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8篇

时间:2023-10-12 10:26: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市场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1

2、我国银行业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前景研究

3、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创新

5、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问题研究

6、我国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研究

7、河南省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调查分析

8、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9、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10、论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危害和对策

11、小额农贷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不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小额贷款需求者的行为选择问题研究

13、保险销售误导现象研究

14、论保险业与银行业的渗透、竞争与合作

15、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16、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研究

17、基于次贷危机启示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18、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19、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探讨

20、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2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规律研究

22、关于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思考

2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4、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成因分析

26、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

27、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28、论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29、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0、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31、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研究

32、大小非解禁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33、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模式及运作分析

34、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35、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36、新农村建设下河南省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研究

37、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基于某一地区的实际调查与分析

38、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与对策

39、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40、中国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传导的防范

41、家族企业融资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42、关于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关系的探讨

43、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

44、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45、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46、我国中小银行竞争力探讨--以××银行为例

47、银行并购与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48、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初探

49、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50、中国风险投资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51、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52、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和启示

53、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54、汽车保险欺诈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55、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的竞争特点及对策

56、保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

57、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创新发展

58、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理性选择

59、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问题研究

60、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

61、新时期农村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

62、创新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6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64、论通货膨胀的危害与治理对策

65、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变的效应研究

66、我国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成因及对策

67、关于完善农村信用社体系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

68、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69、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70、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71、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扩张问题研究

72、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

7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

7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75、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跨文化风险及对策

76、新形势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讨

77、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78、巴菲特投资管理策略研究

79、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80、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

81、金融市场的内在经济特征与金融危机

8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

83、我国垄断性行业暴利的来源、影响及治理对策

8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风险研究

85、银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探析

86、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87、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88、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

89、如何看待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与管制

90、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的认识

91、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

92、银行业并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93、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思考

94、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9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6、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

97、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98、试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限度及其完善对策

篇2

关键词:大数据;银行发展;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银行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较大的挑战,尤其是近几年来,信息数据正在迅速的膨胀,如果银行不能够掌握更好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管理质量。进入2012年以来,大数据库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银行关心系统数据的管理质量,及时分析数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保证银行的发展质量水平。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只有通过对大数据时代有着科学的认识,在能够保证银行的信息数据管理水平。

一、大数据的特点及意义

(一)大数据特点

大数据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它的数据规模比较大,而且增加相对比较迅速,从原有的TB级别跃升至PB甚至是EB级别,这样会增加银行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压力,甚至会导致系统的瘫痪。其次,大数据的类型相对较多,既包含有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同时也包含较多的非结构化数据,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在进行处理时,对系统的要求更加严格,系统分析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再次,数据的价值非常关键,而且存在比较大的隐蔽性,这样就会导致数据分析能力下降,对于银行的系统来说,运行压力会大大上升。

(二)意义

随着我国商业的发展,银行原有的数据系统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系统,才能够更好的提升银行管理质量水平。传统的数据仓库在对数据分析要建立在模型基础之上,而且数据的分析大都是企业自身信息系统中产生的运行数据,这样的数据一般都具有标准化、结构化的特点。但是当前许多企业的发展需要非机构化的数据支撑,尤其是物联网、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日益成熟的阶段,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非结构化的信息系统,帮助企业进行更加全面的数据分析,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质量,最终达到企业市场发展的目标。

二、银行发展的应对策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银行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银行内部的管理质量。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喜爱,市场的敏感度在不断上升,大数据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着更加明显的分析优势。但是如果进入到金融领域就会对其产生比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银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应对策略,保证银行的发展质量水平。当前我国互联网以及阿里巴巴等已经开始使用大数据库技术来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比如支付宝、淘宝网等,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客户进行分析,决定是否给企业贷款。在这样的过程中几乎不用人工干预,因此可以体现出大数据技术的优越性。

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今后银行的发展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这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银行来说,他们在机构性数据的处理上技术比较先进,比如客户的基本身份信息,但是对于客户的其他信息银行都不够了解,比如客户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这样就会使得银行信息不全,在贷款时就会产生比较大的风险。同时在传统的数据分析中,银行对网页浏览信息以及客户之间资金往来信息处理上比较困难,进而会因想到整个银行系统的发展水平。因此需要银行提升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增强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使其在金融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银行还要加大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获得更多的客户信息,在大数据的分析中得到更多的信息,进而更好的保证客户需求,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

在大数据的平台支持下,银行的发展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不但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结构,从而更好的满足银行发展的需求,降低银行的发展风险,提升银行的服务质量。同时在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银行还能够掌握更多的客户信息,改善自身与客户之间的交互,简化银行业务,为银行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并且在未来的银行数据分析中更趋向于数据分析的挖掘,为银行的提供更多的非结构化信息,不断丰富银行企业的业务形式,改变银行的服务水平,最终达到银行发展的目标。

三、银行发展面临挑战

(一)大数据库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银行所面临的竞争在不断增多,它不仅仅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同时还来自外部的挑战,如果银行企业不能够找到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最终会影响到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地位。传统的商业智能、数据仓库二本能够对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存储,而且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往的数据库分析能力不能够满足银行数据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非结构数据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增加了银行的信息风险,对银行发展带来较大的挑战。除此之外,一些大数据大多数都是类型丰富的碎片化数据,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分析环境相对较为复杂,给银行的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都带来巨大的挑战性。

(二)银行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的带来,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银行所采纳,这样可以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大数据分析和传统的数据分析存在较大的差别,当前银行的管理还主要是基于报表数据以及部分数据模型,不能够描绘出全面的经营结构图示。通过大数据模式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展现出银行发展方式,提升银行的数据管理效率。这就需要先进的技术人员,不断提升银行内部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掌握更加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对银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进行大数据建立时不仅需要技术支撑,还需要人员素质的提升,这样才可以保证银行内部的信息处理效率,保证银行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减少银行的市场风险。但是银行人员的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银行内部加大对大数据培训工作的认识,提升员工的大数据管理观念,掌握更多信息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升银行市场发展质量。大数据技术发展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挑战,因此需要企业抓住发展的机遇,改变自身的发展模式,衍生出更多的商机,在发展中做出更加科学的方案,加强银行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最终保证银行的健康发展。

四、大数据在银行中的应用场景

(一)客户管理

在大数据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客户管理方式,从而保证银行的客户信息管理质量。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交网络的背景下,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在不断增多,以往的银行数据分析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建立大数据客户管理模式,能够让银行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从产品的角度出发,结合客户信息需求,开发出更加适合市场发展的银行商品,为客户提供更加完美的银行服务。在客户管理的过程中,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客户的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以及终端设备等产生的非结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建立更加全面的客户信息,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商品,增强银行服务质量,减少客户的流失。比如在客户流失数据分析中,银行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搜集到客户的行为信息记录,并且分析出客户流失的原因,找到自身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路线,减少该类客户的流失数量,保证银行的利益。

(二)风险管理

在银行的市场发展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银行管理人员建立良好数据风险分析部门,从而更好的满足银行市场的发展需求。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平台的产生,原有的数据分析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风险分析的发展趋势,需要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与社会媒体的互动,及时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向,建立更加科学的风险分析数据,为银行的市场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降低银行的发展风险。

(三)营销管理

银行在营销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形式多样的用户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群体,并为其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提升银行的信誉形象。同时在这样的分析中还有助于获取用户信息,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风险收益偏好等,为客户打造隔年个性化的产品营销服务方式,将最适合的产品介绍给用户,提升银行的营销管理质量,保证银行的营销精准性,保证客户对银行的认可程度。

五、总结

综上所述,银行的发展需要大数据技术平台的支撑,从而为其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活力。同时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银行还可以降低自身的市场风险,掌握更加全面的客户信息,制定出更加科学的营销发展方案,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在金融行业中处于更加有利地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银行不断去克服,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吴蓓,刘海光.浅析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13-14.

篇3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2)5-009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我国银行业实施全面对外开放的日期日益临近,国内商业银行在面临日趋白热化竞争的同时,其经营风险也日益复杂。

一、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风险意识薄弱,且不能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受限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一些基层人员或业务人员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把风险管理与业务经营对立起来。很多风险管理人员也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使很多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整体抗风险能力。同时,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对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等重视不够。

2.未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岗位

很多城市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中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以统一负责全行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体制和模式尚未完全确立,相应的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流程亦未完全建立。此外,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层次和定位不明确,与其他业务管理部门职责分工还需要进一步界定。风险管理执行层弱化,在经营前台和重要的风险管理部位,没有设置相对独立的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岗位。

3.未建立各类风险的政策和程序

没有建立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为主的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要求。依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很多银行的风险监管要求并未达标。

缺乏完整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在应急响应方面,重视预案的建设和演练工作,但对预案的有效性评估和评审工作力度不够,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适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

4.未对风险进行全面识别与评估

在风险识别方面,没有形成全行统一的识别程序,未采用科学方法或手段对全行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的风险点进行一一识别。在风险评估和计量方面,没有建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量管理模型,也未能建立其他风险评估的程序,以评估风险级别及所造成的损失,判断风险的可接受性。

对全面风险的管理偏重于事后监控,全面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技术相对匮乏,未建立正式的、能够有效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风险预警程序和机制。对全面风险缺乏正式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对各类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操作风险没有主动识别和评估。

二、城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1.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将公司客户、零售客户、同业客户等不同类型客户,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公司产品、零售产品、结算产品、资金交易产品等不同门类产品承担的各类风险全面纳入风险管理范畴。通过制度安排、程序设计、岗位设置、职责分工、流程设置等方面的改进,使风险管理贯穿于各项业务的整个流程、生命周期和操作环节。开展全面风险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分析、监控及评估系统,开展数据验证、资本分配、额度管控、操作合规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和压力测试,确保全行经营的总体风险水平持续得到有效的控制。

2.建立风险监测与报告、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

在全行各单元、各条线、各部门和各支行设立风险管理岗位,由风险管理岗位担负场所的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监测和报告以及内控制度建设等职责。对系统性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制定、演练与完善、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和报告、应急预案启用和应对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恢复、应急处理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进行策划。

3.有效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

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市场变化特别是行业、企业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动态研究,前瞻性地指导全行经营导向,促进全行有效把握市场机遇,防范全局性、系统性经营风险。优化风险管理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的决策生成机制,畅通

(下转第93页)

(上接第90页)

市场信息及时全面从一线传导至总行的常规通道,促进政策制定有效贴近业务的实际。强化全行风险管理政策的严肃性,开展对全行各经营系统、各分支机构经营状况的日常监控,开展对相关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工作行为的流程监控,加强技术手段的硬约束,及时发现、警示、制止、纠正违背全行业务政策和管理规则的行为。

4.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定价能力

按照巴塞尔新协议要求,加快构建以风险量化为基础、以经济资本有效配置为依据、以经济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RAROC)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与资本配置体系(RMCA体系)。开发信贷评级与评分系统,建立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计算内部模型,准确计量信用风险。以引入资金交易系统为重点,实现资金交易前中后台的一体化运作,开展单项产品以至组合风险的风险价值(VAR)计量,同时关注与信用风险的高度相关性。以提升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风险定价能力为基础,建立以RAROC为核心的目标管理体系,引入风险缓释技术、产品定价、组合管理等手段,在锁定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通过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为各部门、各机构、各业务板块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及管理工具,提升全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1]宁晓燕.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08,(24).

[2]李高芬.浅析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02).

篇4

论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公司特有风险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按照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风险分类标准,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与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相比,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集中体现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上。信用风险主要是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中交易对象无力履约,操作风险则在于内部控制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分内外两方面因素。本文把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划分为两大类: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一)市场风险的成因

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具体包括国家经济金融政策风险,经济体制风险、利率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社会信用风险和银行竞争风险。在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在:(1)国有企业“绑架”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加之我国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以国有企业为主造成的国有商业银行累积的制度性不良贷款,虽然通过发行次级债券、不良资产剥离、动用外汇储备注资,使得目前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大大下降,然而,只要国有企业还没有改制成真正的股份公司,国有企业仍将过度依赖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被“绑架”的现状仍将继续。因为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相当于一个人身上的两个口袋,对一个人来说,把左口袋的钱放在右口袋“绩效”相同。然而,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这个口袋的底破了,放多少钱漏多少钱!因此,只要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都没有改制成真正的股份公司,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风险就大大增加。(2)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评估体系缺乏。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大于生命。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更是一种信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机构,商业银行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用风险信息,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现有的会计、审计等信息中介机构独立反映企业财务风险信息能力较差,有时甚至出现提供虚假信息现象;还没有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因此,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很大。(3)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性地位问题。维持国家商业银行的非竞争性甚至垄断性地位是目前整体和宏观视角的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这一目标不仅仅是银行内部存在抵制竞争、保护垄断地位,更主要还是政府行为。其理论依据是:银行业数量太多有可能影响金融稳定性,因此,非竞争性甚至垄断性银行结构是有效的(马尔科·斯科雷伯,1999年),在某些情况下,集中性银行要比竞争性银行体系更加有效,如拥有众多竞争性银行的美国金融业曾经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而一些由几家大银行垄断控制的国家则表现出了比较高的稳定性(富兰克·艾伦,2002)。然而过度集中意味着只有少数几家银行享受经济地租,并且有可能因为缺乏竞争而导致效益和效率低下。2003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9%的平均资本利润率,远远小于世界1000家大银行17.6%的平均资本利润率就是很好的证明。可见,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外在的政策体制风险同时内部化了其盈利性风险。

(二)公司特有风险的成因

公司特有风险是指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有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在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公司特有风险产生的原因有:(1)外在风险内在化。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股份制改革处“形似”阶段,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对此无能为力,因而国有商业银行主体错位、权责不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本位意识不强,虽然政府宏观层面对风险监管和防范非常重视,而微观上银行企业还是被动式风险管理,因而管理风险仍然存在。(2)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现代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内部控制不仅要求现代银行企业建立内部制度政策与程序,还要检查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是否得到了遵守。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控制不足,表现为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部门衔接不充分;一方面控制分散,表现为规章制度数量庞大,文件满天飞,缺少整合性。在风险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有能力承担起有效管理银行全面风险的职责。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较大。(3)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落后。风险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现代银行企业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方面非常薄弱,没有建立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总之,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分内、外两个方面并分析其成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进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向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过渡。

二、银行ERM的国际经验

美国著名的专业机构COSO在2003年7月份公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草案)》。该框架规定:“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简称ERM)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ERM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企业的目标有4个,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8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控;企业的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4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蕴涵的风险管理新理念,是当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新趋势。全面风险管理是全程、立体、动态、计量的风险控制。目前,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理念体现在:

(1)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国际先进银行市场化经营理念的实质是利益均沾、风险共担,以求共赢。以香港地区为例,香港大小银行150多家,但无论大小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即使有能力满足单一客户的大额贷款要求的大银行,它们往往也不会“独吞”,而是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分散风险。市场化的经营理念有效预防和分散了风险,造就香港弹丸之地却支持各家银行盈利的奇迹。(2)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董事会依据经济环境的银行的市场定位,制定中长期的经营战略。在此基础上,依据主要股东风险偏好,在风险和收益间进行权衡,确定投资回报目标,制定银行的风险战略管理。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依据董事会制定的经营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负责银行的经营管理,经营绩效由董事会考核。(3)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实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相互独立的、立体的风险管理体系,即所有者从外部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监测,高级管理层对分支机构的业务风险、管理风险进行实时控制。董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全行的风险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进行全面监测。银行高级管理层则建立另一套风险控制框架,实行风险的自我控制与管理,通常设立内部审计部或稽核部。 (4)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和计量经济的发展,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广泛运用了数学模型。运用模型,根据建立的庞大健全的数据库,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从而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三、符合国际惯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商业银行ERM构建

尽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全世界的各类银行设计了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告诫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施新资本协议要有充分准备,不应盲从,要考虑本国实际情况,不应该降低实施质量,应在完全或基本遵守《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基础上向新协议过渡。因此,我国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风险管理战略必须与银行的经营战略相适应。如果二者不匹配,其结果将是:在经济扩展时,银行对业务发展给予更多关注,风险管理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而在经济紧缩时,风险控制受到高度重视,市场开发则缺乏足够动力。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内涵及其风险特点

根据中国银监会相关规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

表外业务风险具有多种风险相互交集的特点,一项业务常常集聚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各种风险之间交织关系也较为复杂,由此增加了风险管理决策的两难性。表外业务在金融市场日趋波动频繁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将会增加银行经营的风险和负担。

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风险分散不确定性高、信息透明度不高和潜在风险大的特点。表外业务品种繁多,涉及流程多、部门广,风险点较为分散,防范风险难度也大,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商业银行很难全面掌控表外业务资产质量。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重要意义

1.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有利于保障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当前因经营业务转型、收入来源增加和资本充足率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期望在降低及分散资产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收益。实际业务中风险与收益是相对称的,如果不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过度开展表外业务致使风险积聚和爆发,表外资产转为表内风险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近年来,国外一些银行因操作衍生金融工具不当而蒙受巨额损失甚至倒闭的案件频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永恒的两大主题,商业银行发展是以安全性为第一原则,必须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并重的原则,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才能保证银行稳健持续发展。

2.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实质表现。只有加强和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增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才能防范业务风险,减少或降低各类损失,保证银行稳健经营,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3.提升表外业务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业务创新

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承担和管理风险,合理运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表外业务风险,按照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对表外业务进行动态管理,持续调整资产组合,改善资产结构,进而推动创新型表外业务设计和发展。

4.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满足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核心内容,加强和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为实现监控和保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健发展,银监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表外业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规文件。要求商业银行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重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必须将表外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审查审批,合理授权。对商业银行违反规定办理表外业务,或因未达到尽职要求形成风险,监管机构将严厉问责相关机构和责任人。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以达到监管要求,实现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强化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的风险管理分析

银行表外业务一方面已经是商业银行重点发展业务之一,是银行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这类风险相互交织产生放大效应。不同银行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重点都有差异,但总体来看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一)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指因表外业务服务对象违约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相关义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虽然不直接涉及债权债务关系,但是表外业务多是或有资产和或有债务,当约定的债务人不能偿付给约定债权人时,银行就有可能变成实际债务人。例如,在信用证业务中,一旦信用证开证申请人不能按期偿付,开证银行就要向受益人承担偿付责任;票据承兑等担保类表外业务中,如果交易对手违约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银行就要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首先要对表外业务实行全流程管理。加强客户准入管理,实行客户信用评级机制,优先选择信用级别高、经营实力强的优质客户;加强授信审查和审批,坚持表外业务贸易背景真实原则,按照统一授信原则,动态管理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防止客户过度授信。强化授信执行风险监督和管理,及时对授信客户进行动态风险评价,根据客户信用风险状况调整客户授信额度,实现对客户全流程管理。其次实施表外业务限额管理和组合管理。根据对表外业务全程监测、计量和控制,准确控制表外业务的分布组合和风险限额。通过对表外业务的垫款率、保证金比例以及垫款后回收率等指标控制表外业务分布和限额。最后应加快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研发表外业务的风险计量模型。目前监管规定表外业务风险参数主要使用系数法,无法将其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准确计量,并予以报告和披露。通过建立表外业风险计量模型,预测潜在风险,及其对未来收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及时的风险预警,实现银行业表外业务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监管。

(二)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导致银行表外头寸产生损失的风险。市场价格波动主要是利率、商品、股票、债券行情波动等。例如挂钩股票型理财产品,近年因股票市场价格剧烈变动,大部分实际收益率为负值,由此给客户和银行造成了资产损失,产生了较高的市场风险,甚至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声誉影响。

市场风险管理应当完善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健全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提高风险价值、敏感性分析等风险管理工具应用。设立与风险度量方法相应风险限额,合理地将限额分配到各业务单位和决策人员,对限额执行情况实时监测;设立独立市场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监测、预警、报告和监督市场风险状况。

(三)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最易发生操作风险的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和票据业务,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完善,业务人员越权交易、违规操作等给银行经营造成损失。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业务和管理的各个领域,经营业务承担操作风险是不可避免。只有进一步细化具体业务的活动和操作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从引起操作风险诱因着手,充分识别各种操作风险,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评估、监测,采取有效风险管理措施,降低操作风险发生概率。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增加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表外业务大多为创新型金融产品,它们的市场往往还未充分发展成熟,遇到条件不利时,要承受市场流动性的严峻考验。例如在信用证业务中,商业银行也面临债务人违约,或有负债变成现实负债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更加复杂,涉及范围更广,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可以导致流动性风险,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合理安排表外业务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和分布结构,积极应用流动性比率指标和现金流分析等方法对流动性风险进行评估;运用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对流动性风险监测和控制,同时重视和加强其他风险管理。

四、完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建议

(一)建设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表外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商业银行要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和成熟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主要有客户准入制度、授信审批审核制度、担保风险缓释制度、风险评估评价制度等,同时应加强对内部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和审核。

2.完善表外业务管理流程。明确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确立严格的业务程序和业务办理条件,完善表外业务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对表外业务中形成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的资本金管理,对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表外业务的发展和风险管理相互制衡和相互约束。

3.加强对表外业务的人员培训。要尽快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对表外业务发展和风险进行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要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模式,准确评估风险控制的差距和自我改进状况;风险管理队伍范围要全面掌握风险头寸、风险水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计量方法、风险管理职能等内容,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二)规范表外业务风险监测和信息披露

1.完善信息披露内容,提高信息披露透明。按照信息披露监管要求和新会计准则标准,规范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范围、内容、原则及标准。表外业务信息的披露可以扩充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增强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对表外业务信息的规范披露和对重要的表外项目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能够促使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的各种信息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2.严格信息披露程序,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在银行表外业务披露中的重大虚假披露事件的当事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引进社会权威信用中介机构,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加以审计,以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3.完善风险监测评价指标。按照监管规定披露,在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的同时尽量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根据表外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要求,设计表外业务发展指标、安全性指标和收益质量指标风险监测指标体系。

(三)提高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技术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客户和交易数据和外部信息,着力构建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日常客户管理系统、信用评级系统、审批决策系统和贷后管理等风险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和业务的风险监测和分析,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向高级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市场的最新变化、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帮助其分析市场趋势,合理控制资本消耗、止亏限额和风险限额等功能。

2.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商业银行要着手进行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全面、客观地判断和评价表外业务风险,推进内部评级法、风险价值法和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法等风险管理技术应用。内部评级法(IRB)实现风险的量化精确性、敏感性和标准化,为信贷审批、产品价格、风险限额、分配经济资本、绩效考核和提取准备金等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是银行业绩衡量和资本配置的主要方法,用于同业比较和商业银行市值管理;风险价值(VAR)模型具有风险度量的直观性和一致性,能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给出统一的风险度量,是计量市场风险管理的共同标准。

3.应用资产组合管理,实施表外业务限额管理。资产组合管理,即运用风险分散的经典理论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通过资产组合多元化来管理表外业务的风险,以期达到某种资产的盈利来弥补另一种资产的亏损而取得整体盈利的目的。表外业务授信对象多元化,组合中的资产种类越分散,则风险越小。

(四)提高表外业务金融监管效率

1.严格市场准入,稳妥谨慎地发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由于表外业务风险的隐蔽性及风险暴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市场情况、金融业发展状况和客户需求,严格审查商业银行拟开办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成本和收益预测、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支持系统、操作规程和相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并以此作为表外业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关,有效防范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2.完善非现场和现场监管操作规范。根据审慎原则加强对表外业务现场和非现场监测。商业银行要定时向金融监管部门报送表外业务报表,及时报告表外业务的交易情况,增强表外业务的透明度,根据商业银行报来的有关报表,进行相关风险指标的考核分析,按“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不同的表外业务,根据其报表反映风险程度的大小,制订相应的监管措施,通过有效的非现场监管避免或减少表外业务产生的副作用;建立现场检查操作规范,制定违规处罚办法,对不公平竞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商业银行进行严厉查处。

3.完善表外业务的监管办法,加强对表外业务的引导和监管。根据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既参考国际惯例又考虑我国银行经营的实际,完善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为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促进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园.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风险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巴塞尔委员会在2000年将“压力测试”定义为金融机构度量其金融体系潜在脆弱性的模型,主要用于衡量金融机构应对可能(plausible)但异常(exceptional)损失的能力。我国银监会将压力测试定义为: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单家银行、银行集团和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国际知名银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进行压力测试,在、在压力测试范围、情景设置、压力测试实施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压力测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20-02

一、压力测试的必要性

(一)内在动因

从银行内部来讲,进行压力测试一般出于以下目的:评估风险模型在假设前提和环境因素不同于开发设计时的可靠性;评估信贷组合在一般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但一旦发生将对银行造成重大损失的经济环境中针对不同风险类别的弹性和敏感度;通过压力测试将能够让银行知道宏观经济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其业务的;评估经济资本需求受到的影响(压力测试的结果为银行管理层提供了一个有关银行持有的经济资本充足度的指示信息);通过压力测试,银行还可以识别风险集中在哪些地方、了解大客户违约对银行的影响、了解历史最坏情景再次发生对银行的影响等,从而确保将银行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帮助银行估计其金融系统是否能承受住重大的经济打击。

(二)外在监管要求

1.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的要求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定期实行压力测试。其中包括能识别各种经济环境改变的情景对银行的信贷资产组合的不利影响,以及评估面对这些情景的应变能力。为了促进灵活性和提高竞争力,银行应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继续持有一定的超额资本,即超过最低监管要求的那部分资本。根据新协议,监管当局也应该把压力测试当作评估银行应该持有多少超额资本的一项因素。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二大支柱的一部分,监管当局应该与银行管理层讨论压力测试的结果,以确保银行认真考虑经济周期内动态资本管理的需要。

2.中国银监会压力测试的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对银行压力测试的内容和情景设定做了如下要求。压力测试通常包括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内容,在压力测试中,商业银行应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

针对信用风险可以采取的压力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国内及国际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向下波动;贷款质量恶化;授信较为集中的企业和同业交易对手出现支付困难;其他对银行信用风险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针对市场风险的压力测试情景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市场上资产价格出现不利变动;主要货币汇率出现大的变化;利率重新定价缺口突然加大;基准利率出现不利于银行的情况;收益率曲线出现不利于银行的移动以及附带期权工具的资产负债其期权集中行使可能为银行带来损失等。

二、压力测试的实施步骤

(一)确认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及实时性

国内许多银行数据基础较为薄弱,大量历史数据缺失,在实施压力测试前,银行必须确定其相关资料的正确性,以保证压力测试建立在正确的数据基础之上;此外衡量各风险因子的市场资料(如利率、汇率)及其它风险性资料(如转换矩阵)的验证工作亦十分重要。

(二)组合分析和环境分析,建立情景事件

压力测试是属于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压力测试必须与银行信用资产组合的具体特征相结合,因此首先应确认将要进行压力测试的资产组合。在资产组合确定后,可观察市场、经济等变化,以确定潜在的压力事件,金融机构可借助内部或外部专家顾问咨询,建立合适的压力情景,由于真实的压力情景是未知的,因此尽可能地多建立几个压力情景进行分析。

(三)定义风险因子

压力情境确定以后,需要将其转化为债务人或组合模型计算PD或信用VaR所使用的风险因子的变化。金融机构常见的信用风险因子包括:(1)交易对手风险:包含违约机率(PD)、违约损失率(LGD)及违约暴露金额(EAD)三个主要风险因子;(2)总体经济因素: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或物价指数等会对资产组合有影响的总体经济变量皆可视为风险因子,其它与行业、地区有关的各项政治或经济因素亦可视为风险因子;(3)市场风险因子:金融机构持有债券或证券等金融商品同时面临了市场风险及信用风险,需同时将此两类风险因子进行衡量;(4)其它类型风险因子:在风险模型中经常会使用到与资产组合相关的风险参数作为基础,如转换矩阵,在进行压力测试时,亦可将此视为风险因子进行试算。

(四)执行压力测试

在银行管理实践中,确定使用哪一种压力测试必须根据所测试的银行资产组合的特点以鉴别组合面临的不同类型的风险,来确定压力测试的种类。风险管理者需要在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之间寻求平衡。并不是测试技术越复杂越好,也不能仅仅根据测试技术的可操作性来选择压力测试方法。进行压力测试大致可选择以下方式进行:

1.敏感度分析

此方法是利用某一特定风险因子或一组风险因子,将风险因子依风险管理人员所认定的极端变动的范围中逐渐变动,以分析其对于资产组合的影响效果。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易于了解风险因子在可能的极端变动中,每一变动对于资产组合之总影响效果及边际效果,缺点则是风险管理人员对于每一逐渐变动所取的幅度及范围必须十分恰当,否则将会影响分析的结果与判断。

2.情境分析

此方法利用一组风险因子定义为某种情境,分析在个别情境下的压力损失,因此此类方法称为情境分析。情景分析中按照情景构造的方法来细分:历史情境分析、假设性情境分析和最糟情景分析。

历史情境分析:利用某一种过去市场曾经发生的剧烈变动,评估其对现在的资产组合会产生什么影响效果。此方法的优点是具有客观性,利用历史事件及其实际风险因子波动情形,在建立结构化的风险值计算上较有说服力;此外,管理者在设定风险限额时,可依历史事件的意义来进行评估,使决策更具说服力。但此方法的缺点在于现今金融市场变动非常快速,许多金融商品不断的创新,因此历史事件便无法涵盖此类商品。

假设性情境分析:以历史情境分析进行压力测试有其限制,参考历史事件并另建立对于每个风险因子可能产生的极端事件,将使得压力测试更具完整性,这就是假设性的情境分析。此类分析方法银行可自行设计可能之各种价格、波动及相关系数等的情境,但也因此有许多假设性或主观模型的设定,这些计算的设定主要来自经验及主观。

最糟情境分析:此方法依资产组合特性,估计可能最糟情境下的最大损失估计。最糟情境分析依据“资产组合在特定的持续期间下,有可能出现最坏的情况是什么?”,组合在一定时间内,各个风险因子最不利情形,构造压力情景,计算该情景下的资产组合价值,评估某一特定时间内,最糟情景发生时,资产组合的价值变动。这种情景的设定忽略各风险因子间的相关性,有可能得到的压力情景不具有具体的经济含义,发生的可能性极低甚至不可能。

(五)依压力情境评估资产组合

在决定压力情境及风险因子后,接着需要确定各风险因子的变动大小,以便进行压力测试。这部分可直接利用历史资料来进行估算;若使用假设性情境分析,则须特别注意到各风险因子间的相关性,Kupiec(1998)利用条件概率的方法来处理此类问题。

有了影响资产组合的风险因子及其变动大小后,便可依此资料重新对资产组合进行价值计算,计算出各种不同情境下资产的价值,再与资产组合原先价值比较,便可得出当目前资产组合面临此类压力情境下,无法立刻调整资产组合所会发生的最大损失。

(六)结果报告与措施

当压力情景构建好,并对资产组合进行重新评估后,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向风险管理层提交一个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每个压力情景的细节和对应的可能损失,以方便管理层的理解,采取相应的对策。

另外,压力测试的结果应该定期更新,一方面,银行的资产组合会随时间变化;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和环境的变化也会使已有的压力测试结果的假设失效。因此,需要根据新的情况,重新进行新的压力测试。

三、简短的结论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大多拥有一个良好的压力测试程序,定期实行压力测试,以识别各种经济环境改变的情景对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不利影响。监管机构也要求银行进行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压力测试,作为评估整个金融机构脆弱性的工具。我国商业银行在压力测试的运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积极学习国外同业的成熟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借助压力测试技术构建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尽快实现与现代商业银行接轨。重点开发不同的压力测试方法和模型,构建良好的压力测试程序,设计出合理的、满足银行需求和监管要求的压力情景,与同业进行数据共享与合作开发,以达到少走弯路、发挥各自优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2007.

[2]吴青.信用风险的度量与控制[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3]何育田,张羽,暴晖.商业银行个人贷款压力测试方法研究[J]华北金融.2011年1期.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银行对市场风险与操作性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就整体业务而言,商业银行面对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或者债务人不能正常履行合约或信用品质恶化所可能导致交易另一方或债权人遭受损失的潜在可能性。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违约风险,指交易一方无力支付或不愿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叫信用价差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即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除信用风险外,还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但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信用风险是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为复杂、最主要、最大的风险,信用风险自然也就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业市场份额过于集中

截至2010年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和总负债稳定增长,资产总额突破80万亿元,达8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5%;负债总额7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0%;所有者权益4.5万亿元,同比增长18.4%。但从结构上来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仍占主体,占比达51%,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比分别为15.1%和7.2%。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垄断着我国的金融市场。在这种高集中度的市场环境下,将会使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受到其贷款户经营状况和个别产业兴衰的支配,缺乏灵活调整的余地,这就使得风险分散转移性差,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银行信用风险加大。

2、不良贷款数额巨大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截止2009年1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善贷款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良贷款双降,但目前各行平均不良贷款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 亿元,较年初减少629.8 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84 个百分点至1.58%。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627.9 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2314.1 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2013.3 亿元。分机构类型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627.3 亿元,比年初减少581.0 亿元,不良贷款率1.80%,比年初下降1 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37.2 亿元,比年初减少19.9 亿元,不良贷款率0.95%,比年初下降0.4 个百分点。此外,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76.9 亿元,比年初增加108.8 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年初下降1.03 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0.1 亿元,比年初增加78.7 亿元,不良贷款率2.76%,比年初下降1.19 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1.8 亿元,比年初增加0.9 亿元,不良贷款率0.85%,比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无论是不良贷款余额还是不良贷款率,国有商业银行都要比同期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高,尤其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其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注: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3、信贷资产潜在风险不断加大

目前我国银行业表现出贷款总量增长过快、贷款的结构发生改变的特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大部分流向许多大型工程和基本建设,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在2009 年3 月份的新增贷款中,企业新增中长期近8000 亿,同比多增6000 亿。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巨额多增表明4 万亿政府投资项目已经密集开工。而3 月份的居民新增的大多由住房贷款构成的中长期贷款为1100 亿,接近07 年的峰值水平,同比多增近800 亿。分行业看,获得中长期贷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分别为8948 亿元和2207 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1%和12.4%;用于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006亿元和1414 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别低8.7 个和4.3 个百分点。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银行在先前贷款快速增长时积累的风险将逐步显现出来,部分快速增长时期发放的贷款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从而会使新增不良贷款比率出现反弹。

4、资本充足率偏低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因此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是我国银行能够稳健经营的前提条件。经过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或超过了8%的要求,核心资本率也超过了4%, 2009年一季度末,工行、中行、建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11%、12.77%、10.95%,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97%、8.88%、6.54%,但是都比去年一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给银行整体的经营带来了一定压力。虽然从数字上来看资本充足率比较高,但是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口径来计算,即从资本中剔出专项拨备、其它拨备以及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并且对尚未提交的贷款损失准备也从资本中扣减,国内外风险资产发生的变动情况,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则远达不到《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构架,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对体系内总体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测量。

2、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现有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计量模型的准确性,而且国内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数据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运行。

3、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有限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建立较晚,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尚未形成,制约了商业银行通过资产多样化组合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我国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强,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1、建立和完善内部评级系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体系

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监管机构应该鼓励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来确定最低风险资本,要求银行要建立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我国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借鉴 KMA、信用矩阵等现代风险度量模型,建立自己的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

2、构建良好信用风险文化

我国商业银行应重视信用文化的构建,倡导和强化信用风险意识,培育形成关于信用价值风险的价值判断体系。首先银行要树立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要明确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再者要形成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业务过程的思想,风险意识必须要观测到全员,而且风险体系的完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不完善,更加凸显了外部监督的重要性。银监会要监督检查各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确定监管资本各类方法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也要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办法,强化银行业信息披露,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还要引导市场加强对于银行信息的分析,逐步提高市场约束的力量,以此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4、加快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建设,主动分散风险

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了风险度量能否很好的进行,因此一个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是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我过资本市场的建设中,要实现银行、证券、保险的协调发展,使过度聚集于银行业的风险能够通过证券保险市场向外分散转移,银行业应实现多样化经营,通过金融创新,资产组合管理分散转移风险,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阳.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现代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

[2]瞿卫东.银行市场结构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3.]薛峰.银行信用风险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许国平、陆磊.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唧.金融研究,2001

[5]徐芳、汪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及政策选择[J].南方经济,2002,(06):68-71.

[6]周素彦.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机理及政策建议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02).

[7]王春峰、万海晖、张维.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闭.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09):24.32.

[9]杨保安、朱明.基于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结合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嗍.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9,(01):70-74.

篇8

关键词:社保基金 风险 管理

随着我国社保基金投资项目日益增多,其投资范围除了银行存款、买卖国债等以外,还有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比投资等级高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从最开始的银行存款、股票、国债等逐步拓宽到股权投资、实业投资。现阶段社保基金投资项目日益增多,风险也越来越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

一、社保基金入市后的风险分析

(一)系统风险

资本市场中所有参与者都要面对系统风险,主要取决于国家政治、经济、国际贸易等形势,无法以投资组合的方式分散。社保基金入市以后,在绩优蓝筹股少、投资品种选择范围窄、市场投机等影响下,会直接面对系统风险,增加了社保基金在安全性、盈利性等选择的难度。当前,国内证券市场的市场换手率较高,可见投资者长期持股投资理念不强,市场投机氛围浓,导致股市变化很大,不利于社保投资基金的保值增值。此外,国内市盈率也较高,说明股票价格与本有价值严重不符,证券市场有着泡沫情况。随着我国股票市场改革的深入,将推行国有股减持,需要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政府政策将继续影响股市,并且无法预料,从而增加了社保基金入市后的系统风险。

(二)非系统风险

资金在不断运作时容易出现非系统风险,资金投资管理公司能够通过操作防范并化解风险。因为国内基金公司发展时间很短,缺乏较为完善的运营机制,导致社保基金运营时易出现各种非系统风险,如偿付能力风险、投资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等。此外,各种社保基金风险会相互影响,资金投资、支付、收缴等风险的传递性较强,极易集中并加剧风险,严重影响社保保障资金财务收支的平衡,对此需要加大风险防范与管理力度。

二、社保基金入市后的管理措施

(一)科学合理控制入市规模

因为国内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风险更大,由于上市公司业绩不高、蓝筹股少、防范措施不到位,缺乏健全的证券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甚至存在人为操纵证券行市的情况,所以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证券市场。对此,要合理控制社保基金入市规模,与现阶段证券市场相适应,并对社保基金入市进程作出调整。

(二)选择多种投资品种

股票、债券是当前证券市场主要投资品种,虽然股票投资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然而风险很高,安全对社保基金来说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投资比例。要选择业绩稳定、流通盘子适中、股价波动小的蓝筹绩优股,如公路、能源和电力等。为更好的应对系统风险,社保基金所选投资品种以基金、股票、金融债、企业债、国债等为主,合理进行搭配,最大限度控制好投资风险。

(三)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相结合

长期投资品种以国债、金融债、部分蓝筹股等为主,短期投资品种为购进可以随时变现,同时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下的有价证券,如基金、债券、股票等。长期投资品种属于价值投资,稳定性强,通过选择长期投资品种,能够有效保障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然而在资本市场火爆时期,股票市场失去本身价值而快速上涨,能够实现巨大收益,不过风险很大,对此,社保基金应选择短期投资品种,将风险控制在最小,保证社保基金收益的稳定。

(四)加强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管理

现阶段国际上有三种社保基金管理模式,分别为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基金会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而我国主要以政府机构直接管理为主,由国家劳动保障部负责管理。但是政府管理机构的金融管理能力一般不强,管理效率很低,对此要学习并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大社保基金管理模式的改革力度,采取政府机构统筹,证券公司、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运营的管理模式,这样有利于在整体上作出合理规划,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五)健全最低收益保证制度

对于社保基金而言,投资的稳定和安全尤为重要,然而在社保基金入市以后,会面对很多的风险。收益高、风险高时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社保基金在入市后也要面对资本市场较高的风险。对此,要在控制社保基金入市风险的同时,实行最低收益保证制度,对风险进行补偿,从而实现社保基金的增值保值。现阶段我国还缺少较为完善的社保基金最低收益保证制度,实际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最低收益保证制度,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还能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六)加强社保基金投资监督力度

在社保基金投资过程中,通常委托专业的机构来操作。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基金公司容易出现各种违规行为,从而对社保基金利益造成损害,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被委托机构出现违规行为,避免因为违规操作导致出现风险。对此,要实行健全的外部监督机制,加大社保基金投资监督力度,不仅要通过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证监会、银监会等部门的监督,还要加强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基金投资公司等被委托投资人管理力度,这样才能真正规模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减少操作投资风险,确保社保基金入市后的安全。

三、结束语

总之,为减少社保基金入市后的风险,首先要不断加大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力度,改变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观念,指导投资者正确合理进行投资。其次,要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让股票市场的功能逐步转变为优化资源配置、评估企业价值。最后,完善价格波动分析体系,引导投资者理性预期。培育理性投资者有利于规范其行为、规避市场风险,是控制社保基金入市风险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