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态环境保护案例8篇

时间:2023-10-13 09:34: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态环境保护案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环境保护案例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生态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41-02

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学习自然知识的重要学科,同时,高中生物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平台。生物与环境之间天然的关系直接决定了高中生物教学要与生态环境教育相联系。高中生物学科包含着众多的环境知识,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能够持续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理念,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环境价值观。因此,针对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融合进行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原则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并不是盲目的结合,而是需要遵循相关原则,才能够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坚持渗透性原则。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形成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就是贯穿环境问题,宣传环保知识的理念,而是秉持着渗透的原则,结合高中生物教材来融合生态环境教育,与高中生物教学相辅相成。其次,科学性原则。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的生态环境教育必须科学、正确、全面,面对尚未定论的内容教师不应妄自下结论,应该引导学生从辨证的角度进行思考。最后,实践性原则。高中生物课堂中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十分重要,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欲望,刺激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物课堂中生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二、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在高中生物讲解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要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要,符合高中生心理的发展规律,以提升高中生综合科学素养,提高高中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高中生清晰地意识到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转变环保理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众多重要知识点都涉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给教师与学生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例如,在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章节中,明确提出了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为负反馈调节,而在自然环境中有很多关于负反馈条件的案例,有没有同学可以就负反馈调节的案例进行举例呢?”学生可以这样回答:“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到很多种类的虫子,在虫子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情况下,鸟儿的食物就十分充足,鸟类种群的数量就会逐渐增加。然而如果虫子的天敌数量众多,那么虫子的种类与数量又会下降,从而导致鸟儿种类与数量的下降。”教师还可以这样问:“那大家知不知道有关于生态系统正反馈的案例?”学生回答:“当河流中的鱼类由于河水污染死亡,数量急剧下降时,河流的污染将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更多的鱼类死亡。”教师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章节中通过提出问题与举例,可以让学生感知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转变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方式。

(二)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不单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例如,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问题”“调查分析环境围绕与癌症发病率关系”等调查类实验,就是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后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探索身边的环境问题。又例如,在“设计制作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的生物实验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生态缸的同时教育学生,在生物圈当中某一个环节遭受了破坏,人类与其他生物也会受到影响,使学生更加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在总结归纳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的同时,探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水的作用。让学生思考,假如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遭受破坏,那么会产生何种后果。学生通过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就会意识到生态平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对生物实验中药剂的使用量、实验室的通风情况、有害试剂的回收利用等都要按照规定进行,不能因不规范操作而造成h境污染,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三)在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日常生活是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知识来源之一,要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态环境教育就需要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保护活动,明确环境保护的意义。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生态环境。例如,在进行“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指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积极主动回收可利用资源,尽量步行或骑行自行车上学,等等。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生态环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实例与图片,直接向学生讲解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教学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在高中生物研究性教学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中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选择可以用于研究探索的课题,并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而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取得新的能量。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开发性的探索学教学,因此研究性教学成为了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机地渗透生态环境教育。例如,在进行“植物光合作用与生活习性”的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自行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在设计校园绿化方案中,学生不但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而且还要兼顾植物种植生长的难度,兼顾植物排列布局与预算等。学生在搜集资料进行校园绿化设计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校园周边环境;会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会意识到由于生态环境危机,植物种类正在不断减少,从而懂得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的道理。在高中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会意识到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并且逐渐养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好习惯。

总的来说,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中要密切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挖掘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潜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提醒学生,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的工作,广大高中生物教师要在一线教学上运用更多更有效的方式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丽.运用生态性学习理论设计单元学习活动――以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活动案例剖析[J].中学生物学,2013(1)

[2]陈兆梅.浅谈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生态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2)

篇2

**为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加大隐患治理力度,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开展“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巩固“百日安全无事故”专项行动成果,严防事故发生,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按照工作要求,在前期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活动的基础上,按照油田《关于深化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胜油QHSE〔2021〕61号的工作要求,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了“**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展开工作的组织运行。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全面落实各项保障机制。

服务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胜利油田HSE管理体系手册》的宣贯落实,早先也已制定了《**施工现场绿色提升方案》、《**施工绿色工作标准》等相关制度规定,明确了以生产运行中心牵头各班站责任落实,形成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目标体系,将生产经营中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全程管控和闭环管理,确保依法合规和风险受控。

加强培训教育,服务部建立常态化生态环境普法教育机制。系统梳理《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固废法》《水污染防治法》《刑法》(修正案)《“两高”司法解释》等法律和有关典型案例,组织开展以“知敬畏、守底线、促合规”为主题的全员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依法合规和遵章守纪意识。

二、全员参与,做好生态环境的排查整治工作。

服务部具体由QHSE领导小组牵头,生产运行中心督查各班站逐项对照水污染防治、废气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环境应急管理七大类排查内容,采用逐一清单化排查方式,制定形成排查任务清单,做到每项排查任务都要定人、定责、定时,确保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三、区部联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顺利进行

服务部与桩西采油厂各管理区工作上紧密衔接,在生产作业环节上互相配合,安全环保措施得当,各类生活、废旧垃圾归位收集,杜绝现场跑滴漏现象,共同推进生态环境工作。

四、服务部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鼓励全体员工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健全环境应急预案制度。

2、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服务部全体员工的生态环保意识,同时,做到直接作业环节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宣传服务并举,强化安全环保主体责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服务部长远发展规划中,做到自主、自觉、自律、未雨绸缪,生产经营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服务部将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把环境安全隐患督查监管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每一个环境安全隐患点,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其他安全隐患,将及时把信息通报给桩西采油厂各管理区,实行区部联动,共同筑起一道安全防线,确保一方清水净土。

篇3

1.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溯源与展开

2.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3.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现状、经验与政策建议

4.中国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分析

5.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6.论环境保护视角下消费税改革的再次深化

7.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

8.基于经济责任的环境审计路径选择——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审计

9.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

10.中国环境保护事业60年

11.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内涵、框架与改革思路

12.“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评估

13.新疆十大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对策探析

14.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

15.中国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

16.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激励模型设计——基于博弈和合谋的视角

17.环境保护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18.湖南省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质量的实证研究

19.资源、体制与行动:当前中国环境保护社会运动析论

20.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改革构想

2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

22.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研究

23.环境保护权利话语的反思——兼论中国环境法的转型

24.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

25.环境保护检举权及其司法保障

26.建立中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

27.环境保护相邻权制度之体系解释与司法适用

28.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探析

29.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30.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

31.关于尾矿库的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32.企业环境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3.构建环境保护税制体系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4.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及其启示

35.我国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机制探析

36.中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

37.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38.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问题研究

39.可扩展的环境保护档案元数据研究与实践

40.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的若干看法与政策建议

41.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考

42.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面板数据分析

43.云南环境保护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44.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

45.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

46.城市环境保护满意度及案例分析

47.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

48.日本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49.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及经验借鉴

50.日本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51.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初创——兼述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及其历史贡献

52.中央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优化设计探讨

53.湖南省环境保护投资现状分析

54.流域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及其应用

55.构筑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

56.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57.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

58.关于我国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思考

59.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60.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研究

61.中国环境保护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62.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

63.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64.环境保护:海外投资者面临的法律问题

65.新时期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研究

66.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67.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68.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分析——基于各级政府博弈视角

69.中国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设计

70.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研究:社区磋商小组

71.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72.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网络参与研究——以PX项目的网络舆论演化为例

73.作为生态和环境保护手段的空间规划:联邦德国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74.中国工业环境管制强度与提升路线——基于中国工业环境保护成本与效益的实证研究

75.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哲学思考

76.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77.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定位和策略分析

78.农村环境保护:国内外的经验、做法与启示

79.湄公河下游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各国政策取向与流域治理

80.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

81.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完善广东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82.进一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

83.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保护分区

84.地方政府竞争的博弈行为与流域水环境保护

85.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6.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以潘得巴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为例

87.新常态下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与原则

88.环境保护中政府规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及其博弈分析

89.中国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差距比较

90.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91.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研究

92.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制度比较研究

93.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政策与法律对比分析的视角

94.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95.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

96.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之立法及执法完善研究

97.环境保护税法的实体原则与程序原则

98.中国海外投资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篇4

本文首先梳理中央层面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双重目标与绩效考核的相关规定。其次以甘肃省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部分县为例,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实地调研所获数据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政策的梳理以及案例分析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的双重目标与绩效考核

财政部颁布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办法》(2009)、《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2011)和《2012年中央对地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2012)等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双重目标进行了规定,见表1。

N2Y543.jpg

由表1可见,虽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办法》(2009)、《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2011)在基本原则、资金分配公式、资金使用用途、监督考评办法都体现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双重目标,但资金分配公式侧重于提高当地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目标,监督考评则侧重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尤其《2012年中央对地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仅在资金分配公式和资金使用用途方面体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双重目标,而基本原则、监督考评只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演变暴露出双重目标与绩效考核相冲突这一事实的同时,也体现了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绩效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财政部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等文件确定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县域名单。2011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披露的451个享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县中有279个属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自然生态极端脆弱,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甘肃省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关系着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该省有37个县享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占西部地区享受此项转移支付所有县的13.3%。

甘肃省根据中央层面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制定了本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办法,见表2。

N2Y544.jpg

表2的相关条款体现了与中央政策的一致。但由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双重目标未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定其支出比例,因而在实施中产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目标挤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问题,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者对甘肃省部分县(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所得调研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证实了甘肃省部分县(区)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存在双重目标难以兼顾的问题。具体见表3、表4和表5。

N2Y545.jpg

表3显示,自2009年该市获得转移支付资金始,便将资金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但各区县将所获得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以2010年为例,C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支付是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7.6倍,B区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支付是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52倍,D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支付是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2倍,E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支付是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3.7倍。

表4是该市2009年至2011年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变化情况。自该市获得转移支付资金起,1区3县的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均维持在100%。该市C县自2009年开始享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010、2011年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分别按照6.5%和6.8%的速率增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口比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口比例在2010、2011年均有上升,但上升缓慢。B区、D县和E县自2010年开始享受此项转移支付。B区2011年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相较于2010增加了23.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口比例、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口比例相较2010年有所上升。D县2011年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以24%的速度上升,并于2011年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相较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指标,该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口比例在2011年下降了0.01%。E县2011年每万人口医院床位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口比例较2010年上升,但是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口比例继续维持在2010年95.7%的水平。总体上调研区县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上升。

对调研区县转移支付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目标方面的结果进行分析后,表5针对转移支付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考察。

N2Y546.jpg

由表5可见,该市一区三县获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后,自然生态指标几乎没有变化。以B区为例,该区2010年获得转移支付以来,林地、草地和水域湿地的覆盖率、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以及未利用地比例都没有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该市一区三县环境状态指标变化较为明显。以C县为例,该县2010年SO[,2]的排放强度相较于2009年下降60%,但2011年又上升3%; COD排放强度2010年比2009年上升257.5%,2011年比2010年增长11.1%。总体上调研区县的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没有得到改善。

三、小结

通过对中央政府和甘肃省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的基本内容和双重目标的梳理,以及对甘肃省部分县(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实施结果的绩效分析,可以看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的双重目标与绩效考核存在不协调的问题[1];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改善民生”目标挤出“保护生态环境”目标的问题。

针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实施结果不能充分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目标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和绩效考核的政策体系,并考虑相应的配套措施。

第一,需要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转移支付,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移支付的主要目标,并以此来划定双重目标的主次关系。同时针对县级政府在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中的资金需求给予配套的专项补助。

第二,改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绩效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中,提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绩效考核的地位[2],以弱化当地政府提高本地经济收入、掠夺式开发的驱动力,引导当地政府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致富。

篇5

关键词:多规合一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我国城镇发展相关规划众多,不同规划之间内容冲突、协调度不够、难以高效支撑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问题,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意见的通知(国发[2014]18号)》和《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通知(发改规划[2014]1917号)》等多个国家相关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多规合一的工作要求,以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的协调与统一。

当前多规合一中以“三规合一”工作开展较多,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的合一。从部分已经开展工作的案例来看,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合一往往成为三规合一、多规合一实施的核心,旨在协调建设用地指标与空间布局的不一致,如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总量差异[1],统一规划管理边界构建“一张蓝图”[2,3]。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在当前多规合一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多通过林地、水域等现状生态空间辨识,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禁建区予以辨识[2]。虽然这些城乡范围内的留存生态空间对于生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不同生态空间斑块之间存在着各种生态过程,而这些生态过程对于生态保护往往发挥关键性作用。如城市发展造成生境斑块隔离所形成的破碎化景观格局,会限制生物在不同生境斑块间扩散的生态过程,进而威胁生物生存,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当前工作中,由于所确定保护成果缺乏对生态过程的辨识与评价,将使这些生态过程直接面临城市发展的干扰与威胁,并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规划研究中,虽已有同时开展生态空间与生态过程保护的工作,但这些规划结果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依据――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衔接不足,致使各类规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依然较弱。因此,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需要对生态环境规划如何与其他规划相衔接进行探讨,以提供更好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意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设定具体目标以引导市场发展,并成为其他各类规划的纲要与依据。从“一五”规划至“十二五”规划的演变情况来看,生态环境不断受到重视,并从“十五”规划开始,对于资源环境的内容单独成章予以表述。评价指标体系变化则更直观地表现出生态环境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越发受到重视,而二者之间的衔接主要在两个方面:规划指标之间衔接和项目选择之间的衔接。

规划指标之间的衔接是将环境规划中的污染物控制量等作为国民经济规划的控制指标。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所确定主要指标中,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森林增长等指标。以针对“十一五”期间火电SO2排放绩效的测算结果为例,这种基于具体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体系能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断变化,反映主要环境问题的指标全面性将成为二者之间衔接的主要挑战。如雾霾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爆发,使得PM2.5成为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环境指标,而如何设定合理的控制目标则成为难题。

与项目之间的衔接则是依据项目所产生的潜在环境影响,指导建设项目的选择。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当前已能在部分领域对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核算,如在碳排放控制方面,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核算能辅助各产业发展的总量规划、能源消费的碳足迹计算能指导社会发展的能源结构调整。总体而言,当前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与技术,融合于发改委定目标、选项目的进程中,能最大程度减轻经济发展与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

二、衔接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土地利用总量与空间格局进行安排,相对于主要关注城镇空间的城镇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覆盖整个城市与乡村的所有空间,对于中大尺度的国土空间格局构建具有突出优势。基于空间格局安排进行生态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已较为成熟,如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网络规划、基于生态群与最小费用模型的生态网络规划、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等。因此,生态环境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重点应放在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规划上。

在划定保护的空间格局时,当前土地利用或城镇规划多是根据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风险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有明确管理边界线的结果区,将其空间叠加结果作为生态保护核心区,或者在规划中列为禁建区。这种方式容易忽略掉一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键性意义的空间,如高自然价值农田对于鸟类多样性的保护、河滩湿地对于水鸟的保护。因此,在划定保护核心区或者禁建区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划分标准,注重对关键性生态空间的辨识与保护。

生态保护空间规划中,除针对斑块结构的核心区保护以外,带状景观为另一主要的空间结构类型。当前研究与实践最为广泛的为两类带状景观――生物廊道与水系缓冲带。生物廊道是维系生物在不同隔离生境斑块间自由扩散的带状景观结构,而基于最小费用模型模拟的功能性廊道越发得到重视及使用。最小费用模型考虑了生物在包含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基质中扩散时的选择偏好与空间距离两个因子,对其扩散时所选择路径进行模拟,进而作为生物廊道予以规划;水系缓冲带是分布于河滨两侧具有一定宽度的植被空间,发挥着富营养物质控制、过滤径流、改善水质、保护河岸等多种功能,而根据其发挥的功能不同,其宽度与植被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部分情形下,此两种带状景观在功能上可以重叠,即水系缓冲带可发挥生物廊道的功能。

结合核心区与生物廊道可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规划,而在考虑水污染控制、土地沙化控制等生态需求以后,可以构建区域安全格局。在中大尺度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规划中,虽然会考虑多功能的需求,但在空间上依然 以网络化的结构为主。这种网络化的空间格局在国外规划中广泛采用,在国内科研与规划实践中也有探讨,但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则考虑不多。此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在空间格局规划上进行衔接时,可借鉴反规划的理念辨识需严格保护的生态空间,进而与禁建区相对应并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

除划分禁建区这一广泛采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以外,土地多功能需求对非禁建区的开发建设也有着一定的生态保护需求。如土地利用格局与覆盖的调整,对于面源污染控制、洪涝灾害应对等均有重要意义,而通过对多功能的考虑,能对广大非禁建区建设开发中所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需求予以辨识。这些所辨识出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则应作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用地选址的依据。

三、衔接城镇发展规划

城镇发展规划以城镇建设范围为主要对象空间,其从总体规划到控规、详规的组织体系,涉及区域到地块的多个尺度,同时,受限于大量的建筑空间,城镇范围内的生态空间以城市绿地为主,且总量较小。因此,生态环境规划在与城市发展规划衔接时,需要涵盖与之对应的所有尺度,并关注于少量的城市绿地利用。

在区域尺度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衔接的关键是空间格局的统一。在规划衔接中,生态空间网络格局对于提高整个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较大作用,并在当前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中逐步推广,可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指导。

当前生态环境规划所涵盖的规划成果、标准、研究理论与方法,均能在不同尺度上与其他各类规划相衔接,表明在多规合一中融入生态环境规划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便利性。制度研究应是生态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融合的关键。一方面应加强生态环境规划体系的建立,形成一个获得广泛共识的标准,以提供相对一致的规划成果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规划制度创新,加大生态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成果的衔接,借助当前已经成熟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加快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本文依据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结合成熟的“三规”体系与特点,对较易衔接的成果与方法进行梳理,有助于生态环境规划融入“多规合一”工作的开展,应对城市发展中快速增加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参考文献:

[1]徐东辉.“三规合一”的市域城乡总体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4,08:30-36.

篇6

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水、大气和固废等各项治理工作,XX镇组织召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会议,传达上级重要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30个村(社区)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两委”参加会议。

会议上播放了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视频;同时,XX镇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所XXX所长通报了各村(社区)第一季度环保工作考核情况,就目前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改工作要求进行具体部署,具体方案如下:

一、强化属地管理

各村(社区)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能,安排足够人力物力全面落实辖区内企业覆盖巡查,重点检查企业环保证、环评手续、验收等环保资料是否齐全,污染治理设施是否配套生产正常运行等,并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环保部门沟通反馈。

二、加强河涌监管

(一)按要求做好河涌保洁工作,落实专人专职;

同时,村(社区)要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禁河涌乱扔乱倒行为,保持河涌良好面貌。

(二)对于河涌两岸的乱搭乱建现象,一是要做到严控增量,保证不新增违建构筑物;

二是对于存量部分,要落实责任人,发公告并限期整改拆除,未能拆除整改的将联动镇综合执法办进行强制拆除。

(三)做好各自辖区黑臭水体收集上报工作,后续将由环保部门进行专业监测治理,并制定规划方案;

另外,务必严禁侵占、回填河涌的行为。

三、完善厕所管理

厕所生活污水直排是导致河涌黑臭的原因之一,村(社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辖区内公厕、家庭户厕进行排查。对于住户无化粪池污水直排河涌的、化粪池未清渣导致污水直排的建立台账,并限期整改。

四、保持高效联动

篇7

关键词 低碳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社会经济效益;前景;太湖地区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88-02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mode of low carbon ecological efficient circular agriculture w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aihu Area.In this paper,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were analyzed,which was based on the Suzhou Wuyuet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The recycling of matter and energy,efficient ecological cultivation model for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ir cleaning system of the model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and industrial prospect of the model were analyzed,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aihu Area.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logical efficient circular agriculture;production mode;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prospect;Taihu Area

太湖地区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汊交错纵横,湖荡棋布星罗,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米之乡”。太湖地区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已不足0.03 hm2[1]。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导致耕地肥力明显下降,河水质量显著变差,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2-3],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并且生产出的农产品已越来越不安全,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理环境污染已刻不容缓。

如何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促进太湖地区的农业安全高效生产,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循环经济理论为太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是解决太湖地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4]。近年来,人们在实践中探索了多种循环模式:种养立体复合型[5]、套种立体型[6]、沼气为纽带的循环模式[7]等。苏州市五月田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有机农产品生产为核心,经过多年农业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低碳生态高效循环生产模式。将该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和典型案例,提出太湖地区低碳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以期为太湖地区农业今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1 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耕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太湖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缺乏的现象十分突出,人均土地面积0.03 hm2,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35.7%左右[1],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不断增长,占用土地面积持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是传统粗放型,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农膜、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土壤、河流、湖泊等污染严重[2],不同程度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业只有转型升级,发展生态的、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才能逐渐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只有充分利用土地,才能缓解耕地资源供需矛盾,只有充分利用资源,实施循环农业,降低排放量或零排放,才能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由此,太湖地区发展低碳生态高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2 项目实施区概况

篇8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生相伴,人类生产活动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开发的同时,人与自然也呈现出一定矛盾。在国家提倡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下,依托农业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及民生状况得到迅速提升。但在看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针对一体两面的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过度开发,水污染严重等问题,不应视而不见。只有保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才能收获金山绿水。

一、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后被提到新高度,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在各地深入开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经济的属性决定了农作物必须处于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下才能提高丰产率。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经济的效益表现。其次,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条件。农业经济发展在不破坏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发生矛盾的概率,农业发展带来的广泛关注及农业经济产生的大量经济价值,可以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及技术上的支持,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在协调状态。最后,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带有相对性、约束性及均衡性。从相对性及约束性上看,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中给出战略选择,两者都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被选择性,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有其相对性。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对生态环境施加影响的过程,农业经济出于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的目的,通常会选择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开展,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有其自身客观发展规律,在考虑发展农业经济时,约束性特性是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原则。从均衡性上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不应被片面理解,两者均有价值,过度发展农业或因生态环境保护而阻碍农业发展都有偏颇性,应把握两者的均衡性。

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一)新农村建设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了供人们消费使用的物质,这一生产过程是在生态环境下进行的,可以说,生态环境是生产实践的必要条件。新农村建设倡导农业经济生产生活要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及农业农村生态保护相依相存,一方面,这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串联起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品的整个过程,使原有的粗放型农业经济模式转变为现代可持续农业。

(二)改善农村环境

因生态环境恶化而带来的后果是触目惊心的,不仅仅会对农业生产,还会波及到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有鉴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国家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战略。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农村在发展致富的道路上,以往伴随着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如滥伐树木、滥垦土地等,农村水渍化问题屡见不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及农民居家乐业的基础保障,而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能够通过创设舒适的农村生存空间,借助环境资源换取农村发展资金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扫除后顾之忧。

(三)助力农民创收

生态环境的多样为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诸多基础资源,如清新空气、干净水源、肥沃土壤等。通过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农业生产实践中为了给农作物生长提供绿色环境空间,会减少农药及化肥的使用量,从而生产出真正的绿色高质量农产品。当绿色农产品投入农业市场,受供需关系影响,其价格必然一路上涨,如此能够帮助农民创收。从农业实践中看,因绿色农业而使农民增收致富的案例并不鲜见,概括其优势经验,主要在于生态环境保护在先,农业生产跟进在后的策略,如扩展林地及草地面积,发展林下产业等,逐渐成为农村经济提高的路径。

三、常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看,简陋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并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下,使农业经济发展受阻。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农民群体受传统思维影响,在耕作方式上较为传统,延循旧法,不注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如一些农户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农作物种植中大量使用农药及化肥,带来了土壤板结硬化,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减低了农产品的品质及经济附加值。从宏观层面看,生态环境带有系统性,在农业资源,如土地,水源面临问题后,农业用地的质量会下降,农业种植产量提升缓慢,外加上农业人口基数的增加,从而形成农业发展恶性循环。当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到一定程度,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此,在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要避免走入竭泽而渔的困境,寻求以生态农业为中心创新农业经济格局。

四、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思路措施

(一)以农业生态环境评价为依据,确定现代生态农业经济模式

农业经济发展应首先依循自然生态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及应用,然后结合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特点,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适宜的农业经济模式。农业经济模式的选择需要与生态环境调研为依据,农业生产活动要突出生态环境指导下的因地制宜属性。相关要点有:第一,对农业经济中农作物生产结构过于单一的情况加以改变。可根据农村所处区域及农村土地的具体特点,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划分,增强可利用的生态资源的利用率。第二,结合农业资源,将农业产量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加以结合,打造立体农业生态系统养殖模式。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性,各个层次都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所用,通过多层次立体化农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串联起各类农业生态系统要素,如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具体实践中,在高层种植区或农用地边缘区域,以植物种植为主;对马铃薯、花生等低种植植物,采用混种法,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由农业防治改为多样化防治,如遵循生物规律,构建避害生物链,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内部防病害能力,尽量不采用化学防治手段。第三,以农业现代化为思路,优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调整,采用信息化手段分析生态农业所需资源,确定农业发展适宜模式。

(二)多手段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结合了传统农业技术及现代农业技术,然后遵循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等基本规律,实现对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农业、生态、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农业经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农业因具有环保优势突出的特征,广受关注并得到实践。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一是要结合农业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规划,对农作物的生长特点、环境气候因素、农业经济重心等因素充分考虑,凸显出生态农业优势,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做好铺垫。二是生态农业发展中,要确保其环保性得到充分展示。这一环节可以借助农业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打通及共享农业生态信息,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构建生态农业信息系统及共享平台时,要注重农业信息的沟通传递,借鉴引入城乡一体化经验,在农业生态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上互通有无。

(三)做好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农业经济发展及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创建应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借助农业资源才能开展实施。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协同发展中,突出的两者的协同,而不是偏重某一边。农业资源作为农业经济基石,在开发利用时一定要突出合理性,而衡量合理性的标准就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环节把握如下几点:第一,保护性利用农业耕地。在耕地的利用上为达到高效化,应多依靠农业科技,在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亩产量。第二,在农用物资的使用上,掌握经济性及绿色环保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农用物资应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时,根据农作物种类应确定施肥及地膜管理方案,以对生态环境最小化影响为前提,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第三,对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在这一方面可以推广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技术等,在满足农业需求的同时,将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四)控制农业活动污染源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需要对影响及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进行控制,阻断污染源传播链条。通过对污染源的控制,能够起到农业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的保护作用。一是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大力开展农业清洁生产。在对农业生产区域的环境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后及检测后,确定农业生产活动的具体时间,避免无序生产劳作而对环境施加破坏。二是在立体农业发展中,在林下经济产业中,要以畜禽洁净化养殖为思路,采用环保性能好的饲料,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格局。三是做好农业生产再生品的加工利用,美化农村环境。如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秸秆,不能放任其在田间燃烧,可以将其进行回收再加工,使其用于工业生产。

(五)普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除了在制度框架、模式选择及生产资源利用上做好相关工作外,还需要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入村,上墙等方式,对农户的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引导,加强其环保观念,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五、结语

农业是国之大计,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在对两者的内在关系加以认知后,应从农业生产模式的构建、生态农业的推广、农业资源的利用、农业污染源的防控、现代生态农业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齐抓共管,使农业经济能够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农,刘宝存,孙约兵.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与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01):1-5.

[2]王继东.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4):47-48.

[3]于耀义.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20(11):218+220.

[4]贾晓君.农村能源建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作用探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03):1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