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34: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道路交通设施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安全设施;道路服务水平;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管理
城市道路服务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进步的标志,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AI、视觉识别感知等技术在民生的各个地方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社会越来越关注人们出行的质量,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交通参与效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的安全设施已经不是只能够提供简单的指路信息、规范行车秩序等作用的道路附属设施。新时代赋予了道路安全设施新的历史意义,作为道路最为基础的安全保障设施应该发挥更为强大的能量。通过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对于城市道路安全设施的管理也朝着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智能管理必要性
城市路网相比于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来说比较复杂,交通安全设施较多,对于这些设施的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不利于日常的维护,运维效率相对低下。但是,将现有的安全设施采用数字化的管理,把现有的标志、护栏、标线等设施进行数字编码,通过不同的维度进行规划分类,结合路网信息、定位信息等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标准,从而扫除之前安全设施管理的各种障碍,简化工作流程,可以从不同维度获取安全设施的信息。这就是我们要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智能化管理的原因。
2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现状
2.1安全设施运维低效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传统的管理具有一定缺陷,总结有以下几点:(1)对于安全设施的信息主要依靠人工统计,由于很多安全设施(类如防撞护栏损坏、靠近路口处标线磨损)需要频繁的更新或更换,在多次的手动统计更新工作后会导致运维数据精准度下降,从而会影响整体数据的准确性。(2)不具备对安全设施信息的数据分析能力,无法从早期计划和施工信息中初步判断数据的准确性。(3)缺少安全设施的地理坐标信息,不具备即时采集安全设施状态、位置的准确信息。(4)缺乏对故障信息和维护信息及时更新能力,当事故发生安全设施被损坏时,不能采取及时的措施对其修复,影响道路的服务水平。
2.2规划缺乏整体性
传统的城市道路安全设施规划设计大多数情况下是随着路基路面的新建和周期性的大中修项目而产生的,依据安全设施相关的国标、地方性的规定来进行规划设计的。所带来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道路安全设施设置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材料、尺寸、外观的形式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遵循相关的规定但是所展示出来的效果就显得不够统一、不够整体。在管理上就变得更加困难,安全设施信息纷繁杂乱难以梳理,相关的维护部门就需要储备更多种类的备件、备料,降低了运维的高效性。通过对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全设施的数字化科学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的管理,可以提升安全设施的管理效率,同样也可以大幅节省成本投入。
3融合新技术下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
3.1大数据分析技术赋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
当前,为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型、升级、赋能离不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数据潜能可以为城市道路交通创造更多价值。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建立在精确的原始数据基础上的,所以将城市道路上的安全设施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成为首要任务。以安全设施的各种参数进行数字化编码,通过对路线编号、桩号、行进方向、地理坐标、设施类型等参数的录入整合,将资产数字化形成以国标为基准、地方法规和出行习惯为基准的城市级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系统。系统将安全设施的用途、属性等进行分类,由于数据相对复杂,录入过程需要在保证数据时效性的前提下进行,把无序的数据变为有序的标准数据,建立安全稳定的数据库。这样我们就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于安全设施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提升工作效能[1]。如图1所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事故多发地的安全设施损坏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路口的优化配置;通过对标线的磨损数据分析判断供应商的施工质量情况等等大数据的分析应用。图1数据分析提供方案评价
3.2AI智能化提升运维效能
视频识别技术推动交通安全设施管理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路端交通安全设施的自动检测,利用北斗卫星定位、视频图像识别以及雷达探测等采集技术对地物要素进行自动采集,然后将路端的安全设施矢量化展示在3D地图上,日常的运维工作只需要按自定义时间进行数据采集即可,缩短了交通安全设施信息的录入时间,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便于对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的增值服务[2]。(2)采用视频图像检测技术对路面上的交通安全设施的健康度进行智能化的检测。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对路面标线(热熔和冷漆)的磨损情况进行图像检测分析,对路上的交通标志版面的完好度和反光性能进行检测分析,也可以对护栏的竖直线性进行智能检测。使用上述智能检测替代传统的人工调查方法,可以为运维管理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采集信息,包括安全设施受损位置、长度、面积以及相应的影响分析,既提高了检测效率又节省了成本[3。通过对交通安全设施的信息采集以及对其性能及完好度的检测分析,在智能的管理系统中,可以直观地获取以上信息,如图2所示,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3变“单一管理”向“多元管理”的转变
作为构建“城市交通大脑”的一部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于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信息数据采集、清洗、加工、挖掘,可以向城市交通其他的体系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推动交通环境的升级,由单一的交通安全设施管理向多元化的城市交通大脑推进[4]。通过对交通安全设施智能化的管理,可以推动交通安全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针对事故多发地的安全设施设置的分析,进而优化交通环境,规范相似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法,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通过应用科技信息化技术手段,结合当前城市交通安全需求,进一步探索拓展交通治理应用。
4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是保障交通参与者安全出行的基础保障,通过使用智能化的交通安全设施管理方法,能够极大程度地解决路端的交安设施对于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保护问题,同样也大幅地提升了城市交通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效率。利用当代的大数据、AI智能、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来参与管理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从而保证了城市的交通安全,提高了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简化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陆化普,王长君,陆洋.城市交通拥堵机理与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6.
[2]余碧莹.基于事故风险分析的公路警告标志系统优化设置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3]魏玉晓.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协调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今天,市政府决定召开新年度全市交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奋力抢抓新的发展机遇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20*年全市交通工作,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创业创新,深入实施《*市20*—2012年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纲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的奋力崛起提供坚实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下面,我代表市交通局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20*年交通主要工作回顾
20*年,是全市交通努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系统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构建现代化大交通新平台和省交通厅大力推进交通“三大建设”的战略决策,紧紧围绕大民生交通建设目标,扎实工作,奋发向上,全力推动*交通加快科学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29.86亿元,超年度计划的49.3%;完成公路客运量9254万人次、周转量35.3亿人次,公路货运量6792万吨、周转量31.2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9784万吨、周转量146亿吨公里。交通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稳中有进,实现了全面发展。
1.攻坚克难,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主动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形势,努力克服项目报批、土地落实、资金筹措和征地拆迁等众多难题,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区域干线公路、内河航道建设,不断提升公路、航道等级,加快构建高层次的对外交通平台。全年共实施3项高速公路工程,完成投资11亿元;22项区域干线公路工程,完成投资8.02亿元;3项内河航道工程,完成投资4.53亿元。杭长高速公路二期、318国道李家巷至浙皖界牌段改建、*申航道扩建等7项工程顺利开工,104国道长兴段东移一期、10省道长牛线三期煤山至广德段改建、环渚龙溪互通立交、钟新航道改造等12项工程顺利建成,*接轨沪杭、融入长三角、贯通沿海和内陆的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同时,着眼交通重大项目储备,主动加强对上汇报和横向联系,规范项目申报,严格报批程序,杭长高速公路北延、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杭宁高速公路拓宽、京杭运河*段扩建、*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为下一步顺利启动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稳步实施,港口资源整合起步良好。以推动*由内河水运大市向港航强市迈进、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促进水运经济发展为落脚点,以建设优势互补、功能完善、资源共享、品牌统一的全国内河大港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港口码头综合服务水平为重点,按照《*港总体规划》和《*港总体规划实施意见》,周密计划、精心准备,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严密组织、稳步推进,正式启动全市内河港口资源整合工作。细化分解了20*—2012年全市港口整治和建设任务,完成了6条主干航道沿线码头的调查摸底和分类工作;制订了《*港港口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明确了港口码头整治范围,关闭和改建了18座设施条件落后、服务能力偏低、不符合港口规划要求及发展趋势的码头;加快了港口建设步伐,新建、改建码头泊位36个,建成28个,完成投资1.25亿元,迈开了整合全市港口资源、打造全国内河一流大港的实质性一步。
3.扎实推进,农村交通条件持续改善。着眼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既定的目标任务,有计划推进农村交通各项事业发展,逐步打破城乡交通二元格局,为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采取上级补一点、自己挤一点、县区配一点的办法,努力筹措建设资金,新建、改建了68公里的县乡公路和373公里的通村联网公路,实施了176公里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改造了60座农村公路低承载力桥梁,完成投资4.86亿元,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继续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拟订了《*市区城乡公交管理办法》,完善了城乡公交服务标准,优化了城乡公交线路、站点和班次班时;广泛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全面启动*与三县开通城际公交前期工作,起草了运行方案,并着手做好有关准备工作,以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
4.突出重点,现代交通物流加快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和省交通厅建设大物流的战略要求,大力推动交通物流业发展,促进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按照全市“一园四中心”的物流业发展战略,着手编制全市现代物流发展布局规划,研究制订了交通大物流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引导物流基地加快建设,万顺达物流枢纽、浙江捷通物流等5个物流基地项目有序推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全市重点建设和培育的4个物流基地和12家龙头物流企业,其中,1家被省交通厅确定为省级重点物流企业;举办了物流专业知识培训班,基本完成了标准化软件试点和省道路物流信息平台数据输入工作,全市有10家企业开通使用了物流网站;启动了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共开通配送网点109个,展开了快运小件运输布网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这一体系建成后,将极大地方便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5.多措并举,依法治交水平得到提升。把交通法制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着力打造“法治交通”,不断提高交通依法行政水平,促进部门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积极推进“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完善普法工作机制,法制宣传力度持续加大;全面清理市级交通行政执法主体、职权、依据和标准,编定《*市交通行政执法手册》,进一步界定行政事权与职责,理顺了工作流程;实行上下联动、横向联合,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道路运输市场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继续完善交通行政执法机制,层层落实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内外结合、创新举措、强化监督的原则,严格规范交通执法行为,进一步强化路政、航政、港政、运政管理,积极推行道路运输行政处罚智能量化等新的技术手段,促进了执法水平的提升。全年全系统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4515起,处罚正确率达到100%。
6.积极引导,节能减排工作富有实效。从政策、管理和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推进交通节能降耗减排工作,不断降低交通发展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全市交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认真制定年度节能降耗减排工作计划,积极引导、鼓励工程建设单位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更新设计和施工理念,减少土地占用、资金投入,保护生态环境,湖嘉申航道*段建设生态环保工程的经验被交通部在全国推广;积极引导、鼓励运输企业壮大规模,整合资源,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提高车船营运效率;积极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调整优化运力结构,发展大吨位货车和标准化船型,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运力工具,使用醇醚类、燃料电池和电动教练车、模拟驾驶器等节能环保型工具。与20*年相比,全市共新增大吨位货车500辆、各类专业型货车和箱式货车325辆,完成出租车“双燃料”初装、改造487辆,重型、厢式、专用货车占营运货车比例上升了2.5个百分点,交通生产实现节约和替代石油制品1.2万吨。
7.抓住关键,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健全。围绕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让广大农村群众永久享受安全、便捷、通畅的出行条件,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出台了《*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各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工作职责、资金来源及保障标准等,从政策上解决了长久以来影响全市农村公路发展的突出难题;以市政府令印发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从工作制度、技术标准和检查考核等方面作出规定、提出要求,健全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健全农村公路档案资料,全面掌握农村公路动态状况,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计划性和及时性。
8.严格监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牢固树立“抓安全、保中心、促发展”的观念,全面加强交通安全生产工作,努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夯实“和谐交通”的安全基础。继续坚持定期分析交通安全生产形势,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广泛深入开展“交通安全质量年”活动及桥梁隐患排查治理、道路水路危险品运输和乡镇非运输船舶整治等专项行动。突出农村公路和主干航道,大力实施交通安保工程,不断完善安全标志标牌等设施,改造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进一步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适时组织“实战”模拟应急演练。着力强化学生接送监管工作,研究制订了《*市区中小学生接送工作管理实施办法》和《*市区中小学生接送工作考核细则》,完成了接送车辆gps及ic卡安装工作,建立了中小学生接送动态监管平台。认真按照上级部署,切实把奥运安保维稳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力保行业安全稳定。全年,辖区水上交通及本市道路运输企业安全事故均未突破控制指标。奥运期间,全系统安保维稳形势始终保持平稳,市交通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奥运安保维稳工作先进集体。
9.服务大局,重大应急工作完成出色。始终保持强烈的大局意识,自觉把重大应急工作作为检验交通部门执政能力的考验,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赋予的各项应急任务。面对春节前夕五十年不遇的大雪冰冻恶劣天气,全系统上下团结一心、艰苦拼搏,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竭尽一切力量,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把冰雪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取得了这场重大战役的全面胜利,展现了“团结拼搏、务实创新、无私奉献、服务大局”的*交通精神。冰雪灾害期间,全市2条高速公路、6条国省道重点保障线和主干航道一直处于基本通畅状态,公路旅客运输量平均每天达到9.2万人次,水路电煤运输完成31.47万吨,油品运输完成5500吨,且没有发生一起严重治安问题和其它。市交通局被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评为全国、全省抗灾保通先进集体。另外,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的部署、要求,还圆满完成了援川救灾帐篷和过渡安置板房运输、组织车队赴京服务奥运等临时性重大任务。
10.紧贴中心,思想作风建设取得进步。高度重视固本强基工作,大力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过硬队伍。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机关学习日,以及邀请专家进交通作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并结合学习,深入推进十七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不断筑牢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基础。通过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一线创新业”活动、“千名领导调研破难”专项行动和“创业创新好班子”创建活动,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破难,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带动全系统干部职工奋发图强、创业创新。通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制定《*市交通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实施方案》,健全集体领导、政务公开和工程招投标等制度,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屏障。通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公路等创建活动,着力培育交通从业人员崇高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理念,进一步促进了交通文化建设。
此外,20*年,全系统在科技强交、湖航改革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有这些,得益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谨表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全市交通主要工作,虽然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但也有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发展要素制约十分突出。由于历史欠帐多、负债重,我们自身的再融资能力下降,以及征地拆迁成本上升等多种原因,特别是当前和今后几年,适应扩大内需的要求,全市交通建设规模明显增大,资金筹措和土地落实的压力将会变得更大。
二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层次偏低。无论是从集约化程度看,还是从基础设施平台和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信息水平看,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真正的龙头物流企业远未形成,竞争力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获悉,交通违法是造成农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今年初以来,全市农村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30起,死亡15人。
“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各县区2个乡镇设置一个交警中队,每个交警中队不少于5人的标准建立公安交警队伍。今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将大大改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有关负责人说。
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
记者了解到, 2013年,我市农村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72起,死亡31人,占全市全年事故总数的25%。
这名负责人介绍,农村交通事故之所以呈严重、多发倾向,是因为农村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化、常态化。记者在农村采访时发现,农用车违法载人现象随处可见。
据悉,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车辆普遍存在安全性能偏低、行驶稳定性差等问题。农村汽车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遇到情况应急处置技能不高。
受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力量薄弱、经费紧张、科技手段落后的限制,有关部门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酒后驾驶、超员超载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较为普遍。
行政村设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室
如何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呢?
这名负责人介绍,根据近期河南省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意见》,我市将在全市各乡镇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每个行政村设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室,平均2个乡镇设置一个乡镇交警中队,切实加强我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各县区按照2个乡镇设置一个交警中队,每个交警中队不少于5人的标准建立公安交警队伍。
“市政府在今年4月提出,2014年至2016年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年。通过3年的努力,使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健全,交通有序,交通事故减少。”这名负责人说。
【关键词】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 实践教学 交通仿真 民汉一体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新疆大学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四期项目(项目号XJU2015JGY70和XJU2015JGZ07)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56-01
一、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国内很多高校给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作为本科课程时该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路口和路段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的理论知识、现场实验和仿真实验方法。
《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 重点教学内容是人、车、路和交通环境的协调管理和控制有关的理论内容、步骤、方法、手段等。课程教材在选题时考虑结合了各种交通场景及现代控制方法,内容包含大量的基本概念及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学生如果仅仅记住了概念的解释或只了解基础理论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难以使学生形成对交通系统运作的感性认识 。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能自主地进行科技文献检索、实地调研、方案设计、方案比选与评价等,能从学科的高度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
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需要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的需要,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从平面交叉通问题的分析开始,到方案的评价结束,具有以下基本内容:
1.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对单点交叉口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 找出工程问题。根据方案设计和仿真软件需要选择采集的数据内容,包括控制方式、交通量、延误等。
2.概略设计:依据分析结果,对交叉口进行优化设计。充分考虑从渠化方案、信号配时方案、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改良的可能性,这样体现了问题的系统性。初期制定若干个概略设计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确定详细设计方案。
3.初选及详细设计:从渠化、信号配时及交通组织这三个方面选定若干个优化设计方案在概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4.评价指标选择: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目标和交通仿真软件的评价模块可输出参数及其特点确定1到2个评价参数及参数的阈值。
5.方案比选和完善:根据仿真输出结果对所设计的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比较, 选择出满足评价要求的最适宜方案, 并形成最终方案。
三、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
通常,交通工程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进行:
1.到典型交叉口或路段进行现场交通观察,认识交通现象。
2.使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课题,投入到生产实际中去提炼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交通工程仿真实验,分析和解决有关交通问题。交通仿真软件利用系统仿真模型模拟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交通仿真软件的掌握已经成为了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基本的要求。
4.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教学组成员充分利用自身参加的工程实践,或邀请对口的工程实践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在课堂上精选工程案例进行讲解,结合工程案例中的成败得失开展课程讨论。
以上四种实践性教学的途径不仅拓展了原有的教学内容,而且使课堂的理论教学与课外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弥补了单纯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及工程案例分析,学生虽然参与了整个设计过程,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大胆实施各种改善措施,也看不到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考虑到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办学历史短、民汉混合编班、教师承担的课题任务不足、前两种实施方法达不到全覆盖。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开设创新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的方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参照实际工程项目设计适合于学生演练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学会运用课程中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TransCAD等在方案设计和评价中的优势,以具有代表性的交叉通组织及城市快速路立交桥控制方案为案例从有效教学理念出发设计了实践教学过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验课分组中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民汉和组、民族学生单独分组、大、小组长轮流当等管理措施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方案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亲自动手完成仿真过程调动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更多的参与实践过程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通过实验学习的过程也克服和弥补了语言理解能力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毛保华, 杨肇夏, 陈海波. 道路交通仿真技术与系统研究[J]. 北方交通大 学学报.2002.26 ( 5): 37 - 46
[2]曹静,杨孝宽,赵晓华. 交通仿真技术在交通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 2009(S3): 20-21
[3]陈健,卢国胜.交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探析[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J]. 2010(3):63-64
[4]黄芳,胡永举.“交通港站与枢纽”模块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133-134
[5]刘永泉. 试论新疆高校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冲突与调适[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9):28-29
关键词: 交通设施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安全管理;专项交通系统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增长,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交通拥挤现象,甚至交通阻塞。如何解决或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出路只有三条: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采用先进的交通技术,三是实施现代化管理。人们如今已经认识到仅靠修建道路和交通设施来解决交通拥堵是有很大局限的,管理与建设同等重要,并且,交通网络初具规模后,现代化的交通管理对解决交通问题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1 道路交通管理概述
道路交通管理指的是以交通活动为管理对象,以发挥道路交通系统最大效益为目的综合性管理。交通管理是为了实现交通的高效、便捷、舒适,而采取的疏导、控制、调节道路交通系统的各种交通方式方法的总称,综合协调人、车、路所构成的道路交通系统中各交通元素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
1.1 道路交通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道路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属性和特征决定了道路交通管理的复杂性。道路交通管理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2]。
(1)道路功能及等级
(2)交通结构和强度
(3)区域路网形态
(4)行人和非机交通强度
(5)道路所处区位
(6)交通战略与政策
(7)专项交通系统方案
(8)交通事件
1.2 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分类
按管理对象的不同,道路交通管理内容可以分为5部分:
(1)交通设施管理
交通设施管理是作为交通管理理念的直接的表现手段和形式。交通设施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上对交通流进行管理和调节,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
(2)交通系统管理
交通系统管理是对交通流的管理,通过管制和合理引导,使交通流在道路网络上分布合理,均匀交通负荷,缓解路网交通压力。
(3)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是对交通源的管理,通过道路沿线土地利用控制、经济手段、交通方式引导策略来控制交通结构,影响交通参与者对交通方式、交通时间、交通地点等的选择行为,使交通需求在时间、空间上均衡化,以在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使交通结构日趋合理。如降低公共交通费用以其优先的政策,对小汽车使用者实行拥挤收费的政策。
(4)交通安全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通过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采用综合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予以管理控制,使道路交通系统产生危险的可能性和危险产生的损失降低,从而使道路交通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交通安全管理包括事故管理、隐患管理等。
(5)专项交通系统管理
主要包括步行系统、非机动车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和货运系统等以道路交通为载体的专项交通系统管理,从独立系统内部优化资源配置、交通秩序。
2道路交通管理措施
2.1 交通设施管理
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物理隔离装置、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交通违法监控抓拍设备等。
交通安全设施包括:防撞护栏及防撞柱、防眩装置、视线诱导设施、颠簸路面(减速带)、公路反光镜等。
交通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加油站、紧急电话等。这些服务设施要科学设计,制订布局规划方案和管理方案,确保安全和便利。
2.2 交通系统管理
交通系统管理主要是针对城市交通系统的瓶颈,对交通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引导,制定各种政策措施疏导交通流,以保证交通运行的正常。
提出“区域交通组织系统优化”的概念,改善重点地区的交通组织状况。通过采取交通组织调整、完善交通设施,把局部问题、点、段的问题放在路网中、区域中研究。建设综合性枢纽,有效地将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汽车停车和商业布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乘客的换乘时间,方便了乘客活动,也促进了物业的开发;综合性枢纽建设还有助于交通的合理组织,提高交通安全性。
2.3 交通需求管理
在交通供应能力一定的前提下,交通拥挤程度就由交通需求来决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交通需求迅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不堪的状况,面对治理交通拥堵,要制定相应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坚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从我国现在的国情来讲,就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高乘载率汽车的使用,限制低乘载率车的使用。对高乘载率汽车开辟优先专用车道,对于我国目前的公共交通的发展尤为重要,在我国应该加大力度开辟公交专用线或公交专用道。在大城市的新城进入城区的边缘地区建立方便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建立足够的停车场。这样,新城居民可选择把车辆停靠在枢纽停车处换乘公共交通,同时享受低价或免费停车服务。实行车辆在进入特定区域收费制度,小车在局部地区禁行措施等。
2.4 交通安全管理
交通安全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组织依靠人民群众,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有关规定对人、车、路、环境和信息等基本要素进行服务、协调、规划、组织、评估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核心追求。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特征是人、车、路、环境及信息等要素的全面协调。有序、安全、畅通与和谐是交通安全管理追求的目标。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社会化管理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根本途径。政府主体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是交通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
2.5 专项交通系统管理
主要包括步行系统、非机动车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和货运系统等以道路交通为载体的专项交通系统管理,从独立系统内部优化资源配置、交通秩序。
如货运交通组织主要考虑铁路枢纽集散货运、重工及物流园区货运、城市货运和过境货运等方面,采取的管理措施如下:合理组织过境交通,通过道路标志系统诱导和路权的限制,过境货运车量不得径向穿越城市;设置城市货运交通限制区以减少货车对城市客运交通的干扰;结合铁路枢纽的规划布局,规划专用的货车通道;积极发展货运出租车等。
3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道路交通管理的影响因素,按管理对象的不同,介绍了道路交通管理的5个部分:交通设施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安全管理以及专项交通系统管理。在相对完备的管理功能体系的指导下,采用合理、高效、有力的管理方式作支撑,在实践中灵活合理地实施,使得道路交通管理形成良性动态控制反馈,有利于优化我国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
4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银红.世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分析与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1
[2] 李定,范文博,蔡美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功能分类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6:52-55
[3] 张新海.论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义[J].政法学刊.2009,26(4):101-1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management, ITS equipment has given much contribution on the daily management, with a breakdown for the equipment, it will take much confusion and traffic jam for the city traffic, as a result, it's very important to detect the failure status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detect model is a important topic for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This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gn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hope could give some reference to the management practice.
关键词: 交通设施管理;状态监测;智能交通
Key words: traffic equipment management;status monitoring;ITS
中图分类号:U4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46-03
1 概述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北京市由1999年的286处交通信号灯发展到今天的3200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规模呈“爆炸”型发展。交通信号设施的正常运行与道路交通的畅通密切相关,对突发性信号设施故障处置不及时会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并诱发事故带来安全隐患。目前故障发现主要是依靠维护人员巡视、交通民警上报、热心市民上报等“口口相传”式的被动落后手段。由于故障信息模糊、上报迟滞等问题,故障处置严重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要求。依靠科技手段,及时发现故障,并对故障源进行判定,迅速、准确调动专业维护人员到现场排除故障是当前信号设施维护最为有效的措施。
2 我国交通信号设施维护管理现状
2.1 交通信号设施故障接报方式现状
2.1.1 故障发现以人工上报为主。目前交通信号设施故障监测受限于交通信号控制器建设年代不同,技术水平、类型不同,交通设施故障接报只能依靠民警上报、人工巡检、热心市民上报等传统手段。
2.1.2 故障诊断以管理人员经验判断为主。要保障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除设备自身外,还依赖于其工作支撑环境或配套设施是否正常。近些年安装的某些新型系统信号机自身具备了故障检测功能,但仅限于设备本身,对于供电等支撑环境故障,灯具、控制缆等配套设施故障等无法检测,需管理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后调用不同的专业维护队伍进行现场故障抢修。
2.1.3 交通信号设施的维护针对性不强。为了保证交通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目前设施维护管理,主要依靠年维护、节假日前维护等定期维护和日常维修等。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为设施的正常运转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的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缺乏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缺乏基于设施状态维护的针对性。
2.2 现有交通信号设施故障抢修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 由于近期交通设施的投资、建设规模呈“爆炸”型发展,以目前的维护队伍、资源和能力,仅凭“吃苦耐劳”已不足以应对日益提升的工作标准。传统交通信号设施维护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2.2.1 常规故障接报手段落后,造成故障处置严重滞后。常规接报手段主要包括:值班车组巡视;现场民警上报;热心市民上报等。这类手段接报环节多、时间延迟大,缺乏基于设施运行状态的故障报警的及时性,直接造成故障处置滞后。
2.2.2 故障上报内容模糊,“无效报警”造成维修资源浪费。据统计,2007年度设施处接报9035次信号灯设施故障报警,其中误报(接报故障到现场后发现设备运转正常、报告地点与实际故障发生地点偏差)1361次,需供电管理部门解决的供电线路停电359次。以上故障报修导致的维护单位无效抢修超过维修全部工作量的20%。
故障原因不明,经常会造成维护单位“疲于奔命”,致使有限的维修能力浪费,也延迟了故障恢复时间。
2.2.3 无法对故障进行判别、分类,维护效率低。由于设施种类繁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信号灯设施的维护抢修,由一家专业维护单位已不能完成所有类别的故障维修。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委托多家专业维护单位(工程类、设备类)分别承担各自专业的维护保障工作。目前的接报手段只能获取模糊的故障信息,通过管理人员根据经验进行初步判定故障源,并指派相应的维护队伍到现场进行抢修。如果故障源判定错误,将造成故障无法排除,需重新指派专业维护队伍进行抢修的现象,大大降低维护效率。
3 交通信号设施监测系统框架设计
3.1 系统建设目标 交通信号设施故障监测系统将为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有效的设施管理平台,对纳入系统的各种设备的工作运行状况、信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道路交通信号设施出现的故障实时报警,使维修中心能够快速判定设备故障原因和故障类型,及时通知路面交警对故障设备路段或路口进行临时管理,同时通知相对应的专业维修人员及时进行抢修恢复设备的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交通的影响。
系统建设目标如图1。
3.2 系统数据流分析 本系统的建设重点是现场设备状态的自动获取、上传、故障判断。与此同时,传统的故障接报手段将继续保留:将系统暂未覆盖地区的设施维护一并纳入系统;也可在系统覆盖区域内,与自动获取的故障信息相互印证。系统信息数据流设计如图2。
3.3 系统总体功能框架设计 交通信号设施故障监测系统的功能架构设计如图3。
4 交通信号设施故障监测关键技术应用及研究
4.1 多类型交通信号设施接入方式的实现 由于北京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的历史沿革,在用交通信号设施具有种类多、建设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特点。为此,对现有交通信号设施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工程现状和系统建设目标,对功能相近的设备进行了归类总结。接口包括监测系统下端设备(工况监测仪)与信号机、电子警察、显示屏等交通设施系统的接口以及与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接口两部分。本系统结合设备归类设计了多种接口方式,尽可能简化工程类别,规范工作环境,以标准、实时、可靠的规范化数据接口获取基础状态数据。工况监测仪通过内部协议转换,通过数据接口和通讯系统,将各个监测仪的数据送往综合管理平台。
4.2 故障监测系统与原信号设施的兼容性设计 由于交通设施目前自带的故障监测功能的局限性,为实现全方位的故障监测功能,需要对交通设施本身、交通设施供电、通讯情况等综合环境进行检测,具体技术实现如下:
①下端设备运行环境状态的实时获取:运用多路电压、电流、温湿度、开关量等多种传感形式,对设备运行环境和支持环境的状态进行实时采集。
②被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获取:第一类:针对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在不影响原设备运行(使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采集设备关键点的状态,进而获取被监控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第二类:通过数据接口,获取设备本身产生的故障信息,并通过协议、信息的转换,使之符合本系统的规范要求。
③工作环境、设备状态信息的综合处理:依靠多接口MCU处理单元,将上述多种来源的信息进行汇总,判断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在向维护中心发出报警信息的同时,根据故障类型,控制相关设备进入保护状态(例如发现信号绿冲突时控制交通信号灯进入黄闪或灭灯状态)。
4.3 交通信号设施故障判断机理设计。如前所述,纳入本系统管理的下端设备种类、型号繁多,其工作过程(如灯态转换时序)反映到监测点的电量参数和时间参数不尽相同。通过获取大量的基础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设计出了“多参数故障判断模型”,实现了对主要故障类型的可靠判别。
5 交通信号设施故障监测系统应用情况总结
北京市交通信号设施故障监测系统,已成为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首都交通管理部门提高故障的监测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快速抢修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持,进而达到减少交通设施故障、并消除突发通信号设施故障处置不及时造成的交通秩序混乱并诱发事故带来安全隐患。
此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设施管理维护的工作效率,对于改善北京的交通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5.1 交通设施管理模式实现了较大突破。交通设施状态监测系统的实施,是改变交通设施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为探索适合城市海量交通设施管理的业务处理模式和管理方式起到积极作用。
5.2 缩短了设施故障响应时间,提高了故障排除效率。交通设施状态监测系统平台实施后,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故障情况,增强了应急处置能力,能快速排除各种影响交通安全的故障隐患,并有效地提高了交通设施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障了区域交通的良好运转,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为形成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交通设施管理监督功能的加强,也可以促使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3 大大提高了故障监测率。对于交通设施故障的报警而言,原有技术只能实现由于信号机自身原因造成的故障报警,故障发现率仅有30%左右,而采用本项新技术后,故障监测不仅能监测信号机自身,还能监测运行的支撑环境和配套设施,也能准确判别故障源,故障监测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大大提高了故障监测的发现率和准确率。
5.4 降低交通设施故障发生率,有效减少交通影响。通过设施管理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和预防性维修等功能,对交通信号设施进行针对性预防维护,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故障的发生概率,能有效的减少设施故障对路面交通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陆化普.智能运输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夏胜利,刘芳.国内外铁路机车车辆运用及检修情况对比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4):39-40.
[3]姜桂艳.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薄海青.展望未来机车的维修模式[J].铁道标准设计,2010,(7):117-121.
一、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框架
城市交通规划是对是否建立及建立规模、建立时间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并作出决策。为了防止城市交通建设的盲目情况的发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要对建成后的交通建设项目的效果进行仿真性的预测与分析,从而保证决策者在项目实施前对其效果得以提前了解。城市交通管理的目的是使交通秩序更加规范,交通负荷量得以均衡,运输效率得以提高。其主要决策支持于建成后的涉及交通设施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理论体系应时一套有关预测分析交通管理策略及其建设项目的理论体系。从而保证决策者在实施交通管理方案前就能够了解其建成后的效果。
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
本文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按照城市公安交通管理的特征,从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城市交通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以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设计这三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城市交通管理模式TDM与TSM是城市交通管理模式的两种类型。其中TDM作为一种政策性的管理,主要是管理交通源,对城市交通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对不必要的交通需求量能够进行削减,从而使道路交通流量得以降低,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而作为技术性的管理,TSM主要是管理交通流。其利用管制与引导交通流等手段,来重新分布道路网络上的交通流,使其交通负荷更加均衡,并将道路网络系统的运输率提高起来,从而使交通压力得以缓解。
(二)城市交通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虽然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较为复杂,但是其都有TDM与TSM这两种交通管理策略组成。其中,TDM策略由优先发展策略、经济杠杆策略及禁止出行策略组成。而TSM策略由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通管理及节点交通管理等策略组成。
(三)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设计在对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进行制定与设计时,有关人员应从城市TDM规划方案设计、城市TSM规划方案设计、及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体系设计这三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并保证其协调、集成、实施并滚动发展。其一是城市TDM规划方案设计。其对整个城市交通总量的影响是凭借制定及实施交通政策来完成的。而在设计城市TDM方案时,设计者要清楚认识到组成交通管理方案的成分有多种,其中包括多种的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所以,要将交通系统管理的一些措施融入其中。其二是城市TSM规划方案设计。作为一种技术性管理方案,城市TSM是以建设交通管理硬件设施以及实施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交通设施容量进行提升的,并保证交通负荷的均衡。在对城市TSM规划方案进行制定时,应考虑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城市交通管理方案中的基础地位,并依照规划方案的要求与建设管理设施的状况,对建设规划方案加以合理的制定。其三是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体系设计。作为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道路交通保障秩序能够为实施具体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提供可靠的保障。此体系既包括道路交通管理教育与执法,也包括交通法规建设规划,其对交通管理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技术评价
在对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技术进行评价时,笔者从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目的、以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效果分析这两大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的目的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对交通管理措施的分析及预测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庞大而复杂的城市交通系统中,有其中一个管理措施施行或改变,都会使整个交通系统的流量得以改变。但这种改变不是用直观经验来进行判断的,而是利用定量化的对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评价来实现的。因此,进行城市交通管理方案评价,对最终管理方案的确定及滚动调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效果分析其实,交通管理规划决定着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而所谓“畅通工程”,就是指全面的交通管理规划。在评价整个城市交通管理效果时,要从城市整体进行把握。且评价指标体系要以城市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来对规划方案进行考核,从而使规划目标达到预期的程度。而在对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局部方案进行评价时,要从两个大点来进行。其一是评价整体城市的交通质量是否得以改善;二是要对研究范围内的交通质量是否得到改善进行重点考虑。
四、结束语
关键词:城市交通;GIS;交互操作
道路交通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一名交通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所以保证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是交通参与者对交通运输部门提出的根本要求。如何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切实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使事故对道路通行量的影响最小化,并最有效地合理分配交通流,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本文主要阐述了GIS在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中应用。
一、GIS系统的主要内容分析
1、地理数据源和数据管理。要想搭建功能完善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提高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关键是建立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基础地理数据库。本数据库主要可以采用12000或者是110000比例尺地图数据,对于大城市在交通密集区可以采用大比例尺地图,在郊区可以采用较小比例尺地图;对于中小城市可以统一采用大比例尺地图。为了减少费用可以采用高分辨率的卫片、航片对比例尺地图进行校正,得到比较精确、清晰的地图。
(2)交通专题数据库以及属性数据库。这些数据是在基础地理数据上加工提取得到的,要全面的反应道路的各种交通要素和基本信息,这是整个数据库的核心,也是交通地理数据库建设的重点。主要图层包括:党政机关、立交桥、标志性建筑、道路中心线第一层、道路中心线第二层、道路中心线注记、加油站、门牌号、停车场、收费站、地铁、客货交通枢纽、信号灯、交通诱导大屏等等。每个图层要有完善的属性信息。地图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通过唯一的关键字段联系,可以实现空间与属性的更新、查询、修改等操作。
2、图层显示和信息查询。该系统能够对不同图层进行叠加显示,不同的图层按照点、线、面等矢量数据的格式进行组织,这样就能够实现图形的缩小、放大、漫游、测量、编辑、标注和查询功能。
3、道路信息管理。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对道路信息的实时查询和动态管理是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系统能够查询各种道路交通信息,例如道路交通对应的路口、主要建筑物、立交桥、停车场和容量、显示任意路段、、特定点的交通拥挤状况、交通事故对道路空间占有的信息等。同时道路也能够修改道路信息可以进行道路信息的标注和交通设施管理,方便维护道路的变化情况,以此保持道路信息的及时更新。
4、交通信息。通过已经建成的计算机网络把交通信息进行对内和对外,是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准确的了解当前某地区的地理交通状况,为管理者的决策和指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网络环境。而且指挥中心还可以把此时的交通数据通过交通诱导大屏、交通信息台和网络等手段向社会,为人们出行提供方便。
5、空间数据分析。系统提供基本的GIS分析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交通流量分析、最优路径分析、图层叠加分析、交通流量决策、交通事故分析与决策、警力调度、预警系统等。
6、统计输出。系统要提供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还能够把交通数据制作成饼状图、柱状图、散点图、线图,还能进行专题地图分析,按照某一个要素生成分级符号图、点密度图、范围图、独立值图等,直观形象地反映交通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二、GIS系统改进应采取的对策
为了提高系统的完整性就要解决提高数据共享程度、数据同步、抽象、概括和一些商业功能,编制通用的功能系统,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开发、系统还必须考虑原有应用系统数据的延伸扩展问题。从系统的体系结构,可分为地图数据层、基础地图资料管理层、业务应用层。
1、信息应用到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信息的传输、采集和分析,使管理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及时决策并保证决策的准确性,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以此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2、交互操作。GIS系统包括各种各样的道路条件,包括道路的长、宽、板块数和限制(如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单向交通)、交通设施 (包括各种各样的交管符号、天桥和立交桥、标志等)的数据。通过交互的运行,该系统记录道路状况的同时,它也可以在地图上自动创建可视化记录,而且还可以对这些标记物进行直接编辑修改。
3、将GIS与MIS系统的集成。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MIS系统的集成就是图像处理,实现图形和数据可视化功能, 使用者的平面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先进的图形用户界面,具有高性能的图像、图形处理能力;采用开放性数据库连接技术,它可以实现各种数据库系统的无过错责任的连接。图形对象和数据的双向关联可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图像化。系统还具有跨平台及网络应用的灵活性,可以帮助用户开发特殊需求的功能。
4、记录事故信息。当一个事故报警时,系统自动记录事故的日期、地点。同时在事故现场出现闪光信号,并且立刻通知交警处理交通事故。当有交通发生堵塞时,系统自动记录交通地点、时间,以方便交通资料的统计。该系统允许以点、线的模型记录所有的城市公交线路,为的是用户能够进行信息查询并且绘制公共汽车线路图。GIS系统允许以各种符号的形式放在地图上记录各种相关公共事业单位(如火车站、汽车站、码头、商场、基础设施等)。
5、系统控制监控设备。系统提供各种监测设备包括车辆的传感器、摄像机、车辆的重量收集等接口。通过城市交通信息监控系统的接口,使用者可以控制相机的运动,同时对每一个相机图像进行回显,以方便用户及时了解当前各分散点的交通信息。系统提供客户的车辆,司机数据库通信接口,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接口搜索与之相应的信息。
6、系统平面分析。地理资讯系统具有功能很强的平面空间分析功能,例如在处理交通事故的时候对最优路径的选择以及对结果及时进行分析。该系统还具有各种预案的制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