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8篇

时间:2023-10-17 09:34: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

篇1

关键词:供水 城乡一体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292-02

浙江省乐清市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乐清市第一个乐咸水厂建成以后,乐清专门成立了农村改水项目办公室。专门从事乐清的农村改水工作。到1993年底。全市共建成自来水厂122座,受益村共632个行政村。78万余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3%。这一阶段主要是发动各镇、乡、村的干部群众,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基层农村的各种有利资源进行不同形式因地制宜的各个突破,逐个建设。虽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但为现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可以将其当作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乐清市成立了供水集团,统一了乐清的供水系统,合并了二大供水企业(原自来水公司与农村供水公司),结束了乐清多龙治水的局面,保证了乐清的供水质量。保障了乐清人民的安全供水,乐清城,供水一体化建设从此真正拉开了帷幕.进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统一建设、统一供水、统一管理、统一服务。无论是水厂兼并改造还是新的延伸接水,全部都是按照城乡供水规划和标准执行,尤其在管理上大面积进行“一户一表”改造。截止2010年底,“一户一表”收费户达到147000奈户,企业的年有效售水量达4800余万吨,全年水费金额达1.13亿元,企业的固定资产高迭10.86亿元。尽管如此,企业在迅速扩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因为是新问题所以既没有以往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其他兄弟单位有效办法可参照,全凭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处置和处理,这些处理从现在角度回头来看,大部分是成功的,虽然有些还不尽如人意乃至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影响,但不管是成功的还是不如人意的,应该说对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体制和管理模式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企业性质。两个不同性质的企业单位合二为一需要很多部门来协调解决。2005年供水集团成立之前,原市自来水公司为国有性质,市农村供水公司为集体事业性质,集团组建后定性为国有控股企业,员I的有些待遇,包括工费标准、养老保险金和医保金的缴纳标准都不一样。合并以后职工反映很大,屡屡在职代会上强烈提案。而且原农村供水公司内部体制也较复杂,有多种成分,有集体事业性质的。有企业合同制性质的,也有农聘工。为了解决平衡集团内部的员工待遇,集团采取了多种的解决办法:一是与社保部门协调.调整部分缴费标准,原标准馅低的适当往上调,束缴纳的追加统缴,使员工的养老垒和医保金缴蚋标准基本平衡,解除了所有职工养保和医保的后顾之忧。二是员工原档案工资标准偏低的,采取企业内部进行微调。然后进入档案,差距仍然较大的采用考核奖励的办法,按考核的点数形式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工资是浮动的,让员工感觉企业内部待遇分配基本合理,这样平息了职工的情绪,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对原农村供水公司编外的农村小水厂农聘工进行整编。多余人员采用一次性缴足养老保险金和医保金并实行按工龄补偿金的办法,使多余人员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平安过渡。

2.管理模式。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后。地散面广,管理难度相对增加,虽然统一执行集团用水审批,设计规范,水质要求,收费标准,但鉴于原农村小水厂设备管道老化陈旧,水耗偏离.居住人口稀稠悬殊,地域偏远的不同情况,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是实行紧密型和松散型相结合的办法。集团供水管理实行三级管理模式。集团――分(子)公司――水管所。以各水管所为基层管理服务单位,属于紧密型的管理范畴.集团下属的物资公司和安装公司为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属于宽松型管理范畴。二是实行线块相结合的办法管理。乐清市地彤地貌成带状。背山面海.腹地不深,蓄水能力较差,境内南北长66.22公里,东西宽仅32.35公里,全市面积为1174平方公里,全市按集雨面积和独自成溪可分为四个流域,即大荆溪流域,芙蓉黄金溪流清江流域。虹桥淡溪流域,钟前水库的白石溪流域,它们互不相关,独流入海,因此我们的管理也是按照自然流域成块状设置机构。设置虹桥水管所、南清芙分公司、荆雁水管所、柳市分公司。这样我们便把业务线状管理和块状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地域分散、流域独立自然条件不利的客观问题。

二、资产和资金问题及解决办法

1.溃产问题。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资产的性质,存在的形态都有所不同。原自来水公司的各类资产按国有企业的规定。规范入账,来源明确。性质单一,报表台账齐全,折旧按规定计算,资产的原值、净值都十分清楚。而农村供水公司则不同,资产性质相对复杂.大部分资产定性为集体性质,而这个集体性质又没有特定明确的对象,属于一种抽象的集体概念。大部分水厂的建成都是利用公办民助的方式。例如1987年柳市项目水厂的建设属于浙江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最大的农村水厂,工程总造价2806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一是向世界银行贷款40%;二是省、县配套资金分别为5%和1096;三是利用群众集资45%约1200余万元,按当时柳市区人均分摊人均出资17元。其实世界银行贷款仍是在水费中筹还,其性质还是柳市人民负担.所以总造价的85%仍然是群众集资性质。因此,在理论上分析,该工程属于民办公助,资产属性为集体性质,企业也是集体事业性质,在后来的集团组建中,对资产的认定曾有过一段激烈的争论,政府为了稳妥起见.最后采用托管的办法先将这一部分资产管理起来。具体托管办法以市政府名义发文,委托其时作为农村供水公司的主管部门农村改水办公室进行托管,资产的具体经营单位为乐清市供水集团,作为经营单位必须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而改水办负责人直接进入集团公司董事会任副董事长,负对资产的监督责任,这样可以直接对资产进行监管。

2.资金问题。如此大规模的城,供水一体化建设。资金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无法回避的太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凭供水企业的自身财力是鲍对办不到的,供水集团的自身财力也非常有限,账面上的自有资金可用于扩大生产再投入的一年不足1000万元。而建设资金每年需要四五千万元。如此大的缺额资金只能采取多渠道的办法。一方面我

们向市政府施压和要求。以求得市政府和当地乡镇政府的支持,在市财政和当地乡镇财政中争取安排部分资金。另一方面集团出面向银行系统贷款.由于供水集团的历史原因,能够用于抵押贷款的房产证很少,而且还要用于几个大水厂的建设和改造贷款,要分出一部分房产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贷款已不可能,即使可能也是杯水车薪难解旱龙之渴,因此我们与多家银行谈判。哪家同意质押的就向哪家银行贷款,而且长期挂钩循环贷款,达到双赢的目的,我们用陆续收取水费确保还贷保证供水企业的信誉不受损害。再一方面要求接水用户自筹一小部分。并且可以用不同形式出资,比如政策处理费用及凿路挖地费用可以用劳动力投入的多种方式解决。

多方筹资的最后难题在于集团财务的账务处理,按国赍委和审计部门的规定,凡国家财政和群众集资部分不得计提折旧。若是这样的话供水企业虽然城乡一体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但在今后的运行中设备管道的维护雏修,以度更新改造的资金就没有来源,成无米之炊了,供水企业不但缺乏发展后劲.到了一定时期还危险。为此,我们努力说服国资委和审计部门,分析透彻,据理力争,最终相关部门同意部分资产计提折旧.这样能基本保证正常运行和今后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的来源。

三、管理问题殛解决的办法

城乡供水一体化后。管理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头痛问题。因为城市与农村实际存在着各种条件的差异,比如观念的差异。经济的差别,环境条件的不同,尤其是观念的差异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都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做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宣传工作。

1.服务问题。作为公用性的供水企业,因为资源的关系目前虽然是垄断企业,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实也是服务企业,如何搞好服务大有文章,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可回避、不可小视的重要性。服务首先遇到的是观念问题。因为农村农民习惯于过去那种随便用水。无论在山边取水,还是在河塘里取水或地下取水,一般都不需要计量交费,因此用水缴费的意识非常薄弱,对于工作人员上门收费十分反感,不理不睬,他们不但惜水、节水,而且还偷水盗水,甚至毁坏水表无法计量。供水之初毒户每月用水不足一吨的户数不少,有的经检查发现在水缸上面装水表夜间滴水不计量。我们不但要向他们宣传自来水对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是要向他们说明供水企业的买水、制水、供水、售水整个过程的繁锁复杂。而且投资很大、成本很高、利润很低,决非单纯的盈利企业。“水也是商品”,把这一概念溉输到用户的头脑中,还常在农村人口集中的地方放电影借此进行法制宣传和科学用水的宣传,希望他们接章守法,遵照供水企业的章程合理用水。除了对他们的宣传外,我们还要对内部员工的教育,要搞好服务必须先提高我们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技能,教育员工认识到这个过程是必然的.村民们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必须耐心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为了稳定和谐发展,理顺供售关系,还必须以法律的形式把关系确定下来。为此。我们采纳了律师的意见。以供售双方签订合同成为买卖关系而不是福利关系,使双方的权益都受法律保护。公正公平。

2.水价问题。供水价格对于供售双方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供水企业因资源的关系目前属于垄断企业。物价部门对于水价控制得非常严格,原则上只能是保本微利,各项成本审核程序要求很严。其实,供水企业肩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责任,单单追求经济效益是不现实的,有些投资不但超前,而且投入和产出也不成比例。好在城乡一体化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大小平衡,东西兼顾,才使企业稳定下来。

水价问题还碰到一个水耗的分摊问题,按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定,供水企业的产销差率应控制在15%以下。而一般企业都很难达到,乐清供水集团产销差率平均迭30%。尤其是象我们城乡供水一体化走得比较早的企业更是难以控制,因乡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管网长,陈旧老化严重,加上人为的破坏及偷盗水,产销差率高居不下,在水价测算时其水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标准以外的部分究竟怎样分摊,由谁负担?全部由用户负担显然不合理,而全部由供水企业负担也有失公平。所以也只能协调谈判.要求物价部门适当放宽点。一般测算放宽到23%左右。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为出发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制定改革方案,整合归并既有资源,合理设置管理机构,统一规范运营机制,着力提升水务经营及服务管理水平,加快实现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目标。

二、工作部署

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总体按照“统一部署,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稳妥实施”的原则开展,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全面建立起由水务集团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供水的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机制。具体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试点阶段。2010年底前,完成洲泉镇(含原由洲泉永秀供水服务站管理的大麻镇黎明村)范围内的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探明方向,积累经验,完善机制,为全面推进改革打好基础。

(二)扩面阶段。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1年底前,完成对具备“完成三级管网改造,全部封闭深井”这一基本条件的镇(街道)的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符合条件的镇(街道)必须在实施改革前一年的四季度排出改革计划。

(三)提升阶段。2012年底前,力争全面完成全市剩余镇(街道)的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扫尾工作。当前尚未具备改革条件的镇(街道)要抓紧实施三级管网改造工作,并同步封闭深井,为加快推进改革工作奠定基础。

三、改革措施

(一)资产处置

1.被接管的二级供水企业相关资产的产权原则上保持不变,原债权和债务由所在镇(街道)负责处置,管网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移交给水务集团,并由水务集团承担管网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责任。

2.待全市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完成后,由市国资办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本次改革中涉及的管网资产进行全面清理评估后,统一办理移交及划转手续,入水务集团固定资产。

(二)人员处理

纳入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范围的人员由水务集团以镇(街道)为单位,以各镇(街道)立户水表总量为基数,按1500只水表录用1人核定。改革前镇(街道)现有从事供水经营管理的人员在按程序录用后由水务集团负责安置,未录用人员由所在镇(街道)负责处置。

1.录用资格。2010年5月底前,经市人事局会同国资办、水务集团认定的,在原二级供水服务站从事供水经营管理工作的313名在职职工(含行政村管理人员)。其中:男性职工年龄必须在50周岁(含50周岁)以下,女性职工年龄必须在40周岁(含40周岁)以下,职工年龄核定截止期以各镇(街道)实施改革前一年的12月31日为基准日。

2.录用办法。(1)以镇(街道)为单位,由市人事局对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组织考核,具体考核办法由市人事局牵头,会同国资办、水务集团及所在镇(街道)另行制定。(2)对考核达到合格(60分及以上)的人员,由市人事局会同水务集团及所在镇(街道)按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用人员名单。(3)录用的人员经市人事局、水务集团政审合格后最终确定,并由市人事局会同水务集团及所在镇(街道)办理相关录用手续。

3.人员管理。本次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新录用的人员为水务集团所属凤栖自来水有限公司下设供水服务站编制。供水服务站编制人员以属地安排为原则,即所录用人员原则上安排在原先所在镇(街道);工作上由水务集团统一安排,待遇上严格遵照混岗不动编的原则。

4.录用人员工资标准及福利待遇详见附件。

(三)水价执行标准

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完成后,由水务集团直接抄表到户,水价按城镇供水一级管理价格执行。

(四)遗留问题处置

在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过程中涉及因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遗留问题(如部分农户用水由周边污染企业补贴水费或免费用水、部分未装表用水等),必须由所在镇(街道)在水务集团接管前妥善处置完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推动。为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市政府成立市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由市监察、发改、财政(国资)、人事、规划建设、审计、水务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具体负责协调推进改革工作。各镇(街道)必须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本镇(街道)城乡供水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班子,落实专人分管、专人负责,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工作。

篇3

【关键词】供水现状 供水管网建设 城乡一体化

1.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已是当务之急

1.1全县供水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县河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给水水源,加上本区域内的工农业、生活污染难以控制,饮用水源的保护时常受到多方面的压力与困难,尤其时逢枯水季节,水质难免出现波动,造成我县面临无好水可取的困窘局面。地面的急剧沉降,给城市基础设施、防洪防汛、交通和农业生产等各方面造成了严重后果,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部分水厂由于长时间的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质水压不稳定,已面临抽不上水,供水困难的危险局面,高峰停水,定时供水现象时常存在,已严重危及到全县农村的供水安全。

1.2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的必要性。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 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近几年, 我县积极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推动乡镇水厂改造扩容, 输入管道延伸入户,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供水模式弊端已日益明显, 迫切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供水需求, 彻底消除供水的安全隐患, 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一是全县小水厂均来自河道取水, 由于生活工业污染排放, 水污染相当严重。取水口或被住宅区包围, 或离工业园区较近, 水源污染更加难以控制,供水管网分散互不相通,水厂设施简陋、无净化工艺、无消毒措施, 供水水质难以保证。二是我县原有早期铺设的供水管道材质低劣, 管网普遍老化,管网漏损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已出现流经三级管网的自来水到户后就变成水质严重超标的不合格自来水,严重影响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三是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各水厂建设各自为政, 缺乏统筹规划及其相适应的实施机制, 造成重复投资, 有限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四是部分水厂发展后劲不足, 大多数水厂规模小, 成本高, 管理水平低, 难以做到良性运行。

2.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对策和建议

一是逐步建立健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体系,必须建立统筹城乡均衡发展,要打破区域,打破界限,确立全县“一盘棋”,对全县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调配、统一供给、统一核算、统一核价、统筹盈亏”的运营体制,以实现资源共享、联网联营、盈亏共担、均衡发展的供水一体化管理体系。 二是加强领导,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投资、建设的进程。确立乡镇供水网络与县城供水网络相连接,实现 “联网、、联供、联营”的运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余缺互济、应急互助的一体化供水要求。 三是加大投入,切实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步伐。要从形成城乡一体的管理机制出发,及早梳理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突出重点抓关键,内部挖潜提素质,降低漏失求效益,确保供水求稳定,循序渐进求实效。 四是加强安全供水保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既要抓扩面,使更多的百姓用上自来水,又要高度重视供水安全,使群众用上“放心水”,要把安全供水能力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强化水质检测工作,提高监测频率,确保城乡自来水水质达标。要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备用水源建设,加大投入提高供水水源保证率,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综上所述,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目标,必须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城乡统筹、兼顾均衡发展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把着眼点和落脚点归结到这项惠及民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上,顺应民意、强势推进,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这项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必要条件

3.1政府重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保证。城乡供水一体化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环境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供水企业拓展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工程实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已经决定。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3.2严格工程建设管理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关键。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功在政府、利在百姓的好事,把好事办好,严格工程管理是关键。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坚持统一规划。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长远需要,做到立足现状、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精心做好项目的前期策划论证和设计。二是坚持质量标准。从工程使用材料,适用规范到建设,到水质、水压标准等方面真正做到城乡一体化。三是严格落实材料招标采购制度、投资预算审核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验收制度、工程决算审计制度、质量责任制度等工程建设制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以上措施保证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

3.3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共建共享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难点在于资金问题,实践证明:只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工作全局,树立发展意识,牢记服务宗旨,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在于把握机遇,因地制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资源优势。 (四)加强后期运营管理是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综合效益的落脚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综合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公益性的社会效益;二是老百姓作为自来水这一特殊商品的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三是供水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利益。加强后期运营管理是实现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的落脚点。 实践证明,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能够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明显的环境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显著的社会效益。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改变了农村人口的生活习惯,缩小了城乡差别,减少疾病流行,真正让党和政府的政策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同时也为促进就业,拉动内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明显的环境效益。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降低农村污染物排放,推动了清洁乡村工程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三是良好的经济效益。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为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农村经济的开放度、工业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反过来,乡镇城乡经济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供水事业的发展。

4.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的具体措施

4.1政府重视、出台政策、明确职责。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是一项面广量大,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系统工程。为了做好这一民心、民生及实事工程,在明确了一级供水管网为实施主体并投入,镇负责政策处理;二、三级供水管网由镇为实施主体并负责政策处理;二级供水管网的建设资金由县政府投入。三级供水管网由镇的建设资金由镇投入后,全县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政府每年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列入了政府的实事工程,力争用较短时间,全面完成全县的供水管网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目标。

4.2加快供水管网工程建设步伐。为了遏制地面沉降,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采取的优质自来水通过一、二、三级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供应,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的途径。

4.3实施二级供水管网联网工程。水压、水质及高峰用水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全县农村的供水状况大为改善,受到了广大农村用户的拥护和肯定,但我们在感受成就的同时,也看到目前的供水管网在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隐患,如果供水主管网发生意外,就被迫停水,这将直接导制农村居民及生产企业全面无水供应的局面,对居民与生产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我们做供水管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农村居民及生产企业能够有一个安全、稳定的供水环境,能喝上保质、保量、安全可靠的自来水。

4.4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农村供水安全。为了能全面的、有效的、合理的对新建供水管网进行管理,以使新建供水管网产生最佳效能,为全县的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提供安全的、保质、保压、放心的优质自来水,各镇自来水管单位通过采取以下几项目措施,确保安全供水:

(1)建立完善供水企业的岗位责任、财务管理、服务承诺、考核奖励等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并通过对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与工资挂钩,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效能和工作积极性。

(2)做好对供水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培养企业人员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应变能力。

(3)建立供水管网巡查机制,成立供水管网巡查小组,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查,并建立巡查台帐。

(4)建立供水管网的检漏机制,成立检漏小组,配备专用检漏仪器,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检漏,并把检漏情况记录在案。

(5)各站成立应急抢修队,并由单位领导直接负责。要求在接报或发现供水管网漏损后,应急抢修队必须在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并在一小时内关闭漏损管网的控制总阀,制定抢修方案,抢修材料的准备,确定抢修所需时间,完成向供水单位办公室报备停水区域,并由供水单位办公室向停水区域内用户发出停水通知,抢修工作完成后把抢修现场清理整洁。

(6)建立供水管网水压的监测点,每天进行数据的读取及备案,以对整个供水管网进行监测,随时掌握供水管网运行情况。

(7)建立应急预案,针对不可抗力造成的部分面积或全面各停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启用战备用深井,同时对战备深井所网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

4.5为做好水质保障工作。一是通过县卫生防疫部门,按国家标准对农村供水管网自来水定期进行化验检测,对农村供水管网的水质检测每月不少于1次;二是加强对供水管网末梢水的定期冲洗,对因供水管道中停留时间过长的自来水,及时冲洗,对抢修施工中的二次污染,抢修完毕后,要进行排污和消毒;三是对部分屋顶水箱存在的二次污染情况,则是进一步加快农村一户一表改造工作。

5.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使农村吃上放心自来水

篇4

从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现状分析,我市已经具备饮水安全工程整县推进,实现城乡供水一系化的条件。

一、我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十五”期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先后实施了农村人饮解困和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新辟水源井、推行农村饮水计量改革等措施,共解决204个村、21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其中有130个村实现了“一户一表、集中水表、计量收费”的城市化管理模式,全市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受到了乡村干部及广大群众的高度好评。目前我市农村饮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饮水不安全以及部分村解困后因管理不善重新返困问题,要彻底解决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就必须建设大规模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构建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二、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我市农村饮水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建设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整体提升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已成为我市下一步开展农村饮水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人饮解困和饮水安全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为发展联村集中供水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五”期间,我市通过新辟水源井、实施农村供水城市化改造等措施,开展了农村人饮解困和饮水安全建设,使我市农村饮水困难状况得到了根本解决,建成了一大批高标准的饮水工程,这些新建饮水工程供水设施完善,水质、水量等各方面指标都达到相关标准,为今后发展联村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和硬件基础。

(二)与单村饮水工程相比,发展联村集中供水有以下的优越性:一是节省工程建设投资。发展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可以大大节省给水设施建设的费用,建一处单村供水工程需打深井一眼、加上水泵、配电设施,水塔、井房等配套设备,需投资15万元左右。而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则可由多个村共用一套供水设备,可以缩减水源井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避免重复投资,各村只需铺设部分联接主管线即能实现供水入户,从而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二是提高工程的利用效率。实行联村集中供水后,机井的供水范围扩大,受益人口成倍增加,从而提高了工程使用效率,可有效地降低供水成本。三是联村供水工程建设可以为远期发展农村供水水厂、最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打下基础。

三、我市农村饮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整体推进,一步到位,实现农村饮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构建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根据《__市饮水安全总体规划》目标,我市远期共统筹规划9处水厂、1处水厂扩户(市区水厂)工程,规划工程涵盖整个__市。近期规划完成70处联村供水站的建设,涉及村庄366个,总服务人口47.51万人。从20__年开始,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水厂扩户工程:__市现有城区水厂1座,除供市区饮水外,目前已在城区附近完成扩户25个村。为充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在当前基础上,依托现有水厂辐射扩网、延伸配水管线,发展自来水供水到户。计划完成19个村的扩户工程。

(二)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根据我市具体情况,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在用水量较集中的一定区域内,建联村集中供水站70处,同时向多处村、镇供水。供水站选址在较大的村镇或水源安全的村镇;远期实现由地下水向地上水水源切换,并入规划水厂。

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中,所建工程都必须达到“集中水表、计量收费、全天供水”的建设标准,并且要预留接口,为将来并入水厂、实现地上水源的切换做好准备。在管理方式上,由原来的各村分散管理变为统分结合、分级管理。供水站由专业队伍管理,各村负责本村的用水管理,可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实现自主管理。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水费征收制度,实现工程运行管理的良性循环。

四、整体推进联村供水的保障措施

为了整体推进我市农村联村集中供水工作,我们计划采取以下几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在推进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向各乡镇传达上级及我市农村饮水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取得各乡镇和农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做好项目统筹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考虑水量与水质、统筹安排近期与中远期水源布局、统筹安排城镇与农村供水工程、统筹安排饮水不安全与饮水安全村工程,由市水务局按照《__市饮水安全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各乡镇上报项目进行认真审核,将拟建工程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内容,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发展计划,为实现长期规划目标打好基础。

(三)严格工程建设标准。所有饮水安全项目必须按照水利部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水务局负责把关,并监督实施。对于确实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但因客观原因近期无法实现联村供水的村可以先建单村供水工程,但工程设计必须做好长远规划,预留接口,为将来并村管网做好准备。

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协调;实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的国家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有很多,但是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的一体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寿光市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坚持建设精品化、管理高效化、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一、寿光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有模式

(一)以全域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建设

寿光市首先在规划理念上进行了创新,把规划布局一体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在城乡规划中,寿光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突破城市抓城市、农村抓农村的传统做法,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实行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和管理,先后编制完善了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把市域内每一块土地都纳入规划范畴,全市14处镇街道和975个行政村的新一轮规划及村镇居民点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

(二)中心城市、小城镇、农村社区三位一体建设

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此,寿光市按照“一河两片、跨河发展”的思路,科学布局城市空间,加速城市向东、向南扩张,初步形成了“东西并起、跨河而立”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格局。打破“小地块规划、小区域建设”的传统模式,按照成片规划、组团开发的思路,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科学布局了弥河新区、城南片区等七大片区,把每一个片区作为整体,实行统一规划、拆迁、开发,实现了由填空式建设向集约式开发的转变。

以小城镇为纽带,以点带面驱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搞好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与中心城市建设形成良性互动,还可以增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力和集聚力。近年来,寿光按照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小城镇提升步伐,提高建设档次,努力实现“中心城市带动,群星环绕发展”。同时,创新小城镇建设融资机制,引导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农村,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以农村社区为主体,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推动迁村并点,可节约农村土地资源、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寿光市按照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同步配套的原则,采取土地挂钩、城中村改造、村企共建三种模式,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集中居住,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生活现代化。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城乡道路一体化。在抓好城区道路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区道路向镇村延伸,对城镇的主要通道改造升级,建立起以城区为中心、覆盖周边900平方公里的“15分钟生活圈”。

供水、热力燃气一体化。为了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寿光市实施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城市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供水覆盖率达71%。科学编制了热力燃气专项规划,组织实施了城东、城北、城南热源厂建设、晨鸣热电厂低温循环水改造及供热管网“汽改水”工程,积极推进中石油泰青威管线寿光支线及“村村通”天然气工程,全面推进热力、燃气向镇村延伸,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为93%,城市管道燃气普及率为68%。

污水处理一体化。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3个,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9个。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6%,初步建成了遍布城乡的污水处理体系。

二、寿光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水平不高

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首先要以规划为统领。目前,部分镇缺乏小城镇控制性详规和迁村并点规划,许多小城镇的重要地段和建筑物规划设计与总体规划设计不协调,迁村并点形成的中心村、中心社区在选址、基础设施等方面缺乏规划设计,还有部分镇对就地翻建和新建房屋没有适当控制。缺乏人文理念,不关注自身发展特色,“千村一面”的现象突出。

(二) 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由政府投资占主导,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直接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低。相对单一的投融资主体使得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虽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

(三)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在推进中心村、中心社区建设过程中,由于执行的“挂钩试点”指标有限且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单纯依靠开发商垫资或村民预付款的方式很难满足楼房建设的资金需求,致使有些工程开工难,进展缓慢,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影响了迁村并点的积极性。

(四)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政府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相对较少,城乡在设施共享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公共服务共享上,仍然有差异。特别是公益性基础设施普遍规模小、标准低,部分镇区人口规模偏小,资源配置未能有效发挥,对周围地区的辐射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五) 城乡建设用地紧张

由于国家实行从严从紧的建设用地供应政策。用地指标过紧,导致土地供需的矛盾已日益显现,可使用的用地指标与实际用地需求缺口较大,有许多较好的项目不能及时建设。

三、寿光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可行模式的建议

(一)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制订覆盖全市城乡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修订完善中心城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总体规划,启动镇域产业空间布局、防汛排涝、城市消防和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有序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规划编制,注重各规划间的衔接,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构建由主城区向外辐射,重点镇、卫星镇布局合理、有机衔接、功能完善的区域化空间结构。

(二)建立功能完善的小城镇体系

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的节点,是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发展的载体。完善小城镇功能配套,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小城镇道路、电力、生态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小城镇违法建筑拆除、垃圾集中清运、日常卫生保洁和植树绿化,创造整洁有序的环境。同时,积极开展强镇扩权工作,赋予小城镇充分的发展和管理权,把规划建设、投资管理、公共事业、资源利用、财税工商等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镇级,赋予小城镇与完成任务相匹配的权限和资源。

(三)建立布局合理的农村社区体系

农村社区是城镇服务体系的延伸,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应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为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向基层延伸搭建起高效平台。要坚持以农民为本,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出发,逐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同时,要积极推进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整理、旧村改造结合起来,借助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农民向社区中心村和镇区聚集,改变空间布局,逐步减少行政村、自然村,促进以社区为居住中心的形态发展,把社区建设成为有吸引力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形成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便捷的服务和更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洪运.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土地市场,2008(07).

[2]王香兰.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负面影响的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篇6

“江南水乡没水喝”的窘境越来越受到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代表的重视,市五届人大每年召开的人代会上,有关切实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的议案和意见建议不下数十件。

“嘉兴水的恶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据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同志介绍,1990年,嘉兴市二类水体还占50%,四类水体占40%,五类或劣五类仅有10%。到了1994年,市域内已经没有二类水体,五类或劣五类上升到了47%。至1999年,嘉兴境内基本没有三类水体。2000年开始,五类或者劣五类的水体占到了88%左右。为了让全市城乡居民都喝上放心水,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有力的监督。

水源地保护:引与治双管齐下

2003年8月,嘉兴市发生近年来最大的一次自来水污染风波,占全市居民饮用水量80%的石臼漾自来水厂送出的自来水因为出现恶臭异味,在市民中引起恐慌。面对出现的紧急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迅速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对水源地情况进行了视察。在事发水厂的取水口,大家看到了被污染的水源发出阵阵恶臭。“除了要查清楚污染源头在哪里外,更加重要的是要采取水源保护的措施,不能让这样的污染再次影响到市民的饮水。”

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几天后,嘉兴市供水水质趋于正常,但对于该事件的发生,许多市民还是心有余悸:嘉兴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域的下游,各方污水汇集于此,就算嘉兴市在治污方面花了大力气,但是周边地区来的污染怎么办?谁可以保证不再有类似情况呢?如果还有相似的污染发生,我们嘉兴只有“坐以待毙”吗?

面对百姓无水喝的严峻形势,市人大代表高海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2006年的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领衔提出了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建议。他在建议中疾呼:“水是生命之源,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水的危机已经摆在全市人民面前。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是民心工程。”

高海忠说,看看我们身边的水,想想我们的子孙后代,这真的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建议政府对重点取水河道加强疏浚,提高水源的质量;另外要建立水资源危机预警机构和处理机制,提高水质危机的应对能力,提高饮水的安全度。

代表的建议得到了市水利部门的积极响应,各地政府都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并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措施。同时,开展了以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为重要内容的河道整治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疏浚河道1万公里,恢复河道的自净功能。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市水利部门还根据代表的建议,在投资了1300万元,建成了石臼漾水厂双水源工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河网水质恢复缓慢,短期内难以达到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的情况,在石臼漾水厂水源地建设1600亩的生态湿地处理工程。同时,结合水功能区划和水厂布点规划,及时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功能区,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上游水体保护工作。

诚然,加强水源地保护是确保饮用水质量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嘉兴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压力仍然严重,不可预期的危机仍然存在,为了给全市百姓的饮用水上个“双保险“,市人大代表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2003年的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曹文俊等10名代表向大会提出了关于尽快实施区域引水的建议――既然本地水源保护难度日益加大,那么就想办法走出去,寻找嘉兴以外的水源地。

对于引水的迫切性,曹文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嘉兴地区地下水资源已经十分有限,加上深井的关闭和污染的威胁,水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全市人民对改善水质的愿望日益强烈。因此,以目前的状况而言,走出嘉兴寻找新的水源,是一条可行的路子,也是保证市民喝上洁净、甜美优质水的有效途径。

曹文俊等代表的建议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引水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巨大,在短期内难以开展实施。但这项建议提到的引水工程则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在2004年前后,常委会领导多次对此项工程进行调研和讨论,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商议,希望推动引水工程的进程。目前,嘉善、平湖已经开展了从太浦河取水的前期工作,桐乡、海宁则考虑直接从太湖引水。

【链接】据悉,目前太浦河取水工程已确定了取水口的选址和“一口、两泵、两管”的取水方案,即嘉善、平湖双方在一个取水口,合建一个泵站,分别安装两个取水泵,铺设两条输水管道。工程建成后,两地近期取水总量每天将达65万吨。

嘉善、平湖从太浦河取水工程去年7月已正式启动,目前嘉善取水口及引水河道建设已经完成了70%左右,备用取水口及河道疏浚今年将启动。同时,丁栅水厂已开始进场施工。平湖已经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太湖引水的取水权报告,一旦审批将正式启动。据悉,太浦河取水工程预计到2008年10月全面完工并投入运行,届时太湖水将经过太浦河和管网流向嘉善和平湖两地。

太湖引水的西片工程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已初步完成了该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预算等工作。据悉,西片近期取水量为60万吨/日,远期为120万吨/日。桐乡、海宁先后与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省水利厅、湖州市政府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并将有关事项上报给了省发改委进行审查。

水质深度处理:让百姓喝到欧盟标准的水

2005年,市人大代表吴关炳在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领衔提出的“加强水资源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得到了普遍关注。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呼声在当时已经很多了,不过吴关炳等12名代表在建议中,特别提出了水的循环利用和深度处理的意见,这两条意见得到了各方热烈的响应。

一开始,对于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这个问题,吴关炳虽然有想法,但都不具体。毕竟这可以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涉及的面也非常广,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让提出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呢?正当吴关炳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次代表活动让他茅塞顿开,有两家污染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看到原先接近墨汁颜色的水在经过几道工艺处理后,基本化浊为清的事实,身为海宁市科技情报站站长的吴关炳顿时想到,既然这么严重被污染的水可以实现循环利用,那么只要我们饮用水水源水质还过得去,经过更加严格的工艺处理后,自来水的质量可以达到群众需求的标准;而工业用水通过循环利用,也可以达到节约成本,减少污染的目的。

代表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采纳。水质深度处理目前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嗯,不错不错,味道跟纯净水差不多。”就在刚投入运营的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活性炭滤池水出口处,市人大代表朱张坤舀起一杯清澈、透明的自来水喝了一口后,满意地笑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自来水厂看了整个水处理工艺流程,查阅了实时记录的相关检测数据,这才晓得我们日常饮用的自来水完全达到国家标准,感觉放心多了。”2006年10月,10多名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志来的带领下,从石臼漾水厂的取水口开始,对生物预处理池、反应池、沉淀池、活性炭过滤、清水库、送水泵房等水处理的9道工艺流程一一细细察看。

据嘉源给排水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等权威专家一致认为,目前,嘉兴深度水处理技术是全国领先的,嘉兴的实践为全国水质性缺水城市提供了经验。

目前,嘉兴市即将投入运行的南郊贯泾港水厂,也凝聚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级人大代表的关心。200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实地走访后,对建设南郊水厂提出了意见:目前,流经市区的水系水质均在五类及劣五类,与自来水取水水源的要求均有较大差距,但根据水利、环保部门的监测和预测,长水塘的水源相对安全一些,再加上自来水深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选择该区域建南郊水厂是可行的。

就这样,总规模为日供水45万吨,其中一期工程日供水15万吨的南郊贯泾港水厂选址尘埃落定,预计今年6月底运行,届时嘉兴市的输水能力将大大增强。

【链接】2003年,在市区南门水厂试验成功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嘉兴市投资5200万元,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对日供水17万吨的石臼漾水厂进行深度处理技术改造,除常规混凝、过滤、消毒之外,增加了生物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新工艺。随后又投资8475万元,在新建的日供水8万吨的石臼漾水厂扩容工程中采用了这一新技术,使得出厂水质显著提高。经检测,出厂水全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的最新标准,部分指标达到或超过欧盟标准。

城乡供水: 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

在南湖区凤桥镇大星村,全村3500多人每天的饮用水就来自家门口的那口土井。由于地下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很多土井的水源还是来自地表水。乌黑透着难闻的怪味的井水常常令村民苦不堪言。来自秀洲区王江泾镇的市人大代表蒋国海看到村民们端上来的黑黑的“饮用水”,心中不禁沉重起来:“为什么不喝自来水呢?”面对这个问题,村民们更是大倒苦水:“自来水管道倒是早就有了,可是放出来的自来水水压不够,到了夏天用水高峰时,还经常要停水哩!”

情况了解清楚了,蒋国海脑海里升起了一个问号:“城市居民已经喝上了放心水,可还有那么多的农村居民还在喝水质得不到保障的井水,甚至河水,何时能让农村居民也喝上自来水呢?”在2004年的市人代会上,他领衔提出了关于要求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的建议。他说,如果连干净的水都喝不到,如何谈小康?如何谈现代化呢?因此,让农村居民喝到和城市一样标准的水,属于农民生活的基本需求。他建议扩大市、县水厂供水规模,加强市、县水厂与乡镇水厂联网的步伐,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供水体系。

市人大代表朱张坤也提出了要求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步伐的建议。朱张坤说:“城乡供水一体化,不仅仅是让广大农村百姓喝到干净的水,另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遏制我市地面不断沉降的现象。由于农村大量饮用水井的存在,加上我市以前大量采用深井水,地面沉降的状况已经十分严重,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市最大沉降量已经达到了799毫米,北部王江泾镇地面沉降速率达到了每年30至50毫米,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如果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在建议中,朱张坤等代表提出了把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来抓;采取强硬措施,禁止开采地下水;调动积极性,把城乡供水一体工程与乡镇考核挂钩等3条建议。

代表的建议就像一支强心剂,为嘉兴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注入了活力。该市确定了扩大供水规模,加快区域供水管网建设步伐和加快旧管网改造力度的措施,把全市的供水一体化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千万农民饮用水建设目标责任书,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同时,加强管网建设,逐步实现以市本级、县(市、区)域为单位的主管网相联的大市域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去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进行了视察。在大桥镇十八里村的农户家中,看见水龙头哗哗喷出的洁净的自来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荣华连连点头说:“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它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我们一定要把这件关系人民生活的大事办好办实。”

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给排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给排水工程是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优质便利的城乡环境、切实提高城乡服务能力和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给排水规划作为城乡总体规划中的重要支撑要素,无论是水源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和区域供水规划还是防洪排涝规划和河网区域污染控制等均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城乡给排水规划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给排水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1]。

1 我国城乡给排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城乡发展模式差异性缺乏足够认识

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尊重城乡发展规律的差异性,以实现城乡差异性的互补发展。我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国内城乡建设实践可以看出,一些地方对城乡发展模式差异性缺乏足够认识,仍然存在着以工业思路进行农业改造,以城市建设的办法指导农村建设,不仅劳民伤财,更是对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统筹城乡给排水规划,应在遵循城乡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惠农政策,切忌照搬城市发展模式。

1.2 城乡给排水设施建设不平衡

目前,我国给排水规划仍侧重于城市规划,对农村给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长期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及科学的管理,我国农村给排水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着滞后现象,缺乏保障给水安全、排水通畅以及污水收集治理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中西部农村甚至没有统一的给排水管网,对我国城乡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2]。

1.3 城乡给排水设施建设缺乏相互支持

多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一直遵循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给城乡给排水规划和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弊端,许多城市和农村在进行给排水规划和建设时仅考虑自身及本地区的情况,缺乏区域层面的统一规划,导致了目前我国城乡给排水规划建设自成体系、缺乏联系的不利局面。这种分散独立的给排水规划体系不仅是对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也阻断了城乡给排水体系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城乡给排水规划要点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统筹城乡给排水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给排水体系。在区域协调框架内对水源选择及其保护、给排水水量预测、给排水管网布局、排水体制选择及污水处理方案比选等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城乡给水安全、排水通畅,实现城乡统筹发展[3]。

2.1 给水系统规划

当前,我国乡村现有给水管网大部分采用的是支状管网,供水管网覆盖面积较小,管材和管径选用并不合理,管网漏损现象较为普遍,供水水质和水量难以保障。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有条件下全部更新给水管网并不现实,实际规划过程中可考虑逐步将现有支状管网改造成环状管网。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处于城市给水管网的末端,地势一般较高,区域供水过程中为保证其水压,可依据周边地区地形和发展需要,适当兴建配套加压泵站或给水调蓄设施(主要为水池、水塔),在提升城镇供水调节能力,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同时,对降低区域供水漏损、爆管及供水能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

2.2 排水系统规划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实行完全的雨污分流并不现实。笔者认为,在新建地区实行雨污分流,已建成地区实行截流式合流制,并结合旧城和旧村改造进度,逐步过渡到分流制,在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污水处理设施应依据城乡发展现状及其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选用多种污水处理方式相结合的模式:①把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②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远的农村可采用单村或联村进行污水集中处理;③不适于集中处理的偏远村庄可采用村庄污水分散处理。

2.3区域协调给排水规划

城乡一体化给排水系统是包括城乡水源、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回用在内的有机整体,是区域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城乡给排水规划,并以区域规划为基础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给排水设施布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区域水源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给水规划优化配置;②排水方面,主要体现在区域防洪排涝规划和区域水污染有效控制。

3 城乡统筹给排水规划对策

3.1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

依据城乡水资源和给排水现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监管职责制度体系,明确规划、建设、维护和监督等各部门的管理权限、职责及监管机制。

3.2 充分发挥城市的引导效应

将城市作为给排水规划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发挥其对周边乡村的示范和引导效应,通过区域水资源的统筹利用,平衡城乡给排水设施布置,缩小城乡给排水资源差距,促进农村给排水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3.3 努力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工程建设应逐步摒弃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应努力借鉴市场经济规律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改变传统的内部运作方式,推行以政府为主导、靠市场运作的崭新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投资利益激励机制,保证融资机制的长效发展,促进城乡给排水工程建设的不断提升。

4 结论

我国正处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给排水规划应在遵循城乡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城乡水资源分布特征和给排水现状,因地制宜的构建城乡给排水网络体系,立足长远,有规划、有步骤地兴修水源工程,从源头改善水质,降低生产生活用水风险;完善现有给排水管网设施,加强给水工程建设力度及监管机制。坚持城乡优化配置、生活用水优先、重在协调、节水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原则,科学布局,以城乡规划为手段着力形成城乡发展模式的互补互惠,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

参考文献:

[1]熊家晴.给水排水工程规划[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吕园. 城乡统筹视角下给排水规划研究初探—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J]. 地下水, 2011, 33(2): 98-101.

篇8

(江西省宁都县水利局 江西 宁都 342800)

【摘 要】本文结合典型乡镇自来水厂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按照摸清基本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寻求破解方法的思路,提出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几点建议,为政府部门尽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依据。

关键词 乡镇自来水;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行管理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township water supply

Peng Rong-sheng

(Nanjing County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in Jiangxi Ningdu Jiangxi 342800)

【Abstract】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Combining typical township water plant, according to the find out the basic situation, find problems, analyze the causes and seek ideas crack metho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achiev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provides some workable basis.

【Key words】Township water;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Operational management 〖HJ*1/4〗

为加快江西省宁都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进程,县政府安排县水利和县供水公司组成多个调研组分赴全县各个乡镇对自来水厂的现状、投资建设及生产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当地党委政府负责人、水厂负责人及用户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1. 乡镇自来水厂的建设情况

乡镇自来水厂基本上是在1997年至2003年期间,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兴建的,供水规模为400~2000 m3/日之间。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少部分乡镇利用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对水厂进行了新建、改建或扩建,供水规模为1000~4000m3/日之间。

2. 乡镇自来水厂的经营现状

乡镇水厂由于地理位置、市场需求、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水厂的经营状况差异较大,但可归纳为两种类型:

(1)健康发展型。墟镇地处平川地带、人口规模大且分布集中,配备懂管理、有技术人员的水厂,能够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依靠自身实现低限度的市场扩张。如赖村、黄陂等水厂。

(2)勉强维持型。墟镇地处丘陵、人口少而分散,水厂规模小,专业技术人员少,经济实力差,生产管理能力较弱,水厂建成投产后,仅仅满足水量而忽视水质,供水不足、管网老化、渗漏严重,水厂停水频繁,水质差。水厂每年的水费收入仅够支付人员工资和最低限度的维修费用,维持基本运营。如石上、会同等水厂。

3. 乡镇自来水厂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乡镇水厂普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乡镇水厂供水能力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乡镇水厂最初建厂时大多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因资金不足,加上当时墟镇人口少,设计供水规模普遍偏小,造成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2)乡镇水厂人员少,素质差、能力低。乡镇水厂厂长一般是由乡镇政府安置的社办人员或社会上无管理能力的承包人员担任,大多水厂只有一个人,既是厂长又是员工,管理、制水、抄表、收费、维修由厂长一人全包。有职工的厂其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年龄大,基本素质差,技术工人大多是从社会上聘用的临时工,无专业技术。

(3)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落后。一是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大多数乡镇政府将水厂承包给私人经营,缺乏行政领导和监管。二是水厂普遍存在轻视管理的现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低下。水厂无成本核算、无财务制度、无扩大生产发展计划,水价管理单一,所有水厂的经营理念只求当年收支平衡,不求规模及技术发展。

(4)制水设施、设备落后,管网维护保养能力差。一是水厂制水工艺简单,净水能力差,水质难以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些水厂有完整的制水设施,却当摆设闲置不用。多数水厂无水质化验室,水质检验能力不足,一年只送县疾控中心化验二次。二是管网损坏严重,管网跑冒滴漏严重,致使制水成本偏高。

(5)水价机制不合理,开户收费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乡镇水厂的水价普遍偏低,而且水价单一,只按居民生活用水一种价格收取,各乡镇的水价参差不齐。如会同乡的水价为全县最低1.1元/ m3,洛口镇的水价为全县最高2.0元/ m3。由于水价低,水费收入不能满足水厂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因水费收入少,职工工资低,每月工资只有900~1500元不等,所以职工的积极性低,水厂的运行也就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一些水厂的开户费收取很不合理,而且悬殊较大。如湛田乡和东山坝镇的开户费为400元/户,石上镇的为600元/户,包水表到户门口。但如果有新主管延伸,则要全部一次性摊消到新开用户的头上,如洛口镇的新用户开一个户要交2680元,群众的意见很大。

(6)建设资金缺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乡镇水厂的建设基本上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或农村饮用水安全项目中央财政资金,由于乡镇政府没有资金投入到水厂的后期建设和维护中,水厂用于扩大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大多数乡镇水厂供水规模仍停留在建厂初期,一方面墟镇人口越来越多,用水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厂却没有资金扩展管网、发展用户,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4. 实行乡镇自来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一个渐进而又艰巨的过程。结合宁都县的实际,现就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乡镇水厂因无经营性负债,人员结构简单,这就为城乡供水一体工作的推进和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就必须妥善解决乡镇水厂的债权债务,归还当地政府以前对水厂投入的建设资金,妥善安置乡镇水厂现有人员,要在水厂管理、供水水质与供水服务等方面有质的变化。

(2)整合资源,分步实施。一是根据乡镇水厂的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在条件成熟的赖村、固村、田头、长胜等乡镇水厂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由县供水公司对以上四个乡镇水厂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县供水公司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在生产制水、抄表收费、水质检测、管网维护、重要设备维护管理、重大技术改造等方面,整合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乡镇水厂实现资源共享,分步推进实施。

(3)坚持供水事业基础性、公益性导向,实行政府主导推动,以县供水公司为法人单位,对乡镇水厂实行统一管理。

(4)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方投资的投融资机制,结合“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将中央和省级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专项资金用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县乡两级政府给予必要的公共财政支持,给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5)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县城供水按照《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制定水价,乡镇供水水价实行分步走政策。乡镇供水水价短期内实行城乡差价政策,不收取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根据水源状况、供水成本、市场供求变化以及群众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调整,分步到位,最终实行同网同质同价。

(6)加强宣传,狠抓落实。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要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发动和思想工作,把优质供水服务和农村饮水安全的理念宣传到千家万户,有效引导群众的消费观念和用水理念,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配合。

5. 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