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09:58: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心理健康研究方向,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41-02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发展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所有高校都注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方面的发展,作为高校四大任务中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高校教师的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本文将从内外因素分析影响地方高校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地方高校的概念界定
关于地方高校的界定,存在不同的说法。沈振德认为:地方高校指的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批分布在省会城市、地市及以下所在城市的,由省、地市主管或主办的,主要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培养人才的各类高校[1]。
杨志昂,范广斌等认为:地方高校是指非国务院部委所属和非国家教委直属的地方性高等学校[2]。
综合各种说法,我们认为地方高校是指分布在省会城市、地级城市,由地方财政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二、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方面,概括起来有两方面:
1.客观因素
1.1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在世人的眼中:大学是“象牙塔”,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很高:是学识上的大师,具有高深的知识;是人格上的大师,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文化上的大师,引领社会,带动社会文化朝正面方向发展;是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在人生道路努力向上攀登。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很高,给予的社会角色很多,但高校教师也是一个凡人,特别是地方政府和人民对地方高校还有较大的服务期望,期望地方高校教师承担服务社会的重任。面对着众多的期望,导致地方高校教师出现焦虑、压力。
1.2教学压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不断更新,如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更新速度快,高校教师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这无形中对教师形成了一种挑战。现在各地方高校为了监控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顺应高校改革的潮流,设立了严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各方面的评分,其中学生网上评教的比例较大,这对教师的教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
1.3科研压力
地方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全国排名,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越来越重视,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所以在各地方高校教师是科研的先锋,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与科研成果密切相关。为了体现公平性,按科研成果排队,一般是按课题、论文的多少、等级排队。地方高校教师为了获得专业发展和提高待遇,在科研方面需投入相当多的精力。
1.4科研条件
各地方高校的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由于地方财政的财力有限,各地方高校的经费相对没有国务院部委所属和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高校的经费多。另外,地方高校多为教学型大学,学校在科研方面的比教学投入较少。因此各地方高校投入于科研,改善科研条件的经费相对不足,导致科研条件相对不太好,而学校对科研的要求又高,这对教师也是一种考验。
1.5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典型事件,指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历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件,也包括各种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种细小生活事件。重大的典型事件对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但是大多数教师主要还是由各种细小生活事件长期累积但没得到及时宣泄,而形成的压力。
1.6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影响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3]。
一是地方高校教师的工资、福利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普遍收入不高,所获得的物质支持不高;二是地方高校教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特别是处于地级市的高校数量也较多,所能获得外部社会的支持非常有限;三是地方高校教师由于工作的关系,基本是在高校内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与社会上的交往很少,当要处理与社会关系密切的事情时,所能获得别人帮助的途径非常有限。
2.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有多方面,既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人格特征
人格也称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
高校教师的人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和教育教学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自己的独特风格,反映其总的心理(或精神)面貌,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对工作的事业心和上进心,对自我工作的成就感和求知的欲望,人格特征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影响其面对压力时的态度和采取的解决方式。
2.2家庭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每个家庭的消费也随之提高,而高校教师的工资还是难以满足家庭的开支,特别是有些高校教师的配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固定的正式工作,导致收入较低。我国虽然明确规定,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甚至可以高于公务员,但高校教师的收入非常固定,工资外收入很少。基于家庭生活的压力,许多高校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以贴补家用,不得不从事第二职业,或外出兼职,或外出开展各种社会性讲座,这样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的工作矛盾导致其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这种担心也是产生压力的根源之一。
2.3身体健康状况
高校教师因长期从事单调的工作,工作压力、科研压力、职称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压力等各种压力的影响,任务很重,导致缺乏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外出放松机会也少,易引起心脏病、冠心病、头疼头晕、癌症等多种心身疾病,身心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下降。
2.4人际交往
高校教师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准则,不会轻易向别人低头和屈服,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追求人格独立,信奉理想主义、完美主义,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灵活应变的能力相对不足。人际交往相对较光,易使个体缺乏安全感,从而心理健康,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2.5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或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角色内或者各种角色的矛盾和冲突。
高校教师也扮演着各种不同角色,一是抚养、教育子女的父母,二是赡养父母的儿女,三是教育学生的老师,几种角色难免会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矛盾、冲突,这是角色间冲突。地方高校还存在角色内冲突,作为高校教师角色,社会上人们对其的期望、大学生对其的期望与自己对这个角色义务的理解的不一致,在内心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2.6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5]。应对可分为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如果应对主要关注于如何解决问题,这种应对称为问题关注应对;如果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关注于如何改变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得到改善,这种应对称为情绪关注应对。面对同一情境、同一刺激,不同的人反应不一样,效果不同,其中应对方式起到很大的作用。
地方高校教师在社会生活和教学科研工作中,都会面对不可避免的各种压力,对不同的人影响的差别很大,这种差别主要决定于不同的应对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应对策略。
2.7自我加压
具有高知的高校教师,由于自认为应该具有的榜样示范作用,关注自己各方面的形象,总要求做到最好,要求十全十美,不允许有一点差错,否则就会易出现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产生焦虑、紧张抑郁情绪或躯体化症状,影响其心理健康。如现在地方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已经越来越高,部分教师为了能提高评上高级职称的可能性,在学校要求条件的基础上,自己给自己定下一个更高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总之,地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虽然有多方面,但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上两方面。
参考文献
[1]沈振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地方高校发展战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10):114-116.
[2]杨志昂,范广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13):17-18.
[3]胡忠光.高中生焦虑、抑郁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6):98-99.
充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能够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输给孩子对孩子的态度与由父母行为表达出来的情感气氛的一个集合。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好,那么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文对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索。
1 采用的方式
1.3 关于齐性检验
这个分析要对于来自多个报告的效应量开展异质性检验,从而决定每一个报告的独立效应量是不是来自一个总体。此次研究使用Q的检验方式,其计算公式就是Q=∑Wi(Zri-)2。Q检验值需要服从自由度(df)=K-1的X2分布,所以能够采用X2检验来确定纳入研究的异质性状况,而K是研究报告的个数。最终按照异质性检验结果运用对应的固定效应模型,并且用经FisherZ转化以后的有关系数来表示平均效应量和其百分之95的置信区间。
2 结果分析
2.1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表示,除了父母的惩处、严格以外,其平均效应量的显著性检验的P值都是小于0.01的,这也证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是非常显著的。在这个研究分析当中,父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平均效应量绝对值就是r=-0.153,其明显比母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平均效应量绝对值r=-0.124要大一些。
2.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亲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在研究报告显示当中,各因子得分当中,平均效应量在父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值是负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176到-0.108,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而平均效应量在父亲惩处、父亲严格、父亲过于干涉孩子、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和父亲否认、父亲过于否认值都是正数,其波动单位就是0.071到0.217,其同样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
2.3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母亲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在研究报告中显示的各因子分析得分当中,平均效应量在母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值是负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158到
-0.099,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而平均效应量在母亲过于干涉、母亲保护、母亲拒绝、母亲否认、母亲惩处、母亲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值都是正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072到0.244,并且平均效应量的百分之95置信区间当中是没有包括0的。所以,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
3 研究结论分析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显著,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这也证明了父母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非常有益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父亲是大学生成长当中的重要客体,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可是母亲不良教养方式和孩子心理健康关系更加大,母亲比较倾向对大学生行为参与,因为母亲和孩子互动大于父亲,且和孩子相处时间也大于父亲。如果母亲使用了不好的教养方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过度的父母保护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并且在生活当中遇到了事情不能够单独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受到多方面影响。比如说人格特点、家庭、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等。而在这之中,父母教养方式占有比例最大。
父亲情感温暖以及理解效应量绝对值高于母亲,就证明了父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更加大。而在母亲的过于干涉、拒绝、否认、惩处严格、偏爱被试、父亲过于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于否认都是正数。这表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这不益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并且结果还表明,母亲不良教养方式效应量高于父亲不良教养方式效应量,这就说明了母亲不良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非常大,且非常有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 师范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
A Relationship 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 Wang Lanshuang, Liu Se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the Eductional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9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ping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di fferent gender students, different grade and different personality .Meth ods 256 of th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evaluated their mental health a nd coping style with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 and symptom checklist 90. Results The coping style and th e mental healthy present the remarkablecorrelation, depression, nervous, the inside and outside personality and age ar e the primaryinfluence factors to the immature coping styles. Conclusi on Guid es the student to use the effective coping styles, promotes the university stude nt mental healthy.
【Key words】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心理因素,尤其是 心理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负面报道日益增多,而这类问题的出现, 基本上被人们归因于大学生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应付是应激与身心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保护 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付,是指个体评价压力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压力情境 ,缓解由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师范大学生应付方式的使 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河北师范大学理科大学生256人,其中男生163人,平均年龄20.77 ±1.26岁,女生93人,平均年龄19.83±1.37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有:采用症状自评问卷(Symptom Checklist 90,SCL-9 0)测量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
采用肖计划等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判定个体使用的应付方式,包括62个条目,按是(1)、 否(0)评分,分6个因子,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在6个因子的基 础 上又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3种应付方式。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解决问题、求助2个 因子,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包括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合理化为混合型应付方式。艾森 克个性问卷(EPQ),评定个体的人格特征,共88个条目,分为精神质(P)、内外向(E)、情绪 稳定性(N)和掩饰(L)4个因子。自评抑郁量表,评定个体的抑郁状态,包括20个条目,分数 越高,抑郁程度越大。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全部数据使用SPSS 10.0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所有被试应付方式的平均分数(±s) 解决问题8.09±0.16, 自责3.73±0.15,求助4.59±0.15,幻想4.51±0.13,合理化4.78±0.11,退避4.36± 0.11 ;成熟型应付方式的平均分数为12.67±0.23,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平均分数为12.60±0. 23。
2.2 大学生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 女生自责、退避分数显著高于男生,但男生的成熟型 应付方式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结果见表1。
2.3 师范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消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其中自责、幻想与SCL-90各因子均显著相关,除偏执以外,退避与SCL-90的其它因子相关 显著,合理化除人际敏感外与其它因子均相关显著,积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呈现显著 的负相关,其中解决问题与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相关显著,除躯体化、人际敏感以 外,求助与其它因子均相关显著,结果见表2。
2.4 师范大学生不成熟型应付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不成熟应付方式的总分为因变量, 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抑郁、神经质、内外向的人格、年级和年龄是影响 不成熟应付方式的主要因素,结果见表3。
3 讨 论
国内有研究发现非师范类大学生大部分人采用积极或综合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消极的 应付方式[1]。本研究结果显示师范大学生在解决应激事件时,大多数都采用成熟 的应付方 式或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合理化这一应付方式。这或许是和师范大学生群体的角色 特征有关,表明了师范大学生总体在应付方式的使用上不是很成熟,因此要引导他们有效的 使用应付方式,增强心理防御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在本研究中还发现,消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其中自责、幻想 与SCL-90各因子均显著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心理不 健康的个体更多地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而心理健康的个体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说 明应付方式和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应激应对教育,帮助他们在应 对外界应激事件时,学会面对现实,积极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逃避、退缩,加重心理 压力。
师范大学生在使用应付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本研究中,女生的自责、退避分 数显著高于男生,男生成熟应付方式的总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更多的采用成熟的应付 方式,而女生较多的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这一结果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2, 3], 说明了在师范大学生和非师范类大学生中,应付方式的性别差异具有一致性。因此,要有目 的的提高女大学生应付应激的能力,促进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师范大学生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与抑郁情绪、个性、年级和年龄 有关。在本研究中,抑郁分数高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自责、退避、幻想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抑郁分数低的则较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应付方式。在人格维度上,神经质和内 外向对不成熟应付方式的影响显著,神经质分数高的大学生求助因子分数显著低于神经质分 数低的,内外向分数高的大学生求助因子分数显著高于内外向分数低的,这一结果和非师范 类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4]。此外,不成熟应付方式的使用也受年级和年龄 的影响。 年级高、年龄大的大学生合理化分数显著高于年级低、年龄小的分数。如何提高师范大学生 的情绪调控能力,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和培养良好的个性,使师范大学生使用有效的应付方 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建议: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人格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 映,影响着人的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次调查发现,人格 特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正处于统一和完善的关键时期。 健康的人格有益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良的人格则会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等方面遭受挫折,影响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在人格培养方面,应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培养 。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些应对压力的能力,但毕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调适的能力非常有 限。因此,学校应教育学生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更多地寻求外力帮助。学生求助就是学会 生存,他培养的不仅是对应激的积极承受,也是对应激的有效化解。主动求助不等于依赖他 人,而是使学生学会利用心理咨询,专业辅导等各种方式来化解紧张,烦躁,担心等焦虑心 理,减轻内心压力,学校应在已有专业机构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机制帮助学生积极应 对压力和挫折,同时完善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利用网络实行跟踪监测。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训练等方法,针对不同的人格特征,运用教学,专题讲座,心理辅导。团体咨询等多种 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意识,使其尽力发挥自己的人格优势,塑 造健康人格。
综上所述,适当的引导和师范大学生自身成长是他们顺利应付应激、保持心理健康的有 利保障。本文虽然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但由于条件所限仍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扩充样本容量,探讨相关心理因素的影响机 制等,以验证和深化本研究的结果,从而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4 参考文献
[1]姜乾金,黄丽,卢杭生,等.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身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3,7(4):145
[2]黄雪薇,黄英女,姚刚,等.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4 ):273-275
[3]肖计划,向孟泽,朱昌明.587名青少年学生应付行为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 95,9(3):100-102
【关键词】 男护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
Relationship Study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Qu Haiying, Wang Liping, Hao Xiangping, et al. Teaching and Reserch Office of Applied Psychology,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Binzhou 25660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coping style of male nursing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sixty-three male nursing students had been measured with 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 and 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 The results had bee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male students of medical. Results The male nursing students had a higher score on the items lik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than that in male students of medical(P
【Key words】 Male nurs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Coping style
在现代护理发展过程中,护理工作一直是女性为主导的职业[1]。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男护士开始逐渐走上了护理岗位[2,3],近年来各大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招收男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在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开展了许多,而对于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应对方式调查报道甚少。本研究对护理专业男生和医疗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进行了调查,以便为男护生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1月对某医学院护理系一至五年级(包括护理本科班、护理专升本班,护理高职本科班,护理专科班)全部男生67名进行问卷调查(以下简称男护生组)。选取同期医疗系一至五年级男生67名(以下简称男医学生组),年龄、班级、生源等一般人口学资料与男护生组相匹配。
1.2 工具
1.2.1 心理健康评定 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4]。该量表共90项,每个因子项均分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得分越高,说明该项心理症状越明显。
1.2.2 应对方式评价 选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4]。此问卷包括20个条目,各条目以1~5级评分,记录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2个因子分。
1.2.3 施测过程 选择经过心理测量训练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测评人,采用统一指导语和无记名方式独立完成答卷,问卷由测评人员现场收回。发放问卷134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其中男护生组63份,男医学生组61份),有效率为92.5%。
1.2.4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
2 结 果
2.1 男护生SCL-90各因子分与男医学生组比较 见表1。
2.2 男护生组与男医学生组应对方式比较 见表2。
表3显示,男护生组积极应对得分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得分与各因子(除恐怖、强迫因子外)呈正相关(P<0.05)。
3 讨 论
3.1 男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护生与男医学生相比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3个因子得分上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明显的不自信;苦闷的情感、悲观以及神经过敏。导致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归纳为以下3个主要方面:①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护理工作由女性来承担,病人也习惯了女性护士,认为男士从事护理工作是不适合的。男护生害怕社会各界的偏见,害怕病人不接纳他们,还担心来自女性护士的歧视,这就给他们的心理形成一定的压力。内心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自卑感及抵触抑郁情绪。②对护理专业认识不足。很多男护生对护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本身也不热爱护理专业。在填报志愿时并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他们或者是因为被调剂到护理专业,或者仅仅是为了高录取率。③社会偏见。社会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及存在某些偏见,认为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没有太大出息,他们的社会地位尚不能被人们理解认可,使男护生在正常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显得不自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3.2 男护生的应对方式特点 应对是指个体通过认知调节和行为努力处理应激情景、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是决定应激源是否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消极应对的病因学意义大于积极应对[5]。本研究结果表明,男护生消极应对较男医学生组多(P<0.05),而积极应对与男医学生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护生在社会偏见、传统观念以及同龄男性的冷眼相看与冷嘲热讽的压力下较多地采用逃避、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
3.3 男护生不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护生积极应对得分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呈负相关(P<0.05),即积极应对分高,SCL-90的这些因子分低,心理健康状况好。消极应除恐怖、强迫因子外与SCL-90呈正相关(P<0.05)。即消极应对得分高,SCL-90各因子分也高,心理健康状况欠佳。Edwards认为,应对的位置处在应激与健康之间[6]。应对的目的在于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借以减少精神痛苦,减轻心身反应。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帮助个体成功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平衡心理和保护心理健康的作用。由于“人们已习惯由女性充当护士这个角色”[7],使得男护士在人们心目中尚没有成为主流。男护生在经常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中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且消极应对与身心症状呈正相关,其结果必然增加负性情绪体验,影响其身心健康。
3.4 建议 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男护士将来要面对不同职业、性别、年龄、个性的社会人群,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才能为病人做好护理。
3.4.1 营造良好的男护生成长氛围 不可否认,在护理这样一个女性几乎一统天下的职业里,人们对男护士的接受程度还是较有限的,男护士仍然没有真正赢得病人的信赖。而事实上,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男性的共同参与。对此,应该加大社会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发展的前途与需求,建立起一个接受和欢迎男护士的社会环境,减少男性从事护理工作的社会制约。在医学护理院校形成一个良好的有利于男护生成长的氛围,消除对男护生的偏见、轻视,缓解男护生紧张的人际关系,同时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树立起男护生自身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3.4.2 团体心理训练 由男护生组成一个团体,让他们每周有1次或2次的机会在一起共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指导教师适时地给予辅导。在这样的团体中成员接受其他参加者的协助,也给予其他参加者以协助。男护生从其他参加者和指导者的反馈中获得益处,发展个人潜能,学会解决问题及克服情绪和行为上的困难,疏导不良的情绪,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对待护理事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 参考文献
[1]Cassidy ML. Gender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status within selected female and male-dominated occupations. Current Research on Occupations and Professions, 1990(5):111-129
[2]Brady MS, Sherrod DR. Retaining men in nursing program designed for women.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03,42(4):159-162
[3]赵明珠,章雅青,李莎莎.临床使用男护士的调查与分析.上海护理,2002,2(4):6-8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235
[5]姜乾金,黄丽,卢抗生,等.心理应激:应对的分类与心理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0(4):145
[6]Edwards JR, Cwptr CL. Research in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988,18:15-20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情绪智力,教育界越来越注重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1990年Salovey和Mayer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Salovey和Mayer认为,情绪智力包括四个成分,即情绪的觉知、情绪的调节、情绪的理解和利用情绪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情绪智力包含四大技能,即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情绪促进思维过程的能力、理解情绪与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应对是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为减少压力或伤害而做出的认知或行为努力,是对情境变量、时间因素以及从影响适应结果的一系列事件中得来反馈的反应。Lazarus 和Folkman 等提出,应对主要有两种机能,即处理问题(“注重问题的应对”) 和减轻情绪痛苦(“注重情绪的应对”)。黄希庭等人的研究发现,存在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但随年龄而变化的趋势则不明显。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Jahoda,M.)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ive mental health),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自我认知的态度,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安定的人格,自我调控能力,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和积极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感知现实和各种行为,且能积极向上地改善和控制自身的行为,保持心态平衡的状态。根据健康心理学观点,个体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了解自己和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定、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这些要素与情绪智力理论的内容有许多重叠,这也使得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情绪智力的研究密切相关。
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初中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萌芽期,自我意识已初步完善,对自己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初中生在学习压力和父母的期盼下,压力会越来越大,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随之改变。
Ciarrochi和Deane等人对情绪智力、压力和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做了研究,发现情绪知觉高的个体在生活中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有更多的心理不健康症状。
以往的学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情绪智力、应对方式都分别进行了研究,其中有重点中学学生、大学生及高职生,却忽略了农村学生。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家庭环境、成长环境不同,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和关注更是不同,他们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是怎样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地方。那么,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是否相关呢?鉴于此,我对农村初中生做了初步调查。
一、方法
1.被试
以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初中和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角斜初级中学的初一、初二学生为被试,共发放480份问卷,收回有效试卷363份,其中初一学生80名,初二学生80名,男生80名,女生80名。
2.测量工具
(1)王才康译的“情绪智力量表”。
(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3)“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3.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学生,将男生和女生分在两间教室,采用团体施测,请被试按照指导语作答,没有时间限制,当场收回问卷。
4.统计分析
使用SPSS16.0进行相关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农村初中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与性别、年级、父母在家情况相关分析。由表1可见,农村初中生的情绪智力与性别和年级无显著相关,与父母在家情况有显著相关;应对方式与年级呈显著相关,与性别和父母在家情况无显著相关;心理健康与性 别、年级、父母在家情况皆无显著相关。
(2)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情绪感知与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情绪调控与强迫症状无显著相关,自我情绪调控与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都呈显著负相关;调控他人情绪与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呈显著负相关。
(3)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情绪感知与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呈显著正相关,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情绪调控与问题解决、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呈显著正相关,与逃避呈显著负相关;调控他人情绪与问题解 决、寻求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4)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问题解决除了与偏执呈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健康的其余9个维度无显著相关;积极的合理化解释与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心理不平衡呈显著负相关;忍耐与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呈显著正相关;逃避与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正相 关;发泄情绪与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呈显著正相关;幻想与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都呈显著正相关。
三、讨论
1.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本研究表明,高的情绪智力可以引导个体的心理更健康;相反,情绪智力低,会导致个体心理出现一些症状。可见能够进行自我情绪调控和调控他人情绪时,可以调节好自己的人际关系,降低心理不平衡、偏执、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
2.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1997 年以色列心理学家巴昂提出,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农村初中生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压力与城市小孩都不同,他们的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与城市小孩可能也不同。本研究表明,情绪感知和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越强,问题解决、积极的合理化解释的能力就越好,也不会去选择逃避。农村初中生的应对方式在年级方面呈显著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应对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3.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应对方式都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因为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应对方式也不例外。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为了农村孩子的心理健康,学校和家庭应适当地引导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学会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4.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
面对压力,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加以缓冲,从而使心理健康。可见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则可以调节和保持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来说,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应注重培养农村孩子的情绪智力,改善他们的应对方式,从而促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结论
(1)农村初中生的情绪智力与父母在家情况呈显著相关。
(2)农村初中生的应对方式与年级呈显著相关。
(3)农村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与性别无显著相关。
(4)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有利因素。
(5)当今教育应重视农村孩子,不能忽略了他们,农村的孩子家境贫寒,父母又长期不在身边,比起城市孩子,他们更缺少关爱,更缺少关注。为了不使教育界两极分化,当今社会应当改善农村教育,多注重培养农村孩子的情绪智力,改善他们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使社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杨晓岚.情绪智力理论简介[J].广州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5):64-68.
[2]井世洁.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4): 1-5.
[3]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等.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11-214.
[4]黄希庭,余 华,郑 涌,等.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23(1):1-5.
[5]徐光兴.临床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60-61.
[6]薛海珊.情绪智力的研究研究现状及其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09(5):15-18.
[7]CarolL.Gohm Moving Forward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J]. COMMENTAR IES,2000(5):222-227.
[8]刘雄英.高职生应对方式、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8): 101-105.
关键词:生活方式;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
由于难以预测个体的犯罪情况,目前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研究多是狱中的现状自评,容易造成归因不清。本研究则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探讨了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和可行对策。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抽取了某青少年犯罪管理所的所有犯罪青少年244人,全部为男性,获取有效调查对象218人,平均年龄17.52±1.24岁。抽取某地农村、城市两所中学高一到高三男生225人作为对照组,获取有效调查对象211人,平均年龄17.29±0.77岁。
2.方法
(1)研究工具
身心健康状况测验。用以评价青少年生活方式。本研究选择了饮食、药物、锻炼、保养、闲暇、社交6个维度,共计85个项目,并根据当代青少年生活的实际情况对个别项目进行了适当修改。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各个分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内容有八个方面: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各个分量表的信效度良好。
(2)统计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进行两组的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P
二、结果
1.犯罪青少年与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的比较
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社交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中学生)t=4.761,p
2.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Pearson相关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生活方式各因子与孤独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p均
(2)犯罪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
以生活方式因子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总分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回归方程显著(F=24.226,P=0.000),根据回归分析所得数据,其路径分析显示生活方式中的保养(R2=0.127)、闲暇(R2=0.027)、社交(R2=0.023)对心理健康具有直接预测作用。
三、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显示:第一,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中学生差,生活方式不良,伴有多种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第二,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
本研究在控制了犯罪行为、入狱事件和监禁环境的影响后,发现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正常青少年,这说明青少年犯罪可能与不良的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在生活方式上,犯罪青少年在多个因子上都比中学生得分低,社交因子高,恰恰验证了他们的不良娱乐交往活动较多。青少年在生理上发生了急剧而显著的变化,但其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导致他们情绪波动、感情脆弱、消极体验较多,一些青少年借助于烟酒、网络等外界感官刺激来寻求一种短暂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正是因为过分卷入一些非传统的、反常规的活动,破坏了正当的社会联结,使犯罪的可能性增加。一方面,这些活动增加了与不良同伴团体联系的机会,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些非传统活动会给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比如,酒精会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使激惹性、冲动性增强,而过分沉溺于虚拟的暴力游戏,会导致攻击性增强。种种不良生活习惯还会造成经济紧张,使青少年产生劫财邪念。所以,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往往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发条件。
本研究显示,犯罪青少年不良的生活方式与心理不健康有密切关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诱发各种心理症状,使不健康心理得以滋生;而心理调试不良又会使青少年沉溺于某些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以求得发泄和逃避,两者之间恶性循环。总之,不健康的心理是犯罪行为产生的沃土,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青少年的感官欲望膨胀,对某些情景线索的刺激敏感性提高,陷入犯罪。由此可见,改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以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充实生活,远离烟酒等物质,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应激;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择业期
生活事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就已引起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hansselye于1956年首先提出了“应激”这一概念。按照j.c.coyne的生理应激理论,应激包括应激源、中介变量和心理生理反应三部分。
所以心理学家们在研究应激与各种疾病的关系的同时,注意研究了成功应对生活中应激源的方式,即应对方式。应对方式(coping)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变量。它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fdkman和lazarus在他们的应激认知交互作用理论中,把应对定义为“所有控制、减弱和耐受内部需求的认知方面及行为方面的努力。”刘贤臣、刘连启等对青少年应激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青少年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呈明显负相关。由此可以发现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值得探讨的。
择业期是大学生初涉社会的一个适应阶段,具体指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末(大学生供需洽谈会第一次召开)到第二学期末。择业期内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受到更多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随着社会工作量和责任明显增加及为毕业分配担忧,择业期内的大学生与在校学生相比明显存在焦虑、抑郁状态,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不同的人对外部压力会有不同的反应。某一事件对一个人是威胁,对另一个人却是挑战。这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本研究试图探讨应届毕业生在择业期,这一特殊时期内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择业期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此次研究应对方式的途径为过程法,即重点研究特定生活事件,即“择业”这一时期内个体的应对过程,所采用的量表也属于过程量表。
1研究方法
1.1被试。
被试取自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三所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共120名,有效被试120名,其中男生60名、女生6o名;文科生60名、理科生6o名。
1.2测量工具。
1.2.1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folkman和bond等人研究应对预防时所采用的问卷修订而成的版本。问卷由62个项目组成,采用1—4级评分。量表的cronbach’szt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89。每一个因子的高分表示此应对方式经常被采用,低分则表示很少采尉。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此量表评估择业期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3研究步骤。
1.3.1测试。
在太原市春季毕业生洽谈会召开期间,即3月1日至3月23日之间,在前往招聘会的上述三所大学的同学中随机抽取120名被试。研究共发放问卷120套,收回问卷中120套有效,有效率100%。
1.3.2资料的录入与管理。
采取excel200录入与管理。
1.3.3统计方法。
用spssio.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x方测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研究
2.1“解决问题”应对因子与“强迫症状”、“抑郁”因子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精神病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2.2“自责”应对因子与“恐怖”、“人际关系”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2.3“求助”应对因子与scl—90各因子无显著相关。
2.4“幻想”应对因子与“幻想”、“精神病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总分”呈非常显著正相关。
2.5“退避”应对因子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各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与“总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2.6“合理化”应对因子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与“总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3结论
应对方式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本文调查发现,择业期内大学生通常应用的应对方式主要有解决问题、幻想、求助,而较少使用自责、退避、合理化,说明择业期内大学生的应对认知过程中具有较多的理性加工成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择业期内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表现出一种较成熟的行为方式和稳定的个性特征。
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自责”“退避”“合理化”应对因子与scl—90各因子显著相关,说明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解决问题”因子和“强迫症状”、“抑郁”、“精神病性”等scl一90因子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强迫和抑郁是大学生们常见的情绪障碍。本研究结论表明:当有问题出现,只要积极地去解决,就可有效地避免各种情绪障碍的出现。“求助”应对因子与scl一90各项均无显著相关,说明“求助”这一方式可有效缓解各种应激反应所造成的紧张、不安情绪,帮助择业期内的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择业期内大学生合理的选择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保持有重要意义。如何合理地选择应对方式呢?就学校来说,提供大学生心理辅导,帮助择业期内的大学生更好地选择合理的应对方式,维持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是传统意义上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补充与完善。从世界范畴看,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对普通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心理教育与辅导。但更重要的是,择业期内大学生本身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去积极地应对各种矛盾,树立自信心去克服各种困难,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具体建议如下:
3.1自我了解。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如何给自己合理的定位是人生中关键的一步。所以,我们要学会了解自己,为自己可能遇上的各种矛盾作充分的准备;
3.2自我驾驭。人们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成熟的人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能够驾驭自己,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驾驭能力,学会战胜自己;
开放教育旨在促进个体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支持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运用《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上海开放大学系统587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处于中间水平,并不强烈(M=2.58),在年龄、婚姻、户籍、工作年限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较弱(M=34.87),在性别、年龄、婚姻、户籍、工作年限、经济收入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正相关(r=0.199,P=
【关键词】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社会支持;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1―0051―06
一、问题提出
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进教育公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当班人”。开放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校园式封闭教育而言的,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思想的开放、教育对象的开放、入学条件的开放、学籍管理的开放、教育时空的开放、教育内容的开放、教育媒体的开放和选修专业的开放等,旨在促进每一位学习者充分而全面的发展[1]。开放教育学生大都是成人,相比普通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他们承担着工作、家庭、学习等多方面压力。研究显示,开放教育学生存在年龄跨度大、背景差异大、心理压力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的坚持性不够等现象[2],对心理健康服务有一定的需求和期待。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就是建立在对自我心理健康感知基础上所迸发出的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途径、人员等的需要,这并非是对已有心理健康程度的评价,而是为将要达到的心理健康目标进行评定和规划[3]。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支持,包括来自各种人群或组织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4]。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个体社会技能、工作绩效、自我概念和身心健康有着显著正相关[5],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沟通、经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6]。
根据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现有研究,可以推断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必然存在一定关联。目前,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学习支持等开展了一定数量的研究,但尚未有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以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拟建立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虚无假设,通过标准化量表,在上海开放大学在校生中随机取样,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等方式推断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以此丰富开放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开放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工具
(一)被试样本
在上海开放大学在校生中随机发放问卷62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4.7%)。其中,男生239人,女生348人,平均年龄24.93岁,平均工作年限4.62年。
(二)研究工具
采用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7]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8]。开放教育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共有37题,包括需求服务意愿、公众服务需求、亲缘服务需求、需求服务途径、需求服务内容和需求影响因素6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5点法记分,按照“毫无需要”“很少需要”“可能需要”“比较需要”“非常需要”的强度进行排列。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9,分半系数为0.892。各维度的系数在0.874-0.969之间,分半系数在0.795-0.927之间,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社会支持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量表的总分是10个条目计分之和,其中客观支持是第2、6、7项之和,主观支持是第1、3、4、5项之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第8、9、10项之和。量表的重测一致性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
(三)施测过程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堂进行问卷施测。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在授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协助下,由被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填写。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处理,显著性水平取α=0.05(双侧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一)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分析
1. 总体服务需求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总体需求平均分为2.58,处于“可能需要”的水平。量表各个维度的得分在2.21-2.91之间,得分最高的是需求服务内容(2.91±1.06),得分最低的是公众需求服务(2.21±0.98),具体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开放教育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但是程度并不强烈,处于中间水平;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内容占据重要地位,如职业发展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等,其需求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实用取向;在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各维度中,公众需求服务尚未引起开放教育学生的认同。
表1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体情况(N=587)
[维度\&均值\&标准差\&排序\&需求服务内容\&2.91\&1.06\&1\&需求影响因素\&2.84\&1.15\&2\&需求服务途径\&2.57\&0.98\&3\&亲缘服务需求\&2.45\&1.02\&4\&需求服务意识\&2.23\&0.91\&5\&公众服务需求\&2.21\&0.98\&6\&]
进一步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各维度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需求服务意识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较高的期待(2.37±1.224),但是对于专业的服务需求较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认为身边的亲人朋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程度高于自己,这可能与量表作答时的社会赞许性有关,从侧面反映开放教育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存在一定的排斥和羞怯心理。
在公众服务需求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更多倾向于向私人健康专家(2.30±1.18)以及专职教师(2.27±1.67)进行求助,而对于医生、精神卫生专家等与医院相关的人员需求较低。与公众服务需求相比,开放教育学生更愿意找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员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但是,消极处理又是开放教育学生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式,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惑时,自我消化(2.63±1.26)以及任其发展(2.39±1.26)是最常见的方式。对于父母家人,开放教育学生更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并不希望他们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与服务,这可能与中国内敛的家庭文化以及传统的父母观有一定关联。
在需求服务内容上,开放教育学生认为人际关系(3.16±1.26)是他们最迫切需要提供辅导与支持的问题,而职业与自身管理(3.14±1.28)的需要也较为强烈。有学者在对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个人情绪、人际关系等问题是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9]。由于开放教育学生大都是成人在职学生,因此职业发展问题也是这一群体较为关心的内容。
在需求服务途径方面,开放教育学生最愿意通过书籍(2.74±1.17)来获取心理健康服务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面谈,网络服务也受到开放教育学生较高的青睐;而传统的电话、书信等方式,已经不再成为其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方式,这一点在开放教育学生以外的学生群体中也有所体现[10]。
在需求影响因素方面,费用问题(2.90±1.29)是开放教育学生寻求心理健康服务首要考虑的问题,便利性和有效性也是影响其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而个人的观念意识,并不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实用性与实际性是影响开放教育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这点与学者对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调查基本一致[11]。
2. 人口社会学变量差异检验
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工作年限、经济收入等方面的检验,发现在各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总需求在服务需求意识、服务内容、服务途径以及影响因素上,均呈现显著增长(F=2.009,P=0.01
在婚姻方面,未婚群体的总需求得分最低,已婚尚无子女的群体得分位居第二,已婚有子女的群体得分位居第三,选择其他选项的总需求得分最高,且呈现显著性差异(F=8.735,P=0.00
在户籍方面,不同户籍的学生在总体需求上呈现显著差异(F=3.144,P=0.25
在工作年限方面,不同工作年限的学生在总体服务需求、需求服务意识、公共服务需求、需求服务内容、需求服务途径、需求影响因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F=2.561,P=0.000
(二)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1. 社会支持总体情况
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平均分为34.87。其中,客观支持平均分为6.18,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1.57,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为7.13,具体如表2所示。与已有学者的调查相比[15],开放教育学生相较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支持相对较弱。
表2 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总体情况(N=587)
[维度\&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总分\&12\&61\&34.87\&8.629\&客观支持\&1\&18\&6.18\&3.504\&主观支持\&8\&35\&21.57\&5.499\&对支持的利用度\&3\&12\&7.13\&2.121\&]
2. 社会支持在各个因素上的差异
对开放教育学生在性别、年龄、婚姻状态、户籍、工作年限、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发现在各个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性别方面,开放教育学生的女性组得分普遍高于男性组,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达到显著性差异(t=-2.617,P=0.009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开放教育学生在社会支持的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22.368,P=0.000
在婚姻状态方面,不同婚姻状态的开放教育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F=28.551,P=0.000
在户籍方面,非上海农村户籍与上海户籍在客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F=4.746,P=0.03
不同工作年限的被试群体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5.250,P=0.000
在经济收入方面,不同收入的被试群体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F=4.518,P=0.001
(三)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分析
1.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
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服务总体需求与总体社会支持相关系数为0.199(P=0.000
2.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社会支持的回归模型
对开放教育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分=69.012+0.698[×]社会支持总分。
进一步细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回归模型,删除第一次模型中尚未达到显性的主观支持维度,建立方程: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总分=72.499+1.117[×]客观支持+2.025[×]对支持的利用度。
四、对策与建议
为开放教育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支持,可以统一划入学生支持服务的范畴。为此,学校需要在部门建立、工作开展、途径拓展、队伍健全等方面有所作为,提升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品质。
(一)设置相关部门,重视内在需求
无论是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还是社会支持需求,都是学生内在的需求,它既不同于外在的、直接的学习需求,又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较为明显,且社会支持现状并不乐观,学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建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如设立学生支持服务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机构,专门服务于学生各类需求。这些专门的服务机构,需要在充分了解开放教育学生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做好研究调查,听取学生心声,关注学生思想,不断健全相关部门的职责与功能,将学生的需求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努力创造双赢共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丰富工作内容,关注各类群体
一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属于大学生群体,有着与普通高校学生相似的需求,如学习、交往、自我管理等需要[22];另一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又大都是成人在职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普通高校学生有所区别,如增加了职业发展、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目前,开放教育领域的学生服务大都集中在入学报名、招生咨询等功能上,忽略了对学生非学习性的支持,如技术支持、就业辅导等[23]。开放教育学生不仅关注职业发展,还关注人格健全、家庭建设、亲子关系等主题。除了这些普遍性的服务内容以外,学校还需关注特殊群体,如前文调查中所指出的女性学生、非上海农村户籍学生、18-23岁的学生,等等,应针对特定群体开展特色服务工作,深化工作内容,注重支持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工作载体,拓展服务渠道
学生支持服务的载体,除了学校提供的各类正式渠道以外,还需重视学生非正式自治组织,如社团、协会、兴趣小组等。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益、观点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的任务,还有交友、娱乐等各种功能,帮助成员获得某种需要,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24]。这些非正式自治组织较正式组织而言,可以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合作性社会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服务目标。因此,学校应当鼓励并提倡学生自治组织的建设,鼓励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等情感支持,帮助不同班级、院系的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关照以及资源上的共享。此外,调查也发现,开放教育学生较为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求各项服务。因此,开放教育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支持服务,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及时互动,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立师资队伍,提升工作质量
开展学生支持服务工作,师资队伍成为各项政策措施贯彻的重要抓手。鉴于此,开放教育应该重视学生支持服务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开放教育学生支持服务工作队伍。对于专职教师应给予教学、科研、资格认定、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同等待遇,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是学生支持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或缺的部分。开放教育应开展各项举措,整合各方资源,发动各方力量,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环境,为每一个学生的梦想绽放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 全德. 关于开放教育概念界定研究之研究[J]. 教育探索,2004,(6):38-40.
[2] 张幼芳.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J]. 中国远程教育,2011,(12):74-76、80.
[3] 黄希庭,郑涌,罗鸣春,苏丹,陈本友.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5、198.
[4] 林初锐,李永鑫,胡瑜.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J]. 心理科学,2004,(5):1116-1119.
[5] 王雁飞. 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04,(5):1175-1177.
[6] 李慧民.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03):263-264.
[7] 傅蕾.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J]. 中国远程教育,2015,(3):46-49、80.
[8] 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90.
[9] 刘影,张灵聪. 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6):88-91.
[10] 罗鸣春.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分析[D]. 重庆:西南大学,2010:53.
[11] 江荣光,李凤兰. 国民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81-88.
[12] 李彩娜,邹泓,段冬梅. 幼儿母亲育儿压力的特点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2):136-138.
[13] 王桂新,苏晓馨. 社会支持/压力及其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上海外来人口与本市居民的比较[J]. 人口与发展,2011,17(6):2-9.
[14] 郑先如. 职业倦怠研究在我国的回顾与思考[J]. 龙岩学院学报,2005,(4):123-125.
[15] 刘陈陵. 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02:38.
[16] 施建锋,马剑虹. 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J]. 人类工效学,2003,(1):58-61.
[17]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7.
[18] 李树茁,杨绪松,悦中山,靳小怡. 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7-76.
[19] 陆学艺.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9.
[20] 和红,智欣.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J]. 人口研究,2012,(5):37-46.
[21] 余秀兰.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1):33-42、118.
[22] 黄希庭,郑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3.
[23] 靳会峰. 远程教育学生支持服务的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4):93-98.
[24] 乐国安. 社会心理学教程[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233.
收稿日期:2015-07-20