用呼吸机。
2.3伤口的护理 观察患者术区伤口的情况,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渗血多时通知医生查找原因,并及时更换。骨科手术病人还应重点观察末梢循环及肢端感觉、运动的情况,及时发现神经、肌腱有无损伤。安置了伤口引流的患者,注意观察引流的情况,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脱落。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果引流的血性液持续增多,要警惕伤口有活动性出血,需要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2.4 拔除气管插管的护理 ①严格掌握拔除气管插管的指征[2]:意识及肌力恢复,根据指令可睁眼、开口、舌外伸、握手等,且握拳有力,上肢可抬高持续10秒以上;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咽喉反射恢复,即吞咽反射存在;鼻腔、口腔及气道内无分泌物;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生命体征稳定。必须严格掌握好拔管指征,否则极易出现呼吸困难造成严重后果。如果病人意识恢复不理想,又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则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待病人情况稳定后再行拔管。拔管时动作轻柔,拔管后给予氧气面罩供氧,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喉头水肿、声音嘶哑、舌后坠的表现。必要时重新插管。本组8例患者拔管后出现舌后坠,经托下颌或安置口咽通气管道后,呼吸道梗阻症状均得到改善。
②了解术中手术及麻醉用药情况:全麻病人复苏时,应向手术护士及麻醉师了解患者术前有无基础疾病、术中手术情况及麻醉用药情况、麻醉插管的难度等,以确定拔管时机。
③妥善固定:全麻苏醒过程中,绝大部分病人对气管插管的刺激不能耐受,出现呛咳、躁动、挣扎等痛苦表现,有的甚至将气管插管自行拔出。因此应正确使用约束带约束病人的四肢,并加用床档保护,防止病人坠床、自行拔管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2.5 心理护理 根据准确期望理论,向病人提供某种应激医疗手术的真实信息,将会减轻病人由于不了解手术而产生的害怕情绪,使其忍耐性增强[3]。由于肌松剂的残余作用,拔管后自觉不能呼吸,加上环境的改变,内心极度害怕,经过及时向病人提供手术结束的信息,并告知病人所处科室,手术情况,床旁有医生护士守护,同时告知病人正确呼吸的重要性,从而消除了恐惧、害怕心理,使其耐受性增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 小结
通过临床观察和对照,我们发现手术时间对全麻腹部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我们应高度重视,只有积极、及时、有效地采取一系例相应措施,才能综合提高全麻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 Fratacci MD,Kimball WR,Wain JC,et al. Diaphragmatic shortening after thotacic surgery in humans[J].Anaesth, 1993.
关键词:人工流产 苏醒谵妄 护理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无痛人流的病人越来越多,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恢复快、诱导和恢复平衡,醒后无残留神经系统作用,是人工流产镇痛的首选药。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开展全麻人工流产500例,出现苏醒谵妄12例,通过对其临床表现的观察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门诊要求终止妊娠,无人工流产禁忌症,术前B超诊断为是早孕并排除宫外孕,自愿要求行全麻人工流产的患者共500例,患者年龄16-41岁,平均28.5岁,体重43-65kg,平均54 kg,妊娠天数6-11W,其中有12例出现苏醒谵妄。
1.2 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麻醉未苏醒出现燥动、尖叫、兴奋,燥动的表现为手足和躯体肌张力增高,颤抖和扭动;不能对命令作出正确的反应。
1.3 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 术前常规禁食6h,受术者外阴消毒后,常规行前臂静脉输液,采用静脉推注芬太尼0.1mg+异丙酚2 mg/ kg,时间不少于3min,,同时采用面罩吸氧、心电监护,待孕妇入睡,即开始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根据情况追加异丙酚0.5-1.0 mg/ kg,术中注意观察血压、心率、spo2,手术完毕送观察室。
2 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全麻人工流产手术500例,术后出现苏醒谵妄12例,12例中3例有多次人工流产史,术后宫缩较严重,未婚7例, 1例禁食时间过长,1例术前因失眠用安定。12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均符合门诊麻醉标准后允许出院[1]。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心理护理
3.1.1 对手术精神紧张、焦虑 术前病人有精神紧张、焦虑、夜间失眠等情感反应,若对此情感不够重视,可诱发和加重术后谵妄。
3.1.2 患者本身的心理因素 患者的性格特征也有举足轻重的关系,术前有焦虑症、抑郁等情感不稳定,多愁善感的病人易发生苏醒谵妄。本组患者未婚先孕而行全麻人工流产有7例,她们不但承受社会舆论,人工流产的心理压力,还担心手术影响身体,导致将来不孕,所以精神特别紧张、焦虑和恐惧。
3.2 手术后子宫收缩痛 异丙酚没有明显镇痛作用,常规剂量下不能完全消除术后子宫收缩痛,反复多次人流者,术后子宫收缩痛较严重。
3.3 异丙酚对呼吸和循环可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低氧血症,造成烦燥不安。
3.4 低血糖 禁食时间太长有1例患者,禁食时间达13h。
3.5 术前用药史 本组1例患者困睡眠不好长期服用安定。术中异丙酚与术前抗胆碱或抗抑郁药的联合作用,增加了苏醒谵妄发生的可能[2-3]。
4 护理措施
4.1 术前预防性心里指导 术前心理护理是防止术后苏醒谵妄发生的重要环节,针对病人的心里特点进行心理指导,如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人工流产手术过程及麻醉方式及术后可能发生的一些反应,使病人有充分的心里准备,解答疑问,帮助患者消除心里疑虑、紧张、焦虑和恐惧。通过对患者加强了术前心理护理,全麻人工流产术后未发生创伤性心理后遗症。
4.2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可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增强患者战胜困难的信心,减少精神创伤的可能性。
4.3 亲人的陪伴 加强患者与家庭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使患者从亲情中得到鼓励。
4.4 确保术后病人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 为防止病人坠床,采取加床护栏,适当约束四肢,约束过程松紧适宜,避免局部皮肤破损,密切观察肢端未梢[4-5]。
4.5 了解病人使用药史,术前常规询问患者使用药史,是否服用安定,阿托品等药,若病情允许,暂停以上用药2-3d,再进行手术。
4.6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通气不足,及时发现隐匿性缺氧,术后即给予常规吸氧3L/min,纠正低氧血症。
4.7 及时应用止痛剂,确定患者烦燥不安或其他症状是由宫缩痛引起时,应遵医嘱,应用止痛剂。
4.8 合理安排手术时间 尽量避免空腹时间太长,才做全麻人工流产,杜绝低血糖引起的谵妄。
5小结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无痛人流的病人越来越多,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恢复快、诱导和恢复平衡,醒后无残留神经系统作用,可部分患者会出现苏醒谵妄,临床实践证明,术前预防性心里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苏醒谵妄的发生率,并有助与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沙文慧. 13例全麻人工流产术后苏醒谵妄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6):166-167.
[2]何梅.麻醉苏醒过程中出现的谵妄,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4,4:174.
[3] 常元媛. 苏醒期谵妄:临床麻醉面临的难题[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81-2182.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方法有多种,以往以颈丛阻滞居多。近年来,随着病人对医疗的要求增高,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成为讨论的热点[1~4],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越来越多。我院自2005年以来成立了麻醉恢复室,收治甲状腺术后病人285例。笔者旨在对麻醉后恢复室(PACU)中甲状腺手术后病人的恢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ACU病人甲状腺专科护理的管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人285例,术毕送PACU进行麻醉复苏。其中男56例,女229例;年龄19~62岁。双侧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结节性肿病人201例,甲状腺癌2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64例;手术时间40~135min。
1.2 复苏方法
呼吸恢复者经气管导管供氧,呼吸未恢复者予呼吸机支持治疗。所有病人入PACU后常规监测体温、心电图、血压、经皮血氧饱合度、尿量、伤口敷料、颈围、手术切口引流量。重点观察与记录病人在麻醉恢复期有无呼吸困难与窒息、神经损伤(包括喉返、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危象等症状。
2 结果
285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病人,其中甲亢病人64例,出现并发症6例,占9.38%,出血2例,甲状腺危象2例,呼吸困难2例;非甲亢病人221例,出现并发症3例,占1.36%,均为术后出血。所有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均在PACU内处理,症状消除后安全返回病房。
3 护理
3.1 颈部护理
观察伤口敷料、负压引流量,测量颈围是发现皮下血肿的重要方法。术后进入PACU即予测量颈围,通过与入室时的基础颈围相比,可动态观察皮下出血量。观察术后出血症状,观察伤口敷料及负压引流情况,早期发现出血,避免病人拔管后出现血肿压迫导致呼吸困难。3例非甲亢病人术后并发出血,2例是通过动态监测颈围进行性肿大进而发现皮下出血,经请手术医师查视后,在未拔管情况下加深麻醉,立即重回手术室打开伤口止血,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将医疗风险及时消除。
3.2 眼部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可合并突眼。在麻醉及麻醉恢复期,对病人的眼保护非常重要,给予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或眼药膏涂眼。在病人清醒之前及时清洁干净,以减少病人的心理不适感,本组病例无术后眼睛发红、流眼泪发生。
3.3 呼吸道管理
由于手术部位位于颈部,甲状腺紧邻气道,因此维持呼吸道通畅是整个围麻醉期的重要使命[5]。气管插管全麻使术中呼吸道维持通畅,而术后拔管时则风险较大。甲状腺手术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插管后喉头水肿,甲状腺对气管的压迫可使术后气管塌陷,术后出血、血肿压迫等均可使病人在拔管时出现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由于处于高代谢状态,分泌物较多,易出现痰液阻塞呼吸道。在拔管时,分次缓慢拔出,以防止出现术后气管塌陷。本组甲亢病人中,2例在麻醉恢复期出现呼吸困难,为痰液阻塞所致。予勤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4 心理护理
甲状腺疾病以女性多发,心悸、情绪不稳定症状较多见,有些病人对外科手术存有较大顾虑或恐惧心理。当病人在PACU清醒过来,发现周边环境为自己不熟悉时,心情紧张,易发生躁动,加重生命体征的不稳定,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在麻醉恢复期,病人清醒后,轻声告知其所处场所,并给予安慰。
2.5 甲状腺危象的护理
甲状腺手术病人术中常大汗淋漓,尤其是甲亢病人常如此。当甲亢病人出现甲状腺危象时,可表现为高热。本组2例甲亢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期出现体温升高,伴生命征改变。经汇报医师,同时给予物理降温,积极治疗,病人平稳后返回病房。
3.6 防止意外损伤
在麻醉恢复期,可能出现明显的兴奋期,病人可出现躁动、幻觉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麻醉恢复期出现的躁动、幻觉症状与甲状腺危象症状不易鉴别。应有专人守护,做好防护,防止病人拔出引流管,也应防止坠床的发生。
甲状腺术后的病人在PACU护理有其专科特点,在恢复室护理中应重视甲状腺病人术后呼吸道梗阻、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可能使病人窒息死亡,而这些并发症多出现在术后48h,所以加强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管理,对帮助患者渡过甲状腺术后危险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立志,邓烈华,邵义明,等.全麻加颈丛神经阻滞对复杂性甲状腺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4):249-250.
[2]董师武.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麻醉选择[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1):98-99.
[3]帕夏古丽,蒋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麻醉选择的临床对比观察[J].新疆医学,2005,35(1):18-19.
[关健词]腰椎滑脱;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科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腰椎滑脱病人36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现将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41~72岁,病史1~8年,均为腰椎滑脱病人,滑脱程度为I°~II°。
1.2手术方法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取俯卧位,以病变处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C臂X线机定位下打椎弓根螺钉,然后减压,复位固定,后外侧植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无菌敷料覆盖,胶布条固定,接负压引流。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针对病人的这种心态,我们除安慰、鼓励病人外,在与病人和家属交流时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此手术的原理和手术成功的事例,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术前准备协助医生及帮助病人完成术前各种检查,向病人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取得病人的信任及配合: ①术前1d备皮,备皮时防止损伤皮肤;②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备血400~800ml;③术前常规禁食、禁水,术前晚行清洁灌肠,为预防感染,术晨给予抗生素,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
2.2术中护理
2.2.1该手术是在持续硬膜外麻醉式或全麻下进行,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面色、生命体征,SPO2及出入量,充分考虑出血的可能,备齐用物。
2.2.2保持静脉通路畅通,观察滴速及病人的全身反应。
2.3术后护理
2.3.1一般护理病人回病房后安置平卧硬板床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的渗液、疼痛、肢体感觉、运动等情况,观察引出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多少,并经常挤压引流管,勿使引流管受压、折叠、扭曲及堵塞,确保引流通畅,48h后可拔引流管。
2.3.2护理按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护理常规,去枕平卧6h,全麻病人头偏向一侧,6h后开始翻身,每2h一次,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2.3.3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是感染。因此,术后要动态观察病人体温及伤口局部状况(包括红肿热痛等),一周左右注意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作下肢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肺部感染,由于肢体长期活动受限,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咳嗽无力,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指导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按医嘱予以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同时鼓励病人多作扩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
2.4康复指导鼓励病人早期功能锻炼:①术后3~5天指导病人行直腿抬高,主要锻炼股四头肌;②梨状肌舒缩锻炼;③3周后行拱桥式背伸肌锻炼(包括三点支撑和五点支撑)和俯卧式背伸肌锻炼;增强腰部稳定性;④一月后配带腰围下床活动,注意保护措施,活动范围及强度应循序渐进。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病人 护理研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25-01
麻醉苏醒期病人是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许多并发症,熟悉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发病原因、机制、对病人的危害、预防及其处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麻醉苏醒期躁动,不但能造成伤口裂开、出血、窒息、各种导管脱出、坠床等意外或致手术失败,而且耗费医务人员的精力和体力。为了更好地预防躁动的发生,本文对引起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以确保病人安全渡过全麻苏醒期。
全麻病人在麻醉恢复期,部分病人可以即刻唤醒,而大多数病人麻醉苏醒期分可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麻醉深度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逐步恢复;
第二阶段:出现自主呼吸,逐渐能自行调整;
第三阶段:呼吸道反射恢复;第四阶段:清醒。全麻苏醒期躁动为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出现不适当行为,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或、妄想思维等。
1、出现躁动的原因:
1.1 、缺氧 患者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麻醉镇痛药未完全代谢,起到分泌物痰液粘稠。引起患者自身呼吸抑制,上呼吸道梗阻,喉痉挛等原因引起缺氧。
1.2、导管刺激 (1)气管导管:患者苏醒期对气管导管不能耐受,出现呛管等不适症状。(2)导尿管:由于术前手术准备不充分或是急诊手术,患者在麻醉完成以后插入导尿管,苏醒期是由于尿管刺激,患者反映剧烈烦躁,表述要小便货下床等不适。术前下尿管患者出现躁动几率比术中导尿要好很多。
1.3 、疼痛 由于苏醒期患者手术已经结束,已经停用,或手术切口大时间长,患者有椎管禁忌症,没有硬膜外镇痛,其次患者有长年酗酒史,对麻醉镇痛药耐药,容易出现疼痛剧烈。小二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明显,如果镇痛效果不佳,容易出现哭闹烦躁症状。
1.4 、麻醉用药 抗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有引起患者烦躁等副作用。静脉全麻药,如氯胺酮容易引起患者烦躁等不良反应。患者苏醒期七氟烷没有完全随呼吸排净,容易引起患者躁动。
2、护理:
2.1、术前访视病人时,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文化修养、社会和家庭背景。详细向病人讲解手术和麻醉的相关知识,特别对一些心理压力大,过度紧张病人,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病人的疑虑,减少苏醒期间由于各种不适而引起的躁动。一般都在恢复室或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有专人护理,酌情每15~30分钟测一次血压、脉搏、呼吸直至稳定清醒。
2.2 、及时拔出气管导管,减少不良刺激,病人术毕进入PACU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干净气管导管,口咽部的分泌物,给氧,使SpO2仍能维持90%以上。当病人呼吸功能恢复,气体交换量足够,闭眼反射恢复,脱氧10分钟SpO2仍能维持在90%以上,即使病人意识不完全恢复,也可以先把气管导管拔出,减少刺激,减少病人的不适,从而降低病人躁动的发生率。防止呕吐误吸引起窒息,麻醉后患者取侧卧或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有呕吐物及时吸出。防止舌后坠,出现鼾声时,可托起下颌或应用口咽、鼻咽通气导管。当有喉痉挛时,出现尖锐的喉鸣声,立即去除诱因,加压给氧,必要时环甲膜穿刺给氧。
2.3、加强安全护理 ,病人进入PACU后,正确系上安全带,妥善放置好各种引流管,输液装置,导尿管。病人发生躁动时,给予镇静,从而达到避免坠床,拔出气管导管,各种引流管,输液装置和导尿管等意外发生。
2.4、术后充分镇痛,减轻病人伤口的疼痛不适。根据病情采用硬膜外连续镇痛持续静脉镇痛或单次镇痛。如果术后镇痛效果不理想,病人仍出现伤口疼痛,应给以肌注吗啡或者静脉注射曲马多和凯芬等镇痛药。在PACU尽量努力做到将术后疼痛减小到最轻,甚至消除疼痛。
3、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