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32: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态势分析法(也称道斯矩阵),是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是竞争情报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企业要发展并战胜竞争对手,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企业自身的条件,即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以及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即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其目的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外部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如对策等)。运用这个方法,有利于人们对组织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对策。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有利因素,化解不利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各种问题的态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了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的重大变革。本世纪初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模式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但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体制性和非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形势,大学生就业面临空前的压力,不仅增强了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感,而且引发了比以往更多的心理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这就要求各高校切实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按照态势分析法,当前大学生就业从内部体制机制看,既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势因素,也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劣势因素;从当前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发展困难局面看,既有许多有利于克服就业困难的有利条件,也有一些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不利因素。
1、优势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与全社会的岗位数量和结构、就业市场发育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等就业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教育系统内部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紧密相连。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经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两次重大变革,政府、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就业机制日趋成熟。可以说,无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相对于美国等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国各级政府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各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三贴近”的原则,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此外,各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人员,“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抓学生就业工作,并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的重要性。
2、劣势因素
随着高校扩招,近年来毕业生数量连年走高。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12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m2009年有近611万大学生毕业,比2008年多毕业52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之中、高、低端劳动力相互挤压,社会总体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大学生,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仍然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主要是由就业信息不充分、传播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后者主要源于求职者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当然,也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有关。在传统文化和思维定式影响下,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主流意识仍是去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大的科研院所,许多学生追求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差距。而我们对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特别是揭示和发现金融危机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思想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尚有不小差距。如果择业中的思想症结找不准或不解决,以人为本就难以落到实处,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就难以结合起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
3、有利因素
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措施,通过了到2010年底投入总额超过四万亿元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刺激方案。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100万人的就业。连同其他配套措施,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将从根本上为就业需求的扩大提供保障。2009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当前,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时刻,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业形势越严峻,越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也是学校提升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契机。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公平感
1 问题的提出
就业乃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正如总理所说“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然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机遇差,受歧视问题已成为困扰国家、社会、家庭和女大学生自身的高端难题。同时,它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亟待解决的“就业瓶颈”,在国家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成员社会公平感的今天,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在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式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买方市场局面下,用人单位有了更大选择余地,很多方面处于劣势的女大学生难免受到用人单位显性或隐性手段的歧视性甄选。刘涛在2009年的研究中指出女大学生所受的就业歧视主要表现为“准入歧视”、“晋升歧视”、“薪酬歧视”[1]。全国妇联2009年9月9日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显示,有90%的女大学生就业时受到性别歧视的困扰,而最为引人瞩目的是,90%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明显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2]。贺江平(2005)研究显示在其调查的75家企业中,42家(56%)表示工薪相同的情况下愿意收男生,只有3家愿意收女大学生。2002年厦门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3]。
女大学生就业领域狭窄、就业“边缘化”现象严重,女大学生就业集中于相对低端的服务业边缘行业,而其他薪酬较高的技术类、管理类工作中女大学生仍处于劣势,这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领域“拥挤”的重要原因。平等就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损害女性平等就业,不仅制约女性自身发展与社会地位的稳固,而且长期下去势必造成男女文化结构失调,催化重男轻女的观念。
女大学生长期处于就业的高压之下会产生不安全感,在与男生的现实对比中又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在亚当斯的经典公平理论下,这样就业压力的对比将使得女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影响其劳动积极性,及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在郑功成2009年的研究中也证实,在对就业公平的评价上,男性较女性更为积极。其调查中30.1%的人认为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4]
遗憾的是,对于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其社会公平感的关系上并未见更深入的定量研究,还未在国内引发学术界对女性群体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为此,本研究的重点放在女大学生就业这一敏感话题上。特别对其与社会公平感关系进行调查和梳理,呼吁社会关注女大学生就业公平,并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其公平感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抽取辽宁省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等部分高校的360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学生,共发放问卷360份。经原始数据处理,剔出不完整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33份,有效问卷率为92.5%。
表1 被试人口学特征
(2) 研究工具
就业压力的测量,选取由陈俊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5],该问卷包含6个维度,分别是自身条件、职业期望、求职压力、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生理因素。共有36个题目,4点计分。问卷α系数为0.915,各分量表α系数在0.649-0.853之间。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社会公平感的测量,选取张媛编制的《青少年社会公平感问卷》[6],该问卷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公平、权利公平、弱势公平、互动公平和分配公平。共35个项目,采用6点计分。所有项目与总分的相关性都达到了0.40以上。总体量表的α系数为0.951,分半信度为0.892,且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30-0.890之间,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 数据处理
本研究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
表2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
由表2可知,目前女大学生就业中在自身条件上感受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求职经历、职业期望、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因素。这与陈俊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求职经历和职业期望压力排序提前,这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差别对待使她们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在陈俊的研究中也显示,不同性别在求职经历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另外,女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上更渴望稳定,加之女性感性理想化的特点也造成女大学生职业期望上的较大压力。
(2) 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现状
表3 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现状
由表3可知,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各维度中,弱势公平得分最低,其次是互动公平、权利公平、制度公平、分配公平。这与张媛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在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上均低于前者的研究,可见即将就业的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水平较低。
(3)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关系分析
从女大学生的社会公平感来看,它与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存在密切关系。尤其在求职经历维度中,与社会公平感的各个维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家庭因素与分配公平、制度公平相关显著,自身条件与分配公平、互动公平相关显著,学校因素与制度公平相关显著,职业期望与弱势公平相关显著,这些相关性进一步表明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其对社会公平的感知相互影响。
(4)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回归分析
为探讨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大小,以就业压力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社会公平感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级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由此可见,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对其社会公平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女大学生承受的就业压力越大其社会公平感越低。这是因为女大学生在处于高就业压力下,尤其是在与男生的对比中,其能力与付出未得到相应回报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在亚当斯的经典公平理论下,这种就业压力的对比将使得女大学生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导致其社会公平感降低。
4 研究对策与建议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减缓就业压力,建立就业公平机制增强女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建议如下:
4.1 政府层面
(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女大学生就业机会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产业转换支撑女大学生就业,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70%,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50%左右,而在我国仅有40%。第三产业恰恰是吸纳女性就业群体的一个最大领域,推进女性就业首先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实现。
其次,公益性部门也是扩充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发达国家公益性就业都在10%以上,在我国仅占就业总量的4.4%。公益性部门就业潜力巨大,政府需着力扶持和加强。
(2) 建立健全女性就业立法,以法治手段保障就业,提高制度公平性
政府可以加强女大学生就业立法司法上的保护,禁止用人单位性别歧视,禁止对女大学生提出不平等、不合理要求。同时在税收上予以一定的倾斜,对于吸纳女大学生较多的企业单位,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通过结构性减税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另外,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关照女性特殊困难,实现女大学生生育成本社会化是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帮助。
(3) 消除就业歧视,赋予女大学生公平竞争机会
要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增加就业公平感,就应赋予女大学生平等的竞争机会并能在法律法规层面上规范女大学生就业。增加她们参政议政的机会,给予她们表达诉求发出声音的机会。
4.2 学校层面
(1) 学校调整专业设置,赋予学生更大自主选择权利
面对大学生就业总体过剩,结构性用工短缺现状,学校方面是有责任有能力帮助改善的。首先,学校可以通过科学地考察就业形势、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现状,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同时,学校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能力,在专业选择上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修改专业。
(2)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逃避心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女大学生不懂得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就业指导,自我意识、自我定位不清晰。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就业咨询。同时,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合理预期就业形势,规划未来发展。
4.3 学生自身层面
(1) 女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拓宽就业渠道
女大学生应勇于面对困难,根据自身特点和女性特有的优势合理做出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专业素质、拓展就业口径、树立职业理想、增加就业自信心。平时更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女大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理性就业、到基层就业,在最需要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
(2) 正视现实,合理感知社会
诚然,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女大学生越应该接受现实,正视问题勇于面对,不怨天尤人,体谅国家和社会。应该看到我们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相信这只是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得到解决。
女大学生应积极不断地加强“四有”培养,提高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从容应对困难,迎接各种挑战。最终定能使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去实现自我,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涛.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2]全国妇联.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2009.
[3]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3):11-13.
[4]郑功成.中国社会公平状况分析――价值判断、权益失衡与制度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2-11.
[5]陈俊.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6]张媛.中国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结构与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
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竞争力弱的大学生出现了“无业可就”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之形成。[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是指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无法顺利完成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个人能力、择业定位、经济基础、生活阅历、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状态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压力管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水平,对高校就业工作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3]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正常就业群体相比有着典型的特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一)就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最典型特征是就业能力不强,自我努力程度不够。他们往往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社会经验、职业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面对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通常自信心不足、准备不充分、情绪上悲观失望。
(二)社会生活参与度低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就业,导致他们对与就业无关的事物漠不关心。校园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参与度不高,缩小人际交往的范围,减少人际交往的机会,逐渐封闭自我。学校、社会以及文化生活难以对他们的就业形成积极有利的影响,也难以改变他们社会生活参与度低的现状。
(三)心理敏感脆弱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大于正常学生群体,心理上也更敏感脆弱。特别是在周围同学找到满意工作时,面对周边同学和自己之间的反差,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剥夺感,以及自卑、焦虑、自责等消极情绪。
(四)转变角色不到位
大学生曾经在人们眼中被认为是“天之骄子”,有部分大学生仍然没有走出这样的误区,自以为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并没有将自己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联系起来,形势认识不清,缺少危机感。还有部分大学生,没能及时将学习和就业之间的不同进行合理转换,思想准备不足,面对就业一时难以适应,从而沦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员。
(五)幸福感降低
在生活中,面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消极情绪远远大于积极情绪。在求职过程中,就业困难群体有时还会受到就业歧视,导致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大。有研究表明,就业压力会影响个体在情感方面的认知,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4]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六)群体数量日益增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以及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人数在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教育统计,2014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高校扩招虽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大学教育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自2003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短短几年内数量大增。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仍然有增无减。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从学校面向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时,寻找到一份让自己和家人都较满意的工作是他们最大的难题,压力自然不言而喻。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压力管理,我们必须准确查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就业困境。
(一)个人因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之所以就业困难,大部分因素是因为他们创新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期望值过高、职业规划意识差、社会锻炼少、自我认识不够、适应能力差等。总之,个人能力的不足和就业准备的不充分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充满未知及不确定性,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二)会因素
近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却并未与之增长。“僧多粥少”的就业现象,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找到工作的难度更大,就业压力必然增加。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来源之一,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逐渐掌握了选择人才的主动权,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有些企业往往为了节约成本,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忽视岗位需求,盲目追求高学历,不仅造成人才浪费,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5]
(三)高校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制度的完善,高校不断增设新专业。高校开设新专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专业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实践缺乏、就业探索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同时,高校有些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没有与时俱进,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现象,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造成就业难题。高校还缺少有效、合理、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徒于应付,并未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然对就业充满未知和疑惑,必然产生就业压力。[5]
(四)家庭因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由于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他们通常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去做各类兼职以解决经济问题,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学习和就业准备。在就业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资源本来就比较少,又受自身物质条件的限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就业上容易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担负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和父母的期盼,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就业的双重压力。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压力管理的有效途径[6]
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过度的压力则会让他们焦虑、情绪低落、丧失斗志。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身心健康,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创建,必须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压力管理和自我调适,降低压力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一)学会职业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源自没有清晰的就业规划。学会职业规划、合理设定职业目标、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时间管理等相关的课程以及书籍,强化自我规划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参加与就业相关的活动。大学一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开始自我探索和职业认识,平时可以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学二、三年级时,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知识竞赛、文体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素质等,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对大四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习、模拟招聘、技能培养来消除或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择业时,应全面客观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如果提供的岗位适合自己,就应抓住机会,尽快就业,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困扰。
(二)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构建学校、学院、学生在内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疏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压力,定期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心理排查,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缓解压力,培养自信心。若发现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一些性格内心、注重个人隐私、持续遭受重大压力的学生,应该重点关注,提供一对一疏导及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疏导,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敢于面对压力和挫折。同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还应学习他人有效处理压力的能力,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最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设,控制压力源
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压力管理还需从源头抓起。首先,积极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政策,畅通就业渠道,减少外界环境带来的就业压力。其次,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融入集体,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消除或缓解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再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习经验交流、增加专业实践,减少就业困难群体因专业学习不自信而产生的就业压力。
(四)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提高压力管理实效
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个人应该五位一体,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高校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开展心理压力疏导,做好思想引导,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家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及时回应子女的求助,用爱和宽容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政府、社会应努力拓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面,完善用人机制,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应积极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就业训练、就业帮扶,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技能。通过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压力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杰.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帮助[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5):53-55.
[2]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3]王悦,金怡,陈玲玲.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管理及SAP实效性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1):1234-1238.
[4]戎渊.减缓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J].法制与社会,2012,(8):225-226.
[5]徐礼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2):36-3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时空系统
就业能力简而言之,是个人成功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得晋升的能力,以及自我更新的能力。近年大学生就业人数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是大部分毕业生面临的共性难题。大学生就业群体在整个社会就业群体中占有相当大比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家庭美满幸福的关键因素。要走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满足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政府、高校和大学生本人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认识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深远意义,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纳入高校培养目标,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根本途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现实的社会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就业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不足,因此,重新认识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首先,从学校维度,高校作为培养教育机构,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将会有力地推动高校就业工作、提升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高校通过对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了解社会各用人单位对当前本科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和要求,从中发现自身在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培养目标、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从学生维度,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规划,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在学校的引导下明确社会需求和就业现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科学设置学业目标和就业发展方向,调整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目的、有计划、策略性地做好职业准备,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同时从社会维度,提高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是人才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不高,尤其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研究解决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有利于人才战略的实施和人才高地的构建,化解就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更有利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因此,高校对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把大学生就业能力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全员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二、走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误区,科学界定就业能力培养的内涵和任务
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基础能力,阅读、写作、计算的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就业能力结构呈现出一个多维的复杂系统,相应的能力培养不是单一层面能够解决的,需要打造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完善和发展虽由政府、高校、企业、学生个人等综合决定,但是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主体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培养手段无法取代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一定要尽快转变到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轨道上来,克服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的弊端,使学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各项技能,从实践中加以创新超越,在职业上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三、架构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时间系统,实施全程式生涯规划和指导
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学生的生涯设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此,就业工作不仅要前延还要后伸。
1.引导学生在入学伊始就树立就业意识和职业意识,教育学生将生涯规划同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目标结合起来,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准备。高校应该尽早为学生安排就业指导课,并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相应的培养目标,及早进行职业倾向探索,使他们“在大学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将就业指导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活中,始终以职业生涯设计为核心,针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个人与职业之间的适应关系,最后将自己定位在一个能发挥自己特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岗位上。
2.每学期定期开展职业社会认知教育,促进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职业社会认识的有机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外部环境的职业社会的认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必须深入了解的重要环节,没有对于职业特征具体把握就不可能产生职业倾向。可以通过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以及具体职业的当前状况模拟、前景展望增强学生对于职业的理解,产生就业自主意识和紧迫感,对有兴趣的职业产生认同,认清自我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方向。
3.加强学校与毕业生联系,了解用人单位不断变化的需求。对近年毕业的学生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就业流向,工作以后对自己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的评估,为高校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提供科学指导。
4.鼓励踏上社会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积极创业,为已毕业学生和在校生创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创造条件设立创业基金和创业促进会等组织机构,在资金和咨询辅导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要建设高校创业示范基地,组建学生创业策划与咨询机构,如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四、架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空间系统,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
1.学校内部找准定位,转变办学理念,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不断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出现诸多不适应,专业知识相对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专业适应面窄、工作实际能力欠缺、社会知识贫乏都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高校应与时俱进,关注社会需求动态,以市场化为导向完善培养方案,把专业改革和建设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提前进行社会人才需求预测,进行课程设置调整,转变高校专业课程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状,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学生。
2.学校育人走复合型、宽口径、厚基础道路,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课程体系建设上植入就业能力培养的因子,把一系列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教学大纲特征融合所有专业,继而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融合、转化与转移。负责就业能力植入的教师既是专业课老师,也兼任就业指导教师。
教材选择上从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着眼,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广泛收集与专业相关的最新信息,扩展和补充教材,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开阔眼界、提升能力的目的。课程体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着力体现素质教育,在综合性以及创造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上下功夫,使课程体系更科学,更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要求。
教学方法上,一改过去“填鸭式”教学方法或者其他单一形式的教学,因材施教,在课堂上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方式适当采用传授知识、小组讨论、专题研究、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的相互组合,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3.学校内部与外部资源融合,加强实践环节,提高专业技能训练,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首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健全实践性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是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实验操作、课堂讨论、课堂与课后的技术操作训练,工业见习、野外实习、工程技术设计、撰写毕业论文、临摹写生或创作作品等,使学生知道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设立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专项基金,加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资金投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保证所有学生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其次,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和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结合专业方向和专业特长志愿组织起来面向社会进行一些实践性活动,诸如: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志愿者服务的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社区服务以及独立进行社会调查,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和增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学校外部要着力打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实现高校自主、政府支持、企业尽责的联动机制。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促进就业的政策调控,建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健全实习及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实现大学生实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大财政投入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如利用费用分担机制与企业建立就业能力开发基地,或者对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训练的相关机构或者项目提供奖励、资金援助和政策优惠,为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牵线搭桥。其次,高校要鼓励人力资源机构介入校内职业教育,邀请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进入高校开展职业规划培训,通过讲座、培训、测试、比赛等丰富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倾向。鼓励教师亲身参与企业实践,深入企业实习最新的技能,弥补理论知识的盲目性,同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大力度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工作,使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感受企业组织文化。再次,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改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最终实现“校、企、生”三赢。
5.学生个人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职业生涯目标,寻求个人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积极做好职业生涯准备。从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天开始,大学生就应该结合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根据外部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利用多种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策略性地去实施这个目标。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寻找社会工作机会,增强沟通表达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技巧,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井昊.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及完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8):55.
[2] 刘桂华.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0,(6):99.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重要性分析
择业能力。择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根据自己和社会的需求选择就业岗位的能力。良好的择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做好职业规划有两个前提,一是自我认识,二是对市场需求的认识。自我认识是大学生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和评估,通过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以及优缺点等的分析和把握,确定自己的就业意向;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了解就业供需情况,可以帮助大学生准确确立就业目标,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满意度。
岗位竞争能力。岗位竞争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实现就业目标和获得就业岗位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求职能力三个方面。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其较好的学习能力可以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大学生要扎实锻炼自己的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操作能力,以提高自己在岗位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大学生求职能力非常重要,准确把握岗位信息,并针对岗位需求适时适当推介自己,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在岗位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
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是大学生向优秀劳动力转化的关键点,是指大学生从业后,保持工作、实现自我提升的综合能力。要在职业中寻求发展,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是基本工作能力。要在更为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即一定的智力因素外,还要求其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执行和管理能力等非智力性因素。因此,要在职业中寻求发展,是对从业人员智商和情商的双重考验。
一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大量再就业人员、职业技术人员等大规模投入劳动力市场,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更倾向于招聘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文凭”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再也无法成为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拥有学历高平台,同时要提高就业能力,增强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针对市场需求,准确锁定就业目标,避免在择业、就业上的盲目性,突出大学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使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学校和社会的衔接。
二是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伴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劳动力待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面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高校逐渐将提高就业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目标。高校不断转变人才培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成为增强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就业率以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情况越来越成为家庭和社会评价该高校的重要尺度。
三是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要顺利实现就业,就必须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这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和理论水平,还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以达到用人单位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目的。同时,在职业中的发展还要求大学生具备更多的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增强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在推动自己职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进步。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学生:积极就业,主动提升就业能力。第一,转变就业观念。根据大学生就业意愿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意愿主要集中在:追求“铁饭碗”,如考取公务员、入职事业单位等;向往环境好、收入高的单位;向往大城市,追求体面工作;存在着“从一而终”、“一劳永逸”的观念。①这些传统的就业观念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过分关注和对社会价值的漠视。为满足社会需求,大学生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主动创业的观念,树立到社会需要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
第二,做好职业规划。如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盲目就业的现象,没有清晰的职业构想,直到临近就业才意识到自己就业能力的欠缺,这时候往往犹豫不决、错失工作良机,或任意择业、放弃专业选择。因此,大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在大学之初就应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兴趣,并通过对就业市场的理性分析,结合家长和老师的指导正确选择专业和就业方向,根据职业和社会所需做好学习规划,努力提高就业能力。
第三,提升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能力。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包括专业技能的锻炼。此外,大学生还应增强实践能力,将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操作能力,是增强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更多地把握实践锻炼的机会,参与和组织活动,投身志愿服务,积极实践实习,在课堂外增强与人交往和组织协调的能力,也是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增强实践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高校:面向社会,改进大学生培养模式。一是针对社会需要,改进专业课程设置。高校应摒弃落后的教育模式和内容,分析就业市场,针对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改进专业课程的设置,如增加实践类科目,开设有关社交技巧和面试技能的应用性课程等,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鼓励学生选修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科目。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其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主动。
二是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就业指导。首先,高校辅导员应高度重视,不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而且要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帮助改进,并督促实施,使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成为学生的规划书,还成为辅导员帮助学生的说明书,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高校教育始终。其次,开展丰富的就业指导活动,比如,让有特殊就业故事,在职业发展中取得一定成绩的校友现身说法,与在校生进行经验交流;开展企业进校园活动等,让大学生真切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标准,有针对性地提升就业能力。
三是利用多种资源,提供实践机会。为提高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高校要利用多种资源,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联系实习单位,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实习实践,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以应对在今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政府:主流引导,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第一,加强就业市场宏观调控。首先,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规范就业市场,完善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尽快建立规范统一的就业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保证毕业生基本利益,促进就业市场公平竞争。②再次,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发挥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反馈功能,通过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筛选,举办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人才交流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几率;完善大学生档案管理和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切实发挥人才市场的中介功能。
第二,提供就业政策等相关保障。近些年来,政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鼓励大学生参加“三支一扶”活动。可这项本是造福多方的活动却频频遇冷,很多大学生宁肯暂时待业,也不选择下基层,这不仅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更存在政府政策导向的问题。政府应出台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保证大学生的基本权益,特别是积极参加“三支一扶”的毕业生,要对其提供物质、政策、法律等各方面的保障,切实落实优惠政策,让大学生放心到基层就业。除此之外,政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还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放宽大学生个体经营的市场准入,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第三,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十报告中提出“三个公平”,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可见,公平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不仅保证了人民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就业市场中我们也应积极倡导公平,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如:在招聘中杜绝性别歧视,男女平等;选拔时不只看“名牌”,给更多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平等竞争的机会等。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题“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质量提升研究”和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课题“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201301024、12456224)
【注释】
①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公共政策与社会组织责任、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政府与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
(一)政府与社会
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与社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该更有所作为。一是倡导平等性别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应不断清除“重男轻女”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要强化性别意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努力实现性别公平、创建男女公平的氛围。此外,要为保障女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实施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如社会媒体应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温静,2012)。二是增强反歧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立促进就业的奖惩机制。学者们提出要对于性别歧视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使得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就业中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应该制定惩处的条款细则;建立政策执行机制,严禁歧视女性的行为;应该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健全处罚条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可操作性。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建立惩罚机制,制定“反歧视法”,防止和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齐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应尽快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完善生育保险机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督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就业领域的执法监督。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女性就业选择空间,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实施严格的产假保护制度、女性再就业培训规划、发展社区服务业。郭璟(2013)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纳。
(二)高校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深化就业服务,增进人性关怀。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的个人修养、实践动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要针对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咨询、择业技巧等就业服务。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合理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同时在教育上应该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三)女大学生自身
一是增强自身性别意识。女大学生要增强驾驭自我命运的意识,发扬自我优势、正确看待两性角色、增强自我性别意识。二是合理择业观念。女大学生应该奉行“合适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择业理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结合主客观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择业时要同时考虑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三是强化自信力与维权意识。女性在职场上有语言出众、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优势,因此女大学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竞争,应认识并发挥自我优势、提高自信心,掌握择业技巧。四是积累人力资源资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能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政府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高校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奠基”作用,女大学生自身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上应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三、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新时期 就业 压力 心理健康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44-01
1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
1.1 就业的有利方面
(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在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改革转变过程中,科技兴邦、人才兴企战略被广泛运用,深入人心,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日益高涨。国民素质整体提高、人力资本的增加积累、人才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人才强国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人才需求同步增加,从而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诸多就业良机。
(2)日益规范的就业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而渐趋深化,市场竞争机制被引入到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国家和政府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并保护大学生择业就业,同时,各大高校也纷纷建立就业信息网,及时提供大量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3)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丰富路径。国家地方经济的均衡发展,西部经济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区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和高素质专业人才,从而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舞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历史任务,造就一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守法制的“新农民”成为当务之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对于优化农村基础人才队伍结构作用至关重要,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农村进行支医、支农、支教。
1.2 就业的不利方面
城镇复员专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等构成的城镇新增就业群体使得就业矛盾日益彰显,劳动力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人数和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专业、性别的限制也成为若干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坚实壁垒,用人单位对资质要求提高,对高学历的盲目追求,都给大学生就业设置了重重障碍,给他们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
2 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2.1 期望值高,盲目追求高薪大企大城市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上更多倾向于生活环境舒适、就业环境好、回报率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对薪金、福利、待遇过于看重,就业心理不够成熟,就业态度不够审慎,就业选择过于狭隘。
2.2 对自己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对企业盲目应聘
不关注社会需求,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差、极度个人主义等问题几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通病,他们对自己评估不足,不清楚个人喜好、特长、职业倾向,不了解企业背景、资质、竞聘岗位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就做出盲目选择。
2.3 缺乏足够心理准备
突然面对角色的转换,使得大学生心理准备不够充足,因缺乏理性思考而处于慌乱焦虑状态。多数大学生死啃书本,缺少社会实践经历,在面对就业选择中缺乏自信和主见。
3 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
面对从学习阶段到就业阶段的人生重大转折的大学生们,其心理心智尚不够成熟,极易走进自负、自卑、依赖、从众、盲目攀高、盲目攀比和一次就业定终生的心理误区,甚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其日后的就业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阻碍。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要针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方案,抓住几大关键要点:首先,要帮助大学毕业生学会正确评估和认识自我;其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择业观;再次,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最后,是帮助大学生克服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
4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
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利用心理学相关技巧和原理,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和职业生涯设计规划,促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消除就业心理障碍,而构建的系列的就业辅导体系就称之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
4.1 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以自身才能、性格、兴趣的最佳状态和最有利环境等信息作为依据,设定操作性、可行性俱佳的发展目标,这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可先设定长期目标继而细化为短期目标。其次,进行自我与环境的评估。根据自己的技能、学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道德水准进行自我评估,同时依据环境的条件、特点、发展变化等因素分析自己的适应性,从而达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趋利避害的目的。再次,扬长避短地选择与自己兴趣特长相匹配、内外环境相适应的职业,为事业成功埋下伏笔。然后,制定具体详实的行动计划,也就是职业生涯策略。最后,对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审视和回望,充分考虑一切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做出评估和反馈。
4.2 就业指导
以就业指导课为载体,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引导其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迅速全面高效地与岗位结合,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
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同时从微观上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面掌握有关政策和法规,避免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立足长远从实际出发,审视自我、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教授并指导毕业生了解应聘程序、面试礼仪和言谈举止等应聘技巧,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4.3 大学生心理训练和心理辅导
针对毕业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团队精神等就业过程中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展开集体式专项训练,可采取“招聘面试模拟、即兴演讲、情境再现”等方式进行。在演练中纠正错误习惯、克服羞怯心理和焦躁情绪,缩短差距弥补不足,为就业实战打下基础。针对特殊需要的毕业生可以实行问题解决式择业心理辅导、职业发展式心理辅导、消除不良心理方法的辅导等形式多样的个别择业心理辅导。
5 结语
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来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展开心理辅导,从而使其摆脱怯懦、自卑和焦虑的情绪,建立自信,勇于竞争,同时增强其挑战意识、承担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和有利的状态实现成功就业,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方鹏.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江苏高教,2009(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98-02
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热切关注使广大高校教育者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挫折,加强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利用社会学知识进行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主要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首先,有关“挫折”概念的解释。心理学认为,所谓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而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其次,关于挫折情绪产生原因的解释也主要来源于心理学。这些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挫折本能论、策动心理学的挫折本能说、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以及ABC理论等。最后,当前挫折教育的主要依据是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现象为后天所习得行为,故承受挫折也是一种后天的习得行为,挫折能力的承受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获得和提高。
应该看到,上述心理学理派中也有学者也注意到了社会外部因素对挫折情绪产生的作用。如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Flued)认为,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生活条件因素,也有个体主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弗洛伊德认为,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外部环境,减少和避免个体挫折,即截住挫折的社会因素源头非常必要。策动心理学派的麦独孤(M.Mcdougall)强调本能对情绪的决定作用,但他也认为可以通过社会环境压力来改变情绪。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Hany Stack Sulli-van)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罗杰斯(Cad Ransom Rog-ers)都认识到了人际关系对挫折情绪产生的影响,主张通过加强人际交往、增加人际关注来避免挫折的产生。但是,相对于关注外部社会环境,心理学还是更倾向于关注个体的主观生理和心理因素。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挫折的主要社会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当前,大学生就业客观存在供需矛盾。这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狭窄,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展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候遭遇就业挫折。表面看来,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无法满足时代要求,而实际上是高校教育落后的表现。第二,高校扩招产生的社会效应。近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既满足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也导致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高校毕业生供应相对过剩,从而使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第三,高校专业招生的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招生时对于眼下的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日后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遇冷。而一些社会急需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却无法满足需要。
(二)就业市场有待继续成熟。大学生就业要进人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许多大学生都会面临着择业就业的竞争压力。当代大学生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又担心机会不均,就业市场不成熟客观增加了他们的顾虑。就业市场的不成熟表现在许多方面。第一,存在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人才市场分割,工作转换成本高,阻碍了人才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这也导致高校大学生更愿意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信息不畅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第三,就业市场管理不规范,一些招聘会组织者受利益驱动,秩序混乱,毕业生择业效益不高。第四,部分单位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流动。第五,招聘中的性别歧视、高校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各种原因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在当今社会,讲究“人情”仍有市场。一些人打着“人情”的幌子,搞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就业机会。还有的大学生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努力,一味凭借长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等家庭背景来实现就业。这些现象影响了一些学生的择业观念,当他们遭受就业挫折时,不是去冷静面对,而为自己没有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而苦恼,陷入悲观失望等情绪无法自拔。
三、大学生就业挫折的社会因素分析与对策
研究表明,“真正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挫折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者对他们的看法和用来应付的方法”。针对大学生就业挫折中的社会因素,挫折教育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同时,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挫折中的社会因素。
(一)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科学”。大学生就业挫折实际上是大学生个人还没有适应并融人社会的一种情境,没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反映,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应该说,当前大学生中流行的“考证热”反映了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社会的理性自觉。首先,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要给予正确指导,既要引导学生不能忙于“考证”而忽视专业学习,又要促使高校在专业课之外合理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其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评估预测机构与高等院校要加强合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教育预测活动,并建立定期的教育预测结果机制,为大学招生规模和数量以及专业、学科设置和调整提供指导。最后,高等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配置和调整教学资源,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进行学科专业设置。
(二)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需要高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快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为此,要
快速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跨城乡、跨地区、跨行业流动的就业市场环境,增加就业信息的透明度,规范毕业生招聘市场,招聘单位要理性对待人才需求,坚决杜绝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同时强化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走出挫折情绪。
(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要教育学生理性对待社会不正之风或者依靠家庭背景找工作的现象。应该相信,社会不正之风毕竟是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针对一些学生依靠家庭背景等找工作,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P.M.Blau and O.D.Duncan)的社会流动理论指出,即使在发达的美国社会,父亲的职业、教育程度等家庭背景也会对子女的第一职业产生影响。在我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顺口溜反映了我国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家庭背景因素在子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这种观点仍有市场。然而社会学的研究也表明,相对于家庭背景等先赋因素,自致因素在个人成年后的影响更加突出,在当今中国社会,自致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自致因素是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努力而具备的属性,是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思维方式、社会交往能力等后天习得因素。大学生已经成年,具备了较高的自身素质,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继续努力,完善自我,勇敢接受社会的选择,应该把暂时的就业挫折视为人生的一个励志经历。
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等,它不是要大学生去做拉关系、走后门的事情,而是为他们提供关怀、爱护、帮助、信任、安全和指导。既要注意建立家人、好友构成的强关系形成的社会支持,也要注意交往不多的弱关系的社会支持。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S.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指出,长久没有来往的同学、前同事,或者只有数面之缘的人是联系较弱的社会关系,却能够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因为弱关系中的信息传播由于经过较长的社会距离,能够使信息流行起来,并且具有较低的重复性。因此,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凭借校友会等信息优势为学生就业提供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坤明.“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J].中国教育学刊,1999,(4):48-49.
[2]孟令勇.帮助大学生克服挫折心理的教育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53-54.
[3]杨心恒,刘豪兴,周云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