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行政管理的核心8篇

时间:2023-10-13 15:35: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行政管理的核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行政管理的核心

篇1

【关键词】医院行政管理;作用;存在问题;措施

在新时期,我国的医疗事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医院的经营管理也逐渐变的复杂,所以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社会在不断发展,医院之前的管理经验和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并且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说新时期对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管理体系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后勤服务等社会化制度也必须建立和完善,这就要求医院要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1新时期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涵盖了除医疗管理之外的全部内容,是医院战略管理中的重要部分。行政管理工作是医院全面发展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做好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内部安全的实现。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抓好安全管理,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之上抓行政,这样才能为医疗中心工作顺利展开提供强力保障。医院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患者,医护人员的仪表仪态、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以及工作效率都给医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医院有必要依靠科学的行政管理来培养医护人员过硬的作风。

所以说医院行政管理虽然是一个软指标,但是为了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抓好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却是十分必要的。

2现阶段医院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

2.1行政管理人员构成复杂,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医院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福利经营性事业单位,但是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医院逐渐成为一个知识密集、科技含量高的复杂系统。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显现即时效益,又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所以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构成复杂。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中有的是军队的转业干部,有的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技术技术人员,还有的是离退休的老干部,这些管理人员各项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管理素质。

2.2行政管理人员待遇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由于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对医院带来直接的效益,所以在医院中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常常被当作二线员工来对待,在评定职称方面有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职称问题也得不到重视。另外,行政管理人员平时需要管理的事物多,责任重,但是他们奖金却没有与业绩和工作效率挂钩,这就导致了一些行政管理人员虽然能力强,但是工作没有积极性,综合表现为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2.3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现阶段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结构复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因此也就缺乏管理经验。现行的管理方法主要以命令管理为主,缺少人性化管理,综合表现为管理技能落后,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3新时期提高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医院行政人员管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效果的好坏,所以医院要定期组织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提高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另外,行政管理人员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加强品德和才能方面的休息,还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全心全意做好管理工作。

3.2在行政管理中引入激励制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执行力不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医院应该引入激励制度,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去满足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管理人员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开拓进取,使他们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以提高执行力。

3.3改革考核评价制度,以人为本,和谐管理要想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活力,就需要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在管理过程中把制度、命令式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达到以人为本,和谐管理。首先,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信任人和激励人。其次,要在管理过程中采用感情的交流、情绪的感染、心理的共鸣等方式来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再次,要在医院内部抓好典型培养力度,注重发挥典型模范作用,让医护人员有学习的榜样。实现和谐管理还要在医院内部创造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使医护人员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将自己的命运和医院的命运绑在一起,从而共谋发展。

3.4明确职责,管理合“理”各级行政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责,在工作中各层级问要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管理要合乎大众认同的人伦、人性、人道、人权等基本理念,管理过程要顺理成章,管理行为要合情合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医院的发展离不开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新时期加强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要从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出发,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注重管理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能,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保持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晖.科学管理,优化医院行政管理流程[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7).

[2]王启为.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行政管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0).

[3]魏锋.浅析加强新时期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性[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9).

篇2

一、理论创新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机制的经济体制。政府作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之一,管理和服务是其基本功能。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部门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侧重资源分配性质的部门,其手中掌握了大量市场资源、要素的直接配置权力。如发改委、财政、金融等部门。二是侧重依法规范性质的部门,其拥有法律赋予的对企业违法市场行为进行监管、规范和惩处的权力,包括工商、质监、物价等行政执法部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和企业对政府在经济发展领域的职能履行又衍生出新的需求,这就是资源整合职能,其主要职能内涵就是政府在履行资源配置和行政监管职能的同时。通过信息、规划调控、政策引导、行政指导、政府采购、项目发包、特许经营、环境营造、基础建设,以及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培育等柔性政府行政举措,促进存在于市场内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行政资源,改变其一维、单向、分散的存在状态,向世界经济调整趋势、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区域经济规划方向、地方市场紧缺项目的三维流动、多向集聚和无障碍整合,从而有效刺激新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和区域内商务成本的降低、企业获取资源能力、效率的上升,通过实现经济的不完全依赖于新增投入的内涵式增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急迫要求工商部门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审时度势,既从国际间产业分工、投资分布,又从国内区域梯度发展的需求出发,调整工作思路,从资源整合的新高度,创新对产业、行业、企业服务机制。

工商部门因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工商部门改革的指向标。近年来,随着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治理模式的改进,工商部门的职能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克服广为诟病的“重监管、轻服务”甚至是“重收费、轻监管”问题,高举服务旗帜,在坚持“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成本、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以实现企业分类监管、推动新农村建设以贯彻城乡统筹战略、实施品牌战略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开展食品安全工程以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自身行政行为以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和冲动,以期在履行监管与服务两项基本职能中寻找统一和平衡点。这些职能的调整都应视为工商部门在继续依法履行行政监管的同时,创造性构建资源整合职能体系的探索性举措。这些举措也在实践中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市场的一致欢迎。因此,主动树立资源整合理念、履行资源整合职能,将是工商部门未来在政府机构改革和部门排序中,获得有利位置的极其重要的举措。

二、决策基础

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下,影响各级工商部门未来发展的环境变量、资源变量,或者说全局工作决策的基础,主要有六个方面。对这六个方面变量进行战略思维,使部门加快完成适应过程,谋划职能调整方案,创造新的工作领域、工作体制机制,进而不断开拓新局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在全国的统一停止征收。这不仅表明了政府要在商业运营活动的便利性、市场准入和税费制度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的决心,更直接带来了工商部门收费职能的灭失,公共财政对工商经费供给体系的调整,以及工商部门职能体系重构、行政力量重新分配的迫切需求。

(二)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的出台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压力。新“三定”方案中并没有明显反映出“大部制”改革的走向,但已经开始比较明确地反映资源整合的职能导向。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即将启动,各级工商部门如果不能在巩固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地位的同时,有效获得政府在促进资源整合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则部门仍有被“边缘化”的危机。

(三)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决议。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三化联动、城乡统筹,这个我国未来发展的大局也就是各级工商部门今后履行服务职能、促进资源整合的主战场之一。全国工商系统过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算是先行了一步,耳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深化和继续落实的问题。

(四)应对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势力的重新组合。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石油危机、粮食危机、美元贬值等因素导致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在工商的职能履行上得不到充分响应和体现,那就直接意味着我们的服务方向和能力出问题了。

(五)各级政府分管领导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政府分管领导即代表政府直接抓工商工作的最高领导,其思路就是工商部门在履行基本职能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对部门的看法就是政府对部门的看法,另外,分管领导又是部门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适应其要求并主动工作,是部门的份内之事。

(六)目前全国各级工商队伍的现状。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才储备不足,工作能力尤其是工作视野、创新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行政效能、吃苦耐劳精神等有待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一个部门必须要培养一批既能认认真真埋头拉车,又能与时俱进抬头看路,及时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进行战略思维的领导干部。开展各类领导干部培训,将是建设一批战略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三、改革路径

工商部门在履行好传统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同时,应该按照构建资源整合职能体系的思路,推进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指导体系建设。解决好在监管过程中和行政行为相对人之间的矛盾。

篇3

关键词:行政区行政;跨域治理;区域公共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长期以来的政府管理模式都是以行政区区划为基础,进行相对单向性同时也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在上级政府部门的行政指令下,每个行政区划内根据本区的利益和具体情况进行政府行政管理。应该说,这一行政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并没有显示出太大的弊端,相反,它有利于划分不同行政区划政府部门的管理责任,并在积极的方面能够因地制宜。

然而,进入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有自己的现实国情和政府管理上的历史传统。所谓“治理”要求多主体,它是基于不同行为主体在不同领域中的能力能够满足解决相关问题的要求这一基础的。然而,在中国,公共事务最终还是由政府来解决,其他行为主体暂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源应对相应的问题。从而,从原有政府管理模式一下改变至跨域治理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以政府为行为主体和最终权威,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管理”成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模式。

二、行政区行政:需要被超越的旧范式

“在一级政府的地域管辖范围内,地方政府独占本区域内的行政管辖权,其权力行使的法律效力范围限于行政区域内部, 对其它无行政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内部事务无权干涉。”行政区行政在一定历史时期符合了中国国内各地区有效的行政管理,但在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应对新时期出现的一系列跨区域甚至是跨国公共事务中却变得弊端明显,甚至寸步难行。因为行政区行政关于权力划分和权力的地理边界的严格限制,只能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威在已经圈定好的行政区域内部行使权力、解决问题,这样强行的地理界限分割造成了跨域公共问题难以找到责任主体、解决主体,从而要么被搁置,要么被推来推去,要么各行其路。在不同行政原则、行政路径和区域利益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公地悲剧”,导致跨域问题难以解决。

制度与政府行政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政府的权威来自于其能将集中于政府的公共资源应用于公共事务的解决和公共问题的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共问题特点、形态的变化,使得原有的制度与政府行政的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此时,对既有制度和政府行政模式的渐进式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从政府行政效率的角度,还是从政府权威合法性的角度,致力于最终能有效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都是其目标。因而,日益显示出弊端的行政区行政就成为必须要被超越的旧范式。

实际上,中国不是第一个面临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公共问题跨越边界难以有效解决问题的国家。相反,这是一个日益增长的全球共同问题。公共问题的流动性、外溢性、无边界性,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在一个地理范围的跨国区域内甚至是整个全球范围内。在国际社会上,中国作为一个“黑箱子”或者说“实心球”似的国家实体,已经广泛参与到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过程中,具有打破国家“边界”通过合作、双边乃至多边努力应对和解决公共问题的经验。这也为中国国内跨域公共问题的解决找到了一条理论上的道路――跨域治理。

三、跨域治理:未达的理想范式

跨域治理是针对于越来越多的“跨域事务”而兴起的新的公共治理和行政管理理念,它在根本上是由跨域事务的复杂性而造成。跨域事务的复杂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具有不可分割的公共性,跨域性公共问题的范围往往超越了任何单一部门、组织或政府层级的管辖权之外;其次,具有跨越疆界的外部性,政府机构采取政策所产生的后果可能是由其他的地方及人民来承担;最后,问题解决具有政治性,由于跨域事务本身的公共性具有不可分割的特质,因此无论是共同利益的追求,或是避免共同性灾难,都需要具备某种政治性的安排。

跨域事务的复杂性所要求的有效治理具有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管辖和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具体而言,跨域治理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部门、团体或行政区,因为彼此间的业务、功能或疆界相接及重叠而逐渐模糊,导致权责不明、无人管理与跨部门的问题发生时,即由公部门、私部门以及非营利组织的组合,透过协力治理、社区参与、公私合伙或契约协定等联络方式,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跨域治理超越的不H仅是行政区行政的权力地理边界、责任边界和利益边界,也在应对公共事务的主体上发生了改变,是一种既有权力分配、运行模式的根本性变化。跨域治理要求政府权力的下放,要求私营部门、非盈利组织、社会团体甚至是公民个人的参与。但是这种纯粹的“跨域治理”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情。首先,中国的行政权力结构一直是垂直性的,具有非常明显的层级制特征,地方政府的自主性权力尚不充分。其次,中国的公民社会还处于发展初期,长期对政府权威的依赖使得来自于社会层面的私营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和社会团体没有培养和形成作为主体身份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能力和意愿。中国社会的行政机制长久以来就具有垂直性特征,不具有权威分散下放的民主理念根基和基础,还处在“简政放权”的初级阶段。从而,所谓“治理”的核心要义,多元主体在现行的中国国内政治体制和社会条件下,并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跨域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解决跨域公共问题,而对于解决该问题的路径不应该是理论意义上的或者是教条的。公共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的是一种公共产品的供给,因而,从最终目标的实现角度,如何能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实现公共产品的最有效供给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能够最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实现跨域公共问题解决的范式就是目前我们应该追求的范式,而这种范式,既是对行政区行政旧范式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也是汲取跨域治理的理念内核进行中国化的实践改良,从而形成连接起行政区行政旧范式与跨域治理理想模式的中间桥梁。

四、区域公共管理:可行的现实范式

因为行政区行政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严重滞后性的模式,而跨域治理又远远超出了中国政府行政传统和社会发展成熟度而成为一种激进的变革,一方面不具备马上落实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这样激进的结构性变革将造成政府权威衰落,社会权威还无法完整建立,从而走向无序状态。那么,是否有一种折中主义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现实国情的跨域公共事务管理道路就成为核心的问题。这时,“区域公共管理”就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可行的现实范式。

“区域公共管理”是以区域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解决特定区域内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而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现代治理的社会活动。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既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行政政府权力被限制于地方,眼光和利益仅仅囿于局部的地方利益,对于越来越多的跨域公共问题不愿付出成本提供公共产品从而导致“集体非理性”结果的弊端。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整体性结构化的制度创新过程,它依托于政府权威和社会发展现实,同时,在各行为主体的互动博弈中对政府与社会两方面力量和运行模式进行积极塑造。从而,通过区域公共管理可以使原来各地方政府单独提供公共物品的外部利益内部化,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合作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提供区域性公共物品,按照收益大小分摊成本,这样就可以增强各地方政府供给区域性公共物品的积极性,在兼顾地方政府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有效改善区域性公共治理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彭彦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合作与行政权协调[J].经济体制改革,2009(06).

[2]王佃利,杨妮.跨域治理在区域发展中的适用性及局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篇4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66-01

新时期,高等院校承担着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级专门人才,进行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的观念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样高素质人才的艰巨任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奠基石,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要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高等驾驭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中去。

一、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新时代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如何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性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未来,也关系到我国民生问题的解决。剖析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

1.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落后守旧的腐朽思想如拜金、利己主义等等也都趁机入侵,许多工作人员无法把持住应有的工作道德底线,同时由于缺乏法制观念,往往。以至于官僚作风日益盛行,随着经济体制深入变革和社会转型,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且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2.资源配置的缺陷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及受长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背景下,很多高校中仍然存在着政府财政不合理利用的现象。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各种资源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行政方式如命令、配额等来统一管理和协调分配的,这种情况容易造成统管取代竞争、相互分割、资源利用率低等,经常出现公共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也就影响了高校自主办学积极性和有效性。

3.领导体制的弊端

传统政府注重投入,忽视结果。由于不衡量效果,相应的效果取得也少,在一些例子中,效果越差得到的投入反而越多。再加之管理模式单一,缺乏监督机制。现阶段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的是统一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然而这种制度在实施中会导致“政治领导过泛,行政管理过强,学术管理过弱”。一些行政人员在进入岗位之后,想当然的认为这个工作是终身制,逐渐对此失去兴趣。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4.评估监督机制不完善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关注度也在与日俱增。我国现阶段仍主要依赖于国家行政权威。经常出现约束不力或者干预过度等问题。大学开始卷入世俗中,失去了原本的清廉和高雅。

二、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机制改革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

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全面现代化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大学培养的应该是今后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且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学生,是能以己之力为全社会作贡献,并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工作者应当时刻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自己的目标,肩负起责任: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发展。增强管理者责任、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提高广大师生和职工的地位,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挖掘他们的潜力和特长, 造就一种积极的、创新的精神氛围,获得超越式的发展。

2.转变管理观念

对于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效率低下的情况,首先,应当提高行政管理者的素质,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认识到工作职责的重要性;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工作评价制度体系,让老师和学生对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各方面的工作成绩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提高行政管理者的竞争意识和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最后,要不断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行政管理者不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指示,而是真正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发扬民主也是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内在要求,高校内学术氛围浓厚,如果“百家争鸣”离开民主和自由,学术性活动就无法开展。

3.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监督评估体系

创新教育督导工作机制,应借鉴国际上先进评价模型和标准,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教育监控系统。同时,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教学评估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十分重要的环节,以督促引导为主,采取合情、合理、合法的做法,把教学工作带入正确的目标轨道。

篇5

时代背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是管理主旨多元化。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协调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因此,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管理”这一概念。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把社会管理列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并把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建设框架,这标志着社会管理不再单一地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旨,而是以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价值取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领域。

二是管理主体多元化。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推动和谐发展的良好管理格局。根据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地位与作用的不同,社会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协助;二是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分工协作;三是社会主导、政府协助。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的多元化使得全能政府模式随之改变。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高度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意味着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开始向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政府为主导、社会协助的多主体管理模式、即第一种模式转变。

三是管理手段多元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指挥式”和“控制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单一的行政手段已无法适应社会管理需要。当前,政府管理手段多元化特征明显:如进一步做到政务公开,打造透明政府;加快推进民主进程,在保留适度强制干预的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等。

以上的发展趋势也表明,经济增长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经济越发展,社会管理越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公民社会远未形成,社会管理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又使得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凸显;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可以说,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规律。

内在联系: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然要求提升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走法治模式。司法行政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权属的特殊性为其参与社会管理奠定了根本基础,提供了广阔空间。

从渊源上讲,司法行政的产生是司法与行政相分立、司法行政与司法业务相分离的产物。司法行政最基本的涵义,是指与司法有关的行政或行政管理。因而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司法保障功能,主要是从事司法裁决的执行;一是法治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等。这两大功能使司法行政具有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双重属性,被赋予了客观公正执法者和管理服务社会行政者的双重身份。前者主要通过刑罚执行实现法律对社会越轨行为的纠正,后者则使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大量直接面向社会的公共法律事务。这使得司法行政工作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管理法治化和法治建设社会化有机融合的重要领域,是沟通法治与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是社会管理实现法治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司法行政权的特殊性使司法行政参与社会管理成为可能,并具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及特点:

从功能性质上看,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基础性和实战性。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社会秩序的维系。正如亨廷顿所说,“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当前,我国“三期”特征仍然明显,发挥司法保障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司法行政能否做好罪犯劳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教育转化、帮困扶助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同时,社会稳定的关键还在于社会基层的安定。司法行政通过遍及全国城乡的人民调解以及法律服务工作,及时发现、疏导、化解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减少社会矛盾积累,在动态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社会基层的稳定。司法保障功能和法治服务功能使司法行政直接进入社会管理,并呈现出基础性、实战性特色。

从工作对象上看,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司法行政工作可以说是直接面向社会、直接面向最广大群众。只要社会各阶层需要法律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就有可能成为司法行政的工作对象。从实践层面来看,司法行政通过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提高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依法协调社会关系、依法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公民社会的成熟提供有效的基层组织载体;通过实施法律援助,社会弱势群体平等进入司法范畴,完成了公民权力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质的飞跃;通过不断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机制,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多方参与的调解方式,这既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其内在、本质意义则在于推进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等等。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性使得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特征。

从实际效果上看,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具有长效性和治本性。法治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这除了立法层面法律体系架构外,还需要通过法治实践形成人人知法守法、各方面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更加需要加快法治实践步伐,在加强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等“软件”建设上下功夫。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主导部门,通过开展全民普法,促进全社会法律素质的提高和法制观念的养成,这对于安定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推动经济发展有着根本性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司法行政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的长效性和治本性特征。

具体路径:以创新的思路推动司法

行政参与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

路径一:以主动服务的思路降低转型风险。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才能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根本保障。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是刻不容缓战略任务,仍需司法行政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以降低转型风险。一是降低企业转型风险。二是降低政府决策风险。三是推动法律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路径二:以一体化的思路做好特殊人群的教育改造、帮困扶助工作。要以“首要标准”统揽特殊人群管理的各项工作。一方面,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强化“人本型”、“和谐型”理念,在做好管控的同时,加强心理矫治和引导,加大技能培训和帮扶力度,特别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坚持“给出路”的原则,最大限度理顺不满情绪,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反抗,实现管理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着力形成“一体化”治理模式。针对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的特点,在系统内部,做到监狱劳教、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的紧密衔接、不留空挡;在系统外部,加强与公、检、法、工商、税务、民政、银行间的协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社会协同,运用社会力量提升教育改造和服务管理水平。要及时转变工作方法。建立与开放、动态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工作方式,以做好特殊人群的衔接管理为重点,加快推进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异地委托管理试点工作,加强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中心、安置帮教基地等工作载体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

路径三:以精细化的思路大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方面,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化。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纠纷涉及多样化矛盾主体、多层次社会关系、多领域利益冲突,这就需要不断优化调解组织网络,形成更为协调有序的工作体系。另一方面,推进网格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网格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目前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方向。调解工作要“嵌入”当地网格化管理模式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社区进行细化,每个网格责任区配备相应调解员,确保全面有效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路径四:以集约化的思路提升为民服务的效能。把满足群众利益诉求,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司法行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追求,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司法行政服务为民体系。一是要善于促进法律服务资源集聚,构筑“大服务”格局。如将法律援助中心、专业性调委会、法律服务工作室等部门加以整合,为群众搭建“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的司法行政服务平台,形成司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务的整体优势,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满足群众多元利益诉求。二是要不断扩大覆盖面,构筑群众权益救助网络。如完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探索在村(居)建立司法行政工作站,让基层工作站逐步成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同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保护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协作配合,构筑满足诉求的多元机制。如与公、检、法建立刑、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配合机制,与劳动、、工青妇、残联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切实提升为困难群众依法提供救助的能力。

路径五:以系统化的思路推进法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内在动力、精神支柱、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当前,要充分发挥法治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就要以系统化的思路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工程。要在“普”字上下功夫,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奠定法治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加强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加大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等难点群体、盲点区域的法制宣传教育,广泛传授法律知识,传播法律思想,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广大群众学法守法。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强化法治文化传承发展的物质基础。善于运用现代大众传媒,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阵地,拓宽法制文化传播渠道,丰富法治文化产品。如整合现有资源,以规模化谋求社会影响的最大化;以政府立项、市场运营、公司运作的服务外包方式,创作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法治文化精品,增强法治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普治并举中形成法治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积淀。不搞空洞的宣讲,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把握各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积极介入党委政府难点问题,变事后被动宣传为事前主动预防,根据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把法律送到基层,真正做到“普法宣传到一线、普法成效在一线”,切实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使普法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重视与支持,受到广大群众欢迎与参与,使法治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内在、长久的生命力。

履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职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加强司法行政工作社会化的问题。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性决定了司法行政工作必须走社会化道路。从实践层面来看,社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支持配合还不够。当前,要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化。如依托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增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以江苏为例,可结合全省推广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党委、居委会、管理服务站、综治办)社区管理架构,加强基层司法行政组织、专业社工队伍建设,增加司法行政基层一线的工作力量。又如,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工作协会,构建畅通社会各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平台和渠道,从而共同维护好社会公共安全。

――关于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信息化水平的问题。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司法行政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手段新方法,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践证明,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进器”。

篇6

这里提及的行政指导, 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责范围内采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权力强制性的行政管理行为, 它透过利益诱导和道德引导机制, 广泛运用于经济与行政管理过程中, 起着补充和替代、辅导和促进、协调和疏通、预防和抑制等积极作用, 显示出特殊的功效性和适应性。从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看, 行政指导方式过去也有所运用, 但比较零散、不甚规范, 缺乏自觉性和系统性, 难以体现出行政指导方式的特殊功效。而福建省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过去局部探索的基础上, 自2005 年初起在全市工商系统全面开展行政指导试点工作, 取得明显成效, 受到各方关注, 产生广泛影响, 成为国内积极探索运用行政指导方式的一个典型。

一、泉州工商行政机关推行行政指导试点的基本做法

在泉州市工商局的部署和领导下, 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自2005 年4 月正式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行行政指导。我们着重考察了泉州工商行政指导的原则、主体、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监督、救济等基本要素和环节。

(一) 工商行政指导的原则

实施行政指导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依法行政原则。工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管辖范围, 不得滥用权力, 不得与有关立法精神、原则和规则以及一般法理相冲突。

②平等原则。工商行政机关应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接受行政指导的平等机会,在实施行政指导时, 平等对待行政相对人, 不得歧视和差别对待。

③合理原则。工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 采取的方案、方式应与行政指导的目的有必要和合理的联系, 且与行政指导目的实现相当; 在各种可能采取的方案中, 选择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方案,在各种可能采取的方式中, 选择既能有效实现行政指导的目的, 又能避免损害行政相对人的方式。

④自愿原则。行政相对人拒绝接受行政指导的, 不得因此对其采取或变相采取强制措施以及其他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处理行为。

⑤公开原则。工商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指导时坚持政务公开, 公开行政指导信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

⑥诚信原则。行政相对人已经听从、配合实施的行政指导, 除有正当理由或经过正当程序外, 工商行政机关不得否认, 不得随意改变或撤销该行政指导行为。

⑦效能原则。工商行政机关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缩短时限, 提高行政指导效率, 降低行政指导成本, 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方便、迅速、快捷的行政指导服务。

⑧救济原则。行政相对人认为工商行政机关在行政指导过程中, 实施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法提起异议, 申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或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 请求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

⑨无偿原则。除非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外, 工商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和对行政指导项目进行评估, 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二) 工商行政指导的主体行政

指导是由行政指导主体单方面主动采取的一种积极行为, 其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指导要求行政主体转变观念, 提高综合能力并进行周密的部署和计划

二、泉州工商行政机关推行行政指导试点的重要经验泉州市工商行政机关推行行政指导试点获得的重要经验, 可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 统一、有序、有效的组织领导

泉州工商行政指导能够迅速铺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在于有统一、有效的组织领导。具体表现为:第一, 思想先行、认识统一; 第二, 领导重视, 大力推动; 第三, 思路明确, 统一部署; 第四, 重点突出, 逐步推进。

(二) 通过机制和方法创新

形成有力抓手, 将行政指导与常规工作联系起来这主要是结合工商管理职能建立和推行了4 项行政指导机制: 一是推行登记事务教导制。采取适时公开工商部门在办理登记事务过程中掌握并作适当加工的信息资料, 供相对人参考; 对即将到期的登记事项、许可证照, 通过适当方式提醒相对人; 通过明确所需材料、提供示范文本、教导规范填报等方式引导相对人正确申办各项登记事务; 指引停业、被吊销企业依法退出市场等方面的工作措施, 指导行政相对人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广告许可审批、展销会审批、动产抵押登记等行政许可及行政确认事务。二是推行查处违法疏导制。在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过程中, 注意贯彻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运用教育手段,让相对人认清利害关系、知晓法律法规, 以自觉、自愿纠正违法行为, 杜绝一罚了之, 防止违法反复; 对一些有违法苗头的相对人给予预警提示, 帮助其及时调整行为, 避免违法; 对一些轻微违法行为予以告诫规劝,及时消除违法。三政府提供激励性机制应该包括对公民个人和民间组织的激励机制。我国目前公民个人参与环境保护主要依靠的是公民个人的责任感和公益心。而且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公民个人的付出往往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就严重挫伤了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篇7

一、高校行政管理所面临的现状[1]

(一)行政权力泛化

由于目前的高等教育在管理上主要沿用的是机关行政管理体制,这使得行政权力易于泛化在高校组织当中;从而也使得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的现象变得比较普遍和严重。高校行政权力泛化直接导致学术权力萎缩,从而使得其自身服务功能也大为削弱。进而造成了“官本位”观念在一些高校盛行、行政与学术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弱化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严重影响与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服务职能削弱

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主要是指高校行政职能部门为教学科研、基层、教职工、学生等各方面提供服务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工作效率。但在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轻慢、服务效率低下等旧式机关作风,有时甚至还出现有偿服务的不良倾向。

(三)队伍素质不高

在现实中国的高校中,各级领导往往不太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有些领导在行政人员安排上,常不考虑工作性质和个人的性格、特长以及爱好之间的关系,既不对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也不明确和定位其工作岗位的职责。许多高校的行政人员,是在对本岗位工作的内容和职责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上岗的。这就使得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低下,整体的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随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进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加快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提高行政效率已刻不容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实现和谐、可持续化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与定位[2]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沿袭政府机关管理模式已有很长的历史,虽几经改革,但政府机关模式的影子仍存。从目前情况看,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仍有很大的空间。

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起精简、高效的组织结构;从定位来说,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应该是强化为教学、科研服务,形成一个坚持以人为本,充满人性化管理机制的管理形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树立新管理理念

学校实现管理模式的根本转换。一是从政府办学的束缚中走出来,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管理学校。二是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真正建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解放生产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改革的标准应该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提高学校持续创新的能力;有利于提高高校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引导力;有利于根本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高校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

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之后,还应进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落实,因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学校高效率运转的基本条件。要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要落实决策层的负责制。决策层的每个人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要克服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民主和公正性。二是要落实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制。每个职能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为学校师生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所以应有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三是要改革人事聘用制度,缩减庞杂的行政队伍。在人事选用上,实行公开、公平、竞聘上岗,任人唯贤唯能。另外,合理设岗设编,能者重任,不能胜任者转岗或淘汰,不断增强行政管理队伍的活力。

篇8

关键词:无形资产;核心竞争力;价值

企业的发展依靠其核心竞争力,而无形资产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与来源,其经营管理优劣作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依据,又时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一、无形资产的内涵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按照其存在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有形资产是指企业内部具有实物形态的设备、设施、货币、材料等;无形资产从会计学的角度讲,则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且能以货币计量的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从企业资源的广义上讲,还包括人力资本、企业文化、营销网络、消费者忠诚度、长期建立起来的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与客户数据库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和高度激烈化。传统的国内局部市场内竞争和主要建立在规模经济上的初级竞争已逐步演变为全球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和建立在知识、专有技术和经营诀窍之上的高级复杂竞争,由此企业内部拥有的无形资源及无形资产在赢得市场占有率、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地位、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开发独特产品、独特技术以及独特营销的能力,同时还包括企业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及经营理念。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并且把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同时它还意味着对工作进行组织和提供价值。核心竞争力是沟通,是参与,是对跨越组织界限协同工作的深度承诺[2]。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长期产生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使一个企业能够长期为顾客提供最大价值的根本所在。但并非所有的能力都具有战略价值和潜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竞争优势或是不能在关键领域发挥作用的能力不能称为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识别属于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对企业的价值贡献

虽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看法不尽一致,但一般而言,核心技术与技术创新、资源优势,环境条件与营销网络、管理协调能力、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等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一)核心技术与技术创新

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企业还必须拥有持续保持核心技术的能力,即技术创新能力。包括研发能力、技术改造能力、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保护能力和技术应变能力等。

(二)资源优势

资源包括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尤其是在知识资本愈来愈重要的新时代,人力资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至关重要。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劣,拥有核心技能而又忠诚于企业的核心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三)环境条件与营销网络

环境条件包括市场竞争条件、宏观经济与政治条件、社会自然条件等。在当今消费者时代,先进的营销技术甚至比制造技术更为重要。

(四)管理协调

它反映企业的资源组织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不论它拥有多少核心资源,如不能运用管理能力将它们有效地整合成一个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五)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特有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它包括企业的核心理念、观念、道德、团队精神和员工的默契度等。在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中,经营理念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是最具生命力、最为持久、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战胜的要素。

在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中,各个因素既可以单独为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贡献,又可以通过整合形成合力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贡献,尤其是后者。前已述及,企业实质上一个资源和能力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企业拥有的任何一种资源或能力都可以被利用来实现一定的目的或功能,因此,企业所拥有的每一种资源都能够形成一种或几种企业能力。从而为企业进入某种现实或潜在市场提供某种机会,被企业用于参与市场的竞争,成为企业的竞争能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持续发挥功能。也就是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那些最基本的、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占优势地位的资源和能力所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稳定利润来源的竞争力。

四、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企业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的属性。首先,企业无形资产的形成,是企业长期投入的结果,如品牌,商标宣传等,对于树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特形象,营造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由于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主要依托于企业内部独特的经营周期、产品特性、学习曲线和员工构成和素质等,因此,它对于企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再次,由于企业开发无形资产如技术创新投入,品牌的广告宣传投入,营销渠道的建立等具有较大的产出风险,因此,它决定了企业无形资产的稀缺性,并且在转让中由于供给的这种稀缺性又会带来巨大的回报;总之,由于无形资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诸多特征。因此,企业开发和管理运作无形资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核心竞争力、发挥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过程。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其关系程度表现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依据是无形资产的质与量

一个企业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已成为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标志。先进企业占领市场的手段主要不是靠增加资金投入,而是靠无形资产经营取胜、在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时,无论是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技能分析法、资产分析法、知识分析法、顾客分析法、竞争差异分析法、还是采用层次分析法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方法、都必须关注企业的竞争环境、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网络等无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因此,无形资产的质与量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基本依据。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体现为创造和提升无形资产能力的大小

作为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一组技能和知识的集合,这种能力使企业能长期保持其竞争优势,因而是一种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而且,就其实质而言,这些能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关键是企业所拥有和创造无形资产能力的强弱,企业为了保持其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就必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形成无形资产,以形成企业盈利的独特优势。

(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产是无形资产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的扩大和价值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本身的价值。有资料表明,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的进步,而现在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已达70%-80%。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谁掌握的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越多,谁就越会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当前,企业间的技术贸易,特许经营等无形产品的生产与交易正日益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盈利能力远远高于有形产品的生产活动,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某些知识型企业的产品直接体现为不具有实物形态的知识产品,如设计方案,咨询方案等;二是高科技企业生产的产品其价值体现在产品所包含中的知识,技术等无形因素上,如软件业、网站等高科技企业;三是即使是传统产业,在新经济条件下其产品也呈现无形趋势,如通过生物技术改造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其价值也明显地体现在食品所包含的转基因技术之上,而这类企业的价值远远高于传统产业。正是由于拥有了独特的无形资产,才导致这些企业形成了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