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城乡一体化战略8篇

时间:2023-10-16 10:33: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乡一体化战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乡一体化战略

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规划建设

引言

长期以来,由城乡分割体制和政策形成的城乡体制、机制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系列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无论推行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还是确保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都必须立足于调整城乡关系、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矫正带有城市偏向的政策体制,构建城乡行统一大市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2010年以来,方城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切实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扎实运作、强力推进,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1个,共有1600户农民进行社区建房,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实现500户农民入住。与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本县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将乡村规划建设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延伸至农村,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1.2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传统陋习和封建迷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农民素质的综合提高。

1.3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条件,营造农村发展新环境,通过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饮水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也是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提。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理清建设思路,科学决策部署

为推动新农村规划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要不断理清建设思路,进行科学决策部署,以建设社区化构想为方向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新路子。立足方城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型发展的重大决策,实施惠及全县农民、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统一规划,示范带动,逐步推进,力争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和大拆大建,不做无实际效益、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确保农村建设社区化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我县计划在5~10年把全县557个行政村、3338个自然村规划后整合为270个中心社区,保留410个基层村,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具规模。

2.2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重要原则,以规划统领和指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着眼于长远,立足于乡村本色,对每个社区进行认真、科学定位,保证适应农村长远发展需求,拟定平原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3000~5000人、山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2500人以上;并依靠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进行统一设计建筑样式和风格,以城镇化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做好社区规划。在社区选址时,限定耕作半径不超过3km,便于农民劳作;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允许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入为住。据统计,方城县为数270个社区的编制规划已全面启动,至2010年底完成了全部规划编制任务。

2.3 示范带动,以点带面

从实际出发,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逐步形成政府引领、群众自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局面。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整合各类支农资源,进行农业、林业、交通、卫生、教育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倾向于农村社区道路、绿化、卫生、文化、便民超市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资金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县财政首次投入启动资金450万,主要用于7个新型示范社区的先期开工建设,规划总户数11,000户,共37,000人,随着各路资金的到位,示范社区已投入资金9,800万元,完成了150户住宅主体工程建设,硬化区内道路6.5km,游园、文化广场6,500m²等。

2.4 强化政策领导,激发建设热情

强化“收集民意、征集民意、集中民生、维护民利”的规划工作理念,激发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建设热情,调动群众主动性,共建美好家园。在社区规划中,严格执行“增减挂钩、零拆整建、占补平衡、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原则,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保障和节约土地面积。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由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加强督促检查,保障项目落实情况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2

内容摘要:我国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给出了规划与实施的组合矩阵,探讨了其战略路径,提出了几条典型的战略实施路径并分析了各个路径的特点、实施条件,指出了选择路径的战略约束变量。

关键词:一体化 二元物流 战略路径 物流孤岛 帕累托最优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城乡经济一体化又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战略方面,是城乡一体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成都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试验区,在城乡物流一体化方面也是有作为的。

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集中”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特色。虽然集中化并不就是一体化,但是适当正确的集中有助于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城乡经济一体化必然要追求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互补效应。散、小、孤很难获取上述三效益。工业、农民、土地的适当集中也从战略上为城乡物流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二元物流之间的分隔、分离,把各个物流孤岛联系起来,协同起来,求得协同效益,求取全域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满足城市经济、政治、社会、人口、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与农村物流相比较,城市物流具有集中性、常年性、同质性、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活动的总称。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站在战略的高度,结合城市和农村的特点,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对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谋求提高,谋求发展,谋求协同,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非零起点

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由于环保意识和竞争的日益加强,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居民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从而受到极大重视。

在城市和乡村早已都存在物流,只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地理上的历史局限性等原因,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表现为两个“物流孤岛”,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物流资源分布、物流能力分布、物流人才分布上各自为政,自成条块,相互区隔,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的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路径

所谓战略路径就是起始于现状,面向未来目标,由特定时间和空间及其他战略状态要素所构成的一条有向、不规则的开放式曲线段,是成长方式、战略方案和实施途径选择的集合。

(一)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

城乡物流统筹规划城乡物流统筹建设城乡物流统筹运营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绩效评估和改进是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在整个流程中应实行统一管理,至少要有统一的职能协调。

本文主要分析城乡物流统筹规划。以成都市为例,2004年成都变过去的“城市规划”为覆盖全市的“城乡规划”。成都市是把中心城区、县城、区域中心镇及乡村区域作为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这也应该是城乡物流统筹规划的四个不同的战略状态要素。

在进行城乡物流统筹规划时,明确上述四个战略状态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非零起点很有必要,必须考虑已有的战略性物流资源,尽量把其纳入新的物流体系中,不能视而不见,弃置不用,这在当今特别值得重视。

对此,应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把项目运营期望值和原有物流资源利用率作为关键的评估指标中的两个。还要建立项目绩效评估体系,用以判断项目的绩效,以便总结经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

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本质:利用物流经验曲线和物流预见曲线,规避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中的盲目性、动荡性、随意性、杂乱性、无序性、狭隘性、短视性,从而降低整个城乡物流一体化工程的总成本(规划成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闲置成本+沉没成本等)。建设成本,特别是基础建设成本、固定成本往往发生了就是沉没成本,具有较强刚性、不可逆性,成本大,而规划成本相对较低,规划的弹性较大,调整起来也较容易,调整成本相对较低。一分钱的物流规划成本可能降低十分钱的物流建设及其相关成本。科学的、可行的城乡物流一体化规划的效益比较巨大,可以说是战略性的效益,成本的节约是战略性的节约。

(二)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

需要明确的是实施路径中必须遵循轻重缓急原则,规划上则应是全域性、整体性、系统性、未来性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既要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服从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还要服从于全国、大经济区区域以及省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还要协调于邻近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物流发展战略规划。规划和实施的组合矩阵如图1所示,规划分为详细的和粗略的,实施分为立即整体实施、分步实施、暂不实施。

有的是规划后即刻全面建设,该规划较为详细,其前瞻性可能在5年之内或者10年之内,且不确定性较小,主要是用于抓住当前的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有的规划是分步实施,该规划中详细部分和粗略部分并存,其前瞻性可能在10年之内或者20年之内,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互参杂,既可抓住物流建设的战略性机会,又可规避将来物流建设的战略性风险;有的规划是规而不建,即先规划暂时不实施,以备将来情况较为明了、条件较为成熟时实施,其前瞻性较大,常在20年至100年之间,相应的不确定性就较大,确定性较小,以便从战略上规避物流建设及相关风险。

如成都市在1990年修建完工的成都市区到郊县新津县的成新大件路,当时设计为双向两车道,该路在促进该地区及邻近地区的人流、物流的发展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当时在该路的规划设计时就缺乏较大的前瞻性,以致在2008年进行改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时付出巨量居民拆迁安置成本,如果当初在规划时具有20年至30年的前瞻性,禁止沿路两百米以内进行永久性建筑修建,上述战略性成本绝大部分可以规避。

(三) 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

图2中所示的4条战略实施路径中大、中、小城市(群)、城镇(群)和乡村区是路径的5个节点,节点的不同排列顺序构建成不同的路径。不同的路径有其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劣、各自的适用条件。

路径1:以大城市为核心,充分发挥大城市在物流方面的核心辐射功能、物流扩散效应,首先整合与其相似、彼此联系较为紧密、融合度较高、一体化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群),同时强化中等城市(群)的极化效应,为下一步整合小城市(群)及城镇(群)和乡村区域的物流,实现全区域物流一体化积累一体化经验,构建一体化经验曲线,打下一体化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其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于中小城市、城市对于乡村的各方面的中心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集聚效应已达到相当程度,城市已发展到相当发达阶段,其扩散动力强大,扩散意愿强烈,扩散作用明显。这时采取该路径的战略利益极大,战略风险较小,全域物流一体化的进程可能较快、水平较高。该路径是始于大城市,终于全区域,先城市后农村,城市包围农村,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成都市的三圈层战略路径类似于该路径,成都市在规划时把全市分为一圈层(中心城区)、二圈层(近郊区)、三圈层(远郊区)。

路径2:先从整合难度较低的城镇(群)和乡村物流一体化开始进行初级的一体化,其一体化的程度较低、较简单易行,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很复杂,由于大部分城镇(群)和乡村的开发度不是较高,其整合效益、一体化效益容易显现出来,利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该一体化不仅是城镇(群)和乡村物流内部的一体化,而是面向整个城乡物流大系统一体化的。其适用条件是城市的极化效应还未达到相当程度,其扩散动力不强、扩散意愿不强、扩散作用不明显,而城镇(群)和乡村物流的一体化意愿强烈、动力较强、利益较大。这时采用该路径较为稳妥,也可逐渐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的经验曲线,全域物流一体化的完成总时间可能较长,该路径属于渐进性的战略路径。该路径特别适用于未开发即将开发的城镇(群)和乡村,可规避先散建乱建后治理后规范的战略性调整成本。该路径是始于农村,终于全区域。类似于改革开放的区域战略路径――先农村后城市,农村包围城市。

路径3:类似于路径2,其差别体现在起点有些不同,比路径2的起点高了一些,比较注意发挥城市对城镇(群)和乡村的带动作用,其前提条件依然是城乡物流互动意愿和能力较强。

路径4 :该路径的起点和终点与路径1相同,但也有不同。路径1是渐进式,路经4是突进式的,该路径实施成功的话会极大缩短全域物流一体化的时间,可尽早尽大地谋求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利益,其前提条件是一体化所需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生态、政治、自然等条件的具备,即物流一体化的天时、地利、人和三条件都完全具备,至少基本具备。此战略路径的战略利益可能较大,其战略风险也较大。

这四种路径只是示例,还有其他的路径可供选择,不过基本思想是要分轻重缓急,要考虑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其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四)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实施路径选择的战略约束变量

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文化、技术、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状况,及其决定的客观的物流需求水平和客观的物流供给能力及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更高层次的物流规划都是其战略约束变量。

结论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面。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涉及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仁良等.中国农村物流市场及其特征,物流经济[J],2008(6)

2.谢守祥等.战略新视角:战略路径及其控制,江苏商论[J],2008(5)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 义务教育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1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机遇期

1.1农村义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型期

1.1.1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模式也逐步向农村渗透。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也逐步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始实施;卫星接收设施覆盖了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农村初中开始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教室。

1.1.2课程设计的科学化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居民义务教育观念的提升,大部分农村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逐渐补充了诸如小学英语、计算机等以前没有开设的课程,在完整而全面地开设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之外还建立了完善、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使学生的文体活动普遍变得丰富起来,有利于促进农村适龄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1.2农村义务教育物质条件的改善期

1.2.1教学设备设施的现代化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财力的充裕已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强大物质支撑。近年来各地农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学校布局调整,农村教育资源总体上实现了更为优化的配置,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近年来全国农村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断增大,体育场馆面积和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1.2.2教师队伍的优化

在现有的生源水平下,农村教师的数量并不比城镇少。在追赶城镇学校的过程中,各地逐步补充了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辞退安置了一批代课人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而且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中小学持续的校级交流也大大更新了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素质。

2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2.1对症下药,优化义务教育的学校布局

2.1.1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撤并问题

规范农村中小学校的撤并问题是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关键一环。学龄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城镇化进程及水平、城乡人口流动等关键因素必须加以考虑之外,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教育条件、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和贫困家庭负担等因素也必须同时兼顾,应该将方便学生就近上学作为布局调整的首要原则。应当适当保留小规模学校以保证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

2.1.2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城镇学校的生源压力

首先要增加教育投入,在城镇地区新建学校以满足城镇化及流动儿童的就学需求;其次应该积极发挥民办学校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作用。对于一般学校特别是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学校要积极扶持。政府还可以对民办学校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学校、学生、政府多赢的局面。

2.2一视同仁,公平化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

2.2.1经费补贴的公平化

要完善必要的监督审计制度,以落实各级政府对贫困生生活费的补贴,保证贫困生及时、足额地收到补助费用。其次各级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和财经预算应该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其中,对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及城乡发展落后的学校,应由省、市、区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专项经费以解决因县区级财政无力独自承担而出现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差的问题。

2.2.2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首先要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以全面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其次要大力改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同城镇学校统一标准,为其配备条件优良的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等基本生活设施;最后要切实保障学生上学途中的交通安全。各地要动员一切可能的力量提供合规的校车服务,积极落实相关部门责任。

2.3优势互补,科学化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设计

2.3.1农村初级职业技能渗透教育

借鉴我国城市及其他国家的做法,在农村地区的初中实施初级职业技能渗透教育,研究初级职教渗透的形式和内容,制订相关的教育教学计划,培训全能教师,开发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职业课程,并创造条件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对毕业生做追踪考察,以提高农村初中生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增加农村毕业生中从事技能型工作的人数。

2.3.2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应统筹协调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实行普查登记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课程设置中需加入针对留守儿童的文化知识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农村中小学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课程,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保障体制

随着国家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的也逐步加快,山西的城镇化发展中,晋南、晋西地区明显落后于北中部地区,城镇区域结构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晋南地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近几年增长迅速,但由于城镇化的进程达不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要求,使这一地区农民工市民化存在隐患。

晋南地区主要包括临汾市地区和运城市地区。这两个市的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分别1135.1亿元和1016.8亿元,人口分别为431万和514万。同期,太原市的GDP达到2311.5,而人口只有420万。在经济总量和人均GDP上,晋南地区都落后于山西中部地区。

1.晋南地区农民工的概况

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山西有农民工约470万。占山西总人口比率约12%。临汾市在合法企业打工的农民工约有15.6万人(指有营业执照的企业),占全市总人口的3.72%,大部分的农民工为半失业状态或自行打零工。临汾和运城两地人均收入均不到3万,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近两年来有所提高,但月工资也只在1800元左右。农民外出打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为了多挣钱,改善窘困的生活现状,基于这种考虑的占36.6%;其二是谋求个人发展和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有这种想法的占28.1%。

目前,山西省就业三产结构为:一产从业人员占47.3%,二产占24.7%,三产占28%。临汾和运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占人口的多数,农民工的组成多以省内流动人口为主。农民工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运城市平陆县约有60%的外出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其余40%从事第二产业。其中主要在建筑业,餐饮业,能源业和化工业上。

在组成上,新生农民工的比率快速提高,但仍旧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而且晋南地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可吸收就业的农民工较少,对农民工素质要求也不高。有一定素质的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到东部沿海打工。

2.晋南地区城镇化的规划

2009年,整个山西省城镇化率为45.99%,低于全国的46.59%。[1]山西的省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全国能源基地,工矿城市占相当比例,而综合性城市较少;二是工业能耗大,污染严重,城市环境质量较差;三是工业结构畸重畸轻性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在山西省得十二五规划上,主要以将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框架。晋南地区主要将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中部城镇群列入规划中。

改规划中,晋南城镇群将依托城镇产业发展带,整合城镇、产业集聚区等空间要素,打造临汾都市区、运城都市区、侯曲城镇组群、万河稷城镇组群、环霍山城镇组群、环五老峰城镇组群等六大城镇联合体。其中要重点建设临汾、运城、侯曲一体化区环状城镇和打造产业聚合带,以点带面,壮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际跨界协作能力,通过城镇、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高中心城市和重点城市的集聚、扩散能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晋南地区城镇人口将达到380万人,,城镇化率要达到50.2%。

3.城镇化规划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晋南地区一直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临汾原煤产量占山西省8.3%,洗精煤产量占山西省22.1%,机焦产量占山西省32.5%,生铁产量占山西省37.2%。而运城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

2011年临汾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9亿元,增长4.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第二产业增加值716.1亿元,增长1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1%;第三产业增加值345.1亿元,增长10.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

晋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为工业带动,其中又以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和能源业为主。这种产业格局对农民工的吸收能力较弱。重工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衔接度比较低,容易抢占耕地,污染农村生态环境,又不能带领农民自行创业致富。轻工业的缺乏不利于产业集群的打造,各种企业之间的互补性不强,影响地区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增长。而能源行业在自然资源枯竭后,容易形成城镇空心化,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不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4.农民工市民化中的总体态势

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晋南地区的城镇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就意味着需要将大批农民工市民化。当前随着晋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总体态势是上升的。但晋南地区这种偏重重工业发展模式,相比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农民工市民化上存在一定困难。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4.1产业集群打造困难,不利于吸收农民工就业

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阻碍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重工业集中区,地理格局人性化程度低,交通运输适应于长途输送,不利于互补性工业园的形成。吸引农民工长期就业的高新产业群,包括电子制造,医药和食品业,需要较好的空气质量和人文环境,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难以满足这些微观条件。农民工要能在城镇长期生活下去,一份稳定的工作最重要。重工业部门每亿元投资提供5000个就业机会,只及轻工业的三分之一。重工业需要的人才多为体力劳动型,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如果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对农民工凝聚力不大。

4.2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使农民工市民化困难

目前,我国还未形成有效的农民工保障体系。即使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工社保管理也因为人口流动性,城乡户籍制度,社保资金不可流动等原因,而无法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社保制度【2】。晋南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低,医保,失业保覆盖率低。以临汾市为例,2011年大约有15.5万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即使按农民工10%的人口占比率计算,仍旧有25万左右的农民工未参加社保。一旦遭遇变故,这些农民工得不到生活保障,最好的办法就是返回农村。

4.3城镇化中高房价,高子女教育费等问题阻碍农民工市民化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房价的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幅度。农民工买房的现实可能性较小。而在廉价房的建设中,一是在建速度达不到城镇化的要求,二是存在对农民工的户籍限制。子女教育上,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户籍限制也很多[3]。

4.4城镇化的格局太散,不利于吸引农民工

临汾和运城的人口之和加起来不到1000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市的人口。如广州、上海等。也少于中部大城市武汉的人口。这样的人口规模,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群,追求带,会把摊子摊得过大,而形不成人口的规模效应。一般一个城市人口200万以上,就会形成规模效应,内需就会持续拉动,第三产业可以借助这个效应迅速发展起来。晋南城镇群的规划在实施中,很容易摊薄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效应,使城镇化发展适得其反。另外,运城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农村对农民工有一定吸引力,如果城市生活水平不如农村,农民外出打工的欲望就会降低。

5.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这些特点,晋南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有人初略计算,一个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政府需要资金投入10万。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才能满足市民的交通要求,在社会保障上,才能给农民工以经济支持。其次要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好的产业结构,不能吸引农民工就业,就像“无源之水,流不长久”。最后要打破户籍制度等限制条件,使农民工在溶入城市的过程中减少障碍,获得与城市原住民一样的待遇。

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有其社会规律,过分的激励或者明知制度障碍很多,却不去加以解决,都不会得好好的效果。经济可以影响市民化的进程,在政策制定时,一定要多考虑经济发展同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协调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刚强,江洪.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于对策[J].宏观经济原理,2011(05).

[2]朱秋莲,刘艳文.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困境及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02).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8-0065-05

一、引言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互动性,决定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区域金融必然走向一体化。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多年已经造就了一批区域经济体,比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些区域内部经济的关联性日益密切,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这种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将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与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全国现有的10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存在着先天的致命缺陷,即经营范围局限在中心城市。以城市边界为外延的城市商业银行,其对区域经济“极化”与发展极“扩散”的功能都受到制约。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不能越出中心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只能坐看良机失去。而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失去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有力支持,其步伐将不得不放慢。可见,城市商业银行走出“发展极”,结盟或者合并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的一体化,这既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新成立的徽商银行、江苏银行都是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成功模式。但就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区域内的城市商业银行都能照搬这些模式。本文以山东为例,探索这个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思路。

二、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的必要性

虽然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总体不良资产率较之成立之初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资产规模在逐年上升,但是由于自身先天不足和受到区域限制等各方面的制约,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首先,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一般由城市合作社发展而来,员工的素质较差,人才与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其次,是规模经营效益差,客户对银行信誉信任不足,并且城市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在大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体系,资金汇划的品种、速度、电算化程度与国有商业银行还有相当的差距,多数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参加一级交换,这也是其难以争取客户和锁定客户的重要原因。另外,随着2006年底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来自外资银行抢占中国市场的巨大冲击,市场份额也将被迫重新分割。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给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国有银行的垄断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其形势可谓岌岌可危,因而进行联合重组将会成为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的一条新出路。

三、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走重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006年,随着枣庄和泰安城市商业银行相继开业,山东省成为全国首个城市信用社全部单体改组为城市商业银行的省份。山东省14家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在2006年末全部达到现代商业银行8%以上的要求,是全国首个所有机构均按时达标的省份。2007年以来,山东省14家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资产质量、发展速度等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07年6月末,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达1507亿元,较2000年初增长471%,年增长31%;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比例已由2002年末的17%降至2.5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同类机构平均水平。这样好的业绩,是否就意味着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走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模式的道路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山东与安徽、江苏城市商业银行情况的对比看

2005年10月,徽商银行在合肥挂牌成立。徽商银行实行一级法人模式,由合肥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采取“6+7”的吸收合并模式:即在合肥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吸收合并芜湖、安庆、马鞍山、淮北、蚌埠5家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六安、淮南、铜陵、阜阳的7家城市信用社,组建成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徽商银行的成功重组,其重大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实现打破区域限制的模式,使国内其他试图摆脱困境的城市商业银行看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通过合并重组,得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壮大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资本水平,实现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资产利用率和盈利水平,最终提升整体竞争力,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2]然而,徽商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省市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徽商银行之所以能采取吸收合并这种模式,主要是因为原合肥市商业银行在安徽省城市商业银行中占盟主地位,而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山东省各城银行规模相差不大,即使排名第一的济南市商业银行也不能占盟主地位,这样山东省的城市商业银行就不宜采取徽商银行的模式,以免重组以后协调不好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利益关系。

而江苏银行由省内无锡、苏州、南通、常州、淮安、徐州、扬州、镇江、盐城、连云港10家城市商业银行根据公平自愿原则,按照“合并统一法人、综合处置不良资产、募集新股充实资本、构建现代银行体制”的要求新设成立,江苏银行的成功组建,拓展了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方式,是对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方向的有益探索。[3]但江苏银行的成立也是具有一定背景的。江苏银行中的原10家城市商业银行,其中半数资质不佳,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只有两三家,其他行缺乏社会投资吸引力,资本补充困难。而中国银监会则要求达不到监管要求的城市商业银行将被撤销,所以江苏银行成立的意图很明显――借重组拯救面临退市的5家城市商业银行。相比之下,目前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全部达标,14家城市商业银行经营业绩、资产质量、发展速度等均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这就意味着山东省不用因为担心城市商业银行被退市而刻意进行重组。

表1 2006年底山东省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一览表

注:济宁、枣庄、泰安三家城市商业银行是2006年以后成立的。

(二)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中“扩散”与“极化”的程度看

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两个过程: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极化过程只是使区域经济系统由孤立分散的均质无序状态向局部集聚不平衡的低级有序状态发展。扩散过程能使区域集聚系统由低级的非均衡发展向高级的相对均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循着“极化”与“扩散”两种路径交替进行。近年来,山东半岛在环渤海经济圈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从总体看,还是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阶段,极化效应强而扩散效应弱,即山东还是各中心城市的集中发展,还没达到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区域金融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发挥着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作用。“极化”,要求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等金融手段将经济资源向中心城市集中,打造经济增长圈的发展极。随着经济资源如现代生产向条件优越的核心城市集中,巨大的聚集规模效应随之产生,从而推动核心城市的发展梯度向顶端攀升。[4]从这个角度看,山东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不应采用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重组模式。

(三)山东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

1.信贷决策中心贴近需求主体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截至2006年末,全省由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并发展起来、净资产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合计1.1万余户,产值达到5500亿元;现正在支持的个体业主和中小企业有3.58万户,吸纳从业人员达216万人。这1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已经建立较为稳定的金融联系。

中小企业的金融要求具有小而分散、频率高、起伏大等特点,这就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在甄别和认可企业信用过程中,需要匹配与之相适应的下移决策中心和分散决策的管理体制。据调查显示,在对“现有成就的因素贡献率”和“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判断中,“贷款审批权”、“报酬分配权”均列前两位,行长和企业经理意见完全一致,行长、业务主管和信贷人员均对“贷款审批权”、“报酬分配权”十分看重。这说明,城市商业银行现有内部组织结构、权利配置模式是一种被市场所接纳和认可的合理模式,是与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经济需求相适应的,任何偏离和改动,都极有可能引发市场各个层面高成本的适应和对接。可见,独立的法人权力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立命之本,不可废弃;即使在城市商业银行组合改造后,二级法人制仍是金融供给与经济需求相兼容的最佳模式。

2.非信贷类中间业务的比较劣势。据调查,从2003年到2005年,山东50亿元以下贷款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综合成本年均只增长了3.79%。而50亿元以上的,增长10.1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有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已基本进入规模经济状态,且这种规模状态是与城市商业银行零售银行特性相匹配的。如过度追求贷款规模,反而会出现管理成本提升、风险控制难度加大等规模不经济问题。可以初步推断,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已基本达到规模经济,不需要改变现有的信贷管理体制。所以,即使城市商业银行重组,也不宜将贷款业务“大一统”,保持现有的信贷决策机制是一种合理选择。[5]

其实,真正需要重组和整合的是非信贷资产业务。在对结算、理财等后台业务的问卷判断中,“银行卡”居首位,其次是“通存通兑”、“金融理财”、“外汇业务”和“银团贷款”,且各城市商业银行均对此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希望重组能在此类业务上有所突破,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劣势所在。而且,各城市商业银行2004、2005年非信贷类中间业务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6和1:1.72,呈现投入增加和收益边际递增状态,这说明对非信贷资产进行深度合作和开发的潜力还很大。但众银行单独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原因是由于该业务多是以交易银行信用为基础和被对方银行认可、接受的过程,信用程度越高,规模越大,开发的实际效果就越显著。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必须借助“整体优势”来提升信用等级。因此,只有集中开发,才能营造出“整体优势”,形成统一品牌,才可有效降低、分摊成本,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借助重组整合非信贷类业务是非常必要的。

从以上对山东城市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判断:第一,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就目前来看,不宜走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等模式的道路,即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只进行某些业务上的联合,而不进行机构联合。第二,在业务联合中,当前只有非信贷资产业务需要借助重组来实现。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重组的重点应该是,保留现有信贷决策机制上的比较优势,集中整合中间业务上的比较劣势。

四、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实行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同业合作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而且,城市商业银行与同业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合作将从业务合作上升到资本领域的合作,通过相互持股,实现跨区域的资本合作。从前面的分析看,目前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须进行非信贷资产业务的整合,具体措施如下。

(一)关于银行卡业务方面的合作

目前,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均已发行自己的借记卡,银行卡业务发展十分迅速。但与国有商业银行或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仅靠借记卡业务还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卡业务的竞争力,限制了对高端客户的选择。在现有全国银联清算网络的基础上,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发行一种市场认同、统一品牌的人民币贷记卡。从目前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合作情况来看,假如由济南市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牵头行申报人民币贷记卡的发行手续,由当地银联分支机构共同参与,制订贷记卡章程、业务操作规程和风险控制制度,省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卡行,共同出资委托开发贷记卡应用系统,利用全国银联的结算网络,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社会发卡。

(二)创建网络营运中心,构建全联的资金结算网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群落的不断发展,由经营地域限制而导致的结算瓶颈制约愈加明显,资金结算借道央行和国有银行加大了时间和手续费成本。而在某一经济区域内构建资金结算网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城市商业银行的结算渠道。山东省可考虑由省内各城市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按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成立服务于网内各行的网络营运中心,开发全新的资金结算网,实现网内互联。初期营运资金和技术开发人员由各行以其经营规模按一定比例分摊,后期营运资金在跨行交易手续费中抽取,工作人员由各行推荐或对外聘任。通过网内互联,进行统一产品开发和品牌宣传,最终建立战略联盟关系,是行际间业务合作的根本目的。由于城市商业银行资金实力单薄,各行在日常资金运作中会存在暂时性的周转困难,因此,应依托网络营运中心建立便捷的融资平台,调剂资金余缺。[6]

(三)外汇业务合作

1.境外账户行和外汇资金清算、SWIFT系统方面的合作。开办外汇业务首先面临的是开立境外账户行和外汇资金清算的问题,这方面的合作可走这种模式:以一家业务量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如济南市商业银行)的名义开立境外账户行,省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在济南市商业银行开立外汇资金清算账户,通过济南市商业银行进行与境外的资金清算,使用济南市商业银行的SWIFT系统,这样,业务量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减少开户费用,减少SWIFT使用费用,这一方式尤其适用于刚开办外汇业务的城市商业银行。

2.国际结算方面的合作。可以成立一个行际间的单证中心,集中各行单证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集中操作,以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在开证方面,可以共享行资源,如在某一地区无行的商业银行可委托已建立行的商业银行开证。同时,先期开办外汇业务的银行可利用其相对优势,协助其他银行办理一些较为复杂的国际结算业务。

3.外汇资金业务方面的合作。行际间的外汇资金存在着不均衡,对某一币种来讲,很可能一个行面临着短缺,其他行则存在盈余。通过外汇资金拆借和存放的形式,外汇资金可以在城市商业间进行余缺调剂。因各行的代客外汇买卖结构不一样,行际间可以进行外汇买卖的平盘。或者业务量小的行委托业务量大的行进行外汇买卖平盘;外汇资金方面经验较少的行可以委托经验丰富的行叙做结构性存款或其他衍生产品交易,提高外汇资金收益率。

(四)国债基金业务方面的合作

在近两年储蓄存款增长乏力的宏观环境下,国债基金等理财产品正成为银行争夺个人客户的有效载体,而城市商业银行因为受到区域经营、资本金不足或总资产较少等因素的限制,承销国债或代销基金业务存在政策上的障碍,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超市”。所以当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争相成为基金公司的托管行或行,不少证券公司及营业部也纷纷加入销售开放式基金的行列时,城市商业银行却很少介入此项风险小、收益高的中间业务,这样就对其收益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区域内的各家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加强合作从而冲破从事国债基金业务的限制。

城市商业银行形成国债基金业务合作的客观条件现已基本成熟,个别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注资建立“易时行”系统,由银联牵头的“柜面通”也已上线运行。山东省可在此基础上委托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或全国银联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协商,由省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承销国债业务,国债资金清算可依赖“易时行”或银联网络,直接划付山东省国库,各城市商业银行按承销金额分享手续费。同时,由济南市商业银行建立开放式基金代销系统,出面与基金管理公司联系基金代销事宜,各地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销售系统中的一员进行营销,按照事前确定的手续费分成比例获得收益,资金清算通过“易时行”或银联“柜面通”系统实时清偿。

(五)统一产品开发和品牌推广

1.新产品的联合开发。目前,城市商业银行间开展新产品的联合开发存在非常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一,降低新产品的程序开发费用。通过联合山东省内各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开发资源、科技人才资源或采取联合招投标的形式进行开发,可以降低开发成本。第二,方便联网互通。由于采取共同开发策略,这就使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采取相对标准统一的业务程序,为新业务的互联互通打下基础。

2.品牌的共同锻造。近年来各城市商业银行在新产品的开发上不遗余力,但是因在后期的宣传推广上投入不足以及本身较为有限的客户资源,使得城市商业银行的新产品往往缺少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业务知名度低,影响了新业务的市场规模和效益。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在各自范围内不存在相互间的竞争关系,因此存在较好的品牌共享条件。合作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共同开发的新产品按协议进行投入共担、品牌共享,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品牌效应。近期可着手进行电话银行、个金产品业务的统一开发与包装等。

(六)资产转让业务及联合贷款业务

1.开展资产转让业务。资产转让业务是指金融机构间根据协议和约定相互转让特定资产的行为,该业务具备了资产证券化的某些特征,目前尚处在以信贷资产为主要转让标的的初级阶段。在信贷资产转让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已有过许多成功的案例,其操作方式较为成熟。当前,应研究扩大可转让资产的范围,将租赁资产、不良资产等纳入转让标的,或将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收益水平的资产打包组合进行转让。同时,创新转让方式,尝试一(转让方)对多(受让方)的资产转让,为银行资产信托业务积累经验。

2.开展联合贷款业务。“联合贷款”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金融机构向同一基建或技改项目贷款,并以协议约定由一家牵头、共同参与、共管项目、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贷款形式。对山东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开展“联合贷款”业务的意义在于避免资本金和存贷比例的限制,使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得以介入门槛较高的基建、技改等大型项目贷款市场,进一步拓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谢绍荣.由“徽商模式”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J].金融纵横,2006,(10).

[2]杨家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与重组――徽商银行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昕.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模式研究――以江苏银行为例[J].现代商业,2007,(21).

[4]向力力.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旅游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扬州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69 -02

一、引言

2015年3月,我国正式《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战略框架,旨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将国家间互利合作推向新高度。

“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开展对我国的旅游文化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日渐开放繁荣,以各旅游城市、旅游带为代表,形成面向发达国家的较成熟的国际旅游营销服务体系。“一带一路”不仅为我国旅游文化产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更是赋予了历史性重任。旅游业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人民了解双方的文化,是消除偏见、促进文化认同、做到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从资源丰富、市场完善的旅游城市入手,研究挖掘便于与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资源和对外传播途径。本文通过对旅游城市扬州的研究,分析增强旅游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以提升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美誉度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合作和民心相通。

二、旅游城市扬州的文化国际影响力分析

(一)扬州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分析

从传播学角度看,文化国际影响力是指甲国文化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对乙国受众在对甲国文化的认知、态度和接受行为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对外传播不仅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而且也需要各城市将文化具体化,让他人认识了解区域风采,从多层次彰显国家魅力,赢得其他国家的文化认知和认同。

城市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印象,是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科教文化、建筑景观、整体风貌等多方面要素在国际受众认知中的综合反映。旅游城市扬州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历史上人文荟萃之地,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风景秀丽的自然水乡文化,更留下了开放兼容的运河古城文化。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借此东风,扬州围绕“运河名城”这一城市形象主题,多层次地提升城市文化传播能力。承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以运博会为文化传播载体,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彰显扬州的特色城市文化,传递 “提倡个性、包容开发”的城市精神,促进文化交流;开发农业、旅游等文化经济、文化产业,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将地方文化融入国家文化外交,让更多外国游客通过扬州运河文化旅游领会中国独特的运河文化内涵,了解现代中国文化精神。通过运博会这一文化交流平台,扬州更加积极地走近各国运河沿线的主要城市,极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扬州城市文化对外传播所面临的新形势

1.“一带一路”战略为扬州对外宣传制定了新目标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国家文化部率先提出以文化先行方式建设“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的构想,以文化、经贸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促进各国各民族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的建设将给我国各城市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市场空间。扬州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一带一路”战略为扬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扬州的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也应与时俱进,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制定新目标,促进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理念为扬州对外宣传确立了新思路

国际旅游是对外文化交往的重要形式。深入开发国际旅游业务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城市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宣传中国文化及地区间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同时,区域合作、共同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精髓。面对国际化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扬州的对外宣传需要确立新思路,挖掘自身与“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契合点,提升沿线国家民众对扬州文化的亲和度;开展区域合作,开发对接“一带一路”的区域旅游线路,提供针对沿线国家民众习惯的软硬件服务,抱团宣传,增强区域城市的吸引力。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扬州名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策略

(一)挖掘外宣资源,彰显城市魅力

作为全国首批命名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江苏的旅游大市,“运河名城”的城市形象已深入人心。目前,国家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合作。借此东风,扬州应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外宣资源,寻找与沿线国家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契合点,从历史中寻找文化认同,进而吸引民众领略扬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与上述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

在这一方面,扬州已经有成功的经验,通过鉴真、崔志远两位历史人物事迹的挖掘宣传,寻求与日韩文化的共同点,加强了与东亚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联系。这种跨文化交际新模式美国学者多德教授提出。他认为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某一领域相遇并进行交流和沟通时,会产生焦虑感,传播参与双方彼此的第一感觉是“他与我不同”。多德称这种感觉为“感知文化差异(perceived cultural differences)”。为了消除这种焦虑感,多德提出构建跨文化交际新模式,即寻找两种文化的共同点, 以共同点为基础建立一个共通的语义空间, 或称建立第三文化,在一种新的文化环境下进行两种文化的沟通交流。扬州可以效仿这一模式,通过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构建与南亚、阿拉伯地区乃至非洲地区的文化共通空间,开展对上述地区的文化宣传。通过和亲西域的刘细君这一历史人物,加强与古乌孙国即现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所在的西亚地区的文化联系,构筑与西亚进行人文交流的通道,进一步丰富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形象。

(二)开发文化产品,提升城市内涵

在“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沿线国家地区积极开发旅游产业,旅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在国内市场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旅游城市需要拓宽思路,开发有特色的文化产品、积极发展文化市场。以扬州为例,以往游客来扬州仅仅是赏风景、品美食,来去匆匆,经济和社会影响力有限。近年来,扬州经过不断地开发文化市场,游客更愿意停留2-3天,休闲娱乐,消费各种文化产品,领略民俗、工艺、书画等运河古城文化,人文扬州、精致扬州的影响力凸显。在此基础上,扬州可以进一步细分宾客需求,有针对地开发更多元的文化旅游融合性产品。比如,目前在扬高校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招收的留学生数量已形成一定规模,且他们均要在扬州学习生活一年以上。根据调查,上述国家地区的留学生对学习体会中国文化有极大热情。扬州可以开发面向这些地区的留学生的相关文化产品,鼓励他们通过体验扬州的人文风情,来了解感受中国文化。

(三)拓展交流途径,注重品牌效应

“一带一路”战略是建立在历史文化影响力基础上的沿线国家地区全面合作战略。文化是沟通各国的桥梁,因此文化先行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一大特色。扬州应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区域内协作,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例如,扬州可以借“畅游江苏”品牌效应,参加沿线国家展会,推介运河名城文化旅游。同时,可以不仅着眼于旅游市场,也可以拓展交流途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教育、学术、艺术等人文交流,打造运河文化品牌,吸引民众向往古城文化,开展修学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途径。

(四)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旅游质量

旅游城市在开发面向“一带一路”的旅游产品时,应完善服务设施,提供适应沿线国家民众的风俗习惯的旅游服务。扬州现有的服务公共体系在面向日韩欧美国家地区的游客有比较成熟完善的自助旅游设施,有必要增加针对西亚、南亚等新客源地游客的导游介绍、餐饮服务等自助设施。针对“一带一路”各区域市场需求差异较大,开发智能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整合推荐满足游客需求的古城吃、住、游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延长来访宾客停留时间,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注重口碑效应。

四、结语

扬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汇点,有着丰富的丝路文化资源。在“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发展的进程中,扬州需要抓住机遇,在挖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联合品牌营销、改善服务设施等方面增强城市文化实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合作,开拓“一带一路”客源市场,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评估体系初探[J].对外传播,2014,(03).

[2]倪建平.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06).

[3]邓清,张开. 地方文化外交对国家形象塑造的贡献――以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为例[J].当代世界,2011,(09).

[4]张开,邓清. 感知文化差异跨越传播障碍――扬州运河城市文化传播策略[J].现代传播,2010,(09).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 集中与分散;城乡一体化;村庄布局;乡村发展;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4-0147-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4.024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和城市偏向发展战略是导致我国城乡差距拉大的根源之一。在长期的城市偏向制度下,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始终滞后不前,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人口膨胀及其人地矛盾激化,同时也使乡村人口萎缩及其人力资源薄弱成为制约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从而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出现恶性循环的现象[1-3]。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乡村人口从分散和偏远的地区向城镇和居民点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集聚与整合[4-6],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这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国内有关乡村发展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村庄整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村庄的整治和乡村的发展都予以密切关注,但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总体而言,研究农村空心化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土地整理的方法与模式的文献居多[7-8],而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乡村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村庄布局规划的技术要求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基于适度集中与相对分散的视角对新时期乡村人口迁移特征和村庄布局规划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实证研究。

1 新时期乡村人口迁移的时代特征

1.1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乡村人口迁移的影响

篇8

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各界朋友的热情关怀,有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嫩江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定会阔步前进;嫩江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美好明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按照黑龙江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战略部署,黑河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嫩江县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努力打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区域内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让全县人民群众共享现代文明。

2010年7月,省委、省政府把我县双山镇,确定为与农垦九三管理局合作共建城乡一体化全省试点。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造,先行先试。投资7,3亿元建设28个重点项目。规划与建设同步实施,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同步推进,产业培育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加快了基础设施、居民新区、产业项目、社会事业“四项建设”,实现了耕地向垦区、产业向园区、农民向社区、劳力向非农“四个转移”,推动了农业现代化、镇域工业化、农村社区化、经营市场化“四化进程”。破解了体制、资金、土地流转、农民进城社会保障“四个难题”,在双山镇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搬迁、大拆迁、大建设的“造城运动”。实现了耕地向农垦转移,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产业向园区转移,推动了镇域工业化;实现了农民向社区转移,推动了农村社区化:实现了劳力向非农转移,加快了经营管理市场化。双山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全国各地经验和双山镇试点实践告诉我们,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