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移动通信设施8篇

时间:2023-10-15 10:06: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移动通信设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移动通信设施

篇1

关键词:通信基站;综合防雷;联合接地

中图分类号:S972.7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 ,使得通信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通信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 ,通信基站遍及各个偏僻的角落。从而使传输线路的环境日趋复杂 ,通信基站的数量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铁塔高度、土壤电阻率都有较大差别 ,基站中应用的各种各样的通信设备越来越多 ,集成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 ,需要的设施也日趋增加。这就为通信基站的防雷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2、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

雷电是自然界中强大的脉冲放电过程,有天空中不同带电云层之间、带电云层和建筑物之间等等。雷电入侵移动通信基站造成损坏是多渠道的。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雷电放电对通信基站系统设备可能产生的危害形式划分为下列几类,在雷暴活动区域内,雷云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对地放电所产生的电击现象,称之为直接雷击。此时雷电的主要破坏力在于电流特性而不在于放电产生的高电位,我们可由基站天线和机房遭受直击雷的情况看出它对基站的危害。

3、直击雷防护设计

移动通信基站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地理位置:在城区通常设在高大建筑物的较高楼层上,在郊区和乡村经常设在开阔地带或山区。

②机房条件: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乡村,大量建在非专用通信建筑内,这些建筑往往不具备符合要求的防雷实施(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和地网等)。此外,机房面积一般都很小,不便于多级防雷方案的实施。

③交流电源:特别是在乡村和山区,机房的交流供电通常是由户外架空引入。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确定:

N = k×Ng×Ae

式中:N ──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0.11(次/年);

k ──校正系数,(因在土山顶部的建筑物取1.5)

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5.94(km2・a);

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0.012(km2)。

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应按下式确定:

Ng=0.1Td

式中:Td──年平均雷暴日(d/a),根据新余气象台资料确定为59.4天。

建筑物等效面积Ae应为其实际平面积向外扩大后的面积。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建筑物的高H小于100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和等效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式中:D──建筑物每边的扩大宽度(m);

L、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m)。

由上述公式算得基站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11(次/年)

根据通信基站的特点,初步对通信基站的直击雷防护提出以下要求:根据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中3.2和4.3条中规定可知塔顶应安装避雷针,发射天线、航空标志灯等设施都应在其保护范围之内,金属塔体可作为引下线。如另外加设引下线应采用不小于40mm×4mm的镀锌或50mm的铜铰线。铁塔的四脚均应与地网连接。

单只避雷针保护范围:利用铁塔作接闪装置,保护范围可以根据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2010》中的要求计算得出,当避雷针高度h≤hr时:(hr为滚球半径)

(1)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2)以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于A、B两点;

(3)分别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弧线与针尖相交并与地面相切。从此弧线起到地面上就是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

式中:rx――避雷针在 hx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

hr――滚球半径(m);

hx――被保护物的高度(m);

r0――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m)。

rx=-

=-

=37.4-16.2

=21.2

机房边上的通信铁塔保护范围为21.2m。该建筑物完全在保护范围之内,故不考虑直击雷防护。

馈线:基站的馈线一般采用同轴电缆,由于它已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其引入机房的主要是感应雷电波,所以,可采取屏蔽层接地的方法,将雷电流尽快泄入大地,减少对机房通信设备的影响。应将同轴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在塔顶与铁塔的钢梁连接,作为一个接“地”点;离开塔身至机房转弯处上方0.5~1m 适当位置与铁塔钢梁连接,作为另一个接“地”点;在机房入口处就近与地网引出的接地线妥善连通,作为第三个接“地”点。当同轴电缆长度超出60m 时,金属屏蔽层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点,使相邻两个接“地”点间的距离不超过60m。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可以防止高电位引入机房,在高电位到达电缆时,电缆金属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绝缘介质被击穿,两者连通。根据集肤效应,电流被排挤到金属屏蔽层而进入大地,从而起到钳制高电压引入的作用。同轴电缆进入机房后,在连接到基站通信设备前其芯线应加装天馈避雷器,以便让从芯线传来的雷电能量泄放到大地,防止感应雷的引入。

4、联合接地设计

在整个防雷系统中接地系统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雷设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接地系统的建设是所有防雷工作的基础。

1)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起屏蔽作用;

2)接地是为了泄放过电压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3)接地是为了起着工作回路的作用;

4)在受到雷击时以供大电流泄放入地,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4.1 接地体

接地体宜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如下:

钢管,φ50mm,壁厚不应小于3.5mm。

角钢,不应小于50mm×50mm×5mm。

扁钢,不应小于40×4mm。

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1.5~2.5m,垂直接地体间距为其自身长度的1.5~2倍。若遇到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地方,下层的土壤电阻率低,可以适当加长。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困难时,可设多根环形水平接地体,彼此间隔为1~1.5m,且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在沿海盐碱腐蚀性较强或大地电阻率较高难以达到接地电阻要求的地区,接地体宜采用具有耐腐、保湿性能好的非金属接地体。接地体之间所有焊接点,除浇柱在混凝土中的以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接地装置的焊接长度:对扁钢为宽边的2倍,对圆钢为其直径的10倍。接地体的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

4.2 接地线与接地引下线的设计

1)接地线宜短、直,截面积为35~95mm2,材料为多股铜线。

2)接地引入线长度不宜超过30m,其材料为镀锌扁钢,截面积不宜小于40mm×4mm或不小于95mm2的多股铜线。接地引入线应作防腐、绝缘处理,并不得在暖气地沟内布放,埋设时应避开污水管道和水沟,在地面以上部分,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3)接地引入线由地网中心部位就近引出与机房内接地汇集线连通,对于新建站不应小于两根。

4)接地汇集线一般设计成环形或排状,材料为铜材,截面积不应小于120 mm2,也可采用相同电阻值的镀锌扁钢。

8、结论

移动通信基站是电源系统、接收/发射系统、天馈线系统以及中继传输系统等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经过现场的勘察与实践,现在己形成一系列对通信基站防雷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成功的防雷方法和技术,归纳起来有接闪、均压等电位连接、接地、分流、屏蔽以及躲避等。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雷电对基站的危害。防雷的目的是保证各系统都能正常工作,不受雷电的干扰和破坏。

参考文献:

[1]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2] 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

篇2

【关键词】 移动通信基站 规划建设 移动通信

目前整个世界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拥有了最新的信息,也就具备了发展的先机。可以说信息是这个时代的命脉。因此,世界人民对通信系统发展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也根本离不开通信,所以怎样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规划建设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最基本元素,移动基站建设由最初的全社会大力支持,才经几年时间,到现在的举步维艰。近年来,移动基站建设需要面对选址、辐射、保护等十分棘手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移动基站设置没有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比较随意、混乱,市民投诉日益增多;干扰、阻止移动基站建设;还出现正常运行移动基站日常维护受阻现象,甚至还发生了私拆、毁损移动基站设施等。出现这些情况,除了对社会公众缺乏必要的电磁环境科学常识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主管部门缺少对移动基站设置的有效管理和安全保障,还有移动通信网络运营企业自身原因。

二、深入的调研分析,理清基站建设的管理思路

基站的含义是什么?所谓基站就是移动通信建设的一个载体,也正是移动通信建设的核心所在。但是由于惨烈的市场竞争,每一个大的运营商都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实行了通信网络快速扩建的计划。这样一来,基站的建设和管理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浪费资源、违规建站,重复投资等等。这些状况的频繁出现及其不利于基站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基站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考虑到与周围的建筑设施相协调的状况。这种情况的发生既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也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基站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都需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支持,组织各层的专业技术人士对各地的移动通信基站进行全面的调研这一举措是非常有必要的,紧接着就需要有关部门多开展一些专项的交流活动,这样就可以使市领导以及有关部门对各市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情况以及出现的一些实际的相关问题做到准确的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在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要多分析和探讨移动通信基站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鼓励优秀的专业人士到上海或者深圳等资深的地方进行专业的学习和交流,这种培训对基站的建设是具有最为根本的帮助的。

三、建章立制,鼓励科学建设基站

要想做好基站建设的管理,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法可依,合法的基站建设一定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是项目的投资、第二是基站的选址、第三是电磁产生的辐射、第四则是设备的发射。只有做到了这些,基站的建设才能做到合理化、规范化以及合法化。这对于基站的合理发展以及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其所存在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审批过程的耗时是非常之长的,这与众多运营商想要迅速发展的目的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出台一个规定。所出台的规定可以效仿其他省市,如制定《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方案》,打算出台的这个方案,要对移动通信建设的审批过程以及审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同时也要对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后续验收及保证方面做出详细的规定,更为重要的就是在法律规章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在法律责任方面要有突出的显示。如果真的做到了这些,那么已经为基站建设的管理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编制一部合理的规划。当然这部合理的规划一定是要以先进的理念来作为管理的核心,长久以来,通信基站的建设和规划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甚至通信基站的建设管理方面都没有被列入到城市建设的总体计划中,说明尚且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何谈发展成为有序的竞争局面。因此,为了使这个消极的局面得到改善,开展基站规划的编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也需要借鉴其他部门的经验与方法。在整体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小组组长应该多次召开专题性会议,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在建设过程中政策和技术层面上所产生的问题。需要特别重视的一点就是这部规划一定要把通信基站的建设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当中去,还必须要在基站的建设方式、选址以及共建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详细的流程。这样才能更有力的保证后续实施建设的效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要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下实施严格的监督和审批制度,对各大运营企业是否按照规划站址进行建设作出明细。如果将这些细节都做的较为完善,甚至可以消除基站建设和管理之间的矛盾,以及建设违章等问题,逐步 形成有序竞争的发展局面。

四、统筹兼顾,合理建设基站

基站建设的管理对于社会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这也同时说明着这是一项具备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因此,从整体发展来看,光靠任何单一的部门是起不到理想的效果的,由于与多个国家部门有关联,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争取众多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4.1 借领导之力

在基站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还能够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一定要拉动各部门各级的领导,使其对此高度的重视,将基站的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这样便可以借助领导的影响大力发展推广工作。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要将建设的相关情况及时的向各级领导进行相关的汇报,这样也能方便领导对基层的建设有一个的了解,能够更快的做出相适宜的部署。

4.2 借部门之力

简单说来,就是可以通过公用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管理部门去协调其他的相关部门,努力形成大联合的大好局面。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如果出台了管理方案或者实施了新的规划编制,一定要送到市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提出相关意见,做到严格监督,切实执行。在完善连动机制的过程中,使得各部门能够达成共识,克服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困难,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配套制度。总而言之,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定会使得基站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更加规范化、先进化的新台阶。

五、总结

移动通信事业,在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人民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做好移动通信的基站建设是移动通信事业的基础。

为了做好移动通信事业的保障工作,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理清基站建设的思路、科学的建章立制、完善配套制度等。如果能够持续的坚持下去,定能够建设出有力的基站建设管理机制,造福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参 考 文 献

[1] 张大伟. 城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无线电,2006,12(08):33-34

篇3

【关键词】公用移动通信基站 共建共享 城乡规划

1 引言

如今,中国的移动通信全面跨入了3G时代,合理、经济地建设3G网络已成为通信行业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是3G网络发展的基础,是保障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出现了脱节现象,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未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要求来进行,导致目前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

2 基站建设的特点

(1)基站数量多、密度大

移动通信基站属于通信接入设施,具有体量小、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在密集市区,话务量大,通信基站平均站距为500米左右,局部地区仅300米左右。此外,3G网络除了传输2G的模拟语音信号外,最主要的是传输互联网数字信号,对带宽要求较高,相对通信距离受限,加之3G基站本身功率不高,要达到与2G同样的效果,3G基站布点密度就要明显高于2G基站。

(2)天线架设要求高

无线信号传输受地理环境和建设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天线架设的高度、位置、角度等都必须符合要求。

(3)以宏基站为主

无线网络原则上不作分层覆盖,主要采用宏蜂窝基站设置,达到3G覆盖区内室外良好覆盖。大型建筑内部、地下室及电梯内,则采用室内分布系统,达到室内覆盖要求。

3 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严重

目前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各运营商在建设基站等通信设施时未完全遵循共享共建原则,为抢占市场,大规模的重复建设造成了投资以及空间资源的浪费。

(2)审批困难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缺乏相关规划规范指导,也未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之中;同时,在城乡规划相关管理文件中也缺乏对基站规划管理的明确条文,导致规划管理部门在基站审批时,缺乏相关依据支撑,审批非常困难。

(3)选址困难

随着手机迅速普及,以及视频数据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3G业务的大规模推广,基站建设密度大幅增加。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珍贵,站址资源愈加稀少,基站选址与土地资源日益珍贵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4)建设困难

不少居民对基站辐射强度、范围及影响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认识,基站建设常常遭到当地居民的投诉和反对,居民抵制、阻挠基站建设的事件时有发生。

(5)建设影响环境

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移动通信基站数量越来越多,天线架设五花八门,楼顶、女儿墙、铁架和铁塔等上面都竖起了众多天线,与周围建筑严重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景观。

(6)建设影响周边土地开发价值

在某地块内建设通信基站,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直接影响了该地块以及周边地块的土地开发价值。

4 对策研究

随着3G业务的大规模推广,大量的3G基站建设面临着规范选址、土地审批、共建共享、与城市环境和谐一致等问题。因此,需尽快研究相关对策,保障通信基站与城市和谐共建,保障通信行业的顺利发展。

(1)尽快出台《无线通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无线通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是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规划编制和审批的依据,是规范基站规划、选址、建设的根本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该技术管理规定,使通信基站规划、审批、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编制《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

移动通信基站等同于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其选址和建设应纳入城市规划,并应符合《城乡规划法》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市尚未编制移动通信基站相关规划,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未能很好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

《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是:根据相关城市规划、规划区话务量特点、各通信运营商在规划区内的无线覆盖目标,确定规划区内移动通信基站的平均站距、基站数量,对基站进行合理布局,并落实各基站站址,对移动通信基站的规划做到定量和定位,切实有效地指导下一阶段移动通信基站的设计和建设。

根据该专项规划内基站规划情况,将通信基站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中,将通信基站建设由事后配套变为事前参与,确保基站的有序建设。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 5191-2009),规划的移动通信基站均为多家运营商共同建设,并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尽量满足不同运营商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在此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城市通信基础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3)根据规划成果进行审批

在审批环节上,政府部门在相关区域与建筑物的规划审批以及建设和验收时,根据上述专项规划成果,将基站资源作为基础条件来控制,确保预留好基站建设空间。

(4)加强后续管理

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基站设置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基站设置审批的程序、相关部门的职责等,加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的管理。

(5)加大宣传力度,为基站建设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相关管理部门和通信运营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各界宣传无线电常识、电磁辐射科学知识,引导公众走出对电磁辐射的认识误区,消除恐慌心理,为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

5 结束语

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已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和管理对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尽快出台《无线通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编制好《城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规划》,并纳入到城乡规划体系之中,使通信基站规划、审批、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加强基站后续管理,保障通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从而促进无线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毅,朱靓慧,孙炼. 纳入城市规划、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6(01).

篇4

关键词:移动信息;城市规划 ;科学技术

如果说移动信息化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标志,那么城市移动信息化将是当前世界新文明的历程和主导。城市移动信息化不仅仅是当前电话、PC和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占有率和普及效果,更是当前各个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项目的结合体。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信息化随着人们对各种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地朝着移动方向逐步的发展。当前城市移动信息化可以分为三块,主要有移动商务、移动电子政务和移动电子生活。

一、打造未来移动城市

自从2004年奥地利布雷根茨市建成了世界上首个移动城市,希望通过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为当地的居民以及游客提供更具创新性的产品与服务。从此,移动城市概念第一次进入人们的是视野。在瑞典,移动技术已经被政府广泛应用,用以实现和公众的各种交流。移动技术为政府办公和公众带来了很多便利。

从其它国家的“移动城市”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未来的移动城市建设将以用户为中心来研究和开发技术与应用,在开发移动城市的同时重视对商业模式、价值链的调查与研究。强调融合、强调多种业务能力的配合,使人得到更加丰富的业务体验。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移动城市未来典型特征。

二、移动商务迎来电子商务新突破

随着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企业之间的商务贸易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为信息化做出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为了实现商务的移动化,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应用要求、投资规模而采取不同的技术平台。WLAN、GPRS、3G等都将成为移动商务应用的主流技术。移动增值服务如SMS、WAP,特别是未来基于3G的各种服务将会移动商务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平台。

3G数据高速传输的特性决定了移动商务业务的多样性。信息类和沟通类移动商务业务是用户需求最高的业务类型,其次是娱乐类和交易类。移动互联的发展推动着移动商务各细分市场的高速增长,该市场将逐步进入深度运营时代,市场竞争将逐步展开,而以客户服务为先导的市场战略必将取代以营销为先导的旧的市场认识。

三、移动信息化联盟成为移动信息化建设催化剂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过程中,通信技术早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早已是业内关注的重点,信息化是当前发展的基础,城市移动信息化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生产中追求的目标和主流。移动数据业务在行业信息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当前,不仅移动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基础设备提供商,而且软件开发商、移动应用服务商、软件平台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都密切关注移动信息化的发展。

四、移动信息化的构成

在当前移动信息化主要分为其部分,基础设施提供商、平台软件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和最终用户。由于当前各种设备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商逐步出现多样,多形态的,因此使得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众多的不一致现象。面对众多的终端设备供应商及众多的应用软件供应商,标准的不统一,当然会对应用的推广造成影响。标准的不统一,在很大方面是利益在作祟,有的厂商在提供自己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时,为了对自己用户形成长期的“控制”,有时甚至故意做成不兼容的标准产品。这种事情在行业发展初期,也是经常可见的现象。但是,只有真正的做到信息共享,才能体现移动信息化的优势。移动信息化产业要发展,产业链就必须按照“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来分工合作,实现共赢。

(一)网格管理 优化服务

网格管理是当前城市移动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通信问题,实现城市信息传递的快速、实时监督、动态管理、协同处理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和执行效率。运用网格管理和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标注在万米单元网格图中,使每一个城市部件都有准确定位,实现分类、分项管理;为每个社区设立3-4名城市管理监督员,使用终端采集器“城管通”,通过GPRS网络实现文本、地图、声频和视频的无线数据传输,在指定城市管理空间范围内对城市管理对象和环境进行监督;项目还搭建了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设立呼叫中心,建立信息实时传递系统。

(二)安全城市——感受“空间触发”和“应急通信”

安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保障人们健康良好生活的前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期待着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将各种隐患都降低到最低,接触各种面临的隐患。 “总体来说,一套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公共安全系统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可靠的基础信息网络,包括语音、数据网络等的支撑,特别是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信保障机制;跨平台的数据共享能力,能与信息源,如视频监控集成互通,视频监控是重要的信息采集子系统: 高可靠性、冗余设置的统一联动指挥系统,以及相应的快速反应决策支撑系统;系统的软件模块要采用分布式设计,每个模块稳定地独立运行,一旦发生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运行。

1、“移动网络,你的安全伞”

移动定位不是一项新业务,但是确是一项在行业应用领域极具发展潜力和优化空间的业务。

2、城市安全,应急联动通信系统的价值实现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应急联动系统是一个集通信、计算机、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网络管理、视频、数据库、指挥调度处理统一的信息和管理平台;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它是一个应急联动平台,但非应急的时候,也可是一个良好的办公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应急联动系统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三个关键因素是:1、信息的充分共享;2、协同;3、响应速度”,从信息共享的方面来看,系统首先应实现对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快速掌握,这需要一个跨平台的数据共享机制。现在不同政府部门、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平台。如何使跨平台更好地共享相关数据,这是应急联动需要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高效的城市——打造高效协作平台

移动城市建设涉及到的生产管理和商务领域很多,需要创造多样化的商业模式,由于微软和IBM等公司都加入到移动城市化建设中,他们提供基础软件和硬件平台。

篇5

关键词:通信;管理;应用

Abstract: To use modern mobile communications,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es to achieve job log to fill, opening up a new wa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J768.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引言

孟津县电业局是一家县级供电企业,介于用户与发电企业之间,企业的效益直接取决于管理水平。工作日志是孟津县电业局在管理中沿袭使用的一种手段,由最初的笔纸记录的方法逐渐发展为计算机录入保存。随着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针对各科室、站所的《工作计划日志系统》在我局应运而生,系统包括个人日志、科室周计划、月计划、督办督察及完成情况,其中个人日志按照在职员工建立账户登录系统进行填写保存,极大的方便了管理层对基层工作动态的掌握,员工个人的工作思路也更加清晰、有条不紊。它给管理者提供了工作总结、计划下达、业务调整等管理决策的信息来源,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1、员工日志在管理中的作用

工作日志记载着员工每个工作日的内容信息,是最详实、最准确的资料。撰写工作日志也是我单位管理者对员工的基本要求,这也充分体现了工作日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一是工作日志的提醒作用。因为工作日志记录了任务来源及任务产生的过程,所以能帮员工理清头绪。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往往面对多项任务同时开展的情况,如果没有很好的记录,时间稍长,极有可能忽略重要的事情。二是工作日志可以用来跟踪业务的进展。这个跟踪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监视”,而是为了方便管理者更好的把握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及时加以控制,有效调配资源,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工作日志还有一个业绩证明的作用。员工的工作量、工作效果总需要一个地方体现,而不是光靠口才这种很难体现公平的方法。大家的业绩都在工作日志中记录,口才不好的员工为企业作出的贡献也可以体现出来。同时,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奖惩时有实际的依据,更多的体现激励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最初的工作日志是以笔纸记录的方法,既浪费原材料,又要耗费人力物力汇集这些资料,还容易漏写、误写,造成信息失真,管理纰漏。随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供电企业的充分利用,工作日志的撰写也由计算机系统录入保存。纵观以上两种日志的撰写方法,存在一个共性弊端:必须在办公室才能完成日志的撰写。但电力基层部门的工作以外出、下乡工作为主,这就使得一部分员工不能及时的填写工作日志,给个人工作及管理者带来了难题,结合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手机的普及,我们提出了手机短信写日志的思路来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2、实现方法

孟津县电业局的《工作计划日志系统》是以Oracle数据库为基础开发的应用系统,结合短信服务平台,在已建立员工账号的基础上,和员工手机号码绑定的方法,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工作日志的填写。每个员工既可以直接使用个人账号登录系统填写,也可以随地域不同用自己手机短信发送工作日志。

篇6

【关键词】 通信基站 电磁辐射 现状 对策

近年来,随着青岛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讯产业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手机基站、电视塔、广播站、雷达、卫星通信等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越来越多,这些设备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大部分电磁波都是有用发射,所以环境中电磁能量密度增大,频谱增密,电磁辐射的活动也在迅速增加。环境中产生电场、磁场、电磁场的设施大致可分为五类,无线通信发射系统是其中之一,尤其是移动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其危害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和关心。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现状

青岛市现有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通讯基站6000余座,设备工作频段一般在900~1800MHz,其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全天工作,虽然使用定向天线,但由于信号覆盖率要求,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三个定向天线组合使用,单个基站输出功率相对不大,平均输出功率只有37.1W,但由于基站数量大,移动通讯基站设备总输出功率占全市以信号发射为主的设施总输出功率的32.4%,居第二位,而且相当一部分基站建在居民区等敏感位置,带来的环境投诉问题相对多。

目前我们对青岛市的移动通讯基站监测数量达到800余座,根据评价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电场强度公众照射导出限值为12V/m[1],未出现超标现象;日常管理中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对单个移动通讯基站项目的要求电场强度限制在GB8702-88中规定的限值的1/[2],即5.4V/m。

监测时根据每个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周围环境的状况的特点、敏感程度等,结合现场实际条件,选择不同的点位进行测量,力求测出对环境影响的辐射水平的最高值,监测方法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的要求进行,在基站天线主瓣方向(全向天线按3个方向)布设监测点位,取地面上1.7m的高度进行监测。

通过基站监测结果显示仅在发射天线近距离处(楼顶平台靠近发射天线5米内)且正对发射天线方向时,偶尔有超标现象,且超标率不到0.5%,并对监测数据超过5.4V/m的基站都要求进行了整改,整改后全部达标。

2 对策建议

针对通信基站中的问题,通过环保管理部门、监测部门和拥有电磁辐射设备的单位的共同努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我们的电磁辐射环境。

2.1 严格移动通讯基站的环评审批及“三同时”制度

从源头抓起,对移动通讯基站的建设严格进行审批和要求,执行“三同时”与环评制度,在环境敏感区域中或目标附近不准建设大规模的移动通讯基站;通讯基站建成后,严格进行验收,加强验收监测中设备近场、远场辐射强度的监测[3],同时加强对电磁辐射污染源的日常监测及监理工作。

2.2 加强移动通讯基站监测能力及数据综合分析能力

加强监测能力,购置先进的电磁辐射分析仪,同时建议配备移动式电磁辐射监测站,配置射频和工频电磁辐射监测设备;针对基站电磁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说清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的污染状况,找出污染的特点、规律并提出对策,为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2.3 合理配置科学规划

结合城市规划,根据各功能区对电磁辐射环境的不同要求,做出青岛市的电磁辐射环境功能区划。将城市空域电磁波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做好各类不同的电磁辐射发射设备的合理布局,即要防止其对居民区的污染和不同设备间的相互干扰,又考虑其今后的发展空间。对敏感区域要限制发射设备的发射功率,杜绝超标发射。针对不同设备,选择适宜的屏蔽防护设施。

2.4 建立相应的地方管理办法

积极贯彻国家环保总局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山东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并根据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标准,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地方性电磁辐射管理工作条例。同时加强与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及城市规划等部门联系、协调工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将电磁辐射的污染降到最低水平。

2.5 加强宣传教育

目前,社会上对电磁辐射污染环境的宣传力度不够,广大人民群众对电磁辐射的知识了解不多,并且拥有电磁辐射设备的单位中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对加强预防电磁辐射的意识也不强,对电磁辐射的污染了解甚少,缺乏足够的重视。

3 结语

随着国家及社会对电磁辐射环境的日益重视,通过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及通信手段新技术、新材料等的有效地推广和使用,可大大减轻城市内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问题,为保障社会群众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起到积极促进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1988.

篇7

关键词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0-0080-01

1 概述

近几年来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慢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移动通讯工具,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人们对通信的需求逐渐从单一语音业务发展为多类型数据业务。在室外环境中,用户的通话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在大型的封闭的室内的环境下(例如:大型购物广场、现代化的办公楼等),由于现代建筑由于多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电信号的屏蔽衰减特别厉害,使通话质量严重下降。如何才能避免无线电信号在通过建筑时的衰减成为众多专家的研究对象,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室内分布系统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情况。那么到底什么是室内分布系统呢?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2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应用及类型

室内分布系统通过耦合器等无源功率分配器件和干线放大器等有源器件及馈线、室内天线等设备将无线信号均匀分配到室内各个区域,实现无线信号对室内的延伸覆盖。

2.1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信号源:包括蜂窝基站、直放站、分布式基站等。

2)分布系统:包括的有同轴电缆、光缆、功分器、耦合器、天线等。

2.2 室内分布系统的类型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泄漏电缆分布系统:这种分布系统指的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将信号均匀的分布在所经过的区域。

2)光纤分布系统:光纤站近端在信号源所在之处,通过近端实现光电转换,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经光分路器分配进入光纤传输至各远端;光纤远端为光电转换取出射频信号,并经过功率放到输入室分反馈系统。

3)同轴电缆分布方式有源分布系统:在建筑物覆盖面积较大时,前述的无源天馈线很难满足需要;可增加中继设备来补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3 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

既然室内分布系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该如何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首先我们要知道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所必须遵从的3大标准:①采用比较小的功率与多条天线相结合的原则;②“先局部、后整体”、“先平层、后主干”的设计顺序;③主干线上主要用耦合器,平层主要用功分器。

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时,除了需要把握以上3条原则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室内分布系统天线存放方式

1)可以考虑在容易受到侵扰的地方设置天线:有时候我们的顾客要求在屋内时必须得用屋内的信号,但是屋内的信号区域却容易受到屋外的信号的干扰,这个时候只能根据屋外对屋内信号的干扰强度来选择最为合适的地方来布防天线了。

2)可在走廊等一些地方布置天线:在走廊的十字路口等处布放天线,可以使该天线能够照顾多个方向的覆盖。

3)我们可以考虑在屋内布置天线:因为信号在穿过钢筋水泥时会逐渐衰减,所以我们对于需要高强度信号的地方我们可以考虑把天线放置在房间之中。

4)在一些切换区域布放天线:在电梯厅附近布放天线这样就可以做到覆盖房间的同时,覆盖电梯厅。

5)固定天线的方向防止信号的泄露: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地方比较容易造成信号的泄露,这时我们应该采取的策略就是采用固定的一定的姿势放置我们的天线,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天线本身的特性来防止信号泄漏到室外造成干扰。

3.2 室内分布系统的功率分配原则

1)主干线可采用耦合器+功分器分配功率方式。

2)“先平层设计”,主要用功分器(保证天线口功率平衡);根据天线数量确定采用何种功分器。

3.3 系统切换设计策略原则

1)普通建筑物的大厅的出入换区,一般来说在距离大厅门口6-7。米的距离是比较合适的。交换区的不应该距离公路太近或者距离大厅门口较远。

大唐切换设计策略:①“小功率、多天线”方式;②天线口功率可调。

2)电梯切换设计策略:①以电梯为单位作为一个小区;②非全楼覆盖时,电梯井道天线主瓣方向朝向电梯厅;③如果遇到的楼非常高的情况下,不能够做到同一个小区覆盖,需要引入相邻小区的信号;④电梯内外不同小区时,切换区域一般都会选择在电梯厅。

3)车库出入口切换设计:在车库出入口位置安装天线保证切换。

3.4 干扰和泄露的预防

在实际操作中,为建立较完美的无线覆盖网络,在设计时应兼顾边缘场强的计算,保证不会产生明显的信号泄漏。

1)较小功率与多条天线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屋外信号对屋内的干扰以及来尽量减少屋内信号的泄露问题。

2)屋外网络信号最优化处理。

4 结束语

室内分布系统可以较为全面的解决室内通话质量不高等问题,可以提高通话的接通率,可以很好的开辟出通话质量较高的区域。但是通信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很多的问题,本文只是从天线布放、电梯覆盖、功率分配、系统切换、干扰和泄露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实际工程设计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

参考文献

[1]胡宜雪.移动通信家庭室内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2.

[2]韩洁.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探讨[J].电子世界,2013(16):5.

[3]李轩.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国工程咨询,2012(09):32-38.

[4]黄云飞.3G无线网络规划的方法[J].电信快报,2003,(6).

[5]摩托罗拉工程学院.多网合一室内分布系统方案的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王月清.宽带CDMA移动通信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分布覆盖;设计

1.时代广场建设分布覆盖系统的必要性

1.1时代广场的简介和信号覆盖现状

时代广场是新近建成的一座集餐饮、娱乐、商场、写字楼于一体的高级综合性办公楼,建筑面积160000平方米。位于黄金地段。它的西面为艺术中心;南面和五星酒店、博士专家楼、高档市区隔街相对;东面是长途客运中心;北面是高档写字楼等多座高层建筑;东北方向不到1000米就是火车站;时代广场门前是市区东西方向上的三大主要交通干道之一。

根据在时代广场的实地调查和用户投诉的情况可以发现,时代广场室外,信号强、覆盖良好,随时可以进行通话,没有掉话现象,话音质量良好;但在时代广场室内的大部分楼层没有手机信号或者信号微弱,不能进行正常通话,特别是地下建筑和电梯内,全部是盲区;但是时代广场楼层较高的部分手机表现为信号很好、电话振铃,但无法接通,所以时代广场的室内移动通信能力表现为除了个别地方可以通话外,基本不能正常通话。

1.2目前时代广场信号覆盖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广场的框架式建筑结构和钢筋水泥的建筑材料决定了它对周围基站信号有较大的屏蔽,室内以轻钢龙骨为主的隔断墙也对电波有较大的衰耗,它们都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的绝大部分区域移动通信的效果。业主和入住商户的投诉严重,要求快速解决问题。经过现场测试,发现时代广场的地下室和电梯内由于钢筋水泥的封闭环境,属于完全盲区,建筑底层区域信号较弱,电话接打困难,高层部分则可以接收到相对较好的基站信号,但由于没有主导小区,接受到的几组电平值相差很小,重选切换频繁,通话过程中质量较差,经常发生掉话,通过测试数据可以发现时代广场的室内移动通信困难主要表现为:

(1)建筑中出现信号覆盖的盲区,主要是建筑内部的电梯轿箱、地下停车场、设备楼层和1、2层部分区域。造成盲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结构为钢筋水泥浇注而成,穿透损耗极大,或者是由于周围其他高大建筑物对本建筑造成的阴影效应,使得这部分地方根本没有信号覆盖,基站信号到达地下时的电平值小于手机接收的灵敏度,属于信号盲区,所以无法接入网络。

(2)建筑中出现“乒乓效应”区域。它的高层部分基本都能接收到基站信号,不仅数量多,电平值高而且大小十分接近,造成手机在这些地方,没有主导小区,在能够选择的小区间频繁地重选、切换,无法进行正常的发起、维持呼叫。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建筑物楼层高度的升高,周围有遮挡的建筑物也在逐渐减少,当到达一定的楼层高度后,周围对其有屏蔽作用的建筑物基本不存在了,到达建筑高层的信号主要为周围相邻的基站的直射信号。由于相邻基站站距比较接近,到达时代广场高层的信号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损耗基本相同,造成其高层部分信号数量多、场强值大,没有主导小区、手机频繁重选切换的现象。

(3)时代广场外墙体为钢筋水泥浇注而成,室外基站信号在进入室内时,穿透损耗很大,因而建筑的低层部分信号覆盖很弱,而且不均匀,覆盖这些区域的信号主要是周围基站的绕射和反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长距离空中传播后有很大的损耗,到达这些区域时的电平已经十分微弱,基本接近或者超出手机的灵敏度极限,因而发起呼叫十分困难。

2.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步骤

2.1基站设备的选型

室内分布覆盖系统最为重要是信号源的选取,信号源的性能决定了整个分布覆盖系统的性能,是整个系统的根本。本方案设计中使用宏蜂窝作为信号源,既可以保证有持续稳定的信号输出,又可以在话务量增长的同时,成倍的增加系统容量,是覆盖时代广场室内比较理想的方案。

由于覆盖面积比较大,单纯使用宏蜂窝配合无源系统不可能完全覆盖建筑内的每个地方,因而在关键的部分干线上需要使用放大器。放大器产生的噪声对基站的影响,在系统允许的范围内,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2.2基站容量配置分析

时代广场是一座高级综合性写字办公楼,大厦内日常办公约5000多人,每日流动人员数量约为1000人,现以已经开通的同地区同类型的其他高层建筑的室内用户和话务统计平均数对照计算,时代广场的覆盖范围内有70%的手机拥有率,忙时40%的手机拨打率,得知忙时时代广场内移动用户手机共计为(5000+1000)×70%×40%=1680部。按照通常情况:

每移动用户的忙时话务量为0.02Erl;话音信道(TCH)呼损为2%;则大厦内忙时的总话务量为1680×0.02Erl=33.6Erl。由于分布覆盖系统采取分层结构,为使系统资源充分利用,可使两个天线子系统话务量负荷基本相同,那么每个子系统话务量为:33.6/2=16.8 Erl按2%的拥塞率,根据爱尔兰B表计算得话音信道数量为25个;SDCCH信道话务量为:16.8 Erl*28%=4.704 Erl;控制信道(SDCCH)呼损为0.1%。

根据爱尔兰B表计算得SDCCH信道数量为2个(由于下层小区与相邻基站的切换和重选次数较上层小区相对较多,所以在开通时根据实际的话务情况可以适当增加1个SDCCH信道);每个小区BCCH信道1个。

由以上可以得到覆盖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需要的信道数量为:25+2+1=28个。

每载频8信道,可得分层小区的每部分需要载频28/8=3.5,约为4载频;整个分布覆盖系统的宏蜂窝配置为上层小区CELL-A为4个载频、下层小区CELL-B为4载频,共计8个载频;使用机柜一个。

2.3基站传输系统的设计

室内分布覆盖系统所需要的传输电路一般可以由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HDSL市话专线是目前实现传输非常经济的方式,以前使用情况比较普遍。它的路由是从BSC端口开始经配线架跳接到光端机,经过光缆到达光缆中心,由光缆中心的HDSL专用设备转换后,通过专用电缆到达测量室,再由市话电缆到达目标建筑物,由于市话电缆几乎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所以HDSL专线电路可以几乎到达城市的任何一个建筑物。

(2)微波(或者红外线)可以实现光缆不能到达的特殊区域的传输电路,用户可以自行设计路由,而且实现起来方便快捷,能在目标建筑物和相邻基站之间迅速建立传输通道,解决光缆传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目前广泛使用在建筑物间的传输电路的方式之一,性能比较稳定,调整余量也比较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