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7 10:40: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BC(Aetivity-Based Costing)法,指导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成本发生”,是精细化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计算的核心是作业,是把资源费用通过资源动因归集到作业上,再把作业成本通过作业动因归集到产品或成本对象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ABC法最初应用于营利性、生产制造业,经过发展,其应用领域已经从制造业扩展到非营利性的高等职业院校。
根??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孟焰的提到的,实施ABC法的组织机构具有下列特征:间接费用占全部制造成本的比重较高;管理当局对传统成本计算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不满意;生产经营活动十分复杂;产品品种结构十分复杂;经常调整生产作业,但很少相应调整会计核算系统;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设备; 较好的实施了适时生产系统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
二、基于ABC成本核算视角分析在高职院校应用的条件
高职院校是按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规定,按国家统一要求设置,会计核算系统相对稳定,报表口径与国家上级部门一致。随着院校对教职员工的培训的深入展开,财务人员素质及会计电算化水平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素质逐渐增加,为ABC法的研究和实践创造了条件。
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特点看,对照实施ABC法的组织机构特征,在很多方面与ABC法的特征相吻合。学院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其复杂性。而培养学生发生的费用主要与教学、教学管理、后勤等活动有关。教师的人工费用是直接费用,其余发生的费用多属间接费用,且间接费用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较高,ABC法的本质就是能对间接费用进行合理分配,使间接费用的分配更科学。
服务型企业是ABC法最理想的适用者,不论把高职院校看成生产性还是服务性的机构,在基于ABC视角进行成本核算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比如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以反向选课为标准进行扩大选修课,为文科学生开工科类选修课,为工科开文科类选修课。另外,最近几年高职院校是在进行单独招生,高中毕业生直接参加学院单独招生考试可以直接入学,为高职教育量身做专业课程,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这些举措就是为了更好满足市场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随着市场需求而变化,每届学生从招生到毕业,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可以划分为很多个作业。随着培养对象日益多元化,提供教育服务的种类也较多(如文科、理科、工科等),具有不同层次,如:中专生(原五年制高职未升高职)、高职生、应用型本科生等。不同院系、专业培养学生的成本费用相差很大,不同类别学生的教学活动不同,不同专业的学生活动侧重点不同。比如实习实训活动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理工科专业学生以实验、操作为主,而文科专业学生以模拟实习、实训为主,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同。从ABC视角可以分析不同类别、专业、层次的教育的不同的资源、作业、动因,按资源动因把成本分配至不同作业、作业中心,最后分配到不同专业的教育产品中,使得教育成本数据更加准确。
三、基于ABC成本核算视角在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应用的优势
从ABC视角核算教育成本,必须得到院领导和部门领导高度认同与支持,且以身作则,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仅仅依靠会计人员是难以完成的。
基于ABC法视角能有效找出高职院校成本核算整个教育作业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同院系的教育成本分析,可以找到提高学校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年度的教育成本分析,高职院校可以找到教育成本升降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不同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分析,可以找到降低高职教育整体教育成本的途径。提供的不同院系的教育成本和分类别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本信息,可以为学院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提供参考依据,可以为高职院校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资料,强化内部管理,从宏观上控制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提高学院的在社会上的声望。
四、基于ABC视角核算教育成本的建议
ABC视角核算教育成本要与高职院校现有的成本核算体系相结合,这样有助于财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适应ABC法的操作,更利于ABC法的推行。
可以尝试绘制培养学生的作业流程图,使教职员工对增值与非增值作业形成共识,这是ABC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基于作业成本思想的教育成本核算作准备工作。
在高职院校推行ABC法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个部门,涉及到全体教职员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加强宣传力度,使ABC法深入人心,先在学院内部有选择性在费用项目多的部门系部进行,循序渐进,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
基于ABC视角核算教育成本,需要对大量的作业进行分析、确认、记录和计量,分析抓住关键作业,识别 “不增值”的浪费,开发作业成本软件与原有财务软件衔接。目前,没有作业成本软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用EXCEL的强大的功能来实现,这样可以减少核算工作量。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预算体系预算模式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全面预算管理自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在企业管理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建筑业、煤炭行业、钢铁冶金、机械加工、家电制造等各个行业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各大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这是一项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渗透、全量化考核的管理活动。全面预算管理在明确经营目标、协调经济关系、控制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型企业中应该设置全面预算管理的专门组织机构,制定详细的预算费用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行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特点,选择预算的编制方法。企业应加强预算管理的监控、考评和奖惩力度,只能在预算发生重大偏差时才可以调整预算,此外企业还应该努力消除市场可变因素对全面预算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目前,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别。更多的企业还仅停留在表浅的层面,如何更好的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生产管理现状,把成本的控制和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是当前管理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内涵与控制要点
预算是组织的预算,从不同的角度看组织就会有不同的预算本质和功能。桑德教授指出,企业是一种营利性组织,所以可以把企业看成是理性主体之间的契约组合。作为契约组合的企业,会有各种各样的主体与之发生联系,他们具体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经理、职工、政府和审计人员等。各种主体在进行理性的选择之后,加入了一组契约即进入一个企业,并接受一揽子权利与义务,所以企业的一般模型应该是涉及所有交易主体的契约。但是界定一家企业的确切边界既不可行,也没有必要。因此,为了解释企业行为特定方面,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相关主体的亚组合上,并应该着重关注投资者、经理和审计人员三个主体阶层。我们应用契约理论解释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理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1、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公司的治理能力。企业只是其他经济主体按照相互的协议或隐含的规则去表演而实现他们各自目标的一个舞台。公司契约包括公司法、公司章程、公司预算三个层次。公司法属于法规性契约,它描述了公司的利益主体对公司应尽的义务权利和应得的利益。公司章程概括性地描述了公司组织经营的基本方针、政策目标,是公司经营运作的基本规范。由于不确定性和人的理性约束性的存在,使得契约总是不完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这种概括契约需要实施和推进机制,将其进行原则性、抽象性的描述,并结合企业和市场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化、制度化、可度量化。企业预算正是这样一种机制,它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在既定公司治理的结构内,致力于提高治理效率的公司管理。而会计是一个便于顺利履行各利益集团之间会计责任关系的系统,这个会计系统是相关集团之间博弈的一个均衡结果,因此会计有助于实施和推行企业所包含的契约,此时的会计作用表现在:会计与控制被有效地用来计量和记录主体所贡献的资源,并将其与各自约定义务相比;确定并支付每个主体的约定利益;向参与者报告有关契约履行程度的信息;向潜在的参与者提供信息,以便维护组织所赖以取得资源的各类要素市场的流动性;向参与者提供类似共同知识的特定信息,帮助降低契约商定的成本。
2、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通常包括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和考核评价等环节,预算往往涉及大量的数据和表格,但从本质上说,全面预算绝不是数据的罗列,而是涉及企业内部各个管理层次的权利和责任的安排,通过这种权利和责任的安排,以及相应的利益分配,来实现内部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预算是构成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部分,是企业能够超越市场存在发展的主要机制。
3、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机制。资源依赖理论强调组织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与企业日常经营的链接,首先企业制定预算目标就是以企业的战略为出发点。全面预算从本质上说是对企业未来的管理,它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未来的实践,因而具有战略性,科学的预算方案蕴含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最高权力机关对未来一定期间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据说明和经济责任的约束依据,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其次能够体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时期战略重点的差异。如根据总成本领先战略制定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初创、成长、成熟、衰退等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分别采用资本预算、销售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不同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三、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在企业中建立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是控制经营风险的工具,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方法。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我们就考虑了信息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ERP系统平台上构建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子系统和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制度,对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以及是否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应用实践中,有效地控制各项成本费用,全面预算体系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要求,实现公司规划发展目标的有效的管理控制工具。具体应用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建立公司的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成立公司预算管理部,从制度上和机构上确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地位。通过每年的全面预算编制有效地把企业的长期目标与年度经营目标结合起来,预算必须涵盖所有的企业部门和项目,每种产品都要有标准成本,必须从管理制度上进行严密的定义和严格的规定。经营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生产成本预算(含制造费用预算)、生产单位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投资预算包括固定资产购置、扩建、改造及修理等;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
公司经营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公司经营管理部在收到企业集团下达的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后,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各个系统的主管经理将公司年度目标具体分解,形成把分解到具体月份的生产和销售数量预测数据作为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经营部负责组织公司各个部门编制企业的年度预算,全员参加,把目标分解到各个月份,分解落实到各个基层单位,直到每个岗位的员工。
全面预算管理机构的设立与权限的分配是预算管理考核工作成功的关键要点之一。经营管理部直属公司总经理管理,预算部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负责费用支出的审核与各部门经营工作成果的考核。
公司的年度预算指标编制完成后与公司的年度整体发展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预算的完整性、真实性、严谨性和合理性是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公司经营预算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预算工作的基础和内容,即预算编制的基础,预算编制的流程,成本和费用的管理考核以及考核的指标体系等。公司经理人员将集团下发的经营目标分解成考核指标确定了全年各月的生产和销售的具体数量目标后,由各个系统的管理者根据公司的统一要求编制本部门的年度预算,公司经营部负责审核,使各个部门的目标能够保证公司年度目标的完成。对于仅考虑部门利益忽略公司整体利益的部门管理者,公司总经理应坚决予以撤换,以保证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整体性,也保证预算的有效性考核依据的合理性。公司预算管理制度规定,各个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同时应编造保证预算指标有效完成的实施措施、保障计划,编制各项措施的实施进度表,制定有效的保证措施。公司经营部将根据计划进度,定期检查各个部门的完成程度和措施计划的有效性,及时发现不能完成年度目标的倾向,由公司总经理及时组织相关部门提早采取措施防范未然。
2、在企业成立的初期要考虑实施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支持全面预算的管理及考核工作。预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该项工作成败的关键。ERP系统的建立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利用先进的数据库计算技术,公司每年都能够在年初编制完成全年的预算,同时完成编制适合当年市场销售政策的产品销售价格表的修订工作,根据新的销售策略,销售计划测算产品的销售利润和市场的份额,计算出各种假设状况下的各种利润状态,为公司的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系统,重在期初预算的编制及定期预算数据的动态调整;第二部分是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系统,重在预算指标体系的考核、预算数据的监控、经理查询等内容,目的是配合总经理和各个系统的管理者,对预算管理中的具体工作进行信息管理和控制。用计算机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不单单体现在预算的编制中,更重要的是对预算进行控制和管理,它包括责任中心考核体系的建立与管理、预算指标体系的控制与调整、预算对比与分析、经理查询等几个部分。在ERP中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突出ERP对信息处理量大、处理速度快和数据集中处理的特点,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工作重点由简单的记录、统计转向预测、监控、分析等管理方面,真正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程的集成统一。
3、建立内容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公司内部有效地划分为几个利润中心和成本费用控制中心,各个销售公司作为利润中心负责市场占有率及货款的回收,保证完成销售数量及时回款和创造利润。通过对目标利润预算的编制、实施、控制、评价、考核,使企业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形成最佳经济效益。各个加工工厂和职能管理部门作为成本中心负责费用的控制部门,各个部门的考核指标都与本部门的员工工资奖金紧密挂钩。指标的完成情况按月考核,每个季度和半年都进行总结。半年公司将会对各个部门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大检查,由各个部门的主管领导向公司总经理汇报。公司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工资和奖金标准,各个岗位的办公费用、管理费用的开支标准,每年年末都要进行及时的修定,保证标准的有效性与可执行性。
我们建立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基本要求是:内容上的完善统一,时间及效率上的及时准确,形成科学合理确实可行的预算规划、编制、控制、分析、考核体系,为各生产经营环节设定科学、合理、先进的业绩标准及考核标准,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通过全面系统的考核标准的提高和完善,优化公司目标管理,提高全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益,强化企业竞争力。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还需要一些更加详细的各个岗位的费用支出标准,如各个岗位的工资标准、奖金标准、办公费用支出标准、劳动保护支出标准等配合。需要强调的是,在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必须针对市场瞬息万变的变化特点,区分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精准地编制每种产品的标准成本,全部零部件的标准成本,便于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的管理决策。年度预算的编制要求按月份、季度滚动编制,不断修正。
全面预算的编制起点是从包含约束因素的业务预算开始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品的销售数量是绝大多数企业的约束因素,销售预算是制约企业预算目标实现的“瓶颈”,我们从销售预算开始进行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防范经营风险,当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影响销售收入时,企业通过预算管理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避免经营风险。企业通过预算管理可以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如通过预算管理分析发现由于材料的采购价格波动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波动,企业就可以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
4、树立全员预算的思想,公司年度预算编制的主体是各个成本控制中心和利润中心及各个管理部门,经营部负责审核年度预算指标,财务部负责考核,汇总考核指标。我们要求每个部门都用考核指标,每次年度指标的分解工作各个部门领导应组织本部门的全体员工参加,根据部门的岗位职责,分解到每个员工的岗位,明确个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公司经营预算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预算编制的具体业务流程,每个部门都应按照公司的管理制度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分阶段目标,进而以责、权、利为基础再转化为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及个人的目标,从而使企业战略在细分的同时,也将战略思想落实下去,再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和奖惩,使企业战略得以很好地实施,并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全员参与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思想基础,全体员工的参与,能够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不能简单的让财务人员去编织各个部门的费用考核指标,应把公司全年的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让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根据任务量编织年度的具体实施措施,要求必须满足完成公司的年度目标,必须按照公司现行的各项费用标准。全面预算的编制工作作为公司最重要的工作,要求每个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出合格的预算,再由预算部对各部门的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核。每个部门领导都应对其下属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审核,保证预算编制工作能够严肃认真地进行。
5、科学地进行预算监控与分析,预算的预测分析是绩效考核的前提。预算的监控与分析是针对预算的具体项目和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和反馈,对于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取消的部分或发生变化的部分需要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需要主管领导组织编制修订预算措施计划,保证公司年度总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包括对预算额、实际额、差异额及差异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可控性原则分清责任归属,正确评价业绩,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实现预算责任主体的实际业绩与其切身利益相结合。预算分析以弹性预算差异分析方法分解差异,从而找到影响预算目标实现的真实原因,使业绩考核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企业通过真正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体系,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能让全面预算管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企业管理上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效果。
6、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严格考核,与部门领导的业绩考核紧密结合。与员工的考核晋级相结合,赏罚分明,严格按照公司绩效考核的规章制度执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绩效考核的工作基础,将员工年末的考核评价、干部年终奖的计算等所有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事情都与预算管理指标的考核工作紧密结合。
建立和完善以流程和预算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公司预算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提高员工素质,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构建信息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总之,实施全面预算实质上就是企业按照自己产品的特点和企业的文化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流程,其要求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都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企业所处的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俊勇:全面预算管理 战略的观点[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关键词:工程造价;定额计价;费用控制
1.引言
在石油化工工程行业建设中,正常费用结算方法是根据现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再辅以项目建安合同所指定的工程定额及其配套的定额测算出其工程造价。因而套用定额即成为结算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正确选用定额才能够既能有效防止费用失控,又能够真实反映项目的真实成本,达到双赢的结果,应该是我们费控人员的奋斗目标。而在实际施工中因设计、设备、技术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局部施工难度加大,人工、材料成本加重,导致现有定额子目套用已不能真实反映施工成本,对此,作为费用控制人员就需要通过现场合理分析实际施工情况,灵活运用定额计价换算办法计算出尽可能能反映真实施工成本的费用,以达到即控制费用支出又不让施工方吃亏的双赢效果。
2.基本概况
作为中石化重点科研示范装置即扬子PX工程项目是由吸附分离、异构化、分馏等三个单元组成,其中位于吸附分离单元的两台吸附塔(DA-5601A/B)是整个装置的核心设备,在两台吸附塔壳体通过吊车就位安装好以后,如何高效、精细、优质安装吸附塔内部的13层格栅及吸附剂装填是保障整个装置实现设计产能的最重要环节,目前在国内此项施工技术运用的还比较少,一般均采用外国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下施工的办法。中石化总部考虑到此项目属于中石化自发研制的科研项目,决定交由中石化四公司自己单独组织施工。
3.施工过程
整个施工难度很大,施工流程比较复杂,吸附塔格栅是从底部一层一层往上装,格栅与格栅之间还装填有吸附剂。格栅安装人员需先将格栅先安装到位调整好格栅之间的间隙后,人员站在格栅的侧肋上进行晃动并测量格栅筛网的水平度,如果格栅随身体晃动或格栅筛网水平度不达标则必须将格栅整个吊起后在底部不平的地方垫上垫铁,然后再将格栅整体放下,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格栅不晃动并且格栅筛网水平度达标后将格栅吊起后将所有垫铁与支撑圈或横梁进行点焊,然后再次将格栅安装调整好并经过装剂专家组各方检查合格后方能装填吸附剂。所以每层格栅均需要按照以上步骤进行多次调整后才能达到装填吸附剂的条件,每层格栅平均需要调整几次,而且整个塔内施工环境也比较恶劣,两班倒、几十号施工人员均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身穿连体工作服,脚穿高帮胶鞋,手戴防护手套,面部戴全防护式眼镜及防毒面具,在南京7、8月份雨天较多的情况下,一个多月的施工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窝工现象,在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情况下,现场吊车、叉车一直待在现场候命以保证材料运输、吊装作业等,单单50吨吊车就发生了111个台班,整个施工过程难度系数很大,刚开始收到结算审核时只是单纯套用01江苏定额中一层格栅安装定额子目来计算,十三层格栅安装的施工总造价只能为4万元左右,施工单位表示不能接受,因为这显然与施工单位投入的人工、机械、材料使用量不成正比。显然单纯依靠套取定额已经不能反映其真实的施工成本。为此在确保项目投资控制情况下,经过商讨后决定采取定额计价换算方法反映该项目人、材、机的真实成本。
通过了解核实现场施工具体情况后,联系施工单位、项目组共同召开了关于吸附塔结算费用的专题会,并进一步了解到此结算的最大争议在于格栅安装次数问题,因为塔内属密闭的施工环境加上安装技术要求很高,每层格栅均需要调整好几次,尤其是底层及顶层调整次数更多,要6次左右,中间11层格栅难度系数相对小点。因此决定在结算定额人工费用上给予降效增补,在综合了13层格栅安装调整的次数,并加上因各方面原因造成的窝工等因素,决定给予350%的人工费降效增补。原先测算单层格栅按吨位计算的定额子目单价约为7118,其中人工费为1110,两台塔蓝图部分结算调价之前总价,约为60万左右,而经过降效调整以后定额人工费为3885,总价调整为110万左右,基本反应了现场两台塔蓝图部分施工发生安装费用,施工单位也表示认可该审核方法。
4.实施评价
通过此事例可以看出,尽管现行定额编制是专家组凭借各方面数据通过测算所得出来的,基本上能反映现行的施工成本水平,但仍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定额水平无法满足现场施工成本之需要,而作为审核人员就需要通过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上自己对施工技术、定额水平的理解,将施工与定额两者之间良好的串联起来,而不是单纯的参照定额单价,才能有效地解决定额与施工不合拍的难题。因为不同的施工环境、技术要求都会对最后的费用产生很大影响,像PX吸附塔安装属于化工行业比较难的技术,中石化总部特地从各地找来了8位专家组成吸附剂装填专家组,每道工序都需要经过监理、项目管理方、质监站、专家组层层确认,这种施工难度已经不是单单定额的费用所能涵盖了的,如何正确换算也需要考验甲方人员综合智能和基本功,如从最基本的材料规格、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定额编制依据、工程量计算等,到对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的掌握,再做出合理的分析,才能明确做出调整定额计价换算方法。类似的换算同样在其他项目也能找到很多,关键在于审核时如何正确、灵活运用定额。
现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中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硬件的不断更新使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设备无法跟上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软件使中学计算机教育无所适从。
面对这种状况,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立足学校实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进行不断改革。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更新虽然迅猛,但构成计算机的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光学设备、声音设备的基本原理没变。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中学要立足于基础教育,分档次配置计算机硬件,建立适合中学实际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管理及教学实习、练习、演示环境。在配置学生用机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选择能体现计算机结构基本模型,能实现所选择的计算机语言实习、练习,能进行基本软件操作的计算机配置。
在配置好学生用机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教学演示用机的配置。科学、合理、适用的中学计算机硬件配置,既能满足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需要,又能使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其最大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学阶段,学生应通过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模型,了解基本设备的功能及其简单的操作方法。这就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了操作的基本技能,从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各部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软件是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必需条件,软件使用方法的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软件使用的一般规律上,着重向学生介绍如何构造软件运行的环境、如何从软件中取得帮助信息、如何使用软件的服务功能等,使学生通过中学计算机课的学习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一般方法。
1.硬件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硬件课程体系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教材知识相对落后,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缺乏实践环节,实验条件差,学生无法锻炼实践能力,教师更无法鼓励和激发其创新能力;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理论基础较差,其对硬件的分析理解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学习困难较大;硬件课程开设学时离理想要求远远不足。2.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⑴认识上的不足。目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着重软轻硬的倾向。很多学生对硬件课程的了解甚少,认为硬件课程只是学习计算机的内部工作原理,在计算机应用当中无关紧要,认识不到硬件技术在应用方面的重要性。⑵课程教学系统性方面的不完整,课程教学系统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各相关课程以及教材之间的分工与衔接不够规范。①硬件课程知识与软件课程知识之间缺乏足够的交叉和互补,学生无法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软件系统中的作用;②在硬件课程之间缺乏充分的衔接,有些知识点重复,有些知识点缺失;③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④内容多和时间少的矛盾突出。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不健全。⑶解决的办法。①提高认识。计算机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的统一,计算机工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以硬件为基础执行程序的过程,所有硬件的工作都是软件驱动的结果,而计算机的优良性能是通过复杂的硬件系统结构换取的。只有对软件的载体――硬件、硬件组成、硬件的工作原理理解才能对软件是怎样依附于硬件的全过程有一个飞跃的认识,最终达到对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各硬件课程开设时,应首先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该门课程在计算机专业当中的地位、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建立起与软件之间的联系。其次,加大实践能力在考试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以促进学生对硬件实践的重视。从而改变大学课堂上“重软轻硬”的现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具备一个IT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②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硬件和软件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它们都包含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计算机硬件知识必须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组成及其核心技术进行系统的描述,以使学生能学到较系统的先进硬件知识。首先,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完善教学大纲,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注意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注意知识点的重叠和互补,以保证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其次要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教学之间的沟通,对软硬件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进行适当的穿插。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课程中,可以加入一些利用高级语言对硬件进行编程的实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课程中,联系“操作系统”课程中I/O管理、内存管理、CPU调度等知识,以引导学生思考,建立必要的知识关联,最终达到对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解决好内容多和时间少的矛盾,计算机硬件技术内涵丰富,学时少和内容多、要求高将是一个一直要面对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一要靠系列课程内外体系的整体优化,找到一种相对来说能动态跟上计算机硬件发展步伐的教学和教材新模式;二要靠课程各教学环节功能的统一运筹、合理调动和多种教学方法模式的科学设计、统筹配合;三要靠课堂教学的数字化、现代化。
二、教材的改革
1.当前硬件教材存在的问题。一般教材都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且教材知识相对落后,许多客观条件原因限制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的更新。⑴计算机硬件发展太快,真正能反映当今世界微机领域新技术的微机原理教材太少,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几乎没有。⑵计算机硬件知识存在不直观,最新的硬件知识往往包含许多较复杂的技术,讲述起来抽象、枯燥,教学方法可视性和直观性差,致使学生对硬件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学习起来不太容易,教学效果较差。由于组织和实施教学的难度非常大,许多教师偏向于讲述旧的知识。⑶新知识的过快更新给许多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熟悉并掌握新的教学知识和内容往往需要几年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因此,教师往往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2.解决的办法。首先,作为课程教学,应尽量选用能反映目前计算机领域内硬件新技术、新成就,能体现出知识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计算机硬件教材,重点要突出基本原理思想和基本方法技术的阐述,以使学生能学到先进的硬件知识。其次,要重视其实用性的一面,尽量拉近学校教育与社会上流行技术、流行产品、流行工具的距离,着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利用硬件、软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本学科专业及相关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来独立获取、掌握新知识、跟踪计算机技术新发展、新应用的能力。使课程的组织内容符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固有规律、学科的内涵及联系,以及人的认知规律。可以通过在系列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来解决。
三、硬件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学;信息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265-01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里笔者谈谈在中学信息课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须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副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中学计算机教学要立足基础教育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中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硬件的不断更新使学 校的计算机教育设备无法跟上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软件使中学计算机教育无所适从。面对这种状况,中学计算机教育必须摆正位置,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都立足于基础教育,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更新虽然迅猛,但构成计算机的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光学设备、声音设备的基本原理没变,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数学基本知识没变,布尔代数的基本理论、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依旧是当今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中学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布尔代数的基本知识和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建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模型,这不仅体现了计算机硬件结构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中学阶段学生通过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模型,了解基本设备的功能及其简单的操作 方法,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操作的基本技能,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各部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不应以某种计算机语言为蓝本进行介绍。原理和方法是基础,具体的语言应用是该基础知识的应用环境,如果我们忽略了这种主次关系,不仅脱离了中学基础教育为学生传授基 础知识的特点,也使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限制。当然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脱离具体语言进行 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语言说明有关原理也是必要的。
四、注重课堂教学,牢固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仅《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大纲中对基本概念有具体的要求,而且在考试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要想学好基本概念,搞好课堂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是一门新的科学,中学生大都是初学者和刚入门者,他们对计算机很感陌生,所以讲授是学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第一印象。如果课堂上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势必影响后继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呢?我们采取了讲解、提问、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系统、全面地讲解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我们不是一味地讲解,而是在分析、讲解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讨论,经过分析思考以后,再做出解答,并要求从中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对一些直观性较强的概念,我们充分利用教具进行教学。如讲解键盘,我们就拿实物到课堂上,分析它的结构,指出每个键的功能,介绍它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集成电路设计;教学改革
信息系统工程教育论坛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始建于1987年,历经20年的发展,为油田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是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这个培养目标,结合目前计算机硬件技术最新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本硬件系列课改方案。
一、硬件系列课改的目的及意义
当前,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随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目前,计算机核心技术愈来愈集中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软件设计这两项技术中,其中CPU和OS设计技术是最核心的两项技术,特别是高性能计算机技术一直是衡量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硬件系列课程里,培养学生CPU及相关硬件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并能够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部件的能力,是当前计算机硬件课程重要的改革方向,也是目前社会迫切需要的计算机硬件人才[1]。因此,适应当前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计算机硬件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硬件系列课程的培养方向,既有利于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硬件技术,又有利于学生及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对扩大我院学生就业,树立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意义深远。
二、硬件系列教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由于我国的制造业比较落后,一直以来,计算机硬件的核心技术未能被国内掌握。相应地,在计算机硬件教学中,像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等重要硬件课程,传统上仅仅以讲授、分析原理为主,且内容不能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国外一些知名大学非常重视计算机硬件的教学,美国的许多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中都无一不是安排了CPU设计方面的课程和实验内容。例如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相关课程是《计算机系统设计》,学生在实验课中,须自主完成ALU、单指令周期CPU、多指令周期CPU乃至实现流水线32位MIPS CPU和Cache等的设计。Stanford大学计算机系的本科生也有相似的课程和实验。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开展硬件设计技术的条件已逐渐成熟,这主要得益于计算机硬件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技术,一是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的成熟,可以在一个芯片中通过编写硬件描述语言设计CPU和全部的相关硬件电路,减轻了硬件芯片间连接的复杂性,同时消除了硬件制造的限制。二是硬件描述语言的成熟,以VHDL和Verilog VHDL语言为代表的硬件描述语言,可以通过编写程序的方式来描述极其复杂的硬件电路逻辑,大大降低了以前采用手工方式设计硬件电路的复杂性。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学,在最近几年里,也相应地增加了硬件电路设计在教学中的比重,据我们了解,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哈工大、哈理工等一些学校,已经修改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把利用CPLD/FPGA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CPU及其相关硬件电路作为重要内容加入到课程体系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大加强了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及计算机硬件的设计能力,逐步实现了与发达国家高校计算机本科教育的接轨。
三、目前我院硬件系列教学现状及不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硬件系列主要课程设置始于20年前,期间虽经过部分调整,但基本教学内容依然延续20年前的知识体系。按授课先后次序排列,这些课程包括:《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计算机体系结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硬件课程设计》等7门。基于当前硬件课程系列教学现状,我们认为存在以下的不足:1.从整体上看,硬件系列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缺少能够验证原理、实际实现这些原理及方法的手段,导致学生缺少动手能力,对原理和方法认识模糊,会说不会做的现象比较严重,创新能力较弱。2.《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这两门课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在内容上存在承上启下的关系,前者是讲述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组合及时序电路的传统分析设计方法,后者则介绍组合及时序电路的现代分析设计方法,基于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合并成一门课讲述。3.《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非常重要的两门课,通过这两门课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CPU及相关的硬件电路,从而加深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基于现在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还无法达到上述目的。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嵌入式系统》两门课存在较大的内容交叉。这两门课都是讲述特定计算机在控制及嵌入式产品中的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介绍的是8位机MCS-51的原理,《嵌入式系统》这门课介绍的是32位机ARM的原理,鉴于目前嵌入式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建议取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5.《硬件课程设计》作为硬件系列的最后一门硬件设计课,学生已掌握了较丰富的软硬件知识,因此应该具备设计较复杂的硬件电路的能力,目前的设计内容较简单并与《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课程实验存在一定交叉,建议选择有一定复杂度并较实用的设计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硬件知识及硬件设计能力。
四、硬件系列教学新课改方案
针对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总的硬件教学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对硬件系列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课程合并:《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的先修课,为保证能及时开课,同时该课和《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这门课有密切的联系,合并为一门课,仍称为《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并适当增加学时,建议在大二上学期开课,取消《数字系统设计自动化》这门课。2.《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改为《计算机组成及设计》,增加CPU及相关硬件电路设计内容,在讲清楚组成原理的基础上,以设计为重点,建议在大二下学期开课。 3.《计算机体系结构》:适当增加设计内容,原学时保持不变,建议在大三上学期开课。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本课程取消,鉴于目前嵌入式系统涉及软硬件知识较多,难以在一门课程中全面系统学习,因此另开设一门《嵌入式软件开发》课程,重点讲述如何设计编写嵌入式软件程序,建议在大三下学期开课。5.《嵌入式系统》:这门课作为《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先修课,重点讲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方法、ARM处理器的硬件工作原理、接口、汇编语言等,而相关操作系统及其程序设计等知识暂不涉及,建议在大三上学期开课。6.《硬件课程设计》:在设计题目中,引入嵌入式系统、FPGA及计算机组成等知识,适当增加设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建议在大四上学期开课。基于新的硬件系列课程体系,能够有效理顺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并把硬件课程均匀分散到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同时对重要的课程及相关的知识进行了加强,例如数字电路设计贯穿在整个硬件系列课程中;舍弃了过时的技术,增加了新技术的份量,例如去掉了单片机,加强了嵌入式系统。因此,我们认为:调整后的硬件系列课程是较合理的,它吸收了当前先进的硬件设计技术,保证了知识的实用性,有一定的前瞻性。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是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和生存本领、服务社会的最后一站,教学内容及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不断教学改革,保持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一直是高教课改的目标之一。通过这次课改,理顺了我院硬件系列课程的教学关系,增强学生未来服务社会的竞争力,因此很有实际意义。
作者:李军 崔旭 李建平 单位:1.东北石油大学 2.大庆市萨东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程改革;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项目课程
1.项目背景
计算机硬件检测与数据恢复项目是近几年来全国职业院校兴起的一项技能比赛项目,计算机硬件检测与数据恢复项目以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计算机硬检与数据恢复项目的比赛作为一个平台,来检验的参赛人员在模拟真实故障环境下对故障的检测以及维修、还有就是存储设备数据恢复的能力,来展现职业教育对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和培养高质量专业型人才。
这个比赛项目把目前社会所需要芯片维修技术和数据恢复技术融合到比赛中,对进一步深入学校与企业合作,对计算机检测与数据恢复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来促进职业学校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率。
《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项基本课程,其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硬件与软件的维护、硬件设备维修等专业性知识,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更高层次(计算机硬件检测与数据恢复)知识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计算机硬件检测与数据恢复》这一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硬件方向)开设的一门更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及主要硬件设备(主板,显卡、硬盘)的检测与维修知识,还有存储设备的数据恢复方面,学习课程后所面向的职业岗位是计算机台式机维修、笔记本维修、存储设备数据恢复。
本课程学习任务是根据计算机硬件检测与数据恢复项目技能大赛的相关任务要求,基于计算机主板维修、计算机主板、显示器、硬盘的模拟功能板的维修、台式机硬盘、笔记本硬盘及U盘的数据恢复等操作过程重新进行整合、优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组装、主板及主板仿真功能板的检测与维修、存储设备数据恢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训练,使学生在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及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得到培养。
2.方案实施
2.1课程内容
根据比赛规程所需和实际社会工作岗位在知识、技能和个人综合素养方面的需求,在以后工作持续发展,学习以下包含的内容:电子电路知识、电子元器件的拆卸与焊接、电脑主板电路及各功能板电路的分析与检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安装优化、硬盘故障分析与数据恢复、硬盘故障检测与维修、数据恢复技术基础等内容。
2.2教育目标
本项目培养目标为计算机维护与维修、数据恢复方面的技能应用方面人才。
基本要求:1)具有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能力;
2)对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及设备的调试和应用能力;
3)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拆卸与焊接;
4)计算机组装与测试能力;
5)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安装优化能力;
6)训练及比赛现场的6S管理能力等。
进阶要求:1)对计算机主板各大电路的分析与检测能力;
2)硬盘故障检测与维修能力;
3)硬盘分区信息与数据的恢复能力。
2.3教学安排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根据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比赛项目的操作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模拟真实工作任务重新整合教学的内容,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1)电子电路知识
内容:电路模型及电路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线性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定理、一阶网络的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基本知识、非正弦周期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逻辑放大电路、计算机稳压电源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路分析基础分为电阻电路分析、动态电路分析及正弦稳态分析三大部分。电阻电路分析部分包含: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之间约束关系,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大规模电路分析方法概要,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等内容。动态电路分析包含:电容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二阶电路,冲击函数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交流动态电路等。正弦稳态分析包含:阻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的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
2)电子元器件的拆/焊工艺
内容:焊接技能基础训练,安全用电及文明操,万用表的认识与使用,元器件的检――直插式元器件的焊接与拆焊,元器件引脚成形加工,印制电路板元器件的插装与焊接,拆焊技,贴片式元器件的焊接与拆,表面贴装技术(SMT)及贴片元器件的焊接。
3)电脑主板各功能电路的分析与检测
内容:主板开机电路分析与检测,主板内存供电路分析与检测,主板桥供电电路分析与检测,主板CPU供电电路分析与检测,主板时钟电路分析与检测,主板复位电路分析与检测,主板接口电路分析与检测,主板其它电路和分析与检测,各类功能板电路分析与检测。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内容: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计算机主板的安装,cpu及风扇的安装,内存条的安装,硬盘、光驱的安装,PCI,PCIE、AGP等接口设备的安装,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外部设备的安装,上电测试计算机的方法,,诊断和排除常见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和排除常见外设故障
5)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安装优化
内容:bios的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使用系统盘安装windows xp/7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安装,熟悉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杀毒软件的查、杀病毒、软件更新的使用,常用系统软件,办公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6)硬P故障分析与数据恢复
内容:数据安全及数据恢复技术基础、逻辑类数据恢复技术、FAT及NTFS文件系统详细讲解、硬盘硬件故障检测、存储设备数据恢复技术与数据备份。
7)硬盘故障检测与维修
内容:硬盘工作原理,硬盘主要器件的检测与维修,硬盘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硬盘初始化与引导过程分析,硬盘常见故障维修方法,硬盘软故障的处理,硬盘电路板故障维修,硬盘盘体故障维修,PC-3000工具使用。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1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方式,案例分析,行为引导型教学,反向教学法等方法,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与自觉的参与度。
3.2教学手段
本课程实物展示和视频展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展示计算机零部件的结构和组装过程,给讲解和理解相关内容带来了方便和很好的效果。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案例分析、习题思考题及自测题等放到课程教学网站上,使学生能方便地获取和自学。此外,师生可通过网站进行交流、沟通、讨论和答疑等教学活动,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相互了解,使学习氛围得到提升主要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以及仿真实训教学等。向学生演示计算机检测与数据恢复过程。
4.考核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