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03: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校园课程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由于三本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适当增加工程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修订教学大纲,促进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是电路课程建设的核心。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协调好知识和思维能力、工程能力的关系。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三相交流电路分析、双端口网络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互感耦合电路分析、一阶动态电路分析、二阶动态电路分析、非正弦周期性电路分析以及均匀传输线。教学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入工程实例来更新和扩充课堂内容,体现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突出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实现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有机结合,重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了解一些较前沿的新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情感。(2)教材内容合理编排。由于本院校电路课程授课对象是三本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因此,教材内容应侧重于强电方面,增加工程应用中的强电知识,适当删减弱电知识,保证教材内容要深入浅出,适当减少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包括工程应用很少的定理、某些计算方法的原理推导等,同时,与理论相配套的例题解析要足够。(3)教学内容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可增加大量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例题和习题。这些扩充的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只是给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自学留下足够的空间,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对于电路课程,应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的地位,完善实验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加强设计性实验内容,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课程不仅能验证理论知识,训练动手操作技能,而且在接触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原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学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修订《电路实验指导》书。取消一些纯验证性的内容,增加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设计性实验不给出具体电路或参数,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和参数,通过实验结果,体会电路定理。它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使学生变被动地机械操作为积极主动地研究、设计和创新。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譬如,在学习了动态元件的内容之后,有的学生从运放可以构成加法电路,联想到应该也可以构成积分电路,于是不仅设计出了积分电路,而且悟出了验证的实验方案,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2.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将多媒体授课和黑板板书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但缺点是学生难以记笔记。因此电子教案应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用板书补充必要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气氛活起来。3.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以硬件实验为主,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电路,有效地将虚拟实验与实际硬件设备相结合。各种仿真软件如Multisim等引入实验教学,强调理论、模拟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会正确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原理及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加深他们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对于一些不容易的电路输出特性,通过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得出直观的输出曲线,根据我们所学的经典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到底是否正确,学生可以在软件上进行仿真。对于电路的演示主要应用于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中,比如对于二阶动态电路的响应形式,学生一般不容易搞清楚几种阻尼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软件上显示RLC电路的输出波形,根据电阻阻值不同引起响应形式改变的特点,实时改变电阻阻值,使得响应形式发生变化,进一步掌握过阻尼、欠阻尼和临界阻尼三种响应规律。再比如在正弦稳态电路功率和能量求解中,可以直观地查看R、L、C元件功率和能量波形,理解L、C元件在电路中不耗能只储能而R元件在电路中不储能只耗能的性质。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为后续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等电类课程中对复杂电路的分析、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也使实验室设备损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新编《电路学习指导》讲义
由于现在湖北省三本院校较多,工科专业院校大多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专门为此类学生编写的电路课程学习辅助教材。《电路学习指导》讲义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经修订改编即可正式出版,可推广到同类学校同专业学生使用。
结束语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总的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较好,城市的教学条件也比农村先进许多。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存在下列问题:
1.农村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教育资源有很大差距,阻碍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第一,农村小学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多数教师长期在农村执教,教学环境较为艰苦、生活条件较差,学生家长对教育的关注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教师缺乏教育激情。第二,农村小学的教师数量较少。自2001年我国实行农村小学撤点并校以来,教师资源整合的效果并不显著,许多代课教师被辞退,反而使得教师资源更加紧张。第三,农村的教育环境较差,师资待遇较低,很难吸引优秀的教师到农村执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专业化程度较低。
2.留守儿童较多,隔代教育乏力
所谓“童蒙养正”,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较多,隔代教育乏力,加上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的学习、卫生、品德等习惯缺难于得到有力的矫正和固化。除此之外,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使得校本课程改革困难重重。再者,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资源缺乏,学生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的机会很少,学生自我发展的场所局限在学校。
3.课程建设负担较重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农村小学既要进行课程的改革又要进行学校自身建设,导致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负担较大,专业课教师快发,经常出现由其他专业老师代课的现象,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改革措施
1.突出“国学”文化特色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强调校本课程的多样性。比如学校可以尝试开展了“国学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师生共同学习孔、孟等先贤大家的传世经典、《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启蒙读物,练习孝道美德礼仪操、行“周礼”,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主要内容,也作为语文教育的补充、还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提升、学校良性发展。
2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国学文化
在农村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国学进校园”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水平,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应以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选择,选择可以启蒙小学生心灵的读物。除此之外,还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弟子规》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生活规范。“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告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诚实无欺。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如果这些事情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典籍,以获得有益的学问。在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时,将国学文化引入到课程中,并将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融入进去,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学生也更容易掌握和接受。
3.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改革时,应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相匹配。在国学文化的选择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校本改革的真正意义,也才能发挥国学文化的价值。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有限,在进行国学文化选择时应避免生僻难懂的内容,选择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内容,使得学生在掌握国学文化的同时,学会为为人处世道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职业教育 以人为本 语文课程 校园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高速发展。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新目标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新价值观
当前,许多学者提出职业教育应关注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人为本”。“现代职业教育应使‘有业者乐业’,就业成为‘生活的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层次越高,越能体现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实现“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关注学生未来的生存,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在社会进步中被裹挟着前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应该由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共同完成。
二、校园文化及语文课程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概念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亚文化,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起着教育导向、规范约束、陶冶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文课程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引领着校园文化的方向。教师应及时消解大众世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通过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优秀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营造出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语文课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主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离开了这个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将成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
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语文课程不受重视,发展空间被挤压
在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普遍不被重视。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甚至干脆不开设语文课程。此外,职业院校语文教研活动少,学校教学投入也少;教师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被忽视,懒于教学研究,工作没有干劲儿,学生受到社会上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不重视语文学习,这些情况都使得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成为真正的“基础课”——被压在最底层的课程,语文课程空间被挤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做到“以人为本”,自身“营养”不足
一些职业院校未能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校园文化,片面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多搞课外活动,让学生忙起来,对于学生的心理文化需求及活动举办目的全然不考虑。每年的校园活动不过是“热剩饭”,使得学生大多对此没有兴趣。这种简单化理解使得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缺少“文化”,没有了文化的滋养。这样的唱唱歌、跳跳舞、办几台晚会怎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呢?
四、加强语文课程及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职业院校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现状却令人担忧。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素质培养
要做到“以人为本”,学校不能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使学生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不断创新,拥有将来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职业院校应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语文课程建设,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上保证语文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以人为本”,优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
要做到“以人为本”,职业院校就要顺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顺应学生对自身素养期许的要求,优化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要走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新路,服务专业,满足专业的需要,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紧密联系社会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原来一味讲读、过多解析字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内涵,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获得感同身受的濡染;通过观察、感悟、写作,进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人文素质。教师还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选择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让文本走进学生内心,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
(三)延伸语文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文化”
第一,结合学生需求,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应抓好校报、宣传栏、广播、标语、海报、网络等语文实践活动阵地,尤其应抓好网络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阵地。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写博客、网络小说,举办校园标语创作比赛等,在校园网内票选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及创新精神,培养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让语文活动走进学生内心。
第二,针对学生需求,组织人文学术讲座。当前,一些职业院校也举办学术讲座,但听的学生却为数不多,有的学生反映讲的内容太高深,听不懂;有的觉得内容太陈旧,没兴趣。因此,在举办人文学术讲座时,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融趣味性于学术性中,可以在学生中征集普遍感兴趣的议题,聘请客座教授或组织本校专家举办讲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为校园文化增添文化气息。
第三,成立学生文学社团。让学生在社团中以文会友,切磋文学创作经验,不断营造校园的文学氛围,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
第四,举办各类语文相关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比赛、作文大赛、错别字纠错大赛等,这些竞赛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提高文化素质、展示语文应用能力的平台。这些活动能够延伸语文课堂,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中注入更多的文化气息。
只有重视语文课程及校园文化建设,改进语文教学方法,为校园文化注入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与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完成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在实处,实现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洁莹,马庆发.论职业教育观嬗变的哲学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24).
[2]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杨文钦.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刘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高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23).
本文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课题,课题编号为11Y037。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建设
一、开发相应的人文课程群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以学科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文、史、哲、音、美、心理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第二层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如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第三层是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社区卫生保健、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根据年级不同建立分阶段的教育目标,采取阶梯渐进方式,由浅入深,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低年级医学生以第一层面为主要内容,辅之早期接触病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二、三年级以第二层面为主,在此阶段学生参加社会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高年级学生以第三层面为主,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
二、人文课程结构弹性化
在设置课程时,不仅有统一要求的必修课,而且要有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也要安排灵活的人文讲座、专题报告会,并且要有灵活可变的组合课程等。可以适当按“大学科、宽口径”的指导思想进行整合,以期减少专业课的数量,增强内容的跨度,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成综合性课程,形成不同领域的学科课程模块,将人文教育放到与专业教育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设置灵活可变的组合课程,因职业的内涵不断变化,对技能、技术的规格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组合课程必须是适应社会变化、职业要求而不断弃陈纳新的课程,它必然是灵活可变的,依据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整合设置课程。学校教育要为学生提供可供自主选择的人文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使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迸发出来,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掌握和运用技术。
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
通过专题研究、专业讲座、技能比赛等提高专业能力;通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学典礼、授帽仪式、“5.12”护士节、毕业典礼等,向学生传播人文精神,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责任感,关爱精神,服务意识等。志愿者活动等也是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学生走进社区、学校、农村,开展如义诊咨询、便民服务、健康调查、卫生知识宣传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验爱与奉献,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四、隐性课程建设是人文精神回归的有效途径
隐性课程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教师人格、师生关系、艺术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和无意识的教育价值。医学院校大学的文化格调和品位是由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术氛围、学术水平、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和学风等聚合而成的,渗透到学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往往是某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一是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体现环境育人思想,力求营造功能布局合理,文化格调和品位一流的环境。加强图书馆(人文教育资源库)、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网络中心、运动场馆等教学资源建设,传达一种广博、深邃的文化气息,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二是注重校园的学术环境。学校是知识的研习之地,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自由港湾,教师学术研究中的孜孜以求,教学中对学生的谆淳教诲,学生求索知识、探寻真理的积极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三是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是“活化剂”,是校园文化中最富有朝气的方面。组织开展人文讲座、演讲、文化沙龙、大学生论坛、阅读活动、各种学生社团、文化艺术活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学生在其中不但可以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和锻炼人际交往、处理事务和沟通协调等能力,养成责任感、事业心和判断力。注重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影响。“医学院校的隐性文化中应隐含人文关怀”,把立德育人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和发挥教师个人魅力,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把人文精神导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化育人心,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让一所学校真正活起来。
总而言之,加强人文教育,以人文课程建设为抓手,必须强调在显性课程中挖掘人文教育点,确立人文课程群,做到课程组合弹性化,着力开展多样化的活动课程,并在隐性课程建设中回归人文精神。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润物于无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一个和谐发展与博雅的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信息技术;共享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1020119-02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高职院校共有600多门的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的称号,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积极投入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下面就本人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总结几点体会如下:
一、建设内容要紧扣国家要求
“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1 师资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具有先进性,应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有丰富授课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体现了一个教研室、一个系、一个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形象。在教学实际中,对教材的选择、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对主讲人的确定往往不是一个教师完能够独立成的。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开拓,也离不开教师间的互相配合,因此,建设一支优秀的具有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2 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之一,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有效性,要反映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也要反映出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教学要求上不必过分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掌握本专业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强调的是本专业技能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因此,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应该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必须、够用”为尺度。突出技能的培养,对于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教案的内容要协调一致,要能体现本门课程的特点,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具有清晰可行的改革思路。
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自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精品课对教学效果极为重视,要求教学要有自观性和趣味性。为此,在精品课中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期实现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上师生的良性互动,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材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色需求,精品教材与精品课程相呼应。但目前市而上的教材多而杂,可以由课题组根据精品课程自编教材或选用国内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的内容应该实行动态答理,对教学内容及时更新。相配套的教材却不可能做到及时修改,所以采用动态教材或电子教材也是非常可取的。教材选择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要选择侧重能力培养的实例教材。
5 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要大胆创新,制度灵活不僵化。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成熟的东西不多。应在借鉴国内外的优势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之路。
二、建设过程要依重信息技术
精品课程的内容最终要在其精品课程网站上,所以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突出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高职高专类课程,信息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规划网站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首先,要突出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因此,在网站的构建上必须充分考虑教与学的互动性,如设置清晰简洁的导航菜单,提供丰富详尽的教学资源,以多种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等,以此来体现课程的精品性。
其次,要体现教学资源。在网站建设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运用应占有较大的比重。在资源的选取上,各课程都应提供相应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和习题库,以此体现课程的系统性。除了静态资源的使用外,生动形象的实例也是必不可少的。好的课堂录像可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课程章节的精髓,动态的FLASH可帮助学习者理清程序的执行过程,而在线测试系统则为学习者提供了衡量自身水平能力的标准。
最后,要实现师生的交互。网站必须具有较强的交互能力。通过BBS、实时答疑系统、Email等可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和疑难解答。网站开辟“课程互动”窗口,学习者可通过点击该窗口访问课程答疑论坛。老师以管理员身份登陆,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预留不同难度等级的作业和设计题,学生以普通用户身份登陆,将自己的答案上传到论坛上,或就学习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交流。
三、精品课程的共享与应用
建设精品课程在于共享与应用,精品课程的持续发展在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在积极推荐本校精品课程的同时,国家、各省,乃至各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有意识地借鉴国家或省级精品课程,依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适度调整和重组,让精品课程真正进入学校课堂。
>> 高职院校移动通信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内蒙古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 课程观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培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2012-02-19)..
[4] Android平台研发人才缺口30万 短期将供不应求..
一、提升对课程开发意义的认识是做好课程资源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关乎学生的教育权利、全面发展、个性彰显、潜能释放、学习兴趣等等,更体现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它既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主要形式和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是我们认为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课程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课程文化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现。课程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秀;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三是我们认为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实施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高低,要看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的素质。而学生的素质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课程。学校教育给予学生最好的礼物,最好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享受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受到熏陶、浸润和滋养,获得生命成长。
四是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学校应该是个文化场,文化是一面无形的旗帜。它是一种巨大的无声力量,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给人以精神的熏陶、文化的浸润和品格的滋养,实现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这种教育才是难忘的课程,刻骨铭心的教育。
五是我们认为学校设置课程的丰富性正在成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实施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人本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曾经这样批评,“过分地强调知识是现代教育的悲剧。”这一见解和主张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不应该比升学率,不应该比分数的高低,而应比课程开设的丰富性,课程开发的创造性,课程对学生的实用性。
二、建设校本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
关键词:职业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11-0083-03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为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012年,教育部先后印发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部分的职业院校都建成了校园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然而,与高等学校相比,职业院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网络课程仍然是当前职业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重点。
一、网络课程的内涵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两个组成部分。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网络课程是现代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用于指课业及其进程,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度的意思。现代课程论认为在载体意义上当代课程的组成主要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辅导资料、教师指南、补充材料、课程包和网络课程等。网络课程的出现促进了现代课程的教与学,同时也丰富了现代课程的内涵。
网络课程包括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六个要素。网络课程除了具备课程的一般特点和要求以外,它作为一种网络教学资源,还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协作性等方面的特点。
二、职业院校网络课程的建设
1.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以实践性教学、“工学结合”为特色,职业院校网络课程的建设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网络课程的设计应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大量搜集和利用各种静态图像、实物录像、声音、动画等素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真实地再现各种操作和实验过程。网络课程应采用超媒体结构,强化软件内容结构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使建成的网络课程能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应职业院校教学的需要。
・课程建设・1职业院校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2.理论指导课程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网络课程应用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对事物的认识进行自主意义建构的过程,这种意义建构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发生,通过协商、对话,在与他人的协作中,经过对事物认识的不断修正、完善,最后建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因此,职业院校在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时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课程的设计必须考虑网络环境、媒体特点等要素,并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认知策略。网络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需要,给学习者提供一种有利于他们建构自身知识的环境,理论指导应贯穿网络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
3.突出职业特色模块
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包括教学内容系统、虚拟实验系统、学习工具系统、协商交流系统、学生档案系统、诊断评价系统、学习导航系统和开放的教学环境系统。网络课程一般应具备课程信息、课程内容、授课录像、自测练习、参考资料、学习导航及课程资源等功能模块,其中课程内容是网络课程的核心。职业院校在建设网络课程时,应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设计一些特殊功能模块,不同学科和专业的网络课程也可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对网络课程的功能模块进行增删,以突出职业课程特点。
4.加强工作过程模拟
职业院校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在职业工作中的实践行为息息相关,因此,网络课程的建设应注重实践教学模块设计,加强工作过程模拟,尽可能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训内容的呈现时选用适当的媒体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工作过程的仿真情境或实际操作模拟,包括场景模拟、操作模拟和过程模拟等。通过加强工作过程模拟,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它们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
5.校企共建共享
网络课程开发的过程包括确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系统总体设计和网络课件原型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课件开发、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试用与评价及修订等多个步骤。职业院校在进行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最好能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联合企业的力量共同开发,这样将有利于实践素材和行业标准等资料收集和获取。建成后的网络课程更符合职业技能学习的要求,不但可用于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还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等职业培训,增强网络课程的实用性,提高网络课程的使用率,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
6.符合国家技术规范
网络课程的开发途径可采取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教学平台或WEB开发工具等方式实现。不同的开发途径各有优缺点,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网络课程简便快速,但模块更改困难;采用WEB开发工具功能强大、可实现个性化设计,但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程序设计。无论采用哪种开发途径都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技术规范,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评价规范》等规范作为依据来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使网络课程建成后能更好地应用和共享,促进职业教育地区、行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
三、职业院校网络课程的应用
建设网络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网络课程必须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把课程设计按照特定的模式投入教学活动中运行,才能真正地发挥网络课程的作用和优势。在职业院校中影响网络课程应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
网络课程不但可以应用于教师的课堂授课,包括理论课和实训课,还可作为传统面授的辅助,应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主要有课堂情境的讲授型模式、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资源利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开发性学习模式及远程协作学习模式等。同样的网络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应用模式,所得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改研究,探讨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2.学校政策激励
提高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关键是提高教师和学生应用网络课程的积极性。职业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激励方式鼓励教师开展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如采用校内科研立项等方式,对立项项目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资助,鼓励更多的教师的把网络课程应用到教学中,激励教师们参与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同时可通过学习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网络课程能真正运用到教学中。
3.信息化环境保障
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网络课程的应用都需要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因此,职业院校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应优先建设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计算机室以及信息化实训室等基础设施,提供足够的校园网络带宽和应用服务器,为师生开展网络课程的教与学提供网络应用环境和硬件设施保障,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4.课程定期维护与更新
网络课程的教与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网络课程的负责人需根据课程的最新进展,定期对课程网站进行更新和维护,以保持网络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以及课程活动的有效性。网络课程的建设者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对信息资源管理高度重视,应采用数据库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管理,避免各种数据资料在更新和维护时出现不可挽回的致命问题。
网络课程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与上述因素密切相关,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为网络课程在本校的教学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提高师生的应用积极性,促进网络课程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从而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
网络课程是现代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相比,职业院校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处于探索阶段。然而,网络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势不可挡,网络课程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的特点深受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建设与应用水平正逐步提高。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努力下,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将对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及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