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态农业的效益8篇

时间:2023-10-12 09:32: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态农业的效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农业的效益

篇1

一、农业生态面临的问题和沼气工程 

1.生态农业的现状。农民为了减少劳动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加大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安全,破坏了生态农业的环境,农业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越来越多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土壤有机质也在减少,生态系统恢复能力基本丧失,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瓜果蔬菜上的农药很难清洗下去,也使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由此引发许多疾病。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生活垃圾和废物排量也在增加,农村的节能减排的任务特别艰难,大量事实证明,我国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能够使用的能源有限,还采用烧火做饭,柴火的主要来源是木柴,搭建房子也是用本有的木材,致使大量的树林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山洪暴发和土地沙化等诸多问题。农民对资源不合理的利用,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农作物的秸秆焚烧处理等使污染达到最大化。工业废水的排放,河流污染,空气污染,对生态农业的破坏加剧。 

2.沼气工程。沼气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利用沼气,可以节省煤气、秸秆、电的使用,可以用来做饭发电,大大的节省了农民家庭的开支。通过对动物粪便的发酵,代替化肥,从而能够使土壤的营養成分得到改善,沼气工程需要的原资源很广泛也很普遍,比如秸秆、树叶、枯草、动物粪便等,都可以做沼气工程的发酵原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二、沼气工程对生态农业带来的效益 

通过沼气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让许多能源都实现了二次利用,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再循环,动物粪便通过发酵,杀灭了粪便中的细菌,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农村的卫生得到了提高,要使生态农业均衡持续发展,必须将沼气工程利用起来,沼气工程减少对农业环境的二次污染,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可以增大经济效益,例如用沼气做饭,可以节省煤气电气的花销;用沼渣喂猪,减少了饲料的费用;沼液还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避免了使用化肥对土地造成的危害,沼气工程的展开,可以提高农民对卫生的认知,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有效的加强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对传染病的预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减少难闻臭的气味,苍蝇小虫等害虫不断减少,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沼气工程是加快社会主义信从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农业生态系统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沼气工程可以减少农民在生活上一些开销,例如一个养猪专业户,猪的尿液和粪便为沼气池提供了原材料,但沼气池的沼气让农民使用,农作物对化肥和农药的需要,可以通过沼气池解决,使农业成产的成本显著下降,在果园里养鸡,鸡可以吃果园里的种子,和落在地上的果实,这样不但解决了果树不受害虫的影响,也提供了鸡的饲料,从而实现无公害果园的发展。沼气工程实现了能源多次利用彼此循环,也对创新新能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沼气工程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沼气工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生活污水、动物粪便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人们对沼气工程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从而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农村的经济水平也在逐渐变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普及生态文明,增强人们对环保的意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些基础都有利于沼气工程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使沼气工程的工作很好的在农村展开。完善沼气工程的建设,扩大沼气工程在生态农业中的所占比例,提高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回到家乡创业,提高科技含量,加大工作力度,发展沼气工程,生态农业与原来的农业进行比较,不但产量也得到了提高,而且农民对种子化肥和农药的成本也在减少。 

沼气工程实现了能源生态和能源环保,农民生活中的废物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我们要利用好可再生能源,保护好不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的而利用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沼气工程的在生态农业中的实施起到了很大作用。1.解决了农村生活能源多样化,提高了农民生活环境质量,使农村的环境更加清洁。2.促进了农村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带来了极大地经济效益。3.农作物无公害,绿色环保高产高效,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在销量上也有显著的增多。推动农业生产结构,沼气工程是必不可少的流程,沼气工程可以对废物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物尽所值。改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沼气工程是必要夜歌必要的环节。 

三、结语 

沼气工程对农业生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大效益,因此要更加注重沼气工程在生态农业的实施,加强对沼气工程的技术创新以及广泛的应用,从而可以促使沼气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调动农民的积极主动性,让沼气工程在生态农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蕾蕾.基于沼气工程的生态农业工程模式及其效益分析.科技与创新[J].2014(12):112-113. 

[2]甘福丁.沼气工程沼肥利用及输送方式探讨.现代农业科技[J]. 2013(16):201-201. 

篇2

中心词汇:陕西榆林、沙区、生态农业、优化形式

榆林风沙区位于黄河中游,毛乌素沙地南缘,陕西省的北端。包括榆林市的神木、府谷、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和佳县七县(区),北部的95个乡镇,总面积2.44万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6.8%,农业人口100万。是国度“三西”(山西、陕西、内蒙西部)动力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局部。该区地域宽广,地势相对平整,交通较为便利,休息力充足,光热条件好,是陕西省未来主要农业消费区。该区中低产田比严重,选择典型试区是探求改造中低产田的有效途径,对榆林风沙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树立生态农业及农业继续动摇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试区概略

榆林市位于东经108度56分09秒-110度24分23秒,北纬37度48分15秒-38度55分14秒之间,为半干旱干草原自然天文景观。年平均气温8.1℃,大于10℃活动积温3217.6℃,年日照时数2925.5小时,年降水量414.mm,且70%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1905mm,为降水量的4.6倍;年均风沙日81天,沙暴日年均11.5天,春季风力最大,平均为4-8级,最微风力可达11级。灾祸多,主要是干旱、微风、冰雹、霜冻。该试区地处榆林城西18km处,总面积1800hm2。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大批为草甸土、泥炭土、盐碱土等,依据土壤样品分析,PH值7.8-8.2,土壤耕层无机质含量最高为3.0%,最低0.2%,平均0.7%;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平均0.04%;碱解氮含量平均35ug/g;速效氮含量在20-60ug/g之间;速效磷含量在10ug/g以上的耕地仅占14%,缺磷面积在80%以上,沙地土壤结构无清楚层次,肥力低,排水不利,保水力差。

2研讨方法

停止农林水优化结构的研讨。对试区内农田、路途、排灌系统、林带停止实地调查,与农民、乡村指导、专家座谈,对外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完成可继续开展的阻碍因子作一简明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农田基本结构中存在的效果,确定井、渠、林、路占地比例和配置方式,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依据林带特征选择代表性的林带作典型测定。实测各林带走向、带宽、间距、高度及树种组成、长势、高度、胸径等;实测主要树种近五年内的胸径生长量。

在试区内选择7年生协作杨林带停止小气候观测。林带株距2m,行距3m,林带平均高度为7.6m,胸径8.8cm,平均带宽为10m,枝下高1.6m,林带为稀疏结构,疏透度为0.40,观测采用了DEW6型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测之下林带背风面及空旷处的气温、湿度。观测为固定时间,每隔2小时观测1次,天天停止5次,取其平均值为观测值。

3结果与分析

3.1农林水优化形式的研讨试区原有人工开挖的2眼马槽井,其宽6m,深4m,区分长400m和200m;1条排水渠,12条沙地引水支渠,将100.7hm2土地联系成面积不等的14块方田,最大的8hm2,最小的的2.4hm2,沙渠宽窄不一,弯曲不畅,引、排水十分不畅。田间路途无固定线路,桥、涵、路不配套,严重影响耕作。防护林带树种以旱柳、小叶杨为主,结构不整,且长势弱,经济效益和防护效益均不理想。为此,在深化调查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原有渠、林、路。围绕低产水地改造56.7hm2,旱地改水地44hm2,沙荒地开发56hm2。近年来,共打农灌井25眼,以井定路,以路定渠、定林。方田树立田面平整,地块连片成方,构成了井、渠、田、林、路、电、排,科技综合配套的农林水优化形式方案。实施方案后,试区共有干、支、渠22条,衬砌U型渠道18.76km,修垫路途17.8km,挖排水渠33km,架设10kv输电线路11.85km,架设380v输电线路5.63km,装置50kvA变压器4台,建桥、渠涵修建物58座,沿井、渠、路两旁植树造林,构成主副林带17条。主林带距普通200m,副林带距250-300m,建成29块3.4-5.33公顷的网格农田林网。不只改善了原有农田基本结构,充沛应用了土地资源,而且把排灌、交通、耕作、绿化和防护等多功用结合起来,提高了土地应用率和单位土地的全体效益(见表1)。

注:井指榆林沙区人工开挖的马槽井

榆林风沙区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较好,但年降水量分配不均,无霜期短,春旱秋早霜,是开展农林消费的限制因子。微风则是加剧灾祸的破坏性因子。农林水一致规划,实施“规模推进,配套实施”,不只占地少,且能充沛应用渠坡路边空隙地植树造林,做到“渠直路端,树成行,田成方,渠井结合,规划合理”。斗渠以下各级渠道配套,修建物完全,到达“过路有桥,分水有闸,引水有门”,林、路、渠结合,林、粮、药、果平面种植,既起防护作用,又可防风固沙,修养水源,增加蒸发,抑制土壤盐份,林草自身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2农田防护林体系树立的研讨实验区停止农林水总体规划、改造的同时,停止了农田防护林体系树立的研讨,农田防护林带设计采用了“窄林带、小网格”沿渠路配置,大苗上带的技术措施,添加经济林和四旁树木的比重,改造原有林分;对成熟、病虫害严重的长势弱的林木全部实行分段砍伐;对种类适宜、长势旺盛的幼树增强抚育管理;沿井、渠、路边坡栽植协作杨、旱柳,构成防护林带18条,总长21.3km,大小网格29个,庇护农田百余公顷;林下栽植紫穗槐,田间种植粮、菜、药、果、草等,营建平面结构;农田周围的荒沙地经过整地客土,营建葡萄、梨、杏等经济林园;农田的沙地营建防风固沙林,构成了点、带、网、片相结合,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相结合,功用完全,优势互补,效益多样的农田防护林体系(见表2)。

注:防护林包括农田防护林、护渠护路林、居民防护林等

篇3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措施;成效;浙江义乌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286-01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条新兴的、不可或缺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不断地探索、创新、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循环模式,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1-2]。多元化生态循环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建立多元化生态循环模式之本[3-4]。继2012年义乌市顺旺养殖场以牧草饲猪、肥还牧草、污水产沼和沼气发电4项创新技术荣获浙江省十大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创新奖之后,义乌市农能办又在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新建立了农作物秸秆―羊―沼气―牧草―羊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筹发展。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基本情况

2.3 青饲料种植高效化轮作

种养结合是种养业上下游产业的链接扣,是种养互利模式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吸收沼液能力和自身循环利用的经济价值,公司在青饲料基地,对3.33 hm2农田山地进行分块轮耕轮作。在种植过程中,重视不同作物在不同季节对沼液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开展对墨西哥玉米、狼尾草、黑麦草、田藕、果蔗、雪里蕻等作物的种植试验,以寻找规律。通过试验,该养羊场夏秋季(5―10月)主栽墨西哥玉米、狼尾草等牧草类作物及果蔗等经济作物较好,冬春季(11月至翌年3月)种植黑麦草及雪里蕻等作物效果较佳。土地轮耕轮作、作物随季更换,不仅全年实现了养殖污水达标排放,还给养殖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3 取得的成效

3.1 经济效益

通过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既实现了养羊场污水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又实现了沼肥及周边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增值利用。污水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全部用于灌溉牧草基地,不仅可有效提高牧草产量,还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牧草种植成本,有效年节本增效0.5万元。青饲料基地年可提供10 t青饲料,利用食用笋壳、糖梗渣、稻秆、高粱渣等农作物秸秆制成饲料40 t,两者扣除成本年可新增利润6万元。沼气用于养殖场内部炊事、羊舍火焰消毒、发电、职工淋浴等,年可节省费用0.2万元。羊粪年可加工成有机肥300 t,按600元/t计,年新增经济效益18万元。累计增收节支24.7万元。

3.2 社会效益

通过对养羊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进行有效处理,既开发了沼气生物质能源,又回收了沼液有机肥资源;通过回收利用食用笋壳、糖梗渣、稻秆、高粱渣等农作物秸秆,使秸秆废弃物变废为宝。养羊场将治理污染、净化环境、回收能源、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羊产粪污―粪污产沼气、沼液―沼液还田种植牧草―牧草饲喂湖羊的良性生态循环,促进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改善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

3.3 环境效益

养羊场通过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有机肥加工、用沼肥种植青饲料等处理,使养殖污染物得到了有效降解,年可处理养羊场污水近500 t、粪便近375 t,缓解了养羊场周边的环境承载压力。养羊场在实现生态消纳、污染零排放的同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避免了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另外,养羊场利用周边食用笋基地、糖梗渣、稻秆渣等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约40 t,改善了场周边环境,有效促进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4 参考文献

[1] 余德鸿,余德贵,白银凤,等.“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实施途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22-126.

[2] 高桂英.宁夏南部山区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生态经济[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96-98,100.

篇4

“生态农业”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ibrecheW.于1970年提出,西方生态农业是在常规农业(石油农业)带来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和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M.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人,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西方国家提出的生态农业源于纯生态学思想,其实质是将农业发展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而不是化学基础上,是特有的一种替代农业模式。因而西方生态农业对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家畜饲料填充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使用,并进一步提出了“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概念。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是适合西方国情的。

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中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和以农业部边疆部长为首的一批农业领导干部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组织推动了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和理论研究,积极吸收西方生态农业的优点,并根据中国国情又不完全排除化学物质的使用,而是强调适量、适时使用,强调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中国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兼容性、多样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由于中国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国情,很快受到国家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农民的欢迎,1984年国务院作出“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的决定,国家“八五”计划提出要扩大“生态农业示范工程”,“九五”计划又进一步要求“保护国土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试点乡镇、试点村(场)数量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这些试点均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林牧副渔业并举,种养加相互配套,农村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抗灾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首批5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全部通过国家级阶段性验收,并启动了第2批50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

在近期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又将生态农业建设列为重要内容,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并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体制使生态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也影响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多级转化利用。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一样,只有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才有较高的效益,而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单元的生产经营形式,很难使生态农业形成规模生产。家庭分散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使物质、能量、信息多级转化循环,往往使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中断,只能使生态农业局限在小生产的循环中,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综合效益的提高。二是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叫,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即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新技术,多为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由于受农业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是关键问题之一。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整体效益。生态农业建设强调各要素、各部门的有机联系和密切配合,需要一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支撑,而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中介服务组织、咨询机构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四是保障体制不健全,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包括科研、管理、应用等多个部门参加的社会化大行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其顺利进行。但我国长期以来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行其是,部门之间缺乏相互融合的配套保障机制,限制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构思

针对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动态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即指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不同层次生态农业部门(如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生态加工业等)之间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对生态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与规模化生产、贸工农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佳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包括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般理论、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但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其独特性,即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强调水土保持、林草建设的产业化经营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产业化经营,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求资源高效利用、产品无污染且品质优、实现各环节的良性循环,并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中有其独特的理论(如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利益共同体理论等)作指导。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指导作用及基本思路。根据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一是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水土保持、林草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为前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经营者如若得不到一定的经济利益,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经营;若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也就没有整个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要考虑生态效益,更要考虑经济效益,应以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作指导。

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以整体系统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基础,包括相宜论、循环转化论、增值论、平衡论、协调论等,它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按照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者既要有以追求生态效益为目标的公益事业管理部门(如各级政府),又要有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民群众和企业、集体等,要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参与者之间通过生态补偿税、费征收等方式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利益共同体理论,由农民、企业、政府等参与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利益共同体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各参与者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人(如劳力、资金、技术、机械动力等)以及他们在其中的资产产权得到承认并得以回报和利益,是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源,通过利益共同体与市场关系相结合的利益调节机制高效率的运作,使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共同目标和各参与者的个别目标实现最佳结合,所得利益实现合理分配,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生态农业产业化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是利益共同体理论的基本点,利益共同体的核心是“利益”,围绕该核心,由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非市场安排”、市场与利益分配机制、营运约束机制等要素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基本框架。三是市场机制理论,市场机制是当前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以市场机制理论为指导才能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密切相关的市场机制理论主要有比较效益理论和市场竞争理论,按比较效益理论,生态农业产业化应正确选择各种农产品生产的最佳区位,建立农业商品基地,实现品质优、产量高、成本低、比较效益高,根据市场竞争理论,生态农业建设应积极开发生产竞争力强的名、特、优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大力发展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四是科技与政策联合驱动理论,科技与政策联合驱动是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力源。

积极研究、开发、推广可持续性农业技术,是协调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生态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生态社会效益大,而微观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只有科技与政策有机结合,联合驱动,才能迅速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一是根据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及无公害食品的规模化生产作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发展领域;二是把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配套技术体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三是从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配套技术体系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体系的基本模式即形成以市场与科技信息获取及分析决策技术产业化为龙头、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优化组合及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主体、动态监测评估与信息反馈技术产业化作后盾的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体系。

一是市场与科技信息获取及分析、决策技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传播媒介大量获取有关生态农业方面的产品市场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等,并通过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得到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学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以市场与科技信息为基础,并结合区域实际采用科学的决策技术和方法来制定决策方案。应积极引进“集出点子、想办法和评估优选为一体”的可拓决策技术方法,其基本方法步骤为明确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物元与条件物元;确定限制物元,建立矛盾物元系统;根据物元的可拓性,通过物元变换生成决策策略集;对生成的决策策略集进行评估优选,确定满意的实施方案。

二是生产过程中的优化组合技术与高新技术,应把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高效利用、提高转化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用水、高品质食物生产等方面的优化组合技术与高新技术作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重点。主要抓好土壤培肥与作物平衡施肥技术、控释肥料生产技术、沼气及其发酵残余物的综合利用技术、蛆绷养殖与资源利用技术、食用菌生产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污水净化和综合利用技术、旱作农业高效用水技术、蔬菜保护地生产与育种技术、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生产综合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

三是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反馈技术,搞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方案实施中的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反馈,是进一步调整实施方案的重要技术手段。要通过布设动态监测网点、调查访问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等环节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态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体系。

4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用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对农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优质化,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各种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问题接踵而至,而且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开发程度的加大,农产品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与此同时,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发展生态农业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协调好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并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对于推动整体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吸取农业发展的相关经验教训,结合生态环保理念而发展起来的。具体而言,生态农业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严格按照生态学的相关科学原理,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并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其次,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对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且还能够保护自然资源并实现增值效应,加速物质循环以及能量转换,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而且,生态农业能够创造出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品种多样的农产品,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再者,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优化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促进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能够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以及滥用,而且还特别注重对一些可更新的资源采取增值措施,对不具备更新的资源则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从而确保相关的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并为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农业是建立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前提

建立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需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重要前提,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发展目标,通过采取相应的生物工程措施、农业措施等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还需要坚持以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协调好农产品地区性以及结构性过剩问题,对农业生产经济结构做出合理的战略调整,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农产品的污染问题,确保人们的安全消费,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无公害粮食生产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区重点建设的生态农业,对于建立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了构建全面的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还需要创新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完善生态农业的评价指标、农产品改良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认证体系等各方面因素,形成全方位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以及产品标准体系,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生态农业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避免以破坏农业生产可再生资源以及降低环境质量作为代价来盲目追求农业生产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努力协调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农业经济的现展理论和相关科学技术,从而建立一种具备生态合理性、经济高效性的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这也是生态农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三)生态农业能够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当前我国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资源短缺等严峻的发展问题,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然而,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的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退化。具体而言,生态农业通过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体系,不仅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生态农业满足了市场经济多层次以及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通过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并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活动,同时结合农业发展的地区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特点,确定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而形成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加工业为发展龙头的生产加工销售贸易一体化的全方位的发展格局,为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生态农业适应了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需求,尊重了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结合农业生产的内外部发展条件,努力完善相关的生态农业发展制度体系,创新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振军.探究唐山市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4,21:1011

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

生态农业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征。生态农业通过物质能量循环,实现了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态农业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样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态农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了适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四)生态农业具有外部性

就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产品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体现在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另外,农户最初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是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一种推广,但采用新技术投资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偿,又无法限制其他农户模仿性消费,因为一旦推广就可以被许多农户同时消费,且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2009年骆世明将生态农业分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再划分为若干个生态农业模式型。2002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生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激励和补偿机制缺失,影响了生态农业推广普及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投入的劳动量大,投入技术多、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大。而生态农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态农产品定价过高,消费者需求不足,难于销售,只能采取略高于传统农产品价格,即生态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农户获取的经济效益低。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农户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使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外部正性没有体现。另外,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补偿机制,弥补农户外部正收益,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民普及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社会化小农生产,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徐勇、邓大才、刘金海等学者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演进特征提出了“社会化小农”,并认为“社会化小农”作为现代社会农民演进的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决策化特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化小农”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一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散性和独立性生产决策,这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小规模—小投入”导致“低产出—低效益”,致使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所获取收入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社会化小农”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碍了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综合性与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即发展生态农业要规模化。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面积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这种“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有0.4hm,且耕地面积呈进一步缩小趋势。同时,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采取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分配,农户耕地面积被小块分割,使农户生产经营极不方便。近年来,有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耕地面积,绝大部分仍为小规模生产,这种以农户为单位小块分割农田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建设,使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低层次的状态。

(四)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看,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关键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农作物的新品种采用及农业机械化使用,以提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种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种植、除草、收割;农业虫灾泛滥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虫。现代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在整个过程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被使用,致使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农作物种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能解决,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农业生产中这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显然,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推广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财政补偿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实施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倾斜。同时,地方政府实行配套资金支持等。二是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驱动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行为进行资金补贴和技术扶助,如良种补贴,绿色、无公害种植补贴,同时加大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的免费指导和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分配及产权制度

依据生态农业特征,发展生态农业的农田土地一般生产经营周期期限比较长、投资成本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其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积极主动采用生态农业新技术,政府应适当延长生态农业户的土地经营承包期,为此,一要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生态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拓展到实际上的占有权,即农户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对其所承包土地有实际上使用、占用、收益和处置权,集体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终归属权。二是农村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稳定土地使用权,延长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生态理念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户的生态理念。一是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及生态理念宣传。利用互联网、电视进行宣传农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二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有机肥。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三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鼓励科技人才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四)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我国区域差异性大,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一致,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并形成配套技术,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遴选出生态农业模式好,配套技术先进的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方式,由“县—市—省”的方法进行推广,直至推广到全国。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并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秀艳,王丽静.再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市场,2008(1):108.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1):93.

[3]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0(5):103-105.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6-409.

[5]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04-109.

篇7

1.1生产基地发展迅速,生态农产品开发快速推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土地资源和土壤质量良好,地表遭受污染少,其中93%以上可满足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无公害水稻、蔬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各县(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纷纷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区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50个,规模达到10.47万hm2。种植示范基地230个,种植业规模18.83万hm2。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有19个。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不仅积极开发生态农产品,而且大力宣传生态农产品品牌,探索品牌经营之路。近5年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优质粮、棉、油、茶、鱼等产量快速增长,形成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著名品牌,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2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柱力量,涌现出许多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区域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企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农户的能力不断提高。以浮梁县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4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3.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6%。同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近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目标。

1.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

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分县(市、区)都承担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努力建立合理的施肥体系,大力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在保证生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对种养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的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茶等生态农业模式,以稻鸭共育、病虫机械化防治等为主的绿色大米技术,实现了粮牧渔、种加养的结合,建立了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如余干县在河虾、湖蟹以及特种鱼等经济高效的养殖水体种植芦苇稻,不仅促进了虾蟹的生长,反过来虾蟹也可以帮助水稻除虫害;采用鱼稻共生新型养种模式,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阻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2.1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生态农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从一定程度上说体现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但目前公众整体生态环保素质不高,部分农民仍会忽略环境代价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4]。另外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农民生态农业观念淡薄,一时间难以接受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这些都不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短缺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如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是否拥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5]。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财力普遍有限,对生态农业的补贴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额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许多生态农业建设项目难以进行,从而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2.3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滞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承担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紧迫。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农机装备水平也需提高,一些农田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甚至还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如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保障能力下降、抗灾能力弱、效益不断下降等。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6]。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撑,但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保护耕地土壤技术等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发展很快,但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不够,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比较薄弱,无法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人员下乡技术指导时间不足、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率低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民仍按照传统耕作模式进行生产[7-8]。2.5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效益慢,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部分县(市)对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热情,出台的政策不能得到完全落实。另外龙头企业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但由于银行要求一定的经济担保或财产抵押条件,这加大了龙头企业贷款的难度。此外,从生产方式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受到很大影响,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

3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要求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作为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如果能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必然会积极响应发展生态农业的号召,生态农业便可得到真正推广和应用。建议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生态知识培训、开展生态农业讲座等活动加强宣传,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吸引农民参加培训,使生态环保观念深入公众心中,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9]。大力营造和渲染生态农业发展的氛围,树立生态责任感和参与感,提高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3.2拓展融资渠道,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要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渠道吸纳资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建议省、市、县、乡4级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农户从事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农业项目资金投入,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5]。鼓励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生态农业专项担保基金,改革农村体制,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股票等融资形式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此外要倡导富裕农民对生态农业投资,将富余资金用于扩大生态农业的生产投入。

3.3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农业硬件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道路设施建设。建好并且管理好生态农业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加强田间灌排、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建设,提高生态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同时要加强道路勘察设计和农田道路建设工作,解决好农田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同时落实通村公路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

3.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研发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术,在生物应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指导,使先进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10]。同时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拔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改善我国目前存在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的状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经营能使分散、小规模经营集聚成规模化效益,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建议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同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共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此外加大对生态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格局,以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生产。

4总结

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为了适应不断膨胀的社会需求,农业发展以多元化方式发展起来。而发展生态农业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不得忽视,生态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通过以下几方面分析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方面,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有着一套复杂的系统理论,它包含农、林、畜、生态、资源、环境等多种学科的支持。与以前的研究不同,它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某一学科的。所以大多数人只是对这套理论中的某一方面有了解,并没有深入研究生态农业的内在联系。看待生态农业需要以一个综合的思维角度,对各学科进行分类,整合,评价,模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新的生态农业体系。

在生态农业技术条件方面,生态农业有着一个复杂的系统关系,它包含各种组成充分,这些成分也相互影响。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各种组成成分的发展也各有不同。比如说,在一个整体的生态农业环境中,首先要看到主要组成成分,然后是次要组成充分,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主要成分发展缓慢。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而简单依靠一些经验,实现生态农业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的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的引进等问题。

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生态农业满足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它可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发展目标依然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完成目标的手段太过单一,根本无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随着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的发展遇到崭新的机遇,同时也面对新的挑战,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实验和研究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许多生态农业试验点不断涌现,并创造出较为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

通过这些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生态平衡,实现生态与农业的相互融合。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能力转换,相互组合,适应优化,依靠现代化技术支持,发挥可持续能源的效率,实现多样性优势,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二、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技术推广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一方面,新技术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改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丰富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理论。谈到将生态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有效整合,可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是整合,整合就是发挥事物内部各各分支的特性,使得内部能够和谐有效地开展开,有利于整体的全面发展。生态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整合就是让生态技术存在于生态农业中,又有效推动技术的发展。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新的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三、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思维

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发展思维。转变传统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大众的认可与支持。生态农业可以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要。也可以这么说,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产业化投入,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利用技术的手段使得生态农业理论更加丰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理论铺天盖地,可谓是层出不穷。可是它们真正的价值却是参差不齐的。当下可持续发展是时代主流,每天都有新的发展问题在出现和发展,大多数人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着先进的理论。通过理论的学习,寻找适合生态农业的给养,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过程的总结,是无法孕育出新的发展方式的。没有正确的理念的支持,就没有正确的发展目标。而理念还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过去的理念,到现在可能已经过时了。而一旦理念与现实不符,任何努力都只是徒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