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环境问题的特征8篇

时间:2023-10-13 15:35: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问题的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问题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山区冬季高速公路;环境因素;交通特征;施工要点控制;相关问题

一、山区冬季高速公路特定的环境因素与交通特征

(一)环境因素

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原因,使得大多数高速公路为了选取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均依山傍水而修建;在选线时,一般分布于河流岸边、沟谷坡道等处,道路两侧地形极不对等,一面为高山峻岭一面为山涧悬崖,使得道路连续弯道多、弯道曲率较大、长大纵坡频现、道路视距狭小,加之冬季雨雪多发,导致路面抗滑性能降低,安全性显著变差。由于高山属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频繁,使得沥青路面的粘附性以及附着性急剧下降,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

(二)交通特征

由于高山区气压偏低、空气密度小,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受影响,导致车辆动力降低,车辆行驶性能极不稳定,道路交通的安全体系非常薄弱。这种特殊的交通特征决定了高山区的交通事故相比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事故发生率较低,但重特大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高,事故形态恶劣,多为坠亡、翻车,多发于陡坡、急弯处;加之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医疗覆盖率偏低,事故发生后,人员得不到妥善救治,所以事故造成的死亡率非常高。

考虑到这些因素,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路用性能,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健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发展山区高速公路的必由之路,当然,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除了建后的完善检测、灾后及时处置以外,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冬季施工过程的要点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冬季高速公路施工要点控制问题

(一)冬季施工特点及路面选材

针对高山区域的特定环境特征,结合冬季施工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抵抗恶劣环境影响的能力,采用混凝土结构作为高速公路路面。由于冬季施工的环境条件极为不利,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多发季节;而且,冬季施工质量问题隐蔽性很强,很多时候虽然在冬天开工,但大多问题在春季才会逐渐暴露出来,这样一来给工程后期的维护带来巨大的影响,加之高山地区气候条件复杂,加速了质量问题的恶化,大大降低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冬季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计划和筹备的时间比较长,但迫于工期限制,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准备工作做得不够,仓促施工造成的。

(二)山区冬季高速公路施工要点控制

1.施工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首先要组织专门的温度测量人员,负责温度的测定工作,并在测温前进行玄门的培训工作,落实责任到人。其次是准备测温工具,目前常用的测温工具主要有测温百叶窗和温度计两种,在测温百叶窗的选取时其规格不能小于300mm*300mm*400mm,距路面要在1.2m左右,最重要的是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为了更加精准的测定实时温度,也可以利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利用自动温度记录仪,自动同步每个时间段的大气和环境的温度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前要做好温度计的校验工作。在工具准备妥当的情况下,接下来需要布置测温孔,测温孔的选取对于温度测定的精确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布置前,应先绘制出布置深度平面图,编写相应序号,经过审核部门审核后再具体执行。在铺设道路基层的时候,可以适当选取温度变化较大、容易产生热交换、路基容易冻结的部位安放测温设备,根据测温计检测到的路基温度水平,再决定后续的施工计划。在具体的操作工程中,应该设立一定的间隔时间,在每一段间隔时间完成后,测温员做一次记录,出现问题应及时向工地技术人员汇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测温员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负责,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避免由于人为疏忽造成的损失。

2.路基路面的具体施工控制

对于路基的冬季施工问题,首先要做好对压实土层的防冻工作,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导致土层冻胀,具体可以在压实过程中配合加入抗冻剂,在压实的土层外覆盖防冻保护膜,禁止冻土填入压实的路基中,尤其在冬天进行路基施工时,要做到开挖、回填、压实一步到位,不能中断施工过程,再整个过程中要严防冻雪的渗入,在路基用土、砂石中不得加入水分,如果工程暂时中断,要将已有路基妥善封存,复工后检查合格后可以继续施工。如果遇到连续十五天以上的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的情况时,应该严格遵守JTJ033- 95中对于冬季路面施工的规定,并申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针对于高山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在开挖土方时,要因地制宜,选择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环境对土方的影响,一般可以通过翻松地面、覆盖隔热材料防冻、架设防冻棚等措施。在混泥土路面的铺设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受低温影响,强度增长明显减缓,温度低于零下时,混凝土中的水结冰,导致体积膨胀,最终开裂,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首先要选取抗冻性强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控制好水灰比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铺设完毕以后在终凝结束前利用蒸汽养护,对于其他的骨料选取,要保证尽量清洁,不含雪块,级配合理、骨料质地坚硬,其本身的抗冻性要有保证,用于搅拌的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的污水、工业废水及PH值过小、含硫酸盐过高的水,在不影响水胶比的前提下,要适当参入外加剂,譬如、早强、防冻剂等;考虑到高山地区冬季的严寒情况,特别要做好浇筑完毕的保温工作,尤其是完工后一周的保护措施更加重要,在具体的养护阶段,应优先使用蓄热法,加厚混凝土模板,在混凝土上覆盖双层保温草帘,在拆除时,要严格保证路用混凝土达到一定的抗冻强度和抗折强度,对于受冻的混凝土部分,应该坚决返工,防止其在将来影响到完好的混凝土路面。

总而言之,对于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问题,在充分了解了当地的施工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要准确把握好冬季施工中对温度、路基路面等关键领域的施工技术;由于,施工条件特殊,施工人员必须从主观上重视起来,认真落实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将坏境因素对路面施工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实现工程的耐久性、稳定性、可靠性。

三、总结

道路运输历来被称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道路网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积极修建山区高速公路,使山区一些欠发达地区尽快融入到祖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破解城乡二元经济形势的重要途径,加快道路建设在山区的投入,尤其是在冬季等一系列恶劣条件下的施工,不仅利于我国道路建设水平的提升,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还考验了我国道路建设的实力。

参考文献:

篇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因此,全球要面对以工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和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的局面。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早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过,如何有效协调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实现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却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分析了国际贸易机制对一国环境及全球环境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模型分析了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存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存在的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现实状况以及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调整我国外贸政策以及相关国内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

序言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对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及相关国内政策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现状的基础上,在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应积极发展以环境标准为支撑的绿色贸易战略,并对相关国内政策进行调整,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篇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因此,全球要面对以 工业 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和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的局面。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早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过,如何有效协调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实现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却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开放 经济 条件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分析了国际贸易机制对一国环境及全球环境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模型分析了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存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存在的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现实状况以及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调整我国外贸政策以及相关国内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

序言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 发展 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硕士 论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 金融 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 历史 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对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及相关国内政策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现状的基础上,在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应积极 发展 以环境标准为支撑的绿色贸易战略,并对相关国内政策进行调整,以实现 经济 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篇4

1.从危险防御到风险预防

传统的环境法强调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此种污染对于人类而言,根据经验是可以预见和估计的,即具有一种盖然性。也只有在此种盖然性之下,国家采取行动才是正当合理的,这就是一种危险防御。如果国家对不可预见的行为进行恣意干涉,就会丧失其正当性,不为法律所允许。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环境威胁正不断增加,如气候变化、新化学物质所引发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此类风险对于人类而言,无法通过经验进行判断,具有预测不可能性、作用不可逆性等特征,在归责方面难以确定。在危险防御理念之下,国家不能对其采取措施。但如果国家放弃,而将人民置于环境风险的威胁之中,同样是不合理与不正当的。所以,风险预防理念由此产生。

2.从目的二元到保护优先

我国原来的《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了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说明我国环境法在立法目的上存在二元性,即在要求环境保护的同时又强调经济建设。此种设置使得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往往让位于经济建设,致使环境形势不断恶化。对此,我国去年修改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修改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强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目的二元的理念,强调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能获得优先考虑。

3.从环境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环境法在环境保护路径方面通常强调的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治理,较多地使用被动的措施应对环境污染与破坏。并由此形成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体系,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这其中或有制度设计不合理、实施不到位等因素,但根本性的因素在于没有将环境保护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环境法发展的一个根本理念。

二、环境法理念变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环境风险规制理论

环境风险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环境风险规制也就成为现代环境法的重要内容。在法学范畴内,风险通常与危险相对而言。对于危险领域,基于制定法和基本权保护义务,国家有责任必须介入,以达到保护个人法益之目的,公民亦可要求国家保护。对于风险领域,除了在客观上完全不能克服的风险外,因国家行政资源有限性以及社会因素的限制,使得国家仅能在一定范围内规制风险,其规制界限在于一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水平。另外,为实现环境风险最小化,在环境风险国家行政规制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对环境风险进行规制,即自主规制。通常是企业自己设定环境保护目标,按自身特点制定对策,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优点在于企业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环境对策。环境风险规制理论包含了行政规制与自主规制,两者的结合必然可以实现环境风险的最小化目标。

2.统合性环境政策

在环境法领域内,关注整体性环境问题成为一种趋势,即超越环境媒介和部门对环境问题进行规制。过去对于不同环境问题由不同的部门规制,或者按照环境媒介如大气、水、土壤等来规制,此种规制模式会导致在解决一种环境问题之时而形成对另一种环境问题的放任。所以,如果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无论是从环境法的角度还是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比起个别的、非全面的规制方式更有优势,这就是统合性环境政策。统合性环境政策需要程序上的整合,即在程序上、组织上的整合,实现环境行政决策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由单一管辖机构在单一程序内做出单一的决定。实体整合方面,要求环境法相关许可的要件事实的实体性审查或决定一体化,在环境媒介之间应注意其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转移,时间上应注意产品的生产流程以及使用后废弃的各个阶段,尽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循环化。统合性的环境政策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体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仅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与措施,加强环境污染与破环的治理,更是要建立新的制度,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之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环境法理念变革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1.加强环境问题意识的指引

我国环境法教科书的体例几乎都是从理论到法条的讲解。从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环境法律责任、环境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基本法、单项污染防治法、自然环境保护法、中国与国际环境法等方面对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论述,但总体上存在一种“就法论法”的阐释法学方法,难以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效。对此,在环境法学教学过程中,应针对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强化环境法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面对某一环境问题之时,能从多角度和用多学科的方法对该环境问题进行剖析,考察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干预。这一过程中,具体的环境问题成为教学的指挥棒,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再局限于法律文本层面,而是随着问题的深入不断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方式予以应对。

2.推动环境法系统性思维教育

篇5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金融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篇6

1.从危险防御到风险预防

传统的环境法强调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此种污染对于人类而言,根据经验是可以预见和估计的,即具有一种盖然性。也只有在此种盖然性之下,国家采取行动才是正当合理的,这就是一种危险防御。如果国家对不可预见的行为进行恣意干涉,就会丧失其正当性,不为法律所允许。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环境威胁正不断增加,如气候变化、新化学物质所引发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风险。此类风险对于人类而言,无法通过经验进行判断,具有预测不可能性、作用不可逆性等特征,在归责方面难以确定。在危险防御理念之下,国家不能对其采取措施。但如果国家放弃,而将人民置于环境风险的威胁之中,同样是不合理与不正当的。所以,风险预防理念由此产生。

2.从目的二元到保护优先

我国原来的《环境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了其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说明我国环境法在立法目的上存在二元性,即在要求环境保护的同时又强调经济建设。此种设置使得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往往让位于经济建设,致使环境形势不断恶化。对此,我国去年修改了新的《环境保护法》,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修改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强调“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目的二元的理念,强调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环境保护能获得优先考虑。

3.从环境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环境法在环境保护路径方面通常强调的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治理,较多地使用被动的措施应对环境污染与破坏。并由此形成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体系,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这其中或有制度设计不合理、实施不到位等因素,但根本性的因素在于没有将环境保护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党的十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环境法发展的一个根本理念。

二、环境法理念变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1.环境风险规制理论

环境风险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环境风险规制也就成为现代环境法的重要内容。在法学范畴内,风险通常与危险相对而言。对于危险领域,基于制定法和基本权保护义务,国家有责任必须介入,以达到保护个人法益之目的,公民亦可要求国家保护。对于风险领域,除了在客观上完全不能克服的风险外,因国家行政资源有限性以及社会因素的限制,使得国家仅能在一定范围内规制风险,其规制界限在于一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水平。另外,为实现环境风险最小化,在环境风险国家行政规制之外,还需要社会力量对环境风险进行规制,即自主规制。通常是企业自己设定环境保护目标,按自身特点制定对策,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优点在于企业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找到低成本高收益的环境对策。环境风险规制理论包含了行政规制与自主规制,两者的结合必然可以实现环境风险的最小化目标。

2.统合性环境政策

在环境法领域内,关注整体性环境问题成为一种趋势,即超越环境媒介和部门对环境问题进行规制。过去对于不同环境问题由不同的部门规制,或者按照环境媒介如大气、水、土壤等来规制,此种规制模式会导致在解决一种环境问题之时而形成对另一种环境问题的放任。所以,如果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无论是从环境法的角度还是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比起个别的、非全面的规制方式更有优势,这就是统合性环境政策。统合性环境政策需要程序上的整合,即在程序上、组织上的整合,实现环境行政决策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由单一管辖机构在单一程序内做出单一的决定。实体整合方面,要求环境法相关许可的要件事实的实体性审查或决定一体化,在环境媒介之间应注意其相互作用以及环境污染的转移,时间上应注意产品的生产流程以及使用后废弃的各个阶段,尽量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循环化。统合性的环境政策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体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不仅是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与措施,加强环境污染与破环的治理,更是要建立新的制度,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之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环境法理念变革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1.加强环境问题意识的指引

我国环境法教科书的体例几乎都是从理论到法条的讲解。从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环境法律责任、环境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基本法、单项污染防治法、自然环境保护法、中国与国际环境法等方面对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论述,但总体上存在一种“就法论法”的阐释法学方法,难以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效。对此,在环境法学教学过程中,应针对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强化环境法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面对某一环境问题之时,能从多角度和用多学科的方法对该环境问题进行剖析,考察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干预。这一过程中,具体的环境问题成为教学的指挥棒,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也不再局限于法律文本层面,而是随着问题的深入不断采取多学科交叉的方式予以应对。

2.推动环境法系统性思维教育

篇7

关键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环境素质教育;网络环境;教学模式

作为面向全校各专业的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程,广州大学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除具有授课面大、学时少、授课学生专业背景复杂的自身特点外,也有一般大学环境素质类教育课程特征和所面临的困难。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建设,课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并于2006年成为广州市首批精品课程。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同时,课程组依托广东省“151工程”的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了基于网络资源的课程教学研究。在充分分析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和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资源环境的大学环境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大学环境素质教育的特征与教育目标

大学环境素质教育作为普及性和长期性结合的高层次环境教育,除了具有环境教育目标特征外,还强调环境教育内容的时效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构建大学环境素质类课程时,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定位应要同时考虑大学环境素质教育的特征和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层次。对于大学环境素质教育课程而言,其教育教学目标的重点应为“环境意识”(关注、知识和态度)、“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知识、技能、评价和参与)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知识、态度、技能、评价和参与)三个方面。其中“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是操作性较强的环境教育目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这一目标,包括了学生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积极保护环境的能力”及“有效参与处理环境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在诸多“解决环境问题能力”要求中,“积极保护环境”和“有效参与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是最高层次,是个体拥有环境意识的表现,也是在运用环境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环境教育的最高境界、最终目的,需要通过巨大努力方可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包含理论基础(指导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学目标(构成教学模式的核心)、操作程序、师生角色、实现模式所需要的条件要求(手段、方法、策略)和评价6个基本要素。而衡量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好坏,还要考虑其中网络资源的利用、自主协作的方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等。

目前常见的网络教学模式有如下5种:(1)讲授式:是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多以课堂实录的方式来实施,学生通过在线点播系统或适时下载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与传统课堂讲授的最大区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与信息反馈。(2)个别化教学:一般通过编制的基于网络的cAI课件来实施。特点是借助网络资源与交互提供的支持,以学生为中心,自学加辅导。(3)协作学习式:特点是互教互学,合作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合作品质有重要的价值。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方式有竞赛方式、协同方式和互教互学3种方式。(4)发现式: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通过利用教师或其他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学生用一段时间收集资料、分析与总结,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5)讨论式:特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学采用启发式,注重对问题的讨论。网络上进行的讨论式教学,常以BBS、聊天室或E-mail作为特定问题讨论和解答的平台。

三、网络环境下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模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解决课程教学困境与教育目标之间矛盾,进一步优化大学环境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的关键。而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尊重环境素质教育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才可能得到科学合理的模式。

1 构建的原则

在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教学模式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构建教学模式的6个基本要素外,还必须遵循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4个原则,既教师主导、技术服务于教学、有效交互和支持、服务、监控4大原则。

2 基于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首先对大学环境素质教育的3个不同目标层次所涉及的教育内涵进行分析,而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分解重组工作。在确保“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内容体系科学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类和适时动态补充。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在选择对应模式时,除注意相关的原则和要求外,还结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不同环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合和改进,力求能在不改变课程设置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学目标的高层次要求。

针对“环境意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的两目标层次所需的知识基础,主要采取“课内讲授+网络教学资源+现代技术手段”的模式,辅以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在内容上适时反映学科动态发展的应用。而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中涉及环境行为培养的目标,则采取“课外网络专题拓展学习+课外实践”的教学方式来实施,其中围绕专题学习的协作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为主要模式。

此外,在实施策略和教学设计上,重点关注:(1)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的同时,注重课程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多元化、动态性和灵活性。(2)强调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必须与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紧密结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否合理,成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3 基于网络环境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实践案例

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专题为例。以往的传统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理论”部分的讲解,但学生在“技能”、“参与”、“评价”等行为能力培养上是难以在课堂讲授中达到良好效果。因此,依托网络环境下构建的教学模式,我们对原有的内容作了重新组合、策略选择与教学设计(见表1)。

我们首先考虑教学对象的学科背景,而后对课程教学内容,尤其是涉及“课外网络专题拓展学习+课外实践”的内容进行合理筛选。在“可持续发展”的拓展专题学习,考虑到学生艺术设计专业背景和知识基础,设计了专题调查和网络讨论2个环节。通过给定的调查任务,促使学生利用课内教授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围绕“问题”进行发现、分析、评价和总结的探究学习过程,从中也进行了“知识”、“技能”、“评价”、“参与”等目标的实践训练。而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专题讨论环节,不仅强化了大学环境素质教育中关于“内容的时效性、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同时又一次检验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态度”、“参与”等的效果。

通过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网络应用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及“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拓展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高层次教育目标无法达到”的难题,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环境素质教育中对教育内容的时效性、系统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四、结论

篇8

[摘 要]今天的中国已没有那些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进程时所具备的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武力和廉价的贸易掠夺世界范围内的宝贵资源的环境了,纵然时光倒流百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即使有了资源供给的国际大环境,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会使我们美丽的山河污浊不堪,丧失安居的家园。我国目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环境不仅要主动去优化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要主动反哺环境,经济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发生历史性的转型,别无他途。

[关键词]环境 市场经济 粗放型发展模式 污染

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就是一种燃烧,烧掉的是宝贵的资源,留下的是污染,而带来的则是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征是由于我国在工业化化进程中,推行粗放型发展模式的结果。

一、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面临的问题

从1999年进入重化工时期,我国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以及固废产生量也进入迅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8.5%和17%。进入90年代后,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也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快速扩张的经济规模产生了巨大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由此可见,在我国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模式仍然是粗放式增长方式为主,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并表现出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的四大特征。

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 “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头4年,每增加1亿 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1.8亿元、2.15亿元、1.6亿元、4.49亿元和5.01亿元。同时,我国目前主要资源的节约指数仅为1.8%,这就意味着我国主要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约90%,高能耗行业差不多消耗了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而且,我国单位GDP的废物体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出的固体废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必然导致低效率产出。

因此经济增长的历史性转型势在必行。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及其粗放型方式、重化工工业阶段特征给我国带来了两个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这两个问题目前又反过来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构成了瓶颈约束。******总理对此曾做过这样的判断,我国在发展中遇到了两种矛盾,一个仍然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严峻的环境形势及其巨大的经济损失综合官方文献和专家判断,我国的环境形势大致是: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然而,如果继续沿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以这样的资源家底和生态环境严峻的形势能否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一个令人质疑的问题。

二、产生经济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我国急于摆脱发展落后的状况,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具有粗放型和资源型特征,只重视经济量的增长,忽略了质的提高;而环境表现出脆弱性特征,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资源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敏感而不稳定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会加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生态环境恶化。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一定的联系。耕地是农业社会得以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资源,在土地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的增加促使人们开垦更多的耕地来满足生存需求,盲目的大规模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进一步促使生态环境退化。另外,在屯田开发中,由于生产力低下或其他经济、价格补贴政策的效率损失政治、自然的因素,常出现已垦地的搁荒。由于失去原始植被的保护,这些土地不可避免地出现沙化。

三、如何解决经济与环境问题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和紧迫形势,必须立足现实做好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作,从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措施和发展手段多个环节入手综合加以应对。

首先,应在全社会中树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这是解决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前提条件。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中央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的三个历史性转变要求,切实提高对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促进产业升级换代,这是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内在需求,坚持实施工业强国,以信息化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合理利用资源为支撑,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实施项目带动,打造支柱产业,强化产业集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天然气、低温核供热和风能等新能源开发,促使工业经济朝着高效益、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和低污染方向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参考文献

[1]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 [M]. 北京:清华出版社,1994

吴晓军: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J].甘肃社会科学,199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