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商业模式的转变8篇

时间:2023-10-24 10:54: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商业模式的转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商业模式的转变

篇1

关键词:中小企业;商业模式;信息化;电子商务;B2B;B2C

一、中小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原因

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私营企业已超过550万家,占全国法人企业总数的80%以上,加上2621万个体工商户,已成企业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企业规模和资产量方面,基本都归纳为中小企业。传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生产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其趋势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国民经济中大企业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然而,上述理论并不能被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事实证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一样,都是现代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企业规模还偏小,资本相对短缺和过多的人口,使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改革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是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分不开。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长期活跃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市场有天然的联系,是繁荣市场、搞活流通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对市场反应敏捷,经营方式机动灵活,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沟通与融合,加快了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的改革步伐。同时还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的开展,为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供了运作条件。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全面提升我们国家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三、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经营环境

主要表现在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从本质上讲,中小企业主要有两类:一是与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二是拾遗补缺地生产大企业不适宜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中小企业。前一类中小企业易遭遇协作的大企业不公正对待。后一类中小企业则因数量多、规模小,容易产生过度竞争,若无有效的管理,将会出现欺行霸市和地方保护主义,破坏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二)中小企业资金严重不足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资本有机构成低,意味着资本的边际收益率较高,但是中小企业们的筹资非常困难,原因主要在于无论是银行还是直接的资本市场都不愿为单个资金需求量太小的中小企业融资。

(三)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落后

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落后是一种普遍现象,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还处于家族管理、经验管理阶段,一些中小企业连基本的会计记账方法都不全,更不用谈如何节约成本、控制支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落后突出地表现在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缺乏售后服务等问题上,在竞争方面大都仅采取竞相压价的手段。几乎所有的假冒伪劣产品都与中小企业有关,许多产品责任事故多为中小企业所为,中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急待提高。

(四)中小企业人才短缺

中小企业的所有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才的问题,因为有了各种真才实学的人才,企业面临的各种困难都可以靠他们去解决了。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不可能大量培养人才,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有方方面面的问题尚待解决。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战略

(一)发展商务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具有全球化、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选择性强等优点,因此,发展十分迅速。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1998年美国在线购物达到48亿美元,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00亿美元,比1998年增加23%。2002年,电子商务交易总值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也表明,自1997年开始,我国因特网用户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7月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

iResearch预计:2010年我国上网计算机数将达到9000万台。因特网的迅速扩展为我国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几年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所需的技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通讯网络技术还是安全技术,都已走过了“技术实现”阶段,现在正进入“技术开放和普及”阶段。

商务已成为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同时也是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目前商务发展的真正突破是B2B的商务,即企业对企业的商务。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以生产为主,由于地大物博,跨地域的限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B2B的适时出现,不但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为企业节约了不少的市场拓展成本。据统计,全球每年因为B2B的出现至少节约了100亿美元的成本开支,这对于企业来说节约成本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有关报告指出,商务的增长主要受到B2B的影响,目前,B2B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到了87%,在2004年全球B2B商务将创造2.776万亿美元的。在我国,随着Internet的进一步成熟,B2B商务以高达120%的速度在增长。

(二)发展电子商务是对中小企业商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促进

在电子商务逐步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经营工具的新条件下,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组合的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会产生新的变化,企业竞争将更趋于立体化,企业发展将更加多元化,企业经营弹性将成为其应付这种新的具有迅变特性的环境的基本前提。适应这一变化导向,企业的以功能为中心的小组将成为企业的核心模块或基本单位。根据环境对企业的要求,由具有多种组合形式的小组构造出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并通过这些组织形式的不断调整,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竞争优势,将成为企业在新条件下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

阿里巴巴无疑是我国最成功B2B模式,它因江浙一带中小企业对业务日益扩大的需求而获得发展机遇。在许多人的眼里,阿里巴巴不仅是B2B的象征,也已成为我国B2B的代名词。阿里巴巴的B2B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可以说是我国B2B领域成功模式的开创者。它从一个没有任何的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迅速成长为国内B2B领域的领导,这的确与其在这一领域正确的经营思路或模式是密不可分的。阿里巴巴在香港的成功上市,更是为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树立了里程碑式的启示。

如果说阿里巴巴起初是一家定位于网上贸易的B2B服务商,慧聪网则凭借其多年的资讯服务所积累的客户基础,以及对国内客户需求的了解,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网上交易平台。慧聪网以前做行业资讯,在及时推出买卖通交易平台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许多传统服务。就B2B市场的发展而言,在不久的将来,交易平台的提供者也许还要提供市场调研、行业商情、资讯大全等更多的线下服务。

在我国,目前只有30%的中小企业会使用互联网来做交易,即便是这30%的中小企业也不可能完全依靠网络的信息来做交易,因此线下服务是未来B2B发展的大方向之一。毕竟互联网上的信息之充分与快速是线下所无法比拟的,这种线下与线上的融合或可带来B2B原来服务的一些变革。

电子商务模式是目前互联网人士思考较多的课题。在有了B2C、B2B等模式之后,最近又在尝试一种全新的概念――B2B2C模式,而且这一模式已经被许多的“网上书店”所接受。

显而易见各种电子商务模式之所以层出不穷,最重要的原因是网站模式的可模仿性太强了,企业经营的信息化程度及新点子都可以在几天内被全球的其他网站所复制。

五、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探讨

互联网泡沫沉寂之后,在慢慢复苏的过程中,各种商务平台朝着更理性的方向快速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从红极一时的B2C模式亿国,优秀的C2C易趣、淘宝,到名气卓越的B2B阿里巴巴,无不见证了我国商务的发展。

(一)向纵深化发展

图像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将建成使用,三网合一潮流势不可挡,高速宽带互联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瓶颈”有望得到缓解和逐步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具备良好的网络平台和运行环境。消费者的上网费用将越来越低廉。移动电子商务将快速发展。移动通讯将成为进行电子商务的主要媒体。

电子商务的社会及商业环境更趋成熟。到2008年,我国网络人口可达1.8亿以上。网民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将发生变化,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将不断提高。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更深化,实施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自觉性都会大大提高。

(二)向专业化发展

1、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提供专业化的产品线和专业水准的服务至关重要。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网上购物人口仍将是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生活的个性化诉求比较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较高的商品和服务,人们一般希望在购买前能够得到专家的指导。因此,能够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以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

2、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对B2B电子商务模式来说,发展以特定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也是一种趋势。如“美国商务网”就是为国内中小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服务的专业网站,专为化工企业服务的“中国化工信息网”在行业内影响较大。

(三)向国际化发展

依托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能够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刺激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必然走向世界,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各种资源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借助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传统市场的竞争力可以得到加强,并有更多机会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参考文献:

1、曾五一.关于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2001(2).

2、单小芬.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挑战与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3).

3、李琪.中国电子商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商业模式 流通产业 转型升级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指出,“要着力创新和完善消费促进政策,推动消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因此,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要把立足点转到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上来。而商业模式创新恰恰为带动和转变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和高效益增长提供了有效途径。

商业模式研究概述

商业模式一词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国外学术界不同学派间各取角度,众说纷纭。虽然整个过程并未达成共识却也呈现由从经济向运营、战略和整合递进趋势。作为商业模式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模式创新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李舜昭(1992),贾履让、沈小静(1995),张宝生、何继江(1999)等人对商业模式理论进行了早期探索,但都只是局限于商业模式对于商业运行的重要意义的阐述以及全新盈利模式的引入方面,均未对商业模式进行明确的定义并给与充分的解释。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创业潮以及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我国商业模式及其创新的研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其中不乏有形成一定理论体系的。原磊(2008)作为国内商业模式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其贡献不仅在于将国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梳理,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基于“3-4-80”构成体系的商业模式分类方法,他认为商业模式是一种描述企业如何通过对经济逻辑、运营结构和战略方向等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的概念性工具。魏炜、朱武祥、林桂平(2012)提出,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著名的“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理论。

商业模式概念及其创新的本质

(一)商业模式的概念

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商业主体、价值链、价值网络、商业业态共同组成的以价值创新、价值实现、价值分配为主要功能的集合系统。从企业运营的角度出发,狭义上的商业模式可以理解为企业的经营模式。从价值理论出发,广义上的商业模式是一个边界更加宽泛,跨企业、跨行业的商业组织,而运营模式和企业只是商业模式的一种极端形式。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

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就是商业主体出于价值创新(价值发现)或减少价值损耗的目的,通过控制价值主体的数量、改变企业和产业内价值链的形态,从而建立和形成新的价值网络和商业业态,并最终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的过程。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产生、同业竞争、潜在厂商的进入等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因,当商业主体不满足现有水平的价值分配,商业模式创新便产生了。所以,商业模式不停地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新发现和节约的价值在新规模的商业主体间分配,直到每个主体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为止。由此可知,商业模式是一种价值分配动态均衡的结果,而新生的商业模式相较于原有模式具有更高水平、更高效率、更加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商业模式创新与流通产业发展间的协同演进机制

(一)商业模式创新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引导作用

1.流通组织的创新。随着高新技术的利用以及商业诚信体系的逐渐完善,单个流通企业流通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受众逐渐扩大,彼此覆盖范围相互重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竞争必然导致严重的资源内耗,其中一种有效解决途径就是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单个流通主体相互融合形成流通组织,既降低了竞争压力又增加了同产业上下级议价的能力。不仅仅是流通企业,为了降低流通成本,生产者也采用结盟的形式形成流通组织,以求获得更加经济的流通服务,农村合作社的形式即是最好的代表。而团购则是消费者流通组织创新的一种代表形式。

2.商业业态的改变。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业态的冲击方兴未艾,商业业态对实体经济的依附程度将不断降低,流通产业链接的更多已不再是生产者和中间商,商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传递也已屡见不鲜,流通产业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已经产生并趋于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商业业态改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促进城乡协调。

3.行业环境的改善。任何产业活动的顺畅的进行都离不开流通产业的支撑和引导,不同产业都与流通产业呈现出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关系。作为基础性行业,流通产业的发展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极为敏感。成长速度快的行业将要更快地消费流通服务,不同类型的商品也决定了流通服务的类型,流通产业随着所服务的行业的兴衰而呈现出同步性的波动,但却不会随着其他行业灭亡而消失。

(二)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

1.流通产业价值链控制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面。价值链管理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原则,价值链的形态决定了商业模式价值实现和传导的形态。流通产业价值链可以理解为仅限于流通产业为主导的更加狭义上的商业模式创新。流通产业自身管理模式、盈利模式、运营模式和收入分配模式的改变,转变流通产业自身发展方式,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运行效率,并间接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

2.高水平的流通企业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要素准备。一方面,高水平的流通企业向整个商业模式内的行业提供高质量的流通服务,既降低了流通成本,又增强了产品市场的渗透能力,扩展了产品市场的边界。另一方面,高水平的流通企业所拥有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对产业内和产业外的企业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先进的技术、高素质人才向关联行业扩散,管理经验和盈利模式也会成为争相模仿的对象。

3.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的价值源。新工艺的运用导致新工艺新流程的产生以及新设备的配套使用。如冷链物流的兴起,带动冷鲜货车和冷鲜库的大量需求,从而为冷鲜技术行业带来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再者,流通产业发展决定了商业网点地布局,流通的规模也决定了商业网点的规模,商业网点的铺设又会对地区消费产生深远的影响。

黑龙江省流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流通产业发展城乡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省流通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城乡结构失衡。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购买力弱于城市,商品需求少而分散,早年更是由于交通等原因造成了黑龙江省农村流通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近年来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业人均增加值明显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且差距呈逐年缓慢增大的趋势。但不能忽视的是,在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人均利润两个指标上,黑龙江省却与全国保持着相近的水平,甚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已经很充分地表明,规模以下流通企业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低下是造成黑龙江省流通产业人均增加值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而城乡流通发展的巨大差异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管理机制落后、竞争手段单一且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管理机制落后、竞争手段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是流通企业管理模式弊病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企业内部保守派对原有利益的维护使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能得以推行,单一依赖低价的竞争手段造成了市场的无序和不必要的利润损耗。新技术的推行、新设备的利用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和运行,而文化层度较低和观念陈旧的从业人员将决定现代化工具的覆盖范围从而决定流通信息化的水平,显而易见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已然成为阻碍流通产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三)缺乏竞争有序、保障有力的营商环境

首先,缺乏法律及行政约束,无视恶性竞争。尤其是在价格机制刚刚放开的农资市场,缺乏了价格管制以及混业经营的出现,过热的农资供给市场大打价格战,众多小业主纷纷倒闭,上规模的企业勉强维持经营。其次,小微流通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缺乏政策保障。在规模小微、分布分散的村屯、老城区存在着大量规模小微的仓买、农家店等代销网点,其流通能力和盈利空间都十分有限,往往一项业务经营亏损就导致关门倒闭,经营业缺乏活力,店铺业主的积极性往往不高,经常性的倒闭也给当地居民生产消费带来诸多不便。最后,老城区改建,新的流通体系布局形成前的过渡问题。棚户区搬迁、老城区改建过程中,老城区流通企业对交通、排水、供电、供暖等基本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基本诉求往往被忽略。

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流通产业发展的重新定位

黑龙江省流通产业的准确定位体现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城乡定位,另一方面则是行业定位。城乡流通协调是未来黑龙江省流通产业发展的工作重心,建立现代化的农村流通市场体系更是城乡流通协调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城乡协调发展角度来看,现代化的农村流通市场体系的建立,对于改善农村流通环境、提高农村流通质量、刺激和引导农村消费以及推动城镇化进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行业发展来看,能源产业的萧条以及不可持续性使得农业日益成为未来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产品如何便捷、有机、高附加值地进城,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将成为实现黑龙江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二)经营模式的创新

创新经营模式,加强流通组织建设。表现在以下方面:流通产业链向农村进一步延伸,增设“节点”或“二级站”,延长流通半径降低农村消费品最后一公里配送费用;大力发展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合作组织议价能力,形成规模性流通渠道;搭建流通网络信息平台,形成规模消费群体,减少流通服务供求对接的信息损耗;大力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发展专业化流通企业,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调整;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完善流通服务监督体系,发挥政府与流通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管理模式的创新

提高批发零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特别是加强人员培养及梯队建设;推进实施流通企业品牌战略,提升流通企业辨识度和竞争力;提高物流方式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推动流通追溯系统、冷链物流系统、消费者评价反馈系统等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营商环境的改善

政府应进行适当干预以改善营商环境。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方物流能力,督促传统物流方式更新换代;开辟跨区域的流通渠道,为流通企业跨区域合作提供便利,对于跨区域的流通组织形成提供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尤其是规范化和市场化的经商环境,扶持地方流通企业及关联企业发展,刺激流通服务需求,实现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于来文.商业模式:创业的视角[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贾履让,沈小静.导入新的营销模式:仓储式连锁商业模式[J].财贸研究,1995(2)

3.原磊.国外商业研究模式理论研究评价[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4.洪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路径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篇3

在信息化作为时期主题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企业为了与时俱进,在新的市场格局中占有1席之地,适应电子商务带给其的变革,捉住机遇,逢迎网络营销的的特色,利用电子商务来进行营销模式的转型,充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解脱传统营销模式的限制,才能增强竞争力,晋升竞争优势。

一 中国电子商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从狭义上说就是电子交易,是通过在网长进行产品、服务、信息的交易。从广义上说,电子商务还包含企业内部的商务流动,例如出产、管理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务流动。中国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形成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速度是无比快的,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日趋改善――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美,主要信息技术产品加速分散。主要表现在:

一.一 电子商务范围迅速扩展,笼盖规模日趋广泛

二0一四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范围已经到达二八二一一亿,与二0一三年相比,同比增长四九.七%。中国的网民数量增长迅速, 二00八年中国成为全世界网民数量至多的国家,这个第1的位置1直维持到现在,截至二0一四年一二月,我国网民范围达六.四九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四七.九%。网购人群激增,据中国电子商务钻研中心(一)监测数据显示, 截止 二0一四 年 一二 月底中国网购用户范围达 三.八 亿人, 而 二0一三 年为 三.一二 亿, 同比增长 二一.八%。

一.二 挪动电子商务发展快速,手机利用快速增长

截止到 二0一四 年 一二 月, 中国挪动网购交易范围达 九二八五 亿元, 而 二0一三 年为二七三一 亿元, 同比增长 二四0%。 二0一四年,Google与IPSOSResearch联手进行了1次相干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最近几年来在中国城市普及也10分迅猛。中国城市已经成为全世界5大智能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地区之1,高达三五%,仅次于新加坡(六二%)以及澳大利亚(三七%)。中国手机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这也将为中国挪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

一.三 所有企业都将是电商企业

截止到 二0一四 年 一二 月, 国内使用第3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范围(包含同1企业在不同平台上注册但不包含在同1平台上重复注册) 已经经突破 二0五0 万,将来会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到网上来经营,变为电子商务企业。

二 电子商务环境对于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营销模式是指,企业营销流动中具体的营销流动情势或者营销流动进程,主要包含营销理念、营销组织以及营销技术这3个要素。营销理念是指在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进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以及社会3者利益方面所持的思想以及观念;营销组织是指制造商以及经销商之间存在的组织瓜葛;营销手腕是指营销进程中所采取的法子手腕,也包含广告促销等流动。

二.一 营销环境的变化

电子商务的发生以及发展,使市场外部环境产生了深入的变化:网络作为电子商务的双向利用媒介,相较于传统企业营销的单向式传布媒体,大大增添了信息交互的及时性;电子商务加快了全世界化过程,为传统企业开拓了1个个更加广阔的全世界化的市场,使经济流动解脱地域以及国界的限制;无纸化的交易以及支付手腕相较于传统企业来讲更为便捷、更为节省本钱;电子货泉的兴起以及相干保障体系的完美,使患上企业以及顾客可以放心使用电子钱包进行资金交易来往。

  二.二 营销理念的变化

传统营销观念认为消费者是盘踞相对于主导地位的,而电子商务作为1种基于网络的新型商务模式,消费者对于于信息的占有更为充沛以及彻底,购买商品时的比较更加剧烈,对于性价比的寻求也更加迫切。再加之搜寻引擎的匡助以及指引,消费者对于于信息的掌握力可以说是空前强大,消费者盘踞了营销流动的绝对于主动权。以“客户”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成为营销观念的绝对于重心。

二.三 营销渠道结构的变化

电子商务时期下网络技术的进步,沟通讯息平台的搭建,使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大大减少,厂商直接面对于终究消费者,实现了1对于1营销,中间流通渠道大大减少,同时,制造商可绕过中间商直接通过网络接触客户,这样就逐步构成了以网络中间商为中枢的分销渠道。这类中间商在交易流动中,为整个交易进程提供1个信息、媒介的平台作用。 二.四 营销策略的变化

网络技术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的技术依靠,使企业能够与客户沟通,接受反馈,进行客户瓜葛管理,使瓜葛营销展开效力最大化。盘踞绝对于主动权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商家提出自己的请求,无形当中消费者已经经能介入新产品的钻研之中来,使企业能够更为精准的定位,更容易于掌控市场需求。企业可以与用户树立更新型的瓜葛,不断地逢迎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去进行定制营销以及制订营销组合。

三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营销模式

因为互联网技术使营销市场扩大,这需要企业灵便地转变本身去知足客户需求,强调互动性,充沛应用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交流,扭转传统营销模式的系统化管理,展开灵便多变的柔性化管理,实现会萃效应。目前网络环境下,新型营销模式有:

三.一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营销

简称B二B。这是最为企业熟知的1种营销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为交易主体进行服务信息的交流,由1些范围比较大的企业或者零售商采取。这些企业出产经营种类繁多,数量大,应用网络营销的信息化可以增进其销售量的增长。这类营销模式在许多企业中很受用。

三.二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营销

简称B二C。是企业以互联网为服务平台,向消费者提供有形产品或者无形服务等商/:请记住我站域名/品的模式,在此模式中,消费者直接在因特网上介入经济流动。这类模式主要合用于网上商店,而营销的主体以消费者为重,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充沛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从而比传统企业更知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三.三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营销

简称C二C。是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以及传统企业的“企业作为销售主体“的模式不1样,这个模式主要是在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提供1个网上交易平台,从而有效地进行商品交易流动,现实中较为普遍的是进行个人网上拍卖,卖方自由提供各类商品进行售卖,买方自由地对于所买商品进行比较以及筛选,无时间、地域的限制。

三.四 线上与线下营销

简称O二O或者离线营销模式。是线上以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以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以及线下消费,O二O通过打折、提供信息、服务预订等方式,把线下商店的动静推送给互联网用户,从而将他们转换为线下客户,这就尤其合适必需到店消费的商品以及服务,比如餐饮、健身、看电影以及演出、美容美发、摄影等。其主要的运营模式如图一。

三.五 O二O营销模式实例分析

购网站是国内目前O二O发展的典型方式,如乐享客、中团网、竹篱网、齐家网等群众商品团购网站,美团网、五八团购、窝窝团、拉手网等糊口信息团购网站,此外还有1种为消费者提供信息以及服务的网站,如赶集网、爱邦客等,再有就是房地产网,如搜房网、房道网、百度乐居等。 O二O模式作为1种新的商业模式,吸取了初期电子商务的优点,有效地结合了网络购物以及传统市场的特色,为餐饮行业的电子商务提供了1种新的思路,成为餐饮行业未来发展的1个首要方向。美团网是整个餐饮行业第1家真正意义上的0二0模式的实践者,通过线上订餐进行支付,并且享受必定的折扣以及优惠,线下消费者前往订餐的商家进行就餐,短期内美团网成为整个餐饮行业的金字招牌。随后拥有0二0模式的百度糯米网、群众点评网等1大批互联网企业兴起,为餐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使患上泛博消费者踊跃介入到这类模式中来。

四 结论与瞻望

篇4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经营模式; 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 F8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0892 (2007) 05- 0048- 04

收稿日期: 2007- 01- 28

作者简介: 初苏华,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博士生, 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高级经济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银行管理。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开发行上市, 尤其是我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境内外公开发行上市, 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步入了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轨道, 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发展时期; 同时, 也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进入了一个转型期, 即要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能否实现这个根本转变, 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在新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下, 能否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能否保持新的竞争优势; 也是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能力的考验。笔者就此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尽管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初步形成了现代商业银行的架构, 但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 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 1) 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体制初步建立, 但仍不健全, 存在着产品部门和客户部门并存的状况, 部分产品、尤其是新业务产品没有完全围绕客户服务进行整合, 对客户的综合服务程度不高。

( 2) 业务和管理的集中度虽有所提高, 也有一定的集约化程度, 但从新的发展和管理要求来看, 集约化程度仍不高, 且不同业务的集约程度也不均衡,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集约度以及集约的层次。

( 3) 从一线基层行到总行, 一级经营、三级甚至四级管理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尽管实现了部分二级分行的扁平化管理, 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扁平化, 管理层级仍然较多, 决策链较长, 因而对市场反应缓慢,对上级指令执行层层衰减。

( 4) 通过扩大规模及外延方式实现发展仍是发展的主流, 传统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 5) 尽管风险管理得到重视和加强, 但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需要提高,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 不仅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仍不健全, 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

二、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

1. 经营模式的转变

经营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实现“三化”。

( 1) 集约化

商业银行的集约化是通过计算机及信息技术, 使同质、同类专业和业务实行大规模的整合, 使管理和经营更趋集中。集约化方式比较适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要求, 可以说, 集约化是商业银行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随着改革的推进, 无论是机构还是体制, 都是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通过集约化来实现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如资金集中、信贷集中、财务集中、单证处理集中、人力资源管理集中等, 都是集约化的深化和发展。

( 2) 扁平化

扁平化是指机构管理的扁平化。集约化与扁平化是相互关联的; 集约化程度越高, 扁平化程度也越高。在实现集约化的同时可逐步实行机构的扁平化, 减少中间层次, 缩短决策链, 减少资源消耗, 使决策和管理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 提高决策和服务水平。在总行到支行的层级中, 逐步建立总行和一级分行( 或区域分行) 两级管理, 一级分行( 或区域分行) 、二级分行及支行三级经营的管理模式。

( 3) 专业化

专业化是指以客户为中心, 按照客户的类型分类,分别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专业化经营。这里所指的专业化, 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化, 而不是单纯业务上的专业化; 是经营模式的专业化, 而不是业务操作上的专业化。从银行服务的角度看, 根据客户的特点, 可以将客户分为三大类: 一是个人类客户; 二是公司类客户; 三是中小企业类客户。这三类客户都有各自不同的经营特点, 都有各自对金融业务的不同需求。专业化经营, 就是分别围绕这三类客户,实行专业化经营, 系统化管理。

2. 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达到“三型”。

( 1) 质量效益型

效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增长方式, 主要是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效益, 属于规模效益型。客观地说, 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效益并没有错, 因为没有规模就没有发展, 发展体现为规模的扩大; 但是, 商业银行要实现效益的增长, 不仅仅是通过扩大规模, 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运行质量, 比如通过资产质量、负债质量、结构优化、客户优化等途径来提高效益。从另一方面来看, 以资本约束和风险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 扭转了银行的风险意识和经营理念, 资本约束和监管强化将限制以扩大规模来实现增长的经营方式。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辩证地处理规模、质量、效益的相互关系, 追求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对应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商业银行的主要考核指标有: 总资产回报率ROA、股本回报率ROE、成本收入比、经济增加值EVA 等。

( 2) 多元经营型

多元经营型就是经营的多元化。经营的多元化,必然体现为客户服务的多元化, 以及效益增长的多元化。也就是说, 商业银行增加收入的途径不仅靠信贷资产业务经营, 还要扩大资金业务经营和中间业务经营; 不仅要有资产业务经营, 还要有负债业务经营;不仅要有银行业务的经营, 还要有非银行业务的经营。在经营发展中, 要逐步提高非信贷资产经营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需要说明的是, 商业银行虽然采取多元经营型的增长方式, 但各个分行却要有自己的发展定位, 要确定自己发展的业务重点, 在多元经营中确定适应本行市场定位的重点经营。

目前信贷资产还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也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 商业银行不可能长期主要靠贷款利息收入来增加盈利。现在的信贷资产经营收入取向, 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利率政策造成的。我国现行的存贷款利差有3 个百分点, 这是非常诱人的,所以各商业银行都把着眼点用于发展信贷业务, 作为盈利的主要来源。而国外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一般为1个百分点或多一点, 如果计提1%的风险准备金, 也就

赚不到多少钱。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深入, 存贷利差将会逐步收窄, 接近于国际商业银行的利差水平。因此, 依靠利差收入推动收益增长的传统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如果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不能及时向多元化转型, 就会影响到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扩大优质信贷资产, 增加资金使用收益及盈利, 只是现实经营中的一种策略, 而不是长远的经营发展战略。

对应多元经营型的增长方式, 商业银行的主要考核指标有: 账面利润、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以及其他专项业务实现收入等。

( 3) 风险控制型

银行是最大的风险企业, 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核心; 银行的所有业务都存在风险, 但银行不可能不做风险业务。银行盈利是通过控制风险来实现的, 商业银行经营的实质就是如何控制风险。因此, 银行的盈利能力取决于风险控制能力。银行增加收入并不难,而要把收入转化为盈利是要通过风险控制来实现的。比如, 发放一笔贷款后, 只有把贷款全部收回, 收取利息产生的盈利才算最终实现; 反之, 贷款没有按期收回, 不但没有实现盈利, 反而是亏损, 因为收取的利息永远不够抵偿损失的本金。

鉴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 在业务经营中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就是要对各种风险( 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其中信用风险是最主要的经营风险。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也主要针对信用风险提出了要求, 如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等。实行风险控制和管理要注意两点:首先, 要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 才能了解和把握存在的主要风险, 按经济规律办事, 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的措施; 其次, 风险控制和防范是为业务发展服务的, 是为提高效益服务的, 而不是为防范风险而防范风险。什么都不做似乎没有风险, 但是, 如果什么都不做, 银行就要倒闭, 就要成为最大的风险。商业银行在经营中, 提出风险防范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 是为了业务发展, 而不是限制和阻碍业务发展。因此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 商业银行必须考虑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管理成本。

对应风险控制型的增长方式, 商业银行的主要考核指标有: 资本充足率、经济资本控制额( 包括操作风险经济资本控制额)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不良资产比例及贷款迁徙率等, 这些指标都反映了对风险控制的要求。

三、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 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转变观念

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转变观念最重要的是要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 主要体现在:

( 1) 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 不仅是围绕客户做业务, 而且要围绕客户管理业务, 包括我们的经营管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都要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设置。

( 2) 稳健经营。银行经营的产品是货币; 经营货币是最大的风险经营, 因而银行也是最大的风险企业。因此, 坚持稳健经营, 不仅是由银行经营的特点所决定的, 也是银行从沉痛的教训和巨大的资金损失中总结出来的。稳健经营体现为以经济增加值的提高来衡量创造价值的增加, 实现风险调整后的利润最大化。

( 3) 创新发展。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同质性比较强, 业务要领先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创新, 以适应市场,适应客户不断发展的要求。

同时, 转变观念要树立五种意识:

一是责任意识。各级银行领导都要有保持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意识, 以及对银行利益和员工利益高度负责的意识, 这样才能正确地对待工作和处理问题, 才能认真地思考问题, 积极想办法做好工作。

二是客户意识。商业银行要围绕客户做业务, 无论是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 最终都要以客户为中心来开展业务经营, 这样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赢得客户, 实现业务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三是风险意识。商业银行经营的实质就是控制风险,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每一项业务时,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 其次要考虑的是如何赚钱。只想赚钱而不考虑风险, 最终只有赔钱而不是赚钱。

四是人才意识。要在全行上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要创造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遇和条件, 要选贤任能, 不拘一格地选拔和使用人才。

五是合规意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 既是经营的要求, 也是一种文化。在经营发展过程中, 要完善制度, 严明纪律, 在全员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 通过制度机制约束员工的违规行为。

2. 理顺体制

理顺体制, 就是要在体制上实现经营集约化、管理扁平化, 建立距阵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具体来说:

( 1) 实行业务操作前、中、后台的分离, 合理设置内设机构; 按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要求, 建立组织架构。

( 2) 实行业务流程化处理, 合理设计操作流程;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产品以及风险可控程度, 设置业务操作流程。

( 3) 以客户为中心, 按客户类型实行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 整合业务资源, 综合经营服务。

3. 完善机制

完善机制, 就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完善机制来促进和协调各项业务的发展。包括:

( 1) 建立分机构、分部门、分个人、分产品的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 做到核算精细化;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强调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 强调部门间、同志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

( 2) 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在全行建立起岗位竞聘平台, 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让那些努力工作、勤于思考、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新人得到发展, 实现自身的价值。

( 3) 建立风险预警和调控机制。如建立信贷资产的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

4. 重点业务发展

重点业务发展是指在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 当前要突出发展的业务。包括:

( 1) 个人金融业务, 包括牡丹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个人金融业务是一个最广阔、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市场。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分层服务、综合服务以及灵活便捷的服务。

( 2)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扩大离柜业务, 不仅可以节约人力和费用, 最主要的是可以使银行金融服务得到延伸, 并提供24 小时服务; 同时,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可以促进个人金融业务、银行卡业务、理财产品等业务的发展。

( 3) 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是银行利用金融服务的优势, 担任投融资顾问, 为客户出主意, 提供增值服务, 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 4) 结算业务, 包括现金管理和结算服务。它既是传统业务( 结算服务) , 也是新兴业务( 现金管理) ,是银行基本的经营功能。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 始终是银行不断追求的创新目标。

( 5) 票据业务。信贷资产业务票据化, 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比如流动资金贷款票据化。银行要适应市场的发展, 适应客户新的融资方式, 积极发展票据业务。

5. 队伍建设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模式 现代物流企业 转变

一、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的认识

要明晰何为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必须了解何为传统物流?物流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比较重要的变革,第一次是物流的最初阶段,就是卖方将货物送到买房手中;而第二次变革是有着重要影响的电子商务出现下的物流发展,这次变革给物流、买卖双方以及消费者产生了各种影响;第三次变革则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引导下的物流将更加高效、全面。一般来讲,传统物流是指通过基本的人力,对买卖双方所涉及的货物通过分类、分配以及配送等程序进行货物的集中于发放。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主要是指物流配送公司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的软件与硬件设施,同时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按照客户的各种订户要求进行一系列的分类、编排、分工以及后期派送等工作。

在论及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时,可以说是“物流可以有,电子商务却未必”,原因在于物流只要是存在买卖则一般均会存在,而电子商务的现代科技产物则未必,所以,物流可以离开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必须依靠物流的存在而存在。

二、电子商务的出现是否将会对传统的物流企业造成影响?

上文中,笔者对传统物流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模式的物流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与阐释,那么,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物流是否会造成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存在,到底对传统物流造成了何种影响,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对于物流人员的要求提升。传统物流对于物流人员的要求较低,只要是可以将货物安全送达买房的自然人均可成为物流人员,但是电子商务作为现代化科技的产物,其应用于物流时,要求物流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应的现代化科学技能,对于物流人员的要求较高,而且更加专业化。

2.物流程序的简化,效率的提高。传统物流程序较多,而且人简单的人力操作为主,而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则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一定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物流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3.物流操作程序的替代化。传统物流的操作程序不断被电子商务化的网络操作程序所替代,由于传统物流操作程序复杂,大部分程序由操作人员亲自负责,但是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只需要在物流终端由个别工作人员亲自负责送货即可,高效率、低成本的电子商务物流网络操作程序将逐步替代传统的物流操作程序。

4.实体不断的虚拟化。传统物流需要较大的实际仓库来为货物进行集中储存,但是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仅仅是在网络内设置一定的虚拟仓库,同时此种电子虚拟仓库还具有信息全面、操作简单、资源可以优化配置的优势。

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较于传统物流具有着多种强大的优势,不仅仅是笔者在上文提到的这四种,还包括物流观点的改变,物流人员从业方向的新选择等等,总的来讲,电子商务对于传统物流的发展将会带来极大的冲击以及多种积极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将何去何从?

笔者通过在上文中对电子商务给传统物流公司带来的各种影响的阐释与论证,积极肯定了电子商务模式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与新的机遇,那么,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应对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影响,做出积极的变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促使物流模式多元化。我国电子商务处在发展的前期,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模式应当与传统的物流模式相结合,以应对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全国不同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情况与经济条件,不可一味的适用新模式,亦不可完全摒弃新的东西,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进行转变。

2.培养与引进高素质、高技术人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势必会高速发展,故而,物流企业应当积极培养与引进掌握了具有高新技术的人才,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加在相关市场中的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综合实力。

3.引进先进的操作设施、适用先进的操作程序。传统物流程序弊端较多,程序复杂,而电子商务模式下应用于网络技术,效率高,成本低,同时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大量信息,物流企业应当紧随潮流,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下,引进先进的网络操作设施,适用先进网络操作程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上述三点主要是对于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做了简单的设想,那么对于适用物流的其他公司将如何选择物流方式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物流方式,在此基础之上配加电子商务模式的物流方式;其次,对于有些自营物流的公司,那么其可以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中积极把握,将自身的物流产业做大,进一步作为自身的一个主要经营业务,或者是放弃自营,而选择外购,因为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将会大大减少成本,自营将会增加公司自身的成本,适用外购低价物流,降低自身企业成本。

四、结语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其对传统物流的各种影响,要求物流企业与使用物流的企业做出积极的应对,以在物流行业与自身行业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张军.论电子商务模式下传统物流方式的变革.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7期.

篇6

论文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 发展 时期, 这个发展时期也是商业银行的转型期。要实现新的发展, 必须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经营模式的转变, 主要体现为实现经营的集约化、管理的扁平化和对客户服务的专业化; 增长方式的转变, 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规模扩张型的增长方式, 实现质量效益型、多元经营型、风险控制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这样的转变, 商业银行要从转变观念入手, 理顺体制, 完善机制, 突出新兴重点业务发展, 整体提高经营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 切实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开发行上市, 尤其是我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

( 3) 创新 发展 。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同质性比较强, 业务要领先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创新, 以适应市场,适应客户不断发展的要求。 

同时, 转变观念要树立五种意识: 

一是责任意识。各级银行领导都要有保持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意识, 以及对银行利益和员工利益高度负责的意识, 这样才能正确地对待工作和处理问题, 才能认真地思考问题, 积极想办法做好工作。 

二是客户意识。商业银行要围绕客户做业务, 无论是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 最终都要以客户为中心来开展业务经营, 这样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赢得客户, 实现业务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三是风险意识。商业银行经营的实质就是控制风险,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每一项业务时,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 其次要考虑的是如何赚钱。只想赚钱而不考虑风险, 最终只有赔钱而不是赚钱。 

四是人才意识。要在全行上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要创造为人才脱颖而出的机遇和条件, 要选贤任能, 不拘一格地选拔和使用人才。 

五是合规意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 既是经营的要求, 也是一种文化。在经营发展过程中, 要完善制度, 严明纪律, 在全员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 通过制度机制约束员工的违规行为。 

2. 理顺体制 

理顺体制, 就是要在体制上实现经营集约化、管理扁平化, 建立距阵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具体来说: 

( 1) 实行业务操作前、中、后台的分离, 合理设置内设机构; 按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要求, 建立组织架构。 

( 2) 实行业务流程化处理, 合理设计操作流程;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业务产品以及风险可控程度, 设置业务操作流程。 

( 3) 以客户为中心, 按客户类型实行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 整合业务资源, 综合经营服务。 

3. 完善机制 

完善机制, 就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完善机制来促进和协调各项业务的发展。包括: 

( 1) 建立分机构、分部门、分个人、分产品的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机制, 做到核算精细化;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思想 教育 , 强调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 强调部门间、同志间的相互协作与配合。 

( 2) 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在全行建立起岗位竞聘平台, 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让那些努力工作、勤于思考、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新人得到发展, 实现自身的价值。 

( 3) 建立风险预警和调控机制。如建立信贷资产的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和控制风险。 

4. 重点业务发展 

重点业务发展是指在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 当前要突出发展的业务。包括: 

( 1) 个人 金融 业务, 包括牡丹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个人金融业务是一个最广阔、最活跃、最具潜力的市场。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分层服务、综合服务以及灵活便捷的服务。 

( 2)  电子 银行业务。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扩大离柜业务, 不仅可以节约人力和费用, 最主要的是可以使银行金融服务得到延伸, 并提供24 小时服务; 同时,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可以促进个人金融业务、银行卡业务、理财产品等业务的发展。 

( 3) 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是银行利用金融服务的优势, 担任投融资顾问, 为客户出主意, 提供增值服务, 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 4) 结算业务, 包括现金管理和结算服务。它既是传统业务( 结算服务) , 也是新兴业务( 现金管理) ,是银行基本的经营功能。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服务, 始终是银行不断追求的创新目标。 

( 5) 票据业务。信贷资产业务票据化, 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比如流动资金贷款票据化。银行要适应市场的发展, 适应客户新的融资方式, 积极发展票据业务。 

篇7

与其说是纽约时报公司高层做出将放弃印刷纸版报纸的决定,倒不如说是越来越多的读者抛弃了纸版报纸。纽约时报公司对纸版报纸的主动放手,不是提前给自己贴出“讣告”,而恰恰是为“重生”而做的努力。

报业第二次面对商业模式之变

从本质上看,纽约时报公司目前面临的选择不是“出版”还是“不出版”纸版报纸的问题,而是如何创新商业模式的问题。对于读者来讲,信息消费方式可能发生转变:随着纸版报纸的退出,读者可能要付更多的钱获得新闻信息。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虽然是近年才火爆起来的管理学词汇,但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报业已不是第一次身处商业模式转变的历史条件下。

早在19世纪下半期,报业就实现了第一次商业模式的转型――即从“读者支撑型”转变为“二次售卖型”。具体地讲,在报纸诞生的前100~150年,“读者支撑型”商业模式下的美国报纸只为少量读者(约为总人口的15%~25%)服务,这些读者是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内的活跃分子。报纸定价很高,广告很少(主要是面向商人的原材料和进口品广告,而非面向普遍消费者的零售商品广告),读者是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直到19世纪下半期,都市化、工业革命、经济发展水平和识字率等方面的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余钱”和休闲时间。报纸才转而为大众服务,成为售价极低、大量刊登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零售广告的“便士报”。1880年,美国报纸1/2的收入来自广告,2000年,这一数据增长到80%。①

从19世纪下半期至今,“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已支撑报业走过一个多世纪的辉煌,在当下这个充满技术变数、政策变数的时代,报业似乎要重新开掘“读者支撑型”商业模式或“用户支撑型”商业模式的价值。

不管商业模式如何变,报业的核心价值――满足人类对信息的基本需求――将保持不变。唯一变化的只是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提供“何种”信息。报业变化的依据在于读者需要,而读者需要变化的根本动因则在于技术。

目前来看,导致报业商业模式再次“转身”的技术首先是数字技术,其次是网络。“媒介即信息”,网络不仅改变着受众接触信息的方式,而且改变着受众对世界的感知。网络允许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拼凑出个人化的世界图景。再次是阅读终端。如果说报纸网络版信息从网络到受众还差“最后一公里”的话,那么,iPad、kindle、汉王等电子阅读器则消除了这“最后一公里”的差距。特别是iPad的出现,更是让人体验到纸版报纸无法企及的阅读愉悦。

报业近些年所作的商业模式变革尝试

虽然“改变”已成为公认的方向,但“怎样变”还在探索中。近些年,报业向读者收费的试探一直没有停止。《纽约时报》网络版曾在2005年推出了一项名为“时报精选”(Times Select)的付费服务,但这项服务由于并未带来预料的营收,于2007年便被关闭了。《人民日报》数字报曾从2010年1月1日起收费,但实行两个多月后就宣布前四版内容长期免费。虽然收费实践在现实中一一“碰壁”,但无论是纽约时报公司还是人民日报社都不将其视为失败,而视为“有启示意义”的尝试。正如苏兹伯格所言:“如果我们发现某种方式不能奏效,那我们就做出改变。”②

人民日报社在解释有条件地取消电子版收费原因时强调“适应读者阅读习惯”。与其说是读者“习惯难改”,倒不如说是《人民日报》电子版所提供的产品没能给读者提供充足的“购买”理由。

2010年9月9日,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察时谈到:“现在各种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给新闻工作带来许多新变化新挑战。”③报业商业模式之变无疑为新闻业诸多“新变化新挑战”之一,对此,报业别无选择,只有顺应时代需要,探索新情况下的新闻传播特点与规律,摸索实现商业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对报业创新商业模式的思考

开拓来自读者的收入自然是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商业模式的转变绝不只是简单地将“二次售卖” 模式下的内容以数字形式展现到网上,然后将原先敞着的“门”关起来,再搬把椅子守在“门”口,对每个要进来一看的人说:“免费时代已结束,收费时代开始了”。如果这样的话,估计大多用户会扭头而去。虽然从依靠广告收入到依靠用户订阅收入只是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但这一创新的成功仍要依赖从编辑业务到经营方式的全面革新。我们还是“以史为鉴”,将目光投向1833年创刊并“开创了新闻事业新纪元”(埃默里父子语)的《纽约太阳报》吧。

《纽约太阳报》创始人本杰明・戴有办“便士报”的想法后,找到了他的两个朋友阿鲁纳・S・艾贝尔和威廉・M・斯温商量,结果两位朋友不仅不积极响应,还警告他说这件事干不得。朋友们持反对态度倒也不奇怪,因为此前波士顿、费城和纽约都有创办“便士报”的“前车之覆”。但本杰明・戴认为那些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找到了报纸变革的“方向”,却没有找到实现方向性转变的具体“方法”。而自己却是那个不仅找到方向,而且找到方法的人。

于是,本杰明・戴开始办自己的《纽约太阳报》了:在编辑内容上,大量刊登市井琐事;报道手法上,采用耸人听闻的手法刺激人的感官(当然随着读者品位的提高,编辑内容与报道手法后来都有所调整);版面编排上,采用悦目的字体和吸引人的编排方式;发行上,以街头叫卖零售为主,给零售商33%的提成;机器设备上,采用最先进的印刷机,以便大批量印制……④就是在这一系列配套改革中,《纽约太阳报》使美国报业成功地从“观点纸” 变为“新闻纸”;从卖给少数“有产者”的报纸转变为卖给普通大众与广告主的报纸。“二次售卖”的商业模式得以确立。

由这段历史不难看出,商业模式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环节的全力配合。此外,报业在创新商业模式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练好“内功”。产品或服务是商业模式的内功。优质产品往往会奠定成功商业模式的基石,苹果公司便是典型:我们很难想象没有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苹果公司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

当报业商业模式拟创新为“用户支撑型”时,其主要产品不再是广告资源,而是编辑内容。目前,向用户收费比较成功的报纸网络版,多是那些可以为用户提供独特内容的报业公司。《华尔街日报》在改版的过程中着重强化网络意识,大力建设其报纸网站,刊登了许多报纸上没有的独家新闻和言论。2007年11月4日,华尔街日报对外宣布其网络版付费订户超过了100万人,与印刷版持平。同样吸引了大量网络版付费订户的英国《金融时报》,除推出独家新闻和言论外,还推出大量有参考价值的行业资讯。报纸曾由“观点纸”变成了“新闻纸”,又变成资讯“整合者”、“解读者”与“平衡者”。

第二,考虑商业模式创新的多种路径。有研究者总结出商业模式创新的五种基本路径: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⑤目前,报业从“二次售卖”模式向“用户支撑”模式的转变,侧重于收入模式的创新。其实,思路还可开阔至其他路径。

1.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说报纸价值活动定位于“信息采集”的话,当网络时代信息非常丰富时,报纸价值活动的定位应相应地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借助庞大的海外采编队伍创办定价较高的《环球时报》、将过期报纸上的“新闻”转变为需付费阅读的资讯、以及开发“人民数据库”等,都是人民日报社已采取的较好的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其他报纸有哪些资源值得开发?

3.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大多数报纸都已建立网站,这些网站是否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平台?譬如社区信息交换平台、专业资讯交易平台等?

4.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这种创新策略聚焦于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通过发现竞争对手或是原有顾客的价值盲区,打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实现顾客价值的飞跃。⑥那么报业如何实现“顾客价值的飞跃”呢?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人总有最真切地感受历史的需求,可是当“日子”一页页翻过时,历史会变得遥远、发黄且“干瘪”。既然我们常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那么,报业是否有可能以报纸所报道的大量新闻为历史素材,借助3D等技术,以最能体现娱乐精神的“游戏”方式让用户“梦回唐朝”、轻松且真切地触摸到历史的纹理、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呢?

在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中,还可考虑对“免费―收费”模式的细节加以创新,给用户心理缓冲的时间。就像有的游戏软件所做的那样:先用免费的试玩版以极低门槛吸引用户体验,当用户被吸引并产生进一步体验的需求后,再利用升级版本赚钱。报纸电子版收费时也可以考虑采用同样的策略:先将较边缘的产品免费提供给用户,然后再吸引用户订阅更高版本的收费版。

注释:

①参见 Robert G. Picard:The Economics and Financing of Media Companies,Fordham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02.P31

②小贝:《纽约时报停纸版 通过网络来拓展营收来源》,腾讯网,2010年9月10日

③CCTV《新闻联播》:《考察人民大学向教师祝贺节日》,2010-09-09

④【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著:《美国新闻史――报业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潮流的关系》,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

篇8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日益普及,手机智能终端已经大范围覆盖,致使“互联网+”O2O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现代百货零售业为了提高销售业绩,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快速投入到O2O电子商务中来。这些现代百货零售企业向O2O商业模式转型,正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现代百货零售企业向O2O电子商务模式转型中,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的不同相对比,并提出现代百货零售企业O2O商业模式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5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正式提出“互联网+”概念,意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增效助力功能,通过互联网高速发展带动各传统行业快速发展,实现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百货零售业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更应该适应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以促进百货零售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传统企业竞争激烈,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与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相比

1.在营销方式上的转变

传统百货零售企业经营缺乏创新,货架古板陈旧,商品品种有限,常常靠模仿别人的做法,来经营自己的商品。看别人怎么做,自己怎么做。看别人卖什么商品赚钱快、销路好,自己就想方设法去购进什么商品;营销手段老旧、单一。看别人有什么新的营销方式,就去模仿,比如发传单,老百姓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新奇,拿着传单去商家,或多或少都买点商品,可是哪家企业也不能总是靠发传单啊,再说了时间长了,老百姓也会厌烦了。这只能解决暂时问题,看不到长远利益。这也是现代百货零售业必须转型的一个因素。而“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是消费者直接打开电脑,在互联网上百货零售企业的商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商品品种繁多、款式新颖,个性化而且购买方便,价格合理。商品说明透彻、图片展示清晰,以及顾客满意度一针见血、客服百问不厌。在线下实体店,可以真实体验商品的适用度,百试(挑)不厌。随着时间的更替,商品不断更新换代,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2.在营销主体上的转变

目前,在日益普及互联网的时代,消费者真正成为了主导力量。消费者更有话语权、更有决策权、更有选择权。传统的百货零售企业的商品摆在货架上,不仅品种单一,而且有什么就买什么,消费者想买别的也没有。而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的企业商品,可以供消费者自由选择,品种、样式、颜色、付款方式等等。消费者对商品满意度可以自己评价,企业承诺不满意可7天或10天退换货,线下实体店的全新体验等,选择的机会更多,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在营销地域上的转变

传统百货零售企业辐射范围有限,消费者有地域限制。而互联网不同,它的影响可以扩大到无限大,在淘宝网、在天猫商城等,消费者可以在全中国或者全世界都能看到你的商品。而且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手机、iphone、电脑连接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平台,自己选择购买、收藏商品,不论在哪,什么时间都可以实现。线下实体店也将逐步实现全覆盖。

4.在信息传播上的转变

传统百货零售企业信息传播速度慢,范围小,途径有限。而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的企业,信息化成为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现代百货零售企业快速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提升管理效率,提高运营能力。在线下实体店,与线上信息相连接,信息同步。现代百货零售企业在互联网上新款产品或者产品更新换代,可以飞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传播之快,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二、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百货零售企业为了生存,开始谋发展,找出路,思变革,走进O2O商业模式。有些地方互联网技术水平还比较低,O2O商业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要想快速发展O2O商业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

1.同质化泛滥

企业把传统的营销模式照搬到互联网上,以优惠券等促销方式,或者传统的广告宣传方式,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方向,陷入价格战。盲目的为了销量,增加线下店面商家数量,可是却减少了对线下商家的监督管理,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倒影响了商品销量。

2.仓储、物流能力还有提升空间

O2O商业模式促使消费者更方便购买商品,因为物流企业能把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家门口。但在仓储、物流环节,有造成邮件损坏、丢失的现象,所以仓储物流企业需要提高管理水平。要不断扩展配送区域,提高送达效率。

3.互联网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O2O商业模式的经营交易信息,包括商品信息、仓储物流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等的规范管理,不能泄露,也防止数据丢失,现在的技术水平不足以保证数据的完整,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4.O2O商业模式的技术人员不足

O2O商业模式还处在初始阶段,需要抓紧时间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保证与消费者良好沟通,更好的解决网络平台存在的问题。

三、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转型的建议

首先商品价格体系要科学化,同样的商品或同类、同质量商品要尽量保持价格一致;其次要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迅速反应;再次要转变营销理念,优化信息管理平台,使企业管理人员能更好的掌握销售情况等。

四、结语

随着现代百货零售业O2O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百货零售业受到影响,传统经营方式已经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目前百货零售企业必须转型,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实现线上电子商务与线下实体店发展成为一个整体,更好的促进现代百货零售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荷郑秋锦陈佑成.“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转型O2O电子商务现状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15,12.

[2]许慧珍.“互联网+”下传统零售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与对策.广东汕头: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16,01: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