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5:35: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商业模式涉及的基本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校后勤 管理制度 文化核心
一、问题提出
所谓服务,就是要有好的产品,后勤管理好就是服务价钱合理、服务系统集成优化。一是建议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降低服务成本。二是要有好的基础设施,满足方便、高效、人性化的服务模式。高校后勤的产业愿景和商业模式包括效益、服务、管理三个方面,三个方面包括治理结构、利益机制和权利分配,也包括战略、模式和流程,还包括愿景使命、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确实,正如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的,近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模式转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学校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高校后勤产业的初期,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迅速的激活了市场并获得了有利的行业地位,它们的商业模式通过对早期市场特点的呼应获得了成功。然而,随着高校产业向纵深发展,众多的后来者们发现仅仅靠复制先行者们的商业模式并不能让他们成功,反而让他们深陷亏损的泥沼。随着高校服务产业图景进一步的演变,原有的后勤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必须调整或者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方可让企业获得成功。高校后勤的企业需要有真实的成就感,具有多元的服务价值。
二、问题分析:
1985年清华大学后勤提出“服务育人”的行业“宗旨”,学校把后勤员工称为“不上讲台的教师”,后勤承担一些教育责任。后勤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为学生开设的劳动课、技能训练、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在不少高校取得相当成果,对学校教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启动以来,产业愿景逐渐建立了经济服务方式,商业模式的后勤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后勤市场日益开放,后勤实体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从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上海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研究,一直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改革褒贬不一,认识也不尽相同。一是“单一的推行学校内部承包责任制,以后勤公司任务经费包干、承包人单项定额承包,专业总务后勤大承包”;二是推行校内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后勤体制上构成学校行使计划、监督、控制职能,后勤系统行使经营、管理服务职能,出现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多元后勤管理模式和服务格局,也就是后勤产业集团,从学校事业编制中剥离出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后勤经济实体,为全面实现后勤社会化打下了基础。
那么,什么是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呢?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后勤服务的市场机制,提高后勤资源配置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学校持续发展,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理论上说,专业建构涉及的问题远远不仅仅限于校内,它涉及企业和社会的权力要素的影响模式、权力中心的归属,但教育后勤的主体权利空间在实施校内资源管理上的服务是缺乏主体的发展性的,随着社会主体能力多样化,所以无论是高校还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改革均用模块化的方式。
高校后勤产业愿景,具体来说有“六思”:“一思自身资源优势;二思相关资源整合可能;三思能否给师生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四思存量商圈的排挤力与自身容身空间;五思制度设计与团队融合;六思收入与成本平衡点何时出现。”2对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管理者执行的就是建立强大的责任体系以及检测责任体系的能力,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绩效管理的决策方法和手段,还在于在市场效益和商业风险之间,后勤产业愿景和商业制度将是现代管理者的必然选择。高校后勤部门需要极大的提高工作技能,实现更好的信息管理和管理结构,同时努力降低成本。
总体而言,高校后勤服务是有投入、有产出、核算成本、讲究效益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第三产业的生产劳动具有相同的商品价值,并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加以体现。后勤实体需要理清与学校母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后勤实体参与社会市场竞争,占领了其它高校市场,有的还占领了校外社会市场,表明其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力量走出校门,与社会企业争夺市场。?因此,正如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是不要高校后勤,也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后勤推给社会,而是要动员社会的力量,把高校后勤搞得更好,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高校后勤揭示了一种趋势,后勤建立起后勤服务的“机制”,形成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高校后勤实体模式,相对垄断当地高校服务市场,在社会市场也占有较大份额,最后,将高校后勤部门与学校规范分离以并入、托管、联办等方式参加服务中心为载体的改革,组建专业化的“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突破学校范围优化配置后勤资源。服务公司的关键性变革在于产业愿景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广泛行为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有45%的高校后勤把企业决策作为自己首要面临的挑战,第二项是高校后勤的商业治理风险控制,有42%的学校后勤部门认为需要改善计划预算和预测,3显然,目前的高校公司体系,处在整个经济转型期变化,这个体系的效绩问题首先反应出来,因此,企业风险首先在资金上揭示。因此,后勤问题还是我们进行国有资本的整合、投资、运营的研究。
我们必须结合现代商业背景来研究这个问题。高校后勤问题不是一个职责与收益的问题,如果把高校后勤放在公司治理框架下,首先要和团队一起建立好股东的委托责任。企业契约理论的理论认为,公司中股东和经理的关系符合纯粹关系,后勤公司法人自然成为股东价值管理的中枢。契约关系和契约背景导致高校后勤的问题的集中与放大。
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的理念问题,企业文化背景问题,这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问题。高校后勤愿景的作用一般在《章程》中对企业价值的界定中可以分析期“价值整合方式”。企业的“获利”,取决于企业的“理念”,而不是沉湎在“报表”。 根据调查,表现最好的后勤模式在两方面表现出色:一个是财务效率,一个是业务洞察力。“研究把这些称作‘价值整合者’,他们精通以上两个关键领域,并能将两者的价值整合在一起。”4在产业链、产品链下面有一条价值链。多少价格才能保证我们的目标毛利得以实现,这就是由战略预算实现的,所以离开商业模式是没有办法有它的保证技术的。
三、路径与建议
综上所述,高校后勤服务首先是建立和维系一个好的公司内部控制程序。这个程序要保证公司经营理念,反映公司的效益路径,突出效率的整体性。因此,高校后勤问题就是管理报告如何体现公司章程下的科学性、可靠性,创新公司的独到的运行法律法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管理的职能路径就是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经营模式本身带来的局限性,以及各个运营环节、各个制度流程的风险,使得企业发展能得到良好的实施,将业绩指标融于公司战略,并贯穿于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不仅如此,管理作为企业变革的先行者,是深入到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的战略整合。战略服务对学校而言,就是路径问题。后勤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保证战略得以有效实现,达到经营目标,所以,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动作的战略环节,要解决收益均衡和发展均衡的整合,也就是说,后勤管理还需要履行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的角色,制定一套企业内部整合制度尤其重要。
企业管理的根本核心在于价值,价值必须制定制度进行保护和实施,而制定的基础就是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和企业保持高度的一致,形成公司伦理。首先,公司要强化每个人的价值,使每个员工感觉到是为自己来干,使得企业的机制充满活力。其次,每个人的价值都小于企业,工资的增长不得超过效益的增长,采取的分配措施是累退。企业要求人们去追求卓越,追求的越高越好,所以制度的核心就是追求的越高越好。透过预算这样的方式把企业内部的流程,每个岗位的权力、职责、权限,每个岗位应该完成的动作、目标全部整合起来,让企业充满了制度整合的特征。学校后勤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领导,而在于后勤是否拥有一批懂业务,能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踏踏实实、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求真务实的团队。就是抓住“产业发展与商业模式”核心――产业发展与服务育人的“并举”要求,就是说“以人为本”,建立“人的发展后勤服务”的思想,形成学校改革的机制创新的局面,达到(1) 共同育人;(2) 共同发展;(3)共同就(创)业;(4)共同建设的“四育人”后勤服务体制与“并举”的后勤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怀祖.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5,(5).
[2]谢弦.服务企业内部营销问题探讨[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3]李雪松.刍议服务营销中的顾客期望管理[J].现代财经,2006,(4).
[4]柯超凡.浅论差异化服务营销策略[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李盖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历程的分析与预测[J].湖南大众传媒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 吴兆龙,丁晓.服务营销发展刍议[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3).
[7] 陈静宇,温剑娟,雷源.国外服务期望及其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 (8).
[8] 梁彦明.服务营销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9]陈祝平,陆定光.服务营销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战略 商业模式 差异性 价值
1 企业战略的内涵及其本质
在所有的管理概念中,“战略”是最受人们关注,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概念。几乎所有的人都强调战略的重要,但是几乎没有人对它的理解完全相同。对战略概念的理解难以达成共识,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战略是多维量的,二是因为战略必须是权变的,因产业不同而存在差别。
美国通用电器前任CEO杰克•韦尔奇认为,战略其实就是对如何开展竞争的问题做出清晰的选择,简单地说,它就是一个行动的纲领,需要根据市场波动的情况经常进行审视和修订,所以战略(管理)不过是制订基本的规划,确立大致的方向,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然后以不屈不挠的态度改进和执行而已。另外,韦尔奇还认为,当你在思考战略的时候,要考虑反大众化的方向;要尽量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离不开你;总之,就是要把你的精力和资源投放到任何能使你与众不同的因素上面,这样,你即使会犯一些错误,但也依然可能成功[1]。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名篇《战略是什么?》的论文中强调,战略不是经营效率。经营效率指一个企业在从事相同的经营活动时比竞争对手干得更好。通过提高质量、授权经营、改变管理、组织学习、业务外包以及虚拟组织等方法会导致生产力边界外移。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也是获得优厚利润的必要条件,但这通常并非充分条件。因为竞争对手可以迅速模仿其在投入、管理技能、技术以及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的做法。它可以使整个行业的经营效率提高,但对企业之间的相对水平提高没有帮助。参比(Benchmarking)往往会导致战略趋同。由于竞争对手在质量改进、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改善流通渠道等方面相互模仿,战略趋同会导致众多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很容易导致恶性竞争。所以,波特认为战略是建立在独特的经营活动上的,战略就是要做到与众不同。
(1)它要求选择一系列不同的经营活动来提供它的价值。战略的本质在于活动(Activities)--------选择与众不同的方式来活动,或者从事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经营活动。
(2)战略就是创造一个唯一的、有价值的、涉及一系列不同经营活动的位置。
(3)战略就是要通过权衡制造竞争中的取舍效应,这是因为企业既要为顾客提供某些新的选择,同时又要减少某些产品或服务。如果取舍效应不存在,那么企业根本就无法达到持久优势。
(4)战略要求企业的所有活动相互契合,相互强化。契合既能够提高竞争优势,也能够保持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因此,战略就是在经营活动中创造适应性,战略的成功要求做好许多事----而非几件事,并且要它们尤其协调起来[2]。
被《经济学家》杂志称为“全球战略管理领域权威”的加里• 哈默尔教授认为,未来的竞争就是不断创造与把握出现的商机的竞争,亦即重新划分新的竞争空间的竞争;企业要竞争成功关键是做两件事:一是重新塑造你现处的竞争空间,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即改变现有行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二是创建一个全新的空间,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虽然,他们本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需求。也就是说成功的企业是游戏规则的破坏者或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非游戏规则的追随者[3]。其实哈默尔的战略思想的核心就是“重构竞争的基础”与“创造未来”。其战略的观点与波特的观点大致相同,即(企业)战略就是要从事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业务或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从事某种相同的业务。只不过波特的观点适合于产业界限清晰的时代,而哈默尔的观点适合于产业局限模糊的时代。
从以上杰出企业家和权威学者对战略理念的诠释可以看出,笔者认为,在企业经营上,战略首先是一个有关选择与取舍的问题,这些选择与取舍包括:产品与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协同、自产还是购买等;其二,战略探讨的是差异性的问题,它意味着选择一套不同的活动,以提供独特的价值。其三,战略的目标是要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这种优势应该来自于企业的整体活动,而非部分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要使这种优势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对企业所有的活动进行整合,使它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并且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其四,经营效率不等于战略。虽然战略和经营效率同是达成优良绩效的要件,但是两者的运作方式并不相同。战略意味着企业选择哪些活动,以及如何进行这些活动。而经营效率意味着,在进行相似活动时,企业的绩效比竞争者来得更佳。其五,战略具有动态性。当产业结构(包括 供应商、企业自身、竞争者、顾客、新加入者、替代品、互补企业等)中任何一方发生十倍速的变化时,就会出现安迪•格鲁夫所谓的“战略转折点”,此时企业原有的战略会失效,就必须进行战略的变革。当然,最好的战略变革时机应该选在公司仍然健全,外部业务仍能够保护你内部试验新的经营方式的时候,这样就能更好地保存公司的力量、雇员的利益和你的战略地位。总之,企业战略就是包括一系列竞争性活动和业务方法的组合。管理者以此来吸引顾客,成功地参与竞争,并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2 商业模式的内涵及其本质
从源头上看,商业模式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出现在管理领域的文献中大约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Konczal 和 Dottore 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先使用了 Business Models 这个术语。此后,在信息管理领域,商业模式被应用在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中。20 世纪 80 年代,商业模式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反映 IT行业动态的文献中,而直到互联网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形成并成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之后,互联网热引发了新冒险活动的急剧膨胀,它使得构想企业如何运作的新“理论”在技术上有了可能。于是所谓的“商业模式”就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用来赋予未经验证的想法以一定的合理性。此时,“商业模式”其实不过就是“请相信我们,我们明白自己正在做什么,我们将来一定赚钱”之类说辞的缩略语而已。但同时商业模式的内涵也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即从信息管理领域扩展到了企业管理领域的更广阔的空间。
从企业管理领域来界定商业模式是一件很难的事,原因在于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存在分歧。J. Magretta(2002)认为,从本质上说,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如何通过创造价值,为自己的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服务的一系列设想。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与现存的商业模式相比,代表的是一种“更好的价值创造方法”。它其实就是讲述了一个企业如何运作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要有基本的人物、动机和情节。其中的人物就是这家企业服务的客户和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所有参与者;情节就是这家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并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利润的运作过程;动机就是对价值的追求意愿。另外,一种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回答长期以来萦绕彼得•德鲁克脑际的疑问:谁是顾客?顾客珍视什么?它也能回答每个管理者必定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我们如何通过商业活动来赚钱,还能够解释我们如何以合适的成本向顾客提供价值的潜在经济逻辑[4]。商业模式与企业整个业务体系运作方式相关,如能得到正确使用,就可以促使管理人员认真对待自己的业务。例如,如果电影院的管理层知道他们的客户的组成状况以及他们的需求,就会决定在什么时间组织什么片源(向客户提供的价值)、怎样布置大厅、增加哪些附加服务、放映前播放什么样的广告、票价如何浮动(提供价值的方式)。更进一步,如果了解影院卖爆米花和饮料超过了卖电影票的收入(收入来源),管理层就会想办法增加观众流量来多销售爆米花和饮料,而不是把眼光只放在卖票的收入上,同时会营造一种在电影院里便于消费爆米花和饮料的环境。员工也会知道怎样做才能为影院增加收入。
南开大学王伟毅博士认为,从创业研究的视角来看,有关初始商业模式的看法基于一系列假设,与其说它是企业的商业模式,还不如说是创业者的一种创意,只不过是一些没有实现的商业模式构想而已。商业创意来自于机会的丰富和逻辑化,并最终演变为商业模式[5]。机会是经由创造性资源组合传递更高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可能性。换言之,机会主要指“不明确的市场需求,或者未被利用的资源或能力”。随着市场需求日益清晰以及资源日益得到准确界定,机会将超脱其基本形式,逐渐演变成商业概念(business concept),包括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或如何配置资源等核心计划。随着商业概念自身的提升,它变得更加复杂,包括产品/服务概念(即提供什么),市场概念(即向谁提供),供应链/营销/运作概念(如何将产品/服务推向市场)(Cardozo,1986)。进而,这个准确并差异化的商业概念逐渐成熟,最终演变为完善的商业模式,将市场需求与资源结合起来。
西南财经大学罗珉教授在其专著《组织管理学》中专章研究了“商业模式”的理论架构。罗珉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是指一个企业建立以及运作的那些基础假设条件和经营行为手段和措施。这包括了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商业模式。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1) 企业的商业模式必须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整体,必须是一个结构,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因素;(2)企业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翁君奕教授在《商务模式创新》一书中,把商务模式界定为一个类似“魔方”的三维空间,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提供了商务模式创意构思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法。其中的价值对象是确定提交价值对象的活动;价值内容是确定提交价值内容的活动;价值提交是提交价值的活动;价值回收是实现价值回收的活动。他还运用了大量的案例说明商务模式的价值分析,力图帮助企业人士掌握商务模式的价值分析体系,并做到有规律地系统思考价值创新点,以此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他在这本著作中引入了企业与经营环境的交互式界面思想,在组织面临的不同界面和维度上,寻找商务模式创新的组合。
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商业模式含义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比较分析后认为,企业商业模式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组织的运作模式都隐含有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如经营环境的延续性,市场和顾客需求属性在某个时期的相对稳定性以及竞争态势等,这些条件构成了组织运作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其二,组织的运作模式是一个结构或体系,包括了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外界各种要素的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运动。其三,组织运作模式所包含的创新还是一种战略变革,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优势的制度结构的连续体。
由此,笔者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
3 商业模式与战略的联系与区别
J. Magretta(2002)认为,商业模式概念起源于电子试算表软件的广泛应用,它使计划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假设方便地修改参数,从而得到不同的计划方案。现在,商业模式已超越这种技术层面,正日益关注企业整体运作和价值创造与获取的协调。因此,商业模式也日益增加了战略内容,如核心资源、价值提供、关系网络、目标市场等。这使商业模式和战略呈现融合的趋势,尽管绝大多数学者承认这种融合现象,但对融合程度的看法却存在分歧。从已有的文献看,两者还是有所差别的。
Henry Chesbrough等(2002)认为,商业模式与战略在下列三个方面有所不同:(1)商业模式起始于为顾客创造价值,并围绕价值来构建。尽管商业模式也关注价值获取,但价值获取与可持续性更应该属于战略范畴。另外,当前或潜在竞争对手对企业收益的竞争威胁居于战略的中心地位,而在商业模式中并不处于中心地位。(2)商业模式不太注重为谁创造价值这一问题。(3)商业模式结构假定信息只有有限的认知作用,并受企业早期成功偏见的影响;而战略通常需要仔细的分析性思考与选择,并假定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可靠信息。
Allan Afuah(2004)也对战略与商业模式进行了区分,认为战略关注竞争获胜、获得优良绩效和实现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战略是关于绩效的,而商业模式与“赚钱”有关。不过他也提到,商业模式应包括战略和运营有效性的利润导向方面,并与赢利息相关。
尽管以上这些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战略具有竞争特征,通过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进而战胜对手、获取优良绩效是战略的主要目的和内容;而商业模式主要描述企业各部分怎样构成一个系统,并没有把影响业绩的“竞争”因素考虑进去。从某种程度上说,战略重视企业外部竞争与竞争策略,而商业模式则关注企业内部经营与竞争基础和依据;战略强调战胜对手获取利润,而商业模式强调企业本身是否就有巨大的赢利潜力。
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商业模式与战略是融合在一起的,商业模式重视价值创造和获取,而战略通过价值主张向顾客提供独特价值,两者对价值创造主题的关注导致商业模式的许多要素与战略要素相同。Elliot(2002)认为:“企业战略详细地说明商业模式如何应用于市场,以便使企业与竞争对手相区别。”这说明,战略使商业模式在外部市场上实现企业间的差异化,从而表现出优异绩效,战略与商业模式是企业的两个侧面,相互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J. Magretta(2002)表达了相似观点,认为:“战略思考始于良好的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则是完成组织特定目标的核心经济关系,新的商业模式在改变了产业的经济性以后,并且很难被复制时,它自身就能够创造出强大的竞争优势。”
综上,根据商业模式与战略之间的互补、融合关系,笔者认为,如果企业从事某一领域的商业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那么当它面临战略转折点,需要对原有的战略进行重新定位与变革的时候,就最好首先从对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着手,因为战略的本质存在于具有差异性的活动当中,而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要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执行活动,或执行与竞争者不同的活动,否则战略不过是一句好听的口号,禁不起竞争的考验;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企业正处于创办阶段(就像许多新兴的网络公司),而且有一个新颖的但不够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那么它最好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战略,并根据此战略进一步整合原有的商业模式,使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商业模式的先发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美)杰克•韦尔奇.甘共苦余江等译. 赢[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5: 152―157。
[2] (美)迈克尔•波特. 高登第等译. 竞争论[M] .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3: 26―58。
[3] (美)哈摩尔、普拉哈拉德. 竞争大未来[M] . 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 56―65。
(一)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动态、易拓展,通常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数据资源的一种计算方式。在当前的理论研究领域,并未形成系统化的概念体系以及具体定义。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二)云计算特点。
关于与计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规模庞大:通常云计算平台具备规模较大的特点,能够同时容纳上千万台的服务器,云已经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以及数据整合计算能力。②可靠性:云计算平台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多副本容错以及跨资源池的计算,使得云计算平台更加可靠与安全。③通用性:与传统的平台相比较而言,云计算平台能够对涉及到的资源实现跨应用使用,在该平台的支撑下,使得不同构造能够呈现出不同变化。④拓展灵活:云计算具备拓展灵活的特点,符合用户规模增长需求。⑤低成本:由于该平台相对集中,用途十分广泛,并且其通用性较强,涉及到的成本因素较弱。
二、云计算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一)用户隐私与软件安全。
一旦商业模式在云计算的操作模式下应用,商业模式处于一种非安全的模式下,则系统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限将会增加,能够访问的数据以及用户的信息增加,严重地影响着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除此之外,用户在运用云计算的过程中,由于其中涉及到的信息为用户自身的隐私信息,一旦被攻击者运用,则针对隐私信息进行分析,进而侵入用户的整体隐私安全。并且软件安全也将受到影响,无法发挥出安全保护的具体作用。
(二)数据恢复难度较大。
数据是云计算提供服务的基础内容,用户在充分运用云计算带来便捷的同时,需要为数据的整体性、安全性负有主要的责任。基于数据的提供商以及服务商而言,通常其并不愿意接受外部的审计以及安全认证。这种状况的产生,造成用户无法通过具体的审计标准及结果承担更多的义务以及相应责任。同时,云计算属于一种大规模数据的运算模式,数据的存储位置属于用户无法获取的内容。数据安全性以及数据存储位置未知,一旦出现意外状况,将造成用户数据无法得到恢复。
(三)数据位置与隔离问题。
云计算的运用,当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成为重要的工具。云计算对于数据的储存,是随机分布到世界各地的服务器当中,用户对自身数据的存储位置并不清晰。并且,所有用户的数据以及隐私信息被封存于云计算平台及其环境体系下,一旦出现系统加密问题,所涉及到的大量数据将无法运用。基于此,用户在充分享有云计算带来的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需要衡量云计算平台对数据的影响。
(四)服务的可持续性。
云计算作为现代信息时代的产物,服务可持续性以及服务的可靠性方面依然有待加强。随着信息的快速增加,数据量的快速增长,用户在云计算平台下对服务提供着的依赖性明显增加。同时,云计算服务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软件模块以及WebServices来集成实现。一旦所运用的软件出现弊端,则内部数据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云计算中的信息安全对策
(一)运用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能够充分保证用户数据以及用户信息的安全性。用户在使用云计算的过程中,可运用保护云API密钥对文件进行加密,通过单一密码的方式实现对数据的加密。完成这一处理方式之后,即便数据被存放在不同的数据中心,有加密技术做保障依旧能够维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例如,对电子邮件加密,用户可以通过Hushmail以及Nutemail等程序对其进行加密,满足用户收发邮件的自动加密要求。但由于该加密方式是基于保护云的基础之上,则应该重视密钥安全性,用户可基于不同的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的数据内容提供不同风险类别的数据。
(二)强化数据备份。
用户作为云计算的使用者,应该充分明确云计算的风险因素。在应用云计算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对自身数据的备份与存储工作。用户加强自身的思想重视程度,才能够最大限度上的优化数据处理水平。同时,需要设计异地容灾与备份中心,实现全面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的制定。对于重要数据,可自动生成副本,一旦云计算信息安全出现故障,则可实现自动恢复的基本功能,用户还可以依据对数据的所需状况,实现快照还原,为数据完整性提供基础保障。
(三)优化数据隔离。
关于数据位置信息,运用加密技术手段,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则数据位置信息的获取则得到充分解决。针对数据隔离的基本问题,则需要充分优化隔离手段,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多业务、多用户隔离。针对多业务因素,则需要充分建立Vlan或者VPN进行隔离处理,运用防火墙技术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的隔离。另一方面,虚拟机间隔离保护。针对这一保护问题,运用虚拟化的技术手段,使得不同虚拟机之间能够自动一安全策略,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特点,对隔离层提出更高层次的防范措施。
(四)提升服务可持续性。
首先,用户在运用云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云计算的服务特点以及风险因素,合理选择具备良好信誉的服务提供商。同时,对于个人信息以及企业集团信息,应该慎重放在云端存储。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上的减少服务风险的产生。其次,建立私有云加强数据安全。私有云的运用,用户可将涉及到的自身的隐私数据放在私有云储存,对私有云具备控制权,为数据安全性提供保证。最后,服务提供商不断优化软件以及服务质量。在软件方面,云计算运用主要是将软件作为载体,服务提供商应该优化软件服务能力,健全软件漏洞。同时,在服务质量方面探索新的服务方法,提升服务可持续性。
四、结论
[关键词]市场;发展;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013-01
市场作为连接商品生产与销售的交易纽带,是服务业发展的最早形态之一。商品交易是商品货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被马克思称为“惊险的跳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呈现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趋势,尤其是作为特定商品的专业化批发市场,成为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会聚之地,既为本地的商品生产提供了流通渠道,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产业链条延伸至加工、配套、流通等环节,形成了全链条协作,又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实现城市与市场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是一项庞杂而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但在市场的规划建设及布局发展上,却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循。
1科学的规划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南针
市场发展规划既是对市场未来发展所做的预测性计划,又是指导市场沿着既定的方向,不偏离发展轨道的控制性约束。在市场规划的编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发展前景、人口规模、区位优势、地理交通等综合因素,合理布局各类市场的位置和建设规模,保证市场的发展阶段与居民及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业态的设置和消费力能容纳的市场规模既不可太过超前,带来资源的闲置,也不能滞后于市场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
市场建设规划应当包括综合性发展规划和专业市场发展规划。综合性规划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居民需求实际,对主要发展的市场类型、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进行宏观调控,合理确定商超、农副产品、日用消费等各类市场的规模和区域布局,控制总量扩张,限制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无优势市场的发展,做到定位准确,特色突出,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差别竞争力。专业发展规划是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对市场需求、发展规模等作出科学预测,明确预期目标和发展措施,指导各专业市场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尤其是对大型商业网点,要根据市场容纳数量和网点辐射范围,对发展数量、规模等进行严格控制,既要符合便民利民的消费原则,又要防止因过度竞争等掠夺性开发破坏商业环境。
2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大型市场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市场的发展,如同一个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企业,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就难以驾驭市场在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单体专业化市场仅靠其自发发展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分散经营也缺乏引导和运营机制,在市场形势把握、市场战略实施上处于劣势。因此应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成立市场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市场组织的主体地位,完善各类管理制度,让市场主体在市场大潮中成长、发展,按公司化要求进行市场建设,以市场化运作赚取市场利润。
对组团发展的市场群,由于各市场(商业街)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如果彼此之间发展定位模糊,经营产品同质,容易造成行业的分散,不能形成集聚效应。而通过成立市场(行业)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各市场(商业街)的发展定位,有效引导资源的定向集中,调节市场资源的统一配置,使不同行业的同类网点各归其位。同时管理机构对经营业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倡导诚信经营,营造和谐的商业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3 因市制宜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繁荣发展的发动机
再好的规划市场,如果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就只能是一座矗立的风景,失去了市场建设的意义。商业模式的选择,如同战场上的兵法一样,只有适路才能赢得胜利。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城市CBD,同业的集聚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以商流吸引人流对人流形成商流的反鉴。
市场发展模式,外显为行业构成,内化为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在模式基本固化为批发贸易的前提下,品质管理决定了市场的前景。规模大、辐射范围广的市场,对其进行技术化、信息化改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技术化严控品质管理,以信息化提高交易效率,才是现代市场建设的要求。
4 高效的服务平台是市场提高交易效益的加速器
市场交易环节众多,市场信息千变万化,如何让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程序化繁为简,从烦琐的市场信息中过滤出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来提供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集中,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格、供求、品质等市场信息变化也能及时地反映在信息平台上,给参与者决策提供信息指导。
对木材、钢材等以大宗货物交易为主的专业化市场,涉及海关、工商、税务、商检等多个领域,审批服务环节的分散容易造成服务低效率。而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对税务、海关、金融、商检等功能进行整合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就可以缩短审批流程,实现“进得一家门,办结天下事”。
5 充裕的资金是市场发展壮大的新鲜血液
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市场的启动培育,都需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任何的要素投入,都将以资金作为媒介,物化为各类价值形式。在市场启动初期,仅靠当地资金是不够的,必须走出去,加大商业招商力度。市场招商,不单是引进经营业户,也是对外来经营理念的兼收并蓄,活跃当地商业氛围。坚持个体招商与群体招商相结合的方式,借鉴温州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运作模式,突出市场的整体推介启动,拓宽资金利用渠道,引进外地先进的经营理念,加快市场启动步伐。
大型市场的启动,由于受资金瓶颈、商业习惯、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积累。从各地的成功经验来看,“放水养鱼”是一种很好的启动模式,即在市场启动期,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等降低市场经营成本,吸引商户落户经营,逐渐形成一种“蓄水池”效应,慢慢凝聚人气商气。因此,对大型市场的启动,前期需要以强力的资金注入为动力,逐步培育、形成市场。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应积极开辟融资渠道,通过引进市场运营主体、争取各级市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等弥补资金不足,为市场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军果,刘振华,张均良.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2006(7).
[2]秦松寿,冯平宇,张军果.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论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4).
[关键词]市场;发展;研究;建议
市场作为连接商品生产与销售的交易纽带,是服务业发展的最早形态之一。商品交易是商品货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被马克思称为“惊险的跳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呈现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趋势,尤其是作为特定商品的专业化批发市场,成为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会聚之地,既为本地的商品生产提供了流通渠道,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产业链条延伸至加工、配套、流通等环节,形成了全链条协作,又在促进当地经济繁荣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实现城市与市场的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是一项庞杂而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但在市场的规划建设及布局发展上,却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可循。
1科学的规划是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南针
市场发展规划既是对市场未来发展所做的预测性计划,又是指导市场沿着既定的方向,不偏离发展轨道的控制性约束。在市场规划的编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市场发展前景、人口规模、区位优势、地理交通等综合因素,合理布局各类市场的位置和建设规模,保证市场的发展阶段与居民及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业态的设置和消费力能容纳的市场规模既不可太过超前,带来资源的闲置,也不能滞后于市场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
市场建设规划应当包括综合性发展规划和专业市场发展规划。综合性规划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居民需求实际,对主要发展的市场类型、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进行宏观调控,合理确定商超、农副产品、日用消费等各类市场的规模和区域布局,控制总量扩张,限制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无优势市场的发展,做到定位准确,特色突出,与周边地区之间形成差别竞争力。专业发展规划是对专业市场的发展进行详细规划,对市场需求、发展规模等作出科学预测,明确预期目标和发展措施,指导各专业市场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尤其是对大型商业网点,要根据市场容纳数量和网点辐射范围,对发展数量、规模等进行严格控制,既要符合便民利民的消费原则,又要防止因过度竞争等掠夺性开发破坏商业环境。
2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大型市场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市场的发展,如同一个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企业,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就难以驾驭市场在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单体专业化市场仅靠其自发发展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分散经营也缺乏引导和运营机制,在市场形势把握、市场战略实施上处于劣势。因此应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成立市场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市场组织的主体地位,完善各类管理制度,让市场主体在市场大潮中成长、发展,按公司化要求进行市场建设,以市场化运作赚取市场利润。
对组团发展的市场群,由于各市场(商业街)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如果彼此之间发展定位模糊,经营产品同质,容易造成行业的分散,不能形成集聚效应。而通过成立市场(行业)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各市场(商业街)的发展定位,有效引导资源的定向集中,调节市场资源的统一配置,使不同行业的同类网点各归其位。同时管理机构对经营业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倡导诚信经营,营造和谐的商业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3 因市制宜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繁荣发展的发动机
再好的规划市场,如果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就只能是一座矗立的风景,失去了市场建设的意义。商业模式的选择,如同战场上的兵法一样,只有适路才能赢得胜利。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城市CBD,同业的集聚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以商流吸引人流对人流形成商流的反鉴。
市场发展模式,外显为行业构成,内化为市场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在模式基本固化为批发贸易的前提下,品质管理决定了市场的前景。规模大、辐射范围广的市场,对其进行技术化、信息化改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技术化严控品质管理,以信息化提高交易效率,才是现代市场建设的要求。
4 高效的服务平台是市场提高交易效益的加速器
市场交易环节众多,市场信息千变万化,如何让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程序化繁为简,从烦琐的市场信息中过滤出有用的信息,就需要市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来提供一个公共的信息平台,对信息进行集中,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格、供求、品质等市场信息变化也能及时地反映在信息平台上,给参与者决策提供信息指导。
对木材、钢材等以大宗货物交易为主的专业化市场,涉及海关、工商、税务、商检等多个领域,审批服务环节的分散容易造成服务低效率。而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对税务、海关、金融、商检等功能进行整合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就可以缩短审批流程,实现“进得一家门,办结天下事”。
5 充裕的资金是市场发展壮大的新鲜血液
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市场的启动培育,都需要有充裕的资金支持。任何的要素投入,都将以资金作为媒介,物化为各类价值形式。在市场启动初期,仅靠当地资金是不够的,必须走出去,加大商业招商力度。市场招商,不单是引进经营业户,也是对外来经营理念的兼收并蓄,活跃当地商业氛围。坚持个体招商与群体招商相结合的方式,借鉴温州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运作模式,突出市场的整体推介启动,拓宽资金利用渠道,引进外地先进的经营理念,加快市场启动步伐。
大型市场的启动,由于受资金瓶颈、商业习惯、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积累。从各地的成功经验来看,“放水养鱼”是一种很好的启动模式,即在市场启动期,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资金扶持等降低市场经营成本,吸引商户落户经营,逐渐形成一种“蓄水池”效应,慢慢凝聚人气商气。因此,对大型市场的启动,前期需要以强力的资金注入为动力,逐步培育、形成市场。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应积极开辟融资渠道,通过引进市场运营主体、争取各级市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等弥补资金不足,为市场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军果,刘振华,张均良.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 现代管理科学,2006(7).
[2]秦松寿,冯平宇,张军果.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系统论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4).
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及贯彻实施后,财政部又陆续出台了准则讲解、应用指南、解释公告等,不断完善准则体系。但是综合梳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后,不难发现整个准则体系在会计计量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值得改进之处。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比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准则在会计计量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为此,经过多年讨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3年7月了新的概念框架讨论稿。从计量角度讲,讨论稿厘清了计量目标、计量基础以及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等许多基本概念,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计量相关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从分析我国现行准则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2013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新的概念框架计量讨论稿,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改进我国会计计量的建议。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计量规范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国的会计准则、解释公告、准则讲解和应用指南之后,发现我国会计计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计量目标不明确
目标指导具体规定。以概念框架为例,美国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均以财务报告目标为起点,目标进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同样,计量目标是会计计量的基础概念,是解决会计计量问题的关键起点。
在讨论计量目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之争。受托责任观指财务报告应反映管理者对交托的资源的保管责任或受托责任的实施成果,以便所有者能够对管理者的受托责任进行评估;决策有用观指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主体的财务信息,这些财务信息对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授信人做出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是有用的。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情况下,企业股权分散,投资者实际上为委托人,需要根据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对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决定继续维持受托关系还是更换受托人,即决定继续投资还是退出投资,因此决策有用观包含受托责任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框架都将决策有用观作为财务报告目标的关键词。
决策有用观下报表的主要使用者为投资者和债权人。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存在矛盾。投资者希望采用市场价值方式对主体进行计量,这样更能够反映其投资价值;债权人则期望采用历史成本对主体进行计量,从而以最稳妥的方式反映该主体的偿债能力,提高债权人的保障系数。我国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还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属于全体人民,政府和公众需要对企业拥有知情权,政府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满足监管要求。不同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存在差异,所以概念框架应明确计量目标,确定报告的主要使用者的优先顺序,并确定对资产和负债计量的要点。
但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都未提及会计计量目标,这就容易导致无法厘清应当采用何种计量基础,并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何种计量基础。
(二)具体准则中的计量基础缺乏在基本准则中的理论依据
该问题是目前我国会计计量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基本准则中仅规定了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重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这五种计量基础,但在具体准则中应用到的计量基础远远不只这五种,比如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时采用了摊余成本法,对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时采用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对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进行计量时采用名义价值1元作为成本,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对融资租入资产初始确认的金额为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对存货进行后续计量时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法……上述列举的计量基础均在具体准则中得到应用,但却无法在基本准则中找到理论依据。
此外基本准则也未说明何时采用何种计量基础,这就导致具体准则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差异。以现值为例,在不同情况下,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大不相同:当采用带有融资性质的长期应付款支付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长期应付款的现值,折现过程中采用的折现率为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延期付款债务特定风险的利率,实质上是供货企业的必要报酬率;在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时,采用的利率为当前市场利率;在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过程中采用的是租赁合同承租人的内含利率;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计算资产减值准备时中采用的折现率为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通常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作为依据。还比如对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基础,现行准则中规定资产在后续计量中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有: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等,但为何这几类资产可以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必须采用成本模式?以固定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为例,企业持有的目的都是通过资产的消耗来获取未来经济利益,但是固定资产必须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生物资产在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并能合理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准则体系中并没有解释为何在估算现值时采用不同的折现率以及为何公允价值在不同准则之间运用不一致。
(三)资产和负债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标准不一致
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部分。初始计量过程中,现行准则体系规定根据资产和负债取得的方式确定入账价值。对于后续计量,我国基本准则未对何时应用何种计量基础做出具体规范。例如若软件技术开发公司开发软件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出售,但由于专利技术属于无形资产,即使能够获得公允价值也只能采用成 本法进行后续计量;而对于同样是用于出售的投资性房地产,如果公允价值可以获得,现行准则允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专利技术和投资性房地产持有目的相同但在后续计量方法却并不一致。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确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基础时越来越多的考虑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最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中规定主体应该根据商业模式和合同现金流流入的方式确定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基础采用摊余成本或是公允价值。该准则未对商业模式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列举了大量商业模式案例。商业模式即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根据商业模式确定企业的后续计量基础使得主体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更相关。而我国准则在确定后续计量基础过程中完全未考虑商业模式的因素。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指引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逐渐无法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新的会计准则越来越多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指导公允价值的应用,FASB和IASB分别于2006年6月、2011年5月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明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层级、估值技术等基本问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公允价值在计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06年新准则出台后,公允价值被广泛引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公允价值不易从公开市场上获得。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多资产无法在市场上获得公开的报价,导致尽管准则允许某些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仍然鲜有企业愿意采用。例如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允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有883家,共有27家上市公司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占比为3.06%,比例较低;其二,存在某些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操纵利润的现象。例如根据福建水泥的公开披露,2009年其将持有的兴业银行股票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报告期的上半年以均价27.642元/股卖出兴业银行股票423万股,扣除交易税费后实际获得收益11181.075万元,获得投资收益11181.075万元,后又多次进行买卖兴业股票的操作。通过金融资产的交易公司在2009年扭亏为盈。这个案例充分表明市场价值的波动可能导致持有大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利润波动异常,不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2014年1月28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加以明晰,明确公允价值属于退出价格(exit price),要站在市场参与者角度(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participant)而非主体角度(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ity)进行估计,同时加强了对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准则在2014年7月1日正式开始执行。《公允价值准则应用指南》也即将,进一步增加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导。至此我国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指引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但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的计量质量仍然有待观察。
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讨论稿中计量部分介绍
2013年7月IASB了概念框架其余部分讨论稿,预计在2015年新的概念框架定稿。新的讨论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量的概念和应用加以明确:
(一)讨论稿明确了计量目标
讨论稿说明计量目标由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共同决定。财务报告目标为:“提供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而且所提供信息应有助于现有或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做出是否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这要求报告主体提供关于主体的经济资源、要求权信息,以及主体运用资源效率和效果的信息。”财务报告目标决定了计量目标为:提供有助于如实反映所有关于主体的经济资源、要求权的信息以及主体管理层运用资源效率和效果的信息。
为实现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具有一定的有用基础,这种有用基础被称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两个基本特征为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相关性指会计信息应该与投资者的决策相关。仅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或者仅使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基础都无法提供与决策最相关的信息,所以财务报表不能采用单一的计量基础。相关性还决定了资产的计量基础应反映其如何为主体带来未来现金流量,负债的计量基础应反映主体未来如何清算或履行义务。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如实反映并不要求主体完全无误的反映信息,但要避免在记录信息过程中出现会计不匹配。
增进的质量特征对计量目标的影响包括:可理解性要求主体不轻易改变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会计政策,只有当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资产和负债影响现金流量方式发生变化时才做出调整。可比性要求对同一交易事项采用尽可能少的计量基础。成本效益约束要求采用某一计量基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其成本。
(二)讨论稿将现有计量基础进行梳理后分为三大类
讨论稿将准则中存在的多种计量基础进行梳理,把所有计量基础分为三大类,使得具体准则中应用到的计量基础基本都能从概念框架中找到理论依据。这三类分别是:(1)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包括以现行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如剥夺价值和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如摊余成本、在初始成本基础上进行摊销、折旧和减值等;(2)现行市场价格(包括公允价值),该类还包括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或者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等计量方式;(3)其他基于现金流量的计量,即当成本或现行市场价格不能提供充分相关的信息,或者被计量单位没有发生成本或取得收益,或者获取现行市场价格成本过高时,主体应采用的计量方法。此类方法主要包括采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收租赁款和租赁债务的减值处理、非金融资产的减值以及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养老金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等。
(三)讨论稿区分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讨论稿规定资产或负债初始入账金额依取得资产或负债的方式分别确定。在等价交换中,交易双方既不属于关联方交易,也没有面临财务困境,资产和负债按支付或取得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在不等价交换中,当交易双方为关联方或者交易一方处于财务困境时,如果初始计量采用支付对价 的公允价值,那么后续计量过程中可能产生非交易损益,因此这种情况下根据交易性质确定入账金额;如果该交易属于与权益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则在权益中确认公允价值的差额;如果交易中存在隐含交易部分并可以被识别(如提供额外服务等),则在报表中确认隐含交易金额;如果交易一方因处于财务困境低价出售资产,交易另一方应该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收益或损失;如果支付的对价为主体自身权益工具,则采用交易对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
在非交换交易中(政府补助或者法律诉讼等),如果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为零,那么后续计量将发生不必要的变化,所以此类资产和负债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应该保持一致。内部构建的资产亦是如此。
(四)讨论稿区分资产和负债的后续计量
根据计量目标,资产应该根据其为主体提供现金流量方式,即按照持有资产的意图来选择后续计量方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5种情况:
1.为使用而持有的资产。这种情况包括为生产、购买、销售以及办公而持有的资产。这些资产应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方法进行后续计量,原因如下:首先成本法应用较为简单,其次以成本为基础的折旧和减值处理方式能够反映资产获取现金流的方式及其变化,最后主体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所以现行市场价格对报表使用者来说并不相关。讨论稿着重说明了为何对意图出售的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第一,因为出售存货过程中卖方需要积极的寻找信用条件符合要求的买方;第二,重复发生的销售信息有助于估计未来销售存货产生的现金流量,过去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信息具有预测价值,而现行市场价格不能提供类似信息;第三,很难确定存货的市场价格,因为销售存货过程中会发生大量交易成本。
2.为出售而持有的资产。持有该类资产获取现金流的方式为出售,所以现行脱手价格(exit price)更相关,如某些金融资产和标准化合约的远期合同。对于某些正在修建或者已经修建完成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具有独特性,现行市场价格不易获得,但因持有该类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出售,历史信息并不相关,所以仍然采用现行市场价格(一般采用估值技术确定)进行计量。
3.为获取现金流持有的资产。这类资产包括借款、债券和其他应收款等金融资产。有效利率和可收回性是影响该类资产经济价值的两项重要因素。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能够提供有效信息,所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式。但是对于那些现金流波动较大的资产、特别是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如套期保值产品,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可能出现会计不匹配,此时应该采用公允价值或者以现金流为基础的计量。
4.为他人使用而持有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指固定资产、知识产权、收取过路费的权利等,持有该类资产获取现金流的主要方式为收取使用权租金。该类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既来源于现有合同现金流又来源于未来合同现金流,现行市场价格反映了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因此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当无法获得现行市场价格时,采用基于现金流的方法计量。
5.无法确定使用用途的资产。有些情况下主体很难确定资产具体使用用途,这时可以根据当前的活动(商业模式)、计划、战略来评估资产最可能实现的方式。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对相似或相同资产的处理不一致。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是按照资产最佳使用用途计量。最佳使用用途与资产的实际使用用途可能不同,但按照资产的最佳用途计量能够保证主体对相似或相同资产采用同种计量方式。讨论稿给出的另外一种选择是在主要财务报表中采用一种方法,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另外一种方法,或者在资产负债表中采用一种方法在损益表中采用另一种方法,二者之间的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表中反映。
讨论稿将负债分为没有明确合同条款和存在明确合同条款两类,前者主要指来源于诉讼或者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承担的义务,该类负债无法获得成本和现行市场价格信息,因此采用基于现金流的方法进行后续计量;后者指来源于合同、法规或监管的负债,这类负债结算金额确定或者计算结算金额的方法固定。讨论稿根据结算方式列示三种计量方法。第一,以现金或者以其他资产结算。大部分负债以此种方式结算,因为负债并不能轻易转移,所以采用成本法,但是衍生金融工具采用现行市场价格;第二,对于能够转移的负债,采用现行市场价格;第三对于以提供服务或支付第三方提供服务方式偿还的负债,如果提供的服务为循环发生的,则采用成本法(因为过去信息有助于预测未来信息),如果支付第三方提供服务,则现行市场价格更相关。此外合同条款明确,但现金流流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负债采用基于现金流的方法计量。
(五)讨论稿说明在应用其他基于现金流量的计量计算现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基于现金流量估计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时需要考虑现金流量的时间和金额、不确定性、承担现金流量不确定性的风险补偿以及非流动性等其他因素。在计量特别是后续计量过程中讨论稿提出需要考虑是站在主体角度还是市场参与者角度进行计量。某些情况下如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时,应该站在主体角度,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如估算意图销售的产品价值时则站在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在估计某些负债的现行市场价格时讨论稿提出需要考虑主体自身的信用风险,因为主体的信用风险可能会影响主体未来清偿负债的金额,这也符合计量目标中对负债计量的要求,即负债应该反映进行结算时需要偿还的金额。
(六)对IASB概念框架讨论稿计量部分的评论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行概念框架计量部分内容较为单薄,仅仅说明了什么是计量,并对四种计量基础(分别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实现价值(结算价值)、以及现值)进行定义,对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作用有限。
新的概念框架计量讨论稿内容更为丰满,厘清了会计计量中部分基础概念,明确了计量目标,将所有计量基础分为三大类,就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以及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分别进行了讨论,能够较好的发挥指引具体准则制定的作用。但是讨论稿中计量部分仍有改进空间。首先,讨论稿中存在多处规定过于模糊。例如当对不能确定用用途的资产进行计量时,讨论稿提出的处理方法包括:按照资产的最佳用途进行计量、按照资产最可能用途计量、在资产负债表和综合收益表中采用不同计 量方法。这种模糊性为制定准则提供了过多的选择空间,不利于不同报表之间的可比性。其次,虽然全部计量基础分为三大类,但是未对这些常用计量基础的概念和定义加以明晰。比如在其他基于现金流量的计量中提到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没有说明可变现净值的定义以及应用前提。笔者认为对于这些经常用到的计量基础,可以更加详细的解释说明,使得前后概念框架能够顺利衔接。第三,对于公允价值和现行市场价格的应用应该更加审慎。讨论稿中多处用到现行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特别是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中,不论是否可以获得公允价值信息,均不采用成本方式计量。讨论稿给出的解释是投资性房地产是为了出售获取现金流。但是投资性房地产如果不能获取公允价值信息,而运用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估算方法误差很大,需要大量主观判断,这时如果强制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计量方式,并不能保证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以准则应该具有普适性,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审慎使用现行市场价格。
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讨论稿对我国会计计量的启示
(一)完善基本准则中计量的基本概念,明确计量目标
IASB在最新的概念框架讨论稿中已经明确了会计计量目标这一会计计量最基本问题:会计计量目标为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提供能够满足投资者决策的信息。
我国基本准则中对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表述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投资人和债权人均需要预测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不确定性,以便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和借款决策。同时,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进行,改革红利的释放,对国有企业绩效的评价也将越来越市场化,所以满足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一般也能够满足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如果按照IASB概念框架讨论稿的表述,资产的计量基础反映其如何为主体带来未来现金流量,负债的计量基础反映主体未来如何清算或履行义务,则据此编制的财务报告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符合财务报告目标,能够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IASB的经验值得借鉴。
(二)在基本准则中对计量基础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使其更具指导意义
IASB概念框架讨论稿将所有的计量基础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以现行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计量以及其他根据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计量。虽然在具体表述上讨论稿未对这三大类计量基础进行明确的定义,但分类方法值得借鉴。如前文所述,基本准则中论述的会计计量基础仅有五种,但在实务中运用的远远不止这五种,比如使用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重估价等。若要对每个计量基础都进行定义难度较大,首先无法穷尽所有计量基础,其次主体经济事项过于复杂,无法列举出每种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因此像IASB讨论稿将计量基础在概念框架中分大类、再在具体准则中对应用的计量基础进行具体定义分析的方法比较切实可行。
该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对各大类计量基础按照定标准进行定义总结,使其能够更有效的指导具体准则的应用。IASB讨论稿为我国会计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板。
(三)区分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确定初始计量基础和后续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
IASB概念框架讨论稿对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进行了区分。对于等价交易,不论取得方式如何,资产或负债的入账价值均为取得时候的公允价值;对于非等价交易,要在初始计量中确认非等价部分。初始计量标准得到规范。
对于后续计量,讨论稿根据资产带来现金流的方式不同,这与上述讨论的计量目标相一致:资产应该反映其带来现金流量的方式。这与最新修改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在逻辑上保持了一致性。IFRS 9规定在确定金融工具后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还是摊余成本计量时需要首先对金融工具进行商业模式测试和合同现金流流入方式。按照资产带来现金流流入方式的计量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最具有决策相关性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对主体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
当然不可否认,该方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利于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因为对于同一资产,不同主体的使用目的不同可能导致计量金额不同,不利于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该方法存在管理层操纵的可能性,也不利于审计证据的获取。
我国可以对计量基础的应用前提进行有选择性的借鉴,不过多的引入公允价值以及有可能会被管理层意图操纵的条款。
(四)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指引
虽然我国已经公允价值准则,与国际以及美国准则基本趋同,《公允价值准则应用指南》也在即,但是对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世界会计实务界范围内仍属难题。尤其是在我国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不易获得资产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获得市场报价,市场报价可能也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内在价值且波动性较大,而采用估值技术时需要估计的主观因素过多,也可能与实际公允价值相背离。
内容摘要:本文对价值网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进而探讨了两个理论体系的关联性,从而在分析物联网产业价值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系统分析了这一开放式创新体系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最后从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网络组织协调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 价值网 开放式创新
引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世界信息产业革命浪潮,将成为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最重大科技变革力量。“物联网”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具体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
当前,国际上关于物联网应用主要还集中在RFID技术应用上,其中,在智能交通、智能建筑、身份识别、物资管理等方面已有成功的应用。欧洲智能系统集成联盟(EPOSS)在《2020年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第二阶段(2010-2015年)实现物体互联;第三阶段(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第四阶段(2020年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美国权威预测机构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业务相比将达到30∶1,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物联网实现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但严重缺乏创新应用开发。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服务尚未商业化,安全技术、标准、产品以及市场均不成熟。然而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层面,这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推动力。我国已有大量的市政物联网应用工程和大型企业应用工程,为物联网产业向规模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以价值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物联网产业的开放式创新系统模型。首先强调了客户价值系统的重要性,并以价值网为路径基础研究了物联网产业的开放式创新系统和机制,最后总结提出了一些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的策略和政策建议。我国“三网融合”和“两化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机遇,同时这一研究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和面向国际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价值网与开放式创新
(一)开放式创新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高新技术行业,封闭式创新范式逐渐显露出各种弊端。Chesbrough(2003)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他指出企业应把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的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均衡协调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企业在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找外部合资、委外研究、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技术交易、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以抓住和利用自身和外部一切资源和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实现企业利润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价值网
价值网(value web)的概念最早由Merce(美智)顾问公司的Slywotzky提出,他认为价值网是为了适应顾客需求增加和高度市场竞争而对供应链进行的改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顾客需求的增加、国际互联网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竞争,企业间的价值链关系已经演变为价值网络关系。无边界企业的出现促进了虚拟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企业的边界不再是物质边界,而是能力边界,企业边界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强弱。另一方面,产业边界模糊也促进了价值星系理论的发展。在行业边界模糊环境下,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络并非像价值星系里那样,没有规律地相互作用,而是围绕某个行业价值链展开,并以该行业的某个主体企业为出发核心,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的主体企业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见图1)。企业之间通过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价值网是一种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不同节点的业务核心能力是价值网得以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关键。
(三)开放式创新与价值网关联性分析
在价值网中,企业被定位为一个开放的体系,顾客、技术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不是外生变量,而被置于系统内部。在这个生产和交换系统中,系统成员不但可以转移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并转移价值。价值网结网机理是价值转移,而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则是知识转移,因此价值网络也是知识网络,而知识转移的背后则是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学习能力,开放式创新使企业能够从知识转移中获得收益,使企业知识资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结构优化与数量增加。
在价值网中,企业间在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强互补特性,以及彼此间在风险效用体系一致性基础上的共享机制,形成了知识与能力在网络组织内部的快速扩散和渗透,以最小成本和最短时间实现创新成果,从而有效地实现价值转移和增殖;在模块化的技术机制下,价值网络能够确保企业间在各自节点上的模块创新满足整体创新的系统化要求。这从根本上满足了开放式创新要求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贯穿于整个产品系统的协调性整合。
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需要解决三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发现创造性的方式利用内部创新;吸收外部创新到内部开发;激励外部成员成为开放创新的持续支持力量。
物联网产业价值网络
在新环境和条件下,物联网产业只有变“线性商业模式”为“中心—商业模式”,实时捕捉用户的真实需求,通过一系列价值活动的设计,协调物联网供应商的生产供应活动,实时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无缝连接,实现人机物实时相连。“中心—商业模式”对满足物联网各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为用户和各物联网参与者创造价值都具有现实意义。
对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问题的研究,首先应明确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参与主体。笔者按照Verna Allee(2001)对价值网络维度的划分,主要从物联网价值网的交叉研发网络角度总结出物联网产业涉及的各类参与主体,因为这些主体也正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参与主体,构成价值网的内环。主要包括标签制造商、读写器制造商、中间件制造商、ONS提供商、EPCIS提供商、政府和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在最外环,还包括各类上下游供应商和分销商等。在物联网产业内,有众多企业可能同时提业技术链上不同层级的产品和服务,即使是在同类型产品中也存在大量竞争性供应商,因此无论是从横向的开发网络还是纵向的生产网络来看,并不存在一条独立的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必能存在各种链间和跨链的业务和信息联系,形成价值创造的关系网状,共同为终端客户创造价值。
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
(一)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物联网产业还是以闭环网络为基础,大部分是政府推动的示范应用工程,并没有为广泛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所应用。这其中除了物联网使用成本高外,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强有力的物联网产业的协调者,相关物联网R&D主体之间联系较少。然而在我国当前时期,网络运营商最可能成为物联网价值网的组织者和网络平台架构者。因为运营商拥有坚实的固网和移动网络基础,庞大的用户市场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同时也是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积极制定者。我国可承担这一角色的企业主要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以网络运营商为产业主导,可以构建出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二)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运作机制
1.网络运作理念。是一个以终端用户为核心的价值增值和创新知识流动为统一整体的系统,价值增值各节点的创新知识流、信息流在体系之间相互流转、互补,找到各种创新知识的最佳应用场所,从而提高价值创造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除了各节点之间的直接交互外,还包括与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共享知识交流互动,通过多方互动,使产业快速优化升级,价值快速增值,产业竞争快速提升。
2.网络运营商的中心带动作用。运营商作为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架构主体和与物联网接入用户的长期接触者,它最了解各类型用户的产品和服务新需求,并最容易挖掘潜在市场和创新机遇。因此,运营商应该肩负起创新活动核心带动的作用,将大量起源于用户市场,并由运营商提出的创新需求辐射到创新网络的各个节点,共同完成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运营商作为创新理念的提出者,带领网络中各创新主体共同完成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和创新研发的进行。
3.开放式创新业务组织形式。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网络中各类软件、硬件和平台供应商之间根据各种业务发展需要,产生了各种外部合资、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和风险投资等。这些企业同时和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通过委外研究、人才交互学习等建立各种政用产学联盟、科技产业园和孵化器、研发机构等,同时以运营商为主导建立与客户的交互反馈系统。所有这些组织形式是开放式创新网络各节点之间的信息流、知识流、业务流、价值流的有力保障,共同推动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效应。
4.网络知识创造和流动机制。在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中,各类型组织的边界是模糊的。知识产生场所不仅存在于组织内部,而且存在于组织之间。知识产生场所在物联网产业链的结点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边界上广泛存在,为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创造的SECI螺旋上升过程提供了必要条件。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网络存在着开放式外部边界,可以与外部其他创新主体甚至其他创新网络之间进行技术交换。创新来自于网络内部的企业,也来自网络外部。当新技术和创新在企业之间流动时,企业的边界变得疏松多孔,以便知识的交互流动。各参与主体之间可以通过技术的有意外流,为暂未找到市场的技术寻找外部技术突破口。网络内部的产品和创新通过合理的整合,最终流向已有市场和新市场。
5.价值创造和分配机制。由于物联网产业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价值是由运营商最终传递给客户的,并实现了最终的产业收益和利润。并且运营商和客户接触最频繁,最了解客户需求和信息反馈。因此,运营商应充当价值和利益分配主导者角色,构建一个合作共赢、合理有效的方式与系统各节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对于创新系统各节点企业,除了向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支付费用之外,还应当对不同节点开展相应的有效激励机制以促进更广泛的合作研发创新,并建立合理的业务规则和监管机制,使创新合作能持续健康发展。
6.开放式创新系统平台。在这个创新网络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各创新主体的独特资源搭建一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发挥主角作用、产业链上下游互相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搭建公共创新的开放式平台。平台的建设应注重五点问题:平台的作用是促进知识溢出、技术共享,需要坚持以公共服务为导向而非市场利益为导向;在技术合作平台上产生的创新产出归平台所有,任何平台内的企业或者平台外的企业需要使用则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该收入用于支持平台今后的研发活动;人才管理上采用流动与固定两种模式,灵活选择;由于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交易问题,需要政府聘请外部专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披露创新投入和产出;领先顾客是开放式创新平台的重要参与者,重要的知识生产源和价值发现主体,这也体现了价值网的核心理念思想。在这方面,北京、江苏无锡等地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或开放社区平台,以此进行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的汇集、整合。
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发展策略
(一)提升物联网创新价值网络的动态能力
第一,运营商在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环境需要、知识需要和技术组织架构需要等来选择最具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且很多主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要求的变化和各主体自身能力的发展变化等,创新网络节点或网络规模也会动态变化,价值网的边界也是动态变化的。
第二,价值网中各利益主体是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关系,因而要求网络组织制定公正合理的竞合机制,提升关系网络管理能力。
第三,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组织核心从长期来看应该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业务种类、市场规模和未来技术的发展,可能在将来终端用户能和创新网络中的任何主体进行更频繁的互动。因此,在未来谁掌握最广泛的客户资源,谁在网络联接和技术架构中形成主导优势,谁就能成为开放式创新网络的核心组织者。就物联网产业发展来看,系统集成商、服务内容供应商等都能吸引客户的直接创新参与。因此,创新价值网各主体应该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实际调研企业、非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物联网需求,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案,以为客户增加价值作为物联网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
第四,无论在任何产业领域,现在的竞争不再表现为单一企业之间或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价值网之间的竞争。就物联网产业来讲,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都吸引了大量组织、非组织或个体用户,三者都能构建自身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它们最需要的物联网应用供应商,同时各开放式创新体系之间的主体和信息知识要素是频繁流动的。因此各开放式创新网络主体应该与创新价值网的其他主体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合作互动关系,使价值网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二)增大知识库存量和增强吸收能力
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各主体节点的知识技术学习和吸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新兴技术产业来讲。我国物联网产业技术链的很多核心信息技术依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在这一产业领域的发展初期,产业中各级主体就应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网络节点企业首先应建立自身的技术知识学习和开发团队,提升自身技术积累;其次应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外部资源;最后应多样化、多渠道地利用知识产权资源,从而保证各主体能以更低成本、更低风险、更短周期使生产活动内部化,提升自身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性,所有主体的协同开放式创新,以推动整个价值网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的增强。
(三)共同完善物联网技术标准
在国内外,我国物联网产业各大主体都在积极参与物联网各层级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发展,但我国应用该技术和标准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这方面运营商应该与开放式创新网络其他主体协同制定物联网产业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各种通信协议标准、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以开放式创新平台为基础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创新平台的共享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国际上应加强和主要发达国家的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合作开发制定,取得更大话语权。
(四)加强应用开发创新和技术安全研究
在2012年10月25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众多物联网专家学者都反映两个共同问题:应用短缺和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物联网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商业模式上的空白。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应用开发问题。物联网应用门槛比互联网高出数倍,甚至几百倍,而这种差距让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搭建和应用都变得难度颇大。物联网是在移动网络基础上的集成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在不同的应用开发中,信息认证、加密和识别技术和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将来不同领域的应用开发中,这方面的攻关依然极其重要
因此,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应更侧重应用开发创新和跨层跨链安全技术的突破研究,逐步扩大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降低应用成本和提高使用安全。陈玉川(2011)指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选择大型企业和非企业组织为物联网应用开发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渐实现物联网应用的推广。
(五)加大政策导向和政府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地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引导相关的产业调整和市场调整,促进各地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建立。随着各地物联网产业示范应用的发展和相关产业技术的成熟,物联网产业应逐渐向更多的民生应用领域发展,只有规模化应用才能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和盈利模式,激发市场活力。而规模化应用不足将严重制约物联网产业的壮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标准化的制定,同时也难以激发产业技术链各层级的参与和创新积极性。
政府在鼓励和扶持各类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国家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和创新体系的完善。同时应加大各科研院所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为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储备更多技术力量和后备人才。应加大力度引入外部参与者(其他区域和国外),只有与外部技术实力强大的各类物联网业务主体广泛进行业务和创新互动,才能使本地物联网产业保持持续竞争力。同时,各级政府和相关物联网发展主体应加强与广大民众的接触和互动,建立相应的互动平台,只有各行业领域民众的广泛参与支持才能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活跃。
参考文献:
1.邱善勤.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0(10)
2.江吉海.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京东方的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4)
3.[美]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英]大卫.J.莫里森等著.凌晓东等译.发现利润区[M].中信出版社,2002
4.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组织[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新媒体环境;广告产业转型 ;经济效益
一、前言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这种观点被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所谓“注意力经济”是指,通过最大限度的吸引用户或消费者注意力的方式,挖掘和培养潜在消费者,以期其熟知进而购买而使企业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商业模式。在这种经济状态中,最重要的资源已由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和信息本身转化为大众的注意力,只有大众对某种产品产生注意才有可能购买这种产品。
广告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阐述的广告产业是广义的广告产业,即指围绕广告活动展开的广告设计、生产、制作、消费等一系列广告经济活动所构成市场的总和。 当前学术界对广告产业的性质和经济价值尚存在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告产业无论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还是在整个社会分工中都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和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的注意力经济下,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决定着一个企业或一种产品想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除了进行常规的成本利润分析外,必须把更多的关注放到其的宣传上,即广告。广告活动的每个环节在创造价值,而广告媒体的选择也越来越成为决定整个广告活动经济价值大小的关键因素。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电子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冲击着以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为核心的传统广告媒体。以下本文便通过对比广告产业新旧媒体的特性,分析其经济效益的创造,进而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告产业的转型进行研究。
二、新旧媒体特性对比与经济效益分析
在本文中,所提到的“新”“旧”媒体是指按该媒体产生的先后时期和传播方式、内容形态来定义的,如电视、电台、报纸、杂志这四个我们熟知的传统媒体即归属为旧媒体范畴,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型媒体如门户网站,手机APP等即归属为新媒体范畴。每一个媒体个体所具有的性质均不完全相同,但归属于旧媒体或新媒体的个体之间具有较大的共性,新旧媒体之间则相互区别。笔者将对新旧媒体以两种群体的方式进行特性对比,进而分析它们不同的经济效益。
1.新旧媒体特性对比。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为核心的传统广告媒体产生时间相对较早,发展时间长,传播方式成熟,具有普及率高,覆盖面广,保存时间长等特性。然而传统媒体由于其局限性也存在固有的缺点,如费用较高,内容形态相对固定,纸质印刷类媒体视听效果表现力差,缺乏动感画面及音乐效果,杂志类媒体时效性较差,周期较长,缺乏灵活性等。旧媒体虽然受众也较为广泛,但与新媒体相比,其受众群体局限。如广播、报纸杂志一般发行量固定,面向人群也具有特定性特征,尤其专业类报纸杂志面向的人群狭窄。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型媒体产生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其内容形式多样,视觉、听觉效果的表现力很强,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信息量最大最全。尤其近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速度的提升,使得新媒体的受众扩大,传播速度极其迅速。然而由于新媒体发展不成熟,网络管理缺失,规范制度不健全,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存在较大的欺诈性。与传统媒体健全的监管相比,新媒体信息量过于混杂,受众注意力容易被分散。
2.新旧媒体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笔者将新旧媒体特性中有关指标进行量化,主要考虑与“注意力”相关的各项指标,综合考虑费用成本和生产总值,分析结果如下。
(1)从媒体的分布情况看,旧媒体在广告产业媒体分布中仍占绝对主体,但减速明显,新媒体比例不断攀升。媒体的分布情况代表着注意力的分布情况,占媒体分布比例越大,注意力也相对获取较多。下图是根据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绘制而成。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以电视为主体的旧媒体仍占较大份额,但逐年下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增势迅猛,已超过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从经济效率角度来讲,旧媒体仍占优势,但优势趋向降低。
图 2010年-2013年中国广告产业媒体分布情况
(2)从内容形式创新和信息传递速度看,新媒体优势明显,创造的经济效率较高。根据《CTR-2013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报告》可以看到,虽然旧媒体内容形式方面也有不小的创新,但新媒体由于其特性优势,创新程度明显高于旧媒体。从对受众的调查报告结果中可以看到,被调查者更容易被新媒体的信息内容吸引。
(3)从成本角度看,新媒体投入前期成本高,但从长远角度成本低于旧媒体。由于新媒体开发阶段需较高科技投入,使用时限长,旧媒体则相反。
三、总结
通过对广告产业新旧媒体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分析,可以发现旧媒体仍创造着重要的经济效益。新媒体在吸引注意力方面优势明显,并在全媒体投放的总盘中呈现逐年增长之势。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推断,未来几年新媒体将会创造更大的的经济效益,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广告产业的转型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