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9 14:49: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语文古诗解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误区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顾虑考试的分数而忽略了古诗词的教学,教师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群体,更不会深入挖掘古诗词的内在知识。而且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只是讲解考试的重点,不会整体性地为学生解析,忽略了古诗词教学,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失去了鉴赏能力。由于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不重视,导致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走进了一个最严重的误区。
2.忽略了诵读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去诵读,只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背下全篇诗文,对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不重视。教师只注重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没有指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古典诗词中的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及精神美。
3.忽略古诗词意境的分析和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了解作者的内心感情,加深对当下社会环境的思考。但是在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其中的韵味,只是做表面功夫,只对古诗词的字面进行分析揭示,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古诗词支离破碎,对作者所想表达的意境也完全忽略。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不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对其想象力有一定损害。
二、如何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
1.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诵读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感情地去诵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良好的诵读习惯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比如,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对古代战场上风流人物的追念,来表述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旷世之心。因此,朗诵时的语调不宜太过沉痛,而应带着几分洒脱。
2.激发学生想象力,体会诗词情感美
古诗词本身是一种情感表达艺术,所以古诗教学中的意境体验原则十分重要,从某种程度来讲,它是师生情感的释放活动,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斥着丰富的情感,并且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将情感最大化的释放。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都是经过教育部门专家精心挑选的,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古典诗词要进行详细的剖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对作者当时的情感理解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的了解。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鲜明的画面,享受古诗词带给我们的精神。
3.因材施教
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单一,但其最终的教学目的便是让学生体会到古典诗词中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学生自身缺乏的特质,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教学。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学。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古诗词教学 高中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112-01
古诗词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最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但是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是大部分同学的弱势。这样的情况在各大高校表现明显,原因有两点:(1)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只是简单地翻译字词,顺带疏通大意,这样肤浅的教学,很难让学生深入理解,也就达不到教学目的。(2)教师的点拨并不能让学生的兴趣提升,也就达不到想要深入理解的层面,因此鉴赏能力肯定不会有所提高。针对以上情况,对古诗文鉴赏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读——读出情、韵
情、韵是能表现古诗文美的最显著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最应当注意的就是“读”,只有通过感受诗词的节奏,我们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其情感和意境。古诗文的“读”,我们可以从音、意、情、悟四个方面感受。音就是很基础地进行正确化的朗读,初步对文章有个了解,找好其停顿和节奏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一个门槛。意的读法是在音读的基础上,一边读一边根据注释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要弄懂词句和诗的意思,诵读的同时根据自己的领悟进行表演。古人云:“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邓先生在《面观》中也说:“要经常读书,把文字的无声变成为语言的有声,感情要读出来,气势也要读出来,把书读得就像从自己口里面读出来,把书读得就像自己的心一样。”尤其古诗词的美、古诗词的意味,大部分在读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得到。也要同时读出古文、诗词的态度和气势,假如读不出态度和气势,就不能理解作者笔下的意思,就不能直接地在诗词文中体会到沉郁顿挫,激越奔腾的情感。
二 品——品语言、品内涵
一首优美的古诗词值得去品味的“知识点”很多,例如文字美、感情美、表达美、欣赏美等。想要“把大象一口吞下”那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教学当中对古诗词的赏析要学会运用语言的技巧,慢慢地深入进行欣赏。譬如杜甫的《北固山下》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中诗人以“烧、尽、吹、生”四个极为简洁的词,将一幅大火情景、春风吹拂、小草、春天到来的景色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领会古文、诗歌的含义,古诗词学习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在这里可以自由朗诵、寻找诗词最能表现情感的部分而且说明原因;也可以报名学习,把学生划成几个部分,在班上让他们共同合作,提出遇到的不易解决的事情,老师学生一起讨论来解决问题。如讲李清照的《多兰剑》的时候,课前播放音乐,把学生带到学习的情景中;接下来让学生去读词,检查熟读情况,并谈谈词的感情倾向,了解词的写作背景。学生随即背诵,一起讨论,寻找最能体现词人“感情”的句子与同学一起学习。这样学生既可以深入了解词的意思,又了解了词作的含义,知道了词作的愁绪。
三 析——典故分析
典故是古诗词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提高作品深度的同时,也给读者的欣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因为典故有很强的总结能力,而且很有深度,所以只有知道古文的来源和意思,了解作者怎么借用典故来传达思想基调,才能够理解古诗词真正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掌握作品,提高赏析能力。用典分析即明确古文、诗词中用了什么古文,查看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典故的意思,知道作者用典的作用。如李白有一首诗中写道:“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经过用典故,李白在迷茫困惑的时候,突然想起两位在政治上命途多舛,但却成为厉害角色的人:其中一位是吕尚,九十岁的时候在磻溪钓鱼,见到了文王;另外一位是伊尹,在被召见之前晚上梦见自己坐船经过日月。提到这两位厉害角色的过程,又给作者添加了自信。他的那种自信地对待世界的态度,以及对世界的高要求,让他摆脱了郁闷、不得志的纠结情结,最后踏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四 结束语
只有理解了典故的内涵,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用典较多的古诗词作品,只有把分析典故作为教学的重点,才能使学生轻松把握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孙玉亭.高中语文古代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Z].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0引言
高三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学生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高考的到来,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就语文高考而言,古诗词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而古诗词的考点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又是重中之重[1]。但是从当前我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和背诵,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关注不多,对学生的高考十分不利,需要引起重视。
1高考对于高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高考制度也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对于高考中的语文学科而言,考试的内容更加灵活,考试的重点也从单纯的古诗词记忆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察,包括对作品的整体分析能力、表达技巧、语言技巧以及作品的深刻内涵理解分析等[2]。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必须要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为高考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2高考大背景下高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对策
2.1把握古诗词的外在特点进行鉴赏
古诗词的鉴赏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其中,外在是基础,内在是升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时,首先要从古诗词的外在特征方面出发,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古诗词的外在特征指的是古诗词的韵律,这种独特的外在特征赋予古诗词更加独特的文体特征,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指导学生加强对古诗词韵律感的把握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古诗词的声调和押韵,以此提高学生的古诗词语感,并在语感的基础上加强对古诗词内涵的了解[3]。语感对于语言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大声朗读古诗词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律美和语言想象美,可以无形中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自己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朗诵训练着手,培养学生的语感。
2.2把握古诗词的内涵含义
每一首古诗词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或“托物言志”,或“寄情山水”,或“借古讽今”…当然,不同的古诗词包含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而古诗词中究竟反映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则需要学生进行细细地把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到的是,明确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让学生进行整篇古诗词的背诵,也不是让学生记住整篇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是指导学生对每一句诗词进行把握,从诗词的写作手法、营造出来的意境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对个别字词进行把握,然后对诗句进行把握,最后才是对整篇古诗词内涵的把握。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理解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4]。例如,《琵琶行》,这是一首千古流传的佳作,虽然其最精彩之处在于写琵琶女的琵琶技巧以及琵琶营造的意境,但是全文每一句均富有丰富的内涵,值得学生进行仔细地品析。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看似一句简单的情境描写,却反映出了琵琶女对于辛酸往事的痛苦记忆。其中的“忽梦”实非偶然,“梦啼”也并非真的指梦境,而是情感的再现和回忆。此外,通过这一段文字的简析,结合当前诗人自己的现状和社会背景,我们也可以认识到,诗人这是借助琵琶女的故事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将琵琶女的身世和自己的遭遇相映衬,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现作品的深刻主题。
2.3重视古诗词的背景分析
在古诗词鉴赏能力中,时代背景对于古诗词的解析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古诗词中,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发生的故事背景在宋宁宗开禧元年,当时韩腚兄凑,正积极筹划北伐,辛弃疾被重新录用。但是表面上看辛弃疾是被朝廷重用,实际上不过是号召的幌子,因此辛弃疾感到忧心忡忡,提出的政治意见也未被采纳,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本首词[5]。从故事背景我们就可以看出,文中主要想要表达的也是词人为国担忧以及对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的不忿。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正是以廉颇自喻,画龙点睛。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当时时代背景的分析,以便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该要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不仅要重视学生对文章的记忆和理解,更要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的高考和全面发展做好准备。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从古诗词的外表特征和内在含义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凡慧,杨勇.试论“读”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28-130.
[2]祝梦希.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诗歌的阅读鉴赏[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24-27.
[3]朱霞.谈情景教学法在古诗词鉴赏中的有效应用――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J].教育观察,2012,08:63-64.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之一,更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种有效途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思想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高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古诗词鉴赏习惯,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
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内涵解析
古诗词是我国所独有的文化形式,通过特殊的格式和韵律进行记载,抒发着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人们的心境。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评价方式之一,由孟子提出并逐渐应用于各类文学作品点评的过程当中。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经典名家之作,也可以说是大家们的代表作,是其思想和创作特色的集中体现。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要为高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古诗词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创建良好的条件,真正展现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运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学习和鉴赏方法,能让学生获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获得思想和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方法的应用意义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方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水平,对于高中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和古诗词的理解具有积极影响。
1.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的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培养均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学习和古诗词鉴赏的乐趣,在“学”中“思”,在思考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鉴赏水平。
2.加深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水平
在中国古诗词的长河之中,有众多的名篇佳作,有的在于赞美自然风光、有的在于直抒胸臆。采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古诗词,在全面体会和感受古诗词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这种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质量以及古诗词鉴赏的水平,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应用方法探讨
素质教育理念下,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方法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开门见山,先入为主;循序渐进,文本分析;轻描淡写,表达情感等方式开展。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知人论世感受创作情感
开门见山的方式即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之前,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与古诗词相关的内容和背景,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作者创作的时间、背景,从而为学生古诗词鉴赏技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认识”作者苏轼。苏轼性格豪迈直爽,才华横溢,但遭人陷害,被贬黄州。幸而他为人心胸豁达,所以没有消沉下去,在畅游长江时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学生对作者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后,便能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于古诗词鉴赏过程当中,使古诗词鉴赏更加富含个性化特点。
2.循序渐进文本分析,以意逆志获得诗歌解读
【关键词】高中 古诗文 难辨字
古诗文一直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有的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思潮,有的渗透着先人的智慧情操,有的凝聚着厚重的人格魅力。古诗文积累与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大纲的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积累背诵文言诗句时容易出现默写错误。因此,古诗文语文教学中注意解析字形,确是应该提倡的。虽然老师在教学中做不到“逢字必解”,也不可能繁琐地一一考究字的源流,但是在解字时,对学生常发生的错别字、难辨字大体上要先有个底,遇到这些字就需要解。
一、追本溯源,了解本义
有些难辨字不是因为字形难写,主要是学生对字的本义一知半解,容易混淆,写成别字。李白《送友人》有句云“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其中“班”是容易写错的字,最常见的错误是写成“斑”马,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课文注释对“班”的解释是离群的,老师按照这个讲解了,收效甚微,学生默写错误率仍然很高。这个“班”字就要解析,从本源说起。“班”是会意字。从珏,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说文》也说,班,分瑞玉也。班原就有这个分割的本意。进一步了解“刀”部的词大多跟分有关系,比如“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把“班马”记牢了。
再如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谨庠序之教”的“庠”字,追本溯源,了解本义是记住这个字形的好办法。庠是个形声字,从广(yǎn),羊声。“广”表示与房屋有关。《说文》也提到“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孟子》也有“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之说,庠就有培养的意思,就是古代的学校。
《诗经・郑风・子衿》和曹操的《短歌行》都有这样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的“衿”,也是学生易错的字之一,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衣字旁写成了示字旁,如果学生知道“衿”的本义是汉服的交领,就不会忘记应当从衣,音“今”,青衿指的就是旧时读书人穿的衣服。
二、音义结合,因意象形
古诗词中一些双声词(声母一样),大多属于形声字,结合起来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这种词,首先要弄懂字音,声部负责发音,注意区分一些字古今异音读法。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蜉蝣”是目前已知的寿命最短的昆虫,它朝生暮死,只有一天寿命。让学生知道这个有趣的科普知识,就不难写出从虫,孚声;从虫,迳的词语“蜉蝣”了。同样,李白的《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中的峥嵘、崔嵬两词也都属于双声词,知道这两个词修饰的对象都是山,就知道词中四字都是从山部,根据读音,就能写出声部,书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一些单音节词,也都可以用这个辨别形声的方法来处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砺”有学生容易写成厉,要知道“砺”是磨刀石的意思,就不会丢了“石”的偏旁。又比如王维的《山居秋瞑》(误将“暝”写作“瞑”,“暝”本来的意思是“幽暗、昏暗”这里是“晚”的意思,跟“日”有关系,而“瞑”的意思是“闭目”。王维写的是山中秋晚的景色,该用“暝”字才对。
三、形近对比,找出异同
有一些字不但形近,义也相近,甚至还可以通用,这是出错频率最高的难辨字。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分析字源,对比用法,找出异同。并分别牢记形近字的固定用法,以示区分。
古典诗歌单元有曹操《短歌行》,中有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必说古诗文,就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唯”字也是一个很容易用错的字,因为还有一个“惟”。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如下:
“唯,诺也。“惟,凡思也。”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最明显的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因为“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但是,随着字的发展与应用,这两个字越来越相近,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惟,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在现代汉语中,也都有了“只有、只是”等意思。所以有“唯一”,也有“惟一”。因此,从“单单、只有”这样的意思来判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用“唯”,也可以用“惟”。只是,从尊重作品角度来看,在书写时与原文一致就可以了。
乐府诗《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中的“陵”容易误写成“棱”,两字都有ling的读音,都与平面有关。本义都是名词,都是形声字。“陵”字从阜(fù),从纾líng),缫嗌。“纭币馕“四边形的平面”。“阜”指“土堆”。“阜”与“纭绷合起来表示“从天上往下看,平面为四边形的土堆”。本义: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说文解字》中指出,陵,大阜也。掌握了本义就可以很容易写好了。
还有把通假字写成本字的例子,例如,“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学生容易直接写成“君子性非异也”,还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等“见”通“现”,都容易出现用通假字代替本字的例子,通假字本来就是借来的字,完全具备了本字的词性和意义,追溯本源或者区分异同等方法在此都不合适,只有通过阅读积累通假字,当作固定结构来记忆,很难找到捷径了。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影响,高中教育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设计与组织工作,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好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同时还要适当的渗透好传统文化,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作为文化中的重要载体之一,高中语文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关键科学之一,因此,就要充分发挥出在传承传统文化上的重要性,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第一,要避免多元化文化对学生产生出的负面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影响,不仅促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动,同时也产生出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大多是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树立起健康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很容易受到消极文化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理念。所以教师就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其中的正面意义。第二,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可以激发出学生的W习积极性。可以说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是难以被学生所接受的。所以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些比较优美的诗词,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要让学生受到文人情怀等方面的影响,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第三,借助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国许多的传统文化作品中存在着积极意义的思想,学生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也可以树立起正确的文化意识。所以教师就要运用好古诗词等,以此来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二、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的情感观念认识不足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教学活动的引入并不是单纯要让学生掌握好名句与名篇等内容,其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诗词来实现深层次的理解,与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等方面产生出共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将目光放在了诗词的翻译以及诗词的结构等方面上,这样也就难以对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讲述,造成了学生虽然学习了这一知识,但是却并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与价值。
2.对学生的自我理解与赏析认识不足
为了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师在引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要从古文教学上出发。但是在实际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关注对文言文以及诗词等方面的解析,或是直接借助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内容,这样也就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与认识,最终也就降低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难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来说,其自身有着一定的综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突出传统文化的功能,发挥出其影响力。
1.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的引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教材上出发,以此来开展教学工作。在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大多是精心挑选过的,其中也存在着比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培养好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学生在学习《鸿门宴》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找出其中的民族精神与审美意识,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借助语文来传承好文化。
2.保证融入方式的准确
现阶段中大多数的语言教学中往往都是从古诗文上来融入传统文化的,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情境与信息技术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如学生在学习《逍遥游》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词汇上出发,借助相应的画面等来给学生进行展示,同时还可以引用音乐等来帮助学生进行想象。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不同,所以也就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发展。
3.筛选好传统文化内容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引入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而记住文化内涵等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避免存在盲目崇拜的心理,而是要采取批判性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如在一些古诗文中诗人在落魄后所写的内容,教师就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保证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满足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亚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好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引入传统文化的意义,从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上出发,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晓鸾.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育,2016(9):93-93.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阅读能力的锻炼是最为主要的,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但是学生通常觉得散文和议论文没有任何迂回曲折、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很难耐着性子将其读下去,因此不容易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更不能分析出文章层层递进的写作特点。而分析文章结构正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讲课氛围比较活跃,但是考试的卷面成绩却并不尽如人意。正因为语文阅读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再加上学生难以提起对议论文、散文等文章的阅读兴趣,因此就造成了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障碍,并且难以逾越。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方面的教学时,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例如,需要对某一个论点进行论证时,教师就应该就该论点穿插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如xxx事情是否应该存在,有何存在的理由等等,最终将学生的眼球吸引过来,之后再运用议论文的解析步骤进行分析。
二、引进综合性语文教学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包括文言文、古诗词、散文、议论文,还包括写作及许多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等。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学科,因此其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化的。高效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能够使学生拥有夯实的语言、文化、知识功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是一门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许许多多优美特质的学科,对语文的熟练掌握就是传承这些优美品质的一种重要方式,要让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美文或者诗句的熏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美感。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方式,可让学生感受到关于高中阶段综合性语文教学的研究程云芳(江西省玉山二中334700)来自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的热情,以此提升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完成高中阶段语文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拿语文这一门学科来说,其包含的许多方面会使得学生产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引进综合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从多方面入手,抓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高效的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多面化的语文。如有些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但是却喜欢领略古文中的某些特殊的情感,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古文这一个点来吸引学生,与此同时再像其展示语文其他方面的魅力,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能逐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综合性的语文教学,就像是学校所开创的社团一样,让学生可以投其所好,通过不同的方面来了解语文的内在魅力并且燃起对语文的学习激情,进而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
三、结语
一、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困难所在
学生难以抓住文言文、散文、议论文等的文章思想。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阅读能力的锻炼是最为主要的,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但是学生通常觉得散文和议论文没有任何迂回曲折、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很难耐着性子将其读下去,因此不容易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更不能分析出文章层层递进的写作特点。而分析文章结构正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讲课氛围比较活跃,但是考试的卷面成绩却并不尽如人意。正因为语文阅读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再加上学生难以提起对议论文、散文等文章的阅读兴趣,因此就造成了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障碍,并且难以逾越。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方面的教学时,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例如,需要对某一个论点进行论证时,教师就应该就该论点穿插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如xxx事情是否应该存在,有何存在的理由等等,最终将学生的眼球吸引过来,之后再运用议论文的解析步骤进行分析。
二、引进综合性语文教学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包括文言文、古诗词、散文、议论文,还包括写作及许多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等。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学科,因此其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化的。高效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能够使学生拥有夯实的语言、文化、知识功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是一门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许许多多优美特质的学科,对语文的熟练掌握就是传承这些优美品质的一种重要方式,要让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美文或者诗句的熏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美感。通过这种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方式,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的热情,以此提升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完成高中阶段语文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拿语文这一门学科来说,其包含的许多方面会使得学生产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引进综合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从多方面入手,抓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高效的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多面化的语文。如有些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但是却喜欢领略古文中的某些特殊的情感,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古文这一个点来吸引学生,与此同时再像其展示语文其他方面的魅力,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能逐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综合性的语文教学,就像是学校所开创的社团一样,让学生可以投其所好,通过不同的方面来了解语文的内在魅力并且燃起对语文的学习激情,进而用真挚的情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教授,要升华到人文精神、兴趣爱好等比较抽象的方面。而且,高中语文追求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真情流露和人文精神的涌动。因此,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方式非常适用于高中这个阶段的知识教育。为此,教师应该积极探寻更多更高效的适合于高中生的语文教育方式来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的方面入手,鼓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进而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作者:程云芳单位:江西省玉山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