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8篇

时间:2023-10-16 09:49: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篇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方法僵化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1.风险管理意识不到位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不到位是很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风险管理意识落后导致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走入了误区,影响到了财务风险管理效果。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之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很多企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与时俱进地树立起来正确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的落后主要表现在没有平衡好财务风险与企业扩张之间的关系,财务风险意识没有深入人心,从而使得企业在扩张中出现风险失控,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风险管理方法效果差

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效果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拖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效果。目前很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比较落后,效果很差,举例而言,主观判断、静态分析等方法非常常见,但是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很难全面把握财务风险状况,更不用说能够制订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的风险管理策略了。企业风险管理方法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的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薄弱,如何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已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

3.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的不足,上文已经谈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本身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很难确保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因为没有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少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基本上处于粗放状态,工作的开展比较随意,带有浓厚主观色彩,很容易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的滋生埋下了隐患。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针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问题,本文依据财务风险管理一般原则以及流程,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要想做好,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树立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基础,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根据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能够做到风险管理意识的深入人心,进而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观念保障。从具体的风险管理意识内容来看,就是要树立起良好的筹资意识、投资意识等,良好的筹资意识要求企业优化筹资结构以及筹资规模,良好的投资意识要求企业处理好投资风险以及投资收益,引导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2.完善风险管理方法

在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完善方面,企业需要在风险管理方法方面不断创新,引入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将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作为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立足点,改变目前风险管理方法落后的局面。从具体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来看,关键是要引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例如模糊分析、层析分析等等,借助于这些更具效度的方法来准确把握财务风险,制订有效性的风险应对策略。

3.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篇2

关键词: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管理职能

中图分类号:F276.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28日

一、引言

风险管理起源于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美德等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基础知识的扩充和深化研究。丁香乾和石硕针对现代项目风险管理体现出的扩大化和复杂化特点,对层次分析法这一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一种针对项目风险评估中多指标、多方案的综合比较和选择问题的解决方法。张琴和陈柳钦对全面风险管理的经典著作进行了评述,并详细介绍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整合型避险工具;二是具体案例应用研究。YANG Lan-rong和ZHANG Jin-long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建立了一个基于案例的系统来帮助管理人员识别风险因素以及相对应的风险。殷虹和李新仲通过福建液化天然气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案例论述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风险管理的专业理论展开,缺乏理论架构的创新。为此,本文将结合管理学基本知识,特别是从管理职能发挥的角度,丰富风险管理的专业内容,并结合科研项目的基本研究过程展开具体的研究。

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管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项目当中,从工程项目到科研项目都离不开风险管理,这与风险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以往风险研究的认识,我们认为风险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风险是客观上普遍存在的。风险是否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论管理者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都不会改变风险存在的事实。而且,由于各种不同的诱发因素使得风险隐藏在各个方面。虽然风险也有可能带来收益,但是许多风险会对项目造成损失,因而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有必要展开风险管理。

第二,风险具有多样性和偶然性。风险的发生并无规律可循,相反却是千变万化的。面对和处理风险的经验会有利于对未来风险的应对,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将使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风险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点。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也许在极其相似的情况下,会发生不同的风险,或者是该情景下有时会发生风险,有时却又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涉及到风险发生的几率问题,该问题是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风险是难以捉摸的客观事实,并且普遍存在,而且是多变的、无规律的,正因为风险具有这些特点,在进行任何项目时,都有必要相应的进行风险管理。

三、基于科研项目基本程序的风险管理

本文将立足于科研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分析,需要掌握关于科研项目的基本信息,主要是科研项目的一般研究程序,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步:

第一,研究课题的确定。通过图书文献资料的积累或是日常生活经验的启发形成研究设想,进而确定相关的研究课题。

第二,研究假设的形成。在研究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研究假设。

第三,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为了检验假设而制定的具体而精确的指导计划,主要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界定研究对象的大体选择范围和抽样方法,并且确定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第四,选取相应的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设计中确定的研究对象范围以及抽样的方法,抽取具体的研究对象。

第五,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有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之分,一手资料是研究者通过调查问卷等手段直接收集而来的数据或是自身的经验;二手资料则是通过查阅已有资料获得的别人的收集的数据或别人的经验。研究资料的分析主要是依据研究假设中确定的分析方法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推断,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第六,研究结果的形成。研究结果一般以研究报告或者是研究产品的形式呈现。

另外,研究项目一般具有时间有限、资金有限、知识性和技术性强、项目组成员固定,并且都是知识工作者进行的特点。

四、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

从以往学者的研究来看,大都将风险管理的过程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主要是指依据项目的前提和规划等信息,通过分析相关的流程图、组织结构图,进行问卷调查,或者是现场考察,从而发现风险,并且了解风险的类型,如自然风险或人为风险等。

第二,风险评价和估计。风险的评价和估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风险的评价,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风险处理费用、风险损失费用、风险带来的社会费用等进行分析,依据风险处理费用最小化等原则,通过SAVE法和AHP法进行定量定性评价。风险估计则是对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行估计,主要采取历史资料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开展。

第三,风险处理。风险处理的方式主要有风险回避,通过预控方案、应急方案等进行风险损失控制,以及风险的分离、分散和转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风险的自留,即由项目自身承担风险。

第四,风险监督。相应的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价和估计、处理过程进行监督。

五、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组织

结合以往学者的风险管理过程,同时结合管理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是管理的各项职能展开对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的分析。风险管理是管理的一种具体运用,但只要是管理就是对管理学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的发挥,并且将创新贯穿于每一个阶段当中,从这一角度,我们将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篇3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应用

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从宏观角度而言,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存在于系统中的人、物和环境,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系统;而从微观角度而言,风险管理的对象就是指风险因素、危险源、隐患和事故等。

一、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

安全风险管理它是一种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它构建了科学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实现了良好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安全靠什么保证?安全靠良好的制度来保证措施的落实。事实证明,过去那种靠“人盯人、人管人”的管理机制,已经与当前的科学发展时代不相适应,甚至说可以制约着安全管理的发展,安全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以“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构建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是要把消除各种安全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目标的一种体系。

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增强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构建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达到强化安全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各项生产和运输安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是对现有安全管理的总结、提炼和延伸,是突出预防、控制过程、实现闭环的科学安全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对正在实行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工作思路的延续,是一种更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由风险管理的基础信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等几部分构成。风险管理的基础信息主要是指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的各种资源,以及实施风险管理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它是以后风险识别和分析的依据。风险识别是通过识别风险事件、影响范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潜在的后果等,建立初步的风险识别表。风险识别不仅要考虑有关事件带来的损失,也要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重点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因素、管理的因素来进行识别。风险分析是指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检查表法等)对分析出的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的后果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风险分级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风险分析主要是分析导致风险事件的原因,风险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等。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初步了解风险等级和揭示主要风险。适当时,才使用更具体和定量的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都不是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其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如何处理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即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识别及分析的结果,首先按照高风险事件优先控制的原则进行风险控制;其次针对风险事件的前因和后果,风险控制的措施应按照“成因消除、频率降低、后果控制、后果减轻”的优先顺序来选择。对于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能真正切实起到控制作用,这还需要从适用性、可靠性、符合性、成本效益性等各方面来进行评价,确定安全风险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评价合格后我们就可以制定风险控制计划并具体实施风险控制。在实施中,我们还要进行不断的进行监督检查,确定控制计划的可行性,按照P(计划)、D(实施)、C(检查)、A(总结)的程序不断的来完善风险控制。

三、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武汉铁路局宁西铁路增建二线站后二标项目部在风险管理方面狠下功夫,宁西铁路全线施工都属于既有线作业,列车来往频繁,安全风险极大,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列车伤害和铁路行车安全事故。项目部依据风险管理系统方法,对所有作业项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识别出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工序,每月将评价出的中高风险工序进行公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切实明白身边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风险级别。

依据营业线施工的特点,宁西铁路全线共识别出通信铁塔安装组立、自轮运转设备运行,接触网安装,承导线架设和调整等高空作业风险,为了控制此重大风险,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控制措施,落实“三位一体”防护制度,落实全员培训上岗,班前进行安全讲话与安全交底,施工人员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用具,防护员加强现场监控,以及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等来进行风险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监督检查中,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梳理出营业线施工中数量和频次发生较多的违章行为,如列车经过施工地点施工作业不停止、无防护上道作业、防护员未正确接车等安全隐患,项目部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监督检查梳理分析,违章次数和频率大大减少,安全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良好的执行了风险管理的PDCA程序。

项目部定期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大家谈”活动,利用板报、标语、横幅等宣传载体,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落实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破解安全风险管理难题,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对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安全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干部履职尽责、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通过到基层、到班组宣传、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发现和解决影响施工安全的实际问题,促进项目和施工现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四、再接再厉,进一步完善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在当前全路都在学习安全风险管理的大好形势下、在全国狠抓安全管理的时机下,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紧迫形势,整理思路,宣传发动到位,形成人人知晓、个个明白的氛围。要组织管理管理人员先学一步,让全体管理人员明白什么是安全风险管理,如何实行安全风险管理,了解掌握其真正的内涵、意义和要求。在管理人员先学习明白的基础上,再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使施工人员正在真正的明白各自岗位上存在的风险,不断增强责任与危机意识、积极推进安全工作的开展,确保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程杰.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

篇4

关键词:国际工程; EPC模式;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收益率

1 引言

1.1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全球化,如今我国政府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对海外工程建设给与了支持和鼓励。国际工程的特点使其承担了更大的风险,EPC模式是当今国际工程承包的主要形式,为了保证尽可能减少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损失,进行EPC模式下国际工程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专家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但是对于风险在风险管理绩效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风险管理收益率进行风险管理成效进行探究。

1.2国内外国际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际建筑工程数量增多,国际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外, 2007年,Dikmen等针对国际工程项目,超出成本预算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模糊风险评价的方法。2010年,Mareh Eybpoosh研究了国际工程项目中风险因素的因果关系。提出建立风险因素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方程的模型来确定风险因素的路径并构建风险关系网络。国内,2006年向文武通过对风险源的分析,研究了国际项目风险的辨识方法。2007年王富永归纳了业主在国际工程项目中面临的经济风险。 2010年郭常林对BOT模式下的国际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1.3 EPC模式

EPC模式: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和施工(Construction)于一体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工程界。其具体模式是业主通过工程招标或委托建设的方式,将整个工程从设计,材料采购,工程设备,施工,调试及竣工交付的所有工作都交给一个总承包商或承包联合体完成。而总承包商可以通过分包的方式把承包工程中的一些工作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对总承包商或承包联合体进行负责。继而形成了分包企业-总承包商-业主这样一种责任体制。

EPC模式的优点是建设速度快,成本低因此在国际工程上采用较多。但是EPC模式的合同几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总承包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1.4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对EPC模式下国际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收益率进行了分析。对EPC模式下的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损失,投资风险管理的收益率进行了研究,给出了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成本,风险管理的收益以及风险管理的收益率的概念以及范畴。研究了风险管理收益率形成的机理,计算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的投资风险的损失值,对预期风险损失采用定量计算,提出风险管理收益率的模型。

2 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收益率

本文把EPC模式下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收益率描述为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与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所投入的成本的比值。在工程项目中,由于风险管理实施后,各种风险事件可能导致的风险损失的减少值,成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在全过程投入风险管理的资源成本称之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成本。增加对项目的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项目的成本,但是有效的风险管理减小因风险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失。这种不确定下的确定关系,使得风险管理的收益率研究成为可能。

3 风险管理成本分析

本文将风险管理成本的范围界定为:在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风险引起的损失,而实施风险管理而产生的费用,不包含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本文将风险管理成本划分为三个部分:组织维护成本,分析及评估成本,控制及处理成本。

3.1组织维护成本

组织维护成本是指对风险管理组织人员进行不间断的培养,使其掌握先进的风险管理技能知识、以及使用相关工具而投入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重视风险管理程序的基础建设,并且购买支持程序的工具,保证技术水平先进性。对于组织维护成本主要划分为:内部人员培训费,购买相关材料资料书籍费用,学习最新技术及工具费用。

3.2分析及评估成本

分析及评价成本是指在风险识别、分析、风险评价等环节中投入的资源。对其主要划分为:风险识别讨论会,专家访谈费用,执行风险评估与分析费用,参加风险审查费用,撰写风险报告费用。

3.3 控制及处理成本

控制及处理成本是指发现了风险隐患而对其实施检查、追究、处理及恢复或者风险事件已经发生,对风险处理消耗的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项目投入的保险费用,其他风险转移投入费用,风险自留储备金,动态监控风险费用,预防风险费用,处置风险费用等。

风险成本计量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对加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关于风险管理成本的计量,在现行的财务会计管理费用中已经被反应出来,即采用现行的财务会计计量方法来计量风险管理成本是可行的。

险管理收益分析

4.1 风险管理收益的概念

根据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收益率的形成机理,本文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描述为预期风险损失减少值或目标偏离程度的减少值。因此,对预期风险损失的估计是确定风险管理收益的前提和基础。风险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来衡量。损失一般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

对风险的损失进行量化是风险管理收益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前提,目前对风险损失进行量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决策树法,集值法以及转换估计法。

4.2 风险损失计量

4.2.1构造树状图形

EPC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的风险投资复杂多样,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将国际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为政治风险(战争和内乱,外交关系,项目审批),经济风险(外汇风险,市场动荡,业主融资能力),自然风险(不可抗力,恶劣气候与环境,地理位置),建设风险(承包商的技术水平),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相关合同),技术风险等(业主的决策水平,业主经验,业主项目管理水平)。并层层分解确定引起这些类型风险的因素变量,括号内为风险的变量。

4.2.1.1确定比例标准。对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并划分等级,采用1-9的标度法赋值。

4.2.1.2构造判断矩阵,根据1~9标度法对五个影响因素的权重两两比较,打分整理可以得到因素权重的判断矩阵W,其元素[wij]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①[ wij=1/wji] ②[wij≥0] ③ [wij=1(i=j时)]

4.2.1.3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值

①对判断矩阵中元素按列进行归一化处理

[ ] [W‘ij= Wiji=1mWij ] [ ](公式4-1)

②按列归一化处理后的元素各行相加得:

[ W‘i=i=1mW‘ij] (公式4-2)

③对计算得到行向量元素[W‘i]做归一化处理:

[ W‘ij=W‘ii=1mW‘i] (公式4-3)

4.2.1.4权重集的确定,得到权重[ai ]组成权重集A

4.2.1.5一致性检验。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发现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发生错乱的不合理现象时候,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的检验方法则应为:

①计算最大特征值[ λmax]=[i=1n(AW)imWi]

②进行一致性检验 CI=[( λmax-n)/(n-1)]

③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中查找RI

④计算相对一致性指标CR=CI/RI。通常情况下,相对一致性指标CR越小,判断矩阵一致性越好。

4.2.2 U-R层风险预期损失值得确定

4.2.2.1风险预期损失值得评估。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每个U-R层风险因素可能对项目造成的损失进行估计,并给出区间的估计值,如表4-1。设有n名专家对风险因素[Rm]评估。给出的评分区间为[aij,bij,],(i=1.2.3…n;j=1.2.3…k)。上限[bij,]为该风险因素最多能达到的损失值,下限[aij,]为至少能够达到的损失值。

4.2.2.2风险预期损失值的确定。在上一步骤中得到的多个区间叠加起来则形成了覆盖在价值轴上的一种分布,得到样本落影函数为:

`X=[1ni=1nXaij,bij,r] (公式4-4)

[Xaij,bij,=1 aij,

式中 X([rm]) 榧值统计序列对 r 的覆盖频率,用它可以估计r 处的落影值。 显然,当 n 个评价区间分布比较集中,即 n 个专家对某一风险事件发生的损失意见较统一时,说明专家对该指标的把握程度较高,此时 x(r) 形状尖瘦;反之,若区间分布很不集中,则 x(r) 形状扁平。

令[rmin=min [aij,]](1[≤i≤]n) [rmax=min [bij,]](1[≤j≤]n),则该单因素的风险损失评估值为:

E([rm])=[rmin rmaxX(r)rdrrmin rmaxX(r)dr=i=1n[(aij,)2-(bij,)2]2i=1n(bij,-aij,)] (公式4-5)

根据决策树的计算原理, ER-U层预期风险损失值为:[El=i=1n E(rm)ωlm]

(l=1.2.3…6)k为U-R层风险因素的个数。

总的预期风险损失值为[El=i=1hElωl] h为ER-U风险层的个数。

5 风险管理收益的评价模型

对其模型化的立脚点是从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控制性的活动本着收益风险均衡原则,将风险管理的成本视为投入,减少的风险损失视为产出,使得风险管理符合成本―收益的模型。其模型的表达式为:

[r=E-CC] (公式5-1)

r―风险管理收益率;

E―预期的风险损失值;

C---风险管理成本

式中E-C表示项目风险管理的收益,除以风险管理的成本C得出的结果即为风险管理的效率。仅当项目风险成本低于风险事件引起的损失时,才有必要进行风险管理,这是建设项目管理具有可实施性的基本前提。这一前提表现为C与E的关系为C

6 结论

通过界定风险管理收益的概念,建立风险管理收益率模型进行对EPC模式下国际工程风险管理评价。通过对预期风险损失进行量化,计算预期风险损失和实际风险损失的偏差也即风险管理的收益。风险管理收益率是一种评价风险管理成效性的方法,能更直观的表示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志华,于海丰. EPC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 电力学报,2006,21( 4) : 538-541.

[2]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2002.121-123

[3]唐奎,苟华平,闪从新. 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2014,40(22):266-267.

篇5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已全面实现对外开放,面对激烈的竞争,信贷项目风险管理是永恒的主体。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管理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系统、全面地阐释信贷项目风险,是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难点,也是关键。

一、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概述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管理采用一体化,在一致的测量标准下形成的风险,它不是一种风险管理技术方法,被一致认为是一种理论、理念或思想。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贯穿银行业信贷管理的全过程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不是结果,也不是一次事件,而是一种方法,它渗透在整个银行业管理的过程中,并与银行日常的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它成为银行经营中的一部分时,信贷项目风险管理才能说是有效地。

(2)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应该被应用在整个银行体系中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的各个管理范围和层次,是从资源分配和战略规划的整体的活动到人力资源、市场资源以及客户的信贷管理等整体活动。银行管理层要综合地看待银行内部的各个层次,从而确认其整体风险,并最终为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与保障。

(3)人的因素也会对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产生影响

由于项目风险管理是由人所制定并进行落实的,因此,整个的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二、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建立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要想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必须建立有效的框架体系。

(一)三维结构体系

霍尔提出的“三维结构体系”可以对我们建立信贷项目风险管理这一复杂工程提供框架构建。“三维结构体系”由逻辑维、时间维以及知识维组成,是霍尔于1969年基于大型的复杂工程提出的,这一理论将系统工程分为紧密联系的七个步骤和七个阶段,并且还将提供专业的知识,为复杂工程的建立提供统一的思想。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包括三个维度:层次维、要素维和过程维。

(二)实证分析

信贷项目风险管理的三维结构的构建主要是从银行内部出发,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受贷款企业的影响

信贷项目的主体主要是贷款企业,因此,贷款企业的情况必然会影响信贷项目风险。很多关于这一方面的评估模型论证了这一假设。

假设二:外部的金融环境以及社会的诚信体系对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有影响

往往,外部的金融环境以及社会的诚信体系对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信贷风险主要是由于法制的不健全以及监管的不力等等,与这些因素比较,金融环境以及诚信体系却是很难控制的。因此,本文认为金融环境以及诚信体系对信贷风险有影响,但却不是关键的影响。

假设三: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也受银行内部控制的显著影响

本文认为,银行内控对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的影响也很关键,不能仅仅将影响因素局限于借贷企业、金融环境等方面。

三、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评估

(一)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贷前的评估

贷前评估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涉及的因素较多,因此,对贷前评估的合理性探讨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贷前评估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指标识别

贷前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最常用的指标,也比较为人们所熟悉。非财务指标的含义比较广泛,主要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还款意愿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等等诸多方面,由于其难以评估性以及不确定性,因此对评估人的要求很高。

第二,量化方法

选取评价指标后,根据行业分类建立模型,并运用典型指标建立风险评估公式。可以采用聚类分析法,一般采用三个步骤:数据变换、计算聚类统计量和选择聚类方法。

(二)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贷中的监控

对所有的信贷资产全面控制是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就要求实行动态的监控,因此,贷中监控对项目风险管理也很重要。

监控模式主要有:

第一,监控道德风险的模式

银行进行放贷后,主要是依靠企业的信用来还款,再有就是依靠信贷合同,这种方式实施起来却比较困难,因此,对风险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这种情况下,银行可通过监控道德风险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标。

第二,和谐博弈机制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协调企业与银行的利益,使双方达到帕累托最优,主要涉及激励兼容和信息效率两个问题。

3.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贷后的评价

贷后评价已被很多国家所接受,但是在我国方法仍然处于探索中,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以更好地完善风险管理。主要可以从评价指标以及贷后评价的学习模型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在此不做赘述。

结语:

我国银行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外部竞争激烈,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是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却仍存在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不懈的努力,从而保证银行业更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项目的系统性决定了项目风险管理不应是一项孤立的管理活动,而是贯穿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风险管理通过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识别项目的可能风险,对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依据评估结论,选择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

(一)风险管理的计划编制。这是决定如何采取和计划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它描述的是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计划的编制、跟踪和控制构架和执行的总体思路。主要包括定义项目组成员及成员风险管理的行动方案及方式、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确定风险判断的依据和方法、预计的投入和风险承受程度等内容。

(二)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就是对项目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判断、归类和鉴定。主要包括:识别并确定项目有哪些潜在的风险;识别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识别项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可交付物的描述、项目计划和历史资料。常用的识别方法有德尔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法、现场视察法、索赔统计记录法和环境分析法等。

(三)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就是对经过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对项目的影响。风险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依赖于主观判断,主要方法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是风险管理中的难点,分析结果取决于数据及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方法有蒙特卡罗模拟法。

(四)风险应对计划的编制。编制风险计划主要是制定风险措施、计划和安排对项目风险的控制。编制计划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合理估计采取应对措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带来的收益。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化解、风险遏制、风险转移、风险消减、风险分担、风险应急等措施。

(五)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针对可控风险,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争取可能机会,防止风险发生,减少风险损失的风险管理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根据项目发展和变化的情况,不断地重新识别和分析项目的风险,调整和更新风险应对措施,实施风险控制,以确保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影响项目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研究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实践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其一,评价项目绩效主要使用时间、成本和质量三个指标,而忽视了工作范围、组织和客户满意度等指标。我国目前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引进先进的工具,单独处理一个或两个指标的最优化问题,而对综合分析的研究较少。其二,理论上缺乏综合实例的应用研究,建立的模型仿真度高但实用性较差。其三,相关研究集中于对项目单个风险的量化评估,没有考虑到各单个风险综合起来产生的系统性影响。

(二)项目领导层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成为制约项目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经济尚处于时期,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等原因,使得项目领导层普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或有的能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但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不太愿意在资金相对短缺时在风险管理方面增加投入,在对待项目客观存在的风险时,宁愿采取风险自留或不合理转移的办法,从而造成更大的执行风险;抑或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但更多地关注威胁而几乎不去考虑项目可能带来的机会。还有一些项目领导层期望项目无风险或小风险,这样的项目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项目,因为风险与收益往往是呈正向变动关系的,无风险代表着将无从获取收益,小风险则说明预期收益也较小。

(三)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环境薄弱,人才缺乏。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机构进行项目研究并提供详尽的研究报告,也没有一家单位认真总结和介绍已完成项目的风险管理经验。风险管理中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是难点,涉及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和很强的判断能力,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项目风险管理的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未来几年内将需要近60万名经过培训的项目管理从业人员及10万名经过论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以应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四)项目风险管理的社会机构职能不够完善,成为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的又一障碍。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保险、银行等社会机构的鼎力支持。但目前在实际动作中,这些机构均未能较好地发挥对项目运作的有力监管作用。

(五)体制方面的原因。对许多大型项目而言,由于所有投资往往由政府承担风险,而项目负责人无需也无力对风险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因此时常出现概算、决算的不良现象。单一的投资主体势必加大项目风险,而项目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又有限,使得风险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三、项目风险管理有效实施对策

(一)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我们应该充分引进、借鉴和吸收国际上先进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加强政府研究,重点是风险管理的系统性研究、组合风险的管理策略研究、集成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及综合实例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应加大对前沿研究的投入力度,这是项目风险管理发展取得突破的首要条件。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并提供较为详尽的研究报告。同时,项目管理者应多提供相应的素材用于研究和交流,以推动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增强项目领导层的风险管理意识。这对项目风险的有效实施有着决定性影响。应着力加强项目领导层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努力营造风险管理的意识环境,用系统性思维从战略的高度来把握项目的风险管理,将其纳入项目管理的整体之中,贯穿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充分认识风险管理是威胁管理和机会管理的统一体,从而更加重视和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并在风险管理资金安排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

(三)大力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项目风险管理人才。这也是有效实施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储备与更新、实战经验是人才专业素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有条件的高校应在相关专业开设风险管理有关课程,企业界和金融界要为大学生实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以培育其风险和风险管理意识。其二,应大力加强项目管理证书论证工作,培养一支职业化的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其三,应重视项目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积累丰富的项目风险管理经验。

篇7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实施;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的、完整的过程,是一种运用多方面知识综合管理的活动。工程项目的风险成因、风险发生、风险波及范围、风险破坏力等等交错复杂,因此运用单一的工程管理知识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工程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管理研究,从而将风险事件加以控制,将风险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1)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必然存在。工程项目风险无论是来自项目内部还是来自项目外部,都是客观存在,不会被人们的主观意识所掌控。然而这些风险的发生同时也具有必然性,因为任何项目的实施都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这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我们能做的只有控制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却不可能做到完全排避风险。

(2)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表现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在某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个不同的阶段都会出现许多不同种类的风险,每种类型的风险又是许多不同风险因素所构成的,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复杂而客观的联系。

(3)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出现通常是不确定的。风险具体会发生在何时何地,会在项目进程中的哪个过程中发生,都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唯一能预测的是风险发生的可能。同时风险所导致的后果和产生的损失在事先也无法确定,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在事件后果产生前进行合理的推测等。

(4)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同时会给整个项目带来连锁反应。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某个步骤发生了局部风险很可能影响到项目全局。例如,由于气候的突变造成工程的停滞,那么整个项目计划的进行就要往后推迟,然后会影响到后期所有工作人员的活动安排。这样就会给整个项目的建设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甚至还会产生新的风险因素。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复杂多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成为工程项目进程中的一个既重要又必然的环节,它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主要作用表现在:

现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都普遍使用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积极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风险,将风险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后果降到最低,同时也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能够维持项目运行的稳定。通过项目风险管理可以加强项目方案的执行,还可以协调好项目组织内外关系,进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得以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合理进行可以帮助整个项目避免物资和人力的浪费,从而为项目建设节省开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1)把握整体原则

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每个风险因素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项目管理者应从项目全局的角度来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综合系统的处理,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2)事前防范原则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应该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及时地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而不是等待风险的来临再进行风险补救。防患于未然就是我们项目风险管理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风险管理理念。

(3)经济效益原则

项目管理者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同时要对风险管理产生的成效进行合理估计,如果风险管理的投入超过了风险事件发生产生的损失,那么这样的风险管理显然是没有任何效益的,所以管理者应该尽可能用最小的投入来取得最经济而有效的风险管理结果。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

目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的认识,归纳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主要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风险监督四个阶段。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识别过程包含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感知风险,即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只有通过感知风险,才能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因素,为拟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服务。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它是风险识别的关键。

(2)风险评价

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进行全面考虑,评估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以衡量风险的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

(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

(4)风险监督

风险监督主要包括对风险发生的监督和对风险管理的监督。前者是指对已经识别的风险源进行监视和控制,以便及早地发现风险事件发生的苗头,从而将风险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或采取应急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后者是指在项目实施中监督人们认真执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措施与技术措施,以消除风险发生的人为诱因。

五、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方法

(1)风险识别方法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骤,即通过某种途径辨别出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事件存在的可能性,并予以分类。一般来说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生产流程分析法、风险专家调查法、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WBS分解法等等。本文主要采用WBS分解法进行风险识别,因此主要介绍一下WBS分解法的具体步骤: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收集相关资料,为风险识别准备资料;2)召集项目经理、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项目分解讨论会;3)进行分解项目工作,同时风险管理小组成员提出风险因素集并在WBS向下分解过程中添加风险因素;4)绘出WBS层次结构图,建立初步风险因素集;5)确定WBS结构中的监控点,明确每个工作单元分配的资源、交付成果、责任人,同时完善风险因素集;6)检查分解过程,验证分解的正确性,更新完善的分解报告,提交项目风险识别报告。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量化的过程。它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决策的基础。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后果主要在于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有主观评分法、决策树法、网络计划技术、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等。经过对这些方法的优劣势分析,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层次分析法显得更系统、灵活、简便。

(3)风险应对的方法

1)风险回避:是指完全避开风险,那就意味着如果预测到项目事件的发生存在风险,就要主动放弃或拒绝项目事件的实施方案。可见风险回避的实施相对简单,而且全面彻底,能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为零,但是风险多大机会就有多大,那么风险为零,机会也就不存在了。2)风险降低:一方面是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尽量降低其损失。比如项目管理者在采购物资时,可以先支付供应商一部分项目物资经费,如果材料出现问题则可以扣除一部分资金,这样就降低了己方所承担的风险。3)风险分散:是指为了减轻总体风险给承受方带来的压力,通过增加承受风险的单位,这样即使风险事件发生,项目管理者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也能有所分担。当然风险损失的分担也就意味着既得利润的分散。比如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使用商品混凝土,混装混凝土就可以由材料供应商分散风险。4)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比如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为事件投保,一旦风险事件发生风险直接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5)风险自留:是项目组织者主动或被动的承担风险损失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于承担风险所需资金,可以通过事先建立内部意外损失基金的方法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耿海.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策略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03).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分析 管理体系

一、风险管理理论体系

(一)企业风险管理定义

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对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控制企业风险,确保企业高效有序运行,保障企业的总体目标的实现的一种管理方式。企业风险管理措施主要指企业面临风险时所采取的管理应对措施。它比内部环境管理控制概念更加广泛,它考虑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环境建设,还包括了企业的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市场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所以企业风险管理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为企业的正常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这也就需要企业在建设时,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投资,引进高科技管理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风险监督管理系统。

在管理过程中,美国COS0_ERM定义:风险管理过程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从企业战略的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确定的目标。《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定义:全面风险管理主要是围绕企业总体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

传统风险管理主要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体系较为松散,整体管理效益较为低下,管理存在诸多漏洞。传统风险管理起源于美国。美国经济危机导致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开始上升,对风险的威胁认识开始逐渐加深,由此相关人员在进行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开始建立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体系。20实际30年代,美国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风险管理的发展,为风险管理的建设提供了基础。1931年风险管理概念由美国管理协会首次提出,风险管理开始在企业中扎根生长。

传统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管理。第二阶段,初级阶段。第三阶段,风险管理的高级阶段。原始阶段主要以原始管理结构为基础,主要是对人员的风险控制。初级阶段主要是非连续性的管理结构,风险控制取决于主要管理人员。风险管理的高级阶段建立以人的行为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实现对权益、权利、职能等的全面约束。我国当前的风险管理主要处于此阶段。

现代风险管理阶段主要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到目前,在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表现出:

第一,风险管理高度系统性和统一性。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开始统一,在目标的基础对企业利益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取舍,实现企业的风险把握选择,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信息平善。在本阶段的风险管理已经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提高了市场决策及经营效益。

第三,数学模型风险分析。当前的风险管理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和改进,在进行传统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相关人员通过运用大量的数学模型有效实现了对风险的控制,对企业在各方面的风险承担指标及承受力进行准确分析。

(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结构

1.风险战略。风险战略主要是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严格依照风险管理方针及行动纲领进行的管理活动。在该过程中风险战略有效对企业的风险偏好程度、企业的风险度量标准、企业风险管理的指导方针及风险量化的模型进行指定,实现了对企业风险的综合指导。

风险战略在企业中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1)风险战略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方针进行制定,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建立综合战略核心;(2)风险战略对企业的风险量度标准进行制定,建立了风险管理资源及重点的分配基准;(3)风险战略在企业战略激进程度的基础上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指导,完成企业业务组合的选择;(4)风险战略对量化模型进行确定。

2.风险管理组织。风险管理组织主要是在风险意识的前提下确定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风险管理组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风险管理的实现,提高风险管理效果。通过风险组织管理,企业可以对各种风险进识别、分析、评估、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预防与控制,实现企业自身的安全。企业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主要包括:(1)企业风险管理组织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复杂程度,实现风险资源统一管理,确保风险目标实现。(2)明确风险管理组织责任,对风险管理责任岗位进行明确,形成责任化体系。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为风险管理环节提供信息的系统。风险管理信息是影响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市场变化多样,市场整体环境较为复杂,信息系统的及时、准确、有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控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风险控制战略的良好载体,可以有效建立在企业内部风险沟通桥梁,为化风险提供有效资料。

4.内控系统。内控系统主要是对风险战略提供基础的风险信息,提高风险控制效果。内控系统主要由一系列政策和程序组成,可以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提前预防、适时管理、及时反馈,确保从本质上加强风险管理准确性,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效果。

内控系统通过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行为、减少风险三项目标作为控制核心,实现对风险管理的连续性、综合性控制,是当前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核心。内控系统的控制效益直接影响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5.风险理财。风险理财主要是通过企业金融手段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常见的风险理财方式主要包括:风险斛存、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规避。通过风险理财可以实现风险融资,有效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最优化平衡,实现风险理财全部留存和全部转移的平衡。通过风险理财不会改变风险本身的可能性,也不会降低损失程度。

二、企业风险评估方法及体系

(一)企业风险评估方法

企业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财务风险度量法、战略风险度量法、巴塞尔新资本体系风险评价法、COSO框架下风险评估法。

1.财务风险度量法。财务风险度量法主要代表方法为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管理评估分析法五种。

标准化调查法主要是通过专业人员、调查公司等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调查,确保企业能够完成整体的风险分析;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主要通过对企业财务危机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实现期进行分析评估,对企业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确保企业摆脱财务困境;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主要是对短期的财务进行预警,主要通过对企业的理财环境进行分析,确保建立高度安全性的资金周转表,提高企业效益;流程图分析法通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实现潜在风险的动态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效果;管理评估分析法总分是100分,企业所得分数越高,处境越差。这种管理评分法试图把定性分析判断定量化,实现对企业全方面的细致了解,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战略风险度量法。战略风险度量法主要是对传统战略风险管理的细化,该方法通过对传统风险管理阶段和主观风险管理阶段的风险度量进行分析,实现了资源、营销指标、尺度等评定。

战略风险度量法中的状态确定主要是通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竞争地位指标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实现对企业发展的综合控制。战略风险度量法通过运用CAPM模型对战略及风险关系进行言几句,实现了风险相关多角化的分析。

3.巴塞尔新资本体系风险评价法。巴塞尔新资本体系风险评价法包括资本分类、风险权重计算标准、1992年资本和资产的标准比例和过渡期的实施安排、各国监管当局自由决定的范围四项内容。巴塞尔新资本体系风险评价法通过对RAROC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当前风险的有效控制,已经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得到广泛应用。

4.COSO框架下风险评估法。COSO框架下风险评估法主要是对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对影响企业目标进度因素的控制。在该过程中,企业要对风险中不同的目标进行整体改进,根据企业管理和企业未来潜在事件对企业今后的风险因素特征及风险因素潜在可能性进行分析,完成对企业规模、经营复杂性、企业活动监督管理程度的综合评价。COSO框架下风险评估法通过及时地发现、预测和防范风险,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点。COSO框架下风险评估法对企业带来的危害,也能够在风险中把握机遇,通过对风险的进一步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带来更多的利益,实现企业的最终目的。

(二)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在进行风险评估体系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中的风险事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进行控制,实现风险管理体系基本构建。

风险事件主要是对进行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无法认识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在该过程中企业要对可能出现的潜在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彻底贯彻落实,降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效果。风险事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效果。

风险识别主要是在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后对企业的整体战略活动进行的风险分析识别。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对企业的内部风险识别制度和风险识别因素进行充分分析,确保风险识别分类的有效性。要通过风险分类、寻找风险源、衡量风险实现对企业风险的基本评估和自我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是在进行企业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对企业的设立进行辨认、分析、管理的机制。风险评估过程中要对企业的内外环境风险、信息系统风险、资产风险、经营活动风险、合法性风险等进行机制分析,对高风险区域进行确定。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方面。要充分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研究,从长期角度提高对风险的认识,确保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风险反应主要是在完成上述的风险评估后对评估结果操作进行评价,通过对企业期望风险的承受度选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结构框架

通过风险管理降低系统风险,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结构框架主要是依据对企业通用的风险管理模型、风险管理语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进行研究建立的管理结构框架。

(一)企业控制体系构建原则

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企业要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1.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企业内部控制要对企业的战略市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管理等方面风险性进行全面分析,将控制体系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2.独立性原则:企业内部控制机构要与风险管理相符合,保证部门之间的相互独立性,确保利润与风险控制相平衡。要严格依照风险管理要求进行管理,确保风险管理的总系效果。

3.协调与效率原则:企业部门之间要对自身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确保风险管理责任明确化。要对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及时进行交流与沟通,确保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增强合作效果。部门之间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实现对风险管理的监督控制。

4.开放及重要性原则: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要对外部优秀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吸纳,对本企业风险管理重点进行突出,重结构、重环节、重部位。

(二)企业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1.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在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建设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风险管理质量的好坏。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环境建设,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对外素质形象,赢得更好的市场环境。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素质道德,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素质教育,确保管理人员能够严格依照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完成风险管理的整体评估,提高企业在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效果。

2.推进内部制度标准化。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制度,确保企业以内部控制管理为基础,保证风险管理整体化、合理化实施。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管理的监督。企业良好的发展,不仅要依靠企业管理者素质的提高,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企业监督体制。企业监督机制的确立,能够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尤其是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监督,能够减少企业不良风气的出现。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行为作风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风气建设,而这种机制的建立能够避免不良风气的形成,降低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风险。

3.确保会计信息通畅。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人员要严格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会计信息通畅,确保风险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信息管理体系,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对账真实性进行监督,构建良好企业经营实时监督管理控制系统。要加大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程度,从本质上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4.构建权威审核体系。在进行企业风险控制构建的过程中,企业要建立权威的内部审核体系,确保对风险管理信息及风险管理数据进行准确控制盒分析。要实行董事会、法人代表、监事会直接指挥下的派驻制,派驻人员要保证与派驻区域或部门不存工作紧密关系,保证工作关系平行,从本质上实现业务监督分离。要对派驻内部人员的工资、福利、人事等进行全部分析,确保派驻人员与区域不存在利益关系。由企业董事会直接进行监督、控制和管理。

5.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在进行企业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对人员的内部文化控制,建立良好风险管理内部环境。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营造一种和谐的企业氛围。让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温暖,使企业管理更加人性化。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增加他们对公司的信任感。

四、总结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全球化和经济化的关键。在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风险观和风险管理进行正确认识,对面临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判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对企业高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管理体系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实现了企业由单纯性生产到风险预算生产方向的转变,加强了企业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实现了对自身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评价,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张琴.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的构建[J].学说连线,2009,4(22):12-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