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西结合的文化8篇

时间:2023-10-11 10:03: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西结合的文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西结合的文化

篇1

【关键词】 中西方节日;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习俗

1、文化

长期以来,文化被视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被笼统地当作“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积淀物”、“众多规范”、“象征性的习惯行为”、“观念之流”、乃至“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等(贾,1997:16)。文化学家Kluckholm对文化的概念归纳出一百多种,还把文化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系统”。

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不同,由于不同的观察视角,也就使文化的定义众说不一。

站在中西文化差异这个角度来说,Goodenough(1957)提出的观点比较适合此领域的研究。他指出“文化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组成”(Goodenough,1957;贾,1997)。

贾(1997)也指出,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2、习俗

习俗是习惯和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简单地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沈,2002)。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可以明确地说明这一点。问候语中的“你吃饭了吗?”和“上哪儿去?”这两个表达方式在中国人看来,这根本没有什么,只是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中一句日常生活中的问候语,其中也包含有对对方的关切。但在英美人看来,这是一个大忌,这侵犯了他们的人权。他们比较习惯于问天气等环境的东西。

3、文化与习俗的关系

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通,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但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它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沈,2002)。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并且文化习俗的类别也很多,如节日习俗、生活习俗、婚丧习俗、竞技习俗、宗教习俗等。本文将以中西方的节日习俗来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二、节日文化习俗

1、节日文化习俗

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是我们观察研究人类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汤,2001)。

2、节日文化习俗的特点

节日文化习俗大都有民族性、民俗性、宗教性、历史延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现在节日文化还出现了商业性、国际化的特点。其主题不同、特色各异,大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

三、中国春节的节日文化习俗

春节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种表达喜庆、祝愿和快乐的古老节日,是世世代代、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共同倾心营造的一种使人向往和期盼的意境。它是一种方式,一种文化,一种习俗,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流露。中国人的节日气氛,最浓重的就是体现在过春节上。

1、春节的传说

春节刚开始是人们来庆祝庄稼成熟的节日。在农业社会,庄稼成熟一次就完成一个“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的生产周期。人们为自己的劳动收获庆祝一番,欢乐一场,休息一阵,以利再战。年过完就“一元复始”开始新的一轮耕作。

关于春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说的:在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动物,每年冬天它都会下山去破坏农庄、抢夺食物,有时还会危及到村民的生命。乡亲们很害怕“年”,所以用鞭炮来吓唬它。“年”真地被吓走了。以后村民们每年都要纪念这个日子,从而就有了现在的年。当然现在的年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它已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节日,是人们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刻的节日。

2、中国人的“福”字

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贴着“福”字或者是祝福的对联。有时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倒着贴的大红福字,表示福到了。中国人过年,也有一点迷信色彩,以前最受欢迎的是门神和财神。门神请来贴在大门之外,为的是替自己把守门户,使得“大鬼小鬼进不来!”请财神的目的更明确:“招财进宝”!但是近年来中国人过年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供神祭祖,但是在农村和一些城市的商铺这种情况还是有的。

3、节日的色彩

红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传统的喜庆色彩。因此,在春节期间,随处可见到红福字,红灯笼,红花,红旗等。人们也非常喜欢这种喜庆的色彩,一般都会穿色彩鲜艳的衣服。

篇2

【关键词】英美文化习惯 高中 英语教学 结合

语言学家拉多曾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学好语言。”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因次,高中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英美文化习惯的灌输是非常重要的。

一、英美文化对高中教学的重要性

学习一门外语,广义上来说,就是学习哪个国家的文化,一方面是其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以文化为载体的语言知识。高中英语学习,英美文化习惯和高中英语语言知识,两者同样重要。因此,高中英语学习必须要尽量多的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比如,过去中国人见面常常用“吃了吗?”打招呼,那是因为在中国长期以来吃饭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但是如果这样与英美人打招呼,他们会以为这是在请他吃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讲授语言中蕴藏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内容的缺陷,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运用和掌握语言的能力。

二、英美文化对高中教学的作用

学习英语不能不注意中国和西方的差异文化,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常常发现毫无恶意的语言会使对方惊讶或愤怒,简单的一句话会使一方捧腹大笑,而另一方则全然不知其幽默所在。如果了解了这些不同的英美文化背景,就不会产生这些误会了。

英美文化除了对口语教学及交际至关重要外,对英语教学中的其他内容,如听力、阅读及翻译写作也有影响。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听力训练上花费的工夫不少,但成果却不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英美文化了解太少。如与英美文化有关的材料,即使内容简单,有时也只是听明白了字面意思不能了解真正的内涵。

英美文化在英语阅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了解英美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同样也会给阅读理解带来困难。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典故和名人名句。中国人的典故多出自《论语》、《孟子》、唐宋诗词、四大名著及民间传说等等。而英美人用典故也多源于文学名著、民间传说及《圣经》、莎士比亚、名人演讲等等。

翻译及写作能力同样离不开英美文化知识。比如,汉语中常说“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气壮如牛”,而英语则说“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用“马”代替了“牛”。原因是中国人向来用牛耕地劳作,而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成为中国人和英国人的好帮手。由此可见,若想确切得学好翻译及写作,必须了解双方的文化知识。

三、英美文化习惯和高中英语教学的结合

在高中英语具体教学中,由于历来对于英美文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分数,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却不能真正流畅地运用这一语言,不能用英语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进行交际。如何改进这一状况,下面方法可以试一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英美文化的兴趣

学习语言是为了很好得使用它,语言运用不仅要准确,而且要得体,要能在具体的交际活动中正确地使用。外语学习者如果有一种使用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和需要,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就能更主动地学习。英美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调动教师授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起教师教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贯穿引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与母语进行对比,使学生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二)加强教师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渗透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各门课程中,做到随时遇到随时教授。新课标实施后,教材在编写上有了很大的改革,每一单元都有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介绍,并且在考试题目方面也有所增加。这样,学生学习英、美等国文化背景知识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然后才能在教学中随时把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学生,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顺利地进行交际,真正掌握英语。

(三)引导学生阅读体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章。

对于我国学生来说能够出国留学亲身体验异国文化毕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阅读就成了一条重要的了解文化背景的途径。中国经济信息的快速发展,阅读信息交流渠道极为方便。在教学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教材,在自编教材的练习中多使用真实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文章时,引导学生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知识。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外籍教师

当前学校都配有先进的语言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了解英美文化。另外,从学习外语的角度来讲,与讲本族语的人接触十分必要。因此,可充分利用外籍教师,通过与外教课上、课下的接触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

四、小结

综上所述,英美文化习惯是在英、美国家产生并延续下来的特定的历史文化,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教学和学习意义重大,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应随时渗透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够学到一门纯正的外语。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英美文化教学,那么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就可以学生和教学结果产生双重效应,使英美文化习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然.英美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陕西教育,2005(01).

篇3

关键词:群众文化 社会功能 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史;作为一种文化结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所有生活方式。本文试图从文化现象层面对群众文化进行社会功能分析,从文化建设角度探讨其文化价值。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是一个广义、不确定的概念,又是内涵非常丰富的社会范畴。

(一)文化现象方面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能够适应群众文化。除了自身职业意外,人们会主动去参与一些活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达到了开发自己的目的。社会由人、自然环境、文化组成,群众文化是最多人类参与的文化类别,所以也是最重要的。群众文化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对于时代、民族、地域来说,群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二)文化建设方面

群众文化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类别,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是我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有自己的文化事业、文化活动、文化管理方法与内容和最重要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化建设领域中,它与精英文化同步,与文化建设产业和民族的民间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一)社会功能

文化是国家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各种需求的风俗和工具。如果我们认为某种文化要素是正确的,那么它一定是活动的,并且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要求人类一定要对文化的功能进行探究。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群众文化活动,活动是指艺术活动和游戏,人们需要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减少生活上的压力,从而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到其他生活工作中。然而群众文化的功能远不仅如此,下面具体分析群众文化的功能。

1.娱乐与交流功能。随着经济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竞争也日益增强,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缺少了很多的业余时间。很多人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学习专业技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日渐减少,群众的娱乐生活变得乏味无趣,幸福感也在忙碌中逐渐减少。物质生活无法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感,我们需要充实我们的文化生活,就要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参与娱乐活动。

群众文化对于艺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属于集体活动。如今社会,同样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可以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无论处于什么年代,人们都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

2.仪式与团结功能。中国是礼仪大国,从一个人出生、婚礼、寿宴到去世都有相关的仪式。人类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礼仪的类型,各个地区的礼仪规矩也存在差异,但都会根据当地的习俗举行相关的仪式。群众文化活动将会在仪式中有所体现,人类通过参加仪式使得人生经历变得丰富,仪式的参与者都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团队,通过这样的仪式,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符号与象征功能。群众文化最能反映民族文化和当地风俗。当今社会,人类非常重视文化给城市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群众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能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生活氛围。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化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呢?城市只有从群众文化入手才能给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为了城市能够更好的发展,需要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在保留优秀群众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具备重要的文化价值。

1.群众文化和主导文化。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的主导文化需要能够支配文化、领导文化并且发挥主导文化的领导作用。我们应该以巩固和维护社会共同思想为基础,用文化的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2.群众文化和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是由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设组成的。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主的,文化事业大部分是由国家提供以公益目的为主。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文化市场的存在,而文化市场则依靠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消费能力和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也在提高。对于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势必有所改善,消费能力也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文化产业的市场会不断扩大,当没办法产生最好决策问题时,就会采取民主决策。

3.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作为文化的根源,群众文化是以精英文化为基础的。在文化建设工作中要对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区分,群众文化、精英文化建设都具有普遍性和提高性。精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并且具备很强的层次感。群众文化、精英文化具有不同的针对对象、主体和内容。群众文化针对普通的广大群众,而精英文化只针对极少数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发展前提条件是群众文化,所以精英文化是在吸取群众文化的精华内容展开指导工作的。处理好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两者的关系,充分展现群众文化所具有的优势。

篇4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 有一些同学课堂上表现很优秀,但是到了和老外交流的时候,却“quite at a loss (不知所措)”。由于英语国家与中国有不同的风俗,信仰,道德价值观,历史,等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又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来自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们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交流障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讲解西方文化知识非常重要。

一、在教学中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1.从日常对话的入手,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礼仪和礼节等文化。英语中的口语从称呼、问候与告别、介绍、称赞与应答、打电话、致谢到应答、道歉与应答、邀请与应答、请求、请客送礼、表达禁忌等到谈论各种话题与中文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而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表达,而这样表达所反映的文化。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外国女士,她看看他后笑着说:“you have matches?”中国人一楞,回答说:“i’m sorry, i quitted smoking 15 years ago,so i have no matches.”她立刻会意到中国人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 “it’s a joke.”然后,他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其实you have matches?是个美国人非常普通的玩笑,这是外国女士看中国人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他要火柴,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所以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难以领悟西方人的幽默,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有必要和有帮助的。

2.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本文由收集整理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比如说,在英语中当我们说一个人在“talk horse”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 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 horse”就是英语中的口语习语。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讲解这些习语,成语, 俚语,及口语形式的习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在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使用,从而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3.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讲解英文实用文体的写作。例如,东方人看了西方人的求职信, 会觉得难以接受或觉得其人狂妄自大。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西方人在求职信中力求命中要害突出优势,近乎咄咄逼人的程度,同时,西方人毫不讳言以前的不足,以此烘托出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西方人求职之中比较善于逆向思维,用老板/经理的立场去看待该职位,虚拟语气的——if i were……而东方人写求职信时,礼貌先行,必然含有很大的谦让成分,东方人善于暗示自己过往的成就,以此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东方人求职的时候,着眼于自己能够胜任该职位。通常是属于主动语气的——i can / could do .东方人的语言和思维结构里面,没有虚拟语气。所以说中西方在写作文体的不同与文化间的差异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要有跨文化教育这根弦,把它贯穿于长期的教学各个环节中。

二、如何进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视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并且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西方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多加以归纳整理,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异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语言的能力。在练习口语时设计出有意义的和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交际场景让学生练习口语;在单词、词组、语言点的教授中多提提其与其相关的常用的口语习语、谚语、成语、名言名句、典故这些内容

转贴于

不仅不会给课堂增加负担,而且会使英语课生动有趣;在讲解精读课文时,多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我们可以因势利导给予着重介绍,让学生加以了解。

篇5

关键词:中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吸纳;融合;对接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迅速转向为卖方市场,中职生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势。令人堪忧的是,在就业率一路高攀的同时就业巩固率却一路下滑。我校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一年后依旧在原公司就职的学生不及四成,留下的四成学生中,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不容乐观,三年内得到职务提升或者向技术岗位转移的尚不及两成。造成这种局面和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由于校企文化的差异,学生从学校环境来到企业环境十分地不适应,学生在校学习时所处的情境与进入企业后的工作场景存在巨大反差,从而导致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企业也反映,学生与员工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企业对于中职毕业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满意度远远低于对其知识技能的满意度,尤其在组织纪律、团队意识、责任心等方面。自2010年开始,我校开展了关于校企文化对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通性与差异性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师生共同追求、价值理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的总和,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大多数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对外企业形象体现的总和。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两者有相通之处:都属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组织文化,都能在学校和企业内部起到导向、规范和凝聚的作用,其核心价值是在各自的范畴内培养社会或企业的可用之才。[2]中职教育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文化内核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表现为:校园文化的目标是培育人、塑造人;企业文化的目标是激励、凝聚员工不断创新,激情进取,创造最高的效率和效益;校园文化倡导宽松、民主、平等、自由、个性的文化环境,而企业文化则更重视竞争、业绩、服务,更强调规范和纪律。[3]校企文化在目的和风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如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都是这一区域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或形成的一种取向。学校或企业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办学或经营,形成了这所学校或这个企业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学校行为还是企业行为,一旦积淀成文化,就可作为运行力存在,作用和影响其成员活动的行为趋向和行为效果。但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变的过程。这种流变,能够带动其内部成分的互动和变迁。因而,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流变,进而带动学校成员和行为的变迁。

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的内涵及途径

校企文化对接的实质是在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实现校园文化向有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制约要素,要使企业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中职教育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因而,校企文化的“对接”蕴涵了三层含义:一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主体主动性面向,而非任其自然发展;二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选择性吸纳和融合,而非两种文化简单叠加;三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以开放性姿态,多层次、全方位吸纳和融合,而非零敲碎打。

文化从结构上分析,具有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四层面。校企文化对接是以四层面为对接切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吸纳与融合。其中精神文化为两种文化的对接重点,吸收、融合企业的价值、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对接支撑;物质文化为对接基础,突出职业特色,营造逼真的职业氛围。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以活动为载体建设与传播,校企文化的对接,基于教学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和社团活动全面开展。

1.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帮助学生建立“现代职业人”的自我身份认知

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基本途径,以课堂教学为阵地,通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开展职业理念塑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现代职业人”的自我身份认知。

(1)嵌入企业文化课程。

与订单企业共同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企业课程模块。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订单班――“真维斯销售精英班”嵌入的企业课程包括七个模块:“真维斯”文化;心理素质;布料服装;销售技巧;店面设置;团队精神及逻辑思维,将企业文化课程的内容纳入整个中职教育的过程,使学生从参与订单式培养的那一天起,就接触订单企业的整体概念,就开始了解、认识、学习订单企业的经营理念、目的、方针、行为和形象、价值观念、社会责任、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他们在学习期间就建立对于目标行业和目标岗位的价值认同。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群体意识的凝聚,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德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学会做人”和开展职业指导为重心,从职业理想、职业荣誉、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职业纪律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德育课每学期安排四五个价值观教育模块,在部分专题教学设计中,也适时适当地嵌入价值观教育内容,如,“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培养责任感”,“做文明人”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增强职业意识,为“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做好准备。通过就业双选会、走访企业等多途径获取鲜活的案例和信息,对收集的案例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育形式,使德育课程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3)改革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模拟工作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尽量使教学实施过程与企业组织生产过程对接,学生不断地接受强化,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企业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的雕塑、标语、光荣榜、环境布置等都是企业文化的缩影。企业员工忙碌而不知疲倦的身影也是爱岗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样可以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更深切的体悟。

2.班级管理中模拟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化”行为的训练和模拟

加强对于学生“职业化”行为的训练和模拟,使他们能够熟练过渡到企业生存环境之中,无疑是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学校在对中职学生管理教育的同时,注重吸纳和融合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涵,强化诸如守纪、敬业、合作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学生管理中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并将其精髓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形成班级文化的新元素,可进一步规范学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作风。

例如,我校电子技术专业订单班――“乐金显示南京班”,建班之初便根据韩国乐金显示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主旨,凝练了“进取,责任,参与,创新”的班级精神,要求班级每位成员都要有责任意识和进取心,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要具有创新精神。

班级管理中,根据乐金显示公司对员工的要求,要求学生的发型、衣着和举止。组织学生学习乐金显示公司的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建立了既符合班级实际,又与企业相关联的管理模式,并根据企业的考核方法制定和完善班级考核细则。通过模拟企业管理,学生切身体验到企业员工和负责人的角色感受,真正领悟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养成协助管理、服务他人的习惯,为毕业时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模拟企业招聘面试和管理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招聘面试的注意事项”,“假如你是企业的人事经理你会招收什么样的员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等,通过转换角色和身份的思考与体验,强化学生职业行为意识,并以“准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

3.社团活动中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历练学生形成目标岗位的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

社团活动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最活跃因子,改变传统社团的管理形式和活动内容,社团活动中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可以充分发挥它在学生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培养方面的作用。

社团活动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即通过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使社团拥有相对传统社团管理模式的独立领事权力,具有的高度自主性、民主性,并能按照自身的理念和目标运行,包括社团经费,管理模式、人文建设、人事任免等相关事项都在所属单位的监督下按照社团自身的能力和要求去运行。社团除了可以获得学校社团建设经费,还可通过运营自己的商业获得利润作为社团发展的经费并通过竞争激励机制,使社团具有更为实际的价值导向,更为明确的运作目的。

(1)设立企业化社团组织管理结构。

企业化模式的组织管理机构,目的是使社团经营更加规范,责任更加明确。如我校蝶艺坊手工制作公司下设五个部门,各部长通过面试招聘相应成员。①插花部。负责学校礼仪用花的制作和修护,组织社团成员的插花创作实践,主办插花艺术交流与展览等工作。②财务部。负责会费收缴和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管理。③销售部。负责校内、外销售企划及网上售卖相关事宜。④后勤部。主要负责活动期间的后勤服务等。⑤人力资源部。发展会员,建立对外关系,包括协调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

(2)确立优胜劣汰的晋升制度。

参照企业通过工资、福利等方式加强对员工管理的模式,建立社团星级成员制。每学期末组织对每位成员开展考评,确定成员的星级是升还是降,不同星级成员享有不同的待遇,这里的待遇主要指学校在评奖评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在社团发展中贡献突出的成员享有与学生干部一样的待遇,反之,在其位不谋其事的成员则会被开除会籍。如果成员确实由于个人发展原因需要离开社团,则需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社团。

(3)绩效考核,经济兑现。

每年年末对各社团进行星级评估,评比等级划分为一星级至五星级。考评结果作为学校管理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考评优秀的社团将在来年加大对它的资金注入以资奖励,而考评为不合格的社团则缩减经费投入甚至不再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对社团成员的考核也参照企业管理模式,靠拢企业的价值取向。将学生劳动考核的百分制折算成薪金制,获取酬劳决定于对企业的贡献。劳动纪律、产品质量等问题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虽然只是个模拟的奖金发放,但酬劳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心理上将过失放大,扣10元和扣1分在成绩考评上是相同的,但对人的心理作用却是不同的。这一形式对劳动纪律约束和提高质量意识有明显的效果。

社团活动经营运作虽仿真于企业,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效率管理理念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历练学生形成目标岗位的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

关于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的思考

教育的一个任务就是促成受教育者社会化,校企合作,吸纳企业文化慢慢地融合到校园文化中来,这种交融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此环境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好地纠正了中职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但在中职校企文化的对接中,学校还应注意对外来文化的管理和本土文化属性的保持。

1.校企文化对接中要吸纳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

总体而言,企业文化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客观存在一些负面的元素,如,过于强调服从、安守和淘汰等等。这些文化元素与学校的育人文化是相悖的。因此,学校应对外来文化进行管理,选择性吸纳,适度的融合,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同样,因为学校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学校面对的企业是纷繁复杂的,面对的企业文化也是纷呈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是群体文化的个性。但从群体文化的共性看,不同的企业文化虽然在具体内容方面是不同的,但就其文化理念而言也有着共同的内容,如价值理念、效率管理、创新精神等,学校吸纳企业文化应以核心价值观为主,核心价值观是中职校学生进入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篇6

1.保证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前提就是要保证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稳定与不断增强,街道和社区的管理阶层干部,更直接的参与群众文化建设和管理,他们从事群众文化的组织、筹备工作。所以要想建设一支不论在年龄方面,还是专业技术、知识结构等方面都过硬的地方管理干部队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从基层去发掘人才和培养人才。

2.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本地文化在群众中的传播

中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至今,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能力在不断的提升,外来的经济贸易流通使得外国文化也在不断地向中国文化中渗透。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这更应该加强我们的群众文化建设。因为群众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是人们在较长的时期内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族艺术。游园、灯会、茶艺、聚会等这些民族文化必须传承下来,使国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属于我们自己国家所独有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等,这样对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们还是主张将本土文化加以渗透,我们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譬如开展知识讲座,开设社区论坛等借以宣扬科学,破除迷信,提倡社会公德建设、环保等活动,来提高广大社会主义公民的文明素质。

3.适应社会发展,加快群众文化建设的步伐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认清群众文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认清了形势,才能更快更好的进行文化建设。仔细研究一下我们现在的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发现,政府投入力度不是很大,基础设施也很不健全,甚至缺少基本的设备保障,文化建设队伍的人员稳定性也很差。所以我们既然要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就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点的引导下,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随着新社会体制下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国家针对这一需求,建立了一系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了党和国务院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从群众文化方面来讲,这一建设有利于群众平等的参与进来最终达到共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1.群众文化呈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

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经济制度的改革,在文化系统内部也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群众文化呈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群众文化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群众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文化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需求呈多样化发展,因此群众文化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实行创新。第三,自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发达国家把群众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重点开发,群众文化包括城市建设、科学艺术、民间文化等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各种文化需求与兴趣爱好。可以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有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关于群众文化的产业性已得到普遍认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2.群众文化发展呈现渗透与社会化的特征

篇7

油画属于西洋绘画的一个画种,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代中国的油画家们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更多的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王沂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完美结合的中国油画。坚持将沂蒙地区作为自己绘画的主题,同时也很重视油画中具象因素和国画的抽象因素的结合,追求一种具象框架中的抽象表现。他还借鉴了国画中“计白当黑”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原则。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民族性不是表面形式题材上的浅层次的民族性,而是作者发自内心的从民族精神层面上对艺术理解的深层次的民族性。

油画属于西洋绘画的一个画种,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代中国的油画家们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更多的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王沂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完美结合的中国油画。

中国油画家对西方古典油画的探索

油画属于西洋绘画的一个画种,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迅速传遍“西方各国”,因而出现了很多画派。它们在艺术风格和追求上不尽相同,都受到所处国家的民族文化的影响。所以,当它传入我国后就必然受到我们的民族文化所影响。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引为自豪的就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学、绘画、建筑、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建筑雕塑艺术方面有庄严宏大、气势磅礴的故宫、充满“诗情画意”自然风景式园林建筑,气势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深沉概括而有大器的汉墓石雕,充满神秘色彩美轮美奂的敦煌石窟、独具特色的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等等;绘画艺术方面有唐代人物、宋元山水和明清花鸟和民间传统绘画等;还有文学、音乐等其他许多门类的艺术。这些无与伦比的丰富的文化艺术宝藏,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也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提供了土壤。当代中国的油画家们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更多的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表现技法上也更多的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中汲取养分。他们在各不相同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中国油画作品。王沂东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的完美结合——王沂东

王沂东的作品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完美结合的中国油画。他坚持将沂蒙地区作为自己绘画的主题,同时也很重视油画中具象因素和国画的抽象因素的结合,追求一种具象框架中的抽象表现。他还借鉴了国画中“计白当黑”的原则,中国传统绘画在画面空间处理上是以“计白当黑”和“虚实相生”为法则的。“计白当黑”就是在画面上留下很多空白。这种“空”即是“有”,“有”即是“无”的表现手法,不单单是画面构成的需要,更多的是承载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王沂东的画面里不是留下很多空白,而是守着一块“中国红”。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民族性不是表面形式题材上的浅层次的民族性,而是作者发自内心的从民族精神层面上对艺术理解的深层次的民族性。

王沂东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是中国艺术家一生的创作后盾。”[1]这些话语就说明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就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本土文化植入到油画中。从表面上看,艺术活动,好象是创作主体个人的独立活动,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之中,艺术的活动就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创作主体所处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地理等多种因素地影响和制约。王沂东的出生地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齐鲁地区。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地区曾诞生过许多重要的美学和哲学思想和伟大的先贤。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孔子和孟子以及他们的思想学说。这些思想涉及美学、哲学和文学等领域,丰富了传统中国文化。王沂东早期和成熟期以后的作品大都以沂蒙山区的人物风土为题材。有所不同的是,他早期的沂蒙题材作品比较有情节性,而后期的作品则是明确地以沂蒙地区的女性形象作为他的艺术思想和绘画审美功能的载体。他的作品笔法精细严谨、造型线条分明、形体结构准确并能透过画面传达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典雅宁静而又淳美灵动的艺术魅力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中国的古典美学精神在王沂东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在十几岁时就对中国传统绘画有所涉猎,中国传统绘画中妙不可言的韵律和笔墨都让他十分神往。他运用了中国画“知白守黑”的原理处理画面的空间和色彩。在他的画面里守的是红色,这甚至可以算是他的“标志性”色彩。在中华民族的传承中,红色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色彩。中国红围绕着农耕文化,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甚至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在中华大地,人们对红色的情感认知是一致的:红色代表平安、吉祥、喜庆、福禄、康寿、尊贵、和谐。红色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承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

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的元明清神韵。因此,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王沂东将红色作为他作品中的一个基本元素,他所走的创作道路就是一条红色堆就的路。红围巾、红头绳、红项链、红裤子、红袜子、红鞋,还有红袄儿等等组成一个红色的梦。他不断地用红色描绘着美丽的沂蒙女子,推动着中国古典油画发展。同时,古典油画的特殊魅力也将他红色的梦表现得更加完美,更加圆满。在一幅重要作品《沂河水》中王沂东选了趋向中性的土红色。他降低了了卧睡少女的色彩明度,以便使主体更加突出。为了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他把最亮、最强的颜色都集中在姑娘身上,来吸引大家的目光。而画面中最亮、最强的颜色最终落在了姑娘的裤子上。他反复地实验和比较,最终选取了土红色才传达画面的整体情绪和地域色彩。《蒙山雨》中两个少女在祈祷、在等待,等待着蒙山雨的到来,她们的神情和动作都是紧紧围绕着油画气氛展开的。少女的红头绳采用了原有的色彩明度,裤子的红色却降低了色彩明度来表述强化画面的情绪。《花烛夜》中新郎在画面的一角带这无限的期待显得憨态可掬,羞涩的新娘在红彤彤的烛光的映衬下显得娇羞、纯洁。这红色代表着新娘的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无限期盼。

作为一位写实画家,他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避免把画画得像照片一样匠气十足。他试图用提取、概括、组织、构成的主动创造的过程把很写实的画面营造出某种抽象的意味。这种抽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抽象,也不是单纯刺激人的感官的抽象,而是为了传达某种感情和情绪。他通过把中国笔墨的简练、夸张、节奏等观念和手法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中,使作品具有造型美丽质朴、立意简洁纯净、色彩夸张强烈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的作品中弥漫着富有深刻内涵的抽象意味,彰显出其独具魅力的民族性。他作品中的人物一般都是端坐、站立、静卧等相对稳定的姿态。即使有一些肢体上的小动作,也只是选一些幅度不大的动态,没有出现过夸张的、重心不稳的、剧烈运动的动态。正规的学院训练使王沂东很重视油画中具象因素和国画的抽象因素的结合,追求一种具象框架中抽象表现。他认为作为写实油画如果完全放弃塑造三维空间,就失去了作为油画存在的本质。所以,王沂东在面对东西方两种绘画艺术的精髓时是十分慎重的。他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平面性引入他的作品是一个逐步摸索吸取的过程。他早期的作品当中的平面性是通过对轮廓线的强调和加大图底之间的明度对比来实现的。后期的作品不再仅仅关注题材上的中国化,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通过对明度的概括,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利用对画面构成的经营和造型上的改善来提升画面的平面美感。通过恬静优美的沂蒙女性的形象来传达均衡理性的西方古典主义精神和含蓄内敛的东方神韵。

篇8

【关键词】李安;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01-02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

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

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

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

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

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

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

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

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黄文杰.李安华语作品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3).

[5]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