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33: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平台经济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中国的家具企业对于拥有自主的设计力量有很强的期待,对于举办设计竞赛培植本土的原创家具设计也有很强的动力,因此设计竞赛就成了高校家具专业学生很好的练兵平台。家具设计竞赛平台对于学生与企业实现了双赢,一方面企业在这样的竞赛中获得了很多灵感,有的可以转化为实际的作品,成为公司的产品,增加公司效益与竞争力;另一方面培育了人才,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家具设计竞赛这个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那就是虽然对具体生产、制作细节不熟悉,但是也摆脱了实际生产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可以为企业提供鲜活的创意与灵感。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一些竞赛进行仔细研究,针对这些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参与比赛,得到锻炼。
2首先从国际家具设计的平台来看
2.1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设计大奖:德国“iF奖”、德国“红点奖”与美国“IDEA奖”
2.1.1红点奖
是国际公认的设计奖项之一,由“reddotproductdesign”产品设计奖、“reddotcommunicationdesign”传播设计奖及“reddotdesignconcept”设计概念奖三大奖组成。设计概念将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反映未来发展趋势,引导设计潮流的奖项。因此参赛作品具有一流的、颠覆性的设计概念是获奖的重要方面,同时外观的时尚、美观,当前技术条件下的可实现性,以及人机工学性、趣味性、易于操作、成本控制等都是红点产品概念奖评选的重要内容。
2.1.2iF奖
该奖项与红点奖都经常被称为“设计界的奥斯卡奖”,是国际首屈一指的设计大赛。iF有专门针对学生而设置的概念奖,包括产品、材料与交互三个方面,并且是免交参赛费参加,这些对于学生参赛来讲都是利好消息。iF奖的最重要关注点还是是否有出类拔萃的创新,这个创新有没有在产品上被很好地表达出来以及这个创新的可实现性。同时iF奖具有明确的十条评选标准,那就是产品创意程度、质量高低、考虑的精细程度以及可实现性、功能性、实用性、材料应用、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全球性以及社会责任的表达等。可谓面面俱到,但是在做这样的比赛时,我们可能做不到十全十美,重点就是我们在这个评选标准中有特别突出的一项或者几项,特别是在创意表达方面。因此,作为学生来讲,思维相对活跃,受到的局限小一些,在创意方面具有优势,可以首先从创意方面入手,争取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再适当考虑产品的社会责任、功能等要素,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得奖的概率。
2.1.3IDEA奖
IDEA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分类,学生作品只能提交学生组,避免了不公平的竞争,有利于发挥不同设计群体各自的优势。如果上一年提交的作品没有赢得相关奖项的话,今年有符合条件的项目还可以重复参加。同时IDEA也给出了七大评分标准,它们分别是设计的创新性、对用户的价值、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符合生态学原理、符合现代审美趣味、可用性与可靠性、内部因素与方式。三大设计竞赛都最为关注创意,都有专门针对学生的概念设计,也都包含家具设计方面的内容,为家具设计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2.2旭川的国际家具设计大赛是在日本著名木家具中心—旭川举办的国际家具设计大赛[IFDA]
自1990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次,该项赛事被认为是世界最负盛名的设计大赛之一。该项设计大赛的评审标准首先强调的是设计的原创性,同时高品质、美感以及是否可以批量生产和销售、反映出社会的需要和进步等都是评选的重要标准。所有参赛作品要求制作1∶1比例的实物产品。来自日本以及家具设计强国丹麦、芬兰的国际评审委员会将从全部参赛中评选出8个得奖的作品和21个最终入围作品。
3国内家具设计竞赛平台
1)广东家具协会主办的系列家具设计大赛,该系列大赛是目前国内涵盖项目最多,得到最多企业支持,安排奖项也最多的设计赛事。主要包括的设计赛事有澳门国际荷花杯酒店家具设计大赛、中泰龙设计大赛、丽江杯设计大赛、健威杯、三乡杯、百利杯、红古轩杯等赛事。澳门国际荷花杯酒店家具设计大赛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该项比赛一般会设定一个主题,如2010年的设计主题是“中国风”,2011年的设计主题是“新古典主义”,2012年的设计主题是“亚洲风情”。通过这些主题的设定我们可以推测其大致出发点就是非常希望融入文化元素,设计成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地域特色的现代高级家具,非常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具设计结合起来,以此来满足不断涌入的大陆游客的需要,让他们有亲切的感觉。并希望将亚洲的独特地域文化与家具设计结合,以此来吸引来自全球的游客。分析了这些因素后再进行设计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其他几个项目的赛事也都有明确的主题,如中泰龙杯侧重办公家具的设计、三乡杯与红古轩杯侧重传统古典家具的设计、健威杯主要是板式家具的设计、丽江杯主要针对的是公共座椅的设计,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所擅长的展开设计。该系列赛事得到众多企业支持,因为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山寨”之路已经行不通了,代工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也不再想继续了,意识到本土的原创设计必须受到重视,以此慢慢培育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2)名家具设计大赛,该项赛事也是开创时间比较早,比较有影响力的一项设计赛事,每年都有一定的设计主题,从往年的获奖作品来看,设计风格比较自由,概念设计相对较多,是一项非常适合学生参与的赛事。
3)此外还有“龙”家具创意设计大赛以及一些大学与企业合作组织的设计大赛。
4综述
关键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5004703
1引言
近几年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问题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尤其是江西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所带来的政策支持更是激起了湖南省关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总体而言,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既有望城区这样的经济实力强县,也有安化、平江等贫困县。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完善的基本单元,准确的评价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对于促进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内县市区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继长株潭城市城市群之后湖南省又一增长极,其社会经济发展对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本文侧重于从县域经济的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出发,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区域内的县市区的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2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5结果评价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县区综合竞争力及单项因子竞争力的情况,得分越高表明该项竞争力越强,反之则竞争力越弱。经过评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望城区不论是在单个因子上的竞争力还是综合竞争力都处于第一位,望城区作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的一个部分,但是由于其靠近长沙市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均有其他县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2011年望城区的人均GDP为62293元,是最低的安化县的5倍,由于位于长沙市,其在第三产业、工业发展方面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是整个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地区。除去望城区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中心城区在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上处于前列,有的市区由于主要突出服务业的发展,且区域范围规模较小,因而在产业竞争力和产业规模上与周边的县相比略有不足。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不论是单项竞争力还是综合竞争力,排在前面的基本上都是市辖区或者县级市,这也反映出了县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象。
从第一项因子来看,即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来看,其即反映了县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也反映出了县区内发展的富裕程度。就第一项因子得分情况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望城区、云溪区、武陵区、岳阳楼区及汨罗市,云溪区、武陵区及岳阳楼区均是所在地级市的中心城区,而望城区因是长沙市下属区,汨罗市属于县级市,且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其综合经济实力在湖南省亦位居前列。总体上来看,中心区域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与富裕程度要远远地走在周边县域的前列。
第二项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竞争力,从得分情况来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望城区、汨罗市、武陵区、鼎城区、澧县。中心城区如武陵区与鼎城区,作为常德市的中心城区,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础和政策上与一般县区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产业竞争力较强。汨罗市作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试点城市,将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形成了中南地区再生资源交易规模最大的市场,经济竞争力大为提升,在中部百强县中排在第86位。澧县是湖南省的工业强县,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良好,积极承接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口加工业已形成一定的基础,综合经济实力与周边县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
第三项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区域内的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从表4中我们看出,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并不完全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或产业竞争力相挂钩,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望城区、平江县、安化县、桃源县与澧县。望城区、澧县的综合竞争力较强,其在这一因子上的得分也较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惠及到居民的生活。
4基于聚类分析的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类型划分
运用SPSS17.0对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的25个县区的指标样本的三个主成分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将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县区聚为四类,聚类的结果如下。
第一类:望城区,其是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县区,不论是单项竞争力还是综合经济竞争力均位于第一位。因靠近长沙市,拥有良好的市场、区位条件,工业经济发展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是国家百强县市之一,综合经济竞争力在湖南省亦位居前列。
第二类:汨罗市、郝山区。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汨罗市与郝山区在三个单项因子上的的得分均为正数,且单项因子竞争力均位于前十位,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较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城市归结为协调发展类型,经济竞争力较强,发展的潜力较大。
第三类:云溪区、武陵区、岳阳楼区,这三个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均位于前十位,其中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富裕程度也均位于前列,但是其第三项因子得分偏低,如云溪区,其在第三项因子的得分上处于最后一名,武陵区排在第二十位,岳阳楼区排在第二十二位,即反映在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上的得分偏低。虽然综合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较强,但是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上存在缺陷,发展的成果并没有很好地惠及人民。
第四类:津市市、石门县、临澧县、鼎城区、澧县、桃源县、沅江市、资阳区、临湘市、君山区、桃江县、安乡县、安化县、岳阳县、平江县、汉寿县、南县、湘阴县、华容县等。这类县区经济竞争力一般,这类县区大部分城市化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没有凸显出自己的特色来。
5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5.1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产业的发展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总体来说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区域内特色经济发展不够明显,县区间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产业布局大同小异,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因而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避免短期的盲目而动。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重点培育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在凸显特色产业的同时,应将绿色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充分利用绿色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把绿色经济作为走向市场的最佳切入点,并围绕绿色经济的发展形成县域经济特色。
5.2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部分地区已进入到了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从湖南省层面上来看,湖南省正在整体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这对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个契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明清以来,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一说,可见农业地位的重要性。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企业,加快区域内农业大县的农业资源开发。工业化是县域经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工业的发展能够较快地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繁荣整个县域经济。而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是相互促进的,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既可以推动工业的发展,也可以转移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三个进程同步推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3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
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除了工业强县及中心城区外,总体产业竞争力较弱,且产业同构现象严重,面对来自外界的竞争力,应该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依托园区经济的发展,支撑县域经济集群发展。要依据自身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特点,建立符合自身实情的特色产业体系,避免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增强区域产业发展的联动性与协调性,明确产业定位,突出重点产业。选取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金辉,钱焱,苗壮.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10).
[2]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冯一平,何有世,王鹏.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J].商业时代,2010,(05).
文中根据额济纳旗农田水利规划报告书,并借鉴其他专家学者现有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工程成本和预期效益,并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分析工程能值成本效益比,参照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标准,评定工程建设可行性。工程项目的经济计算期为2010年到2020年,基准年采用2010年。将工程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后,根据相应的能值转换率或能值货币比,能值量化工程每年的生态经济成本及效益(表1)。
农田水利工程的能值分析
能值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H.T.Odum提出的,是综合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各种能量流的转换机理,并定量研究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理论[4]。农田水利工程的能值评价,是依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从整体观和系统论出发,以能值为量纲统一量化工程项目的生态经济成本和效益,分析工程建设能值成本效益比,依据工程建设评价标准,得出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进而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评定依据。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区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其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成本包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5]。其经济成本主要指工程建设运行中消耗的社会经济财富,如石、沙、钢材、水泥等[5];社会成本指工程项目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损害,如移民和占用耕地等[7];生态环境成本主要指工程建设运行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如水土流失等[8]。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经济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除涝工程的效益主要指在采取工程措施后减少的农产品损失)[2],;社会效益指在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等[9]生态效益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改善局地小气候,净化空气、补给地下水等[10]。能值评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行性步骤如下:(1)全面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生态经济成本和效益。首先对工程的生态经济成本和效益进行全面分析:1)按物质来源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的生态经济成本划分为三类:一类是社会性投入(社会成本),包括管理维修费、安装工程费等人力劳务费[11];二类是自然资源投资(生态成本),如太阳能、风能、雨能、表土流失等环境资源;三类是经济反馈能值投入(经济成本),包括水泥、钢材、机械设备等工业投资。2)根据工程建设目的及主要建设用途,并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分析工程对周围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其及作用对象,将工程效益进行区分归类:一类是社会效益,如科学教育研究、增加就业等;一类是经济效益,如粮食增产、灌溉用水收入等;另一类是生态效益,如调节水分、改善局部小气候等。(2)工程生态经济成本与效益的能值计算。太阳能是万物之源,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各种生态流统一为太阳能值,即单位物质或能量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太阳能值量[12]。根据相应的能值转换率或能值货币比通过式(1)对工程系统中各种能量流、物质流、货币流等具有不同度量尺度的生态流进行统一。能值转换率是指形成每单位物质或能量所含有的另一种能量之量[12]。能值货币比是全年总能值使用量与该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即单位货币相当的能值量,反映了系统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13]。EM=τ×E(1)式中:EM为单位物质、货币形成所包含的太阳能值,sej;τ为物质、货币能值转换率或能值货币比率,sej/$(sej/J);E为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或货币价值,J($)。(3)计算农田水利工程能值产投比。根据式(2)计算工程能值产投比。能值效益成本比[6,14]不受人类支付意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可用以衡量水利工程生态经济效率,实际应用中常根据其大小作为评价工程建设可行性的依据。一般认为当EmCBR大于1时,则该工程建设具有可行性;等于1时,该工程满足工程建设最低要求;小于1时,则不建议该工程的建设和运行。EmCBR=B+RVC(2)式中:EmCBR为工程能值成本效益比;B为工程生态经济产出能值,sej;C为工程生态经济投入能值,sej;RV为工程剩余能值,sej。
结果与分析
根据能值理论,计算额济纳旗灌域内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及运行期间生态经济成本投入及生态经济效益的能值价值(表1)。据表1,对工程生态经济成本及生态经济效益结构组成比例和工程能值成本效益比值情况进行分析(表2)。由表1和表2可知,额济纳旗小型农田灌溉工程生态经济成本中,经济成本最高、社会成本次之,生态环境成本最少,分别占总成本的61.48%、33.38%和5.13%,说明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较小,经济投入占主导,其中主要表现为砾石消耗,相应的能值价值为2.60E+18sej;工程生态经济效益中,经济效益最为显着、生态环境效益次之、社会收益较少,分别占总效益的56.54%、27.89%和15.58%,说明工程收益的主要表现方式是经济效益,表现形式为棉花产量的增加。由表2可知,工程的经济效益成本能值比为5.26,社会效益成本比为2.67,生态环境效益成本为31.12,生态经济效益成本比为5.72,各比值均远大于1,说明工程在经济、生态和社会各方面均满足工程建设可行性要求。另外,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成本比最大,说明该项目区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改善潜力。综合分析,额济纳旗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除了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还可大力促进社会发展,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尤其是节约水资源方面,工程节水价值尤为突出,这对于水资源极度短缺的西北干旱区更显重要。总之,从生态经济评价角度进行分析,额济纳旗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具有较强的建设可行性。
讨论
用传统经济评价方法分析额济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工程年均投资482.5万元,项目效益主要表现为粮经增产值984.6万元、节省灌溉投资51万元、减少能源消耗投资46.58万元及省工效益56万元,工程经济效益成本比为2.36,大于1。两种分析方法结果虽存有一定差异,但评价结果较一致,均表明额济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建设可行性。经济方法虽然能够从经济学角度简单直接地衡量出工程建设可行性,但论证内容不够全面,对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环境影响(如水资源消耗等)及社会效益(如科学研究价值等),不能完全纳入工程建设可行性分析过程中。能值分析方法在全面认识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影响基础上,将自然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进行统一衡量并比较各子系统的能量提供,进而能够更完整的反映出工程建设可行性。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胫骨平台骨折所波及的膝关节是全身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其骨的正常解剖形态是膝关节稳定的基础,所以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可靠的内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因而,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与诊断引起了膝关节创伤外科方面的医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2.5岁;以患者的胫骨平台骨折情况符合Ruedi-Allgower 分型Ⅱ型、Ⅲ型为标准将患者纳入本研究患例,其中左侧骨折患者37例,右侧骨折患者53例。致伤原因包括车祸,坠落伤,运动伤,重物砸伤。开放性骨折34例,闭合性骨折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治疗组患者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1]。具体方法如下: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传统的跟骨牵引,尽量将移位骨片恢复到原来位置,等到创面的肿胀消下去以后再准备进行手术。手术之前,先对患者进行麻醉,让患者仰卧,使用连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麻醉完毕以后,第一步先切开创面,对腓骨骨折的骨头进行复位工作,成功后将其固定,这样可以使小腿的长度恢复。接下来在踝关节胫骨前内侧行切开一道5cm最有的切口,顺着骨干的方向对骨膜进行剥离,此后对患者骨折端的旋转移位进行复位以及对重叠移位进行复位,胫骨骨折进行复位,通过C型臂透视观察手术复位结果成功,接下来可以使用克氏针暂时将锁定钢板固定于胫骨上。用实现准备好形状的锁定钢板植入放置在胫骨表面,让整个锁定钢板完全顺着胫骨前内侧骨皮质贴服下来,并检查其和骨干完全顺合良好,用几枚克氏针暂时固定。然后透视观察其钢板位置正确,复位结果满意。在手术创面下暴露出螺孔,在骨折钢板的合适位置将数枚锁定螺钉一一拧入。术后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的发生。
给予对照组患者胫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2]。具体方法如下:手术之前,先对患者进行麻醉,让患者仰卧,使用连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麻醉完毕以后,第一步先切开创面,对腓骨骨折的骨头进行复位工作,成功后将其固定,根据骨折情况选择相应材料,对患者装上外部单臂外固定支架,调整两个固定架切口处的长度。术后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的发生。
2结果
经过治疗和随访,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如下。对照组患者共有10名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患者有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大多情况为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各种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措施不同,关于其最佳治疗方案现在也还没有定论[3],这种骨折涉及关节面,复杂性胫骨近端骨折现在仍然是临床骨科中治疗难题之一,尤其是合并关节内骨折以及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骨折,这类骨折创伤较重、并发症多、诊治发杂,其治疗方案仍然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改进。
为使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达到比较好的疗效,需注意治疗目标,强调为获得正常的力线,稳定的关节,完整的关节面,以及软组织愈合良好,功能范围的活动,不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炎。手术过程中应对上述问题引起充分的关注。
对不同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治疗,合理选择切口位置、内固定方法,注意术后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关节面的成功恢复,损伤骨骼的准确复位都对手术成功与否以及患者的恢复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临床医学工作者应对手术切口位置、内固定方法、术后感染、关节面恢复、损伤骨骼复位以及患者术后疗养有足够的重视,从而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张帆,罗晓东,叶茂,等.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33-34.
关键词:额济纳;包气带;植物;土壤;生态环境
1.植被生长环境条件
额济纳平原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有气候、包气带土壤水分条件、包气带土壤岩性和含盐量、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一些其他因素。
1.1气候因素
额济纳平原深居内陆腹地,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冬季严寒,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38.2mm,年内降水量60%~70%集中在七至九月,一次降雨在10mm以上者甚少,多年平均蒸发量3653mm,是降水量的95.6倍左右,多年平均气温为8.2℃,最高为42.2℃,最低为-36.4℃,年均绝对湿度为4.2mb,相对湿度32%~35%。风大沙多,年均风速4.2m/s,最大风速15.0m/s,这种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对植物的生长非常不利,植物生长所需水份主要靠黑河中游来水的灌溉和地下水两方面,降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微乎其微,风沙的强烈吹蚀,使土壤中植物根系,造成植物吸收水份困难;风沙同时也埋压植物,使其难以正常生长。
1.2包气带土壤水分条件
地下水面以上,岩石孔隙中没有充满水,包含有空气,称为包气带。在包气带中,水分以支持毛细水、悬挂毛细水、孔角毛细水及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包气带水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其他生态环境,实际上真正能够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只有毛细水。根据野外采样测定包气带土壤含水量分析,以及在不同类型植物和无植被的荒漠戈壁区所进行的土壤水基质势专门观测结果,额济纳平原区包气带水分具有如下特征。1.2.1包气带水分在不同地貌单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情况下沿河细土地带与古日乃湖盆洼地中,土壤含水量较高,为1.69%~20.43%,戈壁地带含水量很低,一般小于3%,沙丘含水量最低,一般小于1%。1.2.2不同的土壤岩性,其水分状况也存在很大差别,在地表以下2.0m的土层范围内,土壤平均含水量:中粗砂、砂砾石为0.30%~3.00%,细砂、粉细砂为0.5%~20%,粘性土为3%~20.43%。1.2.3相同的土壤,包气带水分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呈现由上到下渐增的趋势,接近潜水位时,含水量趋于饱和状态;沿河边包气带土壤在接受河水入渗补给量时,其含水量呈现上下大,中间小的形式。1.2.4在植物根系主要发育深度段,土壤含水量的大小随植物生长季节而变化,其含水量的历时变化规律是:5~8月份,含水量由大到小再到大,一般8月底含水量达到一年内的最小值,9~10月份含水量又向增大的方向变化。1.2.5包气带土壤含水量的分布与土壤的组合特征有关,岩性结构单一的均质剖面中,从潜水面到地表,土壤含水量由大到小的变化是相对连续的,在岩性相差较大的非均质剖面中,在岩性变化的地方,含水量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包气带水分条件好坏直接影响着植被生长状况和分布。从野外调查统计得知,生长好的植被一般都分布在接受河水补给或灌溉比较容易的沿河细土地带和部分湖盆洼地中,这些地区的包气带只要河流来水,均能得到较充足河水补给,同时,沿河地带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蒸发作用强烈,地下水能源源不断地补充包气带,所以包气带含水量较高,植物生长也较好,如额济纳旗县城以东,八道桥以西,吉日格郎图苏木与苏古淖苏木之间植被生长良好,是工作区植被生长最好的地区,老中幼各龄乔灌木都生长良好。但在赛汗桃来以北的西河沿河细土地带尤其是河流西岸,这一带由于经常得不到河水灌溉,包气带土壤含水量远低于东河,植被生长状况普遍较差,地面草场稀疏干枯,甚至死亡。赛汗桃来以西的西戈壁,两河之间的中戈壁以及东戈壁,包气带含水量很低,只有零星分布耐旱植物,如梭梭、麻黄等生长在戈壁洼地中。
1.3包气带岩性
额济纳平原区土壤母质组成为冲洪积、湖积和风积的松散物质,物质来源除风积沙及山前洪积物外,均由黑河从南部搬运而来,形成的土壤多为缺乏有机质而富含盐分的含砾荒漠砂质土、灰棕漠土及盐化草甸土等。平原南部以及平原北部国境线一带,地下水多深藏于砂砾石土中,缺少水分,不宜于植物生长;平原区中北部水位浅藏,地表砾石厚度薄,下部多为疏松的细砂、亚砂土,结构松散,较易于保存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沿河细土地带与湖盆细土地带,水位浅藏,土层由亚粘土、亚砂、粉细砂及细砂等细颗粒物质组成,结构松散,土质较肥沃,为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场所。1.3.1不同的植物类型具有不同的生长土壤胡杨一般生长在沿河细土地带,红柳、芨芨草等多生长在沿河细土地带与湖积平原地带中,岩性主要为亚砂土;白刺、骆驼刺生长在地下水位浅埋的盐渍化土壤中;梭梭、沙杨枣等生长在砂质、砂壤、砂砾质和砾质物质组成的广大戈壁平原上;土质疏松的沙丘上主要生长梭梭、红砂河米等植物。1.3.2包气带的岩性组合特征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在地下水位相同的情况下,植物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包气带的岩性及其组合特征。(1)由潜水面到地表,包气带岩性组合为砂性土——粘性土的剖面,在地下水位埋深一定的情况下,土壤的含水量相对较高。这种剖面的岩性组合特征较为单一,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相对不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由潜水面到地表,包气带岩性组合为砂性土——粘性土——砂性土——粘性土的剖面,在地下水位埋深4.0m的情况下,位于地表以下0.8m~1.5m的砂层,其下粘性土的含水量为15%,而其上的粘土层含水量仅为7%,这样的岩性组合,其土壤含水量的分布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该剖面所在地段的红柳生长就差。(3)由潜水面到地表,包气带岩性组合为粘性土——砂性土或砂砾石的剖面,其上部粗颗粒地层的含水量一般都很小,植物难以生长。位于额济纳旗县城以西4km处的荒漠戈壁中的剖面,地表以下砂砾石层厚度为1m,其下为0.6m厚的粘土,当水位埋深为3m时,砂砾石中的含水量<5%,而其他剖面相同深度内的土壤含水量都在10%以上,这就是此剖面段不生长植被的原因。广大的戈壁滩上,其包气带岩性组合基本上都是这种类型,所以大部分戈壁上一般不生长植被。
1.4包气带土壤盐分
包气带土壤盐分的组成及含量对植物的生长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在植物生长发育状态上表现出来,不同的植物耐盐碱的程度也有差异,某一种植物必然生长在其适宜的盐分范围的土壤中(见表1),当土壤中的含盐量超过该范围时,该种植物就会枯萎、死亡,而被另一种适宜该盐分含量的植物所代替。
1.5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额济纳河在工作区内流程约240km,由南向北在三角洲上又分为19支,向下径流。额济纳河每年一般来水两次,分为冬水期和洪水期,河流年径流量呈逐年减少趋势(见表2)。地表水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造成河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显得极不稳定,而且时间短暂,在植物生长最需要水分的季节(3月~7月)都没有河水。地表水的这种来水特征,使得平原绿洲区植物的生长发育所需水分主要依靠地下水来维持。然而,地表水(包括灌溉水)的入渗是本区地下水(包括包气带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所以归根到底,地表迳流的变化对本区植物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前已述及,植物的生长是靠包气带土壤供给水分的,包气带水分条件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水分的补给状况,在沿河绿洲和湖盆绿洲地带,包气带水分主要为季节性河流的入渗补给和地下水的毛细补给;广大的戈壁平原与沙丘地带,则主要是凝结水的补给。由于本区植物主要是吸收利用包气带中的毛细水维持其生长,至于毛细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则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植物根系的下潜深度,当植物根系深度能够到达毛细水上升高度的范围,则植物可通过吸收毛细水的持续补给而正常生长,如果植物根系深度达不到毛细水上升高度的范围时,植物根系就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而出现枯萎,甚至死亡。据调查,工作区80%的植被都生长在水位埋深<5.0m的地带。
1.6其他因素
影响植被生长发育的其他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虫害等。1.6.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过渡载畜、樵采、滥伐、采挖药材四个方面。工作区,牧民樵采乔灌木做燃料,伐取乔木修房、围栏、砌井;采挖药材,破坏梭梭根部,致使梭梭根部干枯;部分地区过渡载畜,致使胡杨、红柳、梭梭林幼苗被吞食,造成更新后继乏苗,成片林木变为荒滩。1.6.2虫害气候干旱缺水导致本区虫灾泛滥,胡杨天幕毛虫(象鼻虫)、柽柳条叶甲(金花早),是危害最严重的害虫。综上所述,影响本区植被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气候的极度干旱,河流来水量的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土壤干旱化,是植被衰退的根本原因,而人为破坏,虫害等是加速植被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2.土壤盐渍化与土地旱化、沙化
2.1土壤盐渍化
工作区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一些径流不畅的由细粒土组成的湖盆洼地中,如古日乃盆地与嘎顺淖尔湖盆等大型湖盆,以及一些小型洼地,这些湖盆洼地地下水的共同特征是,水位埋深浅,径流不畅或径流受阻,在强烈的蒸发作用影响下,地下水通过毛细上升蒸发,盐分累积于土壤层中,便导致土壤的盐渍化。土壤含盐量的大小与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地下径流条件的关系密切,在远离河岸和湖盆洼地的戈壁地带以及河流的上游,由于潜水埋深大,岩性较粗,地下径流较强,往往不发生盐渍化,在沿河的细土地带,由于地表水将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并淋洗到地下水中排走,一般只发生轻微的盐渍化。
2.2土地旱化
土地旱化的最直接原因是河流来水量的减少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包气带土壤处于极度干燥状态。
2.3土地沙化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是在 总结 、借鉴前人的有关fdi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的台商投资环境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构成投资环境的各主要因素,对福建省 交通 邮电基础设施、劳动力状况、产业结构状况、进出口总额、外商累计直接投资总额、地区生产总值等方面对台商直接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优化福建省台商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区域 经济 的持续发展。
台商投资作为我省境外资金的主要来源,台资企业在福建的投资效率普遍较高, 经济效益表现较好, 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且带来了有益的经济影响,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台商在福建投资不仅带来了有形的资产设备, 更重要的还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促进了当地企业员工经济观念的变化。对福建的经济产生正向直接的拉动作用,促进福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但目前,台商投资逐渐北移,福建原有的“五缘”优势在消失,且受经济腹地、产业链和高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台商投资大量减少,对福建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海西经济区”这一对台经济战略就是为了防止福建的边缘化而提出的,因此对福建的台商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对完善福建台商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台资促进福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台商大陆投资发展态势
1.1台商大陆投资发展态势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形成华南(珠江三角洲、福建闽东南)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等台商相对集中的区域。
从上世纪80年代福建开启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先机以来, 台湾 对大陆的投资就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从闽东南沿海向全国扩张。福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凭借与港台在 地理 位置上的先天优越性率先承接了第一波台商投资热潮。由于台商在早期投资大陆中,带有明显的试探性,加之时逢台湾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对外投资的出路,因此,在福建闽东南和广东珠三角投资形式主要是“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 进入90年代,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步缓和与大陆大开发、大 市场 、大发展态势的形成,台商投资迅速北上,投资领域也趋于多样化,广东、福建的对台优势逐渐弱化。
以上海浦东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基于雄厚的经济基础,众多的人才与科技资源,以及广阔的内外市场驱动,承接了第二波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从1994年起,台商对上海与江苏省的投资金额连续三年超过对广东省的投资。依台湾当局最新 统计 ,2003年1月-10 月,台商对江苏(包括上海市)、广东与浙江投资金额分别占投资总额的64.4%,27.4%,7.9%,合计占了对大陆投资总额的81.8%。目前,这个区域的台资企业正在进一步向高科技产业、 金融 、 保险 、 证券 、电讯以及仓储、航运等第三产业发展。另外山东半岛、京津唐由于各城市间距离近互动效应好,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丰富的 文化 底蕴、科技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整个渤海湾地区成为台商瞩目的投资新天地。台商在该区域的投资主要从 农业 、纺织、食品到 机械 加工、化工、 建筑 、建材、机电汽车、 电子 以及第三产业,投资领域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华东内陆的江西、中西部的重庆与成都等地也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地区[1]。
1.2福建台商投资态势
台湾作为我省吸收境外资金的第二大来源地,自1981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我省诏安县落户,在90 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其间台资规模波动较大。1995年以前台商的投资属于隐蔽、单项、小规模的,之后的台商投资受两岸关系的发展,来闽投资的数量增加,投资金额增多,投资规模变大、对大陆投资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投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初期以制鞋、纺织、基本金属等传统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二波投资则以消费性电子产品、化工、 运输 工具、建材水泥、食品饮料等产业为主,第三波投资则以电子信息、半导体、精密机械等资本与技术密集行业为主导[2]。
台商在福建省的投资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九五”期间台资在福建的单项投资规模约为230万美元,比上海、江苏的平均投资规模小。截至1999年底,福建省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家有205家,3000万—1亿美元的有11家,1亿美元以上的有12家;而台湾在大陆最大的投资项目落户苏州新区,1999年新投入苏州的台资企业平均项目规模达5000万美元,苏州市目前拥有352个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台资企业,有91家台湾百大企业和 上市公司 在苏州投资,而在福建省投资的台湾百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只有35家。台商在福建省的投资领域主要是集中在服装、鞋帽、食品加工、玩具、塑胶制品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及电子产业中的一些低技术领域,如电子零配件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项目较少;而到上海和江苏投资的台湾大型知名企业和 跨国公司 不断增加,在产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电子资讯业、机械设备、汽车等技术含量高的新兴行业,台商在上海投资已扩展到金融、商业、贸易、公用事业,科技领域,2000年出现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第三波潮流。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流向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地区,投向福建的企业很少。
福建由于受经济腹地、产业链和高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对台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实际吸引台资能力呈下降的趋势。福建省台商投资的实际金额占全国台商实际投资比重不断下降。2000年据统计,在第三波台资中,88%的台资投向苏、沪、粤,其中江苏省新批台商投资项目719个,协议台资金额32.76亿美元,实际到资1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85%、155.44%和60%,而福建省实际到资只有4.89亿美元,只要江苏的31.1%,为近几年的最低点。总之,近年来台商在福建的投资比重不断下滑,且与上海、江苏等地相比,技术含量较低,而且台商投资战略由投机型、追求短期资本高回报率转向市场导向型投资,台商投资战略的转变使得市场容量日益成为台资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这使福建省对台的招商引资面临严峻的考验[3]。
2福建台商 投资 环境 主要因素分析
投资决策 往往取决于对投资环境的评价。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是引进外资的基础工作。由于目前对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还没有一套公认完善的指标体系,本文依据构成投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的大小,依次对福建的 交通 邮电基础设施、劳动力状况、产业结构状况、累计外商投资总额、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等影响投资环境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评价。
2.1交通邮电基础设施
交通邮电基础设施是 经济 发展的基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后劲最关键的就是这项指标。福建已初步形成以公路 运输 为主体,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全面发展的立体综合交通新格局。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的运输线路里程从2002年0.538%到2006年0.556%福建省的运输里程在逐年的增加但增长的幅度较小,占全国的比重低; 2005年铁路的客运量总计1486万人占全国比重1.286%、旅客周转量总计87.90亿人公里占到全国的1.450%,2006年铁路的客运量总计1730万人占全国比重1.377%、旅客周转量总计98.60亿人公里占1.489%;2005年公路的客运量总计52452万人占全国比重为3.114%、旅客周转量总计309.99亿人公里占全国3.337%,2006年公路的客运量总计55713万人2.995%、旅客周转量总计335.28亿人公里占全国的3.331%;公路与铁路的客运量总计、旅客周转量总计总数在逐渐增多但在全国的比重比前几年下降(表1),表明我省的铁路及公路运输增长速度低。另外福建的货运量总计、货运周转量与全国比较占全国的比重不高,我省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仍还不足,虽然每年的全省总量在上升但整体的建设速度和强度比不上全国的平均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台商投资环境总质量的下降。福建大型深水港岸线总长47公里,沿海港口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4个,可到达国内所有港口,已开辟国际航线160多条,大型深水港口有厦门湾、福州港、湄洲湾及三都澳港等,厦门、福州两个港口位居全国十大港口行列。。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每年都有增长但占全国百分比较低,应该充分利用福建的港口优势提高福建的基础设施建设。
福建电网与国家华东电网相联, 电力 供应充裕,2006年电力装机容量2205万千瓦,充沛的电力资源使福建成为中国的电力输出省份之一。在建的大型火电项目有:福建lng总体项目(莆田、晋江、厦门燃气电厂)、龙岩坑口、泉州南埔、宁德大唐、华能三期、福州可门、福州江阴、漳州后石电厂三期、厦门嵩屿电厂二期等;水电项目有:尤溪街面电站、宁德洪口电站、仙游抽水蓄能等;拟建的核电项目有:福建核电站一期;火电项目有:罗源火电厂[4]。以上项目仍在建设中要使福建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福建还需要大力度的进行建设。
福建邮电 通信 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6年,全省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925.82万门,长途电话达249.66.2万次,全省所有城乡实现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拨,城乡电话年末户数、移动电话年末户数和邮电业务总量分别达1485.53万户、1538.91万户和633.304亿元。数据通信业务高速发展, 计算机 互联网用户迅速增加。
指标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①运输线路长度占全国比重
铁路营业里程比重 0.202 0.201 0.198 0.214 0.211
公路里程比重 0.032 0.030 0.030 0.174 0.025
内河航道里程比重 0.304 0.319 0.321 0.321 0.320
②客运量总计比重
铁路 1.369 1.457 1.403 1.286 1.377
公路 3.157 3.106 3.131 3.114 2.995
水运 3.440 4.124 4.711 1.870 5.207
③旅客周转量总计比重
铁路 1.542 1.563 1.493 1.450 1.489
公路 3.163 3.335 3.275 3.337 3.331
水运 1.260 1.759 1.991 2.050 2.038
④货运量总计比重
铁路 1.393 1.450 1.502 1.337 1.265
公路 2.152 2.059 2.077 2.055 1.792
水运 3.490 4.001 4.038 4.192 4.359
⑤货物周转量比重
铁路 1.085 1.127 1.136 0.974 0.919
公路 2.860 2.726 2.756 2.741 2.731
水运 1.682 2.908 2.329 2.284 2.586
⑥沿海港口主要吞吐量比重 6.122 6.213 6.435 6.696 ——
⑦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257.49 318.24 426.76 519.75 633.04
占全国比重 4.521 4.533 4.394 4.321 4.131
表1:福建交通邮电基础设施占全国的比重 单位:%
表格数据来源:
2.2劳动力状况
目前福建省的劳动力按三次产业分全 社会 从业人员构成。2001年从业人员构成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45.71%、25.09%、29.20%;此后从2002年至2005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构成逐渐降低,2004年降到40.18%,2005年比2001年少了8.11%为37.60%降低的幅度较大,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构成则是逐年增加尤其是第二产业增长的速度比三产快,到2005年第二产业的人员构成已经从2001年的25.09%增到了31.16%增长了6.07%;第三产业增长较稳定从2001年到2005年共增长了2.04%。由此可以看出,福建的劳动力结构还属于一般水平,第二、三产业所占的劳动力数量还多这与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有直接的关系。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劳动力素质及结构在 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当今社会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观点来看, 教育 的地位是越来越突出。我们可以把劳动力作为现实的生产力,而把教育看成是对未来生产力的 投资 。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全省拥有高等院校66所每年为社会输送7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建立起2个国家级高校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省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软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07家。尽管如此,福建省的总体劳动力素质还是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劳动力素质较低,缺乏高层次的人才,这使得台商在福建的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从事鞋帽、服装、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000年以来,由于 台湾 岛内经济形势恶化,台湾企业特别是 电子 行业纷纷转向大陆,台商大陆投资掀起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第三次浪潮。然而,在这第三次投资浪潮里,88%的台资投向苏、沪、粤地区,福建省的实际到的资金却只有江苏省的31.1%,为近年来的最低点,这都是由于福建的劳动力素质不高所引起的,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福建省在经济实力上与台商大项目的互补性不强,影响了 跨国公司 、大财团的进入。
2.3产业结构状况
福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以“调高、调大、调优、调外”为目标,进一步强化优化第一产业,巩固和发展基础 工业 ,加快协调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优势产业结构方针,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22.2%下降到2005年的12.8%,增长速度转为平稳,但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42.1%上升到48.7%;第二产业高速增长,比重回升达到 历史 最高水平;第三产业比重近几年变化不大保持在38.5%(图1),持续稳定发展。
福建省产业结构从近几年看已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从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转化为主要由第二三产业带动,但还不够合理仍需要不断改进。第二产业比重虽有上升但主要是以鞋帽、服装、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冶金、 机械 、能源( 电力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 建筑 材料 等重化工业少,轻重工业比重不合理;第三产业还没有成为福建的主导产业,且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所占比重不高,还不能满足当前台商投资要求,仍需要不断的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配套的关联产业、集群产业增加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对台资的吸引力。
图1:产业结构状况(数据来源福建 统计 年鉴)
2.4累计外商投资总额
2001年以来,福建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总体趋势是缓慢递增,维持在百分之八点多, 2002年有所下降为8.06%,2003年又逐步回升到9.24%;外商总投资项目从2002年的1825 个增加到2004年的2277个,2005年与2006年有点下降但累计全年的 合同 投资金额与实际投资金额是逐渐增多,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8556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2298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全国比重10.32%,一、二月份投资总额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比去年同期增长12%。到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080190万美元,比05年增长了2245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18489万美元比05年增长了95505万美元(按历史可比口径)。
从2003年至2006年(按报表口径),福建外商投资总项目数共8701个,累计合同金额3087592万美元。其中,以中外合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为11.55%;以中外合作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为1.88%;以外商独资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的比重为85.91%;以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方式进行的投资所占比重为0.67%。累计统计数据表明,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主要以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方式进行,以外商独资方式比重较大,中外合资方式次之,中外合作方式和外商股份制方式的比重相对较低(表2)。以此来看福建可以在外商投资金额的利用方式上进行改革,合理采用新的用资方式促进福建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投资 环境 。
表2:外资利用方式(按报表口径) 单位:万美元
年份 总项目 合同金额 中外合资企业 中外合作企业 外资独资企业 外商投资股份制
数(个) 项目数 金额 项目数 金额 项目数 金额 项目数 金额
2003 2274 477321 330 63373 18 6168 1922 403697 4 4083
2004 2277 537299 318 48124 16 3247 1942 477771 1 8157
2005 1988 595715 301 77223 24 20319 1663 496142 0 2031
2006 2162 782908 385 87666 10 15165 1764 678390 3 1687
合计 8701 2393243 1334 276386 68 44899 7291 2056000 8 15958
累计金额所占的百分比 11.55% 1.88% 85.91% 0.67%
2.5进出口总额
福建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形势好。美国、欧盟、日本、东盟、香港位列出口 市场 前五位;“ 台湾 ”、东盟、日本、美国、韩国位列进口市场前五位。其中,从“台湾”进口52.2亿美元,增长23.6%。其中,纺织服装出口较快增长,共出口66.3亿美元,增长29.2%;农产品(商务部口径)出口24.6亿美元,增长13.6%。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幅小,农产品进口增幅较大[5]。
福建出口总额自2001年的139.22亿美元增长至2005年的348.42亿美元,增幅2.5倍左右,但是所占的全国比重却由5.23%下降至4.57%;同样的,福建的进口总额从2001年的87.04亿美元增长至2005年的95.69亿美元,所占比重也由3.57%降至2.97%(表3),说明福建产品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滞后于全国产品进出口增长速度。还应加大福建的产品进出口率,增强福建 经济 的外向度,促进福建的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
据福州海关 统计 ,2007年1-11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超过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达67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其中,出口449.3亿美元,增长21.3%;进口221.6亿美元,增长14%。其中,11月份进出口值创 历史 新高,达70.7亿美元,增长24.9%,其中出口46.9亿美元,增长24.6%;进口23.8亿美元,增长25.5%[5]。
外商 投资 企业是福建省外贸进出口主力军,但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相对集中于it产业等,大型企业数量、产业链配套与珠三角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存在客观差距,出口的大项机电产品主要集中液晶显示器、电脑等it产品,一旦国际市场it产品出现波动,将对福建省进出口影响较大,且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幅相对较低,整体外贸形势的稳定性有待加强。
表3:福建进出口总额以及占全国比重 单位:亿美元
年份 福建进口总额 全国进口总额 比重 福建出口总额 全国出口总额 比重
2001 87.04 2435.5 3.57% 139.22 2661.0 5.23%
2002 110.28 2951.7 3.74% 173.71 3256.0 5.34%
2003 141.94 4127.6 3.44% 211.32 4382.3 4.82%
2004 181.32 5612.3 3.23% 293.95 5933.2 4.95%
2005 195.69 6599.5 2.97% 348.42 7619.5 4.57%
2.6地区生产总值
福建的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处于增长状态。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从2001年的651.11亿元到2005年增长到831.08增长幅度不大;第二产业从2001年的1803.5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3200.26亿元是2001年的1.77倍,增长速度迅速,2001年到2004年的增长幅度大致保持在300亿元左右,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第三产业从2001年的1618.2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537.59亿元是2001年的1.57倍,增长速度较为迅速。
福建省经济一直在高速成长之中。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6.4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01.6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1152元(图2),增长速度较快居全国前列。2006年福建gdp达7501.6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4%,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高出约2.7个百分点;人均gdp达21152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7%[4]。200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0.1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662元; 财政 总收入1284.27亿元;全 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4321.74亿元;进出口总额744.58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6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5元。
图2:福建省人均生产总值[4]
3基于海西福建台商 投资 环境 优化思路
海峡西岸 经济 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 台湾 ,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地区,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福建与台湾的产业对接、经济融合,着力先行先试,将使这一区域的独特优势更加凸显[6]。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否能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具有重要意义。
3.1福建投资环境优化措施
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基本态势和格局,在未来城市群和区域发展中,不断优化福建台商投资环境可采取的措施。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作为福建对台招商引资的第一层面,可以通过吸收利用外资,重点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宽国际 市场 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等方面迈进。我们将着力发挥福州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泉州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发挥莆田、宁德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6],
抓住港口、高速公路等 交通 设施不断改善的有利时机,利用外资重点加强水产品养殖加工、轻工食品、临海 工业 、 农业 产业化、、特色 旅游 业和为第一层面产业链发展配套的项目;发挥三明、南平、龙岩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要利用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联结与沿海通道,吸引外资发展 电子 信息业,开辟农业开放引资的成片示范区,发挥我省 地理 、气候的气势,引进优质高效的农、林、牧、渔业,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的改造提高。以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业的大力引进,适应我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促进资源转化,努力成为我省较具实力的开放腹地,壮大闽东北一翼和闽西南一翼,促进连片繁荣发展。
再分析台商投资中所体现的群体投资特点,一方面,这种集群性的投资使同产业链的台资企业之间在协调运作上非常顺畅,产业链运转非常的高效;另一方面,台资企业之间这种密切的关系带有某种封闭运转的特性,除了创造一些就业和 税收 之外,对当地经济的辐射与扩散效应较小;而如果盲目地引进产业链上全部环节的投资,除了会出现重复建设之外,也极易造成投资饱和,形成恶性竞争[7]。因而,面对台资企业的这种特性,在吸引台商投资时可以采取区别对待的作法和引导政策。对于本区域内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链比较脆弱的行业地区,如南平、三明、龙岩、莆田、宁德等可以采取吸引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台资企业形成产业群落或集群的做法,对台商投资企业予以行业性的投资优惠政策。而对于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产业链比较完善的行业及地区像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在需要利用外资及其技术、 管理 经验以加强产业链上某一环节时,则可以考虑实施项目管理,对来投资的企业进行个别管理和提供投资政策优惠。
3.2福建台商投资软环境优化思路
多年的对外开放时间证明,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
①清理并大幅度减少政府 行政 性审批,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可以采取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简化,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对外商投资 金融 、 保险 、交通 运输 、电信、商业、外贸、卫生、 教育 、 法律 咨询等外商投资重点产业中的限制类项目,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颁布出台的相关管理规定的要求,主动介入,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推进项目进展;对外商投资重点产业的重点项目,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全过程服务机制,审批、审核部门要做到先期介入认真会审,简化手续加快办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台资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加强与台商的交流,及时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多为台胞办好事办实事,扩大“零地招商”效应,促使台资企业不断增资扩产,上规模、上效益,使台商在福建地区得到更好的回报[8]。
②以放松或取消进入限制为重点,营造国内各类合法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对某些特殊要求的领域,可以提出相应的资金、技术、信用等方面的进入条件,但这些条件应适用于所有的潜在进入者。
③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与广东、江苏的省市比较,福建人才总量少,结构不合理,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较弱。从福建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 社会 发展的需要来改变与社会市场不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与经济发展计划、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和人事劳动管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地对院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作出 指导 。促进福建 文化 教育事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技术产权政策,鼓励和支持 人力 资本参与分配[9]。
④鼓励外商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向开发区聚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开发区作为吸纳外商投资重点产业的重要载体作用,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布局合理、开发实绩好和开发前景广阔的开发区,在用地、资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为鼓励外商投资重点产业和关联企业项目入区发展,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引导政策和灵活措施,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在项目用地方面,优先满足其用地需要,并在地价等方面予以优惠;在环境评价方面,外商可自行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环保部门应简化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在社会综合环境方面,有条件的开发区可实行“封闭管理、开放营运”,积极进行统一综合执法试点;在规范税外收费方面,有条件的开发区可实行“零费区”的试点。
进一步为台商来闽直接投资创造投资软环境,除了完善有关法规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外,还可以根据闽台的 历史 渊源和现实发展,继续加大台资企业来闽投资的鼓励力度。如争取符合条件的台资 银行 来闽设立代表处以至营业性机构,以鼓励台湾企业来闽投资;继续扩大办好台商投资区,积极而有指导地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优质劳力,如争取符合条件的台资银行来闽设立代表处以至营业性机构,以鼓励台湾企业来闽投资;继续扩大办好台商投资区,并借鉴广东东莞、江苏昆山的经验,在台商投资区建立台商子弟中小学校;借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经验,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有偿的岗位技能培训的专门机构等[10]。
4结语
总之福建 经济 要发展外商 投资 环境 要改善就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过去单纯的吸引资金向更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 管理 和优秀的人才转变;二是从过去注意引进加 工业 向引进高技术转变;三是从只注重工业方面利用外资向更多的发展服务贸易领域的合资转变。鼓励台商把资金投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环保产业、 教育 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传统产业及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投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我省产业结构的升级[11]。
参考文献
[1] 单玉丽.台资在大陆的区域布局[j].对外开放,2004,12
[2] sy沥青.福建概况[eb/ol].2007-03-24
[3] 林春回,胡日东.福建省利用台资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经济,2002,02
[4] 福建国际投资促进网.福建优势[eb/ol]./2008-5-14
[5] 许雪毅.1-11月福建进出口超670亿美元 同比增18.8%[eb/ol]./2007-12-13
[6] 黄小晶.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eb/ol].tu.p.cn/2007-03-08
[7] 张传国.台商大陆投资的产业集聚问题[j ]. 台湾 研究集刊,2005(3):528
[8] 集美优化投资环境 全力办好台商投资区[eb/ol]./2007-11-26
[9] 赖小琼,李欣.改善福建投资软环境的对策思考[j].博士论坛,2002,11
关键词:动静态;评价;节电工程
The use of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s of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project
Fang xiumei
Abstract: From the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Keywords: dynamic and static; evaluation; energy-saving projects
一、引言
现行的煤矿节电改造工程经济评价比较单一,最终可行性较差。评价应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进行。本着技术成熟、投资经济效益好为原则,通过综合评价后,对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技术改造工程才能上马。初期投资太高,经济上不合理,条件又受限制的不宜采用。以此评价或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二、动静态评价的基本内容
节电工程进行经济性评价或比较时,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时,这就分为了静态和动态分析法两类。前者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却客观存在,表现为资金随时间的增值能力,也就是利率,会影响到评价的正确性。但简单易行,投资和效益影响较小的工程项目适用。而动态分析法则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分析比较时,对实施全过程中有关资金款项都应考虑时间价值(按资金的时间价值规律,把资金和效益折算到同一基准年,再计算各项指标),然后评价或比较方案的经济性。为简便计算,常把项目完工年或使用寿命的末年作为基准年。
三、动静态经济评价法
1、静态分析法
企业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或比较时,常用静态分析法(投资回收期法、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法和年计算费用法等)。
1投资回收期法。它是以节能投资项目的全部净收益抵偿全部
投资所需的时间pt表示,即 Ci-Co)t = 0,式中:(Ci-Co)t―
第t年现金流入量Ci与现金流出量Co之差(万元);Pt―投资回收期(年)。该法适用节电项目投资的经济性评价。Pt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Pc时,即Pt≤Pc时,项目基本可接受。
2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法(抵偿年限法,追加投资偿还年限法),定义为:对比方案投资差额与年运行成本节约额之比。即Pa=(I2-I1)/(C1-C2)。式中:Pa―静态差额投资回收期(年);I1、I2―第一、二方案总投资(万元),且I2>I1;C1、C2―方案一、二年运行费用(万元/年),且C1>C2。当Pa<Pc(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说明方案二所增加的投资可在规定抵偿年限内偿还,故方案二优于方案一。Pc尚未作统一规定,取值3、5、7年都有。一般5年左右为宜。适用两个方案间的比较。
3年计算费用法。设各方案在基准投资回收期Pc内总费用以G∑表示,I为总投资,C为年运行费用,则有:G∑ = I+PcC。除以Pc,得在规定的抵偿年限内各方案每年的平均计算费用,以G表示则有:G=G∑/Pc=I/Pc+C(万元/年)。
此静态年计算费用分析法可用于多个方案比较,G最小的即为最经济。三个方案中总投资和年运行费用I、C值已知,若取Pc=7年,可算G值。若G3<G2<G1,说明方案三最优。
2、动态分析法
用动态分析法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规律,故现在的投资或效益(即现值)和其将来值是不相等的。假设现在的投资或效益(即现值)为 PV元,投资年利率(贷款年利率)为i(%),按复利计算,t年末的将来值F便为F=PV(1+i)t。
由投资现值、年利率,按复利计算,可算出第10、30年末的将来值。相反要把将来值折算成现值(即折现),或把将来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拿到现在考虑。即折现计算,把t年末的将来值折算成现值PV,即逆运算:PV=F/(1+i)t。根据利率i,可求得10年末、30年末的折成现值。
此分析比较常引用现值系数f这一概念(定义从1到t年,每年1元钱的现值的相加总和值),即f=1/(1+i)+1/(1+i)2 +•••+1/(1+i)t。为简便,将两边乘以(1+i),则有(1+i)f=1+1/(1+i)+1/(1+i)2+•••+1/(1+i)t-1。上两式相减,并整理可得(该现值系数f又称现值因子或偿还因子)f=[(1+i)t-1]/[ i(1+i)t]。
节电等技术改造方案经济性评价或比较时,常用净现值法、内部回收率法、总费用现值法及最小年费用法几种。
1净现值法。指节能投资项目等技术方案在计算期m+n(建设期年限m与经济使用期年限n之和)年内发生的全部收入与支出的差值,按一个预定的利率i逐年分别折现为项目开始年的现值(称净现值NPV),NPV=(Ci-Co)t •(1+i)-t。式中:NPV―净现值(万元);m+n―计算期(建设期m与经济使用期n之和),年; i―年利率或折现率(%);(ci-co)t―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i与现金流出量co之差,万元。净现值NPV>0时,说明收入大于支出,经济效果好,方案可取。该法适用于节电项目投资经济评价。
2内部回收率法(又称内部利润法或内部收益率法),它指节电投资项目在计算期m+n年内净现值NPV等于零时的内部回收率(内部利润率或内部收益率)IRR的值,NPV= (Ci-Co)t •(1+IRR)-t= 0,其中:IRR―内部回收率(%)。 现以IRR值与规定的年利率或折现率i相比较,若IRR≥i,说明项目经济合理。多方案比较,IRR值越大越好。
3总费用现值法。指设备的总投资和经济使用期的运行费用均按照资金的时间价值规律折算到经济运行期第一年的总费用PVT。当多个方案比较时,总费用现值PVT最小者为最可取方案。PVT=IZ+CPV;Iz =It(1+i)m-t;Cpv = Ct(1+i)m-t + Ct[1/(1+i)t-m]。式中:Iz―折算到运行第一年的设备总投资(万元);m―施工年限(a);It―第t年的设备投资(万元);Cpv―运行费用(电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等)现值,万元;Ct―第t年的年运行费(万元); t―从工程开工算起的年限(年);n―经济运行期(年)。
当年施工、竣工,并投产项目。第式可写成Iz=It=I。,若在经济运行期内每年运行费用是等额的,且均等于C。二式又可简化为Cpv=Cf。求f时,式中的t应以经济运行期n代替。这两种可改写为:PVT=I+Cf 。式中符号的意义与前式相同。
现用总费用现值法比较前三个方案。设项目当年完工并投产,且每年的运行费均为等值(设年利率、设备经济运行期已知),f = [(1+i)t -1]/[i(1+i) t]。再计算PVT值,出现PVT3<PVT2<PVT1,说明第三方案最经济,与前述静态年计算费用法的结论相同。
4最小年费用法。节电投资项目方案从开始施工到结束年的所有投资,用规定的年利率折算到基准年,把它平均分摊到项目经济运行期的每一年,再与年运行费用相加(年费用)。各方案相比较,年费用最小的为最经济方案,故称最小年费用法。公式可由总费用现值法各项除以现值系数f得出,即NF=PVT/f=(Iz+Cpv)f⇒min。式中:NF―一年费用;其余符号的意义同前。
当年施工、完工与投产项目,IZ=I;若在经济运行期内每年的运行费均相等,则Cpv=Cf ,在上述情况下,又可改写为:NF=I/f+C。显然,最小年费用法和总费用现值法是一致的,不论采用哪种方法,计算的结论应相同。
四、结语
节电技术改造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必须要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关键还有经济性的全面分析比较和评价,保障其合理性。对小型改造项目,可直接采用静态投资回收期法,反之宜采用动态总费用折算现值法。
参考文献
1、吴水澎等.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产品;客户满意度;测评;动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141-04
Dynam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od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Network Economic Environment
TU Zhishou
(School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
Abstract: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etwork products’ uniqu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builds up dynamic analysis mod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in the network economic environment for by using AH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the Markov method.
Key words: network economy; network products; customer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dynamic analysis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全新的网络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了。网络经济是一种全球化、信息化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同时,在网络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更具有可选择性,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使得市场快速多变。客户化、小批量、多品种、快速交货的生产要求不断增加,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和应用更加剧了市场的快速变化。网络经济是借助于网络产品来运作的,[网络产品不同于传统的实物产品而普遍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2 网络经济相关理论
网络经济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IT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以网络为载体,以电子商务为表现形式,以第三方为保障,实现信息、资金、物质的流动,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1]。网络企业和网络产品是网络经济环境下主要的经济表现形式,与传统的企业和产品相比具有特有的经济特性。
2.1 网络企业及其特点
网络企业是综合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手段,对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思想进行了全面改组和重构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态,是一种智能的、虚拟的、金球化的、计算机控制下的复合性企业,是一种动态的、快速学习型企业,具有以下特征[2]:
(1)全球化。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也一种是全球化经济,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和时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网络企业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与供应商、商、顾客及合作伙伴进行联系,其经营范围是全球性的,其资本、管理、人才和各项资源都来自世界各地。
(2)敏捷性。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广泛使用,企业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出反应。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识别新的产品需求,把产品推向市场,实施新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控制库存和分销等。[网络企业依靠反应迅速、自我适应和调整能力强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3)虚拟化。虚拟是网络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指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以资源为核心,为实行特定的企业战略目标,依靠信息,通过一种网络式的联盟,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虚拟企业由于仅保留企业中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虚设或省略,借助灵活的运营机制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充分利用资源。
(4)灵活性。网络企业是不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组合,通过这种组合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除了上述特点外,网络企业还具有知识性、智能化、学习型组织等特点。
2.2 网络产品及其特点
网络经济是借助于网络产品来运作的,网络产品是由网络节点和网络连线交织而成,包括构成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产品及其服务。网络产品与传统的实物产品相比有着其特有的属性[3]:
(1)网络外部性
网络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和正反馈性,网络消费者越多,网络的价值越大,网络需求也就越大。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产品或服务的网络价值比其自身的价值更加重要。根据梅特卡夫法则,网络产品的价值与联网的消费者数的平方成正比,每一个新上网的消费者都因为别人的联网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交流机会。
(2)易变性及公共物品性
由于网络产品主要是由比特[注:比特是信息单位,由英文bit音译而来。]
组成,其制造商在售后会失去对产品真实性的控制,即消费者在购买了网络产品后,可以对其进行修改、组合等,从而改变产品的原样,使得按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制定产品成为可能。同时,网络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可以同时被多个人使用而不会影响其他人的利益。
(3)经验性及信任性
网络产品是一种经验产品,在使用之前,消费者很难判断其真正价值,只有在使用过或服务后消费者才知道他们的性质,质量好坏。同时,网络产品又是一种信任产品,消费者在使用网络产品时可能缺乏相关的知识而导致消费者即使在使用过该产品后也无法判断其质量的好坏。因此,消费者必须依赖外部和个人信息才能更好地了解网络产品的质量。
(4)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性
网络产品是以知识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多个技术人员的协作,因此网络产品通常具有一次性高成本投入、低成本多复制的特性。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的成本结构使网络产品追求高产量,网络产品的产量越多,其平均成本就越低。
(5)锁定性
在网络经济时代,当从一种品牌的技术转移到另一种品牌的成本非常高时,消费者就面临锁定。当消费者最初选择了某种网络产品,[并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学习、实践,并达到相当熟悉的程度,此时即使他面对一个可能更好的网络产品,也不会轻易地接受,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锁定效应”。
3 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产品的种类繁多,客户的可选性很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何才能留住老客户、挖掘潜在新客户,是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如何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要设计客户完全满意的产品是很难的,因为客户的需求变化大,在网络产品的生存周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维护和升级。网络产品的客户满意度主观性强,带有客户的偏好,同时,客户的需求差异性大,提高客户对这些满意度驱动要素的感知,从而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最终提高网络企业的效益。
3.1 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测评的意义
通过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可以确定客户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从而可以赢得和保留老客户,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吸引潜在新客户,开拓新的商机。同时,还可以测评网络企业过去与现在经营管理水平的变化,分析竞争对手与本企业之间的差距,了解客户的想法,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明确客户的需求与期望;检测企业的期望,以达到客户满意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利于制定新的质量或服务改进措施,以及新的经营发展战略与目标;明确企业在今后应该做什么,是否应该转变经营战略或经营方向,使之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可以帮助网络企业提高整体绩效和能力,引导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企业的所有者、消费者、生产者、供应方和社会增加价值,有利于网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作为网络产品而言,一般都能完成客户所需的任务,而且网络产品的功能基本都能达到要求,但是用户在使用中,常常提的问题是不符合工作习惯,或者是用户界面不友好,使用帮助不完善,或者是由于误操作带来的异常表示不满。所以网络产品的满意度指标体系主要应包括这些主观评价因素。同时,建立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由客户来确定测评指标体系”是设定测评指标体系最基本的要求。要准确地把握需求,选择客户认为最为关心的测评指标。
(2)系统性原则。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指标之间应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与评价对象和目标相适应;应该选择代表性强的指标。
(3)充分反映网络产品特性的原则。网络产品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具有网络外部性、公共物品性、经验性、易变性、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以及赢者通吃等特点。在建立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必须充分反映网络产品及网络企业的这些特点。
(4)可测控的原则。满意度测评会使客户产生新的期望,促使企业采取改进措施。但如果企业在某一领域无条件或无能力采取行动加以改进,则应暂不采用这方面的测评指标。同时,指标体系应符合客观实际,客户满意度测评的结果是一个量化值,因此设定的测评指标必须易于统计,便于操作。
此外,设定测评指标时还需要考虑竞争者的特性。
3.3 网络客户满意度概念模型
网络产品是通过客户对其质量、服务及企业品牌形象感知,形成价值感知,价值感知则进一步形成客户的满意度,再由客户的满意度进一步产生客户抱怨和客户忠诚度。客户抱怨会导致客户流失,客户忠诚会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3.4 网络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产品的多维属性满足用户需求的一个综合指标。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使用某种网络产品后,感到需求满足的一种状态,客户满意度的强弱本身是一个模糊性概念,主观性较强,而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又是多维的,概括起来集中反映在网络产品质量(V1)、服务质量(V2)及网络企业品牌形象(V3)等方面。由于客户期望、客户对质量的感知、客户对价值的感知、客户满意度、抱怨及忠诚均为模糊变量,都不能直接测评,需要对这些模糊变量进行逐级展开,直到形成一系列可以直接测评的指标,这些逐级展开的测评指标构成了客户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根据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网络产品特性,可建立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
根据网络产品的特性,属于网络产品质量感知的指标有:
用户界面(V11)是客户接触网络产品的主要途径,一个良好的用户界面会使客户对网络产品充满好感;使用效率(V12)是网络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效率的网络产品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同感;安全稳定性(V13)是指产品在持续操作时间内出错的概率,一个不稳定的产品是不会得到用户的满意评价的;个性化(V14)是指用户在操作时的方便性,对用户是否友好;价格因素(V15)是客户根据产品特性所判断的“物有所值”的程度。
属于服务质量感知的指标有:兼容性(V21)是指网络产品可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的能力,在不同产品间的兼容会使用户对兼容性好的产品满意度高;易维护性(V22)是指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用户的需求会不断变更,能否根据用户要求做出快速维护也是让客户更满意的方法之一;升级服务(V23)是使网络产品能更好满足需求的一种方法,升级会给网络企业带来新的利润,但客户对升级的投资也有自身的考虑,太大的投资会让客户不满意;文档资料(V24)是网络产品很重要的一部分,用户对网络产品不理解的地方全通过文档来了解,所以好的文档可以使用户快速明白网络产品操作方法和正常的操作步骤。
企业品牌形象感知有:企业经营理念(V31)、企业文化(V32)、企业价值观(V33)及企业信用(V34)等。
4 客户满意度动态分析评价模型的构建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很多,评价客户满意度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测评出各指标的权重及客户满意度的现状, 然后再采用马尔柯夫预测法可以动态分析出客户满意度的变化趋势。
4.1 评价集的确定
在满意度测评过程中,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需要量化才能进行比较和评估。同时,客户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具有主观判断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可将客户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五等级,用向量表示为:G={G1,G2…G5}对每个指标提供5个等级,对每个等级赋以分值,如表1所示。
在进行结果处理时,对不同用户的评分结果乘以不同权值,因为网络产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网络产品需要用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当然权值的设定要根据具体的网络产品来定义,不同的网络产品权值不同。
4.2 权重集的确定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是多维的,但各因素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又是各不相同的。在客户满意度测评时,必须确定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对其进行定量化,得出各因素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可采用层次分析(AHP)法来确定出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权重集[4]。
根据模糊数学中最大隶属度原理可知客户对网络产品的满意度等级为:
mi=max(M)
因此,客户的满意度等级为Gi。
4.4 客户满意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可变因素很多,客户对网络产品的认识和使用,以及网络企业对其服务质量的转变都将会影响客户满意度的改变,可能会从满意转变为不满意、由不满意变为非常满意。根据网络产品和网络客户的特性,及相关资料整理可得网络产品客户满意度测评等级转移概率表(如表2所示)。这种变化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运用马尔可夫预测法动态分析其变化趋势。
马尔可夫预测法是根据当前状况预测将来各个时期变动状况的一种预测方法。当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存在着转移概率,并且这种转移概率可以依据其紧接的前一种状态推算出来,与该系统的原始状态和此次转移前的过程无关[6]。因此,运用马尔可夫预测法,离不开转移概率和转移概率的矩阵,由转移概率组成的矩阵就是转移概率矩阵。设时间t之后评价指标Vij评价的客户从等级Gk转移到等级Gt的概率为Pijt,可得到Vi在时间t之后的模糊转移矩阵为:
4.5 客户满意度动态分析评价模型的管理启示
该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以及马尔柯夫预测法,建立了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动态分析评价模型。该模型既能测评到当前客户对某网络产品满意度的现状,又能动态地分析并预测出客户对某网络产品满意度的变化趋势,这符合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和网络产品的特点。通过该模型的运用,可以让网络企业及时发现所生产的网络产品存在的问题和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还可以预知将会影响网络产品客户满意度的因素,这样网络企业就可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方式、重视企业品牌形象,从而可以不断提升网络产品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可达到留住老客户、挖掘新客户的目的。
5 结论与启示
综合上述建立的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图1)和网络产品客户满意度测评表(表1),并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统计其调查结果,结合层次分析法可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客户满意度模糊综合分析可推算出当前网络经济环境下客户满意度的等级。在此基础上根据网络产品客户满意度测评等级转移概率表(表2)和马尔可夫预测法可得知下一个时间段的客户满意度等级。该模型具有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特点,既能测评出某时刻客户满意度现状,又能动态地预测网络产品下个时刻客户满意度,对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决策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薜伟贤. 网络经济效应及测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2]张继肖. 网络企业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
[3]张帆,刘新梅.网络产品、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和数字产品的特征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8).
[4]李立莉,叶柏青. 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模型[J].交通技术与经济,2005(3).
[5]连漪,王加灿.市场竞争下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的应用研究探讨[J].江苏商论,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