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09:58: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古代文学的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宋发明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是古代火药火器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有《武经总要》《宋史・兵记》《续资治通鉴长编》《金史》等书记载了火药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及使用火药的战争,因此则有种观点称:“南宋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出现火炮、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但笔者在阅读了一些文献并参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不赞同此观点,因火药火器在初期使用时因技术不成熟而产生了许多缺陷,所以没有被广泛使用,未能引起军事上的巨大变革,但在唐基础上有较大发展。
宋代广泛应用冷兵器御敌,而非火器,且用宋代出现的火器种类多这一事实仅能证明其创新性强、作战武器选择范围大,但不能证明其应用广。
宋建立后对城池和要塞的攻防战极度重视,见《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
兵法曰:“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故善守者,敌不知所攻,非独为城高池深、卒强粮足而已,必在乎智虑周密,计谋百变,或彼不来攻而我守,或彼不挑战而我击,或多方以谋彼师,或屡出以疲彼师,或彼求斗而我不出,或彼欲去而惧我袭。若此者,皆古人所以坐而役使敌国之道也。
守城需要隐蔽我军,远观敌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需要射程远而命中率高的兵器,但“火箭”射程极短,在第一次时才勉强达到弓箭的射程,所以火器在守城上作用不大。
据《宋史》所载,太祖在灭南唐(开宝八年,975)及太宗在灭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的重要军事行动中,未见火药武器之使用。而在太宗三次对契丹人用兵之记录中,亦未出现使用有炸伤力的火药武器的记载。因此推知,在太祖时期出现的火药武器,在太宗时可能尚未被重视。
南宋冷兵器依旧占据半壁江山,其中步兵兵器达到成熟阶段,"十八般兵器"已基本全部出现,且趋于定型。这些兵器在《武经总要》中几乎都有记录,主要包括远射兵器、格斗兵器、防护装具3类。远射兵器一般还是弓、弩。“三弓床弩,前二弓,后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张时,凡百许人,法皆如双弓弩,箭用木铁羽,世谓之一枪三剑箭。其次者用五七十人,箭则或铁或翎为羽。次三弓并利攻城,故人谓其箭为踏橛箭者,以其射著城上,人可踏而登之也。又有系铁斗于弦上,斗中著常箭数十只,凡一发可中数十人,世谓之斗子箭,亦云寒鸦箭,言矢之纷散如鸦飞也。”
当时南宋统治者不仅在京师设有弓弩院,而且在各地设有军器作坊,集中能工巧匠大量制造性能优良的弓弩,如床弩就发明于宋。据《宋史》兵志记载:
“弓弩院岁造角把弓等凡一千六百五十余万张,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
南宋的城防工事中建有特有的弩台,高与城齐,上建有棚,突出城墙平面之外,每个弩台容弓弩手24人,将1人。不但可以射击正面之敌,而且还可以侧射在城墙平面火力死角内的敌人,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例如1004年的宋辽澶渊之战中,宋军用床弩伏击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零,最终导致宋辽之间达成和议。
明中期以后,由于火器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鸟铳等先进火器的传入,将弩完全排挤出了战争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火器射击速度过慢,所以并不能完全替代弓箭。
又有人认为“火炮”与现代爆炸性强的加农炮类似,但南宋此”h“非彼”炮“,宋时“火炮”非火药制成的火器,而是投石器。
后期虽在石头旁加入了火药,但火药只起配合作用,且初期仅起燃烧而不起爆炸作用,炮弹其实还是一个“铁疙瘩”,不会爆炸,只不过使石头的温度变高,所以加不加火药对投石机的威力影响较小,石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由火炮的使用推断出火药广泛应用的说法不妥。
这种”火投石“,在北宋末年的城防中已被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凡一炮,百人拽,一人定放,放八十步外,石重二十五斤。亦放火球、火鸡、火枪、撒星石,放及六十步外。二炮守则于团敌马面及瓮城内,一人拽,一人定放。放五十步外,石重二斤。守则设于城内四面,以击城外寇。
南宋初年陈规所著《守城录》中很重视这种重型远射兵器的使用,攻城的一方如果"得用炮之术",就可以很快攻破敌城;而守城的一方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大炮,也能够稳固地守住城。“凡守之道,敌来逼城,静默而待,无辄出拒,候其矢石可及,则以术破之。若遇主将自临,度其便利,以强弩丛射,飞石并击,毙之,则军声阻丧,其势必遁。”
陈旭麓说:“每一代人都是在主观、客观的双重限制下观察和体验世界、因此,一代人有一代人看法,一代人有一代人做法。”“火药在宋朝广泛使用”这一说法没有回到宋代历史背景下看问题,没有结合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草率地得出结论。
南宋的火药制作工序繁杂,用料不好,安全性差;火炮铜铸,造价昂贵,发射频率低(三分钟一发)。
《武经总要》中记载制造火药和应用火炮的方法:
火药法: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即倭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黄一两,定粉一两,竹茹一两,黄丹一两,黄蜡即蜂蜡半两,豆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十四两,浓油疑为石油一分,又以松脂、沥青熬为膏入前合匀,以纸五重裹之,麻缚定,更熔松脂傅之,以炮投发。
毒药烟球法:用硫黄十五两,草乌头五两,硝一斤十四两,巴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捣合为球以绳贯之长丈二,重半斤,更以故纸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
右放猛火油,以熟铜为柜,下施四足,上列四卷筒,卷筒上横施一巨筒,皆与柜中相通。横筒首尾大,细尾开小窍,大如黍粒,首为圆口,径寸半。柜傍开一窍,卷筒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有拶丝杖,杖首缠散麻,厚寸半,前后贯二铜束约定。尾有横拐,拐前贯圆。入则用闲筒口,放时以杓自沙罗中挹油注柜窍中,及三斤许,筒首施火楼注火药于中,使然(发火用烙锥);入拶丝,放于横筒,令人自后抽杖,以力蹙之,油自火楼中出,皆成烈焰。其挹注有碗,有杓;贮油有沙罗;发火有锥;贮火有罐。有钩锥、通锥,以开通筒之壅;有铃以夹火;有烙铁以补漏(通柜筒有罅漏,以蜡油青补之。凡十二物,除锥铃烙铁汁,悉以铜为之)。一法:为一大卷筒,中央贯铜胡卢,下施双足,内有小筒相通(亦皆以筒为之),亦施拶丝杖,其放法准上。凡敌来攻城,在大壕内及傅城上颇众,势不能过,则先用藁为火牛缒城下,于踏空版内放猛火油,中人皆糜烂,水不能灭。若水战,则可烧浮桥、战舰,于上流放之。
刘旭先生《中国火药火器史》一书中也提到:“火炮火轮邢鹾48.66%,硫含量11.03%,碳不知多少,松脂和竹茹或含些; 毒烟球,硝38.61%,硫19.31%,碳6.44%。几方中含硝低,多杂质,较原始,难以爆燃,低速率,只能高温燃烧。试验中制一墨褐色胶泥,晒干研末用炭火和皮纸火皆难引燃,按武经总要以火锥点之,着火透出光焰,愈猛烈,似烟花般,高温达1300度,热浪灼人,49秒内燃尽,残留粉末太多,浓烟呈灰褐色。且中国铁矿、铜矿的产量虽高,但品质较差,炼出的铁硫磷杂质太多,铁脆则火器极易炸膛,安全性差。明火难引燃在于松脂低熔点而化吸走周围热量,引火物降温,火锥高温瞬间便可引燃,浓烟味刺鼻含大量硫化氢,毒性大于燃烧威力,作用于人之皮肤,上呼吸道,五官,令人窒息,皮肤过敏溃烂。”毒熏鼻则鼻口血出,而死。
《宋史》中有载,当时的大炮部分铜铸,重量大,扛着基本无法行军,一般是到了打仗地点才开始组装、填药,这就大大降低了作战效率。因科技水平限制,”性价比“较弓弩低不少,故广泛应用对作战收益不大。
火炮的危险系数也很高,若操作不好,加之风向原因,可能会烧到自己,让城内起火,”偷鸡不成蚀把米“。从南宋法律中看出,火对城内自己人有巨大的杀伤力及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凡城中日给百用至于水浆,皆有限量,令民灶为天井,高突防火,仍预下令:凡失火者斩!或城内有火发,只令本防官吏领丁徒赴救,仍急报主将,主将遣左右亲信人促往。凡城中失火,及非常警动,主将命击鼓五通。城上下吏卒,闻鼓不得辄离职掌;民不得奔走街巷。
又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公元975年,宋军进攻金陵南唐主李煜,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S用猛火油纵火攻宋军,由于风向改变,火焰反燃而导致本方军队大败。
在我国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中,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个传媒媒介是口语。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在重要资料保存、地域性文化形成及生命力再现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探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发展,对于发展古代文学具有一定的意义。简要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口语传播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相对漫长的时期,其自身的传播媒介也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以及电子媒介等各个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具有不同的鲜明特点。在现今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传承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媒介
我们都知道,文学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对于文学产生的影响往往也是多维的。媒介的变化不但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密切,与同一时期的科技、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联系。每个时代文学的精神与面貌在媒介的作用下,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变化。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传播媒介是口语。文学与口语的起源与发展历史都非常悠久。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媒介研究中,由于口语是依赖人身体的发声功能、口语随说随逝,其传播的过程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很大限制,导致其传播的过程出现了传播范围小、传播信息数量少及传播内容变化大等问题。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结合相关的材料,深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及其特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分析中,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是一种相对普遍的形式。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主要表现在劳动人民生活中的吟唱以及群众有组织的进行的演唱两个方面。大多数时候,吟唱是由歌者随意表达内心情感而产生的,而演唱则是根据具体的曲目及场合进行的。《诗经》《楚辞》中的部分曲目都是人们演唱的重要内容。以唱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中,这两种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之一。以讲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主要分为讲学和辩论两种。在古代文学的发展中,讲学是通过发表言论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周围听讲的学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辩论则是指一种积极的思想交流活动,其内在构成是一种具有文学性质的交流活动。这两种方式,都为传播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发展中,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是一种相对正式的传播媒介形式。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也分为吟诵和朗读两种。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的发展,大多是在传播古代文学的音乐特征。通过吟诵和朗读的方式,将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口语宣传活动。以诵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对于优秀文化作品的传承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四)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传播媒介形式。以说为主的口语媒介传播形式,主要分为谈话和说书。谈话是创造文学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文学的一种方式。通过谈话,可以创造和传承很多的古代文学作品,如《汉书》《论语》等作品的形成。一般情况下,说书是古代贵族子弟能够享受的一种欣赏和传播文化的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研究,对于传播古代文学的发展及进行现代文学的创作,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研究,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的内容及特点,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表现。综合研究工作表明,口语媒介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萌.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8(05):13-18.
[2]郑艳玲.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J].当代传播,2010,(05):42-45.
[3]吕蔚.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03):58-61.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不断发展中,“文学”在很多典籍中出现过,例如:孔子的《论语》就是比较经典的古代文学。在汉代时期,“文学”也被称作是“文章”,是一切书面行为和作品的统称。由此可见,古代文学和国学在早期时候没有明确的被区分开,古代文学既包括现代人公认为文学的相关题材,也包括部分不属于文学的体裁。因此,从学科史的角度对国学与古代文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部分研究者给以的解释是古代文学属于国学范畴,但是,实际上古代文学和国学又存在一定差异。
二、从研究史视角对国学与古代文学存在的异同进行分析
从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研究范围来看,国学研究的是词句、文理、考据等,是对事物的本真进行分析和辨别,主要包括文字学、版本学、辨伪学、目录学、训诂学和校勘学等多个方面。从古代文学的作品来看,主要分为先秦、秦汉到唐代、唐代到元末、明初到这四个时期,其中,诗、词、歌、赋、传奇、小说等都是古代文学的体裁。在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相互影响下,中国文学文献学的形成,给目录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主要包括刻印、排版、辨伪、检索等,对中国文化发展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国学与古代文学的研究角度各不相同,一样的作品会产生不一样的研究效果,从两者的研究方法上来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在对《诗经》进行研究时,国学研究的是其中的目录,古代文学研究的是各种词赋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由此可见,从研究史来看国学与古代文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可以从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使国学与古代文学具备各自的特色和研究体系。
三、从学术史视角对国学与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 规律性问题
“规律”亦称“法则”,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国文学史也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在进行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理论指导中国文学史教学,要用相互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注重探索规律性问题。这样做有利于中国文学史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适应新世纪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的同行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中国文学史中包含哪些应着重探讨的规律性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成因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其间尽管有发展变化,但自始至终有相因相承的一面,通过一代代的积淀,形成我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色。我们应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依据,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在比较鉴别中找出这种特色,进而探讨产生这种特色的社会文化原因。如我国古代文学强调“美善相兼”,主要追求社会功利,而西方文学则强调“美真统一”,追求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我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与学术文化杂糅,是杂文学的体制,而西方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纯文学的观念和体制。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表面上重“表现”――“言志”、“吟咏情性”,而其实质是重“再现”,较多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和干预,较少表现纯个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而成为透视社会人生的一面略带感情变形的“镜子”,历代诗论家往往以“诗史”称许诗人,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这些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代文化属于政治伦理型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都从属于政治道德,以伦理为本位,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这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美”从属于“善”,与政教伦理密切相关的“美善相兼”的本质,也导致了文、史、哲、政、教混杂在一起的杂文学体制,以及古代诗歌表面重“表现”,实质上重“再现”的特点。
二、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果把中国古代文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话,那么它自身就体现出发生、发展、变化、解体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认识和描述,我们认为陈伯海先生的意见值得借鉴。[2]他把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期――先秦两汉。从没有文学或不独立的文学逐渐成长、分化为独立的文学,其演进线索是文学从混合于其它意识形态中逐渐分化出来。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期――魏晋六朝隋唐。以诗文为代表的文人文学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文质兼备,风骨与声律合一,体式完备,全面开花。其作家群体以寒士阶层为主。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上升期。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蜕变期――宋元明清。文学中一些旧质素开始解体,新的质素开始产生,新旧质素处于相互对立、排斥之中,如情与理的对立,雅与俗的对立,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的对立,等等。市民化文人在作家群体中的地位上升,俗文学在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古代文学向着异己的、对立的方向转化,并向近、现代文学过渡。理清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科学评价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成就和文学史地位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三、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规律
中国文学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索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一)以复古为通变的文学发展道路。中国古代文学的改革有不少是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的,如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以反对受六朝绮靡纤弱诗风影响的初唐诗风,韩柳、欧苏打出秦汉古文的旗帜,以创造新的散文文体和语言。明代前、后七子干脆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他们要“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在继承前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求变化。和西方文学以“新变”为主流的发展道路有明显不同。这与中国封建社会渐进式的改良维新、新陈纠葛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有着密切关系。
(二)雅与俗的相互对立、渗透和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演进的重要规律。就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逐渐由雅到俗,由诗文赋的雅文学到雅俗共赏的词,再发展到通俗本色的戏曲、小说。就某一文体的发展演变而言,则往往是由俗到雅。比如,词在产生阶段本是通俗的民间物,市民化文人柳永等人的染指,使词在意境、语言、音律、技巧上逐渐讲究,艺术水平有所提高,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而士大夫文人的染指,片面讲究雅趣和音律、技巧,使词成为贵族文化沙龙中的雅文学,从而失去了大众这一广阔的文学市场而走向衰落。戏曲文学也经历了一个由俗变雅的发展过程。在俗和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3]俗与雅之间的互动,使文学的长河陆续得到新水的补充和激荡,而保持着它的长清。
(三)“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每种文体在表现对象、文体功能、体制结构、语言风格与审美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各自的文体特性和规范。而文体的独特性和文体间的互补性正是文学繁荣的标志。中国文学史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小说兼备众体等,都是“破体为文”的尝试。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文章之体可辨别而不堪执着。”[4]既承认文体“艺术换位”的合理性,又审慎掌握其“临界点”,防止破体过“度”的负面影响,在“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中,开拓出一条文学发展演变的道路。另如动荡变革的时代往往出现文学、外来文化的影响引起文学的新变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规律。
四、挖掘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之一,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利用这种优秀文化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他们的理想人格,达到古为今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了“三不朽”之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自强不息、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得到了突出表现。屈原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追求和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而德被千秋,所以李白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这是“立德”不朽的典型。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其四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已意识到人与万物生命的短暂,而以丰富人生内涵、积极建功立业来超越生命短暂的局限,追求生命的永恒和功业的不朽,这可谓是“立功”不朽的典型。司马迁身受宫刑,发愤著书,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渊薮,这可说是“立言”不朽的典型。这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二)“仁及万物”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强化同情心、责任感和推己及人精神的丰富营养。比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把天下苍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而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他久别还乡看到幼子饿死的惨状,并没有沉浸在一己的不幸中,而是推想到比自己更为不幸的“远戍卒”和“失业徒”,推想到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的大乱将会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写下了“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的诗句。杜甫的感情真诚而丰富,他与家人、友人、邻人、万众、国家息息相通,哀乐与共。他在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大通透中,找到了永恒的生命之源和人生价值。另外,如中国古代文学表现的热爱祖国、奉献社会、造福苍生的奉献精神,弘扬个性解放、批判社会黑暗的社会批判精神,都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精神,是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益思想营养。
总之,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探索上述规律性问题,能使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由浅入深,从整体上把握其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内在本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教书与育人相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163.
[2]陈伯海.中国文学史之鸟瞰[J].文学遗产,1986,(5):1-12.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育价值;教学生活化
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教育界面临的一大考验。古代文学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一、古代文学的教育价值
古代文学教育可以将人文教育、历史教育、政治教育和礼乐教育等等融为一体。
1、传承文化
韩愈在《师说》中所提出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笔者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并不只是为“师”者的任务,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任务。“传道”是古代文学教育的首要任务,这里的“道”实际上指的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古代文学教育既是通过一代一代的教育,才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继承和传播开来。
2、树立经典
古代文学教育是指教师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里的教材是指文学文本,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由于文学教育与经学教育通常具有一致性,所以儒家的经典文本就成为古代文学教育的权威读本。
3、服务现实
在古代,就有无数士子都通过文学教育步入仕途,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在现代,从古代文学教育的功能来说,其形象性、生动性、潜移默化的功能,能够起到移风易俗、教化思想的作用。
4、塑造人格
古代文学教育要求以“德育”为先,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主要目标。《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道德教育过程更是渗透在许许多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古代文学教育的目的,要求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知“德育”的思想和力量,塑造完美的人格,提升个人的修养。
5、发展学术
古代文学教育可以将经学、历史、哲学、政治和礼乐结合在一起。在文学学术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这些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虽然选择了相同的经典篇目,但在分析评点时却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可供学生择善而从,有利于学术的发展。
二、古代文学教育的现状
虽然说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需求和价值观的改变,使得古代文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断下降。虽然说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成效却并不明显。
1、古代文学教育的地位日益边缘化
古代文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之、乎、者、也”,更是让学生学习做人,培养学生认知、情感和人格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到现实主义教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片面的认为教育就是以“会做题、能考试”,学生所学只为考取一个高分数,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古代文学教育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
2、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由于古代文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艺古代文学教育的投入甚少,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这些都导致语古代文学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且授课过程过于模式化和流程化,所教授的内容过于强调共性,无的放矢。
缺少特殊性,使得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缺乏时代特性
古代文学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而是应该时时站在社会的制高点,紧跟时展的潮流,并与现代文化进行无缝衔接。教育工作者应从社会本位出发,对古代文学的实用性进行深度挖掘,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三、古代文学教育的“生活化”
如前所述,古代文学教育的现状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去改变。笔者在此提出古代文学教育的“生活化”教育方法,有利于古代文学教育的进步和改善。教学“生活化”是指让教学处于一种日常生活的状态。古代文学教学的“生活化”有以下三种含义。
第一,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描绘的生活场景,解读文学作品中客观存在的内容。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体现。哲学讲“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文学作品的出现,正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意识反映。这些反映有些是外显的,有些是内隐的,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发掘,帮助学生轻而易举的读懂作品,并作品的内容产生兴趣。
第二,了解作品创作时期,作者的现实处境,及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作者个人的经历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会被牢牢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在作品中寻找当时社会的影子,也要联系当下的现实生活,追古溯今,为作品解读服务。
第三,“生活化”教学是指创造一个自然的、愉悦的教学环境,根据学生的既有认知和现实生活,采用通俗的方式,把日常生活的用语融合到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中去,着重授课幽默感和通俗性。幽默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俗易懂的解读,让学生能更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场景、人文环境,记忆作者的人生理念。
四、总结
与其他课程的授课相比,古代文学教育带有明显的特殊性。学校领导和老师应提高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推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保证古代文学能更好的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新科.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2]姜丽华.新教育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问题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1)
[3]白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创新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4]宋希芝.革新我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J].社会科学报,2008(11)
【关键词】现代文学语境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近代社会发展以来,文化的发展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变迁,在现代和传统的交界之下,国内外相融合的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在古代文学资源的影响下是如何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呢?这种进入式的激活方式是是以何种标准为依据的呢?同时应该如何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把握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呢?传统价值观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
一、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的语境局势
1.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时期,西方国家在坚船利炮的协助之下打开了我国国家的大门,使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此,很多文人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以及与西方技术发展先进之间的差距,深有感触的文学人士开始将生命置之度外,而以壮我国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入到革命激战中来,一场场关于文字的革命如洪流般铺天盖地的袭来,“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这一系列的革命似乎带有一定的仓促性,将古代文化以猝不及防的态势打入了深渊,使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文学革命,自1917年开始在我国拉开了帷幕,带有乡土气息的小说,蕴含伤痕的各类文学著作,九叶诗派等等,到当前各类穿越小说、都市言情的泛滥,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之下,我国的现代文学好似给人一种繁荣昌盛之感,可是如果仔细探究来看,这种繁荣的背后,所谓的文学大都不过是浮夸的、虚无的,并且在国外西方世界的影响之下,关于民族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处于瓶颈状态。
2.文学“断裂层”。
纵观近百年以来的现代文学发展史,还没有哪一本比得上《红楼梦》的小说,也没有一首能够和唐诗三百首相抗衡的诗歌,现代文学语境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无非只是在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产生的尴尬,在面对世界经典文学时候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之感。但是作为一门独具感性气息的学科,文学不仅应该有着现代社会的影迹,同时还不能脱离历史母体。纵观现代看似发展繁荣的文学界,和古代文学有联系的作品,我所了解的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郭沫若先生编著的《屈原》、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宋之问的《武则天》,等等,可以说与历史有关的这些作品真的很少,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太多的作家一味的朝前跑,而忽略了对古代文学的观望,使得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出现了裂痕,就现代文学来说,古代文学是其根,是其源,如果少了根和源,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势必会腐朽没落。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上述我们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语境出现了裂痕,也就是所谓的断裂层,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缺少了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精神,究其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古代文学资源的匮乏吗?答案是否定的,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像中华民族一样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编写人员。由此我们可知,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多么的深厚和丰富。
1.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为后人们所铭记和津津乐道的古代文学和历史文人真的是数不胜数啊,先秦名著就有《诗经》、《庄子》和《周易》;东汉和西汉时期,出现了拥有磅礴气势的汉赋和《史记》;魏晋时期,文学作品更是如泛滥之江河,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就有“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唐宋时期的“诗仙”、“诗圣”、“诗鬼”所写诗篇千古流传,水平不分高下,以豪放派、婉约派为代表的诗词文人独领时代潮流;元代的杂曲更是不甘落后,《西厢曲》、《牡丹亭》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明清时期,古代文学更是走上巅峰之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集政治、爱情、诗词歌赋等于一体,不仅丰富了当时文人精神世界,更成为现代的经典著作,除了这些,各类民歌、史记也不甘落后,壮观了古代文学。
2.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说起文学资源的文化传承,我们不得不感到羞愧,在传承方面,我们没有做到主动积极,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克服两方面的难题,第一是将想当然的这种想法克服掉,在当前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社会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去改变文学资源的发展,然后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发展演变。但是这种想当然绝对不能脱离历史的发展,而是应该站在真实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传承和接受。第二应该站在多种角度对古代文学进行解读,历史的久远和文学资源的丰富这两大特点使得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对此就必须要求工作者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防以片面单一的角度去褒贬历史人物和事实,应该做到客观性和广义性的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现代文学也必须紧随其根,而古代文学就是现代文学的根。尽管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其为了弘扬现代性,而企图将古代文学抛离出去,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始终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这一丰富的源泉的,如当代以人为本的意识离不开古代文学思想的天人合一,现在的审美离不开古代的意境,如今的散文诗歌更是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的思想。因此当前现代文学的发展,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以古代文学资源为发展根源,深刻挖掘出其中所存在的潜力,从而有效的促进自我发展。在当前,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无非就是做到返璞归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如此才能使得心灵获得慰藉。因此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管理,如果不能以古代文学资源为根本和指引,现代文学是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的,如果不能将现代文学的语境融入其中,古代文学也是不能有效发挥出其资源力量的。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和古代文学资源的挖掘,两者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现代文学是在我国发生了历史变化之后,人们的思想脱离了原本的封建之后而对外国文学所接受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其在表现现代的科学民主思想的时候所运用的现代语言,而且对艺术表现形式也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新的体裁。另外在各类表现形式上,如抒情方式、描段都给予了创新,形成了现代化的特点,从而和世界文流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精神层面来看,不管是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方面,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古代文学的精神注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是和儒家或者道家文化仅仅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所体现的主要是精神文学的层次,还没有和方法论结合起来,而现代文学的精神既包含了方法论,也包含了现代的文学思想。第二、在现代文学的内涵中虽然包含着一定的人文因素,但是其主要的文学意识是个性主义或者人道主义,这种因素是古代文学中所不具有的,它们是从近现代的西方国家引进来的一种文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源泉,也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所在,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解放最终都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解放,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精神在古典文学中是不常见的。第三,古代文学主要是以文言文为主要符号的文学形式,而现代文学则是以白话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白话文这一语言符号虽然取代了文言文,但是其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使得现代文学更具美感。第四、古代文学体裁主要是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形式,而小说和戏曲则是处于边缘发展的形式;而到了现代,小说则成为了主流发展形式,诗歌和散文则处于了边缘发展。结语:纵观上述,我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需要新的源泉的注入,而古代文学资源,需要被充分解读和挖掘,二者之间要想得到永恒发展就必须不断借助对方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发展,有效实现我国文学史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J].东岳论丛.2010(01).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养
一、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效果的提升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当下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还不够深入,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从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文学是人文智慧的宝藏,是一座内容丰富的文化宫殿,将古代文学与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措施。古代文学一般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广博,内涵深刻。将古代文学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真实的历史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世界的本源和复杂的哲理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用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将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起来,一方面能够提升人们对于古代文学的认同感和传承度,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之感,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学生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精神和更坚强完善的人格。古代文学向来就被作为我国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一块重要内容,扮演着连接古代与今朝的纽带角色,发挥着联系古人与当代人思想的重要作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基本素质,谈到人文素养,就不得不提到古代文学。虽然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现代科技的产物,但是与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关的仍然是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就是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类文学作品,也包括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例如《论语》《中庸》等我们耳熟能详且与我们的为人处世息息相关、息息相通的文学作品。这是古人与当代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只是作为教育的手段、方法和工具,而真正的教育内容应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文化。任何智慧都是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凡是能够保存并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的洗涤和岁月的沉淀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智慧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建立完善的人格,帮助人们更幸福快乐并且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将古代文学与当代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使学生能够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看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拥抱幸福人生!古代文学构筑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当学生身处其中时,能够释放课业压力。古代文学倡导自然美、韵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文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征,对学生来说是一项珍贵的财富,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发展大有裨益。
二、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实践研究
(一)提升古代文学的地位,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要想提升古代文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或者增强古代文学对当代人的影响,首先要将古代文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升上来。应当从上而下确立一套策略,提升古代文学的地位,例如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专业或选修课、必修课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其实,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更多地加入古代文学鉴赏与评析的课程,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使这些古老的智慧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样一方面能够传承历史文化中的智慧和哲学,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要知道,不仅科技和经济发展很重要,文化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是人品的基础。古代文学在人的品质培养和塑造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应该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同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比拼的也是综合实力。其中,人文素养占有很大比重,要想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塑造,将古代文学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更多地引入教学课堂中去。对于学校来说,一方面可以邀请优秀的古代文学的讲师,不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大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周期性的古代文学学习活动并进行大力推广,广泛传播优秀的古代文学,倡导学生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选择合适的古代文学内容进行教学
如何将古代文学规范地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成长阶段以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入教学内容,投学生所好,顺势而为,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够更大程度地让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古代文学之所以叫古代文学,就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和文学形式与现代社会相距较远,当代人在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阻碍。作为教师,应该能够具备一定的辨别力,从古代文学中提取对学生有益的内容,丢弃无用的落后的内容。在将古代文学引入教学中时,一方面教师要降低引入内容的学习难度,将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社会的内容提取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减少认知和理解的鸿沟;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觉探索其中的奥妙,真正做到将其为我所用。众所周知,在古代文学中,古代文人的思想分为很多门派,各有其优点与不足,教师要对其优缺点都进行深入分析,教导学生形成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古代文学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对于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无用的、有害的内容要予以摒弃,对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的内容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推广,如此才能做到对古代文学的良好利用。
(三)以现代技术为桥梁,搭建古代文学与今人的精神纽带
教师应该理解当代人对于人文素质提升的诉求和对于精神食粮的追逐,把握好度和界限,教授给学生确切的历史文化知识,避免模棱两可的思想观念给学生带来困惑和不解,应该着重挖掘古代文学中的深刻内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比如将古代文学中著名的片段利用动画等进行重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将古代传奇中的英雄典范和优秀的人物事迹进行发扬,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对其进行渲染,利用综合手段传递到学生的眼里和心里。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古代文学的浩瀚海洋之中,为学生选取有益成长和发展的片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实现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总而言之,科学技术能帮助我们改善生存条件,继而提升生活质量,而精神文化的作用则是帮助我们由内而外地丰富自我。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只有把古代文学更多地引入课堂,才能够利用古人的智慧浇灌今人精神的花朵。将古代文学合理引入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注释】
[1]张彩秋,郑晓云,温宝君.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7):119-120.
[2]高振.如何通过古典文学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52.
[3]蔡苗苗,安兰.简析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作家天地,2020(3):19-20.
[4]张晓红.解读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142-143.
[5]王莹.浅论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J].才智,2019(12):97.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独立;开设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从课程构成而言,它应该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相关的专题选修课程,这些内容组成相互补充,才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的文学面貌和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体系性。
然而,目前在大学汉语言文学院系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开设情况不尽相同:有些是分开开设的;有些是和《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合并学习的,却往往只配套发教材,仅作为文学史教学的补充或参考,并不独立开课。随着“全面发展,合理调整课程课时”要求的实施,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史》和选修课课时减少的情况,各专业院系普遍开始重视作品选课程,将其独立开设。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自身存在学术含量低,辅意味强的特点,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其都不重视。因此,本文即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独立开设的意义略陈管见,以为商榷,希望能引起更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以共同提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水平。
一、为学习文学史进行铺垫和打下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进程,并从理论的层面分析代表性作家作品的特点和探究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文学流派及现象的形成原因。按理来说,这门课必须要有充分的作品阅读量作为基础,具有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具体感知作为前提,才能真正掌握和领会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和价值评判。因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应该承担《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准备和补充任务。由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普遍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是指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学史前或与此同时,能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状况有一个直观且较为全面的把握,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多种文学样式的作品展示古代文学的基本状况,不必侧重理论性的分析与阐述。“代表性”是指作品选课程应该结合文学史课程的框架线索,结合各朝代文学史发展的特点,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作品,为学习文学史进行铺垫和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往往侧重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所构建的框架下理解文学作品,比起读者个体对于作品领悟的美学感受,更加强调的是理论阐述和价值判断。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不能停留在词语典故的注释和内容理解的层次上,而应针对古代文学的特殊性,注重培养学生从优美的语言和形式入手、进而理解典型的意象内涵、把握细腻和复杂的情感、感悟独特的情境等等的感受能力,由此使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另外,《中国古代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还要让学生掌握描述、分析作品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的、有真切感受的表述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建立起古代文学的欣赏氛围,对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学习古代文学,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少不了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即对某一特定作品的相关材料,如史实、作家传记、古注、评论、其他有关作品等的索引、选择、理解能力。
古代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是它在某个或某些作品系列或时代背景中的关联性,它的精神意义也是在历代评论中累积而成的。所以,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往往特别依赖对相关作品和资料的掌握程度。理解字词,需要查阅《辞源》、《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字典》、《说文解字》等;了解写作背景,需要翻阅作者的生平及所处时代的史料;理解作品内涵,需要洞悉典故的出处和含义;了解作品的影响,需要涉猎历代后学对其的品鉴评语……教材中带注释的选录作品数量极有限,如果仅限于此的学习,一来是和文学史例举篇目重合,二来也远远未达到古代文学阅读应有的数量。最有意义的是,通过独立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能够拓宽开放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水平。
基于本人这些年来对古代文学教学的感受,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应对目前古代文学教学困境,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改革,思路和方向可以不尽相同,但不能忽视的核心是应该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理论学习作基础铺垫。与此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能力,广泛而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这也将有利于解决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难、思路窄、缺乏理论深度的问题。只要我们能认真对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不仅仅是将其看作一门附属的课程,一定能改善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喜爱古代文学的兴趣,让更多优美的古代文学作品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陈声健.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