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33: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刘珲(1990-),女,河南郑州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生。
摘要:特殊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为把握郑州市特殊教育的现状,现基于郑州市的特殊教育统计数据,对郑州市的特殊教育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特殊教育;状况分析;残疾人保障法
1994年6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中说:“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对不同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语障碍儿童教育等。自“九五”以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家庭、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现基于郑州市的特殊教育统计数据,对郑州市的特殊教育状况进行分析。
一、特殊教育学校情况
自2011年到2013年,郑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数一直是11所。特教学校的基本情况有:
(1)特殊教育学校分布在城市和镇区,农村没有设立。其中10所分布在城市,1所分布在镇区。
(2)均为教育部门主办,没有企业和民办的特教学校。
(3)有2所聋人学校,4所弱智学校,5所其他种类的特教学校。
二、特殊教育班级数
2011年和2012年郑州市特殊教育的班级数均为96个,2013年为97个。其中视力残疾班每年均为8个班级,听力残疾班为33个左右,智力残疾班有50个左右。
三、特殊教育学生情况
1.特殊教育学生规模及其结构
近年来,郑州市每年的特殊教育学生人数基本保持在1500人左右,其中毕业生数约有150人,招生人数为200人左右,其余大约1150人均为在校学生。
2.特殊教育学生信息
(1)性别比
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的性别比较高,男生人数将近为女生人数的2倍。2011年男女生性别比为1.79,2012年为1.86,2013年为1.85。
(2)少数民族学生的比重
2011和2012年,郑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的比例约为1.75%,2013年少数民族学生的比重有所增加,占全部在校生的2.69%。
(3)不同类型残疾学生人数
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中,智力残疾的学生所占比重较高,为半数以上,约为56.8%。其次为听力残疾的学生,约占28.4%。视力残疾的学生约为7.9%。
3.特殊教育在校生分布情况
郑州市特殊教育在校生大部分就读于特殊教育学校,约占所有在校生的83%,其中又以聋人学生和弱智学生居多;少数学生在普通小学和普通(职业)初中里以随班就读的方式在校学习,而没有专门为特殊教育学生设立的特设教学班,初步形成了以特教学校为主,以随班就读为辅的特殊教育格局。
4.特殊教育在校生学习情况
目前,特殊教育的覆盖面较为狭窄。首先,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教育,初中受教育学生数较小学有较大的减少。从2011年至2013年,郑州市特殊教育在校就读的学生中有将近73%为小学生,初中生的人数约为小学生的34%,即将近66%的小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继续进入中学再教育。但从纵向来看,近年来接受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总人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
其次,在智障、视障、听障等残障儿童中,只有视障残疾儿童能够进入高中接受再教育的学生,且学生人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四、特殊教育师资状况
1.特殊教育师资力量
特殊教育的师资需要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培养有康复医学知识及专业教育水平的院校很少,因此现实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一般为本科或者专科院校,且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特殊教育培训。为适应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教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在职前培养和之后培训方面仍需有较大的提升。
郑州市近年来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逐步扩大,教职工人数从2011年的361人增加到2013年的372人,其中绝大部分为专任教师。然而专任教师的性别比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女教师的比例占到79%,且逐年增加。我省规定的专任教师师生比为1:3,学校要按照三倍于学生的数量配备专任教师,郑州市近年来的师生比接近于1:4,表明郑州市特殊教育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水平还有待改进。
2.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据2013年统计数据,在现有专任教师中,有62.92%为本科毕业,34.65%为专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和高中阶段毕业的教师都很少。约有53.8%的专任教师均受过特教专业培训。
五、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1.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自2011年到2013年,郑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从55363平方米增加到55653平方米,年平均增加96.6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从41593平方米增加到了47075平方米,年平均增加1827.3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平均为35.29平方米。此外,特殊教育学校藏书量也逐年增加,2011年图数量达到147540册,生均图书为125本。2012年和2013年生均图书平均为47.93本。学校图书室的面积和微机室的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教学资源也由传统的影像录音带转向多媒体的数字资源,且资源存数量由2011年的72GB增加至2013年的1245GB,增加了16.29倍。
2.特殊教育校舍情况
自2011年至2013年,郑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舍面积之年增加,由2011年的41593平方米增加至2013年的47075平方米,增加了13.18%。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的面积增加了13.04%,行政办公用房的面积减少了6.35%,生活用房和其他用房的面积均增加了20%左右。
关键词:特殊儿童家长团体;功能;运作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58-02
目前我国特殊儿童家长找不到社会支持组织,在许多地区,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还不能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相应的帮助。有些地区即使建立了特殊儿童家长资源中心,但能够直接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不多。特殊儿童家长面对特殊儿童出现的教育及康复困难,得不到相应的专业帮助。因此,作为特殊儿童家庭支持的一种重要形式——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的建立,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及康复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状况
1.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的含义
特殊儿童家长团体是指由特殊儿童家长组建或有特殊儿童家长参与的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能是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社会支持。家长团体的建立可以提高特殊儿童家长科学育儿水平,改善家长与特殊儿童的亲子关系,还可以缓解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教育及心理上的帮助。特殊儿童家长团体有多种形式。我国的特殊儿童家长团体主要有残疾人联合会协办的家长协会、社区康复站、家长资源中心、特殊学校的家长会以及各地民间的家长小组、家长联谊会、家长俱乐部、亲子学校、家长学校、父母工作坊等形式。这些机构通过康复知识讲座、组织特殊儿童主题活动及政策引导、康复咨询、转介服务、心理疏导等,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团体还定期组织心理沙龙、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家长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对待孩子的教育和康复。
2.我国的特殊儿童家长团体
根据《2001年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我国约有0~6岁残疾儿童141.7万,每年约新增0~6岁残疾儿童19.9万[1]。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绝大多数留在家中,由家庭教养,特殊儿童家庭由此承担了比正常儿童家庭更多的责任。为了保障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许多机构团体和个人也纷纷向特殊儿童家庭伸出援助之手,成立了各种类型的特殊儿童家长团体。如重庆智障儿童亲友会、广州扬爱家长俱乐部、长沙红豆特殊儿童家长联谊会、澳门弱智人士家长协进会等。但我国特殊儿童及家庭的需求与所应提供的教育服务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各地特殊儿童家庭获得社会支持的力度极不平衡。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对家庭的社会支持力度较大。如2006年,江门市残联特殊儿童早期训练教育中心成立了“特殊需要儿童家长资源中心”,无锡市成立了“特殊需要儿童家长资源中心”,这些组织聚集、整合了社会各界资源,为特殊需要儿童家长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交流互助平台。但是,在中西部广大地区,受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影响,诸多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处在被动、回避、等待及无奈的状态,社会支持十分有限。黄晶晶、刘艳虹的调查表明,家长对在社区中创办家长学校表现出较高热情。但调查显示,91.9%的家庭表示所在社区从未开展过关于特殊儿童家长的培训。这充分说明,目前在传达特殊儿童康复和教育知识及方法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供求失衡[1]。
二、 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的功能
1.保持家校协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家庭是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的细胞。一个温馨、和谐、美好和幸福的家庭不仅是社会繁荣与进步的保证,而且也是每个社会成员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家庭对于个体(尤其是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步,方能收到教育实效,也是保证教育成功的条件。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推进,很多中小学都相继建立起家长会、家长小组、家长俱乐部等各种形式的家长团体和组织。特殊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殊儿童的家长面临的经济压力及精神压力远远超出普通家庭,因此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的建立对特殊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与普通儿童相比,特殊儿童本身的特点不仅增加了父母养育子女的困难,而且会带给家长更多的经济、情感及心理上的压力,所以特殊儿童家庭需要更多的理解、帮助与支持,父母需要更多地参与,家庭、学校、社会之间需要更多地合作,才能让特殊儿童获得最大的收益。特殊儿童的家庭支持是特教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与康复训练工作的同时,也应承担起培训家长及与家长沟通的责任,进而促进家长的成长。
3.有利于保障特殊儿童的合法权利
特殊儿童家长团体可以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活动,使全社会更加重视和关注特殊儿童群体。通过家长与社会的沟通,获得社会的帮助和支持,如孩子入学、就医、择业、获得社会服务及法律保障和维护权益等方面。美国于1948年成立了脑瘫联合会(United Cerebral Palsy Asso-ciation),1950年成立了全美智力落后公民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tarded Citizens,现称The ARC)。这些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组织的建立推动了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颁布和修订,不仅保护了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而且也使得家长们的权利得到立法的确认[2]。我国特殊儿童及家庭目前从社会及政府获得的援助和支持非常有限,相关服务除了残联给予特殊儿童家庭有限的物质帮助,还有一些特殊教育学校、民间特教机构等为家庭提供的一些专业技术服务外,更多时候特殊儿童家庭不得不单独承受这份不幸和责任,家长往往孤军奋战、势单力薄、信息闭塞、无奈无助,伴着孩子走得十分艰难。因此,特殊教育工作应调动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家长以更全面的支持。
4.为家长提供情感倾述和信息交流的平台
通过家长之间的相互联系、交流及相互帮助,可以使家长们相互理解。在共同活动中,相互探讨,相互启发,彼此之间交流经验,提供对特殊儿童教育及康复的各类信息,使家长们增加知识和经验,以提高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他们对特殊儿童养育的信心。在团体交流中,家长们通过诉说对特殊儿童培育的艰辛,可以引起家长们的共鸣,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安慰,起到宣泄压抑消极情绪及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Solomon 等人的研究表明,特殊儿童家长从组织中获取信息,对组织内其他成员有所帮助以及从交流中学会如何与专业人员相处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控制感,降低他们的无助感;在组织中相互分享经验、获得认同、建立友谊使他们更有归属感;特殊儿童家长间的交流也会使他们变得自信,学会如何更好地与自己孩子相处[3]。
另外,家长团体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使教师及相关专家参与进来,可以使家长、教师、研究人员团结起来,相互支持理解,既能促进特殊学校或机构的教学,又能做好家庭教育,也可以促进对建立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模式和体系的进一步研究。
三、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的运作
1.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的筹建
家长团体成员的主体应该由各类特殊儿童家长组成,但组建特殊儿童家长团体完全依靠家长仍有许多困难。特殊儿童家长团体是一个社会组织,其活动的开展需要很多条件,如活动场所、活动的开展和运作等都需要政府及相应的社会团体及特殊儿童教育机构进行组织协调。在家长团体筹建过程中,可以积极协调特殊儿童家庭、特殊教育机构、残联和民政等管理部门以及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等,形成一个自然支持与专业支持有效结合的支持系统。从目前已经建立的特殊儿童家长团体来看,也主要由政府、社会团体及相关特殊教育机构或热心特殊教育事业的人士来组建。如“江门市特殊儿童家长资源中心”,就是由江门市残联特殊儿童早期训练教育中心组织成立的,而广东“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则由英国布恩?史德福博士和他的夫人玛莲女士创办的。当然,也有一些由特殊教育研究机构或与特殊教育培训机构共同筹建的,如“绥化市特殊儿童家长团体”是由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与绥化市聋儿康复中心共同组织筹建的。
2.特殊儿童家长团体的工作形式
在家长团体的运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尝试采用亲子讲座、系列讲座、家长交流会、家长读书会、家长成长课程、亲子活动、到宅服务等多种形式为特殊儿童家庭服务。
(1)开办培训班
利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举办中短期学习班,由工作组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家长所需知识进行介绍、讲解,回答和解决家长的问题,系统地向家长介绍有关特殊教育与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向家长不定期印发康复知识、宣传资料,还可以由教师组织家长开展亲子交流活动,如果有需要,老师们还可以帮助家长们制订一个家庭康复训练方案。
(2)举办座谈会
国外许多儿童教育机构都组织了家长小组,每组五六个人,有一个教师联系指导。家长小组定期开会,观看孩子的录像,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特殊儿童家长教育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由家长、专家、教育工作者及管理人员等参加,交流孩子学习和训练的进展程度,了解彼此关心的情况以及在合作方面的期望等,使家长在宽松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3)开展亲子教育
应考虑家长的不同需求与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合理的教养观念及亲子沟通技巧和情绪调控方法等,以有效地增进父母教育的效能感,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同时,组织家长参加儿童的训练活动,或在一些特别的时间参加儿童的生日晚会、运动会、游园踏青等,以促进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联系。
(4)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可以针对特殊儿童家长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服务,如定期或分类组织心理沙龙、心理健康讲座和团队心理辅导等,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舒缓特殊儿童家长长期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帮助特殊儿童家长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巧妙应对心理压力,建立良好心态,积极乐观地对待孩子的康复和生活。
(5)成立家长读书会
成立家长读书会的主要目的是以图书为媒介来构建家长与特殊儿童沟通的平台。一方面,各种书籍、刊物、手册等资料可以向家长传达相关知识、经验或信息;另一方面,读书活动可以激发家长的教育责任和意识,改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增进家长的教育信心和能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4]。
参考文献:
[1]黄晶晶,刘艳虹. 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调查报告[R]. 中 国特殊教育,2006(4):4-9.
[2]李继刚. 特殊儿童家长与美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关系及其启示 [J]. 外国教育研究,2009,11(36):36-39.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幼年的、全面性心智障碍。它是由Kanner(1943 年)首先提出并命名的。一般认为自闭儿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障碍: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往障碍、兴趣与行为的异常,以及知觉障碍和心智技能发展次序异常等。
自闭症患儿由于其社会交往能力非常差,很难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这就会使他们产生心理结构异常,产生自闭症患儿所特有的心理障碍。就像盲人、聋人、肢体残障者会由于他们自身的障碍产生心理压力一样,自闭症患儿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由于他们自身的障碍产生心理上的发育偏差和异常。自闭症的儿童都是沉默的天使,他们拥有自己的世界,却不被外人所认识。现实生活中,自闭症患儿为家庭带来了痛苦,也令孩子的成长蒙上一层阴影。
二、目前我国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方法概况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家庭训练法
到专业的自闭症康复学校,进行教育康复,因不能得知自闭症的病因,所以目前没有完全康复的自闭症儿童,家长要多配合康复教师,家庭训练的主要方法:
1、迁移法
此法是指在儿童异常行为发生之前,家长及时采用表扬,情感转移等形式,阻止其不良行为的发生。在儿童异常行为发生之前,通常会有一些行为征兆。只要家长准确把握这微小的变化,我们就可以采用及时表扬或马上做一些它较为感兴趣的事,使其注意力发生转移,从而阻止了异常行为的发生,省去了行为出现后再矫治的繁琐。
2、运动疗法
此法是指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运动训练时期减轻刻板行为,稳定情绪,培养其广泛的兴趣及爱好的方法。
3、链锁法
链锁法是将目标行为分解为一连串连续行为。由最初入门环节开始,综合强化,使孤独症儿童牢固掌握每一步骤,直到掌握整个目标为止。为了减轻孩子的自我压力,增加体验成就感,建议家长对一些行为训练使用逆向链锁法,即从最后一步学起,逐步向前推进。
4、融入社会进行训练
此法是指在家长的带领下指导孤独症儿童走入社会,了解、学习适应社会的技能的方法。孤独症明显特征之一是不主动与他人接触,缺乏与人交流。
(二)特殊学校、培训机构教育训练
1、行为疗法
在目前自闭症的治疗中,行为疗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主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攻击、自伤、愤怒、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不适应。目前关于行为矫治的相关研究和报道较多,一般是在高结构化的环境中对特殊行为进行矫正,具体的方法有:强化适当行为、暂停强化法、塑造法、链条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和放松疗法、暴露法、厌恶疗法等。
2、社会生活技能训练法
指出针对自闭症患者社会交往能力差的特点,训练其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如打电话、买东西、社交礼仪、人际交往等,以缓解其社会交往障碍[1]。
3、游戏疗法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有机会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暴露问题并从中得到解脱的一种教育方法[2]。
4、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是机体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反应的能力。
5、同伴作用策略
针对自闭儿童的社会缺陷可以通过自闭儿童与同辈、成人等的社会交往来进行干预。因此,积极的情感支持、安全接纳的环境、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依恋、家长、教师以及社区和校外机构、专门的治疗师和其他相关机构的积极参与对自闭儿童的康复极为重要。
(三)其他有效的教育训练方法
1、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MusicTherapy,MT)对于自闭儿童不仅是感觉刺激, 同时也会激发自闭儿特殊的情感,促进其社会技能的发展。
2、动物辅助治疗
动物辅助治疗(Animal Assiste Therapy, 简称AAT)能激发自闭症儿童语言和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减少其刻板行为。借助AAT,把自闭症儿童融入和动物接触的活动中,至少可以起到三个作用:
a、把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有效活动上;
b、促进社会交往技能发展;
c、提供儿童发展与运用语言的途径。
三、儿童自闭症教育培训的方法选择
父母在选择治疗自闭症方法的时候,要有判断性、明确性。大家都知道自闭症虽然是一种难治之症,但不是不治之症。自闭症的治疗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勿滥食用各种方法,导致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虽然自闭症很难找到专用的治疗方式,但是目前为止,症状的减轻,治愈恢复的案例还是很多。有人会说,此病无药可治,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但是,多年来有许多孩子在专业的教育训练之后,生活规律了并且愿意与人交流了,因此不可轻易放弃治疗。
四、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最佳方案
自闭症儿童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表现出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兴趣,不与人交往宁愿一个人玩;
2、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封闭在自我的世界里;
3、刻板行为,表现为某些反复性动作或强迫行为。
而且,孤独症儿童发病较早,绝大多数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问题,从而引发一定的语言障碍或运动障碍。鉴于这些情况,针对孤独症的康复训练应该以教育和行为矫正为主,康复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训练他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一些必要的社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