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8篇

时间:2023-10-13 15:35: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大概念的语文教学

篇1

关键词:感知生活 乐学乐写 美感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了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但毋庸置疑,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其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和不足。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1、快乐作文的可行性

怎样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又不抹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我近年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快乐作文,需要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写作过程。

2、快乐作文的前提工作

2.1 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纵使“行政干预”,学生完成的仍是强挤硬榨,用以应付老师的“遵命作文”。所以首先在意识上要改变学生的写作观念,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写作的信心。首先我把作文改为“表达能力作业”,使学生在心理上减轻压力。再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向他们讲述中国历史上的“袁虎的倚马作令”、“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

2.2 教会学生感知生活

写作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没有内容,没有激情。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将文章写好,一定要言之有物,而这个“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平时对语言、对知识、对生活的积累。只有有了这个物质基础,学生作文才能思之有据,言之有物,写之有序。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离开了生活,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3 充分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乐学乐写的情绪

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练,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学首先要感知文章的情感美。“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它饱含了作家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了作家心血和生命。所以语文教材无不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因事缘情,有的直抒胸臆。“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在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课文的美,从而激发其创作的欲望。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越派 语文课堂

越派小语教学的代表人物、绍兴籍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教师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亲―和―醇―美”的越派小语教学艺术的群体风格。作为语文教学及周老的追随者,笔者试论越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醇味。

一.醇朴之风,语文教学之本原:返璞归真

语文优质课优在哪里?一言以蔽之,便是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简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体现“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时下,大家都在呼唤本真课堂的回归,越城区文教局教研室前几年打出的“真实、扎实、朴实”的小语教学研讨中心,鲁迅小学副校长周毅提出一个“纯棉”课堂概念,无不映衬着越派小语教学在追寻着“淳朴”之风。“老酒糯米做, 绍兴老酒鉴湖水,鉴湖之源会稽山。”正像只有用稽山鉴水蕴育的江南糯米,才能酿制出黄酒中的珍品――绍兴老酒一样,小学语文教学也惟有紧紧抓住语文这条缰绳才能还其小语姓小,小语姓语的本色来。

二.醇正之味,语文教学的特质:馥郁浓厚

浙江省特级教师金明东对自己的语文课有这样的定位,他说:我总在想,我的语文课,不仅应有水的灵动,更应有山的质朴与厚重。这是一种怎样的结合呢?这样的语文课又该是怎样的境地?于是我想到了家乡的酒,醇厚芬芳、厚积薄发的绍兴黄酒,想到了家乡黄酒“慢慢品的时候、微微醉的享受”的境地,这大概就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境地吧――质朴醇厚、透着语文的芳香。

是的,正如他自己所追求的一样,他所代表的越派语文就有这种纯正浓厚的绍兴老酒气息。大家都记记得他的《鸬鹚》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为什么用“一抹”?我们学得很好,但老师相信,好戏往往在后头,这轻轻“一抹”抹出了什么呢?小组研究,看哪个组的研究成果多。

生:抹出了波纹和浪花。因为鸬鹚钻进水里,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师:我觉得你很有审美观,你能将那么美的意境读出来吗?

生:抹出了许许多多的鱼。因为课文中写着:一只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这鼓鼓的喉囊里装的肯定是鱼。

生:还抹出了渔人的喜悦和丰收。生:抹出了吃的、穿的、用的,如苹果、哈蜜瓜、西装、皮鞋……生:还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生:总之,抹出了渔人一家的欢乐和幸福。

“一抹”抹出了什么?金明东老师这一专题的深入开掘提升了课堂的品味!孩子们多角度多层面地在字里行间探究,充分发挥想象,从抹出粼粼的波纹、跳跃的浪花,到鲜美可口的鱼儿,再到抹出钱,抹出吃的、穿的、用的,进而抹出渔人一家的欢乐和幸福……“好戏”在金老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过后依旧余音缭绕。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体验,不仅是对“抹出了什么”的诠释,更是他们性情的催动,灵性的涌动,生命的冲动,悟性、灵性和人性在语文课堂里流淌。

三.醇香之气,语文教学的韵味:绵绵不绝

在听过的绍兴众多的小学语文课堂公开课中,我最为喜欢的当数鲁迅小学祁玲娟老师的课。祁老师的人,小巧灵秀,不愧江南之女的特质。祁老师的课,也散发着越派小语课堂的醇香之气,如绍兴老酒慢慢地弥漫开来,绵绵不绝于老师与学生之间。最初听到的是她所上的《蜘蛛织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感觉她所上的课并没有设计之美,但却分明感受到了一股醇香的味道。那是语文的味道,飘着文字的清香,弥散着优雅的音韵。

一、善解读,能用亲切的语言三下五除二把孩子们带入语文的情境中去。这想必与她自己喜好文学有关,正因为这份喜好,也因了她的认真,才有了对文本到位的理解。正因为有了自己独特而深入的解读,才有这份从从容容就带学生入境的本领。

二、重朗读,每一节课中,总会以点盖面式地对重点语句进行朗读指导。不仅基于理解的到位,还有教学上引导的技巧使祁老师的课堂把文以载道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朗读训练中学生被感化了。

三、能拓展,到最后,祁老师总能把课堂扩展,扩展,一直扩展到小河,到田野,到森林……听到鸟儿在唱歌,听到花儿在开放,闻到香味在弥漫……

篇3

王荣生(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上篇 将管理扩充为教学

一、解题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是什么”,并力图对“是什么”作出学理的阐释。

“教学”的概念,我们取施良方和崔允先生的界说,特指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相当于教师的“教”(teach / instruct)[1]。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教才是有效的”。而有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的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以学生的成绩水准(不完全等于考试成绩)作为判断的依据。二是教学的效率(efficiency),以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学的代价(教师投入时间、教学设计与开发成本等)相比较而得出判断。三是教学的吸引力,一般以学生对继续学习的倾向性(tendency)作出判断(实际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动机、毅力等方面的态度情感)[2]。我国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以及随之而来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创建,发端于吕叔湘等先生发出的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呼吁。据徐光华的分析,“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3],即以效率为改革的抓手,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增强语文教学的吸引力。而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是走在最前列的一位。他的语文教学改革举措,多数是以提高“效率”为直接动力、为现实目的:画“语文知识树”,“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4];引导学生“掌握划分层次的方法”,“学生学得很愉快,提高了学习的效率”[5];对于被广为传诵而誉为“魏书生模式”的“六步法”,魏老师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6]。魏老师多次强调,他改革取胜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而“民主”(也包括他说的“科学”),在这里更多地被当作一种途径:“如果真正实行民主,就可以获得许许多多的助手,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花费较小的力气取得比较大的效果”[7]。追求效率,是魏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他自己对改革经验的提炼,主要定位在“语文教学思想”。

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有比语文教学思想更大的方面或更小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从大的方面讲,魏书生的师品,他对教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往细里说,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牵动了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材的改革。但这些,本文均放在视野以外,而将研究锁定在语文“教学”这一层面。锁定在语文教学,意味着“就教学论教学”。

说教学“思想”,而不说成是教学“理论”,基于两点理由。第一,在教育学领域,“理论”与“思想”是有分野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实践”。[8]“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构成教学理论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称之为“教学思想”。第二,这也符合事实的本相。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是在独特情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改革发端于现实的需要,目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实践。魏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在各地作了许多场报告,但是,这些报告和写作,主基调是传布自己的教改实践,志趣尚不在构建一种教学理论。魏老师的文章和报告,讲的主要内容是“我怎么做的”、“我怎么想的”、“我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其中当然有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会有好效果的论证,但这些理由和论证,尚未深入到学理的层面,往往还是以“我喜欢”、“我觉得”来了断。

定位于“思想”而不是“理论”,提醒我们注意到,魏老师的有些言论,不宜看成是理论的严谨表达;将之主要看成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也许更能把握住它们的真实含义。也就是说,对有些说法,不宜匆忙地进入命题合理性的研究;对有些用词,包括一些关键的用词,也不宜直接导入抽象的辨析或论争,甚至还不能搬来作为研究的工作概念。比如,魏老师说他的改革(包括语文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改革)成功,靠的是“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领着师生员工练气功”。这一小点恐怕更多的是“我喜欢”;那两大点,也必须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对含义作具体的阐释,而这种阐释,又不宜搬用“民主”、“科学”这样的大词语来做分析的工作概念。

二、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1991年,到拉萨连作了三天半报告的魏书生,终于有了看一看市容的机会,“站在大昭寺面前我有一种心灵被震撼的感觉”,他描述道:“怎么呢?大昭寺门前广场上一大片磕长头的人。……那一片人每个人都是额头着地、鼻子着地,手‘哗’地全部扑在地上了,那叫五体投地。”按照“拿来为我所用”的个性,魏老师“就研究了这中间有用的那部分”:“我觉得老佛爷真有一套,连面儿都不露,就把信徒们征服到这样的程度,你说,咱们教书的天天和学生打交道,讲的还是真理,怎么就不能让他们使劲信呢?”[9]这段话,无意间透露了魏老师对语文“教学”(教)的体认。

综观魏老师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他的一系列言论,似乎可以这么说,教学,在魏老师的心目中,主要体认成“造信”,为了“造信”而又连贯到“制法”。

在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里,“信”,首先是指向教师自我的名词。要搞好教学、搞好语文教学,魏老师认为,首先是教师要有“信”:要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诚实的信义、可靠的信用以及证实自我能力和价值的信望、信誉。初翻《魏书生教育文库》中的《语文教学》卷,许多人感到疑惑,因为开卷的“自强篇”,内容似乎与常识所理解的“语文教学”搭不上边。“多用力气改变自己”、“胸前戴像章感到有力量”、“人生的价值”、“调整自己的需要”、“今天比昨天更新”、“粉笔生涯的苦与乐”、“笑对人生”、“善于比”、“怎样看待困难和失败”、“多吸收,少批判”、“不断提高尊重人的能力”、“人都是平等的”等等。这些怎么是“语文教学”呢?但在魏老师看来,这些就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或者说,是搞好语文教学充分的、在魏老师看来可能还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就像有人指出的:“魏书生在教学管理中总是首先将目光朝向自己,努力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和高尚人格的建设,以此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10]

“信”,也指向学生的自我。学生要搞好学习、要搞好语文学习,魏老师指出,必须要有“信”。他曾先后与100多名“差生”谈心,曾和一名最后进的学生同桌听了150多节课,在分析具体原因寻找响应对策的同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的大脑像一部机器,可分为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的老师应付大部分中下等学生学习问题,都是动力部分,而主要不是工作部分的问题。[11]动力部分,魏老师有时表述为“非智力因素”,从自己的自学经历,他体会到:“智力因素在自学的成绩中只有一小半的功劳,一多半的功劳属于非智力因素,即人的理想、情感、意志、性格。”[12]他所著的《学生实用学习方法》,所讲的“学习方法”,几乎都围绕着学生要有“信”这个主题,这从下面所抄录的这些标题就可以看出大概:“确立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施加学习是享受的意念”、“坚信自己有巨大的潜能”、“利用潜意识,坚信我能行”、“放声高呼——我能成功”、“信心之火不灭,大器可以晚成”、“从失败中崛起”、“竞争中磨练意志”、“跑进快乐天地,磨练顽强意志”、“持之以恒,水滴石穿”、“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在魏老师看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有“信”。于是,名词的“信”便走向动词。而教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被魏老师转化成了“造信”的问题。“造信”,魏老师统称为“育人”,从学生的角度,又叫“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但不管怎么称呼,关键点都在“让学生使劲信”,从而使学生具有强劲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造信”,当然依赖教师的“人格魅力”。但教师光致力于自我的人格修养,未必会产生“教学”(教)含义上的魅力。于是要“制法”[13],包括制出能显现教师魅力的办法。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里,“法”被概括地表述为“民主”、“科学”,再加上一小点“练气功”。从语境中看,“民主”,在这里指“制法”的方法论,或者叫“根本的办法”。“许多教师问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么高,是用什么办法调动的?我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教师树立了教学民主的思想,教学中多和学生商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高涨起来。”[14]“科学”,在这里指定型化的“法”,也就是“以法治语文教学”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练气功”,在这里可以代表强化“造信”效果的种种方法机巧。换句话说,在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里,为“造信”而制的“法”,主要有三种含义:一是“师”的思想之法,它决定了在什么基础上“制”,如何“制”,也部分地决定了制什么“法”,制了以后能不能成“法”。二是“学”的规范之法,它比通常在教学管理意义上所说的“规则”要广,要强有力,巨细无遗;管理方法中包含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其最主要的特色。三是“教”(魏书生意义上的“教”)的机巧之法,如精神充电、上课之前领学生放声唱歌、要学生七嘴八舌地大声说、让学生做仰卧起坐、俯卧撑乃至练气功等等。相应地,魏老师所营造的“信”,从学生的角度,便有可辨的三种表现:一是在思想上的“信”,信自己、信老师、信老师的话,正如相信、信任、信服、信赖、信托等动词所表达的。二是在行为上的“信”,信奉、信从、信守。魏老师在班里上课,学生起立之后,有时要大声齐背课文,背完后他才请学生坐下,但时常有一些学生请坐后却不肯就座,因为按班里的“法”,混在齐背声中的“南郭先生”要自我举报,说明了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改正措施,才能安坐。这就是在行为上的“信”。三是在意志上的“使劲信”,既来自凭“信”依“法”而获得优秀学习成果的强化,也来自被教师“千方百计”的种种“造信”技法的感染,在魏老师的班里,还包括由老师的“荣誉”(“信誉”)而产生的激励效应。

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里,“造信”与“制法”相辅相成,“法”和“信”互为因果。但归根结底,“制法”是为了“造信”,“法”服务于“信”。魏老师认为,学生有“信”便能成材,因此“造信”就是“育人”。魏书生说:“我深深感到,一位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育人是语文教师分内的事,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15]“回忆自己走过的语文教改之路,我感觉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总想,抓住了育人这一关键,再去教语文,新办法、旧办法、土办法、洋办法,都能改造成好办法。”[16]

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 教育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我们教学的不懈追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这引起了我们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度思考,通过寻求最佳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以及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中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提醒我们不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而且要注意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中国有句古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同样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对学生来说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做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习的有效性会反作用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从而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带的这个班级两年前是个重组班级,刚开始时学生因为老师是新的,所以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班级纪律很差,学习习惯懒散,课前没有准备,课堂不认真听讲,经常有不做作业,甚至叫他们把作业补做好也不去完成等现象。班级就像一盘散沙,学生没有集体观念、团体精神,课堂学习效果很差。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下功夫狠抓班风、学风。从拔河比赛中渗透团体精神,从广播操比赛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从卫生检查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心中有了团体、班级,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班风越来越好,学生的思想就转到学习竞赛中了,课堂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一年时间本班的语文成绩越居年级第一,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形成了班风促学风、学风带班风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教学的很重要的理念。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该走的一条坚定不移的道路。叶圣陶先生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打破了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发挥了课程资源的更大功能。关注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认真落实“用教材教”的策略,提倡把语文书读活读厚。

在教学完五年级下册《水》时,我就本课内容安排了一课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水的词语、诗句、篇章、名言警句等,在课堂上交流学习积累。学生搜集到的词语有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落石出、水中捞月、水泄不通、山清水秀、烟波浩淼、山高水长、川流不息……诗句有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维的《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篇章有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名言警句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学生课外搜集的量大得惊人,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办法把搜集的和自身的感悟全部展示出来,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信心得到了充分的激励,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培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中,学生不仅仅从课文中知道了水的珍贵,更从课外中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水的美,水的精神品质,水的教育意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书被读厚了、读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无疑得到了提高。

三、关注课堂生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要使人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引起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早在1997年,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生成是个什么概念?我把它表述为:“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同时,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得以为教学的继续互动和目标的再生服务。”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赶海》一课时,当学生领悟透赶海的乐趣后,进入了第四自然段(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学习。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闭眼,听老师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随着文字内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面对此时的大海,你想说什么?”学生们说了各自的感悟,这时有一个学生要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悟:“落霞与海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我一阵激动,你看他引用得多好,改动得多好,吟诵得多好,说明前面《少年王勃》一课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经典名句他领悟透了其内涵,同时又能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于对经典名句改动,从而把别人的知识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想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对名句修改,用在恰当之处,不是更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吗?我让全班学生谈谈自己的改法。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确定改成:“落霞与群鸥齐飞,碧水共长天一色!”“海鸥”改成“群鸥”是因为大海让海鸥生活幸福,自由自在,一定会有很多海鸥生活在大海边,同时,从书中的插图我们可以看出海鸥确实很多,所以用“群”字更能表现海鸥的数量多,能看出大海养育了很多动物,是动物们的故乡。“海水”改成“碧水”是因为学生认为蓝蓝的海水一望无边,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群海鸥在晚餐后展翅在空中轻盈地飞翔,似乎是在散步,灿烂的晚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样的景色更美。可见,他们已经领会到了大海的美,热爱大海的那份感情更真实、更热烈了。吟诵一遍所改诗句后,我对大家说:“你们看,我们班有这么多小诗人,原来作诗也不难,我们也会作诗了!”大家都开心地笑了,在我的鼓励下,在接下来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四、提倡多种渠道加强积累

评判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我们通常会以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一挥而就来衡量。满腹经纶、下笔成文是语言积累丰富,出口成章、一挥而就则是语文能力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它强调加强学生的语文亲身实践,更关注学生的语文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还针对语文学科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的现象,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阅读,重积累”的学科特点。从阅读的面和数量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上提出了明确地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阅读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要求,其意义非同一般。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语文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我们应通过引导学生超越课本,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5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我上初中的时候,刘立敏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和学校领导建议可以办个文学社,能够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同时大量的收集整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捡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例如:在中学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某一处的景色。明明是在春季,但很多同学却写了《我喜欢秋天》、《冬天的雪花》等文章。还有部分同学写春天时还写了到河中游泳,去树林采野果的片段。我当时我很生气,但事后静心一想,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给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于是我专门抽出两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校外去观察春天的景色。回来后我再让他们继续写这次的作文,结果同学们都写出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的景象和感受。虽然语句不太通顺,但内容是真实的,是活的。

篇6

“共生写作”给作文教学带来了什么?

主持人语

“共生写作”,是黄厚江老师“共生教学”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共生写作教学主张:用作文教作文,在作文中学会作文,老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共生写作教学有丰厚的实践土壤,操作性强,成效明显,深受一线教师欢迎。本期,特邀请“共生写作”首创者黄厚江老师谈谈共生写作教学带来的几个转变,帮助我们加深对共生写作教学的认识。徐飞老师对共生所引发的关系重建做了深入的思考,向浩老师就一节课例分析了共生写作教学与传统写作教学的异同,李永红老师对共生写作与生活化写作在使用文本方面的共通点进行了梳理。四篇文章,既有宏观的理论探索,也有微观的课例分析,相信会激发起大家的共鸣与思考。

本期主持:徐飞

我们从成功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共生写作的教学方法之后,有不少教师问:什么是共生写作教学呢?共生写作教学有什么样的价值呢?共生写作教学和其他写作教学方法有什么不同呢?这里我们对最后这个问题做简略回答。简单地说,共生写作教学的特点是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把“结论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

我们一直以为,结论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为普遍也是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语文共生教学就是针对语文教学的结论化和过程缺失,在丰富的课堂实践和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共生理论总结提出的教学方法。

所谓结论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以结论为中心,把结论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学生掌握结论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或者是直接将现成的结论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或者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为了推导、印证一个既定的结论。

结论化写作教学的常见表现,就是教师出题目、学生写作文的反复循环。学生就是反复写,教师就是反复打分数,写评语。所谓写评语,常常就是给学生的作文贴一个结论性的标签,评价学生作文好还是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结论性的作文指导课,就是讲写作知识,讲写作技巧,讲高考、中考的评分标准,就是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什么样的作文能得多少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以结论为中心的写作教学其实既没有“教”也没有“学”;即使有“教”有“学”,“教”和“学”也是脱节的,教师的“教”并不能对学生的写作发生作用。

在结论式的写作教学之中,写作课上没有写作,教师没有写,学生也没有写。我们常常看到写作教学课上,要么是以读为主,读名家作品,读学生优秀作文,读中高考的满分作文;要么是以讲为主,讲写作的道理,讲写作知识,讲写作方法,讲写作技巧,讲评分标准。而共生写作教学的核心主张是用写作教写作,在写作中教写作,大家一起学写作。在写的过程中学习写作知识,感悟写作规律,掌握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共生写作教学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互相唤醒、互相引领、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教师用自己的写作体验唤醒、引领、激励学生的写作,学生也用自己的写作体验互相唤醒、互相引领、互相促进。

二、把教师由“教练”变成“陪练”

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应该是什么角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的角色就是交通警察,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出学生有没有违规,在哪里违了规;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就是法官,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宣判学生在哪些方面违背了法规,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的角色就是裁判,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判定学生作文的优劣,谁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奖惩;也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的角色是编剧和导演,他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编写好的剧本和要求演出;也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的角色就是教练,他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写作文。大概最后一种认识和做法最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不少老师也是自觉地承担这样的角色。

应该承认,在前面种种角色定位中,教练的角色是比较合理的。假如真的是一位懂写作、会写作的教师,或许真能成为对学生很有帮助的教练。假如教师自己本来就不懂写作、不会写作,或者以前曾经懂、曾经会,而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下水了,甚至身体早就发福了――即使下了水也游不动了,只是站在岸上根据游泳的书本讲一些游泳的知识和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帮助肯定就不大。其实,即使真的懂写作的教师,站在岸上讲述写作的知识和道理,也不如跳进水里和学生一起游泳,一边游一边指导,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而在共生写作教学之中,教师的角色是教练但同时更是陪练,是自己跳进游泳池或者跳下河和学生一起游泳。跳进了水里,和教学对象的距离更近,更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能够更好地融合。共生写作教学,最基本的课型之一就是师生共生写作,即教师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学生参与老师的写作过程。这种师生相互融合的写作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能够最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写作方式、写作行为,改善学生的写作过程。

学习场理论也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转变的重要性。场的概念来自物理学。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的确存在,比如引力场、磁场等。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最早将“场”这个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学习场这一概念。他认为,学习是场的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指和谐的多元互动的学习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诸要素完美结合、和谐共振的一种具体的学习场景、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协调的学习环境。学习场的构建,意味着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立足于教学系统之外,而是系统中的一分子,作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地参与学生经验的变革;同时,教师自身也反作用于学生,成为交互教学中的一种能力的存在。教师由“教练”变成“陪练”,就是把自己置于课堂学习的系统之内,而不是置身其外。

三、把“个体写作”变成“群体写作”

传统的写作和写作教学,都是非常个人化的,都是相对封闭的。而共生写作教学,开放了个体的写作空间,把个人化的写作行为集体化,这对于提高写作课堂教学的效用,意义是显著的。它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教学现场的作用,利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活动,丰富写作体验;另一方面,它优化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同伴关系,让写作的主动者带动写作的被动者进入写作的境界,让写作的先进者带动相对的后进者融进写作的过程。一般认为,最理想的教学现场也就只是一个合适的教学情景,而共生写作教学特别注重发挥学习现场的教学价值。共生教学认为,教学现场既是最好的教学资源,也是有效的教学手段,而这一点在写作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叶圣陶先生曾经创办过一个“生生农场”,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学习种菜,学习种庄稼。这一理念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有着不同寻常的借鉴意义。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教师在作文评讲时,总是喜欢读优秀的作文,试图以此引领和改善其他同学的写作。这或许有一点作用,但不能不说这对作文教学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共生写作教学以为,就像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做游戏,作文教学不只是读优秀的作文,而是让优秀的、会写作的同学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入写作的情景。大家一起讲故事,人人都能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大家一起写作文,人人喜欢写作文。

学习场既是一种学习环境,又是一种学习系统,它是指所有事件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它是这个整体中的所有人、所有事物发挥作用的关系场,是一种刺激、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在内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环境”。“大家一起讲故事”的群体性的共生写作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具体的学习场景、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协调的学习环境,发挥这个“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的作用,刺激促进学生的写作活动。学生的写作不再是孤立的、被动的,而是在一种合作的、开放的、主动的、活跃的氛围中进行。

四、把“割裂的写作”变成“融和的写作”

共生写作教学反对以写作知识、写作理论、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以及名家名篇和学生优秀习作的阅读为主的作文教学,但共生写作教学并非不要写作知识,不要写作理论,不要写作方法,不要写作技巧,不要名家名篇和学生优秀习作的阅读,只是将这一切都融合在写作的过程之中;而不是像结论教学那样,把知识、结论、方法、技巧的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而且把这些东西的学习完全外在于写作的过程。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提高兴趣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作文课中“活”起来。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使得学生如沐春风。

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萌发出表达的欲望。同时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校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学生会觉得自己的语文老师很神奇,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也许会因喜欢上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我上初中的时候,刘老师教我们语文,经常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班上给我们念,我清楚的记得那时刘老师念的神采飞扬,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我对老师佩服的五体投地。我想,我喜欢上了写作,和刘老师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后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也经常在学生面前“卖弄自己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陶醉,一方面确实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展活动,构筑平台。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让学生拥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

二、激发快乐写作兴趣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维的限制性;作文题目的陈旧俗套,内容单调重复,造成了思维的呆滞性;老师过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导,造成思维的单一性。这三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形成一个“思维怪圈”,造成学生脑细胞“萎缩”的现象,从而对写作倍感腻烦。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象的现实存在,对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学生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乐”起来呢?“快乐作文”是笔者近年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探索最优化途径的一次尝试。

三、生活素材,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学生要写作,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言之无物,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根本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写作的活水源头――生活。曾有人说:“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活作生活的主人。

长期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写作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无话可说,时间长了,写作给学生的心加上了沉重的枷锁,周围的生活在他们眼前觉得很平常,没有新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空洞,更多的学生则为了完成任务,东搬西凑,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性。

例如:我让学生写自己的童年生活,有部分学生写到了在大海边玩耍的情景,还写了跟着姥爷在沙滩上见贝壳的现象。其实,在我们农村生活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大海的真实面目,更不要说自己在沙滩上捡贝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写作前让学生实地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活的事物,让他们去了解事物,感受生活,使他们的心也随着新鲜的事物“活”起来。

只要学生有一种想写的欲望,就能从生活中找到活的素材,写出来的内容也是活的。以后,每次作文课,同学们都要求我带他们去野外,我也根据写作的实际需要,尽力的满足他们的意愿。并在野外的活动中引导他们找写作的素材,感受生活的美好,使他们有“心”去写作。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对作文不但不那么害怕了,而表现出了一种想写作的欲望,我认为这就是写作的一个很好的开始。

篇8

关键词:课程资源 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目标“三维化”。课程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为了实现“三维目标”,新课程赋予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利和责任,要求教师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面对诸多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能否合理利用相关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这不仅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关系到教学方式的改变。下面就如何开发和利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促进“三维目标”实现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开发教师自身资源,实现“三维目标”制定科学化

首先教师应研读课标,明确“三维目标”的内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了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放在首位,但新课程标准的制定者首次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与“知识与能力”目标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熟悉课标,研读课标。虽然以前的大纲中也强调知识、情感、技能三个目标,但是今天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内涵比原先更丰富,除了知识、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笼统的情感目标也细化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尽管标准的研制和目标的制定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的中心任务无疑应该是标准的实施。实施意味着要获取成功,成功的标志是目标的有效达成,而有效的达成依赖于教师资源的优化。

其次教师应展开合作,高效率整合教师资源,高效落实“三维目标”。教师合作是实现学校组织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成果,教师合作有助于激发与强化教师发展意愿,提高教师个体反思能力,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对教师的发展和持续成长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和顺利推进提供重要保证。

第三,结合具体班情,合理制定“三维目标”,让广泛的教学资源变成课堂教学的实在内容。班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维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备课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取得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环节。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前提,备“三维目标”是关键,备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核心。

第四、广泛运用教材资源,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是课程资源的变革,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建立大教材观,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调整,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选择地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为实现“三维目标”服务。新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形成了教材“空间处”,这样,教师就要活用教材,创造性的进行教学,使教学充满活力。

二、开发利用课堂动态资源,促进“三维目标”落实最大化

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围绕多元目标,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课堂生成资源是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

第一,课堂教学开放,实施动态教学,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教学向学生开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向教学的实际变动。真正意义的课堂,往往只能也只需预设一个大概,而不能也不必设计到细节。而要面对预设之外遇到的问题,迅速作出判断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得益于教师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课堂教学机智。如教学计划的适度调整、空间位置的随机调整以及师生角色的不断互换,活动内容的多样选择等。

第二,教学内容开放,实施动态教学,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初中语文教材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以及心理发展顺序而编写的。长期以来,语文教科书中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混合编排。优点是便于阅读与表达结合,但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阅读为了照顾到写,尽管编排了大量课文,但用力最多的是文体特点、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丧失了阅读自身。阅读成了写作的附庸,写作成了阅读的附庸,大大影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其次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一般来说,阅读、听话是理解、吸收信息,写作、说话是把已有的语言材料加工为语言作品,二者的心理机制是不一样的。把读和写生硬地捆绑在一起,难免两败俱伤。因而,教师必须制造性地处理教材,以适合动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培养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恰当运用网络资源及现代化教学手段,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