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人才培养建设8篇

时间:2023-10-30 10:28: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才培养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才培养建设

篇1

[关键词]人才资源;体制机制;优化;后备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39-01

近年来,随着太西洗煤厂不断发展壮大,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同时,要实现神华一流的产品品质,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技术水平战略目标,必须以一流的人才队伍做保障。神华宁煤集团太西选煤厂,坚持“人才强企、人才兴企” 发展战略,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拓宽一线技能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成长渠道,大力实施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人才工程,培养出了一大批复合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人才,为太西选煤厂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1、完善体制机制,做好人才保障工作

为适应精准、高效、和谐发展的需要,太西洗煤厂在全厂推行专业技术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建设体制机制。

在改革过程中,该厂打破过去论资排辈的用人习惯,在生产系统选拔、培养高级操作技能人才,形成管控一体扁平化生产管理模式;在设备系统,突出培养高级维修技能人才,为“设备点检专家化”管理模式提供人才保障。

通过强化生产技术科在技术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绩效评价工作。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体系、在专业技术人员中设立技术改造项目主管,建立项目主管考核机制,并与后备专家的选拔及科技奖励等激励措施结合起来。

为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积极性,该厂不断探索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本着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职务评价考核、论文答辩、科技成果、合理化建议、及项目主管等各因素综合评定、选聘各类技术人才,并发放专业技术津贴;与此同时,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开展科技成果、QC成果及优秀科技工作者评比、表彰工作,加大奖励力度。

2、优化人才队伍,创新培养机制

人才是促进企业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的根本依靠,实施人才工程建设,也是实施“人才强企、人才兴企” 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太西洗煤厂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的组织结构,对高校毕业生、中高级技师,经验丰富的工人,采用不用的培养方法,搭建不同的载体,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高校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习能力、高昂的斗志、积极的工作热情等特点,同时缺乏现场的历练,工作经验欠缺,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为此,该厂根据每个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业务能力等,合理安排使用到重要岗位进行锻炼培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专业对口,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会。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和方式,促学提高,通过脱产培训、导师带徒、岗位练兵、专题案例讨论等培训形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锻炼机会,积极选派政治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并签定“以师带徒”合同,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要求、有考核。实行“轮岗”制度。对新入厂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在各专业、单位进行轮岗,全面了解掌握该厂的生产流程及管理模式,使其丰富专业技术技能。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实习论文答辩环节,以答辩人员提合理化建议、现场解答提问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该厂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结果作为高技能人才选拔的一项重要依据,不断丰富比武内容,并增设以班组为单位的技术比武团体奖,使班组、个人参赛热情高涨;在今年举办的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中,比武工种达到11个,参赛人员比去年增加196人,班组参赛员工比例超过90%以上,各工种竞赛综合成绩平均比去年提高了10.04分。该厂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在跳汰选煤工、重介质分选工、浮选工等主导工种人员中选拔金、银、铜牌技工,在集团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中开展优秀技工选拔活动,确保了各工种员工技能的协调、同步发展;率先在跳汰选煤工、重介质分选工等7个工种选拔首席技工,并给予每月1000元的津贴,一系列竞争、奖励机制,使更多技能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激励了更多技能人才向技能更高层次跨越。该厂利用广播、电子厂务、厂报等媒体,宣传、报道高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并组织各类高技能人才进行巡回演讲,以高技能人才自身成才经历和真情表白,鼓励广大员工学技术、钻业务。

该厂还选拔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员,担任讲师,负责对基层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开展“导师带徒”,由业务精、素质高的熟练工人担任导师,推行师带徒津贴,按照徒弟考试结果考核师傅,增强师带徒效果,教育、引领全体员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按照“面向实际、注重未来”的原则,该厂根据人力资源及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写了跳汰选煤工、重介选煤工、浮选工等12个选煤厂主导工种的培训教材,并制作多媒体动漫演示课件,使员工快速掌握复杂的原理,正确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员工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坚持“每日一题、每月一考、每月一评”,对培训知识及时普及和巩固,对培训效果及时评估;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先后邀请中国矿业大学本安体系课题组、西安梅隆公司自动控制专家等来厂讲座,在全厂主导工种员工中,先后50名优秀技能人才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进行强化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与此同时,该厂还加大对基层培训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基层各生产车间购置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极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

3、重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为打造勤于钻研、技术精湛的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该厂在矿物加工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控制两个核心专业选拔集团后备专家的同时,率先将安全工程、土木工程、经济管理及政工专业列入厂级后备专家选拔,并将论文答辩作为评定、选拔后备专家的重要环节,不仅为发现和挖掘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有利依据,还为厂区安全生产、技术改造、系统优化和政工工作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该厂还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与厂区技改工作相结合,在专业技术人员中设立技术改造项目主管,建立项目主管考核机制,并与后备专家的选拔及科技奖励等激励措施结合起来,评聘的各专业后备专家,给予500元/月的津贴补助,任期一年,任期内实施动态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有关待遇,任期期满后,重新选拔评聘,从而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责任,是系统、漫长、复杂的工程,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才能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太西选煤厂围绕“五型”企业建设,“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开展人才工程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太西选煤厂生产系统、装备技术的提高,太西洗煤厂专门成立了由煤化工、选煤、机械、土建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生产技术部,进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先后引进实施喷射浮选、干法选煤等新工艺,并安装了加压过滤机、快开式压滤机、大功率压风机等新设备,每项成果创效都在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使主洗系统每小时的处理能力提高了200多吨。为将太西选煤厂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选煤厂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人才保障。

篇2

(一)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国家层面提供政策保障国家政策是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政策,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职院校专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这些政策一方面为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支持与保障,引导高职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做更多贡献;另一方面也大力扶持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了新农村不断发展,从而使新农村对人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必将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些都将为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政策保障。(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学校层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模高职教育无论是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均围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理论知识来展开。同时,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高职院校还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设立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或开设一些涉农专业,保证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因此,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急需人才。随着高职院校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也迅速增长。面对新农村建设初期需要大量高质量人才的现状,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才供给规模,满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数量的要求。(三)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有市场层面驱动人才发展的空间选择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推动农村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不仅如此,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必将强力促进新农村和新农业的发展。这将给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培养出的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很多具有农村背景的大学生也将更加认识到在新农村大有可为。面对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理性的大学生一方面面对新农村的低生活成本、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面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一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现状,那么在新农村就业和发展就成为市场条件下人才发展的最优空间选择。

二、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虽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性歧视和制度性安排造成“非对接”性阻碍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相当多的人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始终没有改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方面,高职院校招生录取中的制度性安排导致生源质量较差且来源不足,因此,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对高职院校持有一种歧视的态度;另一方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与脑力劳动者相比,体力劳动者的劳动是低等的、不受重视的。这种对高职教育存在思想性歧视的传统观念以及录取生源的制度性安排,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非对接”性阻碍。(二)财政投入不足产生“非对接”性制约虽然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高职教育,并从资金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得到的支持少很多,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实训基地、购买贵重实训设备等,教育成本比较高,这就与部分地方政府较低的财政投入形成了一定的矛盾,使得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质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的“非对接”性制约。(三)传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之间不相匹配长期以来,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传统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上都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在办学定位上的失衡。新农村建设要求人才具有实用性技能,并且愿意为新农村服务。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几乎是“一刀切”地为城镇经济服务,没有考虑到农村发展的需要,具有农业特色的高职院校数量过少。二是传统专业设置基本上忽略了农村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热门专业,没有形成自身院校的专业特色,即便是一些设置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也偏少。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理论学习时间过长,实践课程较少,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四)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落差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重视构建“三农”专家型师资队伍。现阶段来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首先,在师资队伍构成上,“三农”专家型教师过少,造成师资队伍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上存在短板;其次,部分专职教师没有足够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导致纯理论研究过多而实战性研究严重不足;最后,有的高职院校本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对新农村建设师资队伍进行培养,无法进行相应的培训,也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用来鼓励教师自我发展。

三、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着力解决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高职教育配合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舆论导向上树立观念转变的“对接”实现以对接新农村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加强舆论宣传,形成有利的舆论导向,从而改变传统高职教育观念和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为高职院校输送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优质生源,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政府层面,要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引导全社会改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在地区发展中的贡献,从各方面提高高职教育的地位。首先,充分利用网络、社交软件、电视等现代化宣传渠道,加强国家有关高职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鼓励政策及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紧缺现状的宣传力度,从而引导高职院校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采取树先进典型的“以点带面”的宣传策略,对先进高职院校、优秀高职毕业生进行表彰奖励,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认知地位,从而引导人们逐渐改变对高职教育的看法。在学校层面,要明确高职院校自身在本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的角色,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培养更多对接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从思想观念上,高职院校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重视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随时为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输送、技能培训、资源整合等各方面的支持。(二)外部保障上进行资金政策的“对接”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必须构建完善的全方位保障体系。1.在制度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加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保障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对接的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立法层面要保证相关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要能够切实有效地指导新农村建设与高职教育发展,并根据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法律法规的细则。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招生录取制度上要进行改革,吸引优秀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在学费减免、奖学金和生活费补贴政策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一些制度,并在毕业就业制度上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新农村工作岗位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相关监督机制,指导高职院校修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在财政方面完善资金投入体系。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各方面进行资源投入,而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之一。政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各种渠道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资金需要,进而保障高职教育成为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基地。一方面,着力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并在财政政策上给予倾斜。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规划不同特色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农林大省要打造以农业为特色的重点高职院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相关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实验室,完善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双管齐下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对企业,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参与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对社会,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奖励性政策或税收优惠减免政策等,吸引各界人士、民营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等积极为高职教育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捐献资金、捐资助学、设立定向奖学金。3.在激励机制方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政府与高职院校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措施,提高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一方面,在基础性激励措施上,建立具有吸引力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福利待遇政策。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关人才的基本工资水平,同时根据各个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额外给予生活补贴;对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在特殊性激励措施上,设立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对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高职院校、重点专业、优秀人才进行专项资金安排,除用于科研应用外,也对物资采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资助;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政府以其为模范进行大力宣传,进而激励更多的人才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科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衔接的重要保障。1.科学设置相应专业,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设置符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的专业。在设置专业前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1)调研工作。相关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要委派专门人员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需求,并整理出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的报告,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借鉴;(2)评估工作。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评估,参考领导、专家等的意见,保证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3)论证工作。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明确专业定位。组织相关专家对专业进行二级学科的细分,根据院校实际和区域特色,科学论证专业方向。2.在实践中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新农村是不断发展的,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党的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要有新发展,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做支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调整专业教育管理设置,保证专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新农村未来发展的要求。3.改革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匹配度。对于理论课程体系,应以新农村建设目标、课程设计理论为依据,构建互动共促的课程生成机制和分层模块的课程设计形式(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应用课程模块三种形式),设置体现区域新农村发展需要的理论课程;对于实践课程体系,应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和相关选修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改善实践课程的硬软件条件,保证实践设备的完备。另一方面,在“外延”建设上下功夫,构建政府、高职院校、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四方合作平台,多方参与优化课程体系。政府、农业科研机构、新农村所掌握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动态资源是高职院校难以企及的,因此,构建四方合作平台,有利于高职院校针对理论或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在课程体系上做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师资队伍上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专家的“对接”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高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党的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就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明了人才培养方向,更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专兼职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吸引知名企业、农业科研机构懂农业的专家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建设一支专兼职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激励懂农业的专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2.提升师资队伍技能,健全培训学习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支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师资队伍,自身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也必须加强研究。因此,要健全培训学习机制,通过继续教育、专家讲座、在线交流、实践调研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促进师资队伍专业能力的提升。3.强化师资队伍的使命感、事业心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有激情、有动力投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中,并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形成示范效应。党的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不但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政策保障、培养质量和规模、人才发展空间选择等方面也是可行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促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许世建,张丹,温玲玲.社会主义新农村下我国农村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6(24).

[2]柏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15).

[3]刘凤娟,郭胜大,王建.面向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

[4]王富平.陕西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评论,2010(4).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素质;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出人才问题上鼓励和支持冒尖,这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杰出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也是全党全社会的战略性任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与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从本科教育阶段开始,重点建设一批“少而精、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早出人才、出高层次人才的新路子,加快培养和造就面向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广博理论知识与技能、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个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尖子人才和社会精英,对于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人才培养方面,武昌理工学院一直把成功素质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国家有用之材,同时,对部分学业优秀的学生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给予一些特殊培养,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得到发挥,更快地成长。

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可能性

1.国家及各重点院校设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已有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我校在成功素质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许多专业尤其是生物工程、大学英语等几个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的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积累了较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

3.学校所承担的改革试点项目需要进行品牌与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学校可通过人才培养基地的立项建设,完成国家“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改革试点项目的部分内容。

(二)必要性

1.人才培养基地的立项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基地班的建设,可以真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造社会认可的品牌专业,(如果一个班80%的学生都考上了国内外的研究生,其中20%-30%还是985、211或国外的研究生,那么,谁还会因我们是民办院校而怀疑我们的教学质量呢?谁还会不承认我们的专业是名牌、是品牌呢?)

3.通过基地班的建设,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促进教师的科学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而这些将为我校申报硕士点打下良好基础。

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武昌理工学院要培养优秀的本科生、特别冒尖的学生,使之成为我们的一个特色和品牌。要按照这样一个高水平和目标来要求本科教学工作,特别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

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的原则,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打破原有的管理框框和模式,率先探索、尝试一些改革措施,让人才培养基地真正成为学校具有品牌效应和示范、辐射作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带动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指导方针

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优势和特色,规范要求。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目标明确、改革领先、成果突出、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质量一流”的28字方针进行建设和改革。

(三)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十二五规划”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中长期规划,把基地建设总体目标结合到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民办大学和成功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中来,依托我校改革创新的基础优势,经过5—10年的建设和改革,逐步使我校的人才培养基地达到以下目标:

1. 具有较广泛的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2. 拥有一支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高、结构优化、充满生机活力的师资队伍。

3. 具有科学的、先进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

4. 具有水平先进的,适应培养优秀人才需要的实验室和其它办学条件。

5. 提高基地的生源质量,持续稳定地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

6. 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遴选一批学术造诣深、认真负责的专家和精通基地建设工作的管理人员。

7. 教学工作优秀,成果突出,在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跨入全国同类学校同一学科前列,成为有特色的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改革成果的示范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三、“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重点

(一)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是基地建设的共性要求

按照“人才培养基地”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基地建设要体现“提高”和“创新”,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在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制度与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出实质性的成果,使“人才培养基地”在教学、学风、质量等方面成为表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突出优秀人才的培养。突出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带头组织实施“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在全国和地区有影响的精品课程、名牌课程,推出一批名教师和优秀教材;积极而稳妥地使用国外高水平教材,逐步推行双语教学;促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建立开放、灵活、高效的实验教学和管理新机制;提供和创造一个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有利于优秀人才个性化发展和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依托各自优势、重点突破,办出特色

以武昌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

建设目标:以生命科学学院为依托,以生物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精品课程》为龙头,以高质量的学术梯队为基础,通过促进生科院内四个专业之间的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发展,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制度与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及管理诸方面走在全国同类学校同类学科前列。把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成一个集教学、研发与产业化功能于一体的一流的生物工程精英人才培养基地。

篇4

艺术设计,是一种兼具社会性与科学性的创造活动。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审美素养,还涉及人文、历史、社会等方面的拓展教育。艺术设计教育是以解决社会诸多设计问题及需要为导向,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的教育。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实效性,以满足社会现实需求。当今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及用品的设计需求逐渐加强,对设计者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随着设计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不仅在美术院校,而且在综合性院校和师范院校等普通高校,均得到全面发展。据统计,2010年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近百所,仅黑龙江省就有25所综合类高校设有艺术设计专业,2012年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已近千所①。2012年国家新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艺术学独立为一个单独学科门类,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这也为设计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随着我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高等院校数量的增多,其庞大的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产生巨大矛盾。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当前各高校及社会面临的困境。同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问题,也成为各高校在庞大招生规模下,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即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找到突破口。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大部分按照传统美术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开展教学,难以摆脱美术教育的教学体制,造成学科划分不清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目前,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课程分为造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设计三部分,但这三部分自成体系,缺少联系与贯通,加之承担造型基础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美术专业出身,缺乏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致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陷入重摹写与技法的固化僵硬教学方式,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综合创意能力不强。基于上述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从不同视角思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时俱进地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能力及素质要求的新变化。

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艺术设计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及设计实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设计成果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就我国当前艺术设计行业及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在行业发展前景上,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下,艺术设计成果的商业价值转化;二是在艺术设计教学基础上,学生设计训练与实践环节的顺利衔接,以及由此带来的设计成果文化与商业价值转化。上述两个环节在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平台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共同构成设计成果的社会价值转化平台。针对上述两个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视角,急需文化素养深厚、艺术视野开阔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产业化发展脱节。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以文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独特创意为原动力的领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新兴产业。通常包括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艺术品及古董市场、音乐、建筑、广告、数码娱乐、电脑软件开发、动画制作、时装及产品设计等行业领域[1]。这与艺术设计专业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市场为导向的行业特征一致。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繁荣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国内尚未建立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目标,完整、系统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且不能与市场接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一直进行“大众化”教育,使得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笼统,缺少对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具体分析。其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相对滞后,评价体系、考核体系与其他学科雷同,体现不出艺术设计专业的规律和特点。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为文化创意产业输入优秀的设计人才[2]。此外,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缺乏相应理论指导,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有待深入,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整合方面尚待提高。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急需设计人才。对比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在2005至2011年期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人才数量十分匮乏。针对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相脱节的现状,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模式。自从英国政府1998年正式提出“创意经济”概念,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建立以文化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全球呈现出文化创意产业风起云涌的景象[3]。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学科逐渐受到重视,学科建设趋于完善。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是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专业。世界各知名高等艺术设计学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开拓式调整,注重设计研发与成果转化,以创意产业发展为平台,逐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实现设计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以游戏产业为例,2012年美国著名高校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已超过100所,日本、韩国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该专业。韩国还设立了由政府支持的百余所游戏专业研究机构。韩国以游戏产业为首的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与充足艺术设计人才资源及强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

2.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为视角,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教学成果无法转化问题。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扩招后,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如何顺利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融合,一直是各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竞争力,独立工作能力不强,文化底蕴不深厚,缺少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及技术发展的后续能力。此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因此,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目标,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双向突破,迫在眉睫。

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以文化创意产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一方面有益于教学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有益于教学实践中产业平台的建设[4]。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直接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应。即在注重理论与实践学习并重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制定每个目标的评价标准,以细化的评价指标规范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也就是说,每一条培养目标都跟随相应课程考核指标,以突破“大众化”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的瓶颈。

2.创立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教学方法。针对教师教授理论知识比重过大、学生实践内容(尤其是课外实践)过少的现状,结合“案例型”“研究型”教学方法,引入专题项目实践教学,加大课内外的设计实践比重。在项目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开创“文化专题法”教学,要求学生针对实践项目进行文化内涵分析与提炼。

3.构建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设立由理论培养模型和能力培养模型共同构建,以实际课题研究、专题项目实践、创新项目研发等共同构成,与创意文化产业对接的课程结构体系。通过实际课题研究,让学生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专题项目实践,突出对学生专业兴趣及发展方向的培养。通过创新项目研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潜能,使其在技能型训练基础上,挖掘研究型转向的空间,拓展设计能力培养的弹性空间(见图3)。

4.建立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依托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以工作室为媒介,对外通过实际设计项目招标,与文化创意产业接轨;对内通过设计项目教学,形成向装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辐射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为文化创业产业人才输出搭建平台,同时,根据专业类别设置工作室。在工作室中,实施学分制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及需求,在教师指导下、在限定的研究实践项目及研究方向内自主选课,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体系及课程体系,使其既可向深处钻研,也可综合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发展。

四、案例及经验总结

本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农艺设计工作室为教学和实践依托平台。课题研究过程中,先后承担并完成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国哈尔滨方正稻作博物馆展陈设计、马永顺纪念馆建筑及展陈设计、伊春铁力观光塔设计、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展陈改造设计等5个项目。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艺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2007级1、2班,景观设计专业2008级1班、2009级1、2班、2010级1班,广告设计专业2008级1班,平面设计专业2009级2班的部分学生(共28人),参与项目的设计实践。学生随着项目的整体运作,经历前期调研实地考察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效果图设计现场施工等完整的设计过程。通过工作室的实际设计项目操作,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随着项目的深入,从课堂教学的方案设计进入施工现场。学生在设计实践中,亲身经历设计成果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转化过程。工作室试点教学的经验如下:

1.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把教学内容分为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课堂理论教学部分,将理论与项目相关考察、分析结合,有针对性、系统化地研讨相关专业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与专业创作、项目创作结合,进行规定性设计创作训练。实践教学部分,深化实践教学与具体项目实践的结合,加大实践教学中课外的教学比重。例如,将课堂设置在车间、商场、工地、印刷厂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技能。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选择方向、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知识体系的自主性。

篇5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课程建设;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5—0023—06

人才培养是大学声誉的源泉,大学其他职责都派生于此。然而,国内大学学术资本主义盛行,一切以绩效为标准,科研因为与市场的密切联系而受到宠爱,教学和人才培养被冷落,突出表现为对本科课程建设的忽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更是学院心脏中的战场”,课程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如何从课程出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哈佛大学在课程建设和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其中,新生研讨课作为通识课程之外的一种学术性课程形式,在本科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新生研讨课为视角,可以管窥美国大学以课程建设推动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

一、哈佛新生研讨课

(一)哈佛本科课程体系

哈佛本科教学主要由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FAS)负责。文理学院的业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行为规则和标准;制定教师的研究、教学以及其他职业活动的相关规则和政策;等等。也就是说,哈佛文理学院是负责本科生教学的实体部门,历史上多次本科课程改革就是由文理学院院长牵头负责的;而哈佛学院是负责教学之外的本科生生活、管理的实体部门。

1、本科课程体系设计

哈佛文理学院对本科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具备宽广的知识基础(博识);对某个专门领域有深入了解;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某些专门技能。对应这些基本要求,本科生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核心课程要求(2009年秋季以后改为“通识教育计划”);专业要求;写作和外语。这些内容由四个大的模块来完成:通识教育;新生研讨课和住宿学院研讨课;81个方向的专业课程;研究生通识教育研讨课。其中,研究生通识教育研讨课是根据新的通识教育计划要求,专门为研究生设计的通识教育讨论会。因此,本科课程主要指前面三个模块。文理学院主要提供第一、第二模块的本科课程,其中就包括新生研讨课。所有学生必须完成32个学分的“半课程”,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2、关于通识课程

哈佛从2009年秋季开始实行新通识教育项目,要求学生在8个不同领域选择8门“半课程”。另外,所有的学生必须在第一年完成写作课,在第三年之前完成语言课要求。通识教育、写作和语言总计9—11门“半课程”,大约占所有学分要求的30%—35%。

3、关于本科专业

从第三个学期末,学生才可以开始选择专业,通常有45个方向,其中包括八个跨学科项目。大多数专业要求12—14门“半课程”,大约占所有学分要求的50%。

4、关于选修课

由于选择不同的专业、是否获得荣誉学位等因素,对每一个学生选修课数量的要求是不同的。本科生选择选修课的作用体现在:用来攻读第二学位;学习第二外语;促进海外学习;深入推进课程学习或某一领域的研究;为研究生阶段做准备;探索其他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5、关于研讨课

研讨课不属于通识课程,它是哈佛为本科生提供的另一种课程形式,主要包括新生研讨课和住宿学院研讨课,不同的研讨课形式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其中,住宿学院研讨课由各个住宿学院开办,从不同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补充,包括教学方法、主题的范围和深度、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对学生需要的特别回应等;评分方式包括给学分等级或者满意/不满意(SAT/UNS)。而哈佛设立新生研讨课的初衷是提供小班教学,促进新生和教授最快、最密切的接触。因此,它不是熟悉大学生活的适应性课程,也不同于住宿学院研讨课,而是一种有学分的学术性课程。

(二)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始于1959年,1963年被正式定为哈佛学院提供的一种学术性课程形式。它不是一种所谓的“营养学分”,在哈佛本科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哈佛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最近完成的《哈佛学院课程回顾》提出了哈佛本科课程的改进方向,包括:通识教育项目取代已存在30年的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海外学习机会;研究性学习;改革第一学年语言要求;专业之外的第二领域学习。其中,在第一学年提供更多小型新生研讨课是重要努力方向之一。

1、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

篇6

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细化程度低。

在物流专业教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流学科所涉及的专业也不断增加,除了仓储、运输等基础性专业外,逐渐加入了第三方物流、采购、国际物流等专业知识,并成为物流专业中的教学重点。高职院校不能保证将所有的物流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各个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教学硬件等情况,根据所处地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物流专业进行细分。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做到对专业的细化处理,导致学生三年的学习仍然没有系统掌握相关物流知识,并且物流专业知识驳杂不精,不能体现个人特长,与城镇化建设时期对物流人才需求不适应。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少有效论证。

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必具有合理的培养方案,同时合理的培养方案也是培养高质量物流专业人才的基础。在制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对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虽然也经过了详细调研,但缺少有效论证,导致实际的培养模式与现实需求不适应。即使有些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但许多专家仅仅是走过场,导致方案论证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3.课程设置不合理。

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职院校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而是照搬高校物流专业课程既教材,导致教师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缺乏市场调研,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最终丧失学习兴趣。

二、对策研究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必须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将高职毕业生走向岗位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第一,培养目标必须以岗位为依据。物流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同时包含众多环节,因此专业培养目标不能针对整个物流领域。在经济市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应该将物流专业进行细分,以适应物流行业的各项人才需求;第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在当地经济结构以及学校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并发挥当地经济发展优势,提供更多教学资源;第三,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不能一味培养已有人才,应该通过有效的市场调研,分析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养方案与目标,在众多物流人才培养机构中抢占先机。

2.提高物流专业教学的实践性。

流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物流实践能力也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要加强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增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性、开放性以及实践性,开设实验环节、实训环节以及实习环节。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将实践性作为改革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建立有效的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提高学生对物流行业的认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出充分准备。3.完善技能考核制度。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并不能局限于拿到毕业证书,应该建立完善的专业考核制度,真正体现人才培养的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身技能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的考核制度,新制度必须体现对学生技能的考核,院校一方面应通过校外实践,通过技术比武、实际操作评比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资格证制度检验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结语

篇7

1.1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因此,寝室文化必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应当是以学习为主,学习应当成为大学生的主旋律。但是,据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十的大学生在寝室学习。而且一个寝室的学习氛围对寝室成员的影响很大。学习氛围浓厚的寝室,对于寝室其他成员能够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寝室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反生活在一个热衷于网络游戏,抽烟、打牌的寝室,长期耳濡目染,也会形成不良的习惯。目前,高校寝室文化既存在积极向上的一面,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诸如“小团体”、“宅”、攀比等消极或不健康的因素。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宅”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闲着没事儿就宅在寝室上网、打游戏、看电影。有时甚至一个寝室四个人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与人正常的沟通交往能力,而且还将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1.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远离父母的他们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年龄的相近性,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沟通与共鸣。可以说一个寝室的和睦与否,决定着大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幸福指数。“一个和谐的寝室,其成员无论在学习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显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寝室则他们的‘避风港’”。③相反,一个矛盾突出的寝室,其寝室成员就会倍感压抑而无归属感。长期生活在这种寝室的学生,将会产生自卑感,形成自私、孤僻的性格。我们还应当看到,大学生攀比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仅发生在女生寝室,男生寝室也日渐明显。这种攀比不是指在学习方面的良性竞争,而是指在消费甚至是两性方面的不良比较。这不仅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高校盛行,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

2寝室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措施

2.1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应当重视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对寝室这种文化载体的影响。认识到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强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中,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大学生在寝室里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的得分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得分的一部分,列入学生成绩单,载入学生学藉档案,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入党等的重要依据之一,不仅从制度上保障了寝室文化建设,而且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督促和激励作用。”

2.2关注特殊群体,推进“阳光工程”进公寓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能够正常地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可以在高校寝室楼内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根据心理档案与家长保持联系并协同教育,对症下药,解决大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以定期要求心理方面的专家与学生在寝室的心理咨询室交流。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通网上咨询,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2.3开展寝室文化活动,营造健康、高雅的寝室建设氛围

篇8

关键词 寝室文化建设 成长成才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学分制的逐步推进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不断凸显,因此传统的以班级作主要育人载体的教育功能正逐渐减弱。而大学生寝室逐步取代传统的班级成为教育管理的主要载体,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以寝室为载体进行互动,从深度上讲是不断加深的,从广度上讲是不断扩大的。“学生寝室承担的功能逐步趋向多元化,成为了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和第三课堂”。①大学生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寝室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群体性文化,具有时代性、感染性、动态性以及潜在性的特点。

寝室文化的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及大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交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日益普及而不断加强。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加上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不合理的现象使得大学生的心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受到极大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那么寝室就成为处理这些信息的最佳场所。在寝室里就某些敏感政治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最优选择。虽然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以及洞察力。但是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尤其是西方主流社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所带来的强势文化冲击着刚刚踏进大学校园的90后大学生。

而且,据调查显示,“有些高校对于寝室过分重视管理,而对于寝室的育人功能则予以忽视,强调寝室管理的规范和控制功能,使得寝室文化远离了精神文化的宗旨”。②

1.2 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因此,寝室文化必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应当是以学习为主,学习应当成为大学生的主旋律。但是,据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十的大学生在寝室学习。而且一个寝室的学习氛围对寝室成员的影响很大。学习氛围浓厚的寝室,对于寝室其他成员能够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寝室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反生活在一个热衷于网络游戏,抽烟、打牌的寝室,长期耳濡目染,也会形成不良的习惯。

目前,高校寝室文化既存在积极向上的一面,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诸如“小团体”、“宅”、攀比等消极或不健康的因素。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宅”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闲着没事儿就宅在寝室上网、打游戏、看电影。有时甚至一个寝室四个人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与人正常的沟通交往能力,而且还将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1.3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远离父母的他们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年龄的相近性,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沟通与共鸣。可以说一个寝室的和睦与否,决定着大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幸福指数。“一个和谐的寝室,其成员无论在学习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显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寝室则他们的‘避风港’”。③相反,一个矛盾突出的寝室,其寝室成员就会倍感压抑而无归属感。长期生活在这种寝室的学生,将会产生自卑感,形成自私、孤僻的性格。

我们还应当看到,大学生攀比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仅发生在女生寝室,男生寝室也日渐明显。这种攀比不是指在学习方面的良性竞争,而是指在消费甚至是两性方面的不良比较。这不仅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高校盛行,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

2 寝室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措施

2.1 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应当重视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对寝室这种文化载体的影响。认识到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强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中, 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大学生在寝室里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的得分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得分的一部分,列入学生成绩单,载入学生学藉档案,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入党等的重要依据之一,不仅从制度上保障了寝室文化建设,而且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督促和激励作用。”④

2.2 关注特殊群体, 推进“阳光工程”进公寓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能够正常地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可以在高校寝室楼内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根据心理档案与家长保持联系并协同教育,对症下药,解决大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以定期要求心理方面的专家与学生在寝室的心理咨询室交流。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通网上咨询,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2.3 开展寝室文化活动, 营造健康、高雅的寝室建设氛围

寝室文化是大学生作为寝室主人翁人格的体现。但是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寝室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开展诸如: 寝室美化大赛、寝室故事演讲比赛、星级宿舍评选等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习竞赛,学习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拓宽知识、巩固学业的学习竞赛活动;“协助管理、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师生共建文明公寓活动等,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⑤

注释

① 韩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大学生寝室群体[J].求实,2004(5).

②③刘燕.浅淡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