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8篇

时间:2023-10-12 09:32: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篇1

摘要:《自然保护概论》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方法与建议,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老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保护概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2-02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保护概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地球各圈层生物与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保护自然环境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作榛肪晨蒲А⒒肪彻こ套ㄒ档谋匦蘅纬蹋对丰富学生的基础生态学知识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环境领域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理解与掌握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自觉主动地把“自然保护概论”的课程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宏观管理意识。

二、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与现状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环节存在一些弊端,如下:

1.教材选取未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查阅的课程相关教材发现,相关教材偏少,知识内容略显陈旧。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际自然保护事业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很适合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生,而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能会觉得以上内容跟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课程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重复。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还有《环境科学导论》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上述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自然保护概论》有较大的重复度。例如,《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包括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教学内容;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自然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均有涉及。这必然引起知识点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惰性心理。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目前,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并未开设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等专题,如果能够在理论授课结束后开展相关专题的野外实践,必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根据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及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针对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1.明确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环境专业的特色,在遵循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重点阐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石油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每个专题授课2-4个学时。通过对相关环境问题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明确人的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消费意识和文化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由于自然保护概论的教材主要倾向于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基本原理与知识,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教材,需要补充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授课老师查阅学科相关的资料,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并整合,在理论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在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可结合气候监测数据和古书记载,阐释近年来频发的洪水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可适当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非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两派学者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温上升的贡献性大小问题的争论。

3.采用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鉴于“自然保护概论”的学科交叉性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等特征,可构建“选题-导学-自学-小组讨论-演讲-反馈”的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图1)。授课教师在导学前应高度重视“选题”过程,增加案例切入式选题方式,将小组讨论和自学过程安排在课堂外,灵活安排学生的讨论形式与内容,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环境的创造者和合作的协调者的角色。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又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密不可分。授课教师应当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对于某个问题提出与已有观点相悖的观点,敢于提出并能用已有的资料去证明的行为就应该鼓励。并通过采用案例、专题等形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授课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钻研。对于出勤率高、课堂表现积极、作业按时完成的同学应该得到更高的平时成绩分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授课教授可采取课程论文的期末考核方式。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论文,每个人分别查阅资料撰写,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综合成稿,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贡献给出成绩。

四、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关经费投入。为加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建议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可开设一个周,重点考察典型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生态系统等地形或生态系统。同时,为保障基本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主要为野外实习经费。给野外实践教学以经常性投入,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2.选择多方式实践教学途径。为克服实习经费短缺带来的限制,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保护概论的实践教学可打破原来的统一组织安排的模式,采取多方向、多课题、多时段、多地点进行。首先,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框架列出几个大的方向,如参观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等,由学生选题。或者由学生自主拟定方向,呈报授课教师审查和批准。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

实习场所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家乡周边、课余活动场所、郊游场所或其他课程实习场所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教学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距学期末有1-2个月的时间,学生还可以结合所选实习地点的情况,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完成其他活动的同时关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完成实习。

总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气候

中图分类号:Q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667-05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境内有森林、亚高山草甸、溪流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该保护区森林茂密、物种丰富、生物区系复杂,保护区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昆虫资源。20世纪80年代初,对该保护区进行了初步的昆虫资源考察,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数量、分布还不十分清楚,有关详尽的内容尚需进一步研究。

从全国来看,目前已有学者对徐州泉山、兴隆山、壶瓶山等自然保护区内昆虫分布及多样性与海拔、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研究[1-3],并且对三峡库区昆虫分布格局与生境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4,5],表明昆虫的分布及多样性与生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对昆虫分布与生境间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对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昆虫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对该保护区环境因素对昆虫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保护区昆虫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2 调查方法

2.1 样地设置

按海拔梯度选取样地,每100 m设置一个海拔梯度,总计设置5个海拔梯度(海拔1 200~1 700 m),同一海拔梯度分为阴坡、阳坡。

2.2 调查方法

2.2.1 昆虫群落调查 于2011年7~9月进行调查,每隔30 d调查1次。对草本层、灌木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分别进行调查,根据试验地布局采用平行5点法选取试验点,每个标准地选取5个1 m×1 m的样方。详细调查取样范围内所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未知种类采集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并作记载。

2.2.2 环境因子调查 此项调查环境因子包括坡位(山脊、上坡、中坡、下坡、谷地)、坡向、坡度、海拔、湿度及温度。

2.3 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的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各个处理昆虫群落的结构与组成,在系统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各处理昆虫群落、群落多样性、均匀性、丰富度、优势集中性指数,昆虫群落特征指数计算方法如下,以上参数使用Excel软件进行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环境因子调查记录

7~9月环境因子记录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各月份阳坡温度高于阴坡温度,8月各海拔的温度明显高于7月,且除去生境X总体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的趋势,而8月的湿度明显低于7月;9月温度低于7、8月,而湿度(除生境Ⅰ外)大于8月。

3.2 7月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特征指数

7月对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的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生境对昆虫群落的各项指标都有一定影响,对个体总数、丰富度的影响较对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大。

综合表1与表2可知,阳坡昆虫数量、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明显大于阴坡。草本层在阳坡生境中,低海拔(1 200~1 450 m)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上升的趋势,在海拔1 445 m处达到高峰后突然下降,而在较高海拔昆虫数量及丰富度又表现为随海拔上升而上升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总体表现为低海拔偏高,高海拔偏低。在阴坡生境中,低海拔(1 200~1 500 m)表现为随海拔升高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下降的趋势,而在较高海拔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表现为随海拔上升而上升的趋势。温度大体表现出随海拔上升而下降的趋势,较高海拔生境X温度较高,可能受小气候环境影响,但昆虫群落的各项指标随温度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湿度在低海拔表现为阳坡湿度小于阴坡,在高海拔阳坡与阴坡的湿度没有明显差异,且湿度对昆虫群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生境I群落的稳定性最高。

灌木层昆虫群落的种数和丰富度都较高的是生境Ⅰ和Ⅵ,物种数较高的是生境Ⅲ,海拔分别是1 200、1 500、1 300 m,表现为低海拔物种数及丰富度偏高;物种数和丰富度较高的生境温度分别是26、21、27 ℃,在温度因素上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物种和丰富度较高的生境湿度都偏低;昆虫物种数量及丰富度的高峰大多出现在阳坡。在群落稳定性方面,生境Ⅵ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

地表层低海拔昆虫丰富度低于较高海拔昆虫数量,在低海拔(1 200~1 500 m)阳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大于阴坡生境昆虫的数量,在较高海拔(1 500~1 700 m)阴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大于阳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物种数较高的在1 400 m以下及1 600 m以上,物种丰富度较大的在1 600 m以上。在温度因素及湿度因素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且相对于草本层及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地表层的物种丰富度较小。

3.3 8月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特征指数

8月对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的调查情况如表3所示。

综合表1和表3可以看出,在8月生境对草本层昆虫种群的个体总数、丰富度都有一定影响,对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大,与7月的研究结果大体相似。在同海拔阳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大于阴坡生境中昆虫的种类及数量。阳坡生境和阴坡生境,在海拔1 500 m以下昆虫的物种数量以及丰富度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在海拔1 500 m以上物种丰富度及物种数大体呈现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趋势。对温度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海拔1 500 m以上温度偏低,而物种数量和丰富度偏高。海拔1 500 m以下温度偏高,而物种数偏低。对湿度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8月湿度较7月普遍偏低,且在湿度因素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生境对灌木层昆虫的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表现为:生境Ⅰ(海拔1 200 m)昆虫个体数量及丰富度最高;温度偏高的生境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更高一些;湿度偏小的生境昆虫的数量及物种丰富度偏高;表现为阳坡生境昆虫数量及丰富度偏高;生境Ⅲ的群落稳定性最高。

生境对地表层昆虫的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呈现出在海拔1 600 m以上昆虫数量及丰富度最高,其次是海拔1 400 m以下;在高海拔温度偏低的生境中,物种的数量以及丰富度偏高,而在低海拔温度偏高的生境中物种的数量及丰富度偏高;从湿度因素、坡向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生境Ⅳ与Ⅸ的昆虫群落稳定性较高。

3.4 9月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特征指数

9月对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的调查情况如表4所示。

综合表1和表4可知,9月生境对草本层昆虫的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从海拔和坡向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位于阴坡的生境随海拔升高昆虫物种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位于阳坡的生境的昆虫数量呈现随海拔上升物种数减少的趋势。从温度因素及湿度因素进行分析没有表现出规律性,对群落稳定性分析发现位于阴坡生境中昆虫的稳定性较高。

生境对灌木层昆虫的群落特征参数的影响:从海拔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昆虫个体数量呈现随海拔上升而升高的趋势,但丰富度在海拔1 500 m处最大。在温度因素和湿度因素上也没有呈现出规律性,生境Ⅲ、Ⅴ、Ⅵ的群落稳定性较高。

9月地表昆虫的个体数量及丰富度较7、8月明显减少,在阳坡生境中昆虫的个体数量及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在阴坡生境中昆虫的数量及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在同海拔阴坡生境中昆虫群落的稳定性高于阳坡生境。

3.5 昆虫群落数量时间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7~9月同一海拔草本层昆虫的时间数量动态变化(图1)。由图1可知,在海拔1 200、1 500、1 600 m处,昆虫的个体数量时间动态呈现一直上升的趋势;在海拔1 300、1 400 m处,昆虫的个体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海拔1 600 m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海拔1 500、1 700 m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昆虫的数量除海拔1 700 m处,其他的都没有在温度较高的8月达到高峰期。

7~9月同一海拔地表层昆虫群落的时间数量动态变化见图2。由图2可知,在海拔1 200、1 600 m处,昆虫的个体数量时间动态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在海拔1 300、1 500、1 700 m处,昆虫的个体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海拔1 400 m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地表层昆虫的个体数量动态变化与温度的变化相关性不大。

4 小结与讨论

1)对7~9月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地表层昆虫特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阳坡群落的稳定性大于阴坡群落的稳定性;但昆虫群落的数量及丰富度在不同时间、阴坡、阳坡在较低海拔及较高海拔表现出的趋势不太相同。但都以1 400~1 500 m为界,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对于昆虫数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曾提出过4种模式[5-7]包括:①随海拔升高而减小;②低海拔高平台值;③中海拔单峰隆起;④随海拔上升而增大。其中第四种情况比较少见,而本研究中草本层及地表层昆虫群落随海拔变化趋势与这四种模式都不大相同。这也说明了生境与群落间互相影响的复杂性。

2)对7~9月不同生境草本层、灌木层、地表层昆虫特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昆虫数量及丰富度在温度因素及湿度因素上都没有表现明显的出规律性。一般认为昆虫的种群数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与本研究结果不同,但已有研究表明昆虫只有在适温区才会呈现温度与种群数量的线性关系[8]。

3)对昆虫种群数量时间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草本层昆虫群落数量大部分在9月达到高峰,地表层昆虫群落得数量大部分在8月达到高峰期,所以昆虫群落的数量并不都是在温度较高的8月达到高峰。

4)本研究仅对一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生境对昆虫群落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需要多年连续调查研究,故所得结论难免有不妥之处,其调查分析结果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丁梁斌,胡长效.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62-67.

[2] 张红勇,杨宝生.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与昆虫种类分布关系初探[J]. 甘肃林业科技, 2005,31(3):25-26,46.

[3] 皮 兵,袁 巍,程宁南,等.海拔高度对壶瓶山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06,33(6):57-59.

[4] 刘 晔,沈泽昊.长江三峡库区昆虫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J].生态学报,2011,31(19):5663-5675.

[5] LAWTON J H, MACGARVIN M, HEADS P A. Effects of altitude on the abundance and species richness of insect herbivores on bracken[J].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1987,56(1):147-160.

[6] RAHBEK C. The elevational gradient of species richness: A uniform pattern[J]. Ecography,1995,18(2):200-205.

篇3

一、引言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生态、环保等优点。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是进行生态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但如果开发和管理不当,就会对保护区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环境和资源危机。因此,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时,首先要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于生态旅游的重要性,采取严格的措施,才能确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虽然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育,但不少地方也存在利用保护区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服务的现象,这加剧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一)对植物的影响

火灾是植物最大的威胁,会对植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烟头、野炊等均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踩踏除了会直接导致植物的死亡,还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群落的演替,造成植物种类减少、种群结构变化。另外,游客的采摘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掠夺式的采摘往往会使这些物种濒临灭绝。同时,游客的进入还增加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险。

(二)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游客的进入,打破了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规律,增加了它们的精神压力,影响了它们的繁育,导致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比如在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曾经在河滩灌丛常见的鸟类、兽类以及爬行动物等,有些如今已难觅踪迹,一些物种甚至开始向外迁徙逃离。游客的投喂,改变了动物的觅食习惯,降低了物种野外生存能力。还有一些不法之徒,在利益驱使下,大肆捕杀野生动物,对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

(三)对土壤的影响

旅游设施的兴建和游客的踩踏会引起地表、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土壤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土壤动物数量和活力、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区内酒店、餐馆等场所排放的废水以及水上娱乐项目产生的尾气、燃油排放和游客丢弃的生活垃圾,这些污染物极易造成水质的污染,威胁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由于水体清理难度大、自我修复速度慢,因此很多污染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五)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服务设施和车船的废气排放。煤气和液化气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汽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固体垃圾堆积产生的恶臭等,都会对保护区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个别保护区甚至开设了野炊项目,这不仅增加了火灾隐患,也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六)对景观的影响

一些保护区完全不顾保护区环境承载能力,大量兴建旅游设施,破坏了保护区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由于旅游道路的开发建设,人为形成了很多干扰廊道,造成了生境的破碎化,降低了保护效果。有些保护区甚至违规建设索道,大面积炸毁山体,严重破坏了区内自然景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环境损失。

三、对策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纳入法制轨道。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任何项目都要坚持先环评再建设。对环境破坏大的项目,要坚决禁止;对环境保护者要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严控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

在旅游开发前,应先对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并在运营过程中严控游客数量。应定期对保护区的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开发对保护区环境的破坏。

(三)加大环保宣传,倡导文明出游

利用一切媒体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再生的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保护区要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在游客游览过程中融入环保讲解的内容,帮助游客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

(四)加强部门协调,深化综合治理

要加强旅游、林业、环保、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部门联系和信息通报制度,以便形成合力,增强监管力度。建议成立由林业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共同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管理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环境保护和治理等工作。

四、结语

篇4

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虽未形成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文本,但大会的召开传达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各国政府必须重视气候环境问题,敢于或不得不承担起生态责任;另一是各国政府如何承担生态责任,合理分担碳减排义务。

中国政府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大会宣布到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降低40%~45%,同时也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更是头等大事,发达国家应该带头且更多地承担碳减排的义务。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表明:保护自然环境具有普世价值,对世界各国来说属于基本道义,各国政府一律担当碳减排的道德责任;但由于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碳排放的数量也有多有少,因而各国政府也须有区别地担当碳减排的义务,忽视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的差异,要求各国政府平均承担碳减排的责任也是不公道的。

这意味着,各国政府不仅必须担当属于基本道德义务的生态责任,还须将政府生态责任置于公平正义范围内,在不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生态责任,以保证政府生态责任的公正性。政府生态责任本身只有保持公平公正性,各国政府才有可能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共同行动。

政府生态责任的不可推卸性及其有差别的担当

当生的且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问题,而是全球性的自然环境遭受了污染和破坏。生态危机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并不是威胁着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人群的生存安全,而是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安全。生态危机的这一全球性质,势必要求全人类共同行动起来,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的道德责任。

由于全球分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由此,全人类对地球应当担负的生态责任就内在地转化为各国政府的责任。由于保护地球是不分肤色和人种的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和责任,那么,这就决定了政府生态责任是属于政府的一项基本责任,各国政府必须代表人民的意志履行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即使是对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较少的国家,也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在走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做到不污染、不破坏自然环境,合理而循环地利用自然资源,这一生态义务属于底线的或最低限度的义务,也属于自然法则或自然环境恶化而强制给政府的义务,各国政府不能以各种理由推卸这一义务,否则,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地球就会面临毁灭的危险。

但是,我们也要现实地看到,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富有和贫穷的差别。在此条件下,各国政府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就完全不同。对发达富有的国家来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可能并不困难,而对发展中的贫穷国家来说,拿出同样数量的资金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就会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甚至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福祉。基于此,在强调各国政府应当担当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义务时,还必须考虑各国政府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差别和现实可能性。如果不顾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别,不辨别破坏自然环境的主要责任人和国家,笼统地把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的责任归结为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国家,并要求各国政府承担同等的生态责任,那么,政府生态责任反而会有失公允,导致其由道德性走向非道德性,并成为发达国家对非发达国家、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工具。也就是说,政府生态责任在必须承担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区别地对待,遵循差异性正义原则,并根据现实情况和历史状况,在不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生态责任的大小和多少。政府生态责任属于各国政府的基本义务,但又需要有差别的对待和担当,政府生态责任是基本义务与差别原则的统一。

政府生态责任的正义原则

在不同政府之间合理分担生态责任的大小,牵涉到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由此就使环境保护的伦理义务演变成为一个不同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并由此引出如何公正地分配政府生态责任的问题。进而言之,对政府生态责任的承担需要进行正义性考量,以确保政府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政府生态责任的正义性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一是承认的正义,即承认每个政府或每个国家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环境权利;二是分配的正义,即依据权利与义务的公平交换原则公正地分配不同政府之间的生态责任。

政府生态责任的承认正义的内容是:各个国家不论经济发展的快慢,是贫困还是富裕,在享有公共自然资源和环境权利方面一律平等。不能因为财大气粗就占有或剥夺他人或他国政府的环境权利,也不能因为贫困或不富裕就少享有环境权利。地球上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自然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个人或每个国家政府都享有其中的一个份额,谁也不比谁多一个,谁也不比谁少一个。根据承认的正义原则,在不同政府之间分配生态责任时发达国家必须惠顾发展中国家,环境利益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高能耗和污染问题。同时,发达国家还要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允许发展中国家尽各种努力消除本国的贫困,不能以环境保护为由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享有应得的环境权利。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不均现象本身就已经昭示,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享有了更多的环境权益。如果追究历史的话,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们通过殖民统治更多地侵占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政府生态责任的分配正义主张,一个国家政府负有多少环境义务,就享有多少环境权利;它享有多少环境权利,也就负有多少环境义务,在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之间实现公平的交换。具体到政府生态责任的合理分担上,发达国家应该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尽更多的义务。因为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不是全人类的事情,而是发达国家的事情。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严重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这种污染和破坏经过历史的逐步累计而最终超过了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结果引发了温室效应和生态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属于晚近的事情,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步入工业化道路。因此,发展中国家对生态危机的发生所应该担负的责任几乎微乎其微。就拿造成温室效应的碳排放来说,发达国家从工业化开始至今的几百年间,其碳排放的总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而且,从目前碳排放的人均数量来说,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几十倍,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所排放的碳数量根本不会危及气候的变化。生态危机的发生是自然环境不断遭受污染和破坏的历史累积的结果,它不属于当下问题,而属于历史问题。

从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使用这一向度来分析,发达国家也同样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消费了更多的自然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却尚处在脱贫、解决温饱或者仅仅步入小康的状态。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人口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0%,而消耗的自然资源却占全世界总消耗量的80%。就某些自然资源而言,发达国家的消耗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十倍,甚至有的国家掠夺和占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并把污染性的工业和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达国家远比发展中国家消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理应分担更多的生态责任。即各国政府在分担生态责任时也要遵循差异性公平原则,享受了更多的环境权利和环境权益者,应当为保护自然环境尽更多的义务;环境受害者或享有较少环境权利者,应当承担较少的生态责任,使它们能够有经济实力更好地发展本国的经济,提高本国国民的福祉。如果在分配政府生态责任时不遵循差异性公平原则,不辨别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人而一味强调全人类要对自然环境负责任,那就绑架和劫持了发展中国家,即发达国家破坏自然环境,却让发展中国家买单;发达国家在消费自然资源中受益,却让发展中国家受害。如果这样,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其不正义的。

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整体保护;自然环境;莲花山

Abstract:Embarks from the historical culture whole protection idea, divides the near modern history cultur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into the monomer to the block, the block to the cities, the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ole protects three times. Take“the Guangzhou Panyu area Lianhua history culture protectorate plan”as the example, the discussion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ole protection idea and the method practice application.

Key words:historical culture;whole protection;natural environment;lianhua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0-47(4)

引言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建筑群等。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思路,大体经历了从文物古迹本身的“博物馆”式的保护、历史街区或地段的协调保护、历史城镇与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三个阶段。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为例,探讨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理念与方法,认为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理念可以为我国其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1 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理念与方法

从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理念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由文物建筑向历史地段、街区不断拓展,保护与城市规划开始走向结合;对历史环境越来越强调和保护范围的日益扩大:从单体到街区,由街区又扩大到城镇。又进而兼及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遗产区域(heritage area)”(李伟,2004)。由此可见,整体保护理念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单体到街区时期、街区到城镇时期、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时期。

1.1 单体到街区时期

1933年,《雅典》提出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对“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强调对文物建筑的保护。1962年法国率先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又称《历史街区保护法令》。历史地段,尤其是历史街区的性质和文物建筑有所不同,保护的原则方法也起了相应的变化,意味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涉及物质实体环境,还进一步包含了人文环境,使之同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1964年,《威尼斯》扩大了文物古迹的概念,提出保护“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 从《雅典》到《威尼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完成了从文物建筑单体的保护到历史街区保护的过渡。

1.2 街区到城镇时期

1976年,《内罗毕建议》指出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等广泛内容,维持历史或传统地区及环境,并使它们重新获得活力。扩展了历史地段的范围,提出了历史城镇的概念。从《威尼斯》到《内罗毕建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完成了从历史街区的保护到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的转变。

1.3 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整体保护时期

1968年,“世界遗产保护”白宫会议,开始重视自然和文化保护相结合,呼吁保护世界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这是公开发表的官方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合二为一的最早声音之一。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起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遗产加以保护。1987年,《华盛顿》在总结《威尼斯》二十多年来各国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确定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与作用、保护原则与方法等,提出“一切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建的,都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表现。所涉及的历史地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及其自然、人工的环境”。在历史文化整体保护方面,我国起步较晚。2007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明确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环境的整体保护理念,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提供了法定依据。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关系;问题;措施

一、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会计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由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决定。而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以自然环境和大自然的物质循环规律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用会计的方法核算和监督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最终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协调并改善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以基本目标为基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具体有关资料。

(2)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原则

为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绿色会计原则需要在传统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与改进。绿色会计原则中所包含的客观性、及时性原则的内容与传统会计原则的内容基本相同;而重要性原则的内容则与传统会计有所区别,其主要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按重要性有序排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资源等因素,进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此外,还应明确一些特有的原则,如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等。

(3)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基本假设

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主要有三个:会计主体、可持续发展以及货币计量。绿色会计的会计主体主要指的是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通过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环境收益以及环境成本,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绿色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良好,资源可以永续利用,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而绿色会计的货币计量,则和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一样,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货币进行计量。

(4)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要素

为了达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的目标,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需要在传统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且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相呼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会计主体进行核算与监督,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会计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类需要从自然环境中取得资源进行发展,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不能只是从自然中索取,也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企业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也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问题。企业因自然环境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大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严重与否、以及保护自然环境所进行的投资多少,都可以通过绿色会计进行准确、及时的计量。只有精准核算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环境成本,才能真正地把会计“绿色”化,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

1.绿色会计相关理论尚不成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会计的相关理论还是不成熟的:首先,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者忽视了对实用性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从而导致了绿色会计在我国具体的实践应用中缺乏理论基础;其次,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不规范。我国绿色会计的相关理论结构与法律体系都还不完善,由此导致绿色会计的具体信息披露方式缺乏统一,并且在披露时还存在不主动或者披露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2.绿色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我国的会计制度主要是国务院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准则、制度、办法等。但是,关于企业所涉及的社会、自然环境问题,财政部所制定的法规很少涉及;即使有些法律法规涉及了企业的社会、自然环境问题,但也只是限于理论层次,可操作性不高。这些都导致企业在具体的绿色会计计量、确认方面缺乏统一的准则。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的监督体系也不是很健全。绿色会计是通过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环境收益以及环境成本,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审计组织,企业所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的内容与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也很难对其进行评价。

3.政府和企业等对绿色会计尚不够重视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经济虽然在高速发展,但很大程度上是在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公众没有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家园的认知,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是较差的;政府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及重视度也有待加强和提高;社会环保意识的缺失给企业带来了以破坏自然、浪费资源为代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会。由于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也是不积极的。在环境保护与企业自身发展之间,大多数企业更侧重于破坏自然环境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4.绿色会计相关专业人才稀缺

绿色会计是发展时间较短的新型学科,它是会计、管理、成本、经济、环境保护等多个学科交互融合而成,因此,绿色会计的从业人员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也大多数仅限于传统会计。另外,我国高校也尚未开设与绿色会计有关的专业课程,由此缺少了绿色会计相关人才输出的途径。

三、推行绿色会计的措施

1.推动绿色会计理论发展与创新

首先,实用性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学者多是侧重研究理论性较强的绿色会计理论,只有加强研究实用性理论,才能推动绿色会计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绿色会计信息、环境检测报告等使用者偏好进行研究,以便为绿色会计准则制度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支持。其次,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需要规范化。现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监督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推行绿色会计,加强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规范他们披露的行为是必然途径。

2.建立与完善绿色会计制度

建立完善绿色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立法。作为会计学分支的绿色会计,应当在《会计法》中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国务院财政部也应根据《会计法》制定绿色会计具体的准则、制度、办法等;环境法也需要增加完善与绿色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大力度对于企业和个人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相关处罚。只有在法律上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才能促进其在我国快速的推行与发展。建立环境审计制度,强化对绿色会计再监督。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计,并且加强企业自身的绿色会计监督职能。只有从内外同时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负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进而保证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渐满足社会公众对绿色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3.加强教育,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环保教育,向企业普及绿色会计知识,得到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绿色会计逐步被公众、企业和政府理解与接受。同时,在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企业也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

4.加强绿色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为了推动绿色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全面、具体地培训会计从业人员的绿色会计知识。我国高校也应当开设与绿色会计有关的专业课程,旨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会计专业人才,为国家绿色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增加力量。

参考文献:

[1]金莹.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新探[J].财会研究,2010(23).

[2]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

[3]刘道旭.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商业会计,2011(12).

篇7

一、人和环境的关系

什么是环境?所谓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它是指周围事物的情况。人类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一是指自然环境。它是由岩石、土壤、水、空气、阳光、动物、植物等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体赖以生存、发展的植物基础。一切生命物质时刻不能脱离环境,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下生活。人类的进化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是紧密相关的。

二是社会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叫社会环境。比如城镇、工矿区、农场、疗养地、风景游览区,等等。

广义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人类和环境息息相关。为了维持生存,人类从环境里索取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向环境输出废物。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纵观几百万年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程度和改造能力,千百年来,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立了丰功伟绩。人类从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和兴修水利,到开采矿藏、兴建城市、发展工业,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孟轲是环境保护理论的鼻祖。早在二千三百多年前,他回答梁慧王问政时曾说:“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北宋朱熹解释为“撙节爱养”“天地自然之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国家资源。孟轲认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才能使后代赖以繁衍生息,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既“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又有反馈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环境具有调节和自净能力。由于人类向自然所取得物质和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都与日俱增,已达到大自然无法容忍的程度。当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遭到破坏,超过自然本身的调节和自净能力的限度,达到致害的程度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引起环境的问题很多,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变迁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作用,或者是自然环境中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例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水旱灾害、地方病等灾害。人们一般把这类破坏作用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原因主要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比如盲目开发资源所引起的环境退化、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叫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现在,随着工业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据联合国两市基农业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公倾森林被破坏掉。从1950年到现在,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一减少了一半。土壤的侵蚀日趋严重,世界耕地不断退化。全世界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达250亿吨,大大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从70年代至今,地球上每年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壤,由2000万公顷增加到2100万公顷。有35℅的世界陆地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目前,非洲有30多个国家遭受到了旱灾,有几亿人面临饥饿和饿死。 转贴于

几千年来,沙漠化使我国被吞没的良田沃土达12 万平方公里,半个世纪以来,它又以平均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蚕食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使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我国有13个省、区的200多个县、市、旗的5000万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我国的沙漠化面积已达到132万多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13.8℅.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年因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酿成的经济损失达700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前,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不安和关注,普遍加强了对环境的管理。进了宪法。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国策。中学地理课是阐述人与地理环境系的学科,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要在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

三、搞好环境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讲述《高中地理》生态平衡破坏时,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历史上的定西的区,森林、草原广布,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畜牧业发达的《膏腴之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在二三百年前,森林、草原的破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林草变荒漠,长期干旱多灾,三料俱缺,人们生活贫困。晚清时就已“陇中苦天下”了,定西地区成了甘肃最困难的地方。用这样的资料来说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篇8

由于现代经营活动客观存在着内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矛盾,而自然环境中的许多要素,如空气、水体、绿地、森林等又不能分割使用和等价交换。因此,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有权也有义务用收取环境保护费的方式,抑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强自然环境的再生机能和保证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费是指政府为了维护、治理和保护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而对有污染、损害、侵蚀环境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所取的费用。

(来源:文章屋网 )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