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美术与传统文化8篇

时间:2023-10-23 10:43: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美术与传统文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与传统文化

篇1

    1.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着名文化学者认为“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意识和观念;二为“文物”;三为“制度和风俗”。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国历代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美术作品和资料,如彩陶、青铜器、雕刻、汉画像石、壁画等等,都富含生动的文化内涵,是很好的教育素材。而作为“孔孟之道”的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谦谦君子,仁者爱人”等思想,凝铸着美术艺术工作者的灵魂,闪烁着他们高尚的行为准则,影响一代又一代国人,可谓“先做人,后做画”,是画如其人的真实写照。

    2.当代基础美术教育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塑造。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得以重建,我们应着重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这一单一、狭隘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因为每一种、每一个时代的美术都与一种特殊的、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也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因此必须把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作为美术课程价值之一,在美术教育中充分体现人文素养。新课程的改革也把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人文精神与传统的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美术教育要与生活联系一起”,“美术学习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技巧的训练”,美术学习应“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这些都体现了美术教育对于人文价值塑造的要求。

    3.民族传统文化升华美术教育的人文素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国际大师赵无极,在他的抽象绘画中意象地体现着道学的至深境界,他曾精辟地说“画面要呼吸”,画一旦完成就具有生命,正是立足于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让他走向了世界艺术的巅峰。在美术教育和创作中,传统文化是肥沃的土壤和无尽的源泉,更是历代美术和艺术大师成功的基石,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与人文素养高尚的艺术大师,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证实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和美术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价值作用,不断升华历代大师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水准。在当代我们更需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之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传承、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得到回归、发展、创新。

    二、民族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互溶

    1.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

    翻阅中小学美术教材可以发现,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内容相当少,传统文化正被慢慢忽视和遗忘。过去机械反复地进行技能传授,结果将美术的内涵给彻底破坏掉,究其原因在于:无视学生的自主创造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对美术文化的认识,那么素质教育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美术是人类智慧表现形式的结晶,具有增强审美能力、启发艺术创作思维、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品质的功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僵局的打破,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是一个重要途径,重建美术文化生存、发展和传承的平台,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篇2

关键词 :     传统文化;美术教育;路径探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越发重视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因为美术教育的侧重点就是让学生沉浸于美的学习和熏陶中,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使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而且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的意义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通常以艺术作品为载体,生动地展现人类文明和艺术魅力。彩陶是先民利用有色物质在原始的陶胚表面进行艺术创作的工艺品,彩陶简约朴实、干净的艺术风格,很好地展示了先民独特的创作能力、简约、整洁的审美观念;秦汉期间汉字的变迁最为强烈,这一时期书法得以创新,大篆、小篆、行书、隶书、楷书等纷纷涌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时期出现的漆器,因受当时主流文化的影响,颜色以红色、黑色和金色为主,器型高贵典雅;唐代色彩绚丽的唐三彩、风韵十足的仕女图等风格各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好地展现了当时自由开放的社会风貌;宋代的艺术风格较为婉丽清秀,如秀美壮丽的《千里江山图》、一图描绘汴京百相的《清明上河图》、简约淡雅的青花瓷等。从这些融合了我国古人艺术智慧的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感知传统文化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磅礴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水平和美术技能。

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课堂,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人文精神,以及顽强不屈、磅礴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弘扬,通过引导学生从当代艺术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影子,在美术学习、创作过程中理解、运用传统文化,使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更具有灵性、创造性[1]。

二、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美术教学

1.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优秀且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注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融于人们的生活,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在如今科技发展、文化交汇的时代,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要想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教师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将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合理结合。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艺术,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多地域、多风格的艺术作品,尤其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开展美术教学,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2]。如,带领学生欣赏风格多元的工笔画、写意画,让他们领悟传统文化千年来沉淀的艺术魅力,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美术创作,使其学会站在现代审美的角度,感知、了解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艺术魅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3]。

2. 培养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由于如今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愈演愈烈,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培养和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提升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合理有效地融入其中,从学生抓起,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3. 优化教育模式

随着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因为其容易忽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改善教学方式,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4]。

首先,教学内容应当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与美术相结合的艺术魅力。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对称的美》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向学生介绍历史悠久、具有对称美感的剪纸,让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再加以补充,让他们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人文内涵。

其次,在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后,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教师应该为学生讲解传统文化融入美术创作的相关知识、方法与技巧,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结合传统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5]。如,让学生进行剪纸创作,使用所学的对称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设计风格的剪纸艺术作品,做到学以致用。

4. 探寻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剪纸是具有显着民间艺术气息、蕴含浓厚传统文化的工艺品,不同地区的剪纸有着不同的风格,也体现了人们不同的审美喜好。如,华裔艺术家李宝仪在作品中多采用宣纸材质,运用数码制图和手工雕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创作,作品栩栩如生,令人惊叹。泥土看似平平无奇,但可以在我国民间手艺人的手中化身为形态不一、雅致的陶艺作品。乐子砚的陶艺作品具有独特飘逸、干净的风格。如:“点道云踪”采用蘸釉的方式处理釉面,以类似宣纸沉淀的方式,使釉料沉淀在坯体上;“屋漏雨痕”是一种浸釉的方式,釉水的流动具有动感,像雨痕一样的痕迹留在陶瓷表面。编织工艺使用的编织材料多是竹子、柳条等常见的有韧性的植物根茎,范承宗便是将编织工艺中的竹艺运用到极致的艺术家。他采用稻草、柳杉木编织的装置《茶寿》,用传统竹艺创作的竹镜子、竹盘器皿、碗筷组合、水壶等,将竹艺与其他民间工艺结合,获得了极致的工艺效果,富有创新意味。

民间艺术包含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和手艺,在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艺术,向学生普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他们感知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国家宝藏》等节目,了解那些在时光中沉淀的传统艺术,如瓷母、石鼓、妇好鸮尊、玉琮等,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欲望,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5. 在美术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一幅画作的创作背景、艺术手法,让学生进行自主赏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分析过程,由教师补充相关美术知识。在学生开展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在创作花鸟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写意画的创作技巧和风格特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而且有助于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6. 展开丰富的课外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手工展等,让学生开展陶艺、木雕等创作。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碰撞产生的艺术作品,如,当代艺术家刘野的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范承宗用竹编技艺创作的装置《筌屋》以及用实木、网孔帆布创作的装置《帆城》,等等。教师应让学生思考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美术的艺术创作方法,从中感悟并谋求创新[6]。

结语

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而且有助于促进现代美术的创新发展。教师要不断优化美术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甘小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 2020(7):58.

[2]殷新梅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 2019:1.

[3]简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 2019,5(6):76-77.

[4]柯立峰小学美术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以建 新镇儒林文化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2(8):52-53.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电影美术造型;研究

电影属于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其创作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美术造型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场景设计和道具选择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应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刻画鲜活生动的人物和如梦如幻的场景,从而突出电影美术造型的设计效果。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电影美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也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所以在进行电影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入手,对电影美术造型进行不断完善以及优化[1]。中国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创造了生活,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过程中,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解读,结合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要求,完美地融入传统文化,例如在创作古装历史剧时,可以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歌和戏曲中获取创作灵感,这些灵感不仅可以为设计人员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还可以将当下生活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古装历史剧创作的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将整个电影创作变得更加骨感,还可以让整个剧本更加具有历史文化的特色,彰显古风古色,设计人员还可以在历史故事中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解读,在对历史故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灵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在情节设计方面也能更加合理和跌宕起伏,还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彰显出来。如此一来,相关设计人员所设计出来的电影美术造型便是符合人们的观赏需求和审美要求的。例如电影《英雄》,这一电影正是出自于历史上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只不过是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故事进行了阐述,并且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特殊的拍摄手法,从而给人们不一样的观赏效果[2]。这部电影在创作上是比较活跃的,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引入,才使得人们在观看电影时对史实和历史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对电影美术人物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以假乱真的手法还原了那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同时在进行电影美术创设的过程中,融入了创作者不同的思想以及灵感,从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这部电影的写意风格比较明显,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能够从多个角度入手对电影的内涵和风格进行深入的解读。这一电影通过镜头画面和视角造型来表达观点,是一部极具原创性的作品,完整地表现出了电影的风格以及导演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这部电影的美术指导融合了较为完美的造型元素,每个服装和道具的运用都恰到好处,并且随着情节的推动以及发展,电影美术造型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并且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得了多个奖项。假如在创作时没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电影造型中,那么在人物造型和情节塑造方面必然是十分空白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得电影美术造型的创作素材能够得到有效的丰富,实现了我国电影行业在当前时代的良好发展。以我国四大名著为题材的电影逐渐增多,从最初的《大闹天宫》,到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仅凸显了我国电影行业的进步,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电影《西游降魔篇》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创作灵感和电影美术造型均来自于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人们对于《西游记》的热情也是经久不息,这些电影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都融入了一些新的灵感和新的创意,有的是讲述孙悟空的前传,有的是讲述孙悟空的后传,无论是哪种电影内容,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创作的。除了《西游记》,四大名著中的其他名著也得到了有效的改编和推广。除了四大名著的广泛运用之外,我国其他古典文学中的一些内容和情节也被制作成了电影,例如电影《大鱼海棠》,正是来自于《庄子》中的一段文字描写,剧中的几个人物也出自于这本著作中。编剧在原有著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联想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历时多年,为观众呈现出一部美轮美奂的动画电影,并且这部动画电影中融合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电影中妖魔鬼怪等类似的动画角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神灵,这样不仅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得到良好的传承,也可以使电影美术造型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为电影美术造型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源泉,为中国电影内容和题材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随着我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导演和编剧看到了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电影素材,纷纷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电影美术造型进行了融合。结合人们尤为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电影的创作,使得情节发展更加跌宕起伏,整部电影具备古风古色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进行电影美术造型设计时,要深入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电影创作元素,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影响

在电影美术造型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时,需要相关创作人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再通过视觉造型的设计理念进行再次创造,从而实现美学价值[3]。在进行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从环境造型和人物造型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层次性划分,并且合理地运用道具设计和服装设计等方法,突出不一样的电影美术造型设计效果。电影视觉造型主要是指将电影文学剧本进行视觉化的处理,结合人物的特征进行精准的设定,之后再将人物融入到具体情境中,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这主要是为了彰显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在进行概念设计时要全面考虑空间结构和色彩构成方面的内容,并且以这两个模块为重要的基础,指导后续造型设计工作有序进行。例如对于《英雄》这部电影来说,由于故事是虚构的,所以在进行电影美术造型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融入了中国写意山水和人物绘画的精髓,确定了电影的主色彩之后,再查证不同色彩在秦朝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由于色彩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因此,为了突出电影的真实性,增强电影的代入感,相关设计人员充分尊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其与电影美术造型紧密结合,从而使得电影中的色彩是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礼仪和习俗的。在确定了场景的色彩组成之后,创作团队还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电影画面设计中,例如琴棋书画,在创作时通过一些渠道进行资料的搜索以及查找,再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明确电影的主要基调,同时利用一些创意性的表达彰显不一样的画面表现效果。例如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是在一个棋馆中,老者抚琴,伴随着两位武林高手之间的对决,将传统文化中的棋和古曲进行了融合,从而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唯美的效果,再通过动态化的电影语言和画面进行完整的表现。又比如说在电影《妖猫传》中,设计人员为了描绘盛世景象,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将实景和数字绘制进行了融合,使每一个镜头和每一个人物都彰显出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既可以看到敦煌壁画和唐代色彩元素,又可以看到唐代的殿堂,在这一场景的衬托下,人物的造型是非常丰富的,创作者在进行这一电影创作的过程中,搜集了资料,明确了唐代名画中所记载的内容,在色彩运用上使用了饱和度较高和浓艳华丽的颜色,这样可以凸显出大唐长安的华丽气势。在电影中,各类人物的造型设计都是比较协调的,例如杨贵妃和唐玄宗的造型雍容华贵,诗人李白的风格是傲慢不羁,两位鹤童充满了灵气,从而使得整个影片的人物刻画是非常活灵活现的。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也融入了一些虚拟技术,例如龙的腾空飞舞,将整个电影推向了,全面展示了唐代的盛世景象。这一电影中,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和数量是比较多的,这在无形之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还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整部电影的情感基调和风格是非常统一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影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篇4

关键词:漆画;传统;创新

漆,名词。古为“桼”,上为木,下为水,中间“ノヽ”是指在木上划两刀让水流下——就是漆。木乃为漆树,故漆画之漆是天然形成,微毒、干后可入药。漆树主要生长于北纬19°~42°至东经97°~126°的山地和丘陵,也就是我国的南至广东,北至辽宁,西至西藏,东至沿海和越南、日本、朝鲜、缅甸等地。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亚州地区漆画发展最为鼎盛。

我国是用漆最早的国家,但多为器。漆画一直伴随着漆器而行,仍附于漆器之上,故在创作上受到一定的制约。直到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美术学院的学生把漆艺与绘画相结合首开漆画先河,20世纪60年代中国一批艺术家受越南磨漆画的影响,在传统漆器中汲取养份,漆画在中国成为新兴的独立画种。

虽然漆画近年越来越受到瞩目,但似乎仍然游离于主流绘画之外。漆画创作时材质的多样,创作过程中技法的繁复,使一些漆画家走入误区,是表现漆画的传统工艺和材质的美感?还是否定漆画的传统工艺更多的追求现代技术与材料的支持?一直是现代漆画家思考的问题。

德卢西奥迈耶说,作品是否满足艺术的首要条件是美,如果没有美,那么它根本不是艺术。133229.Com漆画在创作过程中,无论珍视传统还是勇于创新,都只有一个目的——美。正如艺术的起源众说纷纭,而人们更倾向于多元说一样,漆画的创作更应该是多元化的。诚然,漆画悠久的历史决定着它材质的特殊性、技法的多样性是其他画种所不能比拟的,但这也使得在漆画的创作上容易局限于只表现传统技法的蝇头之争上,而忽略了漆画作为一门艺术的追求,创作出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没有感情的作品。在漆画的创作中只有继承传统并且勇于创新,才能创作出成功的漆画作品。

一、重视传统与勇于创新之争

漆艺与中国的文明史同步发展。世界上最早的漆器发现于余姚河姆渡,据今已有7 000多年,作为用漆最早的国家,漆艺术为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乃至世界艺术史写下浓重绚丽的一笔。漆的最早应用从实用出发,所以多为可盛物之器皿,最早的漆画附于漆器之上,做为漆器的装饰。随着人们审美的逐渐提高,不再满足于实用至上,漆画作为漆器的附产品诞生并慢慢成形。

漆艺历史悠久,但是作为漆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从器皿上走下来成为独立画种的——现代漆画,仅有百年历史。因古代漆画多依附于漆器之上,使人大多重视“器”,而乎略了“画”。古代漆画虽然附于漆器之上,但并非单纯的附庸关系,而是借用器皿展现其独特风格,传统漆画的材料以珠玉、金银用得最多,这样华丽有余谦逊不足,这并不附合中国人提倡的中庸之道,而依附于器皿之上,提升了器皿价值,也使得华丽的形材变得谦虚、低调,显示漆画本色,为单纯的器物增添了生命力。

古代漆艺对现代漆画影响深远。由于漆器艺术超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不但孕育了中国漆画艺术,更对周边朝鲜及日本的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艺术殿堂上,中国的漆画艺术被奉为正宗,被许多国家群起模仿。漆艺7 00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技法和经验,王世襄谓其:“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传统是自有文化以来千万先人智慧的结晶,人离开客观世界,离开传统就不能创造出任何东西。传统漆艺的发展赋予了现代漆画家取之不尽的宝藏,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名训,更是充分证明,只有继承传统才能把漆画艺术发扬光大。

但是,传统的东西并不是真理,也有其不足之处,不是说继承传统就是死拉着传统不放,无视时代的发展。未经发现的等着我们去创造的客观世界更加丰富。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画种林立,画派纷呈的时代,仅仅拿传统技法和传统的创意思维、题材来表现现代漆画显然是不够的,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勇于创新才能把漆画艺术更好地发展。

二、漆画材料和技法上的古为今用与创新

漆画最重视材料和技法的研究,材料和技法的多元性是漆画的优势之一。漆画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继承与发展是现代漆画家思索的问题。从材料上来说,漆画脱胎于漆器,而从精美漆器多服务于王室这一特殊性来说,漆画的材料大多为金银、松石、珠玉等,虽然“色艳质美”,但名贵不易得,也有悖于现代人质朴的以人为本的审美风格,现代漆画家不满足于材料的局限性,近几年来漆画运用蛋壳镶嵌、铝粉研磨等多种材料,可谓点石成金,自有一种质朴大器之美。

色彩上,从树上采割下来的生漆经过加工后呈半透明褐色,经调以颜料才可呈丰富的色彩。因漆本色所致,千百年来漆画的色彩以深沉含蓄为美。红、黑两色更是漆画美到极致的颜色。吴冠中曾说:“素白的宣纸与墨黑的漆都极美,朴素大方的美是我国传统漆艺栖息的温床。”也是由于漆的这种特性无法调制出鲜艳的色彩,只能利用珠贝等天然色彩及花纹来提亮局部,却缺少足够的灵动性。许多漆画家把透明度较强的化学漆运用到漆画中,调配出的色彩更加丰富艳丽,配合天然漆的色彩,可谓“漆”彩纷呈,即尊重醇厚高雅的天然生漆的原汁原味,又欣赏生漆之外的新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做到漆画艺术的多元发展。

漆画技法中的髹涂、描绘、镶嵌、刻填、磨绘、变涂彰髹、堆塑、雕漆等都是直接从古代漆器装饰法直接继承而来。技法的多样为创作提供了便利,但不创新就意味着退步,在作品的创作中,一切的表现方法都是为画面的最终效果服务的。传统的技法固然取之不尽。但在现代的创作中传统的技法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漆画的要求,要既能体现传统技法带来的高雅,也要适应现代技法所体现的视觉振撼。新的技法在漆画家的创新精神下连绵不绝,只有在保持并发扬传统的同时,与现代创新技法紧密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把漆画发扬光大。

三、漆画在题材立意上的推陈出新

在题材立意上,传统漆画多以图腾式或讨喜的形式出现,传统纹样的运用较为常见。优秀的现代漆画应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漆画的悠久历史为漆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制约,一味的强调技法和“漆味”是现代漆画的通病,在题材上花卉、少数民族风潮越来越多,似乎这样才称之为漆画,失去了漆所应该有的灵动感,并且风格呆板,作品失去当代美术的参与性。

漆画题材的创新取决于观念上的创新,漆画作者必须放眼国际,走出传统漆画的桎梏,并且从漆画技法所带来的欢悦中解脱出来,把新的观念引入到漆画领域中来。题材与立意的不断创新,在于作者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摆脱旧的思想束缚,朝多元化的题材发展。如果只是继承以往题材,停滞不前,作品只会趋于平庸、肤浅。现代漆画已经意识到了此问题,现代漆画题材丰富,意境深远甚至已凌驾其他画种之上。在传统漆文化上注入现代的精神和思想,从创作理念、地域特点和表现潜力这些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上思索,如何创作出更多的时代精品,汲古而不拘泥,赋予千年漆画以灵动的时代气息,才是漆画家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传统与创新并不是针锋相对的。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提高,融会贯通才是现代漆画发展的必然。我国的漆艺博大精深,有着让世人惊叹的成就。但漆画要发展不能坐享其成,必须兼收并蓄,在发扬尊重传统的前题上勇于创新,拓宽艺术的视野,丰富漆画的艺术语言。创新不仅是浮夸的外在形式,重要是从根本出发,要包括思想、题材、意境以及材质与工艺等多方面。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发掘出新材料、新形式,并与传统相交融,完成继承和创新这一艰难的缔造,不辜负漆画独有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性格。使其作为具有中华民族性格反映的特殊的画种得到社会普遍承认,并且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传统文化元素

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只有积极借鉴和学习传统文化元素才能够设计出更好地工艺美术作品。工艺美术设计发展至今,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协调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是艺术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能够保证作品更具内涵和韵味。

一、传统文化与设计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内容和元素,经过历代艺人、画家以及工匠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彩陶到青铜,从器皿帛画活雕塑画像石,再从绘画到瓷器,和剪纸、面具、建筑以及纹饰等都体现出精致、灵巧、简约、奢华等手法,[1]这些丰富的形式给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和图式。我国传统设计元素是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有着丰富的内涵、多样化的形式和悠久的历史,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代替的。当前国际化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也需要面对新的问题,科学的借鉴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更有特色的现代工艺美术作品。

二、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

(一)传统设计理念的应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积累、总结和形成的,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从一万八千年以前,人们就开始认识到了美,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中在钻孔、着色方面有了原始的认知形态。到仰韶文化时期,彩陶成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人们在夏商使其就能够熟练的冶炼和铸造青铜。我国的工艺设计经历了商周的青铜、汉代的工艺品、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瓷器、明代的苏绣以及清代的家具。[2]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从绘画、书法、建筑、民间艺术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现代工艺美术的设计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绘画中的笔墨、结构等技巧应用到了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中,凸显绘画中的虚实、曲直、黑白、刚柔以及浓淡等应用,在艺术设计中表现出新的美,并且已经将这些新的设计手法应用到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作品中。

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当时民间流传的艺术作品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这些民间艺术作品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点以及时代特征,可以说这是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财富,更好地触动设计人员的心灵。我国民间流传的工艺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而言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造型艺术设计有着重要传承价值和意义,现代艺术设计师积极吸收传统的色彩与造型,并以此作为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重要依据。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资源。我国传统文化是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中国文化的形态更加稳定。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气节、人文关怀、道德修养等是十分丰富的,引导人们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二)传统装饰纹案的应用

我国的艺术设计分为三个过程,陶器、制造青铜器、使用金银器。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中陶器是重要的标志。[3]陶器在制造过程中是有所差异的,不同的陶器在造型、装饰纹路以及色彩等应用上都是不同的。当前陶器的制作手法逐渐发展起来,其制作的过程和工艺也逐渐复杂,制作过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体现,原始社会中,陶器虽然很美,但是它的主要功能要是使用,青铜器的出现是陶器的发展,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不同,比如工艺手法、造型以及装饰功能等都是存在差异的。青铜器不仅在使用功能上比较好,而且其造型和装饰也比较独特,这些设计体现出人们当时的精神与物质观念。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沿用了工艺美术和传统的图案。传统的装饰纹案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现代的工艺美术设计中,古典的装饰纹案起到了良好的艺术设计效果。我国的古典家住、画像石、剪纸、书法、装饰纹案等传统图饰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我国的艺术形式。能够体现出我国高品位的文化内涵,并且也凸显时展的潮流。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我国传统图饰的使用需要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工艺美术设计人员可以对传统的图饰进行重新设计与研究,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融入到工艺美术设计中从而更好地表达民族文化。

三、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一)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

对于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二者是统一的整体。我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更是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并在汉字、传统的图形、绘画以及工艺等表现出来。当前尽管我国的艺术设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不仅需要回归到传统化,也需要与当前的时展相适应,与世界接轨,这是我国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的总结与反思。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的促进

我国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是有硬和软两种方法的,这两种方法中的硬其实就是在进行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使用一些外在的工具,进而更好地辅助工艺美术设计,使用的主要工具主要有电脑、笔等,这些是比较常见的。而软的方法则是思想上的内容,比如新的设计理念等。在硬和软两种方法中,软是最为重要的,在对现代工艺美术作品欣赏中,人们一般都是被设计理念吸引的,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作品中,设计理念是其灵魂与精神。硬的方法以软的方法为依托,只有实现了软的设计理念与方法,才能够更好地通过硬的方法表达出设计的作品。

鉴别传统文化元素时,需要对创作的内在思维以及方法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我国古代作品创作时主要有三种方法,其一是“形”,这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有存在的创作方法和主题,其二是“意”,这是对图形内在的含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这些内涵进行创作。其三就是“神”,也就是说在设计创作过程中按照传神的方法进行,这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是比较少见的,因此需要进行更好地学习。

四、结语

将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充分体现出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象以及民族特点凸显出来,从而设计出更多高水准的作品。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师需要保持独特的眼光以及文化功底,从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吸收灵感,从而创作出更多好的工艺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魏娜.新疆文化产业与民族传统文化――七坊街中的维吾尔族民间工艺美术元素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135-136.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校加入到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行列,并且越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因我国传统文化年代久远、内容较多、深奥复杂,美术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分布零散、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加强实践探索。

一、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加深美术积淀,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在其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确保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全面贯彻美术课标中的要求,深入研究。参照针对美术教材的调查统计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材中的总比重应为25%左右,这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还能确保教材结构分布合理。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这是由新课标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共同决定的。创新模式是指应自主创新,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与适当创新;整合模式是指将美术课程与音乐等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整合;调试模式是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编排等应进行调试。其中课时安排主要包含单个课例和主题单元,对于单个课例,应参照学校要求,联系学生的掌握情况,提炼个别内容,利用一节课进行讲解。为确保美术知识结构的统一协调,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例如,剪纸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应严格参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于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应适当降低难度,有时也可将其删减;对于简单内容,应尽量缩减课时;选择模式是指从其余美术教材中适当选择。

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

1.实践策略

首先,加强理论研究,若想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小学美术教材中,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大力充电,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还原传统文化。因传统文化距离当代较远,且深奥复杂,外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认知水平不高,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厌烦感,削弱学习兴趣。然而,信息技术可全方位展现传统文化,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例如,在《青花瓷》赏析课程中,教师可先播放青花瓷这首歌曲,创设美轮美奂的教学情境,讲述相关历史典故,以此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青花瓷,刺激爱国情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最后,合理设计学习卡片。为便于学生构建文化认知框架,有助于课后巩固复习,应合理设计学习卡片,学习卡片中应包含传统文化的基本信息。

2.实践效果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均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具有难度,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教学效果显著,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内在动力,还能提高资源建设的影响程度。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尝试,广泛搜集各种资源,综合加工,全面处理,这有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并能增强科研反思力。通过光盘刻录,将科研成果进行存储,还可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平台,便于研究成果的分享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之星,它深深影响着世界文化。因此,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合理筹划,适当结合传统经典与当代元素,课程设计应别出心裁,贴近现实生活。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传统文化;美术教育;三峡地域文化;民间美术

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人生指引地位,良好的启迪会影响其一生的思想,所以幼师的职业素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幼儿教育除了家长,教师的教育就是重点,所以在学前教肓教师的培养上就要开始重视。首先要从跟本上解决我们应该确立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文化的发展,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地域性,展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传统,又要接轨现代文化的内在现实追求。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本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历代文化传承的影响,古代圣贤的思想代代相传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

而现代的美术教育在引进西方文化后往往忽视了本民族的本土文化继承,从而一味的学习外来文化,从而丢失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学前教育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除了本身的基础文化学习,往往对诸如卡通,网络形式的动漫文化很感兴趣,这种形式的文化是一种流行文化,并没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沉淀,而本民族的文化由于诸多因素却少有接触。在大多数学生中认识最多的是可能还是国画、剪纸等形式的认知。毕竟学前教育学生不可能象专业美术生哪样会去系统学习美术专业知识,所以在文化传承和其它领域的学习中重视不够,遂渐就边缘化了。

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作品,保留文化的延续,学前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到启蒙的作用,这一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把一棵传统文化的种子埋在幼儿的心里,不仅能影响一生,而且能凝聚本民族文化共识。

所以,我们要重视学前教育的传统文化,而对于美术教育这一块,我们要理清头绪,认真研究,我个人认为,在美术教育这一块要从两个方面去学习,第一,从文化思想上,认识和学习传统艺术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从美术方面,对传统民间美术表现形式应该去深入学习和了解 ,特别是本地地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学习和挖掘。我生活在湖北宜昌三峡,这里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发源地。三峡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品类丰富多样、艺术造型鲜丽,装饰色彩和工艺制作特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地域民间美术,是中国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中的一枝奇葩。她蕴藏在深山乡村中,播撒在长江三峡流域。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三峡民间原生性的美术形态已渐渐衰落与消亡。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比如说三峡地域梁平年画,就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朵奇葩,它在独特的地域环境中,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梁平年画古朴粗犷,浑厚野俗,显示巴渝文化的淳朴憨厚的气质。表现内容上主要描绘风俗人情,戏曲神话,民间故事,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三峡库区人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聘请当地传人来校教课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学习这一独特的传统画种,从而认识传统绘画的技法,传承这一画种甚至加以发挥。

还有长江三峡石艺术,从自然中寻觅、构思、加工、塑造出寓意生“灵”的造型观。有的似人物、动物、植物,或具有诗意文采的表达形态,有些峡石经过匠心描绘,加工处理,组合成造型美妙,寓意深刻,趣味无穷,比自然美更高的“灵美”。我们可以让学生考察三峡自然风光,向大自然学习,向民间艺人学习,认识三峡石艺术的独特魅力。

另外,三峡根雕也是三峡民间传统的一门造型艺术。长江三峡根艺蕴藏十分丰富、独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千奇百怪、十分绝妙的造型树根。有的质面光滑、细腻,有的粗糙斑驳;有的姿态易妙,有的十分简括;有的大如磐石,有的细小如微;有的沉如铁石,有的轻若芦蒿;有的色泽光亮,有的暗洗晦涩;三峡根雕艺术深受民间爱好的喜爱,三峡美术家把这些天然造化树根作为一种情愫的载体,赋予丰富的想象与创造,神奇地构建了三峡根雕的美。而这需要我们发扬光大,如何使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后继有人,需要我们通过参观学习,和根雕美术家交流学习,从技法和美术认识上继承这门艺术。

三峡民间美术中还有刺绣与挑花,三峡地区的刺绣工艺以渝东地区,湘西部分地区最具代表性。其中,渝东地区的枕头挑花形式多姿多彩,造型考究,布局独具匠心。而湘西地^,特别是土家族,苗族的刺绣如帐沿、门帘、儿童花帽,荷包、衣饰,也是品类繁多,精美无比。

三峡民间挑花,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达县的挑花和巫溪、巫山的围腰挑花。巫山和巫溪的挑花围腰有土家风韵,一般都在深色(黑色居多)的棉织物上以白色棉线挑出浅色图案,常见内容有“双凤石榴”“笑面罗汉”“娶亲图”“二龙戏珠”“杂技人物”等。边饰图案一般配以牡丹、蝴蝶或几何纹样,工艺极具匠心,看后让人赏心悦目。

挑花和刺绣世世代代传袭。其图案纹样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些久居深山的村妇,用她们的双手绣织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一件腰围,一组图案都是一首妙不可言的清丽三峡小诗。而现在这些民间美X作品由于各种因素有着失传的危险,学习和继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峡地区的民间美术还有很多,它都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在学前美X教学中,我们应该取多样化方式去学习,学习不应仅仅是规范的美术基础和一些大众化的美术教学,我们更应该立足地域美术文化,丰富我们的美术教学内容,学前教育的学生如果能立足本地文化,学习本地民间美术,不但可以传承和发扬,更能够通过他们的教育和感染使儿童在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发扬。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的传统文化丰富和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根脉,我们只要守住自己的文化,才不惧任何外来文化的侵蚀,振兴和凝聚中华,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吕思勉.中国通史[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4.

[2]文聘元.西方哲学故事[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9.

篇8

21世纪中国人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寄托在青少年身上,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开始,九年义务教育无疑是素质教育最基础的环节。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美术教育无疑是从保护民族文化入手,重建美术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把根留住,让传统美术进入课堂不失为一条良策。

长期以来,人们多把美术作为一种个人爱好,过多关注其“技术”层面上的累积,其课程资源也是相对封闭的、单调的,缺乏吸引力的。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广泛关注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将美术学科与生活联系及充分挖掘美术教学资源,以使美术学科课程变得对学生更有吸引力等,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途径,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近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较关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在平时的教学方法上也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在近几年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摸索和探讨着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教育成功对接这个有待以后继续探索研究的课题。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补充和拓展,增加课时及学习内容,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让学生了解,中国除了兵马俑、长城,还有戏曲、武术、陶瓷、书法等数不胜数的优秀传统工艺,中国的特色园林建筑、民族服饰及刺绣、剪纸、编织各种民族工艺品,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近年来,原来的教育模式(重技巧、轻理论)逐步被打破,新的教育(创新)机制还有待于完善,在艺术教学、教研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给从事艺术教育的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合理运用都是为了能突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更有效地重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使他们在童年形成部分经验的同时,也能在轻松有趣的美术课堂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镌刻在心灵。

然而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创造革新的,艺术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之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精神是社会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引发一场重大的革命。

推荐期刊
  • 美术
    刊号:11-1311/J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美术向导
    刊号:11-2825/J
    级别:部级期刊
  • 美术文献
    刊号:42-1756/J
    级别:省级期刊
  • 新美术
    刊号:33-1068/J
    级别:CSSCI南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