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34: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卫生意见和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加强领导,整合力量,统一管理
认真总结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更新理念,深入推进队伍结构、工作规程、管理标准、考核体系的优化调整,着力打破“条块结合不力、管理权责不清、要素资源分散、规范标准不一”的被动局面,切实完善“市场运作机制、科学管理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同创共建机制”,加快形成“规范化、一体化、常态化”的管理态势,努力摆脱市容环卫面临的管理滞后和公众参与不足的现状,尽快适应城市化管理的需求。
组建镇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城管委”),负责研究决定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重要事项,统筹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协调部署市容环卫集中整治等工作。城管委主任由分管副镇长担任,副主任由镇城市综合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和城市监察分队队长担任,成员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城管委下设办公室、综合管理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大队、投诉督察室。办公室和综合管理部设在镇城市综合管理事务中心。办公室负责市容环卫审批备案、文案整理和材料归档,组织召开市容环卫管理工作例会;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市容环卫集中整治,开展联络督办,检查考核各板块的管理运作情况。管理大队下设五个工作组,具体实施市容环卫的日常管理、服务和行政处罚。投诉督察室设在城市监察分队,负责受理、处置各类、急访事件,对市容环卫执法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队纪队规进行督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引导。
二、整合资源,统一调配,强化管理
为集中合理调配管理要素,提升管理效能,形成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格局,年全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板块由七个调整为五个。具体为:(1)撤销上海康城板块,将原板块莘松路以北区域划归莘潭板块管辖,将莘松路以南区域划归莘浜板块管辖;(2)撤销新梅板块,将原板块沪闵路以北区域划归水清板块管辖,将沪闵路以南区域划归地铁广场板块管辖;(3)莘潭板块、莘浜板块、水清板块、地铁广场板块规模相应扩大;(4)疏影板块管理范围保持不变。调整后的五个管理板块分别为:地铁广场板块、水清板块、莘潭板块、莘浜板块和疏影板块。
为保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原管理主体在年的管理业绩进行审核评估,符合续约条件的,延长管理期限,调整管辖区域,并重新签订管理协议。具体为:(1)莘浜板块以及调整后的地铁广场、水清板块分别由原管理公司继续管理;(2)莘潭板块由原新梅板块管理公司负责接管;(3)疏影板块由水清板块管理公司一并管理。
根据市容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重新核算管理经费,各板块管理经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人员经费:根据调整后各板块的规模和形态,核定各类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基准人数,据此测算人员经费。(2)基础管理经费和利润补贴:两项费用分别以人员经费的10%计入管理经费。
三、整合措施,优化流程,统一落实
在重新核定各类管理、服务人员人数的基础上,整合管理要素、优化操作流程。由镇城管委制定年版《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指导手册》,切实加强从业者的业务指导和作业规范,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一)统一作业标准
1、环卫清道
重新制定道路环卫作业标准,调整作业时间。
A类区域:主要为莘潭路、莘浜路等中心城区的重点路段,共计6条(段),保洁面积42200.2M2,作业标准为“6000M2/人/班”,作业时间为5:00~22:00时(地铁广场区域5:00~23:00时)。
B类区域:主要为莘松路、莘沥路等中心城区的其他路段,共计40条(段),保洁面积242486.4M2,作业标准为“8000M2/人/班”,作业时间为5:00~22:00时。
C类区域:主要为水清路、黎安路等一般路段,共计22条(段),保洁面积310963.1M2,作业标准为“10000M2/人/班”,作业时间为5:00~18:00时。
D类区域:主要为闵城路、凯城路等沿街业态分布稀疏、人流相对较少的路段,共计112条(段),保洁面积1366282.1M2,作业标准为“12000~18000M2/人/班”,作业时间为5:00~16:00时。
2、绿化保洁
全镇现有公共绿化面积为1665180M2。根据公共绿化等级、所属区域和功能特点,区分一般绿化和重点绿地。
重点绿地:主要为各类开放式休闲绿化景观,保洁总面积为296247.9M2,作业标准为25亩/人,作业时间为7:00~19:00时。
一般绿地:保洁总面积为1368932.1M2,作业标准为50亩/人,作业时间7:30~18:30时。
3、市容管理
市容环境实施分类管理,将全镇道路、区域划分成市容环境“六乱”严禁、严控和控制三个管理等级。
严域包括中心城区、地铁广场以及景观道路,共计30条(段)。严禁存在任何形式的乱设摊、跨门经营、乱搭乱建、乱吊乱挂等市容违规行为,店铺经营范围严格限定在门窗立面之内。严域为日常检查考核的重点区域。
严控区域涵盖辖区一般道路,共计53条(段)。管理标准等同“严域”。
控制区域主要涉及国省干道、道路,共计58条(段),在该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市容违规行为进行疏导。
上述三类区域市容环境监督和执法的工作时间为7:00~22:00时,地铁广场区域为6:00~23:00时。
(二)调整管理队伍
1、环卫作业人员
(1)清道保洁
根据各级道路环卫作业标准,调整配备环卫清道人员总数为436人。具体为:A类、B类道路112人;C类道路74人;D类道路229人;地铁广场区域21人。
(2)绿化保洁
根据公共绿化保洁作业标准,调整配备绿化保洁人员总数为60人,分别为:重点绿地19人;一般绿化41人。
环卫清道作业、绿化保洁由各板块管理公司组织实施,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2、市容执法和管理人员
(1)市容协管人员
直接从事市容监管工作的协管员人数将由原先17人调整为52人。即:①撤销原绿化保洁监督员岗位,将全部8名监督员充实到市容管理第一线;②将“数字城管”网格整合为三个,退出12名网格监督员加入市容管理行列;③不再单独设立文明候车管理队伍,原15名管理员编入板块协管员队伍,但保留文明候车管理职能,由地铁广场板块管理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综上,全部67名市容协管员的具体岗位分配如下:市容监督管理52人,网格化管理15人。
(2)市容执法人员
城市监察分队现有市容执法人员18名(其中2人借调其他部门)。其中:11名队员进入各板块直接从事一线执法;2人专、兼职负责投诉、督察和法制宣传;3人负责拆违推进和监察分队日常事务。
(3)管理公司市容管理人员
在调整充实一线市容执法和协管人员的基础上,再按照30000M2/人的标准,对各管理公司需自行补充的市容管理人员的人数进行核定,核定总人数为68人,由各管理公司自行招录。
(三)优化操作流程
1、环卫清道作业
(1)常规作业
A类、B类区域:
甲组:5:00~7:00时集中普扫,11:30~18:00时不间断巡回保洁。巡回保洁期间及时清除沿街废物箱垃圾和保洁箱体,定时上门收集沿街商铺生活垃圾。
乙组:7:00~11:30时,18:00~22:00时不间断巡回保洁,作业流程和要求同“甲组”。
C类区域:
甲组:5:00~7:00时集中普扫,7:00~11:30时不间断巡回保洁。巡回保洁的作业流程和要求同前。
乙组:11:30~18:00时不间断巡回保洁,作业流程和要求同前。
D类区域:
甲、乙组:5:00~7:00时同时集中普扫。
甲组:7:00~11:30时不间断巡回保洁,作业流程和要求同前。
乙组:11:30~16:00时不间断巡回保洁,作业流程和要求同前。
(2)渣土处置
对于偷倒的工程渣土,各板块及时发现并预估吨数,随即上报镇城管委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出具“派工单”,由莘城环卫公司负责处置。
除此之外,各类建筑(装潢)垃圾、无主垃圾原则上均由各板块自行处置。
2、市容执法管理
各板块市容环卫工作组遵循“管理先行、执法跟进、有效衔接”的原则,由市容执法人员、协管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开展市容环卫宣传引导和监督执法。
(1)完善市容巡查方式
在严域,市容环卫日常监管一律实行徒步巡查;在严控区域,采取徒步与车巡相结合的方式;在控制区域,则以车辆巡查为主。
(2)健全市容违法案件和投诉处置机制
对于一般市容违法案件,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处置。即由板块市容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当事人自主实施当场处罚或事后处罚,市容协管人员和管理人员予以协助配合。
对于部分情节较重案件以及其他特殊、特定案件,适用“一般程序”。即由板块市容执法人员做好前期立案、调查和基础文书制作工作,随即移交镇城管委投诉督察室集中受理处置。各板块明确两名市容协管人员和两名管理人员协助投诉督察室做好“一般程序”案件及相关投诉的处置工作。
同时,建立联合接待机制。在集中整治期间或遇急访、群访事件,由城管、市容监察、、司法调解等城管委成员部门联合办公,共同受理处置。
(3)调整市容管理执法夜间和节假日值班模式
从年1月1日起,扩充值班人员构成,由市容执法人员、协管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承担。原则上,市容执法和协管人员每月安排一次值班,集中精力投入一线市容管理执法。每组值班人数增至4人,两人在值班室留守,两人在管理公司待命。
市容执法和协管人员如当晚承担值班任务的,当天日间在城市监察分队协助配合投诉督察室和监察分队开展工作。
(4)严格管理标准
市容执法、协管和管理人员发现各类违规行为,立即予以劝阻,并进行宣传告知。若当事人属初犯的,且情节较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免予处罚或给予50元当场处罚;属于累犯的,严格按照“逐次递增处罚力度”的原则,处以100~500元不等的罚金;对于屡犯五次及以上的沿街商铺经营者(包括产权人),则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进行严处。
(5)建立市容管理执法管理周报制度
各板块市容环卫工作组每周全面统计管辖范围内市容管理执法处罚情况,形成书面报表。镇城管委办公室每月汇总有关数据并呈报镇党政主要领导审阅。
四、整合标准,统一考评,确保见效
板块市容环境管理绩效考核由镇城管委综合管理部组织实施。统一考核时间为每天7:30~22:00时。综合管理部将城管信息员采集所有市容环卫“事件”和部分“部件”问题统一计入各板块的管理评价系统,进行梳理汇总,并计算出各板块每月市容环境管理的扣分情况。同时,继续聘请市民巡访团、城管志愿者参与检查考核。
进一步密切考核扣分与管理经费的关联程度,将经费起扣分数由年的80分提高到90分,以经济手段促进管理效益。同时,市容协管人员的全部奖金以及执法队员的70%奖金由所在板块管理公司根据本人工作表现代为发放,切实增强市容执法、协管人员的板块归属感和工作责任心,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为使全体从业人员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从业行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从年1月1日起,环卫清道人员、绿化保洁人员、市容执法和协管人员重新签订上岗协议,为期一年。
五、其他工作制度
1、定期例会,密切沟通
(1)镇城管委办公室每两周召开市容环卫管理工作例会,通报对各板块的检查考核情况,部署整改措施和阶段工作。同时,城管委为各板块确定一名联络员实行对口联络、指导,确保各项部署和措施有效落实,提高工作效率。
(2)各板块每两周自行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与城管委例会交替进行。城管委板块联络员出席例会,并邀请居委会负责人和公安片警,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改进工作。
2、宣传教育,签约告知
(1)强化市容环卫责任制落实。与辖区主要道路沿线的商铺、机构全面签订市容环境责任(承诺)书,签约率达到100%,履约率达到95%以上。明确划定责任人的市容环卫责任区范围,告知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具体要求,并在日常管理执法中不断地进行宣传引导,最大程度调动责任人市容环卫自我约束的能动性,实现管理执法部门与管理对象的和谐互动。
(2)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印发《镇市容环境卫生宣传服务手册》,广泛宣传市容环卫法律法规,加深公众对市容环境管理执法和世博会环境治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激发维护市容环境的自觉性。同时,积极组织市民巡访团、城管监督员、城管志愿者开展对市容环卫管理的宣传引导、查错纠偏和建言献策,壮大城管“智囊团”。
3、条块联动,形成合力
(1)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城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工商、卫生、食药安全监督部门加强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取缔;而对于屡次违反市容环卫管理要求的经营主体和产权人,上述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处罚制约措施。
一、以生为本,制定一套人性化的动态制度标准
以生为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低起点,分层次”的原则,来制定班级制度。其次要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学校的总体管理下,制定适合本班的各种制度,既要有自己的特色,“有所为”,又要敢于取舍,对那些不适合学生的条条框框尽量淡化,“有所不为”。
在对学生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师生可共同制定出合乎学生发展的动态制度标准。所谓动态标准,一是指制定过程,不是说一接到新班级,就马上出台各种规章制度,而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步制定各种标准制度。譬如一接班,可以规范具体到班时间,到班后应做哪些事,达到什么程度。随着学生学习生活的深入,可以出台班级作业规范标准来规范学生作业,这样一步一步制定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学生就不会因为条文过多而变得无所适从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态就是指制定制度循序渐进。二是指标准本身。以前在执行某条纪律时,往往用条条框框来衡量学生。笔者在制定制度标准时,把制度标准看成是一种学生行为追求的理想,做得好,可以达到标准的最高要求,做得稍差一点,可以达到这种标准的最低要求。标准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果子”。由于执行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标准已不再面目可憎,而成为学生自愿追求的行为高标了。
二、以“活动”引领学生,把教育生活化
学生为什么会违纪呢?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硬教学生,学生可能不会接受教师的做法。如果做成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究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兴趣便会很高。
上课应该如何克服走神呢?这是个屡次强调学生屡次克服不了的难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首先做了一个调查,全班有哪些学生有过走神现象,结果49人举起了手。笔者感觉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想把问题做大,做成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走出走神怪圈。接着笔者请学生分析个人走神原因。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打盹;有的说有些课太难;有的说烦躁;有的说老师声音太温柔等等。其中有将近45位学生谈到不知不觉就走神。笔者认为这就是青春期幻想造成的问题。问题症结找到了,笔者就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学生回家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解决办法,给自己治病,然后把这一办法在本周内的使用情况记录下来。第二次班会,笔者请使用办法有效的学生上台介绍经验,学生结合自身问题谈到许多办法,像提前预习,与老师同步,记课堂笔记,跑步等等。这些办法对教师来说,没啥稀奇之处,也许不少教师都讲过,但是对学生来说却都是第一次。因为学生他苦恼过,他苦苦寻觅过,一旦自己找到答案,恰如黑夜中见到了亮光。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网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让学生成为愿意接受教育的人。只有站在这一高度上处理问题,教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贴心人,不管做什么,学生都会从内心接受。教师跟最难缠的学生都相处融洽,其他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时间越久,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越融洽。
在对待生生关系上,教师要善于“破”,就是打破这些团体成员之间的不正当的亲密关系。笔者在打破两个“刺头”学生的亲密关系时,就采用了反间计的做法。一上初三,这两个女学生的亲密关系几乎发展到了顶峰,她们相约去照了结婚照。有一次,笔者掌握了这两个学生的某些错误,就把其中的一个刺头叫出来,和她喜笑颜开地谈了一个早上。谈话时,笔者故意让另一位刺头在班里刚好看到。下班后,笔者协同另一位刺头的班主任,对其批评了一番。其怀疑是我班的刺头告了状,两人的关系开始有了裂痕,在经历这一事件之后,两人的不正当关系也就渐行渐远了。
【关键词】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和谐医患关系
当前,医患关系呈紧张态势,医患之间甚至导致死亡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将本就处于对立状态的医患关系推得更远,使医患矛盾更加雪上加霜。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医患之间出现如此巨大的矛盾和冲突呢?究竟应该如何使医患对立的状态得到缓解直至消除呢?毕竟医患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医生和患者无论哪一方受到伤害,另一方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重构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既有医疗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药品配售市场不完善、媒体不恰当的报道渲染等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医院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漠、道德水平滑坡,医患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举证倒置、谨慎行医导致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恶性循环等医院方面的原因;还有对疾病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对医疗行为期望值过高、维权意识增强、对医务人员缺乏最基本的信任等患者方面的原因。
纵观以上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有些是社会大环境方面的问题,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有些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有些是思想观念和认识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宣传和教育;有些则是伦理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重塑医疗卫生行业形象。在这些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当中,职业精神的提升是目前就可以着手加以改善,并是可以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在全国卫生系统轰轰烈烈开展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正是基于医患关系的现状,为重塑医疗行业社会形象而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行的一次深刻反思和理性回归。陈竺部长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破解医改难题,实现医改目标,不仅需要制度建设、政策完善、投入增加,更需要精神的引领、价值的支撑和道德的坚守。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从2012年3月开始,分为学习研讨、总结凝练、践行3个阶段,2012年年底前基本形成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最终表述。目前已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3个核心要素:一是中国传统医学“大医精诚”文化和道德内涵;二是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三是伴随我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形成的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总结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可以有以下认识: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就是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由于医疗卫生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群体利用自己和同事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保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己任的职业,所以,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就应当包括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恪守医德、尊重生命、救死扶伤、大医精诚、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依据,尊重患者、抚慰生命。并由此可以延伸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价值取向应以患者为中心,以救死扶伤为原则,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无论医患之间发生何种冲突,都应坚守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医疗卫生职业的价值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正确合理的诊断和治疗;二是让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三是传递乐观向上的心态,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北京举行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座谈会上,张茅同志强调: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主动参与,引导大家共同思考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使公众更好地了解现代医学技术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理解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增进医患相互理解,防止极端事件发生。
医疗行业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的窗口行业,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要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引领职工精神发展。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底蕴和灵魂,是引领职工精神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弘扬先进的思想文化,完善科学的制度文化,培育清正的廉政文化。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建立起医患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谐相处、和睦发展的医患关系;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增强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塑造职工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二是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就医过程的体验性。医疗过程三分在“医”,七分在“疗”,而沟通又在“疗”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沟通能够使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也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大胆采用先进的治疗方式,从而有利于人类整体对疾病的征服。可以开展相互的体验活动,让患者感受医生的辛苦和不易,让医生感受患者的焦虑和彷徨,有了相互的体验之后,才会对对方的工作有设身处地的感受。三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在全行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新闻媒体要占据舆论宣传的主阵地,要对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对医疗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对医疗行为的局限性要进行说明,引导公众理性就医。
参考文献
一、抓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特点、难点,按照“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连片推进环境整治,更好地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目前基本完成了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连片整治项目工作计划、长潭水库保护和利用规划、五年绿化行动等规划方案的编制。按照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编制“十二五”期间黄岩区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启动了15个美丽乡村特色村建设试点。全区重点打造三个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片区),按照“多村统一规划、联合整治”的要求,一体化规划建设区域性管网、林网、河网、垃圾处理网,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治污治乱,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区和各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
二、抓投入,出台政策意见,夯实保障基础。黄岩区通过认真梳理,出台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类政策意见。2011年在“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中,全区投入环卫作业运行费用5730万元,河道疏浚800万元,截污工程建设投入6610万元,村庄绿化投资2800万元,交通整治15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资机制。黄岩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5%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以上。在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保护环境卫生的宣传力度,建立宣传组、志愿者队伍,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运用农民信箱、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媒介对环境整治进行广泛宣传,开辟了“环境整治”专题专栏,加大对环境死角和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良好的建设氛围。
三、抓管理,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以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快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黄岩区专门成立“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清洁家园活动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并设立环卫所,负责和落实村级环卫保洁的实施。每个行政村(社区)都建立了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的保洁队伍,招聘专职保洁员1091名。在环境整治工程设施建设方面,从设计到施工进行统一管理,实行公开招标,择优方案和施工单位,最后组织各部门及专家进行综合验收,做到严格、规范、质量保证。
根据黄岩区农村的特点,突出整治重点,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始终把水环境治理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近8000万元建设两个污水处理厂,铺设一、二级污水管网。推进“清水河道”工程,今年疏浚河道48.8公里,对32条主要河道进行重点督查,建立上下游联动实施河面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河长制试点工作,全流域开展企业、学校、畜禽养殖场、村居小区、餐饮店等的排污治理。全区在农村集中居住区建成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350多座,并积极探索农村分散式生态湿地处理工艺。加强和完善水系规划,大力指导村级实施畅流工程,让有条件的村级建设成“村中河”、“围村河”等生态景观水系。突破整治难点,严格控制污染物总量。切实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对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制定了限期治理方案,建设沼气治理工程。
下阶段,对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有以下几点建议:
1、坚持资金投入多元化。资金问题是解决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的关键,当前,政府投入是环卫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过程中,公共财政应当逐年增加农村环卫投资,确保农村公益环卫事业财政先行。与此同时,积极推行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建立政府、企业、民间等多元投资新体系。鼓励企业与所在农村实施对口帮扶;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与落后村居开展城村互助,帮助村居建立一条绿色通道或兴办一些环卫基础设施;大力吸引和动员民间资本和个人资本参与农村环卫建设,积极提倡社会各界以捐赠、资助等形式支持农村环卫事业的发展。
2、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建设科学化规划体系。坚持因地制宜、民主规划和公开规划,坚持与农村群众的生活设施建设同步配套,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目标和指标,以规划为纲,全面有序地指导农村的环卫建设。通过合理规划,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各项公共环卫设施用地被蚕食,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造成环卫设施选址难、落地难等问题,确保村容整洁。
【摘要】结合河北省以环境倒逼机制促产业转型的实际状况,借鉴发达国家产业转型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提出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型;就业;劳动力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环境治理条件下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研究,编号:201401515。
【作者简介】杨艳军,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张国义,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哲学。
2014年1月,绿色和平组织了中国74个城市2013 年的PM2.5 年均浓度排名。根据排名,全国污染最重的前十个城市是:邢台、石家庄、保定、邯郸、衡水、唐山、济南、廊坊、西安、郑州。其中,河北省占了7个,可见河北省大气环境形势极其严峻。大规模雾霾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阻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钢铁是名副其实的耗能和污染大户,其粗放发展与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产能过剩和雾霾受到全民诟病的背景下,钢铁行业的产能压缩已箭在弦上。为此国务院提出五年内全国要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河北作为钢铁产能最大的省份,压减任务最重,截至2017年底,河北省必须压减粗钢产能6000万吨。这不仅会造成河北省钢铁行业大量从业人员转岗或失业,还会给相关产业如商贸、物流、餐饮等带来很大影响。由于涉及范围广泛,人数众多,如果不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不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经济滑坡,阻滞河北省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解决由环境治理、经济转型而带来的河北省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对河北省钢铁行业压减产能过程中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河北省经济转型期存在的就业问题
经过对河北省钢铁工业的调研,发现河北省在经济转型期和治理污染过程中存在以下就业问题。
第一,涉及人数多,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据初步测算,2014年至2017年,全省钢铁行业因压减过剩产能和治理大气污染会流失约60 万个岗位,其中,直接流失岗位约20万个,间接流失岗位约40万个,致使就业总量压力加大。一方面,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钢铁行业产能压减,造成大量人员下岗;另一方面,新兴支柱产业还未培育成功,产业断崖导致就业岗位不足,短期内骤然增加的数量庞大的下岗职工安置问题难以解决。同时,为治理大气污染,2014年至2017年,河北省还要压减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重量箱玻璃,又流失约40多万个岗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2013年全省高校毕业生35.5万人,2014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6.78万人。城镇化过程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进入城镇寻找工作机会。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河北省的就业压力。
第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随着产业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兴起,对高层次、高技术人才需求明显增加,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就业拉动作用,而其产业链的延伸又具有明显的带动就业作用。但由于钢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大多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一些职工尤其是40岁以上的职工常年在一个单位从事一个工种,技能单一,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当前针对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一些大龄下岗职工学习能力较差,短期内很难达到高端产业要求,不能顺利实现职业转换。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给就业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首先,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对不同失业人员有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两种制度。而且失业保险支出渠道窄,失业基金积累较多,即使参保单位长期参保缴费,也很少或甚至得不到失业保险基金的支持。如2013 年钢铁强市武安市征收失业保险费4791 万元,支出失业金仅为406万元,严重制约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的发挥。其次,由于民营企业失业保险意识不强、管理不规范等多种原因,很少为员工办理失业保险,而环境治理中压减产能的多是民营企业,导致其员工失业后得不到失业保险的救助。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我国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医疗保险等难以在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单位之间有效接续,影响劳动力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二、国外产业转型与就业转移的成功经验
(一) 德国鲁尔地区
鲁尔地区原来生产煤炭和钢铁,但20世纪60年代遭遇廉价石油的冲击,以钢铁、煤炭、重型机械为主的单一的生产结构显露弊端,发生“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钢厂关闭,煤炭停产,工人失业。为解决危机,鲁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①制定总体规划。鲁尔区颁布了“鲁尔发展纲要”“鲁尔行动计划”“矿冶地区未来动议”等规划,并先后制定《联邦区域整治法》《煤矿改造法》《投资补贴法》《环境基本法》等法律法规,来保证规划实施。同时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传统工业进行全面改造。1968年以来投资超过200亿欧元。②实施“鲁尔新兴计划”,提供优惠政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行业,重点是生物和医疗技术行业,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③重视职工转岗培训,促进就业。④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研发能力。通过经济结构和产业变化,鲁尔实现成功转型,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二) 法国洛林地区
二战后,洛林的钢铁、煤炭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起,洛林的钢铁业景气不再,产量直线下滑。以后,欧共体规定,成员国必须停止一切补贴,洛林的钢铁业陷入了更加严重的危机。为了走出困境,洛林开始向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成功从一个老工业基地转变成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及复合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就业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转换发展思路。在山区支持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食品业,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发展汽车、电力、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烟草加工及化学、服装、食品等工业。其中,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二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三是成立矿区工业化基金和矿区再工业化金融公司,为电子、化工等企业提供贷款,实现矿区再工业化。四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周边和邻近国家参与洛林地区的经济建设。五是对下岗职工提供退休、创业、培训等优惠政策。三、河北省经济转型期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借鉴国外其他地区的转型经验,结合河北省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 调整布局,发展绿色农业
在转型过程中,应该以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由于下岗职工中多数为农民工,为实现就近就业,应该加快发展绿色农业。首先,优化特色产业布局。立足比较优势,重点推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果菜、中药材、种业、花卉业产业发展;减少对水、农药、化肥的使用,生产有机产品,推广绿色食品工程;发展绿色、经济的海洋分层次生态渔业养殖模式,推进低碳渔业产业化。其次,发挥环首都优势,建设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绿色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在环首都经济圈打造成风光秀丽的农业生态带、舒适的休闲旅游带和健康养生带。最后,加快建设优势明显的各类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利用高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 无中生有,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战略性新兴工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创造出对其他行业的产品需求,促使其他行业扩大生产规模,继而带动相关产业就业的增加。根据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及京津冀一体化的部署,应积极承接京津功能外溢和产业转移,加速一般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制造环节向河北转移,培育壮大新兴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等,尽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点。如唐山市路北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设立电子科技产业园区,发展高科技产业集群,金安硅谷聚集了400余家电子产品经销商和60余家以机器人、3D打印等为主的新型业态科技创新公司。石家庄栾城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原有基础上,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设备以及高端技术装备,引进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三) 有中生新,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要鼓励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打造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稳定就业岗位。一是加大研发力度,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专项、强基工程、新材料重大科技专项等相关政策,支持钢铁企业联合下游用钢行业开发能耗低、性能高的钢铁材料。二是积极进入上游资源开发领域,保障资源自给率,提高经营稳定性。三是设立物流企业或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实现由材料供应商向服务商转变。四是涉足相关配套领域,与建筑、装备制造、交通、能源等行业建立高性能、环保型钢铁材料生产应用合作机制。河北钢铁集团为应对近年来钢铁行业环保压力增大,产品市场需求减弱等问题,适时推出“特钢”营销模式,通过差异化营销、子公司直销等方式,巧打“高端”牌,上半年共出口精品钢材327万吨,较上年同期提高64%。
(四) 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第三产业
吸纳就业的任务并不能仅仅依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实现。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在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开拓更多的劳动就业空间,顺利承接劳动力的转移。一是结合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开发红色旅游、海洋旅游、农业休闲旅游、草原旅游等项目。二是借2014年8月《京津冀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的契机,利用京津的人、财、物的支持,发展河北省文化产业,如演艺业、体育建身业、动漫游戏业、文化娱乐业等。三是重点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网站和知名品牌,发展无污染的电子商务行业。如石家庄市制定了《石家庄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14-2018)》。按照《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7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7%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比例提升到90%以上,中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70%以上。预计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5万人以上。
(五)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素质
职业培训对提升劳动者的素质能力、促进劳动力产业之间转化以及减少结构性失业问题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解决就业压力必须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到首位,要重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使转岗、转业人员都能得到规范的岗前训练,使劳动力素质、技能大幅提升,及时有效地满足快速变化的产业发展需求。一方面,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体系,鼓励成人继续教育、技能和职业的再培训等,对发展再就业的教育单位、提供再就业岗位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优惠,对已缴纳失业保险且不裁员的企业,给予转岗培训补贴、稳岗补贴。另一方面,企业要树立继续培训员工的意识,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全面提升钢铁企业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使其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同时要加强创业培训,鼓励自主创业,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并努力做好小额贷款等创业服务。
(六)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增加地方财政的就业投入,建立促进就业基金。改革失业保险制度,调整失业保险的支出结构,从失业保险金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以稳定就业、稳定岗位。要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完善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各类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国民待遇,简化针对城乡转移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保险转移接续手续,统一城乡就业政策,解决目前城乡居民的身份、就业和待遇不平等系列问题,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 王栋.京津冀协调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经济论坛,2014,(8).
[2] 张彦.转型期中国就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社会保障的视角[J]. 商场现代化2011,(1).
[3] 胡尹燕,陈昕彤.经济转型视角下扩大就业路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2).
[4]刘华,侯秀芳.调整河北产业运行机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宏观经济管理,2011,(8).
[5]王殿茹,于玲.冀中南地区张北制造业基地发展路径[J].河北学刊,2014,(3).
1.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着力改变镇容村貌
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达标村、先进村、标兵村、标杆村“四类”标准。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最有条件的地方起步,以主要公路沿线村屯的围栏、围墙、边沟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目前,全县共建立卫生保洁队伍124支,配备保洁人员472人,购置保洁车辆95辆,设立垃圾填埋场78处,清理柴草垛6654处,取消垃圾点7654处,清理乱贴乱画3500处,清理路障2400处,栽树105万棵,栽花1200万株,新建杖墙16万延长米,新安装大门7800个,新修边沟13万延长米,新建花园式广场85处,新建景观带124处,新安装路灯2700盏。重点打造了庆阳镇东甸子村、向荣村,抚民镇榆树岔村,楼街乡龙光村,辉发城镇新民村,金川镇金川村等不同特色的高标准样板村。通过坚持不懈的环境综合整治,全县142个村全部达到达标村标准。其中45个村达到先进村标准,28个村达到标兵村标准,6个村达到县级标杆村标准。全县新农村建设正朝着示范引路、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向前发展。
2.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从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入手,坚持资源向农村配置,资金向农村倾斜,采取“项目打包、资金捆绑、整合力量、集中扶持”的办法,全面整合农业、水利、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的涉农资金,集中力量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全县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1465个。其中,新修水泥路125公里,改造农民新居3800户,改厨4500户,改厕12560户,新建沼气池5839个,大型秸秆气化站1处;新建村部78个。结合2010年的灾后重建工作,在金川镇、辉发城镇建设了两处集中连片的新型农村住宅小区,成为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了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了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辉南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推进了总投资1亿元的金川镇路网建设工程;大力实施了抚民镇、样子哨镇供水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了杉松岗镇电网改造项目。
论文关键词:学生公寓,环境,服务,育人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在育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殊地位。如何树立先进的学生公寓管理理念,优化学校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不断成长,促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得到超越自我的升华,突出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值得每一位高校公寓学生教育服务者的思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在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中坚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深化学生工作“五进”公寓的成果,为学生营造品味高雅、文明向上、团结和谐、健康活泼的公寓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围绕“一、二、三、四”开展工作,使教育服务工作有的放矢。
一、服务一个核心,全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以学生为核心”是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的灵魂,公寓的安全、文明、和谐是推动学生工作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学校每学期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校区党政领导定期、不定期组织组织人事、学生、共青团、后勤、公安保卫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学生公寓,检查公寓教育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办公。通过公示主管校领导手机号、微博、热线电话,设立学生处处长接待日、学生工作热线,开展辅导员、班导师与学生谈心活动、学生座谈会、调研等形式密切了与学生的联系。
二、坚持二个基本点,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广大青年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抓好公寓安全,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满意。公安保卫人员全面进驻学生公寓办公,制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公寓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及时维修公寓内安全指示灯、消防设备等设施,利用讲座、《新家园》报纸、厅廊、橱窗等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二是抓好公寓文明,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好习惯工程、学生骨干工程、文明寝室创优工程,抓好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寓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将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与“三观”教育、优良传统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责任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大学精神教育、学雷锋活动等学生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 带好三支队伍,以管理推动服务,以服务带动管理。
学生公寓辅导员既是服务者、管理者,也是教育者,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引领者,他们的朋辈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直接促进作用。
第一,定期开展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公寓辅导员标兵评比等活动;坚持开展“公寓辅导员论坛”活动,定期对公寓辅导员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公寓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每周召开公寓辅导员例会;每天下午有公寓辅导员在公寓辅导员办公室值班,时刻把握公寓学生动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学生“三自”职能。第二,在大学生自律委员会设立了校区团工委直属团支部。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的工作指导、业务培训,引入新的竞争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第三,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做好公寓学生党建工作。2011年初,成立了公寓学生党员工作站。党员工作站设立站务委员会,站务委员会成员包括组织人事部、学生处、团委的教师及党员工作站站长等学生党员。设立以公寓楼为单位的党员工作分站,使学生掌握跨院系、跨年级、跨楼层的管理模式。
4、践行四个育人,自觉肩负高校神圣使命。
首先是加强环境建设,环境育人。古语云,欲造物,先造人。人造环境,环境造人。生活环境能够潜移默化,我们注意不注意的一些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影响学生品质的塑造。公寓居住环境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产生很大影响。在公寓楼中间空地上设立羽毛球场地;公寓附近毕业生自发建立“常青园”;努力为学生营造品位高雅、文明向上、团结和谐、健康活泼的公寓文化氛围,“勤实德廉”板块、“青春风景线”板块、科技长廊、名人厅廊、优秀校友厅廊,处处彰显文化气息,时刻发挥着育人功能。
其次是引导公寓文化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文化育人。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努力把公寓建设成为育人阵地,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引领校园文化时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之逐步占领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充分发挥“书香文化、专业文化、厅廊文化、网络文化、橱窗文化、楼层文化、行为文化、寝室文化、党建文化”的育人功能。“公寓文化节”“校园明星脸”“趣味运动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竞赛”“寝室才艺争霸赛”等都已经成为了广大学生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再次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育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 任何功能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高校学生公寓并不是单纯的住宿场所, 它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是推进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 它同样承担着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任,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其育人功能。校区研发了高校学生工作辅助平台。公寓学生教育服务系统主要是为高校公寓提供方便的管理,学生信息管理、以及为领导者提供决策标准的重要评判系统,目前系统包括公寓服务与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新闻、文化活动、系统参数设置五部分。公寓服务与管理子系统实现寝室评比,其中包括评比信息录入、复查信息、评比信息管理、调寝和外宿的申请和审核及相关查询与修改。
Abstract: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lums are a perennial concern during the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there are countless alleys in the big or small cities in china 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he problems of poor infrastructure in alleys and the dirty, messy and bad environment and messy traffic increasingly pop out.. it is a problem we couldn't avoid and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关键词:垃圾;交通秩序;建筑风格;管理机制
Key words:garbage;traffic order;architecture style;managemen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06-02
1我国城市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日常垃圾无人清理。所到的每条小巷,不同程度地存在垃圾和杂草丛生问题。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居民抱怨纷纷;杂草疯长,而且部分设施有遭破坏现象。陈年垃圾堆积如山,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善,加上居民素质本来就不高,使得常年堆放的垃圾堆积如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垃圾越堆越多,环境越来越差,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交通秩序极为混乱。由于背街小巷街道窄,而且有货物、杂物占道,加之部分占道经营商贩,多数地方车辆仅能单项行驶,以致造成交通混乱,甚至发生塞车现象。如菜市场每天人流量、车流量很大,但流动商贩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现象普遍存在,再者是顾客无视交通秩序,车辆乱停乱放,对交通造成很大影响。
公共旱厕亟待改造。这次所调研的街巷两侧均有公共旱厕存在,而且公厕疏于管理,卫生状况极差,特别是夏季苍蝇满天飞,成为重要的蚊蝇孳生地,对周边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将其改造为水冲式或卫生厕所成为当务之急。
背街小巷硬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背街小巷沟坎极多,凹凸不平,存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车过卷尘飞、雨天泥乱溅现象,特别是顺河南、北街,大功河西岸北头,硬化问题成为附近居民常久以来的渴盼。“涂鸦”现象极为严重。所调研之处,满胡同的破烂广告牌,满大街建筑墙面的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还将广告写在沿河公园两旁的公共座椅后背上,和周围景色非常不协调。
建筑格调不统一。在老街改造中存在古朴建筑与现代建筑风格不一。有很多古代风格的建筑,看上去破烂不堪,可是偶尔又穿插了现代格调的新房,反差极大,影响了城市环境美观。我们既要保护古代的建筑完美,又要符合现代城市规划特色。
2问题的根源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关于我县背街小巷的管理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日常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管理机制不完善,造成了某些部门职能缺失,疏于管理,久而久之,形成了城市“肿瘤”。如背街小巷日常卫生无人管理问题,陈年垃圾无人清理问题,破损广告和“牛皮癣”无人清理问题,交通秩序混乱问题,都是由于职能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而造成的。
2.2 市民卫生意识较差。背街小巷居民卫生意识包括自我保护意识太差,及个别不讲卫生者随意在路旁乱丢垃圾,如菜市场,有垃圾中转站却不利用,卫河河岸垃圾成堆。周边群众不但不加以制止,甚至效仿,造成了垃圾堆的生存与成长。再如某些钓鱼者随意把塑料袋、果皮、纸屑等丢弃在水上或者河岸两侧,缺乏公共卫生意识。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掣乱挂、乱挤乱抗等现象在背街小巷盛行。这些问题与民众卫生意识差有着直接的关系。
2.3 硬件建设投入不足。由于财力有限,对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如背街小巷硬化不到位,下水设施不完备,没有合理设置垃圾箱,公共卫生厕所布局不合理,且急需改造,直接导致了背街小巷卫生状况极度恶化。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本人以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要和钱即资金扯上关系,就政务部门而言,他们当然希望城市环境更加美好。可问题是要他们在预算里挤出那么一部分钱来解决问题,这就让他们为难了。当然市民的卫生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再好的环境也要人去保护。
3几点建议
为了加快背街小巷改造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提以下四条意见建议:
3.1 要把背街小巷的改造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的一项实际举措。老百姓特别是居住在背街小巷中的最普通老百姓,企盼着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能够使他们出行便利、生活方便。因此,重视对背街小巷的改造,同样体现政府的执政能力,折射政府的发展观、政绩观。建议市、县(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在全市深入开展的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中,把群众最迫切、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举措,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两者的关系,在抓城市建设的同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声,高度重视背街小巷的建设、改造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来赢得民心。
3.2 要尽快制定背街小巷改造计划,明确重点,加快实施步伐。建议市、县(区)党委、政府应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背街小巷的改造计划,明确重点,分步实施,加快背街小巷的改造步伐。各县(区)城建部门应将所属的背街小巷彻底梳理一遍,统筹规划,逐年加以改造。当前背街小巷改造的重点应放在城市建设还涉及不到的老城危旧房和城郊结合部,做好计划,分期分批进行改造,通过2~3年的努力,能够将我市各县(区)行政中心所在地的背街小巷全部改造一遍,让“形象工程”向背街小巷深处延伸。
3.3 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背街小巷改造的支持力度。建议市、县(区)两级政府特别是各县(区)政府要增加对背街小巷改造的资金投入,至少每年应从城市建设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专项资金,用于背街小巷的改造。虽然我市各县(区)财政目前都比较困难,可以用于背街小巷改造方面的资金不会很多,但只要将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就能够达到花小钱办实事、办好事的效果。
3.4 要从解决最具体、最实际的问题入手,确保背街小巷的改造取得实效。建议市、县(区)城建部门应将百姓的衣食住行和背街小巷改造有机地融为一体,广泛听取背街小巷居民的意见,对街巷原有的建筑质量、生活肌理、空间格局、街巷尺度、文化遗产等进行综合考虑,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维修、改造方案。可按照“居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改造资金,并提供优惠政策,有计划地搬离部分住户,降低背街小巷内的人口密度,缓解由于住家过多造成的诸多矛盾,确保居住在背街小巷中居民的生活条件能得到真正的改善,让老百姓共享城市建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正举.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城乡建设,2002(12).
[2]宋永英,马竣弛.大连公路绿色环境景观设计的特点[J].东北公路,2002(3).
[3]骆勇,赵立铨.绕城高速公路环境绿化及环保设计[J].公路,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