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健康教育模式8篇

时间:2023-10-25 10:27: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健康教育模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健康教育模式

篇1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式 弱视 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 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9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2(b)-097-02

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发病率高达3%~5%,也是造成年轻人及成人单眼视力低下的最常见疾病。弱视的疗程较长,容易反复,弱视患儿年龄比较小,治疗的依从性主要取决于家长对治疗的配合,若家长不了解弱视相关知识而延误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将造成患儿终生的视力缺陷。已有研究表明,依从性是引起弱视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1]。依从性与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状态密切相关。Newsham在研究发现,68%的家长缺乏弱视关键期的相关知识[2]。家长能否指导和监督患儿坚持正确治疗成为治疗关键,我们应用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对弱视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弱视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及弱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了明显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弱视门诊就诊的诊断为弱视的患儿家长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26~4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2例,高中20例,初中及小学18例。

1.2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观察指标采用自行设计的弱视患儿家长疾病认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患儿家长在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前进行首次测试,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护理干预6个月后再次进行测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测试结果。

1.3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实施护理干预

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步骤是:首先,让患儿及家长明确认识弱视危害及其严重的结果,使他们感知弱视的威胁性与严重性。对于认识不足者,让他们认识到弱视治疗的紧迫性,弱视不治愈给生活及就业带来的害处;对于过度焦虑者,让其明白弱视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坚持合理治疗,是可治愈性疾病,为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让患儿及家长正确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让他们坚信通过健康知识的学习后或改变不良行为后会获得非常有价值的结果,使其逐步具有采纳健康行为、改变危险行为的愿望,并决心采取行动。这方面的教育主要实施榜样学习,建立互助小组,促进组内成员的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鼓励、相互督促。再次通过各种干预措施,产生良好的自我效能。这方面的教育以发放简明实用的健康教育处方、传授视力检测技术、指导合理饮食与弱视训练、教授治疗仪器的使用、告知及时散瞳验光配镜为主。并不断以电话咨询、定期访视等方法加强患儿健康行为的强化与督促,使患儿巩固和发展健康行为。

2 结果

实验6个月后,对实施对象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数据与干预前进行比较、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别进行χ2检验。患儿家长疾病认知测试比较结果见表1,对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测试比较见表2。

表1 HBM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疾病认知情况比较(例)

两组比较,P

表2 HBM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比(例)

两组比较,P

3 讨论

3.1 健康信念形成是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康行为的科学,其关键是使个体形成健康信念。健康信念模式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健康信念模式遵循认知理论原则,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因此健康信念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3]。

3.2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提高了弱视患儿家长对患儿家庭管理的能力

我们通过健康信念模式教育不仅能使患儿家长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紧迫性,重要的是使患儿家长感觉到健康信念模式的益处,使家长对健康信念模式不仅达到“知”,更应达到“信”和“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督导患儿严格遵从弱视治疗的各种措施,使遮盖和戴镜成为儿童生活习惯,把治疗变成患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合理饮食,持之以恒的进行视功能训练,正确使用弱视治疗仪,定期检查复诊等,大大的提高了患儿家长实施规范化家庭管理能力。从而使患儿的有效治疗获得进一步保证,使弱视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3.3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进一步丰富了护理服务的内涵,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是将健康信念模式的概念观点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使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达到“知、信、行”[4],从而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康复。通常情况下,健康行为的形成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在健康教育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健康信念的高低来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计划,使护士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护理[5]。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克服单纯教育的盲目性,应用现代健康教育理论分析了解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因素,帮助教育对象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从而自觉采纳健康行为[6],使健康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宁,牛兰俊,吴夕,等.依从性影响弱视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7,25(9):935-937.

[2]Newsham D. Parental non-concordance with occlusion therapy [J]. Brj Ophthalniol,2000:84(9):857-962.

[3]张海燕,张美芬.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J].护理研究,2001,15(6):311-312.

[4]颜婉华,苗均华.对健康教育的正确理解和运用[J].现代护理,2002,8(3):217-218.

[5]彭荣翠.健康教育中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2):77-78.

[6]刘纯燕,于美渝,赵燕利,等.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评价1215名妇女乳腺癌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83-685.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述评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活动形式相对规范、稳定的标准样式。模式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型。本文对近几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梳理、概括,并提出了以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类

(一)从学科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从学科角度出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四类: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

1、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指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目前,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少数已患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医学治疗和心理治疗消除其心理疾患。

2、社会学模式

社会模式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国家群体根据国家的基本国情,扎根于民族文化价值标准,形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道路和调节运行机制的式样。制定适应于本国国情的、适应现实状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心理学模式

心理模式是指人们通过经验、训练和教导,对自己、他人、环境以及接触到的事物形成的模式。[1]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心理宣传周活动等各种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使学生高度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教育学模式

教育学模式重在教育、预防和发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张冲、孟万金等[2]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教育辅导式、四结合式、五结合式、六结合式、系统式。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包括发展性辅导式、辅导一的式、辅导一心理教育式、辅导一全员服务式。

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类从学科角度出发,宏观上把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立体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也可归类为以上模式。

(二)从研究对象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有些研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根据年龄提出了大学生、中小学生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根据被试特征提出了特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高校贫困生、高职残疾学生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出发点是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其中加入了对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的理解和考虑,更加极有针对性。但其基本模式是与基于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似的。

(三)从媒介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目前可分为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人与人在真实的世界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是在虚拟网络中建构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型。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它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让更多的师生受益,而且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更有助于学生心灵上的开放。如,“教师-学生-家庭”有机结合与开发模式包括教师、学生、家庭三大心理健康系统[5]。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健康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评价与展望

以上不同角度分类的模式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最初的心理矫治发展为心理预防,然后发展到现在的心理发展。目前的模式都是以心理发展为中心,兼顾心理矫治与预防。这反映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就是,在基本的模式上,重视了对特殊群体的研究和关注。如,对贫困生、学困生单独的有针对的辅导。

其次,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单一向多模式逐渐融合发展。在日常的教育途径上,大都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内个人、宿舍、班级、院系组成系统。学校外个人、学校、家庭、社区组成系统。心育、德育、学科教育和校园文化相互渗透。整合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心理实践活动三种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切实组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最后,为了符合实际的需要,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以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中会进行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和本土化心理教育模式的探索。这将大大促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发扬中国的优良文化,结合实际因材施教,更好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结合前人研究整理出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四个层次:心理咨询与治疗层、心理健康知识层、心理潜能开发层、心理健康研究层。心理咨询与治疗层主要是医学与社会模式,针对的是个体心理疾病的治疗和个体心理问题的解决,面向的是已存在问题的小部分群体。心理健康知识层主要是心理学和教育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面向的是全体,是一种知识的普及。心理潜能开发层主要是心理模式,是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面向全体学生,也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心理健康研究层不能脱离以上三层存在,它是在以上三层的基础上存在的。它通过对以上三层的研究,形成相关理论成果;以上三层则通过实践检验并修改研究,从而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P18

[2]张冲,孟万金. 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3):34-37

[3]贺欣荣.多维立体的中学心理教育模式及其实践[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 傅君芳,林建君.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2):91-94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当前高校学生的年龄基本分布在18-24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虽然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趋于成熟,还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矛盾和迷惘;因为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无法在短期内调整适应,与周边的环境和与身边同学的关系都很难快速融入,心理落差非常大;不会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恋爱、宿友之间的友谊等感情问题。虽然步入大学,但承载社会与家庭的双重期望,面对大众传媒的无所不及,价值观念的迅速更迭,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来自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加之强烈的自尊,叛逆的个性,他们的内心大都充满着各种矛盾,心理变化异常剧烈,因而导致大量的心理问题。厌学、抑郁的现象频频出现,心理障碍乃至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也时有发生。自身因素再加上外部因素影响,诸多因素导致心理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不成熟、不稳定,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这一切都引起了高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避免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保证,更重要的它也是践行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同时,进一步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方法和策略,让大学生具备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模式”

一词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标志着各种事物之间隐藏的一种规律性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反复出现的相关联的事物中发现和抽取出的有规律的东西,是解决问题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概括地说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地置于开放式的大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及通过家庭教育的密切联系与指导,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正面的、有效的影响与干预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内涵,就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以营造和谐校园人文环境为既定目标,以塑造和完善学生思维架构、价值取向、人格为最终目的。其具体内容包括:传授心理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在其它教学课程中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进行心理素质行为训练,搞好课外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实施大学生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改善家庭内部环境,争取社会力量等。这对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形成健全人格大有裨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心围绕点是积极的“健康心理”,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主要关注主体(大学生)的思维、理解、判断能力;第二,主要关注主体(大学生)的内心思想状态;第三,能够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主体(学生)不健康的思维、辨析能力,或是能够评估非正常的思想、内心状态,促使(督促)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期间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时刻保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性。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地创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体系,属于教育管理工作的范畴,而所有的教育管理工作均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来进行的。换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本质就是服务于学生,引导各专业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层次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方面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同专业或者同班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价值观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富有针对性。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动态性。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与变化,大学生对待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在与时俱进。因此,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价值观也呈现为一种动态的变动趋势。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只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也不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层面。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开展与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义重大。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模式实施后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意义、价值,是运用这种或那种模式可以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有制度来加以约束,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绝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各种保障。在教师的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构建一套与现实状况相吻合、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主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任何事也都不是绝对的,模式也不是固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是复杂的,是针对不同区域、环境、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科学。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探究

(一)结合“五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通过调查本地的几所高等院校情况看,近几年来都相继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流于一种形式。如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没有专业的教师,经常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笼统地混为一谈,而所谓的心理辅导员其实就是政治辅导员,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和帮助。此外,所设立的心理咨询中心有时也形同虚设。一些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实际意义,由于片面的认识,或者是不愿意主动尝试,导致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不到位,纯粹是为了应对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需要。对此,明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性、层次性、动态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高校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时候,必须紧紧依据这“五性”。具体说,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即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选择上,一直到模式的开展与实施,还有后续活动阶段,都应当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第二,模式的搭建、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尤其是在内容的安排设计上,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差异性需求来进行调整,从整体性体现出个性,并将每一个个体统一化来管理,层次分明。第三,模式的搭建、设计要尽量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学生的自身变化,所有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均需要围绕着学生的层次性特点来逐层实施,尽可能地对所建构的心理教育模式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动态调整。第四,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上、政治上及教育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性,模式的建构必须取得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和论证,确实保障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真真切切地为各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够良好运行下去。第五,模式的构建、设计,一定要确保可以作为短期(一段时间内)内的检验和判断标准。可以通过此模式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出部分学生存在的、潜在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加以防范,切实做好心理健康保障工作。

(二)多元化、全方位地构建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新时期,许多高校重新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内涵以及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从实际出发,落实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精神,从全方位、多视角来对待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构建立体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总体架构设计上,以实践为基准,以理论教育为辅助,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进行,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整套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效运行。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按照“三项两互”模式来进行。所谓“三项”,即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编入到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内容中;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实现其科学化。“两互”,即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结合促进。所有的教学工作、学生工作都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构建互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理论教育环节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聘请专业的心理学科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定期对学校各专业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为主,通过传授最基础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二是在实践教育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即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教育模式。例如去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进行心理互动,对残疾儿童的心理干预,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及爱心捐助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从心理医学方面开展实践,比如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街道心理义诊、送医下乡等校园公益性活动。总之,通过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通过社会实践式的心理教育,更加提升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知高度。尤其是对于那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责任心和开放性思维。

四、结束语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是高素质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大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身心处于不稳定期,往往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障碍,产生“心理负效应”。因此,在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探寻高校较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势在必行。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方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各种保障。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项目,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更加有针对性、策略性地运用各学科知识,包括对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运用,对社会学和德育论等学科知识的运用,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做到科学、实效,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102-105.

[2]刘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再认识[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1-152.

[3]王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9-21.

[4]叶金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9):135-137.

[5]孙一方,马小惠,惠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6(4):184-185.

[6]王炜丽,彭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5(12):150-150.

[7]张德臣,王海峰.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6):35-37.

篇4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 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篇5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12月入住本院新区干部病房的糖尿病患者94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病情稳定,神志清楚,具有一般交流能力及一定的书写能力,无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无精神病史,出院以后愿意参加随访。94例患者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55~70岁。

1.2方法

1.2.1研究人员组成

本研究组由干部病房医护人员构成,其中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护士5人(均为护师以上资格,其中一名为本院糖尿病专科小组成员,一名具有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资格)。为保证健康教育的一致性、规范性及动态的进步。研究期间,小组成员需定期参加培训,定时召开会议。

1.2.2健康信念模式的实施

1.2.2.1住院期间

(1)评估:采用健康信念评估表对患者进行以下三方面评分,即①糖尿病相关知识问题:10题,答对一题1分,答错0分;②改变不健康行为的态度和信念问题:8题,按积极程度由低到高1~3分;③健康相关行为问题:14题,肯定1分,否定0分。研究人员根据以上内容,评价患者的健康信念,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评估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及心理状况。

(2)根据以上评估结果,了解患者执行健康行为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系统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①让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及威胁性:每周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介绍疾病的易感因素,发展趋势,介绍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介绍个体现有的不良行为与疾病发展的紧密联系;通过发放《临床内科护理手册》和图片介绍使患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②让患者知晓健康行为的益处:患者不但要了解疾病的危害,更要知晓健康的益处,这样才会积极采取与健康相关的行为,针对患者在执行健康行为中的薄弱点增加教育环节,并积极鼓励家属参与,让患者充分了解执行这些健康行为对延缓疾病的发展是有效的。③对患者在实施健康行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认真如实指出,并帮助克服,使其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行为和态度,使其有毅力坚持健康的行为。④举行患者间的经验交流座谈会,使患者现身说法,以榜样作用来刺激其他患者的良好行为。

1.2.2.2出院后

以患者出院前的评估结果为基础制订出院后的健康教育计划。

(1)每2周1次电话随访,主要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健康行为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解决患者在执行健康行为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专业指导和心理疏导。

(2)患者携带出院前发放的每周记录卡进行每月1次的回院随访,记录卡内容包括食物种类、药物名称及用药时间、运动方式及时间、血糖监测次数及时间等,针对每例患者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指导。

(3)发放科室自制的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糖尿病警示标语牌,由研究人员指导贴于醒目处,时刻提醒患者及家属(如镜前与门口贴运动标语、餐桌贴监测血糖标语、厨房贴饮食标语等),使其真正意识到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并将其当做一种习惯。研究人员针对每例患者进行教育效果评价并做好记录。

1.2.3评价方法

患者住院时发放调查问卷94份,均由研究人员及家属协助完成,内容主要分以下两部分。

(1)疾病知识认知:包括基本知识、饮食知识、药物知识、运动知识四方面共32题,应用likert5级评分“极不了解”到“十分了解”记1~5分,每一项内容有8个条目,如基本知识共有8个条目,每一个条目记1~5分,每一项得分8~40分,4项总分为32~16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越高。

(2)健康行为的执行情况:包括合理饮食、正确用药、按时监测血糖、适度运动四方面问题,每一项有3题,3题都回答是,才能表示患者能正确执行这一健康行为,其余均为否定。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注意观察患者情绪的改变情况及家属的支持情况。教育6个月后因有10例患者失去联系,发放问卷84份,所发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AS8.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育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情况比较

教育6个月后,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的总分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及运动相关知识了解最为显著。

2.2教育前后患者健康行为执行情况、家庭支持、焦虑情绪比较

教育6个月后,患者的正确用药情况,合理饮食、定时监测血糖情况,能否适度运动情况得到很大的提高,家庭支持率达到97.62%,有焦虑情绪比例仅为4.76%,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篇6

一、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健康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截至1990年WHO提出了现今的健康观念,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四维健康观。同时,新的健康又有躯体、情绪、心灵、理智、职业、环境和社会七个维度层面,告知人们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健康。四维健康观既是整体的健康观,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还要力求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静态平衡。

(二)健康教育的界定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通过向大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三)“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能力薄弱,如若再受到家庭中不和谐或不健全的状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所以基于动机理论,以个人为主体,建立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影响

国外的健康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性教育(CSE)也被罗列其中,同时强调教育要包括禁欲,禁欲可作为很好的疾病预防策略。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医学上关于避孕药和的准确信息,推广禁欲与有保护的性行为;综合项目包括禁欲的详细信息,并且致力于防治艾滋病、性病等,通过教育项目使大学生自我克制主动避免婚前性行为以及婚外性行为,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现代病的根源往往是人们的无知且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贪欲却不自制、精神滑坡,导致道德上的缺陷,从而导致不健康的行为(即高危行为)的产生。建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基于特定路径与理论依据,从全新的视角和源头出发,对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建构分析。

(一)引用建构主义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教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联系,现代的教育逐渐引入了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部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完成教育。

(二)动机理论视野下的模式构想

动机是指“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的过程”。认知动机理论认为动机的两个来源是对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预测和自我树立目标作为行为评价的标准;保护动机理论(PMT)认为健康相关行为来自于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和感知价值,涉及个体所认知危险的严重性、对威胁的易感性、保护行为在抵御威胁方面的有效性和个体采取保护行为的能力四个因素;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约束、为个人成长而努力等因素,注重内部的动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抑制、引导的强化策略。从动机理论的发展来看,学界正在寻找将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相结合的普通动机理论,即日益强调动机的多元性。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既要注重普遍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性;既要注重外在诱因、环境的影响,又要注重内在原因;既要注重理性认知,又要注重情感诉求。

三、构成框架

(一)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指学习者可以通过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活动+咨询”参与性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讲授、阅读、讨论、案例教学、观摩、角色扮演、咨询服务等教学方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传播载体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此外,学校教育要不光停留在知识层面,也要注重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关爱艾滋病患教育。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

也称情境式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求解。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移情作用、少年妈妈现身说法、男生体验孕妇装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健康教育,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懂得自身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继而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远离高危行为以求健康。

(三)中西结合,五位一体,协同教育

借鉴国外健康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开展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SHE)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密西根课程模式,英国中学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USH)教育卓有成效,挪威建立全国目标,墨西哥教育部和卫生部密切配合,加拿大成立国家指导委员会,澳大利亚在全国开展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日本颁布学校保健法。加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协同教育,由点到面创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注重要大力支持,加大宣传,起好带头作用,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性教育资源,并且各个单位主体要试图建立相关机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综合性性教育。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特色

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在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多样性,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关注危险的性行为的共通性,关注高危行为的触发点,使当代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干预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率,预防艾滋病,从而获得社会的、自身心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多方收益。提倡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即强调实施主体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阶段和方法的综合性。

(一)综合性的实施主体

健康教育需要建构实施主体和受众的畅通桥梁,多渠道、广范围、有深度的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在发挥自身动机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教育。其中,大学生是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因作用,一切的健康行为活动都应以其为根本导向。健康教育要注意调动其内在动机,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KABP),充分发挥知、信、行的基础、动力、目标作用。就实施主体来说,首先,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大学高层教育主管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升师资水平以整合教师队伍,完善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健全教育设施。其次,政府是健康教育的主导,政府健康教育立足于宏观调控,调动教育部、卫生部、学界、新闻媒介等多方力量,树立全国目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教育新方向。再次,家庭是健康教育的港湾,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向孩子及时灌输相关教育知识,尤其是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更要积极引导孩子。最后,社会是健康教育的保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非凡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上四方要多多配合,可以建立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分期监控教育成果。

(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高,未婚同居及未婚妊娠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避孕意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对避孕知识一知半解、避孕方法不当。健康教育需要按需而教,寓教于乐。教育内容要涉及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避免部分内容的缺失,改变当今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性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性教育应该囊括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多方面,培养其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其成为独立文明的公众打好基础。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大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青春期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伦理知识等。

(三)综合性的阶段和方法

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科学性、阶段性和系统性,青少年是幼稚和成熟的矛盾体,因而大学阶段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通达教学、抛锚教学、中西结合的方法,做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篇7

协同教育;糖尿病;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由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而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糖尿病(DM)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对DM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护士是健康教育患者的扩张力与生活质量,让DM患者在最大范围内享有健康。

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病,肿瘤,艾滋病之后的第四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糖尿病总病率已达到1%~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全面有效的控制DM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DM患者的教育在DM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总结其有效的教育方法,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在应用健康教育程序时,特别重视患者参与的重要性即协同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护患双方建立起积极的教学互动关系,避免了传统的被动式宣教。采用协同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1 评估并确定患者和家属的教育需求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因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育需求,我们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健康教育中除了评估患者的一段资料,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等各方面内容外,还建议让患者自评心理状况和自护能力以及对DM的了解程度,综合各方面因素,确定患者及家属的教育需求。

2 共同建立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即通过健康教育所期望患者达到的行为,是对糖尿病患者经过健康教育所表现的行为描述。

根据患者的评估资料,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充分讨论后共同制订教育目标,制订目标要注意具体,可测量,可观察,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我们把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两类。近期目标为帮助DM患者了解DM 知识、营养学常识、检查和治疗目的及护理要点等;远期目标为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同患者一同制订饮食运动计划,减轻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DM患者生活质量等。

3 选择教育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我们因人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可分为视觉为主的方法,听觉为主的方法和触觉为主的方法。

3.1 视觉为主的方法 针对视力较好的患者,采用图片,手册教材,幻灯片,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各种可视资料,使糖尿病患者了解DM的相关知识。

3.2 听觉为主的方法 针对病情较轻,听力良好的患者,护士而对面的讲解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尿糖测定,饮食知识,运动疗法等,组织讨论,使患者懂得疾病,信任护士,信任自己。

3.3 触觉为主的方法 针对病情较轻,体力较好的患者,护士教患者或患者之间进行足部,手部按摩,促进了护患关系融洽,使患者之间更加和谐。

4 协同执行教育计划

在确定患者及家属对学习有充分准备,并在生理上无障碍,心理无焦虑状态下,采取适当形式实施计划,采用三种教育形式:

4.1 集体教育 属于开放式教育,采用演讲会,沙龙,俱乐部,糖尿病协会等方式,进行宣教,解答,有时应用广播,电视,刊物等宣传媒体进行。

4.2 小组教育 属于自由式教育,小组教育人数不宜过多,最好为5人左右,我们主要采用一个病室病员间交流,这样允许患者讨论,提问,互相谈体会,组员之间互教互学,还亲自实践注射胰岛素,联系测血糖等。

4.3 单人教育 常作为前两者的补充,一方面对有一定文化程度或有一定DM知识的患者,结合各种技术,指导对患者进行更深的教育;另一方面,对伴有活动能力丧失,文化程度低,语言障碍或个人隐私情况较多者,要反复耐心教育,用患者听得懂得语言来讲解,例如用圆圈来解释细胞,用钥匙和锁来解释胰岛素对细胞利用糖的作用。在按计划实施教育外,大量非正式教育应融合在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如日常铺床,服药,注射等护理,直接作用于患者身上,使他们得到心理支持,也能去得明显效果。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育个性化,更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双向化施教,教育要坚持续化,还要有必要的考察办法,如引导患者复述,提问,出院时进行知识问卷考察,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健康教育的实施范围要广,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模式,以加大教育的力度。

5 进行质量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质量效果评价是对患者教育计划及实施的全面审核过程。评价科采取以下形式,健康教育的质量效果评价是对患者教育计划实施的全面审核过程。评价科采取以下形式。

5.1 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评价

患者自身对健康教育接收情况的评价;患者出院前的问卷调查或自护能力测评,了解患者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或者出院后复诊或随访情况,电话回访时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患者易接受的方式,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里的有效手段,可了解患者对参与疾病治疗的积极主动程度。通过患者之间的谈话,让患者在轻松,自由的情况下进行评价患者互相提供的健康教育指导效果,也可以在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时,随时询问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并随时总结,记录。

5.2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评价

护士对自身的健康教育评价: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自评表格,护士定时填写,并交由护士长检查评价,有时甚至重新制定计划或改变教育方式,护士自身评价体系的建立,使护士对自己的健康教育评价有据可依。每位在班护士都能清楚的看到患者的目前健康教育情况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以后的健康教育计划,可随时与目前的教育效果对照。不定期的护理查房,都可以对护士乃至整个科室的健康教育进行综合性评价。

篇8

1.针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方法、效果评价、临床知识等在职教育。并通过外出学习、专题讲座、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理念、理论技能及服务礼仪的培训,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2.加强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使每个医护人员都本着以病人需求为出发点、以病人满意为目标,坚持“人人皆为健康教育员、时时皆为健康教育时机”的服务原则,营造满意服务。

3.医护人员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并通过他人良好的卫生行为表率影响受检人员的行为。

二、落实各健康教育环节的服务

1.候检教育

既要安定受检人员情绪,又要向受检人员传播一些卫生科学知识及自我保健措施。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为主,宣传各种健康知识与理念,以内容的科学性、普及性、教育性和实用性吸引受检人员的关注。形式力求美观大方,内容深刻,字迹工整,语言通俗易懂。

2.接检教育

接检教育是体检中心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个别谈话的互动方式,针对受检人员关心的问题及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重要问题,不失时机的进行必要而简短的解释、说明、指导,并帮助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

3.咨询教育

采取护患之间面对面讲话、电话、通信等形式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满足受检人员求医求药的需要,帮助受检人员了解健康评价的标准,分析目前的健康状况,提高自我保健水平。健康评价标准如下:

甲(健康):基本无疾病或亚临床疾病,身体健康者。

乙(基本健康):无器质性疾病,但有一项或几项临床指标临界,存在亚健康状况。

丙(健康欠佳):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和\或伴有相应后遗症,但仍能坚持工作者。

丁(健康状况差):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伴靶器官损害,功能失代偿者;恶性肿瘤或生活不能自理者。

4.健康处方:根据体检结果,主检时选择最有说服力、最有教育

作用的语言文字,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健康指导,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总结

推荐期刊
  • 健康
    刊号:11-2185/R
    级别:省级期刊
  • 特别健康
    刊号:42-1852/R
    级别:省级期刊
  • 健康研究
    刊号:33-1359/R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健康
    刊号:12-145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