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4 10:54: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学习历史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现如今的中学教学模式已由原来的死板教学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了。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开始逐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内容了,教师们在进行教案设计的时候也会加入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让历史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高中历史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学生们非常有必要好好学习,但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历史。本文就个人对于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心得为依据,简要讲述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希望能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和帮助。
一、高中历史兴趣学习法
伟大的“世纪伟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也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同样高中历史的学习也离不开兴趣。
无数的经验已经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培养自己去历史的学习兴趣,想办法让自己喜欢上历史,只有喜欢了,我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历史、去记忆历史、去探求历史的精髓,才能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中历史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要想仅仅利用高中三年的时间就全部记住,那确实是非常难的,而且历史是非常繁杂的。且每朝每代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我们这些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彻底的学会、记住并学会历史,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历史就是历史,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因此如果对高中历史没有充分的兴趣,仅仅靠死记硬背来记住历史事件,那要想学会高中历史简直是难如登天,不但会浪费我们大量的课余时间,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很难让我们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者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入手,逐渐培养自己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高中历史就会事半功倍。
二、高中历史信息化学习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我们这些高中生对于网络都不陌生,而且大多都有自己的电子产品,浏览网络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青年的一种乐趣和娱乐方式。
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让我们在网上休闲娱乐,其实我们在进行高中历史学习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便利之处,高中历史的知识点非常多,但由于篇幅有限,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一概而过,让我们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由于不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所以就很难记住这个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这是我们学不好高中历史的问题所在,但现如今网络科技非常发达,所有的历史事件网络上都有,对于高中历史课本中讲解不是特别清楚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在课余事件通过网络找到事件的具体经过,这样了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我们记忆这些事件就会非常容易了。
高中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单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我们在课下认真看书、背诵就能学会的,高中历史的零碎知识点实在太多,各种人物、事件、地点、时间,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要想清楚的记忆来不混乱实在难之又难,加之对于历史事件又不太清楚了解,记忆起来更是困难,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历史知识,在网络上阅读历史故事,让我们可以将整个身心融入到历史故事的海洋中,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记住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学好高中历史的目的。
三、注重历史的连贯性
高中历史的难学之处在于各种历史事件层出不穷,而且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交叉重叠发生的,因此记忆起来就有些困难了,其实历史是非常有规律的,完全都是按照时间发生先后顺序而来了,掺不得半点假,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让自己在心里对各种历史事件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利用课余事件梳理整个历史事件,历史永远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只需要找到其中一个时间点,就可以把所有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这样我们记忆高中历史知识就会非常容易了,而且还不容易记混,及时有哪个知识点记不住了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我们只要记住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顺藤摸瓜从而将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都梳理出来了,学习高中历史一定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容易的记忆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利于我们学好高中历史。
参考文献:
[1]古红兵.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陈金乡.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张亚娜.谈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114-115.
[4]杨敏.高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迎来新的改革与发展时期,不断旧的教育制度与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已经从对学生灌输知识逐步过渡到引导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因此,众多教师在设计精彩教案的同时开始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以求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目的。
2兴趣学习法
现代教育已经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形成足够的内在动力,才能够主动积极的推动自己进行研究和探讨,最终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1]高中历史是一门文科类学科,相比于初中历史而言,它具有知识量大、学习难度大的特点,这也是高中历史的学习难点。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需要面对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尤其是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事件以及时间。如果没有一定的兴趣,学生只是对众多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无疑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无法取得较好的成绩,更违背了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兴趣学习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学生应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捕捉历史知识中的趣味性元素,或者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以男学生为例,男学生普遍对世界大战这一类的历史事件拥有较强的兴趣。部分男学生在拿到历史教材的第一时间就是翻阅《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章节。这就表明,学生对其拥有一定兴趣,这种兴趣正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应该借助这种兴趣进行探究。例如,学生可以在翻阅教材中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异同点。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进行背记,反而能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收获乐趣、积累知识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以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观看有关的影视资源。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学生能够在观看中对这段历史产生一定兴趣,进而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探究。兴趣学习法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析,甚至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拓展学习,同时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和学生素质的目的。
3注重历史连贯性
调查显示,历史学困生普遍反映高中历史的知识量过于庞大,导致自己难以掌握各种历史事件,无法正确理解不同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对后世造成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部分学生通常按照历史教材的顺序或者参考书的编写顺序对各类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记忆。在此前提下,教师发现学生的脑海中没有清晰的历史发展轨迹,没有建立起正确完善的历史线索。从本质上说,这类学生忽视了历史学科的本质,从主观上将历史学科当作一门仅通过大量记忆就能够获得高分的学科,学生并没有真正去理解各类历史事件。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应该注重历史事件的连贯性,通过梳理和理解将不同的历史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理排列,以此增加学习的效率。[2]以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为例,学生可以将不同朝代和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列,如逐步从人类的起源梳理到近现代历史时期。通过对时间进行排列,更方便学生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在加深印象的基础上形成对比,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此外,学生也可以以某段时间内重要的历史事件为基础,围绕这一特殊事件梳理其他国家受到的历史影响,逐步谱写出更加全面完整的历史线索。例如,以美苏争锋这一段历史为例。学生以美苏争锋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为中心,首先掌握美苏争锋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美苏争锋的本质、发生的原因以及背景,以及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等等。在梳理过程中,学生借助这一特殊的历史事件谱写出更加全面的世界历史篇章,学生就能够更好的利用对比等方法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4信息化学习方法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还应该脱离传统学习资源的限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学生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各类历史文献,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分享与交流学习的心得。[3]以现代史为例,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收集到大量的文献和资料研究与探索美苏争锋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探究方向拓展到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同时,学生将自己的讨论上传到网络平台中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与讨论,网络成为了学生合作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收获。
5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历史是一门知识量庞大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自我调整和掌握个人的学习方法,以此达到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有意识的总结和优化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并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王映杰 单位: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胡小英.高中历史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初中历史学习和高中历史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在高一上半学期,有很多学生对历史非常不重视,作业不交,老师留的任务也不能按时完成。找其谈话时,还满不在乎地说“:历史还用学吗,考试前背一背不就得了,我中考时背了一个月,就考了满分。”但期中考完试就傻眼了,成绩差得一塌糊涂。很多学生都在疑惑,我背得特别认真,也特别好,但为啥考试得不了高分呢?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考试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初中阶段,历史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考试考查的是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设问方式也非常简单直接。因此,出现了考前背一背就能得高分甚至满分的情况。但在高中阶段,历史的学习目标是“: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考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历史材料中提取要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运用学到的历史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学好历史,必须在刚入学时就认识到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不同,迅速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和学习。
二、课堂上的学习方式
高中三年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在学习中注重积累,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首先应该重视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形成行之有效的听课方式。
1.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不要总等着老师讲,要在课前进行自学,明确自己需要重点听讲的部分。特别要重视每一章前面导言的作用。导言是对本章整体知识背景和知识线索的说明,而这也是高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能力。
2.在学习中要注重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
高考考的不是对某一个具体历史史实的掌握,而是一个史实在跨度较大的历史时空内的作用、地位等知识的掌握。比如,历史高考中有许多是非常抽象和跨度时间长的,例如,对“革命”“改良”等现象的理解。对“中国古代政治的看法”等大跨度史实的分析。如果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难免会在理解时出现偏差。
3.要学会理清知识主线
当然,知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学生也经常会问我:“老师,咱们的考试题和书本没有一点联系,考试的内容、材料从来不从书本上出。我们还学课本干吗?”的确,现在的高考从表面看和教材脱节比较大。但只有掌握了教材给出的基本知识背景,才能去分析课本外的知识。但高中教材,粗看下去,支离破碎,就是按时间进行了编排,掌握起来难度太大。其实,教材内部是包含着清晰主线的,掌握了主线,把知识串起来,就很容易记忆了。例如,岳麓版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它内部的主线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类型。类型又包含了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以美国、法国为代表的共和。又如第四单元就包含了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各阶层的救亡图存。因此,在学教材时,一定要注重对历史主线的掌握。
三、课后的学习方式
1.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高中阶段历史考得很活,需要的知识储备也远远超过课本。因此,作为文科生,要养成读书读报的好习惯,多了解国家大事,多阅读一些文科类书籍,丰富自己的见识。
2.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和做题技巧
现在高考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考查学生分析提炼材料的能力。一个很重要的题型就是“根据材料归纳“”材料说明了什么”。但很多学生做题时根本不看材料,就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作答。结果明明有很好的知识基础,就是得不了高分。这方面需要平时多练、多思考,多和老师交流,最终会做题,能得分。
3.要形成考试后总结反思的习惯
很多学生考试后对分数非常重视,但看到分数后,马上把卷子扔到一边。要知道高考前所有的考试都只有一个目的:查漏补缺。最好准备一个错题本,避免出现习惯性错误。
4.要学好历史,特别要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落实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指导者。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方向。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空洞抽象的讲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这样,课堂上学生自然会细心观察、用心雕塑、兴趣盎然、记忆深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主体性也得到体现。还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来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二、培养历史审美能力
历史审美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一大创新,这也是由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由先天遗传决定,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由后天“习得”决定,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中国古代有句名言,“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而且决定着他是以积极的方式还是以消极的方式,是以坚韧不拔的方式还是以畏却退缩、望而生畏的方式,是以勤劳的方式还是以懒惰的方式去干,这就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而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顽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必须从美入手、从情入手,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他,以真情实感去打动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三、注重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束缚
创新是高中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和高中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讲,创新是对能力的一种考验:如何在有限的教学参考资料辅助下,依托新教材,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以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应试是主要目的,手段单一,方式死板。以往教师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历史课枯燥空洞,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使本身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离历史越来越远。历史教育的功能不能完全地通过这种陈旧的历史课堂表现出来,甚至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历史的教育功能。素质教育改革喊了很多年,但当前的历史教育,尤其是面向高考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从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转变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在短期内,影响历史教学的大环境――应试教育不能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也不会有根本的变化。要改变死板的历史课堂,我们只能从提高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
四、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必追求整堂课使用,只有在用传统媒体解决历史教材难点、重点有困难时,多媒体手段介入才能恰到好处,效果更好。高中历史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运用多媒体分析历史重点、难点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不能通过课件无止境地降低难度,让学习者失去思考的余地,使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一句空话。历史教学更注重思想性、情感性,历史课堂中的动态交流,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流动,还有历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只会按键盘的“机械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看起来生动活泼,实质上冰冷死板,极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发展个性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目标的实现。课堂中师生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和教师人格力量的感染熏陶等,是任何现代媒体难以替代的。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绝不是教师撒手不管,任由计算机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该合理运用、灵活运用,方为上策。
[关键词] 高中历史;有效学习;备考策略
一、前言
高中历史是一门较为基础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较会学生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和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善用科学的历史观,对于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等方面将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1]。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历史课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记忆性,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很多学生都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学习方法不好,学习效率不高,本文就高中历史的有效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进行探讨。
二、高中历史的有效学习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1、背功:其实历史很多人认为要死记硬背,其实不然。在高中历史考试中,要全部默写的当然得“硬”背,但是要抽取关键字,一句中总有一两个是关键字,只要抽到关键字,整句话的意思也就差不多了。(当然,不能改变史实)。同时,自己要善于总结,做小抄,可以按时间顺序,按事件类别顺序等等,以一定的规律去记忆,效果更好。小抄可以随身携带,有短暂空闲就可以拿出来瞄一眼,把记忆时间化整为零,即免去打断时间背书的痛苦,效果亦比死背书要好。毕竟在路上或者其它时候想起一个模糊的地方的时候不一定带着书,却能够带着小抄[2]。
2、练习:想要学好历史,练习是肯定的。试卷和练习册里的题目在考试中占较多(比如我们的段考历史80%都是试卷、练习册和书本的)。试卷和练习册是帮助复习高中历史的有效工具,每次做的时候,都要好像是明天要检查,而且对、好、工整之类的要求来做练习。同时,认真分析你的考试试卷,看哪些地方丢分,把做错的题好好分析,看错在哪里,这样明白了问题所在才好对症下药。准备一本错题集,将错题记下,认真分析错的原因,然后举一反三,看这样的重点内容还有哪些,这样的题今后碰到怎样才不会出错,然后不时翻看,不要等到知识完全忘记了才去复习。
3、课外:学好历史,除了课内还有课外。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还要从电脑或课外书中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以便帮助加深印象,开阔眼界,在考试中如果考到课外知识,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学历史就像看故事一样,只要你喜欢听故事,你就会喜欢历史这门课程,不要只看老师说的重点,小字也去看看,这样你就会增加对历史的兴趣,时间是积累财富的本钱,多花时间去看去记,你一定会喜欢历史的,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历史难了。
4、复习背诵:一次背完了还不行,得经常复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告诉你,我一般都在睡前反复背历史,效果不错。)另外,最重要的是你对历史的兴趣,没有兴趣你不管怎样都会开小差的。还有,就是“勤”。要有一个知识结构知识网络知识体系。方法是自己编结构图表,将课文中的章节目内容用一个大表格整理出来,所有的知识用简短的语言加以归纳整理。以后所学知识都放到这个框架里,你的知识就会很清晰准确,越集越多,且不会混淆了[3]。
三、应该及早积累历史方面的知识
我建议那些早已决定选择文科的人,一定要从初中,最晚高一时就开始注意积累历史方面的知识。它有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对不可以存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如果时间充裕,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历史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历史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因为这会使你看不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且容易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而造成不能掌握历史的真正内涵,也许在个别的细节题上能得分,但一遇到综合论述性的题,就只会出现将凌乱的材料堆砌在一起的情况,留给改卷老师的不好印象,会大大影响你的得分[4]。
四、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在这些大致内容列出来之后,不妨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城市经常被作为首都,选择首都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准?再比如,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坚持几百年,有些朝代却如昙花一现,各个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学习历史当中,要培养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极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预见能力。
五、加强高中历史知识点的记忆
我们都知道,要学习好高中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就在于一定要记忆住历史知识。但是从我们学生的角度来看,我们常常都被历史弄得非常烦恼,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记忆,而且就算把几本书都背下来也不一定会做题目。那么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们应该掌握和学习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第一,应该培养对历史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培养对于历史的兴趣。第二,要遵循记忆的一般规律,例如: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先理解后记忆,先记忆后理解、记忆和学习相互结合、边学习边记忆,还可以那些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的历史知识与比较陌生的历史知识相结合。第三,还应该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如数字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逻辑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图表记忆法、提纲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历史是记忆量最大的课程之一,厚厚几本书,内容多,头绪繁杂,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很难把握好。我认为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系列的对比: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特征对比……要善于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掌握这些事件的实质。没有哪种方法是最好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那么就是好的记忆方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数字记忆法来记忆重要法案的年份。如“1689 1787 1789 1791 1889 ”(1889:日本 《大日本帝国宪法》、1791:法国 《1791年宪法》、1789:法国 《人权宣言》、1787:美国 《1787年宪法》、1689:英国 《权利法案》)[5]。
六、多组织交际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交际性活动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高中历史的积极性,能够在活动中排除那种呆板、机械的“注入”,形成学生“自组织”,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我认为,教师在高中历史交际性活动可以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可以是裁判者,要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判定的模式为:教师启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可以围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来与学生展开了互动交流,让他们自己围绕这些问题来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查询资料来回答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应该尽量地予以支持和鼓励。“交流-互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呼唤和激励[6]。
同时,我认为老师在上课时要多关注学生思想,消除高中历史课堂沉闷死角。由于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有些较为枯燥,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实在太多,而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速度较快,我们很多学生还没有听懂,他已经讲完了。所以,我建议我们的高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有相当的耐心,而且教起来不能太快,必要的时候,速度要适中,等我们过渡到一定的时间了,才能按照正常的速度来教,尤其对于对后进生,更是要非常的耐心,而且决不能轻言放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按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后进生依然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教师应该付出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尽量地去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多给他们具体的帮助指导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7]。
另外,我觉得老师应该走近学生、融入学生。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从生理和心理上逐步趋向成熟.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看法,虽然这些见解、看法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但老师首先要懂得尊重这些见解和看法,然后才能去引导他们。高中历史涉及内容繁多,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感兴趣。他们往往都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不认真听,不动脑想。其实这是所有人正常的反应。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由浅入深地给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谢志芳.再议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实践与思考——高中历史课堂“减负、增效、提质”策略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03):133-136.
[2]冯旗红.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154-157.
[3]池志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体会[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166-169.
[4]胡林梅.谈谈高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6):120-124.
[5]王稚韬.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重在实施素质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154-156.
[6]姚焕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蒸汽的力量”为例[J].教育探索.2011(08):144-147.
关键字 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但是,高中历史课“难、繁、偏、旧”的学科特点更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目中,历史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课堂上也不愿意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决胜课堂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分析为何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学生历史的基础比较差,自己认为历史难学难记,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对历史学习兴趣不大,导致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2.历史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较少,一些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不重视历史。3.教材缺乏故事性,内容枯燥且繁杂,教学过程变成了知识点背诵4.一些历史老师教学方法僵化呆板,只是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针对以上的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我认为应该从课前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提高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上,新颖有趣的开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别致新颖、妙趣横生的导入就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对历史课充满兴趣和好奇,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悬念进入课堂,使教学进入最佳的状态。历史课的导入方式方法有多种,如可用歌曲、故事、迷语、史料、问题、图片和视频材料等。比如在讲《》一课时,我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低沉而悲壮的歌曲很快就把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景中,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起来;或在讲《的》这课时教师激情朗读一首:“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由此引入新课,很快就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几十多年前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上,历史与现实生活、时事热点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历史会让学生觉得很遥远,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能拉近学生对历史的距离感,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细心观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历史知识。例如:每个人的姓氏,留下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沉重脚印;十二生肖,反映了人类与动物的亲密关系;还有大量的成语,每一个成语,都是一段历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本土的历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讲到第二次时,教师教师讲到教材中的“马神甫事件”就发生在我们百色的西林县,学生立刻激动起来,情绪高昂。提到学生熟悉的事件地点,跟自己的家乡有关,学生才会觉得历史就在身边,就在眼前。这对于学生都具有吸引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现在的高中生对新闻时事也比较兴趣,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联系新闻时事,也能提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上,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上历史课,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形、视频、动画和图象等结合起来,使枯燥、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历史事件变得具体直观、具有感染力,从而有助于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学习《一国两制 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我们可放“七子之歌”以加深印象和理解,使学生感受香港、澳门被列强侵占后渴望回归祖国的迫切心情。教师在讲授到的内容时播放《》电影,在电影中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无道、中国人民的惨遭蹂躏,这时学生会自然地发出愤恨,国家荣辱,民族尊严油然而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组讨论
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我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历史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对课文知识点困惑的地方,先写在草稿上,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已见,相互启发,教师再巡回点拨,最后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效果较好。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思考,亲自去发现问题,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表达能力;归纳总结,促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然对历史学习感兴趣。
(三)创设历史情境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音、录像、电影、电视、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来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如讲授《》时,可先播放同名影片。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让学生进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学生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又如在学习商鞅变法这一课时,可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扮演新兴地主阶级、奴隶主旧贵族、农民。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论,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表看法。教师再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这种教学形式诱发了学生的自我表现,使学生在处于兴趣浓厚的兴奋状态中学习,既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作为一线的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
参考资料: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M].陕西师范年夜学杂志社,2008,4(2).
关键词:历史 学习方法 研究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恰当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的负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高中历史学习的错误观念
1.死记硬背。多数人都认为,文科的学习就是死记硬背,把该记忆的东西都背下来不就大功告成了。这恰恰是大谬不然。从高考的角度出发,遍翻历年的高考历史试卷来看,可以说很少有能直接在书本上找到原封不动的答案。这就说明了历史考察越来越变得灵活化,多变化。背书的确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而非机械性的背诵。只有理解了固化的知识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短时间内迅速而准确的作出判断。
2.唯考点论。对于高考历史来说,处处是考点,但处处有并非是考点。此话怎么理解呢?因为历史是有一条时间轴串联起来的,中间那个环节都是已知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全局。本身来讲,我们学习的教材就没有严格的按照时间轴的顺序,如果我们仅仅死扣考点,那我们所学习的东西必将是支离破碎的。黄仁宇先生称其为“大历史”,即要求我们要培养对历史了解的宏观印象。不拘泥于考点,把眼光放长远,在意识中建立对历史时间轴的整体概念。前牵后连,方能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二、高中历史学习的困难
1.能力要求高。高中历史的学习不同初中,其要求的能力越来越高。学生需要有更高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能更快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法则的基础上,能形成一种独有的意识、理念。
2.综合性强,进度快。高中历史学习的困难还在于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并且教学的进度大大加快。如果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的跟着教学的节奏,就容易出现跟不上进度,并且学习的知识难以消化,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出现反感情绪,这都影响学习效率。学习的综合性强,要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各科知识。
3.知识量大,难度大高。高中历史学习难点还有一大障碍就是知识量大,学习难度增加。高中课程课程多,知识量大,这就更增加了学习记忆性历史的难度。高中学习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初中和高中知识上有跨度,这一跨度不可能细嚼慢咽,因而对把握知识带来一定困难,而且高中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比初中高得多。
三、学习高中历史的科学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方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现阶段正是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候,为何不想法对历史产生兴趣呢?兴趣的培养,基本都是受到一些感兴趣且并不枯燥的事情的影响,而渐渐产生兴趣。例如:可以去翻阅《中华上下五千年》《图说天下》等充满故事性的历史书籍;可以看一些像《百家讲坛》《老梁观天下》等节目,运用个性语言和肢体动作将历史生动形象的表达。这些都可以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一旦兴趣养成,自身就会产生求知欲望,这恰恰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2.时间轴牵线学习。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时间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首要问题在于组织。”这就要求学生若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各个历史事件用时间轴整理出来,把所学的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概括,使之成网,以便于记忆、掌握和理解。这样学习变不再是一件痛苦的记忆事件,而变成有意思的故事讲诉。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能增加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事半功倍。
3.发现知识,主动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主动地去发现知识是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也进一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于掌握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再者就是要确定学习重点,做有针对性的学习。并做到知识理解层次分明,切中要害。
4.科学复习,循环渐进。人的记忆是有遗忘的。根据遗忘曲线原理,如果在知识学习后的十五分钟到半小时之内进行复习,知识的掌握数量会达到80%以上;在此后半个月内每隔两天进行一次复习,知识基本上可以掌握到95%以上,并且不会遗忘.历史的学习需要循环渐进,切不可一口吃个胖子。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表,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有规律的复习。
5.分段学习,层次分明。对于学习记忆性的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把知识分段,进行阶段性学习,有层次感。大家会觉得记在最前面的和最后记的部分常常是记得最清楚的。所以要善于利用这个现象,有意识的让历史知识的各个部分,在复习的序列中都有机会出现在最前面和最后面。这样就可以把知识变得没段各有重点,分段的记忆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6.善于论证,发散思维。选择、例举、材料、问答是历史的基本题型,它们的题目和答案中都含有归纳和演绎的万分,所以在答量特别是答问答题时很注意前后的关联性、条理性和系统性。总结历史发散性思维和收缩性思维的并用,思路要开放,要全面,但观点要统一,要准确。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路知识;学习方法;解题思路
1 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
1.1记忆
就高中课程而言,无论是历史、政治等文科科目,还是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都需要我们记忆甚至是背诵其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也是我们提升学习成绩的根本。以高中物理中的电路知识为例,像其中的库仑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等,是要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的。我们只有记忆并理解这些基本内容、定理概念的用法,才能够在解题时随取随用。实施上,通过分析物理考试试卷也能够看出,试卷中至少有
1-2积累
是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甚至在后面压轴的计算题上,也会考察到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因此,我们只有打好基础,熟练记忆基本知识,才能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1.2积累许多同学之所以认为物理电路知识学习难度大,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电路知识的考察面广、习题灵活度大,很多同学可能掌握了公式,但是一旦题目内容发生变化,或是换一种表述方式,就又不会解答了。事实上,电路知识的相关问题虽然复杂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认真分析题目内容,并尝试从出题者角度看待问题,就会明白这道题想要考察哪方面的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
1.3总结
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物理教材在内容设置上也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电路知识被分成若干个章节,每一章节的知识各不相同,但是又有前后联系。我们在学习完一部分内容后,要及时进行回顾和总结,一方面能够从宏观角度找出本章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也能够及时总结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于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习,保证学习过程中不留任何死角。我们进行知识总结和回顾的过程,其实也是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只有认真完成学结,才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1.4提高
高中物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完成前述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还必须借助于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实现学习效率和应试成绩的提高。首先,要提高问题分析能力,通过问题分析,能够筛除掉不必要的细枝末节,使问题变得清晰和简单;其次,要灵活选择解题方法。
2 电路相关问题的解题思路
2.1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并保证解题步骤的完整性,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答题思路,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卷面条理、整洁,给教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根据个人学习经验,总结电路问题的解题方法如下:一是依据题意,选定所解答的电路,没有电路图的题目要依据题意画出电路图;二是题目中如果有不规范的电路串并联图可以改画为几个简单的电路图,一目了然,方便解题;三是将题中的已知量标在图中,将未知量进行逐步分析;四是根据欧姆定律,串、并联特性和电功率公式列方程求解。除此之外,在答题完毕后,如果时间较为充裕,还可以从头检查一遍,避免因疏忽大意导致计算错误。
2.2例题解析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Ω,R2=2Ω,R3=3Ω,在A、B间接电源,S1、S2都打开,此时电阻R1、R2、R3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P3=_;当S1、S2都闭合时,电阻R1、R2、R3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P'3=_这道题是对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综合考察,我们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功率计算公式。当S1、S2都打开时,R1、R2、R3相互串联,根据公式P=I2Rt可知,电流I相同,则P1:P2:P3=R1:R2:R3=1:2:3;当S1、S2都闭合时,R1、R2、R3相互并联,此时P'1:P'2:P'3=1/R1:1/R2:1/R3=6:3:2。
3 结束语
高中物理中的电路知识,既是物理考试中考察的重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的难点。我们只有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拥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无论电路相关题型如何变化,都能够抓住考察要点,提高电路相关问题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参考文献:
[1]汪鸿雁,于洁业.“任务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学生教育论坛,2013(07):164-165.
[2]罗丽琴.肖亚楠.改变低年级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结合《电磁学》课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04):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