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10:28: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海洋科学学科评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二十一世纪的环境科学——应对复杂环境系统的挑战
2.地理加权回归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前景
3.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
4.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5.全球及中国周边地区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构建
6.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初步探索与实践——以“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EES)”为例
7.环境科学研究合作网络分析
8.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9.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0.“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11.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
12.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科学资助状况分析
1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5.镉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6.G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7.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进展
1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化——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量化分析
19.镉同位素体系及其在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20.地质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21.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
22.论环境管理思想与环境科学的协同演进
23.贝叶斯最大熵地统计学方法及其在土壤和环境科学上的应用
24.环境科学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25.基于重庆本地碳成分谱的PM2.5碳组分来源分析
26.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分析
27.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28.国际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分析
29.我国环境科学学科半衰期分析
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31.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32.土壤环境基准/标准研究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33.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洋科学及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4.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5.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引论
36.广州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37.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38.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
39.基于SOA的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践
40.中学化学教师环境科学素质调查研究
41.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
42.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43.论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44.丹江口水库迁建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评价
45.EOS-MOD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46.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
47.地方理论——迈向“人-地”居住环境科学体系建构研究的广义思考
48.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
49.我国挥发性有机物定义和控制指标的探讨
50.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5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52.浑河上游(清原段)水环境中重金属时空分布及污染评价
53.长三角地区秸秆燃烧排放因子与颗粒物成分谱研究
54.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 创建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5.人居环境科学视域下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56.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57.滇池表层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矿化能力
58.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59.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
60.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
61.太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及污染特征
6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
63.2006~2009年我国超大城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64.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与核心课程设置实践
65.环境科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问题
66.论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67.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
68.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9.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新建环境科学楼为例
70.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71.“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72.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建立——环境科学在中国体制化的案例研究
73.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析
74.太原市采暖季PM2.5中元素特征及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75.普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76.多重分形理论在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77.空间信息统计学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78.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7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及其方法论
80.资源环境科学多维信息平台研究
81.论图书剔旧的标准——以环境科学类图书为例
82.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源成分谱及其大气反应活性
8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
8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 以人为本的普世哲学
85.红外光谱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86.环境科学类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平台
87.2013年夏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典型城市O_3来源识别
88.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89.关于环境科学研究主体、任务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的思考
90.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91.基于国际视野构建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创新课程群——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
92.基于本体元模型的环境科学知识库研究与构建
93.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影响下上海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
94.大气细颗粒物(PM2.5)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简述
95.分子环境科学与亚稳平衡吸附理论研究进展
96.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97.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98.环境科学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方法研究
【关键词】 红树林 保护区群网 生物多样性流
近两年来,在林鹏院士等带领下,福建省的生态学工作者在生态学各方面作了许多工作,有些是农林业第一线的工作,有些则是国内外前沿的工作,在此,我们加以总结,希望能对全省的生态学工作有所促进,还有很多工作发表在国际刊物,没及时收集到,不可能很全面,请大家谅解。
一、红树林生态学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厦门大学红树林研究中心长期以来在红树林的结构、功能的研究基础上,近年来继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大量成果。
林清贤等(2005)连续3年调查了厦门东屿红树林湿地鸟类,研究表明,人为干扰是目前红树林湿地鸟类种类组成与分布范围的主导因素,对于红树林区涉禽类的保护,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滩涂觅食生境,还要注意保护其休息生境。施富山等(2005)从红树林作为鱼类的栖息地、避难所、摄食场等三方面的作用角度,对红树林和林区鱼类关系作出综述,认为红树林在各个方面都比近海其他环境占有一定的优势,而鱼类随潮水进入红树林,退潮时再入海草场或附近海域,不因潮水的运动而受到伤害。因此将红树林和附近环境归为一个大的整体性的生态系统来考虑才比较完整。向平等(2006)注意到随着近年来红树林恢复性造林面积的扩大,海洋污损生物藤壶对红树林幼林的危害问题日益突出。从藤壶附着的生物化学、藤壶在红树林附着的生态学、藤壶对人工红树林幼林的危害和国内所采用的化学药物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展望。认为研究红树植物对藤壶附着的响应和长期适应机制将为藤壶的防治提供更多的启示。陈长平等(2005)对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研究揭示了该区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硅藻类的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以河口性种类为主,潮间带底栖硅藻在浮游植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与潮汐和风浪冲刷有关。以往红树林浮游植物研究大多集中在小型浮游植物(20~200μm) (包括小型硅藻),然而目前人们发现海洋微型浮游生物( < 20μm)在生态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将来对于红树林区域海洋微型浮游生物的研究值得重视。李元跃和林鹏(2006)研究了采自福建九龙江口的3种红树植物,秋茄、木榄和红海榄的叶片结构,结果表明,
这3种红树植物叶片都具有适应海生环境的结构。
二、自然保护生态学
福建省近年来经过调查研究和建设,又有7个自然保护区得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此基础上,林鹏等(2006)论述了从景观尺度对孤立的自然保护区采用节点-网络-斑块-廊道模式使自然保护区连成群网的保护区群网理论,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群网关系、开展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与研究工作、推进自然保护区主导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统一落实经费筹措、加强部门、人员协调、配合生态省建设工作等措施,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工程的协调发展。
李振基等(2006)从宏观层面研究了生物多样性沿山脉的流动情况,提出了衡量生物多样性流的指数。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应该在梁野山与闽江源之间选择较好的保护区作进一步的保护,认为物种在历史形成与进化过程中沿着山脉流动的痕迹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的相似性来揭示,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群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块禁碑的发现标示着中国自然保护的成形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1575年,体现了历史上社区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区域的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形态、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传统儒教文化的浓缩(郑凌峰, 2005)。
三、化学生态学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植物也是次生代谢物质的主要来源。植物和植物、植物和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之间普遍存在着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作用关系。因此,以研究植物次生物质生态功能为内容的植物化学生态学,20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不仅对揭示植物与其它有机体之间的化学作用关系和阐明生物共进化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为符合持续发展策略的植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机会。
陈圣宾和李振基(2005)从化感作用的角度解释外来植物入侵,并给出了"化学武器"解释模式。由于本土动植物对某些外来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比较敏感,外来植物可以利用其"化学武器"与本土植物竞争,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和病源菌的感染,从而在与本土物种的相互干扰中占据优势,实现成功入侵。
林文雄等(2006)从供氮条件和根系分泌物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动态杂种优势等方面研究水稻的化感作用,其中,为探讨化感水稻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生物干扰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化感-竞争分离法(ACS),成功区分了在稻/稗共生系统中水稻化感作用与资源竞争及其在不同N 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当N供应水平下降时(环境资源贫乏),稻/稗共生系统中生态位竞争加剧,水稻化感作用增强;对水稻动态杂种优势的分析暗示着环境胁迫会增强化感作用的性状表现,解释了植物在不利环境下产生化感物质数量有所增加的遗传原因。以现代系统生物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方法,是揭示这一分子生态学过程与机制的重要技术选择和优先研究领域。
单宁是红树林在与环境协同进化过程中的次生代谢物质,林益明等(2005)认为由于单宁的测定具有分析上的挑战性,关于单宁的大量文献都集中在天然产物的单宁分子结构研究,而其在红树植物的代谢过程及在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目前是红树林研究的前沿领域。
在林业上,化感作用是一种常见现象。马尾松、木麻黄及杉木等都具有化感作用,这些化感物质在林地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会抑制自身的天然更新。曹光球等(2005)研究表明,α-杜松醇、г-杜松烯等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势、胚根长、胚轴长及鲜物质重、干物质重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对发芽率则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棕榈酸、叶绿醇等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物质重及干物质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发芽势则表现为促进作用。
四、鸟类生态学
白鹭是厦门的市鸟,国内外对鹭科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较少,几年来陈小麟(1999)、伍烈(2001)、魏国安(2002)等研究了厦门大屿、鸡屿岛的白鹭、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牛背鹭(Bubulcus ibis)等繁殖鹭类资源的种群数量及其行为生态学、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李伟等(2005)对厦门鹭类集群营巢地的表层土壤进行氮、磷、钾含量的研究揭示了鹭鸟的集群繁殖活动能够提高营巢地土壤的营养状况,并认为这有可能导致营巢地植被结构和生境发生进一步的变化。
王博等(2005)对厦门鹭类营巢地研究表明,营巢地受保护程度、营巢地植被、人为干扰程度以及营巢地与湿地的距离是影响鹭类集群营巢地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鹭类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恢复生态学
红树林的恢复与营造一直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海洋与环境学院的强项,多年前,他们已成功跨5个纬度引种红树植物。林鹏等(2005)又总结出一套红树林宜林地选择标准,提出水淹时间成了影响红树林造林的重要的限制因子,红树林宜林临界线的确定,是红树林造林成败的关键,并论述了厦门海岸红树林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陈鹭真等(2005)模拟正规半日潮淹水条件,发现秋茄幼苗生长的临界淹水时间是每个潮水循环淹水8h,秋茄幼苗有较强的抗淹水能力,适当的淹水对其生长有利。张宜辉等(2006)研究认为红树植物秋茄幼苗建立的主要限制因子有动物取食、光照状况、种间竞争、底质土壤中白骨壤致密的根系抑制了秋茄胚轴的定植、昆虫和螃蟹等动物的取食。幼苗定植后接受到的光照条件、林外滩涂生长的互花米草也将影响秋茄幼苗的更新和生长。吴彪等(2005)研究提出对红树植物秋茄成熟胚轴进行一段时间的阴干处理,有利于秋茄引种运输。
朱小龙等(2006)研究了模拟林窗光照条件对南亚热带雨林土壤种子库幼苗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热带雨林土壤种子库储量丰富,但优势成分不是森林的建群种,而是香楠(Randia canthioides)、三叉苦(Euodia lepta)、山油麻(Trema dielsiana)、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木(Aral ia chinensis)等先锋物种。在数量上,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和冬季最低;在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0~5 cm的表层,各物种在不同季节的出苗顺序基本一致。
六、污染生态学
随着农药大量使用,"三废"剧增,大量废物及污水排放进入红树林湿地、鸟类栖息环境和农田、草地、果园中,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吴桂蓉和严重玲(2006)研究表明在高质量分数Cd 胁迫下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植株正常生长受到抑制。Cd 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作用是桐花树对Cd 胁迫的主要响应过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与可作为Cd 对桐花树污染的检测指标。覃光球等(2006)在温室条件下研究表明Cd 胁迫对秋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因此可以作为秋茄对Cd 污染的检测指标。杨丽等(2005)研究表明深圳湾福田潮滩Cu、Pb、Zn、Cd含量明显超标,提出应该探讨它们的富集机制,深入了解重金属对各类(种)底栖动物的影响。林琳和陈小麟(2005)研究了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的白鹭(Egretta garzetta)卵的4 种重金属,结果表明,在污染相对较轻的情况下,鸟类能通过将过多的重金属经过卵壳排出体外来调整体内的元素平衡。柯庆明等(2005)采用环境统计学方法布点采集福建省闽南、闽中和闽西北38 个早晚稻稻谷样本,分析表明,对不同地区稻作类型稻米重金属污染应采取地区控制与品种搭配相结合的策略,才能达到控制和消除稻米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它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对废弃物的不妥当处置。PAHs 在环境中随水、气迁移而进入河流和海洋,在沉积物中积蓄或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在沉积物中的PAHs 主要被微生物降解。PAHs 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由于PA Hs 的毒性、致癌性和致畸诱变作用,其对人类和动植物有潜在的危害性。Zhao等(2006)提出了以树皮监测PAHs的新方法,蔡立哲等(2005)提出了采用底栖动物体内PAHs的含量来反映海区污染状况。研究表明紫游螺、黑口滨螺、可口革囊星虫、弹涂鱼、查加拟蟹守螺、孔虾虎鱼、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弹涂鱼和黑口滨螺体内多环芳烃的含量有随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它们的富集系数却有随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陈长平等(2005)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进行研究,认为与以前的研究比较,福田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朝着种类个体变小、种类数减少、密度增加、耐污染种类增加的方向变化,这反映了该红树林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水质持续恶化。
七、遗传生态学
莲子是我国的传统中药, 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产地多,为对莲子进行规范化种植,易骏等(2006)采用筛选到的13 条寡核苷酸引物对莲DNA 进行RAPD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小,而籽莲与观赏莲、藕莲的遗传距离较远。
八、进化生态学
雷霆和陈小麟(2006)通过测定和比对隼形目、形目、夜鹰目的12SrRNA基因片段,使用MEGA软件构建分子系统树并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提出了与隼形目隼科相比,隼形目中的鹰科鸟类与形目鸟类、夜鹰目鸟类的亲缘关系更近,而隼形目隼科和鹰科之间可能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变异;与夜鹰目相比,形目和隼形目鹰科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近,证实了传统分类的观点,但不支持将形目和夜鹰目合并为形目。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动物的亲缘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微生物生态学
林鹏等(2005)研究了九龙江口的秋茄林和白骨壤林两个红树林群落及其相应对照光滩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及抗菌活性,认为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类群比对照光滩丰富,缘于林内土壤营养与微生物的栖息条件比光滩优越。
十、生理生态学
Yu和Lin(2006)对40℃高温胁迫下高羊茅草坪草生理特性研究表明,来自美国的39个高羊茅草坪草种可以分成5个生态类型,在高温胁迫下,这5个生态类型草坪草叶片SOD与POD相对活性和MDA含量的增长率及PMP 增长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效应,对5 个草种对高温的抗性能力大小也做出了评估。
宋爱琴等(2006)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演替过程中的重要树种木荷和白楸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表明在水分胁迫下,白楸比木荷敏感,木荷的耐受力强于白楸。
张宜辉等(2004)对盐胁迫下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幼苗的生长、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漏率、叶片肉质化程度等与盐胁迫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胁迫时间下木榄的耐盐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长时间盐胁迫下木榄幼苗表现出对盐胁迫更大的适应性,而膜脂过氧化不是盐胁迫下木榄叶片膜损伤的主要原因。
十一、生态经济学
翁伯琦等(2005)阐述了山区发展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认为生态经济在理论意义上有低耗、协调、绿色3个层面的内涵。提出了在理论层面上持续地发展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必须切实把握的3项原则和在实际运作的层面上要切实注意的5个关键环节。
十二、生态安全
翁伯琦等(2006)评述了我国的重要杂草空心莲子草的入侵状况,提出了其表型可塑性使得其有更宽的生态幅,是其爆发成灾的根本因素。
吝涛等(2005)采用"驱动力-状态-响应力"概念模型,分析了厦门海域生物资源和环境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和厦门保护海域生态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为厦门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海域生态安全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足迹是在一定的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特定人口的资源消费和废弃物消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是人类对生态系统压力的估计(UNEP, 2002)。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刚起步。翁伯琦等(2006)以南平为例,介绍了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福建南平地区2000-200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表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范围,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十三、养分和碳循环研究
Yang et al.(2005a)研究了皆伐对杉木林和次生常绿阔叶林在的C、N库影响,揭示了地上部分是该森林的最大C储存库,而土壤中则是N的最大储存库。一旦炼山,C从枝叶和地被中大量流失,表土层中的C和N也有部分流失,导致土壤养分的短期变化。与此同时,杨玉盛等还对天然林与人工林的枯枝落叶、季节变化和养分循环;格氏栲林与杉木林的土壤呼吸规律;皆伐对杉木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格氏栲林与杉木林的地下碳库;格氏栲林与杉木林的粗木质残体进行了深入研究(Yang et al., 2005b; 陈光水等, 2005a, 2005b; 杨玉盛等, 2005a, 2005b, 2005c, 2006; Guo et al., 2006)。Li等(2006)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 pubescens)群落的有机硅库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后,推算出在中国亚热带地区的毛竹有机硅库内储存了约1.26×1010 kg的硅,认为在通过生物矿化过程储存硅防止侵蚀和减缓由浮游植物引起的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Chen G S,Yang Y S, Guo J F. Conversion of a natural broad-leafed evergreen forest into pure plantation forests in a subtropical area: Effects on carbon storage.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2005, 62: 659~668.
[2]Guo, J.F., Yang, Y.S., Chen, G.S., et al. 2006. Soil C and N pools in Chinese fir and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s and changes with slash burning in mid-subtropical China. Pedosphere, 16(1):56-63.
[3]Li Z J, Lin P, He J Y, Yang Z W, Lin Y M. Silicon's organic pool and biological cycle in moso bamboo community of Wuyishan Biosphere Reserv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2006, 7(11) : 849~857.
[4]Yang Y S, Guo J F, Chen G S. Carbon and nitrogen pools in Chinese fir and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and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felling and burning in mid-subtropical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5a, 216(1-3): 216-226.
[5]Yang Y S, Guo J F, Chen G S. Litter production, seasonal pattern and nutrient return in seven natural forests compared with a plantation in southern China. Forestry, 2005b, 78(4): 403-415.
[6]Yu Gao-Jing, Lin Wen-Xiong.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heat stress in tall fescue turfgrasses.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06, 23(2): 75-84.
[7]Zhao Y L, Wang Q Q, Yang L M, Li Z J, Satake K, Tsunoda K. Alternative normalization method of atmospheric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ollution level recorded by tree bark. Environ. Sci. & Technol, 2006, 40(19): 5853~5859.
[8]蔡立哲, 马丽, 袁东星, 张军, 郑文教, 高阳, 陆志强. 九龙江口红树林区底栖动物体内的多环芳烃 海洋学报. 2005, 27(5): 112-118.
[9]曹光球, 林思祖, 王爱萍, 彭亦如. 马尾松根化感物质的生物活性评价与物质鉴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 11 (6) : 686~689.
[10]陈长平,高亚辉,林鹏.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44(1): 118~122..
[11]陈长平,高亚辉,林鹏.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生态学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sup.): 11-15.
[12]陈光水,杨玉盛,高人等.格氏栲与杉木人工林地下碳分配.生态学报, 2005a, 25(11):2824-2829.
[13]陈光水,杨玉盛, 王小国等.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根系呼吸季节动态及影响因素.生态学报, 2005b, 25(8):1941-1947.
[14]陈鹭真,王文卿,林鹏.海洋学报,2005,27(2): 141-147.
[15]陈圣宾,李振基.外来植物入侵的化感作用机制探讨,生态科学, 2005, 24(1): 69-74.
[16]陈小麟.岩鹭在厦门海岸带的分布及其生态考察.台湾海峡,1999, 18(3): 355-358.
[17]何海斌, 何华勤, 林文雄, 陈祥旭, 贾小丽, 熊君, 沈荔花, 梁义元. 不同化感水稻品种根系分泌物中萜类化合物的差异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4): 732-736.
[18]柯庆明,梁康迳, 郑履端, 朱燕, 方辉, 梁义元, 郭玉春, 林文雄. 福建省水稻稻米重金属污染的对应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10): 1918-1923.
[19]雷霆,陈小麟. 猛禽和夜鹰类的线粒体DNA 序列比较和分子进化关系的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45(增刊): 156~162.[20]李伟, 陈小麟, 方文珍. 鹭类集群繁殖对营巢地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4(增刊): 47~53.
[21]李元跃,林鹏. 三种红树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 14(4): 301- 306.
[22]李振基,林鹏, 叶文, 陈鹭真, 裘丽, 陈圣宾, 刘初钿, 何建源, 戴德升, 李林. 武夷山脉南北维管束植物生物多样性流.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6(8): 959~964.
[23]林琳, 陈小麟. 厦门白鹭卵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4(sup.): 50-53.
[24]林鹏,张宜辉, 杨志伟. 厦门海岸红树林的保护与生态恢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4(sup.): 1-6.
[25]林鹏,张瑜斌, 邓爱英, 庄铁诚.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的类群及抗菌活性. 海洋学报. 2005, 27(3): 133-141.
[26]林清贤,陈小麟, 林鹏. 厦门东屿红树林湿地鸟类资源及其分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4(sup.): 37-42.
[27]林文雄,董章杭,何华勤, 沈荔花, 陈祥旭, 郭玉春, 梁义元, 陈芳育, 梁康迳. 不同环境下水稻化感作用的动态杂种优势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9) :985-990.
[28]林文雄, 何海斌, 熊君, 沈荔花, 吴敏鸿, 林瑞余, 何华勤, 梁义元, 李兆伟, 陈婷. 水稻化感作用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 2006, 26(8): 2687-2694.
[29] 林文雄,何华勤,董章杭,沈荔花, 郭玉春, 梁义元, 陈芳育, 梁康迳. 不同环境下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研究. 作物学报, 2004, 30(4): 348-353.
[30]林益明,向平,林 鹏. 红树林单宁的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 2005, 29(3): 59-63.
[31]吝涛, 薛雄志, 曹晓海, 卢昌义. 厦门海域生态安全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1(3): 88~91, 115.
[32]施富山, 王瑁, 王文卿, 宋春华. 红树林与鱼类关系的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 2005, 29(5): 54-59.
[33]宋爱琴,陈圣宾,李振基, 汪秀芳. 水分胁迫对生态恢复重要树种木荷与白楸幼苗的影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45(增刊): 109~113.
[34]覃光球, 严重玲, 韦莉莉. 秋茄幼苗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对Cd 胁迫的响应. 生态学报. 2006, 26(10): 3366-3371.
[35]王博, 陈小麟, 林清贤, 周晓平, 朱开建, 上官榆劲. 厦门鹭类集群营巢地分布及其生境特性的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4(5): 734~737.
[36]魏国安,陈小麟, 林清贤等. 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的白鹭繁殖行为和繁殖力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41(5): 647-652.
[37]翁伯琦,林嵩, 王义祥. 空心莲子草在我国的适应性及入侵机制. 生态学报, 2006, 26(7): 2373~2381.
[38]翁伯琦,王义祥, 黄毅斌, 应朝阳, 黄勤楼.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以福建南平为例. 山地学报. 2006, 24(3): 346-351.
[39]翁伯琦,周琼, 刘用场, 曾玉荣. 论山区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7(6): 61-67.
[40]吴彪, 刘进文, 向平, 黄玉杰, 林益明. 秋茄(Kandelia candel)胚轴阴干过程中单宁的动态变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4(sup.): 182-185.
[41]吴桂容,严重玲. 镉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的影响. 生态环境. 2006,15(5): 1003-1008.
[42]伍烈,陈小麟, 胡慧娟等. 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鹭类繁殖的空间分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40(4): 980-983.
[43]向平,杨志伟, 林鹏. 人工红树林幼林藤壶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 (8): 1526-1529.
[44]熊君, 林文雄, 周军建, 吴敏鸿, 陈祥旭, 何华勤, 郭玉春, 梁义元. 不同供氮条件下水稻的化感抑草作用与资源竞争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5): 885-889.
[45]杨丽,蔡立哲, 童玉贵, 高阳. 深圳湾福田潮滩重金属含量及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台湾海峡. 2005, 24(2): 157-164.
[46]杨玉盛,陈光水, 王小国等.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土壤异养呼吸特性及动态.土壤学报, 2006, 43(1):53~61.
[47]杨玉盛, 陈光水, 王小国等. 皆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土壤学报, 2005a, 42(4):584~590.
[48]杨玉盛,陈光水, 王小国等. 中国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呼吸动态及通量的影响. 2005b,25(7):1684-1690.
[49]杨玉盛, 郭剑芬等.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粗木质残体碳库及养分库, 2005c, 41(3):7-11.
[50]易骏, 王经源, 吴锦忠, 林文雄. RAPD 指纹图谱在莲子GAP 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江苏中医药, 2006, 27(8): 45~47.
[51]张宜辉,王文卿, 林鹏. 短时间和长时间盐度对木榄幼苗生长及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 28(2): 186-190.
[52]张宜辉, 王文卿, 吴秋城, 方柏州, 林鹏.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秋茄幼苗生长动态. 生态学报. 2006, , 26(6): 1648-1656.
[53]朱小龙, 李振基, 谢明艺, 宋爱琴, 刘毅. 模拟林窗光照条件对南亚热带雨林土壤种子库幼苗萌发的影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45(1): 125~130.
课题组成员:
1.李振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摘要:
围填海是缓解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随后关于围填海造成的负面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岸围填海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围填海工程,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至今尚不系统。本研究从单一环境影响和综合环境影响两方面对近岸围填海环境影响评价的最新研究方法与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在单一环境影响评价方面重点研究了水动力与沉积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污染物运移影响评价,在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方面重点研究了综合效益评价、适宜性评价、承载力评价、脆弱性评价等方法,以期为海洋管理部门的围填海开发与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围填海;环境影响;生态评价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近岸浅滩种植农作物的实践,并很快意识到其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平衡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1-2]。随着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近岸围填海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原始自然海岸不断减少,海岸带环境的变化成为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相比于国外关于近岸围填海负面效应的研究,我国虽起步较晚,但研究水平与国际影响力提升迅速,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高水平研究成果。然而在众多近岸围填海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近岸围填海对海岸带环境的影响机制和程度始终难以得到较为统一的认识。因此,本研究从单一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综合影响评价两方面对目前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近岸围填海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我国近岸围填海的管理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1近岸围填海单一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近岸围填海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扩大沿海地区发展空间,实现沿海地区土地“占补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然而,与此同时,近岸围填海工程造成的各类环境危害同样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海岸地貌形态,减少滩涂纳潮量,从而改变区域水沙动力环境,导致原有泥沙冲淤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加剧沿岸侵蚀程度;二是减小海区污染物扩散速度,使其富集于近岸海底,严重影响近海海洋生态环境。目前关于近岸围填海单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海岸底质沉积特性、泥沙冲淤状况和海湾纳潮量变化等方面,主要从经济损益、对资源和施工过程的影响等角度切入,且相关研究大多为短时间单一项目影响评估,缺乏长时间尺度的研究[3]。本研究主要对水动力与沉积环境影响、污染物运移影响两类单一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1.1水动力与沉积环境影响
随着我国围填海工程体量剧增,适宜围填的近岸浅海区域急剧减少,围垦重心逐渐由高滩转向中、低滩,滩涂面积急剧下降[4]。这导致海湾潮汐和泥沙动力环境迅速改变,对海湾内泥沙或其他悬浮物的运移产生重要影响,使其运移速度加快或者大量富集在海湾内,给海湾沿岸岸滩稳定性和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学者多年来对海湾水动力沉积环境进行了大量研究。早期研究多通过海湾潮流特征、流速潮差、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等实测数据来描述海湾泥沙运移过程及规律。该方法最为直观严谨,是水沙运移研究的经典方法,为后期数据模拟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如陈耕心等[5]对浙江省乐清湾的潮汐要素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发现潮汐对湾内沉积物的运动起着主要作用,其中驻波性质、倍潮以及潮差影响最大。董永发和曹沛奎[6]从浙闽海岸的基本特征入手,从水动力条件、沉积过程、沉积来源等方面系统阐释了半封闭淤泥质港湾的沉积特征,认为半封闭淤泥质港湾总体水动力强度较低,沉积物分选差,层理不明显;沉积物以悬浮组分为主,但受到河流输入的泥沙影响,结构更为复杂。蒋国俊等[7]对健跳港的水动力特征和泥沙动力沉降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健跳港由于水动力强度较大,港道冲刷和潮滩淤积引起岸坡变陡而滑塌,部分潮滩物质得以进入港道,达到沉积物的冲淤平衡,该发现对围填海工程有重要指导意义。李加林等[8]探讨了围垦方案对落潮水量组成及其维护闸下排水能力有效性的影响,认为潮上带匡围堤线对汛期及风暴潮时期截流量很大,但合理的围堤方案能够尽量减少不利影响。同时围海工程可切断部分潮沟系统的末梢,使潮盆面积减小并改变局地水沙环境,这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李九发等[9]通过多年潮汐数据和地形变化情况对南汇嘴潮滩的大规模低滩促淤围垦工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围垦堤线布置与原有海岸格局一致时,浅滩水沙环境可基本恢复到工程前的状态,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海岸带围垦正面研究之一。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方法逐渐被应用到了海湾动力沉积环境及沉积过程模拟计算方面,其中二维水动力模型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研究大多局限于:通过二维水动力模型的计算和转化,对围填海前后潮流场变化和水沙动力沉积进行研究,并通过前后数值的对比分析来评价不同围填海方案[10-14]。此外,王勇智等[15]运用MIKE21模型的HD模块建立二维数值模型,通过逆向思维,就丁字湾目前水流不畅、淤积严重的情况,模拟了拆除养殖田和盐田堤坝后的水动力情况,对改善丁字湾海洋环境质量、减少泥沙淤积、增强污染物稀释能力和增加海洋环境容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郭晓峰等[16]运用平面二维浅水潮波模型,对福建省湄洲湾围填海工程中的爆破、抛石等施工工艺产生的大量悬浮泥沙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预测悬浮泥沙的运移和扩散规律,并根据模拟结果综合分析了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对围填海工程本身的影响分析研究。彭姱容等[17]使用Delft3D建立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结合幕景分析法,对浙江省三门湾围填海活动下的港湾纳潮量累积影响进行了计算,突破了仅分析围垦前后数值对比的局限。尽管目前关于近岸围填海对水沙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在两者特征参数变化的对比上,而通过时间尺度衡量其变化过程的研究并不多见。如围填海工程中常采用挖掘、爆破、填补等工程技术方法,导致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悬浮泥沙的扩散速度、影响范围、沉降时间等,目前相关研究甚少。此外,在长时间尺度方面,缺乏近岸围填海的长期累积影响及影响过程、时间段和能否恢复性的研究。我们认为,阐明近岸围填海长期累积影响下的水动力环境演变机理,揭示其变化的关键过程和控制因素,是评价近岸围填海影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2污染物运移影响
近岸海湾围填海对水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海湾潮流流速、流量减小等方面,削弱海湾物理自净能力,加重水体污染的风险[18]。另一方面,新围垦土地本身具有污染风险,在人类活动影响下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物富集,对于种植业影响较大,并且土壤中的污染物在淋滤、氧化和陆相水补给等综合影响下,最终进入海湾水体,加剧了海水水体污染。海湾水体污染物富集是近岸围填海的一大负面影响,目前的相关研究方法大多在海湾纳潮量和水交换能力模型基础上,对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如孙长青等[19]以胶州湾为例,通过分布杂交等方法建立二维变边界对流-扩散数值模型,并选取化学需氧量为指标因子,对不同填海方案下污染物运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填海面积增加,对湾口断面污染物通量和水质影响随之增大。聂红涛等[20]建立渤海湾近岸场流二维水动力模型,综合分析了围填海改变海岸形态、海水淡化工程排放浓缩海水、河口建闸阻断污水排放三方面对海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近岸海水环境进行对比分析。沈林杰等[21]在二维潮流模型的基础上,对温州近海水污染物进行示踪研究,通过不同时段总量变化,分析得到河口围垦对污染物运移的速度影响。刘明等[22]在二维数值模型基础上,对锦州湾纳潮量、水动力、潮流量等以五年为间隔进行总结模拟,并结合海湾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随着围垦进程不断加深,锦州湾污染物富集速度加快。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二维数值模型不再是判断水质变化的唯一方法,如张一帆等[23]创建了适用于开阔海域的半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了福建省海域的水质状况。该方法拥有定量数值需求少且基本不依赖数值模型的优点,但同样有不同类型海湾评价因子不同、评价主观因素较大等弱点。Ock[24]等通过二位数值模型和随机游走对流速和海水交换频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围填海能够减少海水交换频率,而疏浚清淤可以提高海水交换频率,尤其适用于被污染的海域。海岸带围垦土地大多为工业、农业发展用地,人类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富集在土壤中,对海岸稳定性、农业生产等带来大量危害,同时农业生产需求量较大的重要成分如N、P等在土壤中分布也因滩涂围垦有所改变。该方向多通过实地取样或农作物取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与国家标准相对比,进行综合评价。欧冬妮等[25]对东海农场围垦前后土壤中无机氮进行取样分析,在空间、时间两个角度进行了综合比对分析,发现围垦后无机氮在含量、分布序列、沉积区位、季节性变化等方面较围垦前均有变化,且整体呈加剧趋势。黄健敏[26]以深港西部通道为例,就填海区重金属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Tessier顺序提取法分析淤泥中重金属成分,并室外采样和室内模拟共同分析其运移过程。研究发现淤泥重金属含量明显增高,环境质量恶化,并提出了种植耐盐植物进行修复的方法。付红波等[27]就珠江三角洲围垦农田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测量,通过土壤和农作物取样检测并根据国家标准予以对比,对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目前,围填海影响下的污染物运移研究多基于水体运移模型开展,而海湾(尤其是河口海岸地区)水运动复杂多变,增加了水沙运移模型构建的难度,对污染物的运移评价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如何分析总结适用于评价污染程度和污染物运移机制的评价体系,是该方向的一大难点。此外,围垦土壤污染物研究由于涉及地表水淋滤、地下水运移、工业抽水、农田施肥等活动的影响,影响因素十分复杂。目前该方向仅停留在现象分析程度,如何阐明其运移机制,区分和总结影响污染物运移影响因素,是今后该方向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近岸围填海环境综合影响评价研究
海岸地区水动力环境复杂,难以评价围填海工程带来的综合影响。在单一影响评价基础上的近岸围填海综合影响评价涉及的时间尺度长,项目范围广,研究难度大。我国相关综合影响评价研究大多出现在2010年后,此前多用可持续发展角度对海岸工程进行评价[28]。尽管近年来该方向研究数量较多,但仍没有统一认可的评价标准,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综合效益评价、适宜性评价、承载力评价、脆弱性评价等。众多方法各有利弊,但如何阐述其影响机制、力度及将人类影响和区域环境相结合,仍是围填海综合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尽管评价方法各异,但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指标的选择上,目前多使用PSR模型、德尔菲法、专家评分法等。在围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利用PSR模型可以分析其对海洋资源、环境、物质等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作出的反应,从而综合考量围填海对海洋资源的影响程度。王玉广等[29]将PSR模型应用于海岸开发活动评价,对该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于定勇等[30]运用该方法对福清湾及海坛峡海域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判断矩阵法构建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评价。此外,德尔菲法和专家评分法是定性描述定量化方法,尽管主观性较强,普及性较差,但与其他方法相比仍然具有方便简明的优势,因此仍在广泛使用。
2.1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围填海综合效益评估是综合评价围填海支出与收益情况的一种方法,将围填海效益数字化,从收支角度评价围填海工程。李静[31]利用资源经济和生态学方法,评估并分析了围填海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损害效益。朱凌等[32]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围填海效益分为经济效益、资源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类,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进行评价。张建新等[33]同样从这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围填海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罗希茜[34]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三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运用市场价值法、成果参照法、成本重置法等构建了琅岐岛围填海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刘晴等[35]运用该方法对江苏省围填海情况进行了评价,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方面的影响,综合考量其成本收益,分析得出部分区域存在盲目围填,并以此引导未来围填海活动。
2.2适宜性评价方法
围填海适宜性评价是指通过建立定量化的评价体系对用海项目进行适宜性评价。这一方法突破了完全依据海岸基本特征判定围填海适宜性的弊端,可根据项目用海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海湾围填活动进行评估。刘大海等[36]参照环境经济学中的原理与方法,运用比率分析法构建了围填海损益评价体系框架,探讨了相关指标构建和评价标准,并以海州湾北侧为例,验证了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于永海等[37]通过海岸自然条件、海洋生态、开发利用现状、灾害地质、社会经济和其他六个指数构建了围填海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对辽宁省海岸了评估。王初升等[38]针对红树林海岸的资源和生态特点,构建了一套红树林生物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后,王初升等[39]又针对珊瑚礁海岸构建了一套围填海适宜性指标体系,解决了我国两大生物海岸围填海的指标难题。林霞等[40]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通过ArcGIS投影将数据还原至图像,最终计算得出辽宁省适宜围填的区域面积。
2.3承载力评价方法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海域环境承载力研究也逐渐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海域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但目前针对围填海影响下的环境承载力研究一般仅局限在地下水、环境和资源等方面。潘桂娥[41]首次提出滩涂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对其特征内涵、未来研究思路等进行了分析。王艳红等[42]从承载力角度出发,对海岸带围垦适宜速度展开研究,以江苏淤泥质海岸带为例,对不同岸段的适宜围垦速度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围垦活动的强度应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海岸带的自然淤蚀承载力,以满足围垦活动与海岸带资源保护的平衡。魏超等[43]从承载力角度,运用PSR模型对南通市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为围填海提供了更全面的指导。
2.43S技术方法
3S技术方法指RS、GIS、GPS三者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地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信息技术,也是近几年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海岸线的变化可以反映我国多年海岸带围填海趋势,同时可以分析围垦土地利用形式及我国海岸工程变化趋势。郭伟等[44]运用遥感、GIS技术及围填海地区的地形图和实地监测资料,对深圳湾20世纪末以来的围填海工程进行了评价,发现西海岸的滩涂和航道发生变化,纳潮量减少,导致潮流速度减少,流向改变,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威胁。孙云华等[45]运用遥感和ArcGIS软件等技术就长时间尺度下的莱州湾海岸湿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在人工围垦下,自然岸线不断消失,人工岸线不断向海推进,但养殖池和盐田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滩涂面积的改变。高志强等[46]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我国近30a来海岸线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修建港口码头、构筑建设用地、沿海养殖、农业围垦等围填海工程是改变海岸线的关键因素。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围填海利用类型从最初的以农业用地为主,转变到后期的以养殖池为主,再转变到目前以利用水面为主,且港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而农业用地所占比例则在逐渐下降。
2.5脆弱性评价
脆弱性起源于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开始时主要应用于生态领域,尔后被应用到其他领域如围填海研究。目前较易得到承认的脆弱性是一个集合概念,体现研究的系统、系统内的个体存在不稳定性,该系统自身以及其中的个体对于外界的压力较为敏感,最后在外来干扰和内部变化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且难以复原。刘曦等[47]从海岸侵蚀的角度,指出海岸带脆弱性体系是其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及其他不利影响的承受能力。刘宏伟等[48]使用脆弱指数法,选取6项因子对曹妃甸地区的海岸带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选取主成分因子法和德尔菲法分别计算其脆弱性程度,通过两者对比和调整,得到吻合结果。评价方法方面,地质环境评价方法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研究大多处于定性方面,定量研究较少。并且,对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评价大多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地质环境系统中,如岩溶地区、海岸带地区等,少有全方位的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49-50]。此外,目前很多其他评价方法也被用于探讨围填海带来的海洋环境影响。如索安宁等[51]运用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PAA)方法,对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带来的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两个主要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围填海强度指数(RII)是海湾围填海面积占海湾总面积的比率,可以用于评估海湾围海造地的环境影响累积效应,黄发明等[52]运用该方法对福建省湄洲湾围填适宜性进行了评估。李延峰等[53]运用人海关系空间量化模型方法,评价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虽然我国研究人员对近岸围填海开展了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近年来我国近岸围填海的规模、特点与速度与之前有很大不同,且多数海岸是在之前围垦的基础上扩大围填面积,由此产生的环境累积影响更具复杂性,这对我国近岸围填海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精确地评价海岸带围填海的累积影响,将人类活动和区域本质特点相结合,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更全面的评价,将是未来近岸围填海影响评价的研究方向。
3结语
围填海造陆为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但过度的围填海工程使我国自然岸线不断减少,增加土地面积带来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近几年在大规模围垦下,沿海自然滩涂逐渐消失,如何在长时间尺度层面考虑近岸围填海的累积影响,如何更全面地对近岸围填海工程进行评价,如何在评价突出重点的同时减少或忽略其他项目,将是未来需要攻关的难题。因此,在关注单个围填海工程短期影响的同时,更应重视大规模、长期性围填海工程的环境累积影响效应;在研究重点上,不应只局限于围填海对泥沙沉积的单一评价,还要加强围填海对滨海湿地和近岸生态、水文环境等的功能影响过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在研究深度上,应加强海洋学科的交叉研究,深入剖析围填海对土地、海洋、生物、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
参考文献:
[1]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七团.新围海涂种植水稻试验总结[J].科技简报,1973(15):19.
[2]刘桂友.关于盐化厂围垦海涂影响渔业的调查[J].河北水产科技,1981(3):9-11.
[5]陈耕心,李伯根,许卫忆.乐清湾潮汐特征及对潮滩沉积作用的影响[J].东海海洋,1992(1):1-9.
[6]董永发,曹沛奎.浙闽淤泥质港湾的沉积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2):77-83.
[7]蒋国俊,姚炎明,张志忠.浙江健跳港动力沉积过程及冲淤平衡机理[J].海洋学报,2000,22(2):79-86.
[8]李加林,张忍顺.滩涂匡围海堤选线对邻近涵闸排水的影响分析———以条子泥西侧岸滩仓东片匡围为例[J].海洋技术,2005,9(4):55-65.
[9]李九发,戴志军,刘新成,等.长江河口南汇嘴潮滩圈围工程前后水沙运动和冲淤演变研究[J].泥沙研究,2010(3):31-37.
[10]周安国,周大成,姚炎明.海湾围垦工程作用下的动力沉积响应[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4):281-284.
[11]刘建,黄明华,娄鹏.深圳湾填海工程对出海河流泄洪能力影响的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6,37(2):98-102.
[12]刘仲军,刘爱珍,于可忱.围填海工程对天津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J].水道港口,2012,33(4):310-314.
[13]刘同敬.围填海工程对青岛琅琊台湾海域水动力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J].中国水运,2013,13(11):130-132.
[14]周广镇,冯秀丽,刘杰,等.莱州湾东岸近岸海域规划围填海后冲淤演变预测[J].海洋科学,2012,38(1):15-19.
[15]王勇智,孙惠凤,丰爱平,等.基于数值模拟的丁字湾海洋环境恢复研究[J].福建水产,2013,35(2):86-92.
[16]郭晓峰,王翠,陈楚汉,等.湄洲湾峰尾围垦工程施工期间海水悬浮泥沙输移扩散的数值模拟[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4,33(1):125-132.
[17]彭姱容,姚炎明,陈琴.石浦港纳潮量对三门湾围填海的累积响应[J].海洋湖沼通报,2014(1):169-178.
[19]孙长青,王学昌,孙英兰,等.填海造地对胶洲湾污染物输运影响的数值研究[J].海洋科学,2002(10):47-50.
[20]聂红涛,陶建华.渤海湾海岸带开发对近海水环境影响分析[J].海洋工程杂志,2008,26(3):44-50.
[21]沈林杰,陈道信,黄惠明.温州围垦工程对河口水交换能力的影响[J].海洋学研究,2009,27(4):72-76.
[22]刘明,席小慧,雷利元,等.锦州湾围填海工程对海湾水交换能力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28(1):110-114.
[23]张一帆,方秦华,张珞平,等.开阔海域围填海规划的水质影响评价方法:以福建省湾填海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2,31(4):586-590.
[25]欧冬妮,刘敏,侯立军,等.围垦对东海农场沉积物无机氮分布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2,21(3):18-22.
[26]黄健敏.填海区淤泥重金属释放迁移规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
[27]付红波,李取生,骆承程,等.珠三角滩涂围垦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6):1142-1146.
[28]金建君,恽才兴,巩彩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以辽宁省海岸带部分城市为例[J].海洋通报,2001,20(1):61-66.
[29]于永海,王延章,张永华,等.围填海适宜性评估方法研究[J].海洋通报,2011,30(1):81-87.
[30]于定勇,王昌海,刘洪超.基于PSR模型的围填海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7):170-175.
[31]李静.河北省围填海演进过程分析与综合效益评价[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32]朱凌,刘百桥.围海造地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2):l13-116.
[33]张建新,初超.围海造地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5):526-529.
[34]罗希茜.琅岐岛围填海活动综合效益评价分析[J].海峡科学,2012(6):68-73.
[35]刘晴,徐敏.江苏省围填海综合效益评估[J].南京师大学报,2013,36(3):125-130.
[36]刘大海,丰爱平,刘洋,等.围海造地综合损益评价体系探讨[J].海岸工程,2006,25(2):93-99.
[37]于永海,王延章,张永华,等.围填海适宜性评估方法研究[J].海洋通报,2011,30(1):81-87.
[38]王初升,黄发明,于东升,等.红树林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估[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5(1):62-67.
[39]王初升,林荣澄,黄发明.珊瑚礁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估方法研究[J].海洋通报,2012,31(6):695-699.
[40]林霞,王鹏,贾凯,等.基于GIS的辽宁省围填海适宜性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5):27-29.
[41]潘桂娥.滩涂资源承载力浅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1):7-9.
[42]王艳红,温永宁,王建,等.海岸滩涂围垦的适宜速度研究———以江苏淤泥质海岸为例[J].海洋通报,2006,25(2):16-20.
[43]魏超,叶属峰,过仲阳,等.海岸带区域综合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南通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3,33(18):5893-5904.
[45]孙云华,张安定,王庆.基于RS和GIS的近30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变[J].海洋通报,2011,30(1):65-72.
[46]高志强,刘向阳,宁吉才,等.基于遥感的近30a中国海岸线和围填海面积变化及成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2):140-147.
[47]刘曦,沈芳.长江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增1):196-200.
[48]刘宏伟,孙晓明,文冬光,等.基于脆弱指数法的曹妃甸海岸带脆弱性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40(3):105-109.
[49]李彬.中国南方岩溶区环境脆弱性及其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浅析[J].中国岩溶,1995(3):209-215.
[50]储金龙,高抒,徐建刚.海岸带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2005,24(3):80-87.
[51]索安宁,张明慧,于永海,等.曹妃甸围填海工程的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12,28(3):105-110.
[52]黄发明,于东生,王初升.海湾围填海强度指数的应用[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8(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