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培训学茶艺8篇

时间:2023-10-26 09:59: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培训学茶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训学茶艺

篇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从2013年寒假开始,历时一年多,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与实地考察等方式,通过在雅礼中学周边地区、东塘商区、湖南省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湖南省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丽音艺术培训学校等进行了人数总计为 300 人的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和民众访谈等。为获得最广泛有效的信息,问卷调查法针对学生群体设计,以选择题呈现,采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以确保结果的准确。 

2 调查结果 

2.1学校艺术教育 

经过统计分析,20%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学校收到良好的艺术教育与熏陶,63%的学生学校教育较好,比较有效果,还有17%的学生认为学生几乎不能在学校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培训。由于每个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学生在学校中虽然受到了一定的艺术教育,但总的课时不够多,内容相对单一,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艺术教育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2.2艺术培训类别 

不同的艺术培训的受欢迎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热门的如声乐器乐类、绘画手工类、舞蹈类都占了20%以上的比例,尤其是声乐器乐类,更是有40%以上,深受人们的青睐。而冷门的如朗诵主持类、戏剧表演类都是不到10%,在艺术教育方面存在不均衡发展现象。 

艺术培训的选择是和人们的价值观念相联系的。乐器、舞蹈、美术培训所收获的成果更加有利用价值。而且乐器、绘画、舞蹈比赛比表演比赛频繁,这就给了那些受培训者一个展示的舞台,甚至是通往名校的绿色通道,这样的情况会更加刺激艺术培训种类发展的不平衡。 

2.3培训目的与影响因素 

人们参加艺术培训的目的不尽相同,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36%的艺术培训者希望能够拥有一门特长,26%的参与者则是希望通过参加艺术培训来陶冶情操,23.5%的学生参与艺术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升学,说明现在的艺术教育确实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在艺术教育不断走进人们生活的今天,它的功利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该更多地以修身养性为目的,避免过分的功利化。 

2.4培训方式与价格 

现在为人们所选择的艺术特长培训方式多种多样。有48%的家长或同学会选择小型培训班或者艺术工作室,选择权威培训机构的同学占28%,而选择一对一授课的同学仅占18.7%,还有极少数的同学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进行艺术培训。 

关于艺术培训的收费情况, 57%的中学生选择了收费偏高,但勉强能接受,14.7%的中学生选择了收费昂贵,难以接受,0.7%的同学选择了不清楚。 

因此,中学生选择进行艺术培训的方式跟价格不无关系,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是否参加艺术培训和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参加艺术培训。 

2.5 艺术培训时间 

中学生参加艺术培训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周末,一周参加艺术培训的课时大约在1-2节课的占56.3%,3-4节课的占29.7%,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在课余参与艺术特长培训的时间较少,这与中学生较重的课业压力和家长对孩子成绩与艺术修养的不平衡认识有很大关系。另有7.7%选择了5-6节课,6.3%选择了六节课以上,这一部分学生应大多是艺术生或有意愿进入艺术学院学习的学生, 

3 思考分析 

艺术方面的培养与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而从教育内容来看,目前国内的艺术教育多以基础技能为主,力求‘像、准’而缺乏创作性。其实技能和创作性是互相共存相互补充的,缺一不可。所以各种方式都有优势也都有弊端,最好是将创作培养与技术培养相结合。 

因材施教,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美术、学表演,也不是每个学音乐的孩子经过努力就可以成为郎朗。要成为艺术家,需要天赋和努力,需要家庭的付出,需要精心的培养,家长切勿有“拔苗助长”的心态,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画、去唱、去跳,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只要顺应着孩子的自然规律去成长,孩子迟早都会走上他最擅长的那条路。 

4对策与建议 

政府及学校应重视学生的艺术特长培训,重视艺术培训课程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内艺术培训的投入力度。使学生在学校能够受到效果良好的艺术教育,有利于全体中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培训机构聘用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高的老师来保证教学质量,并加强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考评,提升教学质量。进行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层次的中学生都能在艺术特长培训上有所收获。 

艺术是一个长期积累与练习的过程,贵在自己的督促与坚持,学生应重视艺术教育,尤其是重视学校艺术课程,课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至两门艺术特长培训,加强练习与积累,做到有所收获,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多关心孩子,并能够帮助孩子一起来辨别培训机构的好坏,选择合格的培训机构和老师。 

5 结语 

篇2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情况,探讨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基本与必备条件。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3年及2012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实习的216、189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学生,对其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进行实习前、后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临床思维能力培训基本条件中定期教学查房、临床教学讲座、医疗纠纷防范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必备条件中医患沟通技巧、专科会诊查体、疑难病例讨论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培训非常重要,培训的基本与必备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和完善。

[关键词] 医学生;临床实习;临床思维能力;认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3(b)-0105-04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gnitive of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 medical students

SUN Qinghu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ichu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7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h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by understanding the cognitive situation of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216 and 189 clin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in 2013 and 2012 for survey. Cognitive of clinical thinking skills training before and after internship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SPSS 19.0 software.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internships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including regularly teaching rounds, clinical teaching seminars and medical malpractice prevention (P < 0.01).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internships of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including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specialist consultation examination and difficult cases internship discussion (P < 0.01). Conclus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rain th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basic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raining need further studying, exploring and improving.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Cognitive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我国医学教育必经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医学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1]。临床实习是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医学合格人才的必然途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是贯穿实习的全过程,注重包含医患沟通能力与临床技能训练的综合培训。为了帮助医学生尽快适应从学生到临床实习生的角色转变,四川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教育培训部通过对医学生实习前后临床思维能力培训认知的问卷调查分析,以期改进培训系统模式与内容,更好地为临床实习服务。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并以自愿参加为原则,选取来自不同院校的2012年进入并在2013年在我院即将结束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189人,其中男80人,女109人。随后选取来自不同院校的2013年刚到我院进入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16人,其中男89人,女127人。在临床实习前后对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习前后医学生来源、年龄、性别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参照其他相关研究[2-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院校来源、性别、年龄、临床思维能力培训基本条件及必备条件等方面。调查前,向医学生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所有调查对象在临床培训老师的指导下,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匿名调查的方式,当场回收问卷。

1.3 调查指标

临床思维能力培训需求:分为非常需要、相当需要、一般需要、有一点需要、绝对不需要五级。

临床思维能力岗前培训认知情况:基本条件:安排带教老师、日常普通查房、定期教学查房、临床教学讲座、医疗纠纷防范、标准诊疗视频;必备条件: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巧、专科会诊查体、医疗文件书写、典型病案分析、疑难病例讨论。

1.4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结果采用双人输入Excel工作表,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回收情况

实习前共发放问卷216份,均为刚参加临床实习的本科临床专业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1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实习后共发放问卷189份,均为即将结束临床实习的本科临床专业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2 实习前后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认知情况比较

医学生实习前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的认知不够重视,实习前仅有16.67%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尚有6.94%的学生认为绝对不需要;而实习后认识则有很大变化,认为非常需要的学生比例提高到51.85%,比实习前提高了3倍多,同时认为绝对不需要培训的学生则降低到0.00%;实习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7.353,P < 0.01)。见表1。

表1 实习前后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认知情况比较[n(%)]

2.3 实习前后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基本条件认知比较

实习前后定期教学查房、临床教学讲座、医疗纠纷防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安排带教老师、日常普通查房、标准诊疗视频实习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这表明医学生基本条件认知发生了根本变化,实习后的医学生认识到理论与临床的差距,医疗安全也非常重要,这是在学校学习时无法体验到的内容。

2.4 实习前后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必备条件认知比较

实习前后医患沟通技巧、专科会诊查体、疑难病例讨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临床技能训练、医疗文件书写、典型病案分析实习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这表明医学生必备条件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实习后的医学生认识到医患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临床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

3 讨论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学习过程,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初步具备临床医师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

3.1 临床思维训练是贯穿临床实习全程的重要环节

临床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要通过跟带教老师及自己从业后的逐步摸索,心领神会才能达到一定高度。查房制度尤其教学查房是目前医学实习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通过教学查房,结合临床病例使医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系统化,掌握临床工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用“一元化”的观点来解释疾病的表现,而且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来分析病情,从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检查和治疗方案,系统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积极参加专科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引导医学生养成观察、质疑、比较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6-7]。

3.2 医患沟通能力是顺利完成临床诊疗的基本手段

临床实习后的调查结果表明:现今的医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技能,而且也要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病患者服务。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患关系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与患者沟通是每名医务工作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医患真诚有效的交流是医学活动人性化的具体体现[8]。在临床实践别需要培养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和交流技巧。学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避免“过度热情”,以免为以后的医疗纠纷埋下伏笔[9]。同时鼓励学生主动交谈,关注每例患者的心理需求。学会用言语和行为给患者以关爱和尊重。使实习生在掌握临床技能的同时,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不仅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也是顺利完成临床诊疗活动的基本手段。

3.3 加强实习教育管理,逐步完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条件

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好坏和实习教育管理模式密不可分。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临床实习教学医院、临床科室、带教老师三位一体的系统管理模式[10-11]。医院要承担起实习生管理教育的主要职责,临床科室要成立以临床和教学经验都比较丰富的专家组成的教学小组,负责制定本科室实习管理与教学计划,带教老师除完成实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和实习目标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充实、改进符合实习生学习提高规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医院内形成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的教学管理网络,促进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提升[11]。逐步使之从临床实践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名合格医生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孙琳.医学生临床实习管理[J].中国病案,2011,12(12):28-29.

[2] 何志成,杨妮.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的人文思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74-476.

[3] 李雪梅,欧阳小琳,谭柳春.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J].华夏医学,2009,22(3):524.

[4] 符黄德,黄海能,邓元央,等.外科临床实习带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右江医学,2012,12(5):744.

[5] 毛启刚,李志仁.试论临床医学实习生管理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7 (9):704.

[6] 范玲,邹丽颖.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2):470-471.

[7] 罗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11,32(8):97-99.

[8] 邹湘才.医学生见习阶段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2):161-163.

[9] 范慧,徐援.医学生实习过程中临床思维的培养与提高[J].中国病案,2012,13(3):60-62.

[10] 吴照明,高素珍,崔东涛,等.专科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59-160.

篇3

关键词:干休所医生;培训;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2012-2013年参加学校干休所医生培训班的12期学员,共发放问卷121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9份,问卷有效率97.44%,数据采用SPSS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对于开放性问题答案的整理,得出军队干休所医生培训与学习状况的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年龄与军龄情况:平均年龄39.60岁,平均军龄19.7年。学历分布情况:第一学历:本科生38.5%,大专生60.1%,中专生1.4%;第一学历专业:临床医学93%,卫管3.4%,药学2.8%,护理0.8%;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9%,本科生77.6%,大专生13.4%;最高学历专业:临床医学69.9%,卫管9.1%,药学1.4%,护理1.4%,麻醉0.8%,中医2.1%,其它15.3%。职称分布:高职13.9%,中职64.3%,初职21.8%。工作年限:平均16.16年,干休所任职年限平均为7.75年。

(二)培训和学习需求

1.培训与学习的必要性

对于能否完成本职岗位的工作,68.5%完全能够胜任,30%经过努力、提高后能胜任,1.5%不能胜任。

影响干休所医生工作热情的因素主要有:进修学习机会少(60.8%),对前途发展没有安全感(49%),职称解决困难(37.8%),缺乏职业认同感(28.7%),转业压力(25.9%)。

2.培训次数与形式

对于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的次数,9%参加过5次以上,32.9%参加过3-5次,44.1%参加过1-2次,14%没有参加过。

提高个人业务素质的合理方式依次为:医院进修(69.9%),院校脱产培训(44.1%),岗位培训(18.9%),学历教育(9.8%),自学(0.7%)。

3.院校脱产培训的时间

合适的时间依次为:6个月(30.7%),3个月(16.8%),1个月(16.8%),2个月(15.4%),一年(16.7%)。

4.院校脱产培训的内容

培训的专业知识包括:全科医学(81.8%),急诊急救医学(76.2%),老年医学(59.4%),心理保健(58.8%),合理用药(50.3%),临床用药新进展(47.6%),康复医学(44.1%),临床医学(41.9%),健康教育(34.3%),临床检查技术新进展(34.3%),预防医学(26.6%)。

培训应临床轮转的科室包括:心内科(95.1%),呼吸内科(74.1%),急救科(72.7%),急诊科(70.6%),神经内科(69.2%),内分泌科(60.1%),消化内科(54.5%),急救中心(39.2%),皮肤科(39.2%),社区医院(25.2%),普外科(24.7%),血液内科(22.4%),骨科(20.3%),传染科(9.1%)。

5.院校脱产培训的质量

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为:教员水平(52.4%),授课内容(42.7%),临床轮转科室与学习内容(35%),临床轮转安排与管理(30.8%),培训时间长短(30.8%),课程安排(11.2%)。

(三)当前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参训学员不分类,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医生到工作多年的老医生都在一个班培训、学习,大家需求不同,但学习内容相同,培训效果不理想。

第二,培训内容丰富、先进,但与实际工作需要有一定差距,对于解决干休所实际问题不是很实用。

三、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丰富培训形式,拓宽培训途径,扩展培训工作深度与广度

调查显示,参加培训与学习是提高医生业务素质的主要手段,参加培训与学习次数较少,且培训形式较为单一,成为最影响医生工作热情的因素(60.8%)。

从培训形式上看,医院进修着眼于临床技能培训,实用性强,各干休所距离体系医院近,人员调配、时间安排上较灵活;院校脱产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轮转,培训内容全面,并具一定前瞻性,但培训时间长、培训地点较远,常与干休所工作任务繁重、人员有限产生矛盾;岗位培训紧贴干休所实际,人员与时间安排更为灵活。目前,制度、文件均对院校脱产培训做出明确、硬性规定,但对干休所医生到体系医院进修、干休所内部岗位培训,没有规定与要求,有必要将此两种培训形式纳入培训机制,并将其制度化、常规化,进一步拓展干休所医生培训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干休所内部的岗位培训内容要符合干休所发展实际,如干休所基本情况、本所工作职责、工作方法、本所保障对象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与保健等知识。各干休所可根据本所实际情况、特点,考虑保障对象需求和医生业务素质,将本所培训制度化,并对培训内容作出合理安排。医院进修培训主要是提高临床技能,各干休所根据干休所和医生个人情况,根据就近原则,分配医生到医院进行旨在提高专项技能的短期培训与进修,培训时间较短,重在针对性和实用性。院校培训主要是系统学习一些知识,偏重于理论培训,重点在于对理念和知识的更新,培训时间相对长,重在系统性、前瞻性和开拓性。

除了丰富培训形式外,有必要进一步拓宽干休所医生的培训途径。一是充分利用军队、地方的教育资源进行在职学历教育、执业资格培训,并利用各级各类学术活动开阔医学视野,发展本级特色。二是发挥军兵种、军区医学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在本系统范围内建立医学教育培训网络,组织实施针对基层部队工作特点的规范化培训。三是考虑基层工作现状,鼓励灵活方便的自我学习方式,积极发展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形成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渠道畅通的基层继续医学教育模式。

(二)区分培训对象,开展分层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调查显示,参加培训的学员不分类、“一刀切”,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不同工作年限的干休所军医,处于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任职需求存在差别。为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有必要对干休所医生进行分类,以确定侧重点各异、针对性不同,符合干休所军医职业生涯发展规律、贯穿军医专业发展历程的分层、分期培训机制。

对新医生或青年医生而言,培训内容以了解干休所基本情况,军医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巡诊、急诊等工作程序,并进行内科、急诊科等重点临床科室的轮转培训,使之熟悉临床工作方法与流程,培养临床思维,同时,系统掌握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基础知识,临床用药基本知识,为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等。对中级职称的医生,培训重点疾病的防治与保健、配发设备器材的使用等,同时选择1-2个科室进修,巩固临床知识与技能,提高老年常见病诊治能力,提高独立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对老年医学相关知识要从疾病预防、诊治等向纵深拓展,如学习饮食营养、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知识。对高级职称的医生,其专业发展可能出现分化,一部分仍然以业务工作为主,一部分开始承担管理工作。对于前者,培训要注重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更新,对于后者,培训内容要逐步涉及沟通、协调、领导力等管理领域的知识。

(三)加强教员素质,建立授课评价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调查显示,教员水平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52.4%),一些教员理论功底深厚,教学内容丰富、先进,但对干休所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有差距,对于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不是很实用。

首先,加强教员的代职锻炼,丰富教员的实践经验。在代职渠道上,各院校都有自己的干休所,可以组织教员到干休所进行短期代职,协调与工作都比较便利。针对当前培训任务紧迫的情况,可以组织教员到干休所进行调研,了解当前干休所的实际情况,了解干休所医生的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开展集中培训,使教员转变教学理念。要把握学员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适当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员教学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再次,对于培训的过程和效果,应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以保证培训质量。其中,对于教员,可采用专家督导、学员评价、教师自评等多种评价方法,提高教师授课质量。

参考文献

[1]田丽丽.军队基层卫生技术干部继续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4,(5).

篇4

根据地区分院、林业局政法委的安排和部署,全区检察机关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我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念,提高执法能力,促进影响我院检察事业发展和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检察机关干警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努力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增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构建林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林区提供坚强的法治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院党组积极组织全体干警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全院共有干警19名,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在学习培训阶段,院党组组织全体党员认真通读中央政法委编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学习同志关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讲话;学习、同志在全国政法机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及地委政法委副书记朱洪祥、地委政法委书记郝敬江同志在全区政法机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干警积极参加省院、分院和林业局组织的培训活动。按中央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方式,组织全体干警分五个专题进行大学习、大讨论。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整个学习培训阶段的始终。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版权所有

我院党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是在分院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工作,院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活动的开展,并做了周密安排和部署,随即抽调人员组成“十八站林区人民检察院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学习培训阶段全院干警认真参加每一项活动,把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作为提高自己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执法能力素质的一次机会,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外鉴于行”,达到了省院提出的“六个进一步”。

在开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专项讨论中,每名干警均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在五次专题讨论中都做了专题发言。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院领导亲自抓日常工作、亲自撰写理论文章、亲自记学习笔记、亲自总结心得体会,并把“三个到位”和“四个带头”的每一项工作认真落实到位。

二、认真学习,初见成效。

篇5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 R758.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c)-082-02

2008~2009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100例,均为门诊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16~75岁,平均32.5岁;病程6周~5年,平均13个月。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6~75岁,平均33.8岁;病程6周~5年,平均1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

参照《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1],治疗前均无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疾病,非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能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可追踪随访。中医辨证分五型[2],风热偏盛型:皮疹色赤,瘙痒无度,得热加重,得冷减轻,苔薄黄,脉浮数;风寒偏盛型:皮疹色白,遇冷或风加剧,得热减轻,苔薄白而腻,脉濡缓;肠胃实热型:发疹时伴有脘腹疼痛,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气血两虚型:风疹块反复发作,尤以午后或入夜后加重,舌质淡,脉濡细;冲任不调型:常于经前发疹或经期加重,经后渐消失,常伴有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弦细。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中药治疗基本方:川芎、赤芍、当归、熟地各15 g,地龙、蝉蜕、僵蚕、蒺藜、荆芥、防风各10 g。风寒偏盛型加桂枝、白芷各15 g;风热偏盛型加紫草、牛蒡子、薄荷各10 g;肠胃实热型加生大黄、生首乌各10 g;气血两虚型加黄芪、白术各15 g;冲任不调型加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各10 g,每天1剂,水煎服。西药:服赛庚定每次4 mg,每日3次,氯雷他啶每次10 mg,每日1次。穴位注射取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以上穴位均双侧取穴,每次选取2个穴位进行皮肤常规消毒,用5 ml注射器配6号针头吸取苯海拉明注射液10 mg(20 mg/支)、维生素C针0.5 g(0.5 g/支),垂直进针,提插得气,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每天1次。以上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2对照组服赛庚定每次4 mg,每天3次,氯雷他啶每次10 mg,每天1次,疗程同治疗组。

1.4疗效评价标准

1.4.1 近期疗效两组比较方法均按0~3分的标准对临床症状进行评级,瘙痒:无,计0分;轻度,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计1分;中度,可忍受,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计2分;重度,不能忍受,明显影响生活和睡眠计3分。风团数目:无,计0分,25个计3分。风团直径大小(最大风团):无,计0分,2.5 cm计3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0 h计0分,12 h计3分。

1.4.2远期疗效疗效标准参照《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1],治愈:皮疹和症状全部消失;好转:皮疹部分消退,症状减轻;无效:皮疹和症状均无好转。治愈+好转=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近期疗效评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为(8.53±1.27)分,治疗后为(3.60±3.18)分;对照组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为(8.53±1.27)分,治疗后为(4.60±4.18)分,两组患者的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

2.2 远期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者均于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随访结果见表1,治疗组的治疗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8.0%,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0%、84.0%。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P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3 安全性评估

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3例出现轻度嗜睡、乏力症状,均可耐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压、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

3讨论

慢性荨麻诊是一种病因不明、病程长、治疗困难的常见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以局部毛细血管炎症、出血及水肿为其病理基础[3]。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是患者具有某种敏感体质,在一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态反应,慢性者常反复发作,可历数月至数年。中医称之为瘾疹,本病多因禀赋不耐,营卫虚弱,风邪与寒或热相搏于肌肤,风邪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故治疗此病采用中西医结合[4-5]配合穴位注射治疗[6-7],应用中药四物汤[8]为基本方,活血养血,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配伍地龙、僵蚕、蝉蜕、蒺藜、荆芥、防风止痒祛风,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进行加减。足三里、三阴交、曲池、血海为治荨麻疹的要穴,通过穴位注射,起到针刺与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中药针刺治疗具有调节免疫力、抗变态反应及抗过敏作用,氯雷他啶、赛庚定及穴位注射药物能较好地控制风团和瘙痒症状。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黄庆道,钟南山.广东省常见病基本诊疗规范:第一册[M].2003:476.

[2]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43-144.

[3]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7.

[4]刘爱民.中西医结合治慢性荨麻疹55例[J].中医杂志,2008,49(11):978.

[5]陈文华.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92.

[6]韩春玉,王福胜,于德茹,等.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J].中国针灸,2004,24(8):568.

[7]鲁新明.自血疗法配合药物血海穴注射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12例[J].中国当代医药,2008,17(22):92.

篇6

一般依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以及饮水超声波试验、X线钡餐检查较易确诊。胃下垂程度以胃小弯切迹低于髂脊连线水平1~5厘米为轻度,6-10厘米为中度,11厘米以上为重度[1]。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瘦长体型者、经产妇、因病长期卧床少活动者、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而体质虚弱以及先天性胃下垂者。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加上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劳累过度,致使很多年轻人也出现了胃下垂。许多患者往往是简单的服用西药(如吗叮啉、普鲁苯辛、阿莫西林、阿托品等)进行治疗,效果不佳且容易复发。笔者在基层医院工作,近年来采用中药补中益气汤配合穴位埋线艾熏治疗胃下垂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已确诊为胃下垂患者,其中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为 24-70岁,中度胃下垂26例,重度胃下垂4例。

1.2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进食量宜少(6~7成饱),但次数可适当增加,有条件者每日可进食4~6次。应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粥、发面饼和豆制品等。进食后平卧,可减轻胃对食物重量所承受的负荷,能减轻症状,重症患者食后最好平卧30分钟。切忌食后立即散步,否则可加重胃下垂的症状。

(2)中药内服:①补中益气汤:黄芪30g、人参10g、当归10g、陈皮8g、升麻10g、柴胡9g、白术10g、炙甘草6g。②随症加减:肝气郁结者加白芍、郁金;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纳差者加神曲、山楂;便秘者加麻子仁;夹湿痰者加砂仁、厚朴;久病夹瘀者加桃仁、川芎。③煎服法:清水煎服,首煎加水300mL,煎至20min,取汁150mL;二煎加水250mL,煎至30min,取汁150mL,两煎相混匀,分2次空腹服用,15天一疗程。

(3)穴位埋线治疗:①取穴:中脘、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上脘、关元、气海。②方法:采用注线法,以0/2或0号肠线,预先剪成2~2.5毫米长,穿入12号腰穿针内。刺入穴内,至得气后,注入肠线。透穴时,肠线长度不够,宜作接力注线,或改用大号三角皮肤缝合针穿线。注线完毕,将针孔用小块消毒敷料覆盖。15天治疗一次。

(4)艾熏治疗:①取穴:神阙。②方法:用鲜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患者平卧,将姜片置于神阙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每日一次,每次约15分钟,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15天一疗程。

2 结果

30例患者痊愈10例(临床症状消失,X线复查胃下极回升至正常位置),显效14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X线复查胃下极回升4厘米以上),有效5例(临床症状减轻,X线复查胃下极回升1厘米以上;或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但X线复查未见改变),无效1例(症状略有改善或无改善,体征无改变),总效率96.7%。 转贴于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个体户,确诊胃下垂中度5年余,多次服用西药,疗效不佳,给予中药补中益气汤配合穴位埋线艾熏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X线钡餐,胃下极回升至正常位置。

4 体会

祖国医学无胃下垂这一病名,但由其症状和病机,早在《内经》里就有记载。《灵枢本藏篇》“胃不坚,肉胭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此“胭”字只有《康熙字典》中可以查到,《集韵》巨陨切,音窘。《广韵》释义“肠中脂也”。就是因营养不良,缺乏脂肪,使胃不坚实而下。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加上体形或体质等因素,使胃呈极底低张的鱼勾状,即为胃下垂所见的无张力型胃。

中医学认为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或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致脾胃损伤,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中气不足,摄纳不力,升举无能,故见胃下垂。而中药补中益气汤以黄芪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以收补中益气之功。配陈皮、当归补血,均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为补气方中的使药。诸药结合,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二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故下垂之胃可以自复其位。

中医学认为,中脘为胃之募穴,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上脘为任脉与足阳明、手太阳经交会穴;胃俞为胃之背俞穴;脾俞为脾之背俞穴;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交会穴,小肠之募穴;气海、足三里均为滋补强壮穴位,为保健要穴。刺激以上诸穴,能温通经络,补中益气,健脾强胃,滋补固陷。神阙穴位于任脉,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内连五脏六腑、脑及胞宫,艾熏该穴,可达到回阳、温脏、固脱、提升、保健、补益之功效[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肠线作为一种异体蛋白,埋入穴位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3]。

中药补中益气汤配合穴位埋线艾熏治疗,不仅减少了胃下垂患者服西药的副作用,又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而且疗效确切,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方便实用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颜少敏.针灸治疗胃下垂102例[J].陕西中医,1994,07:030.

篇7

[关键词]信阳;茶艺师培训;现状;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49

茶艺师是指具有一定的茶叶专业知识,并具有较高茶叶泡制表演技术的人员。随着茶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追求丰富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茶艺师的地位和需求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茶艺师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而时尚的职业。

1信阳茶艺师培训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信阳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具有2000多年的种茶历史,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色绿”的独特风格而享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金奖,1959年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在茶艺师培训方面的普及度和推广度却不能够与信阳悠久的茶文化相匹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起步较晚。信阳正式开设茶艺师资格考试始于2007年,当时仅有一家机构――原信阳农业高等学校(现信阳农林学院)组织中级茶艺师资格考试,且仅限于本校茶学专业学生参加考试。二是培训人员少。目前市场上参加茶艺师培训的学生和学员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年龄不一、职业不同。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需求型”,他们多来自茶行业的销售、服务和管理领域,既有茶艺师持证上岗职业门槛的要求,也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另一类是“兴趣爱好型”,他们对茶学、茶艺感兴趣,希望通过专业机构的培训,增加知识,提高素养,缴纳几百到上万元不等的学费参加培训。但目前信阳参加茶艺师培训的社会学员较少,培训规模也小;现有的茶艺师培训以中级茶艺师为主,高级茶艺师较少;现有的培训机构主要是以公办院校办学为主,其规模和知名度仍在不断提高中,且目前尚未开展针对社会学员的茶艺师培训。三是经信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中仅有1家(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能够进行中级茶艺师、高级茶艺师的职业资格评定。

2信阳茶艺师培训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21大力弘扬信阳茶文化

信阳地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考证,陆羽在《茶经》中评价信阳茶为淮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好茶;北宋时茶叶的集散地十三茶场,信阳就占有其三:光山、商城、子安。以信阳茶为载体的信阳茶文化,千百年来始终根植于茶区人民心中,融入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在日常饮茶习俗中得到充分体现。据《重修信阳志》记载,信阳古风,除夕祭祖要“并陈果实酒茗”并“祀土地神、灶神、中溜神、门神、行神、井神”。茶的地位与酒并论,成为敬神祭祖的必备物品。据《茶德》载:“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足见信阳茶区,以茶忠君、敬父母早有传统,且已融入寻常百姓日常生活当中。

但是,如今的信阳已经很少见到如此茶风茶俗,以前的茶馆变成茶会所、茶餐厅,饮酒、打牌成为习以为常的聚会活动之一,喝茶、泡茶似乎已变味许多。年轻一代的信阳人接受的更多是咖啡、红酒、可乐、果汁、奶茶等饮品,对茶的认知程度很低,对饮茶、泡茶、喝茶的耐心缺失,这不仅是形式上的没落,更多的是意识上的淡化。因此,弘扬信阳地区茶风茶俗,让年青一代逐渐树立饮茶风尚,是目前推广信阳茶文化工作的当务之急。从政府层面,以信阳市茶叶办公室为政策实体,大力开展“全民饮茶日”的推广活动,同时深挖信阳古老的茶民俗,通过现代多元化的媒体和渠道向大众传播,从精神层面让新一代信阳人关注茶、了解茶文化;从企业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茶艺活动,树立信阳茶文化品牌,让茶更加深入人心。比如茶叶企业在春茶上市期间开展“信阳毛尖开放日”活动,带领年轻消费者参观茶园、茶叶加工厂,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茶叶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从而重视饮茶;茶馆企业可开展带有信阳特色的信阳毛尖茶艺表演活动,优美的茶艺表演通过独具特色的茶艺解说词、信阳民俗曲调为背景的音乐,将更好地展现信阳茶文化的特色。

22开展特色茶事活动

近年来,信阳茶文化、茶事活动逐渐丰富起来,除了常规每年举办的信阳国际茶文化节、茶业博览会之外,信阳毛尖春茶开采活动、茶文化进校园、小学生茶艺表演比赛等活动也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活动举办规模、频率和水平逐步提高,通过以茶为媒的各种茶文化活动的高水平展示,良好实现了信阳茶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但目前信阳现有的茶事活动主要是经济发展层面通过茶叶带动农业、商业发展,茶叶和教育行业的结合只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活动,茶文化与民风民俗的融合、茶文化与具体艺术形态的结合等领域的茶事活动尚未开展。因此,开展更多以茶兴文、以茶育人、以茶入艺、以茶作礼等具有特色的茶事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信阳人深刻感受到茶文化、茶艺的吸引力,推动茶叶与经济、文化、商业的共同繁荣发展。

23拓宽茶艺师培训渠道

目前信阳市茶艺师培训机构有两种,一种

是社会培训机构,主要针对社会人员开办;另一种是高等院校(以信阳农林学院为典型代表),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开展茶艺师职业资格评定活动。但随着社会对茶艺师职业需求的增加,一方面,现有的茶艺师数量尤其是高级茶艺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茶叶企业、茶馆、茶会所、酒店、旅游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信阳现有的茶艺师社会培训机构数量较少,其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也不高,企业的认可程度、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对于茶艺师培训行业,培训机构的资质、师资水平、教育经验等条件决定了茶艺师培训的效果。结合信阳市现有资源来看,整合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的教学资源匹配社会化学员的需要,将是解决目前信阳市茶艺师培训渠道问题的关键。高等院校开展茶艺师的培训工作,以多年的茶学专业教育为积淀、以双师双能的教师资源为主导、以职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独特优势,可以有效保障茶艺师的培训水平;同时,这种结合将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大大拓宽了教师社会实践的渠道,提升了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服务社会的能力,更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重要功能的体现。

3结论

综上所述,信阳作为国内绿茶主要产区之一,茶叶产业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信阳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之一。在经济繁荣带动下,信阳茶文化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复苏发展,但是还是难以满足消费者日渐增加的实际需求。因此,加大弘扬茶文化的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拓宽茶艺师培训渠道,进而促进茶艺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从而推动信阳茶文化、茶产业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月琴,王荣华茶艺师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读书文摘,2015(12):87

[2]卢祺义上海茶艺培训工作的回顾和现状分析[J].农业考古,2005(2):78-81

[3]公刘子茶艺师职业培训之由来[J].中国茶叶,2012(7):32-33

[4]程善兰苏州茶艺师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考古,2013(5):98-100

篇8

卦卦:随着当下研习茶艺之风日渐强盛,许多的人都开始接触、学习茶艺,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群体主要有哪些?

Echo:其实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学习茶艺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在茶艺方面的部分技能是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我目前就在一家茶企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简单地接受企业的安排,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但身边的同事也不乏自己去单独接受培训班的情况,有的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有的则是出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有点则是因为在事业上有更高的打算。

天上客:现在国内其实也有不少行业都涉及到茶,比如茶行业的媒体工作者,一些从事设计方面的人员等,虽然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对他们在茶艺上作出硬性要求,但是为了能够得到对茶更为深刻的领悟,她们也有很多从了解茶文化走上了学习茶艺的道路。

吴雅真:20年前,我便从事茶艺培训方面的工作,在当时,许多都市的白领都已经开始对茶艺培训产生兴趣了,在她们看来,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精神文化素养,陶冶情操,还可以拓宽个人的交际圈。后来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茶艺作为一种技能学习,许多学校也都添加了茶艺作为一门专业来学习,而其中职专的学员占了很大的份额。现在许多非茶企业也会为职工报名参加我们的茶艺培训班,茶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卦卦:不同的人对茶艺的培训肯定也有不同的需求,那么根据不同的需求,目前茶艺培训主要有哪些模式?而不同的模式主要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Echo:现在很多茶企都在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茶艺培训模式,这些专门针对企业员工开设的课程,一般都有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而其相对应的考核制度也相对完整。茶企的茶艺培训模式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的文化背景上的,不同的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形成专属自己企业的茶艺。另外,茶企的茶艺在性质上往往也会分为两种:一种为实用型。这种往往服务于企业各大门店的茶水试品,是一种较浅显的茶艺,通常简单易学;另外一种为表演型。这种往往服务于企业文化展示的茶艺队,很多是结合舞蹈动作进行展示的。

天上客:师傅带弟子,这是中国比较传统的一种教授方法。这种模式的教授往往强调因材施教,能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学,而这种教授模式也相对深刻,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技艺传承下去。与此同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也存在无法大量教学、学习时间相对长的问题。此种教授模式目前在中国还比较低调,并未形成较为清晰的茶艺流派。另外,当茶文化在一个地方的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茶艺就变成日常生活的技能,形成民间处处有工夫的现象,就好似潮汕和闽南一带的人。几乎人人都懂得泡茶。

吴雅真: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茶业市场的扩大,茶艺培训班已日益成为培养茶艺方面人才的重要模式。茶艺培训班的教学往往是帮助学生获取茶艺师资格证,所以许多正规的茶艺培训班也具有相应的门槛。随着高校茶艺课程的逐步增多,每年不同的学校都会举办相应的茶艺大赛,许多职专学校也会对学生的茶艺技能进行强化,于是便诞生了许多专为高校而设的师资班。这些班级往往也会像高校一样设有不同级别。现阶段,许多高级茶艺师也逐渐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通过工作室,茶艺师可以与政府、企业、个人进行直接的合作,所以茶友们也可以通过工作室直接跟随茶艺师进行学习。

卦卦:既然存在如此多的学习模式,那么学习者又该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正确地选择培训的方式呢?

Echo:我觉得在学习前,自己要清楚参加培训的目的。就像之前说的。茶企所开设的课程都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的工作需求了,而人来人往的工作交流也能丰富很多茶文化方面的知识。但总会有一部分职员出于兴趣、升职、加薪等各个方面需求特意报名培训班,由于目标清晰,加上自身的基础,他们往往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我觉得自身的需求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不要只是因为一时兴起,或者随波逐流地因为别人在学而开始一段学习的旅程。

天上客:这种选择确实要因人而异。我认为一方面如果作为一种职业需求去学校,最好选择应聘的企业的茶艺培训,在商言商。但另一方面,如果把茶艺作为个人兴趣爱好的话,我建议采用师徒制的学习法比较好,可以学习一辈子。所以在选择前,一定要对自身的情况作出充分的评估。因为只有对自己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有些初学者在学习茶艺之前对相关的了解是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而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茶艺前其实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非常高的领悟,那这些不同情况在学习模式上的选择肯定是不同的。另外,茶艺很多时候就是茶文化的一种载体,所以在学习茶艺的时候,也应该对各大茶类进行充分的了解。

吴雅真:我觉得培训班的正统正规性是茶友要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只有正规的培训班,才具备真正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学习者提供正确的茶艺引导。而随着网络日益的发达,很多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对培训班有所了解的人进行充分了解,继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不同的老师也会有自己的茶艺风格。所以不同的培训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内容,比如范增平有其独创的“三段十八步”行茶法,而我在泡茶表演这方面的教学则是以自己创建的“闽氏功夫茶泡茶程序”为主。不同的内容一定会存有风格差异,所以茶友们在面对众多的培训模式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卦卦:当下茶艺流派也日渐增多,其中有的流派对茶艺培训要求非常严格,许多动作姿势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而有些流派的茶艺培训则较讲究随性,大家是如何看待这种区别的呢?

Echo:在我看来,规模化的内容就意味着相对简单。因为规定较为严格,很多内容并不需要学习者过多的专研。固定的要求更有利于规模化,特别是企业培训这一块,在这个讲究效率与速度的时代,这也是艺术与时俱进的表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