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8篇

时间:2023-10-12 10:25: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竞技体育构成要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竞技体育构成要素

篇1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竞技能力的演变。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竞技能力的定义。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竞技”是指“体育竞赛”,“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对概念下定义时,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没有身体能力,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四肢一定要发达,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跑步,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技能的一点点提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根据场上攻守情况,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熟练应用战术,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5.24.1.

篇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类比法,对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和设计本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补偿的途径,为本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竞技能力;非衡结构;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

1 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特征

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为一般模型和个体模型。从功能角度讲,竞技能力一般模型的功能是通过构成要素均衡发展实现的,对于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尤为重要;而竞技能力结构个体模型的功能则是通过构成要素的相互补偿实现的,这一点在优秀运动员中尤为常见。比较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不同项目世界冠军竞技能力的特长点和薄弱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普遍存在的非衡现象。因此,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整体性与非均衡性是本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重要特征。

2 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特征

2.1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特征。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与其它项群运动员一样,都是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和智能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并综合的表现于专项竞技过程之中,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如表1所示,本项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运动技能和战术能力在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中占据了首要地位,对比赛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运动员的形态、机能、心理能力以及智能则对运动员的技能和战术能力的发挥起到辅助的作用,表现出相应的层次性。

2.2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动态性与稳定性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的,但是运动员的总体竞技能力水平又总是趋向于保持某一稳定状态的属性。比如我国优秀乒乓球选手马琳在29届奥运会团体赛、单打1/4、1/2比赛和决赛阶段的重要比赛场次技战术统计显示(见表2),其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通过对马琳在这几场比赛中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对比可以发现,每一指标对竞技能力系统功能作用的大小虽有所变化,但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前4板球的优势仍是比赛获胜的保证,显示这些要素对系统作用大小的相对稳定性。

2.3竞技能力个体非衡结构的补偿性

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来源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其实现机制可以通过竞技能力结构中优势因素对弱势因素的补偿。邓亚萍快速灵活的步伐、凶狠快攻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在网球运动中,张德培快速的移动、灵活的步伐、顽强的底线抽击和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弥补了身高、力量的不足和技术的缺陷。由此可知,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来源于个体自身优势对整体薄弱竞技能力的补偿。

3 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的途径

3.1非衡补偿与平衡补偿

竞技能力个体结构的非衡补偿,是指非衡结构中优势能力弥补某些能力发展不足的方式。所以,运动训练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发现并挖掘运动员的优势竞技能力。

竞技能力个体结构的平衡补偿是指通过提高弱势能力加强竞技能力功能的方式,比如,羽毛球网前僵持型选手,着重提高后场高远球和扣杀的能力则是明显的竞技能力的平衡补偿。

3.2内源性补偿与外源性补偿

运动员用遗传上的绝对优势能力弥补某种薄弱能力的方式称为内源性补偿。例如,乒乓球选手王励勤利用其身高和臂长的优势,弥补了其移动速度和技术上的缺陷;俄罗斯著名网球选手萨芬也是利用其身高的优势,在比赛中通过炮弹式的发球弥补了其技术上的相对不足。

运动员通过后天训练获得的优势能力弥补自身某些难以发展能力的方式称为外源性补偿。外源性补偿研究对于挖掘人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球运动员费德勒细腻而全面的技术,沉稳而凶狠的技术风格,与他后天的体能、技能、心理和战术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4 结论

4.1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整体性与非均衡性是本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重要特征。

4.2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的非衡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4.3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动态性和稳定性是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非衡结构理论的主体特征,本项群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个体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在某一时刻的功能变化,对整体的作用变化不大,竞技能力处于为总体上相对稳定状态。

4.4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的补偿共有4种途径,分别为平衡补偿、非衡补偿、外源性补偿及内源性补偿。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报社,2000,(2):70.

[2]陶志翔.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理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

23(4):88.

[3]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20(1):43-44.

[4]邵晓春.第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勤前三板技战术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 23(1):75-77.

篇3

关键词:竞技能力系统;子系统;要素;特征;运行机制;散打

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4-0080-05

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表现是其竞技能力各子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系统科学将之称为系统整体涌现性。涌现过程是系统功能实现过程,这一过程受系统结构影响外还会受到系统运行机制的影响,“所以在观察涌现现象时,应该致力于发现涌现现象的规则,关键是需要找到产生涌现现象的受限生成过程”[1]。

因此,需要运用整体观念、联系观念和演化发展观念对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展开研究,既要研究其结构又要研究其特征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并能够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1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

“元素之间一切联系方式的总和,叫作系统的结构”[2]。通过对系统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各构成元素在系统中作用的定位;另外,系统结构对功能具有决定作用,了解结构可以在功能与元素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有助于对系统功能的发展。训练是以挖掘、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目的,这一目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改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系统结构,所以只有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建立正确认识,才能够安排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最适宜的训练内容以及最有效训练负荷量度。

魏香明研究认为,竞技能力结构是指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对目前有关竞技能力研究成果的研读可知,竞技能力五要素构成论目前被运动训练学界学者普遍认同,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由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几个子能力组成,这些子能力又由不同要素组成。运动项目很多,但是项目不同其竞技能力各子能力、要素的贡献度以及协同效率会不同。从系统观出发,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则是指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以及同一子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联系方式的总和。项目特殊性决定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是不同项目之间区别的根源之所在。依项群训练理论可知,散打属于同场格斗对抗型项群,不管训练还是比赛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贡献度都有别于其他项目;另外,项目特异性要求使得体能、技能、战能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胡亦海等研究认为“竞技能力的主体结构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清晰的层次性特点[4]。在训练或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系统功能实现是各构成要素相互协同、由低层级向高层级逐级整合的结果。通过以上分析,根据研究需要建立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构成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则是由体能储备、体能动员、技术储备、技术运用、战术储备、战术运用、智能储备和智能运用组成;第三层级则是由符合散打专项需要的要素组成,主要有身体各种能力、对身体各种能力的动员能力、拳法、腿法、摔法、单个技术、组合技术、主动进攻中运用、防守反击中运用、防守中运用、战术意识、战术理念、具体战术行动、“认知能力、注意能力、自控能力”[5]、心能储备在比赛中的应用能力、专项所需智能的发展水平、对专项阅读能力、对身体的控制能力等。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中同一层级内要素之间关联关系相对固定,只是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对手时要素之间的协同效率会有所不同;第三层级中的体能储备内容、技术储备内容、战术储备内容和心能储备内容等显著地反映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专项特征。

2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特征

2.1 整体性特征

整体是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整体各组成部分之间按照某种关系协同作用使系统实现功能的规模效应即实现了系统功能整体涌现。系统的整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结构、特性、功能、状态和行为等方面。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由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等子能力组成,撇开任何一个子能力谈竞技能力系统都不科学也不成立;从竞技能力具体构成要素来说,有进攻与防守、进与退、上与下、左与右,既需要无氧耐力又离不开有氧能力;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任何行为都不是哪一个子能力或要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由不同子能力、要素共同参与下完成,所以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竞技能力以整体方式参与比赛过程,整体性成为其显著特征。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功能实现需要每个子能力的参与,缺少任何一个子能力竞技能力其他子能力之间就无法建立有效联系,竞技能力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转也就难以正常参与比赛。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整体性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发展的结构基础,通过专项训练运动员各子能力之间的时空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子能力之间不管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协同程度都在不断提高,互补作用不断增强,比赛中运动员表现为技法规范、速度快、力量大、攻防转换速度快。

2.2 关联性特征

系统的关联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以及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和相互制约的特性。关联性是系统整体性建立的纽带,是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基础,是系统功能实现的保证。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表现在系统构成要素和要素质的差异性上,它是系统关联性存在的条件;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要想成为真正的功能体,它所包含的子能力、要素需要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因此,关联性就成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一个特征。关联性使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能够运用不同的技法、不同的战术打法和适应不同的对手,它是存在差异的关联关系产生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功能放大。对优秀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来说,这种关联关系建立得越多运动员适应不同对手的能力越强,竞技能力系统运行也越顺利、越高效。

2.3 动态性特征

系统功能实现是各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协同,由低层级向高层级逐级整合过程,系统功能实现是系统、子系统及其构成要素运动变化即行为的结果。系统相对于它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任何变化,或者说,系统可以从外部探知的一切变化,称为系统的行为 [6]25。系统功能实现是以要素的各种行为做基础,包括系统功能发展过程中外界对系统的影响而使系统发生的行为和系统功能实现的行为。行为是系统运行、演化发展的方式,是系统的动态性特征体现。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训练所获得的一种有效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能力,先天遗传为其发展提供可能,而后天训练才是竞技能力发展的动力源泉。训练过程是外界环境对竞技能力系统产生影响的过程,这样的影响使竞技能力系统产生学习、适应、演化和自组织等一系列行为,动态过程使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发生了变化。然而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子能力、要素发展并不均衡,竞技能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非衡补偿行为,在战术行动中有局部行为与整体行为,在各子能力之间协同时有稳定行为与不稳定行为等。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功能实现是各子能力、要素之间在一定的规定性、协同效率基础上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规定性和协同效率会因比赛对手、场上情况等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多变的规定性也必然造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动态性。因此,不管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展过程还是竞技能力功能实现,无不体现动态性特征。

2.4 层级性特征

系统的层级性首先体现在结构上,即系统由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是由次级子系统或要素构成;其次是系统的发展和功能实现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级整合的结果,运行过程体现出明显的层级性。因此,层级性在系统结构和运行过程中都有体现。

首先,由图1可知,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由若干层级组成,不同层级构成要素不同,如第一层级由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构成,第二层级是第一层级的分化,由若干要素组成。其次,在发展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时,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手段,它们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不同层级的要素为作用对象。例如,在技术教学、训练中先单个后组合、先条件实战再实战的安排方式就是对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层级性特征的利用。最后,不同技术等级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联度不同,如刘满金[7]在研究中认为,国际健将级、健将级、一级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一级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联度的重要程度排序分别为“技术指标>素质指标>机能指标>形态指标>心智指标;素质指标>技术指标>机能指标>形态指标>心智指标;素质指标>技术指标>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心智指标” ,它是由不同层级内构成要素之间协同效率和贡献度不同造成,是竞技能力系统层级性一个佐证。因此,层级性特征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和运行过程都有体现。

2.5 自组织性特征

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8],它分为他组织和自组织两种。组织过程是系统的一个特殊演化过程,它能够使系统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为系统结构的有序程度增加和系统组织过程有序程度增加。

散打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竞技能力的发展主要途径是改善其结构。通过长期训练负荷的作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结构的有序程度明显增加,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说,神经系统所建立起的能够满足散打比赛的条件反射增加、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的支配能力增强,这一结果是他组织和自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由辩证法原理可知,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他组织是外因,自组织是内因,他组织需要通过自组织来对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产生作用,自组织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或比赛中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构成要素之间通过自组织过程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竞技能力结构有序程度增加,实战中表现为运动员反应快、判断准确、选择的技法合理且熟练、动作协调有力且无多余动作、打法多变,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因此,自组织性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2.6 非均衡性特征

系统各子系统、构成要素在系统整个发展和运行过程中都呈现出非均衡性特征。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性表现为各构成要素的发展速度上;系统运行过程过程中非均衡性特征体现在各子系统和构成要素的贡献度和协同效率上。非均衡性为系统的演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研究证明,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要素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以体能为例,符合专项需要的速度耐力、速度、爆发力等的发展速度和程度要高于其他素质。刘大庆等[9]在研究中也证明,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因素的发展大都呈不均衡状态。非均衡性特征使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可塑性增强,其中发展水平较低的素质非专项核心素质可以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给以补偿,即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另外,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要素参与程度和所起的作用也明显表现出非均衡性特征,叶伟[10]在其研究中证明,徒手格斗项目运动员的核心竞技能力为体能和技能,这也正是非均衡性特征的体现。

3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机制

3.1 适应是竞技能力系统演化和发展的根源

从生物学角度说,适应是生物体调整自己以适合环境的过程[11],从目前研究成果可知,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也以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有效训练负荷为基础。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适应包括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以及竞技能力系统中各子能力、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

适应是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够根据环境的特殊要求而修改自己的行为规则,以便更好地与环境产生良性互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在符合散打专项特征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负荷量度的作用下不断地学习、积累,使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子能力发生适应性变化,最终通过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改善和协同关系的改变满足专项训练或比赛需要。长时间专项训练形成的适应变化使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增强,速度、速度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提高;技术储备多,且个人特长突出;自信、意志力顽强、勇于拼搏,善于调控情绪以及距离感和空间定向能力增强;体能、技能、战能、心能、智能协同程度提高。

3.2 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标识机制

复杂系统演变过程是系统构成要素按照某种特殊机制发生聚集行为的过程,系统科学把这种机制定义为标识,它是供系统与环境、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识别和选择时使用。“聚集不是简单的合并,也不是消灭个体的吞并,而是新的类型的、更高层次上的个体的实现;原来的个体不仅没有消失,而是在新的更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中得到了发展”[6]254;聚集行为通过标识的作用在使系统要素获得发展、功能得到实现同时又使复杂系统得到了简化。因此,标识是系统演化、发展和功能实现的机制。

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标识机制的作用。首先,在竞技能力发展过程中,标识是借助物质、信息、能量交流来提供联系的依据,其中尤以信息交流为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展包括技能、体能、心理、战术和智能等子能力发展以及各子能力之间联系的建立,这一过程离不开信息、物质和能量的标识作用。标识在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在于提供了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建立联系的信息、物质和能量基础,直接影响到竞技能力结构建立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对优秀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来说特别重要。其次,训练或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功能实现也离不开标识的作用。运动员机体需要通过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加工和利用,通过将外界信息转化为内部神经活动使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产生有效的、最佳的协同,满足专项训练或比赛的需要。

3.3 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响应机制

在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响应与控制相对应,没有外界干预仅有系统内子系统之间协同时,响应表现为子系统之间的应答性反应。训练中运动员控制身体活动时同样也存在一个运动员、运动员机体对信号的响应过程,这种响应不只是机体对外界控制的响应,还有机体各组织、器官对训练负荷的响应。响应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不同子能力、要素之间在同一层级内按照某种规定性运行的基础,运行结果使竞技能力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

发展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是一个他组织和自组织共同作用过程。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对运动员实施训练控制。为完成训练任务,运动员需要听从教练员的安排,对训练指令要积极响应,按照教练员的要求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训练中运动员按照教练员的指令进行练习是一种外在的响应,外在响应对竞技能力系统演化发展发生作用需要通过内部应答性反应来完成,也即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对机体行为的响应,结果使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之间联系的牢固程度和协同协同效率提高,实战中运动员根据对手进攻或防守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技法就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响应机制作用的体现。

3.4 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积木机制

系统科学中的积木亦称构件(building blocks),它形象地利用了物理学中积木在搭建中的可重复使用和按照某种规定性进行组合的特征。积木机制要求在对系统进行考察时主要把注意力放在积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上。系统层级性结构是积木机制作用的结构基础,积木机制只对同一层级内的要素发生作用。层级内积木机制的效应即要素或子系统间组合方式和组合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系统整体功能涌现。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过程同样离不开积木机制的作用。任何一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其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要素的发展程度都不是均衡的,有的能力很强而有些能力偏弱,但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水平不会因为偏弱能力的影响而降低,这就是在积木机制作用下同一层级内子能力、要素建立重新组合,形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非衡补偿效应,例如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不好但是可以通过高度发达的速度和爆发力来弥补。另外,不同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其竞技能力系统各子能力、要素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是在比赛中却可以获得同样的比赛结果,这种情况发生也是积木机制作用的结果。因此,积木机制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机制。

4 结论

4.1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呈现层级性,不同层级由不同要素构成,同一层

级内子能力或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竞技能力运行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级整合的过程。

4.2 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层级性、自组织性和非均衡性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主要特征。

4.3 适应是竞技能力系统功能演化、发展的根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运行包括标识机制、响应机制和积木机制,适应是它们产生作用的基础。

4.4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中在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量度选择上应以竞技能力系统的特征为依据,在训练内容安排顺序上应以能够改善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结构为目标,在实施训练控制时应以符合竞技能力系统运行机制为标准。

参考文献:

[1]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陈禹,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91.

[2]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2.

[3]魏香明.台湾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暨专项训练手段之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4]胡亦海,等.对抗项目竞技能力层次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2):65.

[5]李玲.优秀高水平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构成因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29.

[6]许国志,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7]刘满金.我国优秀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与运动成绩的整体关联度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84.

[8]孙剑,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特征、结构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9):115.

[9]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1):44-46.

[10]叶伟.我国徒手格斗项目(散打)优秀男子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11]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

[12]周维方,等.系统科学视角下优秀散打运动员体能系统运行机制及训练控制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2(6):25-29.

篇4

关键词:体育舞蹈;文化;特征

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成果,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认同、规范、整合和教育教化等功能。不同事物在具有文化的普遍性特征之时,同样有其自身特有的特质,也就是哲学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关系。体育舞蹈自起源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环境中生根发芽,到今天的全球化文化环境中多元化发展和融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共鸣。对体育舞蹈文化史的考察是认识体育舞蹈文化发展历程和一般规律的前提,是掌握体育舞蹈内在本质的根本。对于体育舞蹈的文化构成要素、文化特征为何进行追问,是我们深刻认识体育舞蹈的理论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体育舞蹈文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因此,厘清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是进一步辨清体育舞蹈发展规律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为探求体育舞蹈文化内涵和诊断体育舞蹈在我国良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体育舞蹈的发源

体育舞蹈在中国是以社交舞的形态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3世纪初的汉朝。在国外是在公元11~12世纪的一些欧洲国家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加工提炼的宫廷舞,至公元16~17世纪开始在欧洲普遍流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和影响,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非常缓慢,在国外发展相对较好。

体育舞蹈的发展历程从原始舞蹈―民俗舞(大众舞蹈和民间舞蹈)―宫廷舞―社交舞―国际标准交际舞―体育舞蹈,历经百年发展成为当代包含了10个舞种的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其中摩登舞起源于欧洲,拉丁舞起源于美洲。[1]体育舞蹈在国内外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其发展各有千秋。

二、体育舞蹈的文化构成要素

1文化的构成要素

文化是世代相传的,并以文化要素为载体传递文化。学界对文化构成要素的解读因分类标准的不同可谓众说纷纭,从无定论。有研究将文化的组成要素根据其存在形式分为有形的物质要素和无形的非物质要素[2];从文化功能角度,分为物化的文化要素、制度化文化要素、精神形态的文化要素[3];本研究在综合上述对文化构成要素讨论基础上,较赞同“两分法”的分类方法,即文化的构成要素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构成。

物质的文化要素,指物质世界中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要素,又称精神文化要素,包括制度、规范、观念等。

2体育舞蹈的文化构成要素

体育舞蹈文化是随体育舞蹈的历史变迁逐渐形成,其构成要素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

物质的体育舞蹈文化要素是指在体育舞蹈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人们所创造出的各种事物和相关的物质要素,主要体现为体育舞蹈技术动作、音乐、舞种、舞姿、舞谱和曲谱、服饰、动作套路和造型等方面因素。

非物质的体育舞蹈文化要素是指那些伴随、推动和发展体育舞蹈而产生的制度、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标准、规则、价值观念等,如行业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竞赛规则和评分规则、管理制度、组织制度、体育舞蹈形象、气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态度、体育舞蹈价值观、体育舞蹈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等。

正是由于体育舞蹈文化的内涵结构和特殊魅力,体育舞蹈以体育舞蹈文化要素为传承载体,造就了体育舞蹈的发展历史。

三、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

体育舞蹈作为人类共同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有其自身的特质。体育舞蹈文化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体育舞蹈文化不是经生物遗传获得,而是通过人们后天的创造、学习习得的。体育舞蹈文化的超个人性是指在体育舞蹈文化的创造、创新和传承过程中,个人虽然有接受文化、创造、创新和传承体育舞蹈文化的能力,但形成体育舞蹈文化的力量却不是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进行体育舞蹈活动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体育舞蹈文化,才能影响体育舞蹈文化。

2象征性

每一支体育舞蹈的表演,都要向人们展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着一种文化的特质。尽管体育舞蹈在国家、地域和舞种间存在差异,但都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出象征的意义。不同的国度,因其国家历史、国家文化源起、国家意识形态取向的迥异,体育舞蹈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表现之一,有该国家文化特征的印记,体育舞蹈文化象征的主体成分与国家意识形态表现一定的趋同向度。各舞种之间有一般性,同样也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其在文化方面也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并存,所象征的指向是在同一范畴之内,虽其文化的内在本原不尽全然一致,但所表现的象征意义却几乎趋同,都是象征同一大类舞种的共性方面。总而言之,象征性,无论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域和不同舞种之间,均为体育舞蹈文化的特征。

3包容性

体育舞蹈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不同区域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不同舞种之间有着强烈的交互融合。体育舞蹈在全球范围内活跃地开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经体育舞蹈活动,诸位舞者和准舞者们逐渐产生一些共识,进而形成组织。在这个特殊的组织中,人们都有一个明确的兴趣取向和目标。虽然他们生活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学历背景不一样,其中不免有文化的冲突,但是他们在体育舞蹈活动中,并未因这些区别而影响他们的体育舞蹈活动。

以上表述足以表明,体育舞蹈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虽然人们之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不一样,但正是这种不一样的人却能聚集在一起,说明包容性是体育舞蹈文化的特征之一。

4多元性

体育舞蹈文化并非是某个国家、某个区域或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产物,而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体育舞蹈是根植于地域文化土壤中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体育舞蹈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其自身特有的体育舞蹈,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地的体育舞蹈文化相互冲突、融合和演变,在宏观层面体育舞蹈所蕴含的文化不相同,在微观层面也是不尽相同,然而在中观层面却是有较大趋同的,这也是体育舞蹈项目在历经几百年,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发展,到现在能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总而言之,体育舞蹈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特性、现代元素特性,是多元化的表征。

5规范性

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是历经百年历史锤炼和一代又一代的舞者们的不断感悟和铸造而成,体育舞蹈自身有着它内在严格的规范特性。体育舞蹈对动作技术的规范性要求更是严格,它在技术上追求极致的特性,使体育舞蹈的动作技术恰到好处,多一分或少一分均不能表达出体育舞蹈的神韵。现代体育舞蹈具有一定的竞技性,竞技性要求按照严格的竞赛规则和评分规则来进行比赛,进而取得成绩,争夺冠军,同时对参赛者和体育舞蹈的展示有着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体育舞蹈展现的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美是一种规范,体育舞蹈是一种对美的印象的规范,具有表演观赏性特点。体育舞蹈极高的观赏价值,源于体育舞蹈是融音乐、服装、仪表、体态美于一体的一门艺术,有很高的规范性特征。体育舞蹈发展秉承了体育舞蹈文化的传统,故而规范性是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

6美学性

体育舞蹈在本质上是通过身体动作的表达来追求美的境界。一支体育舞蹈表演得成功与否,关键看其对美的领悟和美的表达层次境界的高低。在体育舞蹈中,动作之美、难度动作展现之美、身体表达之美、造型之美、服装搭配之美、外在形象之美、表情内化之美等,均是舞者追求体育舞蹈美的境界的表现。欣赏体育舞蹈,给人的体悟和遐想是对美的品位的震撼和共鸣。因此,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在美学上的要求是追求极致的美,对任一动作、任一表现、任一造型、任一眼神和感情的交流,都会以完美的高度去审视,突出美学意蕴。换句话说,体育舞蹈表演,若未对“美”予以极致的表达,其表演不能算是成功。

7传递性

体育舞蹈文化的传递性包括两个维度的传递,即纵向的体育舞蹈文化传递和横向的体育舞蹈文化传递。纵向传递也就是体育舞蹈的变迁与发展,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关系:第一,继承关系,即后来的从事体育舞蹈的人接受了过去从事体育舞蹈的人所留下的遗产。第二,变异关系,在体育舞蹈发展过程中,我们虽然继承了过去体育舞蹈的成果,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发展而随时修改和不断变化的,其中有微小的变化,也有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三,中断关系,在体育舞蹈的发展历程中,有不少东西被历史发展所抛弃。有些是不合时代需要的、无价值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但也有些是存在价值的,却因各种变故,出现了发展的中断。横向传递是体育舞蹈在某一时期,在各个国家、地域、民族间和不同舞种间的交互传递,表现为交叉与渗透关系、制约与促进关系、相互转化关系。总之,体育舞蹈文化的传递,表现出了相互联系、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特点。

四、结语

体育舞蹈文化是体育舞蹈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研究表明,体育舞蹈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象征性、包容性、多元性、规范性、美学性、传递性等文化特征。析清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有助于把握体育舞蹈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从而保证体育舞蹈运动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许 昌,陈 飞,林碧英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01):25―27.

篇5

体育舞蹈在国内外由于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其发展各有千秋。

二、体育舞蹈的文化构成要素

1.文化的构成要素

文化是世代相传的,并以文化要素为载体传递文化。学界对文化构成要素的解读因分类标准的不同可谓众说纷纭,从无定论。有研究将文化的组成要素根据其存在形式分为有形的物质要素和无形的非物质要素[2];从文化功能角度,分为物化的文化要素、制度化文化要素、精神形态的文化要素[3];本研究在综合上述对文化构成要素讨论基础上,较赞同“两分法”的分类方法,即文化的构成要素由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构成。物质的文化要素,指物质世界中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要素,又称精神文化要素,包括制度、规范、观念等。

2.体育舞蹈的文化构成要素

体育舞蹈文化是随体育舞蹈的历史变迁逐渐形成,其构成要素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物质的体育舞蹈文化要素是指在体育舞蹈的历史发展中,通过人们所创造出的各种事物和相关的物质要素,主要体现为体育舞蹈技术动作、音乐、舞种、舞姿、舞谱和曲谱、服饰、动作套路和造型等方面因素。非物质的体育舞蹈文化要素是指那些伴随、推动和发展体育舞蹈而产生的制度、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标准、规则、价值观念等,如行业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竞赛规则和评分规则、管理制度、组织制度、体育舞蹈形象、气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态度、体育舞蹈价值观、体育舞蹈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等。正是由于体育舞蹈文化的内涵结构和特殊魅力,体育舞蹈以体育舞蹈文化要素为传承载体,造就了体育舞蹈的发展历史。

三、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

体育舞蹈作为人类共同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有其自身的特质。体育舞蹈文化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是指体育舞蹈文化不是经生物遗传获得,而是通过人们后天的创造、学习习得的。体育舞蹈文化的超个人性是指在体育舞蹈文化的创造、创新和传承过程中,个人虽然有接受文化、创造、创新和传承体育舞蹈文化的能力,但形成体育舞蹈文化的力量却不是在于个人,个人只有在与他人进行体育舞蹈活动的互动中才需要文化,才能接受体育舞蹈文化,才能影响体育舞蹈文化。

2.象征性

每一支体育舞蹈的表演,都要向人们展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有象征意义的,它象征着一种文化的特质。尽管体育舞蹈在国家、地域和舞种间存在差异,但都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出象征的意义。不同的国度,因其国家历史、国家文化源起、国家意识形态取向的迥异,体育舞蹈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表现之一,有该国家文化特征的印记,体育舞蹈文化象征的主体成分与国家意识形态表现一定的趋同向度。各舞种之间有一般性,同样也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其在文化方面也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并存,所象征的指向是在同一范畴之内,虽其文化的内在本原不尽全然一致,但所表现的象征意义却几乎趋同,都是象征同一大类舞种的共性方面。总而言之,象征性,无论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域和不同舞种之间,均为体育舞蹈文化的特征。

3.包容性

体育舞蹈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不同区域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不同舞种之间有着强烈的交互融合。体育舞蹈在全球范围内活跃地开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经体育舞蹈活动,诸位舞者和准舞者们逐渐产生一些共识,进而形成组织。在这个特殊的组织中,人们都有一个明确的兴趣取向和目标。虽然他们生活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学历背景不一样,其中不免有文化的冲突,但是他们在体育舞蹈活动中,并未因这些区别而影响他们的体育舞蹈活动。以上表述足以表明,体育舞蹈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虽然人们之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不一样,但正是这种不一样的人却能聚集在一起,说明包容性是体育舞蹈文化的特征之一。

4.多元性

体育舞蹈文化并非是某个国家、某个区域或是某个民族文化的产物,而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体育舞蹈是根植于地域文化土壤中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体育舞蹈文化具有民族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其自身特有的体育舞蹈,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地的体育舞蹈文化相互冲突、融合和演变,在宏观层面体育舞蹈所蕴含的文化不相同,在微观层面也是不尽相同,然而在中观层面却是有较大趋同的,这也是体育舞蹈项目在历经几百年,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发展,到现在能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总而言之,体育舞蹈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特性、现代元素特性,是多元化的表征。

5.规范性

体育舞蹈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是历经百年历史锤炼和一代又一代的舞者们的不断感悟和铸造而成,体育舞蹈自身有着它内在严格的规范特性。体育舞蹈对动作技术的规范性要求更是严格,它在技术上追求极致的特性,使体育舞蹈的动作技术恰到好处,多一分或少一分均不能表达出体育舞蹈的神韵。现代体育舞蹈具有一定的竞技性,竞技性要求按照严格的竞赛规则和评分规则来进行比赛,进而取得成绩,争夺冠军,同时对参赛者和体育舞蹈的展示有着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体育舞蹈展现的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美是一种规范,体育舞蹈是一种对美的印象的规范,具有表演观赏性特点。体育舞蹈极高的观赏价值,源于体育舞蹈是融音乐、服装、仪表、体态美于一体的一门艺术,有很高的规范性特征。体育舞蹈发展秉承了体育舞蹈文化的传统,故而规范性是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

6.美学性

体育舞蹈在本质上是通过身体动作的表达来追求美的境界。一支体育舞蹈表演得成功与否,关键看其对美的领悟和美的表达层次境界的高低。在体育舞蹈中,动作之美、难度动作展现之美、身体表达之美、造型之美、服装搭配之美、外在形象之美、表情内化之美等,均是舞者追求体育舞蹈美的境界的表现。欣赏体育舞蹈,给人的体悟和遐想是对美的品位的震撼和共鸣。因此,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在美学上的要求是追求极致的美,对任一动作、任一表现、任一造型、任一眼神和感情的交流,都会以完美的高度去审视,突出美学意蕴。换句话说,体育舞蹈表演,若未对“美”予以极致的表达,其表演不能算是成功。

7.传递性

体育舞蹈文化的传递性包括两个维度的传递,即纵向的体育舞蹈文化传递和横向的体育舞蹈文化传递。纵向传递也就是体育舞蹈的变迁与发展,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关系:第一,继承关系,即后来的从事体育舞蹈的人接受了过去从事体育舞蹈的人所留下的遗产。第二,变异关系,在体育舞蹈发展过程中,我们虽然继承了过去体育舞蹈的成果,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发展而随时修改和不断变化的,其中有微小的变化,也有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三,中断关系,在体育舞蹈的发展历程中,有不少东西被历史发展所抛弃。有些是不合时代需要的、无价值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但也有些是存在价值的,却因各种变故,出现了发展的中断。横向传递是体育舞蹈在某一时期,在各个国家、地域、民族间和不同舞种间的交互传递,表现为交叉与渗透关系、制约与促进关系、相互转化关系。总之,体育舞蹈文化的传递,表现出了相互联系、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特点。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复杂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113-05

在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中,竞技能力问题一直是运动训练的核心问题和热点问题,训练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以形成更高水平的竞技状态。竞技能力是竞技状态形成、发展的基础,没有竞技能力作保障,不可能有良好竞技状态的形成,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李少丹教授研究发现竞技状态不断涌现出非线性、不确定性、无序、多样性、动态性和不稳定性等复杂性。然而,竞技状态是竞技能力的功能表现形式,竞技状态的不同是由于竞技能力功能的表现形式的不同。竞技状态的复杂性就是竞技能力功能表现形式的复杂性。但竞技能力功能与竞技能力的结构密切相关。功能与结构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结构是事物的内在构造,是横向的,相对静止的方面;功能是系统的外在行为,是纵向的,动态的方面。结构作为内在根据决定着事物的行为,在要素既定的条件下,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既然结构决定功能,那么竞技能力的功能复杂性即竞技状态复杂性就是由竞技能力结构复杂性决定的。本文试从复杂性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理论出发拟对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剖析,诠释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具有的复杂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竟技能力性态复杂性和更好理解竞技状态的复杂性做准备。

1 系统结构和结构的复杂性理论

无结构的系统和无系统的结构都是不存在的。结构问题是系统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近代科学中议论较多的问题。各种对系统结构的研究都从各个不同方面揭示了系统结构的基本特征,有的从系统的目的性,有的从系统要素关联性,也有的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可见,结构是主要指事物(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的方式,归纳起来它总是离不开三个基本问题:1)系统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2)这些元素关联有哪些?3)元素和它们间的关联对系统整体性有什么影响?因此,想要理解系统的结构就要从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出发,深刻了解系统元素种类、理清元素之间的关联和关联的关联即整体性关联。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研究系统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学科。许多研究复杂系统的学者都非常关注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特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是复杂性系统具有重要特征之一。吴丹教授研究指出,结构复杂性指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的排列组合的复杂性。结构复杂性可分为分形结构复杂性和非稳定结构复杂性。结构的复杂性既包括组分的复杂性、构成复杂性,又可包括层级的复杂性和结构的稳定性。从各种关于系统的结构和结构复杂性研究可知,要考察一个系统的结构和系统的结构的复杂性至少应从四个方面关注:1)系统元素和要素的多元性;2)系统内部层次的多重性;3)系统要素间关联的非线性;4)系统整体构型的多样性。

2 竞技能力和竞技能力系统语义界说

2.1竞技能力语义界说1984年,田麦久博士在《试论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之分析》一文中首次系统而完善地阐明了竞技能力的含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性,即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技能、体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86年,“竞技能力”一词明确写入是由过家兴教授等人编著的《运动训练学教材》。所谓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这一概念的使用标志着“竞技能力”的概念得到了认可,并开始为广大体育界人士接受和采用。1990年,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指出,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有机结合。2000年,由田麦久博士主编的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更加明确地阐述了竞技能力的含义,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张洪潭(2004)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杜海波等(2007)在分析前人关于竞技能力定义的基础上,把竞技能力重新界定为“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的各主观因素及其相互联系的有机体”。综合以上研究主要从解释学角度认识竞技能力的意指对象,明晰界定了竞技能力是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必需能力,并首先提出竞技能力各个要素的基本观点,但仅止于此,并未明细揭示其结构和组合的规律特性。

2.2竞技能力系统语义界说世界物质皆系统,无系统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竞技能力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相关理论向运动训练学理论的渗入,学者们从系统的观念对竞技能力系统进行了探讨。从更为宽泛的论域尝试对竞技能力展开解析。主要代表有代中善的模糊性大系统观,即“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场上体现的综合素养”。钟秉枢、韩丹的主客体二重性系统观,钟秉枢认为,竞技实力是指与夺取比赛胜利直接相关的客观力量(主要由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身体素质、形态、机能水平,以及心理、智力水平来体现)、主观力量(主要由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来体现)而形成的综合力量。按存在状态可分为现实实力、可能实力和潜力(潜在实力)韩丹认为,运动竞技能力是指参赛者争夺运动项目竞赛目标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的总和。郑念军、宋会君的客体单一小系统观,即“竞技能力是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宋会君界定,竞技能力系统是由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术、战术、智力水平等要素构成的,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具有一定训练水平和参赛能力的有机整体。

以上的研究已经具有系统的理念,但具体从系统角度定义还不完全。关于系统的定义很多,著名系统学家A.拉波波特认为,系统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数学的分析的定义;二是直觉的整体的定义。麦萨维奇把系统定义为:“关系的集合”,这是一种数学定义;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给系统的定义:“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复合体,即相互联系的诸元素的复合体”;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是:“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为系统。”《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系统定义

是:“按一定的秩序或因果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着的一组事物所构成的体系”。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比较并根据具有系统本身的特征出发,即:系统应具有组分的多元性;组合方式的特定性;系统在环境中表示的特殊性;系统变化的不可逆性;整体的价值性与目的性。把系统定义为“系统是由多个部分、按特定方式结合起来、不断演化发展的整体,它在与其他事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体现自己的属性、功能和价值。根据系统定义,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由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术、战术、智力水平等多个要素按特定方式结合起来、不断演化发展的整体,并在训练和参赛中体现竞技需要的属性、功能和价值。

3 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从系统结构和结构的复杂性理论与竞技能力和竞技能力系统语义来看,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就是竞技能力系统整体构架,是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术、战术、智力水平等要素特殊关联。要考察竞技能力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必须从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的多元性;竞技能力系统内部层次的多重性;竞技能力系统要素间关联的非线性和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

3.1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的多元性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实体和单元。单个元素是不能称为系统的,只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元素才能构成一个系统,实际上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包含多个元素。竞技能力系统也包括多个元素。对竞技能力系统元素和要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研究,1986年,过家兴等人编写的《运动训练学》指出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四要素说。同时按竞技能力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竞技能力和后天性竞技能力,后来也有人称之为遗传性竞技能力和训练性竞技能力。1988年,周西宽在《体育学》提出了竞技能力构成的“七要素说”,即机能、形态、素质、战术、技术、心理能力和智能。1990年,徐本力在《运动训练学》中提出竞技能力的构成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六个要素,这一界说将思想作风纳入到竞技能力系统,战术从技能中脱离出来,成为与技能并列的战术能力。1995年,田麦久博士提出了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三要素说”,并且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的表现及决定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基础条件,清晰勾画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系统框架。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作了更为详细的分层,将各要素的下级指标更加细化、具体化。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指出竞技能力构成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五要素,至今五要素说依然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很多专项竞技能力研究中均引用了“五要素说”。代中善在其硕士论文中在定性基础上做出了定量描述,揭示出竞技能力内涵特征为健康体能、竞技体能、动作能力、技术能力、技巧能力、表现能力、对抗能力、应变能力、协同能力、控制能力、承受能力等11个要素。

国外训练学专家关于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前民主德国运动训练学专家哈雷博士等在《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一书中指出:“竞技能力有赖于运动员的身体能力、技术和战术的熟练性、智力以及知识和经验”;联邦德国运动训练学专家葛欧瑟博士提出运动员运动水平的现实状态包括素质、技术、心理三个方面的因素;综上所述,无论早期还是后期的国内外训练学专家,关于竞技能力要素分类比较模糊、组分混杂多元,从3要素至11要素不等。这些研究都体现了竞技能力系统组成要素的复杂性与多元性。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包含多个元素。从不同角度和层次看,复杂事物包含的元素也有不同。竞技能力要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无论3要素至11要素)是从竞技能力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析和观察的。要理清竞技能力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就应当分清层次、分清角度,理清哪些是基本要素,哪些是关键要素。而有时系统的要素的地位往往依据问题的性质不同而异,要素与要素相互转化。因此竞技能力系统要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是竞技能力系统本身要素的所具有的复杂性决定的。

3.2竞技能力系统层次的多重性系统的要素具有以下特点,可分为不同的层次;越复杂的系统,其组成单元划分的层次越多,分层性是复杂系统的重要特性。H.A.西蒙曾提出分层复杂性的概念。所谓分层复杂性就是指系统的层次结构复杂,复杂系统由各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又有它们的子系统,如此一层一层地组成复杂系统,形成层次结构。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也具有复杂的分层性,而且具有层次结构的多重性特点。郑念军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发现竞技能力系统要素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和等级层次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认识。从最高层次讲,可认为是由体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组成;从第二个层次讲,是由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智能组成;从第三个层次讲,可认为是由身高、体重、胸围等诸多要素组成;依据不同层次,我们可以将竞技能力组成要素向下进一步细分下去。程勇民在研究中发现,竞技能力结构子成分间的关系不明确,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项群分类标准不完善,进而提出了竞技能力的三层次结构,即竞技能力是由竞技实力和发挥能力构成,竞技实力包括体能、技能和战术能力,发挥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调节能力和意志力。代中善揭示出竞技能力内涵特征为11个要素,并构建了竞技能力系统结构,该结构将三个层次、三个形态、十一个要素有机地组合成一体。然而竞技能力系统分层远不止三层,如根据竞技能力系统五要素,竞技能力系统可分五个层次,从而形成竞技能力系统的金字塔层次结构的如(图1)。最底层是身体形态层;第二层是身体机能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素质);第三层是技能层;第四层是战术层;最上一层是心理层。而各个层次又可以分成各自的子层次如身体机能层可分为力量层一速度层一耐力层一柔韧一层灵敏层,各自的子层次又可以再分下去如力量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和反应力量。各自的子层次也可以再分下去如Ehlenz力量耐力可分为最大力量耐力(>75%)、次大力量耐力(50%~75%)和有氧力量耐力(30%~50%)。因而可见竞技能力系统层次是逐次分层的,是一层套着一层、层层镶嵌,具有多重性。分层性是复杂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任何一个复杂系都具有分层性,越复杂的系统它的层次结构越具有多重性。层次的增加一方面使系统结构日趋复杂,但每一层次的划分又会使系统在属上得到一次简化,从而提高效率,趋向优化。效率和发展是导致系统出现层次与层次多重性的根本原因。竞技能力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从复杂性来看,竞技能力系统结构分层性与分层的多重性正是竞技能力系统复杂性的体现,也系统功能优化、提高效率和发展的需要。

3.3竞技能力系统元素间关联的非线性系统结构不仅要研究系统由哪些元素所构成,而且要研究它是怎样构成的。

系统构成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元素间的关系;二是元素与整体的关系。系统的元素之间可以有各式各样的联系,但并不是所有的联系都对系统整体发生影响,把其中直接关系整体属性的那一部分称为元素间关联。关联是系统结构的基础,系统的整体构架就是由各种关联按特定的方式组成的。关联通常从它的数量、性质、强度三方面来研究。一般地讲,只有一定数量的同类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无意义的、无效的,拉兹洛(E.Laszlo)把这种局域化的加和性复合体称为“堆”,即非系统;只有异质性间的关联才可能产生新的特性,因而只有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才可能产生非加和性或非线性。因此,一个事物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并不在于其构成要素的多少,而在于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如果是线性相互作用,那么不论其构成要素的数量多么庞大,其行为也是简单的;如果构成要素之间是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具有的非独立的相干性,使得要素之间彼此影响,相互耦合,出现协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的微细差异可能很快成为输出的巨大差别――这种现象被称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因此,在非线性系统中,只要有三个以上要素,其行为就会相当复杂,系统的长期行为就难以预测。这说明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存在的确使非线性系统复杂难解,但这也是线性系统不可媲美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作为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竞技能力系统元素多,元素间关联数量多,最重要的是关联的性质具有非线性相干特征。如运动员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以及适合于某专项的各种形态、机能的发展具有非线性。儿少时期的形态、机能、生长发育的敏感期从骨骼、肌肉和形态特征上看,先后顺序为:先远端后近端,先四肢后躯干,先下肢后上肢,亦即由足一小腿一下肢一手一上肢一躯干。青少年运动员运动素质发展具有非线性,不同素质在发展速度不同,有时增长很快,又是增长缓慢;既有阶段性的突增,又有较长时间连续的增长趋势。在运动训练理论中,我们把某种素质发展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运动员技能学习也具有非线性特征,运动技能的形成的分为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从整个运动技能形成过程来看就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其中从练习曲线来看技能的形成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和高原现象。同时运动技能之间还存在着正迁移和负迁移的非线性作用。运动战术更是变化多多,不同项目战术不同,同一种项目不同阶段战术不同,同一阶段不同情况战术不同。同一情况战术也可以不同等等。总之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战术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同样运动员的心理也具有非线性,如Yeres&Dodson的到u型理论;Hardy&Fazey的突变模型和汉宁的最佳功能区理论等都表明运动员的心理与竞技能力的发挥具有非线性特征。非线性是竞技能力元素间关联的本质属性,线性关系则是非线性关系的特例。竞技能力元素间关联的非线性决定了竞技能力的复杂性,使得竞技能力结构具有多样性、可变性和特异性。同时使得竞技能力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和对竞技状态的不可预测性,也使得竞技能力具有层层涌现性特点。因此竞技能力的一切复杂性即不稳性、随机性、多样性、特异性、不确定性都与竞技能力系统元素间关联的非线性有关。竞技能力系统元素问关联的非线性是竞技能力复杂性根源。

3.4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多样性系统构型的研究是主要研究元素与整体的关系,研究关联之上还有关联的关联,以及更高层次的整体关联,整体关联也就是系统整体布局、秩序、构形与构架。对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研究,国内外许多训练学学者通过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了探讨,从不同角度对竞技能力的构型进行剖析,对竞技能力组成要素之间、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不同侧面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独立或者互为补充的竞技能力系统结构模型。1985年,日本训练学专家根本勇首次将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引入运动训练领域。“木桶模型”认为: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围成,而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来表示,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用各木片的长度来表示。各种子能力的程度有所差异,故木片的长度也不尽相同。用这些木片组成一个圆水桶,水桶中水平面的高低代表了竞技能力的动态发展水平,而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并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片所决定,相反,是由最短的木片所决定。2000年,李凯从运动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合金理论”,即人的运动能力的构成,不仅仅是其各项运动素质的简单叠加,而是类似于合金的构成,其总体性能由其各组成单质的特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共同形成。在不同类型的竞技运动中,五大运动素质对于形成综合运动能力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并且在各运动素质最大程度地转化为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的过程中,的确存在不可控因素,如人的智力水平、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等。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力求减少、降低这些不可控因素的不可控性,使之转化为可控性因素。2002年,吴耀宇以运动生理学中的快、慢肌纤维的分类机制为其理论依据,借鉴“合金理论”中关于金属单质构成合金时的启示,以教练员在运动实践过程中对素质训练的“试误”经验积累为基础,尝试性地提出了解释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结构时,素质问互相“复合”,形成“单元”复合结构的理论。“复合”结构分二个层次,一是素质间复合,二是素质与技术、智力、心理等素质的“复合”。2006年,张建华借鉴复合系统及其协调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竞技能力结构的复合系统理论以及竞技能力的协调模型的设想,即在竞技能力结构中,5个子系统Si(i=1,2,3,4,5或i=体,技,战,智,心)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其原有发展水平、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外部的影响。2007年,田麦久博士在体育科学发表的《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型”的建立》利用“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的分野与互补,建构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双子模型”,“双子模型”形象地展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多向的视角去解读运动员竞技能力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从而为我们准确地把握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科学地诊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现实状态,合理地选择运动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恰当地确定不同竞技能力训练安排的比例,准确地制定和实施参赛战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010年,李岩以系统理论和混沌理论为理论依据建立的“皮球”理论模型,表现出竞技能力系统的整体性、直观性、动态性和混沌性的特点。然而本人认为李岩的“皮球”理论模型主要缺点缺乏要素之间与层次性关联性。本文中竞技能力系统的金字塔结构模型如(图1)却较为充分体现了竞技能力子系统间的要素之间与层次性关联性,能较好理解竞技能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与并在运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但也缺乏整体性与动态性等。总之,从以上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研究发现,竞技能力系统构型具有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模型能够完全反应竞技能力系统所有特点。

复杂的系统构型具有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构型的元素动态性、元素之间关联的非线性等。模型只是对构型某些特征的模拟。人们之所以用模型来模仿原系统,是因为各种系统有一定具有相似性、同型性。模型是对现实系统有关结构信息和行为的某种形式的描述。它是对真实对象关系中那些有用的和令人感兴趣的特性抽象化与简化。因而具有客观性,是客观对象的反映,但反映客观事物的某个侧面,因而也具有相对性。同时,模型也具有主观性,是主观选取的。不同的人由于研究的目标不同,就会对某些方面做出不同的简化。随着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模型也在发展,因而模型也具有渐进性。同时模型具有以上的属性,因而同一事物的模型可能是多样的。因而,无论什么模型也只能反映竞技能力系统的复杂性的某个方面。加之复杂的系统构型本身具有复杂性。决定了竞技能力系统模型的多样性。但也同时体现了竞技能力系统构型的多样性。

篇7

关键词:竞技篮球;发展;对策

1. 明确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目标

1.1立足体育强国目标

战略目标是指竞技篮球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战略目标一般是在对国内竞技篮球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全球竞技篮球发展趋势,而制定的总体目标,以及各时间段内的阶段性目标。我国竞技篮球战略目标是一个由职业联赛、国家队建设、青少年训练、科研体系和教练员培养五个竞技篮球运动的构成要素各自具体的战略目标所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1]。

在我国现有体育体制下,奥运战略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指出,我国现阶段竞技篮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2016年夏季奥运会,竞技篮球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2020年夏季奥运会,竞技篮球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进入先进国家行列”。

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目标是提高竞技篮球综合实力,进入世界竞技篮球强国行列,促进我国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而体育强国目标是通过各项竞技运动综合实力的提高来最终实现的。虽然我国目前的竞技篮球水平有所下滑,但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不能改变。只有坚定的立足体育强国目标,为竞技篮球的发展指明方向,才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与优化,促进我国竞技篮球综合实力的提高。

1.2继续实施奥运战略

战略指导思想是指对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体系。竞技篮球的发展不仅要符合全球篮球运动发展的规律,而且更要与各国的实际国情相适应。虽然说,体育发展无国界,但是体育发展的形式受到实际环境的影响,其发展速度、形式与规模是有差别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各国实际国情出发,对于竞技篮球在国内的发展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经实践证明,奥运战略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更符合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要求。《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强调:“整合全国竞技体育资源,发挥各地方的优势,调动全国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所以,我国现阶段竞技篮球的发展应该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指导,调动全国资源,健全各项体系,进而提高竞技篮球的综合实力。

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应立足体育强国目标,以奥运战略为依托,加大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推进竞技篮球基础建设,健全竞技篮球管理体制,最终提高我国竞技篮球的综合实力,缩小与世界篮球强国的差距。

2. 建立健全训练竞赛管理制度

2.1把握运动训练规律

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最终目的是产生优异的比赛成绩。所以,运动训练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可见,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是竞技篮球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所以,现阶段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运动训练的重要性,把握运动训练规律,创新运动训练方法,突破运动训练手段,不断提高运动训练质量。同时,还要加大科研力度,结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建立起符合我国运动员特点的竞技篮球训练体系,进而推动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创新。

2.2完善篮球竞赛制度

体育运动无国界,但体育运动的发展会受到国家相关体育体制的影响。根据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历程来看,现阶段的体育体制在很多方面制约着我国经济篮球的发展。所以,要促进竞技篮球的快速发展,实现2020年我国竞技篮球进入先进国家行列的奥运战略目标,就必须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遵循篮球发展规律,加大体育体制改革力度。

首先,要重点研究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现状,探寻影响和制约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的体制性或机制性因素和障碍;

然后,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逐步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健全篮球竞赛管理以及国家队训练、竞赛管理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机制。

在此过程中,应该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相关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实行管办分离,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宏观管理,强化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3. 完善后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3.1明确后备人才发展战略

战略重点是指为保障竞技篮球战略目标的实现而着重注意的环节。根据竞技篮球的构成要素划分,战略目标可分为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制度建设目标和成绩战略目标。那么,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的重点应该包含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和人力支撑。

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是以人才强体为支撑,以优化后备人才培养结构为重点,促进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发展,形成完备的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等机制,为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

3.2落实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战略阶段是指将竞技篮球战略目标进行有机分解,细化各阶段的任务,促进总目标的实现。根据竞技篮球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战略目标可分为初期战略目标、中期战略目标和长期战略目标。那么,战略阶段可分为打基础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保持优势阶段。

在我国现有是举国体育体制下,奥运战略为我国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所以竞技篮球的发展战略阶段是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指导,以奥运会为周期,实施各战略阶段对竞技篮球的具体部署。

优秀的后备人才培养是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所以,现阶段我国竞技篮球发展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竞技篮球发展水平,贯彻落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的奥运战略要求。

4. 加大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力度

4.1推行精英教练“双百”培养计划

国家体育总局的“双百计划”是分别于2012年至2014年、2015年至2017年、2018年至2020年,分三批共培养100名国家队以及省区市专业运动队教练员和100名业余训练单位教练员,培养期限为3年,重点支持教练员的训练研究、难点攻关、参赛调研、、出版专著、参加培训等工作。

所以,在竞技篮球方面要借助精英教练“双百”培养计划的推行,健全我国本土教练的培训制度,全面提升教练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走出去、学回来”的方式,加大本土教练员到美国、欧洲等顶级篮球联赛的学习力度,使其学到先进的竞技篮球理念和战术思想体系,回来后加以整合,为我所用。还可以通过“引进来、用得上”的方式,聘请国外优秀教练员,将其先进的篮球理念用于训练和竞赛过程。

4.2加强裁判员管理

在竞技篮球运动中,裁判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篮球比赛中的执法者,公正有序比赛环境的营造者,裁判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进程,甚至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尤其是在攻防节奏变换飞快的现代篮球比赛中,裁判员的作用更加明显。

我国竞技篮球裁判员主要分布在学校教师、体育系统、在校学生等各个行业,其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裁判员的重要性以及裁判员现状,因此加大了对篮球裁判员的培训。2012年7月来自我国西部136名裁判员组成的西部地区篮球裁判员培训班圆满结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为促进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就必须要严格把关裁判员准入措施,完善裁判员培养机制,健全裁判员奖惩制度。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引入到现代竞技篮球比赛中,使得裁判员在必要情况下,借助信息技术,做出更为准确的判罚。既可减轻裁判员因主观判断导致的判罚失误,也可营造更为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

5. 加快篮球职业化发展速度

5.1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篮球道路

职业体育是体育社会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体育运动发展历程中的必然产物。篮球的职业化是世界篮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现代社会,受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影响,职业体育的全球化趋势也日趋明显。

体育协会的实体化,项目管理中心的去行政化,不仅会给相关体育企业带来更多的权利,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使得企业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权力过度集中, 监督机制难以运行等弊端。更为重要的是,实体化与去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体育企业进行体育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活跃了体育市场的发展。多样的运营方式不仅会给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改变由先前国家单一投资发展体育事业的局面,扩大了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财源,为政府财政的增加贡献力量。

所以,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篮球道路,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符合篮球运动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篮球发展实践的运作规律。

5.2促进篮球职业化与为国争光的和谐发展

纵观世界篮球强国,其篮球职业化程度非常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也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职业篮球的探索。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职业篮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所以,现阶段我国要积极探寻竞技篮球与职业篮球协调发展的模式,有效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首先,根据世界职业篮球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晰产权管理,界定运营范围,维护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市场调节作用,为我国职业篮球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序的环境。

其次,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我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重点,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协调好职业联赛与国家队备战的关系,调解好职业篮球运动员训练与国家队成员训练的关系,处理好篮球职业化与为国争光计划的关系,形成职业联赛为奥运战略服务的和谐发展关系。

再者,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原则,以实事求是为前提,借鉴NBA等世界高水平职业篮球的发展经验和管理模式,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做到“外为我用,学以致用”,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化发展模式,提升我国竞技篮球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朱天明.构建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结构的理论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3,17(4):59.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3] 白喜林.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56.

[4] 张继忠.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

[5] 邹师.区域体育发展战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必然途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2.

篇8

【关键词】 隔网类 技战术诊断 理论模型

湖北理工学院科研处立项,课题编号:11yjr61B

当今,隔网类竞技项目的比赛是在激烈、高强度的攻防对抗中进行的,特别是排球、网球和乒乓球等项目实施每球得分制计分方法,对运动员合理灵活运用技战术、主动得分能力和攻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全面的攻防技术、娴熟的串联技术、高水平的体能、多变的个人与集体攻防战术外,更要求一支球队能有多套能充分运用、发挥各个队员特长的进攻与防反战术。为了取得竞技比赛的胜利,一支球队要具有一流的攻防技术水平和战术打法,就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有量与质的保证,并要对球队进行技术战术水平的诊断与评定,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在现代竞技运动训练过程中,及时、不断地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实际状态进行检查和评定,是科学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对运动训练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也是当今运动训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1、隔网类项群理论和各级划分

依据项群训练理论对运动项目的分类,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由于在比赛中用网将双方割开,各据一方徒手或持器械击球的共同特征,即划分为隔网类项目,项群理论最早由田麦久教授提出,现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运动训练学上的一大创举,对相同项目的技战术诊断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的支持。此外,依据决定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划分,由于该类项目都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相比较而言,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竞技能力,所以该类项目又被划分为技能主导类项目。再则,依据我国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对项目的划分,乒乓球、羽毛、排球(女子)为优势项目,网球、排球(男子)为潜优势项目。事实证明了在历届的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赛中,我国运动员都能在该类项目中取得优异战绩,为我国挣的荣誉。如何才能够使这个项目能够长胜不衰?其中科学化的训练是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对运动员(队)科学的、及时的技术、战术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2、技战术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

基于现代控制论、训练学理论,结合专项特征对四项网类球进行科学监控,运用统计学和测量学对该类项目的技术、战术数据处理,同时把数据反馈给专家、教练员,采取其合理建议,最后通过数学的方法对描述,形成最终的评价模型。模型的建立,为教练员对运动员技术的改进,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客观、翔实的建议,并为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

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文献发现,前人对比赛中进攻的形式及其效果等有了较多的研究,对运动训练诊断与评定的方法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排球进攻战术水平的诊断与评定的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通过研究,建立世界女子优秀运动队进攻战术水平诊断与评定标准和等级评价量表是完全可行的,可以为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从方法论角度,探讨分析影响隔网类项目大赛中竞技水平(主要为技术与战术指标)发挥的效应与关联指标,并确定其重要与影响程度序列,进而构建隔网类运动项目竞技水平(技术与战术)特征模型,并明晰诸指标的特征信息内涵与量化赋值方式,基此,建立技术战术评价诊断的量化数学模型,从而实现对隔网类运动项群运动队现时竞技状态(技术与战术水平)科学与客观地评价,以为各队教练员赛后科学分析决策提供一个析因平台,以便教练员寻找阻碍球队竞技水平发展的原宥结症与瓶颈,最优化调控训练过程,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与竞技水平。

3、隔网类项群技、战术诊断的技术关键和创新点

3.1、技术与战术同步诊断

在过去的诊断评价中,技术诊断与战术评价是分开的,这样不利于对运动员(队)进行真实有效的评价。所谓的运动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运动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或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技术运用合理及娴熟程度是执行战术能力的基础,战术运用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本方队员与对方的技术的运用。可见,作为竞技能力的两大重要构成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在构建网类球技、战术评价模型中,应该把二者同时建模,提高在实践中的实效性。

3.2、以一个项群作为研究对象

在过去研究中,都是以一个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没有找到项群的规律性特点,以整个项群为研究对象是隔网类项群技、战术诊断理论上的创新点,可以找出项群内部技术与战术的共同的客观规律以及技、战术诊断的共同之处。

3.3、为评价对象提供解决和弥补不足的方案

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仅提供了一些客观的数据模型,没有相应提供合理而有效的意见。利用可拓数学即物元分析的方法来为评价对象提供解决方案。物元分析为我们解决“不相容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物元分析分析认为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划分为目的和条件两个部分。即实际问题W用物元表示为W=R?r,可以通过变换目标、条件或同时变换条件目标和条件,再利用置换、组分、扩缩、增删四种基本变换,再通过“或”、“与”、“逆”三种组合来解决“不相容问题”问题,即“三四三”物元分析法。例如排球运动中,一传与二传可构成一对不相容事件,一传的质量直接影响二传的质量,在解决二者矛盾时,可以把一传设为条件,二传设为目的,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对条件进行可拓分析,如加大前排拦网、变换防守阵型等。依据“三四三”进行可拓分析,能够为教练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因而增加诊断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实用价值。

4、小结

前人对比赛中进攻的形式及其效果等有了较多的研究,对运动训练诊断与评定的方法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把隔网类项群作为一个整体的诊断与评定的研究较少。利用物元分析的方法,以现代控制论、方法论和现代训练学为理论基础,以一个项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整个项群的技战术诊断模型,可以找出项群内部技术与战术的共同的客观规律以及技、战术诊断的共同之处。

参考文献

[1] 赵焕彬.运动技术可视化实时生物力学诊断系统的研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虞丽娟,张辉,戴金彪等.隔网对抗项目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3] 张辉,霍赫曼·安德烈亚斯.球类比赛数学模拟竞技诊断的理论与实践——以乒乓球比赛分析为例[J].体育科学,2005(08)

[4] 张辉,霍赫曼?安德烈亚斯. 乒乓球比赛的数学模拟竞技诊断[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5] 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