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8 10:14: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插花美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国大学校园文化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大学校园是社会文化的神圣殿堂,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提。大学校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开始,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文化在政治制度、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大学校园文化着手,分析中美两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中美文化差异,希望中美两国能够互相学习、借鉴彼此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尽量做到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以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差异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尚个人与注重集体
美国是一个文化与宗教的大熔炉,崇尚自由平等、自主独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正式因为美国人崇尚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们可以在小组讨论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怀疑老师的观点,与老师进行辩驳, 课堂氛围轻松自由,师生之间平等相处,课堂上可以随时举手发言等等。 我国高校校园的价值观则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一直受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熏陶,强调集体主义和权利差距。因此,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多数采取服从的态度,与老师和校方领导保持一致。而这种方式并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相互理解。长此以往,不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
二、独立与依赖
美国的家庭教育文化就推崇独立与奋斗.在孩子青少年时期,他们就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兼职来赚零花钱,到了大学,他们基本上都能够做到经济上独立,完全靠打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中国的每家一个孩子的政策,催生了娇生惯养的家庭教育文化,所以中国的大学生大多是由父母来承担生活费和学费的。很多人认为在大学期间花费父母的钱是理所当然,因为自己还在求学阶段,精力应该全用在学习上;而父母也认为挣钱供孩子读大学是应尽的义务,自己也不忍心看到孩子因为打工而受苦受累,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分在经济上依赖父母。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美国素有通才教育的传统。美国大学强调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内在修养与伦理道德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课程选择方面,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丰富的学术与文艺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机会。中国大学强调专而精的教育模式,在教育中相对注重“专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完全依托市场需求,考虑更多的是就业等现实原因。尽管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就业,可是却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兴趣与内在心理需求。对于一些人文选修课,学生们则采取应付的态度,使得人文学科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务实的教育理念让大学校园内兴起了英语、计算机的“考证热”。功利性的大学教育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四、创新意识与知识积累
美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点之一就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它提倡质疑精神以及对知识的运用,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进行科学、艺术、技术等方面的实践。一方面,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美国校园给予学生积极探索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 我国高校仍摆脱不了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相对强调知识的灌输与知识的积累,仍然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关注了知识的记忆却忽略了知识的应用。很多实践环节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应试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社会意义,任重而道远。各国大学校园要认真继承以往以及别国的思想精华,不断反思并积极改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中美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希望我们两国的大学之间也能进行更多的交流,互相学习。使大学校园这个培养人才的摇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令人神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俊官.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J].玉林: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06).黄全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莫丽玉.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对比 [J]. 常州:外语研究,2006(04).
[3]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化学;教学;测试;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262-01
SAT是“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的缩略,是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通过对SAT试题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化学教学内容从广度、深度、重点、测试要求、试题类型和试题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同。
一、教学内容差异
总体而言,中国化学教学内容窄而精,对计算(题)过于偏重;美国化学教学内容宽而泛,以介绍知识为主,偏重理论和应用,而且有些内容难度相当大,如相图的三相点、VSEPR理论等。
SAT Subject Test in Chemistry测试内容中包含许多国内化学教学没有涉及的、大学才能学到的教学内容,如:Graham’s气体扩散定律、量子数、原子和离子的电子构型、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稀溶液的依数性、核化学、分子运动论、化学热力学(H、S、G、平衡常数K及其相关计算)、化学动力学(k,v)等等。虽然只是初步介绍,但每个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都有所交待,而中文教材很少提及。
笔者研读过美国初等化学教材(如《Painless Chemistry》),也研读过美国AP(Advanced Placement,相当于美国大学预科)化学备考教材等美国化学教学材料,发现美国各级化学教材涉及的教学范围相差很小,只是深度和难度上差异明显。这样编排教材,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初级阶段就对该学科研究的范围有全面、宏观的了解,而且学生只需逐步拓宽难度和加大深度就可顺畅自然地过渡到后续阶段。而我国化学教学从初级到高级阶段不仅是深度、难度的扩展,同时还有很多全新的知识和内容需要学习,学生同时面临知识范围扩展和知识内容加深的双重压力,造成学业负担过大。
二、分项测试比例差异
SAT测试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占总分值的20%;特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定性、定量问题的解决能力测试占45%;对信息和数据的判断、分析能力,解决问题和归纳结论能力占35%。
相对地,国内化学测试中,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所占比例过大,只靠死记硬背即可获得高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内容比例过低,不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利用知识等能力的提高,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
三、测试范围、时长和要求的差异
SAT测试以无机化学为主,掺杂部分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内容,并有适当实验内容(如滴定等当点、滴定终点、滴定突跃等)。
SAT Subject Test in Chemistry测试时长为1小时,远小于国内考试时间。考卷附有元素周期表,所需信息在表中标明,学生自行取用。试题涉及计算的所有数字简洁、易算,但对计算过程和有效数字的运用都有明确规定,不合要求的答卷会被扣除相应的分数。SAT测试中往往包含少量复习范围之外的考试内容,主要测试学生扩展学习的能力,也能使得学生分数拉开差距。
四、试题结构差异
SAT测试试卷由Part A、Part B、PartC三部分共85个试题组成。
1、Part A:Matching Questions
这部分一般23个试题。每个试题先给出5个选项(可以是字母、分子式、简图、曲线图、反应式、实验现象、描述性短语等形式),然后根据题干的描述选出对应的选项。每个选项可以选用一次、多次,或未被使用。
2、Part B:Ture / False and Relationship Questions
这部分一般16个试题。每个试题包含Ⅰ、Ⅱ两个部分。第Ⅰ部分是一个语气肯定的陈述句,第Ⅱ部分均以“BECAUSE”开头,后边也接陈述句。在答题卡上,每题的两部分分别标有“T F”选项栏。学生首先需要分别判断Ⅰ、Ⅱ每个部分的陈述内容的正、误,并在相应的选项上涂黑;然后判断每题的两个部分之间是否为因果关系,即“Ⅱ”是否为“Ⅰ”的原因或是对“Ⅰ”的正确解释,从而决定是否在答题卡该题目对应的“CE”(Correct Explanation)栏涂黑。
例:
Ⅰ
When 2 liters of oxygen gas react completely with 2 liters of hydrogen gas, the limiting factor is the volume of the oxygen.
Ⅱ
BECAUSE
the coefficients in the balanced equation of a gaseous reaction give the volume relationship of the reacting gases.
3、Part C:General Five-Choice Questions(choose the one that is best in each case)
这部分一般46个试题。每题有5个备选项(而不是国内考试常见的4项)。题干为疑问句或未完成的陈述句。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一个国家的灵魂是这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所积累下的文化。而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文学评论可产生一定深度的影响。但是,不同国家之间其文化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正是不同的文化打造出了不同的文学,其差异让文学丰富多彩。纵观英、美文学的评论,其批评声音非常大,而且批评的角度、方法等更是多种多样,影响英、美文学的评论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差异上的影响。
一、英美文学的特点
英美文学指的是英国、美国民众艺
术化使用英语的一种表现,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英语具有强烈的表达功能,其文学的风格也非常多元化。其分类一般包括:戏剧、文学评论、诗歌、小说等。
(一)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的历史非常久远,其演变过得也非常复杂,在此过程中英国文学受到文学体之外的如经济、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其内容遵守了相应的自身规律,经过了一系列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如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二战之后,英国文学一般的趋势为写实――实验――多维度。
(二)美国文学的特点
在19世纪末期,美国文学由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在初期虽仍具有英国文学特点,但经历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二战后,美国文学历经了三个阶段:新旧交替期(20世纪50年代)――实验主义精神期(20世纪60年代)――多元化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期)。由此可
见,美国文字形成了和过去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其文学表现为多维度、平民化、爱自由等。在美国文学史上,可归纳为三次繁荣:第一次,19世纪前期所形成的民族文学;第二次,一战、二战之后,美国有近十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次,文学理论、批评非常活跃,主要有结构、后结构、女权、新历史主义等。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传诵一时批评需直面面对三个比较敏感的问题:第一,文学伦理学、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第二,文学伦理学批评、道德批评问题(此内容是进行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的关键性问题);第三,文学伦理学批评、审美关系。20世纪是一个品评的时期,文学品评沿着内在到外在研究的发展轨道,结构、解构、女性、新历史主、后殖民主义等等思想及理论,改变了相应的文学观,由基础上转变人们对于文学传统、文学和社会关系、文学和文化之间的认识,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篇章。
二、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发展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化历史发展久远,有着良好民族文化发展传统。而且英语作为文化历史发展的本宗,有着自己的优势,因它传承传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好的表现能力。所以,很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评论的时候,对语言的使用非常小心,也许是出于对本宗英语的崇拜所造成,生怕因为语言使用不当而玷污了英式英语的地位。所以评论家对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一向都是比较规矩的,缺少个性。
美式英语是英式英语的衍生,虽在本质上和英式英语比较没有改变,但作用自由、民主的新国家,美国在争取独立发展中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都是新生。美式英语同样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便带有创新的特点。而且美国民主革命比较成功,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未留下大的历史问题。这些反映到语言使用面上即文学评论家对美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比较具有个性和创造性。这种语言上的创新与美国自由、民主的精神是紧密相连的。
(二)文化内含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在是在传承与脱离传统之间挣扎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复仇中挣扎于“生存还是灭亡”这个问题充分表现了他的不独断的个性,而这个时期的英国文学评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7到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宗教色彩至荒诞的创造手法都体现了传承与脱离传统的斗争。20世纪后,英国文学评论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总体分析,英国文学评论界中除伊格尔顿之外,未出现具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向着现代、后殖民、女权主义方向发展。文学评论对以前文学理论成就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并构建起新的、与当前社会相适应的文学理论。
・文化艺术马迪: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分析美国文学的评论,不可不重视对美国文学的研究,因为文学评论是在文学之后诞生的。美国作为一个殖民国家,文学受到欧洲文学,尤其是受到印第安和英国文学的影响。作者认为,美国文学有自己的特点,虽其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在美国自身因素上。美国文学和其评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三)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于英国文学来说,在文化历史发展中,文化历史传统特点是人本主义,但和禁欲、神权主义相比,在文学评论当中,人本主义观比较保守,这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文化历史中的妥协性是分不开的。比如莎士比亚在对自己文学作品评论时,分析其作品更多是对人本主义的宣传,可以说是英国文学作品评论的典型,对英国之后的文学评论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形成了英国稳定的传统人本主义评论观。但随着社会发展,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保守的人本主义观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美国文学评论对于人本主义观点在显得激进的同时还有独特性,这是因为美国与英国不同,不带有文化历史包袱,也未有文化历史问题。同时美国为争取自由、独立所形成的自由文化气氛让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中轻松上场,所以美国文学评论中对于人本主义观点都是比较激进的,甚至还表现出特别的人本主义创新理念。
【关键词】 英美文学评论;语言;文化;策略;影响
纵观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英美文学评论受社会环境、文化内涵、语言特征、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文学家主观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文学评论家依据的评论方法不同,从而造成评论的结果不同。因此,正确认知和理解英美文学相关概念,对加强英美文学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英美文学的形式和作品中,通过研究英美文学的特点或者英美文学中存在的特殊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来鉴定英美文学,从而得出英美文学差异的具体表现。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可以将文学评论的形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在英美文学评论体系中,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一个全面性、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品读与鉴赏是英美文学评论的最终目的。比如在评论英国著名文学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美国著名文学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两部文学作品时,评论家们就需要对这两部文学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学表现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对文学进行理解与鉴赏,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性的评论方案,从而为提升其鉴赏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英美文学评论的层次更加鲜明。文学评论家们对英美文学作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分析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基础,也是英美文学综合评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评论家们要想完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就需要对作品从背景、时间、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做出深刻的文学评论。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文学评论之间的最大差距是英美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艺术表现特点。因此,文学评论家们要将评论的着重点放在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上,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
二、评论视角选取策略
1、时效性策略
时效性是文学评价家评论视角选取策略考虑的首要策略,其原因是英美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评论家要想达到英美文学评论可以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的目的就需要把握时效性策略和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保障。时效性策略研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以文学作品自身艺术属性和作品特色作为时效性策略的研究重点,以推动英美文学的发展作为研究目的。因此,重视英美文学评论的时效性是推动英美文学评论得以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英美文学评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脚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2、差异化策略
文学表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体裁的多样性赋予了文学作品文学样式的多元化特征,因此不同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也是区分文学作品差异的主要方式。针对文学评论体系中的文学作品差异认识,评论家需要正确把握差异性策略在文学评论体系中的应用原理,把提升英美文学评论质量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提高英美文学评论水平、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整体效果、帮助文学阅读者正确理解文学内涵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由此可见,评价家要以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作为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从全新的角度把握差异性策略,从而为英美文学评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基之一的语言,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英语是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工具,也是传达文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主要方式。英美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表现形式、抽象概念表达方面极具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浓厚想象力。英美文学评论家就需要利用英语传达出文学作品的精髓,为文学阅读者们提供简洁、华丽、通俗或者高雅的评论与见解,帮助文学爱好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内容。由此可见,作为语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了和文体风格。
英语与汉语一样,在表达文学思想内涵方面会受到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发音、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造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元素有很多,主要包含谚语、典故、俗语等。谚语、典故、宗教的不同,一方面造成英语的语法结构不同,另一方面使英语表达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他国家理解别国的文学作品含义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国家在传承与发扬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英语文化的“正宗”结构和表达形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虽然正宗的英语表达形式会给文学评论家和文学阅读者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造成英国文学作品没有美国文学作品的随意洒脱。其原因是作家在表达语言时严格遵循英式英语的正规表达结构,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庄严”色彩。
相较于英式英语而言,美式英语在表达结构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没有完全遵循英式英语的传统文化,在美式英语结构改革方面加入了创新元素,使美式英语充满“叛逆性”和“革新性”。另外,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没有英式英语那么浓厚,人们在传承语言文化时没有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作家在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面更加开放、随意,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美国文学评论的特色是自由、创新,与英国文学评论相比,美国文学评论不仅可以激发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促进美国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
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继承英语传统文化与坚持自由开放、创新的评论体系之间挣扎。英国文学评论创作手法在17世纪与18世纪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遵循浓厚的宗教色彩向创新的创作表现方向发展,从思考历史文化向思考人性力量方向发展。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学评论体系中的不断变化表明文学家和评论家在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相关思考文化差异对文学的作用,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依托,将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后现代文学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向独立、个性、自由的文学方向发展。作为英国文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构主义,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体系中具有引导作用。文学是文学评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英美文学评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英美文学研究结构体系息息相关。在文学价值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具有相同的文学价值:构建一个独立自由、共性与个性并存、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国文学评论在语言、文化、结构等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大,相较于英国文学评论而言,美国文学评论注重创新思维理论的应用。英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评论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英国文学评论体系遵循的传统语言文化对美国文学评论体系具有指导作用,美国文学评论是对英国文学评论的传承与创新,从而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化视角的英美评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分析[J].才智,2015.03.282-283+285.
[2] 李晓旭.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品牌,2015.03.123-124.
一、英美文学评论概述
英美文学评论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英美文学的形式和作品中,通过研究英美文学的特点或者英美文学中存在的特殊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来鉴定英美文学,从而得出英美文学差异的具体表现。英美文学评论的形式具有多元化特点,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可以将文学评论的形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小说评论、诗歌评论、戏剧评论。在英美文学评论体系中,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一个全面性、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品读与鉴赏是英美文学评论的最终目的。比如在评论英国着名文学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美国着名文学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两部文学作品时,评论家们就需要对这两部文学从作者写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学表现风格和形式等方面对文学进行理解与鉴赏,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性的评论方案,从而为提升其鉴赏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较于一般文学作品而言,英美文学评论的层次更加鲜明。文学评论家们对英美文学作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分析是英美文学评论的基础,也是英美文学综合评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评论家们要想完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就需要对作品从背景、时间、题材、创作风格等方面做出深刻的文学评论。由此可见,英美文学评论与一般文学评论之间的最大差距是英美文学评论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艺术表现特点。因此,文学评论家们要将评论的着重点放在英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属性上,全面综合评价文学作品。
二、评论视角选取策略
1、时效性策略
时效性是文学评价家评论视角选取策略考虑的首要策略,其原因是英美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评论家要想达到英美文学评论可以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的目的就需要把握时效性策略和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保障。时效性策略研究是以英美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作品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为研究内容,以文学作品自身艺术属性和作品特色作为时效性策略的研究重点,以推动英美文学的发展作为研究目的。因此,重视英美文学评论的时效性是推动英美文学评论得以快速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英美文学评论加快精神文明建设脚步的重要策略之一。
2、差异化策略
文学表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体裁的多样性赋予了文学作品文学样式的多元化特征,因此不同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也是区分文学作品差异的主要方式。针对文学评论体系中的文学作品差异认识,评论家需要正确把握差异性策略在文学评论体系中的应用原理,把提升英美文学评论质量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主要目的,以提高英美文学评论水平、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整体效果、帮助文学阅读者正确理解文学内涵作为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由此可见,评价家要以差异性策略研究的方向作为提升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手段,从全新的角度把握差异性策略,从而为英美文学评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三、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1、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基之一的语言,在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英语是英美文学作品创作的工具,也是传达文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主要方式。英美文学作品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表现形式、抽象概念表达方面极具鲜明的主观色彩和浓厚想象力。英美文学评论家就需要利用英语传达出文学作品的精髓,为文学阅读者们提供简洁、华丽、通俗或者高雅的评论与见解,帮助文学爱好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内容。由此可见,作为语言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英语,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了和文体风格。
英语与汉语一样,在表达文学思想内涵方面会受到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发音、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从而形成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造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之间的差异元素有很多,主要包含谚语、典故、俗语等。谚语、典故、宗教的不同,一方面造成英语的语法结构不同,另一方面使英语表达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其他国家理解别国的文学作品含义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英语是英国的母语,国家在传承与发扬英语文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英语文化的“正宗”结构和表达形式来表达文学作品。虽然正宗的英语表达形式会给文学评论家和文学阅读者们带来方便,但是也会造成英国文学作品没有美国文学作品的随意洒脱。其原因是作家在表达语言时严格遵循英式英语的正规表达结构,使作品带有浓厚的“庄严”色彩。
相较于英式英语而言,美式英语在表达结构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没有完全遵循英式英语的传统文化,在美式英语结构改革方面加入了创新元素,使美式英语充满“叛逆性”和“革新性”。另外,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没有英式英语那么浓厚,人们在传承语言文化时没有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作家在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面更加开放、随意,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美国文学评论的特色是自由、创新,与英国文学评论相比,美国文学评论不仅可以激发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还可以促进美国文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
相较于美国文学评论而言,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继承英语传统文化与坚持自由开放、创新的评论体系之间挣扎。英国文学评论创作手法在17世纪与18世纪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遵循浓厚的宗教色彩向创新的创作表现方向发展,从思考历史文化向思考人性力量方向发展。创作手法在英国文学评论体系中的不断变化表明文学家和评论家在以一种创新发展的相关思考文化差异对文学的作用,以传统文化内涵作为依托,将传统文化理念结合后现代文学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思想向独立、个性、自由的文学方向发展。作为英国文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解构主义,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体系中具有引导作用。文学是文学评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英美文学评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英美文学研究结构体系息息相关。在文学价值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和美国文学评论具有相同的文学价值:构建一个独立自由、共性与个性并存、富有独特魅力的文学评论价值体系。
关键词: 插画 小学美术教学 实践课程
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中,大多以语言为主要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随着时代进步,这种传统语言教学方式逐步被视觉模式代替,使学生不再枯燥无味地学习知识。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更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丰富了教学内容,让传统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同时将插画与教学良好地融合在一起,不管是对美术教学还是对插画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插画在美术教学的内容及形式
(一)插画的涵义
插画在西方统称为Illustration,意思为照亮,也就是说插画可以使文字的含义变得更明确清晰。从现代社会发展来看,插画的定义就是我们平常阅读书籍报纸刊物等时在文字中所加的图画。使图书或刊物更具有趣味性,使文字变得更加生动,使文字更形象具体地展现在读者心中。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更加直观地向人们传递生活中美的感受。
(二)插画的表现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插画作品中,由于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每个插画表现的主题和意义都有所不同。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作者通过特定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这种表现形式有抽象的表现形式、写实的表现形式、超现实的表现形式、幽默的表现形式,等等。使人们在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下产生不同认识[1]。
(三)插画与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
美术教学可以使用插画的表现形式,对美术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插画作品各异,不同类型插画有不同的艺术价值。这种丰富的艺术形态用在美术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在新课改背景下,插画在美术教学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二、插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一)插画在不同类型美术课的应用
随着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美术课程正呈现多元化发展,出现各种类型和表现形式。简单举例插画在各种美术课程中应如何应用,首先插画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通过插入图片培养独立欣赏能力,对知识形成独特见解和认知,从而了解文化知识和艺术色彩;插画在小学美术制作课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看到教师给的图画,自己动手临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插画在小学美术国画课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笔墨技法和晕染效果,然后让其大胆想象、发散思维,创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体会其中乐趣。
(二)实践教学中插画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认知水平还比较低,观察力比较薄弱,但想象力十分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字和图片有良好把握。如学习《船》时,通过欣赏观察插图等形式,了解各种各样的船,包括大小、颜色、形状等,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绘画和制作。
教学课例:《船》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学目标:了解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
教学难重点:瓶子的对称和颜色的不同
教具:图片、彩笔、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首先通过插图,让学生了解它的外观、形状、大小与颜色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采用绘画和剪纸形式,给学生展示制作过程和制作成果。最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品,并挑选出几件学生作品与大家共同欣赏。
本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在插图的展示前提下,学生很快有了思路,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可以独自完成作品并学会跟大家分享,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很好[2]。
三、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插画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插画作为一种重要艺术形式,以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让学生更能感受其生动性。插画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让学生感受插画带给他们的空间色彩感知,而且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完善人格。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展现是插画在教育方面的缩影,这种视觉文化对学生学习知识有更高价值,同时让各科教学文字和插图更好地结合,对学生理解内容含义起到促进作用[3]。
(二)插画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小学生美术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学生同样可以运用这种视觉形象效果弥补语言沟通时的不足,成为一种新的传递情感的工具。插画应用于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培养对空间的认知和对色彩的表达,对各个学科学习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现在,社会中的很多工作都需要人们对视觉形象进行良好把握,需要从小学生开始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以更好地调整今后生活工作中的各种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以小学生美术教学为实践课堂,在插画的帮助下,学生有了更好的思维方式和想象空间,在新课改的带动下,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为学生以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在丰富的社会中,教师往往可以通过美术课程传达给学生最美好的画面。在小学教学阶段,使用插图比使用文字更能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探求和观察,让每个人的思维都变得更为广阔,让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美术带给他们的魅力,最后把知识和品德共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洪晶.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5(6):34.
关键词:文化 学习风格 调整 同化 变化
一、导言
文化就像一座冰山,大部分在水面下隐藏着,人们看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能看到人们的行为方式,能听
到人们的讲话内容,我们可能会理解或误解我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Samovar认为文化是无处不在的、多维的、复杂的和蔓延的,这些特征结合起来使人们难以给文化下定义。诸多关于文化的定义要么过于宽泛,认为文化就是一切;要么过于局限,认为文化就是歌剧、艺术或芭蕾。基于对多种文化定义的研究,Samovar提出了以下的文化定义:文化是一种共享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世代相传,目的在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生存、适应、成长及发展。文化有其外在(如人工制品,风俗习惯)与内在象征(如价值观、态度、信仰、认知、情感、感知风格、意识模式和认识论)。
学习风格被Keefe(1979)定义为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方式,以及对学习环境做出的反应和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习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普遍的本质的人类活动,然而任何国家从未停止探讨或发展其自身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回应来自其环境的特定要求。可以理解的是,适合于每一个国家的特定学习环境的持续发展与学习风格随文化环境的变化方式紧密相关,即学习风格与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显而易见,文化对语言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今天的中国,外语学习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外语教学仅培养出为数不多的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与之相反,在西方国家很多大学生在第二语言,甚至第三第四语言学习中获取成功,这确实另人感到惊奇,是什么造成如此不同的语言学习效果?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中美语言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文化差异做了对比分析,以更好促进EFL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实现“有效”的外语学习。
二、中国文化与其语言学习风格
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深受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的影响,人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忠孝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讲,中国社会正常的社会与生活秩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而形成分明的等级结构。并且,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亦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二者在学习者语言学习风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先进理论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传统模式的家庭教育依然存在。孩子们被教导要孝顺并服从父母和长者,中国父母,尤其是那些来自传统的大家族喜欢为自己的孩子做出决定或选择。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孩子理所当然地习惯于接受而不是创造具有个性特征的东西。即使他们抓住某个机会完成了某项任务,也很少能得到父母积极肯定的评价或认可。来自父母与长者的严格的规定、原则甚至命令束缚着孩子们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感受也被家庭成员所忽视。中国的学校教育如何呢?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学生视教师与教科书为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过于正式,很难建立非常融洽的师生关系。根据笔者的教学经历与课堂观察,中国教师习惯于在全班同学前做讲解,通常很少会征求学生的问题或建议,更不想学生对自己的讲解产生质疑。而学生仅是专心听讲,做大量的笔记以接受知识为主。教科书在知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知识的积累以重复记忆为主要手段,很少介入“有意义的学习”。人们通常认定“严师出高徒”,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思想所造就的学生因担心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被动。中国的学校教育以“机械学习”为特征,学习者大多为信息的存储器,对于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缺乏应用能力,尤其在语言学习方面,中国的考试制度与排名次的评估体系应对此负责。在一些外籍教师看来,中国学生不喜欢参与课堂活动。许多教师的教学经历表明他们的不情愿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观点,而应归因于中国的教育制度。
中国文化的另一特征是“集体主义”,鼓励团队合作精神与个体谦虚的品质。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语言学习者喜欢通过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而不是自己被群体排除在外。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谦虚品质的高度认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喜欢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其他同学,否则会被同学认为是出风头而遭受排挤。
根植于儒家文化、集体主义、及与之相关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泥土中,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视觉型、分析型、场依存型、审慎型、内向型、具体系列型和谨慎有组织型。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更封闭固执,拒绝接受与他们现存制度相矛盾的或不一致的东西。因此他们学习外语时表现出很低的歧义容忍度。
三、美国文化与其语言学习风格
与中国文化相比,美国主要文化模式包括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和追求自由平等。美国人热爱科学与技术,重视进步与变革。美国语言学习者表现得独立而具有竞争力,他们是典型的动手操作型、综合型、场独立型、冲动型、外向型、随意直觉型和自由随意型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表现自己,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新的任务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次新的挑战。而平等意识又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甚至不拘小节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继而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得以发展,而这正是“发现学习”的要旨所在。
美国历史,尤其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在其主流文化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原本依附于英国的最初的十三个州在美国宣布独立之前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对美国学习者“独立学习”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美国被称作“大熔炉”,它接受了来自全世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大量移民,因此其文化带有多元的色彩。而当大批移民涌入美国,为了在完全不同的文化中生存,他们必须勇敢地面对激烈而残酷的竞争。在适应陌生环境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容忍、接受并学会任何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东西直到他们真正融入美国文化成为其中一员。因此,美国人独立而又喜欢接受新思想迎接新的挑战。这些构成了美国文化的特征,美国学生的语言学习风格也打上其主流文化的烙印。
根植于这种文化土壤,美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呈现完全不同的特征。其学校教育以内容教学、主题教学、任务教学为特征。教师的任务就是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为学生创造机会发展其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学习”、“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在美国校园得以鼓励和发展,先进的教学理念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展示智慧与能力的机会与平台。美国的家庭教育在学生语言学习风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父母不会无故为孩子做任何事。孩子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事,父母只是给孩子一些建议或看法而不是命令。美国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学习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学习外语时,美国学习者表现得更独立于教师,他们只是从教师那里得到一些启发、建议或评价而不是现成的答案。与中国EFL学习者相比,他们更渴望颇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另外,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也是其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学习者语言学习风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而推崇集体主义;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崇尚个人主义与实利主义。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已扎根在美国人的内心深处。中国是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大国,而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大国。两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各自主导文化与学习风格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发展意味着进步、变革、挑战与开放。而这些正是中国语言学习者所欠缺的文化土壤。
四、结论
通过对中美语言学习者学习风格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笔者为导言中提出的问题给予探索性的回答,那就是美国的语言学习者更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观点、理念,因此他们在学习新的语言时表现出更高的歧义容忍度。他们在语言学习中的积极参与使他们更易于融入新的文化当中,而以上所述正是语言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并不是对中国文化与语言学习风格的否定,笔者所要指出的是无论你来自什么文化背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都需要调整或改变根植于文化土壤的学习风格,要尝试去发展或拓展你喜好的学习风格。当你融入到目的语的文化当中,你会感受到自己学习风格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亦会对你的语言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对母语和目的语语言学习风格文化差异的了解,对语言教师与学习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Reid,J.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Pe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2]Samovar LarryA.,PorterRichardE.&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Third edi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Keefe,J.W.Learning Style:An overview.In J.W.Keefe(ed),Student learning styles: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Reston,V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阕道隆.中国文化精要.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6]R.穆斯曼.美国背景.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
关键词:英美文学;茶文化;文学性;交织与融入
1英美国家茶文化的流入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发展壮大,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大量远销海外,受到西方国家的欢迎,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只有贵族才有机会享受茶叶。在当时的欧洲,尤其是在英国,中国的茶文化迅速发展普及,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那个时代的茶叶在欧洲国家是一种奢侈品,贵族和皇室都将茶叶作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茶叶受到人们的狂热的追捧。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也渐渐由欧洲的上层社会走向普通民众,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将他们对于茶叶的喜爱表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在当时的文学界形成了一股风尚。伴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欧洲的殖民扩张,茶叶被带到了美国,但是由于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人们都在一个快节奏的状态下生活,茶叶很难融入美国人的生活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喝茶,只是喝茶不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更愿意去和红茶等饮料。但是,英国作为一个进行过广泛的殖民扩张的国家,其文学对欧美大多数国家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对美国的文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茶文化的文学性在英美小说中的交织与融入
文化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文化不断的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影响。茶文化在进入欧洲社会以后,就迅速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欧洲文学多以贵族的生活状态为题材,反映当时的社会。在欧洲文学中,茶文化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热爱茶文化的作家,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2],她是英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十分喜欢茶文化,几乎达到了狂热的境界,而且她不仅对茶艺、茶桌文化有着很深的见解,而且她对茶文化的文学性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理解。在她的作品中大多是描写当时英国贵族的生活,且多以女性的婚姻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当时最真实的英国社会面貌。在她最富盛名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中,以农场主贝纳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英国贵族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为线索,文中有很多关于沏茶的描写,尤其是每次家里来尊贵的客人时,都是最得宠的大女儿简去沏茶,而伊丽莎白只能被安排去煮咖啡,这就明显的表明茶是当时英国社会地位的象征,也说明了茶文化对英国作者阶层的影响。这样的情节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也有着体现,作品中沏茶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的高贵。在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关于茶文化的描写,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茶文化对当时社会的作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茶文化在当时的社会中有着深刻的寓意,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欢迎。
3茶文化的文学性在英美文学诗歌和散文中的交织与融入
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小说中,还体现在英美诗歌和散文中。我们熟悉的法国作家安莫洛亚,在他的诗歌散文中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在他的作品《拜伦传》中,拜伦是一个对茶文化的喜爱近乎狂热的人,在他的生活中,只要有茶,其他的好酒好肉等任何东西都可以抛弃。出身贵族的拜伦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他对艺术和美的事物有着最崇高的追求,他认为茶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任何事物在茶面前都显得平淡无奇,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茶。拜伦对茶的这种狂热的追求正是当时英国贵族社会的价值观的一种反应,说明了茶在英国人生活中有崇高的地位,人们都以茶文化为荣。另一方面文章也是通过茶来表示拜伦的与众不同,衬托他高雅的情趣和尊贵的身份。除此之外,在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诗文中也有大量关于茶文化描写[3]。学来的作品中写了大量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他们悠闲自在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休闲时刻就是品茶的时候,英国人常常在聚会中一起品茶,谈论茶文化。除了这些放映英国的诗词作品,还有很多诗人用自己的作品来咏茶,雪莱就曾经写了一首关于中国茶文化的文章,他不仅在作品中用大量的辞藻赞美中国的茶,还对茶文化中的沏茶、品茶、饮茶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描写。诗人雪莱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十分喜欢茶文化,甚至表示他对茶文化的喜爱不亚于拜伦,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参加友人的茶话会是他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他的一生都对茶文化十分钟爱。在英美散文作品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就更多了,在英国散文《四季随笔》中,茶文化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中有大量的篇幅都是对茶文化进行议论和描写的,文章不仅仅从茶文化本身进行描写,还从当时人们对茶文化的看法及评价来体现茶文化的重要性。当时这篇散文一经出版就受到英国茶文化爱好者的强烈追捧。在散文《花园茶会》中,描写了英国人在休闲时参加各种各样的茶话会,这些茶话会都是上层社会人的娱乐方式,展现了茶文化在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这些作品都表明茶文化与英美国家的茶文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茶文化为英美文学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作灵感,英美文学为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自从茶文化传入欧美世界就受到欧美人们的欢迎,并与当地的文化相互交织和融入,茶文化进入欧洲人的生活中以后,欧洲人将茶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结合起来,融合各自的文化特点,对茶文化进行发展和丰富,并形成独特的茶文化表现形式。此外茶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还延伸到文学作品中,尤其是热爱茶文化的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描写,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是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并且这种文学性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它们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