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8篇

时间:2023-10-11 09:58: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方法

篇1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提升;设计方案

前言:

建筑工程以及一些基础的设施在设计时,都要把质量和抗震性放在首位,并且建筑整体的结构性能遭到破坏,也是造成地震坍塌的主要因素,对此在设计时,应将建筑结构作为整体,利用新型的建筑材料,改变以往的结构设计,使其建筑结构更加的牢固,同时进行一些的测试实验,使其建筑体系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地震烈度;最后根据不同的地区,地震的烈度进行设计,从而有效的促进市政工作的开展。

一、影响建筑结构抗震倒塌的原因

1.建筑材料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设计中,原材料的选择是确保地震对建筑破坏程度最小化的基本措施,采用高质量,高品质的建筑材料,提升建筑物的抗震倒塌能力,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因此,对于建筑结构抗震施工设计来说,原材料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它对建筑物的抗震倒塌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建筑结构的墙体部分,一定选择抗震性能好的材料,这样才能为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保证建筑的使用年限和安全。

2.施工工艺影响

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不仅对建筑结构的抗震倒塌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力,而且也是强化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缩短工期,忽略施工质量,给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带来了不可预估的潜在危险,从而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施工企业或者社会团体,一定要将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因素去考虑,而建筑的施工质量不仅彰显着一个企业的内在修养,更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作为施工企业来说,一定要严格把住施工质量关,把自身的利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

3.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建筑场地是极其重要的,设计进行前应对场地进行探测和勘察。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部分建设方在施工之前并未对场地进行探测和勘察,由此导致建筑因结构原因引发危险和破坏。选择适当的建设场地,不仅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而且能为建设的利益带来最大化。反之,如若选择不恰当的施工场地以及河岸滑坡等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大的提高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对建筑结构造成极大的破坏及威胁。因此,建设单位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做好建设场地的勘察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为建筑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施工单位提供了便利,同时为公司的利益带来更大的保障。

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的设计构思

1.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一个复杂系统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方法的核心和目标,整体性可以简单的表述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对于建筑结构系统来说,一方面,构件的功能依赖于整体结构系统功能,任何构件一旦离开整体结构,就不再具有它在结构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另一方面,构件又影响整体结构系统的功能,任何构件一旦离开整体结构,整体结构丧失的功能不等于该构件在结构系统中所发挥的功能,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

2.由于系统组成的复杂性,结构系统的整体功能取决于构件的组成方式和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同样结构构件、但按不同方式组成的结构系统,其整体性可能表现为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因为结构构件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加剧了结构系统整体功能的损失,即局部构件的破坏与所导致的整体结构破坏程度很不相称,则结构系统的整体抗震能力弱,这样的整体性属于不利的整体性,也即所谓结构系统的易损性。对于结构抗震来说,尽管进行了结构抗震设计,但由于地震的复杂性,一方面发生超过设计大震0的可能依然存在,如汶川地震灾区,设防烈度为6~7度,设计大震0为8度,而这次地震部分地区达到9~11度。

3.与不利的整体性之相对的是有利的整体性,经过合理设计和组织的结构系统,能够利用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构系统整体功能的损失,局部构件的破坏不会导致整个结构系统产生严重破坏,即局部构件的破坏不会持续引发其他构件连续破坏,这种特性在系统理论中称为系统的鲁棒性。并提出了增强结构系统抗震鲁棒性的方法,如增加结构的冗余度、明确不同构件的功能类型、采用多重抗震防线结构体系等。

三、提升建筑结构抗震倒塌性能的途径

1.注意地理环境和处理的选择

合理选择建筑施工场地和建筑材料,是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建筑场地必须要选择在远离己发生坍塌的山崖和容易出现泥石流的山体地带,以免发生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前,必须要仔细勘察施工场地的环境,充分了解施工场地的地理条件。此外,也要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材料对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施工单位采购材料的监督,还要提高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心,对人民负责。

2.加强地基的建设

所谓强基设防,就是加强地基抗震能力,设置抗震防线。地基沉降引起的结构破坏,是导致高层建筑受地震影响倒塌的主要原因;加强地基的抗震能力,合理选择最优地基,是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有效途径;还需要清楚地了解施工场地的土壤性质。一般要选择土质坚硬的地带进行施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抗震倒塌能力,而且还能降低地基的沉降速度;合理设计地基的埋置深度,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地震引起的滑移和倾覆,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抗震防线来降低建筑结构的破坏,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3.加强整体结构的设计

所谓结构延性,就是建筑结构在受到地震屈服后的塑性变性能力。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时会利用塑性变形削弱地震释承载能力,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此外,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尽可能的使所有的建筑结构对称,以防在地震影响下出现偏心现象,降低地震的破坏力度。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不同的地震烈度提高抗震能力的设计方案,这对于科学性的开展市政工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地震灾害等情况,分析出了三个提升建筑结构抗震倒塌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建筑结构的及整体稳定性、牢固性以及安全性为出发点进行设计,只有保证关键的设计层次,才能更好的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施炜,叶列平,陆新征.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建筑抗震评价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2,06:1-7.

[2]李赫男.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J].江西建材,2013,04:37-38.

[3]马玉虎.汶川地震典型框架结构震害分析和防倒塌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10.

篇2

关键词:配煤仓;厂矿建筑;混凝土浇筑;基础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D2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9-0167-02

配煤仓是很多煤矿、发电、供暖等企业的重要储煤装置,大多为倒圆锥形的混凝土结构。尽管在结构组成上较为简单,但是配煤仓的施工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施工时必须从全局出发,从细节入手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从工程组成分析,整体配煤仓工程主要包括基础工程和煤仓主体工程两大部分,而与其它建筑工程不同,配煤仓基础工程较主体工程更加复杂。因此,本文在施工方案的分析过程中,将对基础工程的施工进行深入分析,而对煤仓主体工程进行简单概括。

1 配煤仓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施工建立在严格的地质勘察基础上开展的,不同的地质条件所制定的施工方案是不同的。本文在分析时将从一般情况的地质条件出发,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案如图1所示。

施工方案中,测量定位和土方开挖是基础工程的前提,但是这两个环节的施工与基本的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不再具体分析。但要注意的是,土方开挖完毕后,人工清理预留20 cm厚松土,然后进行基坑验线,确保有足够的工作面和放坡系数,待监理和业主方验收后方可进行垫层浇筑。在其它施工环节中,几乎都涉及到相同的三个施工内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

1.1 基础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整体基础的框架工程,也是基础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握各个施工环节,保证施工达到标准。第一,保证钢筋质量。对于购买来的钢筋原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查,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第二,钢筋调直。为了提高钢筋的屈服极限,要进行一定的调直。在冷拉过程中,注意采用正确的冷拉方法,并且控制冷拉率在4%以内;第三,钢筋的成型。基础工程中钢筋的心轴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2.5~5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1.2 基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现浇混凝土施工的基础,并且基础模板工程主要以柱模板为主,其施工工艺为:钢筋隐蔽验收核对轴线、边线,设置定位钢筋,控制柱主筋保护层厚度及柱模位置安装模板检查几何尺寸和校正垂直度模板验收。模板工程在施工之前,要首先确定基础工程的标高,并根据设计要求将模板进行编号,在钢筋工程验收合格之后进行依次拼装。除了一般的工程施工,由于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体积大,浇筑过程中产生较大的侧向压力,因此,在施工时还要注意对模板进行加固。图2为某配煤仓基础模板加固工程规划图。

1.3 基础混凝土工程

基础混凝土工程是整个基础工程的核心,也是影响配煤仓整体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工程环节,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特别是一系列的施工细节入手,保证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与传统的建筑混凝土工程相比,配煤仓基础混凝土工程特点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浇筑体积大、结构较厚、钢筋较密。在这种施工条件下,混凝土在浇筑及凝固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化热等问题较为明显,从而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等的出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开展作业。

在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施工顺序一般从筏板基础底板浇筑开始,当筏板基础底板浇筑完成之后再进行梁板式筏板基础梁的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及时的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应至少插入下层混凝土5 cm,消除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缝隙。同时为了减少施工缝的出现,在施工是尽量选择连续浇筑方式,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分层浇筑时,时间间隔必须有效的控制在标准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除了上述几个施工重点需要注意之外,在整个基础混凝土工程中,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依次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另外,拆模时间一定要达到混凝土标准强度的70%以上才能进行施工。

2 配煤仓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与基础工程相比,主体工程涉及的内容相对简单,其施工方法和过程都较为成熟。但是,从施工要求分析,主体工程中很多细节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下文将对仓顶平台以及内漏斗环梁两个主体工程的一般施工方案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施工细节。

2.1 仓顶平台结构施工方法

基础工程完成之后,进行仓顶平台结构的施工。在施工方法上,仓顶平台一般采用桁架法进行施工,利用倒链吊桁架两端,然后割除开字架扁担将其放入已经提前加工完成的仓内钢牛腿顶面。桁架搭设完成之后,利用满堂钢管脚手架作顶撑立杆,在桁架方向,其施工间距为1.0 m,垂直桁架方向间距设为1.2 m;桁架支摸完成之后,在仓顶部分进行模板搭设,以钢模为主、木摸为辅的方法,搭设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施工时要注意在仓顶预设洞口,方便模板拆除。为了提高仓顶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仓顶环梁结构施工时采用滑模施工,滑空后凿出以便环梁钢筋施工。

2.2 仓内漏斗环梁施工方案

顶梁平台结构施工完成之后,进行仓内漏斗环梁施工。与仓顶平台结构相同,仓内漏斗环梁结构在施工时同样采用桁架法施工。仓壁内外均设置双排脚手架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下垫30厚木板,以防下沉,并用安全网垂直全封闭;漏斗支模先在漏斗口支小平台,放出漏斗口大样,按大样支模,再支漏斗环梁,最后支斜模,斜模同下部大斗柱的角度应小于90°;钢筋按要求放样下料,现场绑扎符合要求,构造要求符合规范;混凝土的浇灌从漏斗口开始,浇灌至漏斗梁时,应把梁砼浇灌起来后,再同时浇灌漏斗及平台砼。漏斗内模随砼的浇灌边支模边浇灌,模板高度900 mm一段。

3 结 语

配煤仓的结构组成较为简单,主要由混凝土基础以及仓体构成。但是,从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配煤仓整体施工内容较为复杂,包含着很多的施工细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进行施工把握,在施工细节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保证配煤仓工程的质量,为实际的工业生产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绪成,曹福辉,李思标.新型煤仓施工技术浅谈[J].煤炭工程,2007,(4).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竖向分段;施工方法;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我国施工领域高层建筑迅速发展,而一般高层建筑外饰面施工,多沿用多层建筑的施工顺序,即等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再从上至下一次进行外墙面砖和门窗施工。这种施工顺序有利于项目管理,并能保证施工质量。但在高层建筑中,主体结构施工周期较长,若外立面按照从上至下一次施工,会延长工期,以至于失去有利的施工季节[1]。为加快工程进度,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避免冬季外饰面施工,拟在入冬前,对未来方舟H3组团项目外墙饰面施工采取分段施工方法。通过项目部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落实措施,较好地解决饰面接茬、墙面污染、上部结构施工渗水、安全生产等问题,不仅缩短了工期,保证了质量,而且外架、塔机、施工电梯提前拆除,大大减少了塔机、施工电梯、钢管扣件等租赁费用。

1工程概况

贵阳中天•未来方舟H3组团总建筑面积约7.06万m2,其中地下3层,地上32层的高层基础均为桩基础(人工挖孔桩)和独立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配套水泥标砖,外墙为全外墙面砖(图1)。本工程于2014年8月全面开工,计划于2015年12月竣工,总工期约480天。

2分段方法

结合本工程塔楼结构、工期、门窗、机电进场时间、验收等实际情况,经项目部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三栋塔楼的外墙面砖施工分为两个施工阶段,主体出地下室后立即插入二次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到5层时二次结构插入施工,当主体结构施工至21层时,18层以下二次结构应施工完毕。由于本工程型钢悬挑脚手架,为保证分段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拟在18层分段施工,1~18层为第一施工段,18层以上为第二施工段。当主体结构施工到18层时,就着手外墙砖施工准备,待18层型钢悬挑层模板封闭并做完防水施工后,主体结构约施工至21层,此时开始从18层往下进行外墙面砖施工,在这里时期,主体继续往上施工,室内内墙抹灰,地下室机电陆续穿入,随后18层以下精装修插入。各专业穿插施工示意图如图2所示。此施工方法改变了过去主体施工完毕后再做外墙面砖的传统做法。当主体结构封顶后,又进行第二阶段的从上往下外墙面砖施工,第二阶段外墙面砖施工完毕后立即拆除剩余的型钢悬挑外架。随后18层以上精装修从上至下插入施工。

3主要施工措施

3.1外架

本工程3栋塔楼均采用型钢悬挑双排钢管脚手架,每隔八层悬挑一次,分四次悬挑到顶,即第2层、第10层、第18层、第26层为悬挑层(图3)。其为满足主体结构施工和外墙面砖施工。当18层以下外墙面砖施工完毕后,立即拆除18层以下悬挑外架。当18层以上结构和外墙面砖施工完毕后,外架从上往下拆除至18层,18层的悬挑工字钢采用塔机配合高空拆除,工字钢洞口修补采用吊篮处理[2]。

3.2分段层防护处理

1)外脚手架止水防水为防止第一施工段和第二施工段交叉作业时,防止施工污水对第一施工段外墙面砖的污染,并确保第一施工阶段外墙面砖施工人员安全,在18层悬挑工字钢上铺设硬防护模板,在模板上用1∶3水泥砂浆,向主体室内5%找坡,最薄处不小于20mm(图4)。将外架上的施工污水引致室内,并组织将污水排至卫生间排水管处。2)井道及预留洞口止水为防止施工用水影响下部外墙面砖及精装修施工,在18结构板做井道、预留洞口的止水处理。根据设计图纸,18层所有预留洞口、水、电井需做止水处理。做法:施工前将楼板浮浆及浮尘清理干净,洞口周边砌筑高200mm、厚100mm实心砖挡水墙,面批水泥砂浆,上加厚100mm混凝土盖板,混凝土盖板与洞口接缝做油膏塞缝或使用防水砂浆。所有管井、电梯井内设置临时排水装置。并组织排向卫生间排水管处,再排至地面集水井。

4经济效益

本工程采用2台TC6013塔机和3台施工升降机配合施工,采用同样施工速度,若按照传统的施工流程,即主体结构则最早在2015年11月1日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通过分段施工,于2015年10月1日已完成了所有分项工程,同时外架拆除完毕,缩短工期约1个月,18层以下外架提前2个月拆除,塔机、施工电梯提前1个月拆除,共节约费用26万余元。

5结语

根据工程特点,贵阳未来方舟H3组团项目工程成功应用了外立面分段施工方法,在18层(悬挑层)全封闭模板围挡,模板上采用1:3水泥砂浆5%向内找坡,封堵结构板井道及预留洞口,组织排水至卫生间并统一排到室外。在悬挑层形成了一道有效的安全防护棚和止水防水层,为外立面分段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条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实施,符合相关安全质量验收要求。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情况,该施工方法省时、省钱,缩短了工期创造了经济效益,为交房提供了有力保障,赢得到了各参建单位好评。该施工方法快捷便利、安全可靠、工期短、创造价值,在高层建筑外墙面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前景,为我们后续施工的H6组团乃至其他类似项目的外立面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郭维林.高层建筑外墙饰面砖竖向分段施工方法[J].新疆有色金属,2002,(4):54-55.

篇4

[关键词]长沙地铁 星沙大道站 总体部署 施工思路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03-01

1 工程概况

星沙大道站主于开元中路与星沙大道交口处,为保证开元路和星沙大道的正常通行,以及主体结构的正常施工,将星沙大道线道站划分为三期分别进行施工。

一期施工包括主体以及钢便桥施工。

二期施工包括车站主体南侧的出入口、风亭及其它附属结构。

三期施工包括车站主体北侧的出入口、风亭及其它附属结构。

2 总体施工方案

(1)、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及局部盖挖施工。围护结构(钻孔桩+旋喷桩)采用旋挖钻钻孔,泥浆护壁成孔,汽车吊安装钢筋笼,泵送商品砼水下灌注成桩;龙门吊辅以汽车吊安设钢管内支撑;基坑开挖采用长臂挖掘机接力开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台阶转碴的方法进行,自卸汽车远运外弃;主体结构采用满堂脚手架+模板立模,泵送商品砼浇注。

(2)、出入口、风亭等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钻孔桩+旋喷桩)采用旋挖钻钻孔,泥浆护壁成孔,汽车吊安装钢筋笼,泵送商品砼水下灌注成桩。出入口、风亭开挖采用挖掘机后退式开挖,主体结构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模板立模,泵送商品砼浇注。

3 主要施工进度安排

(1)围护结构施工。主体结构钻孔灌注桩计划2014年5月1日开始,2014年7月1日完成,工期很紧,项目计划采用旋挖钻机施工,成孔较快,参考以往经验情况,每台设备每天可以施工5根,采用6台旋挖钻机一天24小时施工,每天可完成30根,按实际工期计算,835/30=28天。计划工期为62天,满足工期要求。

(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分段分层开挖,挖土放坡坡度控制1:1.5,所留反压土宽度为3米。第一层土方开挖按照2000方/天考虑,第二层及以下土方开挖因考虑到出土孔出土不便,而且下部岩石较多,按照1000方/天考虑。开挖实际工期149天,计划工期151天,满足工期要求。

(3)、主体结构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标准段单段长度施工工期为15天,考虑到相邻两段分开施工,每段主体结构施工时间约为30天。

(4)、车站附属结构施工。星沙大道站附属结构主要包括4个进出入通道口,3组风亭以及4个出地面疏散楼梯。附属结构都要等车站主体开挖完成,恢复交通后才能施工。

(5)、星沙大道站主体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2014年5月1日,计划竣工时间为2015年6月4日,工期为398工作日。本工程计划竣工时间为2016年3月28日,总工期为781工作日。

4 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及施工思路

4.1 一期工程分以钢便桥施工完通车前后为节点分为两个阶段

一期工程一阶段:

(1)一期围挡车站主体西侧及东侧,利用开元中路路侧绿化带疏导东西向车流,保证双向六车道通行;路口偏东留出32m宽口疏导南北向车流,保证双向8车道通行。

(2)该期内在路口位置及时施做钢便桥,钢便桥面积1174m2,施工围挡总面积21911.2m2。

(3)进行主体部分的桩基、主体、钢便桥施工,该期工期计划3个月。

一期工程一阶段施工思路:

钢筋加工厂布置方案:钢筋加工场布置在西边围挡空地内。东边前期钢筋由西边钢筋场地加工,后期主体钢筋分二个方案:1、外租钢筋场地加工。2、东边盾构接收井预留做钢筋场地。

围护桩基施工方案:桩基从西边盾构始发井用2台旋挖钻机施工往东边施工,按隔2根桩施工依次施工,再用2台旋挖钻机从东边钢便桥往西边施工,按隔2个桩基依次施工,主要优先施工盾构井和钢便桥区域。用2台旋挖桩基东边开始往西边施工,一共用6台旋挖钻机施工。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盾构井-钢便桥段按照分层分段方式开挖,主要以长臂挖机为主,小型空压机、风炮挖掘机、吊车调出土方为辅的方案。钢便桥采用盖挖法施工。钢便桥-东一路采用马道,纵向放坡,挖机分层开挖方式施工.

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依据土方开挖的方向施工,从西边盾构始发井、钢便桥土方开始由两端往中间依次分层施工。另外东边盾构接受井、西边围挡红线10米处由西往东依次分层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主体施工分三部分施工,一部分施工盾构始发井施工优先施工,二部分施工钢便桥区域,三部分施工其他主体结构,由西往东依次分层形成流水施工。

一期工程二阶段:

(1)一期工程二阶段围挡在一期一阶段的基础上围入一期疏解通道,利用开元中路路侧绿化带疏导东西向车流,保证双向六车道通行;利用路口钢便桥留出双向8车道进行交通疏解。

(2)该期内采用明挖及盖挖法施做车站主体结构,钢便桥面积1174m2,施工围挡总面积21927.2m2。该期总体工期计划15个月

一期工程二阶段施工思路:

一期工程二阶段施工思路和一期工程的基本相同,主要差异为钢便桥盖挖处保护、改道施工。

4.2 二期工程

(1)二期围挡车站南侧出入口及风道,利用已恢复路面进行交通疏解。

(2)该期内采用明挖法施做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围挡总面积9642m2。

二期施工思路:

钢筋加工厂布置方案:布置在2号出入口与1号紧急出入口之间。

围护桩基施工方案:桩基用6台旋挖钻机从主体结构往外侧施工依次施工,旋喷桩用6台旋喷钻机从主体结构往外侧施工依次施工。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土方开挖采用台阶式分层分区开挖,从两端往中间依次开挖施工。开挖方法主要用长臂挖机施工,土方出土方向为往两边侧门和星沙大道方向。

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依据土方开挖的方向施工,从两端往中间依次分层形成流水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主体结构按照每个出入口从里往外依次分层形成流水施工。

4.3 三期工程

(1)四期围挡车站北侧出入口及风道,利用已恢复路面进行交通疏解。

(2)该期内采用明挖法施做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围挡总面积8189m2。

三期施工思路:

钢筋加工厂布置方案:布置在2号出入口与1号紧急出入口之间。

围护桩基施工方案:桩基用6台旋挖钻机从主体结构往外侧施工依次施工,旋喷桩用6台旋喷钻机从主体结构往外侧施工依次施工。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土方开挖采用台阶式分层分区开挖,从两端往中间依次开挖施工。开挖方法主要用长臂挖机施工,土方出土方向为往两边侧门和星沙大道方向。

支撑体系施工方案:依据土方开挖的方向施工,从两端往中间依次分层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主体结构按照每个出入口依次分层形成流水施工。

4 车站主体施工分层分段

按主体结构分段施工,按照站厅层1-56轴平面图分为1-4、4-7、7-10、10-13、13-16、16-19、19-22、22-25、25-28、28-31、31-33、33-36、36-39、39-41、41-44、44-47、47-49、49-52、52-54、54-56轴,分为20段,从13.55米-27米不等分段,按钢支撑分层共计4层。第一层至冠梁底下10cm处,第二层至第二道钢支撑下1m处,第三层至第三道钢支撑下1m处,第四层至基坑开挖底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按结构体系分主要有:框架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和筒体结构体系等。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是: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季节性施工不可避免;高空作业突出;基础工程施工难度大;施工用地紧张;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复杂;装饰、防水、设备要求较高;工程项目多,工种多,涉及单位多,管理复杂;层数多、工作面大,需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案选择

1.框架结构施工方案

浇框架结构的板、梁、柱混凝土均采用在施工现场就地浇筑的施工方法。现浇框架结构柱、梁模板可采用组合式钢模板、胶合板模板散装散拆或整装散拆,也可采用滑模施工。采用组合式模板用于楼盖模板支设时,还可利用早拆模板体系,加快模板的周转利用。

2.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

现浇剪力墙结构可采用大模板、滑动模板、爬升模板、隧道模等套施工工艺。

(1)大模板工艺广泛用于现浇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装修湿作业少、机械化施工程度高等优点。大模板建筑的内承重墙均用大模板施工,外墙逐步形成现浇、预制和砌筑三种做法,楼板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预制、现浇或预制和现浇相结合。

(2)滑动模板工艺用于现浇剪力墙结构施工中,结构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楼板一般为现浇,也可以采用预制。

(3)爬升模板工艺兼有大模板墙面平整和滑模在施工过程中不支拆模板、速度快的优点。

(4)隧道模是将承重墙体施工和楼板施工同时进行的全现浇工艺,做到一次支模,一次浇筑成型。因此结构整体性好,墙体和顶板平整。

3.筒体结构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筒体的竖向承重结构均采用现浇工艺,以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整体性,模板可采用工具式组合模板、大模板、滑动模板或爬升模板。

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我国高层建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而高层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最为关键的又是混凝土的成型。高层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中,用于浇筑大空间水平构件的台模、密肋楼盖模壳,及用于浇筑竖向构件的大模板、滑动模板、爬升模板等成套模板施工技术。

1.台模亦称飞模,是一种由平台板、梁、支架、支撑、调节支腿及配件组成的工具式模板,分为立柱式、桁架式、悬架式三类。

2.大模板施工技术,是采用工具式大型模板,配以相应的起重吊装机械,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的一种成套模板技术。大模板由板面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和附件组成。大模板按构造外形分有平模、小角模、大角模、筒形模等。内浇外板大模板工程的施工程序是:抄平放线敷设钢筋支设门、窗洞口模板安装大模板安装外墙板浇筑混凝土拆模、修整混凝土墙面、养护安装预制楼板浇筑圈梁、板缝内外墙面装修。

3.大模板施工技术

大模板施工技术,是采用工具式大型模板,配以相应的起重吊装机械,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墙体的一种成套模板技术。其工艺特点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层高的标准化为基础,以大型工业化模板为主要施工手段,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为主导工序,组织有节奏的均衡施工。目前,大模板工艺已成为剪力墙结构工业化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4.滑模施工技术

滑模(即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是利用一套1m多高的模板及液压提升设备,按照工程设计的平面尺寸组成滑模装置,连续不断地进行竖向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的一种成套模板技术。其工艺特点是模板一次组装成型,装拆工序少,能连续滑升作业,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结构整体性能好。滑模工艺是高层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采用的主要工业化施工方法之一。

5.爬模施工技术

爬升模板简称爬模,是综合大模板与滑模工艺特点形成的一种成套模板技术,具有大模板和滑模的共同优点。适用于高层建筑外墙外侧和电梯井筒内侧无楼板阻隔的现浇混凝土竖向结构施工,其他竖向现浇混凝土构件仍采用大模板或组合式中小型模板施工。在采取适当措施后,外墙内侧和电梯井筒外侧的模板也可同时采用爬模施工。

四、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

1.悬挑脚手架的安全防护及管理

悬挑脚手架在施工作业前除须有设计计算书外,还应有含具体搭设方法的施工方案。当设计施工荷载小于常规取值,即按三层作业、每层2kN/m2,或按二层作业、每层3kN/m2时,除应在安全技术交底中明确外,还必须在架体上挂上限载牌。悬挑脚手架应实施分段验收,对支承结构必须实行专项验收。架体除在施工层上下三步的外侧设置1.2m高的扶手栏杆和18cm高的挡脚板外,外侧还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在架体进行高空组装作业时,除要求操作人员使用安全带外,还应有必要的防止人、物坠落的措施。

2.大模板施工安全技术

长期存放的模板,应用拉杆连接稳固。没有支架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模板,要存放在专用的插放架上,或平卧堆放,不得靠在其他物体上,防止滑移倾倒。在楼层内存放大模板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倾倒措施。遇有大风天气,应将大模板与建筑物固定。大模板安装就位后,应及时用穿墙螺栓、花篮螺栓将全部模板连接成整体,防止倾倒。全现浇大模板工程在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时,必须确保三角挂架、平台或爬模提升架安装牢固。外侧模板安装后,应立即穿好销杆,紧固螺栓。安装外侧模板、提升架及三角挂架的操作人员必须挂好安全带。

3.滑模施工安全技术

滑模施工工艺是一种使混凝土在动态下连续成型的快速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整个操作平台支承于一群靠低龄期混凝土稳固刚度较小的支承杆上,因而确保滑模施工安全是滑模施工工艺的一个重要问题。滑模施工操作平台上的备用材料及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定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布置,不得随意变动。模板拆除应均衡对称地进行。对已拆除的模板构件,必须及时用起重机械运至地面,严禁任意抛下。

4.爬模施工安全技术

不同组合和不同功能的爬升模板,其安全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应分别制订安全措施。施工中所有的设备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置。施工中要统一指挥,并要设置警戒区与通信设施,要作好原始记录。大模板爬升或支架爬升时拆除穿墙螺栓都是在脚手架上或爬架上进行的,因此必须设置围护设施。爬升中吊点的位置和固定爬升设备的位置不得随意更动。

参考文献:

[1]王林.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滑模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2,(1):118.

篇6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逆作法;水平支撑

0前 言

引言随着各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深基坑面积越来越大,深度深,周边环境要求高的工程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在保证基坑工程安全和合理满足周边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基坑临时支护结构的工程量并尽可能方便工程施工加快施工进度,成为目前深基坑工程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多年的基坑工程经验表明,采用地下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并采用逆作法施工的方案,对保证基坑的安全,保护周边环境和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资源,缩短工期都是有利的。而对带有裙房的超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则大多采用地下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工程设计,采用一顺一逆的施工方案,即主楼采用顺作法施工,裙房采用逆作法施工。文结合发展大厦开发建设探讨超高层建筑地下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设计研究与工程应用,并介绍发展大厦超高层建筑深基坑不同于上述一顺一逆的施工方法,而是采用主楼半顺作半逆作,裙房逆作的施工方法,即主楼核心筒体采用顺作法施工,主楼其余部分采用逆作法施工,裙房采用逆作法施工方法。

1 工程概况

某发展大厦,主楼建筑总高度为239 m,地下3 层,地上46 层;裙房4 层。主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地下一层及二层结构梁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层采用钢骨混凝土梁及钢筋混凝土楼板,主楼桩基采用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基承台采用厚板式承台,主楼底板厚度为3.5 m。裙房底板2.0 m。基坑开挖深度:主楼17.35 m,裙房15.85 m。由于基地地处陆家嘴金融中心,周边高层建筑、地下管线众多,环境保护要求高。

2 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场地地势较平坦,场地表层填土分布广,厚度大。杂填土遍布,基坑东边界地段和南边界的杂填土和素填土,厚度达3.0 m。本工程场地存在②-1,②-3 层粘质粉土,土质不均,粉性砂性重,渗透性强。本场地埋深约37 m 下存在第7 层为承压含水层,该地区已有工程的长期水位观测资料,该层承压水水位呈年周期性变化,水位埋深的变化幅度一般在3~11 m。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综合成果表

3 支护结构设计总体方案

本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阶段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设置临时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顺作法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外侧SMW 工法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作为临时围护结构,坑内设置三道临时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采用对撑及角撑布置,并结合坑内地基加固的设计方案;二是采用超高层建筑地下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设计方案,逆作法施工,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利用地下主体结构的梁板作为支护结构的水平支撑,利用结构柱和桩承受施工期间的竖向荷载,原则上采用一柱一桩钢立柱型式,并结合坑内地基加固的设计方案。经综合研究分析,最后确定采用超高层建筑地下主体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设计方案,地下各层梁板结构采用由上而下的逆作法施工

方式。施工阶段为方便土方工程施工,加快施工速度,方便主体结构施工,保证主体结构的工程质量,核心筒体采用顺作法施工方案,因而可以利用核心筒部位以及车道部位作为逆作法施工的出土口,便于土方工程施工,这种施工方法较为文明,节约材料,且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较小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地下连续墙厚度为1.0 m,主楼和裙房区域地墙槽段有效长度分别为34.0 m 和30.35 m,主楼区域墙底进入⑥暗绿色粉质粘土层约为2 m,裙房区域墙底进入⑤1b 粉质粘土层。鉴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对地下连续墙两侧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

4 水平支撑设计和计算分析

利用地下主体结构的梁板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水平支撑,其支撑刚度大,对水平变形的控制极为有效,同时也避免了临时支撑拆除过程中围护墙的二次受力和二次变形对环境造成的进一步影响,最大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大量临时支撑的设置和拆除,对于资源的节省和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本工程利用地下主体结构共设置四道水平支撑,其中地下室顶板、地下一层梁

板、地下二层梁板分别为第-、二、三道水平支撑,其中第四道支撑为设置在底板。在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利用主体结构梁板作为开挖阶段时的水平支撑必然承受较大的水平力,这种在水平力作用下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在必须考虑梁板结构的相互作用,由于基坑四周与围檩长度方向正交的水平荷载为不均匀分布,支承刚度在平面内分布也不均匀,为避免模型整体平移或者转动,必须设置必要的边界条件限制其平面内的刚体运动。通常可采用三种计算边界条件,一是在局部设置固定支座,二是法向弹簧支座边界,法向弹簧边界是一种工程经验方法,也是空间杆系模型分析时经常采用的边界条件;三是切向弹簧边界,切向弹簧边界的弹簧刚度系数按照地墙与土体之间的摩擦阻力的刚度确定,采用功能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析水平荷载较大的地下一层梁板不同的边界条件下梁板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特性,图2 给出切向弹簧边界下地下一层梁板支撑内力和变形特性。

由于本工程主楼和裙房底板厚度相差2 m,如何利用底板厚度差异在地下室底板内部设置第四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减小最后一道支撑与坑底的间距,对本工程安全和降低施工难度是非常重要的,本道支撑设置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方案,如图3 所示,方案一是设置在主楼和裙房整个底板范围内设置第四道混凝土支撑,支撑范围大,给整个地下室底板钢筋和混凝土施工带来很大的施工难度;方案二是部分利用裙房区域的底板主要在主楼底板范围内设置第四道混凝土支撑,该方案使得裙房底板与主楼底板必须分两次浇筑,土方工程和钢筋混凝土工程必须分次进行,土方开挖机械需要二次进场,施工工期较长,且主楼区域与裙房底板变板厚区域钢筋施工难度较大,支撑范围也较大;方案三是利用裙房区域的底板垫层与主楼底板范围内临时混凝土支撑相结合作为第四道混凝土支撑,充分发挥混凝土垫层的作用,且支撑范围较小,并使得整个地下室底板土方施工、钢筋施工和混凝土施工都可以连续施工,有利于施工合理安排,与方案二相比,本方案工期缩短约一个月,考虑地下室底板垫层与支撑协同作用的第四道混凝土支撑有限元内力和变形分析结果见图4,第四道支撑斜撑轴力最大计算值约为6000 kN,实测最大轴力为5493 kN,二者接近。

5 竖向支撑设计

基坑逆作施工阶段的竖向支撑采用一柱一桩形式,立柱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主体结构钢骨混凝土柱中的型钢钢骨作为施工阶段钢立柱,由于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柱中的地下部分钢骨单根重量约30 t,重量大,利用型钢钢骨作为型钢立柱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钢骨的支柱桩的混凝土如何浇筑,二是型钢钢骨按照钢结构安装要求需要达到1/1000 的垂直度控制要求。经研究分析,采用图5 所示的型钢钢骨混凝土柱,利用设置在内部的圆钢管作为立柱桩混凝土浇筑通道,通过设置在外部T 型柱来合理满足结构柱轴压比的控制要求。在安装阶段,通过研制专用的校正装置和高精度的监测仪器,各方面高度重视,实践表明基本满足了设计要求。另外一种是逆作法施工需要新增的型钢格构柱,截面为500×500。永久框架柱正常使用期间外包混凝土,永久框架柱位置的立柱桩均利用主体的柱下工程桩,局部位置考虑新增立柱桩作为逆作施工阶段的竖向支承。

6 信息化施工和主要监测结果

在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充分重视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况,保证逆作法施工的正常进行。本工程地下部分总的土方工程约为9 万m3,总工期约为6 个月,工期较短。本工程监测内容较为详尽,地下管线累计最大沉降量2.5 cm,平均沉降量为1.9 cm,地下管线水平位移最大为2.5 cm,平均位移为1.8 cm。主楼区域坑外土体最大水平位移为3 cm,顶板作为施工栈桥区域立柱沉降约为3.0 cm,其它区域立柱沉降约为2.5 cm,水平楼板结构的相关节点处受力情况良好,未出现开裂等由于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影响等问题,较好地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指标。基坑的水平变形基本控制在设计值范围内。从防水情况看,同时作为挡土结构和止水帷幕的地下连续墙较好地达到了整个基坑的防渗和止水的目的,渗漏点极少,达到了设计目的。图6 主楼区域一测点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实测地下墙的变形略大于计算结果,且B2 层梁板以上实测墙体变形要远大于计算结果,而坑底以下的实测变形要小于计算结果,从实测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地下主体结构的梁板作为基坑开挖阶段的水平支撑,支撑刚度大,梁板部位地下连续墙的变形明显较小,地下连续墙变位与楼板支撑位置密切相关。

7 结 语

篇7

【关键词】围护;深基坑;降水;土方开挖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机动车的数量逐年大量增加。我国现有城市的市政道路出现了严重的拥堵状况。地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地铁建设由于在地下深处施工,地下水位高,周围建筑多,管线密布,施工风险大,因此必须保证前期技术方案的选定要安全可靠。下面就以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晋阳街站为例说明主体施工的技术方案。

一、工程简介

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晋阳街站,为新增车站。该站为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与3号线同期施工的明挖T形换乘车站,中心里程为YCK15+572.399,位于SGTJ-205标段中心街站至南中环站的区间,建筑面积约33706平方米。

晋阳街站为太原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与3号线同期施工T形换乘车站,车站位于长治路和晋阳街交叉口,2号线车站沿长治路南北方向布置,3号线位于路口东侧沿晋阳街东西向布置。车站所处位置周边道路车流量较大,西北、西南象限建筑距红线较近,东北象限为在建地块,东南象限现状为绿地。

2号线车站主体结构为2层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顶板覆土厚度为4.023m,局部下沉段覆土5.373m,底板埋深约19.013m。车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及2个风道。

3号线车站主体结构为3层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车站顶板覆土厚度约为5.4m,底板埋深约27.7m。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及2个风道。

二、工程特点、重难点分析

(一)车站主体工程规模大、围护工序复杂

晋阳街站为新增车站,该站为轨道交通2号线与3号线同期施工的明挖T形换乘车站,总建筑面积为33706m2。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开挖作业采用明挖顺做法;附属工程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钢管内支护体系,2号线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自上而下设置混凝土支撑和两道钢管支撑,3号线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自上而下设置混凝土支撑和四道钢管支撑。外设单排咬合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坑内降水。

(二)控制沉降、保证建构筑物安全是本工程的重难点

本标段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土体具有一定扰动,特别是西北、西南象限建筑距红线较近;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方式,墙体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变形小、具有挡水抗渗作用,以有效减小开挖引起周边地面及建构筑物过大沉降。如何保证附近建构筑物安全,是本标段的重难点。

三、技术方案的选定

(一)体施工方案

1.车站主体结构。

车站主体施工属于深基坑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车站主体施工采用明挖顺作的施工方案。由于明挖涉及周围建筑的安全,更要高度重视车站的主体围护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作时必须与内支撑体系相互配合,衔接紧密,才能确保安全,控制变形在要求范围内。

车站主体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2号线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9.6m,选用D800地下连续墙。3号车站开挖深度约为27.5m,选用D1000地下连续墙。本站主体结构施工采用钢管内支撑。

2号线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自上而下设置混凝土支撑(标准段为φ800、壁厚16mm钢支撑)和两道φ800、壁厚16mm的钢管支撑,3号线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自上而下设置混凝土支撑(标准段为φ800、壁厚16mm钢支撑)和四道φ800、壁厚20mm的钢管支撑。

车站主体结构采用800mm厚C35钢筋砼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利用地连墙专用机械进行作业。主体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土方采用机械明挖,局部结构部分和底板最后30cm采用人工清理开挖,主体结构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自下而上顺做法施工;车站防水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

2.附属结构。

附属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3.主体结构施工步骤。

第一步:管线改迁,施工围挡,平整场地,疏解交通,施作地连墙,临时立柱桩,进行坑内降水。

第二步:基坑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标高处,施作墙顶冠梁,挡土墙。同步浇注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及冠梁角部混凝土板撑。

第三步:分层分段继续向下进行基坑开挖,依次开挖至各道横撑下0.5m后施作第二~三道(第二~五道)横撑。随开挖随架设各道砼支撑及钢支撑,开挖至基坑设计标高处。

第四步:开挖至基坑底设计标高,验槽后施作接地网、垫层、铺底、防水层、结构底板及底纵梁,并作好临时立柱桩的防水,施作侧墙防水层,并向上施作部分侧墙。

第五步:待底板强度达到75%以上,拆除第三道钢支撑,施作第三道撑以下部分站台层边墙防水层、边墙结构和站厅层。

第六步:待站厅板强度达到75%以上,中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二道钢支撑,浇筑地下一层侧墙及顶板结构。

第七步:待主体结构达到一定强度,施作顶板防水层及保护层,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施作压顶梁,随回填随压实,回填至地面。

4.特殊部位施工方法及步骤。

后浇带施工:车站纵向在公共区同设备区之间设置后浇带。后浇带范围内钢筋可不断开,并按后浇带构造设计要求设置加强筋,混凝土浇筑完毕并间隔6个星期后用混凝土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其养护时间不小于4个星期。

(二)车站主体施工方案

1.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地下连续墙采用液压抓斗地下连续墙成槽机施工。根据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及外放尺寸修筑高于地面10~20cm的钢筋混凝土导墙、进行泥浆制备、槽段挖掘、换浆清底、钢筋笼吊装、水下混凝土浇筑、连续墙接头防水处理。在平面上导墙施工接头与地下连续墙接头错开,施作完毕验收后,立即回填,防止导墙内挤。

内支撑施工:支撑编号对号加工并运到现场焊接法兰盘焊三角形钢板托架钢围檩就位(支护桩)钢支撑就位校正施加预应力紧固钢楔拆除液压千斤顶钢支撑与围檩连接。

首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施工方法开挖至梁底,采用成型模板进行梁体成型。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和冠梁混凝土浇筑尽量同时进行,保证支撑体系的整体性。

钢支撑采用龙门吊或履带式吊机一次性吊装到位。钢支撑吊装到位后,用两个组合液压千斤顶同步施加预加轴力,最后用楔子塞紧。

2.降水施工方案。

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沿线地下水位较高,车站地下水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基坑内降水处理。降水井坑内两排交错布置,间距10~20m,每口井的降水面积约200m2。

将地下水位降至底板以下0.5m以下。降水工作从开挖施工前一周开始,持续至主体完成回填后续工作结束。

3.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考虑车站两端区间均采用盾构法施工,北端提供盾构始发条件,南侧提供接收条件。车站施工场地受限围挡内几乎无剩余空间进行施工临建布置,故:晋阳街车站开挖顺序为自北端往南端开挖。

为控制沉降变形,严格遵循“分层、分块、对称、均衡、限时”的原则,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具体方法为:

在冠梁施工完毕的局部地方,可以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开挖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梁顶标高后,开挖支撑梁沟槽并进行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的施工,随后向下开挖至各层支撑处以下0.5m,进行各道支撑的施工;随挖随撑,向下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在开挖至基底30cm高度范围内的土体进行人工配合清底。

(1)机械设备配置

基坑土方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作面受混凝土支撑、钢支撑施工的制约,需合理组织施工,才能使工程流水施工。基坑采用4~6台斗容量1.5m3反铲挖掘机进行分段分层开挖,分段长度约20m,分层高度2~3m,土方倒运采用挖掘机挖土接力装车外运方式进行。

(2)土方开挖关键卡控点

①本工程由于施工工序多,多道工序要同时施工,都需要土方施工配合,因此施工关键是土方运输。因工程土方量巨大,合理布置现场道路和出入口,合理规划卸土场地,优化运土路线,安排好作业时间,做好车辆分流,减少道路拥挤。

②为加快土方施工速度,根据现场交通情况及场地布置,可在基坑内修建临时出土坡道,由汽车直接进入基坑进行土方运输。

③为加快土方施工速度,根据现场交通情况,地面以下4m范围内土方采用挖机直接装车运走,基坑4m以下土方反铲挖机接力开挖装车。

④由于基坑深,施工空间小,竖向分层高度考虑立体结构尺寸、横撑排距及竖向层距以及挖掘机最大挖土能力确定。开挖中间立柱时,立柱四周土体必须均匀下降,严禁侧挖以防止土体坍落碰撞立柱。

⑤土方施工后期,基坑局部边缘部位不能施做出渣坡道,上层8~10m范围采用长臂挖掘机挖除;最后剩余少量土方采用吊车吊出基坑后再装车。

⑥土方收尾位置尽量放在深度较浅的部分,设置土方垂直吊运平台,基坑中利用小型挖土机装土,地面布置汽车吊或履带吊进行垂直吊运出土,待土方收尾完成后,将挖土机吊出。

⑦当开挖至支撑设计标高以下0.5m时必须停止开挖,及时设置钢支危并按规定施加预应力,并检查并确认支撑的稳定性安全性后,方可继续开挖。

⑧基坑开挖施工前,基坑周围设截排水沟截排地面水,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坑,基坑内采用明沟排水,沿车站纵向每20米设一集水坑。

⑨基坑周围设置安全护栏。基坑两侧坡顶10m范围内不得堆土、堆料,车辆限速限载,地面荷载不得大于20kPa。钢支撑上方不得搭架、架设任何竖向荷载。

⑩基坑开挖至基底垫层以上300mm时,应及时进行清底验槽,并采用人工挖除剩余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平整基坑,疏干坑内积水,及时施做接地网和垫层。

交通、市容等部门的有关审批手续办理完备,并选择和确定好卸土场位置及最佳运渣车的行走路线。由专人负责场内外的文明施工保洁工作,加强对运输通道的保护修复工作。

4.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本站结构方案标准段部分为钢筋混凝土两层多跨矩形框架结构。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主体结构按照由下至上、先板后墙的施工顺序,逐段施工,前后多段进行流水施工,边施工、边拆除支撑。主要施工步骤如图1:

其车站施工步骤图如表1所示(标准段):

四、沉降监测方案

车站主体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的性质和安全等级,深基坑工程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支护结构的监测。

(1)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2)围护墙顶部沉降;(3)围护墙体测斜; (4)围护墙体应力监测;(5)支撑轴力监测;( 6)格构柱位移监测。

2.周围环境的监测 。

(1)基坑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相邻道路、地下管线的沉降监测;(3)围护墙侧土压力观测;(4)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动态观测;(5)基坑外侧土体分层沉降观测;(6)基坑周围建筑物裂缝观测;(7)围护墙侧孔隙水压力观测。

开挖过程中加强对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的监测,基坑开挖期间,开挖段及影响范围内测点每天一次,未开挖段每周1~2次;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化,调整监测频率。基坑开挖超过10m,监测频率最高达每天2次;根据监测项目对基坑安全的影响程度,设定不同的监测频率;发现变化过大应立即采用增大支撑强度,并从基坑内侧往基坑外侧对建构筑物周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五、结束语

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属于深基坑施工,根据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本站主体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墙体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变形小、具有挡水抗渗作用,以有效减小开挖引起周边地面及建构筑物过大沉降。明挖顺做法既充分发挥了围护的作用,保证了高水位下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又适当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城市地铁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晋阳街站土建施工SGTJ-216标段招标图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1999年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

[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中国土木工程协会同济大学等 张雁等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高层建筑施工方法;

前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时代的象征,它在一定的层面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水平。另外,高层建筑还具有一个绝对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高层建筑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和视线,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层建筑的发展。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快速膨胀的水平,如今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质量和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2】

1. 工程施工介绍及特点

在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展开讨论之前,我们首先对工程施工做一简单的介绍,从而能够更好的展开后面的探讨和论述。我们必须要对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是:砖结构、混凝土和钢结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对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允许出一点差错,否则将严重影响到整个建筑的整体水平的高低,造成质量低劣、安全性能差的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还需要对模板工程的构成和其搭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它的构成过程比较麻烦,主要由钢模、钢板、和胶合板等一些材料搭建而成。相对于模板工程而言,混凝土工程则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一点,它的工作原理通俗易懂,即运用混凝土、钢筋、原材料以及其他的一些材料通过一定的配比组合而成。混凝土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混凝土必须是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调配严格搅拌而成的,尤其是混凝土的配比一定要准确、合理,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要求和限制,严格按照这些指标完成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全面实现混凝土的养护和筛选环节,根据具体的气候和时节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而造成混凝土断裂、不均匀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工程施工的有效展开。另外,对于施工人员而言,一定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不擅做主张,偷工减料,坚决避免耽误工程的进度、使得工程质量受损的问题发生,在保证工程安全展开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2.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方案概述

2.1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基本结构――简体结构施工方案论述

简体结构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一种常见的施工结构,其他的结构都是基于此机构而进行的创新和完善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在这一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竖向的承重结构必须全部采用“现浇法”进行浇筑,另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必须要同时使用大模板技术及其组合模板技术,通过对这三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才能够有效完成这一结构的施工。通过参考其他的论述,根据一般的经验,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模板可以是工具式的大模板、组合模板以及滑动模板。对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楼板跨度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和约束,通常介于8―12厘米,采用的楼板一般主要有现浇混凝土楼板、以压型钢板、混凝土薄板等形成的模板。

2.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现浇框架结构施工方案概述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框架结构的板、梁、柱的混凝土施工中,全部采用在施工现场实行就地浇筑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的实用性非常强,它有着较强的的适应性,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于多种结构的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它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能够保持良好的整体性。当然,这种方法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一般情况下,它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的消耗非常大,它需要大量的模板和人力投入,相对其它方法而言,工作量过于繁重,成本过高,另外它对于钢筋加工成型和混凝土的搅拌、运输、保养等环节的要求也比较苛刻,因此还需做好这一方面的协调工作。通常情况下,对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的现浇框架结构施工有三种处理方式,分别为:组合式钢模板、胶合板模或整装拆散可采用滑模施工。当然,这三种处理方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结合使用,这样还可以提高它们的利用程度,提高效率,加速施工过程的进度,有效的缩短工期。一种典型的组合就是在采用组合式模板用于楼盖模板设置的时候,还可利用早拆模板体系,加快模板的周转利用。

3.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览

3.1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模板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汇总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领域发展还处在起始阶段,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必将成为我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整体水平提高难以逾越的瓶颈,我们必须要深刻分析这些问题,充分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消除施工过程中的隐患和制约因素。要想很好的解决问题,清楚的认识问题是前提,我们先从我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模板工程入手,分析模板工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一些历史数据和相关人员的经验,我们发现在模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混凝土的问题上,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因为接缝不严、有空隙等因素使得混凝土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其表面往往会出现许多不整齐的小块,另外在拆模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混凝土柱、墙、梁歪曲、变形的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3.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钢筋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汇总

我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除了在模板工程中存在问题之外,在钢筋工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此做一简单的小结和探讨。钢筋工程不同于模板工程中的问题那么严重,它只是一些实际操作中细节上的问题。一般而言,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在钢筋的交点处交叉杆件主筋相碰,导致无法有效的完成钢筋的安装过程。

3.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混凝土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汇总

混凝土是高层建筑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运用非常广泛,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有一个较高的指标衡量混凝土的合格程度。通常,混凝土工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和气泡、表面裂缝较大、混凝土色差比较明显、棱角不分明等,这些问题都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低劣、不合格,很难满足施工过程的需求,这将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高层建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担任的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还扮演着为城市居民提供住房解决起居问题的关键角色。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建造问题 ,在确保高层安全、优质的前提下,注入更多时尚和前沿的元素,充分发挥出高层建筑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确高层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高低与其主体结构的建造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德桥,刘应军,唐明晖,等.湖南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J].干旱气象,2011,29(2):218-223,23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