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5 10:55: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职本科;协同培养;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33-02
一、引言
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民航业的高速发展,不仅表现在大量飞机和机场的投产运营,还表现在更多大型操作系统的升级换代,这就需要大量能够娴熟驾驭新系统的一线高级技术操作人员,除此之外,还需要大批一线管理者等高质化知识技能性职业劳动力。作为民航地面运输服务岗位群的传统对口专业,民航运输专业高职教育目前仅限于专科层次,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民航业发展的需要,这就亟待民航高职院校进行制度创新,以多种方式开展高职本科教育。由于现有民航高职专科院校目前正处于内涵建设阶段,升格为本科的条件尚未成熟,若在短期内将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很有可能出现高职教育质量的滑坡或高职教育体系上新的断层。此时,民航高职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协同培养人才成为民航高职专科院校开展高职本科教育的最优选择。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正在探索与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民航运输专业/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2+1.5+0.5)”协同培养工作,各项调研及理论研究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为了达到在原有教育层次基础上有效衔接并高质量培养民航运输高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需要两层次院校进行认真的探索论证。确立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高职专科与本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现状
1.高职专科“民航运输”专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现状。民航运输专业是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培养目标是围绕民航客票销售、民航旅客地面服务、民航货物运输服务等民航地面运输服务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培养具备扎实职业能力,服务于机场、航空公司、旅行社、航空快递公司等民航相关企业一线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民航运输专业校企合作建成了计算机订座实训室、民航货运实训中心等5个校内模拟性生产实训室,还与南方航空公司、广州白云机场等22家单位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与实训设备功能齐全,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90%以上。校企合作制定了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标准,建成了省级精品课程《民航计算机订座》1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基本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提倡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目前学生实训课时达到60%以上。同时,学校还大力推动“双证书”制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外实习活动,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这种学校文化的影响下,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近三年就业率均达96%以上。
2.本科“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现状。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管理科学方法,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系统分析和解决民航运输企业现实问题实践能力等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毕业生主要对口在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企业从事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等管理工作,或在行业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相关院校从事科研及教学等工作。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绝大多数是本科学科型课程,学术型倾向明显,与高职专科以工作过程为引导开发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显著不同。虽然“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也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也有一定量的实验、实训时间,但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基本仍属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该专业教师学历和职称普遍较高,但“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不足,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上的理解还处于“浅层次”,相关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阶段培养方式有显著差别。
三、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显著差异是影响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以上对高职专科与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可知,“民航运输”专业以“民航企业一线操作岗位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思路更加清晰,培养目标更加具有“职业性”,大量运用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更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多年来民航运输专业为民航地面运输服务一线业务岗位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这些毕业生大都兢兢业业地在基层岗位工作,有少数通过努力已经成为基层业务主管甚至中层管理人员。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高职专科过于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得绝大多数的高职专科毕业生,向管理层迁移的能力可能处于相对劣势。另一方面,由于“民航运输”专业带有典型的职业特征,其毕业生如果想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往往很难找到对口本科及研究生专业,从而无法实现其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梦想。“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虽然以“民航企业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但由于民航企业的管理岗位倾向于招聘211、985高校的毕业生,导致该专业学生近年来绝大多数流向民航地面运输服务一线业务操作岗位。因此,“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目前人才培养的实际规格和社会实际需求脱钩,其人才培养定位一直在“理论学术型”和“实用技术型”这两个类型中左右徘徊,处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性的夹缝之间。
2.缺乏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是影响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二。由于目前高职专科和本科协同培养的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错位、课程标准各异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开设的课程内容部分重叠,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也存在重复和脱节现象,缺乏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本科专业部分课程在高职专科阶段已有涉及,只不过课程名称略有差异而已,相关的专业实践训练也有与专科阶段重复现象。例如,本科阶段的“订座系统上机实验”总共只有1周20课时,占1学分,专科阶段同类课程“计算机订座”共20周60课时,占2.5学分,全程都在订座实训室进行,高职专科的授课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订座业务技能。
四、如何破解高职与本科协同培养困局
1.高职与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实现统一。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方面,为了顺应民航业产业升级转型的大趋势,“民航运输”专业亟须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为民航企业培养大批地面运输一线岗位需要的管理者和能够实时驾驭新系统的高级技术操作人员。另一方面,随着民航企业近年来岗位招聘需求的变化,“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当从原来的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向“实用技术型”人才转变。联办专业高职与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逐步实现统一,具体来说,在高职专科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能力,达到相应工种初级技能等级标准,例如民航售票员(初级)、民航客运员(初级)和民航货运员(初级)。本科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并达到相应工种中级及高级等级技能标准。无论高职专科还是本科阶段,课程标准都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走技术学范式,开发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在技能成长过程中丰富知识和涵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高职专科与本科实现课程一体化设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
2.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就目前两专业的课程设置、实训条件和师资状况来看,要完成课程一体化设计,短期内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在分段培养课程设置上,根据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各阶段具体定位,构建“知识体系+技能体系”的课程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科学设计“分层化”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根据高职和本科不同层级的能力标准,将原有高职、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有序调整课程内容,接口实践课程的配置,更加突出专业课程实践技能。在开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时,可遵循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三大步骤,逐层分析推进,确定高职课程与本科课程的区分点。为了顺应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开设管理学、经济学等公共选修课程和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引入“学分制”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实现高职与本科顺利衔接。这样可以使人才培养既满足了不同培养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又没有脱离职业教育的轨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2,(03):18-23.
[2]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职教论坛,2003,(1):19-23.
关键词:人才培养 大学生 科研 服务体系 构建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强调,“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①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高校担负着加强自主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之一是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与学生自身的科研兴趣、素养有关,同时也和学校的科研条件等因素有关。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等情况,笔者就所在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98.3%。
1.大学生科研的现状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来看,大部分同学对科研有一定的认知,尤其以大二、大三年级同学认识更深刻。大家能认识到做好科研不仅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有些同学通过努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笔者发现大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科研意识问题
经调查问卷统计发现,大学生中未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占调查总数的60%,靠自身独立申报参与科研活动的占5%,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占20%,参加“挑战杯”等科研竞赛的占15%。
调查表明, 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人数较少,尤其依靠自身实力参与科研活动的更是少数;这表明部分同学并未意识到参加科研活动的重要性,也未认识到参加科研活动与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总体来看,大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数量较少,若无教师的悉心指导很难有较高水平。
1.2科研工具使用问题
就科研工具的使用情况而言,在问卷调查以及与大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大家普遍使用的科研工具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对中国期刊网等专业性网站而言,大一、大二年级同学普遍感到陌生,只有大三较少同学有使用的经历。对于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虽然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家的学习、使用大多仍局限在课程上;课程结束后,几乎无人使用。这表明:大学生对科研工具的使用较为陌生。作为一名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要学会并能熟练使用科研工具。
1.3科研成果问题
科研成果包括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等。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到80%以上的同学,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就发表的科研成果而言,依靠自身实力独立撰写的为30%,与教师合作、教师指导撰写的为70%。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科研的总体水平较低,需进一步加强指导。
2.大学生科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自身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的访谈表明,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尤其以大一的同学为典型。部分同学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加上平时课程较多、缺乏开展科研的条件和工具,导致难以集中精力开展科研工作。
对于有意向开展科研工作的同学而言,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随意性,部分大学生做科研是凭借个人兴趣,没有计划;被动性,有的大学生被动地参加科研,缺乏主动精神;脆弱性,有的大学生在开展科研之初志向远大,但当碰到困难时,就失去了信心。其原因在于个人意志不坚定,缺乏毅力、韧性。
2.2外部因素
就外部因素而言,包括学校、教师等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目前,各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情况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科研的服务也由专门的单位——科研处负责;虽然各高校均鼓励学生科研,奖励学生的科研成果;但是,学生科研的服务体系并未完全建立,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资金不足,学生科研活动资助经费少;精力不足,对抓好学生科研精力投入不够,对学生科研缺乏足够关注。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有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考核,压力大,几乎没有精力指导大学生科研。有的教师对学生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认为只要学生把教材上的内容学好就够了。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但缺乏足够的学术性, 不能给学生以有效的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没被激发出来。
3.构建科研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
3.1学校、学院层面。各高校都应努力构建大学生科研服务的体系,通过相关制度、平台等方面的建设,来推动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应成立学生科研管理工作小组,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团委, 由团委负责学生科研的组织和管理,与之相对应,各个二级学院也由学院分团委负责。②有了相应管理机构,学生科研服务就有了依托,会使学生科研工作有大幅进步。
设立相关机构后,应通过制定管理、鼓励等制度来激励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切实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创新能力。2010年11月,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专门下发了《学生校外获奖奖励办法(试行)》以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文件指出,学生“在正式刊物上的,按刊物的级别给予奖励:一级刊物,奖励2500元/人;二级刊物,奖励600元/人;一般刊物,奖励300元/人。”可以看出管理学院对学生奖励的力度非常大,制度的激励作用效果明显,学生科研的兴趣提高了很多,成果较多。以07行政1班景栋同学为例,他一人就发表了2篇论文。
高校还应积极扩展科研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科研平台建设一定要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来开展,可以通过专业实验室、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展开。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和舟山市旅游局、定海区昌国街道、普陀山大酒店、宁波开元大酒店、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合作建立了多家实习基地,这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增长。
3.2教师层面。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育学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位好的教师要能让自己的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要学会自主学习,挖掘自身潜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尤其是专业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专业教师应当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的研究,扩展学生的视野,以提升学生开展科研所必须具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研究,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使教师的科研项目加快进行,取得了较好效果。如:李年涛同学在随付国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论文《舟山群岛新区视角下外来新居民问题研究——以定海区城东街道为例》的撰写,并发表在《管理学家》杂志2011年第12期。
4.结 语
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等学校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科研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推动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科研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浙海院管理〔2010〕20号)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剑峰,周燕 《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5)
[2]张佩芬,袁红辉 《大学生科研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注 释:
①http:///newscenter/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c)-0088-02
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当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结合体育表演的特点以及人才需求确定的,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应当涉及到人才的类型、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等内容,以此为依据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为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教学奠定基础,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设置的意义
(1)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为我国体育表演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体育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体育产业相关的职业和产业也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这为我国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机遇。然而,从当前我国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来看,尚不能满足体育表演事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很多体育院校都对自身的课程结构做出了调整,并且纷纷设置体育表演专业,这对于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体育院校设置体育表演专业,可以促进体育院校课程教学实践效率的提升。体育院校的基本目标在于为培养具有较强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体育人才,与此同时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传统的体育院校中关于体育表演的课程学习,往往存在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效率,而体育教育与体育健康、体育表演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通过体育表演专业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艺术素养的全面培养,同时将体育文化渗透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运动技能,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体育院校开设体育表演专业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育院校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体育院校的持续发展。在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院校也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扩大办学规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为体育院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
2.1人才类型的设定
人才类型的设定是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的基础,只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展特征的人才类型,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在人才类型方面具有综合型、高素质等共通性,而体育院校的本科专业人才设置,还应当考虑到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情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由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需要从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课程结构方面着手,尊重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2人才培养方向的确定
培养方向的确定,指的是根据未来人才将要从事的职业类别或者行业特征,明确专业课程的发展方向,而准确的人才培养方向也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通过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来看,大多定位在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职业的发展方面,也有体育院校将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方向确定为从事体育表演和艺术表演的人才方向。而无论是从事技能培养还是教学方向的培养,都要以突显体育表演的专业特点为基础。对于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难免与体育专业以及艺术表演专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而为了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体育院校应当着重加强自身体育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的建设,增强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才的综合竞争力。
2.3人才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的分析
人才的素质、知识以及能力结构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只有经过细化诠释,才能增强其针对性与可行性。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具备体育与艺术表演综合技能的人才,是体育院校体育表演的发展需求,所以在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的培养方面,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才的素养体现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制定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为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在知识结构的培养方面,体育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应当作为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从人才类型和培养方向的实际定位出发,结合体育院校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最后,在人才能力结构方面也要注重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包括表演、管理、训练、创作等多项专业能力培养,从整体上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
3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发展路径
3.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学生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为了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科学性。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院校体育表现专业需要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3.2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
对于体育表演专业来说,学科的专业化程度对人才的培养成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为了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且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提高专业科研能力。对此,需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要保证专业知识的多元化发展,注重体育表演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播,丰富体育表演专业的知识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
3.3积极介入和服务社会生活
体育表演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也需要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才能实现体育表演实践能力的增强。将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可以为体育表演专业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对体育表演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层次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从社会实践中吸取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增强人才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就业率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关系到高校专业发展战略实施进程的重要因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专业教学特点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人才的类型、培养方向以及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体育表演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并且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作用,促进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廷立,刘晓宇,魏旭波,等.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艺术实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77-81.
[2]郭希,谢军,屈红林,等.我校开设体育表演本科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1):148-151.
[3]李敏,张大超.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表演专业表演基础元素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49-50.
[4]朱建伟,陈玲.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5):85-86.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新课标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中小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和社会体育工作者系统工程的重任。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先后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除掌握基本运动技术外,还应具备教学、训练、组织、裁判等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找出与“新课标”要求存在的差距,明确培养定位,探索改进优化方案,切实做到更新教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执行现状
(1)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制度。现行的体育教育教育专业招新主要通过:划定体考分数线,对体考上规定线的考生按高考文化成绩择优录取;划定高考文化分数线对上高考文化线的考生以体考成绩由高至低录取;以及体育特招形式录取。在对某省关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体育动机调查研究中显示只有7%的学生是真正喜爱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专业且专业水平较高,78%的学生是因为文化不好,欲求临时学体育低门槛入学且运动能力较弱。这一招生弊端,导致学校无法招收优质生源,而所谓的体育专业学生也因为身体条件限制无法跟上学校培养目标和计划,久而久之削弱了学习积极性,最终造成专业技能不强、教学能力弱、裁判水平不高、组织管理能力进步迟缓等恶性循环。
(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系统开展的好坏决定体育工作者的质量,而其课程设置的质量则直接影响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优劣。毛丽江等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国内外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单一、课程设置片面各学科间相互独立、结构设置不合理表现在技术课时多但效果差,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衡,仅开的几门选修课成为“选修中的必修”。见习、实习课程安排过于紧促,限制了学生亲临课堂体验教学的机会,加上多数高校师资、场地条件有限等。以上诸多不足直接导致学生无法贯通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实际体育知识及实践能力较弱,跟不上时代市场的需求,毕业后难以真正满足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需求。
(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及执教方式现状。在各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基本能满足示范等教学要求,但是对于体育教学教法、课堂组织方法、临场应变能力水平则参差不齐,相关的体育心理学、体育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等体育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课程开放知识技能,难以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技术教学。
(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科研能力现状。
①“教”与“学”方面:新课标指出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按着固定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执行课堂任务,具体运用中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忽略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而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明确目的、被动盲目;学习一味的强化专业,淡化了基础;忽视教学技巧、课堂组织方法等经验的积累。这样一来,老师成了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成了学习运动技能知识的“容器”,并未建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性课堂。
②在科研能力方面:由于经费限制,很少高校有经费与技术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学生唯一接触到的科研实践只是毕业设计或是毕业论文,学生不能亲身参与体育科研调查而缺乏最客观的信息反馈,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科研的能力。
2 新课改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探究
2.1 优化招生制度,引进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
从现行的体育专业招生制度来看,各省体考只是单纯片面得考固定科目,而学生为了考试也只是机械得应考。体考应从考生的综合能力来评价,避免只是应试得过单一科目,而其他体育常规项目几乎为零的现象,所以在招生方面,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招生制度,保证引进优秀体育人才是前提。优化体考制度不仅选好了才,也为学校教育打下了隐形基础。学生不需花大量时间攻克必修课,而是能根据自己爱好、社会需求拓展性得学习其他专业项目,从而真正做到“一专多能”满足中小学体育教育需求。
2.2 完善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改革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重视对中小学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出新的挑战。(1)合科学安排课程,注重学生个性能力培养。(2)强化术科教育,突出教育课程。(3)立足社会发展,拓展技术教育课程。
2.3 立足高校师资教学,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整个基础体育教师角色转换与教学定位,由体育教学大纲的“监督者”或“操作者”转向体育课程的“构建者”与“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思考者,学生学习的牵引者和推动者,评价过程中的领路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否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具有较宽知识面且多种能力兼备的体育师资是个关键。(1)提高教师体育理论文化水平,启发学生多学科综合发展。(2)优化职称评价体系,重建“教”与“学”关系。(3)加强教师职业培训。
2.4 立足新课标,强化学生师范技能素养
(1)开展教学技能理念教学,强化师范意识;(2)结合实际,开展教学技能课;(3)严抓教育见习,规范教育实习。
2.5 建立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体系
高校体育院系培养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均为中小学师资,高校体育教育培养方案很大一部分来自新课改下的体育教育需求,而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关键看师资水平。高校与中小学为互补的关系,应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小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基地,高校则定期派学生参与实际教学,在实际过程中总结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而中小学可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且有多年中小学教学经验的教师定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讲座、传达中小学体育教育最新指导思想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国内外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综述
(一)国外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
国外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长期发展和演进的教育背景,至今仍领先于我国。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有学者提出:由于在知识经济中高等教育的作用十分凸显,当代要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并在评价学生竞争力和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与标准进行阐释。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的最重要原因,这些国家大多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并用结果来指导人才培养工作[1]。3.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方法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欧美等国家之所以能发挥有效的高校评价功能,是因为英国将其高等教育的评价主体设定为研究委员会,他们根据企业界和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评价结果进行评价,才能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2]。
(二)国内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
我国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比较缓慢。针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两方面。1.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国内研究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办学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3]。2.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国内研究者主要从办学定位、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三)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由于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发展缓慢,而且具体研究大多集中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等影响要素方面,所以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从教学质量保障主体角度来说,大多数集中在对院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理论研究,而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较少。
二、重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要进行转型发展,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思考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我国高等院校在育人中的固有化格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同时,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有满足转型需要的规章制度,有满足于转型需要的信息化环境,有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应用型地方本科教育的基本特点
1.培养目标的创新性应用型地方本科教育强调的应用性不同于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现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性”不只是对现有工艺、技术、方法的传承,更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拓展及创新[4]。2.培养对象职教和普教的融合性普教与职教相融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把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技能型培养目标吸纳到自身的人才培养对象中,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联合职业学院开展职业培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强化灵活、多元的特性等。3.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人才的培养、教育和研究基地,在知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其培养体系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全力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联系与合作,构建学校与地方社会资源共享、需求互动的办学机制,实施开放办学。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取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培养人才的绿色性培养人才的绿色性就是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从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等多角度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唯其如此,学生才有多向度发展的可能,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实现可持续发展。5.培养理念的创新性教育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逻辑起点。应用型地方高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将教育理念同创新性结合建构,改变原有的教育目标,向创新性培养目标转变。与此同时,相应的教育特点、教育模式和教育内涵等方面也应转变为包含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教育特点对人才培养重新定位。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一方面,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全面而协调地发展,能够面向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另一方面,该类院校有别于非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该类院校主要培养地方急需的专业人才,并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2.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类型可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种。而应用型人才应该既具有上述三种类型,又具有宽厚理论知识和扎实基本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结合自身的学科及专业优势,在定位上体现出应有的类型特色。3.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人才培养层次可分为三层:基础层次技能应用型,主要由专科院校培养;中级层次知识应用型,主要由应用技能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层次创造应用型,主要由部分重点大学来培养。因此,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层次应该是中级层次的知识应用型,其结构应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相匹配。同时,还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5]。
(三)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现产业需要与专业开设的对接在实施“三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首先,对其专业结构进行整合,进行深入的教学体制改革;其次,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以本校核心专业为重点和目标,调整整个专业设置;再次,适量发展应用范围较广的专业,缩减部分招生规模过大或用人单位学历要求较高的专业;最后,根据专业数额优化专业结构。2.形成就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学校应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推进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课程改革。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应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素质标准相对接,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需要。3.实现生产步骤与教学步骤相对接学校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其现有专业的教学步骤与企业生产步骤能够良好对接。学校不仅可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还可吸引相关企业进校投资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实习业务,从而实现生产步骤与教学步骤相对接。
三、构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协作育人”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也应得到充分肯定。
(一)实现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高校的归宿,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所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是如何实现目标。可通过专业能力、用人单位反馈、发展潜力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目标,在此基础上,着力提出对学生发展潜力的检验(见图1)。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工作是由多主体参与、多因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相辅相成,直接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质量构成要素代表了学校的办学质量[6]。由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所涉及的评价指标非常复杂,所以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分层次的结构梳理,才能准确进行评价。课题组认为该指标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可通过以下指标反映出来(见表1)。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共性存在,因此,总括指标大同小异,本指标体系的主要不同是对于明细指标的选取,集中体现了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
四、结束语
摘 要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高效率的追求是任何一个企业、单位、个人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也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为提高自身整体实力所比需要努力的方向。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也是社会体系中的一份子,其自身的绩效管理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工作效率,也更影响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现象,本文就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和解决措施做些探讨。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措施
一、事业单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结构不合理
人才是任何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人才日益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一点在事业单位中也同样如此。当前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问过独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事业单位在人才的引进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如杭州市事业单位人员多,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截止2010年底,杭州市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0226人,共超编1206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2065人,超编506人。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员2698人,超编684人。很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过多,超岗配备并占用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和岗位,造成人员结构性超编和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我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情况,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极其紧缺,却又常因单位满编、超编难以引进。
(二)后备人才培养不足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以及事业单位都设置了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着其企业引进人才的重任,而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单位,在人才的引进更为严格,单弊端也众多。国家统一考试是大多数事业单位引进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的人员编制制度的影响桎梏其在人才引进的自主性。一般而言只有当事业单位人员出现空缺,有编制名额的情况下才会通过考试引进人才,而国家考试每年都有着固定的时间与次数,因而当单位出现人员不足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及时赶上了国家考试得以引进人员,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工作能力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三)人才引进制度不够科学
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在人才的引进上更为严格,人员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但是也同样具有另外一个弊端也即模式化与僵硬化。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主要是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通过丰富的、各专业、各方面的知识的综合考试择选出达标的合格者,之后通过面试环节进行考核,虽然整个引进过程较为全面,但是缺忽视了另外三个重要的方面。其一、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未得到体现,眼高的手低,高分低能的考生在我国教育当中不胜枚举,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同样存在;其二,考生的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没有得到考核;其三,考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考核,依旧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怪圈,考生仍旧在题海战术中获胜,而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单位当中尤其是科研单位中,考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尤为重要,创新是会计进步的源泉,是民族与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人才激励机制不明显
事业单位由于属于国家体制中的单位因而具有一定的行政模式的缩影,大都所上级领导者不但身居要为而且具有至高的权力。虽然事业单位也设有人流资源管理部分但是在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以及激励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不听级别之间的人员难以实现公平竞争,公正的考核时当前亟待与改善的环节,阻碍着内部人才的积极性的发挥。在科研单位体制中,排资论辈的痕迹也同样较为明显,老资历等老员工在科研基金的申请环节比新人更具优势,这种不以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为基础的模式,难以全方位的发挥出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恩能力。
(五)人员培训不足
由于绩效管理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操作,以达到真实有效的结果。但是在现实中许多事业单位是不具备专业的绩效管理人才,同时单位部分人对其认识不足,因而就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是管理者和考核者缺乏应具备的能力,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其它环节的失效。从实际中不难发现大多数事业单位新人在工作中处于自我摸索的前进当中,在创新能力上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提升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人才建设机制
当今社会竞争的压力不断升级,其最终的体现就在于谁具有高素质的、高技能的才人上,人才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乃至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因而事业单位在运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方面要实现其管理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人才建设机制。例如,积极向社会招聘英才,建立一个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同时要把好人才质量关,不仅是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其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其二,对现有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以制定一个完善的培养机制。在其现有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以增加其知识储备,提高其工作技能,使其充分与时展接轨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而在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做出应用的贡献,使之有效的发挥出会计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是会计信息化在事业单位蔓延,提高其工作效率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管理好资金,使之功效最大化发挥。
(二)加强人才的培养
由于人才在单位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其素质的高低对单位形象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而应当着重的对内部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做到各方面协调同步发展。人员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搞定是对单位职业素质与整体发展潜力表现的认定,是培养创新人员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其一,要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为目的的培训,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二,建立科学的可考核机制,强化内部竞争制度,是人员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意识由内而外得到全面的体现。
(三)创造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环境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领导的重视,更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的意志不仅需要艰苦的催发也同样需要稳定与团结的氛围的支持。如当前我国神九飞天的成成功不是某个人的成功而是整个航天系统的功劳,是一个科学发展,鼓励创新,不断进取的环境在积极推动着我国航天人的斗志,使之在面对困难时不退随,不回避,而是不断探索,不断求创新去应对。因此,在事业单位中应从内部文化入手,建立公平有序,鼓励创新的环境,消除其后顾之忧。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
如何用人使之发挥出最大的能动性,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是事业单位乃至我国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当前绩效管理是较为受到欢迎的措施。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着天生的弱点,而鼓励往往是最想获得诺亚方舟,因而在事业单位中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为人才的发展提供适当的鼓励政策:一、在全单位实行鼓励创新的理念,充分调动起积极性;二、根据创新的价值大小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使之认识到自身价值以及归属感;三、建立典型与保养制度,通过表扬创新人才来刺激后背人才 “斗志”。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理论研究上也将会获得重大突破。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将来的时间中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也必是越来越重要的,因而事业单位应积极面对自身在人才培养之中的不足,制定合理的措施改变现状,提升人才培养与创新的管理制度,为促进人人的发展与创新意识的提升做好铺垫,使之作出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孙锐,石金涛.变革环境下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应用型;商务人才;商科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与经济发展的提高,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应用型高等学院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存在,其办学理念以及发展定位即不同于学术性的高等学院,又不同于技术性学院,而是将培养地方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专门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进行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适应了这一变化,向应用型大学转型。
一、商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商科是一个与理、工、农学科一样,社会一个通行程度非常高的一个学科门类,商科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其表述为Commerc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由此可以看出,商科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社会科学。
由于我国的学科分类里面没有商科,因此商科在我国的定义和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大多数时候都将其和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相关的专业混淆。通过对商科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国家的商科相关的专业设置都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以及社会的情况,其专业设置的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其中较为常见的专业有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管理等。商科的学科性质是由它的应用性进行决定的,现代高等商科教育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主动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应,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的需要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下对接,满足现实性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二、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商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我们可以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培养的目标,即立足于为地方培养应用型商务人才。其次是培养过程需要怎样进行培养,那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然后是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包括了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最后就是对课程的设置,为了让课程的设置合理化,专业课程应该将以下四类包含其中,一是通识教育课程,二是学科基础课程,三是专业教育课程,四是实践实训课程。
该模式是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和导向进行制定的,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部分都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基本素养,二是职业能力。再对基本素养与职业能力进行细分又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能力,分别是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又包括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格魅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应用能力包含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时俱进,洞察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和认真勤奋,敢于创新的精神,最后职业能力包含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商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对商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把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一步进行设置,将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教育模块以及学科基础模块与实践实训模块等。
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进行培养的是通识教育课程,它有利于将学生对社会历史以及社会现状的认识进行深化,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基本国情进行深入的了解。榆次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进行提高,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职业道德的修养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是是一门提升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工具利用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在商科领域内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商科领域内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科基础模块里面设置的课程大多数包含了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以及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而专业教育课程这一模块发挥的则是对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进行加强和提升的作用,这一系列的知识包括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等。该模块主要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以及运用,同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升。这一教学模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所涉及的课程大部分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提升拓展课程。由此可见,它将该专业以及该领域内所有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
实践实训课程,顾名思义,我们很容易明白它的作用,即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实践实训这一模块的设置是建立于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以及学科基础知识模块和专业教育课程这三个模块之上的,所以它是将这三个模块中所包含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工具的运用进行整合,让学生将其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因此,为了让实践实训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其进行了五个层次的划分,这五个层次分别是:社会仿真模拟实训、单项实验和课程实验、职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训等。这五个层次的时间占用比例以实践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安排。为了更好的对商务型人才进行培养,我们应该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合理的结合。
四、结语
我国的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导向和依据进行的,然后再对不同的领域以及不同的岗位的人才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二者进行结合,确定出了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有效途径。这一培养模式在近几年的应用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杜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商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30-134.
[2]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一、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学校体育由于受学科本位主义的影响,过分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变成了运动员,教师变成了教练员,学校体育课变成了运动员的训练课,既无法培养出优秀运动员又使广大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甚至产生恐惧和厌恶。因此,必须改变纯体育教育的观念,由只注重专业教育的系统性向加强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转变。
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高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第一”是基础教育中学校体育改革的中心思想,如何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惟一的途经就是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运动技术,一味追求学科系统性的体育专业教育模式,向以传授知识、运动技能和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转变。此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基本素养培养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培养规模上满足基础教育和社会体育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二、优化课程结构和体系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传统的课程结构体系是围绕竞技体育而设立的,受学科本位主义影响,各科强调自身的完整性,课程缺乏整体优化,学科间相互渗透性差,课程重复现象严重,学科和术科间课时比例失调,术科课时比例过重,运动技术要求过细,课程体系中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和非竞技类课程,许多新兴的学科和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不能及时引入教学之中。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使其更趋人文化、生活化、乐趣化、个别化、综合化、现代化、实用化、文化多元化。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高校教育专业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高校教育必须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培养规格、结构和质量上的需求,才具有生命力。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精选必修课、拓展选修课,提高学科类课程比例,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和非竞技类课程。在课程划分上应设置课程分量小型化、微型化的形式。注重和强调基础课程,同时兼顾边缘学科。课程设置还应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体育与社会的融合。总之,高校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应以人才培养规格为核心,改变原有的按学科走向或科研方向简单扩展教学内容的课程制定思路,按社会需求设置课程。
学校课程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内容的新颖化、实用化和技能化。课程内容改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充分体现现代体育与健康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要扩大新知识,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其次,课程内容要加强多种学科知识在体育专业领域中的运用、交叉与渗透。再次要努力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克服过去只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学法的研究。课程教学文件、资料管理、考试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安排,要作到科学、规范、高效、严谨、信息反馈及时,最基本的标志是利用计算机管理,从而加快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化进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媒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必将深刻地影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由运动技能型向知识技能型转变。随着经济及健康科学理论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中小学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已由单纯的体育教育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转轨,而作为向基础教育输送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的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即没有从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上进行彻底的改革,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仍然是竞技型体育人才,造成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背离,同时也造成了高校资源的极大浪费。
2.由注重运动技能的掌握向注重知识的创新应用转变。高度重视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知识的应用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是知识应用的高级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宗旨的,教师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首先呈现给学生一个所谓的标准技术动作,然后用无数的论据去证明该动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并要求学生按统一的标准进行反复的练习,致使学生陷入单一思维的盲区,影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发展。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