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艺术教育的目的8篇

时间:2023-10-23 09:57: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艺术教育的目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教育的目的

篇1

关键词:CDIO;艺术节晚会;学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36-02

成都东软学院自2011年开始大力推行TOPCARES-CDIO工程教育理念,即以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为主线的培养模式,该理念重视提升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两年来的实践让老师和学生都获益匪浅。

一、以往的研究

通过文献搜索和整理,不难发现国内关于TOPCARES-CDIO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主要集中在信息工程类院校或者软件工程类专业,研究内容包括:在TOPCARES-CDIO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究、教师角色的转变、系列教材的探索、实践教学基地的改革等,大部分研究重在探索与解决CDIO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创新,而几乎没有文章谈及CDIO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活动的影响,故本文以一次特色的学生活动——艺术节闭幕晚会为载体,浅析CDIO教学模式渗透于学生活动中对于学生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与培养。

二、CDIO在学生活动中的运用

学生活动在国外大学被看成是本科教育的最重要部分,在中国大学被称为“第二课堂”,除了课程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学生活动是另一个锻炼学生能力、发展人际关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由于CDIO教学理念中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环节与学生活动的“策划”、“动员与布置”、“组织实施”、“总结”四个阶段不谋而合,即我们可以把学生活动看作一次工程项目,当我们把CDIO教学理念渗透于学生活动中又会有怎样的效果呢?现将成都东软学院一次院级学生活动艺术节闭幕晚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本着营造与丰富高雅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修养;展示师生创意设计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实际工作能力,成都东软学院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大学生艺术节。整个艺术节期间要开展近十个子项目:师生个人作品展、新生作品展、校园写生比赛、十佳歌手大赛、新主播大赛、DV大赛、金秋杯辩论赛、小学期综合实训作品展、诗歌朗诵比赛以及艺术节闭幕晚会,而闭幕晚会又是艺术节各子项目成就的汇总与集中展示、表彰,它是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以前的艺术节举办方式为老师指导、安排、设计为主,学生参与为辅。自2011年成都东软学院在全院范围内大力推行CDIO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将CDIO的指导思想与学生活动开展相结合,无论是从晚会的前期构思策划、参与者的动员、中期工作的布置、晚会开展与组织、晚会后期总结都充分结合CDIO工程教育中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环节,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作为“晚会工程”的主体和活动开展的第一责任人,全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都东软学院第三届艺术节从2012年9月初到12月中旬,历时3个多月,共收集获奖艺术作品280余件,推选出优秀艺术表演爱好者(主播、歌手、诗歌朗诵选手、辩手、导演、演员)共计40余位。为了给第三届艺术节画上完美的句号,2012年12月12日艺术节闭幕晚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圆满落幕,而晚会的顺利开展离不开CDIO教育理念的植入:在艺术节闭幕晚会正式演出前两个月,数字艺术系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与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传媒中心的成员们进行了全面多次的交流与讨论,根据艺术节期间各子项目的初期成果,就整个闭幕晚会的主题设计、晚会流程的核定、晚会材料的准备、晚会开展前的宣传、参与晚会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的落实、舞台搭建构思、活动经费预算、晚会结束后的报道与总结等进行大规模的“头脑风暴”,最终形成完整且具有操作性的闭幕晚会策划方案,而专业教师和素质老师们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建议与经验支持,整个阶段为构思阶段(环节C)。在确定了晚会的初步实施方案后,各个团队开始分工协作与集体讨论,就晚会节目的表演形式、视频的内容、舞台搭建的风格、宣传海报、请帖样式等进行创意设计征集,根据闭幕晚会的主题、作用、性质将晚会涉及的所有板块进行风格统一的设计,艺术团队的老师们也从专业角度对同学们的设计进行指导与修正,整个阶段为设计阶段(环节D)。接下来学生们按照环节C和环节D的执行思路,落实闭幕晚会各个板块的工作,将晚会工作分为7个小组,他们分别是(1)节目组:负责完成节目收集、筛选及后期的排练、彩排工作、晚会流程衔接、主持人的选择、形象设计及台词核对、演职人员化妆、晚会服装、道具的准备及互动游戏的选择;(2)宣传组:负责利用海报、横幅、看板、传单等方式开展宣传,进行现场摄影及DV影像录制、晚会结束采访、新闻报道工作;(3)外联组:负责联系商家洽谈以及完成承诺给予赞助商的服务工作,晚会当天对赞助商的接待;(4)礼仪组:确定晚会邀请的嘉宾与请柬发放,确定礼仪人数、颁奖与接待的走位和具体引导方式;(5)舞台组:协助排练厅工作人员做好舞台、背景墙的布置,监督并确保舞台的搭建、装饰和质量,并对晚会期间舞台灯光设备、音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6)机动组:晚会期间,负责会场纪律维持、会场后勤保障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7)卫生组:负责晚会前后的会场卫生清理以及晚会前工作人员、演职人员的饮食卫生安全监督。7个小组之间相互支持与配合,最大限度保证晚会能够如期进行,整个阶段为实施阶段(环节I)。经过多次彩排、查缺补漏与细节完善,12月12日晚,艺术节闭幕晚会在各个小组的共同努力下顺利拉开帷幕,整个晚会一气呵成,节目引人入胜,此阶段为运行阶段(环节O)。

三、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

在整个艺术节期间,学生的知识、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中可以获得不同的锻炼。构思阶段——重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统筹思维、全局意识、创新思维、沟通能力,扩展学生对于艺术节期间个子项目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设计阶段——重在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巩固与强化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实施阶段——重在训练学生的宣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扩展学生的社交礼仪知识、艺术表演知识、写作知识,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去实现个人价值以及维护集体荣誉,同时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运行阶段——重在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总结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检验的最佳时期。故综上可以看出TOPCARES-CDIO教学理念在学生活动中的运用和推广,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大有助益的。

参考文献:

[1]温涛.探索构建一体化TOPCAR ES-CDIO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7).

篇2

一、(略)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1.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漏洞给艺术教育带来的影响

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我国的教育体制得到了改善,但在改善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的漏洞,这些漏洞给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由于上述的“应试教育”观念还没有被摒弃,也加深了国人对于艺术的成见,认为“艺术不能当饭吃”,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思想,但在现今教育体制所存在的漏洞下,这种观念无疑是扩散得最快的。国家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就我国现今国情来说,要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因为,要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就必须对我国考试制度全方位的改革,且必须建立在有足够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然而,就我国目前现状来说,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剧增,我国的教育资源则显得愈发紧缺了。尤其在考试制度已经成为了社会公平竞争的最主要体现的今天,要相对考试制度作全方位的改革,则更加不可能。国家所能做的,只是通过课标的改革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这就给以了学校重蹈应试教育的理由了:升学率是学校维持办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教职人员继续从业的一个重要保障,虽然新课标的出台能够给以学生比以往课标更多的思考空间,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往往会以各式各样的方法变相地化“思考”为“记忆”,让学生在还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前提下就能够达到考点的要求,这是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手段,也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的一种方式,由此,也凸显了我国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这样的教育体制下,要想让艺术教育事业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响应素质教育口号,就举步维艰了。这是艺术教育的现状,也是现今艺术教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我国艺术教育目的性混淆

我国教职人员在进行艺术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混淆了艺术教育的目的性。这也是由于我国艺术教育事业仍处于初步状态所造成的。大部分的艺术教育人员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且在教育制度的漏洞下,部分的艺术教育从业人员经过专业的教育资格培训后并没有将所学的理论转化为实际,这就给艺术教育工作的成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艺术教育目的性的混淆主要原因在于教职人员常常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艺术教育中去,却又往往没有划清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界限,甚至有部分的教职人员将艺术教育工作当做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来进行,主次不分,让整个艺术教育充满着“政治味”。

诚然,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艺术教育中也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方式,但这必须是在思想道德教育能够突显出艺术教育本身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的。此外,将艺术当做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也是现今教职人员将艺术教育目的性混淆的主要体现。同时,很多高考艺术生从小并未接触过音乐,只是因为艺考文化课分数要求低,录取比例高,所以在高二甚至高三才开始恶补音乐。然后这样循环,这些低门槛进入大学的艺考生再出来从事音乐教育,也会对艺术工作造成困难,混淆音乐教学的目的性。所以,对于普通艺术教育来说,照搬专业艺术教育的一整套教学方法,也就只能培养出少数懂得技法的“匠人”,而不是具有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文化人”。

篇3

关 键 词 :师范艺术教育 艺术实践 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一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

篇4

幼儿美术教育的个体与目的,幼儿美术教育的个体和目的又是与幼儿教育的个体和目的辩证统一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幼儿教育目的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顺利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作好准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又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与美术的特征紧密相联。这一特点反映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与其他科目或领域的教育目的的差异性。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包括创造、欣赏和评价视觉艺术三个方面:

(1)创造视觉艺术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美术表现是幼儿的基本需求。他们有创作这种艺术作品的冲动,对美术活动有更多的自觉性、依恋性。通过创造视觉艺术,应让幼儿:(1)提高使用和掌握美术材料的技能,理解运用美术材料的过程;(2)学习运用创造性的方式使用美术材料;(3)有强烈的动机参与美术创造活动;(4)发展选择和运用材料进行有目的工作的能力以及通过视觉艺术组织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创造视觉艺术的目的既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和自由创造,实现顺应儿童的天性;又强调了儿童运用和掌握所必须的技能技巧,旨在促进幼儿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展的有序轨道。在给予孩子体验的空间时,我们要坚信孩子的天赐才能,坚信美是可以依靠情感,任由心灵来表现的;让他们通过绘画,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体验心与大自然的对话、体验自然带给人的感动、体验把最想画的东西画出来的快乐,体验因表达美而得到的自信、体验把美与他人分享的快乐,从而体验到——创造的幸福。

(2)欣赏视觉艺术

教育能使人的审美水平达到新的境界,包括提高对视觉艺术的感性认识、扩大视觉艺术的视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通过欣赏视觉艺术,应让幼儿:(1)认同和尊重自己的和他人的视觉艺术工作;(2)理解和接受视觉艺术创作的不同目的和表现手法;(3)通过活动,熟悉视觉艺术的基本内容,例如线、形状、颜色、质地、平衡等等;(4)培养在生活中追求能唤起良好视觉意象的事物的动机。

欣赏视觉艺术的目的同样具有尊重幼儿爱美天性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两个侧面。当我们带着他们面对一幅悬挂在眼前的作品,孩子对它的颜色、构图会充满了直觉,让他们把这种的直觉说出来,这就是对我们孩子蒙尘的眼睛和心的洗涤,有时是对我们成人已世故化的标准的颠覆,你会惊奇地发现:许多的感觉正被这样的直觉激活着,同时也请用美好的语调转诉给孩子,,他也许知道这个画家是怎么回事,也会理解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 而对于作品的风格和形式,包含色彩、造型,在听孩子说完后,打开那个把感觉深藏的角落,与孩子一起看,一起评说,配合他的直觉,就是很好的启蒙了。

(3)评价视觉艺术

幼儿不仅需要学习创造和欣赏视觉艺术,而且需要学习评价视觉艺术,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美术创作。通过评价视觉艺术,应让幼儿:(1)探索和初步理解人们创造美术作品的立场和角度;(2)命名和讨论视觉艺术的基本内容;(3)感悟美学原理,发展初步的审美意识。

评价视觉艺术的目的主要强调通过教学让幼儿获得评价视觉艺术的能力,使幼儿评价视觉艺术的标准日趋接近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但这一目的的达到必须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幼儿美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

篇5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1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

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是各个人文教育学科综合公共艺术学科形成的,该学科的内容是针对公共艺术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并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践证明.该学科包括公共艺术的表现形态、本质内容、价值观念、创作技巧、审美方式等内容.对于素质教育而言,艺术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所包含的的内容也是多样化的,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但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怀,并将艺术的价值发挥出来.也因此使得公共艺术的教育成为了美学学科教育以及人文素质的教育不可忽略的内容.目前,国内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各个高校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而在人文教育的内容里,公共艺术教育是不或缺的内容,所以各大高校也对其越来越关注.而之所以要设立公共艺术学科的教育内容,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还能促进国内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对于公共艺术的教育,各大高校应该加快步伐.不过,就因为各大高校的教育现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公共艺术的教育发展并不全面.

2通识教育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

进入2000年以后,国内教育相关部门就颁发了艺术教育的相关文件,对艺术教育进行了规划,规划内容包括了非校内的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艺术课程、校内的艺术活动等各个方面.此外,部分教育设施先进的学校把艺术专业的教育和公共艺术的教育相融合,二者彼此补充,使得二者的教育水平都有所发展提升.不过具体的实施过程里,却遭遇了很多的戳着和困难,而且不同的人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同,高校中的研究人员或是授课老师对艺术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比如因为现实功利的心态,高校中艺术教育的表现就是各种学生艺术组织形成了学校的艺术的艺术文化,还有美学学科的教育只是通过各个名目繁多的公选课来实现,这与真正的艺术教育内容相差胜远.根据艺术教育的课堂内容以及讲课形式还有最终的艺术考核来看,艺术教育有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2.1艺术教育的课堂内容只以书本内容作为重点,并没有将书本中的知识灵活运用,也没有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我国的教育一直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而且授课是有课时限制的,所以很多高校的老师主要注重书本知识内容的讲解,比如艺术的发展历史、艺术的类别以及各个艺术家的艺术理论等等,有时会带同学们参观相关的名人艺术.实际上,艺术的价值是在于其拥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并且能够表达自由的思想,而各大高校的教育形式,使得艺术的教育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所以,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完结以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依然只是片面的,只记住了相关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发展史,或者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名词等,这和艺术内涵的本身就不相符.其实,在艺术教育中,并不用过分强调艺术学家的成就,也不用过分强调艺术的发展历史,对于艺术的概念只需简单带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们的艺术思维,并给学生们带来艺术创作的灵感,而不是让其成为纸上谈兵的艺术生.

2.2艺术教育在讲课形式上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只以老师为讲课中心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里,每个班级都是有相应的人数限制的,而且课堂上老师是授课的主体,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并不是主动的,课堂氛围也比较死板,对于艺术教育,学生大多知识进行理论知识的记录和背诵.此外,很多老师因为受教育时代的原因,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当下信息时代的授课方式,对于多媒体教育缺乏了解,掌握得不够熟练,所以对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艺术交流,更是比较困难.所以课堂的讲课方式缺乏多样性,艺术作品的展示不够生动,所以学生不能真切地接近、感受艺术.还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并不是专业的艺术教育者,对艺术的了解以及对艺术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不会进行变通,也不会拓展知识,教条式教育使得艺术教育失去了本真.因为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因,艺术教育缺乏生动而丰富的授课方式,使得艺术教育古板而失去了艺术真正的内涵.

2.3艺术教育的最终考察知识针对理论知识,并不能激发学生们的艺术潜能,引导学生真正了解艺术

因为以上提到的原因1和原因2,艺术教育的考察形式也是考试,采用闭卷或者是开卷的方式,通过概念性内容的填空、艺术名词的解释以及相关名人名言的简答理解还有对某一艺术观点的论述等考核学生的艺术知识掌握情况,在以上考核的题型里,只有最后对某一艺术观点进行论述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其余的基本都是通过背诵完成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依然是以应试为目的的.由各种概念、各种专业术语等组成的艺术早已失去了其生命,就算学生能够通过考试,学生依然对艺术并不了解,对艺术的创作也没有作用,更不用说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艺术教育放到公选课中是对艺术学科的认可,也可以普及艺术学科的教育,这与学校中存在的艺术组织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不过都能够发展艺术,只是由于我国的国情、社会情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人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就是将艺术的理论知识、基础知识进行普及即可,从而忽略了艺术素养的培养,忽略了艺术思想的传播,也忽略了艺术创作的引导.就目前而言,国内的教育目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各大高校所进行的教育皆是为学生以后的生存打基础,并且在教学时老师所传授的教育目的也是此,使得学校的教育过于现实功利,学生在学习时的功利心过重,导致其最终学以致用时的心态也过于现实功利,缺乏审美情趣.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

3.1对各个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的艺术教育培训,并对其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培养

现在依然会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并不是专业的艺术教育者,对艺术的了解以及对艺术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还有一些老师受教育的学校就是艺术学校,虽然其具有扎实的艺术专业知识,但是教育方式并不够丰富,而且很多老师在受教育时重点也是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知识,对于艺术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艺术教育的老师在学校的工作不但是给学生们授课,还有学校中与艺术相关的工作都会有所涉及,比如校园文化活动、艺术讲座等,但是这部分工作并没有相应的报酬,教师在举办相关活动时就会过于应付,而且,过杂的工作内容使得教师无法对艺术进行自发的深入的研究,对于其教育方式的改变也来不及思考.而进行通识教育的课程首先要求教学的老师本身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对于艺术学科不仅有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以及对学科的评价等,除此之外,还要求授课的老师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所以在各大高校的艺术学科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不但可以对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有所提升,还可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2建立符合每个学校本身状况的通识教育艺术课程系统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相关项目表示:“每个高级院校都能够依据学校本身所在区域、学科建设等具有的教育特长,同时还有老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可以建立多种具备特色的艺术性选修课以及各种类型的专题演讲,从而达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来满足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对于某些学校来说,这类选修课也可以加入学分.综合性高等院校其学科较为丰富完善,教学能力也非常高强,对于艺术学院里面有关艺术的教育方面能够建立综合科目以及艺术选修课,同时对于课程的教育上可以采用自由选修的方式进行,对于课程的构架上实行横跨型方式进行.对于某些大学来说,其不具备完善的学科系统以及分布不均匀的师资力量,对于艺术教育这一公共教学课程来说,可以实行分布必修方式以及核心课程模型教学,有关课程的构架方面可以实行并列性架构,从而达到完善课程构架不完善的缺憾.某些高等院校由于历史的关系出现了比较单一的学科结构或者是单科性学校,这使得他们在专业面上非常狭隘,在创建通识教育系统上非常困难,艺术教育要联系上团委、教务处以及美育等职能部门,必须努力创建导论科目、跨学科综合科目以及共同核心科目.当前中国很多大学联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高校联合体,他们连同建立了共享性通识教育系统,并且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了远程教学、评价以及考核等.同时还能够请一些社会上的艺术家以及民间艺术大师来做指导教师.利用专题讲座的方式,达到学生和艺术家的现实交流,从而让艺术方面的课程得以完善.通识教育中的艺术科目在建立过程中应当有固定的学分,具有一定的课时量,具有具体的统一的要求,一定的师资资源,同时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有系统、有效率的进行,不需要过于专业化,但是要做到覆盖度更广,并且在教育全程中应当融入通识教育的理念.同时每个学校应该依据自身的条件建立符合自己的通识教育系统,比如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师资资源以及学科条件等.

3.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和普通的学科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不但要完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对于艺术的创作能力、艺术思想等都会提出相应的要求,也就是说,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针对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在评估方面,考试的方式就可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但是艺术素养、艺术创造能力、艺术思想等的评估,并没有一个不变的标准,所以要做出评估并不容易.进行科学的评价时必须考虑到教育以及学习这2个角度,这样才能确保教与学能够可持续性的增强.在评价老师工作成效以及学生学习成果时必须以通识教育的目的为评价基础.在评价教方面应该考核课程管理.艺术科目具备课内外练习、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既严肃又活泼的独特性,所以教育过程必须加强规范化建设.在评价与考核学方面,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然后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方向.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哈佛大学使用的方式大多数为家庭作业、论文、参与讨论问题的程度等等;1980年左右很多美国大学都采用“档案袋评价法”来考核学生,这种方法主要是收集整理学习的有关作品以及创作和表演的数据、影像、文章、报告等资料,然后在总体评价学生.我国在建立艺术教育评价系统过程中应当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融入自身的条件来建立.

4结语

“通识教育”向我们打开了一种新型的理论以及教育思路,让我们能够深层次的考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的以及实行方法.传统的艺术选修课程是不能够达到教授艺术知识目的了,而且当前课程中融入某些实践型、体验型以及研讨型等课程是具备时尚和前沿优势的,同时还应当转变成创造性以及审美鉴赏方面,从而上升到审美人格的高度.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大公共艺术教育”环境,建立一个第一、二课堂互相提高、第二课堂同学校文化建立相互促进.在当今高等院校中,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以及生命意识比较薄弱的现象,本人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教育应当是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本人认为只有品质却没有知识是很脆弱的,而只有知识却没有品质同样很危险,时刻威胁着社会.当人没有完整的人格,同时还不能够认识到生的意义时,对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危害.艺术教育需要用其独特性,在艺术欣赏以及创作阶段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人格以及心理构造,帮助大学生建立成具有生命和人生充满热情的“综合人才”.这种综合人才具有很多优良的素质,其中包括视野开阔、思维独立、想象力丰富、胸襟宽广、抱负宏大、使命感强烈等,这些优良品质都应当在通识教育的引导中让教育者明白,然后利用艺术教育的方式得到塑造.在各大高校中,艺术学科的教育只有在通识教育的帮助下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通识教育也对艺术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教育标准,各个高校的老师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与专家都对艺术学科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做了相应的规划.完善艺术学科在各大高校中的教育体系,也进一步对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进行了实践,在将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会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体制也会有所改进,而公共艺术学科的教育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闻晓明.加强师资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0.

〔2〕孙亮.高校教师培训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DB/OL].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2006-03-08.

〔4〕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5〕龚金平.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革新与实践研究[J].教育求索,2011(4).

篇6

1.1艺术教育的含义

当前,人们不断加快艺术教育的进程,是因为艺术教育不但有利于大脑的生理健康,促进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还是人文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这一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艺术教育还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健全学生的自我意识。艺术教育专业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踏实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美术、音乐、舞蹈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艺术科学研究工作、学校艺术管理工作及社会艺术指导等工作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

1.2艺术教育的专业化的作用

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艺术教育的专业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人们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艺术教育的专业化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提高了艺术创作的效果和速度,反映了艺术繁荣兴盛的局面;艺术教育的专业化还有利于艺术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和高端化,有利于理论的不断进步,有利于积累艺术成果,并使艺术的传承得到了保障等作用;但是艺术教育的过度专业化也致使其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促使艺术本身从各文化、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中独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和知识生产单位,使艺术活动和艺术创造成为专业人士的领地。

2通识教育的含义及其作用

2.1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即“一般教育”,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通才教育,另一方面是指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的历史渊源流长,其概念可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但普及是从近代开始的。通识教育不仅仅是课程设置的一种模式,它过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及境界,它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与全面发展。而在大学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不够,学术视野狭窄,专业领域过于局限,基础训练和全面发展不足,个性发展受到压抑等缺点。实施通识教育要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二者相结合,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方法来实行。

2.2通识教育的作用

通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生活的条理性、良好的判断力以及平衡的心智,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开朗的个性,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通识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促使他们能够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习、做事、生活、发展,能够做个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人,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二者的关系

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并在大学教育中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研究二者的关系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艺术的繁荣兴盛都是非常有利的。

3.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渊源相同,目的相同

二者都兴起于人类最早期的教育中的,是人类最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人的品格和个性的完善与发展,都是人的基础教育的需要,体现在在有关人才培养方面。

3.2通识教育是现代艺术专业教育的基础,而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教育

现如今的大学中,艺术教育包括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两部分的内容。艺术专业教育和其它专业教育类别相同,是不属于通识教育的,面向的大学生是艺术类的专业,而艺术通识教育一般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针对的大学生是非艺术类专业。就艺术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主要表现在:首先,通识教育是艺术专业教育能够实施的基础;其次,它还是艺术专业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最后,通识教育是艺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在文明社会,艺术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而人的艺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不能够离开艺术教育的。但是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和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不一样,他们并不一定非要接收艺术教育,所以他们一般很少有机会能接受到艺术教育,这就致使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普遍低,甚至为零,因此为了改变大学这种弊端现象,艺术教育被大学的通识教育包含在内,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必要的艺术教育,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完善他们的人格与品性。

4艺术教育改革的方法

篇7

关键词:张载;教育思想;艺术人才培养

张载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及“关学”思想的创始人,不仅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学说对宋明理学的建立及宋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教育家的张载,一生致力于重教兴学、孜孜著述,通过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系列的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于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尊德性”与“道学问”的道德教育思想

张载继承发展了孔孟的仁智统一原则,并逐渐演变为“尊德性”与“道学问”德智统一的德育原则。张载认为,人的不断完善体现在“自明诚”与“自诚明”相结合的修养过程中。学习知识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学者必须从道德修养入手,净化心灵、平静情绪,通过心灵的领悟来穷尽对知识的追求。张载还强调,“道学问”即“自明诚”———“自明诚者,先穷理以至于尽性也,谓先从学问理,以推达于天性也”[1]330。告诫所有学者要从客观知识、真理入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个人内在修养,提升道德水平,最终实现由外向内的自我完善。张载认为“道学问”与“尊德性”、“自明诚”与“自诚明”相互促进,道德修养离不开文化素质的提升,文化素质的提升又依赖于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两者脱节,只重视智力发展,道德品质缺失,即使聪慧过人也与豺狼禽兽无异。张载的德智统一观,继承和发展了孔孟之学,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使人“成德为圣”,即教育就是使人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这是对教育伦理价值的终极揭示,符合教育观念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反观当下的艺术人才培养,受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法的传授,忽略了道德教育对于健全人格的影响.大多数艺术院校只关注专业教育,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学校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专业课成绩,道德教育常常被视为第二课堂甚至是大学辅导员的工作,没有纳入艺术人才培养的体系中,忽视道德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价值取向、道德意志的深远影响。长此以往,高校培养出的学生要么有才无德,要么缺才缺德,只会是技法熟练的“匠人”而非“大师”,德育教育的缺失致使高校艺术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按照张载的德育教育观,在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价值,让教育价值回归人的全面发展的本真。因此,艺术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处理好“德”与“智”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坚持德育为先,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教育价值观。

二、学“为人”、“贤人”、“圣人”的教育目的论

张载根据“变化气质”、“善反本性”的思想,提出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学“为人”、“贤人”、“圣人”。学“为人”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张载提出,人应当通过教育学习,改变不善的气质之性,回归人的本然之性,使人成其为“人”。学者必须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有“仁人”之心,懂得爱人,善待别人。“贤人”、“君子”是教育的第二个层次,他认为“贤人”应该具有“成身成性”之功,要培养人具有“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的品格。“学必如圣人”是教育目的论的最高层次,即尽善尽美、无物无我、既知天道、又尽善性的完美境界。这一目标并非抽象化、理想化,而是我们所说的德才兼备、言行一致、利济民生、道济天下的现实中的“圣人”。在张载看来,“圣人”通过自身学习已经克服了“气质之性”中的恶,实现纯粹的自然本性中的善,“知天”就是充分发挥天的德性,懂得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因此,“圣人”能将天地之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所有的德行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本能,他一再强调能够“乐己行德”就能达到“天人合一”。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修养格局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提出的“天地境界”与张载的“天人合一”具有一致性。冯友兰认为:“一个人因为所处境界不同,其举止态度表现于外者亦不同,即道学家所谓的气象。一个人所处境界不同,其心理状态亦不同,此不同心理状态即怀抱、胸襟或胸怀。”[2]因此,境界的提升就是胸怀或胸襟的扩大。按照张载的教育目的论,艺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尽善尽美的“圣人”,即真正的艺术大师。而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只有在懂得做人道理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学者、君子、圣人的状态。因此,要将“修养成性”的格局观贯穿于艺术人才培养的始终,提升艺术生的道德修养,树立“穷理知性”和“知理成性”的人生境界,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宽阔胸襟、境界非凡,拥有深厚人生感和艺术感的艺术巨人。

篇8

西方儿童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有两大影响深远的派别:一是立足于儿童发展的工具论,即“通过艺术的教育”;二是立足于“艺术学科”发展(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本质论,即“通过教育的艺术”。工具论艺术教育观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后在进步主义教育的推动下,工具论的艺术教育观念得以产生。它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的潜能,艺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强调艺术教育促进个性与人格发展的工具价值。这种艺术教育观在英国艺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为代表的教育人士大力倡导下,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风靡欧美,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工具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强调艺术教育的教育性价值,即把艺术当作教育工具,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工具论的这种观点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教育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杜威(John.Dewey,1859.1952)自己的哲学称作“工具主义”或“实验主义”。在杜威看来,无论是正式教育还是非正式教育,实际上都在进行经验的改造,而改造经验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且能促进个人生长,因此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工具论对杜威教育理论之承袭。

工具论认为艺术教育具有发展知觉和敏锐的感受、增进运动机能、促进心智健全、培养心理与社交能力等功能,艺术教育是儿童自然发展的工具。这种教育观强调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创造性培育。在艺术教学中,没有规定的课程与教材,由教师根据儿童的兴趣生成课程,强调利用多样的艺术材料和方法进行自我表现式的艺术创作,反对教师过多的参与或指导,教师关注儿童的自我表现,提供动机和辅助材料,但不灌输成人的观念和意象,教师依据儿童的成长与艺术活动过程进行评价,而不评价儿童艺术的结果。工具论流派中,里德更强调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罗恩菲尔德则主张通过儿童创作来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不管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达成儿童的何种品质,工具论的要旨是把艺术作为实现儿童自身发展的工具、手段,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儿童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所以艺术教育不重在教授技能技巧,而应为儿童的自我表达、自我创造提供条件,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工具论”的本质是将艺术作为一种手段,来实现艺术之外目标的教育取向。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的“乐教”也是一种工具论,西方工具论艺术教育观,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创作力,中国古代的“乐教”则是强调通过“乐”来达成“礼”,以“乐”为载体,实现对人的“礼”——道德、知识、审美等人格伦理的教化,二者都是以“乐”为工具,来指向艺术本身之外的“人”的塑造。在西周,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并举”,“乐”与教育几乎溶为一体, 规定:学校负责人必须是从事音乐的,负责大学与小学教育的官长被称为“大司乐”和“乐师”,学校教育的所有内容或目标,包括“乐德”、“乐语”、“乐舞”都与“乐”有关。这里的“乐”.并不是现在所说的“音乐”,是指一种诗、歌、舞综合的艺术形式。那些接受过“乐教”的学生,一般都会具有优雅的神态、举止和德行,这样才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我国古代学者孔子继承和发扬了西周的“六艺”教育传统,倡导以“正乐”来达到培育仁政和德政的统治者的目的。孔子的“正乐”,就是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力主恢复周代的“礼乐”文化,极力反对当时新兴的郑卫之音,使“乐”服从礼的规范,从而实现其恢复和巩固古代奴隶制度的政治理想。孔子的“正乐”,除了“礼乐刑政”这一政治上的目的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道德教育上的目的,也就是以“诗书礼乐”来使人们达到“思无邪”的目的。孔子“正乐”,就是要用“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的音乐来教育人,在“乐而不,哀而不伤”(八佾篇)礼乐这种相反相成的调节中,来达到“和”,达到“允执其中”,从而造就出“中庸之德”和“礼乐皆备”的人才。所谓“中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充分反映了孔子的用“礼乐”来教育人,使之成为“完美的人”的教育观。无论是将艺术教育作为实现艺术之外何种目的之手段,都是一种艺术教育工具论取向。

工具论艺术教育观对于改变传统艺术教育中的压抑儿童个性、重技巧训练的弊端,使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工具论充分认识到艺术对于人之发展和塑造的重要性,对于提高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然而,工具论也存在明显的弊端,这种教育观将艺术看成是儿童情感的自由宣泄与表达,漠.2.视儿童在艺术发展中对艺术形式的认知需要,对儿童的艺术发展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看似尊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自由天性,实则背离儿童艺术的情感与形式的发展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儿童已经不再满足于低龄期简单的艺术表达,具有了对艺术形式本身的认知需求和认知能力,若仍然得不到必要的艺术形式的指导,儿童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将受到阻碍,长此以往,儿童将丧失艺术表达的信心。

暂不论这种教育观对于艺术之情感与形式之规律的偏离,仅就其将艺术教育视为发展儿童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工具而言,也是有失偏颇的。工具论艺术教育观的实质,是一种艺术工具论——艺术作为某种工具而存在。首先,从艺术与人类生命之间关系来看,艺术并不是作为人之生命的工具,它们之间不存在“工具”式的服务关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且是最能彰显人之生命力的形式,人类生命是艺术之生命的源头,艺术生命是人类生命的投射与超越,它们之间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所以,将艺术看成人的发展的一种工具,是一种未能深入艺术与生命之关系的表现。其次,即便将艺术视为人之生命发展之工具,也是指向人的完整生命的成长,而不仅仅是一种发展儿童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工具,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只是儿童生命成长的一方面,儿童是完整的,艺术教育面对的是儿童的全面、完整的生命体,艺术本身也是有机的生命形式,艺术教育指向的是儿童整体生命。艺术教育是一种根本性的、本源意义上的教育,而非手段、工具意义上的教育。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