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33: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环境保护
1草原生态现状
1.1退化及沙化
草原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的覆盖度降低、优质牧草比例下降。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大部分草原牧草都为可食性牧草,产草量高,牧草优质。为牲畜的繁衍和栖息提供的优异的环境,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几年,草原过度的超载放牧,致使草原发生了退化,草原产草量的大幅下降,优质牧草比例逐年降低,畜牧业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草原的退化也使狼毒、醉马草、棘豆等有毒有害的植物大量生长,有害生物虫害与鼠害泛滥成灾。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以上情况导致了我国草原逐渐退化、沙化、盐碱化,甚至出现了沙丘以及带状沙群的情况。
1.2自然与人为影响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草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无节制无计划的乱垦乱挖行为造成草原的面积不断缩减,现存的草原也不同程度地遭受到破坏。例如,阿坝州红原县月亮湾大草原慕名前来打卡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人数激增,草原人为破坏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限制和保护,长此以往,大草原就会逐渐沙化和消失,土地沙化会到过度吸收阳光造成地表温度升高,导致降雨量降低甚至是干旱的恶性循环后果,会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2现阶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面临的问题
2.1建设内容单一
现阶段,在进行保护建设过程中,所需要建设的内容安排相对单一,并且不具有系统性,导致相关部门无法从整体上进行草原建设工程的协调,不利于保护建设工作的开展。在进行草原建设的过程中,工作内容需要扩大覆盖面,其中包括对草场的大面积补播改良、封育围栏、治虫灭鼠、优质饲料基地的建设减轻草原压力、对草原进行实时的生态监测等诸多方面。
2.2草原保护和牧民收入的矛盾
一直以来,进行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很多时候都会影响到牧民的经济收入,即使有着新的相关政策,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为此,需要在保护建设工作中重视牧民的收入因素,在保障牧民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2.3控制牲畜数量和科学合理放牧
一些牧民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添加牲畜的养殖数量,一旦超出草原的承载力就会导致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要科学布局,划区轮牧、根据放牧时间合理计算载畜量,科学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对畜牧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3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策略
3.1大力宣传草原生态建设
在草原生态治理修复工作过程中,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与当地政府宣传部门进行及时沟通,加强对生态草原的保护与建设的相关宣传,让当地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举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相关宣传讲座、发放有关草原生态建设的宣传单,并充分利用现阶段被人们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如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手机中的公众号等宣传形式,有效提升当地广大人民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宣传部门应当及时为人民群众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人民群众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视性以及约束性,针对一些恶意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人,应及时按照相关法律进行惩处,保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效性,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3.2构建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
从草原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现阶段的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与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已经逐渐凸显出了两者相互矛盾的局面。由于畜牧业在日常发展中,一些牲畜饲养人员需要将家畜赶到草原上进食,对草原破坏力度较大,甚至草原中一些牧草在幼苗期间就被牛羊啃食掉,最终导致草原面积逐年萎缩,造成草原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因此,现阶段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是畜牧业良性发展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秉着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理念去发展畜牧业,并且根据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为其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方可有效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3.3完善草原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现阶段有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已经逐渐被制定出来。但在其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法律漏洞,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来进行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活动。如现阶段的草原法在执行过程中,对违法的人民群众的惩罚手段与力度相对较轻,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忽视,进而造成了一些法律条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表面的现象。因此,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针对在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按照草原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工作。对于草原的占用、征用情况,应当进行一系列的严格审批,尽量降低草原面积被征用的频率与数量。使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开展中能够有法可依、依法治人,确保草原生态面积不被破坏。
3.4加强相关部门执法力度
草原生态面积的减少以及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人们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太低,且部分群众个体在其自身的思想中以利己主义为生活理念。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能力,加强对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查处力度。在实际执法环节中,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涉事案件的个性化差异,及时调整与完善现阶段的有关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一些比较典型的草原违法案例,应通过各大信息传播终端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更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该种违法乱纪行为对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最后,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执法形象,并且要求执法人员一定要深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执法能力。确保执法人员能够在执法过程中坚守文明、公正的执法原则。
3.5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中,相关部门应当创建相应的生态保护补贴或奖励相关政策。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域中,如水资源保护区、草原生态重点保护区等,应当禁止开垦、放牧、滥采、滥挖等,对周边的生活人员按照相应政策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一些可辅助畜牧业发展的草原,相关人员应当根据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草原覆盖面积以及现阶段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草原生态建设体系。与此同时,应积极引导当地畜牧领域中的广大人民应当在草原上进行划区轮牧,为草原区域面积的草地恢复争取时间,从而形成长期有效的草原建设机制。
3.6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
1农林保护的重要性
农林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的经济收入、建筑行业发展及社会林业资源的供求有着密切联系,还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林保护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经济效益显著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林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其他森林资源不同的是,农林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农林主要由一些具备经济效益的林业种类充当,通过自身经济价值体系,提高农林的经济收入,在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还能发挥自身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保护农林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我国的国民收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例如:截至2005年,我国华北地区苹果栽培面积为59.6万hm2,苹果产量达609.32万t,经济产值5 623.5万元。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1.2生态效益显著
一是森林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对一些土壤侵蚀物质进行有效的抵抗与控制,避免水分流失的同时,还能通过自身的根系涵养水源;而树冠能够有效的拦截降雨,改变雨滴落地的方式,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而林下的枯落物和林农间作地中的低矮农作物构成的地表覆盖物可降低雨滴的冲击力及片蚀,减少径流中泥沙的输送,储蓄大量的水分。二是农林具备保持土壤肥力的功能。农林地上或地下部分腐烂物能够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下形成有机肥,并通过雨水渗入土壤底层,改变土壤自身的营养结构,增加肥力。三是农林能够改善环境小气候,调节温度与湿度。四是农林还可提高系统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森林的覆盖率等,特别是林农复合经营中的林木对农作物具有保护作用。
1.3社会效益
农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不仅关系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一是农林基于自身的优势,除了满足工业、农业及手工业的原料需求外,还能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在发展农林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农村的就业压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三是农林在发展的过程中,产品的多样化除了能满足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外,还能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求。四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和景观的美化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森林的景观美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2农林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保护环节。农林作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防风效能
在一些风力较强的地区,农林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一道道屏障,通过改变农林附近地层面的气流运动状况,降低风力的运行速度,保护周围的地面免受风力的侵害,在降低沙尘暴发生的同时,还能对周边城市起到有效的保护。研究表明,1 hm2防护林可保护逾100 hm2农田免受风灾。其防风效益体现在降低风速和改变风向2个方面。一条疏透结构的防护林带,迎风面防风范围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在防风范围内,风速减少20%~50%,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出农林的防风效能,还需要注意以下2个方面:一是农林的面积大小。对于风力较强的地区而言,要想真正达到降低风速的功能,则需要结合当地风力的实际状况及周边环境,科学的规划农林面积,确保农林防风体系的完善构建。二是农林的高度以及距林带的距离也与农林的防风性能有关。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下,农林的组成体系不同,农林的实际高度以及防风性能也有所不同,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构建农林防风体系时,能够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及地理环境,科学的选择农林品种,在确保农林品种成活率的同时,还要确保农林防风效能的充分发挥。
2.2对生态环境的调控功能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气体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在生态环境调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空气污染这一状况,农林中的植物能够凭借自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生存需要的氧气,同时还能吸收大量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例如:1株树能吸收二氧化碳16 kg/d,150 hm2杨、柳、槐等阔叶林可产生氧气100 t/d。城市居民如果平均每人占有树木10 m2或草地25 m2,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了去处,所需要的氧气也有了来源。
2.3防尘效能
在农林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生态复合体系,使其在面对沙尘暴时,能够及时的改变农林周边近地气层中风场及温度场,使其在随风移动的过程中与大气之间进行相应的物质交换,避免大气污染因子的扩散。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1 hm2森林每年能吸附粉尘50~80 t,城市绿化地带空气的含尘量一般要比非绿化地带少1/2以上。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大气降尘主要有2个来源:一是来自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外,主要由风力进行输送,除了扩散范围大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远距离输送的性能,破坏性强。二是近距离输送。这种输送模式多来源于下垫面湍流和局地气候。与远距离输送不同的是,这种输送模式能够对农林周边的土层造成严重的破坏。
与此同时,在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构筑一道天然屏障。事实证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之所以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防尘性能,其主要原因在于系统具备一定的小气候特征与净化性能。在整个农林系统内,农林结构能够在风力到来时削弱风力,减小风力速度;且防风效能越大,越能保障土壤的湿度不受风力影响;在一些局地气候条件下,农林能够减轻尘埃的近距离输送,同时还能吸附周边的一部分尘埃,在抗御封杀降尘灾害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
众所周知,森林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涵养水源,在整个自然水循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自然降水,农林能够凭借自身的根冠截留大部分的降水,同时还能通过枯枝败叶将剩下的水源蓄留起来,有的通过农林的根系被吸收,而有的则通过蒸发返回大气。相关研究表明,1 hm2森林一年能蒸发水8 000 t,以此来增加林区周围空气的湿润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此外,农林还具备保持水土的功能。研究表明,当雨水达到500 mm时,泥沙的流失量为林区面积的100倍,大量的泥沙势必会造成泥石流及山洪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农林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通过枝叶减小雨水对土地的冲刷力,减少泥土的流失量,保持水土[4-5]。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认识到农林保护的重要性。在关系着我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由此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农林保护的各个环节,在确保农林保护质量的同时,还能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奠定基础。
4参考文献
[1] 何新华,徐为山.滇南少数民族农林生态结构多样性与持续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为例[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5(4):39-45.
[2] 任海,李高飞,申卫军,等.发展广东复合农林避免农业土地的荒漠化[J].热带地理,2004(3):231-236.
[3] 侯学煜.从生态经济学观点论开发皖中农业自然资源的某些战略性问题[J].自然资源学报,1986,1(1):5-17.
[论文摘要]吐曼河是喀什典型的泉水河,是喀什市唯一一条蜿蜒穿城而过的河流,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进一步做好吐曼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吐曼河维吾尔语意译为“雾河”。地处东经75°30′—76°15′,北纬39°25′-39°36′之间。是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噶尔水系克孜河北边支流之一。发源于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是一条典型的泉水河,河源在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沿河经过疏附县、喀什市,河流末端汇集在红旗水库,全长77.6km,集水面积48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6×108m3,流量常年稳定在3~5m3/s,控制灌溉面积23万亩。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干旱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吐曼河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协调性差、易遭受破坏并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
(二)人为因素
1.认识问题。对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恢复再建的困难性认识不足,在长期拓展绿洲的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
2.流域规划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长期以来,由于财力支持不足,流域规划滞后,跨区河流用水分配缺乏科学、法定的依据,不仅给水行政管理造成困难,在河流两岸上随意扔垃圾及排放生活污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恶化。
3.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为满足人类需求、生存和经济活动,不断拓展绿洲、新辟或扩大绿洲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
4.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
四、对策和措施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但社会对环境的意识却十分薄弱,尤其是生态问题,应继续加大宣教力度,通过提高政府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政府在形成信息过程中采取科学决策,全面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政府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要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作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定期检查,向社会公布。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世纪的综合性系统工程,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领导,协调行动。
(三)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加快制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强大舆论。
逐步建立健全以若干法律为基础、各种行政法规相配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评估报告,安排相应的建设内容;工程验收时,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林地、草地,污染水资源,浪费土地,违法者要追究责任。
我国西部的现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点
西部地区矿物资源丰富,据对全国省际人均矿物资源禀赋条件的调查,条件最好的省份是山西和内蒙古;其次为四川、辽宁、新疆、青海;再次是宁夏和云南。显然,西部地区都是一个聚宝盆。然而尽管资源丰富,但由于多种原因,西北地区经济却相对落后,结果长期以来,资源优势不仅未成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反而沦为了资源的主要输出地,致使其产业结构畸形,能源、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重工业比重过大,相应的污染情况也极为严重。如甘肃作为一个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省份,其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也成为了最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业,对环境构成了极大压力。再如青海省的西北部,随着柴达木盆地工矿区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排放到大气中。2000年青海废气排放量高达607.37亿m3,而净化率只有0.47%,严重损害了大气环境,东部的“硅铁走廊”已成为“黑色走廊”。可见西部地区畸重的产业结构,对其环境产生了极大污染,在此种产业结构短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注重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西北5省区占全国面积的39%左右,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自然条件多样而又严酷,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目前,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双重影响,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生态化发展赖以持续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系统已相当脆弱。西北地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缺水,年均降水量在550mm以下,少的不到100mm,如,敦煌只有29.5mm,吐鲁番几乎无雨,内陆河流域水面蒸发普遍偏高,塔里木、柴塔木、河西走廊等地平均在1800mm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气候干旱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不少河流干涸断流,生态环境质量变差。水土流失也是威胁西北发展最大的生态灾害,特别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300-600m3,流失土壤5-10吨,从而造成了土壤日益瘠薄。西北土地沙漠化问题也非常严重,陕甘宁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本省土地面积的67%、43%和70%;在新疆、青海等省(区)土地荒漠化年扩展速度高达4%以上,已有1/3面积的草原退化。西北地区面临的干旱、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过牧等问题,使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而产生“生态贫困一经济落后一环境退化”的PPE恶性循环怪圈。为了打破这种怪圈,也需要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寻求突破口。
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我国水源发祥之地和大气生成之所。青海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称,黄河、长江、澜沧江出自青海的水量分别为225.3亿m3、176.2亿m3、108.4亿m3,占各自流域的49.2%、25%和15%。青海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国很多地区的水量和水质。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和青藏高原东缘以东地区,是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如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就会直接影响中部和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近年来,北方频繁出现的大范围沙尘暴,其原因就是西部地区的荒漠化所致。显然,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源”,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对全国生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全国生态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时,我们切不能忽视这点。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均衡,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绝不能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境
由于种种的原因,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中东部,而且西部发展基本都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地区资源,西部地区发展过去走的是一条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化道路。这种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剧了粗放型经济发展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和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出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趋势。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这种现状也给发展循环经济也造成了很多的困境。
思想观念落后的限制雨果说过:当观念成熟时,武力都挡不住。由此说明观念的重要性,同样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也不例外。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原因,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特别是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政府的传统政绩观念也还未改变。长期以来,我们的地方政府官员政治上追求晋升,经济上追求GDP,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意识淡薄,落后地区政府出于赶超需要,更是不余遗力寻求经济的高增长,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而且政府观念不转变,企业、公众的观念也很难转变。实际上,政府的cDP拜物教是通过企业实现的,如果政府未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观念,那么作为逐利而为的企业,作为追求享乐的消费者,就更不会考虑环境的价值了,而公众环保观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意识不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其管理体制就有别于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管理模式,它需要政府诸多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与协调。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改变以前管理方式,增强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意识。目前,从管理体制上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符合自然、经济规律及纵向和横向协调的生态建设科学规划,缺乏既能体现政府行为又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政策措施,缺乏生态环境建设相关部门间的协调,缺乏统一的决策和管理体系,以至于各自为政,导致责任分工都不明确,形不成治理综合效益,最终太大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推进,也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
法律制度保障不够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皆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同样。立法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领先的
国家,如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皆是通过立法来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通过立法把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在法制的轨道上,保障其健康发展。尽管我国已颁布了《循环经济法》,但是此法原则性很强,还要求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加以贯彻。西部地区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及法制建设方面尚属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一些关于工业生态建设、污染排放限制、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规定,但都因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实施,具体效果并不明显。
面临的技术和资金的困境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发展循环经济都是如此。从需求看,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所急需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单纯依靠地方经济自身的积累,投入势必有限,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始终是困扰着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大问题。
西部地区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上存在的困境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发展循环经济,实际就是在走用生态文明(绿色)、信息化引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需要指出:科学发展观不单是世界观认识论还是可以转化为一系列广泛运用的方法体系。例如,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就要靠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有实际效果的节能减排,这就需要依靠企业信息化、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网络化来带动,否则,就无法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微观操作原则以及中观之产业生态链和区域生态园的构建。再如,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运动规律,否则,在当代,循环经济无法生存与成长。
我们现在所说的循环经济(cyc,lieexonmomy),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基于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运动的经济形态,其基本内容是在资源开发与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资源耗费的目的。这种经济形态把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融为一体,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资源利用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经济模式,而是在政府加强规范和引导下发展起来的。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虽然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同,模式也不同,但在政府主导循环经济发展却是相同的。因此,地方政府能否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重要要。西部地区作为重工业污染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点生态资源区,更是需要地方政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观念。如果政府观念转变了,那么通过宣教和示范,就可以增强公众的保护生态环境观念,从而在全社会都树立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具体言之就是:
1.政府要有新的经济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考虑生态承载能力,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只有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即要推动经济增长,更要注重环境保护。
2.企业要有新的经济效益观。传统工业经济效益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效益观念是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通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3.消费者要有新的消费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支持经济政策体系一般应包括两个层面: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基本政策具有宏观性和指导性,具体政策政策是提供好的制度环境。当前迫切需要出台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
1.环境保护政策。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难以扭转,很大程度上在于保护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滞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这意味着平均每年需要降低4.4%,这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依靠硬性环境指标的约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才能实现所期望的平衡。比如甘肃省“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到1.9吨标准煤以下,比2005年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下降到136万吨以下,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降低到200立方米左右,比2005年下降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到50%以上,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技术支持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技术研发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短缺技术、关键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发展。不能把技术停留在知识层面,要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城市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城市建设的发展是日新月异,但很多政府的决策部门,在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有些顾此失彼,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往往是在牺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规划城市建设,因此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号召下,保护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生态破坏的问题,深入思考加强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目前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从90年代以来,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建设性的破坏已是随处可见,各个政府部门急于创造政绩,不顾城市的地域特征,也不顾城市的人居环境,一味地追求建功立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如拆除古迹、挖掉古树、占用耕地等。不仅毁坏了许多文物古迹,而且极富地域特征,又适合人居的自然环境已经荡然无存了。
这样的破坏早在西安市明城区的建设中就有所体现,在2003年 年《建筑学报》期“西安市明城区保护展望”的文章中就有谈到,极具历史文化的西安,经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虽然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富有历史文化的名城旧城的传统格局,改变了历史街区原有的容貌和文物古迹环境,而且许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业遭到了大量的破坏,致使西安的历史文化特色已经日益消逝。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酒泉市安西县也备受牵连。安西,位于甘肃省西部,古有“瓜州”之称。以前在安西县的入城口,公路两旁是绿树成荫,拥有长势奇特、形状怪异的“西北柳”,虽然算不上名贵品种,但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让这个地区极富地域性色彩。但在“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的号召下,西安县已被改得“面目全非”,昔日的绿荫已不复存在,这不仅破坏了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而且在这个处于戈壁滩旁的小城镇埋下了生态安全隐患。
如今,我们该如何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使城市规划建设更科学合理,我们必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重视,真正了解在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依照城市规划,对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改造,以及对城市系统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以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为最终的目的。从而为市民正常生活,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而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加以保护,促进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让生态环境为城市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项功能,从而调节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存。
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建设密切相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因此,要发展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必须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建设中加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其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融入各级政府部门所设立的建设目标中,通过分摊责任与义务而建立关于环境保护的考核机制。通过严格实施环境考核机制,对城市环境进行考核,并且对各级政府部门的环境工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过程,同时,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首先,应该由相关的科研单位对生态环境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给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其次,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鼓励科技创新,从而在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再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最后,加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使环境保护人员能够提高各项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在城市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样,对于这项任务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监督部门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分级管理,促使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将环境保护的计划积极落实到实处,以此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
城市要实现全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其中,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与整个城市建设的关系,才能维系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五)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因此,从普及环保知识做起,加大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培养大众的环保意识,这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其途径:一通过社会媒体,对环保加强宣传;二通过建立相关网站,对环境保护加大宣传力度;三开展关于环保的舆论和科普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人们对环保的认识,还增加了人们自觉环保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必须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的计划,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合理的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洪力.林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2] 朱卫泉.论城市建设的生态施工[J].城市建设,2010,(8):175-176.
【关键词】生态水利 河道治理 水利工程 应用措施
中国在远古的时候就有一个传说"禹疏九河,导流入海"。这充分证明了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重视对河道的治理工作,每个朝代基本上都设有专门治理河道的机构,负责管理工作,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和措施。例如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大运河、现在的大型水利工程南水北调、红旗渠等水利工程都是治理河道的典型例子。现在河道治理工作与城市建设有座密切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科学合理的改善河道、水流环境面貌和有效的对河道生态治理。目前,由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对水利行业越来越重视,水利基础性工程建设发展比较快,整个水利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加大对大、中、小型河道、河流的治理力度。然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水利行业在建设施工中也开始注重生态与环保的关系,这就给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标准。
一、生态水利工程概述
生态水利是指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资源利用有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方式,"叫生态水利".生态水利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水利,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生态水利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发展水利事业。具体一点,从宏观上讲,生态水利就是探讨是水利和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水资源的开发和水利运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后果以及影响。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开发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分配,节约用水,提高效率,利用水资源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即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发展生态水利首先要考虑人和水体这俩个主要因素,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去研究。人和自然都离不开水,都有对水利的依赖和共同的需求,通过水利工程设计、规划、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以及维护等运作机制,来促进建立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可持续利用,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建设生态水利的重要性
以前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时,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这一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水利工程都破坏生态环境,违背了时展的需求,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因此,在国家经济建设中需要建立有利于美化环境的生态水利。生态水利的关键点和重要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生态环境
现在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他制约了人类发展的空间。虽然我们国家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河流的治理工作,水土不得流失、保持固有水资源、植树造林、防止风沙、等保护生态环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带动经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但是,由于我们国家面积大,人口众多,对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对能源的消费量也很大,有很多地方缺乏水资源,尤其是偏远地区不重视水资源的管理,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危机和水资源短缺现象逐渐呈现人们面前。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并且,过去的传统的水利工程,在施工时过分依赖自然,利用自然,忽略了保护环境这一重要问题,从而使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百年大计,也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未来,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也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大事,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 成为一个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生态水利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规模之大,建设水利项目之多,从整个水利项目建设和水利工程发展的情况去看:已经综合利用了水资源和水资源的开发。当今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但保留原有的水利工程的功能,而且还要注意到生态环境,减少人们过度依赖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损害。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赖以发展的自然基础,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比较落后,无法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与传统的水利工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发展生态水利,人和自然和谐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生态水利可以实现生态系统循环
生态系统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保证生态系统循环良好。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监督管理系统。使生态水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生态水的功能,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目的。
三、生态水利工程应用的现状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有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水利规划、水利管理理念都进行了评估、进行了反思。并开发了不少生态水利工程,结合自然规律去发发展水利事业,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保护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今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生态水利开发和保护生态系统。但是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还有很多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河流形态的多变性
我国有许多河流都具有多变性,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时,往往都忽略了河流的这一特特殊性。每一次施工都会造成环境破坏,这就不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原有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很多河流治理工作不得力,在水利工程建设时与河流治理工作衔接不到位,破坏了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在加上水利工程建工程完工后没有及时恢复原貌,生态环境招到破坏,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方法
现在的河道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采取了一些科学合理的生态方法。自然化河流建设与生态化河流建设是河道治理中最常见方法,也是主要策略。河床的原有功能应该保持,生态化河堤也应该跟上。因为生态化河堤渗透性比较强,能保持河流水分不丢失,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河堤抗洪能力也比较强,能够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河流治理工作要重视保持其原有的面貌又要发挥他相关的水利功能。自然化河流能降低自然的损害,能减少水利工程的成本。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结语
传统的河流治理方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不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加重了经济负担。即影响了环境又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水利工程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双层意义。应把生态水利工程应河道治理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龙,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水工结构工程,2007
[2] 马生军,论流域水资源分配与生态保护,[J],北方环境,2011
[3] 赵芳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研究,[J],经济法学,2006
1 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生物教材中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知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讲授。就高校生物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认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属于“可讲可不讲”的范畴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因此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灌输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深化学生对环境恶化的认知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加强环保理念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依据环境保护内容涉及课程教学秩序,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合理运用,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把握生态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行为素质。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树立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所在地区的制备情况,并组织设计绿化校园活动,以增进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
1.3 合理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环境教育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通过视频和幻灯片等增加学生对环境的感性认知,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有关生态的新闻报道向学生介绍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理活动、社会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生物圈所造成的影响,呼吁学生积极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
2 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1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带领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促进环保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使学生认知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到城市周边的风景区参观植物园和动物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2 宣传教育文艺活动
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物节”等,配合相关主题,以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环保节目表演以及征文比赛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3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生态环境相关问题布置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下次上课时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进步。比如让学生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或者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的情况进行调查,从学生身边细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深层探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3.1 结合突发的事件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食物链教学时,发现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课本上的一些表面的食物链,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食物链在环境保护中的重大意义。此时教师应当结合社会上出现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或者一条食物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大家深知食品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发展,但各种食品污染给我们带来诸多隐患:不法商贩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各种违背自然规律、催生动植物尽快成熟的技术手段被频繁使用,比如大量农业的喷洒、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甚至是饲料激素的添加,都造成了动植物体内化学物质和药物的过度残留。不法商贩突破道德底线的急功近利,更是爆出了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公众缺乏必要的安全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学生能用食物链的知识来系统分析食品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多大的灾难,从而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2 增强学生自身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视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如藏羚羊的灭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寻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不抽一根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花草、珍爱小鸟的生命等等,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如空气一般充满他们身边的空间。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态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41-02
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学习自然知识的重要学科,同时,高中生物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平台。生物与环境之间天然的关系直接决定了高中生物教学要与生态环境教育相联系。高中生物学科包含着众多的环境知识,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能够持续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理念,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环境价值观。因此,针对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融合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原则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并不是盲目的结合,而是需要遵循相关原则,才能够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坚持渗透性原则。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形成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就是贯穿环境问题,宣传环保知识的理念,而是秉持着渗透的原则,结合高中生物教材来融合生态环境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相辅相成。其次,科学性原则。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的生态环境教育必须科学、正确、全面,面对尚未定论的内容教师不应妄自下结论,应该引导学生从辨证的角度进行思考。最后,实践性原则。高中生物课堂中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十分重要,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欲望,刺激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物课堂中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二、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在高中生物讲解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要,符合高中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以提升高中生综合科学素养,提高高中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高中生清晰地意识到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转变环保理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众多重要知识点都涉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给教师与学生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例如,在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章节中,明确提出了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为负反馈调节,而在自然环境中有很多关于负反馈条件的案例,有没有同学可以就负反馈调节的案例进行举例呢?”学生可以这样回答:“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到很多种类的虫子,在虫子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情况下,鸟儿的食物就十分充足,鸟类种群的数量就会逐渐增加。然而如果虫子的天敌数量众多,那么虫子的种类与数量又会下降,从而导致鸟儿种类与数量的下降。”教师还可以这样问:“那大家知不知道有关于生态系统正反馈的案例?”学生回答:“当河流中的鱼类由于河水污染死亡,数量急剧下降时,河流的污染将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更多的鱼类死亡。”教师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章节中通过提出问题与举例,可以让学生感知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转变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方式。
(二)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不单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例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问题”“调查分析环境围绕与癌症发病率关系”等调查类实验,就是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后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探索身边的环境问题。又例如,在“设计制作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的生物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生态缸的同时教育学生,在生物圈当中某一个环节遭受了破坏,人类与其他生物也会受到影响,使学生更加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在总结归纳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的同时,探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的作用。让学生思考,假如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遭受破坏,那么会产生何种后果。学生通过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就会意识到生态平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对生物实验中药剂的使用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有害试剂的回收利用等都要按照规定进行,不能因不规范操作而造成h境污染,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三)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日常生活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知识来源之一,要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环境教育就需要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明确环境保护的意义。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进行“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指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积极主动回收可利用资源,尽量步行或骑行自行车上学,等等。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生态环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实例与图片,直接向学生讲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教学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在高中生物研究性教学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中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选择可以用于研究探索的课题,并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而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取得新的能量。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发性的探索学教学,因此研究性教学成为了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机地渗透生态环境教育。例如,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与生活习性”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自行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中,学生不但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而且还要兼顾植物种植生长的难度,兼顾植物排列布局与预算等。学生在搜集资料进行校园绿化设计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校园周边环境;会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会意识到由于生态环境危机,植物种类正在不断减少,从而懂得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的道理。在高中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意识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且逐渐养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好习惯。
总的来说,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中要密切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挖掘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潜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提醒学生,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的工作,广大高中生物教师要在一线教学上运用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丽.运用生态性学习理论设计单元学习活动――以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活动案例剖析[J].中学生物学,2013(1)
[2]陈兆梅.浅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态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