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03: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变电培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晋佩
2015年8月10日起,我们国网太原供电公司2015年新进员工第二小组开始了为期一月的岗位培训,让我们对变电运维工区的工作建立一个基本的认识。
我们所在培训基地是110kV亲贤变电站,由变电运维五班负责。该运维班成立于2001年2月20日,隶属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在110kV亲贤变电站设立基地站,负责管辖9座变电站,3座220kV变电站:长风变电站、滨河变电站、康宁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亲贤变电站、丽华苑变电站、南屯变电站、恒大变电站、南畔变电站、嘉节变电站,主要负责无人值班站的巡视检查、日常维护、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等工作,担负着太原市中南部地区的供电任务。变电运维五班是太原供电公司变电运行专业成立的第一个操作队,采取三值一运转值班方式。变电运维五班自成立以来,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一代代亲贤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努力营造"良好人员发展环境、良好安全生产环境、良好工作生产环境、良好新年文化环境、良好班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水平,先后荣获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和山西省电力公司"工人先锋号"以及太原市安全生产标兵班组等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取得都离不开全体班组成员认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该工区的例行工作有:1)统计两票执行情况,整理上月各种切换卡、维护卡、出车记录卡;2)基地全站卫生清扫;3)核心小组例会;4)采集受控站电量底码;5)全月电量核算上报;6)本月各种记录闭环检查;7)进行本班组月度总结和工作考评,召开民主生活会;8)所辖分站例行巡视;9)对班组成员的培训:运行分析、反事故演习,技术讲座、政治学习、现场拷问、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季度考试等。
师傅跟我们讲,任何工作都要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变电运行专业始终坚持"安全高于一切"的工作理念。作为新进员工,进入工区的首要工作就是学习安全规程,其中包括了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带电作业,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以及在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二次系统上的工作等。现场作业的任何步骤都能有规程可依托,做到标准化作业,保障人员、设备及电网的安全,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两票三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依据。要充分认识执行"两票三制"的重要性,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厉的违章考核、严细的作业标准来约束自身行为,通过严格考核,遏制违章行为,"以零违章"确保"零事故".
滨河变电站是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站,但是他本身却没有起到智能化程度高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积极提升自我素质,积极参加公司培训。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现随着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变电运行的相关工作也有所变化。因此将继续加大运行人员培训力度,熟悉状态检修各项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提高工作认识。而且目前紧密结合运行人员目前知识结构和技能层次参差不齐、智能变电站等新设备及保护不断投入运行的实际情况,作为员工应该多参加实际业务能力的培养,提高全员素质的提高,缓解紧张的压力。
——赵明龙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为期一个月的变电检修工区轮岗培训接近尾声了。在这一个月的培训生活中,让我获益匪浅,收获良多。对于刚刚毕业的我们,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我们,公司安排的轮岗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们能够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网人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让我们对电网的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主要分为3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熟悉工区组织制度、学习安全规范;第二阶段:分配到具体班组进行现场参观、学习、实践;第三阶段:总结学习与实践成果。
太原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试验工区成立于2012年,前身为太原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工区,承担着太原地区110kV及以上所有主网、部分35kV变电站一次高压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季节性检修、试验、分析、技改、大修及事故抢修等任务,技术性较强。现在有生产班组19个,其中有开关专业、主变压器专业、交直流维护专业、油化验专业以及检修专业五大专业群体,它管辖了太原电网的64个变电站,包括2个500kV变电站和16个220kV变电站。具有工作量大,安全风险高的特征。
为了保证电力员工在电力生产中的人身安全,对安规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从事电网生产工作的员工都需要经过安全规程培训,并且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为轮岗实习的我们也同样不例外,第一天孙工就给我们耐心讲解了变电检修工作相关的安全规范,让我体会到安全生产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离开了安全教育的安全管理就象一座房子的基础不牢靠一样的危险。安规考试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的安全知识,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人,都应明白学习安全技能,既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我的需要。电力行业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安全,也关系到他人的安全。我们不仅要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负责,更要为别人的生命和安全负责。
一、培训基地概况
基地自2000年开办以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已成为省内一家特色鲜明、业绩突出,集调度中心、集控站、变电站运行值班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电力仿真培训基地。
南京供电公司的“OPEN2000EMS能量管理系统”,于1999年底通过验收鉴定并投入运行,2000年获江苏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从2000年开始基地利用该系统的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DTS),逐步开展培训各类调度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并应用在市公司的反事故演习。
“变电站集中监控仿真培训系统”于2001年正式立项,并于2002年9月通过验收。依托该系统,2002年10月起正式用于变电站值班员的仿真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包括220kV、110kV和35kV集控站/变电站值班员。2003年初,后继项目“地区电网综合仿真培训系统”启动,该系统于2004年2月开发完成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鉴定。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基地的仿真机增加了500kV变电站仿真和调度-变电综合仿真,培训对象扩展至500kV变电站值班员。
2009年中心为了更好的适应变电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系统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升级改造,与中国电科院签定了增加两个500kV仿真变电站和两个220kV仿真变电站三维多媒体坊真系统和500kV及220kV集控站仿真系统,现在已投入培训使用。到目前为止基地已有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仿真及500kV、220kV集中监控系统共计13套。
基地现有仿真机房总面积近500平方米,有仿真教学室五间,多媒体教室五间,用于培训500kV、220kV、110kV、35kV变电站和集控站值班员,一次共可容纳200名学员培训;基地的内部服务器设有提供电力系统知识多媒体学习网站,通过基地内设的百兆网络,学员在机房可以访问网站,自助进行一次设备、继电保护设备、变电运行事故处理、电气符号查询等课件的学习。
目前,本仿真培训基地开展的业务主要有:500kV、220kV、110kV变电站、集控站值班员的仿真取证和复审培训和单元制等级工培训,变电站值班员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变电运行岗位培训、公司新进人员、转岗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并已举办数期省、市公司变电站值班员的岗位技能竞赛和市公司迎峰度夏反事故演习。
基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热心于电力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现有6名专职指导教师,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人。同时为了突显电力系统专业培训的特点、满足企业培训工作的需要,基地还从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检修公司、江苏省电科院及南京工程学院等单位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仿真培训兼职教师,增强扩大基地师资队伍。
二、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健全
为加强对基地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对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基地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仿真培训员工作标准》、《培训管理手册》、《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等,其中《培训管理手册》包含了大量二级文件,如《培训班管理制度》、《班主任制度》、《教师守则》、《学员守则》、《考场纪律》、《监考人员职责》、《仿真机房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和《设备管理制度》等等。
基地设有标准的档案室,自基地建立之初,所有仿真系统的技术开发文档、仿真站相关设备资料、规程、教案、验收鉴定资料、各期培训班学员练习、考卷等资料统一分类归档。并利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对基地的各类管理制度、文件、每期培训班的计划、通知、经费、成绩、反馈等施行统一电子化管理,实现了培训管理流程的标准化。
三、培训教学管理
基地自举办仿真培训以来,十分重视仿真课程的开发与仿真教学特色的研究。提出了“立足电力需求,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思想,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争创电力行业仿真培训优秀基地:一是以供电企业员工能力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抓好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培训与企业生产需求接轨;二是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培训项目标准流程及系列标准文件,实现对培训质量的有效控制;三是引导和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和教学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锻炼教师,并发挥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四是教学过程向社会开放,加强与电力系统专业院校的合作关系。
培训项目流程管理方面,基地严格按照《仿真培训项目流程管理细则》对培训项目实行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对培训项目实施中的:项目下达-培训需求调查-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管理-考试、反馈与统计-资料归档几大环节均有明确规定,实行规范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培训各个环节有序、高效、可控,以达到不断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学员和送培单位满意度的目的。
培训计划制定按照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要素,并且符合仿真培训理论和上机培训所占比例适中的要求,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制定了500kV、220kV、110kV变电仿真取证及复审培训,公司新进人员培训及变电职业工种等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能力培训等多种类型教学计划模板。在每次具体的培训开班之前,仿真教师与送培单位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培训需求,灵活调整培训内容,制定适应不同对象的具体教学计划。
培训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的同时,实时收集学员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了教练、讲师、督导三种角色,并根据仿真教学的特点,引导学员在仿真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自我学习,激发学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创造良好的的培训氛围。
培训反馈和改进,每期培训中教师观察学员的反映并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重点,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填写培训反馈表,反馈内容包括培训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水平、食宿安排等方面,有专人汇总反馈内容并总结培训效果,反馈汇总后向教师、培训班各组织者、送培单位培训结果归档。并定期回顾各期培训反馈数据,绘制各项指标变化曲线,作为采取改进措施的根据。
四、培训业绩
关键词:变电运行;岗位;培训
作者简介:周锋(1981-),男,湖北襄阳人,浙江杭州萧山供电局,助理工程师。(浙江萧山311201)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36-02
萧山供电局运行工区共有运行人员160名,担负着萧山区境内76座变电站的运行值班任务,其中220kV变电站10座。2003年以来,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增变电所38座,新进员工90余名,年轻职工占工区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萧山运行工区步入了变电站数量和运行人员数量快速增长的阶段,经历了变电站的快速增长与人员技能水平提高不同步的阵痛。
面对这个现实,2003年以来,该工区就紧紧抓住员工培训这个“牛鼻子”,向培训要人才、要安全、要和谐,多措并举鼓励员工走岗位成才之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电网迅猛发展的专业变电值班员队伍。笔者对该工区培训经验的探索进行了总结。
一、制度先行,规范管理提高水平
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一直是运行工区管理上坚持的原则。为了改变多年来培训工作杂乱的局面,实现生产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和文明,萧山局运行工区及时修订并完善工区《变电运行工区技术培训管理标准》,设立1名副主任主抓培训工作。建立了工区、班组、师徒三级培训网络,不断规范变电运行技术培训工作。
二、把握源头,狠抓新工人岗前培训
大量大学生的进入为运行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给工区的培训管理出了一个难题。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学历水平高,接受新事物的时间短,岗前培训还有没有必要?面对这一问题,工区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虽然学历高,但是针对变电运行工作仍感陌生,工作的规范性、严肃性不强,岗前培训必不可少,而且入厂的前三年是员工成才的关键。为使分配到运行工区的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掌握电力生产基本规章制度和变电运行值班员必须掌握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运行工区每年都会针对新员工进行为期半年的岗前培训。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基本制度学习。新值班人员必须学习安全规程、值班员岗位职责、变电所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调度运行规程和变电所日常业务应用,在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下一阶段的跟班学习。
第二阶段是跟班学习。新值班人员分配至变电所进行跟班学习,由班组长选派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和制订分期、分阶段的培训计划,学习有关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本岗位有关系统、运行方式、现场规程制度、职责等。在师傅指导下做些简单辅助工作,但不准操作设备、顶岗或进行运行业务联系。跟班学习期间,按阶段进行考问。学习期满,必须进行全面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试行值班学习。如考试不合格,再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经补考仍不合格,则进行待岗处理。
第三阶段是试行值班学习。新值班人员在试行值班学习期间,允许在有经验的值班人员指导和监护下,逐步参加实际操作,并进一步加强操作技能、安全技能和事故应变能力的学习。试行值班期间,班组加强对其实际能力考查。学习期满,须通过独立值班考试,履行审批手续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独立值班。
通过这几个阶段的培训,使新员工初步掌握了生产知识和技能,增添了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信心,体会到了归属感,以更快适应变电运行值班员岗位。除此之外,工区领导还站在发展的高度,为新员工制定“三年成才计划”。在培训中发现人才,并重点关注和鼓励,通过这一方式,不少新进的大学生在各种竞赛、竞岗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值长、技术员等重要岗位。
三、持之以恒,基础培训不放松
从工区和班组两个层面狠抓培训工作,工区组织大型培训活动,班组组织技术讲课。工区技术组根据计划,每月深入班组,对其技术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班组坚持每月进行一次运行分析、每月进行一次脱离典票的手工开操作票测试、每月每人进行一次技术问答;220kV操作站和变电所每月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每月每值进行一次事故预想;110kV操作班每季进行一次反事故演习,每季每人进行一次事故预想。制订了各级岗位人员的现场考问内容,加大考问力度,认真指导班组的技术培训,努力夯实班组基础培训工作。
四、重点突出,专题培训结硕果
为使培训工作重点突出,多年来工区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的不足及管理薄弱环节,专题研究部署、精心准备。制定了年度培训主题,推出培训主题年活动,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年的工作确定目标。工区确立2008年为“技术培训管理年”,2009年为“人才培养年”,2010年为“管理创新年”。专题培训年活动意义丰富、指导思想鲜明、部署详细周密,既有总体要求又有工作重点及开展活动的具体安排。通过一系列专题活动的开展,使工区的技术规范化水平,班组长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拉得出、顶得上的运行储备人才队伍。
五、百花齐放,丰富内容创新载体
随着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电力新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对变电运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变电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运行人员的培训主要以电校短期脱产培训、工区专题培训和班组日常培训为主。这些培训应试性突出,缺乏持续性、应对性和针对性。培训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同时由于电力企业对短期培训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培训能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于是,培训中普遍存在内容庞杂、目标过大、人员过杂的现象,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针对这一状况,工区与运行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多方面了解职工的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形式,使员工培训方式丰富多彩。
1.开展青工“技术沙龙活动”
针对新工人理论知识丰富而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相对缺乏的特点,由工区组织,团支部负责实施,在2006年7月起开展每月2次的“技术沙龙”活动,对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采取由局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区技术专家讲解,新工人提出问题再答疑的互动方式。工区每年专门召开会议,对当年的“技术沙龙”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并确定下一年的活动思路和方案。工区组织开展的技术沙龙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方式,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市局团委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开展了技术沙龙提高班,由数名已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新大学生成立课题小组,并设主讲人,对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听课人提出问题、答疑,最后专家点评的新方式,起到了有效的互动作用。
2.制作多媒体培训教材
变电所数量的增多和设备种类、操作方法的日益复杂为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增加培训的直观性和有效性,减少现场培训的安全风险,提高变电运行的标准化作业程度。2008年开始工区申报了变电运行多媒体培训教材的科技项目,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制作了标准化倒闸操作录像,丰富了培训载体,让新进人员和转岗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与程序。
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老工人理论基础普遍缺乏,知识结构日益老化,积极向上的动力日趋减少,且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也较弱,但仍担任正值等重要岗位;新工人虽然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不缺少向上的动力,但实际技能较差,工作经验缺乏。因此,在加强新工人培训的同时,积极考虑对老工人的业务水平的提高,针对两种人员的情况和特点,制订不同的培训要求和计划,以提高运行人员的整体素质。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比武、技术沙龙、名师带高徒、技术培训等各项技能活动,掀起学知识、比技能的学习。完善工区培训制度,建立学业务、比技术的常态机制。
4.开展“师傅带徒弟活动”
工区选拔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技术过硬的骨干员工对业务素质相对薄弱的年轻人结对帮扶、签订师徒合同。同时工区确定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具体措施,对师徒同步考核,师傅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徒弟心里有了压力,师傅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所带的徒弟,并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徒弟做人做事。培训期满进行测试合格的,将给予师傅物质奖励,对不合格的,则不予奖励。“师傅带徒弟”活动开展以来,多名大学生在各自师傅的精心教导和自觉努力下,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5.“走出去,请进来”,创新培训方法
工区领导把培训作为员工最大的福利,尽力争取每一个培训机会,选拔优秀人才参加培训;利用新建变电站和设备更换的良好契机,请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培训;聘请浙西技校老师在工区内部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出人才,目前该工区已拥有高级技师2名,技师12名。
六、从严考核,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TM7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43-01
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越来越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自“三集五大”的思想提出后,变电运维的工作模式产生巨大的改变,由原先的以变电设备自维护转变为以状态维修为主,以设备全寿命全周期管理为抓手的动态检修模式,这就要求员工不但要懂得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还要求员工能够进行倒闸操作以及做好相关安全措施。为此电力企业必须创造新型的培训模式,培养出更多全方位共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接下来我将对变电运维、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现状分析以及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探讨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传统变电运维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通常一些先修工作是在运行人员发现问题之后,进行上报,然后将所含问题的变电设备移交给维修人员,这种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分离的管理模式延误了检修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由于现场运行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够广泛,在现场巡视之后,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维修人员需要二次巡视,这就造成工作的重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提高,这些现象将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此加强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的改革是必然形势。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一体化,促进变电运维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所有与检修工作有关的日常巡视与设备检修都由运维人员完成,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减少工作失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现状分析
(一)变电运维安全风险
变电运维的安全风险来自多方面,一方面一些外部环境经常会增加变电运维工作的危险系度,譬如恶劣的天气与自然灾害。另一方面体现在主观个体上,变电运维是个涉及专业非常广的工作领域,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操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而言,我国在电力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并未做到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一致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对检测设备不熟悉、操作票填写不及时、唱票意识不强的现象。为此企业要在发展的同事加强人才的培养,让工作人员能够在恶劣天气与自然灾害面前及时做好季节性安全防范,面对工作失误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细节方面的培训。
(二) 、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通过对各大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我们会发现众多电力企业在检修部门内存在员工学历较低、综合运用能力较弱的现象。在实践操作中,变电运行人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熟悉各种电力设备的操作程序以及简单的应急处理,同时,变电检修人员也需要较强的专业性知识。目前变电运维人员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但是并不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难题,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提上日程。
(三) 、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
面前我国在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工作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工作内容重叠,各部门职责不明确,且一系列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其原因在于公司内部缺乏严明的规章制度、缺乏内部监管。为此企业要不断加强部门职责的明确,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
三、变电运维专业培训管理方法探讨
(一)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紧扣时代主题、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做到与时俱进。目前,社会各界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量不同,而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或者人才市场对人们的知识、能力范围及其结构的判断与界定。变电运维方面人才的培养需要员工能够做到专业知识水平高、实际操作能力强。为此在人才招聘前期做好人才的审核,只有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考试后才能持证上岗。而且在工作期间,上级领导做好决策,让变电运行与变电维修人员进行轮岗,不断加强系统内部各部门的交流争取做到一岗多能、一专多能,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变电站设备的运维水平,促进变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行。
(二) 、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
现如今变电运维一体化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趋势,但是运行与检修工作的同步运行需要不断加强部门内部的监理工作,努力做到责任到人,对于一些高风险部门和环节相对集中,管理考核和督察的范围应向关键环节和办事流程转变,应更加注重于预防,强化事前监督,强化风险预警。
(三) 、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拥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础。目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工作岗位的有关人才培养中也不例外,领导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实践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摒弃过去对实践能力从属关系的认识,逐渐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除此之外,实行奖励机制,对于某一阶段的工作成绩进行公示,并给与优秀班组以实质性奖励,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各部门的积极性。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企业在“三集五大”改革之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面临巨大的挑战,譬如变电运维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严密的管理体系等,为了更好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加强电力系统变电运维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强人员的动手能力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相信在相关研究者与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电力系统的变电运维工作将取得巨大进展。
参考文献
[1] 汪永辉.提高变电运维人员工程验收质量的策略[J].科技传播.2014年.
[2] 王俊坚.充换电设施检修运维公司的生产运营模式优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关键词:变电站 培训仿真系统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161-01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能够全面,逼真,还原变电站实际一二次设备,如主控室、控制屏、保护屏及设备连接状况,可在计算机监控界面、三维设备场景进行相应操作,采用鼠标点击的操作方式,简单、直观、易学。准确的仿真扰动发生时刻和其后时间内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实时计算各种复杂故障和组合故障,事故设置更加灵活、更加随机,能设置成千种事故题目,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操作性。
1、仿真系统的特点
(1)仿真范围全面,电压等级从330kV-10kV(包括380V所用部分),逼真,一二次设备均按实际设备比例设计,主接线典型,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操作性。
(2)仿真系统采用带有数学模型的全范围仿真,能逼真地反映电网、变电站的运行工况及各种物理量的变化。
(3)基于Web技术的远程培训,学员可以在网络内的任何一台终端登录服务器利用仿真程序进行仿真培训,完成仿真操作培训、讨论和答疑等功能。
(4)实时故障计算可以计算各种复杂故障和组合故障,事故设置更加灵活、更加随机,能设置成千种事故题目。
(5)采用多媒体技术,仿真界面效果逼真。基于3D技术的多媒体变电站一次设备现场环境仿真,完成现场设备的操作和巡视。
2、仿真软件系统
2.1 系统模型
(1)通过一次建模和二次建模形成的虚拟变电站仿真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建模,主要进行初始潮流运算、故障计算分析、一次设备状态、二次设备状态、设备操作的处理;
(2)负责与综合仿真系统其他功能模块的通讯和数据交换的功能;
(3)实现调试、复归、快照/导回、故障设置、培训计划及教案生成、状态监视、事件管理/记录、事件记录信息打印、五防措施投切等功能。
2.2 监控系统
模拟仿真变电站原厂家的监控后台系统,其界面和操作方法与实际系统一致,可培训运行人员对监控系统的使用和了解。能够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多种报警方式(简报信息窗报警与语音报警、故障推画面告警)、自动控制与调节、图形显示(接线图、潮流图及信息量图)、报表功能、记录功能、综合电压与无功调节功能,及完整再现四遥操作功能。
2.3 二次保护控制装置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中央信号、故障录波、测量仪表、直流系统、备用电源自投、远动装置、微机五防、安控装置等。包括上述各回路中的压板、试验端子、熔丝、按钮、信号灯。各种保护及控制屏的界面与实际设备一致,尽可能逼真地反映变电站控制系统、保护系统及自动装置等的各种运行工况、各种功能和操作切换。
2.4 一次设备三维场景
仿真系统的一次设备及就地操作采用三维虚拟现实视景仿真,逼真地再现变电站现场场地、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操作机构、冷却系统、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电容器、高压熔断器、站用变压器以及整流机组、直流开关、直流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及设备的操作过程、动作过程和正常运行是的设备状态。
3、仿真系统功能
3.1 日常操作、监盘培训
3.1.1 监盘和抄表
实现变电运行人员的监盘工作:包括一、二次系统的运行监视,站用电交流系统的运行监视,站用电直流系统的运行监视。
3.1.2 操作培训
涵盖变电站典型操作票中的所有操作,包括主接线图、虚拟现实系统中全部一次设备,及站用交、直流系统的倒闸操作;二次部分继电保护压板的投退;自动装置的投切、液晶面板的操作、打印、保护定值修改等;并包括验电、挂地线操作;各种操作的遥测、遥信量均实时响应。
3.1.3 巡视检查培训
按照运行规程所规定的项目和巡视周期,利用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一、二次设备的巡视,包括巡视所用的所有专用工具。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以三维方式展现变电站所有设备,包括变电站正常、异常、非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现象和声音等现场所有场景,逼真的仿真设备的正常与异常状态,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3.2 事故处理培训
设置事故分线路、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直流系统等五个方面。在设置的事故中其类型(如相间短路、接地短路、三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断线)、性质(永久或瞬间)、地点(线路从首端末端、反方向,下段线路的首端等)可以任意排列组合,同时还可以与断路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拒动排列组合。利用设置事故可进行各种事故演练、重演,提高学员对事故处理的能力,运行人员通过正确的操作可缓和事故的影响或恢复系统正常运行,若处理不当,则将造成故障扩大。
3.3 三维交互式虚拟现实场景仿真
在仿真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仿真和一次设备巡视系统中,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三维重现,可以对场景中的一次设备进行就地操作,并可对场景中的设备进行巡视、检查、记录等,形象逼真的模拟现场的挂牌、挂地线和验电等不同的工作方式。
在三维场景中的所有操作和巡视,仿真系统都有记录,教员可以根据这些操作记录并结合考核系统,对学员进行自动或者手动评分,科学公正的评价学员的培训效果。
4、结语
中心于1997年开始筹备建设变电仿真站,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2005年中心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技能鉴定与教育培训中心授予变电类仿真培训基地。之后,中心以高标准和新技术武装基地,紧跟现场和仿真发展步伐,仿真变电站技术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5年的变电仿真建设,凝聚了中心几代教师的汗水和心血,从硬盘台仿真到智能变电站混合仿真,从二维仿真技术到三维仿真技术,中心教师们突破了技术瓶颈、业务转型等重重困难,才有了今天的仿真培训基地。中心也在基地建设中获取了丰富的经验和累累硕果。
一、仿真培训设施建设
中心变电类仿真培训基地共有机房2个,总面积约250平方米,拥有2个可容纳30人以上的多媒体机房,教学设备功能齐全,设备完好率达99%;4套变电类仿真系统均具备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等特点,技术指标均达到《电力行业仿真机技术标准》。
1.硬盘台仿真变电站
硬盘台仿真系统,与华北电力大学仿真控制工程公司合作建成。历时三年的准备和开发于2000年完成,并经专家鉴定认为达到了同类仿真机的国内先进水平。该仿真变电站采用的是数学—物理仿真,经过近10年的使用,其操作方便,培训界面逼真、直观,得到受训学员的认可,但仿真机不可更改的硬盘台结构,不能与现场设备、监控系统同步发展,使得培训与实际脱节,很大程度上影响培训的质量。至2010年,硬盘台仿真系统主要承担少数几期县公司110kV持证上岗培训班项目。由于其仿真对象在现场已经基本淘汰,因此该系统在2011年已经完成报废工作。
2.35kV/110kV/220kV/500kV一机多模仿真培训系统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保持与现场设备及监控方式同步发展,给学员提供一个更加接近实际、更加真实的培训环境,2002年,经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批准,中心开始开发一套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为对象的一机多模仿真变电站系统(简称软仿)。
一机多模仿真变电站系统首期开发四个仿真变电站:即500kV仿真变电站、220kV仿真变电站、110kV仿真变电站和35kV仿真变电站,与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系统弥补了原仿真系统的不足,能够开展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值班员的培训;仿真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适应了现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的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得培训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对一次设备、监控系统及自动开票系统的仿真,大大丰富了仿真机的功能,使得培训环节更加完善,可进行包括一次设备故障在内的各类故障的设置;学员操作记录功能的实现,使得对学员的评价更加客观;完全采用软件形式实现,实现了远程培训功能,减少脱产学习时间,降低培训成本,并为开展现场培训搭建了平台;同时还解决了物理盘台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具有调试方便、容易修改的特点。
一机四模仿真系统主要承担大部分的110kV持证上岗培训班、220kV持证上岗培训班、技师鉴定技能考核、上级变电运行竞赛集训等项目,由于该系统功能齐全、运行稳定,因此是培训工作承担的中坚力量。
3.500kV/220kV/110kV集控所仿真培训系统
根据福建省公司典型仿真变电站建设三年滚动计划安排(以下简称三年计划),2009年,本基地又新上线变电仿真系统两套,分别是500kV集控所仿真系统和220kV集控所仿真系统,与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500kV集控所仿真系统一期安装2个变电站模块,220kV集控所仿真系统一期安装2个变电站模块。新上线的仿真系统突破了一机多模仿真系统的二维仿真技术,采用虚拟现实(VR)技术、三维方式展现变电站所有设备。能够按照现场运行规程对站内外设备和回路进行巡视,在时间、空间上极其逼真地仿真设备的正常与异常状态,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2010年,500kV集控所仿真系统又新增4个变电站模块,主要承担少数的500kV上岗培训和技术比武项目。220kV集控所仿真系统新增7个变电站模块,并建成220kV仿真系统7个模块的调控一体仿真。主要承担高级技师鉴定技能考核和调控中心监控员培训等项目。2010年,又新增一套110kV集控所仿真系统,安装4个变电站模块,承担少数的县公司110kV持证上岗培训班项目。新系统运行时间不长,在新投运期间,本基地教师积极与学员沟通,收集新系统的缺陷和不足,定期进行消缺和完善。
2011年,根据三年计划,500kV集控所仿真系统计划新增5个变电站模块。已经完成了全部的收资、设计和1个站的出厂测试工作。该系统承担少数的500kV上岗培训项目和省内变电运行竞赛。220kV集控所仿真系统本年度新增2个变电站模块并投入使用。该系统承担变电技师鉴定培训班等项目。110kV集控所仿真系统主要承担少数的县公司110kV持证上岗培训班项目。随着,新仿真系统的不断成熟完善,硬盘台仿真和一机四模仿真系统的培训项目逐步转由新系统承担。
4.调控一体仿真系统
2009年,在现场实行“调控一体”管理模式之时,在调研和现场收资的基础上,为满足现场培训的需要,进行“调控一体”仿真培训系统的研发,将已完成的220kV和110kV变电站模块与虚拟电网结合,实现信号的集中报送;并模拟厦门局的EMS/SCADA系统,实现操作、信号分类等功能。该系统基本满足了培训要求,并在2010年、2011年承担了地区调控中心监控员培训项目,获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一、基地概况
按照与现场生产同步并适度超前的原则,基地建有500kV变电站仿真、220kV及以下变电站仿真、500kV集中监控仿真、220kV集中监控仿真和省、地、县联合电网调度仿真、大运行联合仿真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系统65套,所有系统均可根据培训需要启动不同的仿真软件,做到随技术发展和培训需求变化动态更新。仿真范围基本覆盖江苏整个电网及13个地市主要变电站。
基地现有仿真实训室6间,总面积6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200人参加培训。拥有专职指导教师5人,周期制兼职指导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国家电网公司技能专家3人。2008年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变电运行技能竞赛中,基地荣获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数量充足,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基地建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了符合ISO10015培训管理国际标准流程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培训项目在需求分析、项目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培训监控等环节进行有效地实施和管理。对培训师和学员均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督机制。每次培训都将培训计划、培训成绩、出勤率、平时表现、培训效果等通过网络及时反馈给送培方,每期培训班的学员都对培训的各个环节打分、评价,基地根据评估意见进行整改,从而实现了闭环管理。
二、工作实绩
1.仿真开发硕果累累
基地以江苏省电力公司首个技师创新工作室――李世倩技师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李世倩为核心,组建和培养了一支实力强大的仿真系统开发团队。从2002年至今的十年时间里,该团队自主开发完成了目前基地拥有的全部仿真系统,包括JS2011 电力系统仿真平台、JS2011 变电站仿真平台、JS2011 虚拟现实仿真三大平台,且在电网运行仿真、变电站仿真、虚拟仿真等多个领域拥有多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这些系统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及江苏各地市供电公司电网调度、变电运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得到各级领导、使用单位和广大学员的一致认可。
基地在自主研发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外合作,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瑞科技等知名高校、企业以及国外仿真领域著名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升基地仿真开发实力。
2011年初,为适应江苏省电力公司“五大”体系建设综合试点工作,基地主动研发了“大运行体系下的调控一体化培训仿真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大运行”体系下省调、地调、县调、500kV集中监控、220kV集中监控以及变电站运维等多工种联合培训功能,成为“五大”体系下第一套有效的大型反事故仿真培训系统,并在2011年9月至11月的三期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运行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中成功应用,也为“五大”体系下开展电网运行人员培训提供了有力设备设施支撑。
2.培训工作成绩斐然
成立以来,基地实现了开发和培训的良性互动。近5年,基地累计开展各级各类仿真培训300余期,培训近万人次。高水平的培训师团队、严格规范的培训教学管理、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创新与传统相融合的培训手段保证了培训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赢得了学员高度赞誉。2011年举办的三期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运行高级技师培训班学员满意率接近满分。
编写培训教材也是基地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基地参与编写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等各级各类培训教材、实训指导书、鉴定题库近40本,为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做出了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