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移动通信需求8篇

时间:2023-10-13 09:34: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移动通信需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移动通信需求

篇1

关键词 公众移动通信网;V2X;运营需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3-0072-02

交通运输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对于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以及人身安全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有2亿左右的车辆,汽车的驾驶人员已经超过了3亿人次,同时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经达到了500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了12万公里。在大量的交通形成环境之下,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每年约发生交通事故500万起,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对此,为了提高交通行驶安全性,探讨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V2X运营需求具备显著意义。

1 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V2X

为了明确V2X的运营作用,设计一个关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的V2X运营场景,在场景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角色:1)车辆驾驶员。主要是指机动车驾驶员,所驾驶的车辆包含各种营运车辆、私人轿车以及摩托车等。车辆的动力可以是电力、燃油以及油电混合。

2)车主。主要是指机动车的车辆所有人。车主的角色仅仅是涉及在V2X的机动车初始身份的鉴定当中,并不会涉及到V2X实时通信的场景应用中。

3)行人。主要是指步行当中的行人,尤其是在步行通过交叉路口、横穿街道时的行人。在大多数应用场景当中,自行车驾驶员和行人的角色较为类似。

4)V2X路侧终端运营。主要是指通过V2X路侧终端相应的信息,例如红绿灯、道路湿滑以及道路临时施工等信息。

5)V2X业务运营者。主要是为使用V2X系统的行人、车主、V2X路侧终端运营者提供业务办理的服务,例如发放V2X的终端、核验申请人的身份、客户服务以及故障报修等。

基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的V2X运营当中,VX2的终端和普通的公共移动通信网有一定的关联性。V2X车载终端可以向周围发送该车辆的各种信息,例如位置和速度等[1]。V2X车载终端主要分为前装与后装两种,前装的V2X车载终端和车辆通信总线直接对接,其能够直接@取车辆的行驶速度、方向盘具体操作内容、具置以及制动情况等信息,而后装的V2X车载终端不会和车辆通信总线进行连接,而是通过自身传感器获得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具置。V2X行人终端可以向周围发送本车辆的终端速度以及行驶情况。

在公共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覆盖范围当中,V2X终端都可以以无线的接入方式通过公共移动通信网实现信息的交换,并借助V2X的通信实现对车辆的调度。在覆盖范围之内,V2X的终端可以自主实行V2X通信[2]。V2X车载终端能够和车载的蜂窝通信设备相连接,例如T-BOX、OBD等终端。V2X的行人终端能够和公共移动通信网络相结合,可以将V2X的通信传递方式以App的方式植入到智能手机当中,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可穿戴的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等,实现行人与车辆的信息交汇。

基于公共移动通信网V2X的运营,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车辆紧急制动预警。如果前方有车辆处于紧急制动状态,则会向周边发送关于紧急制动的广播信息,在其他车辆接收到信息之后,便会判断是否可能存在碰撞的风险,如果是则会建议或帮助驾驶员采取紧急制动并向其他车辆发送紧急制动信息,如果不存在则正常行驶[3]。

2)碰撞预警。前方车辆定期向周边发送关于自身车辆行驶速度、位置等信息,可以实现临时停靠、行驶缓慢、变道等信息的发送,在其他车辆接收到了这些信息之后可以向驾驶员发出预警的提示。

3)交叉路口预警。在本车进入到交叉路口时如果存在侧方向来车,并且系统判断出可能会发生碰撞的风险,则会向本车的驾驶员提供交叉路口碰撞的预警。

2 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V2X运营需求

2.1 身份检定需求

V2X在商业体系的运行当中,需要确保通信参与者的信息身份真实性以及不可依赖性,其身份信息不能够被完全暴露[4]。对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关于V2X终端的长周期身份验证体系,例如在1年的时间内。保持对该终端身份的确认。在车辆年检时可以建立一个关于V2X的身份验证环节,并一次确定V2X车载终端的车架号、车牌号以及车主身份等,并以此作为身份验证的具体方式。V2X的运行平台需要建立一个关于长周期的行人终端验证方式,明确V2X行人终端的ID和终端的IMSI和MEID保持一致,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注册的方式进行验证。

2.2 通信功能需求

在公共移动通信网络所能够覆盖的无线范围之内,V2X终端应用无线接入网元指示的无线资源应用V2X通信,同时在公共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之外,V2X终端也能够和周边的V2X终端进行通信,但是通信的并发性能以及云端系统的服务范围相对较为局限[5]。在V2X终端处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覆盖范围之内时,无线接入网元能够给所有的V2X终端分配相应的无线资源,在V2X终端计入到一个新的公共移动通信网络蜂窝时,可以向无线接入网元申请无线的资源分配,并接入网元借助V2X终端的长周期证书获得确认,然后分配资源。在V2X通信过程中,必需对V2X终端所接收到的任何信息进行身份检定,只有在确认信息发送者的合法身份基础上才能够传输信息。

2.3 系统运行维护需求

V2X终端一般不需要图像化的人机交互,同时路侧终端也不需要任何人进行值班守护,所以就必须建立一个自动运行并且带有自我维护的系统。在V2X的信息应用当中,需要建立一个关于V2X终端自动运行的维护测量信息,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V2X的应用具备所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评判功能,另一方面是判断自我V2X终端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在V2X终端接收到其他V2X终端的信息之后需要及时回传到V2X应用系统当中,应用系统可以将所汇总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评判设备的工作状态。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基于公共移动通信网络所建立的V2X运行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考虑到在应用过程中的需求,其中不仅仅会涉及到身份验证、通信功能、通信兼容性等方面,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V2X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必然不断增加。对此,就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加大对V2X的研究,从而推动V2X真正应用在公共移动通信网络当中,推动交通领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萍,郑磊,李洪克.公共交通运营信息服务研究:公众需求与服务能力[J].电子政务,2015(11):107-114.

[2]张焕国.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协作通信及其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116.

[3]郑惜莲.基于用户使用需求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运营探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5):105-107.

篇2

目前,中国为IMT系统规划的频率总计达到687 MHz。然而,移动通信业务由于用户大幅增加,加上智能终端带来的爆炸式数据流量[2],使得移动通信频谱资源短缺的状况日益突出[3]。为了实现频谱资源的科学管理,一方面,要为新的频谱需求及时规划分配资源,以促进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对频谱需求做出合理预测,避免盲目规划导致的资源浪费。

1 现有全球频谱需求预测

方法概述

目前,全球存在多种IMT系统频谱需求预测方法,本节对相关方法进行概述分析。

1.1 国际电联无线电部门M.1768

建议书的预测方法

国际电联无线电部门(ITU-R)M.1768建议书的预测方法[4]流程如图1所示。该方法曾用于200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的研究周期内,预测2010―2020年IMT频谱需求;目前在WRC-15研究周期仍被ITU-R 5D工作组作为主要方法,并进行参数修订;该方法适合世界范围或一个国家的整体平均测算,微观、细致,但参数与计算较为繁琐。

M.1768建议书的默认参数是面向全球的典型值,其难以准确反映中国特点,需要对该方法中的一些参数进行更新,甚至新增个别参数。在中国使用该方法向ITU-R提交的测算中,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修订[5],测算表明,中国到2020年时的频谱需求总量为1 490~1 810 MHz。

1.2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预测方法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频谱需求预测方法[6]专注于国家或者地区的业务总量预测及其分布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在GSMA方法[7]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预测流程,综合考虑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宏观历史数据,对未来数据进行合理假设和预测。所有未来参数均参考2012年及之前的运营商年报数据并进行合理预测。基于GSMA方法调整的中国频谱需求预测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采用该流程预测的最终结果为2020年中国的频谱需求将达到1 864 MHz。

1.3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预测方法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预测方法[8]首先选取基准年的数据作为起点,然后通过叠加业务量增长、站址增长与频谱利用率增长3个加权因子直接得到结果。美国FCC频谱需求预测方法流程如图3所示。FCC方法从宏观出发,整体估计,直观简约,数据易得,但颗粒度较粗。通过此方法,最终测算中国2020年频谱需求为1 540~1 800 MHz。

2 基于热点的中国频谱

需求预测方法

现有方法中,M.1768方法的输入参数类别多、调研周期长,难以与中国运营商现网数据统计情况对接;GSMA方法仅使用运营商年报总数,其逐级测算的多个分流因子均来自其他推测,在实际中难免存在偏差;FCC方法适用于总体粗略估算,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通过对现有国际频谱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与调研分析,结合中国移动通信系统实际部署特点以及运营商的参数统计类型特征,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评估中国频谱需求的测算方法。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频谱需求“瓶颈”在城区,从业务密集地区着手,通过调研运营商第一手数据,给出更加精确的测算结果。

2.1 方法概述

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主要包括6个主要步骤(计算流程如图4所示):

(1)业务量增长预测

(2)业务量第一次分流:无线接入技术(RAT)分流

(3)业务量第二次分流:基站类型分流

(4)基站数目增长预测

(5)计算各场景下的频谱需求

(6)频谱需求合并及调整

2.2 场景选择

频谱需求预测模型中,场景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将影响整个测算方法的框架和测算结果。在本方法中,考虑到IMT网络运营和业务服务质量的要求,以覆盖运营商核心用户相对集中的网络繁忙地区作为观测和重点评估对象。

为了使测算结果准确,用作频谱需求预测的场景需要满足以下的一些特征:

(1)场景业务量密度足够大

业务量密度越大,单站承载的业务量越大,那么所需要部署的频谱资源也就越多。如所选择的场景业务量密度是中国最高的,这意味着根据所选择的场景测算的频谱带宽基本可以满足中国所有地区的频谱需要。

(2)场景网络部署情况足够典型

选择场景所在区域的室内外宏站、微站建设密度和分布要符合中国一般建设规律,这样保证了所选场景的网络承载能力具有代表性,可以用作中国网络承载能力的一般标准。

(3)选择的场景足够大

选择场景中若包含连片的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基站部署,则可以有效避免因数据随机性造成的计算误差,也保证了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可重复验证性。

篇3

关键词:社会需求;移动通信;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6-02

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飞速发展, 据统计中国移动用户已达到7.39亿。自2009年中国发放了3G牌照,拉动了上千亿元的投资规模。从设备制造商的研发与生产,到运营商的建设与运营,再到终端用户的应用与认可,3G产业链已经形成。4G标准也已处于了研发和提出阶段。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3G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仍不理想,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原因是我们培养的通信类人才还不具有能胜任移动通信技术岗位的工程素质。这样的就业现状,给学校带来一个思考,应该怎样培养移动通信类人才,应该怎样开展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会从事通信制造方面的研究和设计等、通信运营、或者是通信维护。“移动通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学生走进通信行业的重要课程。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显得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

一、移动通信课程中问题分析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面广,内容更新快,应用型较强。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专业基础,如要有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等课程做基础。目前移动通信课程的现状并不能适应移动通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现有移动通信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太慢,而通信产业更新速度又太快,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影响就业前景。2)移动通信课程大多讨论环境和干扰的理论研究,较少涉及应用的对象和系统的实现,和通信产业的要求相去甚远。3)移动通信实验停留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少支持力度。受实验设备的限制,综合应用型实验难以开设,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缺乏全局观。因此,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移动通信课程的改革,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移动通信教学和实验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二、移动通信课程改革的关键和目标

移动通信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编排课程教授内容;要真正实施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要积极与移动通信类企业合作。通过课程改革拟达到的目标为:要求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把移动通信工程技术加入教学内容,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根据移动通信网络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案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综合的专业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

三、移动通信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

移动通信课程是一门实时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工程类课程,具起点高,技术更新快,内容不断丰富等特点。在实际的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主要是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入手。由于该课程的实用型较强,学生能看到具体的实体、参与不同网络的通信过程,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体现教与学相长的优势。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目前的通信发展状况和学校的现有条件,提出了适合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的原则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规范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通信产业链大致分为通信制造商、通信运营商、以及通信维护商(第三方)三个部分。通信行业中对于通行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社会需求大概分为研发和设计人员,运营人员和维护人员。故应针对不同的社会需求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现状以及地区通信发展环境,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依据人才培养方向,有目的的进行移动通信教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状况。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因材施教,如研发人员需要强的计算机语音运用能力,而通信专业的学生普遍能力较差,故需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但对于部分编程能力强的学生,加强其专业知识的掌握,鼓励其往研发人员发展。根据近几年毕业生调查,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从事通信维护类工作,这类工作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多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立足本课程,培养人才的综合性专业素质

随着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计算通信逐渐融合,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就业范围很广。故在制定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计划时,应找到移动通信和其它课程的交叉点,注意培养人才的综合性专业素质,及时更新教案内容。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这门课程的讲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必须密切关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例如,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在我国的发展规划等最新动态纳入到授课内容。另外,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近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目前的国际形势和政策。

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多渠道培养人才

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结合移动通信的课程,可以在认知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实现通信模块或通信系统的仿真等等。建立符合通信要求的实验室,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课程内容,促进教学效果。对现有的实验进行改革,变验证性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移动通信课程中的调制解调部分,可让学生自己设计CDMA扩频模块,然后仿真、编程、最后印制PCB板、焊接电路板,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创新兴趣和专业爱好,充分理解移动通信课程内容。

4、建立模块化教学体系,培养不同的人才素质

移动通信课程涉及知识点较广泛,其内容包括GSM、WCDMA、CDMA2000、TD-SCDMA四个不同的网络。不同的教学模块培养不同的专业素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学习网络模块,还可以确定以后的就业和深造方向。另一面移动通信教材有些内容过于陈旧,关于通信系统部分内容较少,尤其是现在的3G和4G的关键技术部分。故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因不要太拘泥于教材,要综合所有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比如通过模拟GSM手机环境和CDMA手机环境有何不同导入,让学生来探讨和分析,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5、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期实习基地

通信产业迅速发展、单纯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要求。故要充分结合本地的通信产业的特点,让学生走出校园,给通信专业的学生提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真正的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然由于地域所限,本地的通信企业相对较少,一定要坚持走出去的原则,来培养学生的实习实训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让老师先走进企业,然后带动学生参与企业。结合现有条件积极组建实训基地,以企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定期的安排学生进行通信行业岗位实习,以训练学生的岗位素质及专业素质。要积极加强与通信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和用人单位建立研究合作关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探索移动通信类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篇4

当前移动通信行业正在进行4G网络的建设,依附于移动通信企业的各类运营商正在不断出现,各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也在不断增加,短信、彩信等传统移动通信形式已经逐步落实,新一代的微信、QQ、陌陌等移动通信形式正在飞速发展,这使得移动通信企业在建立平台和网络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数字和信息计算。因此,必须在计算方面取得突破,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进而使移动通信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2移动通信网络业务调度中云计算应用方案

虚拟化是移动通信业务调度过程中云计算应用的主要方式,当前移动通信网络越来越复杂,如果只进行实体方面的软件管理和运算无疑将会提高移动通信企业的成本,同时也不能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因此,应该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建立起移动通信的虚拟系统、业务平台管理和调度系统,对移动通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以达到对计算质量的保证。在移动通信云计算应用方案中,应该将底层物理设备的虚拟化与业务层面的处理能力控制分离,将各种资源进行虚拟化。不同于计算机系统管理和计算模式的是,针对其抽象性的层次进行严格的区分及管理,保证在云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合理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3移动通信调度中心运用云计算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建立起移动通信业务智能调度分析模块,根据实时监控采集汇总的各业务运行数据,综合分析当前业务层处理能力情况,对各业务许可证进行调节。另一反面,建立起移动通信实时处理能力采集模块,交互实现对移动通信网络各业务实时消息处理流量、数据库资源占用要求、处理能力状况等信息采集。

4结语

篇5

1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需求及目标

1.1用户对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

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构建自己与外界联系的技术的要求可谓是“苛刻”的,当3G移动通信技术尚未完全普及时,4G移动通信技术已然拉开了帷幕。广大用户对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希望能够在移动端通过4G移动通信技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不受限地接入网络中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工作、学习效率,有利于生活的安排;其次,在任何类型的移动端都可以很好的应用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选择,网络的传输都不会受到传输速率的限制,从而获得更好的体验。总的来说,信息技术的进步,让大众对4G移动通信技术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应用与发展前景广阔。

1.2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

通信服务市场需求广泛,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是在3G网络不断普及的当下,人们对于4G移动通信技术需求量日益增加的重要原因所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通信上的服务,促使4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并且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4G通信技术无论在通信范围、通信质量以及其他任何方面都应该比3G有一个质的提高,这既是其人们对其的发展要求,也是技术探究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

24G移动通信技术特点及应用分析

4G移动通信技术需求量日益增加,应用于各个业务领域,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通信上的服务。4G移动通信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凸显出许多优势,4G网络结构主要应用了中间环境层、物理网络层、应用网络层,具有开放、灵活的结构构架,网络自适应性强,智能化的环境以及与Internet高度集成统一化等特征。4G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智能天线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IPv6技术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提高了传输速率,保障数据具备高效传输的能力,智能天线技术为排除通信系统运行中的信号干扰提供了有效支持,起到高效的干扰抑制和自动化跟踪的功能作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为4G移动通信提供了标准、规范、开放的硬件平台,提供了运营接入的调节;IPv6技术为4G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唯一的路由地质,辅助提高此项技术在通信中的服务质量。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随着多用户识别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应用发展,4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在保持通信质量的基础上,持续扩大4G移动通信系统的规模;同时,通过可重构性自愈技术、微微无线电接收器的应用、无线接入网技术以及交互干扰抑制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能源消耗的压力、移动通信容量及速度需求、移动通信系统的稳定性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3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是技术进步与用户需求相结合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保障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取得更大的创新与突破,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就4G移动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1)4G移动通信技术是4G移动通信服务、应用以及系统运行的基础,加大技术探究投入,丰富4G移动通信技术与手段,为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提供有效的支持。(2)构建高效的发展框架,规范要点内容,持续促进4G移动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完善。4G移动通信技术,虽然凸显诸多优势,但在发展与运行中,需要以技术为基础,以安全应用为目标,加强4G移动通信技术的控制力度,保障4G移动通信技术的运行价值。(3)4G移动通信技术的探究与应用普及,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普及4G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让更多人从认识4G,理解4G,应用4G,是发展的核心内容。

4结语

作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无疑是复杂的,也势必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虽然目前关于4G移动通信技术还处于探究和完善中,4G移动通信系统的构建与发展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其发展的前景是不可限量的,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真正让我们享受到全新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便利。

作者:侯丽丽 王浩 高坊林 单位:廊坊市达宏劳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施盛建.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与实践应用[J].信息通信,2014(01):231-232.

[2]张茹芳.浅析4G移动通信技术的要点和发展趋势[J].信息通信,2013(01):256-256.

[3]邱洪华,刘晓丽.中美4G移动通信技术专利信息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08):81-86.

篇6

关键词: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智能化;发展

1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现状和主要特征

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而发展的,在之前互联网技术达到瓶颈的状态下,虽然在互联网中加入了更多的新鲜元素,但是移动通信无线技术仍旧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而在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中,移动通信设备逐渐得到更新,而不断普及的WIFI技术能够快速的接入到互联网当中,得到大众的广泛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移动通信无线技术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移动通信企业和相关的设备生产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了相应的无线标准,但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研发的最大问题在于,我国所指定的WAPI标准与国际通用的WIFI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移动终端设备的生产缺少一定的竞争力,对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目前,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是信息传递交流过程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其整体特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移动通信无线技术根据大众的需求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事物,只有在有需求的情况下,才会导致新技术的产生,移动通信无线技术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其功能也在不断的扩大,从之前单一的通信功能发展到目前的语音功能和视频功能,就体现出了移动通信从标准向多样化发展的特征。在另外一个方面,目前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通信范围和信息传输速度正在飞速的提高,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

2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2.14G通信技术

目前的移动通信无线技术属于第三代通信系统,在人们对信息传输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移动通信企业开始对4G技术进行研究,发展第三代通信系统。对于3G通信技术来说,在世界范围中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但是在我国范围中,相应的移动通信运营商采用了一类标准,这样就实现了3G信号覆盖范围的进一步增大。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通信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3G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对4G技术的研究,目前关于4G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诞生了关于TDS—CDMA衍生版的LTE技术,并且得到了国际上专业的认可,在实际的运行使用中呈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2.2移动产品的开发

目前传统的通信无线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所以说,在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需要不断的提升信息传输速度,增加移动通信功能,以此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也就是说,需要持续不断的对移动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对移动通信无线技术进行智能化的改革,目前的移动产品升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在用户的生活工作中,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对其通信网络系统进行优化处理,在网络繁忙的情况,能够自行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网络实际情况,进行自动优化调节,在保证传输速度的基础上,提高信息传输的整体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资金投入,提高移动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初期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只能够在不断的研究摸索中积累经验,结合传统的通信技术,来完成目前的移动产品开发和网络系统优化设计。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方向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软件无线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和干扰消除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移动通信体验[2]。

2.35G移动通信技术

作为移动通信的第五代产品,5G移动通信技术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方向,这种技术需要拥有比4G移动通信技术更强大的网络利用效率和更快的信息传输速度,并且在保证信息传输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运营费用,使整个移动网络更加完善。

时代的发展使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需要对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行不断探究,提升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服务水平,实现移动通信无线技术的不断更新。

作者:薛聪博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4G技术;移动通信;特点;实践

中图分类号:TN929.5

4G技术是移动通信行业的最新产物,代表通信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展。与3G技术相比,4G技术体现更快速、更全面的通信优势,确保通信安全,提升保密水平。目前,4G技术属于移动通信的科学代表,综合体现通信特点,由于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增加对4G技术的需求量,充分发挥4G移动通信技术的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完善移动通信的行业结构。

1 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根据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规划表现突出的技术特点,明确技术优势,分析如下:

1.1 通信方式灵活

融合4G技术的通信工具,通信方式非常灵活,不仅局限于传统通信、视频等途径,更重要的是完善终端服务,促使终端设备可以随时连接无线网络,应用于通信环境,不限制时间、地域,共享网络信息。例如:通过4G移动通信技术,智能手机可以作为电脑应用,快速接入网络通信,体现网络信号的双向传输,利用手机即可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部分移动通信业务不仅仅局限于电脑,表现通信方式的多样性。

1.2 智能水平高

4G移动通信技术智能特点明显,最主要的是表现在功能方面,具有自主选择与处理的能力。基于4G移动通信技术的手机,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用户在手机上设定相关提醒,某些位置必须要注意的行为,当手机检测到地理位置的信息时,会主动提醒用户,提示用户注意自身行为。4G移动通信技术确保电脑与手机处于互相连通状态,利用手机清晰、流畅的观看电脑视频,促使手机体现融合性,兼容电脑特性,电脑中的软件、客户端有效融入手机中,简化终端平台。

1.3 信号能力强

用户对3G技术比较熟悉,应用力度大,3G技术确实为用户提供诸多便捷服务,但是3G技术的覆盖面积有限,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号接收,导致通信降低。利用4G技术完善3G技术,解决3G技术的不足之处,4G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多功能的信号传输,更是体现强化的融入力度,促使4G技术能够稳定承担海量信号内容。4G技术的信号强度存在大量表现,为移动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传输速度。

1.4 传输快速

4G技术最明显的特点是提高移动通信的质量、效率,体现高强的信号能力,提升设备终端连接互联网的速度,据有关地区调查与3G技术相比,4G技术访问网络的速度要高出20倍。4G技术接入能力强,迅速传输移动信号,规避传统通信技术的缺点,占据速率优势,逐渐取代其他类型的移动通信技术。以手机网络为标准,4G信号能力相当于普通网络的一万倍,促使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都可接收到移动信号,提高通信能力。

2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实践

2.1 4G移动通信技术的结构

4G技术广带能力强,分布于高强信号环境中,实现不同速度的自由选择,融合多项通信特点,体现一体化的服务方式。4G移动通信技术的结构包括三层,第一,接入层,建立在IP地址基础上的核心网络,提供接入路径,确保不同地址之间的迅速转化;第二,承载层,连接内外两层,为信号传输提供安全平台,映射对应的信号转化,避免4G技术运行失误,保障信号准确;第三,应用层,规划与4G技术相关的业务,属于运营商领域,应用层内融合多项内容,如:Wlan、3G网络、无线接入、广域广播等,构成以第三方为主的应用环境,承担通信业务。

2.2 4G移动通信的技术

4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有:(1)智能天线技术,保障4G通信质量,避免信号干扰,快速识别信号来源,该技术可在定向环境内产生波束,直接完善信号传输,防止通信干扰,抑制信号风险;(2)MIMO技术,分集空间领域,设置多项发射与接收,采用立式方式,分解传输信号,获取相关容量,提供可观的容量分配,丰富无线资源;(3)OFDM技术,并联传递载波,促使各个流通、传输的信号保持独立运行状态,避免信号波形之间产生干扰,防止信号衰弱,提高信号利用率;(4)软件无线技术,利用软件体现硬件功能,集中表现各类硬件功能,该技术体现4G通信的灵活性,更加适应现代用户的多方需求,稳定不同接口,表现QOS的可变性;(5)多用户检测技术,多地址干扰是移动通信的主要困扰,该技术主要检测产生干扰的地址,对其进行控制,明确功率精度,排除此类干扰,保障信号传输的优良性;(6)调制技术,提供高效编码技术,体现高级自动化,编码信道,提出优质方案,实现信号分集接收,还可主动请求重新发送。

2.3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重点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体现移动通信对4G技术的应用。如:(1)视频直播,利用应用程序将视频上传,供应商提供适合移动设备的流媒体,用户通过手机观看视频;(2)游戏应用,4G技术的通信速率,推进网络游戏的开发,在线便携是吸引用户的一大优势,通过4G技术加快游戏传输到设备的速率;(3)云计算,云计算是网络时代的新领域,在4G技术的作用下,体现更为实际的应用能力,保障云服务的安全、快速;(4)导航应用,4G网络的宽度明显,供应商不断探索导航领域,完善实时视频的应用,利用手机摄像头,即可获取视频信息;(5)远程医疗,4G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较为可观,提高远程医疗的应急特点。

3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IPv6是4G技术未来应用的核心,基于IPv6要求下,提出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思路。第一,根据设备移动提供准则的地理信息,丰富设备可识别的移动节点,设备改变自身所处位置时,可以实现准确的信息发送,即使移动设备在设定范围之外,也能进行数据信息的高效传递;第二,拓宽地址空间,规划4G移动通信,在一定时期内,以全球为背景,为移动设备提供指定地址,而且为单一地址;第三,自动选择支持地址,地址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关键,支撑有、无状态的准确配置,加强4G通信的安全性能,避免过度产生额外操作。

4 结束语

4G技术逐渐占据移动通信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比重,促使现代通信行业发生变革。深入分析4G技术的特点和实践应用,打开移动通信的市场,迅速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稳定市场地位。4G移动通信领域逐步被打开,奠定移动通信的运营基础,掌握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此推进移动通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晨安.4G时代:科技后浪推前浪[J].杭州科技,2011(01):109.

[2]李明锋.4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探讨[J].河南科技,2013(14):16-18.

[3]洪泳河.4G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及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6):23-25.

[4]张育文.浅谈4G通信技术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J].科技创业家,2013(14):89-91.

篇8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学者们提出的,到了九十年代顺利的研制完成。第一代通信技术的业务量比较小,主要是能够模拟传输,传输的速度比较慢,安全性和加密性都比较差。所以第一代通信技术又称为1G通信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由欧洲的电信标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从第一代通信技术的1G时代转为了2G时代。2G移动通信技术支持多媒体技术,它主要采用的是智能天线技术和双频段技术,提高了通话的质量,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容量不足的现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也越来越多,2G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使用资源导致枯竭。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3G通信技术,主要是体现在能够使用智能的信号处理技术,在基本功能模块多出了智能信号处理,支持语音通话和多媒体数据。3G通信技术与1G和2G通信技术相比较而言,不论是在数据传输速度,还是语音质量,都要比1G2G高出许多,3G移动通信技术还提供了宽带业务。但是3G移动通信还是不能够实现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第三代通信技术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的需求。所以移动科研人员还是需要研制出更加先进的通信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为止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是继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4G时代,超高速的无线网络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通信技术,而是在前三者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4G的传输速度是非常快的,比3G的传输速度要快上50倍还要多,4G技术的使用,节约了很多的成本、时间,同时它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数据传输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通信的质量也越来越高。自2013年12月4日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了4G时代。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GM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在移动通信技术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一个通信网络系统,GMS按照移动通信来分类,属于数字蜂窝式的移动通信。它主要是将移动通信的范围分成了若干个相差一定的距离的小区,在移动用户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传输的过程中,基站主要是通过终端设备始终起到跟踪的作用,主要起到的作用是使通信时信息不会中断。不仅仅是小区和小区之间,远距离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也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国家和国家之间都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进行联系。移动通信数字蜂窝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控制交换中心、基地台、移动终端。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通信以及各个移动电话之间的移动通信都是通过控制交换中心进入有线电话公共网来实现的。WLAN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中出现的,它主要是在校园、企业等建筑物内小范围地给用户提供信息通信服务。它的传输速度相对而言是比较快的。它的网络结构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中心控制网络和分布控制网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WLAN的传输速度也越来越快。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计算机也在不断的发展,从之前的桌面上的电脑到笔记本,逐渐到了平板电脑,掌上电脑。在当今社会,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收到了人们的重视,移动通信的业务也越来越广泛,给人们带了了很多便利的服务。为了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要,电子游戏、移动订票、移动股票交易、移动交通信息、电子邮件、银行业务、电子商务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这些产品的问世,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移动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