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33: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会计实务要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核算;预算;资金管理
1 财会机构搭建
1.1 组织架构建设
财会部的组织架构建设应与部门职能相适应,财务会计部主要工作职能包括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税务管理、票据及档案管理等。在人员配备上,考虑企业内部控制,防范风险要求,要注意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比如:出纳人员与核算、档案管理人员不得兼岗;印鉴保管、支票保管相分离;会计人员与审计人员分岗等原则。
1.2 人员配备
财会部门从业人员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有相应的上岗资格。对于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进行能力、品质双方面的详细要求,子、分公司或办事处的财务负责人往往实行上级机构委派,由上级机构进行垂直领导,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并与薪酬挂钩。
1.3 人员专业培训
财会人员到岗后,应结合公司实际工作组织专业培训。并对工作实务细则进行详细讲解,强调财经纪律,明确岗位职责与分工。随着工作的有序展开,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应该常态化,定期化,可以采用自我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财会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1.4 软硬件安装调试
财会部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档案保管场所、带锁文件柜及保险柜、验钞机、装订机等常用设施,其中档案室与保险柜还应该考虑防盗安全等因素。档案室建立管理制度,不允许随意出入,调阅档案需要办理登记审批手续,并作纸质书面记载。财会人员按人配备专用电脑,并安装调试财务核算系统相关软件,同时安装防火墙与杀毒软件。
2 核算制度的建立
2.1 企业会计制度的草拟
国家出台了统一的会计制度,但在会计估计、计量与核算方法上很多需要企业自主选择与确定。并且为保证核算口径的一致性,这些标准一旦确定往往不能随意变更,所以需要企业财会部门在筹备期就深入思考,仔细研究企业的经营特点,秉承谨慎原则,合理地计量收入与成本。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
2.2 相关核算科目的建立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后,按具体细则,企业需要在国家统一的核算科目中选择适用的会计科目进行建账。一级会计科目即总账科目必须符合会计制度统一要求,进行选择启用,明细科目可以按企业需求自行设计,并按不同要求进行层级的细分,同时选用适用的编码规则对各层级科目进行编码,确保编码总体设计统一性,与单个科目编码的唯一性,便于后序进行系统设置。
2.3 系统设置
包括操作员权限设置,密码安全设置,系统内核算部门、总账、明细账设置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对系统安全的重视,对操作员密码的安全维护,这是确保企业信息不外泄的重要手段。同时,软件核算系统里的部门设置不需要与行政部门设置一致,这里的设置往往是考虑企业管理需求。比如,成本管理中心与利润管理中心。过细的设置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与人力成本,过粗的设计往往不能完成企业管理的目的,平衡两者,合理规范,往往是优秀设计方案的基本思路。
2.4 报表模型的建立
筹备期需要建立的报表模型不仅仅包括国家财政部规定的会计报表,更多的是要考虑经营期实现企业管理目标需要上报的数据与信息所采用的内部管理报表。在建立报表模型时,有二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报表模型的适用性与目的性;另一点是如何利用软件系统功能,实现账务系统与报表系统的关联,自动抽取报表中的数据,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减少差错问题的产生。各类报表在正式报送前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核对,保证数据真实、准确,报表间的钩稽关系正确。同时必须确保报表的报送时间,确保数据及时性、有用性。
3 预算管理
3.1 预算额度管理
为节约开支,提高投入产出,新筹单位的所有费用开支(包括筹建期费用)应纳入预算管理。筹建期初始,财务会计部需要按各单位实际需求计算汇总拟定预算草案,上报企业管理层。经管理层讨论通过后,财会人员按批示内容对预算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后的预算指标下发各预算执行单位参照执行。
财务会计部需要做好预算的执行与控制事项,及时动态地监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执行偏差及原因,定期以报表形式上报管理当局,以供决策参考。
自筹建初期,财会部就应该宣导预算的严肃性,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开支,不得超预算;如有特殊情况需预算外开支,必须报经企业管理当局审批。
3.2 费用开支控制
要将预算管控落到实处,很重要的是严格审核关。对于每一笔费用开支,必须完成有效的审批流程,经过相关授权签批人签字同意。费用开支前,必须确认该笔开支是否在预算内,如无预算必须履行超预算签批程序。如在预算内,经办人必须取得真实反映开支内容的正规发票或相关票据,并填制报销单,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其中大额开支需按有效授权单独审批。实行预算归口管理的开支项目,还必须经归口管理部门签署意见。
4 资金管理
4.1 账户开立
企业筹建期可以先开设一个临时银行账户。账户开设后,应及时购买支票等银行票据,保证资金使用的需要。银行票据使用时需做好记录,详细登记每次购买的起讫号码,票据领用人、付款单位名称、付款金额、出票日期等要素,作废的银行票据需剪号登记。
4.2 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为完善内控,降低风险,企业应明确现金、银行存款由专人管理,日清月结,并建立定期稽查、现金盘库制度。应结合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细则明确现金支付范围,禁止坐支,严禁违纪挪用的现象。资金量大的企业建议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按日上报资金报表。
财会部要根据企业运营情况,汇总编制资金计划。并根据资金实际占用情况和资金使用动态,及时办理资金筹措、调度和清偿工作,并考核资金使用效果。负责汇总、分析、编制公司资金来源运用表和差异分析报告,并定期上报,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行。
企业正式营业后要注意及时刻制印签章,包括部门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现金银行收付讫日期章。印签章的领用要有领用记录,并由专人放入保险箱保管。银行预留印鉴更要实行分人保管,以便降低风险。
需要使用网银的企业,还须注意付款和复核分人管理。按金额大小设置不同层级的授权。要求网银使用者妥善保管网银盾,定期更换密码。对使用网银的电脑安装防火墙及杀毒系统。
5 税务管理
5.1 税务登记
新设机构财务会计部应在新设机构取得营业执照后积极办理税务登记。
企业应按属地原则去相应的税务机关办理开户登记事宜,并请税务经办人员进行税种核定,以便及时申报缴纳。
5.2 发票管理
办税财会人员应按税务管理办法及时申购发票,并按份清点,在开票系统内进行发票分发。并严格发票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视同现金进行管理。对发票的开具、作废、缴销均按有关规定办理,并登记明细台账。严禁虚开等违规事项的产生。
6 档案管理
筹建期会计档案与其他会计档案一样,均须按国家财政部及档案局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装订存档,做好财务资料、文件、记录的整理、保管和定期归档工作。按规定的年限进行保存。调阅、外借均须按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为确保档案的使用价值,财会档案必须真实、完整、规范。
在这一环节中,非常容易忽视的是电子档案的建立。随着各单位电算化核算的普及,传统的手工档案保管往往已不能满足需要。现代财会部门必须着眼现实与未来,及时地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既是对数据安全的备份保证,也能确保未来大数据分析的需求。
【关键词】会计事务;企业单位;企业管理;会计管理
对于企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处理好会计事务是企业单位良好运转的有效保障。在新时期,会计工作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核算工作,会计工作者需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企业单位的会计事务管理体系也要逐步建立起来,使企业事务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转。
一、会计工作内容
1.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会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都发生了一些转变,并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企业制度管理系统中。会计工作有必要向一个更加科学的方向走,从而适应现代企业在制度上的要求。为了在企业中推行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会计人员必须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并将之运用到会计工作实践中去,尤其是会计工作中的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方面的科学方法。
2.落实经济责任制。在现代企业中,只有落实经济责任制才能调动企业内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率,从而让企业的经济效益迈上新的台阶。会计的工作就是设计出适应企业内部财务考核的指标,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而对于不同劳动岗位,制定出不同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平衡职工的劳动所得。
3.提高经济效益。在国有企业资产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这个方面会计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资本金制度,使投资资本全部透明化,这样能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企业中的各项事务都是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考虑因素,会计工作应为实现盈利水平增长而努力。
4.改进核算方法。会计工作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算的手段,因此核算方法是会计工作中最核心的技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会计工作中来,对于提高核算精确度以及提升核算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能使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从繁重的工作中抽离出来后能集中精力完成好管理工作,使会计工作的质量提高。
5.建立科学信息披露制度。企业单位中的各种经济金融信息都是由会计部门提供,这些信息有的是机密信息,有的可以公开。会计工作者就要权衡好这样的工作,对于机密信息实行保密政策,而对于可以公开的信息要建立科学的信息披露平台,使信息的曝光率达到企业需要的水平。
二、会计工作管理
1.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核算究其根本就是利用所制定的核算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处理过程规范化。当前通用的核算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核算制度受制于财政制度、核算制度按部门区分、核算制度定制死板等。这些问题使得会计核算缺乏独立性并丢失客观性,另一方面是会计信息不能横向比较,而死板的制度使得基层单位不能按照自身特点进行自主设计。
会计核算制度需要一个能够广泛使用的准则,这个准则的建立能使所有的基层单位统一、全面、系统化地完成核算工作,其规范性与指导性是科学核算体系的必备条件。
2.管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作为会计核算的最终目标,也是核算工作的结果。会计信息的内容包含了国有资金的变化情况以及资金来源情况,而会计信息的服务方向除了服务于国家的直接管理还要服务于各经济部门。
当前的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相互之间无联系以及会计信息部门管理不合理等现象,如果在社会范围内统一管理会计信息,并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中心会使这些不合理现象得到改善。会计信息中心会提供收集、分析、处理会计信息这些工作,使各行业各部门都有统一的信息渠道,这样能够促进经济的宏观调控。
3.管理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包括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会计人员的资格认定、会计人员的业绩考核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保护四个部分。管理会计人员这项工作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这个过程是必须重视的。
4.管理注册会计师。近几年来,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发展壮大,他们在会计验证、咨询及培训方面发挥了很大的功效。随着企业制度改革,从前集中于外资企业的注册会计师将会向国营企业中发展。一个合格的注册会计师才能完成企业审计咨询的工作,因此管理注册会计师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管理注册会计师分为资格认定、事务所管理、设计程序管理以及咨询程序管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注册会计师所制定的报告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因此在管理注册会计师的相关事宜上有很高的要求。
三、结语
企业单位中的会计事务是非常繁杂的,但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的命脉,企业财务状况良好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会计事务的管理需要更加深入和规范化。将企业单位的会计事务做到没有缺漏,企业的前景将是不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1]李昕.关于企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0(22)
[2]李淑荣.浅析创新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途径[J].才智,2011(30)
[3]李祖财.浅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1(20)
[4]李兆曦.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财务水平,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问题;实务;对策
0 引言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起步发展较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真正的开始发展。随时时间的推移,会计电算化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软件以其便捷性的优点得到推广。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找出会计电算化业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对会计电算化实务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1 当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计算机知识不全面;内部控制存有漏洞,难以保证数据信息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1.1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
由于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快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和意义。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也发展了几十年,但是还是有部分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仅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企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提供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为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服务。同时,企业在会计软件的更新维护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支持力度不够,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建设及网站建设的缺乏全面的统筹,不利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2 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计算机知识不全面
企业内部从事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工作人员,都是做专业的财务人员出身,比如报税人员、出纳、会计等,他们经过短期的培训上岗,只是掌握了专业的会计知识,精通核算,缺乏计算机应用操作的基础知识,不能解决计算机日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电脑系统出现问题,他们不能及时解决,耽误工作。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又没有会计方面的知识,所以在企业中缺少既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复合型的人才。
1.3 内部控制存有漏洞,难以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企业内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计算机系统对整个企业的账务进行集中处理。传统的会计内部的监控关系、责任范围发生改变,所以需要建立新的内控制度来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另外,由于会计信息化系统处在网络环境下,可能会受到非法攻击,导致企业内部信息的泄露,所以,要采用计算机安全技术来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
1.4 基础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
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基础及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基础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一套十分完善、全面以及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策略,还必须具有完整、格式规范的数据。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核算规程是不是规范合理,会计制度是不是完善,基础的会计数据是不是精确、完整等。采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事先设置好业务的操作流程,所以要求数据的输入以及相关的业务都规范化进行操作,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顺利进行。所以,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中,会计数据的精准性及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如果会计数据不精准、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时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
2 解决当前会计电算化实务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会计电算化思想认识
由于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没有足够的认识,认识比较狭隘,所以要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的认识。采用会计电算化处理财务数据,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及时性与准确性。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并且存储时间很长,数据处理的速度快、准确性高,并自动运算和处理,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工作效率,为企业管理及时提供准信息,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二,集中化与自动化。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只有数据录入采用手工的工作方式,其他部分的工作均由财务软件自动按程序运行,尤其在处理会计信息时,集中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另外,计算机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重复记录。
第三,规范化与标准化。由于会计软件的功能较完善,符合国家的《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在从数据输入及输出、登记会计账簿、填制会计凭证、编制财务报告等方面都更加标准。第三,信息存储的科学性和电子化,
会计档案等资料的保管非常重要,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等信息的保存和备份数据非常容易,并且方便数据的检索。
2.2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操作水平
目前,企业内部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计算机的操作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会计知识,对于计算机只能简单应用,不能处理较复杂的计算机故障,不能应对一些突发状况。因此,要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需求,编制制定培训的内容,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另外,还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选派人员进修,全面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2.3 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会计电算化保障能力
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用计算机系统处理业务及相关的数据,因此对于基础性的工作要求很高。第一,对于会计信息的输入、整理方面都有规范化的统一要求,为了使电算化处理能够高效的进行操作,需要会计信息数据输入的格式规范,并且要有规律性,输入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信息应当以代码化为标准,代码规范,原始信息准确无误,符合网络环境下的硬件与软件要求,并且要和财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相符合;第二,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程度,根据岗位职责及职位高低的不同,设置程序密码,一定要明确规定计算机设备维护、信息保管等方面的职责,保证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高度统一。第三,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依托,所以一定要做好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的维护、升级工作,保证财务软件的及时更新,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2.4 加强基础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作用发挥
加强财务系统的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务数据的精确性。
管理人员要引进现代的先进管理办法,具有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不断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会计电算化的近期及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组织工作人员落实计划内工作,调整会计以及整个企业内部的机构人员设置和岗位分工情况,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的目标要求。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所以会计电算化要求财务数据的规范及标准,在输入电脑中时,采用代码,方便电脑对数据进行集中的处理。一定要注意使用的代码和财政部中规定的相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中一致,发挥网络的优势。另外,还要求工作人员工作中认真负责,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奖罚结果直接和工作挂钩。另外,还要定期复制拷贝全部的电算化信息档案,进行储存及妥善保管,利于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管理的实现。
2.5 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安全程度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处于网络环境下,所以信息会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提高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的安全管理制度,电磁屏蔽财务系统中应用的计算机,采取措施应对电磁辐射。第二,工作人员采取分级授权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软件水平,让系统的在安全的环境中运行。第三,建立备份机制。对于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要及时备份,系统通过利用身份授权、信息加密存储和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方式,提高系统的网络安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
3 结束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但是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论述了企业电算化管理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及时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导致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正视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会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层次,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现代化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军.对高职,《会计电算化实务》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要素;调整优化
一、会计要素及其特征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会计核算内容的具体分类,也是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会计要素的特征:可认定性,指凡能列为会计要素的,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认定标准或规定;可计量性,指会计要素具备可用货币计量的价值属性;可分割性,指对会计要素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运用会计账户对各会计要素的量变情况进行记录和计算;相关性,指各种会计要素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各要素的存在都以相关要素为依托,各要素的量变必然引发相关要素的量变;可转化性,指经济业务的发生将会引起会计要素的变更,导致某一要素内各项目之间发生转化或者使原有的要素转变为另一种新的要素。
二、会计要素受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会计要素的各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资产要素方面体现在会计资产范围扩大,经济资源主体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的知识资产。负债要素体现在由于电子货币的出现,相关会计科目面临调整。所有者权益要素方面体现在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企业员工应被视为企业的所有者。收入要素方面体现在电子商务企业运作的特殊形式导致企业收入来源多样,引发数字商品的收入确认问题。成本、费用要素体现在随着企业逐渐采用电子商务形式运作,流通形式实现了“just in time”,实现了“零存货”,适时生产形式下的存货控制成了亟待考虑的问题。利润要素方面体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利润成为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且主要由智力资本创造,所以需对智力资本进行明确的确认和计量。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要素的调整与优化
(一)资产与负债要素方面
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使得无形知识资产日益重要,故企业的资产要素范围也应相应的扩大,应包括无形知识资产。同时,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功能,要求在会计科目中对电子货币予以相应的记录,需在“其他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下设立“数字现金”的明细科目来适应会计处理的要求,对于数字现金业务所引起的债权债务结算前所发生的折算,可先将其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处理。此外,随着数字商品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商品,需在相应的资产、负债科目增设“数字商品”这一科目进行核算。
(二)所有者权益要素方面
所有者权益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问题上。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存在争议。一方面,企业雇佣劳动者,取得了劳动者在雇佣期的人力资源所有权;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存在于员工个人人体,也可以说是由企业每一名员工所有。因此提出劳动者权益概念,作为所有者权益的扩充,意味着劳动者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来源,劳动者由于拥有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应在企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收入要素方面
收入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电子商务企业的收入确认上。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商品业务模式包括付费浏览模式、网上订阅模式、广告支持模式、网上赠与模式。付费浏览模式下,数字商品只是放在网站上供人下载,顾客只需交纳小额注册费。会计处理时,设置“数字商品”科目。企业为客户开辟下载渠道,视为企业提供劳务;客户支付注册费,视为企业劳务所得。企业为获取数字商品支付的钱,作为数字商品成本入帐。网上订阅模式下,企业提供影视娱乐节目、报刊杂志等并要求顾客付费,企业是销售方,取得销售收入,但由于企业拥有的只是网站上的一个版本,每次销售成立时,存货成本无法立即结转,故不能立即确认为收入。需先将这一笔钱放入“待处理数字商品”科目,到月末一次性处理,获得数字商品时,可计入“数字商品”科目下相应明细科目,到月末摊销销售成本。广告支持模式下,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获取消费者的点击。企业主要是赚广告商的钱,吸引广告商将广告放在其网站上,收取一部分广告费。收到的广告商付款做其他业务收入入账。网上赠与模式下,企业主要是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赠送一点商品给顾客以获得客户长久的购买欲,这一部分商品应该作为促销手段的一种,计入企业的广告费用支出。
(四)费用要素方面
费用要素的调整优化体现在“零库存”下的存货控制问题上。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减少存货风险,实现“零库存”。“零库存”是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适时生产系统,这一系统是对传统生产系统存货控制的冲击。传统的存货控制按照经济订货量原理进行,认为存货存储是必须的,存储成本存在是合理的,所确定的经济订货量水平是全年的存货采购成本和存储成本之和达到最低时的订货量(EOQ)。而适时生产系统追求库存达到最小,加快供应节拍,缩短间歇期,将商品损失降为零。
图1中订货成本线和存储成本线的交点向坐标轴左边移动,意味着经济订货量下降,说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存货控制。由于采用了适时采购,减少了供应商的数量,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减少了付款次数和材料检验次数,使存货的订货成本大大减少。同时,适时生产系统将存货的存储视为无效和浪费的行为,考虑到其机会成本及经济订货量下降等因素,存货的单位存储成本将会增加。
(五)利润要素方面
电子商务对利润要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智力资本的计量和确认方面。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价值已不在于拥有多少有形资产,而在于继财务资本、劳动之后的“第三资源”――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定义,普遍认同的有Klein和Prusak提出的智力资本是一种可以规范化,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以及Skandia公司提出的智力资本为企业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差两种。
智力资本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有卡普兰提出的平衡记分卡法以及适用于依靠R&D发展的企业采用的研究开发成果法和James Tobin提出的托宾q值法。鉴于平衡记分卡法的繁琐以及研究开发成果法适用的局限性,托宾q值法更为可行。此法最初是用于分析公司的资本投资,但是由于智力资本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因此可以从股票价格的变化上加以反映。q值是公司的市值(即股票市价与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乘积)和公司有形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托宾Q值计算公式:Q=公司市值/公司有形资产的重置价值。这个比值反映了市价中包含的,而资产负债表中没有的一部分智力资本。
四、结语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给会计要素带来极大的影响,会计要素的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与适应,鉴于目前尚未出现一套可遵循的标准方案,本文在此仅对需要调适的会计要素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Hudson W Intellectual Capital:How to Build it,Enhance it,Use it [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93.
2、刘曼路,凌春华.电子商务中的财务与会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许江川.论电子商务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四川会计,2000(9).
论文摘要:本文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力图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研究了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路径和改革指向,并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对构建先进性、职业性、科学性,特色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研究结论。
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构建新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打破学科性课程的约束,从“能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目标出发,以“学生愿意学、教师教得轻松、教学效果好”为原则,以制定课程标准为载体,优化、整合、建立能适应职业教育特色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本文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整合,以及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提出自己的看法。
1.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优化的基本要求
1.1 把握五年制高职的本质特征
五年制高职是属于初中后学制五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名“职”、字“五年一贯”是五年制高职的本质内涵。因此,在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应把握“职”字、认知“高”字,用好“五年一贯”。
把握“职”字。就是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应牢牢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培养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
认知“高”字。就是构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体现为“三高”特征: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线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主要是高新知识技术性教育,前沿性技术、知识掌握程度高,专业复合性强;教学模式上产学研结合程度高,教科研能力强。
用好“五年一贯”。与高中后高职教育相比较,五年制高职具有三个优势:一是“五年一贯”具有统筹安排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的系统优势,使中职和高职相贯通,既能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格要求,又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二是具有“年龄优势”,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只要正确引导,很容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现场、综合、反复训练”三大特点,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三是“门槛低”,是初中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社会性的特点,需要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系统构架。
1.2 把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特征
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会计专业知识本质上是国家财经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的掌握、解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具备较高的解读能力、理解能力、要运用能力。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型的专业教育路径,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建立在基本知识熟练把握的基础之上。
二是综合素质要求高。会计岗位是单位的财经管理层面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责任素质、协作精神、会计职业道德。
三是就业岗位群宽泛。在会计岗位群的基础上,也可以面向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岗位群就业,与财经类其他专业交叉性比较强,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既要有精度,又要有宽泛广度。
四是专业复合能力强。学生应具有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常见财经应用文和一般信函能力、会计电算处理能力、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力、财经制度文件阅读理解能力、会计岗位执行运用能力、对国际通行财经惯例的了解和初步运用能力等。
2.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路径
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最关键的是,对每门课程要明确三个要点:一是课程功能(课程性质 、培养目标);二是课程改革指向(改什么?怎样改?);三是课程教学任务(知识、技能、素质)。为此,我认为在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过程中应依据下列路径进行。
第一步是课程性质选择:是项目课程?还是学科课程?是以项目为主课程?还是以学科为主课程?技能训练为主?还是知识掌握为主?通过选择明确课程性质和特征。选择的依据是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地位和功能、知识与技能的融合顺序、与工作岗位的密切度。
一般来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基础的地位和功能,主要是为专业主干课程服务,“知识---技能”型融合顺序的,则一般是以学科为主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主干的地位和功能,与工作岗位的密切度高,“技能---知识”型融合顺序的,则一般是以项目为主的课程,可以作为项目课程开发。
第二步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向问题。即回答课程存在什么问题?明确改什么;课改的主要指向是什么?明确怎样改。
第三步是明确定课程新目标。即该课程教学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标准规定。我们认为确定某个课程的目标确定原则是“三以两体现”:以课程定位为基础,以专业从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高等”?“中等”?),体现课程改革指向,体现课程教学的总体任务。
第四步确定课程教学新内容体系。我们认为某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确定下列几个方面内容:
(1)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技能教学训练体系。(2)以认知为原则,建立分层的知识体系(基本知识、扩展知识、理论链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3)以职业从业基本技能构建技能教学训练体系。(4)实施方法与手段。(5)考核要求与质量控制。
3.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明确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后,如何优化整合,最关键的是明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我们认为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3.1 及时适应会计改革
面对我国会计改革,如何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适应之,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首要指向,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容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
3.2 知识系统与专业能力的融合
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适应高职教学的教学目标。
3.3 特色性问题
力求符合财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突出重点。
3.4 会计从业资格考核结合问题
将会计从业资格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建立不同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3.5 项目课程的开发领域问题
会计专业项目课程在哪一个课程系统或哪一门课程中开发,或某门课程的特定部分等,需要细致研究。我们认为,会计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中。
4.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
4.1.1 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因此,本课程的定位为:“一个认同、两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
一个认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问题,并通过认同,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四个目标:基础会计课程应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专业技术等四个教学目标。
4.1.2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由于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知识性、专业性理论太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重视会计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和把握,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与专业能力的训练的有机结合。(2)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的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选择性不明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3)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4)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弱,考核评价方式不易创新。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指向:(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知识把握、理论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相益结合的教学要求。(2)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4)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
4.1.3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1)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出纳岗位——会计记账岗位——会计理论和知识基础”等模块群设计教学单元,依据初级会计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基础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2)具体教学内容项目的选择和编排顺序一是按照“认知会计职业、训练会计出纳基本技能、理解会计专门方法、运用会计专门方法、记账员能力培养、初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3)根据会计人员岗位的工作需要,在学习该课程后,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参加“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4.2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2.1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知识教学目标是:在正确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能熟练处理小中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能认知大企业特殊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能会查找上市公司的特别业务的会计处理政策、制度、办法。
本课程的技能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从事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中小企业各会计岗位的会计事项处理。
4.2.2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目前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二是课堂教学的效果普遍较低。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日新月异,会计处理事项和处理原则含量膨胀,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作为教学内容已经无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急需解决的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优化一套适应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课改的主要指向是,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按照下列级次建立分层的知识体系:
必须熟练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小中企业为基础的日常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主体内容。也是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认知的扩展知识和技能,以中型、大型企业特殊的、非日常经济事项会计处理;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补充内容,可作选择的考核内容。
链接的知识和技能,以上市公司为基础的特别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政策、制度、办法。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提示内容,不做考核。
4.3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3.1 课程定位
《成本会计实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掌握中小企业日常成本计算和核算,技能目标是学生能运用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具备在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能力。
4.3.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目前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性强,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较差;职业教育的特征不明显,能力训练体系不足,与成本核算实务岗位工作任务有差距,项目特征不明显。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指向是依托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实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课程改造。具体讲,按照成本计算的难易程度和认知规律,根据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特点,设计七个成本核算教学活动案例引入成本核算项目,实现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项目主要有:(1)生产单一产品企业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是简单的生产单一产品企业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是成本核算、成本要素、成本核算基本流程、企业类别及特点等。(2)生产单一产品企业跨月完工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生产成本在完工成本与在产品分配的核算流程;知识点: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在完工在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 (3)生产两种以上产品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流程;知识点: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等。(4)品种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品种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品种法的特点、适应性等。(5)分批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分批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分批的特点、适应性等。(6)分步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分批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分批法的特点、适应性等。(7)成本报表信息与分析。案例引出成本报表的编制与信息分析基本流程;知识点:成本报表的种类、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成本报表信息解读等。
4.4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4.1 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形成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重要模块。其功能是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念,并加以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般记账人员提升为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预测、决策的能力。
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侧重体现资金角度的综合管理,但从目前五年制高职就业岗位要求看,短期内还不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队伍,因此本课程设计上针对一般会计岗位要求,而非直接培养财务经理,目的是让学生能领会财务管理要求,更好的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信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平台。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配合、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2)应当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管理活动的实际问题,具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4.4.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实务课程在职业教育范畴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的选择问题、教学难度与效果问题、能力训练的内容体系问题等。为此,我们针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对财务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一是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工作任务要求,重点以资金管理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建立基本知识、扩展知识、链接知识组成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知识结构。
二是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日常业务为依据,运用案例引导模式构建财务管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江苏职教网.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论文摘要:本文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力图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研究了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要求、路径和改革指向,并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对构建先进性、职业性、科学性,特色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研究结论。
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构建新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打破学科性课程的约束,从“能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目标出发,以“学生愿意学、教师教得轻松、教学效果好”为原则,以制定课程标准为载体,优化、整合、建立能适应职业教育特色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本文是以“能力本位”观课程论为主导,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优化整合,以及部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重组、整合与精选、凝练,提出自己的看法。
1.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和优化的基本要求
1.1 把握五年制高职的本质特征
五年制高职是属于初中后学制五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姓“高”、名“职”、字“五年一贯”是五年制高职的本质内涵。因此,在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应把握“职”字、认知“高”字,用好“五年一贯”。
把握“职”字。就是在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应牢牢把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培养生活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务。
认知“高”字。就是构建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应体现为“三高”特征: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线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主要是高新知识技术性教育,前沿性技术、知识掌握程度高,专业复合性强;教学模式上产学研结合程度高,教科研能力强。
用好“五年一贯”。与高中后高职教育相比较,五年制高职具有三个优势:一是“五年一贯”具有统筹安排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学的系统优势,使中职和高职相贯通,既能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格要求,又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二是具有“年龄优势”,入学年龄小,可塑性强,是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只要正确引导,很容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现场、综合、反复训练”三大特点,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三是“门槛低”,是初中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大众性、普及性、社会性的特点,需要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系统构架。
1.2 把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特征
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会计专业知识本质上是国家财经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的掌握、解读和应用,需要学生掌握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具备较高的解读能力、理解能力、要运用能力。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型的专业教育路径,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建立在基本知识熟练把握的基础之上。
二是综合素质要求高。会计岗位是单位的财经管理层面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责任素质、协作精神、会计职业道德。
三是就业岗位群宽泛。在会计岗位群的基础上,也可以面向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岗位群就业,与财经类其他专业交叉性比较强,要求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既要有精度,又要有宽泛广度。
四是专业复合能力强。学生应具有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常见财经应用文和一般信函能力、会计电算处理能力、财经情报资料检索能力、财经制度文件阅读理解能力、会计岗位执行运用能力、对国际通行财经惯例的了解和初步运用能力等。
2.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路径
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最关键的是,对每门课程要明确三个要点:一是课程功能(课程性质 、培养目标);二是课程改革指向(改什么?怎样改?);三是课程教学任务(知识、技能、素质)。为此,我认为在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过程中应依据下列路径进行。
第一步是课程性质选择:是项目课程?还是学科课程?是以项目为主课程?还是以学科为主课程?技能训练为主?还是知识掌握为主?通过选择明确课程性质和特征。选择的依据是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地位和功能、知识与技能的融合顺序、与工作岗位的密切度。
一般来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基础的地位和功能,主要是为专业主干课程服务,“知识---技能”型融合顺序的,则一般是以学科为主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专业主干的地位和功能,与工作岗位的密切度高,“技能---知识”型融合顺序的,则一般是以项目为主的课程,可以作为项目课程开发。
第二步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向问题。即回答课程存在什么问题?明确改什么;课改的主要指向是什么?明确怎样改。
第三步是明确定课程新目标。即该课程教学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的标准规定。我们认为确定某个课程的目标确定原则是“三以两体现”:以课程定位为基础,以专业从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指向,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为标志(“高等”?“中等”?),体现课程改革指向,体现课程教学的总体任务。
第四步确定课程教学新内容体系。我们认为某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确定下列几个方面内容:
(1)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技能教学训练体系。(2)以认知为原则,建立分层的知识体系(基本知识、扩展知识、理论链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3)以职业从业基本技能构建技能教学训练体系。(4)实施方法与手段。(5)考核要求与质量控制。
3.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明确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后,如何优化整合,最关键的是明确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我们认为五年制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指向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3.1 及时适应会计改革
面对我国会计改革,如何在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适应之,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首要指向,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容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两个方面。
3.2 知识系统与专业能力的融合
以认知和能力训练为核心,构建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体系,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有所创新、有所特色、适应高职教学的教学目标。
3.3 特色性问题
力求符合财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重构基础、反映前沿、突出重点。
3.4 会计从业资格考核结合问题
将会计从业资格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建立不同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3.5 项目课程的开发领域问题
会计专业项目课程在哪一个课程系统或哪一门课程中开发,或某门课程的特定部分等,需要细致研究。我们认为,会计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项目课程系统中。
4.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1 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
4.1.1 课程定位
基础会计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因此,本课程的定位为:“一个认同、两个基础、三个基本、四个目标”。
一个认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问题,并通过认同,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了解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两个基础:即本课程一方面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另一方面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三个基本: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四个目标:基础会计课程应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专业技术等四个教学目标。
4.1.2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由于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知识性、专业性理论太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重视会计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认知和把握,缺乏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与专业能力的训练的有机结合。(2)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的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选择性不明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3)学生学习难度太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4)教学方法单一,创新性弱,考核评价方式不易创新。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指向:(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知识把握、理论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相益结合的教学要求。(2)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4)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
4.1.3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1)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基本目标,彻底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以“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出纳岗位——会计记账岗位——会计理论和知识基础”等模块群设计教学单元,依据初级会计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基础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2)具体教学内容项目的选择和编排顺序一是按照“认知会计职业、训练会计出纳基本技能、理解会计专门方法、运用会计专门方法、记账员能力培养、初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逻辑顺序;二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3)根据会计人员岗位的工作需要,在学习该课程后,可以根据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参加“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4.2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2.1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的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知识教学目标是:在正确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能熟练处理小中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能认知大企业特殊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能会查找上市公司的特别业务的会计处理政策、制度、办法。
本课程的技能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从事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中小企业各会计岗位的会计事项处理。
4.2.2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目前财务会计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二是课堂教学的效果普遍较低。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日新月异,会计处理事项和处理原则含量膨胀,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作为教学内容已经无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财务会计实务课程急需解决的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优化一套适应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实务课程课改的主要指向是,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按照下列级次建立分层的知识体系:
必须熟练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小中企业为基础的日常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主体内容。也是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认知的扩展知识和技能,以中型、大型企业特殊的、非日常经济事项会计处理;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补充内容,可作选择的考核内容。
链接的知识和技能,以上市公司为基础的特别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政策、制度、办法。这是财务会计实务课程的提示内容,不做考核。
4.3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3.1 课程定位
《成本会计实务》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是掌握中小企业日常成本计算和核算,技能目标是学生能运用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具备在成本会计岗位工作的能力。
4.3.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目前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性强,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较差;职业教育的特征不明显,能力训练体系不足,与成本核算实务岗位工作任务有差距,项目特征不明显。
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指向是依托中小企业成本核算实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课程改造。具体讲,按照成本计算的难易程度和认知规律,根据不同企业的成本核算特点,设计七个成本核算教学活动案例引入成本核算项目,实现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项目主要有:(1)生产单一产品企业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是简单的生产单一产品企业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是成本核算、成本要素、成本核算基本流程、企业类别及特点等。(2)生产单一产品企业跨月完工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生产成本在完工成本与在产品分配的核算流程;知识点: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生产成本在完工在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划分方法。 (3)生产两种以上产品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案例引出生产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流程;知识点: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等。(4)品种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品种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品种法的特点、适应性等。(5)分批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分批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分批的特点、适应性等。(6)分步法的运用。案例引出分批法成本核算流程。知识点:分批法的特点、适应性等。(7)成本报表信息与分析。案例引出成本报表的编制与信息分析基本流程;知识点:成本报表的种类、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成本报表信息解读等。
4.4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优化整合
4.4.1 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形成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重要模块。其功能是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中的基本理念,并加以运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般记账人员提升为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及预测、决策的能力。
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侧重体现资金角度的综合管理,但从目前五年制高职就业岗位要求看,短期内还不能进入较高层次的财务管理队伍,因此本课程设计上针对一般会计岗位要求,而非直接培养财务经理,目的是让学生能领会财务管理要求,更好的做好会计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必要信息,同时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知识平台。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配合、综合协调能力,为做好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打下基础。(2)应当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等管理活动的实际问题,具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4.4.2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指向
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实务课程在职业教育范畴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的选择问题、教学难度与效果问题、能力训练的内容体系问题等。为此,我们针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对财务管理实务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一是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工作任务要求,重点以资金管理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建立基本知识、扩展知识、链接知识组成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知识结构。
二是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日常业务为依据,运用案例引导模式构建财务管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江苏职教网.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一、实习目的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通过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的学习,可以说对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
二、实习时间: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31日
三、实习地点:威海华地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四、实习部门或岗位:财务部
五、实习内容和过程
第一天上班,心里没底,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很多在学校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紧张的则是万一做不好工作而受到批评。
带我实习的前辈,他首先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然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他有问必答,尤其是会计的一些基本操作,他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说句心里话,我真的非常感激他对我的教导。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觉得收获也不小。在他的帮助下,我迅速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并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
第一天算是熟悉了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第二天,我按照上班的时间早早地来到单位,先把办公室的地板、桌椅打扫干净,然后又把玻璃擦了擦,第一项工作完成了,我满意的给了自己一个微笑。
王会计也准时来到办公室,他对我说,今天主要让我浏览一下公司以前所制的凭证。另外还要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向我介绍了一下相关知识,好让我能较熟练的掌握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1、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及要点;2、记账凭证的填写及审核要点;3、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及对账;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还好,其中有些是在学校已经培训过的,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所作的工作就是一边学习公司的业务处理,一边试着自己处理业务。
填制好凭证之后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简单,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不像在学校,错了还可以用刀片把它刮掉,在公司里,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比如说:
1.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子,这样才能作废。而我们以前在学校模拟实习时,只要用红笔划掉,在写上“作废”两字就可以了。
2.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间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在学校模拟实习时,对摘要栏很不看中,认为可写可不写,没想到这里还有名堂呢!真是不学不知道啊!
3.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的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而不能乱写,否则总帐的借贷双方就不能结平了。
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一丁点儿马虎,所有的帐都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师傅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这真是应了一句话: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
公司会计实践报告。实践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会计实践报告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学习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会计实践报告。
湖南康源作物有限公司是一家事业单位下属的小型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种苗和农药。每年的经济业务不是太多,因此财务室只设有会计、出纳各一名。该单位是采用电脑记账,采用的是三门财务软件。此次实践,我主要岗位是会计,因此主要实践了公司的会计科目及会计处理。同时对出纳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了解。在实践中,我参与了整个2到4月全部的会计工作,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有亲自动手。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事业单位会计流程,应前辈的教诲还认真学习了《公司法》、《税法》《会计法》,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类学校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三门财务软件的使用实践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会计实践报告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
1、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及要点;
2、记账凭证的填写及审核要点;
3、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及对账;
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
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
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更让我感到感动的是,领导让公司的前辈教会我处理公司的综合事物。例如营业执照的办理。税务登记的有关事项。一般纳税人的申请。以及如何进行企业合法节税的运用。等等。。。。。。
在这个学习和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这次实践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如何贯彻新的会计政策,新旧政策如何过渡,一些特殊的帐户如何会计处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一个月里用眼睛看,不懂的请教领导同事,让我对会计实践报告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解答,达到了这次实践的目的。除了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外,我还看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公司是如何运做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业务的过程,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企业的管理等等。另外我也看到公司存在的一些漏洞,例如内部控制情况,其中主要包括现金收支制度执行情况,公司在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方面也不容乐观。然而在现实的小规模私营企业这种情况可能普遍存在。 作为一名会计实务人员,通过这次实践也更加让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实务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拥有一颗上进心,进取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在其他时间多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向他人请教。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会计实践报告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的我们也要面临正式的实践了,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们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这次实践,让我学到了许多许多,无论是专业知识上,还是为人处世上,受益匪浅,感谢康源作物有限公司提供了这次实践机会。
学生会计实践报告
实践的这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xx级学生会计实践报告。比如说填制好凭证之后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像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不像在学校,错了还可以用刀片把它刮掉,在公司里,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比如说:
1.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子,这样才能作废。而我们以前在学校模拟实践时,只要用红笔划掉,在写上“作废”两字就可以了。
2.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常我们写字总觉得写正中点好看,可摘要却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在学校模拟实践时,对摘要栏很不看中,认为可写可不写,没想到这里还有名堂呢!真实不学不知道啊!
3.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的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帐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帐名称,而不能乱写,否则总帐的借贷双方就不能结平了。
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一丁点儿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帐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所有的帐都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结帐最麻烦的就是结算期间费用和税费了,按计算机都按到手酸,而且一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复查两三次才行。一开始我掌握了计算公式就以为按计算机这样的小事就不在话下了,可就是因为粗心大意反而算错了不少数据,好在王会计教我先用铅笔写数据,否则真不知道要把帐本涂改成什么样子,
这真是应了一句话: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