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8篇

时间:2023-10-24 10:54: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

篇1

关键词:农村;金融制度;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067-02

金融制度是金融交易赖以存在的社会形式,农村金融制度是金融制度在农村金融方面的具体化。作为金融交易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等,金融制度对社会金融行为进行规范,对金融体系地位、职能和组成部分间的关系、活动原则和行为方式进行规定,从而决定着金融体制的性质和效率状况。研究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我国金融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创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开端,需从瑞典经济学家魏克赛尔创立货币经济理论说起,他指出货币金融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重大的实质性影响。在他之后,凯恩斯等人提出了旨在说明货币金融对经济的短期影响的理论。熊彼特则指出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从长期上讲具有重大影响,即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初期,银行信用是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战后,美国经济学家格利和肖先后与1955―1967年发表三篇代表性文献(《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1955,《金融理论中的货币》1960,《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1967),认为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制度变迁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制度变迁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格利(J.Gurley)和肖(E.Shaw)认为,如果一种金融制度过死地把支出分配与收入分配捆在一起,如果它不在制度上创造条件使一些部门的盈余预算与其他部门的赤字预算有选择地相匹配,这种金融制度就会限制增长。

雷蒙德・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则从实证的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而金融结构的变化是金融制度变迁的集中体现。

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出版《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同爱德华・肖同年出版《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标志着金融发展论的形成。根据麦金农的分析,所谓金融抑制是指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压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不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压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所谓金融深化,肖认为是指如果政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可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一国的金融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刺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简言之,金融深化就是整个经济中金融部门的发展和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因此,所谓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实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金融制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20世纪90 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家继承并发展了麦金农―肖学派的观点。在实践上,通过实证分析试图对理论模型的结果加以检验。(1)经济增长及政府行为对金融制度变迁的作用。格林伍德和约万诺维奇(Greenwood & Jovanovic,1990)、格林伍德和史密斯(Greenwood&Smith,1997)以及列文(Levine,1993)在他们各自的模型中引入了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借以说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是如何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发展起来的。列文(Levine,1993)扩展了上述观点,在其模型中,固定的进入费或固定的交易成本随着金融服务复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在这种框架下,简单金融体系会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均财富的增加而演变为复杂的金融体系。另外,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由于市场的失败,政府行为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效率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他们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善、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和规模经济的存在,竞争与不受管制的金融市场将增加不稳定程度。斯蒂格利茨认为,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控制机制,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的范围和监管标准。完善的游戏规则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Stiglitz,1994)。(2)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于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对金融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机制作出全面而规范的解释。由于相关的文献很多,我们借用马乐科・帕加诺(1993)简易框架,概括地介绍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家在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作用机制上的观点。a.金融制度变迁――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更高比例的储蓄被转化为投资―――经济增长,金融体系的第一种重要功能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b.金融制度变迁――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配置效率提高―一经济增长。

二、国内关于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近几年来,国内有许多经济学家尝试运用金融发展理论来对我国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谈儒勇利用我国近几年的季度数据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深度指标M2/GDP 所反映金融中介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存款货币银行相对重要性指标BANK 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引申出的政策建议是大力发展存款货币银行。此后,国内学者发表了大量论文,如韩廷春(2001,2002),周立、王子明(2002),米建国,李建伟(2002)等相关著述。但他们都得出了一个与谈儒勇相似的结论,即我国金融深化指标(M2/GDP)与经济增长指标(GDP)是负相关关系。这显然与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相悖,并与在其他国家得到的验证不符,其根源在衡量金融深化指标的选取上。首先,指标M2/GDP不能反映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或者金融深化程度,相反,它与金融深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它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抑制的反映。其次,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金融创新工具的出现使得该指标在衡量各国金融深化程度上已经产生了系统性误差。在指标选择上,史永东(2004),宾国强(1999)等直接利用国外成熟金融市场上的一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不能完全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周立(2002)、韩廷春(2001)等虽然考虑了中国的具体情况,但考虑的角度不同,指标设计带有主观性和不完备性,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还有些值得我们重视的研究成果。李广众运用计量分析表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不应放在扩大存款货币银行的规模,而必须提高提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曹啸等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我国的金融发展确实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数量上的扩张而不是通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杜询诚(2002)比较了中国近代经历过的自由市场型和垄断型两种金融制度模式,他发现在自由市场制度下,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平行”的;在垄断制度下,经济仰赖金融,而政府控制金融,金融市场不再具有自发创造性。韩旺红等对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也表明,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马正兵则建立金融部门和实物部门的生产函数,并借助于此,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的外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是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曾发挥了支持作用,随着经济增长不断从金融部门抽取租金,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有减弱的趋势,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多重均衡。并指出,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需要加强金融部门的发展,特别是要优化政府的金融制度安排,使金融部门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从经济增长获得动力,实现融合全身发展与经济增长效应最大化。

三、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现状

徐笑波、邓英淘、张元红、张兵、朱建华、贾红岗等关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都做过探讨。提出了金融相关率指标理论,该金融相关率指标(FIR)在数值上等于“行社存款”与“农村国民收入”之比,并通过图示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也分析了农村信贷资金与农村国民收人增长的相关关系。张元红(1999)计算农村金融相关率的方法与前者类似,采用的是“行社存款”与“农村GDP”之比。通过对各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业务领域已不再局限于农村,所以“行社存款”指标值显然大于农村实际金融资产数值。张兵等对上述指标所作的修正是用“农户存款”、“农业存款”和“农户手持现金”三者之和作为“农村金融资产”数据;同时以“农业GDP”指标代替“农村国民收入”指标。

篇2

对灌区农业经济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是一种多目标、多层次的决策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人们就热衷于多目标决策理论的研究,在优选识别过程中并不存在研究对象绝对的优劣界限,具有中介过渡性,属于模糊概念,故对应的评价也称为模糊识别。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事物的综合评价,常常涉及多个因素或多个指标,这就要求必须根据多个因素对事物做出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在技术经济方案选择、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招投标的评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招聘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模糊综合评价过程中通常要建立模糊矩阵,确定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后进行综合判别[3-6]。

1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1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在模糊方法中,有一类模糊系统,其行为和结构没有清晰的界定,系统的信息具有模糊性,即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根据模糊集理论,可以用隶属度将具有模糊性的概念定量化,建立模糊系统的数学模型[7-9]。模糊综合决策模型的建立思想:设U={u1,u2,…,un}为n种元素或指标,V={v1,v2,…,vm}为m种评判,它们的元素个数和名称均可根据实际问题由人们主观规定。由于各种因素所处的地位不同、作用不一样,权重也不同,因此评判也就不同。人们对m种评判并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因此综合评判应该是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b1,b2,…,bm}∈ζ(V)其中bj(j=1,2,…,m)反映了第j种评判vj在综合评判中所占的地位,即vj对模糊集B的隶属度,B(vj)=bj。综合评判B依赖于各个因素的权重,它应该是U上的模糊子集A=(a1,a2,…,an)∈ζ(U),且∑ni=1ai=1,其中ai表示第i种因素的权重。因此,一旦给定权重A,相应地可得到一个综合评判B。模糊综合决策全面考虑各因素在评判中所占地位,以求得更精确的评判结果,同时又较一般的综合评判更具模糊化,也更切合实际。模糊变换是模糊综合决策的基础,模糊变换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模糊映射(从X到Y的一个模糊变换):T:F(X)F(Y)ET(E)更直观地讲,模糊变换是论域x上的模糊集到论域y上的模糊集的一种转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模糊综合决策的数学模型由3个要素组成,其建立步骤分为4步:

第一步:建立因素集U={u1,u2,…,un};

第二步:给出评价集V={v1,v2,…,vm};

第三步:建立隶属函数。对于数值越大级别越低的指标,隶属函数可以取如下形式:A(x)=1x>ab-xb-aa≤x≤b0{x>b式中:x为样本中评价因子的实测值;a、b为相邻的等级标准值;A(x)为某种元素的隶属度。对于数值越大级别越高的指标,隶属函数的形式则正好相反。

第四步:确定权重进行综合评判。考虑每个评价因子的重要程度不同,需要对不同的评价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组成参与评价因子的权重集。对权重w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集组成的向量:A=(w1,w2,…,wn)式中:w1、w2、…、wn为各因素的权重。

按照综合评判模型的计算方法,结合上述计算可得出权重集,并由此得到综合评价的结果。1.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设U={u1,u2,…,un}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集合,V={v1,v2,…,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值矩阵如下:A'=a11…a1nam1…amn式中:aij为第j个方案关于第i项评价因素的指标值。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如下:

(1)建立理想方案u=(u01,u02,…,u0n)其中u0i=max{aij},aij为效益型指标min{aij},aij{为成本型指标

(2)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R=r11…r1nrm1…rmn其中rij=|aij-u0i|max{aij}-min{aij}

(3)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i=1,2,…,m)。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常有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主观法是指请若干专家就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然后将各专家的评分值平均就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客观法是根据各指标值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4)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j=∑mi=1wirij(j=1,2,…,n)若Ft<Fs,则第t个方案排在第s个方案前。由观测值矩阵A,依据各指标的属性构造出一个理想方案,然后考察已知方案中哪个方案与此理想方案最接近。

2应用实例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处于东经113°31'—114°25'、北纬35°00'—35°30',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4.3℃,年均日照时数为2364h,年平均无霜期为223d,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8.8mm,年平均蒸发能力为1629mm。灌区灌溉水源主要为黄河水,以自流引水为主,还有少量井渠结合灌溉。区内土质以轻壤土和中壤土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水稻等作物。灌区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等地的45个乡镇,土地面积为1183km2。现有5个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即u1、u2、u3、u4、u5;有产量、投资、耗水量、用药量、劳力、除草剂、肥力7项评价指标。在7项评价指标中,产量、劳力、肥力是效益型指标,投资、耗水量、用药量、除草剂为成本型指标。应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1)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根据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的试验资料,设U={u1,u2,…,un}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集合,V={v1,v2,…,vm}是评价因素集合。将U中的每个方案用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量,得到一个观测值矩阵。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经济技术方案,见表1。

(2)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第一步:构造理想方案。u=(u01,u02,…,u07)=(7500,900,8000,7.50,1050,3.75,6)其中u0i=max{a}ij,aij为效益型指标min{aij},aij{为成本型指标

第二步:建立相对偏差模糊矩阵R。R=r11…r17r51…r57其中rij=|aij-u0i|max{aij}-min{aij}。由上式可得R=010.2500.50.66110010.7510.80.33300.75000.330.40.6670.1710.50.75000.6670.3301110.2

第三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wi(i=1,2,…,7)。由变异系数法可知:wi=vi/∑7j=1vjvi=six槡i利用Matlab程序可得出:珋x1=0.53,x珋2=0.3,x珋3=0.4,x珋4=0.5,x珋5=0.6,x珋6=0.598,珋x7=0.48s1=0.3793,s2=0.4147,s3=0.4541,s4=0.5,s5=0.3791,s6=0.4349,s7=0.4147v1=0.7127,v2=1.3822,v3=1.1354,v4=1,v5=0.6319,v6=0.7272,v7=0.8640于是,各指标的权重为0.110,0.214,0.176,0.156,0.098,0.113,0.134。

第四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Fi=∑7j=1wirij若Ft<Fs,则第t个方案排在第s个方案前,经计算可得F1=0.5156,F2=0.5597,F3=0.2595,F4=0.4373,F5=0.5375即F3<F4<F1<F5<F2根据综合评价值越小越好可知:方案3最优,方案2最劣。

(3)模糊矩阵的评判分析。①模糊矩阵评价排序为F3<F4<F1<F5<F2。②方案3贴近理想方案,在用水安全保障的条件下,保证劳力出勤,搞好科学管理,施药量和除草剂尽量少用,保护生态环境,产出效益最大。③方案2背离理想方案,使用水量不能安全保障,施药量和除草剂用量最大,污染生态环境,产出效益最小。

篇3

关键词: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2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市场竞争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在此社会背景下的以农户为基础的小规模农村生产模式中的问题也在逐渐的暴露出来。本文首先对农村专业合作社这一概念进行论述,接着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意义进行详细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管理的相关对策。所以,对于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发建立用来应对市场风险这一做法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1 关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概述

随着社会共有制度的提出,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资料进行统一的分配,进而完成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里,农村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主要可以总结为3个阶段:初期的合作化阶段,生产模式的改进、土地制度的改革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在这个阶段中,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强,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发生很大的偏差,失去了公平性和科学性,严重威胁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合作社阶段,合作社在这个发展阶段已经逐步适应了经济发展的现状,农民的积极性也随着生产活动报酬的增加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2 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意义

2.1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要想促进农业的发展就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只有不断推进农业龙头产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但是如果不能将农户进行有效地统一,那么仅仅依靠农业中的龙头产业也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对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进行积极的探索,同时要对合作社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保证农业龙头的订单可以达到客户的要求。另外,还要不断地提升农民的地位,并充分运用农村专业合作社来实现农业质量的提高,并对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加以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

2.2 解决农村领域的相关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我国农村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是想要与世界先进农业化进行接轨仍然还有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方式上,在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小规模生产,在这种模式之下,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并且拉大了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国外领先的合作社经济管理差距不断加大。由于我国农民组织程度不高,加上对品牌化的认知不足等,往往导致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增值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的整体效益。所以,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积极营造一个农民自觉、积极参与的农村合作组织,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解决农业领域的相关问题。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结构主要有政府和农户2大主体。但是,在这2大主体之间并没有合适的组织支撑,因此,这种现状导致一些制度无法得到落实。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合作社不仅是农民自助服务的组织,还是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方式之一。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在国际贸易纠纷之中,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身的优势把农民和农业生产紧密融合起来,给市场竞争的完善带来了许多有利方面。总体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社发挥了政府和农户之间的纽带作用,可以促进政府根据农业发展状况对农业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让r业生产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进步。

3 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壮大新农村专业合作社

我国当前的新农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联合社与基层社这2种组织。新农村联合社能够推进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主要的原因是:通过对基层合作社进行组建然后再组建联合性社团,能够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的规模化;为政府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建议作为政策支撑;高质量的服务于社内成员;对建立国际化交流体系意义重大。在农村的实际发展中,应该推动基层社、联合社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不断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2 以合作为基础加快国际化经营进程

在不同的地区新农村专业合作社之间有着竞争和互助2种关系。开展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不断拓宽合作的领域,只有借此为合作社的成员提供实效强大的专业服务,才能不断地促进新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我国的新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上仍有很大的空间,只要加强合作交流,才能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村各项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

3.3 健全相关的机制

专业合作社和综合合作社是根据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不同等进行划分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机制进行完善,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社以及综合合作社关系的协调等,根据地域不同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对当地进行产业发展的相关指导,并制定科学的发展方案。在运行机制方面,政府应当协助合作社的相关人员进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机制构建,并且明确利益分配、资产归属等内容,只有完善相关的机制,才能保障合作社的正常运转,进而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

3.4 强化专业人员的素质培养

想要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缺少专业人才是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因此,要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和素质培养,另外,还要对人员配备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去选择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积极的保障。

3.5 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交流合作

团结互助永远是合作社之间发展的不变主题。而在国际上所说的合作,则是指的从地方到国际的广泛合作,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合作社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根据我国的现状来看,合作社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活动,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还有利于我国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也有着长远的意义。

4 结语

从我国农村的发展情况能够看出,只有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才能不断促进政府和农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管理的进程中,应该借助完善壮大新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为基础加快国际化经营进程、健全相关的机制、强化专业人员的素质培养等相关的手段。只有对农村的发展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才能不断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管理的发展,最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健增长。

参考文献

[1]姚晓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5(11).

篇4

关键词:农业经济;科技资源;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指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实施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例关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坚持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局部经济效果和整体经济效果的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等原则,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主体指标、分析指标和目的指标。农业科技资源管理是农业科技活动的实践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科技法制、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农业科技人才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以及农业科学技术转移等方面。其发展过程包括农业科技研制管理、农业科技推广管理及农业科技采用管理等三个阶段,具有导向、指导、协调、激励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距离发达基础产业的宏伟目标还有较大进步空间,主要是由于现代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较低、没有创新科技意识,科技进步程度小等等原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50%左右,农民需要靠天吃饭,农业也为摆脱产业弱的缺点。我国进入了依靠科技来改变农业经济产业的时期,推进“以工促农”、“城乡统筹”的转变模式,变更了一度依靠国家政策,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增加科技创新和农业资源的有效供给方式。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竞争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转型和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专家发表了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的建议。所以,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深入研究就成为了现如今的热点。根据如今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优化农业科技分配。提高农业科技效率等等问题都是势在必行的。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既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从而导致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发生不同变化。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横向相关和纵向相关。横向相关主要是指生物生长发育周期各种技术措施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纵向相关主要是指连作和轮作在时间上的相关。因此,研究和分析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必须考虑技术因素和技术效果的相关性,它是农业技术方案选优的重要条件。农业技术的功能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表现为当季有效,而且还有技术后效从价值形态讲,有的技术其价值一次转入产品,有的技术其价值要按生产周期逐步转入产品,它表现为技术效果的持续性。一般说来,直接作用于生物本身的技术常常表现为当季有效,价值一次转入产品。在农业生产中要使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功能,就必须同时保证生物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而各种生活条件又综合地对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各种生活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功能的多样性,带来技术效果的多样性。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开展,一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纷纷涌现。如各级营销部门设立实体;随着科委,科协管理部门由之前的管理而转向推广、服务方向建立了推广机构,原有的销售体系需要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从从前的农产品销售转向到了现在的向技术方面的发展;农业技术合同类型、实体服务、项目推广、农民非政府组织、公司加农民模式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形式。农业技术人员不仅提供农业技术,还需要帮助农民种好地,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农业生产配套技术服务,生产前提供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生产数据,提供持续的培训和相关技术指导工作,在生产帮助农民增加销售额后,增加销售收入。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是农业科技活动中规定的总体规律和长期行为。一般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的基础内容。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是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基础方面,同时也直接反映在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二、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取决去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管理,发展现代农业也迫切需要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济与科学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经济的增长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经济支持,创新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推动农业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及致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与改变。科学技术可以减少农村对劳动力的使用,向着机械化、技术化的农业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增长趋势。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成熟度不高、推广经费不足、农民素质较低等方面。为了推进农业技术的更新与革命,加快以科技推广和普及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必须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工作进行改革、创新。

三、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业科技技术革新可以加快农业经济增长的转变,创新农业科技技术可以克服自然资源带给农业的缺陷,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现实资源变为优势。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的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只有好的产品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这就必须对传统的农产品和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并且要创新科学技术,发展新产品,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之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加快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转化率低,应用意识不强,转型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仍然是在实行多方面管理,各个部门独立管理自己的工作方面,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协调。

作者:张柏军 单位: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政府

参考文献:

[1]丁晨芳,高明杰.农业科技进步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213-216.

[2]张立冬,姜长云.农业科技投入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7,6:68-77+81.

[3]陆文聪,余新平.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5-16.

篇5

关键词:农业技术 应用 风险

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农业领域,现代生物技术大大拓宽了传统农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进一步降低了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农业领域的竞争,已从资源禀赋优势逐步转变为技术优势为基础的市场竞争。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在增加。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技术的运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收益和效率,其背后还隐含着风险。如何规避农业技术应用中的风险,应该成为现阶段政府和农户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风险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有效供给,必须立足于农业的科技进步,新的适用技术的采用和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应成为克服资源约束、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国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在建国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许多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使我们在极其有限的耕地资源上养活了世界上1/5的人口。但是,有材料显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低于其他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更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

农业技术接受是决策者将一项技术作为获得的技术中最好的而加以充分使用的决定。通常的分析是建立成本收益函数,认为农户是在新旧技术的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抉择,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农业生产者虽然“经济人”,农村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剧烈波动所造成的客观风险大量存在,而信息不完善带来的主观风险也可能对农民的生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应付风险的各种手段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贫困农户往往不得不在较少的风险和较多的利润之间进行谨慎的权衡,权衡的结果往往是追求收入的稳定,以免使本已较低的生活水平因意外的损失而降低到难以接受的地步。大部分农民的生产决策并非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收入和消费的稳定。也可以说他们是属于风险躲藏型的。当一个农户面对一项新技术时,关心两个问题:一是新技术的使用会不会使得到的净收益低于其最低的维持生存的标准?二是该项新技术产生的预期性收益是否会比原来的技术产生的收益有显著的提高?只有当他得到的答案对前一个问题否定而对后一个问题是肯定时,他才会采用新技术。因此,简单的结论是:他现已达到的收成与他设想的最低的维持生存的标准越接近,它的行为就越保守,农户对新技术越生疏、越不熟悉,他们的行为就会越谨小慎微。因为贫困农户不能承受由任何原因造成的不敷家庭所需的状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就保证不了基本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农业技术应用风险探源

农业技术风险是指农业技术采用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可能性。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就是反应科技成果在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中,由于项目本身的难度与复杂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农户在事先无法预料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或背离而蒙受经济损失。

农户技术应用风险的“外部化”机制严重缺失

农业技术具有公物品性质和很强的外部性。现代经济学把物品区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家庭承包制为农业增长提供了很强的制度激励,却没有为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资源投资减少,而政府投资减少又没有由集体与农户投资增加来填补,致使“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农户的经济实力较弱,没有能力承担采用高新技术的风险;而目前农户技术应用风险的“外部化”机制严重缺失,加剧了技术商品有效需求的不足。

农业技术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也应该并可以区分为“公共技术”和“私人技术”。农业“公共技术”是指农业资源调查、病虫害测报等软技术与作物种植、栽培方法等以非物化形态提供的科技成果,他们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等特点。农业“公共技术”的提供,最有效的机制是政府调控,主要应该由政府财政拨款渠道,无偿提供给农户使用。农业“私人技术”是指诸如优良品种、新化肥、新农药等以物化形态提供的科技成果,他们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等特点。农业“私人技术”的提供,最有效的机制是市场机制,应通过市场有偿转让给农户使用。但是,农业生产场所一般是开放式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工艺过程保密性很差,且大多数种植业技术具有经验性特征,比较容易被人模仿,很难避免“搭便车”问题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技术的使用者就不可能独占该项技术的成果,由于其他人“搭便车”,可能使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使实际收益小于预期收益,从而产生农业技术风险。

伴随农业技术应用而增大的投入

农业投入从狭义方面来讲是指为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而进行的许多生产要素的投入。其主要体现为资金投入、物质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数量总和,大致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财力、物力及人力三者之和。其中最关键的是资金投入。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投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筹措:一是农户自己筹措,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户经济实力较弱,自己筹措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二是向亲戚朋友筹措,但也十分有限;三是向银行贷款,但需要抵押。由于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投资能否收回、能否带来较高的盈利也都是未知数。所以农户承担着巨大的投入风险,在高投资、高回报的农业科技成果面前望而却步。

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信息错误或信息失真以及败德行为的存在

现代农业技术大多以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技术市场及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户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不灵,难以获得适宜性技术,或者技术的信息成本太高很难捕捉技术信息或者支付不起信息成本。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信息错误或信息失真以及败德行为而引发技术风险也在所难免。

农业技术本身的存在形式

农业技术大多以知识形态而存在,即使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如作物品种或牲畜品种也很难直观地辨别其优劣,这要求农业技术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农民因为文化水平太低而难以掌握技术要领造成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

农业技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每一项农业技术都对外界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这是技术的适应性特点。环境通常有两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遇自然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满足其技术要求,则技术优势不能显现,其收益可能与预期的相去甚远,这里技术风险因自然风险而引起。自然再生产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因素对新科技成果采用后产生的影响。农业生产中引进的新作物、新品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但有时由于研究者缺乏全面系统的考虑,或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风险。

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品需求以及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

一项技术是否实现其效益,最终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而决定的产品价格和市场规模。当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先进的技术也可能实现不了效益,这使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在发育阶段有许多不成熟不健全的地方,诸多经济信息的传递难免出现不及时、失真甚至误导的情况,致使有些新的农业科技产品的市场价格与预期价格相背离,从而产生风险。

总之,随着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农业技术风险也将随之呈上升趋势。

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管理

所谓农业技术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适当的手段对农业技术风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推动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技术风险管理既是影响农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基本管理范畴,也是现代农业经济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有两个: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或分散农业技术风险给农业经营者造成的意外损失的程度,以保护农户的再生产能力。

考虑到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的特点和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的管理中,应该建立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户的多元结构管理模式。

政府:制度选择与政策选择

在农业技术应用风险管理中,政府负有两项基本责任:制度选择与政策选择。根据我国实际,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农业技术应用风险保障基金制度 为了保证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建立转向保障基金是非常必要的。保障基金可以由各级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成,基金规模可以由各地具体情况而定。基金建立起来以后应该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如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和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和运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一是筹集农业技术风险基金;二是制定有关基金管理条例;三是对农业经营主体因技术风险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然后按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补偿;四是对基金进行预算、核算和审计。风险基金的建立,将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解除后顾之忧,农民就可以大胆放心地使用新技术。

尝试开办农业技术应用保险,把不确定的风险损失转为固定的保费支出 根据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此相应的新的农业保险体系是防范农业技术风险所不可或缺的。新的农业保险体系应由国家经办的农业保险机构和以保险公司及各种农民互助合作保险组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体系。进行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增设农业技术应用保险项目。

追加农业技术应用补贴信贷 政府通过提供低息或优惠贷款,帮助农户购买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减少或降低农业技术应用的风险。

提供完善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能采取超经济的强制手段,而应是自愿有利基础上的诱导、示范帮助形式。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应加大农学院、职业培训学校招生规模,加大农业科技教育普及力度,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完善技术经济合同制度 通过签订农业技术经济承包合同,由参与技术经济承包合同的各方与农民共同承担农业科技应用风险,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市场:成为实现农业技术对接的桥梁

目前,农村基层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困境,已成为了农业技术进步的障碍。在没有组织创新情况下,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在需求和供给方之间进行沟通。为此,当前应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体系,克服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架起对接的桥梁,让农业技术供需之间的“天堑变通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除发挥政府根据科研规划、主动进行农业研究和推广的技术创新模式外,更应该建立起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在这种农户需求主导的技术创新模式下,农户成为创新活动的主导者和支配性力量。农户对一种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增加将诱导研究人员去研究和发展这种技术。农户需求主导型农业技术进步模式比政府供给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富有活力和效率。要采取农户需求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一是要大力培育技术市场。该市场将为科研院所、大学等科研成果开发单位和个人提供交易场所,组织流通渠道,形成技术商品销售转让信息网,使科技成果、专利技术象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流通;二是要巩固乡镇农技推广和社会服务等中介机构,做到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稳定队伍。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等中介机构是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助推剂。

企业:龙头带动产业化,实现双赢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其本质和核心在于农、工、商、产加销、经科教一体化,利益分享,风险共担,这种一体化经营方式在分散、化解和防范农业技术风险方面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承担风险的主体只有一个,即农业生产者,而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由农工商或者产加销三个不同的主体共同来承担。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相对于单个农户来说,经济实力雄厚,有较强的技术力量,能够对基地农户在生产上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有利于防范技术应用风险。

篇6

关键词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23-03

农业技术推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推广系统,成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包括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水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和水利技术推广体系等六大体系[1-2]。

目前,农技推广部门绩效管理中存在指标设置缺乏理论依据、随意性较强、评价指标缺乏稳定性等问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模式[3-4],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评价中也相应存在。建立科学与系统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体系,具有充实相关研究空白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等理论意义;探索具有地区针对性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体系,对于评价地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成果、推动当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发展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5-10]。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可以分为3种类型:企业型推广组织、农村专业协会和政府型推广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与特派员模式都属于政府型推广组织。目前,评价研究主要围绕科技特派员模式进行,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体系的研究还不多。农业技术推广单位,例如农业专家大院,一方面消费社会财富——推广费用;另一方面给社会增加经济收益,既有新增费用,又有新增收益,这样就能对其过行经济效果的评价。正是基于该种观点,通常可以采用的经济指标有新增纯收益、推广单位新增纯收益、推广费用新增收益率或推广单位的资金利润率,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新增总产量、土地生产率增量、畜禽生产率增量等指标。例如对于大豆栽种,就可加入进地次数、土壤保护程度与节水增产效果等生态效益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现实情况,在分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指标体系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之上,有学者提出了经济效益、专家大院建设等6个一级指标,以及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设投资规模、农业专家大院人均创收、年培训农民人数等22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随后,刘战平等(2011)以河南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案例对象,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判别法进行了评价。另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出台了针对当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安徽省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考核指标》《陕西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考核与评价办法》和《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考核标准》等。

综上所述,对于没有集中在农业科技园区而相对比较分散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未见其有相关的评价研究。无论是对农业技术推广还是对科技园区的农业科技专家的评价,都将经济效益放在了关键的位置,却较少地将推广受体——农户的感受和认知考虑其中,影响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政府出台的考核评价指标则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主观性较强,无法得到客观的评价结果。因此,本文尝试兼顾政府与农户2个角度,探索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

1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构建原则

一是科学性。指标体系能全面、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情况。二是系统性。制定的各项指标既要避免内容重复,也要考虑各项指标间的逻辑联系,把单一的指标整合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三是可操作性。各项指标简单明了,从而保证指标的使用价值高、可操作性强。

1.2 基本功能

一是评价功能。通过对相关基本数据的收集,能够科学地计算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成效值,能够实现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发展评价。二是反馈功能。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分析出现的原因,及时向农业科研单位与政府相关部门反馈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发展信息。三是指导功能。通过纵向对比结果,结合宏观环境新变化,找出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指引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2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2.1 指标设置依据

指标设置以2013年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修改)》为主要政策依据,参考《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雅安市农业专家大院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将相关政策条款细化为可衡量指标。具体指标设置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一方面农业专家大院在新农村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各专家大院尤其要关注自身的战略定位,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国家大力倡导农技推广组织的公益性,为了提升农业专家大院的服务意识,必须加入“以农户(顾客)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将农户满意度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协调公益性增强所带来的服务激励减弱现象。特别是随着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要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必须不断学习创新,以学习型、创新型组织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借鉴《农业技术推广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相关文献与《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考核标准》《专家大院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计分表》等政府相关考核文件。

“推广满意度”主要参考借鉴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推广效益”主要参考借鉴了《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专家大院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计分表》;“推广能力”主要参考借鉴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与《雅安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管理实施细则》;“硬件建设”主要参考借鉴了《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专家大院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计分表》;“学习能力”与“创新潜力”主要参考借鉴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和《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建设考核标准》。

2.2 主要评价指标

主要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3 指标含义与度量

2.3.1 推广对象满意度。一般认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推广对象包括一般农户、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农民群众尤其是科技示范户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广满意度包括农户满意度与涉农组织满意度,采用LINKET五分量表法,划分为5个等级进行赋值: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

2.3.2 推广效益。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推广收益是指农业技术推广所取得的成果及其达到目的性程度的评价,它反映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结果。推广收益分为经济收益、社会收益与生态效益3个方面。

(1)经济效益指标的度量。计算公式如下:

(2)社会效益指标的度量。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农户年增收额与新建特色农业基地个数。

(3)生态效益指标的度量。生态效益指标包括当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与无公害(绿色)生产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2.3.3 推广能力。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技术推广能力是指专家大院自身所具备的实力水平,是农技人员开展推广工作所具备的人力资源、物质条件与技术能力的总和,反映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农技推广人员从事推广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潜力情况。推广能力包括了农技推广覆盖面与职能发挥2个二级指标,农技推广覆盖面包括了带动农户数与技术推广面积2个三级指标,职能发挥包括了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数、举办培训班次数与培训农户数3个三级指标。

2.3.4 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了专家大院建设投资规模与专家大院建设面积2个三级指标。

2.3.5 学习能力。通过培训与继续教育来评价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学习能力与整体素质。学习能力主要由农技人员的培训来体现,包括科技人员接受培训次数与人均接受培训次数2个三级指标。

2.3.6 创新潜力。农业生产的地区性、季节性与不稳定性等,要求农技推广人员要适时适地创新,维持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潜力主要是指推广队伍的创新潜力,包括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每年引入科技人才数与高级职称人数3个三级指标。

3 结语

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设计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了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维度设置科学依据不足的缺点。该评价指标体系加入了“推广对象满意度”这个受众指标,使得评价更加全面;涉及到了“推广效益”、“推广能力”等基本农技推广评价指标,保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评价功能;以上指标都是对现有推广能力的评价,最后,适当引入了“学习能力”与“创新潜力”2个指标,评价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发展能力。因此,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全面性。由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实际操作中需要由第三方(例如高校)进行满意度的调研,因此在具体的操作性方面还有待检验。

4 参考文献

[1] S.SIVAKAMI,C.KARTHIKEYAN.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ert system for perform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ervices in India[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2009(36):9631-9635.

[2] 朱希刚.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 廖西元,王志刚,朱述斌,等.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推广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4-13.

[4] 广平.农业技术推广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2(4):31-34.

[5] 朱希刚.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效果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1988(1):62-64.

[6] 黄季焜,胡瑞法,孙振玉.让科学技术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0(4):17-25.

[7] 周曙东,吴沛良,赵西华,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3(4):57-62.

[8] 曹俊杰.农机推广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南农机,2013(3):22,24.

篇7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30-1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体制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科协组织等为辅的多元化转化体制,与在这一体制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有着内在的关系。表现出运行机制为一个综合系统,就有整合、动力、定向、调控和发展功能,这些功能配合的好坏就是运行机制的好坏。目前我国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有以下几种:

1 科研、教学、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科研、教学、推广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三大支柱。实践表明,科研、教学、推广共同进行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是一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科研、教学、推广三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缺一不可。三者结合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1.1 以推广项目为粘合剂的合作推广形式

重点推广项目,组织由科研、教学、推广三方单位科技人员构成的协作组来共同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1.2 以生产指标为主向的集团承包形式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生产任务要求,组织由农业院校、科研单位专家教授,基层推广人员、农用物资供应部门、地方行政领导构成的承包集团,联合承包地区各年度的生产任务指标。

1.3 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联合攻关的形式

针对一些生产上的主要障碍因素,农业推广部门和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需要邀请科研、教学部门联合攻关。

1.4 推广部门建立技术依托单位的形式

各级推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建立以科研、教学部门为技术依托单位的形式,引进人才和技术。

1.5 以聘请顾问为主的技术咨询服务形式

农业推广部门聘请由教学、科研单位专家、教授组成的顾问团,在生产关键阶段进行巡回考察指导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2 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技、政、物三结合是指科技成果转化中,在行政领导的干预,及物资供应部门的支持下,实现政、技、物结合,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向农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在技、政、物三结合中,领导是关键,专业技术人员是核心,物资供应是保证。技、政、物三者有效结合将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各项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掌控,有利于促进其他部门支持农业生产,有利于发挥农业推广、科研、教学部门在技术上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有利于推动农业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有利于有偿服务的奖惩兑现。

3 政府、专业机构、民办机构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向着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农业推广工作一方面沿用从中央到地方到农民的纵向农业推广体系,另一方面又注重加强横向联合,农民技术协会等民办机构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专业机构为技术依托,农民成为推广的积极参与者,形成了政府、专业机构和民办机构三结合的运行机制。例如,湖南阮江县自1982年首创8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以来,到1992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展会员450万人,涉及种植、养殖、乡镇企业、服务行业等140个专业门类。这些民办的专业协会上挂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下联千家万户,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逐步走农工贸一体化道路,形成农科教相结和的技术经济实体,成为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畅通渠道,对加速科技成果在农村中普及推广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前我国各地兴起的民办机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3.1 单一的技术服务型

又称为技术协作开发型。它是纯粹以技术交流为宗旨,开发某一专向产业技术。如食用菌种植、庭院立体经济、养猪、养鸡、养羊等。通过会员交流技术环节,开展技术服务,提高商品质量,取得较好的效益。

3.2 专业技术经济实体

专业户在自愿互利基础上,采用投资、集资等方式兴办技术经济实体,实行生产管理、经营一条龙,形成技术经济联合体或技术服务公司。这种形式既管生产技术、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又管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

3.3 商业、企业化经济联合实体型

专业户与专业技术联合体的发展,使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开始了有组织的联合经营活动,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例如,优质面包专用小麦生产与食品厂联系起来,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参与加工和流通,得到配套服务,促进农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4 经营咨询、技术推广、经营服务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经营咨询、经营服务相结合,为农民提供配套的综合服务,这是我国农业推广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在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农村商品生产发展中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这一新生事物的内容需要不断完善,使农业推广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经营咨询是指推广人员或专家向生产单位或农民提供咨询服务,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经营服务是指推广部门在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开办经营性实体,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经营咨询、技术推广、经营服务相结合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实现服务内容综合化,推广、经营一体化,技术与物资配套规范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系列化。

参考文献

[1] 张雨.适合农户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J].广东农业科学.2006(8):5-7.

[2] 侯胜鹏.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展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57-59.

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1-4]。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增长迅速,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主体不断扩大,政府的一元化供给状况被打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困境。农业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突破不断,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结构不合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单一的专项技术,还包括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技术。然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却以单项成果居多,综合配套技术成果较少。增产成果多,增收成果少,既增产又增收的成果更少,呈现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状况,影响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不高。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无法完全将自身定位于整个农业的大系统中,许多创新立项不是来源于市场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是来源于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为市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仍显薄弱,技术创新成果呈现出适应性差、不成熟、不配套的特点。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率低下。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率不足50%,而美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高达80%[5]。

2发展对策

2.1改革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体制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效率的关键。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科技体制的配合,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从精耕细作向机械化转变、农产品从短缺到结构性过剩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上的保证和支持。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农业科技创新是社会效益明显大于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只能是政府,应该继续维持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地位,并诱导涉农企业、农户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二是创新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主要是要彻底改革农业科研选题立项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起由市场和社会需求导向确定的新型立项机制;彻底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及重复设置的局面,理顺农业科研体制中的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6-7]。一方面,要对政府办的国家农业推广机构进行改革建设,完善现有的4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立“以县为中心,以乡为枢纽,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网络;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民间的农业推广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投身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

2.2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市场建设

在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中,农业技术市场起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其顺利运作是以完备的市场体系为前提的。因此,必须对现有的农业技术市场加以培育和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一要拓展市场内容。除了农业技术产品市场外,还要发展技术开发和服务、信息咨询、技术人才及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市场,并进一步充实资本市场,引导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二要健全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使交易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障,降低或分散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在价格机制上要适当向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倾斜,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并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尽量缩小工农业价格差距,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三是要构建通畅的技术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应以农业技术经济信息服务为主导,结合计算机网络与人工网络,提供网上服务、检索咨询等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处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以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充分发挥市场的双向交流和反馈功能。四是要加强市场法制建设。主要是以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为核心,完善技术经营法规和从业资格制度等与农业技术市场有关的政策法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切实维护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技术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

2.3增加农业科技创新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增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只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才能有用武之地。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土地的适度集中,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结合政府的优惠税费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致力于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以增强其接受和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内在动力。总之,只有农业科技创新有效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才会有市场,才能实现科技创新供给的不断增长。

2.4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主要是要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市场化进程,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由于科技龙头企业所拥有的雄厚资金,辐射面强,经营的多元化和一体化等,容易成为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和需求主体。因此,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由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向农户供应良种、资金、饲料和疫苗等生产资料,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配套服务,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2.5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仅仅依靠自主创新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8-9]。因此,必须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把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相结合[10-11]。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以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到国外进行开发,以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农业高新技术信息库,密切注视国际动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熟悉国际惯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的需要。

3参考文献

[1] 徐秀丽,李小云,左停,等.农业科技政策应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3(12):4-10.

[2] 邓宗兵,张旭祥.科技进步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4):241-243.

[3] 黄麟雏.高科技时代与思维方式[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 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J].世界经济文汇,2008(1):77-92.

[5] 兰徐民,赵冬缓.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2(3):15-16.

[6] 黄季焜,胡瑞法.农业科技投资体制与模式:现状及国际比较[J].管理世界,2000(3):170-179.

[7] 刘仁平.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障碍与支撑平台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1):53-57.

[8] 程如烟.3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演变[J].中国科技论坛,2008(7):7-11.

[9] 王志本.“入世”后我国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5):9-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