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3 09:57: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课程建设的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 精品课程 建设 措施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并在全国高职院校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我们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材、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建立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得到全面的建设和长足发展。
1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背景及现状
1.1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现在大多数初高中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部分学生家庭也已有计算机,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但也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这样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1.2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教学内容不断增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各模块深度和广度,及时补充新的知识,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教学的时数在压缩,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各模块的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讲多练,提高效率。
1.3 教学面临外部形式发展和内部学生需求提高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入学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原来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另一方面,IT发展越来越快,课程现在讲授的内容显然难以满足学生将来的要求。
2 全面推进精品课建设的意义
2.1 能够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全面推进教师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名牌,促进计算机教研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支拥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老中青相结合、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的教师梯队,造就名师队伍。
2.2 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保证
这样的精品课程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将最终有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2.3 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发展竞争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对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地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管理观念更新、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建设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良好氛围;可以推动科学、规范有效的课程建设机制的形成。
3 精品课程建设中可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3.1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
教学队伍是否具有一流水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有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应积极采取措施,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要求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完善教师进修和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3.2 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内容要先进,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必须能够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中提取其核心精华,要保证课程本身的“适应性”、“体现新技术”和“新的应用”。(2)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3)在教学方法上,摒弃灌输式,实行启发式学习。除课堂教学外,还要通过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组织信息技能大赛等活动,将课程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4)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网络进行精品课程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录像、课程素材、习题、实验指导、题库等要上传网络并向社会开放,形成精品课程网页,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3 编写和制作系列化、立体化优秀教材
应围绕课程目标,做好主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实践课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
3.4 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以网络学习为主、传统教学为辅,协助学生主动式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方便教学工作:比如,将讲义及有关学习资源放在网上,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自由上机时间内登录课程网站浏览并进行课后练习。其次,为学生构筑一个网络学习环境,既可以个别化学习(通过学习课件自学和复习,结合教材完成上机操作、提问、搜索学习资料)等,也可以协作式学习(与同学相互讨论、作业互评等)。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
3.5 建立科学、高效、严格的课程考试系统
课程考试应采用网上在线考试,在课程网站开通的同时,还要自主开发网上通用考试系统,实现自动组卷、审卷与发卷、答题与交卷、试卷评阅和成绩管理与统计分析,且对个人课后练习将提供全面支持。学生通过网上练习系统和考试模拟系统,可以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自我考核和评价,还避免了人工评分时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了评分的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l]吴华洋.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及考试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65—66.
1、 强化精品课程教育的意识
精品课程指的是以当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条件、通过优秀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建设的课程体系[3]。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之一,其教学理念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对精品课程的意识则决定课程教学的结果和产生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精品课程建设意识,对教学环节进行探索和实践,设计好课程的教学流程、目标、内容以及方式,通过系统的精品课程建设活动推动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2、 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1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关键,也是改善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我课程小组成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其中拥有教师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博士1人,硕士1人,教师队伍的年龄架构分布非常合理,平均在39岁,其中大部分的教师理论教学经验超过8年,课程小组中的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专业与课程开讲。基于当前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以及素质的提升。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并积极发表学术论文等。
2.2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也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的核心环节[4]。在教学内容方面,一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二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两方面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影像学会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在当前社会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逐渐成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支柱。在当前,医学影像不但能够显示出宏观的生理结构,还能够指示分子以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过去的形态观测发展到功能的观测,由之前的诊断进步到治疗。在本校,医学影像学精品课程的内容放在:医学影像学的总论,各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影像学表现、基本病变影响学表现、疾病诊断。
2.3改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方法的总称,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医学影像学课程最为注重的就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技能的学习,课程小组基于教学理论,配合各种参观教学、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5]。首先通过数字化技术丰富资料储备,建设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料库,使用多媒体设备实施集中讲课,辅以实践操作的演示,有目的的教会学生临床病变的诊断以及治疗新技术相关理论;实践教学采用见习和实习两种方式。前者是指在在带教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读片、参观设备以及学习教师的实际操作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掌握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而后者则是指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对影像学实施读片诊断、实际操作和检查以及书写临床诊断报告书等,教学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基础。不论是见习还是实习,都应当重视对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考查,通过读图分析的教学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的水平。
2.4成立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评价一定突出体现精品课程的变革与教学研究活动,强调对于医学影像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应用到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也应该得到体现。突出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强调课程的特殊性。教师要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流程,积极讨论和探索问题,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制定的学生的评价内容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投入一定的热情和经历,着装和谈吐是否得体;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维护教学活动的秩序;对教学内容熟悉,教学流程与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一致;授课的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能够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善于引导学生,利用问题和其他方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够掌握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
2.5与生物医学工程等相结合
医学影像学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含着各个学科的内容,尤其是医学学科和理工科,完整的医学影像学拥有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影像技术学以及医学影像工程四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在进行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医学生进行理工科方面知识的培训,所以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缺陷。当前的临床医学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以及计算机以及相关医学影像学设备的使用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敢于创新和批判的学生才能够胜任医学影像学的工作,顺应学科的发展而进步。
在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997年开始招生至今,近20年的建设与执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日趋成熟。随着电子信息新技术和半导体新产品的出现,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1,2]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建设[3-5]和课程建设[6-8],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从2012年开始至今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开设了多门新开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突出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意义
(一)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
现阶段,因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已成为大部分理科考生的首选专业。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曾对该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各方面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改,添加了一些与该专业相关和相近专业课程,如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而不专的现象,专业学习迷茫,不能突出专业特色,不能把握专业重点和核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为了适应技术更新和发展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新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了特别彰显本专业特色,并辐射其他学科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从而带动其它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
(二)有利于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
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是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发明和实践能力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创新是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的能力。因此,大力发展这些技能不仅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和创造必要的实验课程,还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自主教育,这是创新意识和培训团队合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的途径。
首先,我们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它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把电子工艺实践、EDA、ASIC电路、计算机应用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加入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在电子工艺实践中,学生在了解电子设备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对安装和调试电子设备的能力训练。在EDA和ASIC电路设计中,通过熟练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机应用设计中,则对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训练。以上教学内容是整个大学四年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并辅以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高频电子电路,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开设了《射频技术》及实验,将所学的专业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和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及运用。
其次,加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信号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在数字、模拟、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主题,使用电子CAD工具独立完成设计。信号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则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给定的信号采样策略和信号采集系统,并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这一环节注重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是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程设计训练进行了两个链接后,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全面的电子信息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测试。在毕业设计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单位的工作,毕业设计的主题多是结合单位工作内容并决定,也有一部分是基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或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改革的一部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在大三下学期,特開设了《电子设计竞赛基础》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提高学生制作电子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强化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大学教育中,需要体现和落实到每一教学环节上。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我们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自拟题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把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类似的组织形式运用到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中来,在给定一个目标系统(或学生自拟一个目标系统),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总体设计到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提交设计原型和设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系统的整体思想,技术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分工与合作,在毕业设计阶段侧重于信息检索,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技术路线、创新的培训和考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学建设是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建设,包括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师资队伍)、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之一。根据多年的新开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建设涉及到相关课程教学及其相关链接的方方面面,是许多因素的集合,包括教师、条件、效果等等,这些工作通常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会遇到。因而有效解决这些环节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些链接的建设,如能使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更新、改进课程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影响,使其标准化和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的新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甚至是已建成的高质量课程也面临更新与发展。在教材建设,例如,一部成熟的教材在内容方面,虽然相对稳定,但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知识的滞后性,所以改革旧的内容,补充成熟的技术前沿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材建设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条件建设,几年不发展,不变换,将落后于科技的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对高校来说,课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等教育质量高低。高校是通过实施教学计划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是构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须常抓不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是有其自身规律的,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最终目标是如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旦违背了这条规律,就相当于违背了高校的根本任务,也就意味着改革失败。所以,高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一切改革应顺应其自身规律,围绕教学改革来进行。新开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归宿和落脚点。教学改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不是单一的,但教学改革的核心不会变,即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也是新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对高校的技术要求较高。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因此,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投资渠道。长期以来,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有限资源和实现高效益教育目标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足与创新素质课程的矛盾。二是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如何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浪费,是教育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理论提出后,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与本专业内的相关事情分清主次,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找到了该专业合理的投资渠道,即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优化投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上的投资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 具有远见卓识。许多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是分期分批进行,尤其在重點课程的高级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可以创造出该专业高水平的教学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内涵清晰、投资明确,使其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有更清晰的方向、更严格的组织、更多有利的条件、更高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且容易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平台化;建设
电子商务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潮流和经济增长点,也日渐成为各阶层人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借鉴电商行业运作的思维来建设和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内涵,是与潮流接轨的一种新尝试。在电商活动日益深入生活的背景下,笔者有幸参与了一次赴几家知名电商公司的进行考察调研的活动,对电子商务及其运作模式有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笔者见到、听到了许多,有很多想法和念头都随感而发、随口道出,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反复思索,又可提炼出不少观点并引申为今后对待教育教学的清晰思路。基于职业敏感,笔者认为电商行业的平台化模式和平台化思维,对于高职层面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因此笔者以自己常教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浅要分析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平台化建设思路。
一、平台化思维下的艺术设计课程建设思路
在几家知名电商公司的参观考察中,笔者被告知电子商务活动其实是一个在不断建设和维护中的平台,是在不断地互动运作中的媒介,这可算颠覆了笔者对电商的粗浅认识,因为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认为电商就是上网购物、谈生意再交易就算完事。而事实上,电子商务活动包含运营、客服、推广三大部分,电子商务公司的业务本质是基于平台的综合运作;电商公司首先运用相应技术建设好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空间――这个空间本身也在不断修正和改进甚至升级中,之后充分运用平台来承接其他各种企业的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推广业务,通过运营和客服两部分的通力协作,在企业产品和终极顾客之间构建一座桥梁。
在高职层面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笔者与同事多注重视觉传播设计和营销(推广)的教学,也就是说注重引入实训项目进行策划和设计,却容易忽视对设计实训整体工作的筹划(运营)和互动沟通(客服)工作的引导;那么今后我们是否可以运用电商平台化的思维来启发和借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呢?具体说来就是将课程和实训项目分为基础能力、整体筹划、沟通交互过程等三部分,课程以基础能力的培养来构建平台框架,以整体筹划和沟通互动等各种可变性强的因素来充实和完善;这样在为每次、每届不同班级的授课中,都可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课程准备和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都需积极发挥主动性,教师备课自不必说,但还需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进行准备和筹划,并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甚至直接面对客户进行沟通协调,来让自己的设计过程和成果得到一定检验,只有为公众所认可的设计方具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
二、包装设计课程的平台化建设思路
以笔者教授的包装设计课程为例,绘制包装纸盒平面图、编排图像和文字的装潢设计能力是包装设计的基础技能,是课程得以建立和支撑的平台;课堂实训虽然可以导入实际设计项目,但学生缺乏对设计进行整体筹划的机会,也缺乏直接面客户和市场并与之沟通的机会,因此在学校里、在老师指导下反复修改所做出来的设计成果多为闭门造车,虽然视觉上不乏优秀作品却没有经过客户(市场)的检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发挥课程的平台化效应,笔者将尝试在课程基础知识授课阶段用时最短、学习包装基础并定下(导入)实训任务;设计中的大部分时间将用于调研,即离开教室去市场收集和观摩同类产品的包装――以前也是如此,但调研的重点不在是市场上流行的包装设计风格套路以便模仿,而是何种风格的包装产品销量好及其原因,并与市场销售人员沟通、学会了解不同顾客的心理,有了这些准备后,包装设计的目的性将更加明确。学生的设计作品完成后,还应有沟通推广的过程,教师可带领学生将所有作业进行展示,自由发言,让每个学生都从公众的态度中获取对自己设计的改进意见。
电商从业者的工作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不断与不同人进行沟通,艺术设计行业的工作也是如此,而且这也是当今社会商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以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笔者曾在工厂的设计部门从事过平面设计工作、后又在专业设计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在工厂里所做的设计都是本单位所需的,内容单一、工作轻松;而在设计公司工作则每天面对不同行业不同要求的客户,不同客户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平台的挑战有所增强,自己在专业上的成长进步也快些,这也是电商的平台化运作对笔者的启示。
三、结语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本文在实际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平台化建设做出了浅要解析。笔者看到、想到了很多,或有待进一步提炼和检验,但所看所想的都不会转瞬流逝或仅存于照片中供人想象,而是会融入笔者今后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中,创造新的价值。
参考文献:
一、周庄社区教育中心道德讲堂活动的总体运行
2013年起,江阴市周庄社区教育中心紧紧围绕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目标,将道德讲堂引入社区教育体系,先后组织开展了“诚信,道德社会的脊梁”“孝亲敬老,做一名有道德的青少年”“助人为乐,让幸福和美丽在周庄传递”“孝行善举润心田―让行孝成为时代风尚”“铭记抗战历史,激发爱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学习身边好人,践行雷锋精神”等主题活动。开讲三年来,已有1100余名师生、家长及社区居民代表参与其中,活动受到社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相关活动还得到了江苏文明网、江阴电视台、江阴日报、江阴教育网、今日周庄等媒体的关注,根据相关活动整理申报的《追寻家乡抗日英雄的足迹》《助人为乐,让幸福和美丽在周庄传递》,在江苏省乡土教材评比中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道德讲堂成为该中心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一张名片。
在实施道德讲堂活动的过程中,周庄社区教育中心坚持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扩大品牌影响,形成了自身的理念、特色与经验。其中,以道德讲堂课程建设为中心,以“异课同流程,同课异构思”为理念,为周庄社区教育中心道德讲堂的建设与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二、基于“异课同流程”型道德讲堂的课程设计
作为一种教学形态,“同课异构,异课同构”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在道德讲堂课程设计中,可以运用“异课同构”的方法对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活动进行整体设计。这种基于“异课同流程”的方法有助于使活动能够有较为统一的形态,形成较为规范的流程,以便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操作和推广。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用“六个一”进行概括。
1.诵一段经典
经典的魅力来自于耳熟能详,历久弥新。利用道德讲堂这一平台,在活动的开始由经典切入,可以迅速地让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融入现场。以“孝亲敬老,做一名有道德的青少年”为例,我们选择的一组有关孝亲敬老方面的格言警句,如清代格言“百善孝为先”、《孟子》中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这些话语具有一定的道德感召力。
2.唱一首歌曲
在第二环节中,将歌曲融入道德讲堂,有助于增强现场的感染力,也能够进一步调动现场的氛围。在近年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中,我们在第二个环节分别选取了《爱的奉献》《孝亲敬老歌》《游子吟》《诚信歌》《南京,南京》等歌曲。这些歌曲在诵读经典时播放,能够调动现场观众跟着一起唱,让大家产生一种亲近感。
3.讲一个故事
讲故事环节能够营造一种仔细聆听的现场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每次都聘请专门的故事讲解员向现场观众进行讲解。例如,在孝亲敬老主题活动中,讲解的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和《周庄镇孝亲敬老好夫妻―卞礼兴卞丽英》的故事;在诚信主题活动中,讲解的是《曾子杀猪》的故事;在助人为乐主题活动中,讲解的是《周庄镇机关工作人员刘复如勇救老太的故事》。这些故事简明易懂,通过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有助于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深受感染。
4.看一段视频
视频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由于活动中所观看的视频,素材、内容都取材于身边人、身边事,这种基于乡土的鲜活素材,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与引领性。例如,我市张纪清老人身上的炎黄精神、国家级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香山书屋主人季丰的故事、“周庄妈妈・爱在路上”的公益活动等,均成为视频资源,很好地承载了道德讲堂的应有之意。
5.做一番点评
做点评是将现场交给观众,由观众自己来说、来评。不同的观点在此交融,主持人进行巧妙、合理的引导,这也将现场气氛引向。例如,在助人为乐主题活动中,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我们水到渠成地提出了问题,请现场观众针对周庄好人的行为进行讨论,并请代表交流观看感受。这种讨论、点评是即时生成的,往往能够表达出观众的心声,产生共鸣。
6.行一个善举
从诵读、吟唱、听故事、观视频、作点评,到行善举,这是一个由感知、体验到践行的过程。我们在不同的主题活动中,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上升到“行”的阶段。因此,行善举作为最后一环具有重要意义。在孝亲敬老主题活动中,由于是重阳节,参加活动的有许多退休教师,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就号召现场学生向老人赠送一份小礼物,这让现场充满着爱与温暖。在助人为乐主题活动中,我们道德讲堂和“扬善”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开展了“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践行雷锋精神。
考虑到社区群众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这一现状,在道德讲堂活动中,我们以“六个一”为抓手,做到异课同流程,其实是以现场观众为主体,将诵、唱、听、看、说、做等环节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身体力行、逐渐深入、由感化到行动的过程,有助于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成效。
三、基于“同课异构思”型道德讲堂的课程设计
在实际操作层面,周庄社区教育中心现已设计的道德讲堂课程体系中,助人为乐、孝亲敬老两个主题都进行了多次活动。如何才能不简单、机械地重复活动,让每个主题活动在开展时焕发生机,充满新意,“同课异构思”这一思路显然值得我们去尝试。
1.对主题有了新的理解
在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第一次活动中,我们将“孝亲敬老,做一名有道德的青少年”作为活动的首要目的,这里有一种行政化的指令倾向。而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将其改为“孝行善举润心田―让行孝成为时代风尚”,这就显得柔软许多,容易被人接受,不是强制性的推动,而是重在让人感悟体验。
2.对观众有了新的认知
观众不是单一的受众,他们有自己的认知、思考与理解。以孝亲敬老为例,在第一次活动中,更多的是主持人的引领,有些环节,如唱一首歌等存在表演性质,存在观众被动参与的情形。因此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在第四环节增加了互动项目,让观众直接上台参与,这是对观众主体的尊重。
3.对资源有了新的挖掘
道德讲堂不是一种单向的道德说教,而是重在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例子来引领社区居民提升自身的素养。因此,在活动准备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身边的人和事,这种基于本土资源的开发能够使活动更接地气。以助人为乐这一主题为例,在第一次活动中,我们援引了身边的刘复如、周庄妈妈等人物的先进事迹。这些人物的事迹曾经在周庄引起很大的反响。但是在第二次活动中,能不能寻找出新的素材与事例,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第二次活动中,我们将全国最美志愿者、江阴市香山书屋创始人季丰及江阴最美志愿者“洋义工”安迪请到现场,现身说法。这些新资源的挖掘,一方面可以让现场观众有一种新鲜感,另一方面可以带来更大的感召力,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对成效有了新的研判
教育要针对城乡二元分治下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变革,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把握社会经济水平、样貌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城乡文化交融的态势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三个集聚特征下社会变革对课程的要求。
党的十以来,中央确定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在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都有表述。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应予以回应并做出前瞻性思考。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质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呈现的是一幅史诗般的现实和历史画卷,它必将深远地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例如,长株潭一体化就是省一级内部开展的城乡一体化变革,京津冀一体化则是跨省域的城乡一体化变革,农村地区的村镇合并、城市地区的区域合并都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首先是针对城乡二元分治的格局。长期的城乡二元分治,不仅造成了城乡不同生活主体间的各种矛盾、不平等,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固化了阶层,也与世界互联的潮流相冲突。
从“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全链条看,也深受城乡二元分治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水平的落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进一步拉大的潜在风险;课程建设主体的潜意识中存在城乡二元分治的思想,不自觉地传递了等级观念,强化了身份的自卑或自傲心理;农村地区、城市郊区以城市为标准,认为自己不具备课程建设条件,课改止步不前,课程资源供给停留在国家供给的单向度层面上,课改以来下放的课程自没有用好或根本没有用起来,校本课程建设水平低,甚至有的地区、学校根本没有开发校本课程;城镇地区发展了一些基于知识拓展的校本课程,而亲近自然、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课程相对缺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经济差异、资源差异、环境差异,也有思维定势、心理定势、行为定势。
为此,教育要针对城乡二元分治下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变革,围绕城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个核心原则,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预测好未来20年、30年、50年的社会生活面貌,做好“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协调与重新布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把握社会经济水平、样貌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必然带来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包括人口、资源、信息、资本、技术等,原来差异化明显的生产要素重组,由此带来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这给教育带来契机和挑战。人口流动首先带来的是教育对象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包容性的教育和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资源流动的结果是城乡原本的资源优势实现互补,教师可以突破城乡资源壁垒,盘活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异地资源,让学生拥有更宽广的视界,城市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农村学生进入工厂企业的障碍更少,机会更多。信息流动使得城乡学生之间原本异质的生活面貌得以在眼前展开,取长补短以及开拓新的学习领域成为可能,课程实施的时空也双倍增加。资本流动也会包含教育资本的投入,一批新学校产生,优质校扩大教育辐射面,组建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带动薄弱校的发展,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和课程输出将给课程建设水平低的学校带来改变。技术流动成为就业的风向标,学校应把握它纳入学科课程、生涯课程、职业课程的重要观察点。
城乡一体化也必然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稳健的消费市场建设与基于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为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增设消费教育、金融素养培育成为必要,一方面需要在学科课程中加强渗透,另一方面开发相关的地方、校本课程以填补空白,以此建立知识经济概念,增强知识转化为生产价值的意识、城乡经济统筹意识以及环境经济意识;同时,弥补我国教育传统中轻视经济教育的不足,也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
把握城乡文化交融的态势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之相关的文化也流动起来,再加之传媒的迅猛发展,城乡文化交融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一道别样的风景,这道风景也将在很多学校展现。城市学生接纳乡村文化、农村学生融入现代城市文化将成为城乡文化交融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不适应、文化隔阂、文化的简单粗暴植入、文化冲突等不可避免,学校除了开设文化心理辅导站、开展文化宣传与交流活动外,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开设与生源所属文化相适应的校本选修课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城下乡开展文化体验和文化实践活动,加强文化理解与认同,引导学生相互吸收、弘扬异质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把握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承载着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使命,政府的职责是做好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形成城市核心功能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等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根据生态水平确定限制发展区、适度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优化发展区;教育的职责则是引导学生明确所处区域功能定位和限制级别,做好宣传教育。与此相适应,区域和学校要组织力量开发相关的地方和校本课程,或将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渗透到相关学科课程、专题教育课程中去,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亲近自然,为区域资源与环境建设献计献策,甚至直接参与到资源与环境建设中,抵制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行为,以此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以及整体资环观。
把握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将改变人们的公共生活,原来城乡分野明显、差距比较大的公共生活将趋同化,平等的国民待遇、均等的就业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公正的法治社会、合理配置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将成为主要诉求和政策调控点。教育作为公共事务,教育公平将被置于空前的高度,公平、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观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行为标准和公共生活的标准。这样,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都要将之作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出来;区域和学校可以组织开发公共教育类课程,以应对公共生活时空双变的新环境;课程实施要照顾全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唯精英教育、歧视性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参与到完善公共事务管理的行为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
把握三个集聚特征下社会变革对课程的要求
关键词:要素主义;社会功利;课程观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是美国教育史上比较有影响的一派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要素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文化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和客观性,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着共同不变的文化要素,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社会文化遗产传递给下一代,要素主义注重维护社会文化遗产的主张深深印在其课程理论中。
一、要素主义课程论的具体思想
(一)课程目标:传授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及道德训练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具体化,要素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要素主义课程目标也带有比较明显的社会功利化倾向。这种倾向使得要素主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和实施个人理智及道德的训练两个方面。巴格莱在《教育与新人》中写道:“从最广阔的含义上看教育,把教育看作是社会进化的基本因素,有组织的正规的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将人类学会的最重要的知识编织到每一代人的生活经历中去。”[1]由此可见,教育就是要传递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标准,强调道德方面的训练和智慧方面的训练,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社会与个人的统一,利用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意识。
(二) 课程内容:选择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
要素主义在其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上主张以“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为基本原则。基于实在论,要素主义承认世界本身有绝对价值,人能通过理智活动达到真理,而真理表现为文化遗产。“全部课程是人类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的成果已成为社会遗产的东西”。[2]根据要素主义者的课程标准,要素主义课程内容的选择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第一,课程内容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第二,课程内容要具有长期目标;第三,课程内容要包含价值标准。
(三)课程实施:教师主导的接受式教育
在课程实施上巴格莱认为,学生应接受心智训练。要素主义者认为教师是理智和传统社会价值的模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教育的主动权操在教师手中,只有教师才能把人类历史遗产、民族文化的共同要素以及成年人的世界介绍和引导给儿童,儿童的智慧及能力的发展也需要教师引导。教师是有“权威”的人物,在使儿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以及情感、道德、人格的成长诸方面,教师都要直接负责对儿童的教育、指导与管束。
(四) 课程评价:高标准、严要求
在课程评价上,要素主义课程范式提出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要素主义认为对学生缺乏严格学业标准,不仅不能造就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缺乏严格的学业标准“对于学习者和民主集体都是严格的不公道”,威胁着学校,也威胁着自由本身。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主张刻苦严肃的学习,学校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教学要有统一的进度和要求,学生应该接受严格的考核。
二、我国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当前我国现实的课程建设过程与实效来看,我国的课程建遭遇到的种种困境值得反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育”文化传统,个人功利主义心理严重
在我国,“应试教育”具有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根源,这是今日存在的阻碍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性因素。学校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普遍存在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分数的至高无上的传统思想。为了保证分数只升不降,似乎一切手段都是必要的。显然,这种“应试教育”的怪圈,绝不仅仅是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形式与教材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关于教育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心理的问题。
(二) 重视学科知识,忽视传统价值作用
受唯分数论的影响,课程内容方面,我国偏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很多传统价值的作用。教师传授给学生最多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对一些具有价值判断的传统文化知识不重视,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书本上的知识,俨然书呆子形象。不得不说,很多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多中国的传统美德在现在许多人身上看不到。
(三)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积极性受挫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明显存在两种消极的态度与行为:应付性态度与行为、排斥性态度与行为。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其处于一种高压、无助的状态下工作,形成一种挫败感、无力感,进而丧失前进的动力。这一系列问题使教师的绝对领导地位发生了微妙变化,许多教师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传授学生知识,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从而影响教学与学习效果。
(四)课程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的矛盾冲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课程评价遭遇到了一个两难困境:理论的课程评价与实践评价矛盾冲突,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考试与理论的课程评价产生巨大偏差。[3]以往的教学评价的理论标准就是促进教学,甄别与选拔只是它的附属功能。但是实践工作者却不这么区分,他们不关注理论中的教学评价,而是把它直接异化成选拔意义上的概念了,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是教学实践者以至于学生家长们解释教学评价的依据。
三、要素主义课程观对我国课程建设的启示
(一)教育目的上,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
要素主义强调社会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倡导社会效益的课程与教学目的观。人才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的,只有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国家真正需要的。针对于高考扩招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国确定将全国六百多所(包括三本)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学院,将会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让教育社会功能的更好发挥。
(二)教育内容要重视传统文化思想与道德教育
要素主义者主张传授“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这些要素是经受了历史考验,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并对整个社会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现在教育的一个显著缺陷。在我国的课程建设中,应改进德育方法,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结合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要注意潜在课程和隐形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
(三)重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素主义极力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就是接受式的学习。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对学生能够有效的把握。要素主义对教师的肯定是对其很大的支持,人只有感觉自身价值时才会认真去做一些事情。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具有一定思想的学习者,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尤其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先前形成的思想很难发生改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
(四) 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完善课程评价标准
要素主义课程范式主张刻苦严肃的学习,学校要有统一严格的纪律,主张对学生严格要求。现阶段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其他方面的重视很少,这严重打击了一部分同学积极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严格,课程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要综合在一起,同时,也要坚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能单纯的看分数,学生的其他天赋也应该予以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自己。评价的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坚持多方面综合考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评价时要客观,不能主观臆断。(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建设
作者简介:赵婷婷(1979-),女,广州人,广东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装饰艺术。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院级课题“‘3+2’职教实训艺术课程师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010ZSZG3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49-02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入,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为社会岗位第一线培养实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然而面对当前社会的迅猛发展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局面[1]。而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我们需要从规划课程结构着眼,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内容,推进高职院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一、现代课程观概述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业课程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这与时展有着突出的矛盾。对于这种局面,高职院校应当对于课程建设有着新的突破。诸多教育学家对课程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研究,并且提出了具有价值的课程观点。这些观点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强调同一个中心,就是提高人的能力,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比如西方国家中,以美国为首的进步主义教育学说就以否定传统教育理念为主,他们认为学生学习与研究课程不是为了系统性学习理论知识,而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实际的操作能力。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星期的人文主义课程,认为课程应当调整教学方式[2],与学生的兴趣、心理特征等方面相适应,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完成自我认知。
对于课程的设置,性质不只是知识性的,而且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相渗透,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在这种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对现代课程提出了新的研究观点,认为新的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与载体,而这种课程观念的核心是我们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让学生能够获得完整的教育性经验体系。我们不只是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阐述,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教师除了作为专业知识的阐述者,还是课程的研究者与实施者。新的课程模式需要将科学研究成果反应在教学之中,可以说现代课程观的确立,是对于传统课程观念的改革与挑战,也是各大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指导方向。
二、高职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各国综合实力竞争日益激烈,而综合实力的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高质量的教育在各国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职教育在近几年教学改革中有了较好的起色,但是在课程建设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程建设缺乏整体协调性
由于与普通高校的生源差距,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学习中表现出基础较差的特点,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学校在课程设置中,为了能够让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因此对公共课课时进行缩减,并且在选修课设置上选择性较小,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权,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3]。在教学模式上,高职院校一般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程,导致课程内容相脱节。
(二)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岗位人才需求
传统的课程设置中,缺乏对社会岗位需求的联系,教师并没有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与探究,在课程内容中许多都是直接用本科院校的课本进行组合,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需求并不符合,许多岗位难以招到适应自己职业的技术型人才。
(三)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较差
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力评比一般都是对期末学生成绩与理论教学比赛来决定教师的能力好坏,并且取决于教师等方面的成果,而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比赛却容易忽视。高职院校只有一小部分的教师曾经有着在生产第一线的经历,而多数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工作岗位上,因此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脱节,不能够通过自己的调查过程渗透到教学当中。
三、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有效路径思考与探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我们应当确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做”一体的新教学模式,达到突出高职院校教育课程的科学性、职业性、实用性的特点,进而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一)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注重整体优化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可以说每个专业都有着相互的联系与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每个专业都能够对其他专业起着拓展、延伸等作用。我们在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中,需要从高职院校教学的整体着眼,在面对整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每个专业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而才能对其课程的数量、教学内容进行设置。高职院校需要以培养人才的岗位能力为核心指导思想来构建课程体系,不仅可以防止课程设置中的重复,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需要保持课程设置的整体取向一致,达到各个专业能够协调发展的目的。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课程体系设置需要科学合理地排列,由于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性,一些理论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课程体系打破,设置为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两种,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构建新型的高职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具有针对性
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日后从事的行业进行具体分析,这就决定了高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一般我们指的针对性是说高职院校的学生 未来从事的岗位,并且能够在这些岗位中熟练运用的知识与操作技能[5]。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中,重点培养学生能够胜任岗位的能力与素质,并且以岗位需求为中心拓展其他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置需要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性
高职院校为社会岗位培养第一线的生产人员,而需要的技能往往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这就决定了高职课程中也需要有着综合性结构,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这对于学生来说,需要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设置中,需要将重复的课程进行重新调整,将固有的学科体系打破,让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进行重新整合,整理成为新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有着先进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最快地实现素质的提高。
(四)课程教学中需要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一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由于现代课程观指出,当前的课程教学是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教学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学校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期末的考试,因此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与专业能够都是看他班上的学生的平均成绩,所以多数老师都会将自己的知识进行扩充,让他们能够理解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只有一少部分的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在现代课程观念中,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主动而独立地学习,教师可以将知识给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将教学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引导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的发展。在20世纪初,教科文组织将“教育”定义为“组织学生学习与交流的持续活动” ,因此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原有的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中的咨询者和引导者。可以说教师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技能需求。
其次,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都处于被动听讲的角色,很难主动地去探求知识,我们在综合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因此需要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求学习的角色,对自己学习有着独立性与责任感。我们在课程建设中,需要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并且将这种学习态度是学生资源产生的,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去探求专业知识与技能。
(五)加强教学条件和优化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学条件建设加大投入,比如对多媒体设备、教材等方面的投资,对学生与教师的学习与工作创造一定的优越条件与环境。学校可以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建设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为师生提供先进的服务功能。院校可以让图书馆建设虚拟图书馆,让学生能够在宿舍查阅到专业知识的资源[7],更快地了解专业课程。对于师资力量的优化,学校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严格要求,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与继续教育,并且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在理论课上可以由在校教师进行教授,而技能实践课程则可以由岗位第一线的专业人员进行教授。在教师队伍的录用方面,需要对能力较强与对专业有着个人见解的教师优先录用。在教师的培养模式方面,应当从专业技术、教学手法等方面着手,实现教师由知识型向技术型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高职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为社会岗位培养一线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将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完成。我们需要充分对市场调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进行课程建设。在实际改革中,要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才能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