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09:58: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物保护工程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城江区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地。目前金城江区有20多个民族,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仫佬、毛南、水族等。这些族群在长期的相处交流里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又相互融合了多个民族元素的独特文化。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情况
2005年以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整理9类6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民间舞蹈《壮族蜂鼓舞》、民间手工技艺《蜂鼓制作技艺》、民间文学《莫一大王》、壮族师公舞《国调毪》、民间美术《师公舞傩面》、民间体育、游艺与杂技《破网上刀山》和《舞龙舞狮》、壮族双声部民歌《哦吔》、民间美食制作工艺《掏鸭把》《里笼三件》《打生菜包》《魔芋豆腐》、壮族三月三“扁担节”、壮族灶王节等等。这些在民众中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完好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蕴含着民族和族群的历史渊源、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文化特征和文化交融,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民俗民风、优秀民间制作工艺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级名录申报情况
经过普查、挖掘、整理申报,金城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莫一大王》、民间舞蹈《壮族蜂鼓舞》、民间手工技艺《蜂鼓制作技艺》等三项获得2007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2012年申报的壮族师公舞《国调毪》和民间绝技《破网上刀山》获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申报的壮族师公舞《国调毪》和民间绝技《破网上刀山》获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申报民间美食制作技艺《壮族鸭把》获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申报民间文学《莫一大王》获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申报民间美食制作技艺《魔芋豆腐》和民俗《舞地狮》获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申报民俗《壮族灶王节》、民间音乐--壮族二声部山歌《哦吔》,获第六批河池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申报民俗《壮族灶王节》、民间音乐--壮族二声部山歌《哦吔》,获第八批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获得县级名录36个;市级10个;自治区级5个。县级传承人5人;市级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情况
2017年实施《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后,我们严格按照总体规划指导开展工作,在得到国家的专项经费后,先后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目前分别建设有9个传承基地、传习所和示范户。分别是:2017年建设了白土德兴村建设了壮族山歌《哦吔》传承基地。2018年建设了九圩镇高合村田垌屯建设了《破网上刀山》传承基地和区非遗中心的壮族“蜂鼓说唱”传习所。2019年在金城江第五小学建设了《莫一大王》文化展示馆;金城江第三小学建设了“壮族蜂鼓”体验馆。2020年在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河池龙狮文化》传承基地;六甲镇建设了壮族“灶王”文化展示馆;拔贡梦古寨建设了《壮族美食文化示范户》。
关键词:路桥灰雕;吉祥纹样;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31-03
一、路桥灰雕艺术形成的历史渊源
路桥是浙江台州温黄平原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路桥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迹象,河流交互,商品经济发达,以河流为凭借,形成了河街一体的城市形态。灰雕集聚的路桥十里长街贯穿着城南镇北,南官河逶迤穿越而过,旧市古街,使这座城镇呈现出一中安详宁静、清丽婉约的江南水乡格调。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而独特的人文景观,路桥灰雕就是路桥历史文化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灰雕,从传统来讲,就是用蛎灰作为原材料进行加工而成的雕塑。其开始也最不为人知的作用是避雷,然后是辟邪,具有象征祈祷的意义。灰雕造型大部分呈上小下大的尖字形,矗立在空中,以此起到避雷的作用。灰雕的原材料蛎灰,它是人们将各种从海里捞起的蛎壳经高温加热过后,粉碎细筛制作而成,大多用在建筑上起装饰作用。宋代时期砖石建筑水平不断发展,石灰石被充当石缝、墙体建筑等地方的黏合剂,得到广泛应用。但江南沿海一带并不盛产石灰石,而蛎灰,与石灰石具有相同的性质,颜色灰白,黏稠度和韧度都非常理想,且路桥近海,当地贝壳类为主的原材料资源丰富,因地制宜,蛎灰就是在这个时期进一步被应用,成为重要的建筑辅助材料。
二、路桥灰雕工艺的艺术特色
(一)路桥灰雕中的传统吉祥纹样
在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因为与人们的生活最为密切,也就成为中国最大众化的艺术,它历经几千年,获得每个时代各个阶级的喜爱,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吉祥纹样的象征反映了中国人的艺术观,在路桥灰雕中,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类别:
1.动物类纹样特色
(1)龙纹: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几乎所有的灰雕艺人都做过龙纹作品。龙是古代人民想象出来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动物形象,它最早是作为图腾崇拜而出现的,后来图腾的含义逐渐消逝,而作为神物的象征意义得到了延伸,并一直影响至今。在路桥灰雕中,龙的纹样常以委婉多姿的行龙造型出现,然而除了正常形态的行龙纹,出现频率较高且广受喜爱的还有 “鱼化龙”的艺术造型,这是民间常见的纹饰。“鱼化龙”题材在路桥灰雕中大量出现并不奇怪,龙主水,人们心想若有龙王庇佑,必能风调雨顺,可在当时封建阶级统治下,龙的形象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于是人们便弱化龙的形象,“鲤鱼化龙”的形象应运而生,这样既满足了人们防火的精神需求,又避免了与权贵冲撞。
(2)鱼纹:“鱼”与“余”谐音,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纹样,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中便已出现了大量鱼纹,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殖崇拜,鱼因为繁殖力强大成为人们信仰之物,最早是作为图腾纹样存在。然而现在,也同样因为寓意富贵有余的吉祥之意,成为人们的描摹对象。路桥灰雕中鱼的形象大多以鲤鱼造型出现,“鲤”通“利”,对从事商业经济的人们来说象征着生意受益或盈利。又因鱼跃龙门的美誉,有着中举、升官、飞黄腾达的兆头,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前的精神。
(3)蛙纹:蛙纹也是出现极早的一种动物纹样,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中就出现了生动而质朴的蛙形纹样,这个彩陶纹饰的母题能够延续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它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传统观念和信仰有关系。在民间,这种纹样常被作为表达母爱及“避邪”的象征性纹样。路桥灰雕中的蛙纹作为半立体雕塑存在,它是依附在屋檐下墙角上的,形态有点夸张变形,宽大的嘴巴,健硕的前肢,后半部分进行了弱化,无明显的后肢,还带有一点尾部的形状,是没有变态完全的蛙形。
2.植物类纹样特色
(1)缠枝纹:路桥灰雕中的缠枝纹纹样常以浮雕的形式出现,有时以缠枝纹为主组成一幅吉祥图案,有时与莲纹、菊纹或蝙蝠纹等结合,组成不同的纹饰,变化多端,婉转多姿,展现出流动的线条美。
(2)宝相花纹:宝相花,并非真实的花,是人们臆想创造出来的花朵图案,是我国传统花卉图案中最丰富、运用最广的一种花卉图案。其特征为:一是对称,二是用牡丹、、荷花等两三种花组合构成,三是花瓣造型层次多样,外形均为圆形,花形方向有正面、侧面的。
3.人物类纹样特色
福禄寿三星,是我国广为人知的幸福神灵,代表了人们的向往,寄托着人们生活中最终的愿望。福星以木星或天官为要,禄星掌握人间荣辱贵贱,民间常用财神赵公明来描绘他,寿星指南极老人星,常以高额老翁,慈祥和蔼的面目出现,手拄挂着葫芦的拐杖,另一手捧着象征长寿的仙桃。三位的形象流传千年,早已深入人心了。
4.抽象类纹样特色
(1)逍挝疲阂辔火纹,作为光明和火焰的象征,它的形式是三个小勾子形出现于一个圆圈中,它们从圆圈的边缘乡中心展开,三个勾子又联和为另一组纹样,例如三朵花、三只凤等。
(2)云雷纹: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形,有点像蜗牛壳的纹样。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成为云纹,如行云流水,绘画性十分鲜明,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为雷纹。
列举的只是路桥灰雕中一小部分纹样,诸多美好的动植、物形象都被艺人们融合在灰雕艺术中,绽放光彩。
(二)路桥灰雕传统吉祥纹样的象征内涵
吉祥纹样通过象征、谐音、寓意、表号和文字变形等手法,再经过对称、夸张、组合等画面组织方式,往往让灰雕发挥更好的建筑装饰功能。灰雕也同样具有很好的绘画性,平面造型感强,利用变化万千的线条,对点、线、面的进行合理搭配,组成装饰感极强的平面图形。这样的纹样更注重轮廓线与线条的节奏和韵律,不再是呆板、拘谨的具象形态。西方的建筑多直线,中国的建筑多曲线,古建筑中上翘的飞檐,再加上独特的吉祥纹样,如鸟的翅膀一样向天空飞翔,期盼与天空融合,典型的“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使然,被誉为“伸向天空的祈祷”。
灰雕吉祥纹样象征中也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密切的关系。在传统吉祥纹样的象征表现中,不仅反映了人们“象天法地”和“师造化”的创作观,也凸显了了人们天地含情、万物化生的自然观,把原本属于人独有的思想、情感、意志等赋予没有生命的世间万物,从而使得一切都被纳入吉祥纹样的象征意象都有了与人相似的生命感,并且有了灵性,肯定了世间万物具有的价值。
三、路桥灰雕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一)路桥灰雕工艺的困境与现状
路桥灰雕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因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和年代久远自然损耗,有不少灰雕是后来为保证灰雕纹样完整性而重新加塑上去的,所以能保存下来的真正原汁原味的灰雕作品已经非常稀少。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的不断更新,灰雕这种造型艺术在市场上已得不到广泛应用,濒临消逝。建筑大家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的衰落以至于消失的现象。”如今,灰雕文化在新世纪传承和发展的不利因素日渐突出,一些具有悠久历史、地道独特的老手艺也面临着传承困难的窘境。
庆幸的是,现在时展,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觉醒,使得一些具有悠久历史、颇有价值的民间艺术在人们眼里得到了重视。路桥灰雕在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政府投资修复和翻新部分碉楼和民居上的灰雕,灰雕迎来了恢复性发展时期。在2007年,路桥灰雕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上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过七旬的张崇生老人,为路桥灰雕拍摄的数百幅优秀作品在省图书馆及全省各地陆续展出,并且得到了有关学者专家的认可,使其在各地有了进一步的普及。路桥灰雕的存在既展示了路桥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体现了路桥独特的人文内涵,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民间传统艺术工艺。
然而,在有关部门进行的路桥灰雕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灰雕的认识却并没有大的提升,路桥当地的人们对路桥灰雕也不是很了解。在接受调查的人中,了解的比例相对较低,听说过但不了解的比例与没有听说过的比例相近。只有少数老街居民和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比较清楚灰雕艺术,不知道它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例很重。不同年龄的人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经历的不同对灰雕的认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根据对不同年龄段的路桥居民(在路桥居住较长的人们,包括外来的人员)对灰雕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具体见下图:
由表看出,18岁以下没听过灰雕的人占大多数,在所有听过但不了解的人中,18-30岁、31-45岁、46-60岁所占比例较大,且大致相同。尽管如此,在人们知道灰雕文化及现状后,普遍对传统文化现存状况表示忧虑,也有部分人积极地提出可行的意见,表达他们的关注。在大家的声音中,普遍认为灰雕传承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和保护机制,政府重视不够和未能过早重视是导致灰雕艺术濒临消逝的重要原因。灰雕师傅呈老龄化状态,且现在灰雕应用的市场狭小,收入微薄,灰雕技艺又需要一定时间磨练,加上灰雕常在户外作业,比较辛苦,难以吸引年轻一辈,缺少继承人,出现无法传承下去困难局面。灰雕虽然精美,但毕竟很多方面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在选择面上也非过去能比,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现实环境中大面积的发展具有一定难度,会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
(二)路桥灰雕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对策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的决定》、《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和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进一步发展。路桥区为了进一步拓展路桥灰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的空间,目前已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传承与创新问题说明路桥灰雕的保护和发展,不仅要考虑现在的生存问题,更要考虑到将来的发展问题;既要积极地解决老艺人、老传统的流失问题,还要解决后继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灰雕的创新发展问题;既要考虑到市场需求,又要培养好人文市场,还要通过宣传路桥灰雕文化,宣传路桥本土文化,增进新一代人对路桥灰雕的了解;路桥灰雕作为地方民间艺术存在,它的未来发展不仅仅是单方面影响,包括教育、文化、商业等多方面,综合整理出如下几点意见:
1. 加强政府的宣传作用,建立传承保护机制,开发多元旅游文化载体
灰雕纹样具有优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装饰的同时寄托着人们的信仰,通过有效的宣传途径增进大家对灰雕的了解。并合理规划存在灰雕的地区的保护,例如十里长街,做好古街商贸旅游的结合,整改临街店铺,引导有特色有发展前景的店铺入驻,围绕古街文化进行特色旅游推广等。整理和搜集灰雕的相关信息,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连环画等,以多样的方式呈现在民众眼中,也可以在学校或是社区开展艺术文化周,进行展览,对青少年和居民进行文化普及。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同时拓宽了人们的知识面、了解自己当地的艺术文化,巩固自身的民族精神。
2.发展灰雕新模式,融入现代设计元素
一个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除了传承,能顺应时展不断更新才是长久之计,例如拓宽灰雕艺术的应用面,不仅仅应用在房屋屋檐上,亭台楼阁、现代园林建筑等都是很好的载体。也可以融入时代元素,增添当下新的题材,制作上进一步追求精致、美观,成为艺术品摆件,家居设计中的装饰品。或是将纹样图示设计制作成精美的灰雕明信片、节日卡片、纪念手札等,印刷在一些工作簿、写字本上做封面或插图,既可以做装饰又能为路桥灰雕做宣传,实现旅游文化发展的多元载体。这应是一种良性的设计思维和理念,而不是生搬硬套加进些新潮的设计元素却不经消化,反而会破坏原有的独特味道。传统建筑以其精美和各地域独特的风貌得以流传,然而现代的很多建筑却经不起时间的推敲而被人遗忘。
3.在人才培养方面
既然要传承和创新路桥灰雕,就需要培养新生力量,联合灰雕师傅开办正规的灰雕技艺培训班,有关部门可以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可以联合教育部门,将有关路桥灰雕的内容编辑成文,在中小学美术书籍或民间艺术类型书籍中体现。亦可在学校开办灰雕工艺课程,成立灰雕艺术兴趣小组,组织灰雕师傅亲临不同学校演讲和实地展示。这样既能有效地普及路桥灰雕的传统工艺,使路桥工艺被更多年轻人熟悉并正确认识路桥灰雕的文化价值,自觉进行路桥灰雕的传承和保护。
4.在资金方面
资金短缺一直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一大绊脚石,路桥灰雕艺术也不例外。现在灰雕市场狭隘,利润不高,在开发灰雕普及灰雕方面,灰雕师傅显然力不从心。所以政府在制定保护法规的同时,应该成立相应的文化机构,如艺术保护基金来给予一定资金的资助。此外,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相关的研究中心或者组织,通过政府、企业、协会三方面合作,建立专项基金,保证路桥灰雕的基本设施和从事人员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以鼓励路桥灰雕工艺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路桥灰雕文化,孕育着几千年来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其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寓意沿用至今。传统吉祥纹样从孕育到产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神灵观念或图腾崇拜等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吉祥纹样的艺术观,一方面是历史的作用――原始宗教意识下泛灵的生命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现实生存的企盼――避凶趋吉心理作用的驱使。但作为对建筑艺术而言,它作为装饰的存在不但揭示了该时期建筑的风格和类型特征及对人们的文化环境,也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作为我们地方特色的珍贵的传统艺术文化,我们更应该了解它、保护它。
指导老师:陶忠胜
参考文献:
[1]古月.中国传统纹样图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钟福民.中国吉祥图案的象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图书馆;非遗;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139-02
自从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世界上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非遗保护工作才引起了世界的重视,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国务院也于2005年发出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国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工作成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部分。
一、公共图书馆对保存和传播人类文明记忆担负着重要责任
图书馆是藏书的地方,当然也是人类文明记忆的保存地,自从有公共图书馆以来,公共图书馆始终把保存反映人类文明轨迹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是在不断扩大的,我国的首个公共图书馆是从藏书楼走来的,那就是110年前绍兴的古越藏书楼。从藏书楼到公共图书馆,其职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现在的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收集、贮藏、传播纸质图书、纸质文献的所在。就内容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保存和展示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和展示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中,公共图书馆应当是首当其冲的。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图书馆有现实优势
公共图书馆在纸质文献图书的保存、研究和传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比较科学的办法。在长期的藏书活动和图书馆的实践中,形成了图书馆学等专门方法的完整体系,如文献校雠学、版本学、目录学、索引学等,我国的大学每年培养一大批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因此,在记录、抢救、保存、查阅、研究非物质文化的许多方面,公共图书馆不但有办法,还有人才,也有空间。同时,图书馆学作为知识信息管理学科,对处于隐性、零散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发现知识、挖掘知识、寻找知识的实用意义。在非遗保护的实践中,公共图书馆已经深入地参与在其中,因为非遗的一些重点类别如口传记忆和表演艺术,因历史的原因,在社会上已有缺乏,是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做了贡献,即通过地方文献这根红线,把已失传的许多非遗项目重新接上,重新接活。如绍兴图书馆积极配合市非遗保护中心,成功申报了《西施传说》、《梁祝传说》、《嵊州吹打》、《新昌调腔》、《嵊州越剧》、《绍兴平湖调》、《绍兴莲花落》、《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嵊州竹编》、《大禹祭典》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文长故事》、《绍剧》、《绍兴词调》、《绍兴宣卷》、《调吊》、《石桥营造技艺》、《水乡社戏》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羲之传说》、《乱弹(诸暨西路乱弹)》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为市非遗中心提供大量的非遗材料。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公共图书馆本身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特殊性,使得人们无法完全遵循传统的高度依赖文献的研究方法,而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参与“田野调查”,去发现知识、挖掘知识。图书馆的传统方法与当前知识库、知识交流、知识服务等新方法共同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也使图书馆的传统方法产生了新的提升。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文化工作的分工也出现了多元化,图书馆保存、传播人类文明记忆的功能被档案馆、艺术馆、博物馆、教育机构、出版机构、广播电视机构所细分,传统公共图书馆的地位在逐渐下降。因此,能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将给公共图书馆机体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公共图书馆随着这几年的分馆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在全社会网络健全、信息广泛,有利于挖掘基层,特别是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在送文化下乡、送书下乡的服务过程中,采集、整理、研究、提升、传播非物质文化成了公共图书馆的新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实施既得到了政府社会的好评,也使公共图书馆充满了新的生机活力。
二、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式
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必须明确重点,并把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从绍兴的实践看,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的重点有三大类:一是戏剧、曲艺等声腔类。二是传统美术和技艺类。三是民间文学和民俗类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其他文化产品而言,具有其特殊性,其特点:一是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形式是民间语言、民间技艺,传播形式主要靠口头传播和手把手传艺。二是非物质文化有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在特定的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中才能保持非物质文化的活态。公共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根据图书馆的功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选取其中最合适部分开展工作,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集和保存
在传统习惯中,公共图书馆采集行为关注的重点是文献,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则是利用声、像、文字手段,将非物质文化口传、内容、民俗仪式、技艺等文字化,是立体式文献,使传统文献采集扩大。在扩大的文献采集中,公共图书馆可发动本馆相关工作人员到农村、社区,挖掘整理流传于民间口头的民间文学、舞蹈、神话传说、俗语、故事;收集传统表演和传统竞技,以及民间工艺美术、传统节庆和民俗活动等。从而达到采集的内容丰富多彩,全面翔实。
(二)整合和共享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普及,图书馆在建非遗保护数据库方面有了更好的软硬条件。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手段,结合当地实际,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选择。绍兴图书馆就已经建成了绍兴古桥、绍兴戏曲、绍兴黄酒、绍兴风俗、绍兴文物、绍兴兰花、绍兴书法、绍兴祭禹、兰亭书法节、绍兴水乡、绍兴名胜、绍兴土特产、绍兴老照片、城河风采等好几个数据库,正在建设名人家谱数据库和绍兴黄酒申世界非遗数据库,这可以说是非遗保护数据库的一种新的探索。
整合的过程也是一种共建共享的过程,公共图书馆要利用网络优势,主动与相关档案馆、博物馆联系,实现共建共享,特别要与企业机构和民办机构联系,使非物质文化数据库真正起到展示和利用的服务平台作用。
(三)检索和展示
从图书检索向知识检索深化是当今检索学的方向。文献知识只有有序地存贮才能方便读者利用,开展知识交流。检索功能在开放的图书馆时代已成为图书馆目录思想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检索更着重于软性的单元知识而非完全是硬性物质形态的某一整本图书。
公共图书馆要在保护非遗项目上有一席之地,除了建特色数据库外,还可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馆,展示馆要把当地最典型的非遗项目通过实物形式、图书的形式、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有的还可有体验区、练习区等活态展示区。
(四)研究和出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各地,重点是广大农村,除了自然传承外,可以说,从来都没有机构和人员进行过理性研究。公共图书馆参与的过程应该是研究提升的过程,就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而言,可对一个地区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订课题规划,集中力量进行研究,并对研究成果组织出版,使非遗保护文献化和活态相结合,知识库与人才库相结合,真正体现保护、弘扬、开发的多元化。
总之,公共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中有许多事情可做,通过参与非遗保护,图书馆也会有新的提升,对文化发展繁荣意义更大。
参考文献:
[1]方允璋.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陇南师专利用白马文化研究的成果,精心创编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日前在陇南各县区巡回演出。整台演出主题突出、场面宏大、舞美绚丽、民俗风情浓郁,演绎了白马人的民俗风情,彰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池哥昼》是传承陇南白马民俗文化的力作,是陇南师专献给党的十的一份厚礼。
纵观整部史诗作品,鲜明地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以浓烈的地域风情、展现传统民族文化,
弘扬时代的主旋律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汇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边缘性和多元化的地域特色。“白马人”是生活在甘川交界地带的一个独特的民族,由于其与松藩、虎牙等藏民生活区毗邻,解放初期被定名为藏族。“池哥昼”又叫做“鬼面子”或“跳曹盖”,是白马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负有盛名民族传统舞蹈,在传统祭祀活动中,具有祈福纳吉、消灾免难、除恶驱邪的祯祥意义。其场面古朴豪放、庄重热烈,内容涉及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歌谣等,既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又充满浓郁的娱乐色彩,极具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以“白马人”的历史和生活为主题,用独特的音乐、舞蹈、文学和服饰,生动再现了白马人庄严肃穆的祭祀、苍凉悲壮的战争、缠绵悱恻的爱情、五谷丰登的欢庆场面。
开篇以震耳轰响的三眼铳,齐鸣的铜锣社鼓,高亢苍凉渐行渐近的歌声揭开了《池哥昼》的序幕,让观众领略到久违了的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宇宙的呼吸开始了,星辰的眼睛睁开了,昼夜的交合明晰了,四季的轮转形成了,山岳的骨骼醒活了,江河的血液流开了……”白马人创世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池哥伴随着铿锵的鼓点,踏着古老的傩步,池母双手合十、叉腰祭拜,为民众驱邪纳祥,期盼来年的幸福安康:“天上的太阳有灵了,地上的庄稼有灵了,水中的鱼儿有灵了,空中的飞鸟有灵了,房前的石头有灵了,屋后的庙宇有灵了……”白马人站起来了,山寨里霞光万道、鸟语花香:“……酒歌嘹亮,吉祥随处飘荡,锣鼓铿锵,人人满怀希望。”爽朗的画外音将观众从梦幻般地“神境”中换回到现实中来。小伙和姑娘们晨曦中追逐嬉戏,轻快地舞步、嘹亮的情歌、一派祥和之境:“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白马人的历史如同白马人的歌曲一样苍凉悲壮。
狼烟四起、战马嘶鸣,外敌的入侵让白马山寨不再祥和安宁,闪烁的灯光将白马人不屈抗争的历史浓缩在刹那之间。高亢豪情的酒歌、威武雄壮的舞步,经过战争洗礼的白马人用醇香的美酒庆祝胜利。白马小伙醉了、姑娘醉了,场下的观众也醉了。夜黒风高,人们沉浸胜利的喜悦中,醉卧在酒坛旁、城垛边。一声凄厉的白公鸡啼鸣打破了夜的宁静,旌旗猎猎、战鼓声声,酣睡的白马人一跃而起,拿起刀枪迎击来犯之敌。唤醒了白马人的白公鸡成为白马人心中最圣洁的“精灵”,从此“沙嘎帽”上的白鸡翎便永久飘扬。
天晴了、花开了,皎洁的月光下,哒嘎们用土琵琶弹唱起了恋歌,姑娘们用轻柔含羞的舞步、舒畅撩人的情歌倾诉着相互的思恋之情,表达着白马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憧憬的向往。明媚的阳光、轻盈优美的舞步、嘹亮的歌声、金色的青稞田、闪烁的镰刀;“打谷场上,笑语一片;白马山寨,歌声荡漾”。锣鼓敲起来了,“圆圆舞”跳起来了,“诌舞”跳起来了,火把打起来了,酒歌唱起来了,白马人用他们独有的民俗仪式,虔诚祈求众神灵的保佑,预祝来年的吉祥。
这是白马人千余年历史的纪实,这是白马民间文化艺术的复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白马人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诉说,这是白马人对党的农村政策的由衷赞叹。短短的两小时之内,观众仿佛穿越了千年历史的空间,随着剧情进入了一个独特的民族风情画廊,实地领略了白马藏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习俗、华美的服饰、刚健的舞蹈、优美的恋歌、动人的传说。
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以浓烈的地域风情、展现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近年来,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日益兴盛,实际上就是对于这种时代和世界趋势的一种积极反应。就陇南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民间文化尤其地域文化的研究,这对于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民族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俗学泰斗钟敬文说:“民间艺术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是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现代艺术也是不断地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不论是民间艺术中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还是其中渗透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都将为新的艺术提供积极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二、以恢宏的场景、丰富的内容,彰显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池哥昼》以白马人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全剧通过《序幕》、《池哥之祭》、《白马国殇》、《哒嘎恋歌》、《祈祝丰年》、《尾声》六个恢弘篇章,生动展示了白马人的祭祀、征战、爱情、劳作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扣人心弦的剧情、荡气回肠的音乐、跌宕起伏的舞步、如梦如幻的灯光、华丽逼真的背景将白马藏族波澜壮阔的千年历史,浓缩在在方寸之间的舞台之上。
进入本世纪以来,大学生往往把能否满足感官愉悦、紧张心理的缓释需要以及是否有猎奇性、明星化作为审美评判的依据,而能从艺术作品的审美本质(艺术性、创新性、思想性、表现力等)去欣赏、评判者却寥寥无几。《池哥昼》等系列节目用全新的视觉,表述了白马人悠久的历史,塑造了勤劳、勇敢、进取的白马人的形象,提升传统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从“仇池国故地栏桥文化遗址和寺洼文化一同沉睡着的马儿……”到“白马氐人在群雄中崛起,在奋争中壮大”。从“达嘎优盖山山岭岭星罗棋布的山神庙……”到“……仇池山百顷良田,嘉禾丰稔”。贯穿于始终的解说词将《池哥昼》各幕串联起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内容涉及到白马历史、民俗、宗教、祭祀等各个方面。
白马文化是神秘的,虔诚的;在_切祭祀活动当中,白马人的祭司一“白莫”用押韵的白马土语祭词诉说远古的历史,祷告他们心中最高的神灵。《池哥昼》开篇,如同天籁之音的原生态白马土语祭词把观众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让人们在白马历史和民间艺术的殿堂里遨游。
民间音乐是白马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马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劳动情感表现的集中外化形式,也是白马人代代传承、积累下来的精神食粮。其曲调古朴原始、演唱独特、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是我国多元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一块瑰宝。[1]情歌、酒歌、劳动歌、打猎歌等各有曲调,演唱的环境不同,词曲也各不相同。或凄婉幽咽、或豪情奔放、或欢乐轻快、或荡气回肠、或低沉幽深、或浪漫温馨。在《池哥昼》中,根据不同的场景,结合不同的情节,穿插了不同的歌曲和乐曲,借以渲染剧中的整体环境。《池哥之祭》中傩舞强劲的鼓点、“玛知玛咪”的深情祈祷、高亢嘹亮的劳动歌。《白马国殇》中悲戚、哀婉、绵绵不绝埙声、神秘低沉的牛角号、凄婉豪放的酒歌。《哒嘎恋歌》中汩汩的泉水、舒畅撩人的情歌、委婉深情的琵琶。白马音乐文化元素在剧中得以充分地、尽情地展现。
《池哥昼》将原生态的傩舞与现代舞蹈紧密结合,以强大的阵容来表现神秘悠久的白马文化。《池哥之祭》用原生态的白马舞蹈展示了白马人创世时的艰辛和白马人悲天悯人的情怀。而《白马国殇》采用戏剧的动作语言,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哒嘎恋歌》则运用现代舞蹈,演绎了白马少男少女纯洁的爱情。《祈祝丰年》将白马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将日常生活与民俗活动相结合,以欢快的节奏、宏大的场面,表现了当代白马人幸福、和谐、安康的生活。
白马人是喜欢饮酒的民族,酒文化贯穿于曰常生活以及节日、祭祀、宗教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洋溢着民族气息,使人向往。《文县志》记载:“文州番,即是氐羌遗种,戴毡笠如盖,以鸟翎插之,喜歌,侑客倘不饮,即跑唱番曲,必饮而后止。”《池哥昼》场景及灯光设置亦颇具艺术魅力,高高的酒坛、粗矿的土碗、摇晃的醉步,再现了白马人的豪迈情怀。烟尘、酒坛、薄雾、月光、柳条、桃花、镰刀、青稞、燃烧着的篝火等逼真的塑造了白马人跌宕的历史和白马山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幽幽的蓝色夜晚跪拜的白马民众,明媚的阳光下庆祝丰收的白马儿女,闪烁的逆光下姑娘们婀娜的倩影,强烈的射灯下神秘的白马神像;变幻莫测的灯光将白马人生活中的每—个画面定格在观众的脑海中。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发挥了艺术教育的整体优势,以全方位的宏观视觉展现白马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场景、道具、灯光等的表演和设置上均有新的突破。任何伟大的文艺创造,都是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创作者要深入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热情反映神州大地的巨大变革,彰显我们建设富强、民主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性进步。
陇南师专自2008年以来,将民间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陇南风》、《白马河之恋》、《池哥昼》等_系列彰显陇南地域性文化特色的艺术节目成功演出,陇南白马藏族研究团体的组建,陇南白马文化系列丛书的陆续出版。这些措施,既为陇南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应有贡献,又为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彰显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有力的推动了陇南乃至甘肃传统民间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以全新的结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开启陇南独特民族文化的寻根之陇南有丰厚的文化遗产,武都的“高山戏”、文县白马藏族的“池哥昼”、西和的“乞巧文化”、宕昌的“羌藏文化”等,这些文化涉及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等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池哥昼》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场景,将白马人悠久的历史演绎的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铿锵的鼓点首先揭开了大型舞蹈音乐史诗《池哥昼》的《序幕》,“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在甘肃南部的崇山峻岭中,曾经发祥、聚居着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白马氐民族……”简洁精练的开篇词、梦境般地蓝色灯光、无声无息漫步行走的白马人,把观众引入一个神秘恍惚的神话世界,穿越千年的时光,去拜会古老民族原始的神灵。
第一幕《池哥之祭》震耳欲聋的三眼铳、神秘的祭词、带着傩面具的“池哥”“池母”。将白马人万物有灵,崇尚自然的观念传达出来。“池哥”“池母”面具代表着深刻的原始宗教涵义,是白马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融合体。“白莫”用押韵的白马土语祭词诉说远古的历史。山有山神、树有树神、火有火神……,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他们在世外桃源般的山寨里耕种、狩猎,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祥和。
第二幕《白马国殇》官兵的入侵打乱了白马人平静、美好的生活,滚滚的烟尘、林立的刀枪、凄厉的号角,顽强的白马人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月黒风高、山寨一片宁静,白鸡的啼鸣惊醒了酣睡的白马人,也惊呆了偷袭的官兵……这是一个优美而动人的传说。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节奏强劲的舞蹈动作、低沉呜咽的音乐将白马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爽快豪放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白鸡长鸣”是白马人曲折苦难的历史,是白马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白马人永久的图腾。
第三幕《哒嘎恋歌》官兵被赶走了,白马山寨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派祥和。本节用轻快、祥和的民间器乐伴奏情歌演唱,融合了部分现代音乐的成分,使得整个场景和情节显得和谐、浪漫、温馨、安详。观众在甜美舒缓的乐曲中,似乎从苦难的历史中解脱出来,回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也仿佛回到了今天的白马山寨,公路通上山了、自来水通上山了、光缆通上山了,新农村建成了。琵琶弹起来了、碟儿敲起来了,小伙姑娘们跳起了轻快的舞步,享受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这是白马人祥和平静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党的富民政策的由衷赞颂,是全剧的所在。
第四幕《祈祝丰年》喜获丰收的白马人跳起了“麻昼”傩舞、打起火把迎请五谷神、在篝火旁跳起“火圈舞”尽情的欢唱。《尾声》狂欢的气氛越来越激烈,人们完全沉浸在歌唱幸福、和谐、安康,祈祷丰收的喜悦中大型舞蹈音乐史诗《池哥昼》将白马人历史、文学、民俗、宗教、艺术等通过不同方式不露痕迹地贯穿于六幕之中,使得整剧结构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节所表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池哥之祭》在民俗活动中寻找神秘的历史源头;《白马国殇》让民间传说倾诉苦难的发展历程;《哒嘎恋歌》用纯情的山歌演唱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祈祝丰年》使欢乐的舞蹈赞颂现实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009年承德市又有7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承德市已有丰宁满族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二贵摔跤、山庄老酒传统酿造技艺和板城烧锅酒传统五甑酿造技艺、宽城背杆等项目成功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宁满族吵子会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国滕氏布糊画” 被称为“一枝奇葩”和“华夏一绝” 。契丹始祖传说、八沟石雕工艺、丰宁满族吵子会、承德清音会、竹板落子、宽城背杆、二贵摔跤、丰宁蝴蝶舞、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县)等项目先后入选河北省第一批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对传承光大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旅游事业,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历史的需要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应同样具有历史认识的价值。所不同的事它们分别以物化的固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展现各自的价值,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迪。
文化创新的需要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的创新。创新的源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向外学习,从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冲同学习,从本土文化汇总汲取精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创新文学、新艺术、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提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并成为各社区、个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她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
任何一个群体的发展都需要零距离,零距离最根本来自于对文化的认同。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除了保护千百年机电的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方面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外,嗨应考虑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在传承中胡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零距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可在今天,言传至今的非文化已经历经沧桑,很多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危机。目前,从我的老家承德丰宁县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工作催再有以下问题:
1、资源消亡速度快
言传身教的技艺由于老人的离世而失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也有很多民间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多因素而无人继承,造成其的流失和失传。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参差不齐
在利益的启示下,过度的开发破坏毁灭文化的资源的原貌,扭曲了原有的形式使其逐渐流失。
3、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全烧经费,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得不到有效的记录保护工作很难展开,一些原有的记录和实物面临再次流失的危险。
4、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专门的管理和研究人员
在丰宁县文化建设队伍不专业,真正从事这方面鳄管理人员很研究人员人数极少,难以适应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
5、有关单位和干部管理不到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从丰宁县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急、只争朝夕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手机、保护、传承工作
地方政府、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采取积极措施,文当地来人、传承人开展政策培训,让他们了解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打消疑虑,及时记录年事已高的传承人所掌握的的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战士等活动,帮助确实有困难的传承人、支持、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集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
丰宁县现阶段,乡镇基层文化工作者真正专职做文化工作的没有,所以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形成转制文化工作队伍,做到专职队伍专业化、科学化、岗位职责明确化、工作考核机制化。
3、提高领导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市政府、地方政府及各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对国家和离世负责的高度出发,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4、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遗址公园;开发;保护;惠民
一.遗址公园的定义
遗址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我国古代文明史史迹的主体,也最能体现我国文物古迹特色和优势。保护遗址并不排斥对其合理利用。遗址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制止对遗址的人为损伤和破坏,减轻或延缓自然力量的影响,使遗址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真实长久的传递下去;利用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遗址价值,更有效的保护遗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遗址保护逐渐遭遇到新的压力,突出表现在:与城市隔离的保护,使遗址处于一种边缘。随着城市的整体发展,加之生态理念的介入,使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遗址的可持续性发展”。从理念上将遗址保护与城市设计相结合,使历史景观焕发活力。因为画地为牢只会让历史景观逐渐沦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鸡肋,积极而科学地创新不仅可以重新协调现存的不合理因素,更可以让古老的景观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手段上讲是结合遗址的周围地段,利用自然的和人文的景观资源,运用现代园林设计手法来进行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遗址公园的建设,目的既是“遗址的”,又是“公园的”,即利用遗址这一珍贵历史文物资源而规划设计的,将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创新等一系列手法,对历史的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和、再生,即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新时代的景观设计思路。一般是通过下面两种方法使遗址景观得以充分展现:
A. 把遗址及历史地段作为新的城市景观创造的文脉,在城市设计中予以充分的“尊重”,是新的建设在城市尺度的层面上对历史环境有所呼应,并实现渐进式的发展。虽然这种新的文脉特征与原来的“遗址”相比,那种原汁原味会逐渐变淡,但这也正好直接促进了一种新的“公园”形式的产生,而且是与原有的城市特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B. 把遗址及历史地段所构成的形态特征作为新的城市景观创造的景观资源,经过转化“借用”进新的设计中去,在城市和建筑尺度的层面上实现历史景观的渐进式发展。
总而言之,在遗址景观保护和创新的过程中,历史保护和景观创新存在于互为补充的关系中,追求历史环境保护与渐进式景观创新的相互约束和相互交托。
二.唐城墙遗址公园开发与保护现状
西安的唐城墙遗址公园就是采用了前述第一种方式,对唐城墙遗址进行开发保护,本文即是试图对其开发保护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西安市的旅游经济有所建言。
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大唐不夜城南500米,位于雁南二路和雁南三路东西向平行的两条城市道路之间,是唐代长安城的南城墙所在地。东西全长3600米,宽100米,占地540亩,由建筑大师张锦秋担纲设计,和曲江池遗址公园同为曲江新区2008年斥资40亿元打造六大遗址公园中的两大项目,西安市政府‘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唐城墙遗址公园建在古唐城墙外郭遗址之上,以“市民、自然、休闲、健康、艺术、享受”为主,充分体现服务市民和艺术享受的理念。以书法雕塑、园林景观为表现手段,以唐诗人物和唐诗意境展示为主题,是集诗歌、哲学、美学体验、生态园林为一体的休闲文化长廊。唐城墙遗址公园八个分区以初唐到盛唐的唐诗为主线,并延伸融会到造园意境和景观设计等方面。唐城墙遗址公园总投资约5亿元。它融会古今,宛如一条绿色长廊延伸在曲江的东南方,体现了古遗址上西安人的现代生活,扑面而来的是古韵新风尚、人居新观念的崭新理念,历史文化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解读和传播,在这里,人文和谐的生态宜居区正在形成!这既是推动历史文化进入市民生活的创新形式,也是对历史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有益探索。
在唐城墙遗址公园的修建中,重点表现了隋唐长安城的规划框架,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再现了城墙、城壕、城门、里坊、坊墙、城市街道等要素。公园以城墙遗址为界,充分利用现有树种,通过不同的绿化、铺砌等技术手法将公园划分为‘城内’和‘城外’不同区域,从外至内,层次鲜明地表现了护城河、城墙、顺城路和里坊等空间要素,同时藉助雕塑,图文并茂地展示出唐朝在科技、文化、贸易、国际交流、城市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关键词]文物保护;博物馆;措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留下了众多璀璨的历史文物,它们承载着各类的信息,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产、资源、民俗、文化和科技,作为人类宝贵的财富,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作为祖先留下的珍贵的依据,文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强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需要我们妥善的保护。而目前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就是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我国该如果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呢?重点应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措施。
一、取得政府支持、加大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
文物由于不可再生性和珍贵性,使其保护工作的难度加大,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和国家不单单是从政策上来扶持文物保护工作,更要在行动上给予支持,即投入一定的资金,以更好的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很多地方政府认为将资金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不会取得相应的经济收益,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浪费。因为不能对文物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真正的认清,造成了开展文化保护工作有一定的难度。而事实上,文化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极强,可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其次,随着不断提升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更加注重。而通过对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即对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予了满足,同时也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博物馆必须积极争取政府在资金上的支持,使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藏品保护水平提高
随着不断发展的科技水平,可借助于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来解决文物保护问题。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针对不同类别的文物,积极开展馆藏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加大技术性保护,使馆藏文物的保护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人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关键。因为作为主体,是由人来操作和使用各个设备和各项技术。我们应善于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挖掘,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学习各项专业知识,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感,能更加热爱博物馆事业。其次,需要以事业留人。专业的人才是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保障。所以博物馆应积极打造良好的环境,促进藏品保护专业人才的成长。在工资福利方面、学习深造方面,为其创造条件,用事业留住人才。最后,对人才和外来技术大力引进。我们应扩宽视野,在文物保护方面,对国内外同行的技术充分借鉴,同时请进来学,走出去学,对一些专家和学者进行聘用,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水平不断提升。
三、实行科学管理、对规章制度进行建立和健全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可应健全保管工作制度,应妥善保管、详细编目、确切鉴定、同时清楚账目,科学化的管理藏品。一是将科学而完善的管理步骤进行建立和健全。依据相应的程序进行管理,包括藏品的统计、注销、提用、排架、入库、建档、定级、编目、分类、登账、鉴定和接收;二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合理的程序、健全的制度,才可使藏品保护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而这些制度包括设施和设备的检修制度、安全管理守则、出入库管理规定和复制制度、修复、消毒、分类、鉴定和藏品的征集等。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三是将全员的法律意识进行提高,对自己的业务工作,用法律和法规进行指导。熟练运用和掌握博物馆和文物的法律和法规工作;四是对现代化的管理经验进行积极的借鉴;五是将藏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藏品管理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藏品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
四、将基础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处理好
随着日益加快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当前还缺乏一定的文物保护意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损坏一些文物。很多工程建设工作并没有真正执行法律的审批手续,也没有真正落实文物保护措施。这样会使文物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不但会对顺利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还损坏了万物,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作为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文物保护条例,加强基础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对相关的文物管理条例进行制定,将文物保护和基础建设之间的矛盾进行妥善解决。只有经过相关的部门审批通过建设工程之后,才能执行相关的文物保护条例开展建设工作。为顺利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博物馆管理者需密切联系当地的政府部门,同时政府部门为切实保护文物遗产,应加强指导和监督工作。
五、鼓励全民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博物馆首先应该将文物保护的意义灌输给本馆内的工作人员,其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应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合理分配要保护的文物,真正落实到人。为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将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切实执行。同时宣传文物保护的意义,使广大民众加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让人切身体会到文物带来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气息,并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真正受到启迪、熏陶、带来愉快。
一、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意义和目的
县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省首批命名的“五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各时期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遗存极为丰富,地上地下文物众多,现已普查发现各时期文物遗址196处,其中已列为省级文保单位7处,县级文保单位12处,新发111处,这些文物是的宝贵遗产,更是三江地区古代史的重要实物见证,保护传承先民们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秀美、滨江古城,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我县的文物工作快速发展,形势喜人,初步形成了古代、近代和红色旅游发展框架,有效地带动了我县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适应我县近年来公路建设和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保护县内地上地下文物,各单位、各部门在项目批准前应依法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或落实相应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避免造成一些遗址和保护性建筑人为消失。为此要进一步增加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逐步形成以县委、县政府为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工作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体系。
二、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具体要求
根“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将县域内保护性建筑的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纳入全县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领导工作的重要日程,做到依法科学保护、合理永续利用。
1、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即:建设工程项目从最初规划开始,要吸收文物行政部门介入,实行规划前的把关审核。
2、凡涉及文物保护事项的基本建设项目,必须在项目批准前依法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并落实保护措施后方可实施。
3、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考古发掘要充分考虑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加强统一管理,落实审批和监督责任,具体工作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责成文物行政部门予以实施。
4、对省级和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已划定的保护范围(包括建筑、土地和附属设施,如:五国城城墙两侧20米内属于重点保护区),原则上不得进行各种工程建设和征用。极特殊情况如国家和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需征用时,应以县人民政府的名义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征用。
5、县级保护性建筑主要分重点保护性建筑和一、二、三类保护性建筑四个类别,原则上不得随意征用。如遇重大建设项目或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时,需由建设单位报请县文物行政部门和省文物行政部门核准,并提出保护性意见后,报请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再报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后方可实施征用。
6、省级和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的管理权由省文化厅(文物局)授权县文物管理所实施管理,其动迁、征用审批权由省人民政府审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县委、县政府授权县文物管理所实施管理,其动迁、征用审批权由县委、县政府审批,并报送省文化厅(文物局)备案。
7、凡涉及地上保护性建筑和地下文物勘探的基本建设项目、公路建设项目、林地、耕地建设项目,发改、建设、规划、国土、环保、房产住宅等部门,在建设规划、项目立项、土地征用、环保评估、房屋拆迁前,要严格执行文物部门提前介入的规定,对其工程项目进行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在进行必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对保护性建筑进行鉴定,提出具体保护意见后方可进行规划、立项、土地征用、环保评估和房屋拆迁等工作。
三、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责任追究
1、县委、县政府责成文物行政部门对已消失的文化遗址、遗迹、遗存和县域内保护性建筑进行调查,对未经批准,未履行审批程序,人为造成遗址、遗迹、遗存和保护性建筑消失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罚,并在全县予以通报。
2、对正在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未履行报批程序的,责令其履行程序,对坚持不履行的县委、县政府要对其进行责任追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收回建设项目、党纪政纪处分和经济处罚。
3、对今后所有的工程建设项目,县委、县政府授权县文物行政部门按照《文物保护法》、《省文物保护条例》、《省文物调查勘探管理规定》和本实施意见严格执行。
四、命名县第三批一、二类保护性建筑
五、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组织领导
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是确保县加强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永续利用的关键所在。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和中、省、市直驻依单位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领导责任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成立县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领导小组,实行年度例会制,定期研究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管理,确保我县发展、建设、保护工作有效进行。
2、加大投入。县财政部门要将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切实保障重点保护性建筑和地上地下文物经费投入。
3、加大执法力度。按照《文物保护法》、《省文物保护条例》和《省文物调查勘探管理规定》,县公安局、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文物行政部门对人为破坏、损坏保护性建筑管理和地上地下文物安全的,要依法坚决打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