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34: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一体化项目可行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事业会计;一体化;必要性;可行性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些弊端也开始显露,一直以来,基建会计游离于会计核算之外,事业单位的基建经费收支和事业经费收支分别单独立账,实行独立核算,这违背了综合预算的根本要求,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实行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一体化核算,是事业单位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分析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实现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具体策略。
一、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共通点使两者合并成为可能
首先,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具有相同的基本性质,两者同属于财务会计范畴,会计目标都符合国家经济管理的要求,具有财务会计对外提供信息的基本特征;其次,两者的主体核算范围相同,都是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再次,两者核算的财务项目具有连续性,基建会计是基本建设资金转为生产单位的资产核算,两者核算内容同属于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
2.进行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整合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早在20世纪初就有很多行业实行了基建会计与企业会计并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就为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的一体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由于事业单位中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核算有众多的成功案例,而且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经过实践的检验和证明,事业单位进行两者的合并,即实现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一体化是有可行性的,符合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
3.收支分类政策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引导
自从财政部实施全面的收支分类改革以后,在支出分类科目中取消了基建支出,各单位要依据自身的职能来确定相应的类、款、项科目,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分设“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二级明细科目,并按照经济支出分类科目的款项,进行明细科目核算。新的经济支出分类科目的设置和《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为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提供了方向指导,也为两者的合并提供了可能。
4.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施的局限性需要改变现行核算方法
财政部颁布的《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家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对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财政部应当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动态地掌握事业单位关于国有资产的基本财务状况。而现行的基建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分离,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动态管理不能落到实处,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调整。
二、实现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具体策略
实现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合并会计报表项目,在遵循现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把事业会计制度作为主体,保持原有事业会计报表项目的基础上,添加和完善能够反映基本建设特色的报表项目,调整事业会计的报表项目,将基建资金平衡表与事业资产负债表进行融合,从而综合成为统一的、系统化的会计报表体系。
1.对于资产类科目的调整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中,对于资产类科目进行调整,把基建会计融入到事业会计项目中,在资产类科目下增设“在建工程”,用于记录基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款项支出。在“在建工程”一级科目下增设二级科目,用来进行款项的明细核算,如“在建工程安装”、“设备投资”、“待摊投资”等科目,当基建工程完工之后,再由二级科目进行结转,统一计入“在建工程”的会计科目中。
2.对于收入支出类科目的调整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中,收入支出类科目属于较为繁杂的科目,在收入类的会计科目下,可以增设“基建拨款”项目,这样就把基建工程产生的费用与事业会计进行了财务统一;在支出类的会计科目下,增设“基建支出”,用以核算基建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类支出,在会计核算期间内进行统一的结转,这样就使得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实现了一体化核算,便于对于基建工程项目进行控制。
3.对于净资产类科目的调整
在净资产类会计科目中设置“基建结余”会计科目,利用在借贷方不同方面的余额来表示在建工程款项的留存数额。在建工程完工的拨款总额在贷方显示,工程完工时所支出的单位自筹资金数额在借方显示。在会计核算期内进行结转,不同的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工程特点进行核算和结转。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事业单位基建会计和事业会计分离的种种弊端,进行两者的合并,实现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一体化是势在必行的,也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大体发展趋势。在国家出台的相关会计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事业单位基建资金的管控,掌握资金动向,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收库:谈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核算一体化[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5, (9): 46-47.
[2]朱鸿眉: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浅探[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 (2):113-115.
[3]朱鸿眉: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一体化问题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8, (1):16-19.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一、规模互联的医院内部一体化数据整合和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研究医院内部异构数据一体化整合和检验数据标准化等关键技术,实现大规模医疗信息互联中医院节点数据的高效、低成本接入,并在三甲医院实现示范应用;实现检验数据标准化以及在1-2个单病种医疗业务上综合利用的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医院内部异构数据一体化整合的智能管理功能的数据节点技术、智能数据节点与本市医联平台互联技术、基于开放标准的一体化数据模型的检验数据标准化机制,突破大规模医疗信息互联中以检验数据为代表的基础数据标准化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难点。
研究期限:*年6月30日
专题二、无线高清数字电视应用服务示范工程
研究目标:研究基于国家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覆盖网络优化技术,实现80%以上普通天线室内可靠接收,并为有线电视无法覆盖的家庭提供不少于15套低成本的标清电视覆盖服务能力,在一个区县实现家庭入户;研究多种信道、信源、软件并存状态下的个性化终端设计技术,为终端生产企业提供不少于5套终端产品设计方案。
研究内容:研发一套基于国标的普适无线网络优化方案;研发符合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和有线数字电视标准,并兼容AVS、H.264与MPEG2高清解码的一体机参考设计方案;开发符合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和有线数字电视标准,并兼容AVS与MPEG2标清的机顶盒参考设计方案;其他基于国标的多用途终端参考设计方案。探索为媒体行业提供包括高清、标清及各类信息和数据等各类基础业务和增值服务的模式。
研究期限:*年6月30日
专题三、统一信任网络技术体系及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面向电子商务交易,建设公信的第三方身份真实性及交易行为不可抵赖的百万级交易用户量的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各类异构异源信任数据,对外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数据电文保全等服务,以此作为建设诚信电子商务交易的支撑,并在国内3家以上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可信身份信息库异构数据源的整合、数据电文固定保全技术、多种身份认证技术整合、标准规范、建立应用实例支撑环境,探索运营服务的模式。
研究期限:*年6月30日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及匹配资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5、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6、本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8月26日,截止日期为*年9月10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9月4日至10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7、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关键词] 东亚 货币一体化 可行性
在欧元得以成功实施后,世界的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东亚,东亚货币合作问题一时间成为学术界竞相研究的热点。
一、研究回顾
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基础,国外学者多从货币合作的经济条件进行论证。Junichi Goto(1994,2001)研究了东亚地区一体化和货币合作的经济先决条件。Hazel Yuen(2000)采用动态方法,对东亚地区是否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进行研究。戴金平、熊性美(2001)通过对与欧盟的对比,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阶段确定与形态选择。杨胜刚、黄文青(2002)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层次进行了研究。张蕴岭(2001)对东亚合作的驱动力、进程、前景、长远目标和可能障碍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阐述。余永定等(2002)则根据最新资料对亚洲金融合作的背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二、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
最优货币区理论指出,一个经济区域是否能形成货币一体化可以依照经济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致性、要素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目标的相似性五个标准来判断。
1.要素自由流动
Mundell(1961)提出应该把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形成最优货币区的首要标准。他认为要素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区域更适于建立最优货币区。我们以劳动力要素流动限制为例对东亚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发现东亚地区各国和地区所遵循的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公约各有不同,并且各国和地区劳工标准存在明显差异。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自由之家”指数明显过低,这导致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之间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存在很大障碍。
2.经济高度开放性
Mckinnon(1963)则主张把高度开放性作为最优货币区的重要判据。东亚国家和地区中,经济开放度差异过大,必然加大建立统一货币区的难度。同时,东亚地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并不发达,很多还处于讨论和研究阶段,可见区内贸易与投资合作程度依然较低。
3.金融一体化程度
这一标准是1973年由詹姆斯・伊格拉姆(James Ingram)提出的。除香港和新加坡以外,东亚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非常低。同时,东亚各国对资本流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资本项目还远未开放,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国家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加强了。
4.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爱德华・托尔(Edward Tower)和托马斯・威莱特(Thomas Willett)在1970年提出应以政策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的确定标准。东亚各国中,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国内净储蓄率差异都较大,这反应了各国政府政策目标的较大差异,可见,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建立还存在政策协调的难题,这也加大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难度。
5.经济发展水平
有些学者认为,相对较为接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货币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而东亚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却很大。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是日本、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均在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大陆和印度尼西亚的人均收入还不足1000美元,可见差距之大。这显然对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建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东亚各国和地区在各项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就目前来说,短期内建立货币联盟还有较大困难。结合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我们认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形成大致应有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例如东亚货币基金EAMF(East Asia Monetary Fund);二是建立起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MR的东亚汇率联动机制EAERM(East Asia Rate Mechanism);三是最终过渡到东亚单一货币区EACA(East Asia Currency Area)。总之,虽然现阶段建立起完善的单一货币区的条件还不具备,但是可以循序渐进的构建区域货币体系,通过区域层次的货币合作,确保稳定的外部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最终实现货币合作的目标。
在东亚货币合作中,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大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应对积极参加东亚货币合作并发挥领头作用。中国具备了参加并领导东亚货币合作的能力。中国参与领导东亚货币合作将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资本项目的开放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参与领导东亚货币合作,使人民币成为东亚支付货币,是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一极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蕴岭:东亚合作及其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3.(11)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
2005年,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40余名学生被录用企业送往挪威、德国和新加坡等国继续接受机电一体化专业培训,现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2006年,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也早早被企业抢聘一空。针对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优势,我们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论是:得益于我校在办学之初对开设该专业而进行的可行性企业调查;得益于学校的开放型办学理念;得益于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也得益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下面笔者就我校的实习、实
验设备配置和利用现状作浅显的分析。
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我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备合理化配置,首先考虑的是减少设备投入的盲目性,考虑学校的教学环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接轨,考虑实习、实验的经费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实习、实验的教学功能要求促进了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化配置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我们着重考虑了学校实习、实验环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有效接轨,力求学校实习、实验的环境氛围接近现代企业的生产环境氛围。例如,对实习、实验场所的安排与配电方案的论证,我们充分听取企业专业人员的意见,结合现代物流设计方案和教学实习的需要,分别设立了传统机械区、装拆区、数控区、技术准备区、技术讲解区等。对实习车间的配电方案则从科学和安全角度出发,经过反复调查和论证,采用了配电线路的桥架化,使实习场所更接近于企业生产的环境。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内涵促进了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化配置在企业问卷调查中,发现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出乎我们的意料,这其中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施合理配置有着密切关系。无锡新区高新企业的优势在于自动化程度较高,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调试、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在培训和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舍弃传统机械设备的配置,而盲目地增加高新技术设备投入;对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一定的维修、维护的技术能力,而且还需加强自动化控制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校配置了钳工实习区和装拆实习区。同时,还配备了新区企业中自动线和自动机的常用控制系统,如西门子PLC控制系统、日本欧姆龙PLC控制系统,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技术的能力。
企业设备、设施的现状促进了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化配置我们从企业调查的反馈信息中了解到无锡地区数控系统一般有两大系统(即西门子系统和法那克系统)。所以,在购置数控设备时,考虑添置西门子系统,适当添置法那克系统。并且,依托这两大系统有效、完善的培训体系,加强对师资的培训,同时根据企业数控设备以加工中心为主的特点,适当扩大数控铣床的添置力度(数控铣床需要控制三轴,与加工中心技术要求相近),扩大数控学习涵盖的范围,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可行性
我校当初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时,因考虑资金的投入、教学目标和产学研结合的客观要求,加强了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可行性探索。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实现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现实特点,而且使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成为可能。我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每学期由教学处编制详细的《教学安排表》、《实习、实验工位分布表》和《实习、实验运转计划表》。《教学安排表》是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计划表,其中根据教学大纲详细编制了该专业学生三年中实习、实验周数和具体的时间,这样可根据计划表宏观调控各实习、实验场所的合理使用,使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优势充分体观。《实习、实验工位分布表》是以学期为单位,各实习、实验场所具体工位分布表,也就是在该表的统筹安排下,把实习、实验具体工位落实到该专业的每一位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实习(或实验)设备设施,同时还能使实习、实验设备按小时安排到具体的学生。《实习、实验运转计划表》是某一专业某一班级以学期为单位的实习、实验计划执行表,它应该符合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安排总表。针对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教学进度,安排各班教学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这不仅能够满足教学大纲要求,而且还可以满足考工、培训等强化训练对实习、实验设备设施的使用要求。几年来,通过对这些计划表执行情况的反馈,显示出我校实习、实验设备的合理配置与教学过程的运作已成为相互作用、相互完善的有机整体。
学校产学研工作的开展是实现实习、实验设备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于其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综合性技术素质,这其中的关键是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可靠的师资和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大纲外,还与学校的产学研能力密不可分。产学研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得益于可靠、完善的实习实验设备,同时产学研工作促进了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的有效使用和合理配置,二者在教学平台上具有互动的联系。
1.将实习、实验设备合理化配置的优势转变为科研优势。建校以来,在努力完成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专门的科研试制小组,从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入手,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在改造过程中,合理使用学校资源,充分挖掘实习、实验设备的可利用潜力。数控化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数控故障诊断实验室设备的合理调整,为进一步优化数控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我校先后完成的三台改造数控车床也已经有计划地编入数控实习车间。另一方面,科研立项则注重充实实习、实验室已有设备,着重提高实习、实验设备的利用能力和优化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例如,自动化实验室的机器人实验,由于经费问题,添置的机械手有限,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最少也需6台工业机械手,现存却只有两台,所以机器人科研小组和实习车间有关部门合作,进行了有关机械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将大部分配件制作分解到各实习车间和实验室,在教学计划许可的情况下,纳入学生正常的实习中。由数控车间负责机械部件的制造和安装,由机电控制实验室负责电气控制,由PLC实验室负责程序设计,由自动化实验室负责调试和修正,从前期准备到第一台机械手的试制成功,共动用了实习、实验设备30台套,参与学生48人次,调整实训教学计划两次,该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实习实验设备设施的配置和利用。
2.生产试制,发挥实习、实验设备合理化配置的优势。我校建校之初,在立校方案的论证中,就明确了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的可行性方案,所以对设备设施的配置,已先期考虑了教学生产结合方案的可能性。进入正常教学以后,我们积极开拓适合的生产型项目,与深圳百利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模具制造试验车间,在合理配置设备设施的前提下,满足教学和生产的要求,从原实习车间抽调加工中心、全功能数控车床、全功能数控铣床、电脉冲、线切割等。运作半年来,不仅提高了教师、学生实际技术水平,基本达到了教学计划的要求,而且通过设备的合理配置,发挥了现有设备设施的潜在优势,一年可为学校创利25万元左右。去年,该模具试制车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合作以来,不仅提高了实习设备有效的运作时间,解决了部分实习经费,而且让学生真实感受了生产中的品质意识和效益观念。合理化配置的实习设备带来教学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可行性分析
0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用能迅速增加。建筑能耗被认为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消耗之一[1],发达国家建筑能耗一般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中国的比例也在30%左右。太阳能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型能源[2],在太阳能应用方式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研究热点,发展和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BIPV的特点及发展进程,并从广西百色市的太阳能资源条件、建筑现状以及能源形势等入手,初步探讨了在广西百色地区实施BIPV的可行性。
1 光伏建筑一体化特点及发展历程
1.1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特点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组件替代建筑的某一部分,把建筑、发电和美学融为一体,相互间有机结合,在建筑物的护结构表面布设光伏阵列产生电力的一种绿色建筑形式[3]。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分为独立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带有蓄电池的可以独立运行的PV系统是独立光伏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馈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从长远的角度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更有优越性。因此,建筑物光伏市场正在从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并网发电系统[3]。
1.2 BIPV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4]
美国政府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有“百万屋顶计划”、“光伏建筑两集计划”等。国会也通过了“节约能源房屋建筑法规”等鼓励新能源利用的法律文件;在经济上也采取有效措施。因此,美国太阳能光伏建筑的发展极为迅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国内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建筑产业化体系。
德国是世界上应用太阳能、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强国。有“光伏黑洞”之称的德国,鼓励居民住宅与公共建筑覆盖光伏发电设备,其国内2005年一年安装的太阳能电池组就占了2006年世界安装总量的一半。1990年首先开始实施“一千屋顶计划”,在私人住宅屋顶上推广容量为1~5kW的互用联网光伏系统。
日本很重视光伏和建筑相结合的技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庞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计划,预计在10~15年内,在日本民用住宅的屋顶上安装户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将达200MW。为此,一方面日本政府拨出80亿日元巨资用于大规模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成本;另一方面政府资助一些大学、研究所和公司进行开发研究。如三洋电气等公司还推出了多种非晶硅电池与建筑材料相结合的产品。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建筑起步较晚,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对落后,但中国政府一直都在鼓励应用诸如太阳能等的可再生能源。中国政府于2009年宣布对BIPV系统进行补贴,额度为20元/Wp,相当于补贴了BIPV工程建设费用的50%。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我国已完成并正常使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10~15MW,2010年,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太阳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为6688kW,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项目。
我国政府拉动光伏产业和自主创新的政策日臻完善,各方利益逐步协调,将使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同时,还会推动我国太阳能科技快速跨入国际前列。
2 百色市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可行性初探
2.1 太阳能资源条件
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位于东经106°07′~106°56′,北纬23°33′~24°18′之间。根据中国太阳能资源带[5]分布图(见图1),将全国划分为四类地区,百色市属于三类地区,为太阳能可利用区。相关资料表明,百色市的太阳能年平均日照为1906.6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约4578.68MJ/m2,相当于156.43kg标煤热量。
百色市各月的太阳总辐射量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百色市的太阳能利用具备较好的资源条件,其太阳辐射量有明显的月变化,一年中以2月份最少,从3月份开始逐渐增多,6月开始明显增多,尤以8月份最多,9月以后逐月下降,5~10月为太阳辐射丰富的月份。
2.2 建筑条件
百色市市区面积约370200万m2,城区建设面积约3252万m2。全市398万人。纵观广西建筑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被动式发展阶段(1949-1983年)、改革与适应性发展阶段(1984-1992年)、快速扩张与自我调整阶段(1993-2000年)、稳定发展阶段(2001年以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广西建筑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成为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支柱产业。近年来,百色市建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能不断吸收新的产品和新的设计理念,有利于较好较快地推广和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进程。
2.3 城市品位和定位
光伏建筑一体化在百色的实施将充分提高百色整个整个城市的高科技含量,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同时,光伏建筑一体化所体现的清洁、绿色理念与享有“广西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的百色城市形象非常符合。光伏产品的应用强化了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增强人们的清洁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符合百色城市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在具备条件的风景区,如果能够较好地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可有效节省铺设电缆成本,降低因铺设电缆、电线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取得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及意义,合作途径及机制和一体化的进程及可行性等方面,就研究水平而言,要低于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一体化的推进程度有关。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我国逐步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等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冀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已然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而京津冀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一体化的程度都要明显落后于其他两个经济区。因此,无论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还是生态安全的角度,都存在着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一体化的客观需求。
1 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及意义
郭岩峰和王晓利(2011)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仍然存在着合作机制不完善、发展定位存在较大趋同性、三地产业存在较大相似性以及三地发展落差较大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一套有效的协商合作机制,合理定位三地在一体化格局中的位置,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合理分工以及建立区域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的对策。崔冬初和宋之杰(2012)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能够促进三地更好地发展,而且能为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持续的影响,并提出了要建立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逐步完善基础条件,促进区域错位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刘新建(2010)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引擎已经到了成型的关键时期,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的产物,认为应当慎重的看待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定性,还认为要努力实现区域多层次、多方面的均衡发展。唐茂华(2005)认为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要充分发挥北京和天津的双核心作用,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素自由流动,城市形成网络的发展格局。吕中行和谢俊英(2007)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其原因在于该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直接关系,而不管从国家战略的需要还是从社会稳定、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加强京津冀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必然。
2 合作途径及合作机制
张淑莲(2011)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的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走合作博弈的道路,因此要树立互利共赢的利益观,建立区域协调合作组织以及建立利益的平衡机制。梁晓林和谢俊英(2009)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以及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缓慢,因此需要重点解决明确京津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向,在共同利益明显的领域首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环境和机制以及建立区域合作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和相应制度三个方面的问题。刘晓春(2010)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缺少强有力的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和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内部产业发展差距过大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要在区域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发展、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错位发展以及区域城市的网络化发展等方面注意加强协调与交流。孙久文和邓慧慧等(2008)从实证的角度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现状和进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实现更高层次的一体化政策一体化是关键。
3 一体化的进程及可行性
张建峰(2008)认为京津冀区域中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影响到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所以应当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中的城市化水平。孙久文和丁鸿君(2012)选取京津冀区域内的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以及特征,认为一体化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其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市场整合的程度不断提升。巍然和李国梁(2006)论证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认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广泛和深厚的合作基础,但也存在着政府职能需要转变、规划不尽合理、产业需要优化升级、环境保护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的问题。崔和瑞(2006)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充分地论证了京津冀地区将成为我国新的增长极的可能性。
4 结语
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国内有了相当丰富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及意义,合作途径及机制和一体化的进程及可行性等方面,就研究水平而言,要低于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一体化的推进程度有关。
【参考文献】
[1]郭岩峰,王晓利.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思考[J].特区经济,2011,(11):66-67.
[2]崔冬初,宋之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5):75-78.
[3]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7-131.
[4]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5):48-52.
[5]吕中行,谢俊英.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与战略构想[J].经济与管理,2007,(8):77-80.
[6]张淑莲.基于合作博弈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0-34.
[7]梁晓林,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6):66-74.
[8]刘晓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102-104.
[9]孙久文,邓慧慧等.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合作途径探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2):55-60.
[10]张建峰.城市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8-30.
[11]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7):52-58.
[12]巍然,李国梁.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26-30.
[13]崔和瑞.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管理研究,2006,(5):76-78.
本文通过对目前单片机实训室的现状描述,提出了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总结了建设高职单片机实训室的特色要求。
【关键词】
单片机;实训室;可行性;必要性;特色
1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背景、功能
电子信息学院单片机实训室自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学期均承担各类单片机课程上机实验300课时以上,并为课程设计、课程实训、毕业设计等提供了实践条件。该实验室为电子信息学院所属专业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教学任务,并且提供学生登陆互联网服务。可通过实验室上机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从实践角度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属课程理论知识,初步锻炼实际操作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知识的水平。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因其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电产品、数码产品、电话、Caller ID、LCD、电子玩具等都用单片机来实现。在技术推广方面,目前仅在国内已有上万个介绍单片机技术的网站,相关的专业杂志应有尽有,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单片机术应用培训班。据全国各大城市历次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表明,单片机开发、应用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一直供不应求。因此,培养单片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由于单片机实训室自建成以来,一直在使用一批购置于2005年的实验仪,从2008年开始,由于设备老化而导致的计算机损坏日益增多,维修已无法继续维持单片机实训室的正常运转。另外随着KEIL、PROTEUS、伟福6000等软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强,单片机实验室现有的计算机性能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还有原有试验箱损坏也很严重。因此整体建设单片机实训室是目前课程建设需要解决的紧迫性问题。
2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2.1 单片机技术发展现状决定了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有电子器件的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子产品中都含有单片机。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片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片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机的总和,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2.2 单片机人才的需求决定了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因其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就连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电产品、数码产品、电话、Caller ID、LCD、电子玩具等都用单片机来实现。在技术推广方面,目前仅在国内已有上万个介绍单片机技术的网站,相关的专业杂志应有尽有,许多大中城市都设有单片机术应用培训班。据全国各大城市历次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表明,单片机开发、应用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一直供不应求。因此,培养单片机应用高技能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3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可行性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1958年建校以来,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家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军工电子等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机电、电子、化工、能源、建筑、计算机信息、经贸等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全国数控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全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陕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先进院校等,从本学院发展角度为单片机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社会可行性。
目前,陕西国防学院已在国家示范建设中投资20万扩建单片机实训室,从经济上也保证了嵌入式系统实训室建设的可行性。
另外,从企业资源方面,有单片机实训操作提供商上海上溢教学仪器有限公司、湖北众友有限公司和周立功公司西安办事处等提供的大量技术支持,为单片机实训室建设保障了技术上的可行性。
3 单片机实训室建设的特色
3.1 开发系统的优势
陕西国防学院单片机实训室主要采用SYJDP-01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精心设计。平台采用ATEML89C51芯片,包括软件项目(存储器块清零、二进制BCD码转换、二进制ASCII码转换、程序跳转表、内存移动块、数据排序)、硬件基础项目(PWM转换电压实验、8253定时器实验、ADC0809模数转换实验、DAC0832数模转换,EEPROM外部程序存储器实验、IC卡读写实验、USB接口通讯实验等五十个项目)。
SYJDP-01单片机开发应用技术实验系统包含了多个单片机软件项目和软件硬件结合项目与教学、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的功能模块,非常有利于各相关专业教学中的教学课程实践,并起到对学生学习过程“以点带面”,多领域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提高。该单片机教学实训系统特色如下:
(1)电源输入:工作电压220V± 5%(50Hz),输入时指示灯亮。
(2)电源输出:有保险丝和漏电保护开关二级保护功能。输出单相交流220V工作 电压有高精度电压表电流表指示。
(3)功率输出函数发生器。
(4)高精度外测电压表一只,量程直流100V。
3.2 一体化教学的场所
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将以往单片机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改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完全将单片机课程的教学放置于实验室中,教师边讲,学生边练,实习“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完成具体的单片机系统实物开发与制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建筑信息建模(BIM);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为制造业、电子业等行业带来了革新性的变化。在制造业,数字化模型作为其重要生产工具已有数年的历史,数控操作,三维软件等技术为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建筑业信息化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针对目前建筑业向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发展趋势,并伴随着国外同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信息化技术是我国建筑行业现阶段应运而生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设计与施工两个领域存在着明确的分工,大多数建设项目管理模式采用设计―招标―建造模式,其中信息的沟通不畅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瓶颈。故人们开始探索新型的技术与管理模式,如3D制图、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精益建造管理模式等等。而BIM的出现,真是顺应了建筑业主的发展需求。
BIM最初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建筑与计算机学院的查克易士曼博士提出。其被定义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tegrates all of the geometrics and capabilities,and piece behavior information into a single interrelated descripition of a building project over its lifecycle.It also includes process information dealing with construction schedules and fabrication processes”[1]。翻译为:“建筑信息建模是将一个建筑建设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以几何特性、功能要求与构件的性能信息综合到一个单一的模型中。同时,这个单一模型的信息还包括了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的^程控制信息。”
1 BIM概念综述
(1)BIM作为模型结果
在此引用美国国家BIM标准对BIM的定义―“BIM是建设项目的兼具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模型,且是从建设项目的最初概念设计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做出任何决策的可靠共享信息资源。”
BIM作为模型结果,与传统的3D建筑模型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兼具了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其中,物理特性(Physical Characteristic),可以理解为几何特性(GeometricCharacteristic);而功能特性(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是指此模型具备了所有一切与该建设项目有关的信息。
(2)BIM作为过程
在此引用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建筑与计算机学院的查克伊士曼博士等四人所著的《BIM:业主、项目管理者、设计人员、工程师及承包商的建筑信息建模指南(BIM:AGuide to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Owners,Managers,Designers,Engineers andContractors)》一书中关于BIM的定义:“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BIM)is a new approach todesign,construction,and facility mangement...BIM is not a thing or a type of software but a hunman activity that ultimately involves broad process changes in construcion.”[2] 将其翻译如下:“建筑信息建模是对于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管理的一种新型过程方法……BIM不是某一个物体或者某一种软件,它是一种管理具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项目施工过程的人为举措。”
2 BIM在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具体应用
BIM对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帮助,提高了论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业主需要确定出建设项目方案在满足类型、质量、功能等要求下是否具有技术与经济可行性。但是,如果想得到可靠性高的论证结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BIM可以为业主提供概要模型对建设项目方案进行分析、模拟,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建设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提高质量。
BIM在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