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增长的代价8篇

时间:2023-10-12 10:26: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增长的代价,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增长的代价

篇1

关键词: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增长质量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82 年至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年均增长1.03%,201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3.7%。城市群是城市化道路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是发展现代城市经济和城市区域化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推动着城市区域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我国计划形成包括沿海三大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等在内的十大城市群,它们是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将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和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

城市群能否承担带动区域发展和国民经济提升的重要职能,取决于城市群的承载力――尤其是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否支撑其经济增长质量的持续提升。自“十七大”起就提出了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放在增长速度之前,表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已经不难,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矛盾与问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才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十二五”规划指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凸显,已威胁到区域甚至国家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对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质量提升的分析研究,不仅能使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还能够让我们观察和把握到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状态。

2.文献综述

2.1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20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年代初,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罗马俱乐部”在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构建了“世界模型” 对全球的资源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进行评价,提出了经济的“零增长”发展模式。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Slesser提出了新的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ECCO模型。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enneth等发表了《经济增长、承载力和环境》一文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广泛关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积极探讨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王学军(1992)提出了“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这一概念,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层面定量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分省区的地理环境承载力潜力[1]。毛汉英(2001)等采用状态空间法作为量度区域承载力的基本方法,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人类活动定义为三维空间状态,定量地描述和测度区域承载力与承载状态[2]。方创琳等(2003)采用多模型互补对接支持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绿洲系统“三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进行了多情景预测分析[3]。中国科学技术大会(2008)主编的《中国城市承载力机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通过预警指标对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交通和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

2.2 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

王积业(2000)认为经济增长是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统一。数量扩张的主要源泉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数量上的不断积累,质量提高的重要源泉是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4]。李岳平(2001)拟建立一套在定性规定上的、科学适用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技术进步的贡献、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居民生活和经济增长的代价等六个方面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质量[5]。刘亚建(2002)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为单位经济增长率所含有的剩余产品量,并认为单位经济增长率中投入的资金物资越少,经济增长质量越高[6]。

钞小静、康慧(2009)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入手,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7]。钞小静、任保平(2012)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8]。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资源环境代价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3.以三个城市群为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协同分析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包含了资源和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9]。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多变量、多层次的动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入分析、比较和选择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的,要充分考虑承载体与受载体之间的互动反馈方式、强度、潜力与相互替代等特点。本文在综合借鉴毛汉英(2001)、李岩(2010)、毕明(2011)等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承载力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两大分项指标体系,这两大分项指标体系又具体包括19个基础操作指标,如表1所示。

从国内外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文献来看,经济学家们已经认识到了经济增长中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并提出要在数量基础上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依据国内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定义,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得以提高的结果[10]。在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广义定性之后,笔者综合借鉴李岳平(2000)和钞小静(2009)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量化,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增长代价和居民生活水平四个主要方面,在这四个分项指标体系下又设定14个基础指标,如表3所示。

在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为例,对这三个地区2012年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分析和比较不同城市群的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别与联系。之所以选取这三个城市群是因为它们分别是我国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在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由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面积较大,所以在资源储量和地域面积的绝对量上占有优势,比如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主要能源储量(关中地区数据缺失)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等方面。京津冀地区主要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储量最大,达30609.42亿吨;人均GDP最大,但万元GDP水耗也最多;森林覆盖率、人均道路面积最少;经济发展的二元性较为突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较大);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高代价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但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分配状况较好。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状况都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2012年GDP产值达108905.27亿元,第二、三 产业产值比重达96.07%,并且在科学技术投入和成果方面最为突出,但付出的经济增长代价也最多;虽然长三角土地面积最大,但人口密度是京津冀和关中城市群的1.5和1.7倍;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都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关中城市群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道路面积指数遥遥领先,并且污染物排放量最少,但大部分资源还是相对稀缺,资源承载力相对较弱;第三产业极不发达,失业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收入比与京津冀和长三角相比最高,在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

4.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相对较高,例如长

三角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无论是在资源环境方面还是经济发展方面都处于劣势,并且二元结构突出,但仍有其独有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条件和承载能力相对较弱,所以经济增长质量不及长三角地区。因此,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其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的好坏依赖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要追求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就不能忽视支撑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能力,不能盲目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而要根据承载力状况调整发展战略,战略目标由低成本扩张型向高效率创新型发展转型,战略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型,战略要素依赖由资源耗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型,战略重点由经济主导型向经济社会协调型发展转型[11],推动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学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及其区际差异[J].地理科学,1992,12(4):322-328.

[2] 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

[3] 方创琳,鲍超,张传国.干旱地区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变化情势与演变情景分析[J].生态学报,2003,23(9):1915-1923.

[4] 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宏观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0,(1):11-17.

[5] 李岳平.经济增长质量评估体系及实证分析[J].江苏统计,2001 (5):19-22.

[6] 刘亚建.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J].思想战线,2002,28(4):30-33.

[7] [11] 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 (6):75-86.

[8] 钞小静,任保平.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102-107.

篇2

一 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GDP的真实性

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离不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探讨,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真实性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特殊形势下,对GDP的核算在理论上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GDP的核算方法与核算制度存在着局限性

对GDP进行核算时采用的是“生产原则”而不是实现原则,即对成为积累进入存量的投资与现实使用未作区分,这种做法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有很大的弊端。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特别是在目前的买方市场形势下,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经济中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据国家有关部门对1999年605种主要商品供求状况分析表明:供大于求的商品437种,占72.23%。大量的无效供给可能会成为永久的库存或只能削价处理。对于这些进入库存或削价处理的商品,在核算时已经计入了GDP,但它们的价值却无法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从而会造成GDP的虚假成份。

(二)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着失真的可能

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复杂,经济运行机制和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统计对象更加广泛、复杂、多变,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没有按市场规律作出及时的调整,基层统计力量过于薄弱,统计队伍素质较低,这使得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失真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统计法还没有真正起到其监督作用,致使我国大部分统计工作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和超脱性,统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往往受利益驱使,统计的质量与可靠性受到威胁。统计工作者的业绩与当地的领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领导干部的业绩则与当地所创造的GDP联系在一起,这些现实存在的行为机制客观上强化了行政对统计数据干预的行为,统计部门很难独立地行使统计职权,在许多情况下都不得不从地方利益出发,屈从于领导的意志而人为地臆造数据,从而造成统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中间扭曲。

二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波动率分析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用经济增长波动率来反映:

本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波动率=──────────────────

上年经济增长率

从1985年到2000年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波动较大,但自1993年以来波动率基本上维持在-0.02~0.02之间,可见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稳定的经济增长之所以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内容,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对经济的动态效率损害很大,一是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二是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又会造成高失业率。此外,它对人们特别是穷人会造成超乎常规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穷人几乎没有什么资本来对付经济的冲击,他们要维持消费水平的稳定将比富人遇到更多困难。在那些社会安全网络还不太健全的国家,这种影响可能尤为严重(Furman和Stiglitz1998)。另一方面是由于替代性选择的缺乏,穷人经常从事那些最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的工作,比如农业和建筑业。因此,一场经济危机会严重地恶化他们的人力和自然资产,使他们在其后的繁荣中也得不到好处。

附图

注: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制作。

三 经济增长的内在保障: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我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经济中出现了过剩的局面,但这种经济过剩只是一种低水平的相对过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1998年我国三次产业各自占GDP的比重为18:49:33,而同期高收入国家为5:30:65,中等收入国家为9:33:58,低收入国家为23:39:38,(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86页.)我国大致处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2)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效益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和产业性质,肓目引进、肓目投资、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结构呈“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状态。例如,汽车工业在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后,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在“九五”规划中都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甚至一些县、乡、镇也上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摩托车项目,目前地区趋同率已达70%以上。(注:机械工业的创新与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0年8月18日.)据财政部一份报告测算,进入90年代后,地区工业结构与全国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率达90%以上的省、市、区有22个,比80年代增加6.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率为93%;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结构相似系数率为97%。(注:中国产业发展与转型的问题和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2年2月8日.)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与雷同,使企业规模过小、数量多,生产分散,集中化程度低,难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最终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效益降低,大量生产能力闲置。(3)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所有工业设备中,目前技术经济性能比较先进的只占1/3,其中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仅占13%,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的不足22%;性能落后的占2/3。(注:吴铁军,论“十五”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经济经纬,2001年第1期.)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前提,这表现在:其一,产业结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取得规模效益,从而导致社会生产率低下。此时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靠增加投入而不是靠结构效益来取得的,显然不是高质量的增长。其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所创造的GDP的结构不合理,这时的经济增长虽然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却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大量低效供给的情况下,人们的选择范围小了,此时的购买也就无法充分反映其真正意愿。可见,如果GDP的结构与人们的需求结构错位,GDP的大小就不能反映人们从中获得的福利,经济增长也就不会给人们带来相同的福利的增加。

四 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会造成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下降,因此在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代价。从下面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在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和人均收入翻两番之后,我国为之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迅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产生了大量的空气和水污染,导致了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下降。从城市大气质量来看,1995年以空气中总悬浮物浓度测算的全球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中,有15个城市在中国(世界银行1999)(注: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第85页.),其中一些大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2到5倍。政府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9%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影响;水污染的范围在扩大,1995年全国135条受监测的城市河段中,有52条已受到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危害之大,令人震惊。我国的大气与水污染,尤其是细微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每年至少达54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509亿元),几乎是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注: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第1-6页.)

另外,我国的森林经过长期的砍伐、开荒和非法征占,原始森林已所剩无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残破;天然草地由于长期超载放牧、毁草开荒、乱采滥挖野生植物、淘金开矿,草原生态系统已经并继续处于大面积退化之中。据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草地面积已占半数。全国“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地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还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注:杨东平,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西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02页.)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2%,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3%.(注: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第6页.)

GDP虽然扣除了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换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并没有扣除为谋求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所谓资源和环境代价,就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因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质量退化成本等,因此用现行的GDP来衡量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地损害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也大大降低了人们特别是子孙后代的福利水平,这种经济增长显然是低质量的增长。这也是现在各国重视绿色GDP计算、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篇3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评价;评价指标

Abstract: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result of the growth process, not just the quality of its speed, as the impact on human health and life expectancy is not just the quality of diet food quantity, this is what 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reason why. To bring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people tend to think of the benefits of economic growth area. However,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rapid economic growth brought about by a series of consequences, including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far more than the contents of the case. At present, the formation of a buyer’s market, the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in the quality of, the grow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and so on so that we have to re-examine the issue of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evaluation; evaluation

一 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GDP的真实性

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离不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探讨,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真实性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特殊形势下,对GDP的核算在理论上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GDP的核算方法与核算制度存在着局限性

对GDP进行核算时采用的是“生产原则”而不是实现原则,即对成为积累进入存量的投资与现实使用未作区分,这种做法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有很大的弊端。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特别是在目前的买方市场形势下,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经济中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据国家有关部门对1999年605种主要商品供求状况分析表明:供大于求的商品437种,占72.23%。大量的无效供给可能会成为永久的库存或只能削价处理。对于这些进入库存或削价处理的商品,在核算时已经计入了GDP,但它们的价值却无法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从而会造成GDP的虚假成份。

(二)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着失真的可能

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复杂,经济运行机制和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统计对象更加广泛、复杂、多变,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没有按市场规律作出及时的调整,基层统计力量过于薄弱,统计队伍素质较低,这使得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失真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统计法还没有真正起到其监督作用,致使我国大部分统计工作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和超脱性,统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往往受利益驱使,统计的质量与可靠性受到威胁。统计工作者的业绩与当地的领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领导干部的业绩则与当地所创造的GDP联系在一起,这些现实存在的行为机制客观上强化了行政对统计数据干预的行为,统计部门很难独立地行使统计职权,在许多情况下都不得不从地方利益出发,屈从于领导的意志而人为地臆造数据,从而造成统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中间扭曲。

二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波动率分析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用经济增长波动率来反映:

本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波动率=──────────────────

上年经济增长率

从1985年到2000年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波动较大,但自1993年以来波动率基本上维持在-0.02~0.02之间,可见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稳定的经济增长之所以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内容,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对经济的动态效率损害很大,一是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二是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又会造成高失业率。此外,它对人们特别是穷人会造成超乎常规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穷人几乎没有什么资本来对付经济的冲击,他们要维持消费水平的稳定将比富人遇到更多困难。在那些社会安全网络还不太健全的国家,这种影响可能尤为严重(Furman和Stiglitz1998)。另一方面是由于替代性选择的缺乏,穷人经常从事那些最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的工作,比如农业和建筑业。因此,一场经济危机会严重地恶化他们的人力和自然资产,使他们在其后的繁荣中也得不到好处。

三 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会造成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下降,因此在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代价。从下面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在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和人均收入翻两番之后,我国为之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迅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产生了大量的空气和水污染,导致了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下降。从城市大气质量来看,1995年以空气中总悬浮物浓度测算的全球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中,有15个城市在中国(世界银行1999)(注: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第85页.),其中一些大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2到5倍。政府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9%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影响;水污染的范围在扩大,1995年全国135条受监测的城市河段中,有52条已受到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危害之大,令人震惊。我国的大气与水污染,尤其是细微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每年至少达54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509亿元),几乎是1995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注: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第1-6页.)

另外,我国的森林经过长期的砍伐、开荒和非法征占,原始森林已所剩无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残破;天然草地由于长期超载放牧、毁草开荒、乱采滥挖野生植物、淘金开矿,草原生态系统已经并继续处于大面积退化之中。据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草地面积已占半数。全国“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地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还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注:杨东平,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西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02页.)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2%,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3%.(注: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第6页.)

GDP虽然扣除了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换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并没有扣除为谋求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所谓资源和环境代价,就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因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质量退化成本等,因此用现行的GDP来衡量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地损害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也大大降低了人们特别是子孙后代的福利水平,这种经济增长显然是低质量的增长。这也是现在各国重视绿色GDP计算、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篇4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时代价值 实践取向 小康社会 改善民生

一、引言

包容性增长最早提出于2010年,该理念强调改善民生,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包容性增长也具有其丰富的时代价值和实践取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二、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增长观念,具体来说,它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同的是,包容性增长更加倡导的是机会平等的增长,最为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该理念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特征。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具体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它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减少机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其次,包容性增长倡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在经济发展的时候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后,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成果不能为某部分社会成员所占有,而应该公平分享成果,让广大人们受到实惠,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包容性增长的时代价值

(1)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但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中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较大,并且呈现扩大趋势。另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公平感在减弱,不公平、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社会成员获取高额的收入,一些社会行业获取高额利润,使其他社会成员和行业失去与之同等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采取新理念,新方法,而包容性增长正好适应这种需要,提出该理念,运用该理念指导经济发展是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

(2)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缩小贫富差距,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人的机会平等,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树立包容性增长观念,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人们的机会均等,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人际关系,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但必须清楚认识到存在的不足,目前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更高层次的小康。实现这个目标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在扩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等领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了改变这些情况,妥善解决迈向更高层次小康水平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按照包容性增长的要求,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和计划,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建设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

四、包容性增长的实践取向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容性增长一种新的指导理念,在落实这项理念与措施的时候,应该坚持增长的理念,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不断将蛋糕做大,才能落实包容性增长的物资基础,同时也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支持。

(2)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包容性增长,如果仅仅只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该理念对增长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和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缩小东部、西部、中部之间的差距,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差距,让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思想在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现象,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仍然存在,甚至这种趋势出现进一步扩大的情况。而包容性增长将公平正义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关注公平问题,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作为主要内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并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4)重视采取措施改善民生。改善民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要求。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让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经济状况,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果实。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救济、福利等各项措施,让人们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其作为指导方针,并注重采取相应的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并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篇5

一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GDP的真实性

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离不开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探讨,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真实性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特殊形势下,对GDP的核算在理论上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GDP的核算方法与核算制度存在着局限性

对GDP进行核算时采用的是“生产原则”而不是实现原则,即对成为积累进入存量的投资与现实使用未作区分,这种做法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有很大的弊端。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特别是在目前的买方市场形势下,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经济中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据国家有关部门对1999年605种主要商品供求状况分析表明:供大于求的商品437种,占72.23%。大量的无效供给可能会成为永久的库存或只能削价处理。对于这些进入库存或削价处理的商品,在核算时已经计入了GDP,但它们的价值却无法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从而会造成GDP的虚假成份。

(二)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着失真的可能

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复杂,经济运行机制和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统计对象更加广泛、复杂、多变,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我国现行的统计体制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没有按市场规律作出及时的调整,基层统计力量过于薄弱,统计队伍素质较低,这使得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失真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统计法还没有真正起到其监督作用,致使我国大部分统计工作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和超脱性,统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往往受利益驱使,统计的质量与可靠性受到威胁。统计工作者的业绩与当地的领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领导干部的业绩则与当地所创造的GDP联系在一起,这些现实存在的行为机制客观上强化了行政对统计数据干预的行为,统计部门很难独立地行使统计职权,在许多情况下都不得不从地方利益出发,屈从于领导的意志而人为地臆造数据,从而造成统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中间扭曲。

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波动率分析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用经济增长波动率来反映:

本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波动率=──────────────────

上年经济增长率

从1985年到2000年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波动较大,但自1993年以来波动率基本上维持在-0.02~0.02之间,可见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稳定的经济增长之所以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内容,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对经济的动态效率损害很大,一是破坏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二是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又会造成高失业率。此外,它对人们特别是穷人会造成超乎常规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穷人几乎没有什么资本来对付经济的冲击,他们要维持消费水平的稳定将比富人遇到更多困难。在那些社会安全网络还不太健全的国家,这种影响可能尤为严重(Furman和Stiglitz1998)。另一方面是由于替代性选择的缺乏,穷人经常从事那些最容易受到经济波动影响的工作,比如农业和建筑业。因此,一场经济危机会严重地恶化他们的人力和自然资产,使他们在其后的繁荣中也得不到好处。

附图

注:根据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制作。

三经济增长的内在保障: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我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经济中出现了过剩的局面,但这种经济过剩只是一种低水平的相对过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1998年我国三次产业各自占GDP的比重为18:49:33,而同期高收入国家为5:30:65,中等收入国家为9:33:58,低收入国家为23:39:38,(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86页.)我国大致处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2)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效益差。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和产业性质,肓目引进、肓目投资、重复建设,地区产业结构呈“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状态。例如,汽车工业在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后,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在“九五”规划中都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甚至一些县、乡、镇也上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摩托车项目,目前地区趋同率已达70%以上。(注:机械工业的创新与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0年8月18日.)据财政部一份报告测算,进入90年代后,地区工业结构与全国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率达90%以上的省、市、区有22个,比80年代增加6.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率为93%;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结构相似系数率为97%。(注:中国产业发展与转型的问题和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2年2月8日.)产业结构的高度相似与雷同,使企业规模过小、数量多,生产分散,集中化程度低,难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最终导致社会资源配置效益降低,大量生产能力闲置。(3)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所有工业设备中,目前技术经济性能比较先进的只占1/3,其中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仅占13%,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的不足22%;性能落后的占2/3。(注:吴铁军,论“十五”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经济经纬,2001年第1期.)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前提,这表现在:其一,产业结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无法取得规模效益,从而导致社会生产率低下。此时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靠增加投入而不是靠结构效益来取得的,显然不是高质量的增长。其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所创造的GDP的结构不合理,这时的经济增长虽然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却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大量低效供给的情况下,人们的选择范围小了,此时的购买也就无法充分反映其真正意愿。可见,如果GDP的结构与人们的需求结构错位,GDP的大小就不能反映人们从中获得的福利,经济增长也就不会给人们带来相同的福利的增加。

四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会造成人们生活质量的迅速下降,因此在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代价。从下面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在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和人均收入翻两番之后,我国为之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迅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产生了大量的空气和水污染,导致了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下降。从城市大气质量来看,1995年以空气中总悬浮物浓度测算的全球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中,有15个城市在中国(世界银行1999)(注: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第85页.),其中一些大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的2到5倍。政府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9%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的影响;水污染的范围在扩大,1995年全国135条受监测的城市河段中,有52条已受到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危害之大,令人震惊。我国的大气与水污染,尤其是细微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每年至少达540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509亿元),几乎是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注: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第1-6页.)

另外,我国的森林经过长期的砍伐、开荒和非法征占,原始森林已所剩无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残破;天然草地由于长期超载放牧、毁草开荒、乱采滥挖野生植物、淘金开矿,草原生态系统已经并继续处于大面积退化之中。据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90%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草地面积已占半数。全国“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地面积已达1.35亿公顷,并且还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注:杨东平,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西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02页.)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2%,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3%.(注: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9月,第6页.)

GDP虽然扣除了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换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并没有扣除为谋求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所谓资源和环境代价,就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因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质量退化成本等,因此用现行的GDP来衡量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地损害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也大大降低了人们特别是子孙后代的福利水平,这种经济增长显然是低质量的增长。这也是现在各国重视绿色GDP计算、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

五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生活质量问题

联合国出版的《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如果增长没有被转化到人民生活中,它的意义何在。”因此,评价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失业程度、收入分配状况等),它是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在几十年强劲的经济增长过后,我国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并没有感觉到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伴随着经济增长,我国社会出现了两大困境: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越来越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状况。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增长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增长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据统计,这几年我国每年下岗职工大约为650万左右,每年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安置200-300万,也就是说每年我国将有400万左右的下岗职工加入失业大军行列。另外,据专家估计,依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和耕地面积情况,农村仅需不到2亿左右的劳动力,而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的除外)为3.3亿左右。大量剩余劳动力聚集在有限的耕地上,造成农业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极其低下。我国统计失业率通常只有3.5%左右,而实际失业率即使取一个保守的数字也可达8%。(注:李华强等,试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存在的七大问题,山西统计,2001年第6期.)如此之高的失业率大大削弱了经济增长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现象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越来越不合理的趋势。收入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在日益扩大,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1990年为2.17倍,1998年为2.51倍,1999年为2.65倍。由于城镇居民还有各种福利收入和补贴,农民收入中扣除生产投资费用和各种不合理的负担,则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会更大。此外,在农村和城镇居民各自内部,收入分配也极不平衡。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1985年为0.264,1990年为0.310,1995年上升为0.34;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1985年为0.18,1990年为0.23,1995年为0.31,90年代末已上升为0.467。从全国来看,按照国际通用的五等分法,我国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人均收入比较,1978年为2.7倍,1990为4.0倍,1999扩大到6.6倍。(注:杨东平,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西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8页.)199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0。据估计,如果包括非正规经济,基尼系数应为0.51。(注: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第ⅩⅤ页.)

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然而这些财富却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建立在收入分配不平等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富人收入和欲望满足的增长,而且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高失业率和扭曲的收入分配状况不仅是社会安全的隐患,而且会造成人们享受教育和医疗保健机会的严重不平等,最终影响到人力资本的投资上。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直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通过更健康、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者队伍加入到经济中来,从而促进经济在长期内更快发展。

可见,经济增长的质量不仅是指增长速度的快慢,它还包括经济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上述种种负面影响,是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通病。目前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过程中,同样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这样的一些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决不能步一些发达国家的后尘,待问题影响到经济进一步增长与社会稳定时再来进行补救。我们必须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篇6

仅以GDP作为标准,并不能完整判断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接近10%。随着GDP总量的不断扩大,中国赶超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为多年来粗放的发展模式付出了巨大的环境资源代价。今年年初,中国北部地区雾霾频发,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强度之高均为历史罕见,这实际上是大自然以最直观的方式折射出环境资源代价的“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经研究认为,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仅为5%左右。环保部最新公布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也表明,从2004年到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退化成本已从5118亿元上升到15389亿元,这显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代价在持续上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渐成共识,有意放慢经济增速,开始下“细棋”。“十二五”期间,全国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平均为7%。农历新年前,一些长期“领跑”中国经济的发达省市主动下调GDP目标,比如,北京宣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上海确定为7.5%,浙江、广东则同为8%,都明显低于“十一五”期间的增速目标。

在“GDP惯性”还较强大的氛围中,这些省市的转变和调整显得尤为可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需要指出的是,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通用尺度,其作用不可替代,出路不在于取消GDP,而是告别GDP崇拜。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而言,保持经济一定的增长速度,是确保充分就业、提高公民福祉的重要条件。所以,厉以宁说:“过快当然不行,但在中国的国情下,8%左右还是可以承受的。”这也就是大家所认同的“正常高增长”。

篇7

>> 马克思国际不平等交换思想的动态博弈新解 机会不平等与公平不平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穷国富国的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 走向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生态学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不平等”的诡计 不平等的爱情 不平等的等式 不平等的爱 不平等的代价 语言的不平等 不平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评述 法制转型、不平等与中国的经济增长 经济不平等的测度方法述评 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本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权利不平等的视角 收入不平等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县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根源:经济不平等还是政治不平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埃及]萨米尔·阿明.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理论批判[M].杨明柱,杨光,李宝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47,58-68.

[3]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17.

[4] 徐丽萍.啤酒品牌高档化如何更上一层楼[J].中华商标,2009(7).

[5] 中国酒网.啤酒业:卖口味还是买形象?[EB/OL].[2011-12-24].http:///news/2003/200307.

篇8

陕西省的做法最引人关注,该省近日宣布,2014年起,陕西在设定年度目标考核任务时,将GDP增长率指标分值由原来的8分下调为6分,而生态环保指标分值,则由原来的12分增加到25分。舆论普遍认为,陕西的做法从制度层面为破解GDP崇拜开了个好头。

GDP,这个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最佳指标的符号,几十年来在中国被赋予了众多的含义:它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把大批的官员推向了更高的位置,但也正是这个GDP,让中国当下的环境和生态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

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几十年之最,全国上下深受其害。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再为“广东GDP超越韩国”而自喜,或为“中国GDP一年增长一个土耳其”而为傲,将会显得无知和可悲。因为在中国追求GDP高增长的背后,是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的竞相上马,以及生态、污染和资源成本带来的环境代价。

由于长期以来“唯GDP”论的思维惯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动能一直强劲不衰。近期公布的“十二五”中期评估报告显示,过去几年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而节能环保的约束性指标却有四个未达标。环保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依然无法协调。

事实上,业界存在一个能够平衡二者的指标——绿色GDP,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只是这一概念在我国一直未能引起重视。

绿色GDP由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最先提出,它是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即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而这一指标我国早已引入,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还就绿色GDP核算工作进行过10个省市的试点,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四万亿政策冲击下,这一项目的研究工作随之搁浅。而环保部一官员曾在一次访谈中表示,绿色GDP的研究受到了来自某些地方政府的阻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