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劳动力的再生产8篇

时间:2023-10-11 10:03: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劳动力的再生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力的再生产

篇1

一、劳动定额在运输生产中的作用

(一)合理组织运输生产的主要手段

劳动定额跟企业的许多指标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各种相互联系的工作都是通过劳动定额在时间的配合上和空间衔接上所需要的工具。铁路拥有着绝对严整性、统一性,所以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将劳动定额手段协调成一体,使生产过程中运输的连续性得到保持,让其均衡有节奏的进行,如果生产过程环节失衡,必然是因为没有劳动定额或其定额标准不合理,而导致运输生产秩序被打乱,所以必须保障铁路的严整性和统一性。

(二)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途径

研究减少劳动消耗和无效劳动时间,是劳动定额对劳动量的标准,也是劳动定额工作的最终目的。为了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求的财富,必须要采用合理的科学方法,制定合理的先进标准。才能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拥有合理的分工和协调。想要提高劳动效率必须要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完成最大的工作量。为了避免人浮于事和工时上的浪费,需要通过对定额工作的研究,要不断加强扩大定额管理面,制定出各类职工的劳动定额,并测定出各劳动岗位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确定出各个环节正常生产或业务活动所需配备的各类人员数量,实现定岗定员,优化劳动力结构。这样既可保证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又可以做到人尽其才,时尽其效。

二、铁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观念落后

管理观念落后总共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铁路企业基层站段不够重视劳动定额工作,由于铁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有特殊性的,致使劳动定额工作受到很多管理者的忽视,专职定额人员的配备也受不到重视,并且在工作中的培养和教育投入的力度上也是落后,还有一些铁路桥段的群体作业认为劳动定额没有作用,不需要讲定额只需要完成工作就行。第二种是地铁正经过跨越式的发展的需要,而劳动定额的管理人员对掌握的定额知识也就相对落后和老化,欠缺了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必然会对劳动定额基础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部分定额标准不适应运输生产和改革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铁路运输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第六次大提速,大量开发运用了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这些为劳动效率和设备运用带来了很大安全程度。而大多数的劳动定额的制定还处于传统的管理阶段,而定额也会随着依照人的想法和欲望所改变,这样定出的劳动定额标准必然会跟形势发展有所不同,这样不仅浪费着人力、工时,还影响市场经济中铁路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

三、强化铁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劳动定额管理队伍素质

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劳动定额的管理水平,只有加强对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这样就可以真正提高企业劳动定额管理水平的技术和管理。一是可以通过进行专业理论的培训和接受新知识来加强对劳动定额人员的提高。二是可以为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对劳动定额人员提供外地实习机会,从而增加劳动定额人员对业务素质和传统观念的突破带来很大的提升。三是可以安排有责任心、素质高、工作扎实、熟练运输生产各岗位,并且懂管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员从事劳动定额的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带来很大的提高。

(二)提高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思想的认识

篇2

一、铁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现状

铁路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即有的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具体表现为:

1.管理观念落后。一是铁路企业基层站段对劳动定额工作重视不够。由于铁路企业,其生产产品的特殊性,使许多管理者忽视劳动定额工作,特别是群体作业的铁路站段,认为劳动定额可有可无,完成工作就行。二是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从事劳动定额管理人员掌握的定额知识相对老化,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的知识欠缺,势必对劳动定额基础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影响。

2.定额标准陈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铁路运输生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铁路几次大的提速,开发运用了大量新技术、新设备,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而我们劳动定额的制定大多数还处在传统管理阶段,仍停留在估工、类比、议定等方式上,对定额有着依照人的欲望而随机应变的想法,势必与形势的发展不适应。

3.统计数据不准。由于劳动定额一直沿用经验估工、类比等方法,受利益因素影响,无形中使统计分析数据准确性不高,影响统计分析结果。

二、加强铁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劳动定额是合理组织生产的主要手段。铁路企业的许多指标,都同劳动定额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铁路有着半军事化特点的企业,是通过劳动定额应用把运输生产过程协调成一体,把各个环节有组织的衔接成闭环,保持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使其均衡有节奏的进行。

2.劳动定额是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途径。劳动定额是劳动量的标准,研究减少劳动消耗和无效劳动时间,是劳动定额工作的主要目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先进合理的标准,才能达到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需求的财富。用最少的人力消耗,完成最大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

3.劳动定额是编制各项计划的基本依据。铁路企业的各项工作离不开计划,尤其像铁路这样全国性联动、高度集中的企业,依据劳动定额编制工作计划更为重要。

4.劳动定额是体现按劳分配的衡量标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照劳动者对社会提供劳动量的多少来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如何确定劳动者的“多劳”、“少劳”和“不劳”,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劳动定额标准来衡量。

三、强化铁路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主要措施

铁路企业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工作要求,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中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1.加强对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一是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劳动定额员进行专业理论培训,接受新知识。二是开展行业间取经活动,为劳动定额员提供实地学习机会,扩展思路,突破传统观念。三是选用有责任心、素质高、工作细致扎实、熟知运输生产各岗位、各工种的生产作业过程、懂管理有能力的人员从事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促进铁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高。

2.提高对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思想的认识。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对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和经营能力以及企业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各级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定额管理在指导生产实际中的重要作用,不能把它作为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更不能只作为计算计件工资的依据,而应清楚地明白劳动定额对劳动效率、经济效益、人力资源配置、运输生产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3.探索改进传统劳动定额工作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劳动定额管理模式,使其便捷、科学、合理。改变只注重时间标准研究,忽视对工作方法的研究,以满足运输生产需要。由传统的“以控制”为核心的行政手段,转化为调动职工积极性。使职工主动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企业效益联挂起来,真正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篇3

而劳动生产率指标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运用最广的生产率指标。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是复杂而多变的。其中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可测定的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如图一所示)。

图一 企业劳动生产率因素图

它是由企业劳动者自身情况和素质、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技术装备水平等因素决定。目前企业劳动生产率计算是通过工业增加值核算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按工业增加值核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公式如下:

(公式1)

-100% (公式2)

劳动生产率指标直接反应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企业作为一个商品生产者,一方面要靠投入劳动量,另一方面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一是职工人数保持不变,工业增加值增多;二是增加值波动不大,平均职工人数减少。如果能在增加年度工业增加值的基础上,控制企业从业人数,提高人员效率,则能较好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企业人员的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为全面反映出劳动生产率指标情况,还应将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进行统计,通过多维度数据的比较来衡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人力资源成本变化情况。

(公式3)

(公式4)

以某企业2009-2013年工业增加值和年度劳动生产率发展情况为例(详见表1),对其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年均发展速度、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等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根据表1数据,由于2011年、2012年企业职工人数波动比较大,因此数据按照2009-2011年度、2012-2013年度两个部分,按公式(1-4)分别计算: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企业2009-2011年度工业增加值以平均19%的年增长速度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其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劳动生产率增速保持基本一致。结合表1数据可以看出,2009-2011年该企业生产工人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逐年下降,生产工人比例由59%下降到52%,减少7%,同期劳动生产率则增加了10.17万元/人。这说明由于企业采取合理的管理手段,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了人均劳动生产率。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企业2012-2013年度预计工业增加值以平均9%的年增长速度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结合表1数据可以看出,2012-2013年度该企业生产工人人数占企业职工总数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生产工人比例保持在63%,同期劳动生产率则增加了1.31万元/人。该企业工业增加值保持一定增速,但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远低于工业增加值增速。说明企业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第一,在满足管理及生产服务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减少不必要的非直接生产人员。

第二,积极进行直接生产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第三,积极利用先进设备,推动技术进步。

篇4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经济发展;劳动关系;重要意义

一、前言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科学,无论是在经济学领域还是在劳动关系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突出作用。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经济增速较快,经济增长与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形势。要想在新形势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必须依托劳动关系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内涵,做好劳动经济学研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在增速和内容上都能满足实际需求。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应认真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劳动经济学概述

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关系和经济发展相关内容的,对于我国而言,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联系,劳动力再生产的本质是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为此,我们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解读劳动力再生产行为。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是保证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动力,只有把握劳动力利用原则,实现对劳动力的综合利用,并重视劳动力再生产,才能够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劳动力再生产的概念应包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这两方面内容。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再生产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概念。为此,我们应对劳动力再生产的概念有全面的认识,应积极扩大劳动力再生产规模,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人口基础,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平衡和长期平衡。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才能提高劳动力供给,进而满足社会劳动力需求。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相适应的条件下,经济发展就会快速增长。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会造成劳动力浪费,劳动力供不应求,会制约经济发展。所以,劳动力供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从劳动力资源入手,优化劳动力结构,保持劳动力供给在短期及长期都处于平衡状态,才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3)劳动就业,包括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业与工资的关系,待业及其类型,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目前劳动就业已经纳入了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保增长促就业。劳动就业是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劳动就业率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劳动就业率高,则表明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循环,整体经济增速也比较高。在劳动就业中,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和宏观社会目标是劳动就业率的具体体现。在对劳动就业进行研究中,我们还要正确分析就业与工资的发展关系,并做好就业前培训和就业后培训,满足劳动就业需要。所以,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应认识到劳动就业的概念。(4)劳动力的宏观管理,包括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劳务市场及其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的宏观管理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劳动力的宏观管理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保证。此外,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资源,需要建立专门的劳务市场对其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配套的劳务市场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目前劳动力资源的宏观管理中,建立适合劳动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从这一点来看,劳动力的宏观管理要想取得积极效果,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内容。

三、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和重要研究内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所有国家和个人都将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围所有的发展契机将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培养起自己本国的效率极高、技术过硬、研发能力强的劳动人才大军在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竞争。所以,研究当前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劳动经济学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学术概念,而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劳动经济学以其专业的学术特征,很好地诠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重要性,解释了劳动力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考虑到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劳动经济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宏观管理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理论支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2)劳动经济学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方向,找准经济增长点,并努力突破发展瓶颈。劳动经济学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使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对劳动力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劳动经济学不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保证我国经济能够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正确利用。(3)劳动经济学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空白。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理论较多,涵盖了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其中劳动经济学由于对劳动力资源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从这一点来看,劳动经济学弥补了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空白,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认识到劳动经济学的作用,以及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将劳动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明确劳动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正确利用劳动经济学理论,促进经济发展。

四、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于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劳动就业和劳动力的宏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为此,我们应明确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劳动力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劳动经济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是动态地研究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具体到个人的劳动行为和经济行为。由此可见,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对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准确概括,加深了对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为此,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明确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开展劳动经济学研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达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生产劳动活动衍生出人类社会其他所有活动,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决定因素。在劳动经济学研究中,将生产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生产活动的认识从普通理论层面上升到了经济学层面,对经济活动实现了准确概括。所以,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手段,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重视劳动经济学的作用。(3)劳动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来看待,加深对劳动经济学的了解,重视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劳动经济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使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劳动经济学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劳动经济的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最终是要服务于人民,研究劳动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从这一角度出发,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对劳动经济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重点开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劳动经济学作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认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结论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多样,较为复杂,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伦渠,林原.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6).

[2] 熊新发,陈玉杰.劳动科学研究的特征分析——基于学术界对《劳动合同法》争论的反思[J].现代管理科学,2011(06).

[3] 王露萱.论劳动关系的劳动经济学研究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0(28).

[4] 闫威,陈长怀,韩美清.劳动经济学的实验研究方法[J].商业研究,2010(03).

篇5

一、劳动力价格问题的提出

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和经济运行方式中,劳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劳动力的再生产不能保证,社会化大生产的开展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劳动力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以“智力劳动”的方式存在,其劳动力商品的供给主要是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以“体力劳动”的方式存在,其劳动力商品的供给主要是由普通劳动者如民工等提供。目前,“民工荒”让部分企业即使有订单也不敢接,“技工荒”更是让经济结构转型成为一种奢望。如果劳动力不用就毫无用处,一方面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另一方面劳动者无法获得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可见,劳动力再生产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建国初期,由于经济不发达、商品供给的极度匮乏、高度的计划体制,决定了只能实行低工资制度。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创造吸引外资的优良环境,提高外贸产品的竞争力,我国从现实角度出发,在比较优势上采用廉价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确实从中获得了足够的动力支持,但这却是以“我国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实际是得不到充分保证的”为前提。劳动力在生产中的住宅、医疗、教育等项费用,在计划体制下是靠国家以实物形式来保障的,福利房、公费医疗等成为上一代人心中铭记深刻的名词。市场化改革后基本废止了福利方面的实物分配,但这些费用并未如数纳入货币工资之中,造成一般职工靠工资收入买不起房、看不起大病、子女上不起学的现象,人们不得不为将来买房、看大病、子女上大学压缩当前消费,减少事实上的自由可支配收入,影响劳动力正常再生产。中国社科院的《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为当前工资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调查结果显示:买房贵、上学贵、看病贵成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市场化的改革已走了很远,但工资制度仍然很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劳资矛盾。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前也有专家担心,由于劳动力价格面临上升的压力,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将在5~8年后消失,会降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从而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实际上这种担忧完全走入了一个误区,数据对比显示,高劳动生产率对应高工资。想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工人的物质利益就要得到根本保障。所以,从长远来看,一味地强调“劳动力价格低廉”优势并不科学,甚至是很尴尬的一个命题。

二、理论分析

马克思说:“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征体现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上,但不改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内含扩大再生产的主要特征体现在生产资料利用效率的提高上。马克思就是通过分析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总结出劳动力价值构成的三个组成部分: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训练所支出的费用。按照这种观点,劳动力再生产也就是劳动者的生命和劳动能力的再生产。由此可以得知,上述生活资料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维持劳动者及其后代的生存,是劳动力载体的再生产,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数量用A来表示;另一方面维持劳动者及其后代的劳动能力,是载体所承载信息的再生产,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数量用B来表示;如果用C来表示劳动力价值的总额,在数量上,就等于A与B之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劳动力商品也不例外。在价格等于A时,劳动力价格仅能够实现载体的再生产。在价格低于A时,载体的再生产不能完全实现。如果价格大于A却小于B的时,仅能实现部分劳动能力的再生产。在价格等于C时,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得以实现。在劳动力价格大于C时,实现劳动力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可以发现,在分析过程中假定劳动者获得收入后,先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然后再满足其他的需要。经验表明,人类对不同消费品的追求有层次性,很难想象出社会存在与上述假定不一致的反例。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正确论断,也充分体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实现内含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机器人再先进,也只是机器,也需要劳动者的操作。再尖端的科学技术也无法提供出直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方法,反而更加需要具有相应的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可见,劳动力内含再生产的实现不能简单的等同于社会资本的内含再生产。在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劳动者所耗费的生活资料的利用效率的高低,因人而异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劳动力内含再生产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信息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活资料的利用效率,换言之,价值B的利用效率决定了劳动力内含再生产实现程度。可以肯定的讲,只有劳动者本人才能够决定这部分生活资料的利用效率,也就是说,劳动者本人是保证实现劳动力内含再生产的根本。由此可见,尊重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有利于我国劳动力内含再生产的实现,有利于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

劳动力价格决定了劳动力外延再生产实现程度的同时,也影响了劳动力内含再生产的实现,在西方哲学中,这也可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印证。马斯洛认为“一个人收入增加后,他自己的希望也相应地活跃起来,并且积极地为获得几年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东西奋斗。”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劳动者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有利于劳动力内含再生产的实现。

三、结论和启示

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对现阶段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的社会现象提供了良好的解释,同时也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的着眼点。就是要给予劳动者以充分的物质利益保证,提高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保障劳动者收入中可自由支配的部分不再“缩水”,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实现。

首先,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正确处理劳动力价格上升压力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因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当前市场面临的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压力,是对劳动力价格长期偏低的市场反应,它反映了人们劳动增值的必然趋势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仅就第二产业而言,一方面我国劳动生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不成比例, 仍有上升空间。通过提升工资水平,让其能够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劳资矛盾能得到大大缓解。工资增长同时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得到改善,内需扩大也有了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市场中的利益协调机制主要体现在劳资关系上,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劳资关系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晴雨表。要建立市场中的利益均衡机制,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形成相对均衡的劳资关系。在此方面,强化工会的作用是必要条件之一。

其次,加强宣传,强化企业支付效率工资的意识。效率工资理论的发展,为当前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政策建议和争鸣,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该理论是作为解释工资刚性时所提出的除最低工资和工会化之外的第三个原因。这些理论认为,高工资使工人的生产率高。一种主要适合穷国的效率工资理论指出,工资影响营养。多给点工人工资,工人才能够吃得起营养丰富的食物,而健康的工人的生产效率更高。这对当前民工的生存环境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另一种效率工资理论则认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由于企业不可能完全监督其雇员的努力程度,工人存在偷懒的可能。企业可以通过支付高工资,提高工人偷懒的成本,减少道德风险问题。这对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具有良好的建设性意义。

再次,要借助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规避单由市场可能导致的低效率。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给处于绝对过剩的状态中,无限供给必然导致劳动力价格不断下跌。如果完全由市场主导,就意味着劳动力价格肯定会下跌到简单再生产水平以下。调查表明,在用工量最大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工人工资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只上涨了68 元。可见,劳资对立中,劳方处在绝对劣势的地位。因此,政府必须借助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相关法律,用法律保障劳方的合法权益。

篇6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率的经济,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市场不会直接关心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问题。但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问题得不到最低限度的保障,就会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劳动能力的恢复及其生存,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就会遭到破坏,市场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也会因为缺乏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而无法继续,进而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效率。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虽然不会直接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保障问题,却需要社会去保障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需求,以满足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连续需求,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客观上要求社会承担起保障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责任,保障外部环境的安定、平稳。同时,社会保障对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膨胀和经济萧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促进市场经济正常平稳的运行。

2物质资料再生产对劳动力随时调整的需要,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对劳动力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求劳动力的供给源源不断,以满足连续生产过程的需要;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的生产规模不断变化要求能够及时补充或释放劳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连续过程,要求连续不断地投入劳动力,客观上就需要一个总量适当、来源稳定的劳动者队伍。而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一般要经历劳动力的养育、劳动力的使用和劳动力的老化、丧失这三个阶段。只有劳动力的使用阶段才能为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提供劳动要素。虽然劳动力在其养育和劳动能力丧失两个阶段不直接参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能直接从生产过程获得报酬,但这两个阶段又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劳动力在养育阶段和丧失劳动能力阶段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保障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使社会拥有适量的符合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满足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对劳动力连续投入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又取决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制约着生产的规模和相应的生产能力,只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才能保证物质资料再生产运动对劳动力随时进行调整的需要。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优化结构调整的加快,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结构调整的加快,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人浮于事、劳动效率低下的现象,为提高效率,在事业单位通过改革减少富余人员在所难免,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今后一定时期内下岗失业人员会继续增加,再就业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如果劳动者较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又不能及时获得失业救济金或其他帮助,他们的生活就会受到威胁。即使失业救济金可以弥补一部分劳动收入,他们的生活仍会受到影响,他们的地位和声望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如果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就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经济体制改革和优化结构调整的加快实现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及对策

1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消除市场经济运行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要加快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障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支出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力量,使全社会都能积极参与,有效弥补市场缺陷,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发放要合理,真正起到解困扶贫的作用,并要依法对社会保障资金严格管理,降低社会保障支出成本,杜绝浪费。

2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以全体社会成员作为保障对象,才具有确实的保障性。要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在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城乡、在职劳动者或非在职的社会成员,都应参加社会保障。同时,应大力加强对各类参保企业社会保险的征缴。

3开征社会保障税

目前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预算拨款、社会保障税(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以及各种形式的捐款。而采取社会保障税为筹资模式的优点在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与其应得的福利直接挂钩,使福利水平随着每个纳税人纳税多少变动,便于对社会保障的财政监督。我国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应包括企业、机关、城镇劳动者个人和农民。计税依据应为工资总额,按不同的保障项目设置不同的差别税率。社会保障税开征后,由税务机关征收,并由财政部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

4发挥政府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区及相关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摸清其就业规模、趋势及潜力,制定相应的就业规划和政策,加强对就业和再就业的指导,发挥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特殊作用。由于各行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同,政府在制定规划、产业政策及安排投资时应优先考虑劳动力就业问题,决策时应向那些有利于就业的行业适当倾斜。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积极促进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此带动劳动力就业,使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5完善户籍制度,加快小城镇建设

据统计,我国现有二亿多承包土地的农户,户均耕地仅046~053公顷左右,使农户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扩大耕种面积。这就要求非农部门较快地发展,以吸纳更多的农业劳动者就业,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畅通人口流动和劳动就业渠道。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后处于无社会保障状况,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户籍制度又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设立了一道人为的壁垒。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对就业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保证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畅通人口自由流动渠道。

篇7

关键词: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商榷

2007年版“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之一的《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已经于2007年秋季使用于高等学校2006级学生的教学。这套教材的出版和发行,凝聚了众多从事理论教学和研究专家的智慧和力量,确是一套高质量的理论教学教材。本人作为一名从事高校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本着使这套教材精益求精的目的,对《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有关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1.“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概论》143页)这里的问题是,处于产业资本循环第一阶段即购买阶段执行货币资本职能的货币是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如果说是处于商品的流通过程,从表面上来看,或者从形式上来说产业资本家付出货币,购买到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与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由于产业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到的商品并非是一般的商品,因为除了购买到生产资料以外,它还购买到作为劳动力的特殊商品,正是由于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特殊属性,即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产业资本家才去购买,或者说产业资本家之所以去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正是看到它具备生产剩余价值的特殊能力或属性。因而,正是由于作为购买手段的货币购买到的商品的特殊性从而使这一流通过程与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区别开来,也就是说,这一流通过程属于形式上的商品流通过程,但从实质上来说它却是资本的流通过程。显而易见,教材中的表述是欠妥的。

2.“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概论》144页)这里的问题是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扩大再生产比简单再生产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不然的话为什么会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的说法呢?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原理既适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根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原理,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的发展和结果。只有首先满足简单再生产的要求,然后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联系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尽管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再生产其特征是扩大的再生产,但是,不管如何,不管在何种社会历史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依赖于简单再生产,没有简单再生产,就根本谈不上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相反,这是不可移易的客观规律。根据语言学的规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那么,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二者之间的关系用修辞结构来表达的话通常来说用并列结构就可以了,原因正如上述,一方面简单再生产比扩大再生产具有优先性,另一方面,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扩大再生产是现代社会再生产的特征,二者各有自身存在的特征和意义,因而不能一般的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所以,教材中使用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的“偏正结构”值得推敲。

3.下引内容紧接上文:“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概论》144页)按照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不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内部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三大交换关系,即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内部的交换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同时也要满足第二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当然,第二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是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用自己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和第二部类生产出来的消费资料相交换从而满足两大部类各自的需要的,即一方面第二部类在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得到了补偿,另一方面,第一部类通过出卖自己生产的生产资料交换回消费资料从而使得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需要得以解决。通过上述的两大交换过程,可以使第一部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进行下去。至于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简单再生产以及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在上面的表述中已经涉及。当然,为了进一步揭示这一部分关于生产资料的简单再生产表述内容的缺憾,可以通过和第二部类即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的简单再生产的表述进行比较的方式能够对这一问题看的更清楚。撇开扩大再生产的因素,因为在教材的表述中,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内容的表述是无可挑剔的。教材上对消费资料简单再生产的表述为“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显然这是指消费资料的简单再生产,既然已经满足了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所以说教材上对消费资料简单再生产的表述同样是无可挑剔的。然而与此相对,教材上对生产资料简单再生产的表述为“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那么我们随之要问,第二部类即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在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如何补偿呢?没有第二部类的生产资料补偿,也就没有第二部类的简单再生产,没有第二部类的简单再生产,同样也就没有第一部类的简单再生产。这是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为我们揭示的基本原理。

篇8

农机成人教育是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重要部分,要全面掌握并大力搞好农机成人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农机干职的培训工作,使农业机械化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农机成人教育是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机成人教育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产物,有自己形成的历史过程。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建立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机成人教育体系,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令人欣喜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向前发展。农机成人教育按其教育的对象、范围、层次和时间,有不同的分类。所有的分类涵义不尽相同,主要都是针对成年人的,都是农机成人教育概念的反映。因此,不必把农机成人教育这个定义理解得过死,应当用发展的观点从它的相关意义上来理解。

 

二、农机成人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实践活动

 

农机成人教育是建立在农机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再生产的实践活动。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一般经过三道“工序”:一是自然人的再生产,即人类的繁衍或人类社会的再生产;二是不发达不完全的农机劳动力的再生产;三是比较发达的专门的农机劳动力的再生产。从农机普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一般只掌握书本上的农机基础知识,还缺乏必要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是不完全的农机劳动力。农机成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教育和训练,使“不完全的劳动力”成为“发达和专门的劳动力”,也就是将体力型、经验型的农机劳动力转化为工艺型、智能型的农机劳动力。

 

三、农机成人教育与农机普通教育

 

农机教育分为农机普通教育和农机成人教育两大部分。农机普通教育是对尚未从事社会生产和工作的未成年的青少年的教育,包括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而农机成人教育是对已经从事社会生产和工作的成年人的教育。包括农民技术教育、职工教育和干部教育等。农机普通教育与农机成人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区别在于:(1)农机普通教育是就业前的预备教育,而农机成人教育是就业后或学校后的教育,两者教育目标有着很大区别。(2)农机普通教育的对象是劳动后备力量的青少年,年龄和文化程度比较整齐,其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比较简单和一致;而农机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成年农机劳动者,他们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差异大,其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要复杂得多,因而两者的办学、教育、教学管理等诸方面的复杂性显著不同。(3)农机普通教育是一次性的教育,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储备,以备明天的需要,而农机成人教育是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反复进行的终生教育,目的在于获取急需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四、农机成人教育的作用

 

1.农机成人教育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证

 

提高农机人员素质和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提高农机人员素质既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又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证。只有提高农机人员素质,才能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效益。多年的实践证明,高水平的技术装备与高素质的劳动力相结合,才能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达到充分利用和节约,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只有提高农机人员素质,才能实现农机技术进步,才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农机人员的素质。只有提高农机人员素质,才能强化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实现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科学化。农机人员素质培养是关系到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如果不提高农机人员素质,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要提高农机人员的素质,其根本途径就是搞好教育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机化事业更好更快向前发展。

 

2.农机成人教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程度;二是农村劳动技能的平均训练程度;三是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水平。这三个条件集中表现为人力资源这一生产过程的主体和生产的重要因素。而要强化这三个条件,就要搞好农机成人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才会使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有保证。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生产,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多年来,通过发展农机教育,培养出大量农村机电技术人才,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