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生课外阅读辅导8篇

时间:2023-10-18 10:14: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生课外阅读辅导,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课外阅读辅导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和用语文,是语文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开展课外阅读,把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是时展的需要,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读书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一是以讲诱导法,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他们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的阅读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他们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二是以身示范法,每次读书时间,叫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做笔记,教师要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三是赏识激趣法。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二、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辅导相结合

学生个体之间的读书兴趣、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等必然存在差异,也有正误之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读书指导。课内教师通过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辅导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针对性,对学生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读书的品味。

三、教师推荐阅读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

根据素质教育“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教师在对学生的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等方面进行辅导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需要,请学生自主选择,决定自己读什么书,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在此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担忧化的阅读与多形式的阅读相结合

阅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个人行为的方式进行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单一化的阅读方式与多形式的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如十分钟队会进行读书自由交流;进行新书介绍;把学生引进阅览室;还成立了书友会。此外,把阅读变成听故事、讲故事,把阅读活动办成主题班会、专题黑板报、个人小报、班级壁报、征文比赛、舞台表演等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也促使学生广泛地阅读材料,把个人的情趣引导到读书上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五、教师要进行有效性指导

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统一做必要的指导,充分地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

1.“书海”。我们总结归纳出读写有机融合的一个系列方法――《书海》,其中包含:古诗鉴赏、古文评读、名言感悟、名人传记、好书推荐、好文交友、词语盘点、句段点评等。

2.读书小报竞赛。

3.共写“班级日记”。各个班级坚持写“小班日记”,记录班集体中发生的事情,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历程,并相机进行教育。

4.班级读书会。定期举行班级读书会,可以是向同学推荐新书或文章,也可以是师生交流读书心得、讲故事、知识问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了解我国灿烂文化,并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推荐好书,使之多读

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有益身心健康、有思想教育作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籍,让他们多读多看,掌握更多知识,获得更多信息。

如学习了《生死攸关的烛光》后,我向学生推荐了时期的英雄故事《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学习了《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后,向学生推荐了《寓言故事》。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又收到了巩固课本知识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生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写作,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要收到较高的阅读效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就失去了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习惯上“明思想”“明意义”“明方法”“善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明事理(文章中心)”“明思路(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明情感(作者思想感情)”,这样才真正地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包南麟主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2007年第6期.

篇2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如何在新标准的指引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究与深入总结。下面我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分析

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较浓厚。目前高年段小学生只有极个别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从对课外阅读持不喜欢态度的三位学生的问卷中发现:两位学生每天几乎不读课外书,尽管父母都赞成课外阅读,家中也有较多书籍,但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从问卷的主观题看,其中一位学生在20个所列书目中,看过的有《昆虫记》、《名侦探柯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侧重轻松趣味性读物。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类型,86%的学生都喜欢阅读以文字为主,配有一些插图的课外读物,有9%的学生对全是文字的读物抱有兴趣,这充分说明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令人满意的。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依次为:科普类(18%)、动画卡通类(12%)、学习辅导类(14%)、有趣的故事类(23%)、文学类(20%)和其他(12%)。可见在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中,有趣的故事类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文学类,所选类型丰富多样,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学生阅读习惯。目前学生对于阅读课外书很少有做笔记的习惯,只有极少数会“做很多笔记”。知识的吸收如食物的吸收一样,必须经过消化,而事理的领悟则必须借助思考。这一点不少学生忽视了,这是缺乏指导的结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在大量的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养成。在每天的课外书阅读时间上,多于一小时的比例只有16%,主要是在半小时左右,每天看十分钟左右的占大多数,进一步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有效进行,而学生业余自主选择并进行阅读的阅读时间较少。

3.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课业负担过重,没时间是目前影响学生的最大因素。虽说教材经多次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大量的“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的空余时间,大大小小的考试早已让学生疲惫不堪。不感兴趣和没有书源目前还存在较大影响。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专用的书刊阅览室,但是对学生的开放时间难以保证,因此阅读需求难以满足。学生非常希望老师给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数据统计显示“希望老师推荐书目”的学生达63.82%。

二、对策与建议

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语文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石,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希望的。那么针对现状,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有效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主习惯呢?我想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针对课外阅读兴趣较高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体参与性阅读活动。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教师的重要工作便是以活动促阅读,将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阅读的动力。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生阅读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异。开设的课外阅读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中。

其次,教师可定期组织一些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开展竞赛,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读会、故事会、演讲比赛、口头作文赛等,内容选自读过的报刊,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增强语感。而且可以自办小报,让学生在小报中展示积累的好词、名段,交流读书心得,介绍写作技巧。除此之外,还可以办展览,每学期开展三次摘录卡片、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效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针对课外阅读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调查表明,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虽然现在社会上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很多,但要他们独自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不妨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其选择不同的课外读物,其次根据语文教材内容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3.针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例如教学了《爬山虎的脚》,布置学生找叶圣陶的其他文章读。读了《倔强的小》,让学生查找有关的文章读。如果课文是节选的,可找原文阅读。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价值的好书,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书,可以读;哪些书不该读,为什么,不断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录在本上,自订报刊、杂志、可剪贴,随着年级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识审视、评判,就可写读书笔记。总之,伴随着思考的读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活学活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内化吸收的知识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写作中,做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读写迁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针对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不足的特点,切实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安排专业课时,课外阅读课一般有五种类型:读物推荐课、阅读辅导课、读物欣赏课、读物汇报课、读书笔记辅导课。教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内容,利用课堂向学生推荐读物,欣赏评析,进行阅读指导,供学生汇报读书成果,保证每周一课时,逐步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宽小学生英语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目前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导致小学生出现对其认知不足的现象。以下就是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常见误区及改善对策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由此带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一、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

(一)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

英语教育对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充分是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常见误区之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还处在初期阶段,因此其掌握到的英语知识有限,在此背景下,要求小学教师在对学生灌输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外知识,以此来充实自身知识内涵。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辅导中承担着引导的责任,因而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自身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自身对英语课外阅读的认知不足,导致学生也对其产生消极态度。与此同时,部分喜欢阅读的学生,在课后进行课外英语阅读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也致使其无法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相关阅读。

(二)没有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

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所以导致学生也开始对其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另外,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大量的英语课外读物,从而导致学生能接触到的读物也较为有限,此种现象的产生导致学生降低了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另外,由于家长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知也较为匮乏,从而导致家长误认为孩子阅读英语课外材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甚至产生制止学生对其进行阅读的想法。家长和教师对课外阅读书籍的误解,导致学生不仅无法获取到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籍,同时学生也无法沉浸在良好的空间中完成英语课外材料的阅读行为。

二、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改善对策

(一)选择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英语材料

为了改善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课外英语材料的阅读。同时,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时,应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将my school bag应用于实际,应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与其相关的课外资料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但是当小学生在选择材料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难度适中、贴近生活、趣味性强、且生词量在3%-5%左右的课外资料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课外英语资料进行选择时,首先应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和其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确保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搜集到适合自身阅读的课外资料,帮助自己提升英语阅读水平和单词量的掌握。再次,在选择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英语材料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英语小故事,从而通过故事吸引学生对英语材料的阅读,并促使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能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承担着引导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应在灌输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挥自身引导功能,调动英语课堂氛围,并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不能仅凭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自身英语知识内涵,也应从英语课外阅读中获取到更多的相关知识点,提高自身英语单词掌握量,并由此来提升自身英语水平。而教师在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期间,应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先做大致浏览,然后再进行细致阅读。其次,当学生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期间出现任何问题时,教师应对其问题及时纠正,最终确保学生能达到高效率的阅读程度。另外,由于小学生掌握的英语知识有限,因此其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对其将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脱离阅读误区。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得到改善的有效对策,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更为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因而,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小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教学现状来完善教学中心。即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语言内容和意义教学的重视,并为学生搜集到相关的阅读材料。与此同时,亦可通过现代化网络搜集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小短文、小故事,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比如,教师在讲解与颜色相关的black sheep害群之马时,就可以补充FIVE KIDS――Fu Wa等相关的小文章,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扩展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三、结论

综上可知,英语课外阅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说明,是学生优化自身英语学习手段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期间,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对学生课外英语阅读方法等进行引导,并通过为学生搜集小故事的方式,调动学生对课外英语材料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引导期间,应确保指导方式的科学化,以便能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英.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03):112-114.

篇4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作为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利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科学地开发与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所谓教学内容,就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给学生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

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化和开放性的特点,这为我们大力开发与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应全方位挖掘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必要的能力,最终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科学、全面地开发与丰富教学内容呢?

一、挖掘文本内容

文本包括教材和课外读物。无论是小学品德教材,还是相应的课外读物,都是图文并茂,其内容的呈现形式新颖独特、富有童趣,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他们理解、吸收。因此,教师在教学或课外阅读辅导中只要准确把握内容、巧妙运用插图、精心设计方法,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领会思想内涵

小学品德教材及相应的课外读物中的文字表述既有丰富的知识内涵,更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要使他们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指导学生理解图片

小学品德教材及相应的课外读物通过许多图片再现了历史时空和人物活动情况,这为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幅插图都是紧密配合文字表述而精心绘制的,所反映的内容和意义都与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以图释文,图文并举,相得益彰,是我们在教学或辅导中必须做到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本中出现插图的地方往往是重点和难点。对这些插图的有效使用,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其实,紧密联系文本,指导学生读图,这不仅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挖掘生活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应树立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重视把社会生活及日常生活纳入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以促使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

此外,我们还可以把各种节日纳入教学内容。例如: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带动学生缅怀先烈;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引导学生尊老、敬老;在“世界地球日”开展生活环境调查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向生活的延伸,不仅能使学生懂得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能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挖掘网络内容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如今,它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便于提取利用等优点,这为我们开发信息内容以用于教学实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注意发掘、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篇5

关键词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网上阅读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17-02

1 前言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种形式,以课外教学为主,但是大部分教师为应对考试,提高学生成绩,只重视课内教学,在课外教学部分仅仅向学生介绍了相关文章的作者等知识。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等,建立网上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提升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2 丰富阅读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根据其阅读需求给予指导。为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阅读欲望,将问卷调查加入网上阅读平台的页面中,首次登录的学生会被提示是否进行调查,而其内容为不喜欢或喜欢阅读的原因,课外阅读目的、习惯、兴趣、书目、时间等。当学生完成调查后,系统就会为其推荐其可能喜欢的书目,在最大程度上方便学生。

然而小学生年龄较小,相比于正式的书籍,更喜欢快餐文学,如卡通、漫画、小说等,而且阅读时间不固定,大多只是为了消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优秀儿童读物或文学名著作为主要阅读书目,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质。具体而言,应多为学生提供接触、阅读此类内容的机会,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被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吸引。

比如在教授《草船借箭》时,教师先生动讲解课文,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在课堂中向学生推荐原著《三国演义》,学生纷纷对原著表现出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要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在网上阅读平台中网罗各种文学作品,并且在网站首页将富有趣味性的作品声像并茂地展示出来,用独特的视听效果促使学生自主阅读。网络阅读资源的特点包括色彩绚丽、语音迷人、语言生动、动画形象等,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在网上平台阅读仿佛观看动画片,可以充分享受愉悦的过程,而且与传统书本阅读相比,有助于长期维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3 发挥网络的视听效果,多元化语文教学方法

首先是直观阅读法。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未发育完全,大多是通过形象思维认知事物,因此其感兴趣的事物大多色彩鲜明、形象直观。不同于传统阅读教学,网上阅读具有较强的生动性,更为形象、直观。其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将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运用悦耳的音乐背景和形象的动感画面营造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向学生展示网上阅读平台的优势,激发其阅读兴趣。比如在课外阅读辅导课“走进三国”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以文字形式介绍《三国演义》的内容,还可以在网上资源平台中下载和展示人物图画、精彩影视剧片段等,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融入教学情境,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其次是比较阅读法。网上阅读平台具有丰富的阅读资源,有助于学生快速、方便地查找与阅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比网络阅读和书本阅读,如阅读数量、范围和种类等方面,使学生发现二者的差异,并因为网络阅读成本低、查阅方便、内容丰富等优点而养成阅读惯。

最后是鼓励阅读法。小学生难以在同一事物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其在学习方面的典型特征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耐力较差。为了维持学生的网络阅读兴趣,教师可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特别是荣誉评比活动,如“网络读书知识赛”“课外阅读小博士”等,利用激烈的竞赛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提高学习自主性,实现阅读内容的拓宽。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和称赞学生,不要吝啬好的言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内在动力[1]。

4 以网络技术为依托,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

所有阅读者在具备上网设备与网络基础时,均能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任何地点和时间展开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摆脱了以往学习过程中的时空限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由于学生的生活规律、心理特点、学习水平等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统一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并不能起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要有针对性地安排阅读时间与计划。

对于学生而言,网络仿佛是神奇的“魔法师”,可以提供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名著等,利用可感、丰富的语言资料在最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资源,使学生可以在各种文章中汲取语文知识,增强其阅读量,拓展其阅读面。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时间,都比较死板,学生只有随身携带书籍才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网络技术则使学生的阅读更加灵活,无论是在朋友家中,还是在公园长椅上,只要是自己想要的时刻,都能利用网络展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若突然有事需要先停止阅读,那么只需保存阅读材料进度,关闭手机即可,等待处理后可以继续阅读;如果阅读时感到劳累或眼酸,可适当休息一会儿,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

除此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爱的文章,比如:喜欢故事类书籍的学生可阅读《水浒传故事》《西游记故事》,喜欢科学的学生可阅读《科学家故事精选》,喜欢神话的学生可阅读《神话故事精选》……教师要依托于网络技术,将网络阅读平台作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促使学生展开探究式阅读。

5 利用网络对话功能,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网上阅读平台中的交互式网络系统除了能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供帮助,还能让教师优化和完善网络阅读辅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水平等开展分层教学,而学生可以在网上平台上表达自己的阅读意见,每位学生都能结合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平台中展开讨论。而且学生也可以利用平台中的留言板等互相交流心得和感想,制作个人主页,将好的读物推荐给其他学生,或者和同学、教师交流,研究自己在阅读时不懂的地方,达到异地同步协作化阅读的目的。在网上阅读平台中,学生可以迅速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学习课堂中无法学习的知识,并且将自己的收获分享出来,逐渐积累宝贵的阅读经验。

为了指导学生有效、正确阅读,在内容庞杂、信息丰富的网上阅读平台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有用的阅读技巧。首先是浏览读书法,指导学生结合自身需要选择阅读资源,提高课外阅读的针对性。其次是下载阅读法,当学生读到自己喜爱的作品时,可以下载有关的段落、文章等,编辑为资料精要,在需要时可快速学习。最后是批注读书法,指导学生将难点、重点内容做记号,及时记笔记,边读边思考。

6 结语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减少题量,留出更多的阅读时间,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为了有效达到该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挖掘课外阅读资源,丰富阅读形式,用多元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愿意阅读、主动阅读,不断积累知识;同时以网络技术为依托,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使其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篇6

一、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1.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在高年级也涉及了些篇幅比较短的短文阅读,这些短文都贴近实际生活。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创造不同的情景,设计合适的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上课刚开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步入课堂,使他们的听觉,视觉,思维都进入英语的状态。

2.阅读的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持久

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对事物所产生的兴趣也比较短暂,所以教学中出现的阅读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只有不断变化阅读形式,才能让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至于像昙花一现,可以得到保持。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短文,我们没得选择,所以要采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教学。课堂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延伸。除课堂阅读之外,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对课外阅读重视起来。

1.阅读材料的趣味性

由于面对的是小学生,所以材料内容要生动、有趣、有吸引力,如是有插图的阅读材料,或一些小幽默、笑话、故事等。并且教师在课上的描绘性语言,能很快引起他们的注意。

2.阅读材料要丰富

材料的内容最好是贴近学生生活,形式多样化,选择一些熟识的童话故事,日常生活情境,各地区各国生活、文化介绍等内容。当然,除了在练习上选择合适的短文外,教师可在互联网上挑选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训练。

3.材料的选择要讲究循序渐进

选择阅读材料,既要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又要能覆盖应掌握的知识点。材料生词率要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学生能读懂百分之七左右的内容,过难或过易的阅读材料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英语阅读要讲究技巧

就像语文中的阅读要讲究技巧,同样,在英语阅读时也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在英语阅读过程中,不同的阅读任务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

1.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小学生在阅读中碰到生词,可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和句法去推断词义。

2.预测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验证和修正自己预测的过程。也可以先从短文的问题中了解所读材料所设计的一些内容,根据这些问题对阅读材料进行详略的分解,什么地方需要认真理解,什么地方只需一带而过,这样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阅读,不仅效率快,而且对短文的各部分重要内容能一一罗列。

3.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现今是信息时代,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也应让信息流通起来。即两人各自持有对方不知道的信息,在阅读过后,各自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信息得到对方阅读的内容信息。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下进行英语阅读,不同能力的几个人共同学习,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对阅读材料的人、事、物各方面进行理解,小组讨论,查漏补缺。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除了技巧,还是要多实践,多进行阅读。

篇7

现代社会,阅读能够让人与外部世界沟通,与外人交流,也是发展人的交际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都要达到要求。可以通过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条途径。只要小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也自然提高了。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工具”。(叶圣陶语)它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如何,无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性质和地位决定它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新闻记者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两段话已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人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与知识。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千变万化的世界,读书则是一个人了解世界的最好途径。但是,书是读不完的,那么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个一日千里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没有时间,“一目十行:成为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新闻记者中讲究方法与技巧,讲究新闻记者的速度,用有选择的鉴别的眼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选择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新闻记者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讲的就是阅读能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品位。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与大师们心灵对话的过程。读书让我们都是纷繁的思绪得到沉淀,读书让我们空虚的心灵得以充实,读书让我们站在为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在拼搏与成功中找到乐趣。在小学阶段就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净化心灵,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境界尤为重要。

再次,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是人生存、交流发展的重要赁借。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学生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开阔视野、发展智能、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语言的发展与人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一个人语言发展的水平往往反映出这个人的整体素质,儿童的成长往往会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就有质的飞跃,学生“胸有点墨”,有了良好的语感就自然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阅读对发展人的语言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阅读教学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中积累、运用方法应该达到的目标。

语文学习必须是先积累、后运用,而积累则主要是依赖阅读教学。小学生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第一,阅读教学在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字、词、名是形成语言的最基本的材料,识字、学词是儿童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最基本的环节,是学习文化的开始,识字、学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教学,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大量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促进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自觉地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形成良好的语感,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第二,在阅读技能训练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朗读、默读和背诵是学生阅读的三种主要形式,民是阅读教学虽最经常最重要的三种基本技能训练。“读,见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脑。”(廖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读,是培养语感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朗读是指发声阅读,就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用,有助于因场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加强语感,以声传情。”(际志平:《语文课程新探》)在小学阶段,朗读应做到读得正确,不读错:读得流利,不拖拉;读得有感情,不平淡。

第三,在阅读方法方面应达到的要求。阅读的方法一般分为:精读,略读,浏览。精读常见于课堂教学之中的阅读,是对课文认真仔细的研读。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的魅力。应该培养学生认真细读,揣摩探究,咬文嚼字的习惯,而且还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中,我们就可以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来精读,如这一句“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通过反复地朗读读出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受,体验安静那种全新的体验感受。

第四,阅读教学在提高小学生作文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学语言就是多读多写。”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是难点。读写应该结合,这为大纲所确认,为专家所认可,为广大老师所拥护。大纲中指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自能。虽然阅读不是专门为了写作,但是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三、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两大途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辅导。

1、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教材是语文学习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例子。”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凭借它可以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凭借它可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进行知识的积累;凭借它可以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凭借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凭借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上好课堂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

2、辅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课外新闻记者是最廉价、最有效、最积极称职的助教。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单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应有量的保证,提供学生语文素养还要更多地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随着网络的普及,还要鼓励学生上网浏览。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检验。另外,课外阅读还具有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也可以是学生个体完全自由的阅读活动,它十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阅读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应该成为阅读的主体,老师是学生的导师,学生应该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感悟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老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努力培养有创意的读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第二,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阅读效果至观重要。学生是最容易被感动的,也是最善于模仿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生阅读时要带领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离开情感交流和体验,就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写读后感,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自己的读物上作出记号和批语。最后,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得丰富,语文素养不得提高。

篇8

【关键词】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 兴趣

英语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人们都需要有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作为入门,小学是必经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听说读写的关键时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在小学,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去阅读,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小学生在英语阅读能力方面确实存在缺失,现实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对话研究上,课上更注重课本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缺少对阅读课型的分析。对于练习本上出现的阅读理解也只是草草解释、对对答案,只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不是给与阅读技能的指导。另一方面,在农村,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教育的认识有着局限性。在课外、课外这两方面的影响下,我们的小学生在英语阅读技能上存在较大的漏洞。

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点,而且也是一个难点。由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阅读教学,以至于我们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有着双重不足。使得我们在面对阅读课型的教学时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同时在面对学生课外阅读辅导时,我们也有许多迷惘。另外,由于孩子阅读能力的缺失,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1.学生对已学的词汇不能很快的认读;2.他们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构建;3.学生在处理文本信息方面缺乏技巧和能力。综上所述就是我们现今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要缓减这种状况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英语阅读教学,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有兴趣

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不难看出,孩子对英语有着相当大的兴趣。孩子本性单纯,看事物只注重表面,在他们眼里英语学得好老师会表扬会鼓励。在课上可以唱可以跳,可以自由对话,课堂气氛活跃,而孩子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英语的世界还是很神秘的,有很多新鲜可乐的东西。教师应借助这个良好的前提,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令人愉快的活动。

我的教学实例:

在前不久的五年级上册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渗透的阅读教学,在教授5A Unit3 At a Music lesson 时,由于句型单调,B部分与实际生活相距有点远,光靠句型和单词的操练,过于单调,所以在第一课时新授完句型、单词之后,我在第二课时就设计了语篇的教学,在前半段时间我安排了课文相似的学习歌曲的过程,后段时间时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在上课一开始我利用“I can …What can you do”询问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接着我们一起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本课的英语歌曲“We can sing and dance ”这和本课的重点有关,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学习歌曲的步骤“learn the song ,listen to the song, follow the teacher, sing it together”,这些即是后半部分的难点,我在自己教授英语歌曲的时候引出,既加深了孩子的印象,也能帮助孩子便于理解。在把难点逐步分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听课文录音,看看课文中的孩子在学习英语歌曲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自己过度到他人,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接着在边听录音的情况下边回答我提出的相关问题,为了降低难度,课文的前段部分我设计听,后半部分是难点,我设计孩子小组阅读,找出课文的孩子学习在音乐课上学习歌曲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在前面我已经渗透了,只是要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完整。这节课对于孩子来说充实而富有趣味性,整个教学过程目的明确,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很重要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短文,我们没得选择,所以要采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教学。课堂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延伸。除课堂阅读之外,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必须对课外阅读重视起来。

A.阅读材料的趣味性

B.阅读材料要丰富

C.材料的选择要讲究循序渐进

选择阅读才来哦,既要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又要能覆盖硬掌握的知识点。阅读材料要难易适中,生词率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间,学生能读懂百分之七左右的内容,过难或过易的阅读材料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来哦要循序渐进,避免随意性。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由于大多数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疏忽,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只基于理解,并不会对它进行加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并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