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03: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物联网技术发展历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进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4
回顾历史,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在大的危机之后,总会有新的行业诞生,引领和支撑经济的复苏、发展,从而带动社会进入新的经济上升周期。20世纪末,一系列新兴市场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诞生了互联网这一新兴行业。而在这次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金融危创余波未了时,在人们热切关注新能源行业发展时,又出现―个新名词和新概念:物联网。物联网逐渐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救世主”,尽管仍有一些学术界或者技术精英对这种说法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正在试图通过“物联网”走出经济的泥潭。信息产业的每一次跨越都不是技术上的偶然发明,而是国家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1 物联网的国际国内发展情况
在美国,奥巴马就职后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这里的“智慧”实事并非指人类大脑独有的智慧,而是科技智慧、信息智慧。其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各行各业,即把各个领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大网,也是所谓的“物联网”,然后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整合,达到“智慧”的目的。当然,欧洲国家也在马不停蹄的研究物联网,2009年6月18日,欧盟提交《物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物联网成为应用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等都十分重视物联网,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我国在“物联网”的发展上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比如《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移动无线通信网等项目都体现了我国对物联网技术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技术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可以说我们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物联网技术仍然不够成熟,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
2 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
IBM在物联网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大的话语权,一直充当着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先行军。IBM首席执行官Louis V.Gerstner提出一个观点,世界的计算机模式每隔15年将发生一次变革,历史印证了这一点,1965年的大型机到1980年的个人计算机,再到1995年的互联网革命,最后到2010年的物联网技术革命。经过几年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确给了世界一次技术革命。目前,世界各国对物联网有着深厚的兴趣,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开发与探讨。我国在此方面不甘落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推出相关方面的政策,以鼓励物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物联网技术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想阶段,也是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人们怀着对物联网的憧憬而探索性发展。第二阶段是技术研发阶段,美国、欧盟作为先行军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资金。此时我国物联网技术开始萌芽,一些标志性的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第三阶段是实验阶段,是理论走向应用的阶段,IBM的“智慧地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在商用领域我国相关企业也开始了探索,在200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始尝试物联网业务比如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和手机购电业务。第四阶段为推广阶段,就像中国移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建立通信站一样,规模不断扩大,投入资金不断增加。继而各类相关或相邻领域的产品被开发出来,各类产品或服务充斥着这个新诞生的、对人类举足轻重的市场。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以往的物体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信息交互。但在物联网中,物体不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物体与物体之间是通过网络相互连接的,并且网络的覆盖范围不再局限在一个购物场所,也不是某一个地区,而是扩展到全球范围。如此众多的物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为了对这个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物联网必须借助于智能技术。可是,物联网离我们又有多远呢?其实,实现物联网,技术不是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建立物联网的技术条件,并且有些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物联网的成功应该是从技术应用到产业、打造产业链的过程。物联网正在悄然走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3.1 安全防范自动化
安全防范领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城市环境的美化、文明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住宅围墙和防盗栅栏已逐步要求取消,但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求有新型的安全防范体系来防止罪案的发生。一个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科学的安全防范的系统。安全防范自动化在住宅安全防范系统的联网中央监控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通信平台和利用管理软件将中央监控设备与各子系统实名联网,由中央监控中心室对安全防范全系统进行集中或者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从而实现设备、功能、软件与网络的集成,达到信息共享与集成控制的目的。
3.2 通信应用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必而携带的物品。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全球手机用户达46亿,手机普及率超过50%。截至2013年7月底,中国手机用户突破7亿户,是全球使用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通信终端将成为主要联网工具,是未来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通信技术从平行、独立地发展,逐步走向融合,通过M2M技术提供的统―网络平台,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资源共享。我国政府将M2M相关产业正式纳入国家《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重点扶持项目。
3.3 智能电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对电力的需求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如果一味扩展电网规模而不解决传统电网中存在的电力的流损失大、用电难的动态调控等问题,电网系统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电网跟电力市场、用户之间的协调和交换越加紧密,电能质量水平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电网以及控制措施已经难以支持如此多的发展要求。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不一定每个家庭都有互联网,但每户人家都和电网相通。目前全球大约有15亿台电表,近20万千瓦的电线线路,如果将这些电力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个超级强大的电力系统物联网,通过这个网络构建“智能电网”,为解决传统电力系统面临的各种难题带来了希望。
3.4 智能交通
ITS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检测识别技术、GPS技术、信息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最终使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智朗化,实现交通运输的集约式发展。智能交通无处不在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智能交通与物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智能交通行业已被公认为是物联网产业化发展落到实际应用的最能够取得成功的优先行业之一,必将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价值。
总之,物联网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实用技术,通过对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将得到巨大的提升,进而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苗杰,胡铮,田辉.泛在网络发展趋势与研究建议[J].通信技术与标准-泛在网专刊,2010,1(157).
[2]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
关键词:高等院校;物联网;专业教育;普及教育;网络科普
基金项目:2013年保定市社科基金项目“高等院校物联网教育探究”(项目编号:201301039)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30日
一、简介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Ashton教授提出,是指利用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将所有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以用于识别和管理。物联网应用广泛,遍布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近年来,美国已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十四点行动计划,日本的U-Japan计划将物联网作为四项重点战略领域之一,韩国的IT839战略将物联网作为三大基础建设重点之一,发达国家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积极提升物联网的战略地位,在物联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运用,物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我国于2009年8月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在中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据预测,2020年前全球物联网产值将是因特网的30倍,仅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整体产值将超过5万亿元,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的规模。物联网已经成为政府积极研究与推进的产业,工信部有关人士表示,因各地政府均需开展物联网项目,物联网人才非常缺乏。
二、物联网教育现状
物联网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其所带来的信息产业化革命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了解,但是高等院校物联网教育却非常混乱。一部分学者认为物联网产业虽然已经提升到了国家发展的高度,但也只是属于交叉学科,可利用多学科融合实现,没有必要形成专门的专业。另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应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新的专业,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专业结构。
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内多所知名高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和具有战略眼光的个别高等院校都适时地抓住了这个时机,纷纷研究、筹备、申请开设物联网教学,推进在我国高等教学领域的物联网研究。2010年7月9日,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大学专业,其中就包括物联网工程。据统计,2010年共有700多所本科院校申报物联网相关专业,最终30所获批;2011年又增加30多所高校。
尽管高等院校开办物联网相关专业的热情高涨,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物联网专业不但课程未形成体系,师资力量比较匮乏,实验条件建设也需要进一步规范。
并且,物联网这个早已经诞生并走过17年历程的“旧的新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人心。我国物联网普及教育水平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只限于政府的相关部门、物联网相关的企业、部分知名院校和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院校、沿海发达地区和为数不多的学者中间。这种物联网教育力度必然导致我国物联网人才教育培训的滞后,导致我国在今后国际间物联网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后劲不足甚至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物联网专业教育
物联网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涉及电子信息、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学科,大量高等院校盲目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目的性和社会导向性都还不是很清晰,无论从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上,物联网专业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我学院结合专业特色,考虑多年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在进行物联网专业教育时,重点会考虑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平衡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关系:物联网属于交叉学科,知识体系还不清晰,边界难以界定,社会对该类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也不甚明确,因此必须谦虚谨慎的开展物联网教育,从社会需求的体系结构和专业技能出发,仔细审定培养计划和方案,使毕业生能和社会接轨;第二,平衡学生书面学习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问题:物联网知识面宽、跨学科广,在构建物联网教学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不能只考虑知识的宽度,还要考虑到专业知识的深度,根据区域定位、行业发展、企业需求来分方向、有重点的培养人才;第三,平衡原有学科与物联网教育的关系:高等院校在进行物联网教育时,不能仅仅追求潮流,要结合原有学科办学基础,充分发挥原有学科办学优势。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原有学科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物联网专业教学。所以,我学院根据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趋势,整合校内现有的师资和实验设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融入进了物联网相关教学科目,为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为了使学生能系统的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专业知识,我院在发展初期,开展了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相关专业,开设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单片机等课程。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从事物联网网络协议、通信架构、信息安全等方向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者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四、物联网网络科普探究
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是将来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动力源泉,除了在高等院校中开展物联网专业教育外,还要大力推进物联网网络科普教育。通过网络科普促进学生主动的去了解物联网,提升广大学生对物联网的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到物联网在身边的应用,从而促使物联网在学生中的推广和普及,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物联网的建设和发展中,从而有效促进各个行业的物联网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科普网站的形式对大众进行物联网应用的普及更具有广阔性和灵活性。因此,为大众提供一个具有时效性并能呈现出个性化的物联网网络体验成为对物联网科普体验的一个挑战,同时对提升大众对物联网的认识和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传统的科普模式对物联网普及来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缺乏时效性,所以在新一代物联网普及的体验中,需采用一系列物联网体验新形式,如视频纪录片、趣味实验室、交互体验馆、发展时间轴等。
面对高等校园的物联网普及教育,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物联网的网络普及工作:通过建立网站进行了视频纪录片、趣味实验室、交互体验馆、发展时间轴,将物联网的发展历史、目前发展状况、将来应用前景全面的展现出来,普及给高等院校的广大学生群体,使高校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物联网科普认知形式――视频纪录片。视频纪录片,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动态视频的方式对所需内容进行写实记录,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力求以真实事件为落脚点,并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以此增加人们的相应知识,引发其思考。
在物联网科普网站增加视频纪录片的科普形式,主要依赖于现有的物联网知识。首先,整理互联网中现有的物联网技术相关知识的视频,对其进行细致的分类整理,以“树”图的形式将相应知识视频归类放置。这将极大地增加网站知识划分的清晰度,同时相较于以时间顺序放置相应视频纪录片,“树”图的形式更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分块学习,使其能够轻松找到自己所需知识,并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其次,整理理论知识库中相关零散内容,制作成视频上传,并将其补充到相关模块中。
通过视频纪录片的形式增加学习者对于物联网技术相关知识的视觉认知,可以帮助学习者增加对于视频中相应知识的记忆程度,有效的帮助其培养良好的记忆能力。而相较于一般文字内容,视频纪录片包含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重内容,能够使学习者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记忆的兴奋状态,这样,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视频纪录片能够引起学习者对于新知识的兴趣,有效增加其好奇度,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并能够很好地避免传统学习过程中的单一、无趣。
由此可见,视频纪录片的科普形式将有效并极大地促进人们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在物联网技术科普网站中是必要,也是必然包含的。
(二)物联网科普体验形式――趣味实验室。在传统的物联网普及过程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给予量,而忽视学习者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浇灌式的普及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习者所得知识的宽度及广度,但盲目地增加量,只能让知识如云烟,一瞬即逝,根本无法达到学习的目的。既是物联网科普知识,就应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成果,只有真正帮助学习者记住知识,了解其内容及原理,体会其本质,才能使学习者真正记住所学,并将其应用到日后的学习生活中。
在物联网技术科普网站增加趣味实验室的科普形式,主要是通过对一些简单的知识提供一些相应的实验方法、环境与成果,向学习者展示相应知识的应用方法与结果,同时鼓励其亲自动手尝试,在此,可以通过增加学习者在网站中的经验值等方式达到鼓励其参与趣味实验室的目的。此外,趣味实验室还着重于实验的趣味性,所提供的实验在保证对物联网体验的练习与体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与时下热点元素的融合,增加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物联网科普交流形式――交互体验馆。网站的交互性是网站与用户交流互动的关键所在,对于物联网技术科普网站,交互体验更是重中之重。
物联网的交互体验是形式多样的,主要设计为:(1)科普互动游戏,提升公众对科学的兴趣;(2)虚拟现实技术,带给人直观的体验感受;(3)远程观测技术,拉近用户与科学的距离。以此为基础,并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特性,推陈出新,才能够让用户对物联网的体验效果更好。
交互体验馆的设计在物联网技术中最热门、最具前景、最前沿三个方向上开展,让大众在交流与互动中体验物联网技术为生活提供的方便,并在接近真实的体验中学习、理解科普知识。
除此之外,交互体验馆设计是在以下几点基础之上进行的:(1)专业人员对相关技术进行实现。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交互体验馆的效果,所以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视频、flash、3D动画的制作将交互体验馆的创意发挥到了极致;(2)物联网技术相关内容的正确性。科普网站保证了物联网知识的专业性和正确性,没有出现专业性的错误,给大众传播错误的科普信息,达到了科普工作的基本要求;(3)人性化的设计。交互体验馆以人性化的设计完成物联网技术的宣传,大众在人性化的交互体验中,更加轻松地体验到了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四)物联网科普记录形式――发展时间轴。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它兴起时间不长,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网站以时间作为轴线,进行物联网知识的普及,以此提出并设计了发展时间轴的概念,为科普知识的记录与传播带来新的色彩。
1、形式的简述。以时间轴为主线,以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重大变革时间为分割点,进行重大事件标注,点击查看物联网技术发展详情,为大众带来按时间顺序排列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全新体验。
2、展现形式。以3D动画+flash形式制作时间轴,炫丽的动画、新颖独特的3D效果,使大众得到全新的感官体验,在这种多层次的体验中了解物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伟人和重大变革实践,体会一种全新的物联网技术科普盛宴。
3、内容的设计形式。发展时间轴汇集了大量物联网技术科普内容,囊括了物联网技术发展史中所有重大事件,将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各类信息传播给大众,使大众对物联网技术有一个全面且详细的认识,克服了发展内容与时间上联系的障碍。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物联网网站科普工作将以新的形式展开,如果一直沿袭科普网站的传统形式,则大众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得不到深刻的印象,那么他们的科学素养就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广大科普工作者在新时期的科普工作中应当以创新的形式、开放的内容以及特色的人性化体验来促进大众进入一个全新的科普新环境,全面提升大众对物联网的科学文化素养。
五、总结与展望
物联网目前发展势头强劲,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虽然物联网产业有着庞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就目前而言物联网还是一个处于研究发展的概念产品,属于交叉学科,在高等院校中物联网教育混乱,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结构。我院根据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融合全校师资力量,在学生中开展了物联网专业教育与物联网普及教育,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应更加用心的探索物联网教育的方法与对策,加大力度在高等院校中进行物联网教育,推进高等院校中物联网教育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红旭,孙玉宝.论物联网在高校的发展前景[J].现代计算机,2011.1.
“特种设备物联网”(简称“特联网”)建设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工作的新制高点,一个运行稳定、安全、有效的“特联网”必将大幅降低特种设备事故风险,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灾害,使特种设备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得力帮手,彻底解决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资源之间越发突出的矛盾,节省大量应付突发事故的人力物力,使城市更加安全高效。
“特联网”关键技术
应用方向和前景
虽然现代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与控制大多已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自控制技术,但因其并未按照安全与节能监管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尚不具备设备运行安全与节能监管方面的特殊和技术能力。这些必须另行提升的技术能力,需要采用专门的技术装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并快速进行自动故障判断、危险预估和预警。有些特种设备的极危险部件,都应当得到自动系统的有效监控。这些专门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网络化、自动化控制系统,成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第三方保障。
物联网技术,也可为现代特种设备技术检验提供帮助,如:科研机构正在研发的埋地压力容器剩余寿命连续监测系统,就可以代替常规检验手段,及时精确地侦测压力容器的剩余使用寿命;应用于电梯和起重机械的第三方监控物联网应用,可随时侦测设备故障和危险,为检验和维护保养提供帮助;采用移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移动压力容器充装与运输过程的全运程监管,为技术检验提供连续可追溯的设备运行过程信息,使检验更方便和精确;锅炉等特种设备的节能监测,早就开始采用现代传感器、通信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该类设备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网络化远程集约监控,进而实现设备群能耗与效率平衡控制提供了更为可行的应用方向。
“特联网”建设的关键技术方法
承压类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和固定压力容器装置)
承压类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和固定压力容器装置)的物联网应用,可突出第三方故障预警:通过在重大危险类承压设备原有的自动化运行控制系统中,加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第三方运行状态监示系统,可有效压缩承压类特种设备应急响应时间,落实应急体制各方责任,优化设备的运行状态。
移动压力容器(汽车罐车)
移动压力容器(汽车罐车)的物联网应用,可突出充装环节控制和运输过程监管:通过在充装站加装第三方门禁、充装管理系统,或者在车辆上加装司乘控制、罐车状态监示与卫星跟踪装置,可实现对移动压力容器的全运程监管,有效规范危险物质运输环节;有效抑制由道路运输事故引发的移动压力容器火灾和罐体泄漏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该系统可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气瓶电子标签技术
在全国多个城市实践多年的气瓶电子标签技术,虽然也是有效的“特联网”应用技术,但在具体实践中已经出现诸如标签丢失和破损更新量巨大等问题。推广受到技术本身的制约,极有必要采用抗破损性更强,更适用于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环境的强附着技术加以补充。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特检协会研制的CRID气瓶标识技术,已经兼具防伪、抗焚烧、打磨等超强环境适应能力,可与原有的电子标签复用,达成最佳管理效果。
危险工业原料管道
北京、上海、南京、沈阳等大型城市,都是我国比较早实现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城市,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埋地管网纵横交错,尤其上海、南京、沈阳等城市,重、轻化工业发达,这几个城市用于化工生产的危险工业原料管道总公里数累加起来几乎占全国工业管道的近1/3。另外,近年房地产业发达,大量原有工业用地逐步成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有些废弃的地下管网图纸资料遗失,有些则更是未经处置就已经被覆盖在楼宇和道路甚至地铁隧道下,成为潜在危险源,为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研究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3D地表雷达进行常规和施工前探测,并开始建立全国性的埋地工业管道动态图形数据库;已经探明的管道,可比照南京、广州等城市做法,建设具有物联网管理功能的埋地管道电子识别标志网,保障建设施工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机电一体化特种设备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特种设备的“疑似”物联网建设不乏案例,但大多是由传统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攒”接而成,没有抓住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与事故的普遍和关键成因,有些所谓的物联网技术更只是重复了设备本身自有的控制能力,只是机械地通过网络实现了第三方监示,对机电类设备最易出现问题的机械结构失效和崩溃鲜有应对措施。
机械结构失效和损毁是造成重大灾难性事故的罪魁祸首,一个关键部位的地脚螺钉或连接螺栓被拉断,就可导致整个滚梯支撑系统失稳。在此状态下,这些设备自带的安全装置既不可能侦测出故障,更不可能发出预警。针对此类事故,科研机构已经研发出一种基于远距离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低成本金属结构件(可控制螺栓、拉撑、支撑和铰链等结构)监控标签,以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天候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在江苏和北京等地进行系统试验。
“特联网”建设的组织原则
因“特联网”建设涉及特种设备本体的技术改造,质检总局应组织专家与法律界,认真研究并明确其法律关系,在立法上做足功课。
要特别明确,物联网建设是特种设备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手段和覆盖范围的延伸;全国必须在国家质检总局领导下,统一规划、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工作平台和规范技术设备。
根据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程度,尤其物联网建设需要巨大资金和高素质人才支持的现实考虑,建议优先在网络资源和资金充裕的北、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建设多个物联网技术发展和示范中心,起到技术辐射和产业带动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而且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引入物联网技术是对数字化校园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校园 物联网 应用讨论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为了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为了建设智慧校园,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校园建设上来既是教育发展内在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上来能够推动校园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办学水平。
一、两个概念的界定
1、智慧校园。所谓智慧校园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虚拟化技术来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革新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校内生活方式,将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提高各个校园主体在校园生活应用中的明确性、灵活性以及响应速度,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提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崭新阶段,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不成部分。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在信息实现互通的前提下有效扩展了用户端,将物与物,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在应用元素上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可以说是数字化的升级版。
二、典型应用
1、物联网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作为智慧校园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中积极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它能够通过提供“未来教室、移动智能卡”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师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运用智能传感器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教学信息的管理和信息共享,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借助“移动智能卡”实现对身份认证、考勤管理、图书借阅登多方面的管理,大大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2、物联网在校园安全中的运用。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活动场所,对于安全系数要求非常高,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建立“电子围墙”,利用安防监控器、视频监控器实现对校园重点区域的及时监测和管理,而且能够形成安全警报系统,进行自动报警,有利于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师生安全。同时也能建成“智能访客系统”,对来客进行认真的信息登记和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校园安保工作质量。3、物联网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保障引入物联网能够实现智慧校园的更加完善。利用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校园水、电、暖等资源的控制和优化配置,并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及时,供广大师生能够合理进行安排,既实现了低碳环保,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物联网技术在后勤管理领域还有许多待开发的项目,例如餐厅就餐质量管理、校医之间管理等等,这些都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物联网技术在后勤管理领域还需要有更大的发挥。
三、物联网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代表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从2004年开始,物联网相继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区域性组织列为领先全球和振兴经济的基础战略。我国也于2009年制定了“感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物联网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物联网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人文社会学家的研究视野。在此背景中,我们想追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物联网?物联网如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联网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物联网的社会生成与发展
现代经济的发展开始要求将计算技术拓展到整个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系统的整合统一。普适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是人们摆脱计算设备对人类活动的束缚,将互联网推广到物理世界的初步尝试。Ubiquitous来源于希腊语,被解释和翻译为“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1991年,美国施乐公司帕克研究中心(PaloAltoResearchCenter)的首席技术专家MarkWeiser在ScientificAmeri-can上发表的论文TheComputerforthe21stCen-tury中第一次提出了普适计算的概念,他描绘了一个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信息源的世界,一个包含成千上万个互联嵌入式系统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将包围在用户周围,以满足他们对信息、通信、导航及娱乐的需要。1999年欧洲研究团体ISTAG(Informa-tionSocietyTechnologiesAdvisoryGroup)提出了环境智能AmI(AmbientIntelligence)的概念,这是个跟普适计算类似的概念。1999年IBM也提出普适计算(IBM称之为pervasivecompu-ting)的概念,即为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跟Weiser一样,IBM也特别强调计算资源普存于环境当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普适计算的目的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环境和场景中广泛部署微型化且具备一定计算能力的普适设备,并与已有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移动、无缝、透明和泛在的计算支持和服务。普适计算强调“以人为本”的计算思想,它主张计算应该迎合人的习惯,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在普适计算环境下,计算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像空气、水电一样的生活必需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无妨碍地获得计算和信息服务。Weiser指出,“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那些从人们注意力中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致与生活难以区分。”物联网是迈向普适计算的第一步,在普适计算环境中,用户所面对的将是一个单一的世界———物联化的世界。这种智能化和泛在化的物联网络将打破传统物理世界和信息系统的界限,将数据变成及时而有用的信息,让用户充分享用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各种资源。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Kevin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了物联网这一概念。为了构造一个实现便于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ofthings”,Ash-ton和他的合作伙伴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ITU互联网报告:物联网》。ITU认为,世界上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进行“交流”,无需人的干预。在相关协议的支持下,物联网可以借助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追踪、监控以及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2009年欧盟发表了InternetofThings:anactionplanforEurope,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设想,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在普适计算的概念框架下,“无处不在”是标,是一种现象,一种愿景。而人类的生活习惯,人类对可用性、易用性的追求是根本的驱动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更大程度的舒适、强大、知识和自由的这种本能已经成为技术革新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工具的本原即是人的身体特别是人的手。德国技术哲学家E.卡普认为工具的本质即是人的肢体器官的投影,明确提出“器官投影”说。在卡普看来,从简单工具到复杂机器,人类所发明的一切技术活动手段都是人体器官向外界投影而形成的结构。对技术本身而言,其丰富性也正在于它与人类能力的关联上。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技术被看做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折射出技术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近现代许多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器官延伸”,然而在技术工具的操作以及使用上,仍然是根据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特征而设计的。现代工具所体现的,更多的是人的自然能力在质上的扩张,这仍然是人类对自然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生理及心智限制超越的渴望和追求。现代的工程心理学研究强调“人—机”系统中人的条件要和技术相协调,从而把劳动条件对人的神经系统和工作能力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技术靠近人、满足人、为人服务,这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明显的趋势,也是它区别于以往类型的技术进步的显著特征。人对技术发展的介入,实际上是人的价值和目标的选择,而这些有时并不取决于具体技术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功能,即使这些技术特质和功能在效益上可能优于同类的以往的技术。从手工技术到近代机械机器技术,再到今天“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物联网技术,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生理器官的全面延伸,尤其是人性中理性、智慧、创造性的全面张扬。所以,技术发展的本质还在于它能使人的体力尤其是智能不断提升,人性得到张扬,这与人类所追求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致。由此看来,技术作为人类生命进化的延伸的实质意义并未改变,技术“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物联网技术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超越现实、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手段,而且它本身也构成了这种超越和实现活动的基本形式与内容。人类信任自己的理智,物品的自动化、机械化是人类理智投射到物品上的反映。人类希望无生命的物体和不确定的世界都能具有人的理性,这样,我们便可以不再恐惧于世界的不确定性,将一切掌控于自己的理性之中。物联网可以使整个地球变成一个立体的信息系统,你控制了各种信息和物体,便也控制了自己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联化的网络中,每个物体或商品移动到了什么地方,家中的电器将要处于怎样的工作状态,孩子在学校里正在上课的内容以及是否下课放学等,生活中所有的不确定因素,所有无法同时看见和顾及的事情,在物联网时代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互联网中计算机等设备是被动的,不能自主与环境进行互动,其智能性来自于操作者的直接干预。物联网直接联通的是嵌入物的各种传感设备、感应设备,能主动感觉环境、输出信息、接受指令并响应指令,在高级状态中甚至能自主地从环境中获取行动所需的能量。由于物联网增设了“物”的维度和“真”的依托,可现实地支配物质载体,增强实践操作能力。从时间上看,物联网对物的接入是即时、动态和连续的;从空间上看,物联网的接入物能广布在整个物理空间中。任何合法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计算机资源和服务进行低成本地访问,实现所谓“A7”①服务。物联网能有效地支持诸如云计算、注意力经济、个性化服务等多种新型的计算模式,这种智能型的服务模式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创造出新的应用领域,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所谓的“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物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塑造
人与技术关系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生活化,这就要求人们把技术活动放在人类实践的高度,认真思考技术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意义。“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物联网构建了一个与“自我”紧密结合的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人类高于人类、源于信息高于信息的新世界:它有构成的物质基础———物质实体、传感设备、互联网络;它有其存在方式———网络空间和实时感知以及决定这种时空最紧密组合的逻辑形式;它有存在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根据———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制作技术和辨证方法;它还有现实社会中的庞大的人群———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终端客户。物联网突出展示了人的主体性、超现实性、想象力、构造力和实践性,标示着人类社会、人类认识、人类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自我”开始真正成为一种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独特的和超现实的存在。在物联网时代,真正展现了“自我”和“自我意识”的自由自在性和实在性,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即使是“所谓自然的存在,在其最深层也是———以派生的方式———超自然的”,物联网为自然与超自然、实在和超实在、经验和超经验提供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环境与基础。物联网进入人的日常生活,将发生两个层次上的变化:(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借助物联网,人在自然面前获得了更强的自主性和应变能力。物联网使得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得以极大程度地数字化、网络化,使得世界中的物体不仅以传感方式而且以智能化方式关联起来。各种各样的物件本身被嵌入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由物联网提供的网络服务将被无缝地嵌入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物联网具有感知性和智能化,它可以感知人们所处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人们更好地洞察、利用各种环境资源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的发展利于技术的成就,人们的生活也从中获益匪浅。因现代经济技术体系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更为严格的规定,技术实践与交往实践的相互作用使人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复杂化,技术社会是人类今日生存的客观环境。物联网的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出发点,最终是“为了人”,而且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在物联网环境中,利用科学技术将物质的自然界变为可感知的现实,揭示自然界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通过反思,通过生命活动和知识的结合与统一达到真正认识自然界,以使人类在技术社会中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在物联网环境中,一种产生感觉并超越感觉的总体性的身体运动、身体能力和身体智能,直接决定着人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人的身体拥有的这些感知和认知能力实质上就是“我们对在场对象的感应、操作、利用、改造和认识”。从认知的角度看,物联网就是“打破个别观察材料的孤立状态,用力把它从其实际发生的‘此时此地’中拔拽出来,使它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并将它和其他事物一道归集到一个涵盖一切的秩序之中、归集到一个‘体系’的同一性之中去”。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人是靠自然界来生活的,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能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也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从而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从认识论上讲,迄今人类所接触和论及的一切事物,显而易见都是人类所感知、经验和认识的事物。物质世界,表面上看存在于历史和人类之外,实际上,所谓“客观的”,总是指“人类地客观的”,它意味着正好和“历史地主观的”相符合;“我们只能在同人类的关系中去认识实在,而既然人是历史的生成,那么,它也适用于认识、实在、客观性等等。”“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所作的准备。”因此,现实中不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绝对分离。“作为合规律的、一般领域的自然,无论从其范围还是性质来看,总是同被社会组织起来的人在一定历史结构中产生的目标相联系。人的历史实践及其肉体活动是连接这两个明显分离的领域的愈趋有效的环节。”在物联网环境中,人所固有的感知能力、概念生成功能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共生性和相互作用等因素决定着人的总体进程、理性思维和其他实践活动。人类依靠技术力量克服了自己生物本能的局限而强大起来,并依靠技术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过上了舒适、方便和快捷的物质生活。人类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构建起了技术圈,成功地实现了技术生存。然而,有着内在缺陷的技术被无节制地用于对自然的占有和征服,导致了“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他所继承的生物圈和他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平衡,正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要克服当代技术生存的异化,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必须走向生态化技术生存。生态化技术生存是指遵循自然的本性展开技术活动,在创造“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的本性”的人工自然环境中主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15]。物联网则为生态化技术生存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目前物联网在生态监视中主要应用于饮用水源地、城市大气、危废品转移及流域管理与生态补偿。通过RFID、视频、声学、红外、卫星等传感设备进行全面感知,通过可靠传输,到达信息处理中心,利用生态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等智能处理实现智能监视。如2009年思科公司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出“星球皮肤”合作项目[16],该项目针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通过开发遍布全球的空中、海洋和陆地传感器网络来获取、分析和报告环境变化情况,建立全球范围的实时环境检测平台。技术哲学家唐•伊德认为,在生活世界中,通常存在四种人—技关系:体现关系、解释学关系、他性关系和背景关系。所谓体现关系,是指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体现或包容在人体的活动之中的程度,即技术与人合为一体的程度。从盲人的拐杖、近视眼镜到心脏起搏器,都涉及能否与体现人体活动的需要、与人合为一体的问题。这种关系对人的生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人借助与技术的体现关系弥补身体的不足,拓展了对外界的把握能力。在人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中,技术以其抽象的符号体系对世界作出解释。在充满监视器、电脑和其他操作界面的现代工厂里,人们不难体会到,世界先被技术转换成一个文本,然后再由人去阅读。在解释学关系中,技术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规范化和可信任的体系,人们的很多行为的意义要由它们解释。人与技术的他性关系源于人类对于“自动化”的追求,他性关系的初衷是人希望制造出一个不仅体现人的意志,而且能够替代人的作用的替代物。从指南针到自动导航仪、从自鸣钟到机器人,人们希望技术代替他们去与世界发生关系。当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技术成为习以为常的生存背景的时候,就出现了人与技术的第四种关系:背景关系。在背景关系中,技术已经部分地融合到我们的生存之中,成为我们生存的背景。体现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类知觉的延伸,它使人所感知的世界更宽广、更具纵深感;解释学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的认知的延伸,它使人能够具体地省察人所理解的世界;他性关系表明,物联网是人的欲望的投射物,它使人得以体味主体在人所欲求的世界中的生活,他性关系反映出物联网在知觉层面上的可控性;背景关系表明,物联网既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世界,也可能与真实实在共存而拓展生活世界,它昭示了人与技术共在的可能性,即人所建构的世界将随人的实践进程而不断延拓。“到达自身之外”的过程就是“生活的第一现象”,因此,物联网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诸世界———人所感知、理解、欲求和建构的世界———的新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射频识别智能医疗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1-0000-02
1 概述
所谓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就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装置植入各种物品,进而实现物品的智能化,并能够将互联网与信息传感设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网络,在人与物品之间实现互联和信息共享。
对于医疗机构来讲,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为医院信息化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研究物联网新技术与应用,把智能识别、物联网技术融入作业流程中,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效果品质与保障病患安全成为很多机构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2 物联网的特征
2.1 连通性。作为物联网的本质特征之一,体现为时间的连通性、地点的连通性和物体的连通性三个方面。
2.2 嵌入性。各种物品和由物联网技术提供的网络服务将全方位、多角度地嵌入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
2.3 智能性。物联网使周边物质世界充分网络化、数字化,物体以智能化方式和传感方式关联起来感知所处的环境,支持人们对周边资源的了解并对事务处理做出正确的判断。
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3.1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作为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能自动识别目标、获取相关数据。具备以下特点,首先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其次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第三可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环球物品识别、跟踪与共享。
3.2 智能技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在物体中植入智能系统,使得物体具备一定的智能性,主动或被动地实现沟通。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智能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智能信号处理等。
3.3 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可以感知多种信号,提供处理、传输、分析和反馈原始信息。逐步实现了智能化、信息化、微型化、网络化,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于一体并最终感知物质世界。
4 物联网时代医疗信息化的特点
4.1 全面互联。通过通信网络将医疗仪器、传感器、个人电子设备等系统中所储存的分散的信息及数据连接起来,实现交互和共享,对业务状况和医疗环境实时监控,从全局高度分析形势、实时解决问题,也可实现远程诊疗等,改变整个医疗业务的运作方式。
4.2 透彻感知。随时随地测量、感知、捕获和传递医疗信息,感知病人生理指标、院内各服务环节的病人状态、位置,医疗器械、药物的存储位置、状况、使用情况等。这些信息都可以被快速获取和分析,以便于采取相应措施和制定长期规划。
4.3 高度智能。对收集到的数据深入分析来解决特定问题。使用先进技术来处理复杂的数据计算、分析和汇总,以整合和分析医院海量数据和信息,并将特定知识应用到特定方向、特定环境、特定的解决方案中以支持决策和行动。
5 物联网技术在患者管理中应用
5.1 门诊患者的管理。门诊患者用身份证在自动办卡机上扫描并交纳备用金后生成一张“RFID就诊卡”完成挂号,就诊卡中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挂号时间、诊治时间、治疗结果、既往病史、过敏情况、费用情况等信息。系统将该患者信息传输到相应科室医生的工作平台上,患者持卡可直接就诊,医生开具的检查、治疗、用药信息传输到相应部门,在智能医疗系统统一控制下,患者持卡定时定点在相关部门就可完成对应操作,此期间减少患者往返,并可对患者就诊过程、就诊简历、检查结果、医疗费用等信息进行记录,并及时提供医保政策、医疗方案、护理指导、药品信息等内容供患者随时查阅和打印,从而提高患者获取医疗信息的满意度和容易度。
5.2 住院患者的管理。住院患者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后,系统打印出RFID腕带,护士确认身份后对RFID腕带进行加密,并采用特殊固定方式使腕带在患者的手腕上不易脱落,最终完成患者身份确定。腕带包含的信息在就诊卡基础上,增加了患者所在科室、床位的信息,保证诊疗过程无手工输入以避免错误,通过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安全,利用扫描识别设备识别腕带实时监控全程跟踪及区域定位。对患者进行的诸如诊察治疗工作通过RFID确认患者的信息并记录,确保执医嘱行到位无误,从而实现诊疗过程全程质量监控。
5.3 特殊患者的管理。特殊患者和特殊全体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如母婴对应管理,婴儿出生后,佩戴标示惟一性身份的“RFID腕带”,使母婴信息惟一对应性,出院之前无特殊情况禁止移除标签,避免婴儿偷到或掉包。精神病人、儿童病人、残疾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弱,佩戴电子标签可在实现患者实时定位以确保病人安全,紧急情况,患者按所戴标签求助按钮,医护人员及时反应、准确定位并安排援救。为重症患者佩戴带有生命体征(呼吸、脉搏、心率、血压)监控功能的腕带,实时监控其变化,当达到“危急值”时自动报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干预。
6 RFID技术在患者管理应用时所面临的问题
6.1 安全问题。在RFID就诊卡或腕带中,记录了患者个人信息、生命特征和就诊历史等隐私信息,一旦泄漏会威胁病人的合法权益,对医疗机构和患者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对个人隐私绝对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严格禁止对采集、存储和管理医疗数据的中心服务器进行非授权访问,加强内部工作人员教育和管理,避免医护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在非授权的情况下修改病人信息,保证只有那些被授权人士才能对数据进行修改。
6.2 标准问题。条形码使用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缺乏统一标准或不遵循统一的标准执行时,新技术优势的发挥会受到限制。医疗结构在选择物联网技术标准时,应注意到必须选择合适工作频率标签较少对医疗设备的干扰。中国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使RFID标签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能国际标准兼容,将我国的RFID技术发展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
7 结语
物联网技术将信息空间和物理世界互联整合,把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信息化、网络化。而物联网技术和医疗技术结合建设智慧医院,必将实现对患者全面、系统的管理,优化整合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控制物耗,降低成本,减少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霞.浅谈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J].商场现代化,2010,5.
[2]肖慧彬.物联网中企业信息交互中间件技术开发研究[M].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09.
[3]程钰杰.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
【关键词】电子科技气象;监测
1气象灾害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受到的自然灾害数不胜数,直到现在有时人们依旧受到人类不可控的自然现象的影响,例如,中国的汶川地震、印尼的火山爆发、2006年的超级台风“珍珠”横行,这些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对于人类不可控的自然灾害,人类需要提前监测,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规避,使人类减少或免受自然灾害的侵害。传统的气象监测系统性能较低,传输的速度较慢,且信息传输有延时,因此在自然现象发生前不能及时检测到信息,人类无法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风险,造成对人类生产生活巨大的威胁。对自然现象的监测,应该使用科学的监测系统,现代气象监测大量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监测格点分区域监测气象环境,在互联网提速背景下监测信息得以快速传输,有效的规避了气象灾害不能及时传输带来的风险。
2电子科技在气象监测中的应用
2.1利用电子标签对气象信息进行识别
为了规范监督气象信息数据统计的系统,在气象数据系统中加入监督和监测的节点,通过互联网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做出处理,以此来完善互联网在气象中的应用,使气象数据系统更贴近使用者。监测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气象数据网络的结构和形式,气象信息需要根据气象要素不同的类型通过不同的监测网络进行收集的,例如,沙漠气象信息、农林气象信息、湿地气象信息等。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性质的气候条件需要收集对应的气象信息,电子科技技术可以满足各种气象要素监测的要求,因此电子科技在气象监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由于一些监测到的数据非常相似,气象数据系统的职能识别显得格外重要。在气象数据系统中,由于气象监测的网格化需要,设立了大量气象监测点,并且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每一个地点都设有1个甚至更多的气象要素监测点,这些监测点需要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段或是同一监测范围不同的区域,进行连续不断的监测。针对这种情况,气象局相关部门依据监测的需要制定出监测点最优位置,自动化气象监测设备通过对不同地点不同要素的进行唯一身份编码,这里实际是大量运用了物联网技术,使得每份气象信息都能得到快速、精确的传输和存储,最大效能地发挥电子科技在气象信息中的作用。
2.2构建气象监管系统
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利用电子标签对气象信息进行编码后,气象局构建了科学的气象监测及监管系统,这样就可以够将监管及各监测节点数据及设备的状态。由于各气象监测系统是针对不同气象信息设置的,因此需要利用对应的传感器技术,将智能的传感器节点无逢接入气象信息网络是离不开网络监管这一手段的,气象部门信息系统得到了有力的保护才能通过互联网搜集气象信息,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在气象监管系统中对气象信息进行身份识别,通过计算进行多层的部署,设置监管节点位置。利用这些监管的节点在相应的软件系统中输入需要识别的信息,这样在传输气象数据时,可以将监管对应的数据结构与信息一同传输,从而将气象监控系统中的各种信息与气象监测数据融合在气象互联网中。气象局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节省电子标签的设备费用,另外还可以及时的得到各气象监测设备的信息。
3气象监测未来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九十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技术也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微型计算机、通信、传感器等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气象监测中可以解决传统气象监测中设备性能低、传输速度低、延时较大的缺陷,近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必定将进一步推动气象信息采集系统技术向微功能、多功能、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方向快速发展,因此将电子科技融入到气象监测中可以促进气象监测的发展,气象数据收集与分析必将更加及时、高效、完善。
参考文献
[1]JoshuaKerievsky[美].重构与模式,杨光,刘基诚(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2).
[2]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信息中心[S].常用气象水文资料手册,2012(12).
[3]王世忠译.C语言与Unix系统编程,(美)胡佛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7).
[4]宋晓宇.windows操作系统核心编程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04).
英国著名作家大卫?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曾这样写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能够网聚人的力量,网聚万物的力量,而在互联网时代中,如何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来处理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种种问题,成为每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谨从互联网时代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学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互联网时代为中学历史教学搭建了从过去到未来的桥梁
笔者曾经在高一的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现将调查的结果呈现如下: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喜欢历史的原因是好奇,占全体被调查学生的53%,对于历史的好奇在于希望探知未知的过去,而作为教师,应当明确学历史的意义。笔者认为学历史有两个方向:一是站在后世――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社会形态,另一种生活方式,整理那一个历史时代的人和事――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文学、艺术等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评论它。二是从历史的人事活动中,撷取教训,学习古人做人临事的经验,做为自己的参考,甚之,藉以效法它、模仿它。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让人们能够自由地穿梭其间,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感知历史。
调查表明,在学生喜欢的历史读物这一多选题中,有53%的学生喜欢小说、传记,有74%的学生喜欢音像制品(电影、电视)。说明在学生的认知中,他们更喜欢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的历史读物,最好是有声像配合的,也印证了前面因为好奇而学历史的结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有这样一句话:“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达到目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当今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为教师的施教提供了多种可以选择的途径,如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整理成课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方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流行,也成为现今学校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可以组建网络课堂,利用计算机网络将学生连接起来,搭建教学平台,师生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在高一教学中进行尝试,申请了名为“史海微澜在行动”的微博,将相关的资料、课件提前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和评论,也不定期地一些相关历史主题的微博,培养学生了解历史、思考历史、感悟历史的积极性,以一种便捷、新颖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
而对于开放性问题和学习方式上,学生的观点如下: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有40%的学生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有兴趣进行深入的探究,而选择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学生的比例则更高,达到55%。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转变观念,结束“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方式转变。在教学中,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来讨论,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那么对于开放性的问题,仅靠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办法完成深入的合作探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查找材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二、互联网时代有利于实现历史知识的重组与再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历史的教学常常被固化成藉由重要人物及在以重要人物为主的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后,历史从崇尚重要历史人物的执拗中被解放出来,在互联网时代下,历史是由许许多多普通人创造出来的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给我们搭建的平台,积极地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具体历史事件中一些普通人的生活,从而更好地诠释历史,演绎历史。如在高一必修一课本《伟大的》一课中,因为学生对日本所犯下的罪行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更深入地引导学生探究“造成战争的元凶是谁?”然后引入相关的图片或者材料,如可用日本士兵在日本国内是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充满了温情,而到了战场上则成了恶魔这样强烈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还可以引用普通日本士兵的陈述“如果连一个俘虏都没砍过,我无法当野战小队长……在做一个人和做一个野战小队长之间,我选择了后者。”,以此得出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造成了人性的泯灭,造就了生命的殇。再如在英国工业革命革命中,有这样一则材料“出生于曼彻斯特的18岁姑娘简?L,动力织布机职工,看4台织机,每周挣16现今,交给母亲7先令,剩下的归自己支配。”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促使妇女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同样,可以从材料“工人的平均寿命普雷斯顿是18岁,曼彻斯特是17岁,利物浦仅15岁”看出工业革命后资本家对工人的摧残。材料的展现为怎样认识历史事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这些材料的获得都是来自于互联网上同行之间的分享,如果没有互联网,仅凭一个教师的积累很难达到汇总各方面材料的目标。
互联网可以高效地将碎片般的信息进行整理、重组和再构,使点滴般的瞬间汇聚成灼热的能量,互联网时代赋予历史教学极大的生命力,在历史教学中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人与知识的无缝对接,从而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吸收和分析迸发出极大的潜能,培养他们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形成批判性的历史思维。
三、互联网时代有利于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在课余时间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比例较大的有电视(54%)、网络(44%)、课外书刊(41%),这些都属于媒体的范畴,而这些也都能够依托互联网来实现。从第二张表格发现,熟练掌握互联网搜索的学生比例达到75%,而不知道的比例仅为2%,说明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信息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自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兴的媒体模式,微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朵奇葩,它加剧了信息的流动速度,也便利了人们去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再推荐这些的基础上再推荐一些获取历史知识的公众号,以供有兴趣的学生了解历史,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开设了自己的微信,传递着先进的理念,笔者也经常从这些公众号中选择一些文章在微博上跟学生分享。如北宋张择端的大作《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我们常见的《清明上河图》是静态的,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已经有人制作出了动态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真正地实现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我们注意到,在调查中,有20%的学生选择了参观博物馆或游览名胜,以往参观和游览都需要实地去了解,还需要有专人介绍才能够基本达到略知一二的目的,而目前许多的景点介绍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用手机扫描相关的二维码即可获得详细的展品介绍,如国家博物馆的微信还有定期的展览通知等,敦煌莫高窟除了有二维码简介外,为了控制人数,还建立了网上的展区和3D一比一仿真的展览馆,给游人以多样的体验,也为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径。通过这一系列方式,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丰富历史知识,而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便捷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这种体验可以覆盖课堂,更多地是渗透到课外,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
四、互联网时代中学历史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然,互联网时代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作为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实施历史教学,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注重材料的真实性,注意去伪存真;
2.选取材料应有一定的目的性,针对性,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取舍,材料应当为课堂教学服务;
3.在利用互联网给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互联网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能替代教学过程,利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